财政支农总量范文

2024-05-26

财政支农总量范文(精选6篇)

财政支农总量 第1篇

一、河北省财政支农状况分析

(一) 河北省财政支农支出总量状况

河北省农村经济取得较快发展, 较大程度上得益于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图1反映了1997-2007年河北省财政支农的总量变化情况:从绝对量看, 从1997年开始河北省财政支农支出呈持续上升趋势。1997年至2000年, 河北财政支农支出表现出平稳增长趋势, 但总量基本上维持在20亿元左右。直到2001年, 河北财政支农支出开始大幅度上升, 达到42.58亿元。此后除2003年有所回落, 河北财政支农支出总量迅速增加, 由2003年的30.56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11.97亿元, 创下了历史最高。

注:图1中1997-2006年数据来自河北农村统计年鉴1998-2007年, 2007年数据来自河北省财政厅。

虽然河北省财政支农的绝对数保持稳定, 但财政支农支出占河北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波动频繁 (见图2) , 总体呈现下降趋势。1997年, 河北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6.83%, 此后三年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一路下滑。2001年, 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开始大幅度上升, 到2002年比重为9.77%, 达到历史最高。到2003年又降到4.72%, 2004年中央加大实施新一轮惠农政策, 大幅增加农村基本建设费、救济费, 对农户实施“直补”等政策, 支农支出在财政支出的比例有所提高, 上升到7.46%。此后两年该比重持续下滑, 到2006年仅为5.98%, 低于1997年的6.83%。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近年来河北的财政总支出规模较大, 而财政支农支出的增长幅度低于财政总支出的增长幅度。据统计, 发展中国家财政支农支出的比重一直维持在10%左右, 有的国家已经占到15%以上, 相比之下, 河北省财政支农的水平明显偏低, 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总量不足。

注:数据来源同图1。

另外, 就河北财政支农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农总支出的比重来看, 河北财政支农资金占全国财政支农资金的比重基本维持在3%以上。河北财政支农支出一直保持与全国财政支农支出同步增长。但是河北省作为农业大省, 农村人口较多, 人均财政支农资金量比较少。河北在财政支农的规模上与河北农业大省的地位不相称, 河北财政支农资金投入还不够。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8-2007年、河北农村统计年鉴1998-2007年

(二) 河北省财政支农支出的结构状况

目前, 河北省财政支农主要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及农业产业化工程, 突出支持畜牧、林果、蔬菜三大主导产业;二是全面落实粮食直补政策, 支持农民教育、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 努力促进农民增收等;三是用于教育、卫生等新增支出, 支持中小学危房改造和义务教育免费工程, 建立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机制, 对农村合作医疗提供支持。就财政支农结构看, 目前河北省财政支农主要包括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农村救济费、农业综合开发支出6项。

河北财政支农结构状况:支援农村生产支出的比重从1994年以来一直处于下降趋势, 从1994年的50%下降到2005年的20%左右;农业基本建设支出比重不断上升, 从1994年不到10%的比重上升到2006年的50%以上;农业科技三项投入费用的比重相对稳定, 控制在1%左右;农村救济费的比重也处于下降状态。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主要在于:逐步由原来的直接支持变为间接支持, 在支农各部分绝对数量增加的基础上, 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村救济费等直接支持的方式逐步淡化, 取而代之的是为农村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不断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二、河北省财政支农支出的最优规模测定与支出结构分析

根据西方经济学理论, 资源只有达到最优配置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在河北省财政支农问题上也存在资源最优配置的问题,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河北财政支农的总量是否符合河北省的实际情况, 是否实现了最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的总量低于实际需求会造成资金不足, 从而无法实现预期支农任务;财政支农支出的总量高于实际需求会造成财政支农资金的多余, 从而导致资金浪费。支农资金的不足与多余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河北省财政支农资金效用的发挥;二是财政支农的支出结构是否符合河北省的实际情况, 是否实现了最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直接影响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 财政支农资金投向产出效率较高的结构方面会创造更高的收益, 相反会导致较低的收益甚至没有收益。因此, 本文从测定河北省财政支农支出最优总量和结构来考证河北省财政支农的现状是否科学合理。

(一) 河北省财政支农支出最优规模测定

在某一既定的财政支农支出规模下, 判断其整体支出是否具有效率, 如何最有效率, 核心要求就是要通过财政支农支出总量的大小来分析和判断财政支农支出总量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符合财政资源配置客观要求的合理比例。很显然, 财政支农支出规模无论是大于还是小于客观要求的财政资源配置水平都是不可取的。本节旨在运用计量经济模型测算河北财政支农的最优规模。

1.模型选择。何振国 (2006) 估计了中国财政支农的最优规模, 并探讨了最优规模的实现。本文借鉴其方法来分析河北省财政支农支出的最优规模。假定农业的生产函数为Y=F (K, N, G) , 其中, Y是农业生产总值, K是期初的农业资本存量, N是农业就业水平, G是政府财政支农支出, F是连续二次可微的, 并是K, N, G的一阶齐次函数。Fi>0, Fii<0 (i=K, N, G) 。对上述生产函数对时间求导, 并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Y可以得到 (1) 式:

undefined

(1) 式中就业的产出弹性undefined, 农业资本存量的产出弹性undefined, 政府农业支出边际产出undefined、μ、MPG是待估参数, 变量上面加点表示对时间的参数。

根据Barro (1990) 法则, 政府财政支出为最优时, MPG=1。其基本经济含义是:政府每提供一单位财政支出的边际成本为1, 按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 最优的情况是财政支出的边际收益也应为1, 否则, 就会出现财政支出不足 (MPG>1) 或过度 (MPG<1) 的情况。

根据上面的论述, 可以大概估计出财政支农支出的最优规模。由财政支出的产出弹性undefined和财政支出规模undefined可知undefined。当MPG=1, 即η=S时, 财政支出为最优规模。将η=MPG*S代入 (1) 式可得到方程 (2) :

undefined

考虑到数据的可获性, 本文用农业GDP来代表农业生产总值Y, 用乡村农业从业人数来代表农业就业水平N, 用农村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近似代表农业资本存量K, G仍然表示财政支农支出。

2.结果及其分析。将河北省1996—2006年的农业GDP、乡村农业从业人数、农村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河北财政支农支出数据输入, 运用OLS方法对 (2) 式进行估计, 结果见表2。方程的拟合效果较好, 达到0.93, 表明该方程中的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有较强的解释能力。

在估计的方程中:①河北农村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产出弹性为0.7293, 说明资本能对农业GDP产生促进作用, 这与实践经验相吻合。②河北乡村农业从业人数变动对农业GDP的影响为负, 劳动力每增加1%会引起农业GDP下降1.5755%, 这看似与常识相悖, 但恰恰反映了河北省农业劳动力剩余的现状。在河北省, 乡村劳动力存在过剩, 劳动力、资本和土地等各种生产要素之间存在着失衡, 在这个基础上, 再增加劳动力的数量只会对农业GDP的增加产生负向的影响。③财政支农支出的产出弹性约为0.1894, 表明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GDP的增加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即财政支农支出每增加1%, 农业GDP平均增加0.1612%。

此外, 财政支农支出的产出弹性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即财政支农支出的边际产出和财政支农支出与农业GDP的比值, 用数学公式可以表示为公式 (3) :

undefined

前面通过计量回归已经计算出财政支农支出的平均产出弹性, 而每年的财政支农支出与农业GDP的比值则可以利用每年的河北省农村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出来。利用 (3) 式可以近似计算出每年的财政支农支出的边际产出 (MPG) , 有关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 自1996年以来, 财政支农支出的边际产出均为大于1的正数, 而且除2002年低于4以外, 其他年份都在4以上, 最高的年份达7.49。同时, 1996年以来, 财政支农支出的边际产出总体上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根据Barro (1990) 法则, 政府财政支出的最优状况是MPG=1。MPG大于1, 说明财政支出整体不足, 继续增加财政支出在边际上是有效率的, 会带来更多的净收益。表4显示的情况表明, 河北财政支农支出远远不足, 应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支出。此外, 如果假定财政支农支出的产出弹性维持在0.1894的平均水平上, 那么, 当财政支农支出达到最优状态时 (即MPG=l) , 由MPG=η/S可知, 财政支农支出与农业GDP的比值应为0.1894, 即如果政府要使财政支农支出保持MPG=l的状态, 其支出的最优规模大约是农业GDP的18.94%。由此得到河北最优财政规模与现实财政规模的对比, 如表4所示。

资料来源:河北统计年鉴1997-2007年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河北统计年鉴1997-2007年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1996年河北财政支农缺口为113.24亿元, 到2006年该缺口达到233.64亿元。总体来看, 河北财政支农的缺口还比较大, 并且有逐步加大的趋势, 因此要使财政支农资金达到最佳状态, 缩小甚至填补该缺口, 还需要加大财政支农的规模。

(二) 河北省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分析

1.模型介绍。目前测定财政支农支出结构的定量方法比较单一, 主要以C-D函数变形, 利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测定支农结构各项支出的产出弹性来确定最优的支出结构。因此, 本文也以C-D函数为基础模型, 引入多个变量, 并对模型两边取对数, 可以得到公式 (4) :

LnY=C+β1LnX1+β1LnX2+β3LnX3+β4LnX4+β5LnX5+β6LnX6 (4)

上式中的β1、β2、β3、β4、β5、β6就是每一项财政支农支出结构的弹性, 表示财政支农结构中某一部分支出增长1%时引起农业总产值增长的百分比;Y—农业GDP;X1—农业基本建设支出;X2—支援农村生产支出;X3—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X4—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支出;X5—农村救济费;X6—农业综合开发支出。

2.结果及其分析。利用模型 (4) 将1996-2006年农业总产值和财政支农支出各部分的数据进行处理, 初步得出基本模型:

LnY=0.932-0.006LnX1+0.315LnX2+0.037LnX3+0.045LnX4-0.004LnX5+0.271LnX6

R2=0.912 D-W=2.878 F=136.257

从上式中知, 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弹性为-0.006, 支援农业生产支出的弹性为0.315, 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的弹性为0.037, 农业科技三项费用的弹性为0.045, 农村救济费的弹性为-0.004, 农业综合开发支出的弹性为0.271, 从而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 从总体来看, 河北省财政支农各项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的多少依次是: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综合开发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农村救济费。但是分析结果显示:各部分资金的弹性大小依次是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农业综合开发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 另外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和农村救济费两项的弹性均为负值。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和农业综合开发支出的弹性较大, 说明它们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比较明显, 而其他支出弹性都比较小, 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不明显。

(2) 农业科技三项费用的弹性较小, 说明河北省的农业科技投入总量不足, 且未能充分发挥促进农业总产值增加的作用。农民接受新技术需要一定的实践, 因此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也需要一定时间。

(3) 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的弹性较小, 原因是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主要用于相关部门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 这部分费用的过度增加, 只会使财政支农成为“吃饭”、“养人”的财政负担, 造成其他支农支出经费的严重不足, 降低财政支农的效率。

(4) 农业基本建设支出的弹性为负值, 说明它不仅不能带来农业总产值的增加, 还在一定的程度上起反作用。农业基本建设一般耗资巨大、建设周期长, 从经费划拨到项目投入、产出需要一定的周期。加之大型农业基础设施具有较强的外溢性和较低的利用率, 农民并不能从中直接受益, 农民急切需要的是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小型农田水利灌溉以及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便利。

(5) 农村救济费的弹性为负值, 说明它不能带来农业总产值的增加。主要原因在于农村救济费主要用于帮助困难群众渡过难关, 而非生产性资金, 与生产联系较少, 因此产出弹性为负。

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河北财政支农建议

(一) 加大财政支农力度

1.立法保证财政预算内对农业的投入。

逐步把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这就要求河北省财政要保证对支农资金的投入, 保证财政支农资金的总量达到一定规模并保证持续提高。考虑到物价因素的影响, 建议河北在贯彻《农业法》时, 可规定河北财政支农支出的增长幅度不得低于财政总支出的增长幅度, 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 预算内建设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 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 保证财政支农资金支出形成稳定的规模, 并且要持续提高支农资金, 逐步缩小河北财政支农支出与最优总量之间的差距并最终填平该缺口。

2.要多渠道、多方面筹集支农资金。

农业的持续高速发展, 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仅靠现有财政资金分配中增加投入比重, 数量有限。可以考虑从预算外收入等方面开辟新的筹资渠道, 吸引外资、大中型企业以及社会其它方面对农业进行投资, 特别是新农村建设中, 大量的建设项目将上马。以这些项目为载体, 财政应通过贴息、担保、保险、民办公助、以奖代补等方式, 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三农”, 放大财政支农资金的杠杆效应, 并制定相关政策降低投资于“三农”的风险, 推动农业发展。对于金融保险机构、科研机构等开展的支持“三农”的各项业务, 应给予一定的税收扶持政策。

(二) 科学确定财政支农重点, 优化财政支农结构

在一定的时期内, 财政支农资金的总量是有限的, 这就要求抓住财政支农的重点, 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产品的支持力度。这就要求政府财政支农既要实现其支持的一面, 又要体现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 引导农民开展新农村建设。从前面的分析来看, 目前的河北财政支出结构不符合效率原则, 因此要调整财政支农的支出结构。

1.加大支援农业生产支出的投入。通过前面的效率分析可以看出支援农业生产支出的产出弹性较大, 但是目前河北财政支农支出中该部分的比重日趋下降, 因此要遏制其比重下降的趋势, 在财政支出中加大其投入的绝对数量和比重。

2.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在农业发展的新阶段, 科技将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而河北省对农业科技的投入还远远不能满足农业的发展, 因此应该加大对农业科技和教育的支持力度, 有选择性地支持一些农业科研项目, 如优良品种的培育、病虫害的防治、先进耕作技术的研究等;建设一些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促进先进农产品品种和先进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等。

参考文献

[1].陈齐龙, 张晋武.河北省财政支农绩效的实证分析与政策选择[J].理财广场, 2008 (8) :25-28

[2].孙少茹.财政农业支出及其效益研究[D].西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2007-06

[3].庐江, 罗冬梅等.从农民增收角度评价河北省财政支农资金效益[J].经济研究导刊, 2008 (7) :18-19

[4].王伟.新农村建设的公共财政支持研究——对“三农”问题的分析[D].安徽大学硕士论文, 2007-04

优化财政支农结构强化财政支农功能 第2篇

目前, 理论界分析财政支农效率低下的原因有三个: (1) 多部门分管财政支农工作, 分散了财政支农力量; (2) 管理制度不健全, 制约了财政支农力度; (3) 财政与金融支农不配套、不协调。但笔者认为, 财政支农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财政支农的结构不合理、欠科学。本文就此谈些具体意见。

一、基于财政支农部门结构的定性分析

我国财政支农在纵向上由多级政府分别负责, 在横向上由各相关涉农部门平行实施。 (1) 纵向政府结构。在纵向上, 由中央、省、地、县、乡和村等六级政府分别承担不同的财政支农责任, 这种“条条”式财政支农模式的弊病是中央财政主导, 地方各级财政被动配套, 这是一种带有明显计划经济色彩的财政支农体制。 (2) 横向部门结构。在横向上, 每一级政府均有多个支农部门, 以中央政府为例, 至少涉及十二个有支农职能的部、委、办。这种“块块”式财政支农模式的主要弊病是同级政府内多个支农部门的支农责任划分不清, 以致形成“大家支农、相互扯皮、无人负责、低效支农”的尴尬局面。

政府多部门负责支农工作虽有其形成的历史原因, 也有其一定的合理性, 但总体来看, 其效果并不理想, 从某种意义上说, 其效率比较低下。具体表现在: (1) 多部门、多层次管理支农工作, 不仅造成支农项目监管成本高, 而且造成作为监管基础的财政支农数据统计工作难以形成统一口径, 以致国家统计部门始终掌握不了财政支农资金的确切数据, 从而给财政支农监管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2) 投入分散、项目失序、管理缺位。“条块”分割的支农格局导致各部门分散支农, 难以形成支农投入上的规模效益;各部门之间难以进行支农项目的协调, 造成项目之间的交叉重复或相互脱节, 导致有限的财政支农资金被低效、无效甚至负效使用;管理混乱、监督缺失, 经常出现同一项目多部门管理而无部门负责, 造成有限的财政支农资金被挤占、挪用, 甚至被贪污。

二、基于财政支农项目结构的定量分析

依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指标划分及笔者关于财政支农支出概念的界定, 本文将财政支农支出项目划分为五类: (1) 财政支农支出1, 包括用于农村生产和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支出; (2) 农业基本建设支出; (3) 农业科技三项费用; (4) 农村救济费; (5) 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投入。

1. 财政支农支出1占比。

该指标从1978年的51.08%缓慢升至1980年的54.76%, 随后年份这一指标有升有降。总体来看, 1978~2005年间财政支农支出1的比重基本维持在50%~70%之间, 一直占据着最大的份额。其中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属于生产性财政支农支出, 而农林水利气象事业费中一部分属于农口单位维持费, 其中有相当部分属于非必需性的过量消耗, 是降低财政支农效率的一个根源, 因此应设法通过精简涉农机构、人员, 将该项事业费降下来。

2. 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占比。

该指标从1978年的33.94%升至1979年的35.8%, 然后持续降至1981年的21.91%, 1987年基本稳定在24%, 直至1997年相对稳定于20%, 接着大幅升至1998年的37.22%, 最后在波动中降至2005年的19.6%。综合来看, 1978~2005年间, 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占比一般保持在20%~40%之间, 其中1988年、1989年、1994~1997年、2005年这7年均在20%以下。但总体来说, 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属于次高部分。然而由于财政直接支农模式在支农项目选择、进程管理、完成后维护等方面均存在一些重大缺陷, 导致这部分的财政支出效率并不高。其原因有三:一是政府在建设项目管理知识、技术、经验方面均跟不上;二是由于信息不对称, 加之政府官员或职员对免费性质的财政支农资金的运营缺乏监管动力, 往往产生寻租式腐败;三是交易费用阻碍了对代理人的监督, 由于上级政府部门可以通过雇用另一个代理人去监督下级政府部门的支农行为, 导致交易成本高昂, 实际上这种以一个代理人去监督另一个代理人的运作容易为内部人所控制, 从而产生道德风险。

3. 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占比。

1978~2005年的28年间该指标年均为0.86%, 仅1981年、1983~1988年这7年中该指标维持在1%~1.5%之间, 其余年份均低于1%。而该指标是财政支农支出结构是否合理的一个重要标志。虽然农业科技投入的杠杆效应巨大, 但因其初始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外部性强, 使得私人部门无力投入或不愿投入。在这种情况下, 农业研发投入应作为财政支农投入的重点领域, 然而如上所述, 财政对农业科研的投入严重不足。28年间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占农业GDP之比仅1978年、1979年两年略高于0.1%, 1995年该比例仅为0.025%, 而2005年该比例仍只有0.086%。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 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农业研发投入应占到农业GDP的1%以上。而从上述比例可以看出, 我国的农业科技研发投入离此标准还有较大的差距。

4. 农村救济费占比。

该指标比重偏小, 1978~2005年年均为5.26%, 其中有多次波动, 如1978~2005年, 由4.57%升至8.4%;1985~2005年又降至4.79%。农村救济其实也是一种间接的生产性投入, 它不仅可以缓解农村贫困户的生存困境, 为日后的农业生产或其他农村经济活动甚至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积累人力资本, 而且有利于保持农村社会稳定, 间接支持农村乃至全社会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转。因此, 该比重应随着国家财力的增长而适度增大。

5. 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投入占比。

1988~2005年间该指标年均7.13%, 均低于10%。从表面上看, 该比重越小似乎农业综合开发中财政支农资金对其他各类资金的牵引力越强, 从而财政支农资金的效率越高。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原因有两个:一是在农业综合开发投资中, 财政的微观性介入过深、过细、过多且过滥, 直接影响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绩效;二是中央财政通过行政指令要求下级各级政府必须与其确定的农业开发项目进行资金配套, 而下级政府往往也以强制式手段要求集体组织和农民群众以集资、集劳方式进行配套, 从而带有明显的行政命令色彩, 虽然这种行政化强制配套措施使中央财政投入得以保持在较低水平, 但并不能保证包括中央财政资金在内的全部项目资金能具有较高的使用效率, 也难以保证项目发挥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总之, 财政支农支出1 (特别是其中的农林、水利、气象事业费) 占比太大, 这部分支农支出占比过大严重挤占了生产性支农支出的份额;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占比偏小且波幅较大;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占比与财政支农支出1占比呈明显反向变动关系, 即替代关系;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占比极小, 不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救济费占比偏小, 公共财政职能发挥不够;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投入占比较小, 且强制进行资金配套的做法有较大的缺陷, 不仅容易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 而且容易造成浪费, 很难保证开发项目的成功, 从而不利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这些均不利于提升财政支农效率。

三、两点建议

1. 优化财政支农结构。

(1) 调整财政支农部门结构。从部门构成看, “条块”分割的财政支农格局极不合理, 它导致本已十分稀缺的财政支农资金浪费严重。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惯性的影响, 财政支农管理体制上的路径依赖依然存在, 使得财政支农体制仍有明显的“条条”与“块块”痕迹, 这种体制上的弊端抑制了财政支农绩效的改善。因此, 必须在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础上, 打破财政支农领域的计划经济体制, 开拓出有利于提升财政支农效率的新型财政支农体制。

(2) 改进财政支农项目结构。从本文界定的五大支出项目来看, 每一类项目均存在比较严重的结构失衡、效率低下的问题, 亟须调整优化。财政支农项目结构效率低下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财政支农生产性支出比重过小而行政事业消耗性支出比重过大;二是财政支农项目结构不合理其实是当前行政主管部门主导式财政支农体制的必然结果。换言之, 要优化财政支农项目结构, 必须引入新的主体性支农力量, 打破行政主管部门在支农项目管理上的低效垄断局面。

2. 强化财政支农功能。

(1) 强化财政支农管理, 从管理中求效率。应打破“条块”分割的财政支农管理格局, 减少财政支农部门与中间环节, 以便于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 集中支农资金, 统一支配, 形成支农合力, 从根本上提升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在整合财政支农资金过程中, 应抓住新一轮以“大部门制”为核心的行政机构改革的机遇, 将提升财政支农效率作为政府机构改革的一个主要目标, 切实把过多过滥的支农部门和支农环节精简下来, 为提升财政支农效率提供最基本的行政前提条件。应将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条块”分割的财政支农部门结构予以整合, 坚决砍掉支农职能类同、支农职责划分不清的部门, 并在建立健全财政支农绩效问责制的基础上, 将支农资金与支农责任统一到一个或少数几个行政部门。

(2) 调整优化财政支农支出项目结构, 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安排的科学性、合理性。整合财政支农资金是必要的, 但仅此是不够的。因为整合财政支农资金虽有现实必要性, 但其触及的仅是表层, 关键是要对财政支出项目的结构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若不及时调整优化财政支农支出项目结构, 经整合而相对集中的财政支农资金的利用效率必难有实质性改善, 结果是花费巨额成本而换来的仅是少许改良和诸多新矛盾。因此, 优化财政支农项目结构是治本之策。必须着眼于支农资金全局, 立足于提升包括财政支农资金与金融支农资金在内的支农资金整体效率, 将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有机整合, 充分发挥财政支农的杠杆效应和金融支农的主体功能, 使双方在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内发挥支农作用。具体应做到:首先, 应优化财政支农支出项目的内部结构, 改过去吃饭式财政支农模式为生产型财政支农模式, 将更多的财政支农资金运用于生产项目或具有生产先导性的基础性公益项目, 发挥支农杠杆功能。其次, 应在财政支农资金的杠杆性诱导下, 努力提升金融支农积极性, 确保金融机构在支农项目营运全过程中担当主体性角色, 以充分发挥其资金力量雄厚、重视支农实绩、项目管理能力较强等方面的比较优势。

参考文献

[1].张悦玲, 张晓光.我国现阶段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取向.农业经济问题, 2001;10

财政支农资金绩效研究 第3篇

经济、效率、效益、公平, 简称“4E”, 该评价体系是包含了不同价值观点的标准体系, 这种多元化的价值体系能较好地反映组织机能。该标准被广泛用于各国的公共项目评估过程中, 属于前沿公共项目评估标准。本文主要参考该原则, 对财政支农项目进行评估。

二、对于财政支农资金绩效的评估

1. 经济性评估

根据对一些国家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有关农业投资资料分析得出结论是人均国民收入每增长1%, 农业GDP占全部GDP的比重下降0.49%、农业投资占国内总投资比重下降0.1998%。根据我国1952年~2000年的资料分析的结果, 人均国民收入每增加1%, 我国农业总产值占社会总产值比重下降0.23%, 即相当于世界水平的一半;而我国的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占基础设施总投资的比重下降0.45%, 相当于世界总投资份额下降值的2倍多。这两项差异说明随着国民收入增长, 我国农业的贡献大于世界各国在相同发展水平时农业的贡献, 同时我国社会对于农业的再投入逐渐小于世界各国在同等水平时对农业的再投入。

目前农业基本建设投资结构与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总体上是脱节的。水利建设占有最大比重 (60%以上) , 而从受益范围来说水利工程是通过江河治理, 以确保城市的安全。如果扣除这一部分水利投资, 农业基本建设投资相对水平将大大降低。

我国的农业科研处于较低水平, 我国农业科技支出占全国科技支出的比重始终徘徊在2%左右, 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不足0.1%, 低于发展中国家的1%的平均水平。同时我国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为42%, 欧洲国家都在70%以上, 美国高达80%;发达国家的农业成果转化率在60%左右, 我国仅为30%至40%。

2. 效率性评估

农业产值贡献因素包括资本、劳动力和土地要素投入。为评估财政支农绩效, 笔者选取31个省市的数据参考C~D模型, 回归结果如下:

农户投入资本的产出弹性达到约0.46说明了资金投入的巨大效用。这体现在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资料投入方面。而财政投入的产出弹性达到0.1。说明财政投入对于农业产值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认识到财政支农投入中存在的问题, 说明财政投入的方向和使用有待于进一步规范。而在模型中, 劳动力的投入和农业产值的变化在2000年~2004年呈负相关, 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 同时农业产值逐渐增加, 在趋势上体现出一种反向变动关系。

3. 效果性评估

农民增收方面: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提高, 而且消费结构不断优化。2004年, 农村恩格尔系数为47.23%, 比1995年下降了11.39个百分点。该指标达到了联合国规定的世界小康标准。2006年中国结束农业税为农民减负1000亿, 增加了农民收入。然而, 从1990年~2002年数据来看, 全国和农村居民基尼系数都是递增的趋势, 表明农民收入水平处于社会较低层。

农村城市化建设方面: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出率上看, 1992年到2004年间, 该转出率逐年提高。在12年里, 从23.65%提高到43.11%。这说明了我国的城镇化建设逐步展开。从总体上看, 2004年我国农村劳动力约为5.3亿, 其中有2.3亿左右已经实现了向其他产业的转移, 当前从事农业的劳动力约为3亿左右。按照生产力水平计算, 我国现有16亿亩耕地仅需要1亿劳动力, 也就是说还有2亿农村劳动力处于潜在失业状态。

农业生产方面:我国三种主要粮食的平均亩产一直维持在350公斤每亩左右。数据表明, 我国的土地生产率提高缓慢, 这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国对于农业基础设施和科技投入的不足。

4. 公平性评估

尽管西部地区单位耕地面积财政支农投入每年呈持续增长趋势, 但每公顷耕地财政支农投入量远远低于东部地区。从1996年到2000年, 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 差距由1996年的276.9元扩大到2000年的434.5元, 扣除物价因素差值扩大了1.07倍, 仍然呈逐年拉大趋势。2001年~2004年间差距大体维持在450元左右, 总量差距维持在50亿元。

城乡差距问题。长期以来, 我国走的是农业支持工业的发展道路, 依靠农业资金积累为工业发展提供支持。1979年~1994年间, 政府通过工农业剪刀差从农业取走约15000亿元, 同期农业税收总额1755亿元, 各项支农支出3769亿元, 政府通过农村税费制度提取农业剩余约12986亿元。这种重工抑农政策在支持我国工业发展的同时, 导致了我国工农业结构失调。

三、政策建议

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农业法规定:“各级财政每年对于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该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近几年来我国的财政能力逐年提高, 为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合理规范财政支农的投资结构, 明确资金投放重点。由模型分析, 科技和基础设施建设贡献大, 而我国在基础设施和农业科技投入方面不足, 这降低了农业的发展和农业产值的提高。同时近几年我国耕地面积不是农业产值主要影响因素, 而增加农业产值要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这就要求农业科技的推动作用。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促进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建立地区间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借鉴德国的经验, 根据不同州的税收能力和标准税收需求, 通过测算和和对比来确定是接受转移支付还是上交税收。我国可以根据地区间财力的强弱公共服务水平的高低, 确定支付资金的结构比例。

参考文献

[1]丛树海:公共支出分析.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财政支农资金绩效审计初探 第4篇

一、科学编制审计方案

(一) 做好审前调查, 选定审计范围。

随着政府加大扶持农业生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发展等事业, 在“三农”方面的投入力度不断增大, 各级财政资金、社会捐助等资金不断流入农村, 不摸清支农资金的流向和规模就无法开展好支农资金审计。为了抓好支农资金的审计工作, 我区在2007年初对全区2004年至2006年的涉农资金做了全面的审前调查摸底。

(二) 量力而为, 确定审计重点。

通过审前调查发现我区涉农资金具有点多、面广、资金分散和来源渠道多等特点。经过认真分析和研究, 审计组确定了资金流向集中、资金用途有一定评价标准的政府财政资金作为本次绩效评价的对象。2006年度财政支农支出近200多个项目, 共计8个类别涉及预算单位33个, 实际支出资金7675.26万元。1、将本次审计的检查风险设定为5%, 重要性水平指标为353.76万元, 因此本次审计确定单个支农项目金额在300万元以上的为必审项目。2、根据资金量确定审计重点。水利建设项目支出2196.36万元, 涉及138个支出项目, 因此此类项目成为本次审计的重点。

(三) 深入分析, 科学选取评价指标。

本次审计的定量指标分为基本指标和绩效指标:1、基本指标为每个项目必须考核的指标, 考核指标为资金到位率、资金使用率、支出效益率, 支出效益率可以量化数额时采用相应数额, 不可以量化时, 只评价为达到目标或不达到目标两种结果。2、绩效指标为选择性分析指标, 按支农支出的具体用途分别归类到支持农村建设、支持及促进农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相关指标中。3、支农支出属于行政管理的事业支出按政府运转支出的绩效指标。

(四) 选择绩效评价的基本方法:

成本—效益比较法、目标预定与实施效果比较法、历史动态比较法。

二、精心组织实施审计

(一) 联合有关部门, 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针对财政支农资金以及农业指标技术性强等特点, 审计组成员在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的基础上, 多方联合财政、农业、水利等部门的人员, 充分利用专业部门的人力资源和专业知识为本次审计服务。

(二) 在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 突出绩效评价。

1、对被确定为审计重点资金和重点项目的事宜进行深入地审计调查:各部门编制部门预算的依据是否充分, 重点审查无依据编制预算的现象;是否建立专项资金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及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核实各项资金的到位情况, 在资金流转过程中是否有被截留、挤占、挪用的现象;预算单位的年度预算执行情况, 各项经费来源是否通过规范的申请程序, 各项支出是否通过规范的决策流程, 有无损失浪费情况, 各项采购是否遵守相关的政府采购程序, 各项工程项目是否遵守相关的招标程序;审查专项经费和专项基金使用者对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 收支真实性、会计记录的完整、合规性。2、对相关财政支出进行绩效评价, 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 (1) 审查财政部门及各支农资金主管部门对《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行方案》的执行情况, 对支农资金绩效的评价和抽查复核情况。 (2) 对支出项目中发生的各项正常开支、额外开支和特殊费用等进行比较, 审查支农支出项目是否在目标效益额相同的情况下, 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效益。 (3) 对支农支出所产生的实际效果与预定目标进行比较, 审查各项是否完成预定目标, 重点分析未完成目标的原因。 (4) 对支农支出各类或项目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 了解其变化过程及效益波动情况, 分析其效益差异、成因。

三、以数据指标为依据进行绩效评价

本次绩效审计的结果表明, 2006年我区财政支农资金整体运行效果良好, 各类支出基本能专款专用, 基本达到资金设用的预定目标, 但也发现危房改造资金、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资金、支援不发达地区资金、管养分离资金, 或在部门预算编制, 或在具体使用中, 存在不够科学、规范的问题。

(一) 2006年度林业支出运转效果为良, 在森林救灾、森林生态公益、植树造林方面落实工作措施, 达到工作目标, 但未督促各镇落实森林生态公益补偿;在编制部门预算方面应按规定年度实际用款需要编制预算及请款,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 水利支出的运行效果为优, “05.6”应急工程、管养分离资金、水利工程支出能专款专用, 实施效果能达到预定目标, 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完善, 并能落实。抽查3个水利会的“05.6”应急工程反映, 实际工程竣工决算总投资比计划投资节约资金234.49万元, 节约率为13.30%。

(三) 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效果为良, 因部分村规划较慢, 专项资金拨付存在先拨款后立项现象, 专项资金使用进度较慢, 至2007年6月底被抽查的三个镇的资金使用率分别为8 3.33%、40.47%和39.25%。而启动工作较早的两个村资金使用率为100%, 其村容村貌有较大改善。

四、采取措施落实审计要求

(一) 向财政、林业、水利、农业等部门下达专门的《关于财政支农资金存在问题的整改建议》, 要求相关部门提出具体的整改措施并将整改结果书面报告审计机关。

(二) 建议相关政府部门进一步规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的管理, 并促请政府制定《关于加强新农村建设资金管理的办法》, 对建设项目的立项、资金申请、招标采购、工程结算、资料立档等进行规范管理, 实现工程资金国库集中支付。

我国财政支农状况的简析 第5篇

近些年来, 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有所提高, 但是各地区提高的程度不尽相同, 东西部有较大差异, 且其差距还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城市的生活水平高于农村的生活水平, 亦有拉大的趋势。多数农村, 生活水平亟待改善, 所以国家也逐渐重视农村的发展, 要知道我国大部分人口还是在农村, 若农村的发展速度跟不上, 这就会致使国家的整体发展速度落后于世界。国家并根据实际情况颁布了一系列与“三农”相关的政策, 提高农业在国家财政支出中的比重, 希望尽快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 加快农村的发展力度。据统计, 1980年以来, 中国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呈逐步下降趋势, 从1980年的12.20%下降到2006年的7.85%, 下降了4.3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也表现出较强的周期性波动, 反映出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缺乏持续性。此外, 1987—2006年间国家财政用于支农的支出比例在7.12%~10.7%之间, 而1987—2008年间中国农业GDP占全国GDP比重都在10.92%以上, 可见中国财政支农支出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远远低于农业GDP占全国GDP的比重。

二、财政支农支出存在的问题

1. 地方政府对农业投入不够。

据资料显示 (见表1) , 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 我国进行了与之相适应的各项改革, 政府对农业的投入也由四五时期的401.2亿元逐年增长到1999年的1086亿元, 但从五五时期起, 农业支出在国家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在逐年减少, 这就显得对农业的投入仍是不足。

地方政府对农业的投入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中央政府的财政拨款。财政拨款下来后, 都要经过省、市、县, 然后才能下达到各个村落。不计转接过程损失, 在经过每级时, 都会把自己所需的那部分先扣除, 级别越高, 往往消耗也就越大;更有些项目的过度消费。这样从上而下的逐级递减分配, 使得地方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大大减少。二是各地方政府的税收。我国财政收入大部分来源于税收, 因近年来由于“三农”问题的凸显, 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停征农业税的举措虽然极大地降低了农业税收负担, 但同时县乡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幅度减少。三是地方政府对土地的利用、变卖。近年来像是掀起一股卖地风潮, 从短期来说地方政府的收入确实增加了。但从长远来看, 土地是农民的根本, 农民土地的减少甚至没有使得农民的生存和土地的合理利用问题陷入恶性循环。

2. 对农业投入结构的不合理。

由表2可以看出, 1998~2005年, 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一直在逐年增加, 总额增长了2.86倍, 且支农支出一直占据了农业支出中的大部分数额。虽然用于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农业基本设支出和农村救济费的支出都有所增加, 但还是慢于支农支出的增长, 分别为2.17倍、1.12倍和2.12倍。首先农村救济费一直高于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是不合理的。在高速发展的今天,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提高农民的农业科技才是发展农业的根本, 增大农村科技三项费用无疑才是一项长远和实际的投资, 技术的应用和传承同时也节约了成本, 其次, 支农支出远高于农业基本建设基础也是不合理的。由2005年的数字看出, 支农支出的1792.40亿元是基本建设512.63亿元的三倍多。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等和农村基本建设是息息相关的, 只有基本建设做好了, 农村水利气象等也才能更加准确无误, 减少农村生产因自然灾害而造成的损失。

三、完善财政支农支出的政策建议

1. 支持扩大“三农”信贷投放。

多数条件有限的农村, 只有中国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这两个存贷款机构, 这显然是不足的。由于这两个机构的相继改革, 使得农村信贷业务是难上加难, 这就使得好不容易有资格贷款的人群又望而却步了;还有在2007年左右很多农村地区的信用合作社都被拆迁合并了, 这也让农村贷款变得异常艰难。农村信贷减少会导致农村地区中有心想发展的人的道路受到了严重阻碍。由于没有资金和技术, 农村型企业很难建立起来, 相应传统的农耕也不能解决发展问题。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才是城乡差距增大, 以及许多社会问题的根源。所以, 国家支持扩大“三农”信贷是很有必要地。它需要国家要求相关机构放宽信贷要求, 并能适当降低贷款利率;或者能够适当扩大信用合作社的规模。以求让农村的需求得到满足, 让农村落后地区的经济能够得到较快、较好的发展, 从而带动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提高。

2. 财政支出透明化。

因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很多人抵挡不住糖衣炮弹的诱惑, 在使用国家财政支出时浑水摸鱼, 如谎报费用、贪污受贿等, 这些无疑是国家财政支出中的一笔巨大损失, 现在了解到这个问题, 就应该从根本入手来解决这个问题。使财政收入、支出透明化无疑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在这种公开透明的机制下, 从中获益的人必定会有所忌惮, 那些亏空、腐败现象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抑, 对人民的日常生活、国家的正常运作也不会造成较大的影响。人民可以更加清楚地知道资金的去向也是人民财政支出知情权的体现。

摘要: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由于农业的基础性和特殊性, 实行财政支农政策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中国财政支农支出的分析, 发现其存在地方政府对农业投入不够、对农业投入结构的不合理等问题, 针对一系列这些问题, 给出了支持扩大“三农”信贷投放、财政支出透明化等建议。

关键词:财政支农政策,财政支农支出,信贷投放,财政支

参考文献

[1]财政学.西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我国财政支农支出效应评价 第6篇

1 本文研究理论方法

本文运用面板回归模型, 验证中口径支农视角下的各项支农支出对支农绩效提升的不同效应, 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1.1 计量方法

面板数据 (panel data) 又称平行数据, 是指在时间序列上取多个截面, 在这些截面上取多个样本观测值构成的数据[2]。面板数据模型的优点总结如下: (1) 它包含大量数据和更多变量, 这意味着自由度的增加以及自变量间共线性的减少; (2) 截面变量和时间变量的结合能够有效减少缺省变量所带来的问题; (3) 面板数据兼有时间和截面两个维度, 可以显著反应变量在时间和截面两个层面的变化规律, 构造和检验更具使用价值的回归模型。

1.2 计量模型的建立

依据社会福利函数, 借鉴黄小舟 (2010) 的研究成果, 我们可以构造一套指标体系来衡量财政支农支出的绩效。假设农村社会福利W取决于财政支农投入中各组成要素, 因此就有:

x1, x2, …, xn, 分别表示财政支农支出的各组成部分。函数的含义表明, 农村社会福利的改善, 取决于财政支农支出各组成部分的改进。政府部门总是试图通过制定财政政策, 来调整支农支出各项投入的规模, 从而达到改善农村社会福利的目的, 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鉴于研究需要和数据统计口径的一致[3], 本文以财政支农中口径支出作为研究对象, 选取支出中的小口径支农支出 (nkz) 、农业基本建设支出 (njz) 、科技支农支出 (ntz) 、农村社会救济费 (nsz) 为自变量, 分别以农业增加值 (igdp) 和农民人均纯收入 (income) 作为因变量进行面板数据回归, 揭示财政支农对农村社会福利改进, 即支农绩效提升的效应, 从而奠定绩效评估的逻辑基础。由于影响农业增加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因素很多[4], 因此, 本文在回归模型中加入了两个主要控制变量, 分别是:农业劳动力投入 (nld) , 用各省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表示;农业信贷投入 (nxd) , 用各省区农业贷款表示。根据以上的理论分析, 建立如下两个计量模型[5]:

其中:为待估参数, C为常数项;下标i表示省份、t表示年度;表示随机误差项。

2 计量结果分析

由于涉及海南省相关数据的统计资料不全, 为保持统计口径一致, 故将其剔除。因此, 本文数据样本为除海南外的中国大陆30个省 (市) 。相关财政数据来源于《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以及历年《中国财政年鉴》、各省 (市) 《统计年鉴》、《中国民政统计年鉴》、《地方财政统计资料》;农业增加值、农民人均纯收入[6]、农村劳动力投入以及农业信贷投入数据来自相应年份《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和《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为了剔除价格波动的影响[7], 对以上名义变量以1999年为基期按消费价格指数 (CPI) 进行了平减处理。

首先, 运用软件STATA11.0对所选取的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可以看出各变量均具有良好的变异性。

从估计结果可知, 方程整体拟合效果较好, 且系数符号符合预期。具体而言, 对回归方程 (1) 的估计结果表明, 财政在小口径支农、科技支农、基建支农以及农村社会救济方面的投入对农业发展均发挥着显著的正向作用。其中, 农村社会救济费对农业发展的促进效果最为明显, 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 每1%的增长会带动农业增加值增长0.1%。对方程 (2) 的估计结果表明, 小口径支农支出、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村社会救济费三个变量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样具有显著正效应, 每1%的增长能分别促进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0.12、0.02、0.07个百分点, 体现了财政支农对农民增收的巨大推动作用;科技支农的回归结果为正, 但在统计上并不显著,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目前我国科技支农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效率尤为低下, 导致支农效应大打折扣;注意到方程 (2) 的估计结果中农业劳动力投入的系数符号为负, 且在1%的水平下显著, 说明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 劳动力投入的增加对农民收入增长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一结论符合我国现实情况, 由于我国农业发展仍主要依靠劳动力的投入, 农产品依旧处于价值链低端, 农业现代化水平不足以及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导致农民增收受阻。以上分析也揭示了财政支农支出与农业发展、农民增收间的逻辑关系。也就是说, 可以构建以小口径支农支出、农业基本建设支出、科技支农支出、农村社会救济费为输入变量, 以农业增加值、农民人均纯收入为输出变量的支农绩效评估体系。

3 结论

本文研究表明基于中口径支农视角我们可以选择小口径支农、基建支农、科技支农以及农村社会救济四项支农投入作为解释变量, 为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绩效评估体系构建提供了依据。从本文分析可得以农业增加值、农民人均纯收入为被解释变量进行面板数据回归是合理的, 并且揭示了财政支农支出对支农绩效提高的显著效应以及拟选取绩效评估指标间的逻辑关系。

参考文献

[1]李祥云, 陈建伟.我国财政农业支出的规模、结构与绩效评估[J].农业经济问题 (月刊) , 2010, (8) :20-25.

[2]黄小舟.财政支农支出绩效研究[M].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2010.

[3]孙少茹.财政农业支出及其效益研究[M].西安:西北农业科技大学, 2007.

[4]杜栋, 庞庆华, 吴炎.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5]朱志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

[6]杨小凯.经济学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上一篇:名词单复数用法归纳下一篇:儒家德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