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形成范文

2024-08-22

资本形成范文(精选12篇)

资本形成 第1篇

一、社会资本形成是结构和认知的统一

1. 社会资本的结构方面。

制度是一个社会的博弈规则, 是人为设计的型塑人们互动关系的约束。制度在社会中的主要作用, 是通过建立一个人们互动的稳定结构减少不确定性, 目的是抑制人们可能有的机会主义行为。制度是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及其实施机制的统一。国家制度、法律制度、产权制度、市场制度等是社会资本形成的宏观基础。社会资本是建立在一定的网络基础上的信任与合作。这些网络和组织有的是生产性的, 有的是分配性的, 都呈现特定的结构, 属于正式制度, 我们称为结构社会资本。结构社会资本是外表上可见的, 有明确的角色、规则、程序, 根本原因是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不确定性, 使合作的成果更可预见和更有益, 促使成员形成相互有利的集体行动, 使组织得以运转而实现一定的目的。社会组织形式, 由相互性规范维持, 由相互有益期望将人们联系在一起。组织中的每个人有一定的角色, 规范人们以可预见的行为方式而行动。没有角色和作出决定的规则和资源动员, 集体行动更困难。角色由期望创造, 同时创造期望。角色和规则是客观的, 由监管和期望而加强。支持角色和期望运行的是程序, 可以是正式或非正式的。

2. 社会资本的认知方面。

诺思认为, 非正式约束普遍存在, 而正式规则只是型塑选择的约束的很小部分。在我们与他人的日常互动中, 不论是家庭内部, 还是外部的社会交往, 还是事业活动中, 支配结构的绝大部分是由行事准则、行为规范以及惯例来界定的。非正式约束来自于社会传递的信息, 是文化传承的一部分。心智处理信息的方式依赖于大脑的学习能力, 而这种能力通过一种或多种精心构造的自然语言程式, 将感性的、态度的、道德的以及事实的信息转换为能被接受的符号。文化是由教育与模仿而代代相传, 并能影响行为的知识、价值等因素。认知社会资本起源于精神过程和相应的观念, 由文化和意识形态加强, 特别是规范、价值、态度、信仰, 创造人们将如何行动的期望, 如是否合作、友好, 促进合作行为和相互有利的集体行动, 属于非正式制度。认知种类社会资本一旦被广泛共享, 使合作更可能, 是事前约束人们朝相互有利的集体行动。人的行为从外在约束到内在约束间存在一个连续的统一体。当合作行为由内在激励时效果更好。认知性社会资本是不可见的、内在的。认知社会资本投资更不明显, 遵守他们需要成本。如果人们确信其他人团结、信任、正直, 社会多数人才会相信这些规范、价值是有活力、好的和应该遵循的。

3. 社会资本是结构和认知的统一。

两种形式的社会资本不可分离而是内在联系的。尽管社会网络与角色、规则、程序一起是可观测的, 最终来自于认知过程。“结构的和认知的领域由人们的主观期望相联系, 客观因素有复杂的主观基础。在各种社会结构内, 角色、规则、程序同规范、价值、态度、信仰一起, 由人群共享、相互依赖、相互适应、相互加强, 取决于人们如何评估其结果和利益, 都通过期望机制影响行为。两种现象都有经验条件, 由文化等加强, 最终是精神的。制定的角色、规则可以客观存在, 但甚至物质影响依赖认知过程的有效性。” (Norman Uphoff, 1999) 作为社会资本产生的价值、规范、态度、信仰随时间而建立, 可创造内在的相互加强的合作期望, 不是通过物质激励或强制行为取得合作。人际关系和各种社会网络, 需要人们相互利益的贡献维持。多数社会资本的存在由于友好和利他而不完全是个人利益。

二、社会结构与社会资本形成

1. 组织是社会资本形成的重要来源。

具有社会资本的组织是人们按相互利益一起行动的模式, 是生产性的而不是纯粹分配性的。组织提供稳定的交流空间和持续的社会交往机会, 容易建立正式社会资本, 为感情社会资本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作出决定、动员资源、交流、解决冲突是组织的四个基本过程, 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和促进个人共同行动。交流可以解决冲突、增进友谊、团结人们一起完成工作。工作中的团队合作、学徒关系、在职培训、午间休息等各种面对面接触, 是转换成稳定、持久的个人关系的来源。组织还提供同顾客的市场联系, 如销售员同买者、教师同学生、医生同病人的关系。这些弱的、非正式的关系可以转变成强的、正式的关系。有更高程度市场联系的组织可以发展更丰富的个人网络。公共关系, 如工作中的上下级关系, 人们以正式角色行动, 没有为个人感情留有空间, 因而不是社会资本。必须转换成个人的、非正式的、持久的关系, 使人们相互信任、心理上相互依赖、感情上相互交流、资源上相互共享, 从而拥有社会资本。

2. 和的哲学有利于组织的生存和发展。

人们生活在一定的组织中。组织是在现有制度约束下利用机会, 存在的根本条件在于内部的和外部的以及之间的和谐。一个社会中受约束的政府、公正的法律、完善的市场和开放的程度, 都是有利于组织中一般信任形成的客观环境。人本的组织根植于社会中, 受到经济激励和社会影响, 追求利润和更高生产率, 遵守道德约束、社区约束, 承担社会责任, 从而拥有外部的和谐。在组织内部, 囚徒困境模型说明雇员之间往往存在冲突、竞争超过合作, 导致组织的低产出和更多的资源消费。而在给定不确定性时, 有效率的任务完成需要员工的团队合作, 朝共同的目标协调工作, 而不能以自我利益为中心。和的哲学可以管理员工隐形的心理合约, 使强而可靠的合作行为被提供, 机会主义倾向被削弱, 从而带来员工之间的相互和谐。组织应当有完善的制度和相当的监督机制, 鼓励集体行动和员工参与, 哺育强的同组织目标相适应的和的规范, 通过物质和精神的激励培育员工潜在的利他主义倾向。

3. 人本组织促进社会资本形成。

人本组织更能形成人力资本, 也是信任的一个来源。人本的理念应该贯穿于组织的全过程, 哺育特定组织结构中期望的成员行为, 形成特有的组织文化, 产生更高的经济社会成绩。组织是人的实体, 体现人的物质和精神的存在, 应该使人的能力和潜力最大限度发挥, 而不仅仅是古典经济学的机器概念。人本的组织既包含物质上可见、可测度的硬的存在, 如组织结构、组织信息存量、成员和组织的匹配;又包含难以测度的软的存在, 如人的热情、公平、友好、协调和同情, 更多与人的大脑右半部相联系。人本组织应该重视人的兴趣的充分发展、人的智商和情商的协调发展。情商是人们认识自己和其他人感受、激励自己、管理和他人关系的能力。敏锐的政治意识和感情影响能力、更多的人际影响使人们更成功。以人为本、增进人的自由、提高人的可行能力, 是组织特征的体现。组织存在的根本目的是人的全面、自由、可持续发展。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 是社会性发达及社会资本形成的前提。

4. 更能产生一般信任的社会资本。

个人社会资本既能形成人力资本, 同时主要是分配性的。社会一般信任水平的提高是生产性的。首先, 要更多发展表达性社会资本。工具性参与是为了获取新资源, 如政治利益集团和等级结构中的关系。更高地位和职业可以提高人们的工具性参与而不能提高表达性参与, 属于分配性社会资本。表达性参与是为了保持和维护资源, 如邻居关系、年轻和老年人小组、各种俱乐部。家庭关系有利于表达性参与。高教育的人们有更多的参与性网络。其次, 要更多发展松散型社会网络。大的、开放的、提供相异人们桥联系的网络有利于资源获取。桥网络联系不同的成员, 使多样化的个人拥有一般相互性和一般信任, 帮助社会困境中的合作水平和创造理性结果, 能有效地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传统的社会具有更多的紧密社会资本。而松散网络减少小组约束、鼓励创新、给结构洞中的个人提供企业家机会。组织中相异的个人更能带来新的思想, 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重要来源。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 需要有更多的桥社会资本联系不同的网络, 和而不同是社会生命力的来源。乡村社会的进步需要发展更多弱的社区外关系, 使信息等资源在城乡和社区间流动。城乡互动、城乡协调发展能为社会资本发展创造条件。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 就是社会资本种类多样化、信任半径扩大的过程。再次, 要更多发展各种民间行业组织。行业协会能动员已存的社会网络, 提供各种网络联系的空间, 协调产业和公众关系, 维持本行业的利益, 是市场化的必然趋势。垂直的社会结构是个人社会资本不平等的原因, 水平的社会结构与市场化是相互促进的。最后, 要更多发展民间参与网络。为培育一般信任, 需要开放和多样的民间参与网络, 使人们在接触多样化中获得广阔的社会知识。

摘要:社会资本的形成与人的精神活动过程相联系。社会资本形成是结构和认知的统一, 符合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相容性及其变迁原则。组织及其企业家是制度变迁的主体, 人本组织有利于社会资本的形成。人们生活的社会网络的特征, 是各种不同社会资本的来源基础。实现从个人信任到一般信任的转变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社会资本,社会结构,组织,社会网络

参考文献

[1]Kaufman2006, Integrating Emotions into Economic Theory, Handbook of Contemporary Behavioral Economics, edited by Morris Altman.

[2]Alexander J.Field2006, Group Selection and Behavioral Economics, Handbook of Contemporary Behavioral Economics, edited byMorris Altman.

[3]Alan James Macfadyen2006, Beliefs in Behavioral and Neoclassical Economics, Handbook of Contemporary Behavioral Economics, edited by Morris Altman.

海外华侨华人资本的形成发展与变化 第2篇

——以马来西亚华资为例

摘要:华人资本与马来西亚社会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在19世纪初,中国东南沿海的大批民众纷纷下南洋谋生。许多中国人从此远离故土,老死异乡,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在经过多年的努力后成为社会的佼佼者,是马来西亚华侨资本家的早期代表。马来西亚华人资本形成于殖民时期,发展成长于马来西亚独立后,期间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 马来西亚 华人资本 形成 发展

马来西亚包括位于马来半岛的西马和北婆罗洲的沙巴、沙捞越。它地处热带,面向海洋,物产丰富,并且位于东西方海上交通的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东南亚近代以来最先遭受入侵的国家,历经葡、荷、英的殖民统治,18世纪后逐渐沦为英国的直属殖民地,二战中又遭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饱受磨难。1957年独立,自此走上了民族振兴的发展之路。

一、华侨资本的形成

马来西亚华人资本的积累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从19世纪开始到20世纪初,当地早期的华侨资本,主要是通过种植园发展,或者是由出身于契约劳工积累资本后再投资工商业发展起来的资本。直到19世纪下半期,部分华商己积累起一定资本,开始创办和经营工场手工业和小型工厂。20世纪初出现了华人银行,这对华人资本的进一步发展是相当有利的。

早期的马来西亚,荆棘遍地,虎狼成群。为了生存,不少初来乍到的华人移民拿起工具去开发莽莽丛林,经过一代人,两代人,甚至三代人的积累,有的华人终于成为种植园主。然而,对于一个华人移民来说,事业才刚刚开始。此后,种植园的管理,园丁的招募等还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

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马来西亚进入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在英 国统治期间,加大了对马来西亚的开发和建设,与此同时,中国国内由于贫穷、战乱,一批批的华侨劳工来到这里,为马来亚的资源开发尤其是热带农业资源的开发和城乡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积累了一些财富。正是由于英国殖民者执行一些鼓励华侨参与开发的措施,以及贸易自由化的政策,使得华侨在这一时期的经济活动得到了发展,华侨资本才得以初步形成。

马来亚早期华侨资本的形成有三个途径:

1、种植业。(早期主要为香料、甘蔗,后受世界市场对橡胶需求的刺激,大部分的种植园都种植橡胶。)

2、锡矿开采和冶炼。

3、商业贸易活动。由于马来西亚丰富的锡矿资源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得华侨资本的积聚主要来源于橡胶种植和锡矿开采。

(一)种植业

华侨种植业是随着英国逐步确立其在马来西亚的统治以及农业的商品化而逐步繁荣起来的。早期马来西亚的种植业基本上是由欧洲人和华侨经营,欧洲种植园主拥有庞大的资金并控制着大型的种植园,华人则拥有较小型的种植园。欧洲种植园主通常雇佣华工来开拓他们的种植园。直到19世纪50年代左右,由于东印度公司颁布一项法令,准许有色人种购买和租借土地,结果欧洲人的种植园在短短几年之内就完全由华侨控制。

20世纪初,欧美汽车工业的兴起,大大刺激了对橡胶的需求,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侨的橡胶种植业应运而生,到1938年马来西亚的橡胶种植面积占世界胶园的一半以上。其中,华侨的胶园占总数的15.9%。但华侨橡胶种植业和加工业的发展,奠定了马来西亚橡胶王国的基础,对该国的经济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二)锡矿开采

19世纪四五十年代,在马来半岛发现了丰富的锡矿,大批华工被招募到锡矿,华侨人口迅速增加,锡产量也大幅度上升。而一些早期积累了一定资金的海峡殖民地的华侨资本家开始投资于采锡业。由于这些锡矿是由当地封建统治者控制的,所以部分华人通过承包的方式开采锡矿,赚取了大量资本。当地首领让华人管理和经营锡矿,还给与了部分收税的权利,而这些华人则要交纳交纳一定数量的税金给 当地的首领。长期的税收承包,确实使一些华侨收益匪浅,一跃成为百万富翁。

(三)商业贸易活动

当英国和欧洲大资本逐渐控制了马来西亚的商业时,一种新的贸易制度开始形成。这种贸易制度在19世纪盛行于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它是由三层结构组成的:最高层是英国和欧洲商人,他们输入西方的工业产品和出口东南亚的土产;属于中层的华商则负责推销西方的产品和搜罗东南亚的土产以输往欧洲。与此同时,华商也输入中国的产品和食品以及出口马来西亚的产品到中国;处于最低层的土著商人则带着土产到新港交换西方和中国的原产品。这种商业贸易形式成为了马来西亚的三重经济结构的初始形式。19世纪华商的这种中间人角色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华商,西方的工业产品将无法有效的分散销售。若没有华人买办,西方的商业贸易将会受阻。因此处于中间地位的华侨商人是维持中国与海峡殖民地的贸易,以及连接本地经济与世界贸易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华侨资本的发展与变化

二战时期,马来西亚沦为日本殖民地,在日本军政时期是华侨资本发展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华侨资本由战前的近3亿美元锐减到一个亿。由于日本占领者在马来亚所执行的华侨政策基本上是日本帝国主义对华政策的延续,对华侨实行“利诱”加“强 制”,最大限度地剥夺了华侨的财产,以达到其以战养战的目的,致使许多华侨经营的矿山、种植园、商店纷纷倒闭,华侨经济受到重大打击。

(一)华侨资本的变化

马来西亚独立后,华侨资本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由华侨资本转变为华人资本成为所在国民族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华侨在马来西亚积累起来的华侨资本是在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与中国所实行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无法相容的,因此,马来西亚独立后绝大多数的华侨选择成为马来西亚公民。华侨经济也由此转变成华人经济。

(二)华人企业集团的兴起 华人企业集团的兴起标志着华人资本规模化经营的格局已经形成,并朝着集约化、现代化、国际化、垄断化方向迈进。华人企业集团的出现显示出华人资本的规模和实力,这一现象不仅表明华人经济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也反映出资本发展的内在规律,是华人资本适应现代化和融入当地社会并积极参与世界经济的突出表现。

三、马来西亚华人资本的发展趋势

从地理分布看,华人企业跨国投资遍及全球,但主要集中在东盟五国及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等地。其中,华人企业投资以马来西亚为主,在对东盟投资中,制造业比重高达49.9%。到90年代末,有1/3的华人企业集团对中国大陆进行了投资,投资额超过300亿美元。从行业分布看,主要集中在金融、制造业、商业、房地产业等。其跨国投资类型,一是国内行业延伸型投资。二是跨行业投资。三是全新行业的投资。

(一)华人资本的发展态势

马来西亚华人资本的发展态势突出表现为:华人经济实力显著提高。如何客观看待和正确评价马来西亚华人的经济实力,是个重要的问题。马来西亚华侨华人的经济实力是客观存在的,其中华人企业集团资本约占20%的比例。华人资本是所在国民族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马来西亚华人企业集团和跨国投资都有快速的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马来西亚拥有资本规模在3亿美元以上的华人企业集团约有30家。

(二)华人资本发展的新趋势

今后,马来西亚华人经济发展将出现以下的新趋势。

1、华人企业跨国投资的新动向

首先,大幅调整跨国投资布局。全面收缩海外投资,但也有不少企业集团继续大举海外投资。其次,投资主体多样化。除综合型的企业集团外,专业型和中小企业精英也参与了跨国投资。第三,投资集中在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全面缩减在欧、美、澳洲等发达国家投资的同时,继续加强香港的跨国投资中心地位。第四,更加重视国内核心产业延伸型的跨国投资。主要表现在:一是回归主业和投资核心业务发生转移;二是减少跨行业投资;三是重视对电子商务、电信 业等新兴行业的跨国投资;四是跨国并购将成为最重要的投资方式。

2、华人企业集团对华投资出现新动向。

一是更加注重国际化发展。为了避免“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马来西亚华人企业纷纷加快对华投资步伐。毕竟在中国大陆投资收益好,低廉劳工成本优势,对外资需求量增大,也成为华人企业加快对华投资的重要因素。二是投资领域回归主业。三是投资区域由地方向全国扩展。一方面,逐步向内地发展;另一方面,建立基地的大型企业集团投资遍布全国。四是投资主体以企业集团和精英企业为主。五是实现了投资战略转变。

四、结语

21世纪是充满希望的新世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知识经济时代的主旋律依然是和平与发展,不断开放的中国经济中所孕育的巨大潜力为华人资本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遇,而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华人经济,则为华人资本在规模和效益上的进一步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中国经济的快速成长为马来西亚华人资本的发展壮大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参考文献

[1] 单纯.海外华人经济研究【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0年。[2] 叶祥松.东南亚华人经济研究【M】.北京:经济科技出版社,1999年。

[3] 萧效钦,李国定.世界华侨华人经济研究【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6年。

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3篇

关键词:人力资本理论形成发展

1人力资本的理论渊源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问世至今不到40年,但有关人力资本思想的火花,却不断在经济学文献中闪耀。包括配第、坎梯龙、亚当·斯密、萨伊、冯·图思、西尼尔、穆勒、法尔、瓦尔拉斯、塞德维克、恩格尔、李斯特、马歇尔、庇古和费雪等著名的经济学家都曾经从国民财富和国家实力研究、国家财政和税收研究、教育、健康投资经济意义分析、人口迁移经济效应分析、个人收入差别研究、战争成本和损失分析、人寿和人身保险研究等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提出和阐述过有关人力资本的观点和思想。

著名的古典学派代表亚当·斯密(Adam Smith)首先注意到人力资本问题。在其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提出了初步的人力资本概念。他说:“学习是一种才能,须受教育、须进学校、须做学徒,所费不少,这样费去的资本,好像已经实现并且固定在学习者的身上。这些才能,对于他个人自然是财产的一部分,对于他所属的社会,也是财产的一部分。

继亚当·斯密之后,约翰·穆勒在其《政治经济学原理》中指出,技能与知识都是对劳动生产率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

阿弗里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是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形成之前,对有关经济思想加以重视的又一著名的经济学家。他在《经济学原理》中对人的能力作为一类资本的经济意义提出了新的认识,“老一代经济学家对于人的能力作为一种资本类型参与生产活动的认识是十分不足的”。马歇尔一方面认真地研究教育的经济价值,主张把“教育作为国家投资”,教育投资可以带来巨额利润。但他又认为人是不可买卖的,因而拒绝“人力资本”这一概念。

综上所述,在现代人力资本理论产生以前,经济学文献中关于人力资本理论的思想渊源非常丰富。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一些研究领域及主要观点均可在前人的研究中发现其源头。

2现代人力资本理论

2.1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及评析西奥多·W·舒尔茨(T.W.Shultz)从50年代开始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在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连续发表了几篇重要文章,成为现代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奠基之作。这些文章有《教育与经济增长》(1961)、《人力资本投资》(1961)和《对人投资的思考》(1962)。1960年,他以美国经济学会会长的身份在年会上发表《人力资本投资》的主题演讲,在学术界引起轰动。

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主要指凝集在劳动者本身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劳动能力,这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一种有效率的经济。他认为人力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但人力的取得不是无代价的,需要耗费稀缺资源。人力,包括知识和技能的形成,是投资的结果,掌握了知识和技能的人力资源是一切生产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

舒尔茨在《人力资本投资》一文中把人力资本投资范围和内容归纳为五个方面:①卫生保健设施和服务,概括地说包括影响人的预期寿命、体力和耐力、精力和活动的全部开支i②在职培训,包括由商社组织的旧式学徒制:③正规的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④不是由商社组织的成人教育计划,特别是农业方面的校外学习计划;⑤个人和家庭进行迁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机会。这些人力资本投资形式之间有许多差异。如前4项是增加一个人所掌握的人力资本数量,而后一项则涉及最有效的生产率和最能获利地利用一个人的人力资本。

舒尔茨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在于:他不仅第一次明确地阐述了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使其冲破重重歧视与阻挠成为经济学上的一个新的门类;而且进一步研究了人力资本形成的方式与途径,并对教育投资的收益率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做了定量的研究。

2.2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及评价加里.S.贝克尔(Ga ry.S.Becker)被认为是现代经济领域中最有创见的学者之一,他的著作《人力资本》被西方学术界认为是“经济思想中人力资本投资革命”的起点。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研究成果集中反映在他自1960年以后发表的一系列著作中,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生育率的经济分析》和《人力资本》。

如果说舒尔茨对人力资本的研究可看作教育对经济作用的宏观分析的话、贝克尔则主要从微观进行分析。贝克尔在《人力资本》一书中,分析了正规教育的成本和收益问题,还重点讨论了在职培训的经济意义,也研究了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分配的关系。他在人力资本形成方面,教育、培训和其他人力资本投资的过程方面的研究取得的成果,也都具有开拓意义。

贝克尔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在于:他注重微观分析,弥补了舒尔茨只重视宏观的缺陷,注意将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与收入分配结合起来。其理论的不足之处表现在他沿用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概念,缺乏对人力资本本质的分析,也缺乏对人力资本全面的研究等。

2.3丹尼森的人力资本理论主要贡献丹尼森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在于对人力资本要素作用的计量分析。由于在用传统经济分析方法估算劳动和资本对国民收入增长所起的作用时,会产生大量未被认识的、难以用劳动和资本的投入来解释的“残值”,丹尼森对此做出了最令人信服的解释。他最著名的研究成果是通过精细分解计算,论证出美国1929年—1957年经济增长中有23%的比例归功于教育的发展,即对人力资本投资的积累。许多人认为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长达十多年的全球各国教育经费的猛增,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丹尼森的研究成果。

从总体上看,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及发展,使人在物质生产中的决定性作用得到复归。人力资本理论重新证明了人,特别是具有专业知识和技术的高质量的人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真正动力。这一时期人力资本理论特点在于全面分析了人力资本的含义、人力资本的形成途径及人力资本的“知识效应”。同时,该理论把消费真正纳入了生产过程,把人的消费视为一种重要的投资。这一理论也带来了资本理论、增长理论和收入分配理论革命性的变化。

3当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

3.1罗默的模型罗默在1986年发表的《收益递增经济增长模型》一文中提出了罗默模型。在模型中,罗默把知识作为一个变量直接引入模型。同时也强调了知识积累的两个特征:第一,专业知识的积累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而增加,这是由于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生产规模的扩大,分工的细化,工人能在实践中学到更多的专业化知识:第二,知识具有“溢出效应”,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生产规模的扩大,知识也在不断地流通,每个企业都从别的企业那里获得了知识方面的好处,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知识总量的增加。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罗默建立了生产函数:Fi=F(kiK,Xi)

其中,Fi为i厂商的产出水平,ki为i厂商生产某产品的专业化知识,X为i厂商其他各生产要素的向量,K=ΣKi表示整个社会的知识水平总和。对于这个生产函数,罗默作了进一步的假定:①对于给定K值,F是Ki与Xi的一次奇次函数。也即,当整个社会知识水平固定时,单个厂商用专业知识及生产要素投入进行生产时,其规模收益不变。②从社会观点看,由于知识具有“溢出效应”,所以F值具有全球知识边际生产力的递增性,即对于给定Xi,F是K的递增函数。③单个厂商的专业化知识的积累是资本积累的减函数。

从罗默上述的生产函数及假定中可以推出如下结论:①当专业知识积累的递减速度大于全球知识积累的增加速度,那么,此时生产处于规模收益递减状态。当个体知识的边际生产率等于折现率时,经济增长停止。②当专业知识积累的递减速度恰好等于全球知识积累的递增速度,则生产处于规模收益不变状态。此时,经济将按一常数增长。③当专业知识积累的递减速度小于全球知识积累的递增速度,则生产处于规模收益递增状态,增长率将以常数增长,趋向于无穷大,模型是扩散的。

罗默的这个模型虽然把技术进步内生化了,但存在两个明显缺陷:第一,这个模型是扩散的,因此,不存在均衡解。第二,该模型认为知识是资本积累的函数,这意味着一个国家资本越多增长就越快,而一般大国的资本总量总会比小国多。因此,逻辑的结论是,大国一定比小国增长快,这与经济现实不相吻合。

8.2卢卡斯的模型1988年,卢卡斯(R.Lucas)发表了著名论文《论经济发展的机制》,提出了经济增长模型。他把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和索洛的技术决定论的增长模型结合起来并加以发展形成人力资本积累增长模型。

其模型为:h(t)=h(t)δ[1-u(t)]。

式中h(t)表示表现为劳动技能的人力资本,h(t)表示人力资本的增量,δ表示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u表示全部生产时间,[1-u(t)]表示脱离生产的在校学习时间。公式表明:如果u=1,则h(t)=0即无人力资本积累;如果u(t)=0,则h(t)按δ的速度增长;即h(t)达到最大值。由此可见,卢卡斯在模型中强调劳动者脱离生产、从正规或非正规的学校教育中所积累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新经济增长理论在人力资本理论研究方面的主要贡献表现在将人力资本纳入了增长模型。另一方面,新经济增长模型从经济增长模型中阐发其人力资本理论,将对一般的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源的强调变成了对特殊的知识即生产所需要的“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的强调,从而使人力资本的研究更加具体化和数量化,极大地发展了人力资本理论,也使人们在实践中正确认识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4人力资本理论相关研究总结

4.1将对能力(ability)的研究纳入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从而拓展了经济学研究空间。在人力资本理论之前,对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心理学、哲学和社会学领域。经济学家们在研究经济发展时,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于物质财富的研究,而忽视了对人的发展的研究,在他们的理论中,能力更多地来自于天赋等外在因素。人力资本理论出现之后,能力具有了经济学的含义,并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4.2突破了资本同质性假设,提出了人力资本概念。在传统资本理论中,隐含着一个基本的前提假设一资本同质性,即所有资本都是相同质量的,它们之间只存在着数量差异,简单而言,即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这一假设使得传统资本理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人力资本理论突破了这一假设。它们认为,资本存在着两种形态,一种是传统意义上的资本,称为物质资本;另一种是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等,称为人力资本。

4.3丰富了资本理论与经济增长理论。在传经的资本理论中,只有物质资本一种形态。经济增长理论也依赖于物质资本的大小。这使得其不能够解释现实的经济增长。人力资本理论正是针对这一困境而提出的。舒尔茨提出的研究结论是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33%,丹尼森得出的结论是23%(丹尼森,1987)。显然,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巨大的,将人力资本纳入资本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有客观必然性,而且也使得资本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的解释力增强。

4.4人力资本理论开辟了当代经济研究的新领域,丰富了经济学。传统西方经济理论中,有少数经济学家,如亚当斯密,也曾把人所获得的有用知识作为国民的看待,也曾看到了人的知识、能力在生产中所起的作用和教育对经济产生的影响。但是,这些思想并没有成为经济学的主流,也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从本质来讲,人们仍是把物质因素作为经济增长的唯一源泉。进入20世纪后,人们开始意识到人的质量对经济增长所作出的贡献,舒尔茨等人正是对这一点进行深入的研究,终于形成了一套新的理论一人力资本理论。该理论把由教育而形成和提高人的知识、能力作为经济增长的巨人源泉加以系统、全面的论证,在人力资本理论基础上,形成了教育经济学、家庭经济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新兴学科,使得经济学研究领域更加广阔、内容更加丰富。

论公司资本的形成制度 第4篇

一、公司资本的形成制度概述

为保护债权人的利益,规制有限责任的种种负面效应,以及保护市场经济体制,维持公司的运作、交易安全,现代公司法就建立了公司资本的形成制度。迄今为止,现代的公司立法已经确认了相对独立的三种公司资本的形成制度,即法定资本制、授权资本制和折衷资本制。我国公司法学者通说认为:“法定资本制”是指公司在设立时,必须在公司章程中确定公司的注册资本,并在公司成立时由发起人一次性全部认足或募足的公司资本制度。“授权资本制”是指在公司设立时,虽然要在公司章程中确定注册资本总额,但发起人只须认购部分股份,公司就可成立,其余部分授权董事会,根据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和证券市场行情再随时发行的公司资本制度。“折中资本制”是指在公司设立时,虽然章程所确定的注册资本总额不必一次全部募足,其余股份可以授权董事会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发行,但首次发行的股份不得少于法定比例,发行股份的授权也必须在一定期限内行使的公司资本制度。

英国、美国等英美法系国家的公司法实行授权资本制,而德、法、日、韩等大陆法系大部分实行折中资本制。并根据我国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得出我国公司法采用的是“严格的法定资本制”,而非仅仅为法定资本制。法定资本制的核心是资本确定原则,其实质是公司依章程资本全部发行并足额实缴而成立。而且在法定资本制中,注册资本、已发行资本和实缴资本实际上是同一客体,同一笔资本。在公司存续经营过程中,公司要保持与其注册资本相当的财产,而注册资本数额非经特别程序不得增加(除非有股东会或股东大会的特别决议)或减少(除股东会或股东大会的特别决议外,还需债权人的特殊保障程序)。这充分保护了公司资本的真实、可靠,杜绝出现违反诚信原则,规避法律义务,防止公司设立中的欺诈、投机行为,有效保障了债权人的利益。但法定资本制对于公司与公司股东的人格混同,母公司把子公司当作推行商业政策工具对其过度地非法控制等有限责任的负面效应却无能为力。

而在英美等国家的公司法中,注册资本、已发行资本和实缴资本并不相同,所指并非同一客体。其注册资本即授权资本,是指公司成立时在章程中规定的将来可能发行的股份总额。其数额非经特别程序不得变动。已发行资本是指公司已经发行的股份。实缴资本是指股东已经实际缴纳的资本。允许股东分期缴纳出资,所以已发行资本并不一定等于实缴资本。这种资本形成制度虽然便于公司的设立,又赋予了公司资本以灵活性,但却常常容易被欺诈行为所利用,不利于债权人利益的保护。这是授权资本制的最大缺陷。

而折衷资本制减低了公司设立的难度,避免了因公司资本闲置造成的浪费。同时,对公司股份首次发行的数量及公司股本总额发行的年限做出规定,又使公司资本相应地确定与稳定,有利于保障债权人的权益。虚假出资和抽逃资本的存在,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也削弱了公司资本对债权人利益维护的能力。折中授权资本制则剔除了注册资本的最低额限制,从而更有效的规制了有限责任的负面效应。由此可见折中授权资本制既保留了法定资本制和授权资本制的优点,又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二者的不足,因而获得多数大陆法系国家的认同,自出现后便迅速在德、法、日、韩等国家实行。

二、我国公司资本形成制度的缺陷

(一)限制了公司的发展,抑制了经济的快速增长,易导致公司设立困难和公司资金积压等困难

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经济基础还相当薄弱,作为投资者的个体财力相对有限。而且,同世界各国比较,现有规定明显偏高,与投资者普遍的投资能力和经济生活的实际需要都不相适应。日本的《有限公司法》规定公司设立的最低注册资本额为10万日元(相当于人民币6000元)。英国的公司法规定非上市公司最低资本金仅为2英磅。

(二)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注册资本信用符号的作用,不利于交易的安全

实缴资本制要求公司资本须一次到位,理论上这可以保证公司资本的真实、可靠,保证公司具有足够的信用能力,有利于保障社会的交易安全,保护债权人的合法利益。但是,在实践中,实缴资本制很难实现这一立法目的。许多投资者自身一时难以筹措到足额的法定资本,不惜弄虚作假,临时东拼西凑,暂时把资金打人工商局指定的注册资本金专用账户上,一旦登记领取执照就“物归原主”,把资金又返还给资金所有人。同时,为了不使资金积压闲置,不少投资人不得不抽逃资金,挪做他用。为使财力不足的企业得以设立,一些验资、评估中介机构背离职业道德规范,无视法律,出具虚假验资、评估报告,使企业注册资本的真实性大打折扣。由于整个社会信用水平不高,缺乏公正有序的社会中介服务体系,行政监管部门也难以对企业注册资本实施有效的监控。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弱化了注册资本作为企业信用符号的作用,扭曲了注册资本本身应体现的安全价值。从而容易误导交易相对人,威胁到交易的安全,背离了注册资本实缴资本制建立的初衷。

(三)“双轨制”导致内外资企业竞争地位的不平等

目前,我国的公司资本制度有一特点:双重标准、内外有别——内资有限公司适用《公司法》,实行严格的法定资本制,股东在公司设立时必须全额实缴注册资本;外商投资企业则适用有关外商投资企业法律。企业注册资本制度上的“双轨制”,是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的产物,它对于吸引外资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从长远的角度看,这种“双轨制”所造成的内、外资企业的差别待遇,是同世界性的对外资实行国民待遇的潮流相违背的,也是和我国统一内、外资立法的趋势背道而驰的。现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已进入新阶段,我国已为世贸组织成员,国内、外企业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参与国际经济交往,这种内外有别的公司资本制度已不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且也不符合WTO的公平竞争原则。

三、对完善我国公司资本形成制度提出的建议

(一)统一内外资注册资本制度,统一实行折中资本制

我国外商投资企业立法实行折中资本制,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及充分提高公司资金效益的积极因素,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内资企业实施折中资本制奠定了良好基础。因此,为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倡导公平竞争,活跃市场气氛,我国应改革现行公司资本制度,增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二)进一步完善我国折中资本制,强化企业的信用基础

我国外商投资企业注册资本制度实施折中资本制有不少需要完善之处。首先,外商投资企业采用“先登记后出资”的做法,不能有效地防止“空壳公司”的出现。为防范这类“空壳公司”的产生,德国的有关做法值得借鉴。德国《公司法》规定应记载在章程进行登记的最低资本额为5万马克,以现金出资者,其数额达到协议资本金1/4即可。未缴纳部分则要求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栏内,用未收人资本金表示。笔者建议参照德国的有关做法加强立法。虽允许注册资本可根据公司自身需要逐步到位,但又应要求在公司注册前必须缴足一定比例的资本,实行“部分资金到位方予注册”的制度,以杜绝“空壳公司”的产生。同时,营业执照上增加“实缴资本”项目,明示公司注册资本的实际交付状况,体现注册资本的信用价值,以利于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其次,建议增加股东未足额缴纳出资的法律责任,当股东违反法定出资义务不出资或不足额出资而影响公司成立时,公司及相关人员应承担法律责任,使公司亏欠的出资得以迅速弥补,以确保公司及时、安全设立,并以之强化公司、其他股东及董事对股东出资的督察义务。

(三)加快培育诚实信用的验资、审计、评估中介机构,加强职业规范,加大对违规违法中介行为的惩戒

迫切需要规范社会中介机构的行为,加强立法明确中介机构所应承担的责任,不仅要求其对注册资本进行程序性审查,而且还要求其履行实质性审验的义务。同时,加强会计师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防止和杜绝重收费的现象发生。另外,还要加强打击违法行为的力度,严惩违规出具虚假验资、评估报告的责任人及单位。

总之,在保护债权人利益规制有限责任的负面效应方面,公司资本的形成制度,尤其是折中资本制即可独当一面。我国实行的严格法定资本制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经济环境中,呈现越来越多的缺陷,我国可以在借鉴德、法、日、韩等国家经验的基础上实行符合我国国情的折中资本制。

摘要:公司的有限责任是公司法律制度的基石。将有限责任的适用绝对化,必然会为股东特别是董事滥用公司的法律人格、从事有损于债权人利益的不法行为提供保护。文章讨论了公司资本的形成制度,以及如何规制有限责任以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同时也分析了我国公司资本形成制度的缺陷,并对在如何完善该制度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有限责任,资本,法定资本制,授权资本制,折衷资本制

参考文献

[1]、石少侠.公司法教程[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2]、范建.商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冯果.尚彩云.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反思与重构[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6).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知识点 第5篇

1.形成过程

(1)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新航路的开辟。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拓展——早期殖民扩张。

(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

(4)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

2.途径:殖民扩张、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的流动和资本的流通、殖民掠夺、新式交通工具和通讯事业的发展等是促使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途径。其中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

3.基本特点

(1)整体性:世界各地逐渐连为一体。

(2)扩张性:由资本主义的固有属性决定。

(3)不平等性:残酷掠夺殖民地供自己发展。

(4)进步性:顺应近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客观上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5)以英国为中心:英国凭借其“世界工厂”的地位,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时期的主要“供货商”。

4.影响

A.积极

①对世界: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是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早期表现。

②对西方: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推动资产阶级革命,实现政治民主化;

③对亚非拉:客观上摧毁传统自然经济,传播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思想,促使新的经济因素发展壮大,促进了近代化。

B.消极

①灾难和落后:经济侵略造成了一些地区贫穷落后,带来灾难。

②附庸和危机:在世界市场中,亚非拉处于附庸地位,列强之间的剧烈争夺,一旦发生经济危机,就会波及其他国家,影响非常大,破坏性增强。

5.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评价

(1)奴役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成为帝国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商品倾销市场和资本输出地,帝国主义国家控制着这些国家、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命脉。

(2)改造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的自然经济不断解体,旧思想、旧制度不断受到冲击,促使这些国家、地区迈向近代化。

资本形成 第6篇

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本;产业链;荣昌县;产业导向;农村人才;实证分析

大量耕种土地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剧被大量缩减,农民被迫从土地上剥离出来,致使人员闲散,资源减少,生活忧心。为此,我们不得不提高人口素质,合理资源配置,利用人力资源。而技术的发展,迂回生产程度的提高,生产过程划分为一系列有关联的生产环节,企业难以应付日益复杂的分工与交易活动,不得不依靠企业间的相互关联,搜寻最佳企业组织结构的动力与实践就成为产业链形成的条件。合理利用资源配置,在继承第一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产品批量生产,企业链状发展。

产业链是产业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是各个产业部门、产业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基于各个地区客观存在的区域差异,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借助区域市场地区间专业化分工、多维性需求和资源的合理分配的矛盾,以产业合作作为实现形式和内容的区域合作载体。借助舒尔茨所提出的“人力资本”的概念进行一个包含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四个维度的概念。这四个维度在相互对接的均衡过程中形成了产业链。这种“对接机制”是产业链形成的内模式,作为一种客观规律,它像一只“无形之手”调控着产业链的形成。对作为畜牧科技城的荣昌县农村人力资本的有效培养与配置,带动畜牧业与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为当地的经济服务。此外,该策略亦给相关政府部门提供参考数据,以便其能进一步推动农村发展,建立和完善农业发展体制,为农民提供更多资金和培训平台。

人力资本以提高人口质量为核心,而教育投资又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不应当把人力资本的再生产仅仅视为一种消费,而应视为一种投资,且其投资的经济效益远大于物质投资的经济效益。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最基本的主要手段,故把人力投资视为教育投资问题。生产力三要素之一的人力资源可以分解为具有不同技术知识程度的人力资源,高技术知识程度的人力带来的产出明显高于技术程度低的人力。同时其教育投资应以市场供求关系为依据,以人力价格的浮动为衡量符号,促使传统的“股东价值”的“行政业务、服务流程再造、战略功能”的6:3:1比例通过提高其人力资源行政能力,提升人力资源服务流程效率,实现人力资本管理能力提升其价值,过渡到将来的模式,促使其实现3:5:2的结构模式。还可以通过IT工具和文化促使eHR“规划与策略、解决方案的设计和执行、行政事务”的正三角结构变成“解决方案的设计和执行、与策略、行政事务”的倒三角模式。

实现人力资本转变为人力资本价值。根据企业总贡献的权重了解——只有将高效的生产、科学的管理、有效的决策、先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得力的营销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地科学运转,并将其内部工作人员形成普通人员、管理人员、专有人员、核心人员的“四核”体系。最终形成以人力资本扩张、价值网扩张、文化扩张、全球化配置扩张、知识产权扩张、服务扩张、重组扩张为基础的智力资本扩张,解决产业链发张程度、市场交易程度、社会分工程度的“囚徒困境”,不断地调动生产积极性,提高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提升综合国力。

此外,给出以下几点建议,解决近年来工业化和城乡统筹一体化的二元制中闲散无地农民工的管理问题:第一、 以培训促就业,建立职业培训保障机制;第二、以服务促就业,建立再就业创新机制;第三、以市政建设为依托,大力开发公益岗位。结合我县统筹城乡公共服务建设,大力开发村(社)公益性岗位,将无地农民工“4050”人员纳入城镇失业职工“4050”人员享受公益性岗位优惠政策当中。同时结合当前我县市政建设,积极创建一批公益性岗位,如停车处管理人员、公共绿地保洁保绿人员、交通协管员、小区保安等,定向从无地农民工“4050”人员中进行招聘,最大程度的解决一批无地农民工大龄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此外,劳动力人力资本的提升,对中国的出口方式产生作用。由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商品的出口价可能会提高,巨额外贸顺差及其带来的人民币升值压力的现状有改观。而劳动者工资的上涨,也将有助于推动企业不断改进生产方式和竞争模式,从而提高整体产业的国际竞争水平。

提升劳动力人力资本存量,不仅需要劳动者个人增加对自身素质的投入,更需要政府在劳动者的教育、培训等方面加大投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加大对城乡教育投入力度、重视对劳动者职业培训的一系列措施,可以看作是提升中国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并以此带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个积极信号。

参考文献:

[1] 中国农业信息网:如何解决农民问题——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韩俊.

[2]荣人社函〔2010〕号荣昌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58号议案的复函.

[3]荣昌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荣昌县无地农民工生产生活状况调研报告.

探究金融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 第7篇

关键词:金融资本形成,经济增长

一、金融资本形成特点及经济增长源泉分析

(一) 金融资本形成特点

我国金融资本的形成, 主要表现在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与速度,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的变化两个方面。

1.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与速度。

资本形成主要由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而来, 近些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也在逐渐发生着变化, 加强对金融资本形成特点的研究, 有助于更好的面对各类金融问题, 降低风险对我国金融市场所带来的消极影响。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与速度的变化, 我国固定资产规模逐渐得到拓展, 从1978年到2010年, 我国社会固定资产呈现出逐年倍增的增长趋势[1]。

2.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的变化。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经济类型结构的变化, 资金来源结构的变化以及城乡投资结构的变化三个方面。

首先在经济类型结构的变化方面, 结合经济类型标准, 固定资产投资主要可以分为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和非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2]。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增长, 我国投资主体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我国国有经济在投资中的比例逐渐下降, 而非国有经济投资比例逐渐增加。

其次在资金来源结构方面,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收入分配流程和收入分配结构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当我国预算内投资经济呈现出理想状态的时候, 非国有资金投资也会扩大, 易于造成投资过热的问题;而当非国有资金投资减少的时候, 则会出现总投资下降的情况。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的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企业自筹与其他资金资金来源占比明显上升和财政预算内投资的逐渐减少, 充分说明企业投资主体的地位逐步得到强化[3]。

最后在城乡投资结构变化这一方面, 随着国家城乡一体化政策的深入实施, 城镇和农村的居民生活水平逐渐提升, 城镇投资和农村投资力度逐年上升, 越来越发挥着与足轻重的效果。

(二) 经济增长源泉

近些年来, 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增长, 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问题逐渐受到国内外研究学者的高度重视[4]。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生产总值逐渐倍增, 年均实际增长率高达9.9%,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 我国经济实体仍然没有受到较大冲击, 呈现出逐步增长的趋势, 经济增长的源泉, 主要来自于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生产率的提升等面。

二、金融资本形成促进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

金融资本形成促进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主要可以通过金融资本适度形成促进经济最优增长的理论逻辑, 金融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最优状态的偏离及其恢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 金融资本适度形成促进经济最优增长的理论逻辑

微观经济学认为生育价值的创造和视线信用支持的金融资本形成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但是宏观理念下, 又该如何正确证实金融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针对于这种问题, 可以首先给予一定的假设。首先假设经济是封闭状态下的, 国民经济部门中只有金融部门和真实部门, 其中真实部门中包含产业部门和商业部门。那么社会总资产可以分为真实资本和金融资本, 各种资本之间可以通过竞争机制加以调节。其次可以假设经济结构和规模经济保持不变, 资源流动性较高, 资本和劳动力等呈现出最优配置状态, 那么社会总产出则实际由社会总资本在金融部门与真实部门之间进行合理分配, 进而得出生产函数:

在公式当中, Y代表着社会总产出, 是真实资本, Kf代表着金融资本, K代表着社会总资本, 规模经济不变的情况下, 实际产出函数即为一次齐次函数, 资本同质。

(二) 金融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最优状态的偏离及其恢复

金融资本的适度形成, 会使经济增长呈现出最优状态, 但是这仅仅是一种理论假设。在实际的金融市场发展过程当中, 也会由于各项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性、信息的滞后性或者是各类决策的失误等问题, 造成金融资本形成难合人意的情况。

基于不存在制度等意外冲击的影响下, 金融资本和真实资本向合意比例的调整过程是通过社会平均利润率规律的作用实现的。如果金融资本不足, 那么就会造成金融部门发展滞后的问题, 影响金融市场的协调发展以及金融市场中服务的质量。

与此同时, 真实部门当中如果投资所形成的真实产品及服务难以达到既定收入水平的实际社会消费能力, 那么也会造成真实产品以及服务价值下跌的问题, 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收入, 造成收入效应问题。消费者会因为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降低消费支持, 提升金融资产的投资力度。但是如果资本大量进入金融部门, 也会使金融部门发展速度过快, 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同时也会造成金融资产价值出现泡沫化或者膨胀化现象, 金融资产价格将会与实际资本价值相互背离, 不利于社会的长远发展, 泡沫经济形势由此逐渐发展而成。

在金融资本转移不会受到影响的基础上, 真实部门和金融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所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在技术水平以及规章制度等内容产生一定变化的时候, 则需要结合这些变化进行适当调整, 形成一个新的利润平均化模式, 有效分配资本在各个部门之间的比例, 达到资产的有效转移。金融资本的形成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所以需要结合资本的发展和变化情况, 结合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趋势的变化情况, 不断开创调节性的模式, 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束语

金融资本的形成能够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 需要加强对金融资本形成和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 在明确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与速度,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的变化等相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 充分借助金融资本适度的形成以及促进经济最优增长的理论逻辑, 使我国金融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能够呈现出最优状态, 降低金融资本发展轨道偏离等问题的发生几率, 促进我国总体经济水平的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文波.金融结构深化、适度市场规模与最优经济增长——基于资本形成动态博弈路径的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J].南开经济研究, 2010, 02:98-116.

影响创新型人力资本形成的因素研究 第8篇

人力资本是指通过对人力资源的投资, 形成于人体中的, 通过生产劳动交换其价值的智力、技能和体力的总和, 人力资本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具有价值, 它能产生比物质资本更高的收益率[1]。创新型人力资本是相对于其他人力资本而言的, 是指具有创造力, 且产生创新成果的人力资本。这类人力资本能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组合、发现新规律、形成新理论、发明新技术、创立新方法、开发新产品等。新的时期, 各国经济发展战略开始由强调物质资本向开发人力资本演进。而创新型人力资本成为各国争夺和开发的重点。面对世界各国的激烈竞争, 我国先后提出了“科教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自主创新等战略, 首都也提出了建立“创新型首都”的战略。如何落实这些战略, 需要我们研究创新型人力资本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创新型人力资本形成的因素等问题, 其结论将为开发利用人力资本, 促进国家及首都的自主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关于“影响创新型人力资本形成的因素研究”, 国内外研究综述如下:

贝克尔 (1962) 在微观经济分析的基础上, 分析了人力资本收入问题, 提出了测算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的方法, 包括零方法和投资法等。同时, 对于每人投入相同的人力资本是否会取得相同的收益问题, 他提出了能力差异模型[2]。阿罗 (Arrow, 1962) 从劳动者获得知识的过程角度, 提出了“干中学”模型, 他把规模收益的递增归因于人的学习过程和知识的外部效应[3]。廖泉文和宋培林 (2002) 以异质型人力资本为研究对象, 阐述了异质型人力资本的需求特征, 即异质型人力资本的需求产生于经济由非均衡向均衡恢复的客观要求, 经济条件变化的不稳定性决定了经济体系对异质型人力资本的需求也具有不稳定性, 而且这种需求往往是短暂的和突然的[4]。张延平、汪安佑 (2003) 认为人力资本形成就是通过对人力资本的积累、投资和扩充, 促使人力资本的价值得以提升。在分析和评价卢卡斯模型、对人力资本形成进行博弈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企业促使人力资本形成的策略[5]。斯滕博格 (Sternberg, 1985) 分析外行和专家对创造性人物的理念, 提出创造力的内在理念包括认知和个性要素的一种组合, 提出了一个关于人才智力的三元理论, 智力的3个方面构成了创造力的3个要素:综合能力、分析能力、实践能力。而且这3个方面是相互作用的, 在创造力形成的过程中共同发挥作用[6]。袁伦渠和谢蔼 (1999) 认为, 人才在知识经济中发挥巨大作用的最重要素质就是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种智力活动, 创新活动源于创新型的人才;发展新型智力经济的核心就在于人才, 在于培养和交流人才[7]。张华 (2003) 把人力资本分为3种:一般型、专业型和创新型人力资本, 其中创新型人力资本是指具有社会稀缺的能力, 能够发现社会的非均衡性, 使市场恢复均衡的一种能力[8]。李红霞、席酉民 (2002) 把人力资本分为劳力型、技术型、经营型和信息型, 其中技术、经营、信息3种类型的人力资本属于创新型人力资本[9]。王锦华 (2002) 认为, 创新型人力资本可以划分为战略创新型人力资本、制度创新型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型人力资本。创新型人力资本作为企业绩效提高的核心力量, 具有3个特点:核心性、创造性、稀缺性[10]。靳娟 (2005) 对创新型人力资本的分析侧重研究有利于人力资本的环境条件, 她认为要使创新型人力资本充分地发挥创造性价值, 必须为此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并建立与健全相关的配套制度[11]。

以上研究从不同角度论述了与创新型人力资本形成的相关问题, 为本研究提供了研究基础, 但对创新型人力资本的形成机理、影响创新型人力资本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 本文从创新型人力资本的形成机理、影响创新型人力资本影响因素的角度进行研究。

2 创新型人力资本的形成机理

创新型人力资本的形成机理见图1。

创新型人力资本的形成机理, 是从创新型人力资本的投资开始的, 通过投资开发科技人才个体的创造力;通过激励措施达到创新型人力资本的内生化;通过政策环境来实现创新型人力资本的社会化;由于创新型人力资本在社会化过程中, 其创新成果突出, 影响着政府及组织的进一步投资。

创新型人力资本的内生化, 是指个体人才将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发现科学问题及技术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 积累人力资本的过程。创新型人力资本的社会化是指具有创造力的个体人才, 及时发现科学问题及技术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 将人力资本转化为创新成果, 产生价值的过程。

图1中有1个圆环, 该圆环从里一直扩展到外部, 即创新型人力资本的价值从无到有, 并不断增加, 由于创新型人力资本在劳动年龄内都会不断的实现并提升价值, 所以圆环是没有边界的。

一系列的圆环被分割成4个部分:在270度~0度区域, 创新型人力资本的投资, 在0度~90度区域, 开发个体创造力;在90度~180度区域, 创新型人力资本的内生化;在180度~270度区域, 创新型人力资本的社会化。在图中有1个非规则的四边形ABCD, 在创新型人力资本形成的过程中, 可以按照圆环的刻度, 对其结果开展评估。图1显示, 创新型人力资本的形成是一个系统的空间的理念, 是原有人力资本向创新型人力资本积累和转化的过程。

图1中人力资本的投资是基础。由于创新型人力资本的社会化, 越来越多的组织开始重视创新型人力资本的投资。创新型人力资本的投资是一种长期性的投资, 投资越早, 投资收益的周期就越长;创新型人力资本的投资充分地体现出个人能力对于投资价值的影响, 反映出个人能力在原有知识、技巧、信息等基础上的发展, 包括创造力的形成、创新的精神、优秀的情感智商和坚强的意志形成;创新型人力资本内生化受激励措施的影响;创新型人力资本社会化受组织和社会环境和政策的影响, 如政策、社会习惯、文化传统、道德风气、价值观、经济发展水平等。

3 影响创新型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因素

通过采取座谈调查法、案例分析法、专家评分法, 归纳出了影响创新型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因素, 这些因素可以归入“CIPE因素模型”, 如图2。

3.1 创造力因素 (Creation, C因素)

包括潜在创造力和现实创造力。影响潜在创造力的因素主要包括能力倾向、专业素质、创造性技能、人格特征和后天成长。影响现实创造力的因素主要包括协作、实践经验、情感智商、创新特质等。

3.2 投资因素 (Investment, I因素)

投资不仅可以形成创新型人力资本, 还可以实现这类资本的形成。主要包括:高科技知识和信息投资、研究人员在职培训投资、医疗和保健投资、“干中学”投资、“团队中学”投资等。

3.3 政策环境因素 (Policy, P因素)

政府政策的实行和由此带来的环境的影响对创新型人力资本的形成具有很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创造力的促进作用上, 包括潜在创造力和现实创造力。

3.4 激励因素 (Encouragement, E因素)

据我们调查, 影响创新型人力资本的激励因素主要有:价值的认可、价值的实现、价值的形成、工作中的成就感、工资与福利待遇、个人发展空间、工作具有社会意义、工作时间的自由度、对工作的发言权和自由度、工作的到认可、与上司和同事的人际关系等。

图2中, 模型之间的关系可以从纵向和横向分别展开。横向联系表示创造力、投资、政策环境和激励这4个因素共同影响创新型人力资本的形成。其中, 不同因素中的要素之间也具有横向联系。纵向联系中, 第一列为创造力因素, 按照能力倾向、创造性思维、专业素质等8个因素展开;第二列为投资因素;第三列为政策环境因素, 根据潜在创造力和现实创造力区分;第四列为激励因素。C、I、P、E这4个因素既是紧密联系。

4 结 论

4.1 创新型人力资本的形成, 依靠个体创造力因素、三项管理措施及两个过程

个体创造力因素包括影响潜在创造力和现实创造力的因素;三项管理措施为创新型人力资本的投资、激励措施、政策环境;两个过程为创新型人力资本的内生化、创新型人力资本社会化。创新型人力资本从创新型人力资本的投资开始, 通过投资开发科技人才个体的创造力;采用激励措施可实现创新型人力资本的内生化;通过政策环境措施可以实现创新型人力资本的社会化;由于创新型人力资本在社会化过程中, 其创新成果突出, 将影响着政府及组织的进一步投资。

4.2 影响创新型人力资本形成的主要因素为创造力因素、投资因素、政策环境因素、激励因素, 可以建立CIPE因素模型

创造力因素包括影响潜在创造力和现实创造力的因素。投资因素不仅可以形成创新型人力资本, 还可以实现这类资本的形成。政策环境因素对创新型人力资本的形成具有很重要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对创造力的促进作用上。激励因素也影响着创新型人力资本的形成和增值。

参考文献

[1].汪安佑, 曾宝成.人力资源管理理论[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8

[2].加里.S.贝克尔.人力资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

[3].Arrow Kenneth J.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Learn-ing by Doing[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62, 29 (June) :155~173

[4].廖泉文, 宋培林.异质型人力资本的需求[J].中国人才.2002, (6) :19~21

[5].张延平, 汪安佑.企业人力资本形成研究[J].技术经济.2003, (4) :9~10

[6].Sternberg.R.J.Implicit theories of intelligence, cre-ativity, and wisdom[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5, (49) :607~627

[7].袁伦渠, 谢蔼.知识技术创新与人力资源管理[J].科技与管理, 1999, (2) :43~45

[8].张华.创新型人力资本与高技术企业发展[J].营销论坛, 2003, (5) :59~61

[9].李红霞, 席酉民.创新型人力资本及其管理激励[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1) :47~49

[10].王锦华.创新型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管理[J].人才开发, 2002, (12) :33~34

资本形成 第9篇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在其论文《资本形式》中, 第一次正式提出“文化资本”理论, 并进行了系统论述, 对文化资本理论研究产生了较大影响。他在研究中指出, 人们往往重视经济资本、社会资本的作用和价值, 却忽略了文化资本的价值。在《继承人》一书中, 布迪厄指出, 人们对教育方面不平等的某些较为隐蔽的形式, 如中下层阶级子女集中于某些专业并且学习进度迟缓察觉不够。在《再生产》中他指出, 各种学校教育,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 所有第二步的教育工作, 它们的成绩从根本上依赖于在它们之前进行的初始教育。在《国家精英》中布迪厄指出, 中上阶层出身的子女的学业成就往往高于中下阶层的子女, 出身于不同社会阶层的孩子所取得的学术成就往往会有一定差别。总之, 布迪厄运用文化资本理论解释了阶层间在文化资本方面的不平等, 详细论述了社会中不同阶层家庭出身的个体在教育、工作等方面的差异, 对研究家庭文化资本对子女个人品格形成的影响提供了理论前提, 因而具有指导意义。

布迪厄指出, 文化资本有三种形态: ( 1) 具体化的文化资本。是指“文化资本在其基本的状态中与身体相联系的, 并预先假定了某种实体性、具体性。其表现形式有文化、教育、修养、品味等。……极费时间和精力, 而且必须由投资者亲历亲为……它是无法通过馈赠、买卖和交换的方式进行当下传承的”[1]95。正如一个人自身的艺术鉴赏能力, 它不能通过其他人以给予的方式获得。相反, 它是在生活中逐渐积累、长时间的接触和评价艺术品过程中形成的自我对艺术品的认知能力。 ( 2) 客观化的文化资本。具体来说, 是指“文学、绘画、纪念碑、工具等, 在其物质性方面是可以传递下去的……传递的并不是对一幅画的‘消费’手段或者对一架机器的使用手段……通过文化资本所能获得的利润是与他 ( 行动者) 所掌握的客观形态资本以及身体形态资本的多少成正比的”[1]200。以古董收藏为例, 真正的古董收藏者不仅要有雄厚的经济实力, 更要具备丰富的收藏知识和较高的文化素养, 这样才能够收藏有价值的艺术品。 ( 3) 制度化的文化资本。是指将个体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以考核的方式予以承认, 并通过资格认定证书等方式将其制度化。“任何一个特定的行动者都能占有从体制上予以承认的文化资本, 正是学术资格使得资格拥有者的相互比较成为可能, 甚至使得这些资格拥有者的相互替代也成为可能。”[1]201可以说, 资格证书和文凭就是制度化文化资本的典型形式。在现代社会, 制度化文化资本的获得对个体来说更具有吸引力。

布迪厄从阶级、阶层的角度出发谈到家庭文化资本传承的内容时指出, 中上社会阶层的家庭可以把家庭的文化知识、性情、惯习等文化资本传给下一代, 而后代可以把这些优势逐渐内化到自己的品格中。任何一种家庭的抚养方式都带有社会阶层文化的烙印, 中上层社会阶层的孩子几乎在每个领域都比下层文化阶层的子女表现突出并占有优势[2]。也就是说, 不同家庭的文化资本存在差异, 其对子女品格形成的影响也就千差万别。因此, 在定义家庭文化资本概念时可以这样理解: “家庭文化资本是家庭成员通过相互交流和实践所积累起来的, 占有特定的文化资本 ( 如学历、文化商品以及实践中所表现出的文化知识、文化技能、文化修养等) , 并具有相对稳定的态势, 表现于家庭和社会实践活动中, 对个人的品格形成起至关重要的指引、促进乃至阻碍作用的文化体现。”[3]

二、家庭文化资本对子女品格形成的影响

( 一) 家庭文化资本影响子女品格的内在机制

在分析家庭文化资本影响子女品格的内在机制时, 可以从布迪厄的“场域―习性―资本”三位一体模式来理解。即个体生活在不同的家庭场域中就潜移默化地获得了不同的习性 ( 性情倾向) , 也就是拥有不同质和量的资本。制度化和客观化的文化资本可以通过具体化的文化资本得到体现。当谈到某个人有气质时, 往往不单单指其有良好的家庭教养, 还暗含其具有较高的学识或学历、拥有多样资源的平台, 以及一定的经济资本, 如衣着服饰、饮食口味、兴趣爱好、生活方式、审美眼光、气质姿态、思维方式等。在其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间看到的是个人背后丰富的家庭文化资本, 这些文化资本随着个人年龄的成长不断积淀, 不同的身体性情、修养品位就逐渐形成, 而这些习性也在悄无声息地塑造着个人品格。

( 二) 不同家庭文化资本类型对子女品格的影响

1. 具体化的文化资本对个人品格的影响具有基础性作用, 并奠定了个人品格形成的场域特点。具体化的文化资本是指家庭的文化背景、知识、性情、氛围等。在传承过程中, 这种文化资本的量不能通过买卖、交换或馈赠等方式积累, 而取决于家庭积累此类资本的丰厚程度。其间, 个体在家庭中获得该类型的文化资本也需要时间上的磨合、获取及最后的内化。如书香世家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出的子女基本上就会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 在待人处事方面是一种温和的态度。家庭所在的场域在子女品格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引导、修正作用。与此相对应, 出身贫寒家庭的子女相当一部分的成功, 则归因于父母通过某些特定的实践传达给子女坚韧、善良、勤奋等优秀品质, 子女将之内化为品格。

2. 客观化的文化资本为品格形成提供了间接的物质载体。这种文化资本主要是指家庭中拥有的书籍、字画、机械、工具等文化产品。文化资本丰富的家庭, 子女有多维的学习对象和学习场所, 可通过资本载体的多种形式培养出良好的个人品格。客观化的文化资本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家庭过去或现在的经济资本, 并进而影响到家庭拥有此类文化资本的质和量。在拥有良好教养的家庭中, 父母不仅满足于子女在文化物质产品上的要求, 也能尊重和关心子女的精神需要, 最终有效防止子女的越轨行为。在这类家庭中, 子女一方面继承了家庭传统的智力和性情方面的资本, 另一方面通过外部的文化资本产品, 了解社会公认的规范制度, 进而矫正品格缺陷而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社会人。

3. 体制化的文化资本, 在家庭中体现为社会对家庭成员的学术资格和文化能力的认可程度, 并在体制上予以体现。它一方面表现在父母及年长的家庭成员的学历资本; 另一方面是父母为子女获得较高的学历而投入的各种资本。子女品格形成受到的影响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

( 1) 家庭中学历水平高的父母或其他长辈, 他们有很强的能力占有社会资本并提供多样的文化资本, 所以, 子女就有很多的选择, 从而减少了获取相应资本的时间。这种情况容易产生两种极端结果, 一种是子女珍惜拥有的资本并接受父母的谆谆教导, 品格向善, 很容易达到社会公认的规范标准; 另一种情况是子女受到名利价值观的影响, 行为出现偏差, 品格出现诟病。就出身贫寒的家庭子女而言, 其父母的学历水平有限, 认知能力欠缺。但家庭传达的坚韧、努力等思想, 以及父母的教导容易使其形成优良品格。不过, 由于农民家庭文化资本质和量的欠缺, 要想对子女的品格产生更多正面影响, 需要花费更大的代价, 并且路程更为艰难。 ( 2) 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 社会承认并接受个人能力水平的要求正逐渐提高, 所以家庭也更注重成员采取社会认可的途径, 通过经济资本转换文化资本的典型方式, 使得成员拥有体制上承认的文化资本凭证。一方面, 子女通过学校的途径逐步培育自我, 获得相应领域的文化凭证; 另一方面, 以课后的兴趣班作为补充, 侧重个人的自身修养, 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个人品格形成。而兴趣班的建设主要受家庭状况的影响, 家庭境况良好可以在很多方面摄取文化资本, 子女各方面的发展也更为完善; 家庭状况较差的家庭, 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弥补, 在兴趣、特长或者艺术鉴赏能力上则可能留下永久的缺憾。

( 三) 文化资本对不同阶层家庭的影响

从阶级、阶层的角度出发, 布迪厄曾谈及文化资本对不同阶层家庭的影响, 结合当前社会现实以及具体的社会问题, 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加以论述。

1. 不同阶层的家庭在教育资源获得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当前教育公平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热点问题, 即使九年义务教育已经普及, 仍有一些农村家庭支付不起子女的大学教育费用, 迫于生活压力不再求学, 外出打工的农村子女较多, 农村家庭子女在教育中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近年来重点高校中农村学生比例下降已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这也从一个侧面佐证了农村家庭子女在激烈的教育竞争环境中的不利地位[4]。相比之下, 城市子女拥有家庭和学校的双重资源, 他们能够就读学费高昂的贵族学校, 或出国留学、或学习专攻各类艺术特长。在众多良好条件的影响下, 城市家庭的文化资本相比农村而言, 质和量都获得了很好保证, 并在影响子女品格形成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正如布迪厄所指出: “学校将来自不同家庭的学生一视同仁, 从而默认了家庭传承的不平等文化资本的合法性, 在家庭中获得的不平等文化资本在学校教育中受到制度化保护。”[5]136因此, 文化资本不仅影响了家庭, 而且影响了家庭子女的品格形成。

2. 不同阶层家庭在文化资本积累和传承方面的不同。文化资本的传承离不开先前文化资本的积累和转换, 它的重要性通过对比一个贵族世家和一个暴发户就看得很清楚。文化资本在城市和农村的世代传递性特点在我国表现得十分突出, 如拥有丰裕的经济资本、社会资本的家庭往往将之转换为文化资本, 或以书画、珍藏品的形式传递文化资本, 或注重培养子女的气质修养, 也可以给子女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 尽管随着改革开放带来了较广泛的阶层间流动, 但相关问题仍十分突出。城市家庭相对农村家庭拥有更丰富的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 在获得教育、接触新事物方面占尽便利, 具有先天竞争力, 而农村家庭子女在起跑线上就决定了他们会以失败而告终。

三、家庭文化资本对子女品格影响的启示

家庭文化资本是影响个人品格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如何提高家庭文化资本的质与量? 如何缩小不同家庭在文化资本方面的差距, 以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从政府、家庭和个人三方面进行分析。

( 一) 对政府的启示

在家庭文化资本的建设方面, 政府部门应当有所作为, 具体包括以下四方面工作。第一, 加大家庭文化资本的宣传力度, 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第二, 政府要在文化物质方面给予支持, 特别是财政上的支出。如图书馆、文化艺术展览馆的建立和免费开放。第三, 政府要完善教育资格制度, 对各级学校进行教学改革, 让人们获得更多的文化资本。第四, 政府要在家庭文化资本匮乏的农村投入更多的财力和精力, 搞好新农村建设, 增加农民收入, 资助子女上大学的家庭, 创建农舍书屋、文化广场等。

( 二) 对家庭的启示

对家庭而言, 主要工作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 从具体的文化资本看, 父母和子女的交流和沟通是家庭资本传承的必要条件, 良性的互动是基础。因此, 父母注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 可以在无形中提高家庭文化资本。具体而言, 父母要起到榜样的作用, 向子女传达善良、坚强、乐观等良好品性, 为子女品格的形成提供良好场所。第二, 在客观化文化资本方面, 父母要有意识觉醒, 认识到文化资本载体的重要性, 如为子女购买有益的书籍, 学习多样的艺术特长等, 以此提高家庭文化资本的质和量。第三, 父母自身的文化素养是一种重要的家庭文化资本, 父母可以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文化素养, 增加自身体制化的文化资本, 并对子女进行有针对性的投入。正如布迪厄所指出: “越是远离学校直接教授和完全控制的领域, 比如由古典戏剧转移到先锋派戏剧, 或由学校文学转移到爵士音乐, 上层阶级出身的大学生的优势就越明显。”[5]87可见, 父母的自身素养对子女能产生重要的影响。

( 三) 对个人的启示

子女无法选择家庭出身, 却可以改变自己的处境。因此, 每一个人应积极行动起来, 通过自身争取到的资本促使个体形成良好品格。具体包括: 第一, 个体作为行动过程的主体, 要以一种良好的态度接受和内化家庭文化资本, 珍惜并善用家庭拥有的资源, 培养自己的优良品格。第二, 个人要积极主动获取除家庭以外其他场域的文化资本, 以此弥补家庭文化资本的缺失, 提升自我品格。第三, 农村家庭出身的子女要传承乐观、坚强、善良等品格, 努力奋斗, 不气馁、不堕落、不放弃, 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第四, 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话, 个人可向父母提出要求, 如购买书籍、参加兴趣班、出国留学等, 积极主动地利用多种途径增加自身的文化资本。文化资本一经获得就能发挥更强的功能, 而且可以转换为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 对个人来说价值更大。

摘要:在当代社会学理论中, 布迪厄对文化资本及其影响有明确而深刻的论述。与此相关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家庭文化资本影响子女品格的内在机制;不同家庭文化资本类型对子女品格形成的影响;文化资本对不同阶层家庭的影响。这些问题的提出为政府、家庭与个人培育和增加个人的家庭文化资本等方面提供启示。

关键词:文化资本,家庭,子女,品格

参考文献

[1]布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包明亚,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2]王洪兰.家庭文化资本的传承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06.

[3]孙银莲.论家庭文化资本对学生成长的影响[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6, (4) .

[4]杨春华.“无形文化资本”与农村家庭社会地位的获得:基于农村调查的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 2014, (8) .

[5]张意.文化与符号权力[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6]布尔迪约, 帕斯隆.继承人:大学生与文化[M].邢克超,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

[7]布尔迪约, 帕斯隆.再生产[M].邢克超,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

资本形成 第10篇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鼓励和引导城市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种养业,利用社会力量增加农业的资金、科技和装备投入,引进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加速传统农业改造和现代农业建设。资本下乡既可以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城乡一体化进程,也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由小农经济模式转变为规模经营模式(周飞舟和王绍探,2015)。在国家政策支持和资本逐利性的作用下,工商企业纷纷携带资本,源源不断的涌入农村,参与到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当中。农业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流转进入工商企业的耕地面积达到2800万亩,占耕地流转总面积的比例超过了10%,近年来更是呈加速发展的态势,2012和2013年土地流转面积增长率分别达到了34%和40%。事实上,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与非农产业尤其是工业的利润率和开发强度相比,农业和农村地区长期以来受到了资本的忽视,农业尚未得到大规模资本的开发,因而我们有理由相信,农业将会是中国经济下一个重要的增长点,也是工商企业的新的利润增长点,这也是工商资本对农村地区趋之若鹜的根本原因。可以说,工商企业携带大量资本进入农村,既是大势所趋,也是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化农业的根本出路。然而,资本下乡会带来一系列的影响和后果,如由工商资本和农户、农业合作社等主体组成的农业组织结构内部的治理问题、不同的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对农户福利的影响及其差异,对工商企业经营范围的限制和监督问题,以及资本下乡所带来的公司、农户与基层政府之间关系的变化及其重构等等。本文将主要对资本下乡所涉及到的组织模式治理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以期为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有益的对策与思路。

二、资本下乡后形成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分析

(一)“公司+农户”模式

“公司+农户”模式指的是公司和农户之间通过签订互惠合同,农户按照合同规定的农产品品种和数量进行生产和交付,而公司则按照合同规定进行采购、加工、销售,交易价格或利益分享规则也已在合同中予以约定(杨水根,2014)。美国制度经济学家奥利弗·威廉姆森(2011)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衡量交易费用:资产的专用性、交易的不确定性和交易的频率。从资产专用性看,无论是农用土地、农业机械、农村人力资本,还是农产品销售和加工,都具有较高的资产专用性水平,这意味着农户需要承担较大的市场风险,而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通过签订购销合同,能够有效地规避市场风险,减少不确定性,降低交易费用,进而提高双方的经营效益。从交易的不确定性看,其主要包括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偏好改变以及机会主义行为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从交易次数来看,农业产业化组织能够极大的减少交易的频率,其中通过中介组织进行交易比农户与公司直接进行交易的效率更高,交易费用也相对更低。

(二)“公司+中介组织+农户”模式

罗必良等(2007)研究指出,选择恰当的农业产业化组织方式,是实现交易费用节约和经济效率提升的关键所在。与“公司+农户”模式相比,“公司+中介组织+农户”模式最大的特点在于,合作社不仅可以为农户提供生产资料采购和技术指导等服务,也能为公司提供集体收购和农产品初级加工,同时还能够将公司制定的农业生产计划分解落实到具体的分散农户,从而更加有利于降低资产的专用性和交易频率、减少交易的不确定性。但也应看到,合作社等中介组织较易沦为下乡资本的牟利工具及农村精英投机资本的载体(冯小,2014),这就给农业组织模式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1)公司成立并主导合作社与农户对接。现实中,这一类型最为常见,绝大多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都采用这一模式。公司通过合作社建立起与农户之间的纵向契约关系,农业合作社相当于是公司的原材料采购基地。农业合作社的决策权和剩余收益分配权全部在于公司,农户则以合同工的形式参与到这一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当中。农户与公司之间并未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所谓利益共同体。这种模式的运行特征在于,公司给合作社下达生产计划,同时为合作社提供生产品种选择、投入品供应、流动资金补充、生产技术指导、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改善等方面的服务,经营风险由公司承担,农户作为公司雇佣的合同工,只需要按照公司为合作社下达的生产计划和指令进行生产即可,不承担任何经营风险,公司按照契约规定,依据农户生产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为农户支付生产报酬。

(2)公司与农户共同领办合作社。采用这一合作类型的公司多属于小微企业,其资金实力无法与产业化龙头企业相比,因而更偏向于采用共同领办合作社的组织模式。公司和农户在合作社中按比例占有合作社股权,双方形成了一个初级的利益共同体关系,合作社组织内部不同所有者之间的要素契约代替了市场契约。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第一,公司同时以所有者和经营管理者的身份参与到生产决策和经营管理过程中,从而有利于确保生产活动按照生产计划予以严格执行。第二,农户作为所有者和具体生产者,其可以直接参与到合作社的经营管理中,从而有利于较为充分的反映农户群体的利益诉求,便于保护农户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这一模式通过建立公司和农户之间的利益共同体关系,使得公司和农户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变农户群体处于弱势的状态,因而也能够促进农户的参与热情和生产积极性。

(3)农户成立并主导合作社与公司对接。当农户和公司之间的利益冲突难以调和,农户的利益很可能严重受损,此时农户将有足够的动力和激励,自行组建合作社,以此与公司进行对接,从而扭转自身所处的不利局势和地位。在这种模式下,农户摆脱了公司对其的控制,因而具有充分的话语权,其通过合作社统一与公司进行谈判,两个独立的市场主体之间按照平等自愿的原则,签订合同契约,实现互利互惠。但是农户自办合作社,意味着农户需要承担较大的经营风险,这就对农户的抗风险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4)农户自办合作社,合作社自办公司。与前面几种模式相比,这种模式实现了完全由农户主导的纵向一体化,农户具有完全的自主决策经营权。农户通过自办的合作社,按照市场需求状况及其预测,制定生产计划,不仅彻底摆脱了公司对农户生产的控制,摆脱了长期以来公司对中下游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链条的限制,从而有利于农户及合作社拓宽生产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合作社经济效益,还可以与公司展开竞争,摆脱了在农产品供给中只能与供应链条的上中游环节竞争的局面,因而也有利于消费者福利的提高。然而,这种模式对农户的资金投入和经营管理与风险控制能力的要求较高。现实中,这种模式并不具有代表性,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壮大,以及农户经济实力和经营管理能力的提高,未来这一模式将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资本下乡后形成的农业组织内部结构治理

罗来军等(2014)研究发现,资本下乡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作用最为关键,且需要资本下乡先行。未来,随着涌入农村的工商资本的持续增加和土地流转规模的不断扩大,可以预见,工商企业在管理农业组织时,将会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即投资人负责提供资金和技术,制定企业的经营政策方针和发展目标,具体的生产管理活动则交由具有农业领域管理经验的专门经理人处理,而农业组织进行生产活动必须雇佣劳动力(这里主要指农户)。此时,将会产生委托代理问题,既包括投资人对经理人的委托代理,也包括经理人对员工的委托代理,即存在着投资人、经理人和农户三者之间的利益博弈关系。

(一)合作制

合作制的农业组织类型,只有合作性质而没有股权性质,合作各方按照合同约定来行使各自的权利、义务和利润分享,合同的制定由合作各方以协商的方式进行。合作制农业组织的常见形式是,以租赁的方式租入农户的土地,再雇佣农户作为合同制员工。

(1)经理人与农户的委托代理关系及其治理。现实当中,资本下乡企业往往通过与农户签订土地租赁协议,在一定时期内(如每年)向农户支付固定租赁费用,然后再与农户签订劳动合同,雇佣农户作为企业的员工。员工的雇佣由经理层完成,经理人希望雇佣的劳动者能够表现良好,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经理人的经营业绩的好坏依赖于员工工资的努力程度,因此经理人有足够的动力对农户的工作实施监督。但对于农户来说,其只收入固定的土地租赁收入,以及合同性工资收入,农户不需要承担企业的经营风险,企业经营业绩的好坏与其无关。农业生产的特点使得经理层对农户的监督成本很大,而获得的监督收益可能并不足以补偿所付出的监督成本。那么,如何既降低监督成本,又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经理人对农户的代理问题、激发农户的主动生产积极性呢?想要从根本上激发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必须让其对企业具有归属感,将农户利益与企业利益进行捆绑,以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本文认为,对待农户员工,应以激励为主,监督为辅,而激励方面,则应以显性激励为主,隐性激励为辅。

一是显性激励。显性激励指的是当事人预期可获得性的物质利益的总和,既包括合约规定的利益,也包括合约之外的、预期可得到的物质利益。显性激励理论假设当事人总是理性的,即所谓“经济人”假定。

职工持股计划。职工持股计划属于长期激励的一种,其最早诞生于以福特汽车公司为代表的美国公司当中。职工持股计划是企业所有者与职工分享企业所有权和未来收益的一种制度安排,这一安排有助于增强职工的主人翁感和工作积极性。职工持股作为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的一大重要方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于合作制模式下的农业组织来说,农户以多种形式进行公司股份认购,如利用土地入股、农机具入股、现金入股,以及其他具有专用性价值的资产等。通过职工持股,农户的自身利益与公司利益捆绑到一起,既大大减少甚至消除了代理成本和监督成本,还极大提高了农户的工作主动性。但是可能有少数农户由于自身物质条件较差、不愿意承担企业经营风险等原因,拒绝加入职工持股计划中,此时应根据农户具体情况,对其采取适宜的激励措施。

年薪制。年薪制最初的主要实施对象是企业的经理人,其后年薪制的实施对象逐渐宽泛化,在有些企业当中对一般员工也实行年薪制。对农户实行年薪制,将农户的报酬与其最终的生产任务的完成情况相挂钩,也是一种激励农户努力工作的可选方式。

二是隐性激励。隐性激励与显性激励相对应,主要指的是非物质方面的激励,且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主要包括隐性的职务消费、无既定标准的各种津补贴、红包等。隐性激励具有多个优点,如激励标准灵活多变、维护公司良好的工作氛围等,但其激励效果有限,且价值导向不明确,缺乏明确的标准,这就使得隐性激励只能作为显性激励的附属激励措施。

(2)投资人(股东)与经理人的委托代理关系及其治理。当企业的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时,经理人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会导致经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对于农业生产组织来说,由于农业生产活动本身所具有的较高的不确定性,导致投资人与经理人之间的代理关系和代理问题显得更为复杂和重要。为了减少和消除代理成本,促使经理人的目标函数与投资人(股东)的目标函数尽可能的保持一致,本文认为,应采取以下治理措施:

一是经理人持股。与职工持股相类似,作为一种利润分享制度,经理人持股的目的也是为了促使经理人的利益与公司和股东的利益进行捆绑,使两者成为同一个利益共同体。经理人持股不仅有助于实现其与股东利润函数的一致,从而降低甚至消除了代理成本,还能够激发经理人的工作主动性和主观能动性,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也为公司创造更多价值。当然,经理人持股比例的确定也很重要,实施恰当的持股比例,才能够将激励与约束机制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更好的降低代理成本。

二是股票期权。其属于长期激励的类型,股票期权通过赋予经理人在未来以协议价买入或卖出一定数量股票的权利,对经理人的行为进行激励。在我国,股票期权还是一种相对较新的事物,直到2005年底,我国政府才颁布有关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有力的推动了我国股票期权业务的发展。通过赋予农业组织经理人股票期权,能够提高经理人的工作积极性和努力程度。

三是适当改革公司的业绩计量和评价机制,在重视业绩的财务计量的基础上,更加关注业绩的非财务计量。众所周知,农业生产的周期普遍较长,且不确定性较高,农业产业化企业的公司价值可能更多地反映在未来的时期当中,因而在重视业绩财务计量指标的同时,应更多地关注公司的非财务计量指标,如创新、质量和服务、生产力、雇员培训等方面,从而可以适当转变经理人的业绩观念,这不仅有助于减少经理人从事财务舞弊的潜在动机和意愿,还促使经理人更加关注公司的长期发展能力的提高,避免短视行为的发生。

(二)股份合作制与股份制

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是垂直一体化的两种重要形式,其中股份合作制指的是农户以土地、机械、现金或其他资产投资入股,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共同组建成立股份合作制企业,双方按照公司章程或合同约定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因为农户既是股份合作制企业的股东,也为企业提供劳动,因而农户既可以按股分红,也能够获得劳动报酬,从这个意义上看,股份合作制企业具有股份性质和合作性质双重属性。对于股份合作制企业组织模式来讲,尽管农户仍然受企业雇佣,为企业提供劳动,但其已成为股份合作制企业的股东,在股份合作制企业中享有股份,享有股权分红的权利,从农户自身来看,其自身利益已与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利益相绑定,因而具有足够的激励去努力工作。因此,理论上来讲,此时经理人对农户的委托代理问题将不复存在。

股份制企业指的是农户和龙头企业完全按照公司法的规定,以“同股同权、同股同利”的原则行使权力、义务和分享企业利润。股份制形式只有股份性质,没有合作性质,双方权力和义务的大小完全取决于各自的出资比例。目前,这种类型的企业模式很少,因为现阶段农户的出资能力普遍有限。股份制的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只存在股东(包括农户和龙头企业)对经理人的委托代理问题,不存在对农户的委托代理。

四、案例分析:利用互联网实现资本下乡———阿里巴巴的尝试

(一)案例基本情况

在国家政策鼓励下,互联网领域大佬阿里巴巴联合浙江兴合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共同牵手安徽省绩溪县农民,推出首个“互联网定制私人农场计划”,这一投资项目被形象的称为“耕地宝”。电商以每年每亩800元的价格,与绩溪县近300户农民签订土地租赁合同,然后电商再委托农业合作社,按照投资者的需求,对土地进行生产经营和管理。实际上,合作社仍需雇佣农民进行具体的土地耕作,但由于农产品需求已被提前定制,避免了盲目种植可能带来的销售难问题。互联网的介入不仅可以扩大土地流转的半径,实现土地的跨时空流转,还能够形成产销一体化的农业经营模式,大大减少了交易的不确定性,降低了交易成本。此外,运用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开发农村土地,实现“农地”与电商的对接,还弥补了传统农业在资金、人才和技术等方面的短板,有利于发挥电商对生产要素的聚合效应,有利于扩大农业投资和提升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

(二)案例分析

(1)农业产业化模式分析。资本通过互联网实现下乡,其产业化模式与传统的资本下乡模式存在显著的差异,前者更类似于电商的O2O业务模式,即线上购买线下享受。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其与传统模式的最大区别在于:第一,利用互联网实现资本下乡,投资资金来源于众多的普通百姓,将百姓的小资金汇集起来,实现了大投资,不仅满足了百姓的需求,提高了百姓的福利,也通过促进土地流转改善了农户的福利,从而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得以提高;第二,由于种植的农产品品种都是经投资者提前定制的,这就彻底解决了产品的销售问题,或者说根本不存在产品的销售问题。

(2)农业产业化组织的内部治理问题。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互联网+土地流转”模式同样存在内部结构治理问题。首先是电商与合作社的委托代理问题。电商是土地流转的主体,但具体的农业生产管理和农产品提供则全部委托给了合作社。从电商的角度看,其是土地流转的主体,也是投资者和农地对接的纽带,从而也是最大的责任主体,其期望合作社能够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对投资者的农产品生产和配送服务。从合作社的角度看,其目标是利益最大化,在此基础上完成电商对其的委托。合作社的目标与电商的目标并不总是完全一致,因而难免产生代理成本。其次,合作社与农户雇工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合作社通过雇佣当地农民耕种租赁的土地,农民每个月领取2500元左右的固定工资,由于受雇农民并不享有合作社的剩余收益分配权,因而缺乏努力工作的积极性。这与上文合作制模式下对农户的委托关系基本相同。最后,投资者与电商的委托代理关系。投资者投资的目的是获得优质的农产品供应,而电商作为企业主体,具有追逐利润的本性,两者的目标函数并不完全一致,从而可能带来委托代理问题。当然,投资者具有“用脚投票”的权利,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代理成本。

(3)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互联网+土地流转”模式同样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农牧产品的生产周期较长,大众投资者又是预先付款,如何保障投资者的资金安全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土地投资面临一定的政治和法律风险,毕竟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仍未得到官方的正式认可和支持,且政府实际上并不支持资本大规模租赁农村土地,相关的土地租赁实施细则至今仍未公布;面临较高的经营风险。农产品的产业链较长,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投资人的“差评”甚至退单。

五、结论

现阶段,农业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加快农业发展,推动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实现农业强国、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保障。工商资本下乡不仅带来了农村亟需的资金和技术,也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发展。本文系统地分析了资本与农业结合所形成的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类型,并就这些组织模式的内部结构治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还初步考察了“互联网+资本下乡”这一全新模式的相关治理问题。未来,农村地区在大力引入工商资本的同时,应着力改善相关农业组织的内部治理水平,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绩效,并最终实现农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摘要:本文首先探讨资本下乡后所形成的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的类型,在此基础上对各种农业组织的内部治理方法进行系统分析;然后以阿里巴巴的实践为例,考察利用互联网实现资本下乡所产生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及其相关治理问题,这对提高新型农业产业化组织的综合治理水平,提升农业生产的绩效和农业总体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资本下乡,农业组织,结构治理

参考文献

[1]周飞舟、王绍琛:《农民上楼与资本下乡:城镇化的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1期。

[2]杨水根:《资本下乡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路径与机制》,《生态经济》2014年第11期。

[3]奥利弗·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4]冯小:《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度异化的乡土逻辑——以“合作社包装下乡资本”为例》,《中国农村观察》2014年第2期。

资本形成 第11篇

本课是第八单元的起始课,应注意单元知识的整合,本课侧重于讲述二战之后的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本课设计试图以材料的呈现整合教材,结合当今政治经济的趋势,学生自主活动,探究美国在战后初期是如何凭借其经济实力和政治强权主导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从而确立其经济霸主地位的。学生学会从历史的角度看待不同经济现象的产生、发展及其作用,形成正确的国际关系意识和洞察力。

【教学过程】

导入:出示美国与苏联国旗,师:战后世界呈现那两大经济体系?生: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简洁直观的让学生进入本课学习《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案例一:

一、布雷顿森林会议

背景:展示1941年美国的“怀特计划”和英国的“凯恩斯计划”,师:美国和英国都想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到底鹿死谁手呢?设置问题情境,学生阅读以下材料,思考讨论,得出结论。材料一:展示英国伦敦圣保罗大教堂在二战中被炸毁的图片,配以文字说明(二战中,英国有1/4的财富毁于战火之中,战争期间出口贸易减少近70%。法国1944年,工业生产总指数只相当于1938年得40%。德国1946年工业产量为1937年的34%。材料二:结合书中【历史纵横】,强调美国已跃升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材料三: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前的20多年中,国际货币体系分裂成几个相互竞争的货币集团,各国货币争相贬值,动荡不定,国际贸易呈现出一种无政府状态。20世纪30年代世纪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地位,美元的国际地位因其国际黄金储备的巨大实力而空前巩固,这就使建立一个以美元为支柱的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可能。教师:从以上三则材料中,二战之后的英国和美国,用时下流行的PK说法,你认为谁占得上风?教师引导学生去阅读材料,找出其中的关键词,培养其分析史料,运用史料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主动探究,得出材料中透露的历史信息:必要性:二战后,需要建议一个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的稳定的机制;可能性:二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而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有能力建议以自己为主导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教师总结:经济实力是外交活动的基础,决定了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美国最终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1944年在布雷顿森林召开了以怀特计划为蓝本的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案例二:

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

根据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协定,先后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在这里,设计了一个课内活动。学生分为两个小组,搜集资料,进行角色扮演,分别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设计成台词,推荐学生代表进行表演。生甲:我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发言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946年3月正式成立。1947年3月1日开始工作,1947年11月15日成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总部设在华盛顿。2001年9月10日,我们向阿根廷政府提供了2.4亿美元的新贷款,用于加强阿根廷央行的外汇储备和充实阿根廷政府的财政。而阿根廷将继续执行其比索与美元等值汇率政策,所借款项也必须在5年内清还。IMF的议事规则执行加权投票表决制。投票权由两部分组成,每个成员国都有250票基本投票权,以及根据各国所缴份额所得到的加权投票权。加权投票权与各国所缴份额成正比,美国是IMF的最大股东,具有17.4%的份额,IMF重大议题都需要85%的通过率,因此美国享有实际否决权。生乙:我是世界银行(WB)的发言人,世界银行成立于1945年12月27日,1946年6月开始营业,总部也在华盛顿。初期致力于战后的欧洲经济复兴。现在的主要帮助对象是发展中国家。2009年,世界银行同中国政府签署文件,向汶川地震恢复与重建贷款项目提供7.1亿美元的贷款。世界银行的重要事项都需会员国投票决定,投票权的大小与会员国认购的股本成正比,美国认购的股份最多,占总投票数的17.37%,对世界银行事务与重要贷款项目的决定起着重要作用。师:通过两位同学的阐述,这两大机构(IMF和WB)的宗旨是什么?哪个国家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是如何做到的?这体现了什么特点?有什么影响?学生回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两大支柱,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正如美国财政部长所言,“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

【教学反思】

“历史是一门既包括描述也包括解释的学科。”运用史料解释历史、还原历史现场、进而理解历史成为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的亮点之一,也是实现三维目标的必由途径。这课是现代史的范畴,材料很多,搜集方法也很多,可以来自网络、图书馆、调查研究,材料的呈现方式多样,可以是图片、视频、重大新闻、时政要点等等。在选取和运用材料时,就存在一个取舍问题。如何利用材料清晰反映与教材有关的历史事实,完成课堂的教学目标,这是一个关键。本课我选择了一些直观的图表,图片,再配以文字说明,并且积极运用书本已有的资料,如【资料回放】和【历史纵横】的内容,对教材进行适当补充。材料呈现不在于多少,关键是能贴近学生,培养学生运用材料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资本形成 第12篇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的领域内, 大量的具有相互关联性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 相关产业的企业以及有关机构 (如大学、行业协会等) , 按照一定的经济联系, 所形成的地理集聚体。迈克·波特认为,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 (通常要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 , 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的集聚, 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

产业集群包括了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和其他实体。它通常向下延伸至销售渠道和客户, 向上延伸至供应商, 并侧面扩展到辅助性产品制造商, 另外还包括相关机构, 如提供专业化培训、教育、信息研究和技术支持的政府和其他机构。

产业集群的出现并非一种偶然的现象, 而是各种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产业集群形成的动力机制中, 这些要素包括人力资本的作用、制度的变迁和创新、专业市场的推动作用和政府的促进作用。

2 人力资本

在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 人力资本的作用都不可忽略。不同的学者对人力资本的定义是不一样的, 舒尔茨从内容角度来定义人力资本, 他认为人力资本是指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的, 以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本, 是社会总资本的一部分 (舒尔茨, 1992) 。贝克尔从人力资本形成的角度来定义人力资本, 他认为“人力资本是通过人力投资形成的资本”。综合这两种定义可以得出现代经济学中的人力资本概念, 人力资本是存在于劳动者身上、是劳动者的知识、技术、能力和健康等的总和, 并且通过一定的人力投资而获得的, 它可以被用来提供未来的收入。人力资本天然属于本人, 其开发利用完全取决于人力资本所有者意愿的特性, 对人力资本存量的考察和分析, 一直是人力资本学说的一个难点和重点。西奥多·W·舒尔茨曾经在他1975年发表在《经济文献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中列举了五类具有经济价值的人类能力:学习能力、完成有意义工作的能力、进行各种文娱体育的能力、创造能力和应付非均衡的能力。

对整个产业集群而言, 产业集群的人力资本我们可以认为是在个产业集群内部, 所有的个人人力资本的总和, 即所有的个人所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术、能力和健康等的整合, 它是个整体的概念。个人人力资本的总和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相加过程, 如果我们能有效地将其整合, 那么它所产生的效应简单相加的效应。

3 人力资本在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人力资本对于产业集群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许多学者都有论述, 如新增长学派就是在新增长理论的基础上, 从知识集群和人力资本集群的角度研究产业集群生成问题的Jed Kolko解释道:尽管信息技术似乎使得公司集聚到同一地区的要求减弱, 但即使是高技术的IT产业也仍然很有可能保持地理上的集中, 原因就是他们依赖于大量熟练的劳动力。但也因为在当时时代背景下, 自然物质资源和产业区位优势在集群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力过于显性化和外露, 因此包括人力资本在内的一些“软因素”在原有的分析中被缩小甚至忽略掉。最近, 国内开始有学者从企业家的角度, 分析产业集群的生成机理, 以及企业家与产业集群的互动关系。

熊彼特 (Schumpeter) , 把企业家同创新者联系起来, 认为企业家是资本主义的推动力量, 是商业周期和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产业群是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系统, 由于企业规模普遍较小, 多数企业的所有者、经营者与管理者实际上是集于一体的, 企业家的许多活动以外在化的企业行为表现出来。企业家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也是产业群体现竞争优势的重要社会资本。

一些最初的“企业家”发现了创业机会, 他们会迅速地投入到某一产业, 成为当地该产业的领头羊”。然后凭借其地理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及初始人力资本存量, 发展扩大自己的企业。这样的企业后来一般发展为影响产业集群生成的种子企业或焦点企业, 成为后来点燃地区行业发展的“星星之火”。而一家种子企业的成功, 一个企业家的成功, 会引发许多人员仿效, 大量相类似企业发展起来, 如浙江省苍南县金乡镇以铝塑标牌、工业品生产的企业集群。一些在原有企业长期工作和学习的员工, 一旦抓住创业的有利时机, 就会利用其拥有的人力资本, 来创建一个新的企业。例如, 在绍兴的轻纺城, 某些长期从事布料印染全套工序的员工, 一旦发现这一区域需要大量印染企业, 他们就会离开原企业, 利用自己特有的人力资本 (印染知识和经验、工序组织力、销售能力、启用社会资源的能力等) 开设新的企业。

4 人力资本在产业集群转化阶段的作用

在产业集聚阶段, 人力资本往往是通过其“示范效应”和激励作用、衍生、分化出大量的其他类似企业和相关支撑企业。当某个企业家通过创业获取了较为丰厚的经济利益时, 其结果就会在当地产生较强的外部效应。其他经营者在较低风险、较明确的发展路径以及较高的预期收益等激励下, 开始仿效建立类似企业。这种示范效应可能成为集群成长初期的催化剂, 又可能改变集群技术惯性、引导集群复兴、延长生命周期。“示范效应”使得提供相同或相近产业和服务的生产企业数量大幅增长, 而他们在培育出大批技术人员、营销人员的同时, 利润空间因为同质竞争必然缩水。这时焦点企业”及其他企业的员工会有可能离开原来企业, 进入到产业价值链上游的研发、设计环节或下游的市场环节创业, 其他研究机构也会进入到上下游, 为生产企业提供服务。因此, 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的企业, 以及支持性机构纷纷出现, 产业价值链在企业集聚区得以比较完整的呈现。

经过前上个阶段企业数量的积累和企业之间内部联系的密切, 产业竞争优势日益凸现。此时, 大量的人力资本涌入到该产业内, 人才集聚形成。人力资本流量的加大和存量的提高, 使得产业内部实施创新活动的难度降低, 频率增加。通过人力资本的互动产生新的和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 在一定程度上创造一个创新的环境, 在这个环境里能有经常的、持续的创新性行为。企业之间的知识、技术的溢出效应因为员工的交流和工作变化而强化。人力资本的地方网络、创新成果的网络扩散、空间活动的网络联动得以实现。所以说, 正是由于外来人力资本的大量涌入和社会资本质的提升、量的增加, 使得产业内技术创新活动频繁, 产业竞争优势得到进一步巩固, 从而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

5 人力资本在集群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人力资本的流动属于人力资本投资的方式之一, 人力资本的流动对于技术创新极其重要, 地区创新体系应该存在一定的人力资本流动。硅谷等成功的区域创新体系表明人力资本的高度流动性是促进技术创新、扩散的重要因素。地区内人力资本在不同产业间流动和配置, 是实现产业间资源最优配置的重要途径, 也是实现人力资本与其他资本最优结合的重要手段, 从而实现技术创新与扩散。人力资本的集聚是产业集群的前提, 是地区创新体系的基础。企业指向型的人力资本具有专用性, 必须地域的集聚才能发挥作用;创新的产业集群在地域的集聚能共享区域创新环境和知识、人力资本的外溢性共用特定的人力资本等。因此研究人力资本流动与集聚的影响因素动力机制、配置效率、地区人才政策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等, 促进人力资本的流动与集聚。

摘要:在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人力资本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人力资本存量和流量水平是产业集群生成的关键因素。从人力资本的视角解释了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 并指出了它们在产业集群的不同转化阶段发挥的重要作用, 最后阐述了人力资本对集群创新的作用。

关键词:人力资本,产业集群,创新

参考文献

[1]朱华晟.浙江产业集群——产业网络、成长轨迹与发展动力[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3.

[2]周其仁.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J].经济研究, 1996, (6) .

[3]韦伯.工业区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

上一篇:空气干燥器下一篇:调动学习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