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维度范文

2024-07-25

教育维度范文(精选12篇)

教育维度 第1篇

社会理论对空间问题的关注, 早见散轶于涂尔干、马克思等理论家的论著中, 70年代列斐伏尔等地理学家论述了社会关系与空间的相互建构, 列斐伏尔在《空间的生产》中提出了“社会空间”这一概念, 认为空间是一种社会产品, 可以分为物理空间 (自然) 、心理空间 (空间的话语建构) 和社会空间 (体验的、生活的空间) , 空间不仅仅是社会关系发展演变的静止的容器或者平台, 更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 叠加着社会、历史和空间的三重辩证。德塞都在《日常生活的实践》中认为叙事是日常生活实践, 理应关注物质空间与隐喻空间, 并肯定了叙事结构具有空间句法的状态。随后布迪厄、福柯等社会学家进一步分析了现代性视域下空间与社会的交互关系以及对社会结构、社会过程的作用。布迪厄将场域定义为:位置间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形构, 认为场域也不是一般性的空间结构形式, 它是一个充满冲突和争夺的空间。福柯在《论其他空间》一文中称:“人们处于同在性的时代———并置、远与近、并排、分散的时代, 人们所处的场域由点和因素的邻近关系所界定, 这些关系可以在形式上描述为序列、树状或网格。”

二、他山之石:叙事研究对空间理论的借鉴

叙事学研究既存在一个时间维度, 也存在一个空间维度。迄今为止的叙事学理论大都重视对时间的研究, 强调叙事结构在时间序列中建构, 忽视叙事中的空间作用, 在物理学、数学、哲学、历史地理学、后现代地理学和文化批判理论杂说中, 以康德的想象空间说为契机将空间与文学融通, 自约瑟夫·弗兰克的《现代文学中的空间形式》发表以来, 空间问题逐步受到批评理论界的重视。叙事学专著中对空间问题有专门论述的并不多, 较早的一部是西摩·查特曼的《故事与话语》, 文中提出了“故事空间”和“话语空间”的概念, 认为故事事件的维度是时间, 而故事存在物的维度是空间, 在文字叙事中故事空间是抽象的, 需要在读者心灵里建构。加布里尔·佐伦的《走向叙事空间理论》建构了可能是迄今为止最具有实用价值和理论高度的空间理论模型, 从纵向区分了构成空间的三个层次———地志学、时空体与文本, 并在横向上提出了空间度量的单位及其各种组合所表现出的不同空间结构。长期以来, 空间历史被隐匿进而被忽略, 造成空间在叙述和研究场域中的缺席, 形成了时间性、线性研究的盛宴。但是叙事作为经验呈现的最好方式, 是通过时间和空间位置的序列安排而实现的, 在叙事中时间与空间同样值得我们关注。

三、呼之欲出:教育叙事的空间转向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叙事探究作为在科学与人文这两极之间的一个中间道路, 已逐渐成为教育研究中的一个核心学术话语方式, 近年来社会理论对空间问题的关注, 为教育叙事空间化研究提供契机。这里所谓的“空间”不是指客观的几何空间, 而是指鲜活的经验, 借用社会学的概念可以概括为:“场域或视界的空间意向在于把过去、将来和此时此刻的体验加以关联, 从而为诠释经验提供了可能。”从叙事学的发展来看, 叙事方法出现空间化走向, 为教育场域中的空间叙事提供了生动而有直接应用价值的方法指引。

1. 教育叙事空间维度的实质

关注空间就是使研究中线性的、静态的经验存在转变为流动的空间化存在, 深入情境之中以社会空间视角呈现问题, 是教育叙事研究发展的又一路向。教育叙事空间维度是与传统的时间性叙事相对而言的, 强调在叙事线索、结构、策略及形态呈现上以空间为主线建构的叙事。教育叙事建构空间维度, 首先是叙事视角转变, 打破时空直线延续的传统观念, 以新的写作手法来处理作品中的时空关系;其次是叙事策略的转换, 关注如何使叙事结构具有空间句法的状态, 也就是将空间性作为一种描述与分析的类型来应用, 打破叙述的因果逻辑和事件的先后顺序, 以时空交叉和时空并置的叙述方法来达到叙事的空间化效果。

2. 教育叙事空间维度的构建

(1) 重申:与时间维度的契合

叙事作品作为事件的复杂显现, 习惯从时间顺序上由开头、中间到结尾进行水平分析, 长期研究注意到意义的复杂性需要进行垂直的或者范式上的阐释分析。朗斯顿在《作为阅读透镜的时间和空间》一文中为时间和空间确立了三种关系: (1) 偏重空间约束或者时间控制; (2) 等量齐观; (3) 时间门槛改变空间延伸的轮廓和意义。事实上阅读时读者的理解不可能只有时间概念或者只有空间尺度, 即绝对的空间或者时间诗学是不存在的。龙迪勇认为, 空间具有很强的叙事功能, 并指出可利用空间来表现时间, 利用空间来安排叙事结构, 推动整个叙事进程。王安认为:“空间叙事的转向是对哲学社科领域里空间转向的回应, 不能脱离与时间的关联。”以色列学者卓拉·加百利教授的《朝向空间的叙事理论》一文指出:尽管时间和空间被体验为同一情形中的互补方面, 但叙事作品主要是一种时间艺术, 时间因素在叙事文本构建中的优势仍是毫无疑问的事实, 但叙事文本内故事的空间问题不能被孤立对待, 即空间叙事问题必须与时间联系起来才能认识和考察。

(2) 叙事研究中借鉴:教育叙事空间维度的建构

(1) 建构叙事横纵轴呈现教育经验。巴赫金在《小说中的时间和时空体形式》一文中为“时空体”下定义, 称之为“文学中艺术地表达时空关系的内在联系”, 认为空间和时间标志融合其中, 时间浓缩、凝聚, 变成艺术上可见的东西;空间则趋向紧张, 被卷入时间、情节、历史的运动之中, 时间的标志要展现在空间里, 而空间则要通过时间来理解和衡量, 而后构建了小说文本、作家与读者双重时空体理论。克里斯托瓦对巴赫金的时空体作了继承和改造提出纵横坐标轴理论, 指出语词、句子和故事层面存在对话和互文, 文本在纵横两轴上与作者、读者和语境产生对话。弗里德曼在此基础上提出叙事纵横轴空间化阅读双轴坐标, 即水平阐释轴和垂直阐释轴, 叙事表现为在时空坐标中移动, 是文本和读者之间、文本和外部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 并归纳出叙事空间研究的三种趋势:叙事学中的空间常常呈现为打断时间流的描述;作为情节静态背景的布景;叙事事件在时间中展开的场景。教育叙事作品中的空间因素不仅体现在文本形态上的空间表现, 更重要的是文本中的空间内容, 即黑格尔在《美学》中论述的“情境”, 包含时代背景和具体环境, 可以分为:叙事中的大空间及小空间, 大空间为教育主体和事件提供了社会时代背景, 为评价教育实践提供了基本前提;小空间则展示了人物活动的场所, 为评价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提供了具体依据, 空间是教育场景中主体活动和教育实践发生的空间。如实描绘教育场景的叙事文本同样可以借鉴弗里德曼的理论, 构建叙事横纵轴, 横轴包括教育主体在文本时空体中的线性运动, 是根据情节和叙述视点的序列原则发生的内部和外部事件序列;纵轴包括教育叙事研究者和读者在其时空体中书写和阐释文本的所指、社会和历史互文之间的对话, 解读文本的深层结构, 呈现教育经验时便清晰可见。

教育维度 第2篇

苏州市第一中学校分校

我校是首批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自1998年以来,我校把科技创新创新和学科教育实践工作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任务来抓。以培养探究型学生、创设探究型课程、造就探究型教师为科技创新教育的三大渠道。注重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多维实践为载体。伴随着信息技术科学发展与新课程改革,积极、稳步地开展新课程改革、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创新活动,持续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将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引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加强团队合作,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会创造”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参与科技创新和学科竞赛并不纯粹是为了获奖,更是为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进行学科交叉,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科学的兴趣、态度和合作竞争能力。宗旨是:向中学生普及科学知识,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为他们提供相互交流以及学习的机会;学科竞赛属于课外活动,坚持学有余力、有兴趣的学生自愿参加的原则。科技创新活动则坚持点与面普及的形式。两者都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方式。我们注重以学生为本,提倡知识、能力、素质并重和增强创新能力的理念。提出了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创新教育为重点,以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和推进各类学科竞赛为抓手,拓展和深化实践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将一切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学生知识增进、能力提高、素质养成的活动,都看作是课程;充分发挥指导教师、家长、学生和社会的参与积极性。学生参与的竞赛种类涵盖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英语、科学幻想绘画、电子技师、信息技术、机器人、学科论文、等各级各类学科赛事,在各类国际国内的科技活动和学科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成效显著。构成了学校素质教育教学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我校开展科技创新和学科实践教育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切实加强领导,摆上位置,到位措施,真抓实做。表现在“三个注重”上:

1、注重把科技创新教育工作摆在提升学校文化品位的重要位置,作为创新素质教育和推进新课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2、注重加强组织领导。

3、注重条件和硬件的投入,积极从人员、经费上予以支持,从时间上予以保障。校领导一贯对科技创新教育工作十分重视,将其正式纳入学校教育整体规划;科技创新教育工作指导思想明确,将“动手动脑学会创造”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作为宗旨。由校长担任“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组长,具体工作由一名副校长负责。教导处副主任负责具体工作的策划和实施,对每一项科技活动都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实施方案,每一层次、每一环节有责任人、有活动情况总结,这样保证了每一项教育活动能在全体师生中广泛而深入地开展,保证了质量和效果。学校有科技专职教师、兼职科技辅导员队伍,负责科技教育和科技活动,对教练员、参加比赛的学生需外出培训的给予大力支持,基本形成了党支部、校长指挥,科

技领导小组领唱,部门联动,社区配合大合唱的科技普及教育的新格局。

二、立足普及,扎根课改,将科技创新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把科技创新教育全面地由课外向课内各学科渗透,力争最大限度地使学科教学之内与科技教育之外紧密结合,形成有机统一,完美和谐的科技、文化、品格的教育观。我们在所有的必修课程中渗透科技创新教育,并增大在选修课和活动课中科技创新教育的含量,把活动课程和研究性学习编入学校课程体系,编进课表。在具体的操作上,校内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主要通过两条线进行:一条线是通过学科组组织,主要在活动课、研究性学习时间进行活动,各组除开设科普性活动小组外,还根据各级教育部门和科技协会组织的常规竞赛项目开设专题小组有针对性进行辅导,逐步形成了学科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国防教育、环境保护、科技制作与小发明、“机器人”、劳动技术与科技教育、中学生电子技师等校本课程体系。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兴趣,课程整合,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会创造的精神。另一条线是通过班级、团队、升旗仪式集会的活动时间组织科技活动,进行科技创新教育。

三、目标分层,措施得力,积极开展分层递进多元互动的科技教育实践活动。学生科技活动参与面广、普及率高。活动课程面向广大学生,通过广泛参与科技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科技的力量。我校要求每位教师都能独立开展活动课程,自己选题,现场招生,组织活动。每年开设的活动课程有23个小组,任课教师可以按各年级学生的特点,自编讲仪或有目的选择活动教材,认真备课、上课,组织实施好兴趣组的活动。初一和初二年级,学生,100%都参加学校组织的实践活动课。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对象做到了由少数、个别学生,扩大到全体学生。在落实活动小组、人数、活动地点、辅导教师、开设的课程(内容)等方面都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做到“五个”落实,即指导老师落实、计划落实、组员落实、时间落实、地点落实。

四、增大资金投入,加强硬件建设。学校在经费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使各项科技活动得以顺利进行,活动质量不断提高。学校投入大量的资金作为购置科技教育的硬件设备及津贴、奖励之用。包括①增添购置科技教育设备、光碟、软件、书籍等②组织学生外出参观或竞赛④奖励学科获奖的学生、教师⑤请专家到校作报告⑥辅导教师培训费等,投入科技普及教育资金约68520元。目前,我校拥有多功能专用室3间,有一流的教学设备;并且设置了科技活动室和专用科技教室,用于科技教育和活动的场所建筑面积约513平方米,成为展示学生获奖的科技作品,学生进行科技宣传、科技交流、科技小竞赛的活动场地。

五、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寓科技教育于活动之中。举办 “红五月”校园艺术与科技文化节活动。每年的五月中旬,学校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校园艺术与科技文化节活动。做到项目落实、人员落实、质量落实、安全落实。学校把搞好校园艺术与科技文化节活动,是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树立学校的良好形象,素质教育成果的大展示。内容丰富,场面热烈。内容有,植物贴画、电脑作品、网页制作竞赛、地理、环保、矿石与昆虫标本制作、科普小报、现代科学幻想绘画、科技小发明,科学小论文、电脑“机器人”、学生各类作品展示、社会综合实践、课外兴趣小组、史地生野外综合考察活动成果展。活动场所遍及整个校园,师生们积极参与。这些项目结合学科特点,展示科学原理,联系当前实际,形式活泼、内涵丰富,不仅传播了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极大地提高了同学们探究科学的欲望,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

认真组织“科普活动周”。活动期间组织各班开展读一本科技书,召开“科技”为主题的班会等活动,收效好。各班黑板报在科技节出科技专刊,校科技之窗经常介绍科技新成就等。在多媒体教室放科普影视片等。积极开科普讲座、组织参观科普展览,学生科学素质有较大提高。我们还组织了“读科普书籍”活动。学校推荐科普课外读物目录,让学生在暑期阅读,开学后召开“读科普书体会交流”专题班会,推荐优秀读书积极分子,全校进行总结;对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班级、个人进行表彰奖励。通过学习交流,让学生更热爱科学、学习科学、钻研科学,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今年我们还有计划地组织和辅导学生参加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内容包括科技小发明、小创造、科技小论文、创新方案设计、科幻漫画四方面,选送参赛的作品数量多,获奖率高。通过科学实践与探索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最佳途径。动手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初中生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进行科学教育时,避免成人化,我们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以教师指导,让学生主动自由操作为主;使学生去发现、去积累生动具体的科学经验,体验成功的欢乐,让学生在活动中学科学,在探索实践中学科学。

六、创造条件、培训师资,努力提高科技辅导员的水平。

我校一向重视培养科技辅导员,拨出款项让各科辅导教师购买有关书籍、VCD学习资料等,并积极参加全国、省、市科技创新大赛教练员、裁判员师资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各类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学校动员教师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学习,使科技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高,我校现有专职科技辅导教师一人,兼职科技辅导教师三人,在辅导学生参加各项竞赛中,屡次获奖。我校多位老师被评为省、市先进科技辅导员;一批教师撰写的科技教育论文、教学设计等多次荣获全国、省和市的奖励。

七、坚持能力培养、注重特色。

1、重实践,培养扎实的基本技能。

2、善用脑,培养良好的思维力。

3、探规律,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会联想,培养大胆创新的想象力。创意来源于对问题的思考以及实践。因此,要求学生多观察生活,多发现问题,多问一个为什么,凭借想象,走进奇妙的新天地。

5、指方向,培养积极向上的自主探究的能力。鼓励学生在网上学习一些课外的科学技术和知识,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思维,又培养学生良好的自

学能力。学生知识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自信心也随之增强,兴趣就更浓了。

6、扬特长,培养合作能力。要深入持久地开展好科技创新教育工作,必须有先进的办学理念的指引,有一支愿意献身科创教育工作、老师爱岗敬业、富有创造热情的高素质科创教育工作队伍,还必须激活学生的创造热情,引导学生,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同时科创教育活动的组织要有明确的计划性,时间安排要科学,责任、目标要明确,培养和树立科技创作“小小科学家”,宣传典型学生及科技创作典型事迹,让事例引导、激发学生热情,教会学生创造的方法。

八、积极参加各类科技创新和学科教育教学活动,科技创新教育教学成果喜人

多年来,我校按照各级教育部门和科技协会的工作布置,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科技教育及普及的活动。由于注重实效,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校参加的由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和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组织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最优化运用研究》课题研究,承担了《现代教育技术在科技教育中的应用》和《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两个子课题的研究。并参加了在扬中举行的课题研讨会。现在,这个课题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我校的陈平老师参加了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举办的“2004年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培训班”。

让教育的维度多向化 第3篇

培训和阅读可能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的滋养”。在重温讲座笔记和阅读的不断深入,我一遍又一遍地梳理了自己的思绪,以期在触动、感动、激动之余有所理性的感悟。随着思考的深入、推进,慢慢地脑海中对我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了一个较之以前有所不同的轮廓,也有了较之以前更为清晰的认知——让教育的维度多向化。

一、教育的韧度

不是每个老师都可以最终功成名就,但我们可以选择默默地坚守;不是每个老师都能够拥有傲人的才艺,但我们可以做到勤勤恳恳。

所谓韧度,是老师对所从事职业的坚持,是对待工作勤勉的态度。这是每位老师都可以真正做得到的,只要你愿意。李凤遐老师的一句话,让我心生波澜:“当一辈子老师,做一辈子班主任。”她也是凭这句话无愧地当选为省劳模、全国师德标兵!其实这种教育的韧度在深层上来自于我们对教育的一种良知上的认知,来自于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责任感。一个人对工作、对事业有没有责任感,直接决定着他的处事态度和行为,其表现也千差万别。在实际中比较突出的有两类:一类把工作当作事业,并以事业为重;一类把工作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以自己为重。而我们的教育更多的是需要这种把工作当作责任,这种责任往往来自于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清醒认知,来自于一种对工作的使命感,来自于个人的修养,更来自于满腔的挚爱。这份挚爱不仅带给我们教育上韧度,更带给我们教育上的温度,让教育在温情中行走。

二、教育的温度

教育应该是有温度的,而非整天板着我们的脸,冰冻我们的情感,吝惜我们的语言,应让我们的教育教学充满阳光、沐浴着春风。教学的过程,也是教育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应尽量感动学生,而非一味管理学生。以前李镇西老师的爱满天下,让我对教学、对教育有过一些认识,而桂贤娣老师所说“你有多爱你的学生,你的学生才会有多爱你;你有多尊重你的学生家长,你的学生家长才会有多尊重你”、“孩子爱我爱得深,是因为我爱孩子爱得真”,李凤遐老师说“平等的爱是一种教育的情怀,尊重的爱是一种教育的力量,理解的爱是一种教育的温度,宽容的爱是一种教育的魅力,信任的爱是一种教育的激励,自律的爱是一种教育的影响”等等,这些言论让我对教育、对教学有了更为细腻的触摸,这些言论如颗颗明星,不仅给了我工作上的光亮、给了我育人上的方向,更给了我一种渴望,渴望自我的教育拥有质感的温度,更期许这种温度带给我和学生永恒的记忆,镌刻出一个个温馨的画面。

三、教育的美度

“最好的管理是示范,最好的教育是感染”,张国宏社长的这句话让我触动很大,让我对教育有了更为逼近自然的一种认识。只要你的身边有学生,教育就开始了。我们应努力从开学第一次见面的衣着、仪表,从第一次点名的严谨、细致,从开好第一次家长会的用心,从谋好第一次考试的鼓励,从排好第一次座位的公心、正心,从做好第一次家访的热心、暖心,从批好第一次作业的细心,从照好第一次班级全家福的齐心等开始,让教育时时处处充满着“美”,让教育时时处处春风化雨,给予学生以感化、熏陶。让教育的美度一次又一次被我们用行动和语言呈现。

四、教育的精度

精致的教育工作来源于对教育工作的精准的认识。对教育有什么样的认识和理解,自己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和措施。

张国宏社长在言论中曾举德育工作为例来进行说明:小学班主任在日常班主任工作中更应侧重于小学生生活方面的管理,初中则应侧重于兴趣的引领,高中倾向于志向的激励。

还比如,对教育教学,从宏观上、微观上去认识;对日常工作,从现象、根源上进行梳理等等,让教育的精度真正落在实处。

从细节上注重,从习惯上着手,从效率上追求。

这种精细的认知,不仅会让我们的工作变得轻松,变得有的放矢,更多的是让我们的学生真正受益,让我们的学生是在真正受着教育的引导而不是一种变相的摧残。

五、教育的高度

干一行,爱一行,更应精一行。

今天的老师,你拿什么“感动”学生?拿什么“征服”学生?李凤遐、桂贤娣两位特级教师用她们骄人的教学业绩,用她们高超的教学艺术告诉了我:

老师不仅要有人格魅力,努力提升自我的师德修养,也要拥有学识魅力,努力做好自我的专业发展,在学科教学上力争成为行家里手。

人格,是为师的最高学位;

师德,是为师的最美乐章;

而学识将会在孩子记忆中留下最深的印痕!

“老师是一份责任,因此多了些激情与追求;

教室是一方舞台,因此多了些机遇与才干;

育人是一片奉献,因此多了些价值与崇高;

师爱是一段精彩,因此多了些欣慰与回味。”

让我们的教育维度真正多向化,并将这些维度在我们的实际教育教学中有效呈现,从而让我们“收获为师的幸福,享受生活的甘甜”。

教育维度 第4篇

关键词:性别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性别平等,性别差异

一、性别教育的涵义、内容

性别教育通常是教育人们正确对待性别的特性和差异的客观性, 认清由社会结构、传统文化、制度所带来了的性别不平等。一方面, 让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处于劣势的女性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 并在日常社会生活的积极主动的参与社会活动, 行使自身的权利;另一方面, 性别教育并不仅仅局限于女性, 它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手段, 是塑造男女生性别意识的重要平台, 性别教育强调两性的和谐相处。因此, 高校中的性别教育是指在教育中遵循因性施教的原则, 针对两性的生理、心理、角色定位和社会期待等特点, 进行有的放矢的差异教育, 以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同时性别教育是在破除由传统性别文化带来的性别偏见的基础上, 引导男女大学生克服传统性别刻板印象, 塑造健全人格, 提高自我适应社会的能力, 并对大学生进行性别价值观引导, 进而促进现实社会性别公正的一种教育。

高校中的性别教育主要包括性别差异教育和性别平等教育。当今社会, 随着经济的发展、文明的进步, 女性的自我意识在逐渐的觉醒。同时随着女性独立意识的增强, 过去很多妇女不能涉足的领域, 现在她们都在其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比如政界、商界和一些技术行业等。然而, 这些并不意味着两性之间就没有了任何差异, 应该说两性之间的差异是客观的, 如生理结构的不同、因性征的不同而产生的体质上的差异、思维方式的不同, 等等。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客观差异, 因此性别差异教育就成为了性别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 性别教育的一个核心问题就在于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性别差异教育, 培养其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形成符合其个体发展的性别角色。同时, 性别平等教育也是性别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教育是实现两性平等和性别公平化的最主要的途径, 教育上的性别平等是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之一。虽然女性接受高等教育在近年来有了较大的进展, 但教育过程中的性别公平问题仍然突出。故高校应当关注和重视教育中两性的平等。然而, 所谓的性别平等绝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男女都一样”, 而是应该建立在性别差异的基础之上的。现代意义上的“性别平等”是正视男女存在的客观差异前提下的平等。只有这样, 性别平等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故性别平等教育就在于让学生在正确认识性别差异的基础上, 树立性别平等意识、消除性别歧视, 促进两性相互理解, 共建两性和谐。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性别教育的缺失

1、性别教育理念的缺失

当前, 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性别教育普遍没有受到重视。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思政教师普遍缺乏正确的性别意识和进行性别意识教育的自觉性, 更没有专门针对女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来“因性施教”。换言之, 没有真正地将性别教育贯穿于女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而且, 虽然“男女平等”也越来越深入人心, 但是教育者对于男女平等的理解往往存在很多的偏差, 他们往往把它等同于“男女相等”, 无视男女生之间存在的客观差异, 而一味地强调男性能做到的事情, 女性也一定能做到。这在根本上体现出了表面上实施的男女平等, 实际上仍然是对“男尊女卑”观念的认同。

2、性别教育内容的缺失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教育, 主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和社会实践两种形式来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大学生学到一些基本的政治理论知识, 更重要的在于育人, 在于学生能够运用其所学知识指导现实的社会实践。换言之, 也就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但是, 无论是教材的编写还是教学课堂中的讲授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都几乎忽视了对性别差异的关注。思想政治教材的编写内容太过理论化, 教学内容不能与实际相联系, 不能与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因而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性别教育环境的缺失

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与大学生认知特点、身心发展规律相适应的, 是一种平等、民主、开放、注重个性发展的教育环境。但是, 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却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失衡现象。如校园人事结构中的性别不平衡, 表现为学校权力机构上的性别不平等, 从事领导工作的男性比女性多得多。这样一种“男尊女卑”的现象容易使学生产生不平等的男女意识, 误将男女社会地位不平等视为理所当然, 也会影响女性对自身的性别角色期望, 不利于女性个体潜能的发挥。另外, 高校的校园主流宣传力量中缺乏对性别的关注。无论是校园广播还是宣传栏等, 有关性别差异和性别平等意识的宣传很少。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性别教育的对策

1、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性别教育的主渠道。因此, 学校应当尽可能多的在必修课、选修课、通识课中增设有关性别教育的课程。目前, 有些高校在通识课中也设有女性学、妇女与教育等课程, 但并未很好地发挥这些课程的作用。故高校有必要采取措施完善这些课程的学习和学科建设。另外, 学校可以多开展一些有关性别意识、性别问题等方面的讲座和心理咨询, 推动性别教育的多样化和体系化。

2、创造和谐的教育环境

良好的教育环境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良好的氛围, 潜在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 是思想政治教育必要的载体, 也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其全面发展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 学校应要重视校报、校园广播、网页等宣传媒介中的性别用语及男女出现的比例, 加大性别平等意识的宣传力度, 大力宣传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等。此外, 校园中张贴的涉及男女两性的宣传语, 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男女学生参加的比例和校园中男女教师、男女学生的人际关系等, 都是不可忽视的潜在的教育环境。这些环境因素无意中就会影响学生的性别观念和性别角色的形成。

3、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合力

我们应该明确, 性别不仅仅是一个生理问题, 在人类社会中, 它更是一个社会问题, 前者反映的是人的自然属性, 后者反映了人之为人的根本属性, 即社会属性。而且, 我们应正确认识到生理遗传因素只决定男女生理性别的不同, 而男女性别刻板印象更多地取决于他们的社会化过程, 即家庭、学校、社会给学生的行为以不同的对待和鼓励。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 绝大多数父母和学校教师通常都鼓励男生大胆探索的行为, 相反则更多地引导女生温和、文静等行为。因此, 要是高校的性别教育真正取得有效的作用, 仅仅靠高校是远远不够, 性别教育应该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 它必须要集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合力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柴翠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学生性别差异[J].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2]谭琳.男女平等的理论内涵与社会推动:基于中国现实的讨论[J].妇女研究从论, 2006 (6) .

领导行为的结构维度和关怀维度 第5篇

公共服务取向模式融合了私人部门管理观念和公共部门管理观念,强调公共部门的公共服务使命,但又采用私人部门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思想。其特点是:

——强调在实现公共服务使命的基础上提高服务质量

——强调公民权理念,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为根本目的——怀疑市场机制在公共服务中的作用,主张将权力由指派者转移到民选的地方委员会 ——强调对日常服务提供的全社会学习过程

——培育公共服务的使命感与价值感,强调公民参与和公共责任制等

In addition, 技术变革

1.信息技术使等级制本身发生变革,也使管理发生变革.由于在处理和传递信息方面减少了对中层管理环节的需要,可以使等级制度变得扁平一些;

2.各种档案采用电子化方式保存,同时从许多不同的途径进行查阅,公共沟通也实现了电子化,办公室及其管理必须进行改革。

3.削弱官僚制

市场模式: 利用市场和私人部门的管理方法,认为提高公共部门效率的最佳途径就是用市场机制代替传统的官僚体制,其主要内容如下:

——引入竞争机制

——采用合同制

——在政府内部建立“内部市场”

——实行合同聘用制和绩效工资制度

——强调公众利益

——通过分权和授权重组政府部门,使公共部门更具灵活性

基于心理教育维度的案例教学 第6篇

一、心理教育在案例教学中的作用

教学中的心理教育是指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种心理因素,优化学生心理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增进文化的同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渗透性心理教育,促进其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

案例教学要进行心理教育不仅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需要。它具有其他教育不能替代的作用。

1、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

案例教学中需要进行案例讨论,也就意味着教师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思考,并启发学生去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因此,它非常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培养并逐渐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在面对教师所提的案例时,能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其中,这本身也有助于案例教学的开展。

2、为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心理基础

案例教学使学生成了教学活动的主体,形成了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开放性学习的开放型的学习氛围。这必然需要学生学会学习、创新学习。这种创新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学会学习能力的发展和提高,都是通过动机与的激发与意志的激励、想象的引发、人格的陶冶等实现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心理教育,可以使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乐趣,创造的乐趣,使他们感受到情感的滋润。为他们创新能力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3、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心理品质是个体在认识、情感、意志过程中的表现出来的认识兴趣与能力,社会适应与情感调控能力,自我意识与意志品质等。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包括稳定而广泛的兴趣、愉快的心境、积极向上的情感、顽强的意志、机智果断的处事风格、待人热情诚实、与人为善等。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培养不仅是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训练的任务,而且也是教学活动中的任务。在案例教学中也应该发挥心理教育的功能,优化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二、关于加强心理教育的几点建议

心理教育在案例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样案例教学本身也具有心理教育的功能,但这种功能的释放需要一定的条件。这就需要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并遵循一定的心理教育的原则,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顺利开展教学活动。

(一)提高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是搞好心理教育的关键

进行案例教学,必须加强心理教育。而加强心理教育的前提条件是教师要懂心理教育,热爱心理教育,具有心理教育的能力。

1、敏锐的观察力。准确地了了解学生的心理是对他们进行心理教育的前提。而学生的心理活动并不是象行为一样完全展露在教师面前的,更何况很多时候行动不一定是内心的真实写照,所以这就需要对于学生内在的心理变化,教师要敏锐地捕捉到,并通过外显行为去推测学生的心理活动。因此,教师善于察言观色,明察秋毫就显得非常重要。

2、深刻而灵活的思维能力。教师要有透过外部行为间接推断学生心理活动规律的推理能力。面对千变万化的心理活动及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迅速灵活的教育决策能力,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学生心理活动的特点进行抽象概括的能力。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有很强的预见能力,善于规划学生心理发展的未来,有明确的心理教育计划,并能预料教育措施的后果。

3、善于控制情绪的能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教师自然也不例外,但是教师每天要面对学生,他的情绪在某种程度上也会感染学生。所以,教师应该意识到情绪的这个特点,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尤其是要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善于控制消极情绪,热爱心理教育事业,在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责任心。

4、坚强的意志力。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支配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它是一个人心理素质的体现,也是教师对学生实施心理教育所必须的心理品质。人的心理活动是复杂多变的,每个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又是千差万别的。要使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都获得良好的发展,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教师要有坚忍的毅力,善于抓住心理教育的机遇,并且必须要持之一恒才能见到成效。

(二)案例教学中必须遵循心理教育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在案例教学中,学生的角色是积极的参与者,是主角。主体性原则即承认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承认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对于教育、教学具有积极的影响。承认学生是自我心理发展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互动性原则。教学活动本身就是教师和学生双向的一个过程。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案例,并通过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情况,不断地改进充实自己的教学,达到教学过程的互动。

3、成功性原则。它是指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学生产生胜利的喜悦,并从这种胜利的喜悦中受到心理上的鼓励。为此,案例教学中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案例的提出,要使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后能够解决;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要多给予热情的鼓励。在取得学习成功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

(三)建立良好的教学心理氛围

试析高校影视教育的审美维度 第7篇

关键词:高校,影视教育,审美维度

电影电视自诞生以来, 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段和得天独厚的艺术优势迅速崛起, 成为艺术王国中无与伦比的后起之秀。它集合了文学、艺术、音乐、舞蹈、建筑、绘画等多种艺术特点于一身, 从而使自身丰满而富有了强大的生命力。现如今, 影视不仅构成了人们社会生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在高校的审美教育中也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教育使命。据调查, 在当代大学生接触最多的艺术种类中, 第一位就是影视艺术。许多高校通过开设影视选修课, 建立和完善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 培养和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训练和激发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造性想象能力。而相比于其他艺术形式, 影视艺术因其强大的综合性特征而具有了多重审美维度, 对于学生完整人格、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具有巨大的空间。

一.视觉形象的直观逼真

以电影、电视为中心的影像文化主要诉之于人的视觉和听觉。它从诞生的那一天起, 就以酷似现实生活的逼真感构成了其他艺术不可能具有的审美情趣。众所周知, 一切艺术都是以创造“真”为追求目标的, 但没有哪门艺术在再现生活的逼真程度上能够超过影视艺术。因为创造影视形象的材料是实人、实景、实物, 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 电影最接近于现实本身的存在形式, 或者说最接近于人们对现实的感知方式, 借助于现代化的音像实录技术, 影视以直观的形式将物质现实诉诸人们的视觉和听觉, 在银幕和屏幕上产生高度逼真的视听效果, 从而给人们以身临其境的审美体验。影视艺术的这一特性, 使银幕和屏幕上的形象具有高度的真实感, 它能最大限度地酷似生活原貌和自然形态, 甚至电影中的人物、场景、声音都可以与现实的存在方式完全一致。前苏联电影艺术家普多夫金认为:“电影是这样一门艺术, 它为力求现实主义地再现现实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巴拉兹也说:“电影艺术的基础和可能性在于它使每一个人和每一事物都保持其本来面目。”

影视艺术的这种逼真性、图像符号的直观性形成了它自身特殊的审美方式, 不仅更易于被理解和接受, 而且超越了国界和民族、地域和文化、身份和地位的差异, 成为一种“世界性语言”, 使欣赏者和艺术作品之间的永恒的距离在观众的意识中完全消失。而似真性和距离感的消失, 为高校影视教育带来无比的真实性和感染力。美国当代思想家丹尼尔·贝尔曾说:“电影有着各方面的功能, 它是窥探世界的窗口, 又是一组白日梦、幻想、打算、逃避现实和无所不能的示范———具有巨大的情感力量”。处于青春期的高校大学生, 对人生充满无穷的遐想和愿望, 对世界保持着了解和探索的渴望。影视经典中一份超越时空的爱情演绎, 一场惊天动地的灾难复现, 一种人性与邪恶的充分较量, 一个充满坎坷与磨难的成长故事, 一段风格迥异的异国风情, 都可以让学生很直观地进入艺术的氛围中, 在一种“真实”中体验自己的“愿望”, 享受美的感染与熏陶, 完成对自己更高审美品味的培养。

二.人类生命的有力拓展

人类的生存状态总是受某种有限的时间、空间的拘泥, 只此一生, 只此一身, 人类的生命体验也由此受到束缚, 难以充分拓展。因此人类发明创造了各种艺术形式来超越时空限制, 克服岁月流逝, 保留和传达生命的不同存在方式。但在所有艺术形式中, 影视艺术无疑最大限度地拓展了人类生命的空间和极限。影视艺术在银幕的时空中以逻辑逼真的方式展现人类物理时空与精神时空中的生存状态及人类的精神理想与生命关怀, 决定了观众可以在银幕艺术的世界里以精神的方式在精神的时空中经历生命意志的考验, 经历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经历或没有机会经历的各种生命的体验和历程, 还能享有在现实的生命行为中不可能实现的, 精神所期盼所想象的任何生命行为和生命盼望。这种以精神来实现的审美方式, 正如封孝伦所说的, 是“一种没有耗损或耗损不大, 但绝没有危险的生命实验”。

高校影视鉴赏可以通过优秀的影视作品欣赏, 使学生感受不同的生存方式, 充分拓展其人生体验。如处在和平年代, 大学生渴望战争和英雄, 悲歌雄浑的战争片如《光荣》、《地道战》、《莫斯科保卫战》等可以让学生体验那种大敌压境的紧张恐惧, 斗智斗勇的智慧和胆识, 保家卫国的献身精神, 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等;局于现实氛围中, 大学生渴望浩瀚宇宙和辽远星球, 充满憧憬的科幻片则把人类关于宇宙星空、人类未来的种种推测和设想进行了充分表现, 从《月球旅行记》到《2001年·太空遨游》、《星球大战》、《E·T·外星人》、《阿凡达》等, 科幻电影描述了人们对地球外空间的大胆想象与假设、人们对地球未来、对人自身的疑虑和担心;身处安宁的环境, 学生渴望惊险和神奇, 石破天惊的灾难片和恐怖片中展示的是洪水、火灾、地震、飞机失事和海难等这些大自然对人类的突然袭击以及人在自然的突然袭击下为求生而做出的种种抗争。现实中的自然灾难是令人恐怖的, 处于现实灾难中的人们被求生和逃离灾难的欲望所控制, 是不可能有心把灾难当作审美对象来观察和欣赏的。但是电影却实现了这一点。电影借助高科技力量再现甚至创造了神奇的灾难艺术, 它将灾难令人恐惧的暴虐转变成了一种可视可听、可品可赏、令人兴奋激动又启人思索的审美对象。无论是袭观众之面横扑而来的《龙卷风》, 撞击冰山令巨船断裂下沉的《冰海沉船》, 汹涌奔腾、咆哮如雷、吞噬一切的《洪水》, 还是喷薄而出、一泻千里的火山大爆发, 都在震撼人的视听, 震撼人的心灵的同时, 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大自然在自然状态下从不显示的美, 激发人们难以体验的生命经历, 让人在看到大自然发怒时的那份奔放壮丽与雄奇的同时, 同时启迪人们的心灵和思维, 让人们在接受大自然所给予人的教育的同时, 更多地去思考自然与人的关系, 思考人在自然中应该怎样做人。

总之, 借助一部部成功的影视欣赏, 学生可以驰骋万里, “走”到世界上甚至宇宙里的任何一个地方, 可以纵横千年, “回”到过去, 鸟瞰现在, 先“睹”未来, 可以坐视各种凶杀、暴力、战争、灾难等在“眼前”发生, 在各种艰难险境中身临其境, 去感受无与伦比的生命体验, 从而极大地拓展了生命力的范围和极限。

三.人文伦理的丰富诉求

所谓伦理, 就是指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诉求是制定某种道德、动机、认同, 或是说服受众应该去做某件事的理由, 也就是按照伦理的要求去说服受众去做事的原因。伦理诉求是人生在世的基本需求之一。它是对既有益于生命自身、又能被社会认可的行为标准和价值尺度的内心期待, 也是人们在交往活动中渴望减少伤害, 正确支配自身行为的深层愿望, 更是对“和谐”的群体性生存环境的一种本能需求。因此, 可以说, 伦理诉求是构成人文精神的社会基础。不论处在文明史的哪一个阶段, 面对各种人际关系和交往困境, 人们均渴望有一个参照摹本和富有启发性的人生经验, 能够给出有效的可资借鉴的答案或解决途径。电影和电视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表达方式, 是对社会、人生的矛盾作出的想象性的解决。“不论它的商业动机和美学要求是什么, 电影的主要魅力和社会文化功能基本上是属于意识形态的, 电影实际上在协助公众去界定那迅速演变的社会现实并找到它的意义”。电影由此也成为观众伦理诉求的指向标和引航器。

不同历史阶段因为不同的生活方式, 遭遇的伦理问题也不同, 不同的人生阶段也会面临不同的伦理诉求。置身“象牙塔”中的高校大学生身心正在发育, 思维非常活跃, 人生的一系列问题如恋爱、婚姻、交友、处世求职、成功与失败、感情与理智、理想与现实等等不期而遇, 逼着他们选择和处理, 而他们又偏偏缺乏经验, 缺乏理智上的清醒认识, 因而迫切渴求对人生问题一探究竟。而处在转型期的当代中国, 乱象丛生, 传统文化中伦理价值的有效性已经失范, 新的伦理价值还没有定型。面对时代、生活的变化, 当代大学生在心理、交往问题上难免产生新的焦虑, 更因无所适从而陷入精神困惑。而中国电影从来就具有明确的社会功利观与直面现实的“问题”意识, 贴近社会、立意教育、着重人伦, 集中、鲜活、生动地呈现人物的生命状态与生活态度, 包括他们对金钱、爱情、亲情、友情、社会问题的认知与判断。像张艺谋的《我的父亲母亲》、陈凯歌的《和你在一起》以及俞钟的《我的兄弟姐妹》、马晓颖的《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等影片, 都是诉诸家庭亲情和伦理道德、独具中国文化特征的伦理片。外国影视中也多有涉及此类问题的优秀影片, 中西互补, 就可以为没有多少人生经验的大学生提供多种人文伦理的借鉴和参照。高校影视教育可以通过中外古今优秀伦理片的欣赏, 让学生在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的对比中, 尤其是对人性中存在的友情、亲情、爱情的审美体悟中, 感受各种不同的人类情感, 在艺术的拨动下, 调动他们人性中的积极因素, 在审美的愉悦中升华他们人性中善的东西、美的东西, 收获生命的某种感悟与启示, 走出生活的迷惘和困扰。

四.精神向度的深度关怀

在物欲膨胀的今天, 人的精神价值、理想信念、生命追求, 受到了来自物质特别是金钱诱惑的强大冲击, 不少人理想失落, 生命倦缩, 除了对金钱、物质以及感官生理的要求外, 缺乏正确的人生追求, 生命中极度匮乏正确的价值航标。电影作为与人的生命特点极其相似的大众艺术, 它能深刻而广泛地影响人及其生活的态度和生命行为的选择。列宁说“在所有的艺术中, 电影对于我们是最重要的”, 这不仅体现在它能满足人的生命需要, 更体现在它充分满足生命合理、正确、高尚的追求和需要上。艺术家通过浸透着自己生命情感与意识的艺术形象的表达, 来展现人间的真善美, 揭露人性中的假恶丑, 以之激起受众深层次的生命体验与情感共鸣, 实现对受众正确的人生价值导向作用。王世德教授在《影视审美学》中指出:衡量影视艺术作品美学价值的绝对尺度, 应该是对人类生命存在真善美追求的终极价值意义, 是其在满足当前群众审美要求之中包含了多少趋向于对人类生命存在真善美理想境界追求的终极价值意义。那些真正体现了人类生命存在意义与生命价值的电影艺术作品, 在通过展现人间的百态生命后, 唤起了人生命中真善美的因素, 能引起人们对自己、对他人、对人类命运的某些思考和关怀, 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和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因为它其中所包含的对于人类生命的关怀, 对人生真谛的追索, 对生命存在意义的叩问和对精神极限的挑战等终极关因素, 赋予了它深厚的艺术底蕴, 使之具长盛不衰的艺术生命力。在《居里夫人》、《甘地传》、《勇敢的心》、《周恩来》、《焦裕禄》、《孔繁森》等一些杰出人才的影片中, 我们看到人的坚守与超越, 奉献与牺牲, 为我们人类有这样优秀杰出的精英而感动和自豪, 更因感动而心向往之。这种审美价值观的引导, 对高校学生的精神关怀、人格塑造极其重要。正如胡经之教授所说, “让艺术荡涤着灵魂中的黑暗一面, 使人的心灵渗入生命意义之光, 让学生对电影艺术的审美成为一个由美而求真的进程”, 使其在这样的审美活动中不断地重新发现自己、确证自身。这就是电影艺术审美价值的真正体现。

五.社会文化的深刻反思

艺术, 从古至今都是人类文化宝库中一份极其珍贵的财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或各个时代的艺术, 往往成为它自己所属的那个国家、那个民族或那个时代文化的集中反映或突出代表, 作为现代最有影响的影视艺术也不例外。

从文化学的角度来说, 影视是一种伟大的文化创造, 它集人类的科学、技术、艺术、历史、宗教、政治、哲学、心理、意识等文化成果于一身, 汇人类思想、情感、语言、行为、想象于一体, 在人类文化的灿烂群芳中绽放招展。它自觉承担着对人类的责任和义务, 一经问世, 它就用自己独特的语言、生动的形象、迥异的思维方式和自我诠释方式, 感染和影响着人类。它既如社会的万花筒, 展现出一幅幅社会生活的斑斓图景, 又如时代的多棱镜, 折射出不同时代的社会文化现象。流光溢彩的百年光影, 人们在影视搅动的历史中分析过去, 在影视放大的现实中认识现在, 在影视虚拟的未来中感受将来, 更在影视导演所赋予题材的主题内涵中, 反思丰厚的多元文化底蕴。对于今天的人来说, 无论是从“拍”的角度还是“看”的角度, 影视都已经不再是一种单纯的娱乐, 而是一种文化, 一种综合了人类关于自己的行为的记录、描绘、辨析、诠释、评价与设计的文化, 它总能将人类对于物、事的观察从表层引向文化的深层。它不仅是全方位立体地观察、展示人 (我们) 和人 (我们) 的社会的有效方式, 还是分析社会、解剖社会、并试图用之于治疗社会的一件武器。我们通过影视作品不仅从正面观察人 (伦理的、道德的) , 而且也从侧面、后面、外面、里面、下面甚至上面看清人的优秀与优越、人的劣性和恶性, 反思进入文明时代后人的文化和生活进对人类自身创下的文明产生诸多疑虑。如我们在格里菲斯的《党同伐异》中看到人类如何在排他利己和杀戮的鲜血中推进文明进程;在卓别林的《摩登时代》中看到大工业时代的工业“文明”中人如何异化成了机器;在奥逊·威尔斯的《公民凯恩》中痛心于人间真情被人类所迷惑的权力和金钱所侵蚀;在科波拉的《现代启示录》、《走出非洲》等影片中看到在战争扩张的军事文明中人如何被异化成疯子、不同民族间文明的不平等以及一个国家的文明对另一个国家的文明和文化的或残暴或文雅的侵略等。影视作品始终在让我们思考, 什么是人类真正的文明?什么才是人类真正需要的文明?优秀的影片总是勇敢地面对过去, 勇敢地审视自我, 反思人类自身的行为, 探讨人类的存在问题。这种公正的文化审视、严肃的文化批判以及痛苦的文化思辨可以使高校大学生对自己和自己所属的这个人类有越来越多的负罪感和不足感, 对承担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有越来越明确的责任意识, 从而更好地认识自身和他人、历史和现实, 对今后的文化创造更加清醒和自觉、审慎和理智。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教育方式, 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 对于读图时代长大的青年学生来讲, 影视教育是他们最容易理解, 也最愿意接受的教育方式。因此, 充分挖掘影视教育的审美维度, 充分利用影视教育的有效形式, 健全学生的心灵情感,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的理性与理智, 把学生培养成拥有成熟的思维能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的人, 无疑是当前高校审美教育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 北京, 三联书店, 1989年出版, 114页。

[2]陈璐.《我是电影——告诉你“我”看到的世界》[M],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1.1出版。

[3]曲春景.《观众的伦理诉求与故事的人文价值》[J], 上海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7. (03)

[4]金元浦、尹鸿、勇赴主编.《影视艺术鉴赏》[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9月出版。

[5]路晓军.《生命教育的审美维度》[J], 思想理论教育 (上半月综合版) , 2012 (6)

[6]胡经之.《文艺美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生命教育视角下学生成长的维度 第8篇

关键词:高中教学,生命教育,学生成长

生命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理念, 其以对教育功能和价值深刻的、本源性的理解与揭示, 已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育工作者所认可, 并正在从理论走向实践, 贯穿于学校的管理和教育教学实践中。

一、对生命教育内涵的理解

学者们对生命教育的内涵已有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文献中有多样化的表述:

“生命教育就是为了生命主体的自由和幸福所进行的生命化的教育。它是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 也是教育的一种存在形态”;“通过生命教育, 使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使学校变得更有吸引力、使个性变得丰富而舒展、使人格变得正直而强健”。[1]

“生命教育是对道德教育的超越与提升”, “是对应试教育、就业教育、技能教育等仅仅服务于学生的生存竞争的教育的扬弃和超越, 是引导学生珍爱生命、敬畏生命、感恩生命、享受生命的教育。”“生命教育可以在三个层面进行:生存教育、发展生命的教育、死亡教育”。[2]

生命教育是“把对儿童的理解、关爱、信任成全, 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体现出来”, “是对可能更健全生命的成全、是随顺人的生命自然的教育、是个性化的教育”。[3]

生命教育“基于对人的生命特性的理解, 促进生命的发展”。即“尊重生命的独特性、理解生命的生成性、善待生命的自主性、关照生命的完整性, 把教学与学生的生命境遇和人生经验融合在一起, 使学生在知识、能力不断增长的同时, 获得精神的丰富和完整生命的成长”。[4]

尽管学者们对生命教育内涵的表述不尽相同, 但却有着共同点, 即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多样性的尊重、对生命发展性的尊重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 同时又必须是其落脚点。作为学校, 应该为学生的生命成长提供宽松、适宜的环境, 同时还应有意识地创设条件、采取措施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 把生命教育理念贯穿于学校的全部教育教学实践中。

二、学生生命成长的维度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该怎样实践生命教育理念, 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呢?

首先, 是学生的身心成长。学生成长的最基本和外显的是身体的成长。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身体生长的特点不同, 高中阶段是学生身体发育成熟的关键阶段, 虽然第二性征的发育已基本结束, 但各器官都还在发育, 身高和体重还处于快速增长期, 肌肉的力量迅速增大, 这使得高中生从外观上迅速向成人转化。我们应该通过各种精心设计和安排的课内外身心活动, 促进每一位学生身体的协调发展, 使其健康成长。这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基础, 做好这一点, 学校才能算是“随顺了最基本的人的生命自然生长”。

其次, 是学生的知识、技能增长。学生掌握知识总量的增多和知识结构的优化, 是其生命成长的重要维度。由于高中课程内容都是经过课程专家从人类的知识宝库中精选、优化而确定的, 但目前纸笔测试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已掌握高中各科知识的记忆与应用, 用考试成绩作为这一维度的外显标志指标虽是可行的和科学的, 但不能是唯一指标。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在很多情况下是各种考试难以考到, 甚至是无法测量的。作为学校, 不仅要重视高考科目、高考内容的教学, 更要关注那些高考不考的, 容易被教师和学生忽视的但在生活实际中却极为重要的知识、技能的学习和获得。只有这样, 学生才可能获得全面的生命成长。

第三, 是学生人生观的健康发展和形成。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指出, 一个人的人生观包含了价值观、道德观、社会观三个方面, 社会观又包括人际观、自我观、审美观、宗教观和幸福观等方面, 且在18岁前后, 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一个人的人生观迅速发展并趋于成熟。[5]因此, 为促进学生健康人生观的形成和发展, 学校至少应在下述三方面有所作为:一是每一位教师不仅要以身作则, 用自身乐观、向上的人生目标、道德动机、人际观、自我观、幸福观和审美观影响学生, 更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身边的各种社会现象, 多用正面的事例、用负面现象中的正面观点引导学生;二是各班级要多借集体活动、典型事件、重要时节, 组织学生通过讨论、体验等活动, 结合优良校园行为文化的建设, 促进学生积极、向上人生观的发展和形成;三是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要将学科的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打通, 将学科知识的学习融入对社会现象、人类发展成就、人类面临的重大生存问题等的认识、分析、解读和判断中。只有这样, 才是对“健全生命的成全”, 使学生的“人格变得正直而强健”, 才能够“把人从自然状态引导到包含着更美好、更高尚的某种需求与祈向的应然状态”[6]。

第四, 是学生科学思维方法运用水平的提升。知识是人类的宝贵财富, 而知识产生的过程和在这一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则比知识本身更加重要, 对人的发展也更具价值。因此, 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习一个个的知识点, 不能只是提供现成的结论, 让学生快速记住已有的答案, 更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主动选择、独立判断, 历经知识的发现和产生过程, 体会、体验知识点间的相互联系, 理解知识产生的学科背景和科学方法。要在学科教学中让学生去体悟归纳、演绎、类比、概括、推理等科学方法, 并加以实际运用, 使学生初步理解因果规律和概率统计规律这两种形式的科学规律。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和运用技能的提升标志着其思维能力的提升, 而思维能力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标志。这也是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维度。

第五, 是学生个性特长的生长与发展。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立的生命个体, 有不同的智力特长, 有相异的个性、爱好特征, 更有各自独特的精神需求。生命教育就是要促进每一位学生在自己智力特长、爱好倾向、个性特征等方向上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和成长, 就是要“尊重生命的独特性、理解生命的生成性、善待生命的自主性”, “使个性变得丰富而舒展、使人格变得正直而强健”, 只有每一位学生能按照自己的独特个性和特长爱好获得尽可能的发展, 那才“是对可能更健全生命的成全、是随顺人的生命自然的教育、是个性化的教育”。但由于目前高考的统一要求, 班级授课制这种工业化的教育形式, 使其成为当前学校落实生命教育中最难的一点。为此, 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 教师要设计和实施多种学生活动, 包括个体独立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团队竞赛等形式, 尽可能减少整齐划一要求的教学活动, 让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优势在活动中得到张扬和发展;学校还要建立多元评价的平台, 让不同特长的学生都能得到肯定与支持;同时, 学校还要大力发展学生社团, 用社团将相同兴趣爱好的学生集聚到一起, 让他们在一个个不同发展方向的共同体中相互切磋, 相互促进, 获得各自的发展。

第六, 是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感。每个个体的生命只有一次, 每一个人的生命既属于自己, 更属于社会。学校教育要安排和设置专门的课程和活动促进学生对生命的珍贵价值的认识, 养成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学校可以开发“生命教育”的校本课程, 让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认识生命的价值, 学习呵护生命的方法、途径;每一位教师还要在学科教学中, 结合相关素材、发生在学校内外和社会生活中的与生命有关的典型事件, 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进行剖析, 培养学生呵护生命的意识和对生命的敬畏。

第七, 是发展学生社会性能力。人是在与他人的共处和交往中认识自我并获得发展的。因此, 一个人的交往能力、表达能力、合作意识、组织能力、执行能力等社会性能力的发展是其生命成长的重要维度。在学校中, 学生可通过参与或主持社团活动、班级团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 锻炼和培养这些能力, 但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的课堂学习中, 通过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代表小组向全班展示小组的作品, 或向全班师生陈述自己的观点, 或与老师同学的争论来使这些能力得到发展。这要求每一位教师要彻底摒弃以讲为主的教学方式, 摒弃以知识点学习为核心的课堂结构模式, 采用主题式学习, 把多个内容用一个主题穿起来, 用一个统领性的问题引导若干个学习活动, 形成“问题 (或任务) ———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概括提升”的任务学习行为链条, 通过课堂的主渠道促进学生的社会性能力获得提升, 从而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

至少以上七个维度是校园内全体教师以各自独特的方式促进学生的生命获得应有的发展的渠道, 也是教师自己的生命价值获得实现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长沙:岳麓书社, 2002, 253~254.

[2]肖川.大学生生命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1, 3~7.

[3]张文质.生命化教育的责任和梦想[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4]辛继湘.教学价值的生命视界[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3.

[5]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 446~457.

娱乐和教育——动画创作的两个维度 第9篇

一、“娱”为表, “育”为本

巴赞认为“电影应当有教化大众的职能, 因为电影可以以神奇的方式穿越文化、政治、艺术的界域, 点燃人的内心激情, 在动荡不安的世界中, 电影应该是‘高尚’的最后避难之地”。[1]可见电影中的“育”对观众的审美体验将产生直接影响。动画与电影是结于影像艺术的两朵并蒂花, 动画理应具有教育教化的功能。

“娱”是动画的表层形式, 是横向维度, 带给观众快意, 使观众融入到动画情境中, 是观众的第一层面心理需求;“育”则是第二层面, 是纵向维度, 传达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 使观众获得“娱”的满足的同时能在情感上达到共鸣, 从而深入地思考, 最终获得第二层次的满足——心灵获益。因而动画创作应从观众审美心理的角度出发, 同时把握好两个维度。

二、以观众审美心理为创作原点

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情感、审美理解是审美心理过程的四个要素。在审美活动中, 审美主体首先感知审美对象, 然后根据既有经验展开审美想象, 进而产生审美情感, 并最终理解审美对象所传达的主题意义[2]。动画是影像艺术, 观众在观赏时总是逐步感知其不断变换的影像和声音, 且感知与想象总是相互交替。观众的审美情感通过不断感知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并伴随影片的高潮而宣泄出来, 最终达到审美理解。因而情通则理达, 是审美心理过程中关键要素的概括。动画创作应以观众审美心理为原点, 用生动的故事情节打动观众, 进而使故事所蕴含的主题深入人心, 使观众在横向与纵向维度上获得双重愉悦。

三、把握好动画的两个维度

1. 价值观为主题

知识教育的切入极易使故事支离破碎, 使“育”流于表面而无深度, 事实证明这种有“育”无“娱”的动画片吸引不了观众。成熟的动画片往往把价值观作为“育”的主题。法国动画片《叽哩咕与野兽》中:天生聪明的男孩叽哩咕遇到问题时总会独立分析并思考解决办法, 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加上叽哩咕巧妙的“啰嗦”使小观众明白, 只要开动脑筋不放弃, 没有不可逾越的困难。影片华丽的装饰绘画风格使观众沉浸在审美享受中。与知识灌输相比, 动画传递的价值观显然更易令人接受。“仁、义、礼、智、信”这些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便具有普适意义, 国产动画应将“育”上升到精神层面, 把价值观融入饱满的故事中, 使观众获得大快朵颐的满足感。

2. 把握情感张力

引人入胜的故事是动画片成功的基础。故事能否有情感张力取决于导演运用镜头语言和把握叙事节奏的能力。这一切都要求动画导演在两个维度上综合考虑。若只看重“佐料”, 叙事没有情感投入, 动画便不可能有营养。这种视觉快餐无法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纵观国产动画的经典作品, 如《哪吒闹海》《雪孩子》《夹子救鹿》等, 尽管舍身取义而的精神在重视个体生命价值的当代显得有点不合时宜, 但这些故事对情感张力的把握总是恰如其分, 其叙事手法和节奏控制如何围绕两个维度展开, 仍值得研究和学习。

3. 经营角色的缺点

对于动画人物的设计, 缺点是必要的, 它使动画人物更贴近生活现实, 更容易使观众产生心理认同感。英国小说家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提到:“我们可以将人物分成扁平的和圆形的两种, 扁平人物依循一个单纯的理念或性质被创造出来, 假使超过一种因素, 我们的弧线即趋向圆形。”[3]经营动画人物的缺点就是从扁平人物向圆形人物转变的有效方法。如《功夫熊猫》的主角阿波就很贪吃, 贪吃使他肥胖。当这位胖乎乎的“神龙大侠”爬上台阶向对手泰龙挑战时, 阿波喘的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这一正面人物的出场彻底颠覆了人们心中传统的英雄形象, 银幕前的观众无一不被逗乐。阿波的性格特点一方面延伸了影片的横向维度, 另一方面也成为故事情节发展的推动力, 最终角色的成长使影片“育”意深远。

4. 关注观众的解读兴趣

观影是解读过程。作为纵向维度的“育”不可直白, 而应让观众通过解读领悟到。罗伯特·麦基曾说过“戏剧化的解说能达到两个目的:其首要目的是推进直接冲突;次要目的是为了传达信息。急于求成的新手会颠倒这一顺序, 将解说职能置于戏剧必要性之前”。[4]如果不作任何加工, 难免会使“育”流于表面, 苍白无力。动画只有将“育”的主题精心植入故事情节的戏剧化冲突中, 才能使观众品尝领悟它的滋味, 这也是解读过程中的乐趣。动画电影《鬼妈妈》通过卡罗琳的奇遇, 使小观众明白美好的事物背后可能隐匿着危险, 也令成人观众感悟到孩子想与父母交流的渴望, 父母的关爱对于孩子的成长有多么重要。由于商业动画片往往要考虑到小观众, 所以情节设置不如真人电影复杂, 但若“育”直白出来, 势必不能勾起观众的解读兴趣, 也谈不上令人醒悟了。

5. 向观众发问

适时适当的提问能使观众主动融入到影片的情境中来, 拓展动画的纵向维度。如《飞屋环游记》中, 大鸟凯文被查尔斯捉走后, 男孩罗素质问老卡尔:“就这样了吗?不管它了?”表面上这只是一句对白, 其实这是一个关于价值选择的问题:营救凯文和去仙境瀑布实现梦想, 哪个更重要?这个问题是针对老卡尔提的, 但此刻观众一定会猜测老卡尔会如何作答。这种猜测就是观众将自己与老卡尔进行身份互换的过程, 观众一方面有自己的答案, 一方面又很想知道老卡尔会作何反应, 故事会如何发展?这种发问能提起观众继续观看的兴致, 也是对观众道德标准的追问。

结语

作为动画的两个维度, 娱乐和教育都不可轻视。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不断发展, 观众对于“娱”的需求和理解也更加多元。凡是能触动观众情绪的积极因素都可以作为“娱”的原料, 一部优秀的动画片除了拥有能让观众捧腹的笑点外, 还可能会有令观众紧张、伤感、甚至悲痛的情节。一味哄观众开心、讨好观众的

专科院校三维动画教学探索与实践

杨勒 (衢州学院艺术系浙江省衢州324000)

摘要:国内高校对三维动画的教学虽早已开始, 但面对萎靡不振的国内动画市场, 高校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的断链, 就此本人从高校学生培养方向浅谈应用型专科院校三维动画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关键词:三维动画;就业;人才

一、问题的提出

三维动画是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发展而产生的一项新兴技术。由于其功能强大涵盖领域广, 近几年在影视制作方面, 这项新技术更是飞速发展, 经过三维加工的影片往往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因此受到了大众的欢迎。随着高校扩招的开始, 与上世纪九十年代不同, 国内很多高校均普遍开设了三维动画或相关专业, 然庞大的毕业生数量却不能满足市场需要:据统计, 2010年中国动漫产值为210亿元, 其衍生产品产值大约达到500亿元。2011年中国的动漫游戏产业市场规模突破了800亿元。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北京、上海等地召开的动漫人才招聘会上, 两百多家企业现场招聘4000余名动漫人才, 但登记应聘的各类人员只有两千多人, 达成意向仅为325人。从当前整体企业需求看, 人才缺口高达20万。企业人才缺口和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矛盾已经越来越突显出来, 对高校而言, 就业关系到学生的将来, 也直接反应出学校的教学水平, 所以改革是发展的趋势和必然。

据信息产业部相关负责人称:中国目前从事动漫产业的人才为20000人左右, 其中高中大专学历从业人员的比例约占60%。由于本人目前授课对象仅是专科学生, 所以就自己这边的高校教学情况进行分析。

二、现阶段教育中学生出现的问题

1.迷信教师:扮演追随者的角色, 对课业知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课上的任务完成了就万事大吉。

2.畏难情绪与“现实主义”。

3.定位摇摆不定:应该去大城市闯闯还是服务家乡模棱两可, 没有客观的摆好位置。

三、教学改革

1.正确学习, 注重创造力的培养

教学上除了让学生拥有深刻的理解能力外, 更应注重学生灵活敏锐的思辨能力。教师不是真理的施舍者, 应该是一位领路人, 一位通向真理之路的引导者, 而这路必须由学生们自己来发现。同时教师要懂得研究学生们每个人的内在性格, 鼓励学生暴露他们自己的外在特征, 引导的同时适时设置一些障碍, 让他们学会对抗和应付, 从而激发他们的斗志, 发散他们的思维。

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可以提高效率, 事半功倍。“学习是最终做一件正确的事, 而不是过程中正确的做事 (于丹) ”。大学区别于高中, 不仅仅是恋爱的自由, 更是知识的自学, 师傅领进门

传统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观众多元的心理需求。创作者应从当代观众的审美心理需求出发, 融入真情实感, 探索一切能使观众动情的因素和方法, 在拓展横向维度的同时, 延伸动画的纵向维度。修行看个人。教师将“点”传达给学生, 然后寻找“面”的过程应该是学生该做的事。授课中, 众多的学生对课业知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盲目地跟从教师, 一个又一个的模仿练习, 而不再对“为什么这么做”提出反问, 自己的理解和创造能力就这样被废弃了。搞艺术无“真理”。公式化的东西只能限制人的自由, 外在支配人的命令往往压制了人的创造力。学习并不仅仅是模仿, 也不只是人的一种积累, 一种固定知识回流的能力, 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的过程。

2.动力培养

教师应该发掘学生的专业爱好。当下的学生有畏难和“现实”两大特点。而解决这两大问题的最佳途径就是发掘学生本身的兴趣爱好和就业率, 这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就业前景和一个人对从事的本专业爱好有着密切关系;专业爱好的培养上学校必须提供学生以学习的良好环境, 生理的心理的, 大学学习本来就是一件快乐的事, 可以体会本是出社会以后才能感觉的那种“事业‘爱情’双丰收”的满足, 毕竟大学不是高中, 如临大敌的教学方式是不合适的。与此同时, 教师要提升自身涵养, 若把教学单纯的当成养家糊口的营生而不是乐趣, 减少了无私的奉献精神, 那就大大失去了教学的意义!

3.合理定位

定位的合理与否是教学方向的大战略。是由多方面影响的, 一方面他与学校有关, 和教师能力有关, 和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有关。另一方面, 他也与现实有关。由于地方或高校实际情况制约, 存在着专业发展相对缓慢, 而一线城市的技术发展却相当迅速, 在这种情况下, 高校学生在学校学到的技术知识可能有很大的局限性甚至已经过时, 自然对市场前沿技术的陌生也就势必导致学校与企业间的人才脱节, 毕业生毕业后就不能很快适应企业的需求。所以, 对学校而言要“引进来, 走出去”。引进设备, 引进技术, 引进技术包括引进人才, 适时请一些行业领头人, 企业技术总监, 兄弟院校间经常交流举办讲座, 创造更多交流机会来拓宽视野。“走出去”是指将教师的某些创新理念走出去, 教师队伍走出去, 走到企业一线进行学习到强于自身的高校去进修甚至出国深造。另外, 学校要明确方向, 从实际出发, 有能力的本科院校应当鼓励到大城市就业, 好技术都在大城市, 也只有大企业可以赋予人才更多的技术和物质需要。对于较偏远地区或专科院校来说, 可能立足点低或许是正确的策略, 抢占二三线城市的低端市场未免不是现实和“接地气”的想法。

用“道”“术”两字来谈专业建设。道:是法则是船舵, 术:是方法是船桨。在我们的专业建设中在我们教师的个人发展中, 只有正确把握住了“道”, 才能更好的发挥“术”, 左右举棋不定, 自我定位一天一个梦是不可取的。

参考文献

[1][法]安德烈·巴赞.崔君衍译.电影是什么/[M].修订版1版.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8.11:9.

[2]滕守尧, 审美心理描述[M].1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11:52-79.

[3][英]爱·摩·福斯特.小说面面观[M].1版.花城出版社, 1984.12:59.

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维度 第10篇

思想教育内容是一个集合概念, 它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相互联系、互相渗透、互为条件、互相制约构成的统一体。作为思想教育“血液”的教育内容, 规定了思想教育涉及的范围和性质, 蕴涵着思想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是思想教育目标的具体化, 是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互动的中介, 是开展思想教育活动的依据。

(一)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 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的地位。它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基本内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就是要把这些要求有机地融入到高校思想教育的内容之中, 坚持开拓创新和按照“三贴近”的原则, 不断改进和完善高校思想教育的内容。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和教育学生, 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激发活力, 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 深入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 不断增强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 增强思想教育工作的创造力、说服力、感召力,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引领大学生中日趋个性化、多样化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 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 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识。

(二) 突出公民道德教育。

在人生的道路上, 人们每时每刻都会遇到公与私、义与利、苦与乐、生与死、荣与辱、真与假、善于恶、美与丑的观念碰撞和严峻选择。这就告诉我们, 大学生思想教育一定要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 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要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 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深入研究学生的接受心理和知行转换机制, 精心设计将教育的基本要求具体落实的一系列中介环节和实际步骤, 把道德实践活动融入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引导大学生从身边的事情做起, 从具体的事情做起,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三) 深入进行素质教育。

深入进行素质教育, 就是要以素质教育为依托和支撑, 拓展和延伸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内容空间, 寻求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结合点, 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 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的协调发展。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在注重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基础上, 要强调以下三个方面的教育内容。

1.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是由诸多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 表现为一个人的性格、气质、品位、修养、境界等, 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 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 它包含了科学的理性、道德的至善、艺术的完美、思维的深邃和知识的广博, 是一种崇高的文化精神。人文素质教育是通过人文知识的教育和人文精神的熏陶, 广泛汲取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的丰富内容, 以其知识性、启迪性、趣味性吸引人、感动人, 给人以智慧和力量, 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

2.加强人格教育。

人格教育是通过观察、评定方法, 来了解学生人格特点, 采取各种教育和心理学手段, 改进、补救人格缺陷, 促使人格健康发展, 形成健全人格。高校思想教育要通过各种教育手段、途径, 促进学生对自己内心世界的了解, 以及对周围环境客现全面的认识, 使之能自觉地把握自我价值、人生意义, 自己解决问题, 从而自立、自任、自重、自爱, 进而导向健全人格。要培养学生坚持真理的理性精神和高尚的德行, 学会保持人格完整与独立。要注重学生人格发展中的协调发展, 不仅要重视学生的社会化, 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格特征, 使学生自觉养成理解别人、尊重别人, 舍人之短, 真诚合作的优良品质:同时又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 教育学生遇变不惊, 强化主体意识和主体地位, 逐步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现代社会的开放性、复杂性和易变性, 尤其是多元价值观的冲击, 使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 不同程度地导致某些心理失衡、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因此, 要大力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 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 以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优化心理品质, 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 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 提高心理调节能力, 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二、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维度之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

(一) 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领导机制。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要加大力度, 关键是要建立强有力的领导机制。所谓领导机制就是领导的意图和职能借以实现的组织机构形式, 具体是指国家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为实现一定的领导职能而确定的机构设置和权限划分的制度。但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 应当实行“在党委统一领导下, 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 党政各部门和共青团、工会等人民团体齐抓共管, 形成合力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导机制”。中共中央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机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按照中央文件精神, 要建立和完善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全校紧密配合、学生自我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根据这个要求, 首先要建立和健全组织领导管理机制。高校党委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 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学生管理工作的重大意义, 切实把学生管理工作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上, 通过党委领导下的学生工作委员会, 及时研究和解决涉及学生健康成长和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 安排部署学生管理工作, 加强对学生管理工作的统一领导。不管学校实行何种领导体制, 必须建立起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管理机制, 党委书记切实承担起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责任人的职责, 校长对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负责。在领导和组织保障方面, 必须始终不渝坚持党委领导下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积极营造党委领导下的院、系两级管理, 以系为主、条块结合, 以块为主、党政领导共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保障系统。其次, 建立和健全各部门密切配合的共管机制。必须根据《意见》精神建立具体组织管理机制。学校层面成立党政一把手为组长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小组, 统一领导全面负责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学生工作部 (处) 牵头, 教务、组织、宣传、后勤、保卫、“两课”教学部等单位联动工作协调机制, 定期召集专题会议研究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职能部门要与学院其他部门紧密合作, 交流情况, 积极当好学院党委的参谋, 为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共同努力。学工、教务、后勤等部门都要明确各自的职责, 建立责任制, 密切协作, 积极配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对因忽视、放松或削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酿成问题并造成严重后果的, 要严厉追究领导责任。

(二) 改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奖惩机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的评价机制将从更深层上为我国教育方针的贯彻执行提供内在保障。如何把思想政治教育己有的实践成果用科学的体系固定下来, 并形成今后指导教育的长效机制, 这就需要建立评价体系, 形成评价机制。构建有特色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体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建立评价机制要坚持的原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必须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出发点。具体要求:在评价过程中必须遵循方向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继承与创新原则、整体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教育与管理结合的原则、他评与自评结合原则。

2.创新评价机制的基本思路。要做好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工作, 就应形成一套符合新世纪发展要求的新评价机制。新评价机制的构建思路应该突出:评价内容的全面性;评价方法的多样性;教育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注重评价的教育性和发展性功能: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要彰显人格:定量与模糊相结合的评价机制。总之,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问题的研究与探讨要贯穿于高等教育改革的始终, 在实践中总结, 不断积累有益的经验, 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经验的进一步积累、理论知识的不断补充, 我们一定能探索出一条既科学又具有操作性的新的评价体系。

(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奖惩机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奖惩机制是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长效性的重要动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具有的激励性功能与目前高校所采取的具体奖惩手段本质上具有一致性。

1.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奖惩机制应遵循的原则。一是整合性原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奖惩机制就应当在学校奖惩机制的基础上, 汇集全社会力量, 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的长效性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二是科学性原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奖惩机制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必须建立在科学的评价机制上, 要以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大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奖惩和惩罚的目的, 必须考虑到大学生走向社会后的关联性。三是实效性原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克服形式主义, 做到“三贴近”, 就必须使奖惩机制落到实处。奖惩机制要采取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方法, 对教育者和学生的奖惩要适时、适地、适宜的进行。四是长效性原则。要坚持社会和学生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 采取科学的评价体系、采用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手段, 整合社会的合力。这些都在不同程度和不同层面上确保了奖惩机制的长效发展。

教育维度 第11篇

[关键词]文学教育;人文精神;审美维度

教育文化的形成以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为背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而进步。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源远流长,其伴随着的教育思想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创新。教育文化以社会历史为基础,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社会表现形式,其价值观取向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都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它凸显出当时社会和时代的意识形态与人文风貌。关于文学教育这个话题,谢谦先生早在2001年的《论高校古典文学教学的误区》一文就指出:“古典文学教学既务虚又务实,要以培养学生人文智慧、高雅素质、情趣、谈吐与文笔为重要目标,让学生多读、细读文学名著,从中体悟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古典文学的艺术魅力,并辅以诵读背诵与模拟练习,将古典名著的语言艺术化为己有,进而转化成一种实用技能。”①在这里,他即提出了学科性质的定位,也对于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学生给出了自己的见解。无论从学科性质、人才培养还是社会发展来看,人文和审美,对于文学教育,两者缺一不可。

一、文学教育的人文维度

文学是人学,它比一般学科都更加注重信仰的引领、情感的契合、心灵的体悟。所有文学的活动都离不开人,所有的文学艺术作品也都是围绕着与人相关的一切。既然文学教育和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那么其人文属性的地位就不该忽视。“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所变现出来的对自己、对他人、对自然、对人生、对社会的认识、情感和态度,并由此体现出来的精神境界。这种精神境界,也称人文精神;其实质就是‘以人为本,对人尊重,对自然与生命的热爱和敬畏,能做到人与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追求人生价值、人生理想实现的情怀。”②人文精神是以人文为核心,文体为内涵,具有普遍性和科学性的世界观、价值观。尽管每个人对世界、对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各不相同,各自有着各自的价值理念和生活追求,但是是否以人为本、是否把对人的尊重和关怀放在第一位,是人文主义思想区别于其他自然科学、宗教神学的显著特点。尽管不是每个人对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过深刻的思考和准确的定义,但是所有人类的行为都是依赖于一定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它们支配着人类思维和方式的模式。也就是说人对世界的看法最终的核心和落脚点依然是对于人的本质和价值的看法。所以,人文主义精神是以揭示人生的理想、命运和精神的价值意义为目的的,对于学生人格的健全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人本思想不同于古代人本思想。“现代人本之‘人是人民之‘人、自本之‘人、主体之‘人、本体之‘人、发展之‘人,古代民本之‘民是臣民之‘民、神本之‘民、客体之‘民、工具之‘民、生存之‘民。 ”③人文精神的本质不仅在于尊重人的发展规律,其终极价值在于是否以人文本。“人文精神以人为本至少有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层含义:一是以人为目的,二是一以人为本原。人只有以人为本原才能以人为目的,只有以人为目的才能以人为本原。”④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但自然却不能给予人类精神和内涵,人类的精神和内涵是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人的实践既创造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创造了自己,人是实践的人,实践是人的实践。因此,人必须尊重自己,关心自己,以自己为终极关怀。把人和自然看作浑然一体,不分你我的‘天人合一思想不是人文精神,而是自然主义。把人看作与自然对立、不受约束、可以肆意掠夺自然的思想不是人文精神,而是人类中心主义。人文精神既是以人为本原,以人为目的的精神,又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人文精神,也是科学发展观。”⑤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人们对待知识的态度充满了功利和扭曲,功利化的求知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诸如“知识就是金钱”、“知识换取财富”等口号,这样的读书心态,真实地反映了对于知识选择性学习的态度:学生对那些对自己有实际用途的知识就学,而对其他的知识(尤其人文知识)缺乏热情和兴趣,人文知识匮乏和人文素质低下的情况令人堪忧。比如一些学生一味地强调自我个性的解放,缺乏诚信意识和责任感,对于生命的漠视和麻木,以及不懂得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这种严峻的现实状况下,也对我们的文学教育提出了要求和标准——人文知识的作用是目的性而不是手段性、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将人文知识变成一种内在的能力,去帮助学生获取精神食粮、增加生活底蕴、积极倡导“为读书而读书”、“心灵化读书”。以此,来消減和淡化强烈和浮躁的“功利性”读书,逐渐培养起学生把读书当做一种以求知为目的、把读书当做以追求真理的过程的求知态度。人文精神形成和教育的方式不同于人文知识形成和教育的方式,人文知识的形成是一个文化的外在形式,通过听和看便可获得,是一种单一的输入方式;而人文精神的形成则是一个长期的内在的缓慢过程,它虽然离不开人文知识的支撑,但更多地依赖于心灵深处的体察和感悟,输入和输出双管齐下,才可能将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内化为个人能力和素养。因此,人文素质的培养,人格精神的塑造,是文学教育一个重要的环节。

二、文学教育的审美维度

何者为美?这是美学界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从柏拉图开始的许多哲学家、美学家以及文艺理论家都进行了不懈的探讨和研究,但对于美的定义依然各执一词,可见关于美的问题本身就是复杂和深不可测的。文学教育中往往以优秀的作品给人类以启迪和滋养,这种功能的最终指向是构建起一个和谐的精神世界,达到理性和感性的平衡。它的实现恰恰是因为文学作品构建的这种“美”。这种“美”不仅是作者用语言描绘的具体的美,而且在于阅读者将这些具体人、事、景与自我的想象和理解进行完美的拼接之后的愉悦和享受。

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中,把整个教育分为“心育”和体育,“心育”又可区分为智育、德育和美育。王国维通过与智育和德育的比较来确定美育的性质。他把人的精神分为知、情、意三个方面,“对此三者而有真、善、美之理想:‘真者知力之理想,‘美者感情之理想,‘善者意志之理想也。” ⑥美育,就是用美来陶冶人们的情操。“要之,美育者,一方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臻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和智育之手段,此又教育者所不可不留意也。”⑦就是说,美育一方面有其独特的属性和地位,另一方面,它和德育、智育互相依存,是促成德育和智育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然人心之知情意三者,非各自独立,而互相交错者。如人为一事时,知其当为者‘知也,欲为者‘意也,而当其为之前(后)又有苦乐之‘情伴之:此三者不可分离而论之也。故教育之时,亦不能加以区别。有一科而兼德育智育者,有一科而兼美育德育者,又有一科而兼此三者。三者并行而得渐达真善美之理想,又加以身体之训练,斯得为完全之人物,而教育之能事毕矣。”⑧在此,王国维对于美育的认识是全面而客观的。

继王国维之后,著名的教育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者蔡元培对美育的问题也经行了深刻而系统的研究。他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不仅在关于美育理论上有所建树,还在行动上积极支持和宣美育理论。他在《美育与人生》中说:“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要转弱而为强,转薄而为厚,有待于陶养。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做美育。”⑨美的对象之所以可以作为陶养的工具,是因为美得普遍性和超脱性。“一瓢之水,一人饮了,他人就没得分润;容足之地,一人占了,他人就没得并立;这种物质上不相入的成例,是助长人我的区别。自私自利的计较的。转而观美得对象,就大不相同。凡味觉、嗅觉、肤觉之含有质的关系者,均不以美论;而美的发动,乃以摄影及音波辗转传达之视觉与听觉为限,所以纯有“天下为公”之概。名山大川,人人得而游览;夕阳明月,人人得而赏玩;公园的造像,美术馆的图画,人人得而畅观。”⑩这种美的普遍性,打破了这种美的对象和欣赏者之间物占有关系,于是从小我到大我,进入了一种无私的境界,所以其中又必然包含超脱性,使人“超于生死厉害之上,而自成兴趣,故养成高尚、勇敢与舍己为群之思想者”。? 概括来说,蔡元培的美育观其实是一种“美感教育”。

从现代教育观念和学科性质来说,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文学教育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从文学教育的定位看,文学是艺术,审美教育带领学生在潜移默化当中接受艺术的熏陶:带领学生在经典文学作品中接触美、发现美;引导学生文本细读中感受美、鉴赏美;鼓励学生在参与文学活动中创造美、展现美。从学科内容特点看,语言艺术的生动性、人文因素的丰富性、情感表达的充沛性在文学作品中都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汉赋博富绚丽的辞藻、结构的宏大,唐诗对于舞蹈、书画艺术的描绘,宋词音乐性和文学性的结合,元曲形式的活泼、风格的清新、描绘的生动和题材的广泛,这不仅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流变的多样性,也使我们从中看到了传统文化中内容和形式完美结合的艺术形态的美。再比如,陶渊明淡薄名利的求真品格,孔孟“仁者爱人”的民本思想,庄子无为的人生智慧,辛弃疾、陆游强烈真挚的爱国之心,苏轼旷达、洒脱的人生观等等,其蕴含的人性的至善至美,对于学生人格的培养和性格的塑造都有着积极和正面的作用。

三、人文素质和审美素质在文学教育中的培养

(一)文本解读

文学教育如何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和人文素质,首先要重视文学文本的解读训练。文学教育是典型的审美教育, 是人格教育,是情感教育。文学的情感教育最直接的途径是发掘内心深处的感动。人都有喜怒哀乐的情感,都有对真善美的追求和渴望。所有这些情感和需求如果在文学文本中找到了对应和共鸣,在特殊的语言环境、人物形象、情节发展中,就会触动到人类最本质、最柔软的角落,继而产生一种阅读的震颤感和愉悦感,当完成这一过程后,阅读者不仅实现了对文本的解读,更重要的是达到了一种审美境界,“就是在具体审美活动中被具有某种独特性质的客体对象所深深吸引,情不自禁地对之进行领悟、体味、咀嚼,以至于陶醉其中,心灵受到摇荡和震颤的一种独特的精神状态。”? 强调文学文学文本的解读训练,一方面,是要避免在教学过程当中的“灌输”或“绝对化”,过于注重创作背景和文法理论知识,却往往忽视了对于文本自身的阐释和其精神内涵,这往往导致学生在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知识的僵化;另一方面,文本的解读和阐释是针对于学术的浮躁和急功近利的行为,当今社会往往将落脚点和关注点放在如何将知识和学术化为物质财富,对于文本中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一笔带过甚至不屑一顾。因此文本的解读作为文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要实现学生(读者)与文学文本之间最直接的“对话”,也就是让欣赏者参与到文本环境中,由浅及深,先是认知和理解,后达到欣赏和鉴别,完成审美的愉悦和精神的升华。文学文本本身含有的多重性质,这样的特点使得阅读主体可以有足够大的“空白”,产生丰富多彩的联想和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去调动阅读主体加入生活经验,激发阅读主体的共鸣,消除作品和自己之间的时间、空间和社会的隔阂。根据西方接受美学理论观点,作家创作出的作品只是具有表面形式的纸制品,只有在经过读者的阅读接受时,才能转化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存在,从而最终实现其文本的艺术价值。完成对于文本的阐释和解析的阶段过程,那么学生不仅可以获得知識,而且培养了审美感知能力和审美理解能力。

(二)诵读训练

文学教育是语言艺术的教育。很多情况下,人们往往片面地把语言作为一种简单的交流工具。“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形式。”?一个人对于语言运用的能力,是可以间接反映出他内在品德、思维特点以及文学底蕴的。语言除了交流的基础功能,它还可以将人类所想所感表达出来,赋予这种形式以久远的生命力,因此,人类许多精神文明的伟大作品得以保存和流传。同时,语言是具有审美属性:韵律美、色彩美、情感美。综上所述,文学语言不是单一的、刻板的、苍白的,它恰恰深刻的、艺术的、灵动的。文学教育的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以语言为基础。文学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和人文素质,第二个要点就是提倡美读。美读即有感情的朗读。这是一种高层次的阅读方法,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培养对于美的感知能力。文学教材中选用的文章,大多是文笔优美、感情充沛的佳作。自然美、韵律美、色彩美、艺术美等美的事物存在于字里行间。而有感情的朗读便可以让这些美得到很好的诠释。高水平的朗读可以将节奏、韵律和语调的灵动和跳跃表达出来,使学生在感受声情韵律的美感时,也产生关于美的联想,这样便可在潜移默化当中进入文本的情感世界,达到与文本的和谐统一,最终建立起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桥梁,达到最终的情感共鸣。

(三)写作训练

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和人文素质,除了前面提到的重视文学文本阐释和提倡美读之外,写作训练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学以致用,发掘文本的深层思想,并且在有感情的朗诵之中触碰到美的意义,有了这样的前提和基础,写作活动实际上是一个将理论实践化的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思维、知识,满足学生表达的诉求,同时也在自我认识和自我反思当中对应了文学教育的要义。这样的教育过程需要一个宽松、真诚、自由的气氛。“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揭开生活的伪装直面自己的存在经验,才能毫无顾虑、担心和恐惧地呈现、表达、反省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任何的虚伪、专制、等级和权威在人文知识教学中都是可以摒除的。”?教师不应该以自己的经验代替学生的经验和尝试,摒弃人为地去限定范围和话题,而应该鼓励和引导学生自由地、充分地在写作中表达美、创造美。文学教育的的最终指向不是一种空泛的理论,而应该理论联系实际,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应该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写作训练的过程可以将学生的思维和能动性结合起来,培养其动手能力,养成扎实严谨的学风,对于美的鉴赏能力和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歷史时期,教育所承载的价值和义务是不一样的,它是特定的某个时期教学价值的象征和符号。对于不同时期教育理念的总结和反思,使得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在人类发展史上不断进步。文学教育的意义尤为重大。它影响着一个人的成长、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壮大甚至有力地推动者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以人文和审美为后盾的文学教育,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突出文学的地位,进而达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

[注释]

①谢谦:《论高校古典文学教学的误区》,《四川师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第35~38页。

②胡强:《审美与人文—关于古代文学素质教育的思考》,《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29卷第2期.

③董根洪:《论现代民本思维与古代民本思维的区别》,《学术交流》,2004年第11期,第23~27页。

④⑤?张立昌、郝文武:《教育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54页、第255页。

⑥⑦⑧王国维:《王国维文集》 (第三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57页、第58页、第59页。

⑨⑩?蔡元培:《蔡元培先生全集》,中国台湾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640页、第958页.

?朱立元:《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19页。

有效法制教育的价值、维度和目标 第12篇

一、恩格斯有效意识理论的启示

有效性意识是人类实践活动中产生的一项基本意识,它是随着人类实践活动而萌发的。 关于有效性产生过程,恩格斯有深刻论述:随着人类运用工具,人们的“ 头脑也一步一步地发展起来,首先产生了对影响某些个别的实际效益的条件的意识,而后来在处境较好的民族中间,则由此产生了对制约这些条件的自然规律的理解”[1]。 恩格斯论述了有效性意识的两个问题:一方面论述了人类有效性意识产生和发展的进程,另一方面揭示了人类有效性意识与人类实践活动的内在关联。 物因为对人有用,而被感知。 这样人类有效性意识逐步从对象性活动结果的直接性认识发展到对该活动产生的条件的关注,也即恩格斯认为的对影响“ 实际效用的条件的意识”。 由此可知,人类有效性意识发展演化的基本脉络是:首先从关注对象性活动结果效用以及结果对主体需要满足有效性的关系开始,到对影响制约对象性活动导致结果效用的诸因素条件的关注,再到对对象性活动有效性产生和实现规律的把握。

从恩格斯有效意识的发展演变来看,有效活动的根本问题是实践活动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度,满足程度高,则有效性强;满足程度低,则有效性弱。 有效意识与教育结合,可以形成有效教育观。 借鉴该理论,有效法制教育是法制教育实践活动及其结果对形成和发展主体法律素质需要的满足属性。 法制教育结果的有效是感知与评价教育实践活动有效性的根本依据,具有标杆作用。 显然,法制教育的核心和生命力在于能否实现有效,至少有三方面启示。

第一,有效意识对法制教育具有独特价值。 法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和标准。 要实现法治, 就需要在公民中确立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和理念,客观要求教育必须是有效的。 有效性意识将使得人们开展对法制教育效能的审视,教育不再是只关注教育过程而忽视教育结果的行为。

第二,法制教育活动存在多种制约因素,它们也正是提升有效性的着力点。 教育效果的达成,须深入到导致这一结果形成的动态法制教育系统和活动过程中去,深入到构成这些要素有效性的分析中去。 没有符合法制教育系统的要素,自然就不能导出有效的教育结果。

第三,实践活动应当以满足特定主体的需要为根本目的。 法制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背后也有深深的需求目的。 既表现在微观层面上受教育者的需要,也表现在宏观上国家层面的需要,当需要体现得越强烈,活动也就越积极,效果也就越好。

二、有效法制教育的价值

第一,有助于贯彻落实《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精神,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十八届四中全会《 决定》 指出:“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2]显然,推进依法治国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目标,也是法制教育活动要体现和服务的方向。

工具主义教育观认为教育离不开社会,不可为教育而教育,教育是在社会中存在和发展的,相对于社会而言,教育必然是一种工具[3]。 教育塑造人,人形成群体,群体推动社会的进步。 法制教育具有深刻的政治内涵,其对法治模式构造、运行与变迁具有先导和基础作用[4],为社会培养具有法治思维的建设人才、营造公平合理的社会环境、对实现法治具有独特价值,是一种有效的政治资源。

第二,有助于完善法制教育有效性理论,激发有效性意识,提升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目前,法制教育存在“ 低效”甚至“ 无效”的现象,法制教育的“ 投入”与“ 产出”并没有成正比例发展。 相比法制教育有效性不强的现状,教育者有效性意识的缺乏更应该予以关注。 不少法制教育者安于现状, 或者缺乏改变现状的方法以及意志力,对教学效果不管不问, 对教育的冷漠和责任感的缺乏,严重削弱了教育效果。“ 质量与效益问题是教育的永恒话题。 没有质量和效益的教育是没有存在价值的。 ”[5]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了“ 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 的教育理想,“ 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疑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6]。 显然,有效性意识是主观能动性的综合表现,是活动取得成功的内部保障。

没有明确的动机,也就没有明确的行动。 海德格尔( M.Heidegger) 在《 存在与时间》 中将人的基本状态描述为“ 被抛入的设计”,人被抛入到这个世界之后,剩余的工作就要靠自己的选择与设计。 但是,人要设计与选择,有一个前提,是人必须具有“ 内在性的觉醒”。 唤醒有效性意识非常重要。

三、有效法制教育的维度

在提升法制教育效能方面, 研究成果主要有:( 1) 改进法制教育的方式,合理调整教学内容,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打破传统课堂的局限[7]。 ( 2) 拓展学习途径,如开展模拟法庭、法律辩论等自学活动。( 3) 切实更新观念,转变思想,制定符合实际的教学计划;提升教师素质,发挥骨干作用;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丰富教学方法;完善教育考核;领导重视,创造良好环境[8]。 ( 4) 深刻认识法制教育的重要性;深入推进法制教育改革,科学化、体系化法制教育研究[9]。 ( 5) 将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有效结合,重视人民主权、 为人民服务、 诚信等核心价值观念教育[10]。研究还提出了不少共性主张,如:将个体文明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将法律素质教育与德智体美育相结合;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推进民主政治建设进程,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等等。 还有人提出要充分利用好网络媒体、进行网络法制教育的建议[11]。 还有学者研究其他国家的有益做法,以此完善我国法制教育[12]。 有效法制教育范畴广泛,涉及教育意义、地位、价值、目标、主体、客体、环境、路径、评价等方面,综合来看,现有研究系统化不强,局部性研究居多,关于方法的研究是焦点和热点,其他方面往往被忽略,这与判断、说明和评价的视角有关,其根源是研究维度的问题。 需要多层次、多方位和多角度研判,而不是僵化或局部化的分析。

恩格斯有效意识发展“ 现象—原因—规律”的演变过程,揭示出寻求有效法制教育的“ 现象”,必须准确界定“ 原因”,才能揭示其发展规律,显然“ 原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其界定非常关键。 任何系统均是由一定要素组成,要素是事物必须具有的实质或本质、组成部分,事物的形成和发展必须以要素为前提和基础,在此意义上,要素即是探究原因的方向。 法制教育关系作为一个有机教育系统,有多种教育要素构成,包括教育目标、教育主体、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构成,它们即构成了法制教育的“ 原因”。 任何过程的有效,不能脱离具体要素, 要素与整体过程的有效具有不可剥离性。以要素为化解矛盾的着力点,有助于综合生成整体的有效。 显然提升教育要素是寻求有效法制教育的基本维度。

正确、合理的维度,将使教育获得巨大的发展动力,应处理好以下三个基本问题。

第一,法制教育关系影响因素的界定问题。 目前,理论界关于教育要素构成尚未达成一致,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学说:“ 三要素说”认为教育系统由教育者、 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三个基本的要素构成。“ 四要素说”认为教育系统由教育者、 受教育者、 教育环境和教育模介四个基本要素构成。“ 六要素说”认为教育系统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途径和教育环境六个基本要素构成。“ 七要素说”认为教育系统括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效果和教育反馈七方面的要素构成,等等。 作为教育系统的构成部分,到底哪些影响因素可以作为教育要素, 哪些不是,对这一基本问题的争议,使法制教育的影响因素复杂化。 此问题是确立法制教育维度的关键所在,须在法制教育关系之中,以有效教育为标准和目的进行全面研判。

第二,诸要素与教育有效性的关系问题。 在理论上, 有效法制教育就是对其应然构成要素的提升,简而言之,就是如何提升要素的有效性问题。 而从教育实践来看,教育要素的现状与教育目标尚有差距。 例如,当前法制教育目标为提升受教育者的“ 综合法律素质”, 它在各要素中处于核心地位,具有支配和主导作用,是衡量法制教育整体是否有效的重要方面,但综合学界研究成果,目标存在过于抽象化、实践性不强和缺乏差异性的问题。 还如教育方法, 是教育者认知水平与认知能力的反映,也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间双向交流的中介,但是从研究成果来看,法制教育多采用灌输式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方法的科学性、先进性、新颖性和独特性不足。 显然,法制教育存在要素有效性不足的问题,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其积极作用, 克制其消极作用,建立起要素与有效教育的逻辑联系,即“ 需要的结果与行为间的关系问题”,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第三,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协调问题。 撇开影响因素的争论不议,假定基于一定的维度,影响要素予以明确。 理想化的状态是:充分发挥各要素的积极性,诸要素间关系和谐,形成合力,最大程度实现有效的教育结果。 但现实中,一种要素存在问题,往往会制约其他要素作用的发挥,并且一些外部要素难以控制和改变,如较差的法治环境下,若普遍存在司法腐败、权钱交易,要让受教育者信任法律,无异于痴人说梦;还如教育目标过分地强调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就会削弱个体法律需求的满足度,影响受教育者学法、用法的积极性等。 显然,这些要素间关系既联系紧密,又错综复杂,既有“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紧密互动,也有“ 此消彼长”不能两全的矛盾对立。 寻求有效的法制教育,当然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这些要素的积极作用,抑制各要素间的消极互动,使其关系和谐,力量方向一致。

四、有效法制教育的目标

在实践中,提高综合法律素质是法制教育的目标。 法律素质是个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将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识内化,并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行为特征和心理品质。 在内涵方面,法律素质具有抽象性,易产生歧义。 一个笼统、抽象的目标势必缺乏可操作性,将制约教育关系主体需要的满足度,对此德育理论的品格发展理论具有借鉴意义。 德育理论认为个体的品格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发展,教育过程也即是培养知情意行的过程,知情意行构成了品格的四个基本要素,四个阶段是依次递进、逐步发展的,在不同阶段,教育具有不同的追求目标。 作为德育组成部分的法制教育,德育理论对法制教育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对克服教育目标的抽象化具有启示意义。 法律素质作为一种品格,它包含了知情意行四要素,那么法律素质也就可以分为“ 知”的目标“、 情”的目标“、 意”的目标和“ 行”的目标。

确立全面素质的培养目标有何意义? 其一,有利于防止教育目标追求的片面化。 当前法制教育目的存在两种倾向:( 1) 法制教育知识化,片面强调法律理论素质的培养;( 2) 法制教育理想信念化,片面强调社会主义理念教育。 很明显,理论素质和理想信念仅仅是素质的一部分,并未全面反映法律素质的内涵。 其二,防止教育目标的抽象化。 综合法律素质可以理解为主体从事社会实践活动必备的法律条件。 而此“ 条件”具体是什么,并未明确。 其三,对实现教育目标具有意义。 个体品格是沿着知、 情、意、行的顺序发展,教育过程也即是培养知情意行的过程。 教育者按图索骥,教育更加有的放矢。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 以全面提升法律理论素质为知识目标。知识影响思想,思想生产观念,没有法律知识,自然不能形成正确的法制观念。 法制教育知识目标是受教育者应当具有的对法制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从法制教育的普法性质来看,法制教育是为了运用法律、指导行为,养成规则意识,最终能用法律思维处理工作生活中的基本问题。 因此确定目标必须紧紧围绕这一宗旨, 既不能一味沉溺于知识的智力教育,也不能变为流于形式的法治精神教育;既不能盲目照搬法学教育内容,也不能盲目借鉴大众普法内容;既不能过于深奥,也不能过于肤浅;既不能过于宽广,也不能过于狭隘。 应在全面性、深度等方面做出恰当取舍。

第二,以信任法律为情感目标。 法律情感是伴随着法制理论认识而产生,是人的法律需要是否满足的情感体验。“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13]伯尔曼也指出若“ 剥夺了法律的情感力量,则法律将不能幸存于世”[14]。 国内学者也提出“ 真正的反抗也许不是某种对抗,而是某种规避或者沉默”[15]。 冷漠、消极对待法律的情绪是法制教育的无形阻力,积极法律情绪体验非常必要。 法律感情可分为信任法律和信仰法律两个阶段,前者是初级阶段,后者是高级阶段。 基于法制教育具有大众普及性质,过高要求对多数人是不现实的,应当以信任法律为情感目标,待公民法律素质普遍较高时,再将目标提升到最高目标,即信仰法律。

第三,以养成自觉法律意识为意志目标。 法律意志是个体法律动机冲突中的张力,这种张力直接影响个体法律行为的选择意向,通常表现为行为控制能力的强与弱, 是人主观能动性的突出表现,是一种独特价值的法律品格。 当前,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 法治面临着复杂的内外环境,面临着诸多的困难挑战,也面临着非法治状态下的种种诱惑,而“ 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16],法律意志无疑是维护法律权威、采取法治行为而购买的有效“ 保险”。 自觉的法律执行力是法律意志较为稳定的一种心理状态,它包含了主动、果断和坚韧的元素,具有良好法律素质的个体, 其法律意志必然是自觉性的,而不是被动性的。 自觉的法律执行力是个体在法律规则理性的引导下, 体现出的作为或者不作为的意志力。 培养法律的意志既要发挥个体的自觉性,也要发挥法律的强制性,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形成良性合力,法律意志力的自觉性才能真正培养起来。

第四,以养成法律行为习惯为行为目标。 在公民综合的法律素质中,忠实地践行法律是个体难能可贵的品质,由“ 知”到“ 行”是巨大的考验,是由“ 量变”到“ 质变”的过程。 一般来看,个体对法律知识准确把握、情感上信任法律、意志上自觉履行法律,与个体法律行为会呈现正向的发展关系。 但由于外部环境和个体心理因素的复杂性, 有时受教育者的知、情、意、行等要素并不能协调一致,会出现不平衡性。 尤其是从“ 意”向“ 行”的转化过程中,由于个体的法律情感淡薄、自觉性意志不够强,会出现言行不一、知法犯法的情况。 如何将个体的法律思想外化为法律行为,并持之以恒,形成习惯? 潜在的思想意识是支配一切行为的动力之源,应当做好思想意识的教育和训练。 其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育者必须准确把握受教育者法律素质诸要素的状况,确定缺少的要素和薄弱环节,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确定教育的重点和发端,改变发展不平衡的状态。 其二,加强法律思维训练。 法律思维是运用法律依据对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形成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决定的过程。 思想是行为之源,只有具有了正确思维的方式,才能对行为进行选择、比较,并使之完善和理性化,法律思维是法律行为的思想保证。

当然,四个分目标体现总目标,实现总目标。 对任何方面的忽视,都会造成个体综合法律素质的不完整。 另一方面,法律品格并不是有关法律知情意行的简单叠加,而是这些目标的交融与渗透,因此,培养法律品格必须将这些分目标整体考虑进去,和谐划分目标间以及分目标与总目标间的关系。

上一篇:高校基本建设项目论文下一篇:设计决定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