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起源之谜

2024-09-09

人类的起源之谜(精选8篇)

人类的起源之谜 第1篇

如果要追溯长笛这种乐器的历史可以到4万3千到3万5千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后期去寻找他的祖先。在德国施瓦本(Swabian)地区山脉的人类,他们吹奏的三孔笛子使用的是当时那个时代最好的材质,由长毛象牙做成。在人类每个文明的时期都曾经有着各种不同的音乐形式,3万5千万年前冰河时期的德国南方也许一个男孩正在吹奏长毛象牙笛骨演奏音乐,这完全就是人类文明艺术的火光,照耀着这冰冷漆黑的冰河世纪的夜晚。迄今为止发现的疑似最古老的长笛大于是在4万3千年前,是由幼年期的洞熊的股骨做的笛子,骨笛上有2到4个洞,骨笛已经只剩下了碎片但笛洞孔能够清晰可见,这只古老的笛子碎片是在迪维·巴贝(Divje Babe)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中发掘出来的,这处遗址地处斯洛文尼亚(Slovenia)。这么古老的笛子到是哪个民族使用工具精心制作出来的?是尼安德特人吗?其实这次考古发掘也是到现在为止的有着巨大争议的,到现在为止这只幼熊骨笛都没有得出最后的结论,古生物学家卡尤思·迪得里(Cajus Diedrich)研究了十几处史前动物的话是希望找出当时的动物才是这些骨笛的制作者,因为冰河时期鬣狗(Hyaenidae)的牙咬力惊人,犬齿发达,能够轻松在幼年的洞熊骨头上穿洞。科学家们没有在尼安德特人的笛子上发现过任何的石头雕琢或者凿过的痕迹,所以有极大可能是洞熊幼崽骨头上的笛孔并不是人类开凿的而是鬣狗牙齿咬猎物骨头留下的孔洞。

既然如此谁才能够号称最古老笛子的制作者呢?我们还是回到4万多年前的德国西南部,那时候的现代智人就已经掌握了这门技术,他们使用秃鹰的骨头和猛犸象象牙制作骨笛,在现在考古发现的秃鹫翅膀骨头有五个孔和V形吹口的骨笛,并且有工具雕琢过的痕迹,用碳测定年代的方法确认这些骨笛是4万多年前的德国西南部的奥瑞纳文化(Aurigncian——欧洲旧石器时代晚期一种石器工艺传统与艺术)。或许那时候的克罗马农人和格里马第人才是最早的制作长笛类乐器的鼻祖。远古智人制作和演奏骨笛等乐器也许能够加强之间的情感联系,帮助建设自己的部落家园,并且可以继续的扩张。中国的河南贾湖遗址也出土了一批很精致的骨笛那算是中国最早的吹奏乐器了这也是大约九千年前并且这批骨笛具有七声音阶。河姆渡骨笛距今7000年,舞阳骨笛贾湖遗址发掘(距7500-9000年前),鹰骨笛新疆巴楚县托库孜萨来遗址(公元四至五世纪),红山文化时期骨笛(距今5000多年前)。而在古印度笛子也是印度文化和神话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历史上也都有笛子的记载。

二、长笛的诞生与发展

(一)长笛的衍变

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用骨头制作笛子或者乐器的制品已经大幅度减少了,很多的笛子已经采用了竹子和木头制作,据说中国的竹笛是汉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后带回长安的,那时候叫做横吹,在开启丝绸之路之后德国人也开始使用当时在欧洲人们称为德国横笛,而横笛比竖笛更有优点,发展的也更加的迅速。欧洲横笛开始是竖着吹由乔木科植物的茎制成,后用木料制作易开裂,慢慢的由于横着吹奏的技术优势使得更多的人开始横着吹奏长笛,在欧洲圣经里犹八(Jubal基督教<圣经>故事人物,创制乐器的始祖)被视为是犹太教基督教中笛类乐器的发明者。我们现在所了解的西方长笛其实就是中世纪德国长笛或者叫做德国横笛的后代,是一个横向的高音笛子,顶部都是封闭的,一个吹孔位于顶部附近。

(二)长笛的改进与完善

他的指法系统是由西奥博德·波姆(Theobald Boehm)(1794年4月9日-1881年1月25日)研究出来的,称为波姆体系。他也是近现代木管乐器指法体系的发明者,这完全是长笛指法系统的里程碑。也是最为重要的乐器指法改革者和发明家。波姆出生于巴伐利亚,十七岁在乐队演奏长笛,二十一岁便在巴伐利亚皇家乐队担任第一长笛首席,与此同时他并没有满足于演奏音乐,而是在尝试各种不同材料对于长笛这种乐器的影响,金银镊铜,各种热带硬木等,都是他的实验材料并且他还尝试改变长笛音孔的位置来试验声音的高低和音色音质。在他就读慕尼黑大学学习声学之后,也就是在1832年他尝试着对长笛进行全面的改进。他的新指法系统在1847年获得专利,获得专利后的新长笛首次展出是在1851年的英国伦敦展览会。1871年波姆发表了(长笛与长笛演奏)的论文,他的设计特同样用在了单簧管、双簧管上。就这样,波姆成为了长笛历史上最重要的改革人物,不光在按键的设计上有了质的飞跃,更是在长笛的演奏技巧等各个方面波姆长笛的出现都获得了极大地成功,也称为当时流行最为广泛使用最多,赞誉最高的体系,波姆对于长笛的设计也是费尽心思,及其的仔细和科学性,他规定长笛长度为66厘米为内径2厘米的33倍,乐器标准化之后使得长笛更加的完美,并一直沿用至今。

三、长笛的特点

(一)长笛的音色特点

现代长笛使用的是高音谱号,C调乐器,在交响乐团中长笛有着花腔女高音的称号并且主要负责乐团中高音声部的旋律,在我们国家长笛爱好者人数众多,有很好的群众基础。现代长笛音色属于冷色调,有着高冷的气质,清澈如水,透明如冰,时而活泼,时而悦耳,这都是长笛这个乐器的特色,长笛属于木管乐器中的吹孔气鸣乐器,而其他的木管乐器都是靠芦苇做的簧片产生振动发出声音,唯独长笛与他们不同。

长笛也是木管乐器中与弦乐铜管乐器融合力比较强的乐器。其中著名的乐队片段比如我的祖国(斯美塔那所写)沃尔塔瓦河由两只长笛表现出河水源头的水流声犹如生命生生不息,两只长笛依次穿插演奏流畅传神,长笛和整个乐队一起犹如汇聚成的河水奔流不息。说到这不能不提一下竖笛这个乐器,整个巴洛克时期竖笛一直有着很高的地位,也是历史悠久的乐器,很多作曲家比如巴赫,亨德尔,维瓦尔第,泰勒曼等都为竖笛写过大量的乐曲,在巴赫的(布兰登堡协奏曲)里竖笛被大量使用,古典主义以后,特别上边所讲的横笛经过不断的改造以后,最关键的一点出现了,就是音量,由于竖笛声音无法跟改进后的长笛相媲美,很快竖笛就被交响乐团淘汰掉了,而现代长笛牢牢地占领了交响乐团木管乐器之一的位置。归根结底,还是现代长笛灵活的按键,方便人性化的指法系统,可以演奏出让人眼花缭乱的高难技术和吹奏出沁人心扉优美动人的旋律,金属管身的长笛音量也是得到了很大的加强。当然现代长笛的在技巧的运用上也直逼小提琴,使得长笛成为木管乐器中的炫技乐器。

(二)长笛的同族乐器

当然长笛也有同宗同族乐器,人们见得最多的也许就是短笛(Piccolo),这是一种很常使用的乐器,这件乐器的长度大约是长笛的一半,在交响乐团中这件乐器必不可少一般由第三长笛乐手兼任,短笛也是为C调乐器,由于短,所以音高就会很高,声音很尖锐,穿透力极强,有时候穿透真个乐队的音响也毫不费劲。由于音色及其明亮,所以不论在大型的交响乐团也只有一只短笛。短笛在交响乐团中的作用更是使整个乐团更加明亮,有力,铜管乐团中更加不可缺少的乐器。比如马刀舞曲中就有短笛的片段,贝多芬也经常在交响乐中使用短笛。这使得短笛成为了一件特殊的武器,能够扩大乐队的纵深。但是短笛这个乐器不好演奏,就算吹长笛的人也要经常的练习短笛才能够自如的演奏。中音长笛(Alto flute)指法跟长笛基本一样,也是长笛的变种乐器,外形上中音长笛管身比长笛粗壮,长度也比长笛要长,也可能制作出U型的笛头,又称之为G调长笛。在交响乐队中也有所使用例如霍尔斯特的行星组曲或者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中都有使用。低音长笛不常使用比长笛低一个八度,造型完全就是长笛加个弯管,这种乐器在近代或者现代作品中很常用,其地位我个人认为是体现在长笛的合奏方面,补充低音声部,不过声音依然是很优美的。

摘要:长笛是属于木管组家族的乐器,但是不同于木管组其他的簧片乐器,长笛发音不需要簧片。自16世纪文艺复兴之后,长笛经常被欧洲人所使用,17世纪末的巴洛克时期长笛使得很多作曲家给他写作各种形式的作品。作为人类可考证的最早发明的乐器,笛子的衍变和发展象征着人类文明艺术的起源。本文主要梳理中西方长笛历史起源及发展,以及与同类乐器的对比,详细的从专业角度分析了长笛这一乐器。

关键词:长笛,骨笛,历史起源,吹奏特点

参考文献

[1]“波姆体系”对其他木管乐器影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4,01.

[2]Ralph Martins.万万没想到“最早的乐曲”竟是鬣狗啃过的骨头.国家地理中文网.

土卫六:探寻人类生命起源之谜 第2篇

欧洲“惠更斯”号探测器1月14日成功登陆土星最大的卫星土卫六,并通过它搭乘的美国“卡西尼”号飞船,在北京时间15日零时19分成功传回拍摄的土卫六照片和其他科学数据。焦急等待了3个星期的欧洲航天局科学家们终于可以揭开土卫六的神秘面纱,并有可能从中发现地球生命起源的线索。

土卫六表面不明液体在流淌

得知“惠更斯”号开始向“卡西尼”飞船传送第一组数据的消息后,位于德国西部达姆施塔特的地面控制中心爆发出一片掌声和欢呼声。

人们终于迎来了激动人心的时刻。在后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科学家们展示了“惠更斯”号陆续发送回来的土卫六地表照片。

在“惠更斯”号距土卫六表面16公里时拍摄的一张照片中,土卫六表面“沟渠”纵横,高低起伏的“山”间是蜿蜒曲折的“河道”,不明的液体在其中流淌。

为“惠更斯”号提供照相设备的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月球和地球实验室科学家马蒂·托马斯科说:“很明显,有液态物质在土卫六表面流淌。”从照片上看,液态物质向右侧黑色区域流去。“看上去像一个河流形成的三角洲,”托马斯科说,“它可能是液态甲烷或碳氢化合物。”

在距土卫六表面8公里处拍摄的另一张照片明暗相间。托马斯科认为,阴影预示着土卫六表面地形复杂,较暗的区域看上去是被液态物质淹没或曾经被淹没过。

而最让人惊喜的是在土卫六表面拍摄的第3张照片。照片中最显著的位置上是几块白色块状物体。托马斯科认为,那可能是巨石或由水凝结成的冰块!

“没有多少星球上有液体,”托马斯科说,“地球有,现在土卫六上也有。”

美国宇航局科学部门主管阿方索·迪亚斯在展示这些照片时说:“我认为,我们所有人在我们揭开太阳系神秘面纱时都会不断为之惊叹。它(照片)推翻了我们先前的成见,这些星球表面并非死气沉沉。”

“惠更斯”7年飞行35亿公里

在经过7年、约35亿公里的太空飞行后,“惠更斯”号于去年圣诞前夜与搭乘的美国“卡西尼”号飞船脱离,只身飞往土卫六。这创下了人类探测器登陆其他天体的最远纪录。

这次“惠更斯”号登陆土卫六是“卡西尼—惠更斯”探索计划的一部分,它由美国宇航局、欧洲航天局和意大利航天局联合实施,美國和17个欧洲国家的约260名科学家参加,耗资30亿美元。

“惠更斯”一名取自于1655年发现土卫六的荷兰天文学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1997年10月,“惠更斯”号探测器由美国“卡西尼”号飞船携带发射升空。

漫长休眠“醒”后一鸣惊人

在飞赴土卫六的漫长旅途中,“惠更斯”号一直在“卡西尼”号飞船的“怀中”处于“休眠”状态,探测器内部停止工作。直至开始进入土卫六大气层时,它才向地球发出“醒来”的第一声信号,但信号中不包含任何科学数据。

“惠更斯”号的降落过程历时两个多小时,其间打开了3个降落伞进行减速。与此同时,这个锅状的探测器并没有闲着,上面安装的6台测量压力、温度、风速和大气成分的仪器已经开始运转,对土卫六展开一系列探测活动,包括拍摄卫星山川地、测量风速和气压、研究大气构成。

由于技术上的原因,“惠更斯”号并不能直接将所有探测数据传回到15亿公里之外的地球,而需要经过环绕土星运行的“卡西尼”号花费几个小时才能将数据转发回地面控制中心。

为了避免这对“母子”在太空大接力过程中发生数据丢失,科学家们事先在数据中转站“卡西尼”号上备份了4套系统。

按照计划,探测器着陆后会继续向母船传送数据直至电量耗尽,“惠更斯”号激动人心的使命也就此结束。初步分析表明,“惠更斯”号成功登陆后至少在土卫六上“存活”了90分钟。

在送别“惠更斯”号探测器后,“卡西尼”号飞船还要独自对土星及其卫星展开4年的探索。

为地球生命起源提供线索

在太阳系中,土卫六被认为是惟一一颗具有稠密大气层的卫星。土卫六的体积比水星和冥王星这两颗太阳系中的行星都要大,其大气层主要由氮和甲烷组成,浓度被认为是地球的1.5倍。在太阳系各大行星及其卫星中,只有地球和土卫六大气中富含氮。

科学家们认为,土卫六上可能冷藏着很多化合物,一些类似的化合物也许在地球生命诞生之前就存在于地球上。甚至有科学家认为,“卡西尼”号飞船和“惠更斯”号探测器的探测结果有可能显示,土卫六很像早期的地球。欧洲航天局“惠更斯”项目首席科学家勒布勒东形容说,探测土卫六,也许好像是“回到了40亿年前的地球”。

据推测,早期地球上也许存在大量类似甲烷的碳氢化合物。正因为如此,对土卫六的探测会为研究地球生命起源提供线索。

全球数次人类集体失踪之谜 第3篇

谁知这伙教徒上山以后就再没有下来, 就此失踪了。此事惊动了哥伦比亚, 他们派出了大批警察在阿尔里斯山顶四周大面积寻找, 并出动了直升机。近一个月, 整个内华达山区查遍, 但不见一点踪影。

1915年12月, 英国与土耳其之间的一场战争, 英军诺夫列克将军率领的第四军团准备进攻土耳其的达达尼尔海峡的军事重地加拉波利亚半岛。那天英军很英勇地一个一个爬上山岗, 高举旗帜欢呼着登上山顶。突然间, 空中降下了一片云雾覆盖了一百多米长的山顶, 在阳光下呈现淡红色, 并射出耀眼的光芒, 在山下用望远镜观看的指挥官们对此景观也很惊奇。过了片刻, 云雾慢慢向空中升起, 随即向北飘逝。指挥官们这才惊奇地发现, 山顶上的英军土兵们全部消失了。

更为惊奇的是, 1978年5月20日, 在美国南方的新奥尔良城, 在一所中学的操场上, 体育老师巴可洛夫在教几个学生踢足球射门。14岁的巴尔莱克突然一球射入球门, 他高兴地跳起来一叫, 当着众人的面, 眨眼工夫他就失去踪影。

1975年的一天, 莫斯科地铁里发生了一桩不可思的失踪案。那天晚上21点6分, 一列地铁从白俄罗斯驶向布莱斯诺站。只需要4分钟列车就可抵达下一, 谁知这列地铁车在14分内, 载着满车乘客突然消得无影无踪。列车与乘客突然失踪迫使全线地铁暂, 地铁管理人员在内务部来的专家指挥下, 对全莫科的地铁线展开了一场地式的搜索。但始终没有找地铁和满列车的几百名乘。这些人就在地铁轨道线神奇地失踪了。

1990年9月9日, 在南美委内瑞拉的卡拉加机场控塔上。人们突然发现一架已淘汰了的“道格拉斯型”机飞临机场, 而机场上的雷达根本找不到这架飞机的存在。这架飞机降临机场时,

立即被警卫人员包围。驾驶员和乘客们走下飞机后, 立即问:“我们有什么不正常? 这里是什么地方? ”机场人员说:“这里是委内瑞拉, 你们从何方来? ”飞行员听后惊叫道:“天哪! 我们是泛美航空公司914号班机, 由纽约飞往佛罗里达的, 怎么会飞到你们这里? 误差两千

多公里呀! ”接着他马上拿出飞行日记给机场人员看: 该机是1955年7月2日起飞的, 时隔35年 ! 机场人员吃惊地说 :“这不可能 ! 你们在编故事吧! ”后经电传查证, 914号班机确实在1955年7月2日从纽约起飞, 飞往佛罗里达, 途中突然失踪, 一直找不到。当时人们认为该飞机掉入了大海里, 机上的五十多名乘客全部赔偿了死亡保险金。这些人回到美国的家里, 令他们家里人大吃一惊。孩子们和亲人都老了, 而他们仍和当年一样年轻。美国警方和科学家们专门检查了这些人的身份证和身体, 确认这不是闹剧, 而是确凿的事实。

20世纪90年代的“泰坦尼克”号船长再现更是令人百思不解。“泰坦尼克”号是英国20世纪初制造的, 当时堪称世界上最豪华的超级远洋游轮。1912年4月15日, 它在首航北美的途中因触冰山而沉没, 在航海史上酿成一起死亡、

失踪1500多人的特大悲剧。然而奇怪的是80年后, 也就是1990年和1991年, 两名当时的幸存者分别在北大西洋的冰岛附近被救, 一个是船长史密斯先生, 另一个是女乘客文妮·考特。更令人惊奇的是二人毫无衰老迹象, 而他们认为这80年只是一瞬间。科学家认为, 这80年, 他们在另一个时间隧道里。

在四川西南边陲一个小镇, 贡川中心小学四年级学生陈冉 (rǎn) 和刘丹放学回来去草坡割草, 明明看见有三头牛, 忽然一头不见了。陈冉向牛吃草的地方跑去, 谁知跑着跑着就在刘丹的视线里消失了, 至今下落不明, 所有的解释都不能说明这一现象的原因。

70年代未, 在埃及首都开罗郊区发生了一起“汽车和人突然失踪”的怪事。一位叫布木坭的年轻人和4个朋友练飞车绝技, 轮到他时, 怪事发生了, 人和车突然消失, 连轮胎走过的痕迹也不见了。有人说被蒸发, 有人说是被一股神力夺去藏到另一个

世界里了。美国洛杉矶发生过一件怪事, 一天早上, 邮递员约翰汉森投送一封信到百货业区子洛克路夫的公馆, 开门的是女仆妮艾。当女仆刚接过信的一瞬间, 邮递员消失了。警方找了多年也没有结果

大西洋的百慕大三角早已是举世皆知的神秘海域, 神秘失踪的飞机和航船不计其数。无独有偶, 在太平洋也有个危险海域, 被称为“龙”三角, 无数过往的船只到此就莫明其妙地消失了。

1980年6月5日, 我国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八一”泉附近神秘失踪。当时出动了直升机, 派出了解放军多处寻找, 结果未见任何踪影。其实在彭加木失踪两年前, 也就是1978年5月18日有一位当报务员的战士张小维也在罗布泊36号地失踪, 令人不解。

山脉起源之谜 第4篇

山脉的起源与地球板块的碰撞有关,这种观点在科学界和学术界已达成共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有关地壳的演化及大部分地质现象的成因,都可以用板块构造学说来阐述。至今几乎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海洋和山脉的起源,都是由于大陆的分离和碰撞的结果。

在二个板块相接触的地方,往往因为相互之间的碰撞和挤压导致地震频繁,山脉由此随之形成,这就是所谓造山运动最为剧烈的地方。世界著名的峻岭山岳,诸如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北美的阿帕拉契亚山、南美的安第斯山等都是典型的例子。

被誉为世界屋脊的喜马拉雅山远离海洋,它的形成是由于印度板块向北移动并且与欧亚板块发生碰撞的结果。这是一种普遍的观点,二个板块相互碰撞的过程中,在接触带产生巨大压力,迫使岩层发生挤压、变形,岩石产生变质,地形因此不断往上抬升。

在喜马拉雅山上,人们发现了在千百万年前灭绝的海洋生物化石,其中一种化石叫菊石,它大概在4亿年前出现在地球上,但是在6500万年前突然消失。这意味着,如今的喜马拉雅山曾经并不是陆地,而是位于海洋之下。因此科学家认为,在2亿年前的地球上,今天位于北半球的印度曾经一度位于赤道以南,当时的非洲、南美洲和北美洲是连在一起的。由于板块运动,在1-8亿年前,印度板块开始缓慢地向北移动,并且跨过赤道向欧亚大陆漂移。大约在4500万年前,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发生碰撞,二个大陆板块于是连成了一个大陆块。之后,随着不断的挤压运动,于是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这样的高大山峰。

另一种学说是海底扩张说,这种学说认为,联合古陆的分裂以及大陆的四散漂移,实际上都是大西洋、印度洋新生和扩张的结果。而且,大陆不是独立地沿着洋底漂移,而是洋底与大陆一样也在移动。显然,大陆漂移与海洋的存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大陆漂移说的创始人魏格纳也曾经断定,陆地和洋底在地壳组成上是有根本区别的,陆地是硅铝质,硅镁层则在硅铝质地块之下,而大洋底的硅镁层是直接露出的。因此,魏格纳断言,硅铝质的大陆块就像一座座冰山一样沉浮、航行在较重的硅镁质岩浆里。因为在大洋底,硅镁质岩浆是露出的,大陆硅铝层就在这硅镁层上漂移着。

那么,大陆的分离和碰撞又是怎样导致山脉出现的呢?科学家认为,在二块陆地之间的海底里,存在着一层厚厚的沉积物。以印度板块漂移为例,在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方向漂移的过程中,由于二个板块的挤压,它们之间的海底沉积物便逐渐地被逼向上拱,向上的压力再慢慢地把这些海底沉积物的顶部挤出海面形成了小岛。后来,二个大陆块发生碰撞连成了一个大陆块,但是运动并没有因此而停止。这样一来,随着挤压运动,原来形成的小岛不断升高,最后就形成了喜马拉雅山。

对于大陆板块运动,现代板块构造学说则认为,地球的地壳由硅铝层和硅镁层所组成,硅铝层并不是漂浮在硅镁层上面,而是岩石圈漂浮在其下的地幔软流圈之上。岩石圈包括硅铝层和硅镁层以及地幔的最上部,因此,洋底不是托浮起冰山的水,它其实也是移动的“冰山”。也就是说,洋底地壳和地幔最上部的洋底岩石圈与大陆岩石圈一样,都漂浮在可以缓慢流动的软流圈上面。

假设按照现代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岩石圈漂浮在地幔软流圈之上,那么,在印度板块向北移动的过程中,它的前沿必然产生一条隆起带。这是因为在印度板块脱离南极大陆开始漂移的时候,它对位于它的前沿的岩石圈特别是海底沉积层的挤压作用就开始了。理论上,受挤压而露出海面的海底沉积物会有一部分“转移”到印度板块的前沿,其情形就像位于安第斯山脉西面的隆起。如此一来,印度板块的漂移就受到了阻力,为了克服阻力,印度板块在离极力和地球自转力的作用下,它的漂移方向应该是向北向西。这样一来印度板块与非洲板块相碰撞的可能性就更大。

由此可见,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方向漂移需要克服更大的阻力。假设印度板块在某种驱动力的作用下与欧亚板块发生碰撞,印度板块能否把原来处于海底的物质挤压抬升为如今的喜马拉雅山?这是一个很值得怀疑的问题。

印度板块的碰撞要造就出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首要前提仍然是要解决它的动力学问题。如果说,离极力和地幔中的物质对流可以驱动印度板块做漂移运动,那么,印度板块对欧亚板块的挤压就需要增加更大的驱动力。否则,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发生碰撞时,因遇到欧亚板块的强大阻力,印度板块将会终结它的漂移运动。

再者,由原来推测的漂移方向可知,印度板块的漂移是向北偏西。那么,印度板块对欧亚大陆的作用力应该是向北偏西的挤压,珠穆朗玛峰也就应该向北偏西移动。但事实上,珠穆朗玛峰是每年以六七厘米的速度向北偏东方向做水平移动。这又是个疑点,由印度板块漂移轨迹所派生出来的这种向东运动是如何产生的呢?现有的说法是正确的吗?

许多人都接受魏格纳的这种说法,大陆岸线的相似性可以说明二大陆块原先是连接在一起的。但问题是,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地球最上层70千米~100千米厚的范围是岩石圈,它由冷而刚硬的岩石构成,而岩石圈下面是平均厚度约200千米的软流圈,它由黏性极大但会流动的物质所组成。既然较轻的硅铝质大陆块航行在较重的硅镁质岩浆里,当受挤压的硅镁质洋壳逐渐隆起形成小岛之后,小岛之下较软的底部仍然会受到硅铝质大陆块的挤压。据此,印度板块的前沿必然插入到小岛下方。随着它的继续漂移,印度板块所受的重力作用将无可避免地越来越大,因此,印度板块只能继续向下俯冲,最终将会像一艘潜艇那样下潜到软流圈里。

也许有人认为,印度板块向下俯冲时,它不会整个板块都钻进硅镁质岩浆里。即使是这样,无论是哪一个板块,当它发生漂移之后,板块还能够保持它原来的地形地貌吗?显然,回答是否定的,对南极洲、澳洲和印度所进行的电子计算机模拟并不能令人信服。

从地球的海陆结构上来看,目前关于地球山脉起源的学说是有其合理性的。然而,根据现有的理论和探测资料,在太阳系中的一些行星和卫星上,它们同样也存在着山脉,而且有的山脉远比地球上的山脉还要高大得多。例如,金星上也有山脉和高原,最高的麦克斯威尔山的高度有11270米,比地球的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还要高,其北部的大高原长达3200千米,宽度也有1600千米。

在太阳系内,行星的卫星也有山脉。在我们最为熟悉的地球卫星月球上,最长的山脉是亚平宁山脉,它长达1000千米,位于月球南极的山脉则高达8000米~9000米。直径略大于月球的木卫一,它也有广阔的平原和高大的山脉,有的山峰竞高达20千米。

太阳系中的行星和卫星上形成的山脉,这不禁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和深思。如果山脉的起源与海洋的存在以及板块间的相互碰撞有关,那么,这是否表明,那些存在山脉的行星和卫星,它们是不是也都曾经存在过海洋和发生过板块间的相互碰撞呢?

站在地球的角度来看,山脉的起源与海洋的扩张及收缩有关,与板块的运动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有关,也与地球内部的热能带有关,也可能与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有关……在种种牵涉的对象之中,哪个方面才是关键的呢?哪几个方面的相互作用才是至关重要的呢?

山脉起源并不是一个单一性的问题,对山脉起源的认识是否正确,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人类能否找到对某些重大自然灾害进行预测和防范的方法。可以预料,进一步弄清楚山脉起源的成因,其意义非常重大。这不仅使我们更加接近地球山脉起源的真相,而且为地震成因提供正确的理论依据和模型。

揭秘人类大脑不断变大之谜 第5篇

与其他几乎所有的动物相比, 从大脑在体重中所占的比率来看, 人类的大脑是比较大的。大约200万年前, 智人 (Homo habilis) 出现以来, 人类的大脑增大了一倍。而与早些时候的祖先相比, 如生活在400万至200万年前的人类最早的祖先南方古猿 (australopithecines) 相比, 人类的大脑增大了3倍多。多年来, 科学家们一直想知道人类的大脑为什么会增大。

有科学家曾经认为是气候变化和环境变化这两个因素导致了人类大脑的增大。气候变化观点论认为, 人类祖先在处理不可预知的天气和重大气候变化中增强了事先思考的能力, 以便随时准备应对这些气候的变化, 在这个过程中, 人类的大脑变得更大和更具适应性。环境论观点认为, 人类的祖先从赤道迁移后, 他们遇到的环境发生变化, 食品和其他资源减少, 人类不得不思索寻找资源的方法, 因此人脑也不断增大起来。

而美国密苏里大学教授大卫·吉尔 (David Geary) 认为, 社会竞争才是人脑增大的原因。他认为, 随着人口的增加, 越来越多的人争夺着同样数量的有限资源, 面对稀缺的资源, 人们不断思考, 那些比其他人聪明的, 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人将有更多的机会获取更多食物和资源, 因此他们的后代将有较高的生存机会, 那些不适应社会的人则死掉。大卫·吉尔表示, 这种人类物种内部为争取地位和资源的过程循环反复, 持续一代又一代, 在这个过程中, 人类的大脑也不断增大。

南京智人化石力证人类多地起源论 第6篇

在新技术的帮助下,专家得出了一个让人惊讶的结论:2号头盖骨其实不是此前初步认定的猿人头盖骨,而是属于智人的!这一新发现,不仅让葫芦洞成了全球唯一的既发现猿人化石又找到智人化石的地方,也为中国学者提出的人类多地起源论提供了有力依据。

——编者

1993年南京汤山葫芦洞发现的两个古人类头骨化石,经研究:发现于大洞南面地下小洞的头骨化石为一猿人的头骨,称1号头骨,属女性,年龄在21~35岁之间,年代距今为62万~56万年间;第二个为2号头盖骨,它产于小洞与大洞之间的地层中,由于化石有些硅化,加上这段地层其他化石极少,所以其化石年代只能依据附近的石笋和大洞钙板的年代来推测,此石笋的生长年代从距今46万年延至16万年,大洞的钙板距今24万年,而此化石是在大洞钙板之下,所以只能推测头盖骨的年代为距今46万~24万年间。头盖骨属于男性,年龄在30~40岁之间。

由于此头盖骨颅骨最大宽度在耳部,颅骨后面轮廓线的样式、前卤位指数和额角均处于猿人的变异范围之内,顶骨矢状缘和人字缘的长度都相当于猿人的上限,加上化石年代可能距今46万~24万年间,故当时初步确定它也为猿人化石,但它的头骨的枕骨枕面和项面之间呈角状过渡,枕内、枕外隆凸点间距离,以及顶骨矢状缘和人字缘的弦弧指数等都是猿人和智人共有的,甚至它还具有智人的特征,如角圆枕只见于颅外面,枕骨圆枕形态似大荔早期智人的中段较粗、两端渐细的特征;脑膜中动脉分支形式甚至与现代人相似,即动脉前支比后支粗大,而猿人一般都是前支比后支细小。其颅盖高指数和前卤角比猿人大一点,除此,其头骨额角比南京猿人的大,只比早期智人稍小,另一值得瞩目的是这个头盖骨其额骨的中矢嵴低而宽,其形态与大多数中国猿人不同,而与欧洲和非洲猿人及早期智人相近。综上几点,此头盖骨虽当时研究倾向于它属猿人,但比猿人进步,甚至可说是猿人到智人的过渡阶段。以上结论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院发表的《南京直立人》一专著(2002年)中提出的。

由于南京猿人的重要性及有关一些问题未解或有争论,所以我国古人类学家一直在不断地研究。从2002年发表该专著以来,每年都有论文发表,多数是发表在我国的《人类学学报》,但也有的发表在我国的《古生物学报》、《地学前缘》和美国的《自然人类学》上。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古人类学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张银运研究员和刘武研究员发表在《古生物学报》上的一篇论文,他们认为2号头盖骨属于智人而不是猿人,也就是说葫芦洞竟然存在两个不同时期的人种!这太重要了,太令人惊奇了,值得好好报道!

一、2号头盖骨为何是智人化石?

众所周知,人类可以划分为四个不同的进化阶段,即南方古猿(也称早期猿人),年代在距今700万~150万年间;直立人(也称晚期猿人),年代在距今250万~20万年间;智人,早期智人年代在距今25万~4万年间,晚期智人在距今5万~1.1万年间;现代人,年代在距今1.1万年至今。

2号头盖骨保存不完整,主要由部分额骨、顶骨和枕骨组成,且有断裂和变形,给研究带来不少困难,过去仅用肉眼观察,难免有差错。为了更好研究,张银运研究员和刘武研究员对2号头盖骨花了很多时间进行仔细复位,尽量使头盖骨恢复到本来的形状,并补齐缺失的部分,结果竟然发现:①头盖骨的左侧顶骨较为完整,顶骨面积为113.5平方厘米,大大超出了猿人的83.3~109.5平方厘米,与有的智人很接近;②其枕骨的上枕鳞长、宽指数为50.1,也远大于我国已知猿人的31.7~45.7,这与广西柳江智人头骨很接近;③2号头盖骨耳上颅高值为107.2毫米,据此值依公式计算出其颅容量(过去称为脑容量)为1 240.4毫升,这比北京周口店、安徽和县、陕西蓝田、南京1号的猿人头骨都大,甚至比广西大荔县智人的1 120毫升也大。颅容量大小在鉴定古人类上至关重要,如南方古猿的颅容量仅为500毫升,猿人为800~1 200毫升,智人为1 200~1 600毫升,现代人为1 400~1 700毫升;④2号头盖骨颞骨、颞鳞顶缘的形状从顶骨的鳞状关节面来推测,应是呈上突的弧状,而不是平直状,这也与猿人的不同;⑤其枕内隆突点与枕外隆突点的距离为20毫米,比和县和周口店的猿人的小,而与早期智人的相同;⑥2号头盖骨的枕面轮廓线也与猿人的不同。

总之,以上6点都可证明2号头盖骨应属于智人!而不是过去被认为的是猿人到智人的过渡产物,更不是猿人!

二、南京智人发现的重大意义

南京智人发现的重大意义突出在以下几点:

①2号头盖骨是智人,就可以确定其年代应在距今25万~24万年间,因早期智人不超过距今25万年,而它又被发现于大洞钙板之下,此钙板经热电离质谱仪、采用铀系法准确地测出,其年代在距今24万年,所以2号头盖骨终于可确定为距今25万~24万年间,属于早期智人。

②早期智人在世界上仅分布于非洲、欧洲和亚洲,且地点很少,化石也罕见。我国虽较多,也仅12处,比起猿人发现的地点有22处,还是少多了,因这一时期段比猿人的短得多。而且其化石仅在陕西大荔县、辽宁营口分别发现一头骨,广东曲江县也只见一残缺头骨;山西阳高、襄汾县仅分别见一上颌骨和顶骨,安徽巢县见一枕骨和上颌骨残片,湖北长阳见一上颌骨残片;北京周口店、辽宁本溪、贵州桐梓仅找到少量牙齿;贵州六盘水和黔西县仅找到一些石器,所以南京葫芦洞能找到一头盖骨,确实大大丰富了我国早期智人的化石宝库。

③由于世界各地的猿人和早期智人化石都极为罕见,所以都可称得上是国宝。而在一个地点、甚至在同一洞穴中,既发现猿人化石,又找到智人化石,这在世界上绝无仅有,将大大提高葫芦洞、甚至南京的知名度。

④南京智人的发现,为解决世界各地区现代人的起源提供了极其重要的依据。有些西方学者认为猿人不是智人的祖先,因猿人头骨骨壁厚达10毫米,而智人仅5毫米,猿人眉脊粗而高,与智人也很不同,相反智人与南方古猿个别种却比较接近。所以智人很可能是由南方古猿直接进化而来,而猿人很可能是南方古猿进化而来的一灭绝旁支而已。南京智人的发现,充分表明它是由南京猿人进化而来,因两者年代仅相差30多万年,却可以看到明显的进化,以致于当初都把它当成进步的猿人!无独有偶,在辽宁营口发现的金牛山智人,最初也被鉴定为猿人,这再次说明猿人与智人关系极为密切,所以智人是由猿人进化而来,是合情合理的。另从北京周口店同一洞穴中,不同时期的猿人也存在明显的进化,(这在世界上也未见)。在中国迄今尚未发现南方古猿,所以中国的智人由南方古猿直接进化而来,依据不足。

人类的起源之谜 第7篇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一书是1755年卢梭应法国第戎科学院的征文而写的论文。在性质上,这是一部阐发政治思想的著作。卢梭作为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他比同时代的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百科全书派人物,更富有激进性。当卢梭同时代的一些哲学家把人类的进步设想为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时,卢梭却已经发现人类历史发展本身所具有的两面性(进步与落后)和所包含的内在矛盾。他认为贫困和奴役,亦即人类不平等的产生是随着私有制而来的,是建立在私有制确立的唯一基础上的。人在未开化的自然状态中,本来是平等的;可是当人们力求生活完善化,争取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时,人类则既在进步,又在退步,因为文明每向前迈进一步,不平等也就向前跟进一步。到了专制暴君统治下,不平等就发展到极端,到达了顶点。这个顶点同时就将成为转向新的平等的原因和起点。

二、《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包含的辩证法思想

卢梭认为,随着私有制的产生,社会邪恶也随之产生,人类天赋的自由和平等随之消失,不平等却随之产生和发展起来。所以卢梭说:“使人文明起来,而使人类没落下去的东西,在诗人看来是金和银,而在哲学家看来是铁和谷物。”这就是说,随着生产的发展,人们脱离了原始的野蛮的自然状态进入文明社会,这是人类社会的一个进步;但由于生产的发展,出现了私有制,产生了社会的邪恶,这是一个退步。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在对抗和矛盾中实现的。把人类社会看成是进步与退步对抗矛盾的产物,是辩证法思想的体现。

卢梭在分析不平等的发展过程中也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体现出人类社会发展“否定之否定”的规律。卢梭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是和平的,而是在进步和退步的对抗和矛盾中实现的,人类社会前进的过程也不是直线的,而是曲折前进的,在自然状态中人类是平等的,但进入了文明社会,人类则是不平等的,这是后者对前者的否定──第一个否定;当文明社会发展到绝对的专制统治时,人类似乎不平等的,但只有通过暴力革命推翻封建专制的绝对统治,才能实现“更高级的社会契约的平等”,这就是对不平等的否定──否定之否定。人人平等发展到不平等,又从不平等发展到平等,仿佛是向出发点的回复,但它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具有新内容的更高阶段。因此,人们用权利也有可能用暴力推翻这种不平等制度。卢梭从中得出了自己激进的革命结论,对启发法国人民的觉悟,推翻封建君主专制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对《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的现代反思

当我们站在现代人的高度去俯视野蛮人时,或许我们应更多地审视自己,我们在所谓的“文明”的旗帜的感召下,朝着我们认为是进步的方向迈进,并洋洋自得于我们的所得,却不曾停下脚步去细数我们的所失。其实,“文明”在带给我们一些东西时,往往也拿去一些东西。

我们往往以拥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和伟大的自我价值为傲,却不曾看到这也是我们痛苦和烦恼的来源,它使我们在他人给的崇敬和价值中迷失了自己。而“野蛮人过着他自己的生活,而社会的人则终日惶惶,只知道生活在他人的意见之中,也可以说,他们对自己生存的意义的看法都是从别人的判断中得来的。”自尊心往往会使我们丧失了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这种价值的判断者是自己。而卢梭在这里的一切努力,都在于教导人们如何重新发现自己的内在价值;当我们享受着生产力发展给我们带来的一切便利和乐趣,但却很少反思它带给我们的一些负累。我们或许会认为,野蛮人生活在一个生活资料匮乏的艰苦环境中,而我们自己则生活在所谓向全面“小康”社会甚至更高层次社会不断迈进的时代。我们不断地追求自己认为更好的生活方式,“富人们过于考究的食品,供给他们增加热量的养分,同时却使他们受到消化不良的痛苦。各种情欲的放纵,体力的疲劳和精神的涸竭,在种种情况下人们所感受到的无数烦恼和痛苦,使他们的心灵得不到片刻安静。人们的不幸大部分都是人类自己造成的,如果我们能够始终保持自然给我们安排的简朴,单纯,孤独的生活方式,我们几乎能够完全免去这些不幸。”怜悯心是一种自然的感情,它调节着每一个发自爱心的活动,使我们不假思索地去援救我们所见到的受苦的人。

当然,并不是说人类要以放弃追求文明的脚步来思考自己的所得,而是希望能够在发展的同时,对自己乃至人类能有一个清晰的定位,避免在追求中失去更多。《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虽然在思维方式上仍有瑕疵,但却包含激情的反封建战士──卢梭。他的不平等学说固然有某些难以自圆其说的困境,却也不乏有理有据的科学论述,重重地敲响了封建专制制度的丧钟,唤起人们对历史和现状的慎思和反抗。而对于我们来说,更大的意义在于,它使我们更为深切地反思自己,反思自己流失太久的野蛮人世界中的淳朴天性,从对野蛮人的回忆中唤起我们对于拯救自身的一点思考,从而在历史和现实的得与失中追寻更好的未来。

摘要: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一文中, 对因私有制的产生而形成的人类的不平等现象进行了讽刺和抨击。全文不仅是卢梭思想感情的大爆发, 更显露出他辩证法的光芒, 虽然在思想方法以及对现实的解释上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但这篇文章仍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特别是对现代人们生活的启发和反思作用更大。

关键词: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辩证法,反思

参考文献

人类的起源之谜 第8篇

死而复生:最新研究揭晓了濒死体验之谜, 人类死亡之后, 他们的量子灵魂从身体中释放, 重返至宇宙之中

依据这一理论, 人类濒死体验相当于大脑中量子计算机的一个程序, 即使死亡之后仍存在于宇宙之中, 这将解释那些濒死体验者的神秘记忆。

美国亚历桑那州大学意识研究中心主任、心理学和麻醉学系名誉教授斯图尔特-哈梅罗夫博士提出了这项准宗教理论, 基于意识量子理论, 他和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罗杰-彭罗斯 (他和霍金一起证明了“奇性定理”) 提出, 我们的灵魂包含在大脑细胞中的微管结构。

他们指出, 人体濒死体验是微管量子引力效应, 这一效应也被称为“微管量子目标还原调谐 (Orch-OR) ”, 因此我们的灵魂并不只是大脑神经细胞的交互。事实上它们形成于宇宙之中。

这一理论非常类似于佛教和印度教理论——人类意识是宇宙的主要部分, 这也类似于西方哲学唯心主义。基于这些信仰, 哈梅罗夫博士称, 濒死体验中微管失去了它们的量子状态, 但是其中的量子信息并未被破坏, 它们仅是离开了身体返回至宇宙。

哈梅罗夫在科学频道记录片《穿越虫洞》中指出, 比方说心脏停止跳动, 血液停止流动, 微管将失去它们的量子状态。微管中的量子信息并未被破坏, 它是无法被摧毁的, 只是被干扰, 驱散分布在整个宇宙。如果一位患者死而复生苏醒过来, 量子信息将返回至大脑微管, 此时他会惊讶地说:“我经历了一次濒死体验。”

他强调称, 如果这位患者没有死而复生, 最终死亡之后量子信息将离开身体, 从而可能被模糊地鉴别为灵魂。

“微管量子目标还原调谐”理论遭到了一些经验主义思想家的严厉批判, 在科学界仍存在着很大的争议。

上一篇:运算策略下一篇:鹅不食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