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文化活动

2024-07-11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精选12篇)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 第1篇

1 高校校园文化的含义

校园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即学校共同成员在学校发展过程中, 逐步形成的包括学校最高目标、价值观、校风、传统习惯、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在内的精神总和。主要包括:以青年学生为代表的文化观念以及学生特有的思维特征、行为特征和方式;学生课余生活中一切以群体形式出现的文化活动, 如各类艺术节、科技节、歌咏比赛、诗歌朗诵会、辩论演讲大赛、书画摄影展、体育比赛等等。

2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现状解析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 一方面提升了高校本身的竞争力, 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即体魄健全、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但校园文化活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是常新的, 在传承优秀校园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要能够保持永恒魅力, 能够唤起青年一代心灵, 能够激发青年学生激情, 能够唤起青年一代高尚的、独立的人格追求和高尚的道德追求。而在实际中, 各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 往往只注重传承校园优秀文化活动, 而在校园文化活动的创新发展方面却略显不足。

2.1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方向性错误

校园文化中物质文化所包含的地理环境、建筑布局、景点、传播设施、现代化的教室和实验室等作为校园文化的载体, 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中实质性的、根本性的组成部分——精神文化, 却隐含在物质文化中, 其主要包括校风、学风、教风、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念、心理素质、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现如今, 个别高校搞混校园文化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主次地位, 一味强调硬件的建设而忽视校园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曾经说过:“大学之大, 非大楼之大, 乃大师之大。”

2.2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缺乏统一规划

现如今, 各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层出不穷, 但在追求数量和种类的同时, 往往忽视了校园文化原本所应该发挥的作用, 造成盲目上架, 以次充好。更有甚者, 在还没有充分做好组织准备的情况下, 着急上马, 结果这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往往是半路夭折, 有头无尾, 浪费了人力、财力, 更严重的是由此而带来的对于其它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负面影响。合理的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 是应该在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的带领下, 结合时代特征和学校师生特点, 形成统一规划, 调动相关部门群策群力, 为校园文化建设出谋划策, 负责研究和布置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 分析校园文化的动向和问题, 组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2.3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职责缺失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首先要明确“以人为本”、“一切以学生为主”的职责。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初衷应该以符合大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需求为基本原则, 所举办的校园文化活动应该以贴近学生生活, 贴近学生实际发展为出发点。然而, 目前有些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 过多的强调活动的种类、规模和档次, 缺乏实际内容的支撑, 与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的宗旨渐行渐远, 更多的是以参奖、拿奖为直接目的, 本末倒置。

2.4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甘做“井底蛙”

目前, 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 无论在内容上或者形式上多局限于校园内传统文化活动模式进行。如各类艺术节、科技节、歌咏比赛、诗歌朗诵会、辩论演讲大赛、书画摄影展、体育比赛等等, 在形式上没有突破, 在内容上也没有创新, 在活动的开展上遭遇了瓶颈, 特别是对于活动开展参加对象缺乏吸引力, 往往是曲高和寡, 形成了“剃头担子一头热”的尴尬局面。

2.5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金玉其外, 败絮其中”

高校之间竞争日趋激烈, 各高校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纷纷加强校风建设, 而在硬件配备方面也花费大量精力和财力。而目前高校竞争的评价机制也存在一定的导向错误, 譬如在教师队伍建设、校园学风文化活动建设和学校软硬件设施配备等方面的比例平衡问题处理上有失偏颇。因此, 在评价机制的引导下, 各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出现了重在为评价而包装, 实质无内容, 造成学生被动参加, 且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文体化现象严重。因此, 学生产生审美疲劳, 校园文化活动也是出现了“虎头蛇尾”、只见开幕式和闭幕式, 不见中间过程的奇怪现象。

3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创新对策

建设与创新高校校园文化, 发挥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推进高校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要, 培育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需要。因此, 要突破传统校园文化活动的桎梏, 创新和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对校园文化活动进行科学的引导和合理的设计, 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正确导向功能, 从而更好的服务于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3.1 明确校园文化活动建设方向, 统一领导和指导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和创新研究, 首先, 要明确各自学校的特色。校园文化活动的建设导向, 不能照搬照抄, 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否则会形成“东施效颦”的困境;其次, 要弄清楚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和对象, 结合高校专业发展特色和培养目标, 在制度上形成统一规划和领导, 形成专门的领导班子, 研究、指导和监督校园文化活动的有效开展;最后, 要形成校园文化活动的反馈机制, 经常性的开展学生民意调查, 针对校园文化活动, 举办学生座谈会, 了解学生的所需和所求, 不断创新和完善校园文化活动。

3.2 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 明确校园文化活动职责

校园文化活动的最主要职责是为了更好的服务学生, 以服务学生的成长、成才为主要目标。作为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指导者——高校教职工, 对于校园文化活动能否行之有效的开展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 广大教职工在明确教书育人和管理育人的情况下, 更要明确服务育人的职责, 切实利用好校园文化活动这个平台, 在活动中将3种育人方式相结合, 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3.3 加强学生党团组织、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性作用

学生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对象, 是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主体。学校任何工作的归结点都是为了培养优秀的人才, 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目的和归宿也是为了培养学生。而学生党团组织、学生会、学生社团组织是学校联系学生、组织学生参加校园文化建设的纽带, 是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重要载体,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依靠力量。在领导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过程中, 必须加强对学生党团组织、学生会、学生社团的组织与指导, 并通过他们来开展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

3.4 走出校园, 将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化

传统的校园文化活动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无法满足这类群体。因此, 要不断地创新这些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就要给校园文化活动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要坚持“请进来, 走出去”的原则, 加强校园文化、社区和社会之间的交流, 把优秀的专家、学者和社会知名人士请进校园, 拓展校园文化活动的渠道和空间, 把学校高雅、文明的校园文化传播到社会, 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如开展社会工作专业的活动, 就可以和社区联系在一起;法学专业的活动, 可以深入检察院、法院等单位。同时, 也可以邀请这些人到学校里开展活动, 相互交流。

3.5 构建行之有效的校园文化建设评估体系

高校之间竞争的日趋激烈, 已成不争事实。然而, 盲目的为了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而“苦心研究”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评估体系, 显然也成了今日高校的一大怪现象。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已经失去了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和高校竞争两方面的平衡点, 轻前者而重后者的现象日趋严重。因此, 如何使校园文化活动科学而有效的开展, 必须从高校评估体系这个源头问题上加以解决。一套科学、可行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评估体系, 不仅能评价、考核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成效, 对校园文化活动建设作出定量、定性的分析和价值判断, 找出问题和差距, 还能引导、督促校园文化活动建设, 帮助校园文化活动建设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 对保证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方向和提高校园文化活动建设水平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摘要:校园文化是依附和从属于社会大文化的一种亚文化现象, 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作为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更要大力建设校园文化,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但面对新的条件、新的情况, 现如今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显现出疲态, 比如在校园建设中, 一味强调硬件的建设而忽视校园文化软实力的建设, 而在校园文化活动举办方面也是重量不重质、良莠不齐, 特别是在传统强势校园文化项目建设中, 也是举步维艰, 难以支持。在这样的情况下, 突破原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体制势在必行。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创新

参考文献

[1]王登恕, 田艳丽.和谐校园行为文化:中国高校文化的实践与弘扬[J].绥化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赵立香.社团建设——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天地[J].大学共青城, 2002 (2) .

[3]齐晓华.浅议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性[J].科教论丛, 2002.

高校校园文化论文 第2篇

关键词:思政理论课;校园文化;建设与融合

一、高校思政理论课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融合的必要性

思政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高职院校主要是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三门必修课的教育教学,

帮助大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世情、国情与党的基本理论、认识社会与人生,从而最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校园文化建设则是通过开展系列有主题有意义的活动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娱乐学生的身心、陶冶其性情、潜移其品性、培养其情操、塑造其灵魂。

因此,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功能,无论在物质的和精神的层面,都要具有导向、激励、陶冶和凝聚的德育功能,有利于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和形成。

思政课与校园文化在德育功能上的一致性,决定了这两方面工作融合的必要性,两项工作不能各自为政,两个队伍也不能互不往来,二者必须相辅相成。

一方面,思政理论课所转播的理论与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和灵魂,思政理论课教师有义务为校园文化建设把握正确的导向,提升思想的境界和精神的内涵;另一方面,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拓展思政理论课的教育时间和空间,

使得思政理论课突破有限的课时规定,有机地融合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效果。

二、高校思政理论课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融合的机制

既然思政课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两种工作不能分割,那么就要探索能使得二者融合的有效机制。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在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思政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基础上,探索出了一条有效地融合机制,即:构建“三个课堂”实现思政理论课程活动化、校园文化活动课程化。

“第一课堂”,即教室内的思政课堂,是指按照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有规定计划课时的必修课教学。

它是显性的,教育空间也仅限于教室之中,全部由思政老师完成,探索教学改革提高教学实效性是思政教师们首要职责;“第二课堂”,即学校内的思政课堂,是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的一条有效的途径,

主要是指在学校的范围内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第三课堂”,即学校外的思政课堂,是广阔的社会大课堂,是校外各类校园文化教育活动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第二、第三课堂是隐性的,不列入教学计划规定的课时之内,是由学校学生管理队伍组织,思政教师协助参与完成的。

“第一课堂”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开展各类文化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和灵魂。

“三个课堂”的共性是通过活动设计大大增加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让学生在各种有组织、有步骤、有计划的活动中感悟理论,辨析理论、掌握理论、应用理论。

三、滁州职院思政“三个课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策略与价值分析

(一)“第一课堂”实践策略与价值分析

首先,实现思政理论教学与校园文化教育在内容上的融合。

如高校廉政文化教育内容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安排专门的章节讲解廉政文化;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中,把廉政文化建设与党的建设理论结合讲授。

校园文化主题融入课堂教学,即实现了思政理论课教学目标,又实现了校园文化的建设目标。

其次,实现思政理论教学与校园文化教育在形式上的融合。

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规定课时的第一课堂中,结合教学目标设计系列发展任务,这些任务皆以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开展,分别为:大学生活计划书,职业生涯规划书,爱国主题演讲会、人生价值主题PPT制作与演示、道德小品表演或道德现状调查、辩论赛、创业计划书、模拟法庭观后感、给父母的一封成长汇报信等。

改革考核形式,加强学生学习的过程管理,完成十项任务的成绩汇总即课程最终成绩。

课堂教学活动化,极大地活化了教学内容,避免了老师上课一言堂,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考核方式的改革对于端正学风也有一定促进作用。

(二)“第二课堂”的实践策略

一、创造条件开设人文素质选修课。

已连续多年开设《中国传统文化》,《创新思维训练》《哲学与人生》《社交与礼仪》《佛教与人生智慧》、《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等课程,学生选修热情高涨,教学评价颇高,为大学生人文修养的提高和繁荣校园文化发挥重要作用。

二、承担学生业余党校与“青马工程”的授课工作,这些教学都极大地拓展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空间,提高了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社会和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也使实践教学学生覆盖面不断提高。

三、协助团委联合管理各种学生社团和学生组织。

每个思政老师结合自己的特长与爱好联系2-3个社团作为指导老师,为社团发展出谋划策、把握方向、提供智力支持,思政部参与的社团主要有志愿者协会、学生报刊社团、求是学社、明德学社、环保协会、心理协会、职业发展协会、创业协会等。

四、协助团委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等。

比如,院团委举办的十五届大专辩论赛,都是由思政部协助的,从制定辩题,到评委打分,到比赛点评清一色思政部老师,辩题与思政理论教学目标结合起来,同时辩论中的闪光点也在课堂上深度分析,使这一活动真正成为课堂的有效延伸。

五、协助学生处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滁州职院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在学生处,而教育主要力量在思政部,共有八名专兼职思政教师获得国家心理咨询师证书,这些教师在心理学课程授课、心理咨询、心理筛查等方面承担主要任务。

(三)“第三课堂”的实践策略

一是思政理论课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

比如,开辟了滁州市城市规划馆作为校外课堂,分批次的带学生参观,以滁州市为窗口,了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与改革开放的意义。

开辟了来安县新安镇北门社区思政理论课教学社会实践基地,向同学们介绍基层民主政治制度的发展;开辟琅琊山铜矿企业基地和农村村委会思政课社会实践基地,作为了解企业与农村发展的窗口。

二是思政部广泛参与团委组织的各种校外社会实践活动。

如重大纪念日、节假日、双休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企业、公益劳动、参观考察、社会调查和志愿者活动。

比如,参与了以“追寻革命先烈足迹”为主题的清明祭扫烈士墓活动;以“争做合格公民,建设美好家园”为主题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以“城市文明我出力”为主题的交通文明劝导周活动;以“铭记历史,珍惜生活”为主题的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参观活动;以“人人献出一点爱”为主题的看望孤寡老人和孤儿活动;以“扶困济贫、互帮互助”为主题的困难学生募捐活动;以”知党情、跟党走”为主题的党史宣讲活动等等。

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则奠定了大学生关注社会、奉献社会的科学人生信念。

(四)“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价值分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主要是指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目的而开展的、学生亲身体验的实践活动。

学生处与院团委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机构,这两个部门与思政部在教育职能上有交叉重叠部分,为此,加强三个部门之间的合作,在提高教学实效性上有两方面意义:第一,思政课教师参与社团管理与学生德育活动组织,是实现思政课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帮助学生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培养理论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拓展了实践教学的时空。

第二,思政治课教师队伍与学校党团组织工作者和辅导员队伍相结合,有利于教师队伍的能力素质互补,提高队伍整体教学实力,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有现实感和针对性,达到最大限度的育人效果。

“三个课堂”教育实践证明,思政理论课只有与校园文化有机融合,才能避免思政理论课的空洞与说教,才能把理论上活、上实;校园文化只有与思政理论课有机融合,才能避免校园文化建设成为杂乱无章的活动堆积,才能把活动组织的富有文化氛围和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蒋玉艳.文化多元化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02).

[2]关朋.论传统文化与90后大学生思政工作的融合[J]佳木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6).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 第3篇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稳定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81-0172-02

高校是传播知识,培养人才,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场所,高校的安全稳定不仅关系到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而且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和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高校在其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身特有的文化——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长期形成并为全体人员所认同的校园精神、师生员工的行为方式、所创设的校园文化环境、所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学校长期形成的各项规章制度的总和。健康、丰富、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可以凝聚人心,陶冶人的情操,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保证高校教育教学工作有序进行,对于做好学校稳定工作,保证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推动学校改革发展,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

1高校校园文化的特点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所具有的独特的理念、精神和文化氛围,它暨包含校风、学风、教风、校园价值取向、人际关系、各类文化活动等,又包括校园各类文化设施、建筑设计、校容校貌等物化形态的内容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非明文规定的师生的行为准则。高校校园文化一般包含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和校园制度文化三个层面。其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

多元性:高等教育的特性决定了高校的校园文化属于多元文化类型。科技进步,社会转型,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高校校园里多学科并存和发展,使得高校校园文化更趋多元性。

独特性:高等教育自身的特性决定了高校校园文化具有独特性。高校校园文化的独特性,一方面是相对社会文化而言,校园文化因高校的教育目的和功能使之与社会文化有着很大的不同;另一方面是高校与高校之间的独特性,每所学校由于历史传统不同,办学理念、发展定位不同,校园精神不同,等等,不同的校园滋养出不同的校园文化,各具特色,形式多样。

创新性:文化自身蕴含创新因素,文化的发展就是在继承中不断的创新。高校是网络技术和应用的前沿阵地,高校聚集了众多的精英人才,高校校园文化设施正逐步现代化,这一切是高校校园文化创新的丰富土壤。

开放性:网络发展,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形成;大学扩招,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高校承担着越来越多的社会服务功能,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广泛开展、产学研项目的建立、学生的创业教育活动等等,都体现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开放性发展。

2高校校园文化的作用

高校校园文化伴随高等教育产生和发展,在高校培养人才、维护校园稳定以及建设和谐校园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导向作用: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主要体现在目标导向和价值导向。高校的办学定位、发展目标、发展规划,能引领校园师生员工建立目标并朝着目标前进;校园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将引导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树立。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精华组成部分,引领着社会文化发展的方向。

凝聚作用:校园的人文景观、文化氛围,特别是长期形成并为全体人员所认同的校园精神,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校园里的人们,培养校园里师生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团结和凝聚人心,协力搞教育促发展。

育人作用:高校是培育人才的地方,高校校园文化是为教育教学服务,是围绕教育教学产生和发展,无论是精神文化,还是物质文化或制度文化,都发挥着强大的育人作用。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了浓郁的育人氛围,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人才。

约束作用:学校长期形成的各项规章制度是校园制度文化的主要内容,倡导和形成与学校办学理念相一致的校风、学风,规范和约束着校园里的行为、活动,保障教学正常运作,维持校园秩序良好有序,引导师生员工自觉遵章守法,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维护校园稳定的内在联系

3.1影响当前高校稳定的一些因素

一是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思想政治渗透和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思潮。大学生是社会栋梁、祖国的未来,其具有对社会问题敏感度高、易冲动、群体感染性强的特征,是敌对势力渗透的主要目标,大学生的思想稳定直接关系到高校校园的稳定。

二是高校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如扩招带来的教学质量问题、教学设备配置问题、后勤管理服务等。

三是校园师生的心理素质及产生的一些心理问题。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工作、生活节奏快速,人们承受的心理压力增大,有些人抗挫能力不强,心理素质不高,容易产生一些过激行为。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是影响校园稳定的重要因素,应受到重视。

四是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就业问题不仅会影响校园稳定,还严重影响到家庭、社会稳定。

五是校园和校园周边的环境。环境的整治、建设和安全性,都关乎到整个校园师生的安全,影响到校园的稳定。

3.2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维护校园稳定的内在联系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维护校园稳定关系密切,相辅相成,校园稳定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能保障和促进校园稳定。从校园文化的三个层面来看:

一是高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稳定的基础。校园的整体布局、环境设施、教学和活动的各种场所等表现的物质文化,为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物质保障,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的主要场所,加强物质文化建设,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是保证校园稳定的前提、基础。

二是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稳定的关键。一所学校有明确的办学目标、办学理念,有积极向上、激励和凝聚力强的校园精神,才能培育优良的校风和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师生思想稳定,学校上下齐心,教职员工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学生好学奋进,学校发展态势良好,所有这些都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成果。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有力依托,是校园稳定的关键所在,只有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好,学校的向心力、凝聚力才会增强,师生员工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校园秩序良好,校园稳定、和谐。

三是高校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是校园稳定的保障。以学校规章制度为主的校园制度文化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只有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才能使得校园管理井然有序,师生行为规范,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活动得到顺利开展与落实,校园稳定有保障。

4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积极维护校园稳定,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1)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确保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主阵地,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建立学校的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学校的思想建设,塑造一种积极向上的主旋律,积极培育向心力和凝聚力强的校园精神,使之成为校园文化的核心,成为全校师生员工的精神支柱。

2)树立校园文化大观念,着力构筑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机制。首先,要树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维护校园稳定和培养高素质人才、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举措”的观念,明确校园文化的内涵和作用,认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校园文化总是无时不刻地从各个方面侵染人、熏陶人。第二,要避免产生一些片面的认识,避免把校园文化只是当作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或者校园文化建设只是某个部门的工作。第三,建立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机制,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使校园文化建设真正融入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为维护校园稳定和培养高素质人才、建设和谐校园发挥应有作用。

3)打造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创新校园文化载体,丰富校园文化内涵,促进学校稳定、和谐发展。

一是加强校园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培养师生员工的爱国情怀,增强爱国、爱党、爱校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

二是建立安全教育文化制度,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加强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防范技能,保证学生的人身、财物安全。

三是举办宿舍文化节活动,倡导良好的生活习惯,协调好同学舍友关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是强化廉政文化教育,并融入到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培养学生养成遵章守法、廉洁自律的好品德。

五是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健康问题,主动进行心理调适,健康成长。

六是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管理及扶持,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学术文化活动,搭建素质教育大平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七是拓宽校园文化载体,发展网络文化,加强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网络建设与监控,保证网络环境安全有序。

4)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和完善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俗语说:“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在学校的办学过程中形成的校园制度文化,有引导和规范校园主体思想、行为及处理各种关系的作用,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要结合学校的实际,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管理育人”的作用,使学校形成正常、良好的教学、工作和校园生活秩序,使制度文化跟上学校的改革发展步伐,保证学校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发展。

5)切实抓好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撑,高校要重视物质文化建设,保证经费的投入,做好校园环境的整体规划和设计,把校园精神和学校办学理念也融入环境建设中,让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相互交融,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段建国,孟根龙主编.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理论与实践[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杨航征.新形势下影响高校稳定的潜在因素分析[J].理论导刊,2007,8:106-108.

建设高校校园文化构建和谐校园 第4篇

一、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 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 以校园为主要空间, 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性文化。一般认为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 按这种划分方法, 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在内容上也有这三个方面。校园文化的物质方面是指高校的教学、科研、生活以及校园环境美化等方面的硬件设施, 它是开展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校园文化的制度方面是指高校的各种教学、科研规章制度、学生日常行为准则等管理方面的总和, 它反映了高校的管理特点, 对学生起到引导作用;校园文化的精神方面是指高校的优良历史传统、学校的校风教风和学风等方面, 它是校园文化中的核心内容, 反映的是高校特有的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 也是学校在社会树立形象的主要因素。

二、高校校园文化在构建和谐校园中所起的作用

(一) 高校校园物质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客观物质条件

物质是客观存在的东西, 高校丰富的物质资源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性保障, 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构建和谐校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以师生为主导的和谐校园建设过程中, 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 就必须要有强大的物质文化做基础。他包括校园的整体布局规划、教学办公设施、学生日常生活、学习、活动场所和校园的绿化等等。良好的高校校园物质环境, 可以增强师生的凝聚力和自豪感;高质量的校园整体布局和规划可以陶冶师生员工的情操;良好的教学设施会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奋发图强;优美的校园美化可以使学生心情舒畅。

(二) 高校校园精神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

精神文化是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结构, 他是一种高层次的校园文化, 主要是指校园中主导群体共同遵循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生风范、精神信念及其作为表现形式的校训、校风、学风等内容。不同的校园精神文化反映着一所大学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念和品质追求。积极向上健康的校园精神文化可以引导广大师生努力拼搏, 会时刻提醒自己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师生员工会在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的指引下有着正确的价值追求, 学习生活充满活力和信心。教师之间和谐相处, 真诚相待;师生关系民主平等, 互相帮助;可以说精神文化一直在引领着构建和谐校园。

(三) 高校校园制度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坚实保障

制度文化是规范高校教育教学行为, 维系工作生活正常运转的有力保障, 构建和谐校园, 就必须加强制度文化的建设。制度文化包括文明公约、大学生守则、师德公约、学籍管理规定等。校规、校法等对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着引导作用和约束作用。一所高校建立起切合实际的校园制度文化, 就会被师生与员工所接受和认可, 学校所倡导的, 大家就会自觉的参与, 学校反对禁止的事情, 大家就会自觉抵制。在良好的校园制度文化的约束下, 整个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学习会进一步规范化、民主化、合理化, 为和谐校园的构建起到保障作用。

三、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构建和谐校园

(一) 建设、美化校园物质环境, 创造高品位、高质量、和谐的育人环境

发展是和谐的基础, 在“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 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就更为重要了。这就要求学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管理好学校的有形资产, 继续规划好合理的生态化校园, 构建集绿化、美化、园林化为一体, 融公园、家园、文化园于一身的育人环境, 实现以师生为主体的全体师生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比如在教学楼、宿舍等公共场所悬挂一些名人的画像和名言, 或是树立一些名人的塑像, 这些物质层面的硬件设施可以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利用校园内的无形资产的作用, 在学院内书写、张贴意义深刻的校训或积极上进的标语。设置宣传栏、校园文化墙, 要做到科学协调、美观大方,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总之, 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要反映出一所大学独有的文化底蕴, 要富有鲜明的教育特征。

(二) 弘扬先进的校园精神文化, 营造和谐的校园人文气氛

精神文化是学校形成学校品牌和社会形象的核心内容。对于高校来说, 要求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 要着力培养学生对学校的家园认同感以及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 让每一个学生经过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后都能以校为荣, 以学为荣。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 把先进的校园精神文化通过互联网植于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动中。例如, 我们可以把高校的校歌制作成视频文件在网络上进行播放, 在学校的校园网站上大力宣传高校的校风、教风、学风, 积极报道学校的先进模范人物和先进典型代表。多多奖励在科研、教学、管理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的师生员工。以此来营造一种和谐的人文环境。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形式把全新的理念和科学的精神传递给每一位师生员工, 使他们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营造出和谐的校园人文氛围, 促建和谐校园的建设。

(三) 加强校园制度文化的建设, 建立和谐平等民主的育人管理机制

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进程中, 我们要实施人性化管理, 促进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和谐人际关系。始终要贯彻落实“平等、民主、合作、尊重”的人本思想, 以诚待人, 以理服人, 但同时也要通过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和行为守则来影响学生, 着眼于培养师生员工良好的职业工作操守和职业意识。校园的规章制度可以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自觉形成良好的品格。在进行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时候, 要注意以下方面:高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要有先进的管理理念, 要坚持以人为本;制度的制定者要深入实际进行调查分析, 不能“闭门造车”, 要充分征求广大师生员工的意见, 体现平等民主性;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 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只有建立有序的校园制度文化, 才能创造出和谐民主、平等的育人管理机制。

只有科学发展, 才能实现高校校园的真正和谐, 学校要以育人为己任,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建立客观、科学、合理的长效机制, 实施人性化管理。高校管理者应该提高文化意识, 树立起强烈的校园文化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不断推进科学化管理, 同时要充分认识到高校校园文化在和谐校园构建中的重要作用, 不断加强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 推动和谐校园的构建。

参考文献

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第5篇

[1]摘要: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而大学作为知识的集中地,是保存、传承、传播和创造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高校校园文化是一种育人文化,同时也是微观组织文化和管理文化,是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的综合表现。校园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和不竭动力,是学校的精神和灵魂。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能提升学校的品位与声誉,并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关键词:校园文化、以人为本、精神文化

一、高校校园文化的基本内涵

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的精神、校园传统、价值理念和校园作风的综合体现,是高校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校园文化以独具特色的校园物质环境为依托,以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为主导,以全校上下全体师生为参与主体的校园精神、制度准则以及围绕教学科研、学习生活和文化娱乐展开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高校校园文化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可分为如下四个层级,即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第一层是物质文化,它是浅层次的校园文化,主要包括建筑特色、人文景观、体育设施等校园物质环境;第二层是行为文化,主要是师生员工围绕教学科研、学习生活和文化娱乐展开的各种活动;第三层是制度文化,主要指校纪校规、道德准则与行为准则,包括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社团活动制度等,它是中层次的校园文化;第四层是精神文化,它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和灵魂所在,主要体现于学风、教风和校风。每个层次都是校园文化中不可或缺的方面,校园文化建设应该紧紧围绕四个层次展开,深入每个层次进行规划和建设。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要建设既体现高校特色又符合时代特征的高校校园,就必须意识到目前我国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意识到大学精神的缺失、学风、教风等方面的问题:

(一)认识不到位,导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职能只能局限在学生管理上。目前,部分高校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教师和一些管理干部把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活动的组织开展,认为校园文化建设与己无关或关系不大。这就在无形中把校园文化建设的职能局限在学生管理层面,而校园文化建设“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学生管理部门的工作。

(二)忽视深层建设,导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注重物质文化、轻视精神文化。近年来许多高校尽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作了不少努力,但往往忽视了深层的文化建设,不能处理好通俗文化与高雅文化的关系,使得媚俗文化、模仿文化、荒诞文化在校园内流传,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本末倒置和不同步的现象。校园文化建设中,物质文化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挖掘其中的精神文化。

(三)目标不明确,导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盲目性。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本应以形成学校精神和接受学校精神熏陶为宗旨,要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中发挥作用。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目标不明确,导致校园文化建设缺乏创造力;导致校园文化建设未能与人文教育教育整合,无法承载人文教育责任;导致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科建设、专业教育脱节。

三、建设高校校园文化的对策

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学风和教风,大力加强大学生素质文化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艺术和娱乐活动,把教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

[2]化活动之中。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要从软硬件两个方面着手,硬件方面包括校园的建筑设

计、校园景观和美化绿化等物化形态的东西;软件方面主要指学校的传统等。

(一)硬件方面

1、校园建筑规划和建设

文化是孕育建筑的土壤,正是由于文化土壤的培育,才使建筑有了“记忆中的活力”,而不是那种“瞬间的活力”,文化的自身积淀和发展使建筑的内在精神和外在风格得以延续。因此,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立体的绘画。校园群体建筑是一个学校文化品位的主要物质载体和历史传统的象征,因而应当具有比其他建筑类型更高的审美价值、人文含量和教育功能。校园主体建筑尤其应当在“文”与“雅”上下功夫,使之具有良好的文化品格,从而鲜明地体现学校的文化品位与人文精神。

2、校园的绿化

校园环境既是学生休憩、活动、学习的场所,也是校园人文精神的体现,反映了校园文化品位及师生的精神面貌。

校园绿化首先要做到全覆盖,不留死角。各种绿化带、花圃、草坪应星罗棋布般分布在校园内,做到从校门口到校园每一个角落,处处绿树环绕,鲜花娇艳,碧草如茵,与校园建筑相映成趣。另外,校园绿化强调植物的合理配置及校园生态的多样性,目的是使绿化空间表现出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做到“远近高低各不同”,“浓妆淡抹总相宜”。

在校园的绿化上,不要急功近利,要秉承“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精神,要选择追求卓越,坚持宁缺毋滥。应尽可能多栽种一些生命期长的名贵树木,若干年后,其本身就是一种历史、一种文化。因为古树以其优美的形态、丰富的人文内涵,被人们尊称为“凝固的诗,动感的画”。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对古树含有一种特殊的情感,人们尊敬它、崇拜它。以古树为题材的神话传说、人物事迹、历史典故、诗歌及绘画作品构成了我国丰富的人文资源,它与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在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校园绿化还要追求绿化和建筑以及校园雕塑、雕像的完美结合。表现校训、校园文化精神的雕塑、纪念雕像、碑刻等要注重与整体校园建筑风格的配合,并与校园的其他环境因素有机融合、相得益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应该把整体布局与零星点缀协调起来,使实体象征与抽象隐喻相结合,形成一种意象共存、富有人文精神的校园建筑文化。

(二)软件方面

1、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高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建设全员参与的高校校园文化。什么样的校园文化塑造什么样的人,校园文化对于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作用,这种作用是无形的、持久的。因此,高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在重视硬件建设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以校园文化为核心的“软件”建设。要充分认识到建设好校园文化是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具体表现,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发展战略中去考虑,充分重视校园文化对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制定正确的制度政策,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其主体性,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真正树立起校园文化全员共建的意识。

2、将办学传统与现代元素相融合,建设个性鲜明、品位高雅的高校校园文化。放眼全球,凡让广大学子心驰神往的高校,都是具有独特魅力的高校,如注重学术的牛津大学、倡导实践的麻省理工大学等。校园文化建设一定要和高校自身特点、办学传统、历史渊源相结合,在此基础上,融入现代文化元素,突出特色,避免千篇一律的趋同建设。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因校制宜,充分挖掘学校现有潜力,不可盲目攀比。要做到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协调发展,在物质文化中突出精神文化,加强学术性、创造性和娱乐性的统一,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层次水平。

3、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建设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高校校园文化。科学精神包括求实精神、批判精神、创新精神、独立自由精神、宽容精神、超功利精神等;人文精神包括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心理素养、人生态度、道德修养、爱国情怀、价值观、人生观等。我国高等学校要造就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应该是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的和谐型人才。高等学校在培养大学生求真、务实、严谨的科学精神的同时,必须重

视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为大学生才能和智力的发挥提供长久的动力支持。通过将培养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要求纳入专业培养目标、以通识教育课程为基础构建与专业培养目标有关的人文和科学教育课程体系、切实提升教师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开设人文方面的课程和讲座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四、高校文化建设的意义

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建设健康的高校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大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社会竞争能力的提高,对于开发学生智力、扩大学生视野、培养创新型的人才也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其高尚的道德品质是极为重要的。

当代大学生,他们的社会地位、知识水平及年龄心理特征,都使他们向往高尚的文化生活,寻求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形成高雅的文化生活氛围。高尚的文化生活,必然是向上的充满青春活力的,有理想的追求也有时代的气息。因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把娱乐学生的身心、陶冶其性情、潜移其品性、培养其情操、塑造其灵魂,作为指导思想,在种种校园文化活动中,积极引导学生,逐步孕育一种民族的爱国主义的文化氛围,一种崇尚英雄献身为国的氛围,一种勤俭为民艰苦创业人民利益至上的氛围,使校园内充溢高尚的文化学术气氛,并以之去抗御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一所大学,若能把学生的学业与校园文化活动妥善地结合起来,便会有力地推动校园内的精神文明建设。我们的学生,尽管智力爱好性格情趣有异,但共同的文化活动,往往能产生极大的凝聚力与荣誉感,使校园内生活得更为和谐轻松,更为活跃高雅,青春的活力便得以高度发挥,个性爱好也得到发展。校园的文化活动是自发的也是自觉的,是受社会生活影响也受自我心灵主宰的,是无处不在的也是高雅与庸俗不断斗争的,是充满现代意识的也反映大学生复杂心态的,是心灵的自然袒露也充满创造力的,是受着时代文化潮流影响的也是苦乐兼备的。可以说,这文化也是个染色质,会把人的灵魂染成不同的颜色。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高尚的品质情操,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能提高学生的活动能力,掌握更多的生存与竞争的本领,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今社会,竞争与发展是同步的。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竞争便是知识与本领的竞争。一个大学生对社会的贡献,主要地就是看其竞争能力的大小,促进社会发展的能力如何。在大学期间学的文化科学知识,只是竞争的一个资本,而多种能力的培养就有助于知识的应用。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技能的培养,使理论与实践得以结合。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能发展学生的智力,扩大视野,个人特长得以发展,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大学校园的文化建设,还能促进身心健康,对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校园文化的表现是复杂的,各种意识形态纷呈不已,良莠相杂。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不同的观念与不同的生活形式,表现对文化生活的追求也不同。崇高与卑劣,高雅与庸俗,常常能表现出人的人格,于某些环境也表现出国格。倘若在大学期间形成了错误的观念,在一生中是不易改变的,其影响社会也是长久的。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胡锦涛

浅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第6篇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加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是人类精神生产的能力和产品,是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又对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产生巨大的反作用。高校校园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是高等院校思想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三位一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行为主体共同传承和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校园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和大学精神的综合反映。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中,要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1、作为行动指南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由于历史条件变化而发生变动的马克思主义个别结论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因此,校园文化既不能以个别结论的变动为借口去否定认真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必要性,也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神秘化、僵死化,要在学习运用、发展、创新上做出扎扎实实的努力。

2、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学习专业知识的关系。学习专业知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十分必要,只有努力掌握现代高新技术、科学的管理等专业知识,才能担负起新的历史使命,但不能因此忽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否则,就很难加强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和创造性。

我们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就必须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又不能囿于传统的理论框架;既要立足于现实,又不能满足于对现实的简单反映;要敢于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善于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对实际问题进行理论思考,要敢于提出新概念、新假说、新思想,要加大理论创新的力度。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中,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宣传要在三个方面上下工夫:在准确性全面性上下工夫,切忌简单、片面,切忌脱离实际;在校园文化建设出精品力作上下工夫,要有计划、有重点地推出品牌栏目、节目、优秀作品和著作;在努力营造理论宣传的氛围上下工夫,克服当前存在的那种不敢、不愿、不善于进行理论宣传的被动局面,切实营造一个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氛围。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最重要的就是深入学习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和精神实质、科学体系;要把学习和宣传科学发展观理论,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与建设高校校园文化的实践结合起来,不断提高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水平,取得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成绩。

二、强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突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

“八荣八耻”重要论述是对社会主义荣辱观和道德观的经典阐述。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长期道德实践所形成的行为方式、道德心理、道德习惯铸就了中国社会特有的荣辱观,成为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生命之魂,对今天进行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八荣八耻”重要论述正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思想道德进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后的升华与弘扬。在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里特别强调要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是新世纪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教育思想方面一次新的阐述,因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他们有什么样的荣辱观,事关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高等教育是以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的,所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更要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更应该在强化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走在社会的前列,突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

1、要让学生明是非知荣辱。古人云:“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恥矣。”然而,近年来,由于受物质利益的驱动和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学生的荣辱观出现了扭曲,把本以为荣的东西当成不可取的,把本以为可耻的东西当成值得炫耀的,比如有人把投机取巧、捞取不当名利,当成是有本事;把一掷千金铺张浪费,当成是“有现代意识”。这些都时刻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强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夯实学生的思想道德基础。

2、要充分利用校园网、黑板报、广播稿、演讲比赛等途径积极营造浓厚的教育氛围。教育学生在举止之间辨善恶美丑,在点滴之中明辨是非,把荣辱观教育活动贯穿于日常学习生活的始终,把荣辱观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使社会主义荣辱观“入眼、入耳、入心、入脑”,开展“八荣八耻树新风,从我做起见行动”等活动。

3、要让学生树立荣辱观的意识。荣辱观是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崇尚科学是学生永恒的价值追求。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以报效祖国为己任,把国家和民族的安危与自身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时刻提醒自身要承担重要使命,这是对社会主义荣辱观最好的价值体现。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的成长进步,对社会的全面了解,步步都要把确立荣辱观意识放在第一位。当今社会,各种不良思潮相互激荡,容易发生不以荣为荣、不以耻为耻,甚至是以荣为耻、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现象。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立足新形势,着眼新特点,为人们提供了一条评判荣辱是非的正确标准。在校园中进行知耻教育,理应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灌输作为解决当前部分学生荣辱难分、是非难辨的核心,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把涉及学生思想观念、道德情感、行为规范的荣和辱分清楚、讲明白。

4、要见行动促养成。道不可坐论,德不可空谈。在高校,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多种形式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切实组织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高校党委要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责任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精神,立即行动起来。对广大师生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把宣传教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整体,制定长效机制。一个人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荣辱观念的颠倒,它通常是通过一些小事,使得本以为荣的而不为荣、本以为耻的而不为耻,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注意在点滴小事上坚持正确的荣辱标准,正可谓:“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真正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每个学生的思想深处扎根,并作为自觉行动坚持下去。

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教育部党组发出的《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切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通知》中指出,

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促进自我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三、整合力量强化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高等学校的教育活动,主要是进行人与宇宙、人与自然、人与规律、人与逻辑、人与社会、人与法、人与道德、人与命运、人与内心的思辨与对话,这种思辨与对话不仅是一个不断追求真理的学术研究过程,更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逐渐确立和定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良好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起着极为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高校校园精神文化是一种环境,也是一种精神文化氛围,是一种需要长期培育和苦心经营的教育氛围,需要全社会多层次、多渠道的建设,需要整合社会和高校内部的各种力量共同努力。

政府和社会必须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大学不是在真空中存在和发展的,它是在社会大环境中建设和发展的,大学不是为自身的建设而建设、发展而发展,大学是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服务的,尤其是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大学的根本使命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政府和社会都有责任为大学独特的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宽松、洁净的社会大环境。中国高校内部治理的官僚化倾向必须要引起重视;教育产业化发展方向必须转变;学术腐败和科学研究的急功近利作风必须整顿,科学大师钱学森先生对中国教育的忧虑应该引起政府和社会的深层思考。家长望子成龙,社会渴望栋梁之才,可是有钱的、有权的都把手伸向了高校,为了自己的利益严重冲击着高校的独立和自主,社会上种种有害的风气通过人情关系、管理渠道、互联网络侵蚀着高校的管理和学生的身心健康,理想的校园文化建设受到冲击,崇高、洁净、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本真精神正在远去,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在高校远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和弘扬。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进行长期的历史积淀。大学的“硬件”建设,只要有经济支撑就可以在较短的时期内迅速取得成效,但作为“软件”的校园文化建设,却不是朝夕之间就可以取得成效的,它需要有形的努力和无形的深沉思考。是一代又一代校园人智慧和经验的积累,需要长期的历史积淀。世界级的名校,如剑桥、牛津、哈佛、耶鲁、斯坦福、清华、北大等,之所以成为青年人梦想的高等学府,就在于它们有多则几百年,少则上百年的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我国的绝大部分高等院校,仅有几十年甚至是十几年的历史,根本没有值得称道的历史文化积淀。这就迫切地需要高等院校的管理者、教师、学生,更加重视并且有意识地一代代不懈努力,通过一代代人的努力不断豐富高校校园精神文化的内涵,使之深沉、厚重、丰富、高尚起来。

参考文献

[1]颜桂花.校园文化在育人中的作用[J].理工高教研究,2001,(3).

[2]高登辉等.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一个战略切入点[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3).

[3]史华楠,胡敏.论校园文化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0,(3).

高校校园文化浅析 第7篇

一、高校校园文化的含义

《辞海》中关于文化的定义为“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 依次深入”, 我们认为, 高校校园文化不仅是指师生的业余文化生活, 还应该包括物质层面的校园建设, 制度层面的规章制度, 精神层面的思想道德观念、传统精神、校风学风。

二、高校校园文化的功能

1. 高校校园文化的凝聚功能。

高校高校校园文化起凝聚作用的要素主要是校园精神。校园精神是高校校园文化的灵魂和核心, 是一种师生认同的价值观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具有一种无形的不可低估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2. 高校校园文化的规范功能。

高校高校校园文化的规范功能主要是指高校高校校园文化对学生行为具有重要的约束、规范作用。它借助各种文化因素的影响力, 根据一定的社会行为方式, 将大学生的行为表现规范到学校和社会所期望的轨道上来。通过奖励和惩罚激发师生员工的责任感荣誉感羞耻感通过提出严格要求和制定合适规范引导学生把高尚的动机转变为正确的行为, 进而形成良好的习惯。

3. 高校校园文化具有导向功能。

高校高校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是指:在具体的历史环境和社会发展条件下将人的事业心和成功欲转化为具体的奋斗目标、人生追求和行为准则, 形成广大师生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 共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而努力奋斗的影响作用。高校校园文化对全校师生员工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4. 高校校园文化具有激励功能。

高校校园文化的激励功能是指高校校园文化具有使学校成员从内心产生一种高昂情绪和奋发进取的精神效用, 激发全体师生形成强烈的使命感、持久的鞭策力量, 从而使学校产生开拓进取的良好风气, 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环境和激励机制。高校校园文化是校园主体人格的展现, 是师生员工对理想人格和自我完善的追求。

三、目前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存在的问题

1.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只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

校园文化作为高校的精神基石, 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具体表达它对于建立起一个自律与他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机制是一个重要途径。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工作不是以学生的实际为依据, 这使校园文化不能广泛地适应不同对象的不同层次的要求, 仅仅是盲目的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而没有把课堂所接受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 同时也降低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实效性。

2.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发展相对滞后。

校园里的文学、艺术活动常年不断, 但高品位、高质量的作品还不能满足师生的精神需要。校园内刊物、广播、文艺演出反映积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改革开放、积极进取的内容相对少。校园广告栏中的商业信息屡见不鲜。许多大学生面对个人与社会发展目标时, 往往向个人一端倾斜, 注重眼前的、近期的物质利益, 对于较为长远的信仰、精神追求的热情明显消退。高校高校校园文化呈现出失衡与偏离主流文化的现状, 突出表现在高校校园文化的功利性、实用性色彩日渐加浓。

3.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重物质文化建设, 轻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的物质文化因素的核心是校园化中的精神文化因素。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目的应该是使它成为承担精神文化的载体, 建设物质文化不是目的, 而是手段。培育和弘扬校园精神是学校发展的主题, 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文化的力量在于改变一个人, 营造一种有利于人的发展的环境氛围, 而使校园文化总是充满清新的气息和澎湃的活力。因此, 在相当大程度上高校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仍然停留在较低层次上, 即只注重校园文化的物质文化建设, 然而这种忽视精神文化建设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流于形式的行为在许多高校普遍存在, 是高校文化建设中最突出的问题。

四、加强我国高校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 它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根本内容。我们要做到按照现阶段党的价值理论来实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全部实践。坚持从实际出发, 科学认识高校校园文化状况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 实事求是地分析和提炼本校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特色。充分利用校报、广播、电视、校园网、宣传栏等校内阵地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维护好马克思主义在各种舆论阵地的主导地位,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2. 加强全方位投入促进高校高校校园文化全面协调发展。

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文化和以教师为主体的校园文化紧密结合, 相互统一起来, 调动他们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在参与建设中使师生都受到良好熏陶和教育, 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学校发展的和谐统一。要以物质文化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基础。在建筑物的设计、建设上做到布局合理、内涵丰富、富有校园核心特色;同时也要以精神文化建设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3. 用科学的评建体系指导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通过建立完善的评建体系来指导和规范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进程, 才能收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预期的理想效果,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的评建体系是当前开展高校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建立高校高校校园文化评建体系需要在指导思想上要强调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学校应组织建立专门的评建机构, 以确保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重点和实施过程。同时应注重把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队伍、学生工作队伍状况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 第8篇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和谐校园, 是指学校各种发展要素间的一种均衡有序、协调促进的和谐状态。和谐校园的本质属性是文化和谐, 和谐校园建设的根本在于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由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主体以校园为空间背景, 围绕教学活动和校园生活而创制并共享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 它是围绕师生群体的教学活动和校园生活而产生的。物质文化是浅层次的校园文化, 是校园内各种文化活动的物质性载体, 是高校综合实力的主要标志;精神文化是深层次的校园文化, 它体现于学风、教风和校风, 表现为师生的价值观念、课外文化、人际关系、道德规范等, 是校园文化的核心、灵魂和根本, 是校园文化建设所要营造和追求的最高目标;制度文化是中层次的校园文化, 完整的制度、严明的纪律和严格的管理, 有利于培养和锻炼校园师生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有利于提高学校声誉。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1.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和重视度不够

目前, 绝大多数高校都把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工作和思想教育上, 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只是学生工作部门和思想政治部门的工作而与教学部门以及其他行政管理部门无关或相关性不大。同时, 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很多高校没有真正认识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还将思想局限在校园文化仅仅是搞搞活动, 忽视了校园文化对学生成长的导向、塑造、调适等功能, 制约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2.校园文化建设重物质文化建设, 轻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和外在标志, 其核心内涵是校园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因素。目前, 我国高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太重实用, 强调做一些能拿出来作为资历和政绩的工作。这导致许多学校只重视物质而忽视了内在精神的塑造, 大学校园内忽视人文几乎成了一种普遍现象。有些高校虽然重视精神文化的作用, 但却产生认识偏差, 将校园文化活动停留在一些浅层次的文化消费活动上, 从而使高层次的精神建设陷入困境。

3.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管理和导向

在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方面, 大部分高校重视相关制度建设, 特别是对于师生员工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相应的行为规范、守则、奖惩制度等应有尽有, 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有时却显得无力。表现在校园文化的研究不够, 文化活动内容单调贫乏, 缺乏时代性和针对性, 不足以吸引学生, 更谈不上发挥校园文化的综合功能。

4.校园文化建设形式不新, 学校特色不突出

我国许多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缺乏明显的学校特色。高校文化建设中从众、跟风现象比较严重, 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体系、管理制度等都在走“统一”路线, 缺乏学校特色。不同的大学因其专业特点和办学特色不同, 校园文化应保持学校的个性特色而不是趋同。学校个性特色的塑造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 要求学校管理者根据学校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给学校的形象准确定位, 借助于各种物质和精神载体创造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独特形象, 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受教育者和社会的关注。

三、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

1.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

校园文化是高校德育工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提高大学生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的基本内容。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以学生的成才需求为内在动力, 用社会主义的主流文化, 教育和引导学生, 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使他们自觉地为祖国的富强、社会的进步而发奋学习, 努力成才;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吸引、熏陶、凝聚广大师生员工, 激发他们报效祖国、造福人类的热情。

2.坚持三种文化形态协调发展, 在物质文化建设中突出精神文化意义

浓郁的校园文化精神需要一定的物质设施和严格科学的制度来保证, 但物质设施和规章制度层次的建设要体现精神文化意义。校园文化从内在看是一种精神, 是校园人格风貌和群体意识的集中表现。作为一种深层次的校园文化, “校园精神”一旦形成, 就能对校园人产生不可抗拒的影响力, 并且有持久的继承性。

3.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在不同时代每个高校都会留下许多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它是长期形成的精神底蕴和办学过程中的文化积淀。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 不但要总结挖掘优秀的校园文化, 而且要发扬传承文化的基本功能。这样既能从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和力量, 又能为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如果说研究和继承文化是高校的基础性活动, 而创新文化则是高校的历史使命。根据时代要求, 坚持正确的方向进行校园文化的创新, 是繁荣校园文化, 永葆校园文化先进与活力的基础。

4.积极探索高校定位, 制定适合学校发展的特色校园文化

探索高校在全国高校中的地位、科研定位、培养人才定位等, 从高校的具体校情出发, 制定适合学校发展的新目标, 营造特色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特色既可以从高校历史轨迹中归纳, 又可以从未来的发展方面中能动地营造。既可以从高校所处的地理环境得到启发, 又可以以高校已经成功塑造出的社会形象作为蓝本。营造不同风格和特色的校园文化, 要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文化, 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 还必须具有世界眼光, 使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真正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排头兵和中坚力量。

四、结论

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构建和谐校园, 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 高校应把其纳入高校发展的总体规划, 并作为重点予以特别重视。每一位高校管理者都应该提高文化意识, 树立起强烈的校园文化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不断推进科学化管理, 创建高雅的环境氛围, 进一步加强、完善校园文化建设, 使高校真正成为继承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和交流借鉴世界进步文化的重要窗口, 成为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的重要摇篮。

摘要:校园文化是高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 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根本, 是高校提升办学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本文在正确认识高校校园文化内涵的基础上, 对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 对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文化建设, 构建和谐校园的若干思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内涵,和谐校园

参考文献

[1]史悦.高校校园文化初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 10 (1) :97-99.

[2]时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及对策研究[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 2007, 9 (1) :18-0.

[3]卢景辉, 高云坚.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知道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高教探索, 2007, (6) :92-93.

[4]方美波.把握先进文化方向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中国教育导刊, 2007, (20) :12-13.

[5]吴明永.高校校园文化与学生社团的时代使命[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 2007, (10) :127-128.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初探 第9篇

关键词: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影响,基本策略

一、网络文化

(一) 网络文化的基本概念。

网络文化主要是指基于网络信息传播技术, 通过一定的网络行为而形成的网络信息资源, 以及在网络环境中人们的认知、体验、观念、信仰和情操等。网络文化常常有别于网外文化, 如在文字表达上, 表现为“火星文”, 特殊符号等流行。网络文化是网络发展的必然产物, 正迅速改变人类传统的认知渠道、思维观念和生活方式, 对经济生产、社会生活、教育科技等各个领域产生越来越大的强烈影响。

(二) 网络文化的存在时空和创造主体。

计算机网络出现后, 网络文化即开始出现。最初的网络文化拥有较多的地球上其他人类社会文化的特征和计算机文化的特征。这一时期的网络文化应该讲还没有出现。网络作为文化信息的载体, 传播网络外的其他文化和网络出现以前的文化, 网络没有创造任何文化。你可以发现网络上传播的小说用的文字、语言、修辞语法都不是网络创造的, 网络电影不过是网络外的电影以数字化方式的再现和传播。换言之, 没有网络, 这些小说、电影也会出现或者已存在, 网络解决的是网络外文化传播的技术问题。

二、高等院校校园网络文化

(一) 高等院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形成。

高等院校是Internet用户密集的区域之一。Internet已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信息平台, 同时也成为当代大学生课外休闲娱乐的重要空间。随着计算机信息化程度的逐渐提高, 高等院校校园网络环境、网络文化都呈现出许多自身的特殊性。认清了它们的特殊性, 将更加有助于我们建设高等院校校园网络文化。

(二) 高等院校校园网络文化环境的特征。

1. 网络化。

高等校园网络化的核心技术支持是现代快速发展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校园网的建立使教学服务、科研创作信息、办公行政管理等系统连接起来, 而后又使高等院校校园内网与Internet连接, 进而将高等院校校园网络转变成一个自由开放的数字信息平台。

2. 数字化。

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将文本、图片、声音、视频等信息均以数字化形式进行存储传播。如果实现信息的数字化, 就能极大地提高信息的传播效率, 为高校师生提供更多更好的资源, 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3. 知识化。

高校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平台和数字化信息的结合, 为资源信息的共享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大学生在校园的学习可以以互动的方式进行, 从而体现了一种知识化的特性。

(三) 高等院校校园网络文化环境的主要特点。

1. 学习网络化。

计算机网络对高等院校当代大学生学习的影响, 首先肯定是学习环境与学习手段的重大改变。大学生上Internet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查找有用的学习资料、和朋友或同学聊天、浏览国内外新闻等。大部分大学生认为计算机网络在搜索资料、资料传递、及时通讯、思想交流和思想启发等方面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2. 社区网络化。

信息时代的到来为传统的社区赋予了新的内涵。BBS、聊天室等网络工具的出现创设了一种新型社区——虚拟社区。社区不再以地理区域进行划分, 而是在网络的基础上由志趣相同的人们所组成。在网络环境中, 地理位置已不再让人们产生心理归属感, 交流方式的改变使得人们可以自由表达思想, 充分展现个性。网络化的社区是一种真实与虚拟的交错。

三、高等院校校园网络文化对高等院校的影响

(一) 积极作用。

1. 有利于教学。

网络改变了大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 拓宽了大学生的交往空间。利用网络模拟各种实践环境有利于大学生学以致用, 如模拟虚拟社会开展电子商务教学、模拟招聘现场开展毕业生面试培训等, 这为大学生进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有利于大学生个性的形成, 缓解了大学生的精神压力。

在网上, 大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找到适合自己个性才能发展的领域, 在宽松、平等的社交环境中淋漓尽致地展现自我, 发表观点, 体现个性。

3. 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

校园网络文化多姿多彩, 如电子贺卡能表达对朋友的问候和祝福;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四大媒体集于一网, 对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起着积极作用。

(二) 消极作用。

1. 影响德育大环境。

网络内容的广泛性, 使其包罗万象, “文化垃圾”席卷而来, 色情、暴力, 诱引着大学生;网络环境的开放性, 让西方霸权主义文化、敌对势力入侵易如反掌, 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的大学生的思想产生着巨大的冲击;网络角色的虚拟、规则的淡薄, 使一些大学生“自由驰骋”, 失去了道德约束, 凡此种种, 不一而足。

2. 影响大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

铺天盖地的网络语言, 严重影响着大学生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有困难找网络, 网络成了学生惟一的依靠, 怕写论文到网上“DOWN”, 网络制约着学生的思维;“电子海洛因”已经让许多学子学业荒废;“网恋”时的卿卿我我, 曾使不少人为“E”消得人憔悴。

3. 网络弱化了大学生的道德意识, 改变了他们对传统的价值观念的认识。

网络本身是极其虚幻的, 是数字化和符号化的虚拟世界。在人和人的交往中, 在缺少第三者监督的情况下, 在日常生活中被压抑的人性丑恶的一面很容易暴露出来。网络的良莠不分、藏污纳垢导致许多大学生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迷失了自己。在全球互联的网络环境下, 一些大学生遵循着“快乐至上”的原则, 追求感官的刺激, 放肆地发表着观点, 完全忽视了社会规范和道德常识。最能体现这种现象的就是网络上风靡一时的“人肉搜索”事件。

四、高等院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面临的挑战

大学生在网络使用上的超前性, 不但体现为他们使用互联网的热情, 而且体现为他们的网络使用意识。一些研究者认为, 网络时代下的大学生在传播媒介的使用、信息意识和国际视野上超出了他们的师长。与之相伴的则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强烈感受到的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巨大挑战。

(一) 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信息掌握素质不足, 对网络知识和技术了解不多, 上网经验少, 对学生网络行为和思想心理特点缺乏认识。

(二) 网络信息传播使得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信息权威地位受到挑战, 对信息传播的有效控制变得困难起来, 面对大学生注意力向网络转移, 正面的宣传教育缺乏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网络载体。

(三) 大学生面对空前自由的网络空间, 受到多元文化的强烈冲击, 思想意识、道德心理和行为方式不确定性增大。

(四) 网络思想教育在被动局面下展开“防、堵、管”, 缺少积极有效的网络思想教育研究的应对策略。

五、高等院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基本策略

(一) 加强校园Internet资源和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

我院在2003年建成了可通往校园每个角落的局域网, 设计建成了一系列以网络为基础的设施和应用, 比如:电影服务器可以使师生浏览到最新的影视信息;综合教务服务器使教师上传成绩、教学咨询和大学生查找成绩较为便捷;学院电台、学院电视台、学院报社、学院心理咨询室、学院社团的建立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良好的课外娱乐和实践平台;多媒体实训室和电子阅览室的建立也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课外学习环境。其它还有自动化办公、图书资料查询等都在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给学院带来便利。

(二) 开展健康文明的学生课外活动。

我院本着“学以致用、服务社会、锻炼自我、提高素质”的宗旨, 组织开展了内容健康、格调高尚、丰富多彩的学生课外活动。如校园艺术节、校园文化节、班级晚会、汇报演出、才艺比赛、三下乡活动、学术报告、专题讲座等, 其过程和结果等都发布在学院的校园网上, 以供讨论学习, 同时还提高了学院的知名度。我院还通过网络和现实不同的方式同步开展创建“学习型校园”活动。针对大学生沉迷于网络, 如网络游戏、网络色情、网上聊天等而耽误学习的不良行为现象。学院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来有效预防并及时补救。真正做到绿色网络进校园, 创建健康文明的高等院校校园网络文化。

(三) 创建特色的高等院校校园网站, 营建高等院校校园网络文化氛围。

我院在2003年建成了学院的特色网站, 网站上有最新的国家时事政策、国内外最新信息、学院最新动态等专题栏目;招生就业信息专题栏目;以系、专业为基础建立各系各专业的特色的主题栏目;教师的个人简历、教学内容和教学成果主题栏目;由学生自己建班级主页, 由学生自己监督校园网的论坛和贴吧;学院师生的优秀作品展览, 使优秀的资源可以通过网络来共享学习。以上网站栏目信息都有专人定期更新。这引起了大学生的密切关注, 充分调动了他们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总之, 高等院校校园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 目前还处于发展期。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 人们对高等院校校园网络文化的进一步整合和教育工作者对高等院校校园网络文化的重视, 校园网络文化一定能为大学生教育创造更好的文化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杨克平.互联网的挑战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湖北社会科学.

[2]万美容, 曹清燕.关于运用网络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的思考.

[3]王敬春.互联网发展与高校网络德育的思考.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高校校园音乐文化建设 第10篇

高校校园音乐文化是一种独特鲜明的多样性文化, 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 是学校实施美育最重要的内容和途径。校园音乐文化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美育的实施, 关系到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相对独立的校园环境、深厚丰富的学术理论以及优秀传统的历史积淀, 是发展先进校园音乐文化的重要资源。利用校园文化资源丰富多样的特点, 发展出有特色、个性化的先进校园音乐文化, 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及综合素质, 而且对实现高校的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校园音乐文化建设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和意义非常重要, 具体可从其作用中体现出来:

首先, 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 提高审美能力。校园音乐文化是以音乐艺术为媒介, 以审美为核心的一种校园文化形式。大学中, 开展什么样的审美活动, 倡导什么样的审美情趣, 如何使音乐更好地为审美服务, 直接涉及到一个学校的风气乃至社会风气的形成。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音乐作为一种审美表演艺术, 它表现的手段、创造的形象, 以及表达的情感, 都极具强烈的时代性, 民族性, 蕴涵着深厚的审美经验。因此, 在校园音乐文化建设中一定要充分发挥音乐在美育中独特的作用, 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从而达到自我塑造、自我完善, 乃至塑造完美的人格, 促进精神文明素质的不断提高。音乐通过其优美的旋律, 和谐的音调, 给人们以美的感受, 欣赏和理解好的音乐作品, 如优美的旋律、生动的唱词、高超的演奏技艺等, 能够愉悦人的情感、引起共鸣, 高雅的音乐还能够激励人心、振奋精神, 可以使大学生在触景生情、借物咏志的音乐旋律中, 人生观、价值观、思想道德等受到洗礼和提高。

我国从古就有“闻其乐而知其德”、“以乐观德”的论述, 审美情感与道德情感的相通、互融, 可以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变得更加充实、丰富和高尚, 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审美能力, 培养了其高尚的人格。这正是美育作为一种情感教育的体现, 也是审美教育发挥作用的表现方式。

同时, 音乐修养高的人还能更好地洞察、感悟、理解人类的生活本质, 能够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人生, 从现实生活中获得超功利的审美情感体验。美国音乐家雷默教授认为“领会艺术作品这种有意义的审美特性的结果, 便是更深刻地理解人类生活的本质。”而“如果艺术的体验对生活有意义, 则艺术的体验必然是审美的体验。”作为审美教育的音乐教育, 其目的就是要让人们在享受到审美体验所获得的那份快感, 这种快感也就是人们在更充分的理解了人类的本质后所得到的快感。由于只有具备一定审美能力的人才有可能获得审美体验, 因此, 音乐文化教育的任务理所当然是“提高每个人在他一生发展的每个阶段的审美素质。

因此, 对高校学生中实施音乐文化教育, 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高尚的人格, 陶冶心灵, 塑造高尚的精神情操, 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感情世界。

其次, 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新精神。培养创新精神和开拓性的建设人才, 是时代的需要, 更是历史赋予教育工作者的使命。音乐对人的大脑的启发作用, 主要是通过音乐对大脑右半球的刺激来实现, 进而对人的精神状态和意志心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这种影响对人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塑造具有伟大的力量。

音乐作为创新性最强的学科之一, 音乐在人的发展和个性特征形成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最大优势就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音乐学科的实践性特征, 教学内容所具有的体验性和操作性特征, 决定了音乐创造性教学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独特多样的。成功的音乐教育就是通过音乐教育教学活动, 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 培养创新精神, 发掘创新潜能。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推动世界, 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我的一切都来源于音乐的启发。”雨果曾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 一把是文学, 一把是音乐。”音乐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没有想象的人生是苍白的人生, 没有想象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音乐教育定对人的智力的开发, 提高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都是很有帮助的。因此, 音乐教学已成为促进学生全身心健康发展、塑造“创造型”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

再次, 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趋于成熟的青春期阶段, 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不够成熟、稳定,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 健康的心理品质对学生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通过欣赏音乐影响学生的情感, 从而直接作用于他们的心灵, 在音乐美感的愉悦和享受过程中, 使情感得以升华, 心灵得以净化, 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学生要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健康, 就必须使其生理健康与心理、精神上的健康达到和谐统一。

基于以上校园音乐文化建设在高校校园文化中的作用, 不少高校已经明确提出了“崇尚品位”的校园音乐文化建设方向, 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坚持“以音乐教育活动为龙头, 努力提高师生的音乐素养”的方向, 积极开展音乐实践活动,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例如:开设音乐欣赏课、举办校园艺术节、进行爱国主义合唱比赛、校园原创歌曲大赛、建立各种形式的社团活动;举办高雅艺术、古典音乐进校园活动, 邀请艺术家到校园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音乐艺术交流, 组织合唱队、舞蹈队、铜管乐队、交响乐团, 运用各种表演形式给学生以自我表现的空间, 达到认识自我、增强信心、满足学生精神需要、开阔视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学校音乐教育就是用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音乐以它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发挥着独特的育人功能, 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从先秦儒家诸子认为“乐教”可以“善民心”、“移风易俗”, 到近代中国的有识之土把“歌乐”作为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学科之一, 都说明了我们的先辈很早就意识到了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因此, 如何从高校各类学科教育的高度上认识音乐文化建设的独特功能, 从音乐文化建设的发展上看待高校在引领社会发展先进方向的作用, 是需要我们长期而深入思考问题。

摘要:在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中, 音乐文化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具有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 如何构建校园音乐文化, 使音乐文化在大学校园中扎根, 并以此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是值得我们研讨的课题。

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探析 第11篇

【关键词】高校 办学特色 校园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2C-

0052-02

当前,高考录取率持续攀升,学龄人口却逐渐减少,生源进入持续减少状态,一些高校开始面临生存危机。对此,本文提出以特色校园文化带动学校发展的观点,并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新举措。

一、挑战当前,特色校园文化作用凸显

新晋高职高专以及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新生力量,具有很强的活力和发展潜力。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从中专升为大专后连续8年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达到98%,在地区高校中遥遥领先。和许多高职高专一样,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开始了新校区建设,为更大规模的扩招和向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升级做准备。一方面,从全国范围内生源减少的原因来看,除适龄人口下降这个主要因素外,高中毕业生的选择性增多,严峻的就业形势使不少人转变观念,开始青睐那些就业针对性更强的职业教育院校,选择重读再考的人数也逐年减少——这是有利于高职高专和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扩大招生的有利条件。另一方面,生源之夺在各大高校间愈演愈烈,综合性本科院校尤其是有名的高校凭借其雄厚的办学基础、优惠的招生政策和政府给予的财政支持大抢优秀生源。而新晋高职高专和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正处于转型中或者转型后的发展起步阶段,受办学历史、办学条件、办学基础等软硬件的制约,对生源的吸引力还有待提高。新晋高职高专和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制敌”的长处在于特色办学,而大学最本质、最重要的特色首先应该是文化特色,它是一所大学精神、灵魂和标志性的特征。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凝练办学特色是大学特色办学的内在要求,是新晋高职高专和应用型本科院校区别于其他高校的重要标志,是创建办学特色的内在动力和源泉。

二、校园文化建设要突出应用性和地域性

新晋高职高专和应用型本科院校不能一味地模仿和抄袭普通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模式。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发展进程与历史和特定地域文化背景相关联,再融入职业教育背景,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有其自身特定的内涵,其校园文化建设应在应用性和地域性上下工夫,在对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四个层面的文化建设中,融入更多行业特征、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人文素质等,深入挖掘地方特色,使学校在服务地方经济的过程中建立起优秀的社会形象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建筑类高职院校,按照学院规划,“十二五”期间学院中心工作是完成新校区建设和实现专升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其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服务于该目标,其中的关键就是建设具有明显应用性和地域性的应用型校园文化。

(一)在精神文化建设中大力倡导鲁班精神,定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鲁班一直被尊奉为我国土木工匠的“祖师”,注重细节、勤于思考、勇于创新、不断学习、立足实践、刻苦钻研、精益求精,是人们对鲁班精神的概括。作为广西唯一一所建筑类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涉及土木工程、规划、园林、城市交通、房地产等,要求这些行业的从业人员具备严谨务实的科学精神、高雅尚美的艺术情趣、坚忍不拔的拼搏精神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这些精神都是对鲁班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区别于其他高校的优秀特质。鲁班精神是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化的底蕴和文脉。

(二)在物质文化建设中突出新校区环境的建筑特色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以建筑职业教育为特色,从新校区规划、建筑设计开始就应考虑对新概念、新技术、新材料的有效应用,在理性的建筑形式中融入现代和传统建筑文脉的意味,以体现建筑院校的特点,整个新校区规划和设计要出精品,力求在某项技术工艺、某幢建筑或某项园林工程上做出区内的代表性作品,体现建筑类院校的专业水准;与此同时,加强校园人文景点建设,烘托浓厚人文环境。突出学院“当代鲁班摇篮,建筑英才基地”的形象定位,景点建设以鲁班广场为核心,以标志塔为亮点,注重对旧校区的文化传承,一些优秀文化小品和植物可以直接从旧校区移来,满足学院师生的“寻根”情感,对新校区尽快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在行为文化建设中整合提升行业特色和地域特征,“以专显校,以地兴校”

1.大力推进与地方经济紧密结合的特色专业、学科建设。一是创建品牌专业。面向建设工程设计、施工、管理行业以及相关岗位群,按照“专业结构集群化、资源配置集成化、专业拓展集约化”思路,将重点专业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等建设成为广西应用型高校示范专业,加大力度扩充国家级和区级精品课程数量。二是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以互惠互利、文化融合、共同发展为导向,实现学校办学和企业经营的双赢,包括通过经营型合作构建实力雄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通过科研型合作提升学院的科研能力和水平,通过培养型合作提升校外实训基地的服务能力、提高毕业生就业档次。三是加大继续教育培训的广度和深度。利用学校专业优势扩大培训范围,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培训成效。除协助当地建设主管部门开展“五大员”关键岗位和特殊工作的培训考核、农民工的学习活动外,大力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受其委托开展相关专业员工培训。同时,在高等成人学历教育工作方面寻求突破,提升函授学习质量的同时,以推广远程教育为抓手扩大在优质特色专业领域中与更多知名学府的合作。

2.以项目为载体,提高学校为地方服务的能力。立足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项目研究为载体服务社会是应用型高校为地方服务的又一种重要方式,包括与其他科研院所、地方政府部门开展城镇建设、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合作,如结合专业特长参与地区规划编制、区域经济发展项目招商、少数民族地区民居研究、东盟经济区合作研究、地区中小城镇建设规划、职业教育发展策略研究等,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智力支持。

3.打造行业特色文化活动精品。发掘建筑院校特点,结合学生专业、就业和综合素质培训,打好校园活动文化牌,重点在于提高品牌意识,整合校内文化活动,打造建筑应用型学院三大文化品牌——校园十大歌手大赛、鲁班建筑文化节、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重点以专业竞技和职业实践、社会实践活动为主。一是开展专业竞技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打造专业品牌活动鲁班建筑文化节,通过赛、展、会、演四合一,邀请教育厅、住建厅、合作企业、媒体参与,推进专业技术与校园文化更上新台阶。重点推出《鲁班讲坛》栏目,邀请业界权威点评社会热点,邀请专家学者介绍行业资讯,邀请优秀校友自述成才故事。二是开展各类职业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以专业优势为依托,鼓励学生积极投身社会,锻炼并充实自我。结合农村考察、社区帮困、挂职锻炼等活动项目,广泛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并使之成为学院学生服务社会的传统品牌项目;鼓励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社会的活动,安排学生参加各类职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专业、职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4.利用区位优势,挖掘和发扬地方特色文化。一是中心城市的优势。广西大部分知名的建筑设计企业、施工企业以及上下游产业链企业都以南宁为发展基地或总部,而行业主管部门以及相关的政府部门也设立此地。绿城南宁,就是一张名片,从政府支持程度、办学政策、办学基础、生源条件、就业形势、科研水平、合作交流等各方面来说,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都具备了发展的“天时、地利、人和”条件。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塑造首府建筑名校的形象,扩大外省招生范围。二是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在教学领域,可加强与东南亚各国同类院校的交往,采取合作办学、参观互访、组织学术交流活动、互派教师工作、学生实习等方式,吸取先进的办学经验,拓宽办学思路和途径;在行业领域,通过与东南亚国家政府、企业的交流,掌握东盟市场的需求,分析和制定人才培养方向,优化学科建设,为国内企业在东南亚国家的项目量身培养人才,为东南亚国家的企业输送专业人才,扩大学院的国际知名度;在社会服务方面,可更多地协助广西区政府及企业在中国—东盟经济区中参与各类高端经济交流活动,如参展中国—东盟博览会或者组织志愿者服务展会等。

现代高校的管理,是制度化科学管理,制度文化建设是根本保障。没有制度的制定和落实,对于特色校园文化的分析和研究只是纸上谈兵,因此,高校应站在校园文化建设的高度重新审视现有的制度是否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发展的要求相吻合,从管理、激励、保障、学习、投入、考核等方面完善制度文化建设,满足学校特色办学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何军,方振聪.试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J].教育导论,2005(5)

[2]吴丹.浅议多校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学园,2010(9)

[3]王守义,杜喜荣,彭喜保.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校园文化特色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1)

[4]甘晖等.战略机遇期高等学校的定位及其分层次管理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4(10)

[5]王育.要注重营造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校园文化[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7(5)

[6]赵骏.论高校制度文化建设[J].职业时空,2008(8)

[7]聂彩林等.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8]葛新斌,冯海志.大学经营与管理[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9]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高教研究》编辑部.中国高等教育启思录[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责编 苏 洋)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初探 第12篇

一、了解高校校园文化特征, 确定校园文化建设方向

文明行为导向和人文精神熏陶是高校校园文化的典型特征。中国人传统的“学高为师, 德高为范”的理念应成为高校积极倡导的精神境界和广大师生日常行为的导向。高校作为实施高等教育、培养社会高等人才的基地, 师生自身的文化程度也受到社会的关注。因此, 了解高校校园文化特征后, 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来加强和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 从而间接地引导其他社会成员行为的文明化, 使社会的精神环境得以不断净化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和目标。

二、强化师德建设、提高师德修养, 提升高校校园文化品位

教师素质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提高校园文化品位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师的一言一行不仅是其职业理想的翅膀, 而且是其人格特征的体现。教师的思想状况、言谈举止直接影响着校园精神氛围营造的内涵, 影响着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因此, 提高教师素质, 发挥其率先垂范的作用,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根本性意义。

作为一名高校外语教师, 笔者认为, 教师个体优异的科学文化素质、高尚的师德、全新的教育观念、全面的教育能力和健康的人格是提升高校校园文化品位的决定性因素。

1. 完善的知识结构

大学英语教师应首先具备较高的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即听、说、读、写、译等本体性知识。教育科学要求教师的专业知识要远远超出教科书的知识量。一名优秀的大学英语教师除了具备上述英语实践能力, 还应具备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 拓宽分析问题的角度, 把握自身发展方向, 调节语言教学中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的要求, 实现自我成长和发展。

2. 高度的爱岗敬业精神

高尚的师德是教师无私奉献、敬业爱生、团结协作、改革创新的原动力。优秀的大学英语教师应凭借高度的责任感、“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和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在学生中树立起信仰坚定、品行端正、学识渊博、热爱本职工作、诲人不倦的良师益友形象。同时, 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 在学习中进步, 在实践中完善, 使自己的学识、人格达到完美的境界。这种新型英语教师具有积极向上的感召力和无穷的人格魅力, 会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养成和专业素质的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

3. 过硬的信息化教育技术能力

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的效果最终还是取决于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的现代化意识。作为当代大学英语教师, 我们必须转变观念, 更新教学手段, 充分利用高科技带来的文明成果提高自己的信息加工和处理能力, 如采用CAI教学技术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运用、互联网与英语教学等) 。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同时, 还要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进行认识引导和智能辅导, 最大限度地发挥现代教育手段的作用。

4. 较强的科研能力

当代大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越来越高, 知识面越来越宽。因此, 高校教师也要树立教育新理念:不当“教书匠”, 要当教育专家。一名优秀的大学教师能够把教学与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 因为教学给他以灵感, 让他发现课题、验证理论或开展实验, 而科研活动又能保证教学的科学性、前沿性以及时代感。

5. 终身的教育科学研究者

一名优秀的大学英语教师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用“活到老, 学到老”的格言时刻勉励自己, 努力去做一个理论与实践、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复合型教育人才, 这也是终身学习的理念在科研与教学实践工作中的最好体现。

三、物化校园文化, 多方位开掘校园文化建设资源

从高校本身而言, 进行校园文化建设还要物化校园文化, 即多方位、多渠道开掘学校独特的文化建设资源:历史资源 (如校史) 、文化传统 (文化流派、学术观点或成果、已形成传统的重要的文化活动或纪念日) 、名人资源 (培养的优秀人才、学术大师) 、地理资源以及其他社会文化资源等。如北京大学的校风“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 就是利用了历史资源和文化传统的例证, 它与北京大学的传统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是相通的。

校园文化是无形的, 它用历史、文化和精神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大学人, 而人们却无从捕捉到它的样子。校园文化又是有形的, 它幻化成教学楼、实验室和校园里一个个鲜活的背影, 让人们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它的强大和深邃。校园、校貌、建筑及其风格、纪念日或纪念性标志、校训、校名、校徽、校旗等均是高校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

以河南大学为例, 置身于河南大学校园, 师生们感受最深的是浓郁的人文气息和厚重的传统意识。被称为“时空走廊”的老河大园, 古朴庄严, 典雅深邃, 以恢弘的整体构思、规范的传统布局、独到的建筑风格、感人的磅礴气势成为享誉中原乃至全国的优秀建筑群。河南大学建筑群是一套可以解读的文化语汇, 其建筑以连接大礼堂和南大门的道路为中轴线, 东西斋房形成对称的传统布局, 彰示中华文明的凝重底蕴。中轴线的两旁, 东有以西方建筑风格为主的六号楼, 它是李大钊在河南大学传播反帝反封建思想的场所。西边以中式建筑风格为主的七号楼, 它是20世纪20年代中州大学时期的主教学楼。两个建筑, 一中一洋, 一东一西, 相映成趣。而且无论是六号楼、七号楼、东西斋房, 还是大礼堂, 大大小小20幢建筑统统是同时兼容中西两种建筑风格的新创。这种兼容中西的风格显现出其文化的成熟, 它既是河南大学开放精神的具体体现, 又是河南大学学术兼容思想的物化。

河南大学选取于《礼记·大学》首句“明德, 新民, 止于至善”为校训, 并始终根植于中原大地的沃土之中, 凝聚而成“团结、勤奋、严谨、朴实”的河南大学校风。坐落在校园中的河南大学第一任校长林伯襄铜像和李大钊头像都切切实实道出了河南大学近百年风雨历程所积淀的“大学精神”:前瞻开放, 面向世界;坚持真理, 追求进步;百折不挠, 自强不息;兼容并包, 海纳百川;不事浮华, 严谨朴实。生活和学习在这样的环境中, 教师和学生都会受到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强烈感染, 并内化为精神的动力, 自觉地维护并产生深深的认同感, 以此作为自身行为的标准。高校校园文化本身的特性使其有着潜移默化、点滴渗透的重要育人功能, 其发展和繁荣是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和谐相融的重要前提, 是学校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

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切实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不但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而且需要高素质的学生队伍, 二者是推动高品位校园文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所在。21世纪需要的是知识型、能力型和高素质型的全面发展的人才。知识型的要求包括三个方面:专业知识、与专业知识相关的知识 (如了解西方文化知识和本国文化知识) 、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知识及自然科学知识。能力型的要求也包括三个方面:摄取知识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创造知识的能力。高素质型的要求包括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因此,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体现学生的需求, 并以学术活动和社团活动为依托提高文化品位。

1. 举办各类人文知识系列讲座, 增设培养文化素质的选修课

受《百家讲坛》的启发, 河南大学借鉴《百家讲坛》的模式举办自己的“百家讲坛”。2006年11月4日, 由河南大学教务处主办、面向全校数万师生开放的“河南大学名家讲坛”正式诞生。“河南大学名家讲坛”是河南大学为适应当今社会对具有较高科学精神、人文素养、专业能力、创新意识、素质全面的宽口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集合校内名家名师资源, 精心打造的学术讲坛。讲坛紧密把握时代脉搏, 捕捉社会热点, 紧扣大学生心理, 4年多来举办了100余场学术报告, 内容涵盖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农、医等十余个学科门类, 观众3.2万余人次, 深受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 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提升, 学校文化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该讲坛被河南大学师生亲切地称为河南大学自己的《百家讲坛》, 被学生誉为“最受学生欢迎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之一, 被媒体盛赞为高校版“百家讲坛”。

2. 信息技术与学校文化建设有机结合, 高效传递校园文化

在信息技术时代, 我们要学会运用各种高科技手段来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网络的交互性、快捷性和开放性可以使文化传播不受场地、人数、时间的限制, 如多媒体综合电教室、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校园网、基于因特网的远程学习系统等。例如:作为河南大学必修课程“大学英语视听说”, 教师要求学生充分利用自己所学的计算机技术制作课件进行课前自由话题演讲;学生对此类活动兴趣盎然, 利用多媒体技术所制成的作品常常让教师和学生耳目一新, 信息量非常大, 话题面很广, 从而丰富学生的思想, 开阔其视野, 增强其动手能力;全校性的网络作品比赛更是给学校带来全新的校园文化环境。信息技术传递文化的高效率和高效能得到了充分体现。

3. 塑造独具特色的校园精神, 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丰富多彩、充满朝气的社团活动为广大学生课余活动和个人爱好提供了场所, 成为大学生个性发展的舞台, 也为校园文化注入了活力。因此,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依托学生社团, 塑造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精神。在校园文化建设中, 高校应精心策划各类艺术节、文化月活动, 如校园英语词汇大赛、各种球类比赛、普通话形象大使比赛、校园歌手大奖赛、校园演讲比赛、辩论赛、校园各类知识竞赛等, 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 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让大学生在娱乐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电台、校园网络要及时、全面地报道和宣传校园文化活动, 让学生从多角度、长时间、更全面地了解校园文化活动的内涵, 达到最佳效果。

总之,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程。良好积极的校园文化可以极大地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丰富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 为大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高校文化建设是一种环境, 是一种需要长期培育、细心经营的教育氛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多层次、多渠道进行, 需要学校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摘要:高校校园文化广义上是指高校生活方式的总和, 包括智能文化、物质文化、规范文化、精神文化。优化育人环境是高校教育的目标之一, 它不仅包括教育环境的优化, 而且包括文化环境的优化。而二者的优化又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息息相关。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李岚清.李岚清教育访谈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潘懋元, 王伟廉主编.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5.

[3]吴磊, 肖池平.关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 2006, (2) .

[4]白振飞.校园文化及校园文化建设[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3, (1) .

上一篇:搜索结果下一篇:急诊剖宫产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