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化研究范文

2024-09-14

合理化研究范文(精选12篇)

合理化研究 第1篇

改革开放30年来, 中国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结构密切相关, 经济增长的本质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 产业结构的优化又反过来促进经济总量的高速增长, 因此,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有着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上, 通过对接近60年统计资料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得出了至今有影响力的相关结论, 研究发现随着经济发展, 农业部门创造的GDP的相对比重与农业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都处于不断下降之中;工业部门GDP的相对比重总体上是趋于上升的, 但工业部门劳动力的比重大体不变;服务部门创造GDP的比重以及服务部门劳动力所占的比重是上升的。可见, 产业结构对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是至关重要的, 而产业结构的优化主要包括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很多学者都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定义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界定, 也提出了很多关于产业结构合理化评判的原则, 对产业结构优化政策的制定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 但很少从定量的角度进行研究, 有些学者通过建立回归分析方程说明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但由于数据收集不方便及方程因素相互影响复杂等方面的原因, 使得得到的回归方程只能说明少数几个因素, 而且单独使用一种评价方法来说明一国或地区的产业结构合理性是不够的, 因这, 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种完全统一且有效的评价方法, 各种评价方法总是会有漏洞的。本文拟从多个角度, 结合定性与定量研究的各自优点, 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评价进行了论述, 从而构建出产业结构合理化评价体系。

1 产业结构理论演进与产业结构合理化本质

一般认为, 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关系使得产业结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以适应并促进经济的向前发展, 产业结构是经济发展的转换器, 其基本运动轨迹为:不合理——合理——不合理, 正是这种动态变化提高了经济效益, 因此, 通过对产业结构理论演进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本质。

1.1 产业结构理论演进

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产业结构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因此, 理清产业结构相关理论的演进路径显得尤为重要, 它有利于更深入地理解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本质内涵, 从而更具针对性地对产业结构合理化提出各种评价方法, 构建合适的评价体系。最早对产业结构理论加以论述的当属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威廉·配第, 威廉·配第第一次发现世界各国的国民收入水平差异及由此形成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 他指出导致这种差异及发展阶段不同的关键因素在于产业结构的不同。自此, 世界各学者, 特别是一些著名经济学家, 便开始关注产业结构相关问题。将产业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已经是耳熟能详的事了, 但要知道在1935年前, 是没有“第三产业”这一说法的, 英国经济学家阿·格·费希尔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 在前人提出的第一次、第二次产业的基础上, 第一次提出了“第三产业”这一说法。1957年,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在《经济进步的条件》第三版中, 把产业分为三大部门, 把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经济活动归为第三门类, 称之为“服务业”。从此, 三次产业的划分方法开始流行于西方经济学理论界。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在1931年提出了著名的“霍夫曼定理”, 指资本资料工业在制造业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消费资料工业所占比重。20世纪30年代初, 德国经济学家W.C.霍夫曼根据工业化早期和中期的经验数据推算出来的。他把工业化某些阶段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外推到工业化后期。通过设定霍夫曼比例或霍夫曼系数, 对各国工业化过程中消费品和资本品工业 (即重工业) 的相对地位变化作了统计分析。得到的结论是, 各国工业化无论开始于何时, 一般具有相同的趋势, 即随着一国工业化的进展, 消费品部门与资本品部门的净产值之比是逐渐趋于下降, 霍夫曼比例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 这就是著名的“霍夫曼定理”。霍夫曼定理揭示了产业结构发展的基本规律, 该定理指出, 在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中, 霍夫曼比例是不断下降的。王涛, 曹永旭 (2009) 总结: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俄林的成本优势理论、刘易斯的二元结构转变理论以及克拉克的佩第·克拉克定理、库兹涅茨的“人均收入决定论”揭示出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 劳动力、资本以及其他生产要素的流动是从低效率产业流向高效率产业的一般规律。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则根据其“发展型式”理论, 将不同国民生产总值与不同产业结构对应起来提出了“标准结构”。罗斯托的主导部门理论将经济成长过程划分为6个阶段, 阶段之间演进是以主导产业部门的更替为特征的。产业结构演进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关系研究最早始于钱纳里和罗斯托。除了西方国家的相关论述外, 亚洲学者对产业结构的研究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日本学者赤松要在战前研究日本棉纺工业史后提出“雁行形态论”的最初的基本模型, 指某一产业, 在不同国家伴随着产业转移先后兴盛衰退, 以及在其中一国中不同产业先后兴盛衰退的过程;筱原三代平于1955年提出了“动态比较费用论”, 指出后起国的幼稚产业经过扶持, 其产品的比较成本是可以转化的, 原来处于劣势的产品有可能转化为优势品, 即形成动态比较优势。1993年关满博提出产业的“技术群体结构”概念并构建了一个三角型模型, 他用该模型对日本及其他各国, 尤其是东南亚各国各地区的产业技术结构做出了模型分析与解释, 得到了比较优势经验数据。

1.2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本质

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为提高经济效益, 要求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上, 根据科学技术水平、消费需求结构、人口基本素质和资源条件, 对起初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 使各产业得到协调发展。但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界定在理论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我们可以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内涵和其基本特征来把握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本质。

1.2.1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内涵

目前, 关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的本质的论述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观点, 李京文、郑友敬把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本质描述为“通过产业结构调整, 使各产业实现协调发展, 并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的过程”;周振华把产业结构合理化定义为“各产业间存在着较高的聚合质量”;王述英把产业结构合理化称为“取得较好的结构效益不同见解;苏东水等把产业结构合理化定义为“产业与产业之间协商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 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方湖柳认为:产业结构首先是一个完整复杂的系统, 不仅相对于外部环境有其确定的界限, 而且其内部结构也是十分明显的。其次, 产业结构不仅仅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而且是一个自组织系统, 在自组织系统内各要素之间存在激烈竞争, ‘竞争’达到均衡就会出现‘协同’。最后, 既然产业结构是一个自组织系统, 那么就可以把自组织系统的根本特性:自组织能力, 作为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本质;王涛, 曹永旭等认为: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定义应从这几个方面考虑:经济主体所处的经济环境、国家的发展目标、生产效率标准、资源利用标准、国民福利标准、需求标准等。产业结构合理化, 是指一个经济主体 (国家或者地区) 按照一定的产业分类方法划分的各产业之间, 在产业产值数量、产业所占资源比例 (自然资源、人力、资金) 、产业地位等方面的配置状况, 以及各产业构成的整个产业系统, 应该符合该经济主体在一定期间内的发展目标, 并保持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增长、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增加国民福利等。

1.2.2 产业结构合理化本质的特征

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内涵的把握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其定义的界定上, 还应该从它核心概念出发往外扩散, 发现可以表现其内涵的基本特征。具体表现在: (1) 系统性。从系统论观点看, 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产业结构乃至整个国民经济总体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必须与其它各部分有机协调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2) 相对性。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一个从相对不合理到相对合理的调整过程。虽然判断和衡量产业结构合理与否, 我们必须给以一个标准和方法。但是没有绝对的标志和方法。产业结构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它不能用一种具体的数值去测定产业结构是否合理, 我们只能从多种角度, 运用多种方法去估算产业结构是否接近合理化, 即“合理化程度”。这种合理化程度具体集中体现在各产业部门供需结构非均衡的程度, 供需偏差越大, 则产业结构的合理性越差, 供需偏差越小, 则产业结构合理性越强, 没有供需的完全均衡。为准确描述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相对性, 我们引入描述产业结构状态的多维变量X= (X1, X2, …Xn) , 变量X的取值为集合ζ。定义产业结构合理化为这样一个模糊子集A, 即对每一个状态X的取值均定义一个描述合理化程度的数量, 记为μ (X) , 按照模糊集合论中L1A1Zadeh的记号, 我们可以将产业结构合理化这一模糊子集表示为如下形式, 即A=∫ζ (μA (X) /X) 这里的积分号是表示ζ中各状态取值与隶属度对应关系的一个总结。我们认为, 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判断基准的理解从上述模糊集的角度是合适的, 即所谓产业结构合理化应该是产业结构状态相对于产业结构合理化这一模糊子集的隶属度, 并可将该隶属度定义为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程度。 (3) 变化性。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动态性和相对性是联系在一起的。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和方法去衡量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一个动态、渐进的过程, 它会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有供给因素、需求因素、社会环境等, 当这些因素发生变化时, 产业结构状况必然随之发生变化。同时, 产业结构合理化是在特定历史阶段下的合理化, 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与产业结构内部要素出现的“竞争——协同——竞争——协同”现象相对应, 产业结构也会经历“不合理——合理——不合理——合理的过程。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过程是一种在动态过程中达到相对合理的过程。

2 产业结构合理化评价体系

产业结构合理化评价是对产业结构调整效果的一种测评, 也是下一次“调结构”的方向指向标, 因此, 做好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评价工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文章将从定性和定量两大方面构建产业结构合理化评价体系。

2.1 定性评价方法

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评价, 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较多自己的分析方法, 有些分析方法由于发明比较早, 现在对其利用只需将现有数据与其标准进行对比就可以得出合理化程度结论, 它主要是依靠评价分析人员的丰富实践经验, 推断出事物的性质和发展趋势的分析方法。

2.1.1 国际标准比较法[10]

前面已论述到, 很早以前就有很多著名经济学家对产业结构进行了深入了研究, 进而也根据世界多国经验数据, 得到了些借鉴数据, 主要有:钱纳里的“产业结构标准模式”、库兹涅茨的“标准结构”、“钱纳里—塞尔昆模型”等。国际标准比较法的实质是将本国或本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后情况与国际标准数值进行对比, 从而发现本国或本地区经济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进而由此提出进一步的解决措施。本法有优点是:由于是通过总结多国多年经验数据得到的标准, 因此, 具有说服力, 缺点是;各国各地区的具体情况, 包括资源、环境、发展历史、政策等条件不同, 因此, 与“国际标准”的对比性不强。

2.1.2 国内标准比较法

与国际标准比较法类似, 国内标准比较法是将国内某一地区的产业调整后相关数据与国内其它地区, 尤其是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数据相比, 从而得出本地区产业结构的合理性程度, 本评价方法同样面临各地区具体情况不同的问题, 但由于是一国内各地区的比较, 相对于与国际标准来说, 范围得到了缩小, 加强了可比性, 尤其当两个地区的具体情况比较相近时, 其可比性较高, 因此, 国内比较法在中国大陆的应用相对比较普遍。

2.1.3 资源效用法[10]

史忠良 (1998) 和杨公仆、夏大慰 (1998) 均认为, 产业结构合理化要力求实现资源在产业间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要充分有效地利用本国的人力、物力、财力、自然资源以及国际分工。该种观点克服了产业协调标准中的静态化缺陷, 突出了产业结构的资源转换器核心功能, 具有较强的合理性。但遗憾的是, 提出者们并未将该种判别标准进一步明确化, 并未就如何衡量产业结构的资源利用效率等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以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证检验方法。

2.1.4 “自组织能力”评价法[11]

产业结构自身是一个有机的、开放的系统, 其合理化是一个动态、渐进的过程, 不应将其理解为绝对的均衡和完全的协调, 而只能是对均衡与协调状态的逼近。因此, 有学者把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本质归结为产业结构的自组织能力 (方湖柳) 。自组织能力决定了产业结构的经济效率。如果产业结构僵化, 即产业结构自组织转换能力弱, 结构转换极其缓慢甚至停止, 各产业间存量结构呈刚性, 大量资本和劳动投入得不到合理配置, 那么产业结构的经济绩效就必然低下;如果产业结构自组织能力强, 从而结构转换能力强, 则能通过自动学习和搜索, 迅速压缩低效率产业比重, 提高高效率产业比重, 调整、改变产业间的生产能力配置, 维护和提高产业间的关联程度及效果, 不断提高产业结构的经济绩效。因此, 产业结构的经济效率高低, 本质上取决于它的自组织能力, 产业间的协调性与供求结构的适应性仅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表象, 经济资源的自由流动机制将自动熨平产业间供求失衡, 实现产业协调发展。产业结构自组织能力概念的提出是理论上的一大进展, 但遗憾的是, 目前该理论还停留在逻辑推理的假设阶段, 其内容还较模糊, 尚无人进一步提出产业结构自组织能力的具体衡量基准。

2.1.5 供需平衡评价法

这种观点是将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定位在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相适应程度上, 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适应程度越高, 则产业结构越趋向于合理性;相反, 两者适应程度越低, 则越不合理, 而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说明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是不相适应的。在经济增长过程中, 为了满足经济不断增长的需求, 就要有与之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为前提条件, 从这个意义上说, 该基准有一定的道理。然而需要注意的是, 虽说以产业间供求偏差来判别产业结构的合理性是对上一个基准的深化与发展, 但供需矛盾小毕竟只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一个必要条件, 仅凭此点不能作为判断产业结构相对合理性的充分条件。再者, 仅由供需结构的状态来判断产业结构的合理性, 这其中须有这样一个假设条件, 即需求结构的变动必须是正常的, 即它真实反了经济的实际情况, 需求结构没有扭曲和虚假, 否则必将导致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失调。此外, 仅凭此基准判断产业结构是否合理, 还会导致忽视产业结构素质和现有资源条件的约束, 而造成追求短期利益忽视长远利益的被动局面。

2.2 基于数学模型的评价方法

凭借经验数据及定性上的分析, 我们很难准确衡量产业结构调整的效果究竟如何, 因此, 需要构建基于数学模型的评价体系。

2.2.1 基于“马克思扩大再生产不等式”的评价方法[5]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领域中提出了著名的扩大再生产不等式, 即:Ⅰ (v+m) >Ⅱ (c)

将其变为等式, 为:Ⅰ (v+Δv+m/x) =∏ (c+Δc) 。再使用某一时期投入产出平衡表, 便可计算出生产资料生产 (Ⅰ) 和消费资料生产 (Ⅱ) 的数值:

生产资料生产 () =j=1nxij+ki+bi, i=1, 2, 3…n, 消费资料生产 () =i=1nci

其中, xij为第j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第I部门的产品数, ki为第I部门基建投资部分, bi为第I部门储备部分, ci为第I部门中居民消费部分。

设v、m、c值对应的系数为Lvj、Lmj、Lci, 则有:

v+Δv=j=1nLvjxj, m+Δm=j=1nLvmxj, c+Δc=i=1nLcjxi。代入扩大再生产等式, 有:

(j=1nLvjxj+j=1nLmjxj) = (i=1nLmjxi)

从理论上来讲, 如果能实现上式的平衡, 则说明产业结构合理, 当然, 这只是一种理想状态, 现实并没有这么完美, 但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等式两边数值大小, 通过U= (j=1nLvjxj+j=1nLmjxj) - (i=1nLmjxi) 计算, U值越小说明产业结构越合理, U值越大, 说明产业结构合理性越小。

2.2.2 技术进步率评价方法

技术和经济的长期发展表明, 技术进步将引起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增长方式的集约化, 技术进步率可以用来说明产业结构总体素质及产业结构优化程度, 无论是从质的方面还是量的方面, 都起着极其重要的, 甚至有时是决定性的作用。

设V为技术进步速度, Y、K、L分别为一国或一地区总产值、资本投入要素总量、劳动力投入要素总量的增长速度, 则:V=Y-aK-bL, 其中, a为资本产出弹性, b为劳动力产出弹性。若令Ci为第i产业技术进步在经济总产值增长速度中的贡献率, 则有:Ci=ViYiVi为第I产业技术进步速度, Yi为总产值增长速度。若该产业对一国或一地区经济总产值的增长速度较快, 也就是Ci的值较大, 则说明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较高, 相反, 则较低。

2.2.3 结构效益评价方法

实证研究表明, 对于缺乏产业群集聚、没有规模效益而言, 却经济产值较高的地区, 存在结构效益优势。所谓:“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产业结构比例的变化会引起经济效益的变动, 通过计算产业结构调整前后的总效益, 通过比较得出调整效果好坏。

设M为结构效益指数, 则:Μ=i=1nYii=1nYiYi2ΚiLi-Y2ΚL。该方法是对产业结构合理化评价的综合性指标, 此式为产业结构调整前后效益之差, 若M值提高, 说明产业结构调整合理, 反之, M值下降, 说明结构调整并不合理。

2.2.4 消耗系数评价法[1]

消耗系数分为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直接消耗系数通常用来反映部门间的生产技术联系, 表明了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部门间的直接联系程度, 反映某部门在单位产品的生产过程中, 对其他各部门产品的直接消耗状况。

设aij为直接消耗系数, 表示第j部门生产单位产品时所消耗的第i部门产品数量, 有:aij=XijXj, (i, j=1, 2, 3…n) , 若将每一种产品对其他产品的直接消耗系数构成一个矩阵, 即:

A=[a11a12a1na21a22a2nan1an2ann]

, 我们称该矩阵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 它反映了各种产品在生产中的直接技术联系和直接消耗结构。

完全消耗系数是指某一部门每提供一个单位的最终产品, 需要直接和间接消耗 (即完全消耗) 各部门的产品或服务数量。完全消耗系数是全部直接消耗系数和全部间接消耗系数之和。完全消耗系数揭示了部门之间的直接和间接的联系, 它更全面更深刻地反映部门之间相互依存的数量关系。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 各种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除有直接的生产联系外, 还有间接联系, 这使得各种产品间的相互消耗除了直接消耗外, 还有间接消耗。完全消耗系数则是这种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的全面反映, 完全消耗系数不仅反映了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直接的技术经济联系, 还反映了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间接的技术经济联系, 并通过线性关系, 将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总产出与最终使用联系在一起。

设bij为完全消耗系数, 表示第j部门生产一个单位最终产品直接和间接消耗的第i部门的产品的全部数量, 令B为完全消耗系数矩阵, 则有:

B=A+A2+A3+…+Ak+…

显然, 当k→∞时, Ak→0。

有:B+I=I+A+A2+A3+…+Ak+…= (I-A) -1

其中I为单位矩阵。于是得到:B= (I-A) -1-I, B+I= (I-A) -1

该公式综合反映了一部门的生产与其他部门关系, 并且将直接消耗系数与完全消耗系数联系起来了, 国内将 (B+I) 称为完全需要系数矩阵。

2.2.5 偏离系数评价法[3]

设生产函数为:Yi=f (Ki, Li) , 则资本要素投入在i产业的边际产出为:Μi (Κ) =YiΚi, 劳动力要素投入在i产业的边际产出为:Μi (L) =YiLi, 其中, i=1, 2, 3, 分别代表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当产业结构处于最佳理想状态时, 需满足以下条件:

①Mi (K) =Mj (K) , Mi (L) =Mj (L) , 即同一投入要素在不同产业结构中的边际产出要相等;②Mi (K) =Mi (L) , 即不同投入要素在同一产业结构中的边际产出应相等。联立①②, 容易得到Mi (K) =Mj (K) =Mi (L) =Mj (L) , i, j=1, 2, 3, i≠j。

当然, 现实无法达到如此理想的状态, 于是:

设投入要素的平均边际产出为:Μ*=12ni=1n[Μi (Κ) +Μi (L) ], 资本要素投入在i产业的边际产出偏离系数为:Ρi (Κ) =1Μ*·Mi (K) -M*, 劳动力要素投入在i产业的边际产出偏离系数为:Ρi (L) =1Μ*·Mi (L) -M*, 由此, 我们可以得到产业结构综合边际产量偏离系数为:Ρ=12ni=1n[Ρi (Κ) +Ρi (L) ], 为了比较方便, 我们取S=1Ρ。当S值越大时, 说明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较高, 反之, 当S值越小时, 说明产业结构并不是那么合理。

3 结 语

构建合理有效且易于操作的产业结构合理化评价体系对产业结构调整及其优化升级是至关重要的, 但限于现实的局限性, 很难形成一套可以“以一代全”的评价方法, 所以本文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提出各种评价方法, 就是出于此考虑, 我们在对一国或一地区的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评价时, 不能局限于使用单一的评价方法, 而应该根据自身条件选择两种或多种评价方法对其合理化进行定性与定量方面的分析。文章虽然提出了多种评价方法, 也对每种评价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简单的说明, 但各种评价方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及相互的优缺点并没有深入的分析, 也没有选取一个具体的例子对评价体系进行运用和论证。

摘要: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产业结构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构建产业结构合理化评价体系不仅是对产业结构调整效果的测评, 而且也是一国或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的参考系。文章总结了产业结构理论演进, 进而对产业结构合理化本质进行了界定, 在此基础上, 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构建了产业结构合理化评价体系。

论教师研究的合理定位 第2篇

当前,教师研究何以必要和可能?笔者以为,要回答这个问题,关键不在于为教师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列出种种理由,而在于还教师研究一个合理的定位。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认识到教师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笔者试就这一问题作一尝试性的探讨。

一、教师研究是一种实践性研究

首先,从教师研究问题的来源看,教师研究的问题直接来自于他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需要。教育活动作为人的活动,是人作为主体创造性展开的。在教育活动中,尽管可以分析出最简单的几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但这些要素并不是那种简单的物质要素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而是双向互动式的。譬如,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的课堂上,一群独特的人围绕着它活动,由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及它们的相互主体性,便构成了独一无二的教育情景。正是基于这种对教育活动复杂性、情境化的.认识,“教师即研究者”的思想悄然兴起。人们意识到,“本质先定,一切既成”的思维方式不适用于不断更新的教育活动,特定的教育问题需要特定的解决办法。一般教育科学理论揭示了教育现象的一般本质与规律,它可以指导实践,但由于并不能预测每一特殊的教育情境,因而又无法直接地加以运用。实践中的教师,在面对实际的教育问题时,他不可能有现成的、直接可以拿来享用的东西,而必须以研究的态度,审慎地对教育教学情境、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以及这种行为背后所依据的东西,进行考察和反思,才能达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促进学生良好发展的目的。教师研究的课题,正是源于他们在实践中的这种需要。

其次,从教师研究的过程来看,它是在教师的教育教学中进行的,与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中小学教师最重要的角色是育人,因此他们的研究不可能脱离育人活动。如同让专职教育科研工作者去做大量的育人工作是不现实的,企图让教师脱离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去做“专门研究”也是不现实的。试想一位每周可能承担十多节课教学任务,同时还承担其它教育工作任务的中小学教师,究竟能有多少时间用来进行“专门研究”?实际上,教师所进行的研究是一种特定的教育教学研究,是对他们自己所进行的教育教学实践及其所依据的东西进行思考和探究。这种研究,依赖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为其提供具体的观察情境,一旦离开了这种观察情境,就失去了研究的条件。因此,教师所进行的研究不是存在于教育教学活动之外,不是在另外的时间和空间做另外的事情,而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为着教育教学进行研究。一句话,教师是在教育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进行教育教学。

再次,从教师研究的目的来看,主要在于改进教育教学实践。在当今人类社会科学研究活动体系中,教师这种以改进教育教学实践为主要目的的研究有着自己的科学位置。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倡的科学研究活动三分法,“基础研究”(或“纯研究”)志在发展理论体系,没有或少有应用的;“一般应用研究”考虑应用中的一般性问题,并不在意问题的具体解决;而“发展(开发)研究”渗透于生产和社会生活中,以直接解决具体问题为己任。如果说专职教育科研工作者的研究属于前两类的话,那么教师的研究无疑则属于第三类,即“发展研究”类的研究活动。教师的实践者角色决定了他没有必要也鲜有可能以构建系统的教育科学理论为自己的主要研究目的。教师研究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改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变化、教育活动方式与机制的变化,以及教师自身的变化等方面。

由此可知,尽管由于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教育教学活动认识的深化使得教师研究成了必然,但这种研究是有别于专职教育科研工作者的研究的,它最根本的特点

独立学院外语师资结构合理化研究 第3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 外语师资 合理化 改革

在以人为本的今天,要保证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首先要解决师资问题,有了强有力的师资保障,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一代“应用型”人才,这也是独立学院发展至关重要的一环。

一、独立学院外语师资结构现状及特点

1.师资渠道。独立学院的外语师资大体由三部分构成,一部分来自母体院校的教师,另一部分来自其他普通高校的外聘教师,还有一部分来自独立学院自己的专任教师。这三部分构成有着不同的特点:来自母体院校的教师将所在母体院校的教育教学模式照抄照搬至独立院校的教学工作,教学方法与母体院校保持一致,没有形成自身特点。

2.师资水平。笔者对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及其他几所兄弟院校的外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笔者发现目前大部分独立学院的师资队伍趋于年轻化,尚未形成科学的年龄梯队结构,从侧面上体现出独立学院的师资在整体教学经验上尚为欠缺,师资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大部分院校的师资队伍中职称偏向于初级化。本次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的外语师资队伍中目前共有教授4人,副教授14人,讲师25人,助教4人,职称结构较合理,但主要以硕士为主,博士和学士学位几乎寥寥无几,高学位教师的数量远远低于普通高校。

二、独立院校外语师资结构存在的问题

1.师资队伍年龄结构不够合理。独立学院为了迅速壮大教学规模,短时间内招聘大量教师,且招聘对象大多是刚刚参加工作的硕士毕业生或者离退休老教师。这样就形成了“两头大、中间小”的不合理的年龄构成模式,缺少教学经验丰富的中年教师。老教师在经验上具有权威性,但是对于日新月异的新技术新信息的把握较为欠缺,教法比较古板陈旧,和学生沟通不够顺畅,因此也未必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2.教师培养制度不完善。独立学院因教师队伍不够壮大及自身的管理模式,外语教师在待遇和职称评定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独立学院的外语教师平时侧重基础教学和学生管理,在工作量方面高于普通高等院校,但在晋升、职称评定和个人学术及职业发展方面的机会较之普通高等院校空间小、机会少。

3.师资不稳定。独立学院的师资自身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与目前社会的整个大环境密切相关。独立学院在体制和发展前景上都有别于普通高等院校,且待遇和普通高等院校相比并无太大优势,很多毕业生来到独立学院只当是过渡,一旦更好的机会出现,就会义无反顾地离开,师资的流动性较大。此外,独立院校侧重培养应用型人才,以实用性为导向,对于语言类专业的关注力度不够,大多数外语教师难以在专业上或学术上发挥作用,因此会寻求更好地展示自己能力的平台,这也导致了一些致力于学术上有所建树的教师流向其他高校。

三、独立学院外语师资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近年来,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独立学院的招生人数和比重也日益增加,其师资队伍建设日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前人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结合笔者所在独立院校的实际情况,尝试就外语师资结构合理化建设进行以下探索。

1.调整师资结构,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调整目前不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加大力度培养青年教师。现今社会个人职业能力的发展对于青年教师的前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除了在待遇上为青年教师提供较为优厚的保障,独立学院还需在个人培训和进修等方面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更好的机会,为青年教师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一方面帮助青年教师实现个人职业理想,同时促进独立学院整体学术水平的提高。

2.培养学科建设的带头人,推动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从母体院校选派一部分骨干教师到独立学院,指导独立学院的外语教学工作,形成完善的教育教学体系,树立健康有序的教学秩序,从各个方面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在母体院校“学术性”师资的基础上,结合独立院校的实际情况建立一支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通过提升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促进独立学院的教学实力和管理水平,保证独立学院持续健康的发展。

3.实施人性化管理,减少师资流失。完善聘任制度和职称评定制度,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在教师中间开展科学、合理的竞争,营造良好的内部合作和竞争氛围,提高教师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形成公平、公正的考核制度,严格执行考核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对教师进行人性化管理,想教师之所想,切实把教师的个人利益落实到实处,帮助教师实现自我价值。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在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主动性方面无疑会起到非常大的助推作用,进而提高独立学院的整体核心竞争力。

总之,独立学院作为社会和教育发展的产物,经历了从起步到逐渐发展壮大的过程。作为独立学院发展的重要一环,师资队伍建设也正在经历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这样一个逐步完善的必经阶段。依靠“以人为本”的理念,将教师的个人发展与独立学院的整体进步统一起来,体现人文关怀,实现科学治校,为教师的教研搭建平台,为独立学院的发展提供保障,这才是实现独立学院外语师资结构合理化目标的唯一手段。

参考文献:

[1]李明武.论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特点[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9(12).

合理化研究 第4篇

“新医改”实施一年多以来, 在城镇职工医疗费用延续自2006年以来上升态势的情况下, 城镇职工医保基金支出却持续下降, 这在很大程度上不断加重了城镇职工医疗负担。当前, 城镇职工医保基金依然遵循低标准医保待遇原则, 基金已连续多年大量结余。2009年, 城镇职工医保基金收入3672亿元, 支出2797亿元, 结余875亿元, 累计结余4307亿元, 累计结余率高达117.29%。

要想破解城镇职工人均医疗费用负担重问题, 就必须改变低标准医保待遇原则, 核心是构建一个合理的医保基金结余水平体系。实施医保纳入普通门诊统筹制度;调整城镇职工医保“两低两高”, 提高个人账户计入水平和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 降低门、急诊自负段、住院起付线标准;积极探索双向转诊制度, 提高双向转诊支付比例;实行中央垂直管理, 方便跨区域统一结算;推广“通道式”医保制度, 增大医保基金支付力度。

城镇职工医保基金已连续多年大量结余, 且使用效率低下

从2004年到2009年, 城镇职工医保基金当年结余水平基本呈现增长态势。各年份基金收入和支出均保持同比增长, 但收入均高于支出, 这直接导致当年结余节节攀升;从2004年至2008年期间, 当年结余率保持快速增加, 5年内年均增长率为5.2%, 2009年, 当年结余率出现了一定幅度地回落。“新医改”方案中提出新农合的当年结余率控制在15%以内, 城镇职工医保并没有提出明确指标。根据表1可以发现城镇职工医保基金当年结余率连续五年超过23%, 其中2007年和2008年更是高达30%以上。若参照新农合标准, 城镇职工医保基金结余率明显偏高。城镇职工医保基金连续多年大量结余在累计结余率指标上体现得更为明显, 2004年为83.96%, 2006年突破100%, 之后持续上升, 2009年达到117.29%。累计结余率反映的是基金累计结余和当年基金收入的数字倍数关系, 以2008年为例, 该年累计结余率为112.90%, 它表示当年基金累计结余为当年基金收入的1.1129倍, 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讲, 它表示仅依靠基金历年累计而无需发生基金收入情况下, 即可保障当年医疗基金支出, 并且还有结余。

为了更直接地反映累计结余的支付保障效果, 我们引入基金累计结余与当年支出之比这个指标, 它表示在不发生当年基金收入, 基金来年支出水平不发生任何改变的情况下, 依靠累计结余是否可以保障基金来年支出。纵观各年该项指标可以发现, 各年累计结余与当年支出之比均大于100%。以2008年为例, 该年累计结余与当年支出之比为164.68%, 它表示在不发生任何基金收入, 并且基金来年支出不变的情况下, 基金累计结余能够保障1.64年 (即1年7个月20天) 基金支出。按照国际普遍标准, 医疗基金累计结余能够保障未来3个月至6个月基金支出即可, 以此为参考标准, 我国城镇职工医保基金累计结余率明显偏高。

为反映城镇职工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 我们引入基金当年支出与累计结余之比这一指标, 它表示当年医保基金总额 (这里指累计结余) 的有效利用程度。以2008年为例, 当年基金支出与累计结余之比为60.72%, 表示该年基金总额 (这里指累计结余) 的60.72%被真正充分利用, 剩余39.28% (1348亿元) 被闲置在基金账户中。通过表4可以看出, 城镇职工医保基金使用效率逐年下降, 从2004年近九成下降到2009年仅有近六成。“新医改”方案中提出“新农合”的当年结余率控制在15%以内, 我们假设城镇职工医保基金各年份当年结余率均为15%, 来推测比对城镇职工医保基金使用效率情况。仍以2008年为例, 该年当年基金支出与累计结余实际比值为60.72%, 而在当年结余率均为15%情况下, 该年当年基金支出与累计结余之比为122.2%, 基金使用效率超过100%, 较之实际比值60.72%, 基金使用效率大大提高。

注:原始资料来源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其它指标自己根据需要设置

注:2004年的累计结余为2004年当年结余加上2004年未处理累计结余

参照“新农合”以及国际普遍标准, 对当年结余率、累计结余率、累计结余与当年支出之比以及当年支出与累计结余之比进行深入数字分析后, 可以得知我国城镇职工医保基金结余水平已大大超过正常标准, 并且使用效率严重低下。

目前, 主要有两种观点认为我国不能下调城镇职工医保基金结余水平。一种观点认为个人账户归参保者所有, 个人意愿决定了支出比例, 而我国居民高储蓄的习惯才导致结余率高。但是从人员人均账户结余情况来看, 个人账户增长率总是低于统筹账户增长率, 医保基金高结余的主要原因是统筹账户高结余。另一种观点认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 不再缴费的退休参保人员会逐渐增加, 高结余才能应对未来变化。但是从2005年以来, 无论是退休职工增加的速度还是退休职工在参保人员里所占的比例, 都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上, 因此不应为了防范老龄化趋势而把医保基金结余水平定得过高。

低标准医保待遇未能有效减轻城镇职工医疗负担

通过图1可以知道, 城镇职工医保基金人均支出始终低于城镇职工人均医疗费用, 两者差距经历短暂缩小后, 2005年后越拉越大。2005年, 两者差额缺口为320元, 从2006年开始, 两者差额越来越大, 到了2009年, 人均医疗费用与人均医保支出缺口达到1306.5元。为更深刻地说明两者变化情况,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两者变化率情况。由图2可知, 2006年之前, 人均医保支出增长率均大于人均医疗费用增长率, 但2007年后, 这种趋势彻底逆转, 人均医保支出增长率均小于人均医疗费用增长率, 鉴于人均医疗费用始终高于人均医保支出的事实, 这使得两者的差距越来越大。这反映出城镇职工的医疗负担从2006年开始越来越重。

为更全面反映基金人均支出与人均医疗费用之间的关系, 我们引入基金人均支出与人均医疗费用比值这一指标。它相对地反映了两者变化关系。通过图3可以看出, 2004年到2005年, 基金人均支出在人均医疗费用的比重逐步上升, 这说明这一时期, 城镇职工的医疗负担有减轻趋势。但经过2006年的短暂持平后, 2007年后, 这一比值逐渐下降, 2009年基金人均支出在人均医疗费用的比重下降到了只有近三成左右, 这更说明城镇职工的医疗负担从2006年后越来越重。为了反映医疗费用变化对城镇职工生活水平的影响, 我们再引入人均医疗费用与基金人均支出差额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值这一指标, 人均医疗费用与基金人均支出差额反映的是由城镇职工自己所负担的医疗费用。通过图4可以发现, 从2004年至2005年, 人均医疗费用与基金人均支出差额在人均可支配收入中所占比重逐年下降, 反映了这一时期, 城镇职工因医疗负担加重呈现生活水平降低趋势。但2006年后, 人均医疗费用与基金人均支出差额在人均可支配收入中所占比重呈现上升趋势, 这反映了从2006年起, 城镇职工生活水平因医疗负担加重而呈现改善趋势。

通过对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医疗费用以及基金人均支出三者关系的分析和研究, 可以发现从2004年到2009年, 人均医疗费用呈现上升趋势, 但低标准医保待遇致使基金人均支出却呈现出下降趋势, 两种相反的趋势使得城镇职工医疗负担逐年加重, 最终导致人均医疗费用与基金人均支出差额在人均可支配收入中所占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

目前, 城镇职工医保“低标准”待遇体现在“两低两高”: (1) 个人账户计入水平低; (2) 门、急诊自负段标准高; (3) 住院起付线标准高; (4) 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主要是“保大病、保住院”的单一保险模式, 于是只有5%-6%的人才能享受到这个待遇。大多数人平时花钱最多的还是门诊, 从预防和小病诊治方面, 也是以门诊为主;因此很多人用于门诊的个人帐户基金不够消费, 而统筹部分的钱却因为“两高一低”消费不出去。城镇职工医保缺乏普通门诊保障, 参保人受益面过窄, 政策吸引力不强。

构建合理化城镇职工医保基金结余水平体系

目前, 一方面城镇职工医保基金大量结余且使用效率低下, 另一方面城镇职工医疗负担日益加重。面对上述矛盾, 最有效的破解手段即是构建合理的城镇职工医保基金结余水平体系。我们假设未来10年 (2010年~2020年) , 我国城镇职工医保基金收入每年增长20%;医疗费用每年增长15%。以下分别把城镇职工医保基金当年结余率调整为5%、15%、-5%三种情况, 预测未来10年城镇职工医保基金保障水平, 从而为我们设计合理的城镇医疗保险基金水平指标体系提供数据支撑。

(一)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当年基金结余率控制到1 5%

若城镇职工医保结余率下降到15%, 医保待遇增长缓慢, 只是适度减轻国民个人医疗消费负担。医保待遇到2020年超过100%, 即是到2020年便可实现城镇职工免费医疗。医保基金累计结余逐年下降, 较明显地提高累计结余的使用效率。

(二)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当年基金结余率下降到5%

若从2010年开始就把城镇职工医保结余率下降到5%, 医保待遇增加更加明显, 到2020年可以达到114%, 即是到2020年之前便可实现城镇职工免费医疗。累计结余率头三年以超过10%的比例下降, 到2015年之前下降到50%以下, 明显地提高了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

(三)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当年基金结余率进一步下降到-5%

若城镇职工医保结余率按照-5%水平保持到2020年, 累积结余直接呈现下降趋势, 到2015年左右即可达到累积结余率25%的目标。医保待遇更是非常明显地提高, 到2020年, 医保待遇高达126.5%, 比当年基金结余率为5%情况下更早实现城镇职工免费医疗。

通过分别把当年结余率调整为5%、15%、-5%三种情况, 未来10年城镇职工医保基金保障水平的测算, 我们可以得知在当前医保基金大量结余, 而城镇职工医疗费用负担过重情况下, 应当把当年结余率下调到-5%左右, 尽快把累积基金结余率降下来, 使其进入比较合理的区间, 同时尽快改善城镇职工医保待遇。但降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结余率不能一蹴而就, 因此, 当年基金的收支缺口不能太大, 应该把统筹基金的当年结余率控制在-5%~5%之间, 统筹基金的当年结余率原则上不能低于-5%, 其个人账户基金的当年结余率原则上不能低于-5%。在参保人口年龄结构基本保持稳定, 医保基金收入和总医疗费用保持稳定增长的情况下,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累计结余率控制在25%左右 (统筹账户基金累计结余率控制在16%左右, 个人账户基金累计结余率为9%左右) 比较适宜, 即历年结余总额可供三个月之用。但考虑到下降累计率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不可操之过急。因此,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历累积结余率在15%~35%之间都是可以接受的。

努力构建合理的医保基金结余水平体系, 提高城镇职工医保待遇

要想快速提高城镇职工医保待遇, 关键是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构建合理的医保基金结余水平体系, 努力降低医保基金结余, 切实减轻城镇职工医疗消费的负担。

(一) 实行医保纳入普通门诊统筹制度, 向全面保障模式转变

普通门诊统筹是针对医疗保险参保人门诊特定病种以外的普通门诊, 利用统筹基金解决其医疗费用。普通门诊统筹的定点医疗机构, 原则上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基层医疗机构中确定。普通门诊统筹基金支付范围在各省统一规定的基本药品目录、诊疗项目以及医疗服务设施标准范围内确定。通过普通门诊统筹制度, 突破原城镇职工医保单纯用个人账户基金支付门诊医疗费用的医疗保障模式, 有效扩大医疗保险的受益面, 使基本医疗保险由“保大病、保住院”的单一保障模式向“门诊、住院保障兼顾”的全面保障模式转变。

(二) 增加个人账户的灵活性, 提高个人账户基金使用效率

个人账户的作用一是定向存款, 为患者预留专项的医疗诊治消费款;二是控制过度医疗消费。但是对大部分健康人员来说, 个人账户的使用效率极低。而且可能让人产生“不用白不用”的错觉而造成医疗资源浪费。因此提高个人账户的灵活性, 提高其利用率, 对于提高医保总体支付比例有重要作用。具体措施可以包括: (1) 建立“家庭账户”, 让个人账户的钱可以由全家人共享; (2) 扩大个人账户的使用范围, 如用于健康体检, 促进参保人员预防疾病的诊治; (3) 允许个人账户的超额消费暂时由统筹账户划拨, 增加统筹基金筹资渠道; (4) 提高单位缴纳医保费用计入个人账户的比例, 具体可以根据参保人的年龄逐步提高。

注:医保待遇即为医疗费用与基金支出比值

(三) 调整城镇职工医保“三项标准”

“三项标准”是指城镇职工医保门、急诊自负段、住院起付线和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长期以来, 城镇职工医保就存在门、急诊自负段和住院起付线标准高, 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标准低的现象。“两高一低”一方面造成了医保基金大量结余, 另一方面没有发挥医保减轻患者自负医疗负担的保障作用。

(四) 提高双向转诊支付比例, 构建新型医疗格局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基层医疗机构向上级医院转诊住院的, 适当提高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的支付比例。上级医院应为转诊病人提供就医便利。通过政策导向, 将参保人合理分流到社区医疗机构就诊, 引导参保人树立正确的就医观念, 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格局。同时, 有效解决大医院“看病难”, 社区卫生机构无人光顾难题, 优化配置医疗卫生资源, 缓解大医院医疗负荷过重的压力, 形成双向转诊的良性运行机制。

(五) 实行中央垂直管理, 方便跨区域统一结算

目前, 因为全国各省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各省城镇职工医保基本处于分割状态, 跨区域医保基金结算无法实现。我国医保基金未来发展趋势是构建一体化社会医疗保险体系, 这不仅要求整合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保基金以及“新农合”医疗基金, 更要求整个社会医疗保险体系能够实现跨区域统一结算。为此, 我们可以参考银行、工商行政管理以及税务系统的管理模式, 建立中央垂直管理系统。

(六) 推广“通道式”医保制度, 增大医保基金支付力度

目前我国各地的具体医保制度都有差异, 但是基本上可以分为“板块式”和“通道式”两种模式。“板块式”指医疗保险的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完全分开运作, 个人账户专门用于门诊费用的支付, 统筹账户专门用于住院费用的支付。“通道式”指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连贯使用, 无论支付门诊还是住院费用, 都先使用个人账户, 后使用统筹账户。由于“板块式”运作管理较为简便, 目前国内大多数地方实行“板块式”医保。而“通道式”对于患者而言使用更灵活, 保障更全面。一方面增加了个人账户的使用渠道, 提高了个人账户中“存款”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扩大了统筹账户的保障范围, 减轻患者的负担。在全国更大的范围内实行“通道式”的医保制度, 可以大大提高我国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

参考文献

[1]2004年至2009年中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

[2]2004年至200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3]2004年至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4]孙祁祥, 朱俊生, 郑伟, 李明强. 中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全民医保的三支柱框架[M].经济科学, 2007.5

[5]蒋华霞.采用收付实现制核算医疗保险基金的局限及建议, [J].会计师, 2010.01

[6]卢驰文, 王钦池.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结余规模控制研究, [J].经济纵横, 2010.1

[7]林义.社会保险基金管理[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6

[8]程晓明, 叶露, 陈文.医疗保险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9]周绿林, 李绍华.医疗保险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新农村建设用地合理利用研究 第5篇

张新国

 2013-04-10 15:07:53

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年第10期

摘 要:选择新农村建设用地为研究对象,从土地合理利用角度分析新农村建设用地合理利用内涵;通过对新农村用地利用驱动机制的分析,提出可供借鉴的农村建设用地合理利用的评价体系,并将其运用于新农村建设实践;评价与分析新农村建设用地利用问题,并提出合理配置土地的建议,以实现新农村建设用地布局优化调整。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用地,用地合理性分析,用地合理利用评价,用地合理利用优化模式

本文从调查和分析国内外农村建设理论实践入手,以农村建设用地为对象,通过分析农村建设用地驱动力、构建农村建设用地合理评价体系对农村建设用地进行研究,并以江苏省邳州市为例对农村建设用地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证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客观上要求农村土地利用具有合理性,以保证在今后时期内逐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对解决我国目前主要的“三农”问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农村建设用地合理性分析

1.1 规模定位

从微观角度,农村建设用地合理利用即是一个村庄内部建设用地结构的优化整合,主要包括:居住、生产、公共服务、道路广场、绿地五个功能分区。

(1)根据邳州市居民的生产生活的需求,配置相应的设施,根据邳州农民的生活习惯和喜好配置居住建设用地,根据主要的经济发展类型确定需要的生产用地类型,以及绿地的合理分布,树种的选择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健全是重点,另外生活废弃物的处理以及居民的活动中心是建设的重点。合理规划生产建设用地,以特色经济和主导加工业来支撑中心村镇产业发展。

(2)根据村落的规模,确定各功能区及其规模。按照我国《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对农村的级别规定确定村庄规模级别,然后确定需要配备的基础设施以及面积。主要设立的公共服务包括:居委会(村委会)中小学,托儿院(托儿所),卫生院(所室)等,其面积行政管理为0.2~0.4m2人,教育机构为1.5~5.0m2人,文体科技为0.3~1.6m2人,医疗保健为0.1~0.3m2人,商业金融为0.2~0.69m2人。

1.2 结构定位

根据邳州市的特定情况将宏观农村建设用地分为三类:

一是集中在邳州市周围地域的农村建设用地,其建设活动的主要目的是缓解城市用地压力,疏散城市人口。建设主体部分应为村域内积聚中心村,集中建设,提高人口密度,与市区相协调,完善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合理引导中心村的建设活动以及经济活动,控制中心村规模,有规划、有步骤地引导零星居民点向靠近市区中心村集中。

二是分布于东部平原区,是零散分布、规模较小的、以合并为主的村庄建设为主导的空间地域。其基本特征:选择村庄经济实力比较强,或者地理位置比较优良的村庄作为聚居点,采用一次性整体搬迁或有计划逐步搬迁实现村庄合并。其发展策略:有规划、有步骤地引导零星居民点向中心集中,在确保基本农田保护区不被侵占的同时适当发展工业企业。

三是限制发展地区,主要为西部和南部的低山丘陵地区。这些地区相对来说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同时受采矿等的影响,造成生态环境比较脆弱。规划严格划定开山采石区,对采石地区及时进行生态环境恢复工作。

从微观角度农村建设用地主要满足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应进行村庄功能区的合理布置,主要包括功能区的完善类型的确定和相应的面积规模,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是完善的重点。

(1)公共服务设施。教育设施规划。根据邳州市2020年预计人口规模,对照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对学校设置及必备办学条件的有关要求的规定,镇区根据每5000人一所幼托的配置标准,各聚集居民点各配置一所幼托;按照镇域人口每1.0~1.5万人配置一所小学,镇域面积较大的乡镇,可以在社区及村庄内适当配置小学;按照镇域人口每4万人配置一所中学,中学集中布局于镇区范围内;按照市域人口每10万人配置一所高中,高中根据服务半径分片配置。医疗设施规划。邳州市的医疗设施按照医院、卫生院、卫生室三级布置。市区设综合性医院及必要的专科医院;各镇镇区配备卫生院;各居民点配备卫生室。城乡社区形成完整的卫生服务网络,要完善医疗保健机构的配置和设施建设,使传染病防治、疾病控制、计划免疫等均达到省标。

(2)基础设施布局规划。公路系统。以连霍高速公路、两横(310国道和323省道)、三纵(250省道、中心城区西外环延伸线-宿邳公路、251省道-邳睢公路一级公路)以及一条放射状公路(机场路)组成邳州整体公路框架。另外全面提高邳州中心城区至市域各乡镇、村庄的公路技术等级,达到高级次高级路面要求。规划期末,邳州市至市域各城镇的联系公路等级达到二级以上,与连霍高速公路以及国省道相连接的城市出入口道路达到一级公路以上标准。供排水系统。随着邳州市各乡镇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自来水的水质、水量要求越来越高,改善供水状况、改善农村饮用水卫生条件、实施全市村镇统一供水工程十分必要。根据用水人口、用水量标准和自来水损耗预测供水量,全市规划总供水能力为51.05万m3日。邳州市及周边主要城镇及区域管网附近农村实施区域供水,另外在地表水资源较贫乏乡镇,合理开采地下水,建设井群式自来水厂,对地下水开采进行集中管理。电信、邮政、广电系统。全市以邳州622局为主汇接局,覆盖全市用户。市域近期固定电话主线普及率30线百人,固定电话局用交换机总容量58万门,移动电话普及率20部百人,移动电话用户31万户。远期固定电话主线普及率40线百人,固定电话局用交换机总容量79万门;移动电话普及率40部百人,移动电话用户63万户;住宅的有线电视覆盖率达100%,环境卫生规划。村庄设置生活垃圾收集点,镇区和社区设置垃圾中转站,垃圾中转站以压缩式为主。近期城区生活垃圾进入位于西郊的垃圾处理场卫生填埋。远期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无机垃圾回收利用,有机垃圾仍以卫生填埋为主。

1.3 视觉定位

在进行农村建设和布局时,不仅仅是考虑人们工作、居住、交通、休息的功能需要,还应该注重布局、建筑物的美观以及与当地的特殊景观相结合,创造的特色景观。

邳州市在进行新村建设时参照省建设厅对农村居住模式的要求是要倡导省地节能型住宅。控制独立式住宅,引导联排和双拼住宅,推广公寓式住宅。市区周围,如运河镇域内保留农村居民点应采用城市型公寓式宅区,享受城市的各项基础设施。

另外,对于邳州市内的弱质生态空间内的村庄要着重建设相应的生态保护用地,主要类型包括沿路沿河防护带、风景名胜区、水体空间和山林空间等生态用地。农村建设用地合理利用评价

2.1 农村建设用地合理利用评价

运用建立的农村建设用地评价指标体系和确定的权重,对邳州市土山镇的刘井村农村建设用地评价,根据选择的有关方法和指标,综合评价的基本步骤如下:

(1)给出各指标的量化值。评价指标的量化值可分为两类:第一类,定量指标,即可直接由统计资料或通过计算得到的,如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比例、农民人均收入建设用地经济密度指数等,如刘井村建设用地为29.35hm2,耕地为85.73hm2,通过换算得出建设用地比例为0.342;第二类,定性指标,即根据经验和专家意见对各项指标的满足水平进行模糊量化的,如建设用地结构合理度、社会人文环境等,由于前湖村庄建设起步较早,在建设用地以及和力度方面优于刘井村,通过专家以及经验得出前湖村为0.8,刘井为0.6。

(2)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多指标评价中,由于各个指标的单位不同、量纲不同、数量级不同,不便于分析,甚至会影响评价的结果。因此,为统一标准,首先要对所有评价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量纲,将其转化成无量纲、无数量级差别的标准分,然后在进行分析评价。

2.2 评价结果分析

通过对港上镇前湖村和土山镇刘井村的建设用地评价,可以得出以下几点:

(1)在建设用地开发层面,前湖村得分0.233,刘井村得分0.217。前湖村优于刘井村,前湖村在前期的开发中前湖投资较大获得较好的效果,街道的整洁和生活的舒适,引起了居民更强的改善环境的欲望,给村庄的进一步改善奠定了基础;前期的农村建设用地重整并没有引起刘井村的注意,在村庄的政治方面明显落后,但是村民有改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村委会应给予合适的引导,在建设用地开发方面加大力度。

(2)在建设用地集约程度方面,前湖村得分0.297,刘井村得分0.330,虽然前湖村在人均建设用地以及闲置和低效用的比例方面略微优于刘井村,但是由于主要的经济来源为银杏的种植,建设用地所占成本较少,在其建设用地经济密度指数方面与以粉丝加工以及大蒜、棉花等经济形式为主的刘井村相距甚远。

(3)在建设用地综合效益方面,前湖村得分0.228,刘井村得分0.216,农村居民点的主要效益体现在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方面,经济方面相对次要,在前期的农村建设用地的重整中,前湖投资较大,有较高的生态、社会收益。刘井在经济方面略有突出但是在建设用地社会和生态收益方面有较大差距。农村建设用地合理利用优化模式

在实际操作中针对不同的村庄类型,邳州市形成了不同的建设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3.1 农民公寓化

公寓化模式适用于城中村和城市空间扩张范围内的城市郊区村庄。该模式的具体做法为:政府给予城中村和表现出较强城镇化趋势的城郊村庄适当的政策引导,采用一次性整体搬迁、公寓化安置,由政府或村庄自筹资金建设小区或公寓,配套完备的基础设施,逐步吸引周边类似条件村庄推进社区建设。其具有的基本特征为:①基础设施、管网等与城市(镇)相衔接,有利于城市(镇)的外延扩展;②集中居住有利于节约集约建设用地;③搬迁后的村庄节约面积可用于“城乡挂钩”增抵城市建设用地指标;④因涉及二元结构转变,要求政府统一组织协调。

3.2 村庄归并

村庄归并模式多适用于因便于耕作等因素自然形成的规模较小、布局较为分散的自然村庄。该模式具体做法为:选择村庄经济实力比较强,或者地理位置比较优良的村庄作为聚居点,采用一次性整体搬迁或有计划逐步搬迁实现村庄合并;在政府或村庄自筹资金建设完备的农村基础设施后,逐步吸引周边村庄人口向该聚居点集中。

邳州市八路镇祠堂村行政村面积6.67km2,现有村民1146户、4321人,分散在18个自然村。该村现有居民宅基地面积86.67hm2,村内空闲地47.33hm2,废汪塘面积53.33hm2,户均占地约0.12hm2。

邳州市选择该村进行新农村的建设试点。规划户均占地约188.761m2,30排,每排40户,主干道12m,其中8m宽的水泥路面,没侧各1m的下水道,1m绿化带,排于排之间4.5m水泥道路,0.5m宽的地下水道。规划通过整理合并成一个行政占地面积约30hm2,户均占地188.761m2,新增耕地面积157.33hm2。

3.3 村庄内部优化

村庄内部优化模式适用于人口、用地规模较大,不适宜搬迁、合并的或者发展历史悠久,有自己独特特色的村庄。该模式具体做法为:改外延式发展为挖潜式发展,由村委会组织对空心村、占用大量耕地分散居住的农户进行统一规划调整;利用政府扶持和村民自筹资金,利用村内空闲地、旧住宅以及土地使用证以外土地,完善功能分区、健全基础设施。

前湖村位于邳州港上镇东北部,全村560户,由前湖、新庄、冯庄三个自然村组成,7个村民小组,人口1862人,土地面积188.761m2。该村邀请中国矿业大学的专家、学者来前湖村论证研究,结合“三清三创工作”,制定改造规划,结合村庄实际,制定出长远的建设规划,实施“九纵三横,十六板块”村庄整治建设方案。具体举措:一是下大力气整治村庄环境。二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建设社区服务中心。

结束语:由于影响农村建设用地的因素很多,村庄之间建设用地利用程度差别很大,另外,不同经济发展条件、区位条件和等级规模村庄的建设用地利用标准也有所差异。因此,现阶段还无法制定出一套评价标准去衡量所有的村庄,这有待于农村建设用地合理利用的进一步研究。

作者简介:张新国(1963—),男,江苏邳州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合理化研究 第6篇

关键词:现代企业 多元目标 人工成本 控制

随着摩托罗拉全球裁员计划的实施,有关企业人工成本控制问题又一次引起了笔者的关注。从企业成本构成来看,人工成本成为了企业的流动成本之一。根据全面预算管理下的成本控制原则,企业基于经营目标应适时通过各种手段,来建立有效的人工成本控制措施。其中,“裁员”就是现代企业中最常使用的手段。本文建立在多元目标基础上,首先对这一概念进行理解;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化应遵循的原则。最后,构建出人工成本合理化控制的模式来。

1 对多元目标的理解

不難看出,笔者对于摩托罗拉公司目前的裁员手段是反感的。这种情感体验可归因于两个方面:①企业不能只关注自身经济目标;②企业对于社会目标的履行,将有助于经济目标的实现。由此,多元目标可从以上两个方面进行理解:

1.1 经济目标 根据传统理解,企业的经济目标可概括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具体到现代企业中便是,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这就意味着,企业人工成本控制的价值取向,直接与寻求“产出/投入”比值最大化有关。同时,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企业在提高资本有机构成和执行规模收缩战略时,也将直接促使人工成本比例的减少。总之,在经济目标管理下的人工成本控制,已成为了企业成本控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社会目标 这里不去讨论企业员工的哲学定位,但从目前全球企业界都应遵循的社会目标来看,向员工提供满意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则成为社会目标的关键要素。仍然基于传统理解,这一目标的实现似乎将增大企业的运营成本。实则不然,建立在行为学派的结论基础之上,社会目标的达成将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从而通过提升全员生产率来满足经济目标的要求。

2 多元目标下的合理化原则

无论怎样,企业的逐利性冲动是不可避免的;当然,这也是合情合理的。那么如何在经济目标与社会目标之间建立起一个平衡点,来实施合理化的人工成本控制模式呢。对此,还应提炼出以下三种原则。

2.1 增量控制原则 企业人工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便是新员工的引进。企业根据自身经营发展需要,将适时引入相应岗位的员工,其结构包括一线操作人员和中层、高层管理人员。结合我国国情,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仍然是其构筑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此,应严格控制管理人员的引进数量。

2.2 存量控制原则 针对在职员工薪酬总额的控制,成为了存量控制的主要内容。不难发现,这也是体现企业履行社会目标与否的关键。实践表明:面对恶劣的市场环境,企业执行全员范围内的降薪措施是可行的。但在正常环境下,应严格管控企业管理层的薪酬分配状况。而这一点,在大型国有企业内尤为必要。

2.3 退出补偿原则 笔者对裁员手段表示反感,但仍理性认为:其是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盎格鲁—撒克逊”市场经济体制下,员工与企业间只体现为一种契约关系。然而,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和社会文化背景下,员工与企业间不仅构成了一种雇佣关系,还呈现出对“家”文化的一种归属。因此,裁员后的补偿原则应被认真遵守。

3 原则导向下的控制模式

结合以上讨论并在原则导向下,企业人工成本的合理化控制模式如下所述。

3.1 增量控制模式 一般而言,对于新引进员工不存在工资的再次议价。因此,这里的合理化控制主要体现在,新员工的引进数量和结构上。不难理解,数量因素将在整体上影响人工成本控制,而结构因素则在局部上影响。为此,应建立科学、合规的岗位分析流程。这里笔者还须强调,为了减少人力资本因专一性而给企业带来的沉淀成本,企业应与高级专门人才签定相对持久的合约。

3.2 存量控制模式 随着现代企业对股权和期权激励手段的广泛应用,存量控制的重点自然指向企业管理层。具体而言,体现为企业高、中层管理者。实践表明,我国企业利润在分配上向资方倾斜已是不争的事实,这比控制基层员工的用工成本难度更大,但对整体人工成本控制的权重也更大。因此,针对企业基层员工,应根据企业经营状况同步调整他们的福利待遇。

3.3 退出补偿模式 业内对于摩托罗拉公司的补偿模式仍处于观望状态,从现已宣布的措施来看,其物质补偿数量似乎还算不错。然而,建立在员工联合抗议下的补偿措施重构,这本身就是一种亡羊补牢式的被动应对。人们似乎并不认为这与人工成本控制有关,但笔者想说:在社会目标已广泛被企业管理者认可的当下,人工成本的合理化控制已不单单体现为一种经济现象,其所释放的外部性也不单单只影响企业本身了。

综上所述,以上便是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

4 小结

随着摩托罗拉全球裁员计划的实施,有关企业人工成本控制问题又一次引起了笔者的关注。伴随着这种人工成本控制手段的实施,不仅将增大在职员工的负面情绪,还将削弱企业的社会声誉度。为此,应从企业增量、存量和退出等三个环节建立起合理化控制模式。最后,本文权当抛砖引玉之用。

参考文献:

[1]刘丽霞.改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N].财会信报,2011,(6).

[2]李海清.加强供电企业成本预算管理的思考[J].会计之友,2011,(5).

[3]尚慧琴.企业成本管理模式研究[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12).

高校图书馆藏书结构合理化对策研究 第7篇

一、高校图书馆藏书结构现状分析

近年来, 由于高校图书馆藏书结构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高校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 但由于种种原因, 目前高校图书馆藏书体系与结构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具体来说主要是:

(一) 藏书结构规划机制不太合理。

随着高校扩招, 学生人数不断增多, 各院系专业结构也随着社会需求随时调整, 图书馆藏书结构也要不断进行调整。而目前很多高校图书馆藏书结构未随专业结构变化进行合理调整;目前还没有建立起合理的藏书结构规划机制。

(二) 藏书学科结构急待调整。

由于社会的发展, 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均发生重大变化, 用于教育与教学的著作资料也随之大量问世。由于社会需求不断变化, 不少专业和学科被淘汰, 而新学科和专业不断出现, 由于这种变化和调整, 高校图书馆原有的图书学科体系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

(三) 藏书数量不能满足需求。

由于许多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大学生数量大幅度增多, 而图书数量没有相应增加, 致使图书馆藏书不能满足师生需求, 造成供给不足、需求有余的局面。

(四) 藏书剔旧工作不及时。

许多高校单纯追求藏书数量, 一些已经陈旧, 过时的书没有及时剔除, 致使一些过时的图书长期无人问津。

二、解决藏书结构存在问题对策

为满足高校在新形势下教学和科研的需要, 我们必须对高校图书馆藏书结构进行调整。为了改变高校图书馆藏书结构不合理优质的讲解服务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 大家在留言薄上写道:讲解员落落大方, 吐字清晰, 知识储备丰富, 通过她们的讲解可以让平面展览生动、形象起来, 感谢她们的讲解。

“普及性读物”也是观众选择比较多的一项, 大家现在已不满足单纯到现场参观展览, 更希望在参观之余能把通俗易懂的展览资料带回家。所以我们在新馆建成的同时, 也会编辑出版适合不同年龄, 不同层次观众的出版物以及有声资料等, 形成系列教育产品来满足观众的需求。

“多媒体设施”是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一种展示手段, 它通过图、文、声并茂的展示手段, 把一些相对枯燥的文物生动、形象、活泼的展示给大家, 而且使用起来方便、快捷、存储信息量大, 这些都是观众选择它的原因。省博序厅有4台触摸屏, 里面有省博概况、展览指南、馆藏精品、服务指南、省博新闻等一系列观众感兴趣的信息, 在《南水北调文物保护成果展》有两台触摸屏, 观众可以通过触摸屏模拟考古现场发掘文物的情景, 这种方式可以让观众感受考古发掘中的乐趣, 点击率非常高。

另外, 部分观众参观完展览参与热情很高, 尤其是大学生观众, 有意向为博物馆做些事情, 省博也为这些热心观众提供了部分实习岗位, 符合条件的发展为我们的志愿者, 可以为观众提供的现状, 把高校图书馆藏书结构调整到最合理、最佳状态, 应做到如下几点:

(一) 制定科学合理的动态藏书规划。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行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不断发生着深刻变化, 高等学校专业结构、学科结构不断变化, 各学校教育教学内容也在进行调整, 学科专业在不断进行调整, 图书馆藏书学科结构、专业结构也必须不断发生变化, 读者需要藏书的质和量也要不断发生变化, 所以, 我们要制定合理的随需要变化的藏书计划, 必须依据院系专业和学科变化情况, 学生培养目标和教育教学计划、科研计划, 以及院校未来发展趋势和科研方向变化状况, 逐步调整健全图书资料组成, 制订出院校发展实际状况的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 按照科学合理的藏书要求, 调整健全图书结构, 以满足师生阅读研究需求。为此, 要做到以下几点:1.明确动态藏书体系必要性。藏书规模要处于稳定状态, 高校的教师、学生规模扩大有一定的规律, 教师、学生的增加一定有合理限度, 图书馆的藏书要以这个限度和规律为依据, 也要有一定的限度, 以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要, 既不要超过这个限度, 造成宝贵的图书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 造成图书资源的严重浪费。也不要达不到这个限度, 以避免出现图书资源不能满足师生科研和学习需要的局面。2.藏书结构要适时调整。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 高校学科和专业不断调整, 这就要求图书馆的藏书结构也应随之做相应调整, 不但收藏原有文、理、工科的基础专业的图书资料, 而且必须收藏新兴起的反映目前文、理、工科发展前沿动态状况和发展水平的图书资料, 保证其系统性、完整性和前沿性。3.积极实现藏书馆内合理流通和馆际流动。一个图书馆的藏书数量是否合理, 主要看其藏书的流通率以及藏书满足读者需要的程度。藏书流通率太低或太高, 都说明其藏书数量或者结构不合理, 所以必须保持一个合理的流通率。同时, 由于文、理、工科各门学科迅速发展, 高校图书馆即使馆藏图书资料再多, 也不可能以以其自身拥有的全部图书资料充分满足老师、学生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学习各方面的需求, 因此, 不同类型的高校之间必须要密切协作和联系, 积极开展互借活动, 做到优势互补、互通有无、以资源共享的方式满足读者多样性的信息需求。

(二) 收藏范围要突出重点。

高校类型分为很多种, 有师范、农林、理工、综合、林业、讲解、咨询、导引等服务, 让更多关心、喜爱博物馆的朋友加入到我们中间来, 让博物馆成为他们实践锻炼的平台, 也使我们拥有更广泛的参与者和支持者。

在接待服务方面, 省博以人性化服务为理念, 全面优化服务质量。为了解观众对我馆参观环境及服务满意度情况, 我们设计了“观众满意度”调查表, 数据显示:观众对我馆的服务设施、卫生设施与环境的满意度都在95℅以上, 尤其在去年下半年, 经过两个月的闭馆改造, 使我馆参观环境有了很大提升, 展区内新增配了60张美观舒适的休息椅, 大大方便了观众休息放松, 还增设了展览导引牌, 方便观众选择参观。新装的塑钢玻璃窗明亮美观, 紫铜大门庄严气派, 地面清洁光亮, 另外, 对影响我馆周边环境的一些商铺和不协调建筑也做了及时的拆迁和清除, 这些措施都大大提高了观众对我馆参观环境和服务的满意度, 优美的环境和优质的服务得到了观众的肯定和赞许。

总之, 博物馆是为满足观众需要而存在的, 应始终将观众的需要和社会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始终把观众放在主体和中心的位置上, 通过观众调查与研究, 正确分析观众参观心理, 及时调整社会教育项目的计划和工作思路, 推出适合不同层次观众的社教活动, 更好的服务大众, 惠及民生。

政法、财经、医药等不同类型高校培养目标不同, 师范类高校就是培养教师的, 医药类高校培养医药类人才, 财经类高校培养财经类人才, 理工类高校, 培养工科人才, 农林类高校培养农林类人才, 政法类高校培养政法人才, 培养目标不同, 学科和专业设置也必然不同, 高等院校图书馆收藏的图书资料, 首先要突出专业和学科特点, 大量收藏与学校所设置专业和开设课程有关的图书文献资料, 比如师范类高校就应该重点收藏与师范教学科研相匹配的图书资料, 医药类高校就应重点收藏医药类图书文献资料, 财经类高校重点收藏财经类图书文献资料, 理工类重点收藏理工类图书文献资料, 农林类高校重点收藏农林类图书资料, 政法类高校重点收藏政法图书文献资料, 以保证满足老师、学生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学习各方面的需求。重点藏书是馆藏的核心, 反映高校的特色, 代表高校的发展方向和培养目标。其次, 要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培养目标, 为了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水平的合格人才, 图书馆要大量收藏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人的著作, 为高校教师、学生研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提供必要条件。另外, 为了满足师生多方面的发展需求, 应广泛收藏一些重点图书文献资料之外的阅读用书, 以促进师生了解和研读本人所学专业之外的其他专业知识, 促进师生综合知识水平的提高。

图书馆藏书的目的在于满足师生需求, 读者群决定不同藏书级别。读者的多层次、多级别构成了不同的学科结构和等级结构。图书馆努力收藏本校重点专业或学科不同文种、类型的著作、手稿、研究资料等, 以齐全作为收藏的目标。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研究性书籍和资料:所设专业学科相关的教科书、参考书及与之水平相当的学术论著等文献, 与院校所设专业学科相关的学术专著、各种论文、前沿论文等文献, 为专家和学者科学研究提供服务。B.学习性书籍和资料:包括各年级本科生所需课程学习的教科书、参考书、学习指导书等文献, 以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所需。C.基础性书籍和资料:与专业有关的基础理论著作以及必备的课外阅读图书。D.最基本书籍和资料:满足读者业余学习所需专业以外的基础学科的基本图书。

(三) 增加藏书数量和规模

随着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文献保障率下降的问题日益突出, 要求图书馆的藏书量大幅度增加, 达到一定的指标, 为此, 要做到以下几点:1.要有充足的经费保证。图书文献资料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基础, 有关部门必须重视这个问题, 在资金投入方面给与保证, 文献资源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 按照科学的采购原则正常选购图书。2.根据高校校情确定图书类别和数量。高校发展中资金短缺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在此情况下必须对有限的图书经费合理配置, 那些对学科发展至关重要的图书文献在收藏上必须得到保证, 而那些可买可不买的图书资料尽量不买。决定取舍时决策必须科学、合理、果断。3.增加电子图书资源。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整个社会日益电子化、数字化, 必须加快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 增加电子图书资源。加强对图书馆的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建设, 及时更新日趋老化的计算机等硬件设施, 增加图书馆磁盘阵列, 扩充和优化图书馆网络、电子阅览室等为读者提供服务的设施及场所。加大对文献资源的建设力度, 在信息网络时代, 除了购藏传统的纸质文献并对其进行标准化编目处理外, 还应购藏磁盘、光盘等多媒体资料.图书馆应加大电子文献的建设力度, 购买电子图书和期刊数据库, 对馆藏纸质图书进行数字化, 加大对网络资源的开发力度。

(四) 搞好图书资料剔旧更新工作。

知识经济时代整个社会日益电子化、数字化, 科学技术新成果不断涌现, 学科体系分化和构建的速度加快, 新学科体系数量大, 与此相适应图书文献资料更新的速度加快, 图书文献资料的老化速度也加快, 高校图书馆应该及时更新图书文献资料, 那些与当今学科和专业发展没有指导意义的图书资料, 及时剔除出去, 而那些反映学科发展方向和趋势的文献资料要及时购买, 保证藏书新颖性、文献信息的有效性。现在很多高校图书馆图书数量多, 但馆舍空间不能满足需要, 新书进不来, 老书又不能及时剔除, 影响了图书馆正常运行, 图书文献的更新剔除已迫在眉睫, 因此, 我们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对剔旧更新工作要重视。剔旧更新是图书馆工作的重要方面, 但是长期以来这个工作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 有很多人有一种错误认识, 认为图书馆图书数量的多少作为衡量一个图书馆地位高低的标准, 造成图书馆图书数量不断膨胀, 馆舍空间不足。认真做好图书剔旧, 不仅能节省空间, 而且提高馆藏文献质量和藏书利用率。因此, 为了缓解藏书压力, 必须搞好图书剔旧更新工作。2、剔旧更新原则要正确。剔旧工作应考虑两点:其一、专业性原则:各个高校培养目标不同, 专业设置和学科特点不同, 科研方向和教育教学重点各有特色, 与本学校专业、学科、科研、教学等密切联系的图书文献, 应及时收集购买, 以体现本校专业特点;其二、时间性原则:对陈旧无用, 内容滞后而失去参考价值、学术价值、使用价值的书籍, 应该及时剔除。其三、慎重性原则:剔旧更新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 必须认真对待。应交给那些馆内对图书文献资料熟悉、业务能力较强的专业工作人员来完成这一工作。

摘要:高校图书馆藏书结构合理化对高校图书馆顺利发展很关键, 近几年, 高校图书馆藏书结构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但也存在问题依然很多, 我们必须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藏书结构,合理化

参考文献

[1]涂海青.高校图书馆藏书结构浅析河南图书馆学刊2003年10月

[2]孙毓梅关于优化高校图书馆藏书结构的几点思考重庆图情研究2007年第2期

[3]杨梅浅谈高校图书馆藏书结构的合理化太原科技2008年第2期

[4]黄克文关于高校图书馆藏书量急增问题的思考农业网络信息2007年第5期

[5]纪亚清等调整高师图书馆的藏书结构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辽宁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

合理化研究 第8篇

11030工作面位于I盘区东部,北邻I盘区辅运大巷(东段),东为已回采结束的11050工作面采空区,西为已回采结束的11011工作面采空区,南为F18断层保护煤柱。工作面开采标高为-635.1m~-570m,走向长平均2054m,倾向平均宽160m,工作面面积328640m2。

2 地质情况

1)煤层赋存情况。工作面煤层赋存条件中等,伴有向背斜交替出现。该工作面从通尺0m至445m为一个宽缓型背斜,通尺445m至1006m处为宽缓型向斜,由于煤层赋存条件变化,导致煤层倾角发生变化,并使该区域煤层及顶底板破碎。

2)煤层顶底板。二1煤层伪顶主要为0.5~3.43m的泥岩、炭质泥岩,一般随采随落。直接顶板厚度一般13.17~13.98m,以砂质泥岩、细粒砂岩顶板为主,稳定性较好;老顶多为厚度平均0.87~2.32m的粗、中、细粒砂岩(大占砂岩),岩石坚硬,稳定性较好。二1煤层底板主要为砂质泥岩,厚度11.27~13.98m。泥岩、砂质泥岩、砂岩均呈深灰色,含植物化石,菱铁质结核及少量黄铁矿体。

3 水文情况

3.1 主要含水层

1)L2灰岩含水层,厚度14.31m,岩溶裂隙发育,上距二1煤层98.12m。在断层或裂隙破碎带附近,L2灰岩水会向L8灰岩补给。2)太原组上部灰岩含水层主要由L9、L8和L7灰岩组成,其中L8灰岩发育最好,L8含水层厚度8.22~8.61m,上距二1煤层27.33~29.27m,灰岩中岩溶裂隙发育。

3.2 工作面充水因素分析

在巷道掘进和回采中预计会出现以下几种水害:1)顶板淋水。二1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是弱富水含水层,但在断裂及破碎带附近,其顶板淋水会增大而影响生产。2)底板涌水。受采掘扰动影响,底板岩层会发生形变底鼓,产生微小裂隙,在底板灰岩水高水压和矿压共同作用下,会向巷道内出现少量涌水。3)底板突水。由于岩层破坏,在遇到断层、破碎带或其它构造薄弱带时,极易引发突水。4)钻孔失控突水。由于钻孔封孔不合格,导致含水层水从钻孔中涌出。5)回采引发突水。受回采扰动和初期来压及周期来压影响,已经改造好的底板含水层会重新遭到破坏,产生细小裂隙,形成导水通道,使得底板含水层水重新涌入采面内;同时采动形成的垮落裂隙带也会导通顶板含水层甚至第三系含水层。

4 底板注浆改造方案

4.1 底板破坏深度的确定

塑性力学理论计算:设煤层塑性区的宽度为L,底板最大破坏深度为Dmax,则L和Dmax可根据下式求得:

4.2 钻场设计

1)钻场及开关硐室布置在工作面的下顺槽上帮和上顺槽的下帮,原则上每隔100m施工一个硐室,特殊情况下可以经地测科同意后改变钻场设计位置。

2)面向钻场上巷道右帮为材料硐室,面向钻场下巷道左帮为材料硐室,材料硐室高度与巷道平齐。

3)钻场规格为:长5m×深4.5m,钻场高度须低于巷道底板300mm(打过地坪后深度)。

4.3 设计终孔压力

根据要求,钻孔注浆终孔注浆压力应达到水压的1.5~2.0倍,即:(1.5~2.0)×6.32MPa=9.48~12.64MPa。本工作面注浆孔设计终孔压力规定为15MPa,构造破碎带附近可定位终孔压力13MPa。改变15MPa的终孔压力必须经地测科同意。

4.4 注浆孔布置

本次设计底板注浆改造注浆孔376个,其中底板改造钻孔250个,检验钻孔126个,所有设计钻孔总进尺67680m。根据注浆加固过程中钻孔揭露的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酌情增、减底板注浆孔布置数量,根据地测科下发单孔参数工程联系单为准。若相邻钻场不是同时施工的,则必须根据正施工钻孔来确定新钻场开孔孔号,避免两钻孔出现对打或近对打,从而导致互相窜浆、浆液挤压致使蹋孔、废孔的现象发生。每个钻场包括正在注浆钻孔在内的允许同时施工钻孔个数最多为3个,同时注浆钻孔最多为2个。

4.5 注浆孔施工工艺

1)注浆系统。赵固二矿建有两座地面注浆站,并有3个合计9趟输浆孔将地面浆液送至井下输浆管巷,从输浆管巷通过D60注浆管将浆液送至各个注浆钻孔,再利用注浆钻孔向含水层进行注浆。

2)注浆方式。采用井上下注浆相结合的方式,以地面注浆为主,以井下注浆为辅,下行分段连续式注浆,尽量填实各含水层岩溶裂隙。

3)浆液参数。注浆参数的选择视单孔涌水量及岩溶发育程度而定。粘土浆比重1.10~1.18,含砂率小于5%;粘土水泥浆的粘度为25~40Pa.s,比重1.12~1.18,一般是先稀后稠再稀。透一级、二级套管均要进行耐压试验,一级套管试验压力不小于9MPa,泵量19L/min,二级套管试验压力不小于15MPa,泵量19L/min,注浆固管添加玻璃水与水泥的比为1∶4;终孔后单孔注浆结束标准:当泵量58L/min,工作面注浆孔孔口压力达到终孔压力15MPa,持续时间不低于30分钟,即可结束。

5 结语

总之,水害是影响煤矿开采的一项重要因素,它不但会影响到煤矿企业正常生产,而且会严重威胁到煤矿开采人员的生命安全,而要想科学、合理的防治水害,我们必须从本矿井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出水害原因,并进行相应改造,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防治煤矿水害,才能促进煤矿企业的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合理化研究 第9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合理化

1 荆州市产业结构发展情况

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基础, 从产业之间的协调和关联能力来看, 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是指产业与产业之间协调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 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它要促进产业结构的动态平衡、产业规模适度、产业素质提高和产业联系协调。从静态来讲, 产业结构合理化就是产业结构的有序协调状态;从动态来看, 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产业与产业之间协调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 即在一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要求下, 对失衡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使之恢复到协调和谐状态的过程, 实现供求均衡。总体而言, 荆州市三次产业产值占GDP比重的序列结构由2006年的12.9:41.0:46.1变动为2007年的17.9:50.7:31.4, 变动为2008年的18.2:45.8:36.0, 其中第三产业的比重变化较大。

2 产业结构变动分析

在研究产业合理化程度时, 除了用判别基准对产业进行定性分析外, 还可以通过对产业结构变动的程度予以掌握, 这样才能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如下:

2.1 产业结构变动值

计算公式为:K=∑|qi1-qi0|

其中, K为产业结构变动值;qi1为报告期构成比;qi0为基期构成比 (i:产业序号;1:报告期;0:基期)

单位:%

据计算, K=|49.9-56.1|+|12.1-13.5|+|38.0-30.4|=15.7%

年平均结构变动值=15.7%/6=2.62%。

同理得出湖北省的社会劳动力的年平均结构变动值为0.4%。

通过比较荆州市与湖北省的社会劳动力在三个产业中分布变动情况, 可以看出, 在近6年来, 荆州市产业结构的变动程度远远高于湖北省的产业结构变动。说明荆州市近几年的产业结构变动幅度较大。但是该指标仅将产业份额变动的绝对值相加, 并不反映某个具体产业变动的情况, 也不区分结构演变中各产业的此消彼长的方向变动。不过, 从上面的表中可以简单的看出:荆州市的第一产业所占份额明显下降, 第二产业略有下降, 而第三产业较大幅度上升, 这基本符合产业结构演进理论之配第-克拉克法则。而湖北省的产业结构变动中第一产业所占份额略有下降, 第二产业同样略有下降, 只是第三产业略有上升, 这只能说明湖北省近几年的产业结构变动幅度不大, 并且也没有形成一定的规律。对于荆州市而言, 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还是较大程度的低于第一产业, 第一产业比重较大。

2.2 产业结构熵数

这是应用信息理论中干扰度的概念, 将结构比变化视为产业结构的干扰因素, 来综合反映结构变化程度大小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undefined

其中, et为t期产业结构熵数值;Wi, t为t期第i产业所占的比重;n为产业部门个数。

一般来说, e值的变动表示产业结构的变动, 但此指标并不能够反映出各产业在数量上的变动关系, 原因是计算出的e值一般波动性不太大, 难以表示现实产业结构在数量上的变动程度。但是e却是一个表示产业质变关系的较好指标。若各产业的结构比非常均等, 则产业结构熵数值越大;反之, 则越小。e值越大, 说明产业结构发展形态愈趋向于多元化;相反, 产业结构熵数e越小, 说明产业结构发展越趋向于专业化。根据以上二表的计算, 其结果表明:荆州市的劳动力在三大产业间的分配状态表示从78年到06年间其产业结构在趋向于多元化, 而湖北省的分配状态表示其产业结构变化不大。

从以上两种分析方式来看, 荆州市的产业结构变动较大, 且趋向于多元化, 说明荆州市的产业结构变化有其发展的一面。

3 荆州市产业结构合理化调整对策

3.1 大力发展特色工业园区

提高配套服务功能, 降低进入成本, 优化综合投资环境, 逐步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和优势产业基地。

3.2 积极参与国际资本流动, 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鼓励外商投资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进行资源开发, 抓住发达国家和地区加速产业转移的机遇, 发挥成本优势, 积极探索新方式, 吸引外商特别是跨国公司, 以并购等方式参与国企的改组、改造和消化不良资产。

3.3 构建创业投资体系, 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

有效地弥合技术、资本、产业 (市场) 的鸿沟, 吸引社会闲散资金聚集在一起, 投入到高成长型、有生命力的高技术创业企业, 促进社会生产力要素的合理配置和有机整合, 进而推动和加速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1]杨德勇, 张宏艳.产业结构研究导论[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8, (3) .

合理化研究 第10篇

关键词:财会部门,内部职责划分,人员配备,合理化,研究

财会部门是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部门。在以往的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中, 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对于财会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够, 忽视了对于财会部门人员的分配与培养, 导致单位经济发展速度缓慢。新时期, 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对财会部门进行深入的研究, 了解财会部门的职能, 对工作人员进行合理化的分配, 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会部门内部职责划分以及人员配备存在的问题

(一) 职能划分界限模糊不清

在行政事业单位财会部门中, 所涉及到的财务工作内容比较复杂, 会计人员的职能划分上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其中职能划分模糊不清的问题最为突出。在实际的会计工作中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层认为会计管理工作不重要, 因此对于会计工作的职能划分的投入力度不够, 难以发挥出会计部门人员的能力优势, 导致行政事业单位财会部门出现职能交叉等情况。在集权化的管理模式下,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进行财会部门职能会计核算, 该种工作方式比较单一, 并且容易受到传统会计工作的影响, 职能结构重心多体现在会计核算方面, 在促进发展方面的管理不多[1]。

(二) 财会人员的责任意识缺乏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职能划分界限模糊导致财会部门中, 很多人共同办一件事务, 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例如, 多个会计工作人员共同处理行政事业单位绩效核算工作, 那么在会计核算工作出现问题时, 无人负责, 会计人员相互推卸责任, 导致会计工作问题难以被解决。在财会人员责任意识严重缺乏的基础上, 会计工作的质量严重下降。这种方式下, 会计工作方向单一, 难以以精确的会计核算工作发挥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2]。

(三) 会计管理制度不到位

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中的应用, 并非单独运行而能奏效, 而需要在政府部门的宏观, 加上内部相应财务政策的调配下, 并且在相关的法律支持下进行决策制定。但是事实上, 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应用, 缺乏相应的法制环境。造成这样的局面, 不能完全归结为内部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 需要从宏观角度分析。由于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起步比较晚, 在该方面的法律规定还不成熟, 因此在实际的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 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应用不能实现有法可依。从总体形式上看, 我国管理会计法律体系建立不健全, 经济市场中所营造的环境不稳定[3]。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会部门内部职责划分

在行政事业单位财会部门中, 传统模式下的内部职责划分, 以会计部门的职责划分为依据, 影响到了财会部门职责定位。很多人认为行政事业单位财会部门实际上是一个反映出经济状况的部门, 该种错误认识归根于行政事业单位对于财会部门内部职责的认识不到位, 不能针对实际发展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内部职责部门。为了整顿行政事业单位财会部门, 将现有的财会部门按照职能划分为会计核算部门、财务预算部门、成本控制部门、审计监督部门、资金管理部门等。在这样的规划下, 能够将原本统一化的财会管理精确化、模块化, 充分的发挥出各个职能部门的优势。

(一) 会计核算部门

会计核算部门是行政事业单位财会部门各项工作开展的基础, 会计核算部门的工作需要严格的按照我国财务法规, 在实际的工作中, 对于各项资料审核、填写凭证、等级等进行严密的检查, 按照其他各部门所提供的基础资料, 顺利开展各项工作。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切实的反映出来, 分析行政事业单位当前的财务状况, 以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决策的制定提供的依据[4]。

(二) 财务预算部门

财务预算在行政事业单位进行投资、融资、扩大业务规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对行政事业单位未来的发展状况进行综合化的判断, 协调行政事业单位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 为行政事业单位发展制定相应的经营目标。财务预算中所涉及的数据都比较科学, 是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核算的基础上, 帮助行政事业单位及时发现经营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并且财务预算能够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日常经营活动按照预算的目标执行。

(三) 成本控制部门

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经济效益与成本控制息息相关, 财会部门的成本控制能够有效的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效益, 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上的开源节流。成本控制需要在成本管理支持下实现, 成本管理涉及到了人、财、物等方面的管理, 联合各个部门进行综合管理与操控, 确保不同部门的成本管理[5]。

(四) 资金管理部门

资金管理直接面向的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 反映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当一个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存在着问题时, 那么行政事业单位资金流动将会出现问题。资金管理需要相应的监督机制监督实现, 对资金的来源、控制、考核等进行管理。有效的资金管理能够强化行政事业单位资金运转, 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统筹能力。

(五) 审计监督部门

审计部门是财会部门的保障机制, 以内部监督方式, 保障行政事业单位能够进行合法经营, 切实的维护投资者权益。审计部门比较独立, 能够对行政事业单位财会部门信息的真实性进行监督与审核, 降低行政事业单位经济风险, 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三、行政事业单位财会部门人员配备合理化分析

(一) 会计核算人员配备合理化

对会计核算人员进行合理化配备, 需要一改传统的会计核算方式, 提升会计核算人员综合素质, 开展电算化模式下的会计核算工作, 发挥出员工的互联网工作优势。第一, 增加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数据核算窗口, 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规范化处理, 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提供很多科学、及时以及准确的数据信息, 使得电算会计工作模式能够更加的安全可靠。第二, 在电算化的系统下容易分析与评价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审查流程是否符合规定[6]。

(二) 会计监管人员配备合理化

促进会计监管人员配备合理化, 加强会计监管的队伍建设, 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分析:第一, 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现有会计资格认证标准;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现有的会计监管队伍资格进行审批, 当很多会计工作人员进入到技术壁垒中时, 需要工作人员进行会计、审计等多个专业课程的书面考试。第二, 强化岗位培训与后续教育;会计监管涉及到很多内容, 随着我国经济逐渐发展, 各类业务越来越复杂, 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以及职业道德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四、结论

综上所述, 财会部门决定着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 在制定决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的行政事业单位财会部门内部职责划分比较混乱, 职能划分界限模糊不清、财会人员的责任意识缺乏、会计管理制度不到位。为了整顿财会部门, 将现有的财会部门按照职能划分为会计核算部门、财务预算部门、成本控制部门、审计监督部门、资金管理部门等。然后对这些职能部门进行人员配备合理化研究, 希望相关的研究能够促进财会部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鑫.行政事业单位财会部门内部职责划分及人员配备合理化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4, 27:224-225.

[2]李守军.财务部门内部职责划分及其人员配合合理化的研究[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5, 10:232+128.

[3]汪清.酒店财务部门内部职责划分及其人员配备合理研究[J].商, 2015, 40:130-131.

[4]陈斌.园林绿化行政事业单位财会部门内部职责划分及其人员配备[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2, 12:221-222.

[5]覃士珍.对财务管理内部职责划分及人员配备的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 2014, 03:118+192.

合理化研究 第11篇

关键词:压水堆核电站;核岛电气防火封堵施工;合理化研究

1 引言

在核电站建设的过程中,防火封堵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是保障整个核电站工程建设防火完整功能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核电站未来安全、稳定的运行也具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我们就以我国某地区的核电站建设为例,对核电站的防火封堵施工的情况进行一定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为我们核电站的防火封堵工作提出更为科学、合理的施工建议。

2 工程概述

在本核电站工程中,其是根据我国RCCI-97防火设计原则所设计的防火设计施工方案。该电站实施电气防火封堵工作共计跨越两个年度,持续时间为16个月。在该工程中,其所具有电气孔洞的数量为8752个,总点数72820点。

3 电气防火封堵过程分析

3.1 施工工期

在本工程中,其所开展电气防火封堵工作的施工工期同计划基本保持一致,只在不分区域的完工时间方面同计划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大部分区域的施工时间来说,都要比我们计划施工的工期要长,且整体开工时间均存在提前的情况。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由下述原因造成:首先,在部分区域中存在一定数量的孔洞并由于电缆敷设、时间窗口等方面的问题出现了一定的延后,并因此使整个区域的完工时间出现了延后;其次,在部分区域根据计划开始施工之后,出现了具备封堵条件孔洞同现场人力配备情况不相匹配的情况。

而由上部分情况的了解分析,我们则可以看到在该工程电气防火封堵的工期安排上,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现象,在不同區域其开工、完工以及工期方面都同之前计划存在较大的差距,造成了人员的多余劳动,对于该工作的成本节约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3.2 工程量

经过对于本次电气防火封堵工程量开展的情况分析,我们也可以发现到部分较为不合理的地方。由于本工程跨了一年,涉及到春节放假,但是其在春节时期以外却存在着工程量大-小-大的情况,这同我们正常工程量开展的小-大-小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从这个工程量的分布情况来看也可以认识到该工程在工程量分配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3.3 人力配备

在人力配备方面,依然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情况。根据正常的工程人力动员情况来说,应当是以正弦情况随着工程的开展而不断增加,即在工程量最多的时候参与到工程的工作人员数量也应当最多,并在经过高峰之后出现了一个逐步下降的情况。但是对于本工程来说,依然存在着上升缓慢、且存在一定下降的情况。

3.4 施工效率

我们再对本工程施工墙体上的硅酮封堵、水泥封堵以及盘柜上的硅酮封堵这三种方式进行统计,并抽取现场施工条件良好、工人连续工作以及施工材料齐全情况下的几个时间点。经过抽取、统计之后发现三者的效率分别为10、2.33和4.75。从这里则可以看到,本工程在电气防火封堵方面也存在着施工效率较低的情况。

4 问题出现的原因

经过上述我们一系列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初步得到本工程防火封堵工作中所存在的施工工期、工程量、人力配备以及施工效率方面所存在的部分问题。而在联系工程实际、对问题发生原因进行一定的研究之后,我们则可以了解到以下问题出现的原因:

4.1 对于本核电站的防火封堵工程来说,其无论是在防火封堵材料的应用上还是采取的防火封堵方法上都同以往工作的开展存在较大的差别,而之所以出现这种差别则正是因为本工程在材料以及技术上是在以往工程基础上所采取的一种创新与尝试,对于施工方来说也具有一个全新的熟悉过程;

4.2 在封堵材料所使用的工艺方面,其都在时间方面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比如硅酮、铅泡沫以及防火灰泥等等。对于这部分材料来说,其在进行浇灌之后往往都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凝固与发泡之后才能够正式进行应用,而正是这种情况的存在也会对整体施工时间产生一定的影响;

4.3 对于本工程来说,其在封堵方式上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同样大小的孔洞相较以往而言封堵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而这就造成了工作效率的降低。

5 解决问题的措施

5.1 工期

在开工时间方面,应当根据现场电缆敷设的开、完工试件进行安排,在一般情况下,当整个区域电缆敷设完成度达到60%以上之后才能够正式开始封堵工作。而在完工方面,则可以根据核清洁、临界以及装料这三个节点作为我们的主要参考,最迟要在临界之前完成,最好则是在核清洁之前完成。

5.2 工程量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现有工程量计划进行合理的安排,避免出现工作量多次峰、谷交替的情况出现。

5.3 人力配备

在现场施工中,机组的重合施工时间应当是现场工作人员动员的高峰时期,而在这个时间段中,则需要能够及时的对人力进行调整。而在工程开始之后,也需要避免一开始就动用太多人力,而是需要在现场工作稳定之后再稳步的增加、减少。另外,我们也可以安排部分非防火封堵人员在日常适当的接受部分防火封堵工作的培训,并能够在人手不够时能够进行短期的配合。

5.4 施工效率

需要进一步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以技术、综合素质的提升提高我们的防火封堵工作效率。同时,我们也应当对现有的防火封堵方案进行适当的优化,并以优化现场操作流程等方式进一步的提升施工效率。

6 结束语

在上文中,我们以某核电站为例对压水堆核电站核岛电气防火封堵施工的施工合理化进行了一定的研究,而在实际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也需要我们能够以此为借鉴,在联系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以更具针对性的方式做好电气防火封堵工作。

参考文献:

[1]张永胜,张瑶.核岛风机转子不平衡研究[J].河北企业.2013(05):118-120.

[2]祝笛,乐永星,许庆和.浅析我国核电核岛辅机市场及发展策略[J].电站辅机.2011(04):5-8.

合理化研究 第12篇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

大学生社会责任的缺失并不是凭空出现的, 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变化都与之息息相关, 尤其是个人价值与社会责任之间纽带的断裂、社会不良因素及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缺乏相关的社会制度保障等。

1. 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割裂

个体社会责任缺失主要是由于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割裂造成的。在当今社会中, 人们不同观念之间的碰撞和思想意识间的差异, 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价值内涵的多样性, 这一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发展特殊时期人的价值的“真空化”和“虚无化”的状态。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决定着一个人社会价值的大小, 个体对社会的贡献度与其社会价值呈正比例关系, 其对社会贡献的越多, 他的社会价值也就越大, 这实际上也就意味着个体对人类社会所作的贡献的大小是衡量一个人社会价值大小的标准。人的个体价值是个人创造价值用以满足自己的需要, 不仅一个人正常合理的物质需要应该得到满足, 而且其精神需求也要得到社会的尊重。大学生作为国之栋梁, 应该站在社会价值的制高点俯瞰整个社会, 不能为了一己私利不顾社会价值为所欲为。

2. 社会不良因素及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我国正处在社会发展的转型期, 在利益重新洗牌的今天, 社会转型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 加之市场经济固有的弱点和缺陷, 使公众社会责任进一步缺失。在社会转型期, 一方面, 西方国家的一些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冲击着我国大学生, 造成一部分大学生过分注重自我, 忽视他人, 这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其对社会的责任感。另一方面, 社会的高速发展推动了网络的发展, 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 方便人们的衣食住行, 但是网络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 容易诱发犯罪, 甚至可能成为犯罪者实施犯罪的手段和工具, 网络上各种垃圾信息的传播, 容易造成社会成员道德社会化过程中的偏离, 网络的影响不容小觑, 加之当前中国缺乏对网络健康发展的有效规制, 矛盾日益突出。市场经济的发展, 其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及竞争压力深深影响着每一个大学生, 易对辨别能力差的学生产生消极影响;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收入悬殊, 部分大学生易产生悲观心态, 错误的把自己遇到的挫折归结为社会的不公。因此, 这就需要适度调节经济建设的脚步, 使之与精神层面的发展水平相协调。

3. 缺乏相关的社会制度保障

在社会加速转型的今天, 关于个体社会责任的立法却很少。社会责任感偏重道德层面, 一般是靠个人的自觉或者社会舆论的影响力来约束, 但由于缺乏社会制度保障, 具有较弱的强制性。道德的缺失进一步上升为犯罪的案件不在少数。道德的滑坡显示出整体国民素质的低下, 而法律是道德的最低要求, 法律制度是强化和落实个体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之一, 只有以社会公共利益为价值目标进行个体社会责任法制化建设, 将法律手段与道德手段结合起来, 才能促使个体逐步实现利益最大化和社会责任两个目标的协调统一, 成为和谐社会中的良好公民。因此, 只有建立起完善的法律制度来才能保障社会责任的实现。

二、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合理化途径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庞大的工程, 只有充分发挥高校的教育平台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 以及社会氛围的影响, 才能逐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1. 发挥高校教育平台作用, 加强社会实践, 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症结, 如果培养出的学生都是在知识方面建树颇多, 而没有社会责任感, 那必将是高等教育的一大败笔。个体社会责任要相应的通过社会责任认知、社会责任感受和社会责任适应这三个心理过程来实现。社会实践与其他途径和方式相比, 是最有利于个体社会责任实现的途径。社会实践增强了社会个体在实践活动中的社会责任意识。通过社会实践活动, 充分发挥了大学生作为社会个体的主体作用, 调动了社会个体的主体积极性, 从而达到了社会个体自觉学习的目的。因此, 个体社会责任的实现需要我们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作用。另外, 高校应充分发挥高校教育平台作用,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良好的校园文化是教化、熏陶大学生的重要途径, 可以潜移默化的提升大学生素质, 为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树立起社会责任意识, 增强社会责任感奠定基础。

2. 增强法制观念, 强化伦理道德, 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内在推动力

社会责任不仅属于道德范畴, 而且也包含在法律范畴内。大学生只有以社会公共利益为价值目标, 将法律手段与道德手段结合起来, 才能促使个体逐步实现利益最大化和社会责任两个目标的协调统一, 才能树立和谐社会良好大学生的形象。在高校教育中, 要加强对学生的法制伦理教育, 所谓法制伦理是指利用立法的形式规范伦理原则和道德准则, 将软性控制手段转化为硬性控制手段, 加强其对社会行为的约束力, 从而实施有助于实现社会加速转型期伦理道德规范作用的措施。社会责任不仅属于法律范畴, 而且也包含在道德范畴内, 加强法制伦理教育是实现个体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之一, 只有以社会共同利益为价值目标进行个体社会责任法制化建设, 将硬性的法律手段与柔性的道德手段结合起来, 才能促使个体逐步协调个体利益最大化和社会责任两个目标, 使其成为和谐社会中的良好大学生。

3. 加强环境熏陶,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国家需要树立环境育人的理念, 环境熏陶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个体社会责任培养途径, 也是行之有效的育人路径。优良的社会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 不仅能够对社会个体的自我道德评价产生积极的影响, 而且也能够促使社会个体形成良好的道德信念。社会中只有充满鲜明的、有道德的、和谐的气氛, 高尚的道德情操才会成为主流。政府应进行道德立法, 将个体应对社会承担的最低限度的道德要求提升为明文的法律规范和条例, 使之成为法律上应尽的义务, 从而引导、规范个体的社会行为;另一方面, 应加强对舆论的引导,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电影、戏剧、文学、网络等现代社会舆论工具, 创造健康进取、积极向上的社会舆论氛围, 从而推动社会生活的积极变化。积极利用社会舆论巩固社会个体已有的责任行为, 使这种行为逐步强化为行为习惯, 这就把社会软、硬环境在社会个体责任的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潜移默化的发挥出来, 引导社会个体的责任认知与责任行为的良性发展, 有利于社会个体自觉的行为习惯的养成, 以及个体社会责任的实现。高校要创建自由和谐的校园环境, 以更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其以主人翁的姿态自觉、自愿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摘要:药家鑫案、马加爵案等折射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迫在眉睫。本文从分析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入手, 提出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的合理化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责任,缺失

参考文献

[1]凌新华.从社会化角度看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J].湖北社会科学 (教育论丛) , 2006, (5) .

[2]曹海敏.社会责任问题的研究[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2.

[3]冯霞.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与培养探究[J].学术论坛, 2009.

上一篇:基带信号处理下一篇:化学高考复习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