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

2024-08-08

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精选11篇)

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 第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与考察

近年来, 高职院校学生 (以下简称学生) 中入党积极分子的比例也越来越大, 作为党的重要培养对象和后备力量, 对学生中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与考察工作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党建的一项经常性的基础工作。因此, 为了给高校发展党员工作提供优良的后备力量, 需要从多方面分析, 发现问题、寻找对策, 加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与考察工作。

一、入党积极分子的现状

笔者就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各经贸学院入党积极分子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相关的调研。本次调研采取了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的方式, 调查共发放问卷196份, 收回问卷总数196份, 有效问卷185份。调查发现, 目前入党积极分子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入党动机的现状

根据问卷调查, 有72%的入党积极分子在申请入党时态度较为明确, 入党动机端正。有11%的人是因为班里同学都交了入党申请书, 随大流。有9%的人认为入党对以后找工作有所帮助, 当然还有8%的人是因为家庭父母的要求原因而申请入党。根据调查显示, 目前大多数入党积极分子入党动机较为明确, 但仍有一部分积极分子对党的概念较模糊, 动机中掺杂有个人利益因素。

2、党的理论知识的了解现状

根据问卷调查, 有49%的被调查者表示对党的理论有较好的了解, 有44%的人则表示不太了解, 7%的人则表示不了解。

3、思想汇报撰写及与联系人沟通现状

思想汇报是党组织了解入党积极分子思想变化状况的一个依据。根据调查显示, 有33%的人认为定期写思想汇报很有必要, 46%的人认为应该写, 然而有13%的人认为写不写无所谓, 更有8%的人觉得没有必要写。从调查中分析可见, 有很多同学不能了解要求写思想汇报的原因, 没有给予重视。

4、入党的积极性现状

入党需要经历一定的程序, 时间跨度比较长。调查显示很多学生对于入党的积极性随着时间的流失慢慢的减退。在被调查者中有63%的人表示特别想入党, 有31%的人入党积极性一般, 6%的人表示入不入党无所谓。

二、高职院校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与考察中存在的问题

1、理论教育不深入

随着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比例的逐步提高, 被推荐的入党积极分子的名额也越来越多。虽然学院有党校, 但这仅对部分发展对象进行培训。对广大的入党积极分子, 开展深层次的理论教育困难非常大。因此, 对大多入党积极分子理论教育, 学校仅停留在初级党校培训学习。

2、培养考察时间紧, 人员少

高职院校学制一般为三年, 但学生在校时间只有两年半。因此, 党支部真正能够面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养考察的时间只有两年半。按照党员发展工作条例, 学生从向党支部递交入党申请书, 直到批准为预备党员至少也要一年半的时间, 所以如果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与考察工作有所脱节的话, 整个党员发展工作就很难顺利开展。同时, 由于入党积极分子数量多, 相应的培养考核人员较少也给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

3、培养考核制度建设不完善

目前, 很多高职院校在对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党校培训的过程中有一套严格的培养方案及考核制度。然而对于党校结业以后的培养及考核制度就比较欠缺。对于入党积极分子的日常表现、思想汇报、考试成绩、入党积极性等没有系统的全面的考察制度, 导致很多积极分子积极性不高。

三、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与考察工作对策研究

1、创新形式, 丰富载体, 提高理论教育的效果

现在的学生思维都比较活跃, 价值观也多元化, 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强。靠单一的灌输式理论教育, 这样的成效往往是不明显也不深入的。因此, 在实际的理论教育过程中, 我们应该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 通过丰富多样的特色活动潜移默化的让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觉悟得到提高。在这个教育过程中,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大学生对于网络的依赖性, 以网络为平台, 将单项灌输转换为互动教育。可以建立党建网站、积极分子信箱、党的知识宣传网站等, 使大学生积极分子随时随地接受理论教育。

2、早选苗, 早培养

发展党员的过程是一个复杂, 时间跨度又长的过程。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校时间短, 因此在发展党员的过程中必须尽早有针对性的进行培养教育。因此, 在新生刚入学就要有针对性的“选好苗”。对于已经确定的入党积极分子, 要采取多种形式来进行培养。以业余党校培训班为主, 辅之以团小组及邓研会讲座的形式开展培养教育。面对培养人员不足的问题, 可以采取入党积极分子的自我教育和互动教育, 在入党积极分子中开展“1+n”的培养模式。一方面加强联系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教育工作, 定期开展谈心活动。另一方面, 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加强入党积极分子的互动教育与自我教育。

3、完善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制度

在实际工作中, 不断充实和完善培养考核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经贸学院各对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实行动态管理, 每半年调整一次党组织培养考察计划, 对违反相关管理制度的入党积极分子停止考察。同时党支部每学期对所有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一次综合考核, 具体考核分为自评、群众考评、党支部考评三个环节, 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5%、50%、25%。考核优秀或良好的才有资格列为发展对象, 考核合格的将继续考察, 不合格者停止考察。与此同时, 党支部还将考核名单予以公布, 接受群众的监督。

综上所述, 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 应把握好学生的特点, 开拓创新, 确保党员发展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曾雅丽、张健:《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入党动机调查与分析》,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高教版) , 2009 (6) 。

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 第2篇

xxx同志于xxxx年x月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经过一年的培养考察,该同志的政治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政治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认真参加党支部的各项活动,更加认真的钻研业务,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在生活中,该同志乐于助人,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始终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和同事关系融洽,而且能够正确处理集体和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 在学习方面,该同志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刻内涵,认真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能够自觉冷静的分析自己、评价自己,发扬虚心学习,并且在实践中不断进步。该同志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能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能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认真学习《党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党的创新理论,对党的认识深刻,入党动机端正,入党目的明确。现实表现中,能严格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积极参加党组织的各项学习和实践活动,较好地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该同志勤于奉献,在工作中随叫随到,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使命感,在工作中认真、主动,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在培养考察期间,该同志充分认识了党,也充分认识到从思想上入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经常主动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入党动机端正。对党忠诚,积极工作,能够以党员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以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团结同志,积极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深受领导和职工的好评。

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 第3篇

关键词:高校党校;入党积极分子;效果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3-0146-02

高校党校自建设以来取得的成就显著,但是开展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新世纪高校党校培养入党积极分子面临着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需要我们不断关注和探索,积极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以增强高校党校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效果。

一、高校党校的基本概况及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重要意义

(一)高校党校的基本概况

高校党校的建设于1985年,是在高校党委领导下,培训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和其他先进分子的学校;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重要阵地;是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增强党性锻炼的熔炉。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共青团中央强调要充分发挥高校党校及其院(系)分党校在培养教育大学生方面的重要作用,要求“有条件的高校可开设党课类选修课程。”

(二)高校党校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重要意义

1.高校党校是培养社下一代可靠接班人的摇篮

高校是优秀人才聚集的地方,高校中的入党积极分子更是这些优秀人才中的中坚力量,高校承担着培养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使命,因此,我们必须以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为党的前途和发展着想,积极抓好高校党校的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训工作。

2.高校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

《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第11条明确规定,要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短期集中培训,并指出:“没有经过培训的,除个别特殊情况外,不能发展入党。”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是集中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是高校党组织发展党员的必经程序,是为党输送优秀人才的重要渠道,是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关系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重视和抓好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工作,是衡量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尺度,更是反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重要指标,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高校党校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效果现状及原因

(一)高校党校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效果现状

为准确地了解高校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动态和高校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工作的教学效果,以期从中发现问题,明确方向,深入思索,积极创新,从而增强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训的针对性,2011年11月,我校党校对本期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了培训班教学效果调查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450份,回收率100%。问卷涉及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基本情况,及对党校培训班的教学效果、教学安排、意见建议等方面的调查,为深入准确地把握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思想现状和教育培训情况提供了充足而客观的素材。

1.入党积极分子学历高但党的基本知识水平低

问卷首先对我校本期入党积极分子的基本状况进行了了解,问卷结果显示本期入党积极分子共有本科生325名,硕士研究生119名,博士研究生6名,其次对党的基本知识的了解程度调查显示,已经全面系统地了解的占到13%,基本了解的35%,比较模糊的52%。

由此得出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具有两个鲜明的特殊性:第一是构成成分的单一性;高校入党积极分子学历层次较高,他们学历高,接受能力强,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这是高校党校的一个优势。但是在这种具有高学历高素质的群体中,不少入党积极分子在对党的基本知识的了解程度却大不相同的。因而第二个特点是党的基本知识水平偏低。调查发现,少部分学生中学里就接受过党的基本知识的学习,大学也接受过党的理论和知识,然而更多的学生仍处于对党的基本知识认知水平偏低的状况。

2.培训课程对入党积极分子入党动机有影响但动机多元化

调查问卷中培训课程对入党动机是否产生影响的调查结果显示,有影响,已改变动机的占到22%;有影响,动机有所调整的占61%;有影响,但没改变动机的占12%;无影响的5%。

对积极分子入党动机调查中,认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追求理想而入党的43%;希望在党组织中得到锻炼,提高自身素质,为他人和社会多做贡献的30%;父母、亲友的要求或期望的15%,身边许多同学都要求入党或已经入党,自己不要求不好的7%;就业压力大,入党有利于今后找工作的3%;其他原因的2%。

由此得出,百分之八十的入党积极分子认为培训内容对其入党积极分子产生影响,动机有所调整,绝大多数入党积极分子能够认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希望在党组织中得到锻炼,提高自身素质,为他人和社会多做贡献,但也较为明显地出现了入党动机多元化的倾向,少数入党积极分子对党的信仰、党的理论认识模糊,对个人价值实现与党的事业发展融为一体认识模糊。因此,加强入党积极分子理论教育和三观教育仍是重要的一个环节。

3.培训班的教学方式形式多样但实践活动不够

我校党校培训班的教学方式有专题讲座、小组交流、演讲、观看优秀党员事迹、师生答疑、参观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等,通过这些教学方式,绝大多数入党积极分子增进了对党的了解,加深了对党的情感;澄清思想上的一些困惑和模糊认识;了解了入党程序和条件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努力方向;学习到国家的形势政策及时政热点问题的分析与更多志同道合的同学进行了沟通交流,丰富了大学生活。但在对培训班的建议中,大多数入党积极分子认为应该增加红色基地像香山双清别墅的参观等实践活动。

(二)高校党校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效果现状的原因分析

1.从学生的角度

一方面一些入党积极分子带着功利投机或盲目从众的心态进入培训班,只关注考核结果忽视学习过程,视培训为一种形式,其态度及表现也直接影响到整个培训的效果。另一方面很多大学生认为党的基本知识过于枯燥,不愿意花时间去学习,也没有更多的机会去理解提高,加之对党的基本知识的条文字句的认识是比较容易的,但要理解其真正含义是不可能迅速达到的,因此出现党的基本知识水平偏低的现状。

2.从高校的角度

目前,高校扩招带来学生数量的快速增长,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因而党校培训压力也日益增大。很多高校每期培训人数超过千人,受条件限制只能安排在一个大班上课,人数的过多很大程度上使得培训效果大打折扣,而社会调查、参观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也因受经费、课时的限制等原因未能真正落实。另外还应该承认,由于一些高校对入党积极分子考察的不严格,使培训对象出现一种参差不齐的现象,给培训带来难度,也成为影响效果的因素。

三、高校党校提高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效果的对策

(一)充实丰富教学内容

高校党校应当加强集中培训和日常学习教育,学习党的基础知识、党建经典理论、党建研究的最新成果、各级党组织针对具体情况制定的工作目标、任务和制度,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引导入党积极分子端正入党动机,提高理论素养,全面认识和正确理解党的基本路线、重大方针和政策,认清形势和任务,加强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的洞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以激发他们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政治热情,端正入党目的。

(二)探索创新教学方法

要增强高校党校教学的培训效果,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给课堂注入新鲜的活力。例如构建网上党校教育平台,以各类校园红色网站为辅助,各院系网站为支撑的党员教育网络平台,以网络课堂建设不断扩大教育培训的覆盖面。并要结合广大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关心的热点问题在校园网上设立热点专题,通过学生喜欢的在线党校形式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增强培训效果。

(三)完善规范教学管理

目前高校党校培训数量学员倍增,因此高校应当首先从入口把关,党校确定合理的培训规模,落实到各个院系的党支部推荐,层层审批将各方面表现优秀的积极分子吸收进党校,只有入口把好关,才能保证良好的培训质量。

其次由于党校的培训周期紧,任务重,要实现预期的培训目标,高效务实的管理机制必不可少,建议建立全过程的反馈评价机制,在培训的各个阶段密切与学员的沟通,既有对学员的评价考核,也有学员对教师和管理者的反向评价,以利于调整不足,积累经验。

总之,高校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是一项长期而又艰苦的任务,必须认真总结经验,在新形势中努力研究和探讨其客观规律,不断增强培训效果,使党校的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教学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欧洪湛.关于新时期高校党校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2):33-34.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光明日报,2004-04-09(2).

[3]周少华.做好高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工作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

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 第4篇

一、加强水利施工企业中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和考察的必要性

(一) 保证党员队伍先进性的需要

在《党章》中明确指出,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是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群体。这说明中国共产党肩负着艰巨的任务, 要满足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宗旨, 每个共产党员要有崇高的理想和马克思主义信念, 更具有奉献精神。共产党员的培养不仅仅要注重数量, 更加要注重质量, 没有马克思主义信念的党员再多也不能实现党的宗旨。尽管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但是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不因为社会阶段的初级而降低党员的标准, 更不能以财富的拥有量来衡量党员的好坏。只要保证党员的崇高性和坚定的信念才能起到模范带动作用, 才能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

(二) 加强和巩固执政党地位的需要

中国共产党是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执政党, 与其他党派和社会团体不同。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好坏与党员的素质有直接的关系, 只有高素质的党员才能顾及人民群众的利益, 才能做到大公无私, 鞠躬尽瘁, 才能保证党永远是人民群众的领导者。改革开放的设计师邓小平说过, 中国出问题, 还是出在共产党内。由此推出, 中国共产党出问题, 肯定是党员出了问题, 党员偏离了的党组织的标准。因此, 合格的共产党员才能永葆党的青春活力, 永葆党的先进性和领导地位。

(三) 是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目标的需要

在《党章》中提出了共产党的最高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这个理想的社会是需要几代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为之牺牲和战斗, 也是一个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不懈努力奋斗的目标。从法国的空想主义社会的失败告诉我们, 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道路曲折, 需要有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的数代人奋斗完成。因此, 在培养和考察入党积极分子时, 必须严格执行考察程序, 培养优秀的入党积极分子, 才能保证共产党的事业后继有人。

二、水利施工企业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政治素质偏低, 党性修养松懈

思想政治素质是党员素质的核心因素。水利水电企业的一些职工受企业内外环境的影响, 以及自身理论水平较低因素的制约, 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态度模糊, 对《党章》及有关章程的理解能力比较差, 对党的政治理念和价值观念认识不清, 在党性原则不强, 对党建的学习欠缺, 导致了不能正确的理解和解决遇到的问题。

(二) 入党动机不端正, 功利化倾向严重

受到市场经济利益的驱使和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影响, 水利施工企业中的一部分职工带着各种不同的目的申请加入党组织, 以通过加入党组织的目的实现自己的利益, 如加入党组织增加晋升的资本, 进入机关事业单位的资本和获取财富的资本。这些严重功利化的行为必然与党的宗旨相违背, 必然损坏党的形象。

(三) 党性教育不科学, 教育效果不明显

党性教育是入党积极分子必须参加的必修课程, 必须在党组织安排下定期完成一定的课时, 并进行定期的考核。但是, 水利施工企业的一些项目党支部忙于项目施工或者入党积极分子忙于工作而减少或者放弃对他们的党性教育活动, 从而出现了填一张申请表, 过一段时间就自动转为预备党员的现象。部分项目部虽然开展了党性教育课程, 但是对课程的规划不合理, 不深入, 致使党课的教育功能效率不高, 党性教育活动的效果不明显。

(四) 外部因素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影响

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不仅仅是受到党内组织的影响, 也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不利于他们的培养。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 部分职工重视经济利益的追求, 对于政治荣誉淡化模糊。党内一些不良的因素也影响着入党积极分子的成长, 比如最为严重的党内腐败的存在, 严重影响着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以上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 使入党积极分子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很难树立起来, 尤其是对党性的认识容易出现偏差, 从而导致对坚持党的领导产生了种种疑虑。

三、水利施工企业中加强对入党动机的培养

(一) 系统的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是我党的基础性理论, 是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指南。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经过百年的实践活动不断的丰富和发展, 成为党的基本性理论。因此在水利施工企业的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中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进行党章的培训, 仔细解读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目标和崇高的理想。在党性教育的培训中, 授课内容和课时必须按照《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要求, 内容不能少, 课时不能减。

(二) 多渠道进行党史知识教育

中国共产党经历了90多年的历程, 从到小到大, 从弱到强, 经历了曲折发展的道路, 这些都是宝贵的教学材料。因此, 水利施工企业的入党积极分子可通过DVD碟片、电视剧和网络获取一些关于党的视频资料, 也可通过党刊、报刊和书籍等渠道获取纸质版的资料进行学习。党史资料特别的丰富, 过去的资料在不断地统计编撰, 现行的优秀党员事迹在不断的拍摄和编写。入党积极分子可以更具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容的方式学习党史, 完成党史教育。

(三) 通过正面典型事迹进行引导

先进的事迹是最为鲜活的教育题材。典型的事迹总是发生在我们身边, 零距离的接触, 直观的理解, 同生于一个时代, 同处于一个平台, 他们在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做事和做人。如新时期的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沈浩等谱写着一名合格共产员的品格和事迹。通过了解典型的事迹, 让入党积极分子感到英雄救在身边, 优秀的共产员不是神话, 只要遵纪守法就能做到, 让他们在这些事迹的激励下树立自己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四、水利施工企业中加强对入党动机的考察

(一) 将平时观察和定期评估相结合

在水利施工企业中, 要了解入党积极分子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状况, 就要做到平时留意和观察, 并且定期进行评估分析, 总结入党积极分子的表现。具体分析可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观察理论学习的态度;二是观察对具体工作的态度, 以及工作示范作用的发挥;三是参加党组织的各项活动情况和遵守纪律情况;四是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五是对待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态度。通过一系列的观察和评定, 总结出一个人入党的态度和表现。

(二) 个别了解和多层次调查相结合

在水利施工企业中, 在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中, 除了对本人的考察之外, 还要深入到群众中了解, 做第三方的评价。对于一些入党积极分子不纯的人, 可以通过第三方的调查可以反映出来, 对于一些实事求是, 认真苦干, 不在领导面前阿谀奉承的人也可以反映出来, 通过第三方的调查了解, 认识到一些真正的追求共产主义理想而鞠躬尽瘁的入党积极分子。

(三) 把正常考察结果和关键时刻考察的结果相结合

一个人入党的动机是否端正就可以从平时考察和重大事件考察中得知。在水利施工企业中, 对于一些入党动机不纯的人员在重点事件中会举止不前, 甚至退缩, 反而会勇往直前, 不怕担当。因此, 平时考察和重点事件考察相结合才能体现出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行为。

总之, 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工作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大事。因此, 在水利施工企业中, 培养和考察过程中要加强理论学习、改变思想观念和树立共产主义价值观。

参考文献

[1]肖辉赞.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考察的理论方法[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1) .

[2]王雪军.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方式的创新[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3, (1) .

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程序 第5篇

一、支部工作:

(1)支委会通过“集中讨论,个别酝酿”形成学期和学年党员发展计划,并报请

上级组织批准。

(2)各班经民主推选从已参加党校学习并顺利结业的学员中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名

单,报请支部审核、批准。

(3)支部给各培养对象分派联系人,并组织联系人集中学习和培训,了解培养、考察的相关程序及具体工作。

(4)支部统一印制和下发培养考察材料,并定期更新材料内容。

(5)联系人同培养对象建立帮带关系,联系人具体制定自己的培养计划,负责向

联系人解释培养程序,指导和监督培养对象完成考察期内各项任务。

(6)培养对象需定期向联系人汇报思想,上交思想汇报,并撰写自传、自我剖析

材料等。

(7)定期召开支部大会,通报培养对象的培养进度和考察情况,及时更新相关信

息。

(8)考察期满前两个月,召开支部大会讨论重点培养对象的考察情况,确定发展

对象名单,拟报上级组织。

(9)负责学生党务工作的老师或辅导员同拟发展对象谈话后核定支部报请的发展

对象名单。

(10)培养对象配合各自的联系人整理好发展材料,一并报送支部审查。

二、考察期所需材料:

(1)团员推优表

(2)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

(3)入党志愿书1篇

(4)思想汇报10篇

(5)自传和自我剖析

(6)群众调查3次

(7)重点培养对象父母函调各一份

(8)拟发展前一学年的成绩单

(9)党校结业证明

(10)公示结果

三、经考察合格联系人按照组织程序报请发展成为预备党员。

四、经审查认定、上级党组织批准,成为预备党员,进入预备党员考察期。

信息工程学院学生三支部

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 第6篇

【摘要】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校基层党支部在积极分子选拔、早期培养、入党动机、教育管理、考察中存在一些不足,结合住宿书院这一新的学生管理模式,可以更好、更直接的贴近学生,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这对于基层党组织加强对积极分子的选拨、教育、管理也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关键词】党建工作;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住宿书院制

一、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必要性

《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和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意见》指出:切实加强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早期培养教育。要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早发现、早教育、早培养,有计划有步骤地把基本素质好、入党积极性高的优秀团员、学生骨干吸收到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中来。加强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经常性培养教育工作,强化入党积极分子的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

由此可见,高校的学生党建工作历来受到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大学生党员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一项主要内容,吸收大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进入党的队伍,对于优化党员队伍结构、为党培养后备人才、加强党的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

二、高校基层党组织在积极分子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入党动机考查不够深入细致

入党动机是一个人要求入党最基本的出发点,决定着一个人入党过程的思想和行为。在党员发展工作中,考查申请人入党动机是保证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战斗力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高校在发展学生党员过程中,往往比较注重学习成绩或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侧重于对学生当前的考查,对入党后是否还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考查不够。在对入党积极分子入党动机进行考查时工作不够深入细致,就难以做到严把入口关,以致有些入党动机不端正的学生进入了党组织。

2、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形式单一

当前各高校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只注重党课的培训。党校每年制定培养计划和党课开课计划,并按计划组织积极分子上党课,进行理论学习。集中学习结束后,组织测试,合格者颁发党课结业证书。有的高校在集中开设党课的基础上,为积极分子布置课后学习和讨论任务,要求学生课后完成,但疏于监督和管理,效果不明显。有的高校除了组织学生参加党课外,只是定期收取积极分子思想汇报。有的高校实行党员联系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制度,即一名党员联系培养 5名左右入党积极分子,但由于相互接触时间少、缺少动力机制等因素,又疏于考核,因而常常变得形式化,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事实上,入党积极分子期间是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最佳时期,是培养其能力的关键时期,却因培养形式过于单一,时间过于短暂,教育模式过于形式,未能真正达到教育培养的目的。

3、入党积极分子教育管理有待进一步持续化

很多学生从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结业后,就认为任务完成了,忽略了再学习,尤其是缺乏理论知识、政治修养的继续提升,造成有些入党积极分子在发展大会后党组织谈话时明显表现出对政治理论及党务知识的陌生。因此,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对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方面缺乏连续性,不能仅看重培训班的集中教育,更应在入党前跟踪关注,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重重考察和层层教育,真正使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工作做到“严格甄选,全程把关”,进一步加强入党积极分子教育管理工作的持续性。

三、结合住宿书院制,创新高校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模式

近年来,部分高校十分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积极探索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进行“住宿书院制”管理改革,实行“书院”办公进公寓,教育管理进公寓,贴近学生,贴心服务,取得了一些成效。高校学生公寓既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学生交流思想,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阵地。因此,结合住宿书院制,把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一步延伸和深入到学生公寓,积极创新高校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新模式。

1、营造住宿书院党团学习环境,加强党的理论知识学习

在各学生公寓设立党团活动室、党团阅览室、先锋模范走廊等党团活动阵地,悬挂党旗、入党誓词、党员权利义务、发展党员程序、党员学习制度等,定期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学习党章、党史,组织专题学习会,观看红色電影,加强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同时,在各学生公寓设立若干党小组,每一组由2名学生党员、8名入党积极分子组成,组织党小组学习,定期发放学习手册,书写学习心得体会,营造浓厚的住宿书院学习氛围,增强党的理论知识修养。

2、创新入党积极分子分子教育培养新模式,充分调动入党积极分子积极性

随着高校住宿书院制建设的开展,负责学生管理的团委、基层党组织以及辅导员老师入驻学生公寓办公,使得师生之间的交流机会增多,支部书记、积极分子培养人可以经常性的走入积极分子的宿舍,利用课余时间了解积极分子的生活学习,更好地加强对积极分子的培养。基层党组织通过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深入了解,各公寓楼层可设立宿舍导生制度,也就是从入党积极分子中选拔优秀学生担任宿舍导生,负责带动宿舍同学营造积极向上的宿舍文化,开展“入党积极分子示范宿舍”、“入党积极分子文明之家”、“公寓监督服务岗”、“楼层安全巡视岗”、“入党积极分子服务日”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建设良好的宿舍文化。宿舍导生制度的建立,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入党积极分子的积极性,为广大入党积极分子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改善积极分子培养形式单一的状况,也有利于促进他们在与同学的相处中不断地端正入党动机、真正理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宗旨,使他们在实践过程中受教育、长才干、强党性。

3、以新媒体为载体,充分发挥网络载体的多效育人功能

随着我国新媒体的应用与发展,高校基础党组织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手段拓展党建工作的空间,不断强化校园网络建设和手机平台建设,使其成为弘扬主旋律的重要阵地。高校各住宿书院基层党组织可以按照“内容新颖、知识性强、互动性强、寓教于乐、图文并茂、多媒体化”的指导思想,充分利用校内网络资源的优势,一方面建立网上党校,开设网站专题,丰富学习内容。入党积极分子在学生公寓可以随时随地自主学习,使得其培养教育不再依赖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另一方面,各基层党组织可以注册微信公众号,党小组可以建立微信群、QQ群、手机飞信群等网络阵地,针对青年学生的成长特点,发布紧扣时代脉搏、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喜闻乐见的栏目和内容,宣传积极、健康的思想理论和先进的科学文化, 把网络的优势和政治理论学习、校园文化建设、对内对外宣传等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网络增强政治理论学习和党员组织生活的效果,从而吸引学生,引领学生,发挥新媒体的多效育人功能。

高校入党积极分子经常性培养教育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面临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高校党建工作者,应该努力研究新形势下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和教育的工作的特点,因势利导,重视住宿书院党建工作,把握高校学生公寓的特点,不断结合公寓中的实际情况,探索适合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公寓的新模式,切实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和主动性, 从而构建住宿书院育人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刘莉,尚娟芳.浅议新时期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与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39期,259-260页.

[2]匡晋梅.新形势下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和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8期,第181-182页.

[3]吕浣葳.新形势下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和教育工作研究[J].科教文汇2012年第10期,173-173页.

[4]彭浩,赖日辉.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公寓的思考与模式探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7期,81-82页.

[5]许子健.独立学院学生公寓楼层党小组的实践探索[J].经济视角旬刊,2012年04期,151-153页.

课题项目

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培养模式探究 第7篇

一、当前企业发展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主要问题

1. 培养周期差距大, 时间长

根据有关资料数据显示, 各基层党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平均培养周期差距较大, 培养周期较长。这直接导致入党积极分子政治热情下降, 提升自我政治思想素质, 改进业务能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 不利于培养工作的稳步、有效、持续开展。

2. 培养措施单调, 脱离实际

大多数人被列为入党积极分子之后, 企业多以参加党的政治理论学习, 以及偶尔参加党组织开展的部分活动的方式来对其进行培养教育。政治理论学习的主要内容局限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党的性质和宗旨等方面, 大多是抽象的概念性的理论讲授, 对结合当前形势和员工自身发展的讨论较少, 忽略实践环节, 严重脱离实际, 效果不佳。

3. 培养联系人的作用发挥欠佳

经相关调查表明, 被选为培养联系人之后, 由于对培养工作缺乏足够重视, 大多数以“工作太忙, 较少联系”为由, 导致培养联系人与入党积极分子之间沟通交流不足, 甚至存在极个别入党积极分子无法准确说出自己的培养联系人姓名的情况。

4. 部分入党积极分子态度不够端正, 动机不纯

部分入党积极分子对党的认识不够深刻, 态度不够端正, 对自己缺乏严格要求, 思想进步的要求不够迫切, 不能积极主动地向党组织靠拢。思想汇报内容空洞, 认识片面、不深刻, 草草应付了事, 不能如实反映自己的真实思想。更有少数入党积极分子把党员身份作为今后工作职位晋升的筹码, 功利性强, 入党动机不纯。这种人只把入党当作向上爬的手段, 入党后往往碌碌无为, 未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发展培养工作的建议

1. 切实落实入党积极分子发展过程中的各项制度

企业应结合实际情况, 制定一套适合自身需要的新党员发展的制度。各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科学合理地处理好存在的矛盾。通过抓制度建设来保证发展党员的质量。切实抓好培养联系人、考查登记、广泛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等关键环节。

2. 建立激励监督制度

建立激励监督制度, 坚持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要及时公布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及重点发展对象名单, 鼓励党内外人员对他们进行监督、批评。这样不仅有利于他们坚定入党信念, 端正入党动机, 而且能时刻感受到党组织对他们的教育、培养、考查, 从而形成一种压力和考验, 激励他们进步。

3. 健全培养联系人工作制度

在入党积极分子递交入党申请书后, 企业要及时确定党内的培养联系人。由培养联系人明确提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希望和要求, 加强谈话环节, 明确谈话内容、次数, 做好谈话记录。通过谈话, 深入了解入党积极分子的真实思想动态和其他方面情况, 在谈话中为其指明努力方向。谈话前应做好调查准备工作, 使谈话具有针对性, 不流于形式。通过及时、经常的谈话, 可以帮助他们坚定信念, 端正入党态度, 明确目标, 激励他们克服缺点和不足。

总之, 积极做好党员发展工作, 提高党的战斗力, 使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对于当今经济发展, 国家长治久安,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 探索企业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模式, 不仅可以使优秀的知识分子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 而且可以提高党员队伍素质, 优化党员队伍结构, 因此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曹广龙.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几个重要环节[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 1995 (5) .

[2]王丽莉.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现状及对策分析[J].石油教育, 2003 (2) .

[3]张媛媛.对高校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10, 6 (3) .

高校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路径探析 第8篇

关键词:入党积极分子,培养

一、背景

高等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 重视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 直接关系到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大问题。近年来, 随着大学生党员的比例逐步提高, 学生中入党积极分子的比例亦与之俱增。作为党的重要培养对象和后备力量入党积极分子, 对其引导、培养和考察工作是党建的基础工作, 是保证党员发展质量的关键。因此, 做好高校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和发展过程中, 各个高校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方式过于简单

进党校学习, 是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主要有的甚至是唯一方式。党校学习在形式上, 通常是定期授课, 采用“讲座式”授课方式, 不论培养对象是否有兴趣, 是否对其行之有效, 一律“满堂灌”。而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远远滞后于理论培养。培养方式单一化, 给一些投机者以可乘之机, 对提高培养对象的思想觉悟和能力并无实质性的帮助。有些高校, 已经为入党积极分子设有入党培养人, 但往往流于形式。

(二) 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缺乏连续性

在如今高校, 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主要依赖于党校和一定范围内的高年级党员的引领作用。党校培养, 时间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往往是一学期, 或一学年, 党校结业, 事实上意味着对入党积极分子的理论培养阶段的结束。由于入党积极分子数量和发展党员数量的严重不对称性, 事实上使得大部分的培养对象的培养期超过一年。每当毕业班学生党员有毕业, 相应地有一大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人处于真空状态。这种情况势必造成培养不连续的现象。

(三) 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尚未与考察有机结合

目前高校, 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往往是在即将发展党员时。由于积极分子人数较多, 党员人数较少, 而培养人需要有党员担任。往往造成一比十, 甚至一比几十的局面。培养人面对如此多的入党积极分子, 难免顾此失彼。培养人往往不是本班党员, 与培养对象接触较少。因此, 在短期内, 对其进行考察, 会导致一种片面的考察。这种考察形式, 同时使得培养效果事倍功半。由于考察机制缺失, 使大部分积极分子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怀揣侥幸心理。这严重影响到发展党员的质量。

三、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路径探讨

针对上述对高校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并结合实际提出以下建议, 使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适应时代要求, 使其更具人性化、时代化、合理化, 真正发挥其在组织发展中的作用。

(一) 与时俱进, 创新培养方式

不容置疑, 高校党校是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重要途径。但是, 随着时代进步, 传统的集中理论培训———分组讨论———考试“三步曲”在培养实效上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 应该对党校培训的形式进行改进。结合网络技术的发展, 对培训形式也要加以改进, 除了使用一些音像资料之外, 将一些比较成熟而又受学员欢迎的授课内容制成多媒体课件;在校园网上建立党校网页, 为学员提供学习园地。培养方式, 除了党校培训外, 还可结合学分制的实际, 采取实践锻炼、项目培养、影视熏陶、考察体验等办法, 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

(二) 形成培养责任制, 实现培养主体多元化

一般情况下, 每当新生入学时, 党支部会及时为每个新生班级配备至少一名优秀的党员作为党建联系人, 专门负责其入党积极分子的选拔培养工作。由于党员的流动性, 使得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会中断。因此, 为保证其连续性和有效性, 可以实行培养责任制。党支部对培养人的工作实绩进行一定程度的奖惩。根据实际, 进行培养人的分配, 但应当考虑毕业班的特殊情况。随着年级递增, 两名培养人应当定期更换。大学校园文化中, 寝室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建立寝室联系党员制度, 可以对党代表制度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明确规定宿舍里的学生党员为宿舍的第一责任人, 其工作职责包括带动宿舍同学营造积极向上的宿舍风气;以身作则, 积极主动关心、帮助同学;对重点培养对象予以帮助, 使其早日向党组织靠拢。

总之, 做好高校学生人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发展是一项历史性任务。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 要不断总结培养学生人党积极分子的经验, 探索学生人党积极分子培养的新路子, 在学生党员的发展中把握好“质”和“量”的统一, 搞好高校的党建工作。

参考文献

[1]陈志红.做好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教养教育工作[J].江南论坛, 2001, (5)

[2]张月斌、虞梅生、王继连.新编党支部工作教程[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0

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 第9篇

(一) 纯化每一位入党积极分子的入党动机

1、纯化入党动机要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下手

很多的人应该说是到了大学这个阶段才开始第一次独立思考的, 而此时伴随她们年龄增长的叛逆心理也是最强的, 当她们接受到与以前在政治书本上不一样的思想时, 应该说是具有诱惑力的, 而我们许多学校恰恰在这个时期又忽略了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再教育, 那么我们从小就培育的共产主义世界观与人生观可能会受到削弱甚至颠覆, 而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又是我们党的立党这本, 一个没有共产主义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共产党员不是一名真正的党员, 而失去了共产主义世界观与人生观不仅会直接影响到我党先进性的发挥, 还会对我们党的思想基础产生重大的冲击。因此, 我们必须在大学阶段进行再一次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再教育, 进一步巩固青年学生已在脑海中形成的正确的思想基础, 抵御各种带着欺骗外衣思潮的诱惑。而做好了这一步, 应该说为每位积极分子的发展打下了一个扎实的思想基础。

2、纯化入党动机要与党的最新理论与政策结合起来。

我们党是一个开放的、与时俱进的党, 随着社会的发展, 随着我们党对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探索与经验总结, 我们党的理论也在不断充实与发展, 很多新的理论在以前看来是不合时宜, 甚至是离经叛道的, 但这些理论又是经过实践充分证明是正确的, 如果我们用这些最新的理论与政策来教育大家, 来纯化大学生们的入党动机是具有说服力, 对我们这些最善长最喜欢接受新鲜事务的大学生来说也是最有效的。如果我们还拿着以前被修改过的, 或被事实证明是过时的理论来教育大家, 不但无法纯化他们的入党动机, 甚至还会起来适得其反的作用。

(二) 加强党性教育, 培育先进性, 确保每位发展入党同志的质量

1、加强党性教育, 使积极分子明确党员必备的党性。

要加强党性教育, 我们就必须要让每一位积极分子明确什么样的性格才是党性, 一个要发展成为党员的入党积极分子要怎样做才能算是具备了党性, 我们甚至可以把日常的一些言行归类, 把党性具体化与形象化, 然后再给予一定时间的历炼、提高与考核, 让具有明显党性的行为成为她们的习惯, 然后逐步内化为她们的思想, 最后形成性格。

2、让积极分子在系班承担更多的责任, 逐步培育出她们的先进性。

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党性教育, 培育先进性, 可以让她们在系与班上承担更多的责任, 一方面让她们在综合素质方面得到锻炼, 另一方面给她们提供了一个为广大同学服务的平台, 逐步发挥出她们的先进性。

3、加强综合素质培养, 使积极分子在收获成功的同时彰显先进性

学生党员要发挥先进性, 要具备崇高的党性, 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学习成绩不好, 综合能力差的学生党员是起不到先锋模范作用, 是无法发挥先进性的。因此, 我们在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养管理时, 必须进行综合素质培养, 可以把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与奖学金的评比、社团的建设、宿舍的管理、实践活动的开展, 个人能力的提高结合起来, 促使她们不断的进步、不断的去提高, 使我们的入党积极分子在发展入党的过程中不断收获成功, 又不断彰显先进性。

二、有效管理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过程

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过程的管理其实就是对发展党员这套制度运行流程的管理, 我们要所整个过程看作成五个紧紧相扣的环节, 做好对每一环节的管理才能保证一名高质量党员的产生。

(一) 加强前后培养环节的衔接, 量化入党积极分子前后变化的表现

我们要把整个过程看作一个动态的过程, 要管理好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这一环, 我们必须要做好前后培养环节的衔接, 由于入党积极分子的数量较多, 我们很多的基层支部忽视对每位入党积极分子的跟踪与连贯的培养, 只是到最后确定培养发展的对象时才匆匆补填各种表格。我们必须要使每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从第一环节开始就有正式档案记录, 都有介绍人指导, 都有进步与过失的记录。为了更好的培养她们, 最好是把积极分子的前后环节的行为表现都量化为分数, 对她们的表现给予最直接的说明, 而这样的发展到最后, 我们每一位党员都有进步的分数, 她是不是提高, 是不是进步了一目了然, 非常具有说服力。

(二) 实施入党积极分子定期考核与群众评价制度

绩效考核是管理学中的重要手段, 我们在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管理时, 也同样要采取这种方式, 考核前我们可以把考核的范围告诉她们, 让她们知道怎么做才能达到优秀, 怎么做不能合格, 我们要把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各种要求, 包括党性的培养, 先进性的发挥都要规划在内, 而同时也提醒她们, 广大群众时刻都在给予监督, 通过考核的督促与群众的监督, 促使积极分子逐步养成党员所必须的素质。

(三) 实施党员一帮一入党积极分子定期考核制度

党章规定每一位党员的发展从入党积极分子开始就要确定入党培养人, 但由于发展入党是一个较长的过程, 再加上人数较多, 于是入党培养人是否能忠于职守, 是否能坚持一直的教育与培养, 起到应该的作用就很难保证了。但入党培养人对与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尤其是这种一对一的培养方式可以弥补入党积极分子人数多, 支部不易管理的不足。为了保证这种一对一培养方式正常的运转, 对培养人必须进行管理, 因此我们要对一帮一培养人确定考核的范围, 使培养人明确自己的职责, 把考核的成绩做为培养人党员考核的参考, 这样才能确保一帮一的培养人联系制度发挥作用, 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提供可靠的保证。

入党积极分子是我党把一名优秀青年培养成党员的开始, 我们只有精心做好了每一位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 努力的对入党积极分子这个动态的环节实施了有效的管理, 那么, 我们党选拔优秀的青年才有了最厚实的土壤, 只有有了肥沃厚实的土壤, 我党才会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共产党员。

摘要:要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与管理既是要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每个个体进行精心培养, 对入党积极分子这一重要的过程实施有效的管理。

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 第10篇

一、构建全面性的制度管理体系

管理制度体系的完善性是高校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工作顺利进展的强有力保障。通过培养管理实践表明, 需构建具有持久性、健全性的培训、学习、管理以及实践等方面的统一制度管理机制, 进而保证规范性、统一性、制度性的高校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工作的进展。

1、重视培养新生入党前的培训制度

即使受到共青团教育的熏陶, 高校新生在一定程度上未深入了解与认识党, 对此, 高校需仅仅抓牢新生入学的良好时机, 适当展开新生入党前的引导性教育, 构建新生入党前的培养教育制度。对此, 高校可合理安排新生入党教育培养课题讲座, 并针对入党及党组织的基础性问题予以详细解答, 进而积极引导、教育新生主动向党组织靠拢。

2、健全党组织管理与考评奖惩机制

针对具有迫切入党积极性并已递交入党申请书的高校学生, 党组织需进行及时的党体系理论性知识培训。通过理论基础性知识学习、讨论以及实践, 高校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将更为全面、清晰和理性认识党组织, 会主动对待入党动机, 将共产主义信念真正落实到位。

高校在组织实施党组织管理工作时, 需设定专门的管理部门, 并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党校管理制度以及考核评测方式。在实施严格纪律、全面管理的基础上, 做到奖惩透明化、后进激励化, 进而更好规范化、统一化高校党组织管理。

3、制定各个相关部门的管理制度

立足党组织内部实际情况, 从高年级的学生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中选拔优秀学生担任新生宿舍指导员的制度, 也即是新生宿舍指导员制度的要义。对此, 在有利于新生更好适应大学新生活环境的同时, 锻炼与考核了广大的学生党员以及入党积极分子。通过实践表明, 此项新生宿舍指导员制度的全面实施, 已在部分高校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受到了广大学生的认可, 是一项值得推广并全面落实的新制度。

与此同时, 进行宿舍负责制中的高校学生党员以及入党积极分子, 需重点指明规定宿舍的第一责任人由宿舍管理制度中的学生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担任, 以身作则, 调动宿舍同学创造积极和谐的宿舍氛围是其不可推卸的工作职责, 并热心主动关心、帮助同学, 做好班级班委、团支部协作性工作, 携手做好班级内各项工作, 构建起良好的班级文化。基于此情况, 高校学生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的模范带头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同时, 也再次培养教育和监督了学生党员、考察了入党积极分子。

综合来讲, 合理构建相关部门的制度, 提供了广大学生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实践锻炼的机会与条件, 同时, 将入党动机的真实含义真正融入到同学间相处中, 全面落实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核心宗旨, 真心感受强党性在实践过程中核心要义。

4、党组织量化管理机制真实全线模拟

当前, 部分高校在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中真正落实党政理论知识落实方面, 存在着一定不足, 减轻了深层次培养教育的力度。针对当前状况, 强化高校内部党组织再次教育与深入培训工作, 已在部分高校的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方面, 显得尤为重要。对此, 有针对性的构建合理化的党组织全线真实模拟, 是其有效措施之一。基于高校党组织统一指导的前提下, 合理组织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模拟, 展开学习、研讨以及实践政治理论活动。同时, 针对定期或不定期考核入党积极分子的责任与任务, 也是模拟党组织需重点负责工作之一, 及时反馈日常入党积极分子的学习、思想状况汇报、工作业绩、考核奖惩情况以及同学群众间的基础等各方面的量化考核情况, 并综合整理, 为党组织的最后党员发展提供有力参考依据。

5、设置合理化的团组织管理体系

积极做好推荐优秀团员成为党组织的发展对象这项工作, 是党对共青团提出的要求, 也是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在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对此, 一定数量优秀青年入党的推荐, 在更好激发青年积极进取的主动性的同时, 也可使党组织事业的发展得到一定战略性的满足。共青团组织做好学生入党积极分的推荐工作, 将有利于在青年团员中树立先进典型, 激发团员的上进心。同时, 对于共青团思想与组织工作有一定的协助作用, 更好的提升团组织的凝聚力与作战力。尤其是针对重点培养与考核的党组织内部推荐入党积极分子, 在党组织内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作用。

与此同时, 积极组织高校学生入党积极分子, 深入人民生活实践锻炼性活动中, 加强彼此间的交流, 深入沟通, 及时跟踪反馈服务信息。党组织发展工作中, 高校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联系人制度, 已是一项尤为重要的工作。

6、制定合理的民主生活会制度

高校党内生活的重要性内容, 培养、教育、管理以及监督党员, 是党员组织生活制度的重要内容。调动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共同参与民主生活会, 是其民主生活会制度构建的核心目的, 并展开合理性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教育。目前, 国内各大高校, 设定学生党组织的标准不统一, 跨年级、跨专业现象普遍存在, 对此, 主动调动高校学生共同参与党内民主生活会, 可进一步增进并加深彼此间了解的同时, 也适当监督了学生党员, 逐步提高了入党积极分子的强化性加强培养教育。

二、构建合理性的高校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管理体系

1、全力实施多方面、深层次、全方位的培养管理模式

目前, 针对国内各大高校对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模式, 逐步转变, 采取多向化的培养新模式, 已是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多向化培养新模式涉及面较广, 可同时加强各项间的沟通与协调性工作。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考察过程, 进一步拓宽对象培养的范围, 以及全面加深对象考察的力度。

高校需逐步加强共青团内部协调性工作, 并利用模拟党组织强化高校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由学生党支部的组织委员的担任模拟党组织支部书记, 有针对性的要求模拟党组织内的每个成员, 负责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学生党支部的有关活动, 每学期末要求入党积极分子与学生党员一起过民主生活, 彼此间开展适当性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 进而使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均可明确掌握自身的优缺点, 清晰确定未来的奋斗目标。

学校统筹指导、学院综合管理, 是高校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管理的重要内容。基于隶属党组织部门负责培养教育的同时, 高校学生入党积极分子, 可通过学生理论社团组织来进行有效的统一化管理。通常中级党校班毕业的学员, 可以申请进入各学院的模拟党支部学习, 直到培养成熟加入党组织。唯有如此, 组织性、纪律性的高校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教育得到了一定的保障, 全面落实了全程培养教育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工作。

2、全面落实全方位培养教育体系

当前, 高校需尽可能调动一切有利力量, 发挥每项培养组织的作用, 全面做好高校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工作, 抓紧每项培养关键性环节, 重视过程教育, 落实全程育人。在培养过程中, 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处在多个不同的组织中, 受到来自多方面的教育和管理。对此, 高校不仅要突出每个培养载体的教育、引导功能, 还应要求每个培养载体的考核结果都必须反馈到学院党总支, 以实现对入党积极分子的综合考评和培养。与此同时, 要调动一切有力力量, 对大学生实施全员育人工程, 进而培养教育出合格性人才、优秀党组织分子。

三、构建高校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实践创新体系

1、重点关注高校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全过程, 以及各项实践性环节是在不同的培养阶段有其一定的需求指标。对此, 高校要将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实践体系建设作为一项制度进行固化和延续。同时, 在继承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 要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实践内容和形式, 增强教育的时代性, 以达到在实践中巩固入党积极分子的理论学习、增长经验、加强坚定其共产主义信念、增强其党性修养的目的。

概况来讲, 规定入党积极分子在培训的不同阶段至少参加一次公益劳动、志愿服务, 否则将视为考核不合格。规定在初级党校班和中级党校班培训期间, 要以丰富多样的培养教育形式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并要求入党积极分子在活动结束后以思想汇报等形式进行总结内化。规定每名入党积极分子在中级党校班结业后, 必须参加新生宿舍指导员工作, 经工作考核合格后方可加入党组织。规定在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方面, 要始终坚持突出实践性, 通过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宿舍负责制度强化学生党员的党员意识, 为入党积极分子提供良好的锻炼机会, 使他们在为同学服务的过程中不断锻炼、成长。

2、完善实践性、创新性的高校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工作

当前, 高校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存在着实践教育单一化和形式化的问题。若在实践过程中能够为大学生提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 那么势必会增强他们学习理论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此, 在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过程中, 各个实践性环节逐步创新, 通过组织各项实践性活动, 将红色理论与专业实践相结合, 增添趣味性、生动性的实践培养教育活动。

3、健全时代性的高校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工作

高校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实践教育要突出时代性。一方面, 要求从事党务工作的同志要紧紧把握时代脉搏, 积极引导入党积极分子关注时事、主动学习党的最新理论。同时, 通过对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引导, 带动其身边的同学努力创建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 使校园文化方向得到正确性引领。另一方面, 要抓住网络这个教育引导的载体, 积极发挥网络教育的正面引导效应, 利用综合性体制的培养教育网络, 增强网络教育的吸引力与影响力, 更好的引导校园各项信息。

结束语:

立足实际情况的前提下, 确保培养高校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工作的顺利进行, 构建了较为完善、全面的管理制度体系。同时, 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育管理体系的构建, 以及有效结合划时代的实践创新体系, 是做好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也直接决定了当前培养好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工作的成败, 进而更好的明确了多方面管理、全方位培养这新教育模式在高校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工作中的实施与落实。

摘要:近几年, 高校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比例不断扩大。提高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关键环节在于培养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为确保此项工作顺利进行, 需构建较为完善、全面的管理制度体系。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育管理体系的构建以及有效结合时代的实践创新体系, 直接决定了当前培养好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工作的成败。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管理

参考文献

[1]裴广为.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教育讲座[M].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0 (5)

[2]石国亮.最新大学生入党培训教程[M].研究出版社.2008 (5)

[3]徐晓明.入党积极分子教育读本[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 (3)

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 第11篇

关键词:高校党校,入党积极分子,有效培养

高校党校是在高校党委直接领导下, 培训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和其他先进分子的学校;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重要阵地;是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增强党性锻炼的熔炉。在新形势下, 高校党校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 需要我们不断关注和探索, 切实增强高校党校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实效, 这不仅是高校党建和思想教育工作的需要, 而且是全面推进大学员素质教育的需要, 更是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根本保证。

一、落实重视程度, 整合各类资源, 加强党校办学保障。

高校党校对入党积极分子教育的兴衰与其重视程度密切相关。在高校学潮迭起的敏感时期, 高校党委把学校的稳定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特别要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和党校教育。积极正面地引导入党积极分子群体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方向、人生观、价值观尤为重要。在强调国家、社会、学校、学员重视此问题, 完善办学条件的同时, 高校基层党组织也应当挖掘自身优势, 让它们自发地、直接地为党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1. 整合师资, 发挥名师效应。

对于学员来说, 名师是一面旗帜, 是一盏明灯, 是一座桥梁, 会带给自己强大的学习动力。鉴于入党积极分子党校教育的长期性, 党校应组织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团队来进行常规教学与管理。在人才交融和知识交叉的多种学科背景下, 高校拥有一批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专家学者和理论工作者, 具有宝贵的理论资源优势和管理资源优势。党校组织者需要严把“入口关”, 选拔两课教师、优秀党员、退休党员、学员党员从事党校教学管理工作, 让学员在榜样的指引下提高自身党性修养。

2. 完善硬件, 提供成长必备保障。

随着入党积极分子规模的不断扩大, 高校党校承担的培训任务越发艰巨, 解决党校在人员配备、机构设置、场地、经费等方面的短缺问题迫在眉睫。这不仅需要上级部门给予政策倾斜, 高校党委也应牵头, 发挥党校宣传优势, 与学校各部门协商, 共享教育资源, 营造积极的学习气氛, 从思想上优化办学硬件。比如可以尝试将党校集中授课作为一门公共选修课, 由学员自主选择上课时间, 既解决了与专业课学习在时间、场地上的冲突, 又充分满足了学员要求参加党校学习的需求, 同时也便于进行规范化的教育管理, 缓解经费不足的压力。

3. 健全规章制度, 建立长效机制。

完善的规章制度, 是加强高校党校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重要保证。健全规章制度, 一要完善现有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管理条例》, 使党校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工作能从招生到考核、从培养到发展都有规范的制度可循;二要完善党校分级办学的相关规定, 进一步加强对分党校的指导和管理力度;三要建立对学员的追踪培养制度, 规范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行为, 强化党性锻炼。上级主管部门也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或设置专职管理人员, 从组织领导、办学条件、培训工作和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量化的、便于操作的检查评估标准, 推进高校党校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二、规范培训内容, 增强党校培训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创新性。

高校党校的教育内容是连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信息纽带, 是蕴涵教育目的的载体, 是构成党校教育的基本要素。高校党校要从政治科学化的角度展开, 坚持党校姓“党”的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建构符合大学员思想成长规律,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塑造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紧扣现实需要的内容体系。在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上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突出重点, 依次递进。

党性教育是党校教育培训的永恒的主题。以党性教育为例, 在教学安排上, 注重把握培养内容, 分阶段、分层次地逐级有序地递进。以激发入党愿望为起点, 在新生入党积极分子中举办讲座, 更广泛地培训那些愿意了解、学习、接受党的知识的大学员, 帮助学员端正入党动机, 从感性上加强对党的热爱与忠诚。对经过一个阶段考察的入党积极分子, 要加强理论教学的针对性, 重点讲授党的基本理论知识, 梳理模糊认识, 培养学员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即将成为重点发展对象的积极分子, 要讲清楚确立远大理想和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适时开展党性分析活动, 总结个人成长经验, 培养学员学会用“世界眼光”、“战略思维”来重新认识党在新时期的历史地位, 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 增强他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决心。

2. 满足需求, 全面发展。

高校党校在课程设置上要以入党积极分子全面发展的需求为着眼点, 贯彻“学马列要精, 要管用”的原则, 根据他们的客观需要和实际情况, 从他们最关注、最感兴趣、最困惑的问题入手, 有针对性和层次性地安排教学内容, 不断满足他们的各种发展需求, 帮助他们解决理论认识上的模糊问题, 让他们真正领悟到党的思想精髓的魅力所在, 逐渐将党员的标准内化, 并能用思想武装自己进行实践探索,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3. 灵活选择, 拓展创新。

党校教学计划应富有弹性, 本着“需要什么, 学习什么”、“缺什么, 补什么”的原则, 增强教学内容的可选择性和创新性。一是要根据学员的基本情况对教学计划进行适当调整。二是在条件许可下对“知识学习”类课程实行“菜单制”, 改“桌饭”为“自助餐”。三是可以结合校本课程及校史特色来安排教学内容。四是要推陈出新, 做到“三贴近”。比如, 讲党史不能只讲近代史, 要结合建党近九十年的经验, 突出地谈新形势下怎样加快社会主义建设, 让他们既懂得中国过去的历史, 又能展望未来, 增强对党的认同和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使命感。

三、改进培训方法, 增强党校培训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渗透力。

党校课堂教学要改变教师讲、学员听的呆板、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灵活运用多样化、形象化、参与性的教学方法, 使学员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受到教育和感染, 增强党校教学课程的吸引力, 调动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促进教学内容的实践与内化。

1. 在线党校法。

在线党校法就是以互联网为载体来开办党校, 对党员进行宣传教育和引导的一种教育方法。互联网作为党校教育积极分子有效的辅助载体, 可以打破时空限制, 打破心灵的局限, 创设网络教学情境, 及时为入党积极分子提供丰富的党政学习资源, 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建立起沟通和互助的桥梁, 促进教学的形象生动化, 实现分层教学模式, 让入党积极分子能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 充分发挥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精神, 通过充分自由表达、质疑、讨论、探究完成党校教学任务, 提高多校区党校办学的质量, 促进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高校党校要把它办成一个动态的党校学习园地, 办成学员交流思想的谈心屋。

2. 实践基地法。

传统的高校党校教学由于时间、空间、师资等方面的局限, 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实践教育的需求。因此, 必须积极拓展党性教育的实践领域, 建设一批稳定对口的实践教育基地, 发挥实践基地的教育载体作用。采用此方法教育学员要确立好结合点, 明确具体责任, 建立检查监督奖惩制度, 通过合理安排, 源源不断地向基地输送助手, 保持合作工作的稳定性。

3. 自省反思法。

自省反思法是一种通过对自我言行的回顾和反思来实现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的方法, 能够帮助学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教师可以告诉学员, 雷锋同志就是通过记日记, 以“一日之所为”来对照检查自己, 认识自己, 评价自己是否符合共产党员标准的。在分组讨论活动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员谈自己对论题的认识, 对症下药, 帮助其体会自省反思的重要性。

四、构建党校管理新模式, 增强党校培训的督促力、考核力和竞争力。

高校党校管理模式的革新要以促进教育实效为前提, 依托多级党校搞好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工作势在必行, 可以以二级党校管理模式为试点。二级党校管理模式是指采用校级和院级党校对学员进行培训的管理模式, 以校级党校为中心, 以院级党校为基本点, 两级党校明确定位、紧密结合, 通过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现代化的管理, 既能激发基层党校培训的积极性, 提高培训的可行性, 增强培训的有效性, 满足高校多校区党校办学的需要, 又能满足党建内部发展的需要, 满足高校党建带团建的需要, 满足贯彻和实践“三个代表”的需要。目前, 二级党校在培训管理模式上要紧扣几个关键点层层展开工作:

1. 分层考察。

高校两级党校培养对象各有侧重, 上党课之前, 授课人通过现场观摩、听取介绍、与积极分子交流等方式, 考察培养对象的实际情况, 制订各类班次教学计划, 对教学目的、内容、时间、方法、教学要求及阅读书目等作出具体规定, 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达到应需分层培养的目的, 让培养对象能听进去, 愿意听, 收获大。

2. 多级监督。

在入党积极分子学习过程中可以实行四级监督体系:第一级———小组长记考勤, 第二级———学员党员随堂听讲, 第三级———院系党校指导教师抽查, 第四级———校级党校负责人抽查, 用以严肃课堂纪律, 促进课堂学习效率。在实践活动中也可以实行四步监督体系:第一步———通过自我汇报进行自我监管, 第二步———小组监督, 第三步———用人单位监督, 第四步———培养人监督, 保证返校后长期保持学习成果。

3. 答疑解惑。

二级党校应该设有常规办事地点, 也可通过网络或电话咨询的方式派专人负责答疑解惑, 及时引导入党积极分子, 解开他们的思想疙瘩, 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4. 全面考核。

二级党校应对学员的入党动机、政治理论素养、实践服务意识进行全面考核。除了核查考勤等常规管理记录外, 可以规定学员完成“三个一”, 即写一篇思想汇报、办一件实事、做一份讨论记录。以上考核合格者, 可以参加校级党校的试卷考核, 由各院系派教师或党员学员批阅试卷, 试卷姓名栏密封, 保证公平、公正。对学员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在网上公示成绩。考核合格者可以获得毕业证书, 并由各院系党总支召开毕业典礼, 对优秀学员进行表彰。

5. 整改提高。

“以评促建, 以评促改, 以评促管, 评建结合, 重在建设”。高校党校每学年至少应对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工作进行一次考核评估。授课人员、党校组织者和积极分子代表共同实事求是地评价党课的效果, 在给予情感激励和物质奖励的基础上, 二级党校针对培训情况相互进言献策。省、市委中组部对校级党校进行考核, 加强各院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探索下个阶段的工作目标和改进措施, 为高校党校培养入党积极分子注入新的活力。用教学带动科研、咨询, 以科研促进教学、咨询, 以咨询引导教学、科研, 齐头并进, 逐步完善, 促进党校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工作的发展, 全面推进学校党建的改革与创新。

参考文献

[1]陆沪根.党校教育规律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周连选, 周进文.新时期高校学员党校建设初探[J].思想教育研究, 2004, (6) .

上一篇:及时评价下一篇:蚕茧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