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范文

2024-09-22

《赤壁》范文(精选10篇)

《赤壁》 第1篇

首先是感情的旷达与无奈。

《前赤壁赋》中苏轼的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紧紧围绕“乐———悲———乐”, 贯穿全篇。可以看出作者经历了一个由平静快乐到苦闷, 再由苦闷到解脱的发展过程。开篇首先描述月夜泛舟:明月、秋水、凉风, 心情怡然自得;但作者马上转笔一变, 借“客人”之悲表达自己的感情。悲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触景生情, 赤壁一带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多少英雄豪杰, 随着岁月流逝, 已经不在。二人生须臾, 和浩瀚的历史比较起来, 如沧海一粟, 一种虚无的情绪油然而生。三抱负无以实现, 一心忠于朝廷却落得贬谪的结局, 一心想建功立业, 却无机会。渴望能借“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摆脱困境, 但终究不得。最后诗人以江水、明月为喻, 提出“逝者如斯, 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的认识, 经过一番哲学思辨, 摆脱“哀吾生之须臾”的烦恼。由悲而喜, 开怀畅饮。通篇可以看出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 显得深沉蕴藉, 却缺少了豪放的味道。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苏轼浓墨重彩刻画了周瑜的意气风发、年轻有为及婚姻生活的美满舒适, 暗中与诗人此时的失意形成鲜明对比。“周郎赤壁”几个字写出了诗人的羡慕之情。事业周瑜因赤壁之战名扬天下, 而作者半生颠簸, 命运坎坷;先是不支持变法, 不被宋神宗重用;后因写诗讽刺新法, 被捕入狱;旋即又遭贬谪。最后感慨“人生如梦”, 既是指人生像梦一样短暂, 自己年近半百却一事无成;又是指人生既然像梦一样, 在梦里有功无功无所谓。这是自我解脱, 有一种淡淡的无奈。

两篇作品中苦闷解决的方式充分体现了苏轼“外儒内道”的思想。

其次是江水的柔美和奔放。

《前赤壁赋》中情景交融, 作者陶醉在美景之中:初秋时节, 清风阵阵拂来, 水面泛起点点银光, 作者和朋友喝着美酒, 不禁扣舷而歌, 吟诵着有关明月的诗句, 吟唱着婉转优美的乐曲;白茫茫的雾气轻抚江面, 水光和月光远处相接;小船随波逐流, 在这短暂的陶醉中, 作者感觉自己仿佛要羽化成仙。充分反衬出了诗人怡情山水, 闲适洒脱的心境。

《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以万古心胸引出怀古思绪。起笔高唱入云, 用“浪淘尽”把大江与千古人物联系起来, 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空间时间背景。以下“乱石”三句, 从不同的角度而又诉诸于不同感觉的生动描写, 刻画了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 使人心胸为之开扩, 精神为之振奋, 尽显豪放派的风格:陡峭的山崖高插云霄, 汹涌的骇浪搏击着江岸, 滚滚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为下文英雄人物周瑜的出场作了铺垫, 起了极好的渲染衬托作用。

最后是历史人物的失败和成功。

赤壁之战上敌对双方的主帅是曹操和周瑜。这一仗中曹操中了反间计, 败走华容道, 丢了一世名声;周瑜以少胜多, 以弱胜强, 英名远播。

《前赤壁赋》中缅怀的是曹操。“破荆州、下江陵”宛如破竹之势;其水军之多, 船队之大令人叹服, 曹操面对长江饮酒, 横执长矛吟诗, 视天下为无物, 一副志在必得的神情。就是这样一个不可一世的人物最终被周瑜打败, 而今安在?由败者曹操引发已悲, 抒发了“宇宙无穷, 人生短暂”感慨。

《念奴娇·赤壁怀古》写的是在赤壁之战中取得巨大胜利的周瑜。用“遥想公瑾当年”六句集中塑造青年将领周瑜的形象。先从“小乔初嫁了”从细节上写英雄生活的幸福。“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从肖像仪态上描写周瑜装束儒雅, 风度翩翩, 反映出了他对这次战争成竹在胸, 稳操胜券。用“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写出了水战的特点和周瑜的卓尔不凡的气势。苏轼为什么如此艳羡周瑜?这是因为他觉察到北宋国力的软弱和辽夏军事政权的严重威胁, 他很渴望有周瑜一样的人物, 来扭转这一现状。这正是作者缅怀赤壁之战, 并着力刻画周瑜的思想感情契机, 同时以古人的年轻得志建功立业衬托自己身处逆境有志难伸功业无成的失意, 为下文抒情蓄势。正如古人云“词是赤壁, 心实为己发。周瑜是宾, 自己是主, 寓主于宾”。

《赤壁》 第2篇

关键词:电影《赤壁》;《三国演义》; 故事情节; 人物形象

中图分类号:I235.1;I2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10-0043-02

三国题材自古以来便受到众多文人学者的青睐,各种描写当时著名战争或是英雄豪杰的文学作品、诗词等数不胜数。“赤壁之战”之于我们都不陌生,《三国演义》中气势恢宏的描写,电影《赤壁》中视角独特的诠释,虽然两者在情节安排、人物塑造、语言运用等方面各有优劣,各具风格特色,但都让人们对这场著名战役有了更深的认识。

一、故事情节的安排

历史上的赤壁之战讲述的是东汉建安十三年,孙刘联军在长江赤壁一带,大败曹军的一次决战。就故事情节而言,主要由孙、刘联合,孙权内部两派为战、和之争,赤壁会战三大部分组成。而在《三国演义》中,作者罗贯中运用丰富的想象,在此基础上又适当增加了多个情节,如“舌战群儒”、“力排众议”、“草船借箭”等,这些为人耳熟能详的经典之作在作者笔下相互衔接得当,丰富了战事的发展演变,构成了一场纷繁复杂、人物众多、波澜曲折的宏大战争。

由吴宇森导演的电影《赤壁》上下两部,选取了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回到五十回的情节作为背景全面展开,叙述了整个战役的前因后果。在故事情节的架构上,导演并没有按部就班的照搬原著进行拍摄,而是在选定主要背景故事的基础上,有选择性的增删情节,并进行重新组织再加工,构成一个新的故事展现在观众的面前。影片不单讲述了赤壁之战的发展过程,还穿插了许多小说中未曾出现过的人物和情节众们,突出了“冲冠一怒为红颜”、“铜雀春深锁二乔”的电影主题。

罗贯中笔下的赤壁之战,是围绕着孙刘联盟和曹军展开的鏖兵和斗智这两条平行线索而展开的,它们在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中互为因果,交叉进行,有意识的强化了赤壁之战一触即发的悬念,加强了每一事件发展的曲折性和复杂性,不仅没有使读者觉得枯燥乏味,反让故事情节更显跌宕起伏、生动曲折,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而在电影《赤壁》中,由于其创作背景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因此恢宏壮观的战斗场面就成为了影片的最大看点。影片中依然有两军双方斗智的情节,但与原著有所不同的是,影片加重了对战斗场面的刻画,其中各种复杂的阵法、战术及谋略也为战争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另外,在细节上,更是注入了新的时代意识,出现了很多类似现代生活中的情景。这就使得影片脱去了厚重的历史感,同时又不失对历史事件的表现与传达,更加符合现下的大众审美观念,为观众所乐见。

二、人物形象的塑造

人物的塑造与刻画历来都是小说、影视作品的一大看点,也是作品构成的重要部分。《三国演义》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在人物塑造方面的成就尤为突出,书中各色人物的交错展示也成了三国故事魅力的所在。其中所涉及到的数十个人物,都因其特定的身份背景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点,无论是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还是在电影《赤壁》中,都表现出各自独特的魅力。

作为政客、军师形象出现的诸葛亮,被罗贯中刻画得近似于妖。他在舌战群儒中的睿智、敏捷,草船借箭中的谋略、预测,夺取荆州时的机智、巧妙等,都把诸葛亮神化,无论是在识人方面,还是在谋略策划上,都表现出其无人能敌的本领,因而,刘备才会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而在电影《赤壁》中,由金城武饰演的诸葛亮虽不像以往的三国影视作品中那样是个很苍老的形象,但也与历史上他当时的年龄较为相符。或许是因为诸葛亮是一个文将的形象,在“舌战群儒”的场面中也就没能将他的才气与霸气完美的展现出来,气势上显得有所不足。但其在生活上所表现出的某些行为,则将诸葛亮这一人物刻画得更有现实气息。

曹操作为汉魏时期最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在有关三国的文学、影视作品中一向都是主角,人们只要一说起曹操,就难免将其与“乱世奸雄”、“乱臣贼子”等称谓联系在一起,他的奸诈多疑、残忍毒辣、冷酷无情都让人印象深刻。但是,作为一代枭雄,他的军事指挥才能和领导才能也不得不让人为之赞叹。在《三国演义》中,作者罗贯中为了突出扬刘贬曹的宗旨,为了突出刘备、诸葛亮等人的雄才伟略,就刻意将曹操的形象进行了贬低、丑化。电影《赤壁》中张丰毅所扮演的曹操,或许是为了表现“冲冠一怒为红颜”的主题,在人物性格的刻画上少了分一代枭雄应该具备的霸气和威严,反而多了些儿女情长的因素。相比起小说中的曹操,影片中的曹操更是让我们了解到了一代枭雄的另一面,他的才华和精神都值得人们为之称赞。

影片中,刘备与孙权的形象还算比较接近小说中的形象。但在外形上,刘备的扮演者就与小说中的刘备不是很相符,且电影将刘备刻画得过于失了英雄气概,不似小说中描述的那样粗犷。至于孙权,影片中的他不似小说中所描绘的那般头脑冷静、雄心勃勃,反而做事有些不够利落、瞻前顾后,失去了人物原有的性格特点。

在《赤壁》中,还出现了两个女性角色小乔和孙尚香,她们一反自古红颜多薄命、红颜祸水的定义,在影片情节发展中,成为了这场战役胜利的关键。小乔在《三国演义》中被提及的次数屈指可数,只道是周瑜之妻,并无过多的笔墨对其进行细致描绘。而在电影《赤壁》中,她的誓死不从曹操成了这场战事爆发的一大诱因,充分表现出了她的善良及反战的性格。而另一个女性角色——孙尚香,是孙权之妹,是历史上三国时期的主要女性人物之一,“赔了夫人又折兵”中的夫人指的就是孙尚香。影片中这一角色与历史中的人物相符,但其行为较为叛逆,常常语出惊人,敢于说出“匹女有责”这样的豪言壮语,同时,她还在得知孙权有意将其嫁于刘备之时抗婚,并最终在曹营找到了自己的爱情。这两个女性在这场战争中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她们的行为使其兼具了现代性格,让观众对她们的形象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和评价,纵观电影《赤壁》中的人物形象,他们与小说中的形象相比起来更具有层次感。影片中加入的一些个人生活镜头,使得变得更为贴近现实生活.

三、人物语言的运用

小说《三国演义》在我国的小说史上有极高的成就,其张弛有度、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的描写,和性格鲜明、色彩丰富的人物形象的塑造,都由其独具魅力的语言表达了出来。小说通篇采用浅近的文言,简洁明快、通俗易懂,通过记叙惊心动魄的战斗、对峙场面,运用夸张、对比、烘托、渲染等艺术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一批性格鲜明、形象丰满的人物形象。小说中关于赤壁之战的描写,虽然描写斗智情节多于对战事的叙述,人物的语言占了很大篇幅,但却间接的叙述了战事的发展,也从侧面反映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在电影《赤壁》中,人物的台词设计都充分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在遵循原著人物语言特色的基础上,加入了现代化的口语表达,使得其人物语言一反电视剧《三国演义》的凝重与严肃,充满幽默诙谐与轻松洒脱,甚至带有调侃的味道。总的来说,缺憾与不足的存在是难免的,但其现代化的人物语言风格却也让观众享受了一场别样的视听盛宴。

综上所述,小说中对赤壁之战的描绘与电影《赤壁》对这场战役的呈现风格大不相同,各具特色。如果说小说中的描绘更具历史特色,那么,电影《赤壁》的出现则让我们对经典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故事情节的巧妙安排,人物形象的全新塑造,人物语言的现代化表达,不仅向观众们展现了一场气势恢宏的赤壁之战。但是,无论电影《赤壁》与原著的差别有多大,它所具有的独特风格和宏大场面,都叫人不能不视它为一部好看的电影,一道丰盛的视觉大餐。

参考文献:

[1]白富念,《波澜曲折的情节,鞭辟入里的分析——探析赤壁之战的叙写艺术》,现代阅读,2012年2月第2期。

[2]张强,《论<三国演义>赤壁之战的叙事节奏》,南京师大学报,2006年9月第5期。

[3]刘爱静、闫媛媛,《浅析<赤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大众文艺。

[4]陈寿,《三国志》[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5]滕朝军、母华敏,《<赤壁>还原历史中真实的周瑜》,兰台世界,2010年2月上。

钟祥赤壁说辩 第3篇

一、钟祥赤壁说的核心观点

石泉先生长期致力于荆楚历史地理的研究, 系统地整理了古代荆楚地区的地理形势、地名沿革, 对赤壁之战的发生地重新进行了考证, 提出长期以来流传的关于赤壁之战发生在长江上的说法是错误的, 赤壁之战的真正发生地点, 应该在今湖北钟祥市附近的汉江上, 而“蒲圻 (嘉鱼) ”说很难符合文献[1]。其核心观点如下:

1.《三国志》卷四十八《三嗣主传》注引西晋初年陆机的《辨亡论》曾说“魏氏尝藉战胜之威, 率百万之师, 浮邓塞之舟, 下汉阴之众。羽楫万计, 龙跃顺流……而周瑜驱我偏师, 黜之赤壁”[2]。因“陆机乃是东吴世代名将陆逊之孙, 陆抗之子, 时代距‘赤壁之战’不及百年……他所记有关‘赤壁之战’的情况, 应较可信。据此可知, 当时曹操大军是由襄阳附近沿汉水南下, 水陆并进, 而水军声势尤大。”[1]走汉江道途近便, 不用远绕长江, 增加行程且冒长江风涛之险。

2.《三国志·周瑜传》说周瑜“逆曹公, 遇于赤壁……初一交战, 公军败退, 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 石先生认为:自洞庭湖口的岳阳市城陵矶以下, 长江基本呈西南———东北流向, 特别是近湖南省境、长江南岸的‘赤壁山’一带, 水流仍然是西南———东北向……当时周瑜等率军由长江下游来, 如与曹军水师在这一带遭遇, 吴军在下游, 位置实应偏北;曹军在上游, 其位置实应偏南, 才符合这一带的长江流向。但上引《周瑜传》却说是曹军在赤壁初战不利之后退驻‘江北’, 而周瑜所统吴军则在‘南岸’。彼此方位, 适得其反[1]。

3.《周瑜传》注引《江表传》:“时东南风急, 因十舰最著前, 中江举帆……去北军二里余, 同时发火。火烈风猛, 往船如箭, 飞埃绝烂, 烧尽北船, 延及岸边营砦, (周) 瑜等率轻锐寻继其后……北军大坏, 曹公退走”, 石先生解读:这场战役的关键是风向, 而另一个必要的地理条件是:“这一水上战场的水道必须是东南流向, 才能使强劲的东南风在这次水战中发挥巨大的作用;也只有河道与风向平行, 黄盖的十只火船才有可能‘东南风急’的时刻, ‘中江举帆’, 以‘往船如箭’的速度, 在‘去北军二里余’处, 乘风纵火, 使火船冲入曹营, 取得‘烧尽北船’, 进而‘延及岸边营砦’的巨大战果……”[1]

二、钟祥赤壁说的疑点分析

细析这三个论点, 疑点颇多。首先, 陆机此文, 是一篇政论, 文辞多有夸张和掩饰, 且陆机与赤壁之战已经隔了三、四代人 (陆机的祖父陆逊, 在东吴为主将时, 周瑜已去世十多年) , 其辞并不足以作为信史。陆机文中所说“浮邓塞之舟, 下汉阴之众”, 邓塞即今襄樊市樊城区, 汉阴是襄阳城东檀溪入汉水处[1], 都在今襄樊市区附近, 陆机此处所言, 是指曹军从樊城进军到襄阳, 收降了刘琮。至多说明曹军从襄樊一带渡过汉江, 并不能说明其是沿汉水进军的。曹操在进驻了襄阳以后, 进军的时间和线路, 《三国志》的记载很明确:曹公以江陵有军资, 恐先主据之, 乃释辎重, 轻军到襄阳。闻先主已过, 曹公将精骑五千急追之, 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 及于当阳之长坂。先主弃妻子, 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先主斜趋汉津, 适与关羽船会, 得济沔, 遇表长子江夏太守琦众万余人, 与俱到夏口[2]。

这条材料说明两个关键问题:

1.曹操在到襄阳以后, 用急行军的方式在当阳长坂坡追上了刘备, 从襄阳到当阳长坂这一段的距离是“三百余里”;如果按照石泉先生的说法, “汉魏当阳县城在今宜城市以西不很远的七里岗附近”[4], 则有一个难解的问题:襄阳到宜城的直线距离不过40千米, 就算道路迂回, 也至多在50千米上下。这与“三百余里”的记述大相径庭。石泉先生也许看到了这个问题, 所以特别声称, 古代荆州境内的里数与清代乃至今天习惯称的“里”有区别, 大致为1:3左右[5], 于是这个“三百余里”, 就近于襄樊到宜城的距离了。但若按石泉先生的算法, 古代荆州的三百里合今之五十千米, 曹操的“五千精骑”, 经过“一日一夜”的“急追”, 仅仅跑了50千米?显然不可能。只有按照传统说法, 当阳在今湖北当阳市的东北, 则长坂坡大致与襄樊的距离在150千米左右, 才符合原始记载。

2.刘备在南进时, 由于当阳之败, 路线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所以才称为“斜趋汉津”, 这个“斜”字, 正好说明, 在遇到当阳之败以前, 刘备的南行路线, 不是沿着汉水而行的 (汉津之地望, 一定在汉江边) 。而按钟祥赤壁说, 当阳在今宜城市附近偏西处、赤壁在今钟祥市西北六十里处、夏口在今钟祥市 (或稍南处) , 则刘备的行军线路基本与汉水的流向相同, 即使遇到长坂之败, 也不需要改变行进的方向, 那这个“斜”字也就不可解了。

石先生理解“江南”和“江北”, 是以其地理纬度的南北为据。古人在划分地理方位时, 一般来说, 凡是东西走向的大河, 北岸即是江北, 南岸即是江南, 是普遍共识, 并不严格以地理纬度来划分。石先生对于“江南”、“江北”的理解过于地图化、坐标化, 反而陷入了琐碎导致的误判。

钟祥赤壁说力主在东南风时, 在蒲圻一带江面, 舰船不可能由东北方的下游乘风驶向西南方的上游, 进而不可能有烧船的行动。显然, 这是对帆船的驾驶技术理解有误。中国的帆船至迟在东汉中期就已经出现, 到三国时代, 帆船已经为水军所熟悉[6]。石先生的判断, 是基于帆船的帆在方位上是固定的, 其与船体的纵向呈90度的垂直, 利用风力将船推进, 则赤壁之战时, 船要利用东南风, 则江流必须是东南向。但稍有海事经验的人都知道, 帆船的帆在方向上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 它是要根据风向随时变化的, 在东南风吹来时, 适时调整风帆的角度, 使船帆的受力面与风向呈45-60度的斜夹角, 是完全可以在西南———东北流向的河道中, 从下游的南岸 (东南方) 驶到上游的北岸 (西北岸) 的。所以, 石泉先生的这一关于河道必须是东南流向的论证完全不能成立。

从地理环境上看, 钟祥赤壁说, 也有很多难以解释的地方。比较长江和汉江两条路线, 诚如石泉先生所论, 曹军走汉江向东南比直接南下再走长江向东, 要近便很多。但是, 路程距离并非是决定行军线路的唯一标准。从自然地理上说, 长江在湖北枝城到湖南城陵矶一段, 是著名的“九曲十八弯”的荆江险段, 河道极易改道, 行船不便, 然江陵地区已在荆江中段以下。自城陵矶以下, 长江河道地质构造主要由花岗岩等构成, 河道比较稳定, 便于行船。而汉江自钟祥以下, 进入江汉平原, 河道分叉、改道、淤塞严重, 甚至难辨干流[7]。在汉江筑堤以前, 这样的航道条件, 就连普通的船舶行驶起来都是十分困难的, 更不用说大型的兵船了。如果大舰队进入这个地区, 易发生搁浅、迷航等事故, 这一段江流分叉的距离又相当长, 由此进军反而会耽误不少时间, 不如南下走稳定的长江水道方便。而周瑜要从下游逆这一段汉水而上, 恐怕就更加困难。

此外, 从水文条件上看, 赤壁之战发生在农历的十二月, 这是一年中河流水量最为枯竭的时期。汉水的河道特点是两头窄、中间宽, 中游的河道比较宽, 因而深度也就比较浅, 再加之又逢枯水期, 水位就更浅。在此时间, 汉江的深度和宽度是不足以支撑大型舰队活动的。尽管处于枯水期, 长江的江面和水深与汉江相比, 不可同日而语。长江有充沛的上游来水作为支撑, 完全可以给大舰队提供活动的平台。此外, 在冬季长江, 没有夏季洪水的波涛汹涌, 水流相对要平静很多, 这也是选择长江水道进军的大好时机。

综上, 钟祥赤壁之说, 无论从地理环境、战略趋势、军事常识, 都难于解释。同时, 又与《三国志》等原始文献有不小的抵牾。因此, 赤壁之战发生在钟祥附近的汉水上一说, 难以成立。根据调查, 汉江河道自钟祥以下, 曾经有大范围变迁, 其流域曾西起沙市, 东到武汉[8]。如此, 确定赤壁战地的关键要通过地质调查, 确定汉末三国时代, 汉水主流入长江的地点, 进而确定在此附近的夏口等地之所在, 再恢复其时此段长江河道流域的概貌, 参证原始文献, 得出定论。

摘要:赤壁之战的战场问题是当今三国史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难点, 石泉先生创设性地提出了赤壁之战发生在今湖北钟祥市附近的汉江上。但在考证过程中, 对于原始材料的理解有不确和遗漏, 难与《三国志》等史书、军事常识和地理态势相符, 钟祥赤壁说难于成立。

关键词:赤壁之战,钟祥,汉水,长江

参考文献

[1]石泉.“赤壁之战”地理新探[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

[2]陈寿.三国志[M].中华书局, 1982.

[3]刘盛佳.从陆机《辩亡论》看赤壁之战的战址[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5 (1) .

[4]石泉.梁陈之际长江中游地区地理形势巨变[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

[5]石泉.楚郢都、秦汉至齐梁江陵城故址新探[M].武汉大学出版社, 1988.

[6]张铁牛.中国古代海军史[M].八一出版社, 1993.

[7]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卷127, 川渎四“汉水”条[M].中华书局, 2005.

《赤壁》 第4篇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赤壁赋

壬(rén)戌(xū)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shǎo)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dǒu)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xián]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hè)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niǎo],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苏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liáo),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zhú)舻(lú)千里,旌(jīng)旗蔽空,酾(shi)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qiáo)于江渚(zhǔ)之上,侣鱼虾而友麋(mí)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páo)樽以相属(zhǔ)。寄蜉(fú)蝣(yóu)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sù)。哀吾生之须臾(yú),羡长江之无穷。挟(xié)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zhǎng)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zhǎn)更(gēng)酌(zhuó)。肴(yáo)核既尽,杯盘狼藉(jí)。相与枕藉(jiè)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都是北宋著名作家苏轼的代表作,均入选中学或中师课本,也是学习中文的学生所要掌握的篇目。这两篇(首)作品,同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同是以赤壁为题,都写赤壁景色,都缅怀和赤壁有关的历史人物,然而细细品味这两篇(首)作品,会发现它们同中存异。

1、都写赤壁景,但景色迥然不同。

《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集中写景。开头一句“大江东去”写出了长江水浩浩荡荡,滔滔不绝,东奔大海。场面宏大,气势奔放。接着集中写赤壁古战场之景。先写乱石,突兀参差,陡峭奇拔,气势飞动,高耸入云——仰视所见;次写惊涛,水势激荡,撞击江岸,声若惊雷,势若奔马——俯视所睹;再写浪花,由远而近,层层叠叠,如玉似雪,奔涌而来——极目远眺。作者大笔似椽,浓墨似泼,关景摹物,气势宏大,境界壮阔,飞动豪迈,雄奇壮丽,尽显豪放派的风格。为下文英雄人物周瑜的出场作了铺垫,起了极好的渲染衬托作用。

《赤壁赋》写景则迥然不同。作者在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人物、活动后即写景。诗人泛舟江上,正是初秋时节,柔柔的秋风徐徐吹来,摆弄着诗人的衣角头发,吹走恼人的暑热,大江江面,水波不兴,风平浪静。诗人信笔写来,心情闲适潇洒。在写了诗人和客人饮酒咏诗之后,诗人再写日出后的赤壁江景:白茫茫的薄雾浮起在宽阔的江面上,在皎洁的秋月照射下,江面水天相接,晶莹透明。诗人所写秋夜月下江景,反衬其澄澈无滓、洒脱无求的内心世界,《赤壁赋》所写的赤壁景写得空明柔美,反衬出了诗人怡情山水,闲适洒脱的心境。

2、都写有关赤壁的历史人物,但人物成败不同。

这词和赋,不但写了赤壁景,并且写了有关赤壁的历史人物。我们知道,赤壁以赤壁之战而闻名,赤壁之战战场上敌对双方的主帅是周瑜和曹操。周瑜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曹操,遂成三国鼎立之势。赤壁之战,周瑜功成名就,英名远播;盖世英雄曹操遭到其一生中最大的失败。

词所缅怀的古人,是赤壁之战中取得巨大胜利的`周瑜。诗人写周瑜,可谓是极尽赞美之能事。先从侧面描写,以“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美人衬英雄,英雄美人,风韵无限;次写肖像,姿态威武,英俊奋发,风采动人;最后写风度,面对强敌,谈笑自若,胸有雄兵,稳操胜券。诗人通过从不角度的描写,写出了周瑜运筹帷幄,指挥若定的儒将风范和过人的胆识和才智。诗人以浓墨重彩渲染在赤壁之战中胜利的英雄周瑜,实是以古人的年轻得志建功立业衬托自己身处逆境有志难伸功业无成的失意,为下文抒情蓄势。正如古人云“词是赤壁,心实为已发。周瑜是宾,自己是主,寓主于宾”。

赋缅怀的是被周瑜打败的曹操。诗人先写其势如破竹的攻势,“破荆州、下江陵”、一“破”一“下”,势不可挡;次写军队之多,气势之大,水军船队首尾相接千里,军旗遮蔽了天空;再写曹操不可一世的骄态,面对长江喝酒,横执长矛吟诗,这实在是一个盖世的英雄,诗人在极力渲染曹操不可战胜的赫赫声势后,最后却来一句“而今安在哉?”来否定虚化。是啊!拥有百万雄兵,视天下为无物的曹操,一样“困于周郎”,一样被“浪淘尽”,何况是被贬谪放逐的诗人呢?故诗人生发了“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哀叹。诗人写失败英雄曹操,是为了抒发其“宇宙无穷,人生短暂”感慨,由败者引发已悲,用得恰到好处。

诗人同怀赤壁的历史人物,却胜负不同,成败各异但又各得其所,各尽其妙。

3、都抒怀,感情基调又各不相同。

词中,诗人倾笔于周瑜,以浓墨重彩写出了他风流儒雅从容破敌的飒爽英姿,盛赞了他所立的赫赫战功和辉煌业绩。诗人自比古代英雄,从而引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感喟和怅惋。诗人半生颠簸,命运坎坷;先是不支持变法,不被宋神宗重用;后因写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旋即又遭贬谪。诚及“报国欲死无战场”。故诗人“早生华发”,而“人生如梦”,一声长长的喟叹,即可见其深深的痛惋和颓唐。但是,诗人毕竟性格旷达乐观,“奋历有当世志”,尽管身处逆境,岁月蹉跎,有志难伸,“人生如梦”这种虚无的佛老思想仅仅是一闪念,“一尊还酹江月”。诗人以酒祭月,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景仰,更表现了自己壮心未泯,夙志犹存,诗人内心虽有苦闷傍徨,但是思想还是乐观旷达、昂扬向上的,所以该词词风气势磅礴,雄壮豪放。清代文人评苏轼词曰:“自有横槊气概,固是英雄本色。”该词可算代表作。

赋中,苏轼充分利用赋重铺排的特点,思想感情发展过程一波三折。诗人月夜泛舟赤壁,欣赏明月秋水,心情恬淡闲适,怡然自得;但因听萧声,怀古人,羡水月而悲;最后诗人通过一番哲学思辩,摆脱“哀吾生之须臾”的烦恼。思想得到升华,由悲而喜,开怀畅饮。赋亦写作者被贬谪放逐,壮志难酬的苦闷及旷达乐观的思想,但和词相比,它没有词的雄壮豪放,而是显得深沉蕴藉。

不管是词和赋,诗人都写了他被贬后有志难伸的苦闷,但最终都得以解脱,这也充分体现了苏轼“外儒内道”的思想。

《赤壁赋》教学过程描述 第5篇

1.知识与技能

(1) 体会本文的感情变化和景、情、理水乳交融的特点。

(2) 理解本文“以文为赋”的体裁特点。

2.过程和方法

(1) 熟读成诵, 品味艺术手法和语言特点。

(2) 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2) 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体会景、事、情交融的艺术境界。

2.把握课文情感发展的脉络。

3.与《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比较鉴赏。

教学难点

诵读主客问答部分, 深思其中蕴含的情感与哲理。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篇课文我们已经对字词有了一个简单的梳理。这篇课文最大的写作特点就是情景理交融, 今天我们再次走进《赤壁赋》, 体会这个写作特点。

二.文本研讨

(一) 请同学们找出写景的句子, 并大声朗读, 体会情感。

第一段:苏子泛舟赤壁之下, 上面是一轮皓月, 下面是万顷碧水, 月光如烟雾般笼罩江面, 清风徐徐吹拂, 一叶扁舟如一片苇叶, 轻浮水面, 任意左右东西。景象澄沏, 又似朦胧, 如梦境一般。作者仿佛觉得在浩荡的太空中乘风飞行, 毫无阻碍简直就要远离人世, 悠悠忽忽升入仙界里去了, 令人陶醉其中, 赏心悦目。

“一切景语皆情语”, 从这里的景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情呢?用课文中的一个字来说就是——乐。

(二) 思考课文里还有哪些情?

悲情:

1. 在第二段中由于高兴而高歌, 面对如此良辰美景, 见茫茫月色江水, 触景生情, 产生美人天各一方之叹。情感也进而由“乐”转“悲”。 (思考:“美人”指代什么?)

苏轼是一个诗、词、文、书法等各方面都有杰出成就的旷世奇才。他因反对王安石变法遭到排挤, 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到黄州当团练副使, 不得干预公务。

对苏轼来说, “美人”意味着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 而此时, 在“天一方”的“美人”, 成了他可望而不可即的追念, 成了遥远的梦想。才华横溢的他, 正值壮年, 遭此厄运, 困守黄州的现实把苏轼所有的梦想击得粉碎, 只留下怅然的叹息。

经过吟诗与吹洞箫的描写, 使泛舟的快乐气氛向悲哀转化, 完成了两段之间的过渡。

2. 第三段眼前之景激发了联想, 由眼前之景联想到曹操当年志得意满, 这么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 有为者尚且如此, 更何况我们生命短暂、有志而无为者?

眼前之景引发了客之三悲———由古 (一世之雄) 今 (而今安在) 历史对比生悲, 由人生短暂 (寄蜉蝣、哀吾生) 感触生悲, 由理想 (挟飞仙, 抱明月) 现实 (不可骤得) 矛盾生悲。

(三) 这篇课文最大的写作特点就是情景理交融, 那么, 哪里是阐释理的?

第四段水风月这些景物阐释哲理。

用水与月作比喻, 引发出变与不变的思考。从变的角度说, 天地宇宙也是瞬息万变的, 就如水和月亮一样, 江水日夜不停地流, 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从不变的角度, 我和万物都是永恒的。他认为作为个体的人, 生命是短促的, 但他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 而作为整个人类, 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苏轼对生命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是借眼前的景来说理, 寓理于景。

由此, 苏轼找到了一帖精神解脱的良药:拥抱大自然。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 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 从中得到乐趣, 从大自然中寻找精神寄托。可见他旷达的胸怀, 乐观的处世态度。

也正是这精神解脱的良药让客人“喜而笑”, 第五段最后的喜不是回到了情感的原点, 而是在原来情感基础上的一种提升, 是大彻大悟的喜悦。

(四)

再次朗读第四段, 读出慷慨激昂的感情。

(五) 总结

有名家如此点评《赤壁赋》:此赋通篇只说风月———金圣叹;以江山风月作骨———林云铭。

的确, 《赤壁赋》通篇以景贯穿, 全文紧扣山水风月展开, 苏子的“乐”和客的“悲”都是由眼前之景生发出的 (情由景生) , 苏子对“人生与宇宙”哲理的阐述也是以眼前之景为喻的 (理由景生) 。

眼前之景引发情思, 眼前之景触动心灵, 眼前之景激发联想, 眼前之景阐释哲理, 眼前之景预示人生。

二.比较阅读

苏轼在黄州留下了三部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和《后赤壁赋》。高中课本有两篇:《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 作品之间有太多的相似, 同是以赤壁为题, 都写赤壁景色, 都缅怀和赤壁有关的历史人物, 然而细细品味这两篇 (首) 作品, 会发现它们同中存异。

1. 都写赤壁景, 但景色迥然不同。

《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集中写景。开头一句“大江东去”写出了长江水浩浩荡荡, 场面宏大, 气势奔放。接着集中写赤壁古战场之景。先写乱石, 突兀参差, 陡峭奇拔;次写惊涛, 水势激荡, 撞击江岸;再写浪花, 由远而近, 层层叠叠, 如玉似雪, 奔涌而来。气势宏大, 境界壮阔。

《赤壁赋》写景则迥然不同。诗人泛舟江上, 正是初秋时节, 柔柔的秋风徐徐吹来大江江面, 水波不兴, 风平浪静。诗人心情闲适潇洒。赤壁江景:白茫茫的薄雾浮起在宽阔的江面上, 在皎洁的秋月照射下, 江面水天相接, 晶莹透明。《赤壁赋》所写的赤壁景写得空明柔美, 表现出了诗人怡情山水, 闲适洒脱的心境。

2. 都写有关赤壁的历史人物, 但人物成败不同。

词和赋, 不但写了赤壁景, 并且写了有关赤壁的历史人物。我们知道, 赤壁以赤壁之战而闻名, 赤壁之战战场上敌对双方的主帅是周瑜和曹操。周瑜以少胜多, 以弱胜强, 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曹操, 遂成三国鼎立之势。赤壁之战, 周瑜功成名就, 英名远播;盖世英雄曹操遭到其一生中最大的失败。

词所缅怀的古人, 是赤壁之战中取得巨大胜利的周瑜。诗人通过从不同角度的描写, 写出了周瑜运筹帷幄、指挥若定的儒将风范和过人的胆识和才智。 (少年英俊、从容潇洒、儒雅、指挥若定)

胜利的英雄周瑜, 实是以古人的年轻得志建功立业衬托自己身处逆境有志难伸功业无成的失意, 为下文抒情蓄势。

赋缅怀的是被周瑜打败的曹操。诗人先写其势如破竹的攻势, “破荆州、下江陵”, 一“破”一“下”, 势不可挡;次写军队之多, 气势之大, 水军船队首尾相接千里, 军旗遮蔽了天空;再写曹操不可一世的骄态, 面对长江喝酒, 横执长矛吟诗, 这实在是一个盖世的英雄。诗人在极力渲染曹操不可战胜的赫赫声势后, 最后却来一句“而今安在哉?”来否定虚化。是啊!拥有百万雄兵, 视天下为无物的曹操, 一样“困于周郎”, 一样被“浪淘尽”, 何况是被贬谪放逐的诗人呢?故诗人生发了“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的哀叹。诗人写失败英雄曹操, 是为了抒发其“宇宙无穷, 人生短暂”感慨, 由败者引发己悲, 用得恰到好处。

3. 都抒怀, 感情基调又各不相同。

词中, “人生如梦”这种虚无的佛老思想仅仅是一闪念, “一尊还酹江月”。诗人以酒祭月, 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景仰, 更表现了自己壮心未泯, 夙志犹存, 诗人内心虽有苦闷彷徨, 但是思想还是乐观旷达、昂扬向上的。

若从不变的角度看, 看似短暂的也是永恒。山间的明月, 耳畔的清风, 都是造物主的馈赠。诗人发现了生命的价值, 凸现了生命的伟大, 因而去享受生活, 享受造物者之无尽藏。经历了人生的悲欢离合、仕途的逆境坎坷的诗人深知生命的短暂, 参透了是非荣辱, 但是并没有从万事皆空的角度去放弃和忽略生命, 而是对生命充满了眷顾和感激。诗人对永恒执着地追求, 这不是消极的颓唐。如果说《念奴娇》更多地借助黄老思想来排遣忧愁的话, 那么, 《前赤壁赋》则更多一些积极入世的色彩。

三.拓展延伸

1.苏轼这种听任自然, 力求豁达的心境是否消极?你是怎样看的?对你有何影响?你是怎样对待挫折的?

2.真有这样一场主客对话吗?真有吹洞箫的客人吗?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对《赤壁赋》的内容进行赏析, 体会了文章景、情、理完美结合的写作特点。在今后的写作中我们可以借鉴苏轼的这种手法, 而他作品中的精彩语句也可以为我们所用。

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 我们肯定会遇到很多挫折和不顺, 希望大家能学习苏轼, 努力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板书:

赤壁赋

心情变化:乐—悲—乐

写作特点:情景理交融

我如何讲《赤壁赋》 第6篇

针对第一问题, 通过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品味文本, 学生都能自我解决。学生在好山好水、好风好月、好诗好酒、好时好友的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中感受到了东坡在自然山水中的遗世独立、飘飘欲仙的山水之乐, 再配上一段欢快悠扬的弦乐, 学生在配乐朗诵中也已飘飘欲仙了。

第二个问题是理解苏轼旷达乐观情怀的过渡, 必须深入品读隐藏人物内心的悲情及原因。阅读文本, 不难发现, “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 固一世之雄也, 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将历史伟人与自我对比, 透露出人生无常、岁月易逝、自身渺小之悲;“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再次感伤人生的短暂、自我的渺小。难道主客的悲情主要就是来自于韶华易逝、时不我待和自我的渺小吗?难道连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都要主动为之让路的苏大学士就没有更深处的痛苦吗?我于是带领学生循着文本中的歌声和箫声去寻找。那“渺渺兮予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不正是化自于《楚辞·九歌·少司命》中“望美人兮未来, 临风恍兮浩歌”的期待和幽怨吗?“我殷切地盼望你啊, 你却没有来, 我当风站着失意忧愁啊放声高歌”, 东坡饮酒乐甚、扣弦而唱的歌声中, 明明弥漫着飘零落寞、怀才不遇的幽怨和期待呀。再听一听那箫声, 它在幽怨何人、思慕何方、泣诉何事?为何九天蛟龙竟困于幽壑?为何使孤舟嫠妇落泪?蛟龙在天却困于沟壑, 才不得展, 志不得伸;孤舟嫠妇, 飘零沦落、寂寞无助。至此, 学生才深深体味了作者深藏于文本中、弥漫与箫歌中的怀才不遇、理想难成、飘零无助之悲。

由此, 我们总结出, 人生无常、自身渺小之悲和怀才不遇、理想难成之苦成为交织萦绕在东坡心头的两大阴霾, 那么东坡又是如何将这两种人生的悲苦逐一化解, 成就智慧人生、旷达自我的呢?文章的第三自然段成为全文的重点和难点。于是, 我将课前的第三个问题分解成两个小问题: (1) 苏子从“变”与“不变”的角度阐述了什么哲理?你认为这一道理可以化解主客内心的哪种悲情? (2) 苏子认为哪些“不可取”哪些“可取”?你认为这一道理又可以化解主客内心的哪种悲情?研读文本, 苏子通过眼前江水、明月的“变”与“不变”, 传达出“万物与我皆无尽”的旷达胸襟。然而“万物无尽”学生易于理解, 而“我”为何可以永恒无尽呢?课堂上, 我通过图片的形式向同学们展示了一个“永恒的东坡”:东坡全集、东坡书法、东坡绘画、东坡肉、东坡饼、东坡井、东坡亭、苏公祠、苏堤……一个永恒的东坡即刻穿越了历史, 站在学生面前, 学生顿悟:不必羡慕江月的永恒, 不必哀叹人生的短暂, 豁达乐观的面对人生, 精神的世界可以永恒。由此, 人生无常、自身渺小之悲在江月中被消解。

接着, 苏子又从“取”与“不取”的角度, 阐明了“苟非吾之所有, 虽一毫而莫取”的人生哲理。我们常说, “命里有时终须有, 命里无时莫强求”、“功名富贵如浮云”。苏子在劝慰自己不强求, 不抱怨、不咒骂, 接受命运的安排, 别再感伤怀才不遇, 别再怨愤虎落平阳, 把一切作为命运的馈赠, 而事实也正是如此, 黄州最终成全了苏轼。不该是“我”的, “我”一丝一毫也不占有, 而又有哪些是“我”该拥有和珍惜的呢?苏子又把目光投向了那无边的江月清风, ……这身边一切美好的事物, 不都是生命中的“清风明月”吗?最终, 一个“潇洒自适、活好当下的东坡”将箫歌中传出的怀才不遇、理想难成之苦再次消解。历史已向我们证明, 黄州的东坡经历着人生的挣扎与蜕变, 他用实际行动在绝地中重生, 活出了人生的新姿态, 新境界。

《赤壁赋》中的景情理 第7篇

文章开篇即以精妙的文字描写了初秋时节既望之日夜游赤壁长江的情景。月出之前, 长江之上“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主客举樽劝酒, “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 在苏子与客的千呼万唤之下, 一轮皓月如姗姗美人, “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此时“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眼前一片辽阔苍茫。诗人逸兴遄飞, “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主客一时沉浸在一个月白风轻的江上诗画世界,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 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面对如此良辰美景, 诗人不禁仰望明月, 俯临浩瀚长江, 发出“桂棹兮兰桨, 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的感叹, 此时的苏轼由眼前的长江、明月想到了自己的身世处境, 年近半百, 却谪居僻地, 才华横溢却无人赏识, 空有理想而君主不察。箫声起, 悲意生, 主客触景生情, 由欢乐转入了悲哀。

这种悲哀是苏轼此时内心矛盾和复杂情感的真实反映, 只是作者借客人之口流露出来而已。眼前的明月使苏轼联想到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眼前的赤壁又让他想到曹操“破荆州, 下江陵”时“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的盛时豪情, 想到赤壁之战中一代枭雄被困赤壁, 如今却灰飞烟灭、归于尘土的结局, 返观自己, 身处扁舟之上, 举酒属客, 寄身江渚, 英雄既然如此只是天地间一匆匆过客, 更何况自己这等凡夫俗客。面对苍茫宇宙、浩浩长江, 自己的生命更好像蜉蝣般轻微, 沧海一粟般渺小。抚今追昔, 对比之下, 作者不由发出了人生无常、生命短促的哀叹。此情此景, 景为情之缘, 情随景而生。“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 (王国维语) , 面对苍天明月, 作者便有了对时间和宇宙的拷问, “不知江畔何人初见月, 不知江月何时初照人” (张若虚) , 宇宙和明月是永恒的, 于是作者便有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羡长江之无穷”“抱明月而长终”, 这是苏轼的生命理想, 但现实却是无情的, 人生须臾, 长生不老是“不可乎骤得”的事情, 这时的长江、明月已经成为作者钦羡不已的对象, 也成为他对生命无奈之叹的触点。作者此时思想上的虚无消极的内涵, 就是借助水月这一具体而实在的自然景物表达出来的。

但苏轼毕竟是苏轼, 他能驾一叶扁舟, 出没于惊涛骇浪而从容应对, 豁达处之, 在白露横江、清风徐来之际, 要以自己更为旷达疏狂的性情和更俯仰万世的思考, 来压制内心深处的人生变迁、世事无常的感伤。他从老庄的机械相对论中寻找人生之路, 他巧妙地转换了一下思维的视角, 依然从眼前的长江、明月之中看到了别人所难以领悟到的永恒之理, 豁然悟出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的宇宙真谛。他悟透了功名利禄、荣华富贵都只是身外之物, 犹如过眼烟云, 不必强求。面对谁也无法改变的人生短暂这个现实, 苏轼终于做出了“取与不取”的明智选择, “惟江上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 正所谓“满目山河空念远, 不如惜取眼前物”。此时, 那“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的江水, 那“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明月又成为点醒苏轼, 使之悟彻人生懂得取舍的金指。

《赤壁赋》导学课例反思 第8篇

1.抓好导学的几个环节。具体指“自学教材———讨论交流———精讲释疑———练习巩固”四个环节。以笔者教学《赤壁赋》为课例, 谈谈导学流程。

“自学教材”环节, 要求学生按教师预先编写好的学案, 明确学习目标, 带着问题自学课文。课上首先投影出示学习目标: (1) 积累字词, 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 (2) 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 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学生围绕目标自学, 完成了以下任务:听读课文, 接着自由朗读课文, 初步感受这篇文赋骈散结合、气势流畅、富有韵味的特点;其次结合注释, 疏通文意, 读懂作品。

“讨论交流”环节, 让学生质疑, 解决自学中的问题。学生质疑, 提出了“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中“曾”的理解、“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侣鱼虾而友麋鹿”中几处词类活用的理解、“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等句子翻译的问题。让学生查阅工具书及资料解决, 无法解决的疑难字词集体讨论解决。接着理解课文, 学生提出两个问题:“客人吹洞箫时为何声音如此悲凉?苏轼却为何有相反的人生态度?”先让学生在组内讨论, 教师巡回指导, 全班交流后归纳:赤壁的江山触发“客人”思绪, 他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如曹孟德等, 当年何等叱咤风云, 而今却不见踪迹, 由江水无穷想到人生须臾, 渺如沧海一粟, 顿觉人生的短暂渺小, 难免苦闷感伤。该环节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教师只须一带而过, 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应引导学生深入交流, 力求在思维的碰撞中发现真知灼见。

“精讲释疑”环节, 要求教师针对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的疑难或存在的共性问题, 拨开迷雾, 精讲解决。如上一环节第二个问题:“苏轼却为何有相反的人生态度?”学生难以把握, 所以放在这一环节解决。教师首先提问:苏轼在文中阐述了一种什么道理?表现了他怎样的人生态度?学生结合背景资料, 积极思考, 展开讨论, 教师归纳、补充:“乌台诗案”是新旧两党之争中, 苏轼遭遇的一次重大打击, 面对迫害, 他达观自适, 善于利用自然美景解脱自己, 虽以物喜, 不以己悲, 胸怀苦闷却能得到慰藉, 身处迫害却开朗旷达, 表明了他正直的政治理想和高尚的人格操守;他从江水与明月中悟出了变与不变的道理, 具有辩证思想;结尾劝勉“客人”, 转悲为喜, 开怀畅饮, 客人的心境, 其实也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流露。

练习巩固”环节, 要求练习的设计应紧扣能力培养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 通过练习达到消化、巩固知识的目的。本环节安排了如下练习, 以夯实文言基础知识:整理通假情况;指出句中的活用情况;翻译“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 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等极具感染力的句子。对于练习, 学生均能当堂完成。

2、开展课例研究, 促进反思提高。课例以教师的教学实践为基础, 通过对一节课的若干教学事件的描述, 使之形成个人反思的对象、理论研究的素材或他人学习的范例。《赤壁赋》教学中, 形成了系列活动的文字资料, 如备课笔记、成型学案、听课记载、反思体会等, 便构成了课例研究的依据。备课组评议认为:本课的导学案是备课组集体智慧的结晶, 所以比较实用, 操作性强, 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课堂效果较为理想;但本课安排两个课时有点紧, 学生朗读训练较少, 因此为完成课后背诵全文的作业, 会花费很多时间, 势必加重学生负担;如能安排三课时, 前两课时分段熟读, 读出感情, 读出语气, 精彩语段当堂成诵, 第三课时便水到渠成地完成诵读任务。教者同时提出:若安排三课时, 最后的练习内容可移至第二个环节, 结合解决疑难进行;第四个练习环节应适当拓展一些课外的文言语段, 如《后赤壁赋》的内容, 既有助于本文的理解, 又有助于文言阅读能力的培养。大家表示赞同。在之后的文言篇目教学中, 备课组逐步提出一些中肯的意见, 后续的教学中, 大家实验比较、反思改进, 觉得获益匪浅。

商业运作“火烧”《赤壁》 第9篇

上映18天,票房2.6亿人民币。

连续上映一个月,票房超3亿。

上映伊始,毁誉参半。

从史诗大片的宣传转向了娱乐大片,励志大片的造势。

这,就是《赤壁》,火烧票房的《赤壁》。

大明星,大导演,大投资,大制作,大宣传,大炒作。

7月10日,《赤壁》正式公映,这把大火,从此燃遍内地票房,直到海外市场。

不过,观众看后反应两极,一方面叫好者有之,另一方面,网上恶评如潮。但不可否认的是,《赤壁》在票房上无疑取得了成功。

心理学角度的窥探

在《赤壁》公映之前,笔者无意间问了几位朋友,他们都说会去看《赤壁》,因为觉得这个电影很吸引人。

在看过电影之后,朋友们相聚,都在说《赤壁》的不好。其中一个人突然说:“既然这么不喜欢,为什么我们当初选择买票去看呢?”

很多观众都对《赤壁》感到不如原来期望的好,可是仔细想来,在电影公映之前,都是满怀热情地去看《赤壁》的。也许这个电影不喜欢,但是买了票,已经让电影获得了想要的票房了,喜不喜欢,只能是自己体味了。其实,不光是《赤壁》,很多大片在观众买了票观看之后都大呼上当,但是大片已经得到了想要的收益,至于毁誉已经不是那么关心了。所谓叫座不叫好,就是这个情形。

那么,在最初的时候,为什么观众们会心甘情愿地掏腰包呢?一位营销专家从心理学角度入手,做出如下解释:

梁朝伟、金城武等一干大腕都有着不俗的演技,在观众们看到之前他们的一些作品中,他们所饰演的人物多数是非常逼真,所创作的影片大多是比较值得观看的电影。于是观众不由自主产生了一个判断:他们出演的影片,很有可能是精品。因而观众们选择了买票看电影,期望能看到一部好片子,结果可能是不尽如观众们的意,不过,票房如意了。对于名演员的信任,是观众买票的原因,也是票房的保证。这就很好地说明了为什么现在的大片中总是要采取巨星云集的方式了。

由这位专家的分析,可以看出一些《赤壁》“拉票”方法的端倪:

第一,《赤壁》的投资方是很清楚观众心理的:好演员+好导演+大制作=好影片。于是,在宣传时,观众们会很“频繁”地看到:吴宇森导演,梁朝伟,金城武,林志玲,胡军,赵薇一系列星光闪耀的名字,以及国产电影史诗级大片之类的字眼。这实际上是宣传方给观众的一些心理暗示:这有声名显赫的导演,有着许许多多的影帝影后,還有着高投入的鸿篇巨制,你觉得这部影片会拍得不好吗?而大部分的观众们,也正是由于这一个很“明显”的“暗示”,觉得《赤壁》会是一部情节场面都上佳的影片。于是,观众们在宣传攻势的诱导下,走进了影院。

当然,不排除有一些观众就是追星族,就是冲着某位明星去的,但是大多数观众的确是受到了上面暗示的影响。

一位受访的普通观众说:“当初我在很早就听到有这部影片,而且当初的宣传中还有周润发,虽然由于一些原因变成了金城武,但是这部影片仍然是众星云集。我就想看看,众星云集的电影,是个什么样子。”

于是,观众们就买了票,虽然电影不叫好,但是商家乐不可支。

第二,在心理学上,人们的行为心理中有一种类似于条件反射的心理,叫做回馈。也就是说,当一方主动示好的时候,另一方大多数做法会是回应,并且予以相应报答。

作为深谙此道的宣传者,当然会抓住人们心理的这一点“条件反射”大做文章。于是可以看到,导演演员一次又一次在各个节目中出现,无论是“畅谈”心路历程,还是才艺展示,抑或是“献拙”,忙得不亦乐乎。

这一系列的宣传行为,一方面是在推动影片人气,另一方面其实就涉及到了上面的回馈,也就是,演员们在努力地向观众们示好,即:我向你展示一些我的“隐私”,展示一些我的能力,请你以买票的方式来回馈我的付出。

这个宣传手法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见的,比如外国常有的某募捐组织送给路人一些鲜花,而路人的回馈就是捐一些钱。成功地利用这种手法,也会得到很大的收益。

由此看来,真正拉动观众们掏腰包买票的,其实是那些运作高手的运作,并不一定是影片本身。现代商业运作中,不乏此类例子。

《赤壁》团队精于商业运作

《赤壁》,无论其内容如何,反响如何,商业上的巨大成功,无人可抹杀。毕竟,对于一部电影来说,票房才是硬道理,再好的情节,再好的创意,如果票房冷冷清清,剧场门可罗雀,那么,这部片子即使可能会获得很好的口碑,但投资收不回来,在商业运作仍然是失败。

可《赤壁》为什么会获得这么大的收益,这与它的前期商业运作是息息相关的。

在《赤壁》推出的前期,吴宇森导演携主创人员,在各媒体中频繁出镜。于是,网上不时出现这样的新闻:“《赤壁》主创人员现身×××”;“《赤壁》的××看点”;在电视上,各档娱乐新闻铺天盖地地宣传,梁朝伟、林志玲几位明星也奔波于各娱乐节目之间,时而在这个节目中表演才艺,时而又在那个节目中接受访问,为《赤壁》造势。同时,推出一些精美的有争议的海报,放出一些小小的宣传片段视频,吊足了观众的胃口。

这样的宣传手段虽然并不新鲜,但是与大多数大片的韬光养晦相比,《赤壁》可谓是锋芒毕露。毕竟,在目前华语市场环境下,由于大片的数量越来越多,单纯的大片宣传已经不能像早期那样吸引大多数观众的眼球了,只有果断抛出自己的亮点,去让人注目,才有票房吸引力的基础。《赤壁》除了名导演名演员的亮点之外,所选择的时机是奥运前上映,也是有很深入考虑的。因为在当时,随着奥运会的即将进行,一切与中国相关的文化元素都已经被发掘出来,引起极大的关注度。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三国演义》中最令人惊心动魄的一战的赤壁之战,当然也是吸引人眼球的元素之一。在这个档期推出《赤壁》,较奥运后推出,其潜在的心理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赤壁》的另一个令人很有思考价值的宣传手段是利用博客。在目前,网络上的博客已经不单单是一种发表文字感想的方式了,很多时候,博客可以作为宣传手段之一。据网易有道搜索提供的数据,在今年春夏话题榜的电影榜中,《赤壁》高居话题总量的第三位。前期宣传和明星加盟对于《赤壁》这部电影的造势固然非常重要,可是一篇篇博文写着同样的话题,又是对《赤壁》本身的一种宣传。看着越来越多的《赤壁》的字样,读者们势必会对电影产生足够的兴趣,最终在公映期间掏腰包,去看电影,这就是宣传的目的所在。

“票房已经不能和电影质量画等号的今天,如何用一波又一波的宣传吸引观众的眼球,《赤壁》的运作,无疑是一个值得考虑的范例。”一位专家如是说。

《赤壁》:一种文化两处闲愁 第10篇

一愁文化东逝水

根据官方统计, 7月10日上映的《赤壁》 (上集) 在观众中反响巨大, 吸金能力强劲。首映日当天即缔造了2700万元的票房数字, 这一数字刷新了华语片内地首日票房的纪录。业内人士分析, 照这样的势头, 《赤壁》的内地总票房达到3亿元指日可待。

暂不管以后这部大片能赚回多少票房, 最起码, 《赤壁》向外国人展示出了一点:中国人并不是自古就是那个梳着大辫子、站在镜头前畏畏缩缩的枯槁之躯, 而是有着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般英雄气概的伟岸之身。这便是傲然挺立的东方文化、东方美学。

所以《赤壁》这种主动传承中国文化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 它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历史场景。尽管吴宇森卖了个关子, 在《赤壁》 (上集) 中, 观众并没看到火烧赤壁、草船借箭等浩瀚场景, 让人有且听下回分解的遗憾。但是整体看来, 《赤壁》 (上集) 可圈可点之处还是很多, 通俗幽默的情节与波澜壮阔的画面, 带来了视觉快感。整部电影在特效上、色彩上都做出了媲美好莱坞的成绩:大量的动作镜头和美妙的细节组合在一起, 尤其是美轮美奂的中国元素的渗入:风景秀丽的寥廓背景、高山流水的古雅琴音、阵势清楚的八卦阵图, 甚至添入关羽舞文、张飞弄墨的人文风流……在近几年的国产电影里算得上是一枝独秀。

但是吴导在人物塑造上却惹来了不少争议, 无论是爱编草鞋的刘备、一吼万骨枯的张飞、会摆POSE的关羽、会调情的周瑜, 还是为马接生的诸葛亮、点穴高手孙尚香、有心理障碍的孙权、患单相思的曹操, 在解放这些三国英雄的同时, 都让观众流了不少冷汗。

同样, 在情节上, 吴导试图通过每一个细节来表现三国人物的性格特征, 用肃杀练兵场上听笛子来表现周瑜的才情;同诸葛亮的斗琴来表现二人是“朋友”;孙权抉择对曹操是否作战时, 以打虎来隐喻他的复杂心理;给鸽子洗澡来突出诸葛亮需要“时刻保持冷静”……如此这些在国内观众看来是画蛇添足的描写, 最后都“付笑谈中”。

拍摄经典名著, 本身就是利害参半的:人物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容易讨巧观众;然而, 顾虑并非很少——隔着千载尘埃, 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瑜亮”, 和一个独属于自己的“演义”。这种经典的故事本来就是众口难调, 或许这也是其他导演不愿意去拍名著, 而更喜欢编造一些历史戏说的原因吧。这回吴宇森演绎的“情义梦”, 没有试图为迎合大众的口味去注重历史的重合, 而是走了“国际路线”。

结果不言而喻, 这样东不东西不西的人物让国内观众大跌眼镜, 于是乎各式各样的评论纷至沓来, 誓要贬之而后快。吴导对此的解释是:“外国人不懂中国历史, 他们也没有听过《三国》, 所以我们在剧本上、在设计上都有一番调整和设计。”他的意思很清楚, 电影是拍给外国人看的, 既然拍电影, 就是要去参展的, 就是要去获奖, 就是要去给国外的专家们高谈阔论的, 所以要符合外国人的口味, 最起码让洋人看得懂, 情节上于是就直白了, 语言上于是就可笑了, 人物上于是就简单了, 观众于是不知不觉就成了文化上的弱势群体, 偏偏这种文化体现在了美学上。在文化视觉化的今天, 这绝不是一个好现象。

二愁挺立几英雄

不得不承认, 我们正处于一个由情节时代步入色彩时代的过渡期, 大量的信息必须由最直观的影像来表现, 这种汇结在一起的信息流用简便的方法来冲击人们的右脑, 来撼动人们麻木的神经, 然后努力渗透进去, 变成我们大脑自然而然的一部分。

就像我们去看好莱坞, 完全不用理解什么是美国文化, 梦工厂已经把这种近乎荒诞的抽象文化变成了行为上的图像模型。我们从中发现了什么, 没有人知道, 但是图形上的心理暗示已经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于是, 大家都在说:看啊, 这就是美国文化, 令人魂牵梦绕的大众情人。

可如果非要给它下个具体的定义, 估计傻眼的就不单单是几个人了——这就是文化侵略, 遍布全球的妖娆罂粟花, 不用去刻意种植, 视野所及之处都是它飘摇的美丽。

中国美学会副会长高建平先生在《美学与文化·东方与西方》一书中有这样的观点, “只有来自中国文学艺术的实际, 能够为这种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大量存在着的活动提供解释和指导的理论, 才是真正的中国美学。从这个意义上说, 中国美学找到了自己的真正根基。它与国外的美学的关系, 是一种对话的关系。维持和发展这种关系, 是非常重要的。”

但事实上, 在电影这个领域, 二者并不是平等的。近些年来, 国内拍了不少大片, 动辄几千万上亿的投入, 结果却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不论是以色彩取胜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和《无极》, 还是坐而论道的《夜宴》和《十面埋伏》, 都招来骂名无数, 让恶搞之风盛行不衰。国内尚且如此, 在国外的境遇可想而知。相较于同期在国内上映的好莱坞电影, 国产片的劣势显露无遗。

这是一个悲哀的事实, 而在目前我们确又无能为力。吴宇森的《赤壁》只是一个影子, 这个影子试图表现我国庞大文化的身躯, 但前提是必须穿上西装。纵然变得面目全非, 也要寒心地走下去。就算没有吴宇森, 也会有其他人走这条路。

西方化的《赤壁》只是这个时代过渡的产物, 但是我们必须明白, 无国界的文化虽已深入人心, 可是强势文化正试图让我们按照它的规则来。今天是电影, 明天就可能是唐诗、宋词, 甚至是语言。长此以往, 谁来保证我们民族的文化独立性?放开了就要走出去, 但走出去不是苟同, 更不是奴化。

笔者想起了功夫巨星李小龙的传奇经历, 他在外国人无法理解飞檐走壁、气吞山河时把中国功夫推向了世界。如今, 外国人都知道“Chinese kongfu”, 而不是变了质的花拳绣腿。我们现在就是需要多一些这样挺立的英雄, 去传播中华文化的精髓, 而不会蓄意“淡化”文化门槛, 投西方所好。文化是有独立人格的存在, 是多元化的聚合体, 只有尊重它的本源性, 保持其自身的完整, 方可教化世人, 感动世界。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赤壁》】相关文章:

赤壁赋后赤壁赋09-03

赤壁设计07-26

赤壁之战07-29

赤壁赋反思06-29

后赤壁赋阅读06-19

赤壁赋课后练习09-06

赤壁赋原文范文05-21

赤壁26攻略范文05-26

赤壁旅游攻略范文05-27

高中语文 《赤壁赋》教案06-04

上一篇:冬季施工质量下一篇:运用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