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职工党员管理

2024-09-17

教职工党员管理(精选6篇)

教职工党员管理 第1篇

寝室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基本场所, 随着高校教育的社会化发展, 学生寝室将成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党员教职工通过走访寝室、座谈、个别交流和参与学生寝室活动等形式, 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和理论政策宣传指导, 对深入了解和引导学生, 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有重要意义。党员联系寝室是学生党建工作的纵深发展, 是一项全新的、复杂的、系统的工作, 充分发挥广大党员教职工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全新和重要的实践课题。

二、建立党员教职工联系学生寝室成果

1. 加强德育, 巩固大学生良好风尚建设。

联系的教职工党员可以直接面对大学生寝室中存在的各种思想问题, 有的学生在寝室学习和获取信息、交流思想, 有的学生却在寝室上网聊天、玩电脑游戏、散播负面社会舆论、发泄消极情绪等, 此时学生寝室变成了凭极端个人主义思想、腐朽的享乐主义人生观, 以及其他颓废的意识形态和行为习惯的“避风港”。联系的教职工党员可以直接针对大学生寝室中的问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建立起高校全体教职员工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体系, 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战斗堡垒和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教师党员走访寝室, 能深入学生, 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生活现状、难点热点等问题, 然后分重点、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 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有的放矢, 使学生的思想、个性和品质等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弥补课堂教育的不足, 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见实效

2. 党员教职工参与学生寝室活动, 有助于寝室凝聚力建设。

党员教职工联系学生寝室可以更广泛地发动党员力量, 更全面地帮助全校学生。可以使党组织由点对面的辐射力量变成为点对点甚至一对一的帮扶力量。使党组织有更多的精力可以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困难和问题。

3. 能够辅助学院工作, 起到较好联动作用。

党员教职工联系学生寝室可以直接面对寝室内部矛盾进行疏导, 及时发现学生异常动态, 成为寝室卫生、学生学习、生活习惯的督查和引导。通过了解他们学习与家庭情况、社会交往、人际关系、心理健康以及班风学风情况, 倾听学生的意见、建议和要求, 反应给有关部门;对新生、毕业生、特困生和需要心理帮助的学生等特殊群体进行重点关注和个别辅导;搭建学生与学院、辅导员之间的桥梁, 形成多交叉点, 确保学生、学校的安全稳定。

三、当前党员联系寝室存在的问题

1. 形式主义过多。

一些党员教职工做工作不去认真领会中央精神, 也不去了解实际情况, 习惯于做表面文章, 只唯上、不唯实, 只讲求走访次数不讲求质量, 以达标为目的。联系记录寥寥几句, 或者瞎编乱造, 表面成绩优秀, 却不能够真实反应学生实际情况, 没有任何价值。

2. 责任心不强、工作浮于表面。

部分党员教职工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方式刻板、居高临下, 喜欢摆架子, 以教育者和说服者的姿态出现, 不能很好地与学生形成互相信任的关系、朋友关系。这样反而遭到了学生的反感, 引起学生的逆反情绪, 形成了负面作用。

3. 部分党员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功底薄弱。

部分党员教职处理一些问题的时候没能做到游刃有余;部分党员教职工在工作中的表现还不是很成熟, 从而忽略了自身引导作用;有个别党员教职工有畏难情绪, 工作缺乏持久性。

4. 党员教职工联系学生寝室受客观因素影响。

实际工作中机关党员教职工占一定的比例, 行政事务多, 走访寝室时间段受限, 容易与学生上课时间冲突;课余时间走访寝室会影响到学生的正常休息, 这样将大大影响对学生的了解程度, 专业方面能够给予学生的指导很有限;教师与学生联系渠道单一, 活动地点普遍在学生寝室, 面对面的交流沟通, 降低学生的积极性, 感觉单调乏味。

四、高校构建党员教职工联系寝室的长效机制

1.党员教职工师德师风、德育工作能力的提升。古语说得好:“亲其师, 信其道”, “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党员教职工在与学生寝室联系过程中能够最直接的展现师德师风, 直接影响着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和诚信行为的践行。因此, 高校应高度重视师德建设, 采取措施保证党员教职工的师德师风水平和德育工作水平。

2.学校要不断提高党员教职工的整体素质, 加强心理、就业、管理等方面专业能力的培养, 建立全面而专业的培训机制。党员教职工虽然具有高学历、综合素质强, 但指导学生的相关经验不足, 对服务对象缺乏了解, 以及缺乏服务技巧, 常常事倍功半, 常常得不到学生的认可, 难以与学生交心, 也会打击自身的自信心。因此, 应当建立和健全党员教职工联系学生寝室的培训。通过培训, 使党员教职工明确活动的使命与目标, 提高专业知识技能, 增强沟通交流技巧;通过配备职业导师、心理咨询师, 为党员教职工提供指导, 完善其知识结构, 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这样可以激发党员教职工潜能, 使他们具备与学生联系所必备的技巧与知识, 从而提升服务能力, 激发服务动机与士气, 增强服务效果。

3.加深教职工党员对党性和党性教育的深刻领悟。只有加深党员教职工对党性和党性教育的深刻领悟, 才能够对所联系寝室学生传递正能量, 培养他们强烈的自律意识和道德素质。

4.拓展与学生联系的平台和时空范围, 和学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朋友情谊。不断丰富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渠道, 活动场地可以拓展到图书馆、周末影院、电子阅览室、食堂等场所, 沟通平台可通过网络、短信、电话等, 多渠道、多平台的交流沟通, 可以使学生从内心放松。与学生联系的时间不能局限于工作日内和学期中, 可以充分利用周末、节假日, 参与到学生的生活、活动中去, 帮助学生解决困扰, 摆脱烦恼。从生活中、点滴中关心学生的发展, 让学生感受到被人重视、有存在感, 而不是形式主义下的装饰品、配合者, 能够敞开心扉的地与所联系的党员教职工交流感情, 这样才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5.建立科学完善的运行机制, 健全党员教职工联系寝室制度。高校的党员教职工联系寝室, 必须针对自身特点进行调整。建立党员联系寝室领导体制, 需成立党员联系寝室领导小组, 构建一套由学校党委领导、纪委规划督促、以思政部理论教育为主渠道、学生工作部具体实施、党团组织辅助、组宣部门支持配合的领导体制。在学校寝室文化的理论研究不是很成熟的前提下, 拟定制度需充分调研, 结合学校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及道德现状, 围绕学院发展的中心任务, 处理好学生自身发展和学校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学校人才培养的关系, 与教风、学风、管理作风的关系。这样才能确保制度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前瞻性。

6.构建激励政策, 促进良性循环。学校应该扩大宣传力度, 广泛推广制度。制度建立之前, 充分听取和吸收广大党员教职工和学生的意见, 汲取众人智慧, 体现师生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制度建立以后, 多渠道多形式宣传其意义、目的和要求, 以达到提高党员教职工参与制度建设的热情和遵守制度的自觉性。

教职工党员通过联系学生寝室的形式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和需求, 把握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 为学生排忧解难;指导建设整洁有序的卫生环境、积极向上的寝室文化和文明有序的公寓环境;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人生规划, 设立成才目标和职业生涯设计;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提升高校学生党员的质量, 壮大高校党员队伍的力量, 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长期发展,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育优秀的人才。

摘要:党员教职工联系学生寝室的活动能够充分发挥广大党员教职工的先锋模范作用, 全心全意地为同学服务, 及时发现和解决同学们在思想、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全方位对新生予以正面引导, 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培养了党员教职工和学生的感情, 建立了立体化关系网, 促进了学校党建工作和和谐校园的建设。

关键词:党员,教职工,寝室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中发[2004]16号) [Z].

[2]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2005, (1) .

[3]纪智宏.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本科生党建工作——以“学生党员联系寝室”制度为例[J].思政讨论, 2011, (02) .

[4]创新育人模式着力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思想教育研究, 2010, (02) .

教职工党员管理制度(本站推荐) 第2篇

为了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先进性长效机制的要求,进一步规范我学院教职工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现根据校党委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以下教职工党员管理办法:

一、教职工党员的组织关系:

1、凡应聘在学院从事专职工作半年以上的教职工党员,应按照规定将党组织关系转入学院党组织,接受学院党组织的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因特殊情况不能将正式关系转入学院党组织的教职工党员可持原单位党组织开出的临时证明信或《流动党员活动证》到校党委组织部进行登记。

2、不按规定转来正式组织关系或不开据临时证明信或《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党员,在学院不能享有党员权利,不能参加党组织的活动。

3、教职工党员在聘任期满后不再续聘的或提出辞职的,在办理离校手续期间一并将党组织关系转出(最迟不超过一个月)。

二、对教职工党员的要求:

1、总的要求:应按照党章的规定,自觉履行党员义务,按时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按规定缴纳党费,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思想,积极做好党组织分配的工作,(范文网 )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发挥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

2、具体要求:教职工党员在学部要按照“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的要求,成为五个方面的模范:

(1)、坚持认真学习,做自觉学习的模范;

(2)、牢记党的宗旨,做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模范;

(3)、创一流的业绩,做“三育人”的模范;

(4)、密切联系群众,做服务群众、搞好团结的模范;

(5)、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做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的模范。

三、对教职工党员的管理措施:

1、入校

(1)、做好入校党员身份的确认工作,认真检查组织关系介绍信和临时证明信、《流动党员活动证》;

(2)、编入教工党支部,填写党员情况登记表、简历、教职工党员档案;

(3)、党员参加教工党支部的组织生活,按规定缴纳党费。

2、外出

(1)、党员外出(三个月以上较长时间的外出学习、培训)要向党组织报告,说明外出事由、时间、地点和联系方式等情况;

(2)、党支部进行“行前教育”提出要求,按规定进行登记并发给《流动党员活动证》;

(3)、党员在流入新单位后,应主动与流入党组织联系;

(4)、党员在流入的新单位后,应参加组织生活,按规定缴纳党费;

(5)、党员返回学部后,要及时将《流动党员活动证》交给党支部查验,向党支部汇报外出期间的情况。

3、实行奖罚制度。每学年在党员自我总结,党支部民主评议的基础上,评出优秀党员进行表彰,对表现较差的党员给予批评教育,违纪的要按党纪给予处分。奖罚材料归入党员的档案,党员离开学校时,与其组织关系一起转到其所在的党组织。

4、实行责任分工到人的管理,即实行以党支部为基础,党总支、党支部齐抓共管,两级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党总支根据本总支教职工的实际情况,提出每学期教职工党员教育的要点及相关活动的计划;了解党支部对教职工党员教育、管理的情况,并组织交流经验。党支部具体落实对教职工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在新教职工进学部时,要及时了解其中的党员,督促其及时接转组织关系,并填写党员登记表,引导督促党员在工作、学习等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党员过好组织生活,按规定、按时间缴纳党费,定期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活动;搞好对预备党员的转正的教育与考察。

教职工党员管理 第3篇

关键词:高校;党建;党内关怀;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0—01 27—02

所谓“党员关怀”,就是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将“人文关怀”思想引入党内生活,尊重党员应有的权益和需要,通过各级党组织关怀党员、党组织内党员间相互关怀等措施,对全体党员进行真情关怀服务,使党员充分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永葆党的先进性。

一、高校对教职工党员实施党内关怀的重要意义

1党内关怀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客观需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路线,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忙于经济建设,导致“有组织少活动,有活动少质量”的现象在一些地区和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些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如何切实解决好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避免部分党员对党组织的疏离、隔膜甚至淡忘,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各级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党内关怀”意识,寓教育管理于关怀服务之中。

2党内关怀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从基层现状看,党员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困难还比较多。我们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但对每一个共产党员来说,都是有血有肉、有家庭子女的普通人,都有着和每一个普通群众一样的物质文化需要,党员个人的利益问题也不在社会利益格局之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的加剧和利益群体的多样化,党员的利益需求也在向多样化发展,对党员的权益问题不能再是羞于提及而是现实地摆在了我们面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把“党员奉献社会、谁来关怀党员”的问题提上日程,就成为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3党内关怀是提高管理工作水平的需要。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管理的方式、方法都应该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高校教职工党员党内关怀的水平也是学校管理水平的体现,因此提高党内关怀的水平也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高校教职工党员党内关怀存在问题和困难

当前,建立健全高校教职工党员党内关怀激励机制存在着一些具体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党内经费显得捉襟见肘。高校基层党组织主要承担密切联系教职工的责任。要切实担负起这一责任,基层党组织必须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以保障自身的正常运转。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对基层党组织提要求多,给条件少。基层党组织活动的正常经费来源少,数额有限,限制了党组织活动的开展,对党员的关怀也因为经费问题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2党内关怀的对象范围偏小。基于现行的工作习惯,高校基层党组织平时关怀的对象往往更多的是弱势群体,如生活困难的党员、学习有困难的党员、暂时出现特殊困境的党员和退休党员等;而对于普通党员来说则关注度大大降低,甚至没有。这直接导致了普通党员感受不到党的温暖,特别是对于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党员来说,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异导致他们在思想上产生巨大的波动。

3制度关怀少,随意性较大。高校各级党组织、广大组织工作干部对“党内关怀”问题还是非常重视的,但往往没有正常化、制度化,形成长效机制,具有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的随意性特征。在普通党员看来,就是想起来就关怀,忙起来就不关怀,这对于高校相对更加理性的教职工党员来说感觉尤其强烈。

4当前教职工科研压力大,教学任务重等因素,也增加了对党员教育、管理和党内关怀的难度。高校的教职工,特别是高校的一线教师,即有教学任务,又有科研任务。现在的许多考评机制实行一票否决制,大大加重了教师的工作压力,使基层党组织在进行活动组织时遇到参与积极性差、反应不热烈等诸多问题。作为基层党组织,对于解决教师的科研问题等诸多教师迫切关心的实际问题又力不从心,从而使部分党员感觉参与不参与无所谓,参与不参与一个样。

三、对高校教职工党员进行党内关怀的途径和措施

针对教职工党员中的不同情况,针对目前高校教职工党员党内关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们要善于创新方式方法,探索适应全方位需求的关怀措施。根据高校教职工党员的实际需求,可采取如下措施对教职工党员实施“全方位关怀”:

一是政治关怀。它的目的是确保教职工党员始终和上级党组织保持一致,同时使他们体会到党的政治温暖。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完善党员行使民主权利的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党务公开制度,对党组织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等,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公开,切实保障党员对党内党外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特别要注重建立和畅通离退休党员的利益诉求渠道,充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

二是思想关怀。这主要指的是除了和上级保持一致外,针对教职工存在的各种各样的思想问题要及时进行思想关怀,帮助他们处理好这些问题。始终关注党员的思想状况,适时进行党员谈心,全面把握党员一定时间内的思想动态,进行科学的分析与引导,化解误解,消除困惑。

三是亲情关怀。这主要指的是要让教职工党员体会到家的温暖,在他们生病时组织会及时派人看望,在他们取得荣誉时组织上会及时给予表彰和肯定。针对家属工作安排、子女人学、父母就医等党组织同样需要尽可能地给予帮助。积极组织党员参加丰富多彩、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营造重视锻炼、健康生活的良好氛围等。

四是智力关怀。高校的教职工党员需要不断地补充新的知识、提高新的技能以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要。根据教职工党员的工作实际和个人职业方向、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为其发展提供必要的基本条件和帮助,特别针对青年老师党员,通过传、帮、带,使他们尽快渡过教学关、科研关、学术关,鼓励支持他们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培训和进修等。

五是环境关怀。要为教职工党员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主要包括工作环境、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三个方面。为教职工提供一个相对固定而安静学习与工作环境必将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和知识的学习。要关心教职工党员的生活环境,为他们解决住有其所的问题,使教职工党员在此方面少用心甚至不用心,从而将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

六是经费保障。全方位的党员关怀,离不开一定经费的支持,因此要设立专项经费,保证有较充足的财力对党组织和党员进行关怀。

七是表彰奖励等。要形成定期和不定期总结和表彰的制度,坚持定期评选优秀共产党员和党务工作者,及时对在学习和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党员进行表彰,对党员的成绩和付出给予及时的肯定,同时树立先进典型,让党员既得到肯定又学习有目标,前进有动力,工作生活有榜样。

总之,要通过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思想上引导、感情上慰藉、发展上帮助教职工党员,使高校教职工党员的党内关怀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党员教职工集中学习小结 第4篇

集中学习活动总结

按照玛教党发【2011】42号文件要求,我校党支部对这次集中学习活动非常重视,及时进行安排,认真落实学习培训,下面就将这次集中学习活动情况作简单的小结。

按照教育局党委的安排部署,乐土驿镇学校党支部于2011年6月25日召开了支委会,学习传达了玛教党发【2011】42号文件精神,并对我校党支部如何组织好这次集中学习活动作了具体的安排,提出了学习要求及注意事项。为了便于学习,更好的组织这次集中学习活动,学校党支部统一制定学习计划,以小学、中学党小组为单位,各党小组按照党支部的安排认真组织党员、教职工学习培训。

学习做到了“五有”,即有组织、有安排、有考勤、有笔记、有心得,并对教职工的学习笔记及时调阅。按照上级要求保证学习时间,学习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等形式进行。1月12日,中小学全体党员、教职工集中在一起,对本次集中学习教育活动进行了总结。

通过这次集中学习培训活动,使党员的党性意识、宗旨意识、法制意识、大局意识和思想政治素质有了明显提高。通过学习,还使大家认识到,教育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指导,离不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引领,离不开经济社会发展的依托,离不开各族人民团结和谐的政治局面,更离不开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强大支撑。

总之,这次集中学习培训活动搞得很成功,达到了预期的教育目的。党支部高度重视、精心安排,认真执行考勤制度,保证了学习培训的顺利进行。广大党员、教职工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并认真按照党支部的学习要求完成了各项学习任务,使得这次集中学习培训活动圆满结束。

乐土驿镇学校党支部

乐土驿镇学校全体党员教职工

集中学习活动总结

教职工党员管理 第5篇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一个以微博、微信、飞信等为标志,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以最为大众化的方式为途径的“微时代”已来到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并对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宣传方式构成严峻挑战。为顺应时势发展需要,新桥煤矿党委运用“互联网+”思维,通过创新运作方式,开设“新桥党员之家”微信公众平台,将新媒体打造成提升新桥形象的重要窗口。

关键词:党员之家;公众平台;新媒体;思想教育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当前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煤炭企业面临产能过剩、订单减少、经营困难、企业效益下滑,职工薪金涨幅缩减等诸多不利因素。在新常态下,能否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政治优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也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更好地把握思想政治宣传工作的主动权,新桥煤矿党委从抓好党的意识形态这一重要工作的战略高度出发,依据新情况审时度势的开展工作,积极研究应用新媒体,“新桥党员之家”微信平台应运而生。

一、开设栏目及功能特点

(一)主要栏目

为努力把握价值引领主导权,新桥煤矿党委坚持问题导向,辩证看待“微时代”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努力做到既不回避问题,也不束手无策,既坚持“微时代”的影响力可以“为我所用”,又善于发现挑战中蕴含的“化危为机”的机遇,主动搭建平台,抢占价值引领制高点。“新桥党员之家”微信公众平台开设有【时事政治】【一句话新闻】【党史知识】【历史上的今天】【聚焦安全】【反腐倡廉】【先锋模范】【历史人物】【快乐生活·开心工作】【人生箴言】等栏目,图文并茂,不定期推送相关知识,无需加好友即可实现一对多的点面式信息共享,受众范围广泛,受到干部职工的一致点赞。

(二)功能特点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广大职工的媒体接触和使用习惯也随之改变,大家越来越离不开对网络的依赖,这也带来了思想宣传工作由主导受众向受众主导的转变。为让思想政治工作更加生动有效、更加深入人心,新桥煤矿党委将“新桥党员之家”微信平台的开设应用与当前企业形势任务宣传引导联系紧密,主要以“思想性与娱乐性并重,观念引导与典型选树并重,服务指导与安全宣教并重,立足矿区与放眼行业全局”为原则,聚焦微信公众平台,实现了信息一对多的传播,主要实现了以下功能特点。

1.开阔眼界,增强发展信心。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将行业行情以及公司新近发生的新闻动态及时发送分享,让广大职工对当前企业形势有个较为清晰的认知,从而增加发展自信心和自豪感。

2.一发多收,搭建学习平台。只要是添加了关注的微信用户,都可以对其信息进行转发和分享。通过一对多的点面式信息共享平台,让职工在互动分享中提升集体感、荣誉感,增强企业发展透明度,较之报纸、牌板、条幅等宣传载体更及时有效。

3.突破常规,营造网络阵势。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任务艰巨,单靠一张报纸、一块牌板的传统载体,已经满足不了新时期下的思想政治宣传工作需要。“新桥党员之家”将网络教育作为职工思想引导的有效载体,借助网络信息覆盖面广、灵活有效的特点,实现了传统载体与新媒体的完美结合,达到了以传统媒体帮助新兴媒体,以新兴媒体促进传统媒体的1+1>2的效果。

4.形式灵活,运作平台免费。该平台与传统的报纸、牌板等宣传载体相比,具有快捷、灵活、智能等特点,不仅完全免费,而且支持二维码扫描,职工只需要拿出手机,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加入。它所提供的广泛开放的信息共享平台,恰恰契合现代矿工渴望交流、手机网络冲浪的价值需要,这为矿党委创新开展新形势下职工思想教育管理提供了新途径。

二、实施效果

互联网新媒体将是中国未来二十年内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新桥党员之家”新媒体公众号,开创了矿党委网络宣传的新时代,借助“互联网+”思维,将新媒体打造成提升新桥形象的重要窗口,让职工在指尖移动中了解新桥信息,搭建起企业文化展示和舆情应对微平台。

该平台开设以来,已有1300多名干部职工申请加入该平台,累计发送各类时政栏目及行业行情信息280余条,不仅增强了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而且在广大职工群众中也形成了强大的舆论阵势,为在党员干部中积极凝聚企业发展正能量,推动矿井安全发展打下了思想基础。这一创新做法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凝聚了职工队伍。利用微信平台开展形势任务教育,是新桥煤矿党委应对严峻的煤炭市场形势,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破解难题、助推发展的金钥匙。矿党委立足于为推动企业逆势发展提供强大的正能量,广泛开展形势任务教育,职工需要什么,矿党委就推送哪方面的材料,所推送的消息大量运用网络语言,插图,内容涵盖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典型选树、形势分析等,图文并茂,可读性较强,点击量持续攀升,在广大职工群众中反响强烈,先锋模范意识和作用得到持续强化。

二是彰显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微信内容集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多种信息形式,拿出手机就能讲上一堂课,方便快捷。各党支部将“新桥党员之家”的部分内容作为“三会一课”的信息来源,通过主动引导党员密切关注,踊跃交流,用身边的先进典型事迹教育身边的人,使之成为企业与党员交流的平台,增强了企业党建思想文化工作的渗透力和亲和力,进一步彰显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三是巩固了党委政治核心地位。长期以来,企业党群工作在统一职工思想,团结职工力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搞好党群工作是企业各项经济工作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整体下滑,企业经营管理压力加大,这使得部分职工出现了思想波动,矿党委紧跟形势,创立了“新桥党员之家”微信平台,平台栏目设置、信息来源均为人民网、中国煤炭报、河南能源报、永煤信息等各级主流媒体,通过准确把握职工价值取向和传播引导,为企业树立了良好形象,弘扬时代主旋律,凝聚了精神正能量,在助推矿井安全发展中发挥了舆论引导作用。在建设网络宣传阵地的同时,矿党委坚持“因地制宜、统一规范、灵活多样”的原则,规范党支部建设形式,把信息化手段充分应用到党员学习、教育、服务、管理的各个方面,推动党员教育和党建工作上手机,上网络,推行“微课堂”等教育培训新模式,拓宽党组织活动空间,拓宽党群、干群互动交流渠道,增强了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积极性,巩固了党委政治核心地位。

四是抓实了舆论导向。利用微信平台可充分借助企业内部媒体和宣传文化阵地,及时宣传、报道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上级组织的工作要求以及企业的重大决策。围绕企业扭亏增盈、改革发展、积极开展形式任务教育,不断增强职工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同时针对职工关心的重点、热点及难点问题,做好释疑解惑工作,引导职工凝聚正能量、提振精气神、打好主动仗。“新桥党员之家”微信平台设立以来,以思想积极凝聚人心,向外对标,及时透析行业发展形势;向内对标,积极宣传企业生产经营中取得的新成就和自身比较优势,让广大干部职工在学习认知中增强了危机感、自豪感和使命感。

三、效益分析

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是保证职工队伍稳定,企业和谐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新桥党员之家”通过运用互联网和移动新媒体等技术手段实现了思想政治宣传工作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结合矿党委正在开展的“我与企业共发展,我与企业共存亡”的形势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沟通、引导、宣传作用,通过搭建党建信息宣传平台、典型经验和先锋人物展示窗口和基层党组织服务平台,传递新桥正能量、传播新桥好声音,弘扬新桥主旋律,为广大干部职工鼓舞了干劲,增强了发展信心和凝聚力,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精神力量和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

四、结语

当前形势下,煤炭企业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这个时候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信心不足比经济下滑更可怕,士气低落比能力欠缺更可怕,这时候是给广大干部职工讲信心,讲士气的关键时期。同时,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也强烈冲击着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运作方式。新桥煤矿党委本着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积极研究“微时代”网络发展的趋势和规律,把开拓“微时代”网络新领域作为创新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天地,作为加强、改进并实现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的新实践,通过微信网络平台影响职工的思想行为、价值取向,构成了“微时代”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企业党建.天津市众邦制版印刷服务有限公司,2015.6.

教职工党员管理 第6篇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7-0038-02

摘要:

本文针对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党建工作机制不完善,内监督不健全,党建工作保障不力等问题,提出了创新创新组织设置,促进组织建设网络化,创新管理制度,促进党员管理长效化,创新激励措施,促进党员创业活力化,创新活动新举措,促进活动方式多元化等措施,从而化解矛盾、理顺关系、调动党员积极性,体现了党建工作的成效,推进党的建设。

关键词:党建;管理模式;化解矛盾;激励

目前,各企业单位对普通党员的管理工作进行了一些积极而有益的探索,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了党员素质的提高。但随着党员数量的不断增多和人员的交替流动,给党员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新问题。

1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和难度

1.1思想认识不到位。基层党建工作不同程度地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部分党员“重业务、轻党建”的思想还根深蒂固,党建工作摆不上应有的位置,即使抓党建工作也是被动应付,缺乏搞好机关党建工作的责任和激情。 

1.2党建工作机制不完善。基层党建工作的考核奖惩办法、党员的教育管理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没有建立、健全和完善,基层党建工作缺乏必要的实施手段,号召力不强,推动力不够,工作难以开展。

1.3党建工作内容不丰富。基层党内组织生活缺少创新,存在流于形式的现象,吸引力和凝聚力不够;部分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思想教育缺乏针对性,教育内容枯燥,方式方法单一,缺乏生机和活力;党建工作的载体创新不够,基层党建工作无特色。

1.4内监督不健全。基层党内监督机制缺乏抓手,不够健全,渠道不太畅通;一些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对党内监督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接受监督自觉性不高,存在着不愿监督和不敢监督的现象,基层党组织的管理、监督职能难以充分发挥。

1.5党建工作保障不力。基层党建工作经费、人员等保障措施不落实。一方面,因缺少经费,造成基层党组织学习教育难、开展活动难、推进工作难;另一方面,基层党组织的党务干部绝大部分都是兼职,本身承担较多的业务工作,造成无时间、无精力去抓党务工作。

2创新党员管理模式措施

2.1创新组织设置,促进组织建设网络化。

2.1.1建立三级管理网络。根据党员队伍的特点,建立健全党委——党支部——党小组的三级管理网络。

2.1.2实行专人负责管理。党员所在的党支部要确定专人作为联络员,普通党员不论在岗工作还是在家休班,必须及时地向所属党支部和联络员提供相关情况和信息。指定的联络人要阶段性地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予以对支部工作改进。

2.1.3选好用好支部书记。选配好有能力、愿奉献、敢负责的人带队伍是加强普通党员管理的关键。如何把普通党员组织起来、凝聚起来,既要凭借党性修养、理想信念这些内因予以保障,还要依靠党组织负责人这些外因给予引导力的普通党员。

2.2创新管理制度,促进党员管理长效化。

2.2.1明确管理责任,实现管理一盘棋。明确各党支部对普通党员的管理职责,建立起一个以党委为中心,党支部和党小组共同负责的责任体系,以保证企业单位普通党员的工作、生活情况都在党支部的管理监督之下。

2.2.2健全管理制度,促进党员管理新机制。可以试着建立完善党员外出联系制度、学习活动制度以及党支部的组织协调、检查监督制度等。有必要制定《普通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实施办法》等制度。

2.2.3加强跟踪管理,提高普通党员凝聚力。把普通党员管理和人事关系管理结合起来,在办理人事关系代理登记的同时,登记普通党员的基本情况、联系渠道、工作状况,可以建立党员联络信息卡,及时掌握流动情况,从而实现动态式管理。

2.3创新激励措施,促进党员创业活力化。

2.3.1思想激励制度。对于普通党员,如何使他们保持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在思想认识上高于一般群众,正是普通党员教育管理中所必须着力加以解决的问题。可以从思想上加以激励鼓舞,不断提高普通党员的认识水平和思想觉悟。

2.3.2 典型激励制度。树立典型,发挥普通党员的模范作用。可将普通党员评比活动纳入支部工作议程,每年表彰一批表现突出的普通党员,通过典型示范、导向和辐射作用,努力打响普通党员这块牌子。

2.3.3淘汰激励制度。组织行为理论认为,没有淘汰就没有激励,一个组织的凝聚力与其内部不合格成员的数量及其所占据的地位成反比,一个组织奋发向上的活力也与一定的不合格成员淘汰率紧密相关。

2.4创新活动新举措,促进活动方式多元化。创新活动举措,可以把党组织活动同普通党员的本职工作联系起来,创新活动方式,有效解决普通党员“活动无场地、开会无效果、时间无保证”等实际问题。

2.4.1精心策划组织活动。要从普通党员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时间短、内容精、方式活、效率高”的思路,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使普通党员“每次活动都能带点收获回去”。如阶段性地布置组织生活会的专题内容和提纲,提出活动要求,坚持“业余、小型、务实、高效”的原则,开展富有吸引力的党组织活动。

2.4.2建立普通党员网上家园。以网络为载体,传递学习资料,开展学习讨论,交流学习心得,传达党内重大文件、重要会议精神等,使普通党员无论在何地可通过互联网实现网上过组织生活。

2.4.3加大工作经验交流力度。党支部要充分利用普通党员工作生活中的各种信息,为党员们提供交流机会,变“有活动无效果”为“有活动有效果”,让大家互相熟悉、互相交流,使支部组织的每次活动能成为“朋友会”、“群英会”。

3结束语

总的来说,普通党员的管理是新的形势下党的建设遇到的一个新领域、新课题。为了让更多的普通党员“高举党旗闯市场”, 去实现“党组织旗子树起来、党员身份亮出来、党的凝聚力强起来”的要求,我们应该针对企业普通党员具体特点和状况,认真研究,努力探索,不断推进普通党员的教育管理,使一个个普通党员能够成为一面面流动的红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新形势下创新流动党员管理机制的探讨[J]. 广西社会科学. 2006(02) 

[2]刘冀瑗,童启富. 对新形势下加强城市党员管理的思考[J].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6(04)

[3]杨卫军,杨学龙. 以先进性教育为契机 破解流动党员管理工作难题[J]. 理论导报. 2006(06) 

[4]胡綠叶. 新形势下党员管理机制的创新[J]. 唯实. 2007(10)

上一篇:课堂合作教学下一篇:校园环境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