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作业论文范文

2024-07-03

优化作业论文范文(精选12篇)

优化作业论文 第1篇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们的研究对学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课题组定期开展对各年级学生作业态度、兴趣、质量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在教学中欠缺主体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对学习缺乏兴趣,部分学生在学习上还有严重的畏难情绪。呈现出作业质量不高,甚至不做作业的尴尬局面。通过调查归因,找准切入口:

优化作业内容和作业形式上,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提高学生的作业兴趣。主要做法:

一、改变作业形式,呈现多样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发求知的欲望,促进思维的活跃,保持学习的持久,激活肢体的状态。而形式可以激发兴趣,形式又可以改变态度。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与要求,变换作业形式,听、说、读、写、做、玩、观等富有创造性的作业让学生总保持新鲜感,变被动为主动,改变以往单调乏味的抄抄写写、读读背背、做做练练等以书面作业为的现象,老师们根据学科特点及学生的心理特征,更多地引入口头作业、体验性作业,操作性作业,赋予作业丰富、积极的变化,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提高学生的作业兴趣,寓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训练于多样的练习之中。

以语文作 业为例 , 画 ( 文中美景)、演(课本剧)、制(学具)、赏(美文)、创(想象写话)。一年级:期初为让孩子们尽快记住同学名字,老师让学生自己制作名字卡片。课间孩子会拿卡片到处请同学读记。收集标签、购物袋、剪贴生活中的字,增加识字量。二年级:图文写话、听力作业等;中年级写观察记录,成立童话、故事小组,收集、汇报故事、童话。高年级的“每天新闻三分钟”等形式。竞赛性的,赛诗会、速读会、语文智力有奖游艺会、成语接龙、对对联等。数学则写(数学日记)用文学的方式解读数学,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画(几何图形)、拼(学具)……学习年、月、日,布置制作各式年历。

在英语学科我们积极地开发新的学习资源,使作业设计形式多元化。我们的做法是:

1.找一找,记一记——多渠道储蓄英语知识

2.听一听,录一录——英语作业新视听

3.画一画、编一编-----创办英语手抄报

4.试一试,我能行———我的作业我做主

创设校园英语学习氛围——“小天地”校刊版块,在我们学校的《小天地》校刊有一块名为"英语小天地"的版块。“英语天地”共分为五个版块:1.经典阅读;2.英博士英语课堂;3.家长论坛;4.学生习作;5.课外延伸。

让学生动口动手,实践操作。多种感官综合参与,乐意自觉地完成生动活泼、精彩纷呈的作业,从而提高作业质量。同时,根据作业的难易程度和实际需要,有的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有的同学合作完成,有的还邀请家长、老师、能给予帮助的人来共同完成,培养团结协作意识。多元作业形式,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二、改革作业内容,体现开放性

在设计作业内容时,我们依据课标,立足课本,着眼课外,放眼社会。首先,与教学内容相联系,紧扣教材,挖掘文本。在三维目标的引领下,以教材中出现的知识点、能力点、训练点、德育点为出发点,以课堂教学为轴心,精心设计常规性作业、体验性作业、实践性作业、自主性作业、综合性作业;其次,积极拓展延伸,打破学科界限,消除课程壁垒,淡化知识分割,与学生生活、社会生活接轨。让学生听广播、看电视、上因特网,利用现代视听手段拓展学生学习的渠道。博闻广记,融入丰富多彩的生活之中,到广阔的社会大舞台去展示自己,锻炼自我。通过调查、观察、实践等,使作业由单一的知识巩固、技能训练向实践应用转变,保持一种新鲜感。增加作业的广度和深度,以此提高完成作业的效度。语文(中高年级:研究性作业、调查报告、信息收集处理)

三、改进作业要求,突出分层性

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学生在智力水平、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设计作业时,教师充分考虑到好、中、差三种不同程度的学生。让不同能力的学生做不同层次的作业。使每个学生通过努力都能达到要求,为每一个学生提供练习,提高,发展的平台,力求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体会学习的乐趣,体验成功地快乐,更有效完成作业。我们也尝试按目标分层,各得其所,张扬个性;按特长分层,各尽所能,乐在其中;按需求分层,关注差异,培养信心。如设计多梯级的“超市型”分层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内容,使作业既有统一要求,又能兼顾到不同类型的学生,摘到属于他们的“果实”,求同存异,促进学生差异发展。

以语文为例在分层作业的实践中,作业来源主要有三种:一是选择布置课后练习题。二是配套的练习册。三是自编练习题。题目的难易度、灵活性较大,有利于学生的举一反三和方法的综合运用,有助于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优化作业 第2篇

1.何为约束优化设计问题?什么是无约束优化设计问题?试各举一例说明。机械优化设计问题多属哪一类?

2.一般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包括哪些部分?写出一般形式的数学模型。3.试简述优化算法的迭代过程。

习题

1.画出满足下列约束的可行域。g1(X)= 3x1+2x1-48≤0 g2(X)= x1–18+x2≤0 g3(X)=–x1≤0 g4(X)=–x2≤0 2.试将优化问题

minF(X)=x12+x22-4x2+4 X∈DR2

D:g1(X)= 1x1+x22≤0 g2(X)= x1-3≤0 g3(X)= x2≤0 的目标函数等值线和约束边界曲线勾画出来,并回答下列问题:(a)X=[1,1]T 是不是可行点?

5(b)X21是不是可行点? 2T(c)可行域D是否为凸集,用阴影线描绘出可行域的范围。

3.已知某约束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为

minF(X)=(x13)2+(x2-4)2

X∈DR2

D:g1(X)= x15+x2≤0 g2(X)= 2.5 x1+x2≤0 g3(X)= x1≤0 g4(X)= x2≤0(1)该问题是线性规划问题还是非线性规划问题?

(2)按一定比例画出目标函数F(X)的值分别等于1、2、3时的三条等值线,并在图上划出可行域。

(3)在图上确定无约束最优解和约束最优解。

(4)若在该问题中又加入等式约束h(x)= x1-x2=0,其约束最优解X*、F(x*)又为多少?

第2章

思考题 1.试说明函数的方向导数与梯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函数的梯度对求函数的极值有什么意义?为什么说梯度方向是函数值上升最快的方向只是函数的一种局部性质? 2.怎样判断多元函数有无极值?

习题

1.试将函数F(X)= x12x1x2+x22写成矩阵向量式,并判断其二次型的系数矩阵是否为正定。2.试用矩阵形式表示函数F(X)= x12 +x22x1x24x2+60,并写出其海森矩阵。3.求函数F(X)3212x1x2x1x22x1在点X(0)=[2,4]T处的梯度。224.计算二元函数F(X)= x13  x1x22+5x1 6在点X(0)=[1,1]T处沿方向L=[1,2]T的方向导数FL

(X(0))和沿梯度方向F(X(0))的方向导数FF (X(0))。

5.已知目标函数

F(X)=(x1-2)2+x22 X=[x1,x2]T∈&R 在不等式约束

g1(X)=x12+x2-1≤0

g2(X)= -x2≤0

g3(X)= -x1≤0 *T条件下求得最优点为X=[1,0],用库恩-塔克条件检验该点是否为条件极值。

第3章

思考题

1.为什么说一维优化方法是优化方法中最简单、最基本的方法? 2.何为初始单峰区间,它在一维优化方法中有何意义?

3.利用0.618法和二次插值法求解一维优化问题的基本思想各是什么? 4.0.618法和二次插值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5.对二次函数用二次插值法求优时,为什么从理论上说只需进行一次迭代就可求得最优点?

习题

1.试用进退法确定函数F(x)=3x38x+92的初始单峰区间,给定初始点x0=0,初始步长h=0.1。2.试用黄金分割法求函数F(x)=(x3)2的最优解(最小值)。已知初始单峰区间为[1,7],迭代精度为=0.4。

3.试用二次插值法求函数F(x)=8x32x27x+3的最优解。给定初始区间[0,2],迭代精度为 =0.01。

4.分别利用黄金分割法和二次插值法的程序求函数F(x)=x44x36x216x+4的最小值,给定单峰区间为[1,6],精度要求 =0.05。

5.已知某汽车行驶速度x(km/min)与百公里油耗Q(l)的函数关系为Q(x)x20(l),试用x黄金分割法求当速度x在0.2~1(km/min)时的最经济的车速x*,并计算此时汽车每行驶100km的油耗量是多少?

第4章

思考题

1.一般无约束优化方法包括哪几个步骤?各种不同的方法主要区别在何处? 2.何为直接法?何为间接法?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什么情况下选用它们比较适宜,为什么? 3.为什么称梯度法为最速下降法?既然梯度法的搜索方向是最速下敢方向,为什么又说该法收敛速度慢?

4.何为牛顿方向?为什么用原始牛顿法求一个二次目标函数的最优解,从任一初始点出发,一定可以一次成功?

5.变尺度法的基本思想是什么?为什么变尺度法能得到广泛应用? 6.为什么说坐标轮换法的效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目标函数的性质?

7.坐标轮换法是一种降维方法,除目标函数的等值线出现“脊线”情况外,一般都能成功找到问题的最优点。为什么当初始鲍威尔出现“维数下降”的情况时,计算将归于失败?这两种算法中的降维有什么不同?

8.何为共轭方向?共轭方向有哪些重要性质,这些性质在鲍威尔方法中有何体现?共轭方向与正交方向关系如何?

9.请解释只要沿共轭方向搜索,两次就能找到二元二次正定函数的最优点。10.简述变尺度法和鲍威尔法的迭代过程。画出鲍威尔法的搜索路径图。11.何为二次收敛性?

习题

1.试用梯度法求解的搜索方向互相正交。minF(x)=x1+2x22,设初始点为

2X(0)=[4,4]T,迭代三次,并验证相邻两次迭代2.取初始点X(0)=[-1,-2]T,用阻尼牛顿法求F(X)1212x1x2的极小点。243.用梯度法求minF(x)=2x12+2x22+2x32,初始点(x)(0)=[1,1,1]T。

4.用DFP变尺度法求目标函数F(x)=4(x1-5)2+(x2-6)2的最优解。已知初始点X(0)=[8,9]T,迭代精度 =0.01。

5.试用坐标轮换法求目标函数F(x)=2x12+3x22-8x1+10的无约束最优解,初始点X(0),迭代精度 =0.001。

6.试用鲍威尔法求目标函数F(x)=10(x1+x2-5)2+(x1-x2)2的最优解,已知X(0)=[0,0]T,迭代精度 =0.01。

第6章 约束优化

12思考题

1.在约束随机方向搜索法中,为什么有可能找到比最速下降方向还要更好的搜索方向?随机方向需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2.内点法与外点法在构造惩罚函数时有何区别? 3.外点法的初始点可任选择,如最优解在可行域内,初始点为内点,迭代过程会不会跑出可行域?为什么?如初始点为外点,能否收敛到可行域内?为什么?

4.外点法和混合惩罚函数法都可处理同时具有等式和不等式约束优化问题,两种方向在构造惩罚函数时有何主要区别?

5、按求解方式,约束优化问题的求解方法分为哪2类?这2类方法的适合条件和基本思路各是什么?

6、复合形法的基本思想是什么?改变复合形形状的搜索方法主要有哪4种?条件各是什么?

7、可行方向法中的可行方向必须满足哪2个条件?写出此2个条件的数学表达式

8、可行方向的产生方法有哪2种?简要阐述此2方法的基本思想

习题

1.设约束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为

minF(x)= x12+2x22

XDR2

D:g(X)=1-x1-x2≤0 试用内点惩罚函数法求约束极小点。2.设约束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为

minF(x)=(x1-1)2+(x2-2)2

XDR2

D:g1(X)= —(x2-x1)≤1

g2(X)= x1+x2≤2

—x1≤0 —x2≤0 试用外点惩罚函数法求约束极小点。3.设约束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为

minF(x)= x2-x1 XDR2

D:g1(X)=-lnx1≤0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作业价值 第3篇

作业是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主要途径;是教师掌控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依据,是提高学生智力水平的一种学习形式。学生作业质量的好坏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高低,提高作业质量是实施新课标,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目前,我们十分注重作业内容的程式化、规范化、统一化,作业成了“教的补充”和“教的强化”,忽视了学生做作业的过程是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的生成和体现过程,是满足需要、展示自我、升华自我的过程。为了实施新课标对作业的要求,在优化作业设计、提升作业价值方面我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作业设计应有趣味性——乐学、善做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所显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在学习中意识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会到创造的快乐,为人的意志和智慧的伟大而感到骄傲,这就是兴趣。”为了唤起学生对做作业的兴趣,作业设计应新、活、趣,应把丰富知识、训练思维寓于趣味作业中,让生动有趣的作业取代枯燥乏味的机械练习,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使之产生一种内在需求,从而自觉快乐地完成作业。如在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后,我设计了帮“小熊找家”的作业:星期六,小猴邀请小熊去他家玩,小猴说他家的门牌号是102号,小熊到小猴住的地方一看,傻眼了,门牌号都是些乘法算式,你们能帮助小熊找到小猴的家吗?这样,把一道乏味的计算题融合到故事情节中,学生很感兴趣,同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计算的方法和技能。

二、作业设计应有生活性——体验、需求

数学源于生活,同时又应用生活,生活是数学学习的场所,也是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场所,作业设计时要多涉及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问题,促使学生灵活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让学生在作业中发现生活离不开数学,学习数学是生活的需要,让学生自觉意识到学好数学的重要性,从而把学习数学变为一种内在的动力和需求。如教学“元、角、分与小数”后,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 ①同学们还想给自己添加哪些需要的学习用品?②下午放学后到商店了解学习用品的价格,购买自己需要的学习用品。③计算应付的钱数,如有找钱的算出应找的钱数。④结合买学习用品的经历写一篇数学日记。通过这样的作业设计,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是生活的需要。

三、作业设计应有层次性——培优、辅差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教学中,我发现分层布置作业更能满足学生的能力差异需求,能够培养学生优良的学习品质,使他们能够全面地了解自己,正确评价自己。因此,设计作业不能要求学生在统一的时间内完成相同的内容,必须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的练习应有深度、广度,适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以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真正落实因材施教,让不同基础、不同水平的学生有选择的空间,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促进整体发展。在实践中我采用了两种分层方法:一是作业量的分层;二是作业难度的分层。作业量的分层是让能力强的学生减少一些基础性的练习,而对接受能力慢的学生适当增加一些基础性的练习,以保证他们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巩固。作业难度的分层是根据学生能力的差异把作业设计成难度系数不同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从而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完成作业,享受做作业的快乐。如学习了“面积”后,我设计了三级层次作业。一级:笑笑书房长8米,宽6米,笑笑书房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二级:笑笑的书房长8米,长比宽多2米,笑笑书房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三级:笑笑书房长8米,宽6米,如果在笑笑书房的地面铺上每块边长为8分米,宽6分米的地砖,需要多少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现有水平选择其中的一题去做,这样可以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四、作业设计应有灵活性——激活、创新

对于教材为我们提供的作业内容,教师要灵活地加以选择,从教材中精选作业,根据教学内容和地域特点改编作业。如修改数量关系的呈现方式、文字呈现的题目改为图形呈现、增加或减少条件的呈现、增加问题的呈现等。如学习了“四则混合运算”后,我让学生利用卡片玩游戏,从多张卡片中任意抽出四张,根据卡片上的数字运用+、-、×、÷、( )将四个数字组成混合算式,使得结果是24。又如,学习了“20以内加减法”后,设计了这样一道题:8名女同学站成一排,每隔两名女同学插进3名男同学,共插进( )名男同学,现在一排有( )名同学。通过这样的作业,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五、作业设计应有多样性——丰富、新颖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新课程作业设计要在发展学生智力上下工夫。作业的设计要做到题型的多样化,不应是单一、枯燥的文本,而应该是赋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因此,教师设计作业时要注意结合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形式、层次上进行优化设计,做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激发学生自主参与意识,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如,激发兴趣的游戏式作业、开阔思维的探究式作业、培养能力的实践式作业、开发智力的挑战式作业等。例如,学习了“乘法分配律”后,我设计了这样几道题:①45×27+55×27;②(125+25)×8;③84×99+84;④98×101;⑤24×450+240×55;⑥25×56+25×55-25。又如,教学“交通与数学”后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题:①小明早上7∶10从家出发,7∶30到学校,他每分钟走65米,小明家到学校大约有多少米?②他的教室在六楼,如果他每上一层楼要12秒,在一分钟内能从一楼走到六楼吗?学生在这样具有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中兴趣盎然,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六、作业设计应有综合性——整理、应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做作业的过程,不应是一个“被动吸取知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而应是以“积极的心态,运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构建新知识的主动学习过程”。因此,对学生从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应为其提供展示和应用的机会,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从而解决实际问题。如在每个单元学习后,我都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制作《单元小报》,不同的学生会制作出不同风格的小报。在批阅中我发现,有的学生对知识整理感兴趣,有的学生对知识应用感兴趣,有的学生对数学文化感兴趣。《单元小报》的设计,充分展示了学生的个性,体现出独特的思维方式。通过编单元小报活动,学生提高了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学生在编单元小报的过程中开发了智力,激活了潜能。

现实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我们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实际出发去设计作业。让作业不再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让作业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履历,成为学生成长的生长点,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让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运用,技能在作业中掌握,能力在作业中形成,思维在作业中发展。使完成作业成为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需要,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为数学课堂增加新的生机和活力!

巧设作业情境 优化科学作业 第4篇

而目前,初中科学的作业布置现状并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为“四多四少”:一是被动型作业多,主动型作业少。往往是教师向学生布置、提问,学生应付式完成,不求甚解;二是单纯求解的题目多,应用表达的题目少。形式单调,答案绝对、封闭,学生态度消极;三是重复性作业多,创新实践类题目少。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四是要求独立完成的题目多,关注合作互动的题目少。封闭式的学习容易使学生对作业产生恐惧心理。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知识脱离学生的精神生活,脱离他们的智力兴趣,掌握知识就变成了毫无兴趣可言的事,变成了为知识而知识。”学生对作业是否感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业的形式是否新鲜。那么,如何在新课程下创设有效的作业情境,优化初中科学的作业形式呢?作为一线教师,我一直在反思、探索这个问题,并进行了一些具体的实践研究,具体如下。

一、巧设实验情境,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让学生在课外自己设计,寻找生活中的实验器材,自己动手进行的实验,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动手实践机会,能加深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和巩固,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如学习植物的向性时,我布置学生回家做植物根和茎向性的实验;一些趣味性的小实验:探究鸡蛋在米醋中沉浮,制作水果电池,蜡烛跷跷板,纸锅烧水,覆杯实验,惯性实验,分子扩散实验,热胀冷缩实验等等,都被我当成作业布置给了学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种利用生活用品来进行的实验作业,不但让学生感觉新鲜有趣,乐意并主动去完成,还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和思维的空间,提高了学生的观察、思维和独立操作能力。

二、巧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

生活是学习科学的场所,也是学生运用科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场所。科学作业应让学生用科学的眼光去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的问题,自觉应用科学知识。如我在“长度的测量”后,要求学生以最快、最简便的方法估计跑道的长度。学生们的回答五花八门,运用了各种工具和方法,如自行车、绳子、跨步法等。又如,在学完“体积的测量”后,我布置了这样一道题:杨凯(本班学生)有一只墨水瓶(量筒不能容纳),瓶壁很薄,他想知道墨水瓶的体积大约是多少,请你帮他设计方案,并写出你的实验步骤及所用到的仪器。2010年绍兴市毕业生学业考试卷中也有许多与生活紧密相关的题目,其中像36题中去上海世博会游览日期的选择,火车车次的确定,主题馆方向的判断等在生活中都非常有用。

用这些现实的、有意义的作业,取代传统的“人为加工”的作业,学生就不至于出现虽有丰富的做题经验,但碰到实际问题时却不知所措、无能为力的情况,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们教学的良性发展。

三、巧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

“问题式作业”是指教师将“提出问题”作为一项学习任务,明确要求学生去完成,具体可分为“课前提问”与“课后提问”。为避免学生提问无目的,问题不真实等应付作业的行为和现象发生,我们可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方向性引领和规范。如在学习“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时,我要求学生提出有关运动和力的一些问题。学生们就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 (1) 有力作用在小车上车就运动,力停止作用车就停止运动吗? (2) 斜面上小车放手后向下运动的原因是什么呢? (3) 骑自行车时为什么停止蹬车后车也能继续运动好长时间? (4) 为什么物体向上抛出后不马上向下运动……

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才是真正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自觉地、有意识地解决问题,促进自我的全面发展,让师生互动呈现出应有的生命活力,也使得学生的问题能力与问题意识得到培养。

四、巧设实践情境,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

实践性作业一般取生活实际的现实问题作为情境材料,设置具有社会参与性的实践问题。结合课程知识,有科学观察、检测、调查、参观、材料的收集和整理、方案的设计和问题解决的建议和设想等。如学习“明天的天气怎么样”前,我布置学生提前通过电视和网络查阅天气预报,获得一些关于描述天气的专业术语;在“元素符号”学习后,我要求学生到超市调查市面上出售保健品的种类,通过收集各类保健品的说明书,分析保健品为什么具有保健作用;“日历上的科学”的课后,我让学生通过向长辈请教、查阅资料收集有关节气的谚语,并设计一张富有个性的日历。学生都非常积极地参与并且完成得很好。

可见,实践型作业中学生求真、求实,有利于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经受挫折的良好思维品质,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能力。因此,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的知识远比在课堂上得到的知识要鲜活得多,深刻得多。

五、巧设合作情境,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合作式作业既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自我价值,同时也能加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如学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时的游戏作业,模拟人体消化系统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过程。我把全班分成四大组,要求学生们仔细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并让每个组分配角色、编写台词,进行表演。学生们热火朝天地准备着,在快乐的表演中轻松地掌握了消化系统各器官的位置和功能;在七年级“长度、体积、质量”的复习课时,正值东亚运动会。我要求每组结合第一章所学内容,出一张《东亚运动会中的科学》手抄报。结果交上来的作业让我眼前一亮,学生们不仅根据要求应用了许多物理量的测量知识,还发挥各自的特长,在版面的设计、绘图上做得非常精美。

通过这样的作业,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快乐,从而形成持续学习的动力。“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了知识与技能,实现了师生的“同心、同行、同乐”。

六、巧设开放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开放性作业是让学生在较宽泛的条件和环境中自主完成非统一性和标准性的作业。如教学“重力”时的作业:如果地球上没有了重力,想象一下将会有什么现象?学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后的作业:在回家的路上,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路灯,它们存在哪些弊端?怎样设计更合理,更先进?由于学生处于无拘无束的环境中,也就会学得更主动,更积极。

如果是设计开放性习题,可以是题设条件开放,题设情景开放,解题方法开放和问题答案开放等形式。通过开放性作业,教师可以挖掘出知识中的潜在因素,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求新、求全、求活的调控,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潜在的思维品质。

七、巧设阅读情境,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通过调查发现,那些负担过重,学业成绩越来越差的学生,其智力生活背景往往都是极其贫乏的,除了上课、做作业外他们什么课外读物也不读,什么课外科技活动也不参加。由于他们的智力生活背景贫乏,知识面极其狭窄,因而要真正地掌握教师传授的知识技能就会面临更大、更多的困难。因此,新教材中引入了大量“阅读”“小资料”等内容,而除了从课本中获取信息外,学生还需增加大量的课外阅读。如在“生活中的水”教学中,我要求查阅有关水和生命的资料,阿基米德原理的发现史,潜水艇和轮船的有关资料等;学习“牛顿第一定律”之前,我请学生查阅有关牛顿第一定律科学史,了解其得出的过程。

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我发现学生增加了知识面,明显的变化是对科学特色的“阅读理解题”不再心存畏惧,能快速获取有用信息,正确率大大提高了。

八、巧设反思情境,培养学生反思总结的能力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有效作业还需要学生具有反思的意识,要求学生做题目时不求多但求精,不要为做题而做题。在作业完成后,我们不妨让学生利用几分钟的时间来进行反思:这道题为什么要这样做?解题的突破口在哪里?运用到什么知识点?还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能否改造成别的题目?学完一个单元或一个主题后,教师可组织引导学生及时进行反思、总结,交流成功和不足。学生这样做虽然“浪费”了几分钟的时间,但收获的却更多。正如俗话所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反思型作业,促进了教与学的有效进行。

综上所述,作业情境的有效设计是伴随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新课题。作业形式的丰富多彩,能让学生从作业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科学的魅力。科学是无止境的,研究也是无止境的,作业情境的有效设计更是个永恒的话题。希望我们广大教师真正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多种形式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真正喜欢做作业,变“要我做”为“我要做”,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相信只要教师们真诚努力地投入,我们的教学终将欣赏到一路山花的艳丽,享受到一路花开的芬芳!

参考文献

[1]肖川主编, 《名师作业设计经验-数学卷》, 教育科学出版社

[2]缪水娟主编, 《教师角色转变细节》,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如何优化课堂作业设计 第5篇

县城学区南岭中心小学 王淑双

‚教育无小事,处处皆细节,而细节往往决定成败。‛这句话我觉得对于语文课堂作业设计很受用,如果我们语文教师在临考前还是按照惯例一味地搞什么题海战术,我想疲惫的不仅是学生,自己,更有最后内心的迷惑,内心的真正疲惫!所以,结合我们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精心设计课堂作业,抓全知识点,要本着查漏补缺,宜深不宜浅,宜精不宜粗,宜全不宜窄的原则。达到最优化。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

1.字的题型设计。

①生字的处理。

教师们半年来就生词的复习花了不知多少遍力气,功夫已经用到了极致,可谈及收获,学生往往越应会写的越写错,真气人呀!实际上,我却常常觉得我们错就在在书写上用的功夫太多了,而没有遵循老祖宗最宝贵的创造文字是凝结的全部心血和智慧——即造字的规律---先想义,再定形,最后才出字的呀!举一个例子,如‚杳无音信‛的‚杳‛字,记得有一次期末考试出现了这个字,很多老师都抱怨这个字是二类字,学生能会写吗?可我们班学生连差生都写对了,原因是我在教二类字时也是先领着学生理解字义,并让他们自编怎样记住这个字,结果有的学生编了‚有一个人在树下等了几日,还是没等到。‛这样一编我想学生永远都不会忘记的。再如‚孝顺‛的‚孝‛字,听了于丹讲的说文解字后,我豁然开朗,如果我们在教学生这个字时先讲一讲字义,学生永远不会写错的,没准还会始终做一个孝顺的人。她讲‚孝‛字时说‚土字斜来一笔,意思说这个人哪,快要土没脖子了,这时谁在支撑着他的生命,谁该尽孝了,儿子。‛再如‚炙

烤‛的‚炙‛是‚把生肉放在火上烤‛,‛贫穷‚的‚贫‛一个贝(古代最早的货币单位)还要分开花,岂不和土话说的‚一分钱还要掰开花‛一样太穷了,怎么样,如果我们教学时多动动脑筋,少罚学生,骂学生,不但事半功倍,而且还会和学生一起享受学习中国文字的无穷乐趣呢!

②我觉得教师往往易忽略同音字、多音字。

例子:jun竣工的竣,出:()俏()马险()‚鉴‛别的‚鉴‛ 出:实()水花四()宝()军()贫()()康

Shi()言擦()消()()好修()()察

③多音字

例子:给下面的‚得‛注音,并释义。

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中‚得‛的读音是,意思是。

2.‚乘坐磁悬浮,超过1.2米得买全票。‛一句中的‚得‛的读音是,意思是。

3.‚我开门舒服得‘啊啊’大叫了起来‛一句中‚得‛的读音是,在句子中的作用是。

④一字多义,可以设计给出字的意思,让学生结合语境对号入座。例如‚深‛去年小考题目。

⑤形近字组词。今年小考就出到了,可以结合每一课后的字挑典型让学生训练。

⑥改错别字。

2.词的题型设计。

备课时注重挖掘如何引导学生体会重点的,学生难理解的词语的含义,且要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透彻,学生才会用这些词,而不至于一变一点出题路子,学生就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比如去年李主任出的联考卷中‚忙于采集的蜜蜂无暇在前‛许多学生看着‚高谈阔论‛这个词愣是填成了别的。再如用‚饱经风霜‛说一句话,90%的学生都没有描写对,说明他们不明白‚饱经风霜‛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在这个词上做一做文章,结果将大不相同。比如可以让学生先读文中描写车夫外貌的句子试着理解,然后找一些历尽坎坷和生活磨难的老人图片让学生观察描述,学生对此词的意思就会非常清楚,而且不会忘记。这使我不由得想起名师们讲‚络腮胡子‛这个词,没有走很多教师通常走的老路,直接告诉学生什么叫络腮胡子,而是出示了恩格斯的最有说服力的,最有解释权的满脸络腮胡子的图片,学生霎时明白了什么叫‚络腮胡子‛,所以,我常常在想,通往教学成功的路应该是勤奋的智慧者,如果只勤,不慧,那么换来的也许只有烦和累了!

同时还要善于挖掘课文中能进行语言训练点的词语。例:《长城》‚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中‚单看‛如《秋天的怀念》中‚看到窗外飘落的树叶,母亲便挡在窗前。‛中的‚挡‛,《我的战友邱少云》中的‚看看时间,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二十分钟。‛和‚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种头才渐渐地熄灭。‛中的两个‚才‛字。每篇文章这样的敏感可生成训练点的词语都有,如果,每一课都能捕捉到,即便挖掘到一两个,也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和提高很有帮助。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体会语言环境中重点词语的作用;解释成语中加点的字,在具体的语境中填充或选择适当的成语;近义词选词填空,教研室卷子中每单元都设计,我们不能忽略,考试题也总涉及。

3.句子的题型设计

①.备课时把握好重难点语句,力争引导学生学生充分地理解,感悟,朗读,以达到夯实的目的。

②设计联系上下文理解语句的含义,体会在语言环境中的表达作用,尤其是一些在课堂上因时间原因未能处理的语句,又很重要,应该利用做训练题时设计到,及时地检测学生的反馈情况以便及时地再讲解或巩固。讲过的再训练一下,也有助于检测和巩固学生的掌握情况。

③仿写语句。

例子:注重捕捉适合进行仿写的语句,如:课文中有一些排比句式,比喻和拟人句都是考试时易出的题目。;诗句的理解训练题,教学时到位

首先复习句子时对学生要求应高一些,不能只停留在会补充上下句,更应该让学生学会在语境中运用句子的能力,李主任谈到测句子重在测试与教材相关的句子,或者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句子。

如:从这幅对联中我知道了读书犹如登山渡海,不刻苦勤奋是不行的。

④结合考试时易出的一些句式训练,平时就要有意识地进行归纳、整理、练习,不仅复习文章的,还应复习阅读链接、采蜜集、资料夹中的重点句子,还可能出现跟教材内容相关的诗词名句(如离别的、赞美的等)还有对于句式的复习也不容忽视,如修改病句题,现在的三年级语文试卷中已经出现,该人称、句式题目四年级也已出现;再如教师们平时不太重视的口语交际题目,都应适当进行一下训练。

4.阅读理解题目的复习。

阅读训练题目既考查基础知识,更侧重能力,是决定学生成绩是否优秀的关键,我个人认为学生易失分的点主要表现在:

①结合语境理解课文词语,50%的学生不会方法,不能联系上下文写出该词语在文中的具体意思;②是理解句子含义只停留在理解句子的表层意思,不能深入句子内核体会作者要表达得主要情感;③是概括主要内容题目,80%的学生易失分,究其原因是归纳概括能力较差,不能抓住主要方面进行概括。④易失分的是谈感受题,学生往往不能充分联系实际来谈,只谈得浅尝辄止,导致不能完全得分。

5.习作的题型设计。

首先平时就要有意识地结合各种习作考点,进行形式多样的训练,如看图写话、续写、改写、读后感等题目都应进行一下训练,尤其学生格式上和内容上的易出现的不正确和抓不住重点,改变原意等错误应进行必要地指导;其次是学生易犯的不分段,不加标点等容易大比分失分的方面,应再强调或个别辅导;最后是普遍存在的易失分方面,即学生书写较乱,使油笔写字的同学几乎占了90%,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得分,还有乱涂抹等现象。最后是要选准链接点,经常练,练经常,而且注意激励语言的使用,使学生的习作经历了一个由没话说,到想说话,再到话很多的过程,平时功夫下到了,考试自然作文失不了什么分数。

6.听力训练的设计。

优化作业论文 第6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趣味性;个性化

G623.2

改变传统的作业方式,创新和优化作业设计,践行新课标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发展为本而设计和布置学生乐为、乐做的体验、实践、创新作业、发展个性、弘扬创新的作业,让作业助语文教学实现有效。下面,以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四年级的案例,谈谈小学语文优化作业设计的几点尝试和实践性体会。

一、关注兴趣,设计趣味化的作业

俄国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的教育,无异于扼杀孩子的求知欲。作业如果沿袭长期以来的抄写和背诵,无兴趣可言。趣味性的作业,可以促使学生有想做、乐做的“冲动”,有兴趣、有欲望、有动机,这样的作业才有效。

如学习了三年级上册的《北大荒的秋天》后,结合探究性学习的理念,要求学生围绕“我眼中的秋天”,而搜集整理关于“秋天”的成语、谜语、故事等,查阅描写“秋天”的古诗词、优美散文等,引领学生走进“秋天”,观察秋天的落叶、秋天的丰收季节、秋天的天空、秋天的颜色等等,让学生把看到的“秋天”的美和多彩,用手中的彩笔、用心描绘出来,组织学生制作画报和手抄报等,这样的课外作业,不仅复习巩固了基础知识,丰富了作业形式,也为以后的写作积累了素材,解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难题。

二、注重因材施教,设计层次性作业

十个手指伸出来有长短,学生的基础、兴趣倾向、态度和思想、智力和习惯等,都千差万别,“一刀切”的抄写,有的学生几分钟就可以完成,而有的要半小时,甚至更多。并且,长期以来的抄写和背诵的作业,也难以体现出“层次性”和因材施教的理念。

如学习《虎门销烟》时,对于课前预习作业,可以设计为以下层次性的预习提纲: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和生词;

(2)读顺课文,注意分段和归纳大意;

(3)查询“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了解“虎门销烟”的意义;

(4)查阅资料、利用网络资源,了解林则徐禁烟、销烟的经过;

这样的四个预习作业,(1)是基础,以扫除阅读障碍为主要目的;(2)以熟读课文、把握大意为宗旨;(3)和(4)是开放性的作业,注重方式的创新为主;(1)和(2)以基础为主;(3)和(4)以能力为主,并且,这些作业形式以自主和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通过课前作业的完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实现课堂教学的“前置”。

对于《虎门销烟》教学后的巩固性质的课后作业,教师也可以设计为以下三个层次性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完成:

(1)熟读课文,背诵你喜欢的段落;

(2)讲一讲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重点讲一讲销烟的时间、地点、经过和意义;

(3)写一篇读书心得——“落后就要挨打”,谈谈《虎门销烟》的阅读后的体会;

(4)搜集和整理贊美林则徐的成语以及与爱国有关的成语;查询和整理描写高尚情操的诗句;

(5)设计一些戒毒的宣传标语、口号;

(6)查询林则徐更多的故事,以“我站在林则徐塑像前”为题,写一段话。

这样的课后作业,形式上多样化,方法上有自主性、可选择性,内容多、面光,且具有层次性和创新性,体现了“因材施教”,注重了全面发展。

三、注重发展原则,设计创新性作业

创新作业,首先要设计开放性的作业,不能再反复机械抄写、乏味背诵,要从抄写和背诵中,把学生解放出来,让他们真正喜欢上作业;其次,创新作业要兼顾学生的特长和发展的需求,利于学生在各自的“特长”领域里,体现出各自“闪光点”;再者,创新作业内容应开放,但必须体现课内外的有机结合,将学习和活动“接轨”;开放作业,还要注意方式的多样化,如读、写、查、画、演、做等。

如学习《微笑着承受一切》前,布置前置性预习作业:

(1)谁微笑着承受一切?“一切”指什么?怎样承受“一切”?为什么要微笑承受?

(2)查阅桑兰的运动员的生涯,体会桑兰受伤而坐在轮椅上是天大的不幸的原因。

(3)读课文,理解课文,说说你印象中的桑兰是个怎样的运动员?用课文中的两个词而回答。(优秀 坚强)

(4)摘抄课文中描写桑兰坚强的句子,谈谈你的体会,并和同桌交流,

(5)根据课文内容,以及你所查阅到的资料,制作一个个人资料卡——桑兰的光荣榜。

这些课前预习作业,从字词中走出来,从文题的预测和把握、利于有效资源查阅资料、到读课文和理解课文的主题、再到摘抄句子,深化课文的理解,到最后的资料卡的制作,难度逐渐升级,发展性、思维性、创新性也逐渐升级,凸显能力的提高以及创新作业的特点。

再如学习了三下的《寓言两则》的《揠苗助长》后,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简单说说农夫的五个“好”——好着急、好辛苦、好高兴、好结果、好愚蠢;假如你是农夫的儿子,你会对农夫说______;假如你是农夫,你会叹息______;我要送给农夫几句话,如欲速则不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说说你身边有没有农夫这样的故事,有的话,下节课讲一讲;寓言故事很多,我还知道《画蛇添足》、《龟兔赛跑》……选择你熟悉的一个成语,在“寓言故事”展示课上讲一讲。

类似的课外作业,不仅丰富作业形式,也具有灵活性,给学生选择的空间,利于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作业中,既提高作业效率,也提升学生的能力。

语文作业设计应注意学生的层次,兼顾学生的兴趣点,关注学生的发展性和创新性,也要与所学的知识内容,巧妙融合,作业是形式,掌握基础知识、发展能力是宗旨。教师应巧于作业的设计和布置,功于教材的研究,不断优化作业内容和方式,让作业的优化,推动小学语文教学走向深远。

参考文献:

[1]洪丽娟. 浅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如何创新[J]. 课外语文(下) ,2015(10).

[2]马艳琳.创新作业设计,促进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 新课程·上旬 ,2016(2).

优化作业,放飞童心 第7篇

一、设计生活化的作业,一举多得

“生活即教育”,语文从根本上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作为课堂教学的外延,也应该是生活的外延。把语文作业仅仅封闭在课本内,一切为了语文课本服务,切断学生与社会、与家庭的联系是不可取的。因此,布置作业应该把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作业成为连接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纽带,让作业生活化、社会化。如“母亲节”期间,给学生安排一项作业——“我拿什么奉献给您——妈妈!”,要求看谁做的真诚又有创意,然后再通过一小段文字,把自己的创意和心里话写给妈妈。而妈妈则把自己的感受也用文字记录下来。每一次这样的活动,都让大家体会到了两代人之间浓浓的情意,家长和孩子们也都很珍惜这样的情感交流方式和作业形式,真是一举多得。

二、设计分层作业,因材施教

学生认知水平是有差异的,为使学生有效地获得知识,目标应落实在学生经过努力能完成的“最近发展区”,这样既具有挑战性,又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但目前许多教师往往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布置课外作业时千篇一律,致使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吃不了”。这种“一刀切”的做法不能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布置作业不能“因材施教”,是造成课业负担重的主要原因。教师应该根据课程的理念和要求,设计分层作业。

尖子生可以只给他们留一点导向性的作业,偏重于理解、想象、运用。如课外阅读后完成习题、熟读并背诵优美语段、写读书笔记等。中等生可以有针对性地多留弱项上的作业。如阅读能力差的侧重课外阅读题,习作差的侧重小练笔等。后进生的作业要体现最基本的知识,多为较简单的巩固性作业。如,抄写生字新词,读准字音,了解词义,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等。

这样就根除了“我吃不了”“你吃不饱”的现象,让学生“能飞的飞起来”,“能跑的跑起来”,“该扶的扶一把”,促使全体学生各有进步,整体提高。

三、设计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的作业,循序渐进

我们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遵循学生感知规律,按照知识的难易程度,安排作业的板块,力求做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使作业更具有科学性。作业板块设置的合理性,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我们将作业综合起来,分成四个类别:

(1)基础知识训练:掌握生字词,熟悉课文内容等。(2)深化性作业:听写词语,背诵课文精彩片段等。(3)巩固类训练:仿写精彩句子,根据情境提示填空等。(4)延伸性作业:搜集资料,阅读原著,到生活中去调查等。

四、设计针对性强的作业,有的放矢

作业的高效很关键的一点是作业是否有针对性,进行作业设计前是否了解这册教材的编写意图;是否抓准每个单元、每一课的学习重点、学习难点,以及可能产生的疑点来进行作业的设计。每个题的目的性、指向性要明确。课前练习,投石问路;课中练习,以练导学;课后练习,拓展延伸。

为使学生能熟练掌握知识点,特别是学年段知识性难点,我们要采取分散训练逐个过关的方式,使学生在做平时的作业过程中,熟悉知识点的做题方法,从而掌握知识点。比如:我们可以对四年级下册所有知识点进行统计和整理,把知识点分散在八个单元的作业设计中,对较难掌握的知识点,我们要设计辅助理解的学法指导。

例如扩句,学法指导:扩句就是为句子添枝加叶,使句子更生动具体。引导学生发现句子可以扩充的有五个地方:(1)“谁”的前面;(2)“是”和“动作”的前面;(3)“什么”的前面;(4)“怎么样”的前面;(5)“怎么样”的后面。扩句应注意:一是不能违背原意;二是不能改变结构,三是必须搭配恰当,四是力求内容丰富。

扩句的正确步骤:一画,画出要扩充的地方;二想,想可以加进哪些枝叶;三连,连起来看看搭配是否恰当。

例句:和煦的春风轻轻地吹着辽阔的大地。

(“谁”之前)(“动作”之前)(“什么”之前)

句子加工厂:我们喜欢读书。(扩句)

这样的学法指导把什么叫扩句、扩句扩哪里、如何扩句都很清晰地提示出来了,掌握了这些内容后再去做扩句练习,对于学生来说就起到了方法引领的作用。平时把知识点掌握了,练熟了,到时怎样考都不怕了。

五、设计丰富多彩的作业,趣味盎然

我们教的是小学生,他们好奇、好动,具有直观、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喜欢漂亮的,新奇有趣的东西。因而在作业题目设计、题型设计上,要有所创新,要形式多样,要有童趣,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喜欢看,喜欢做。

如做一做生字卡片,查一查资料,画一画图画,读一读课文,看一看课外书,和同桌以互相帮助的形式听写文中的一个比喻句等。

又如写近义词换成:把与句中带点的词的意思相同的词填在括号里,使句子意思不变。

夜莺还是兴致勃勃地唱着。()

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

我们一定要像爸爸那样热爱和平,勇敢地用自己的生命保卫和平。()

考查古诗句,单纯默写很乏味,给一定情境填空,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可以使我们眼界开阔。当我泛舟西湖,欣赏着美如画卷的景色时,自然地想起“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而当我置身庐山,则再次加深了对《题西林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旁观者清”的朴素道理的认识……

六、设计创新的作业,与时俱进

作业内容也要创新,与时俱进,要重视知识与运用能力的综合性。设计作业时,不仅讲究精炼,还要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升华,同时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

以前我们倡导学生要独立完成作业,现在我们常常要打破传统“作业”的形式,变个体型为合作型,采用互动协作原则,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学生与老师相互切磋,共同合作来完成。同时把作业转化为作品创作,运用展示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成功感,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如以下创新作业形式:

1. 仿写训练

模仿是创新的基础。在学完课文后,可布置一些仿写性的家庭作业,让学生在模仿中创新。如学习《三月桃花水》后,可布置学生仿写拟人句;学习《“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后,可让学生仿写人物外貌、语言等。

2. 给诗文配画

根据古诗、课文的情景,意境配以图画,搞诗配画佳作展。这样一来学生入情入境,大胆创意想象,效果不言而喻。辅之举行画配诗活动,亦大大提高了学生诵读兴趣,扩大了阅读量。

3. 办手抄报

这是一种综合性作业,融图画、文章、编排、书写于一体。根据自己一周来的所得办一期手抄报,汇集成册,给学生开辟展示语文综合素养的小天地。

4. 好书推荐

设计一张海报,向别人推荐你认为最好的一本书。不仅引导了学生阅读,还能锻炼捕捉信息的能力。

5. 编个人作品集

自己设计封面,撰写前言。记叙自己的喜怒哀乐,成败得失等,我手写我心,我手记我事,我笔抒我情。这样不但积累了写文章的素材,同时也陶冶了自己的情操。

6. 演示操作

有些课文,可以让学生去实验验证一下。如《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种作业是课文内容的再现,在再现过程中学生既动脑又动手,抽象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和谐发展。

7. 参观、访问

设计的活动主题可以是“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或“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

减负增效,优化作业 第8篇

一、精选物理作业题,使学生脱离“题海”。

所谓精选物理作业题,就是教师根据教学进度,从课本和练习册中,把作业题选精,或教师有针对性地自行设计物理作业题,使学生通过做这些作业题得到所期望的发展,而且练得恰到好处。为什么要精选物理作业题?有“质”和“量”两个方面的原因。

这就“质”而言,我们可从理论上更深刻地揭示精选物理作业的重要性。如果学生是通过“做和反思”学习物理的,那么他们做什么样的物理题,就将形成什么样的物理经验和能力,并进一步积淀或升华为什么样的物理观念。

就“量”而言,认真多做物理题,确有提高物理成绩之效。但凭“题海”取胜,负担过重,事倍功半。而物理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掌握知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这就从两方面决定了物理作业不能过滥,更不能简单地以熟求巧,而必须精选,这是减负的重要手段。

二、更新教育理念,确立以生为本的现代作业观。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提高作业的有效性,首先要求教师坚持以生为本,确立与现代教学和新课程理念相符合的现代作业观。

1. 学生主体观

学生是作业的主体,学生是教师布置作业的完成人,应强调学生对作业的自我设计、规划和布置,强调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应体现出的自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自主支配和控制的权力和能力,即在作业的各个环节和阶段进行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自我强化、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自我补救,从而促进学生全面、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

2. 有效作业观

有效作业观是师生对作业效率与效益的自觉意识与追求意向。确立有效作业观,首先要有强烈的作业质量与效率意识,通过对作业系统化的科学设计和作业方法策略的优化,达到作业质量和效果的最佳状态,提高作业的实效性。其次要有整体和长远的作业效益意识,重视今天的作业对学生终身发展的作用,杜绝过重过多的损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不良作业现象。

三、改革传统的作业评判标准,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所谓改革传统的作业评判标准,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就是针对学生在教师留作业时普遍存在的逆反心理大胆规定:对不会做的题学生可以不做,只要学生在会做的题做完后,回答下列三个问题,就算完成了作业。

1. 写出本次作业中,你独立完成的题的序号和在别人帮助下弄懂并完成的题的序号。

2. 回答本次作业中,你不会做的题的序号,力争分析出症结所在。

3. 本次作业你用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技能?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过去我们长期奉行强制性教学,扼杀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正如古人所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成绩一直不太好的某学生说:“过去我们的物理作业不仅量大,老师还逼着交,没办法只好抄别人的。现在我们把过去只重视‘交没交’,变成了关心‘会不会’,这是个质的变化,作业量虽小了,但却练得实了。”而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却有另一番积极的评论。如一位学生说:“我最欣赏老师让我们找症结这一条,它不仅有效杜绝了抄袭别人作业和凑结论的做法,而且诱导我们由浅入深地分析问题,许多作业题都是在一步步寻找症结中解决的。”

四、狠抓作业批改质量,提高作业反馈、矫正与评价的实效。

作业批改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发现教学问题、改进教学方法、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指导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必须改进作业批改,提高作业反馈、矫正和评价的实效。

1. 科学运用多种批改方式

作业批改的方式很多,教师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和作业的具体内容等情况,把堂上订正与堂下批改、学生自批自改与教师批改、重点批改和全面批改结合起来,灵活地、综合地运用多种批改方式。

2. 及时反馈与矫正

教师只有认真批改作业,通过讲评等形式把正误信息、评定等级及鼓励性、建设性的评语及时反馈给学生,对作业中的优点、巧妙方法等及时加以总结、表扬和推广,对作业中错误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并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及时矫正和消除错误,才能有效帮助学生改进学习策略方法。

五、重视对学生作业过程的指导与管理。

质量较高的作业设计好后,其价值是潜在的。只有通过学生主动积极地作业,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因此,要提高学生作业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对学生作业过程的指导和管理。为了做好对学生作业的指导和管理,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要帮助学生提高对作业价值的理解,确立自己的学业目标,使学生的作业态度由被动的“要我做”转变为“我在做”。(2)要教给学生合适的、完成作业所需要的自我调节策略和学习方法。包括认知学习策略和元认识策略,并加强对作业的反馈,促进学生对存在的错误进行监控、反思和自我矫正,养成自我监控的学习习惯。(3)加强作业时间的计划与管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4)为学生提供有关作业的各种帮助和辅助性资料,搞好家校合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家庭作业环境。

优化作业论文 第9篇

本人对全校学生做作业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在近两百份的问卷中,有85%的学生表示对老师每天布置的作业不满。谈到作业内容,我们也惊奇地发现,70%以上的问卷上清晰地写着作业脱离生活实际,主要表现为:一是全由老师布置、批改、评价,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二是为了应付考试,教师不顾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统一作业内容;三是简单重复、机械训练的书面抄写作业多。

显而易见,传统的作业形式已不适合学生的需求,脱离了生活和学生实际,不利于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发展,作业效率可想而知。鉴于此,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在布置作业时,应考虑小学生特殊的心理特点,做到作业的趣味性与形式的多样性、灵活性相统一,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下面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改进学生作业设计的具体策略。

一、体验式作业

学生对于内容枯燥、形式单调的作业感到乏味,不仅会降低他们学习的热情,身心的健康发展也因此会受到遏制。教师应让学生从枯燥走向有趣,体验快乐;从被动走向主动,体验自主。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之后,我让他们用自己可以利用的一切工具,依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自己设计一个轴对称图形。第二天,有的学生带来了剪纸作品;有的学生设计了各类图案;有的学生用橡皮泥捏出了泥人……作业五花八门,形状各具特色,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设计出来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看着学生这些“杰出”的作品,我知道,他们对于本节课的内容已全部掌握。这种个性化的数学作业,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创新。

二、绘画式作业

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一些绘画式作业,用绘画的方式巩固、应用所学知识。例如:在认识了长度单位后,我设计了“我的小卧室”作业,测量自己房间里物品的长度,本次作业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测量家中一些喜欢的物体的实际长度、宽度或厚度,加深了学生对毫米、厘米、分米和米的认识,巩固使用各种工具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学生的作业精彩纷呈,房间物品一一展现,台灯高3分米;小床长2米……这样的作业更好地发展了学生的个性,提高了他们的数学能力和素质,为数学学习增添活力,增加魅力!

三、游戏式作业

游戏是孩子最感兴趣的,将所学的知识寓于游戏中,可以提高学生作业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内容后,我设计一个“小小超市”购物游戏,教室里摆满了各类小商品,并标上了价钱,如:一支铅笔5角,一支钢笔3元……老师当营业员:“你想买什么?每个小组的成员都当顾客来买东西,知道要买的东西要付多少元?小组商量可以怎么付钱?钱付对了,老师就把你买的商品送给你。活动中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欲望。从发现中寻求快乐,主动地获取知识,体会数学的使用价值和“做”数学的乐趣,并且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四、课题式作业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上,这种需要特别强烈。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可以以““小课题”的形式,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通过自己的实践,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途径,然后指导学生把自己探索的过程记录下来,如数学课教完“长方体的表面积”后,可以布置小课题“有趣的包装”“物价的变化”等作业,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把研究的过程、结果、问题记录下来集体交流。这样的作业不但能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情感式作业

“自主作业”把各科学习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成为联结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纽带,开启了课程资源的源头活水,丰富了学习的内涵。在学完“圆”之后,在“生活数学”课外主题活动中,安排了学生利用所学的图案给老师绘一幅卡片;在母亲节来临之际,学生自主展开了“爱在母亲节”的实践性作业(给妈妈做一次菜、洗一次脚、写一封信),让妈妈欣喜地享受孩子的爱。很多家长看了孩子写给自己的表达感激之情的、或因不听话表达愧疚之情的信后,激动地流下了热泪。不少家长还给孩子们写下了几千字的回信。这种作业既增进了母子间的情感,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

除了以上几种方式,教学中还有很多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只要教师善于发现,加以利用,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都可以使学生快乐地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教者若有心,学者必得益。”改革数学作业,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以学生为本,在作业设计中,要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出发点,为学生创设发展的舞台,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激发新的学习动力,扬起冲向知识海洋的风帆。

参考文献

优化作业论文 第10篇

随着我国中学化学新课改的逐步深入,许多学校已经基本完成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学习和接纳。但要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不仅需要宏观上的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而且需要扎扎实实将教学理念转化到教学行动中,落实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化学作业设计作为化学教育教学的基本环节,它的优化既是对作业本质的内在提升,更是对新课改理念的深入实施。因此,某种程度上而言,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作业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显得十分重要。在提倡学生自主、多元发展的今天,只有优化作业设计,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和社会的发展。

一、化学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

新课程理念下,作业设计除了传统的巩固知识外,还需要考虑多元化的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但这些目标的实现,仅凭借课堂教学的精心设计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在课外进一步巩固加强,而作业的优化设计是落实多元化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因此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培养兴趣的原则。

古代教育家程颐先生曾说:“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有了兴趣,才能爱学、学好化学。

2. 因材施教的原则。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可以分成不同内容、不同标准、不同模式和不同分量的作业,也可以把同样内容、同样标准、同样模式、同样分量的作业分成有一定难度梯度的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不同层次的作业。

3. 学以致用的原则。

让学生所学知识能在实际生活中得以应用,这样才能让学生觉得学习化学有用,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优化化学作业的呈现形式

新课程的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是重建与提升课程、创新课程和拓展课程的重要内容。作业,不仅可以检查课堂教学的效果,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还可以让学生探索获得知识的方法,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因此,要优化化学作业的形式。

1. 口头型作业。

主要是识记内容的复述。学生在完成这种作业时,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重新组织语言,阐述某一概念、原理、实验现象,提高了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口头型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和补充,对于巩固、理解、掌握和深化课堂所学的知识及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有一定的作用。如在描述“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时,很多学生为“火星四射”的现象所折服,可在描述时往往叙述不全,突出了“火星四射”,而忽略了其他现象。通过口头型作业的训练,学生在了解燃烧本质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完整描述该实验现象。

2. 书面型作业。

其形式主要有写随笔、论文、观察报告、评论、调查报告、科研项目等。如调查学校所在地区的空气、水质、垃圾情况及城乡居民的燃料、农村施用化肥农药情况,还有白色污染与我们生活、温室效应与人类生存、添加剂与绿色食品、空气中污染与呼吸道疾病、水质污染中酸和碱、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及对策,等等。皮亚杰曾说:“一切真理都要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去获得,或者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只有学生认真去研究,才可能亲身经历“设疑—析疑—解疑”的探究过程。

3. 阅读型作业。

教材中的“拓展视野”,不仅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广度和宽度,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的内容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如讲到“几种常见的盐”时,教材提供了我国著名制碱专家侯德榜的简历,为中国民族化学工业产品赢得了市场和声誉,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课本并没有对“侯氏制碱法”作过多阐述,此时就可以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或者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阅读并了解“侯氏制碱法”的相关原理。

4. 实践型作业。

其形式主要是家庭小实验。家庭小实验有以下特点:药品、仪器、设备在家庭条件下可以满足,装置简单,实验步骤和药品用量少,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作为实验的一部分,虽然传统作业中往往被忽视,其作用却很大。家庭小实验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利于疑难问题的解答,更有利于学生发现新问题。通过对课本实验的改进,不仅可以改变传统的作业内容,而且使化学更贴近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课本上的“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可以演化为家庭小实验“自动熄灭的蜡烛”:在玻璃杯底铺放一层碱面,把一只点燃的蜡烛固定在杯底,沿杯壁缓缓倒入白醋,过一会儿,蜡烛自动熄灭,同样也能说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5. 游戏型作业。

作业设计应富有创意,形式新颖并有一定的趣味性,使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乐趣。如在识记“俗名、主要成分及化学式”时,教师可设计一款类似于“连连看”的游戏,让学生在寻找中加深对相关物质俗名及化学式的记忆,从而知道日常生活中所提到的“纯碱”、“碳铵”等物质原来就是自己所学的碳酸钠、碳酸氢铵。

三、优化化学作业的评价方式

新课程倡导评价方式多元化,以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1. 建立学习档案评价。

为每个学生都建立学习作业档案,学生在学习作业档案中可收录自己参加学习活动的重要资料,如实验设计方案、探究活动的过程记录、单元知识总结、疑难问题及其解答、有关的学习信息和资料、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总结、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结果等。教师应鼓励学生根据学习作业档案进行反思和自我评价,将学习档案评价与教学活动结合起来。

2. 完善纸笔测验评价。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纸笔测验,重点应放在考查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化学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认识和理解上,而不宜放在对知识的记忆和重现上;应重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单是强化解答习题的技能;应注意选择具有真实情景的综合性、开放性的问题,而不宜孤立地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测试。

3. 优化活动表现评价。

这种评价是在学生完成一系列任务(如实验、辩论、调查、设计等)的过程中进行的。教师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各项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思路、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水平,以及表达交流技能等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既包括学生的活动过程,又包括学生的活动结果。这种评价方式主要针对实践作业和书面作业,使评价的方式更完整。

课堂作业怎样优化? 第11篇

一、新颖别致,激发兴趣

莎士比亚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所以,布置《伯牙绝弦》的课堂作业时,我尽量添加学生乐于接受的、新颖别致的作业元素,使课堂作业生动有趣、灵活多样。

《伯牙绝弦》塑造了两位鲜活的人物:一位是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上大夫、被人尊称为“琴仙”的伯牙,另一位表面上是深山里的樵夫,实则是一名隐姓埋名的音乐高人钟子期。他们心有灵犀,途中巧遇便心灵相通而成为知音。而后,钟子期去世,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引导学生学习完这篇课文后,我设计了三道极富情趣的课堂作业:

(1)伯牙与钟子期为什么会成为知音?

(2)有人认为钟子期死后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是一种愚蠢的做法,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3)伯牙与钟子期,你更钦佩谁?请说说你的理由。

这三道作业,既简单又富有深意,引导学生对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更高层次的理解,又因其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有利于处于不同学习层面的学生启动多向思维,畅所欲言。所以,这三道课堂作业深受学生欢迎,也收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

二、因材施教,分层设计

受家庭教育、智力、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不同的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所以,在教学《伯牙绝弦》的语文课堂作业时,我十分注重体现这种差异性。课堂作业分为必做作业、选做作业、提升作业三类,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困生必须完成必做作业,中等生可以尝试做选做作业,优秀生可以不做必做作业,可以尝试提升作业。如此因材施教,学困生、中等生、优秀生都能在和谐、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积极参与,完成作业,迅速提高各自的语文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1)学困生必做作业:翻译、背诵《伯牙绝弦》全文。

(2)中等生选做作业:默写《伯牙绝弦》全文;说说伯牙与钟子期成为知音的原因。

(3)优秀生做提升作业:说说自己对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的做法的看法;伯牙与钟子期相比,你认为哪个更具音乐才能?理由是什么?

事实证明,如此分层设计课堂作业,给了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权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主体地位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激发,前进的内驱动力得到了很好的启动。很多学生在选择作业的时候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困生羞于只做必做作业,中等生极力向做提升作业发展,优等生已不满足于对书本知识的学习,完成提升作业后自觉地做课外作业。

三、丰富多彩,多维训练

1.演一演,锻炼能力

文言文《伯牙绝弦》虽然不长,却完整地讲述了伯牙巧遇知音钟子期,两人心灵相通,钟子期死后,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的流传千古的故事。这样故事性极强的文本,教学后,我布置学生自由组合,表演课本剧,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汇报演出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都能根据伯牙和钟子期的不同身份和性格等编写台词,能准确揣摩人物的心理、神态、语言和动作,表演到位。

2.写一写,画一画,展示才艺

此外,鉴于《伯牙绝弦》高度浓缩的语言,跳跃性极强的人物活动场面,几乎完全省略的人物心理描写等特质,教学完这篇课文后,我让学生在文本中寻找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地方进行再创作。这样的作业形式新颖独特,既给了学生丰富的想象与联想空间,又发展了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还加深和巩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值得一提的是,对有绘画才能的学生,我在鼓励他们感受《伯牙绝弦》语言文字的精美的同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和体验,用绘画的形式来创作《伯牙绝弦》,将课文的情境再现于绘画中,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获得审美体验。事实证明,这样的课堂作业设计不仅深受学生的欢迎,教学效果也非常好。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中课堂作业的优化就是对课堂作业进行优化设计、优化应用和优化跟进的实践过程。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语文课文题材广泛、体例多种多样、内容包罗万象、教学目标各不相同,所以,对语文教学中的课堂作业,教师也应该根据课文的不同题材、不同体例、不同内容、不同教学目标和不同学情进行设计,因课制宜,因人制宜,切不可盲目模仿。

优化品德作业设计小议 第12篇

一、设计符合学生兴趣的作业,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激发起学生对作业的兴趣, 才能够提高作业的效率, 作业也才有实效性。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常常会漏做作业或是完成作业很马虎。究其原因, 就是其作业的主动性不强, 没有把作业看成是自己的事。有意识才有行动, 调动起了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主观能动性, 就等于给作业的有效性签了一份“保险”。如:教完二下《假如我有20元》一课后, 笔者通过课堂上巧妙的引导, 已经自然地让学生明白要合理花钱, 节约用钱。这时, 教师再布置一份作业:回家后向爸妈要20元钱, 在家长陪同下去超市购物一次 (同时发告家长书进行说明) 。这样的作业学生都非常喜欢。俗话说得好, 百闻不如一见, 百看不如一练。因为作业本身非常有趣味性, 学生欣然完成了这次作业, 而且他们在亲身实践后对合理花钱和节约用钱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使知识在操作中理解和内化。这种作业是对学习内容的再一次认识和学习, 学生乐学, 又学得所得, 何乐而不为?而对于低年级学生, 那些充满色彩、活动多变、富有刺激的作业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促使他们用大部分时间兴致勃勃地开始做作业, 而且会做得又快又好。有位教师在上《我们分享, 我们快乐》时, 出示了一个小三角形, 教师示范添一笔变成一样新的东西, 接下来就让学生自由发挥, 动用他们的智慧, 看谁画得多。像这样的作业是孩子普遍感兴趣的内容, 能让他们的个性思维得到展示, 在解决困难中迸发智慧的火花, 这种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作业恰恰是他们钟爱的。教师可多设计这样一些学生很感兴趣的作业, 点燃他们对生活的探究热情。

二、设计源于生活的作业, 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我们在设计作业时, 应该力求把课本上的内容转化到学生生活中去。内容上多扫描学生的生活领域, 尽量涉及学生关心的话题, 接近他们的生活内容。让学生说出心里话, 只有发自学生内心的声音, 才能切实锻炼思维, 增长智能。源于生活的实践作业, 要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 秉承“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 引导学生关爱身边的事物, 关注社会、家庭。如布置低年级学生每天帮爸妈做家务, 养成爱劳动的生活习惯, 在劳动中鼓励学生思考省时省力的方法, 或对家务用具进行改造, 使他们在劳动中学会观察、感受生活的快乐和艰辛, 从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对中高年级的学生可组织他们参加社区服务活动, 如到村委会帮助宣讲卫生知识, 参加卫生打扫;到敬老院帮助老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为老人讲故事、表演, 践行了尊老的传统美德。又如在学完四年级《孝心献老人》后, 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在家为老人做的一些事, 并请记下来。然后再布置这样的家庭作业:你今天回家打算为家里的老人做哪些事?这个周末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哪一件事你能坚持每天为老人做?并发下制作好的一张表格, 请学生对照着每天的实际行动, 加以填写。这样的作业, 切实体现了品德课程既来源于生活, 又指导生活的理念, 非常具有实效性。

三、设计灵活开放的作业, 发挥学生创新潜能

传统的作业是封闭的, 从内容到答案无一例外。设计开放性作业, 不仅可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 更为学生提供了创新的机会。

如学习三年级《世界真奇妙》一课前, 可让学生回家先查阅世界之最、各国别称等一些资料并加以摘录, 引导学生动手动脑, 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 并进行整合、处理, 然后在课堂上交流。学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都十分积极,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又如学习《美丽的大自然》一课后, 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去郊游, 让学生到大自然当中去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学习—感受”这样的过程, 学生迈上了课文与现实生活之间连通的桥梁, 增强了认真观察生活的意识和主动性。

作业内容要开放, 既可以与教材内容相联系, 也可以与学生生活相结合, 还可以与社会活动“接轨”。因此, 品德教师要关注时政, 留意生活, 有一双发现生活资源的慧眼, 引领学生畅游生活海洋, 享受学习的乐趣。如在学习《生活中的你我他》时, 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分小组采访不同职业的人, 了解不同职业的工作内容和特点。还可以结合国际、国家时政大事, 设计这样的作业:收看电视台的新闻节目, 记录自己最关注的新闻, 开设“班级时政通”;进入春季、秋季, 引领学生观察大自然中花花草草;办一期班级手抄报;搜集各种各样的名人名言、谚语、春联、民间故事, 在班上召开交流会, 评出“谚语王”、“小小故事大王”等。这样的家庭作业, 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了才干, 又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件十分有用、有趣的事情。

四、讲究评价艺术, 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

没有教师对学生作业科学的评价, 是很难实现作业应有的效应的。传统的作业形式和内容是“一统制”:统一内容、统一难度、统一要求。作业全班统一, 甚至年级统一, 与此相应的作业评价方式常常采用打“√”与“×”来判别正误, 用百分制、等级制来进行评价。很少注意学生的学习思维、作业过程、学习情绪、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等, 不能全面地评价一个学生的素质及发展潜力。所以对作业的科学评价十分重要, 如果没有这一环节, 作业形同虚设, 根本没有多大作用。认真地完成作业在“学习习惯的养成”中的功效具有潜伏性、长效性。在学生完成作业后, 教师及时评价, 说了就做, 做后有查, 查了予评, 显示出教师对学生劳动成果的重视, 同时也做到了以身作则、以身示教, 为学生树立了做事的范例;在学生作业评价上, 教师应充分准备, 针对不同学生的个体实际区别对待, 切不可笼统草率, 甚或以偏概全, 既不对作业作出准确有效的评价, 又容易挫伤学生作业的积极性。因此, 准确有效的作业评价, 是让““作业”成为向长远教育目标迈进的“加油站”。

上一篇:企业对外股权投资下一篇:动画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