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流管理范文

2024-07-17

业务流管理范文(精选12篇)

业务流管理 第1篇

Wi MAX (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 , 即全球微波互联接入是一项基于IEEE802.16标准的宽带无线接入城域网技术, 其目标是提供一种在城域网一点对多点的厂商环境下, 可有效互联接入的宽带无线接入手段[1,2]。Wi MAX可替代现有的有线和DSL连接方式, 来提供“最后一公里”无线宽带接入。Wi MAX主要技术特点是传输速率高, 覆盖范围广, 支持移动性, 提供Qos保证并采用基于全IP的网络构架, 实现了数据的分组化, 接入的宽带化和终端的移动化三者合一。

根据处理数据类型的不同, Wi MAX将MAC层分为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两个部分[3]。MAC数据面主要负责数据的处理及正确传输;控制面主要提供无线链路面的接入与控制, 维护终端状态及其业务流的管理。

1 业务流管理器功能

业务流管理器 (Service Flow Manager) 运行在Xscale之上[4], 它主要完成以下功能:

(1) 业务流连接标识符管理, (2) 用户业务类型配置管理, (3) 动态业务流创建、修改与拆除目前只支持BS发起的DSA。

2 业务流管理器模块划分

将SFM划分为三个子模块, 如图1所示。

(1) Service Flow Control (M01)

该模块负责SFM与SSM的通信和业务流接入控制。该模块维护一个proc (进程) , 用于接收内部或外部消息。

(2) DSX (M02)

DSX子模块实现动态业务流的状态机控制。该模块维护一个proc, 用于接收内部或外部消息。

(3) DB (M03)

DB子模块是SFM内部数据库, 存储用户业务类型参数、相关的分类规则参数、以及动态业务流创建过程的中间参数等。

3 业务流管理器具体设计

子模块与外部及SFM内部其他模块之间的通信采用事件或函数直接调用的方式进行。另一方面由于终端处理能力的限制, 基站必须控制同一时刻与某个SS的DSA Transaction数量, 不能超过SS的处理能力 (Max_DSx_control) 。

3.1 内部数据库

为了控制同一时刻与某个特定SS的DSA Transaction数量, 在业务流控制子模块内部维护了一个avl树, 用于存储有待建立业务流的SS信息。Avl树的每一个结点存储一个SS所有待建立的业务流信息、DSX Transaction处理能力 (Max_DSx_control) 以及目前所拥有的DSA Transaction数量。当某个SS的所有业务流全部成功建立后, 该结点将被删除。

3.2 业务流资源管理

涉及到的业务流资源主要有:SFID, TCID (Traffic CID) , Trans ID (Transaction ID)

Service Flow Control子模块负责这些资源的分配与回收。

3.3 业务流控制

SFM中所有业务流的创建采用事件驱动的方式进行管理。从总体上说, 对于特定SS的业务流创建的发起有两个触发机制:

终端接入时根据终端的处理能力直接发起D SA Transaction

由于终端处理能力的限制, 剩余待建立的业务流在已发起的DSA Transaction结束后再发起。

在目前的设计中, 每个业务流的创建只发起一次, 当第一次创建失败时不再发起第二次DSA Transaction, 而是直接将该业务流丢弃。

3.4 事件处理

外部事件的处理主要来自SSM的消息及来自空口的MAC DSX信令消息。内部事件处理主要是DSX子模块发送过来的状态机相关的消息。

3.4.1 外部事件处理

(1) 来自SSM的消息新的终端接入

一个新的终端完成初始化入网结束后, SSM给SFM发送一个消息, 通知SFM有新的终端加入;SFM收到该消息后根据SSID到OAM中获取为该SS配置的服务流信息。如果获得的业务流配置信息非空, 则在对应Sector的SS_SF_Index Hash表中增加该SS的信息。同时分配业务流资源, 调用DSX子模块函数发起DSA Transaction。具体见流程图2。

(2) 终端掉线

当终端掉线时, SFM需要将该终端在SFM中的相关记录删除, 包括删除avl树的记录、SS在SS_SF_Index hash表中的记录, 及该SS所拥有的所有业务流信息, 收回业务流资源;同时调用DP的控制原语, 通知DP删除该SS所有的业务流信息。如图3所示。

(3) MAC DSX Messages

SFM接收来自空口的DSX信令消息时可能涉及到业务流资源的分配问题, 因此这些信令消息直接发送到Service Flow Control子模块中, 并根据不同的消息类型进行相应的处理:

(1) DSX-REQ消息

在完成业务流相关资源的分配后, 将消息及其分配的资源传递到DSX子模块, 由DSX子模块进行处理。

(2) 其他DSX消息

直接将消息传递到DSX子模块。

3.4.2 内部事件处理

(1) DSA Transaction结束

在DSX子模块中当一个DSA Transaction结束时, DSX将通过事件的方式将该消息发送至Service Flow Control子模块。Service Flow Control子模块收到该消息后:

1收回Transaction ID;2在AVL树中查询对应SS是否有待建立业务流信息。若该SS尚有待建立业务流则更新所属SS的DSA Transaction数量, 分配所需业务流资源, 调用DSX子模块函数发起新的DSA Transaction, 更新DSA Transaction数量。

(2) DSA_Local_Result

DSX子模块需要把业务流创建的结果通知Service Flow Control子模块。如果业务流创建成功, Service Flow Control子模块需要更新相应的业务流信息, 并调用DP的控制原语, 通知DP添加新的业务流。

若业务流创建失败, Service Flow Control子模块需要将业务流资源收回, 并更新SS_SF_Index和SF_Index表。

4 接口数据结构定义

4.1 与SSM接口定义

SSM模块 (终端管理模块) 与SFM (业务流管理模块) 共同实现控制面功能。SSM模块会向SFM模块发送新终端接入消息/终端删除, 消息定义如下:

4.2 与DP (数据承载层) 接口定义

目前从DP (数据承载层) 接收的DSX管理消息只有DSA-RSP, 消息格式如下所示:

从对等层接收的DSA-RSP消息, SFM需要对该消息体进行TLV解码。

5 测试与验证

业务流管理模块设计编码完成后, 将其集成到项目开发平台下, 利用某公司的标准基站对开发设计的业务流模块进行测试。本模块的编码通过vc++调试通过后, 在经过Tornado编译后的下载到Wi MAX基站中进行系统联合测试。

最终在基站侧的操作维护管理系统Web页面, 可以看到终端成功接入基站, 如图4所示。基站有业务流成功接入, 达到业务流管理模块的设计目标。

6 结束语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IEEE 802.16e协议标准中, 基站侧MAC层控制面业务流管理模块的软件设计, 并通过了模块集成测试, 达到了业务流管理模块的设计目标, 为Wi MAX系统基站MAC软件设计提供了参考。

摘要:根据处理数据类型的不同, WiMAX MAC层分为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两个部分。控制面主要提供无线链路的接入与控制, 维护终端状态及其业务流的管理。本文根据IEEE 802.16协议给出了WiMAX控制面业务流管理模块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主要内容包括:业务流管理模块的划分及详细定义、模块关键处理过程、模块之间以及与外部子系统之间的接口定义, 并用C语言实现了业务流管理模块, 对其业务流模块测试。

关键词:WiMAX,MAC,控制面,业务流管理

参考文献

[1] IEEE Std-2004.IEEE Standard for local and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Part16:Air Interface for Fixed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Systems[S].

[2] IEEE 802.16e-2005.IEEE standard for local and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 Part 16:Air interface for fixed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systems, Amendent 2:For physical and medium access control layers for combined fixed and mobile operations in licensed bands[S].2006

[3]田韬.WiMAX 16e无线网络技术与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9:128-254.

业务流管理 第2篇

第一条 为进一步强化管理、规范操作、提升效能,引导中心业务合理有序运行,做好全市“五大系统”建设的节点工作,确保中心业务与电子监察系统有效对接,实现工作与当前形势全面融合。根据上级部门的文件精神及工作要求,结合中心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进驻中心各职能部门的业务管理工作由中心管委会业务部牵头开展。

第三条 各进驻部门应根据业务实际,制定内部业务管理方案及操作规程,对业务类别、业务事项、操作程序、法律依据等内容进行梳理,并随时根据需要作出调整,报业务部备案。

第四条 业务部不定期组织岗位技能及业务知识培训,窗口工作人员的培训表现及学习情况纳入业务考核范围。

第一章 政务公开与告知

第五条 各进驻部门对纳入中心办理的事项要制定简洁、清晰、详实的说明,将业务类别、业务事项、申报材料、被动行政包括:(1)行政许可;(2)行政审批;(3)行政给付;(4)行政确认;(5)行政裁决;(6)行政奖励。

第九条 纳入电子监察软件系统管理的业务为行政许可、行政审批、行政征收三类,按时限及复杂程度分为即办件与限时件。

(1)即办件:程序简便,可当场或当日办结的一般性事项。

(2)限时件:需经两个或两个以上审核环节及(或)现场踏勘的,在1个工作日内确无法办结的,可设定相应承诺时限并在时限内应予办结的事项。

第十条 未成功办结的业务,按退回件处理,退回件按退回原因分为主动退回和被动退回。

主动退回:按照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的规定,行政相对人不具有批准条件的;

被动退回:行政相对人主动放弃或消极中止,致办件超出规定时限的。

(5)无明确、合理原因,将办件作退回处理的;(6)擅自提高或降低收费标准,超出规定范围收费,搭车收费的。

第四章 信息反馈

第十六条 中心建立信息反馈机制,通过多角度、多渠道平台,采取行政相对人民主评议的方式,对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工作规范、工作质量、办事效率等进行综合评价。

第十七条 评价结果经核算后归为三类,满意、一般、不满意,每一类在考核项目中分别对应不同的分值增减变化。

第十八条 窗口或工作人员受到差评的,应向管委会说明原因,协助管委会调查核实情况。

第五章 考核

第十九条 中心建立业务考核制度,进驻部门的业务管理及进驻人员的业务知识、岗位技能、业务操作、工作表现等纳入考核范围。

第二十条 业务考核采用分值制,满分100分。考核依据为培训情况、业务知识掌握情况、业务操作规范性、岗位技能、工作表现、业务量、政务公开情况、创新能力等。具体项目及所对应分值见附件(《业务考核量化测评细则》)。

第二十三条 考核工作坚持公开、民主的原则,采用有效措施,充分保证结果的公平性和客观性。考核结果在中心范围内公开,并根据需要,随时抄送相关部门。

第二十四条 业务考核工作由管委会组织,业务部牵头,管委会各部门共同参与。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如有与其他制度、规定相悖之处,以本规定为准。

第二十六条 本规定由中心管委会负责解释。

附:《业务考核量化测评细则》

海城市公共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委员会

业务流管理 第3篇

根据《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国际商会第600号出版物)(以下简称UCP600)第四条“信用证与合同”及第五条“单据与货物、服务或履约行为”,在信用证业务中,各有关方面处理的是单据,与实际货物、劳务及其他行为无关。但这并不是要求我们在处理信用证业务时可以完全不考虑贸易背景,具体到实际操作,为了防范风险、保证业务的顺利进行,在严格按照UCP600及有关国际惯例操作的前提下,有必要认真调查了解贸易背景,根据具体情况科学处理好信用证项下的单证业务。

我们来看一个案例,国内某银行收到韩国一银行开来的信用证,该信用证要求海运提单须由韩国一家船公司在中国的分支机构出具,全套正本提单交银行议付,但最后开证行还是予以拒付。后来得知,船公司未索取正本提单就将货物放给了申请人。看来申请人早已跟有关船公司串通好,所以在信用证当中指定船公司,并拒绝改证。虽然受益人后来向该船公司的分支机构索赔,但因该机构并无多少资产,实力很小,所以只挽回部分损失。如当时提单由大型海运公司签署,就不会发生这类问题,即使发生,也利于索赔。

作为寄单行,它的作用不仅是审查出几个不符点,更重要的是能够收回信用证项下的款项。如果一家银行只是单纯地审查出一些不符点,而不能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收汇,它将最终失去客户的信赖,在激烈的同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进口开证方面,同样需认真分析贸易背景,严格按照UCP600 ,有理有据地处理单据。现在有这样一种观点,一些开证行认为拒付会损害开证行的信誉,这当然有道理,但这主要是由于开证行的无理拒付造成的,合理的不符点通知是必要的,而且在某些时候还是必须的。因为信用证是开证行有条件的付款承诺,这个条件就是提交符合信用证要求的单据,这个条件对进出口双方都是公平的,它保护的是信用证申请人和受益人双方的利益,而不是单方面的,如果单据符合要求,则开证行必须付款;如果单据存在不符点,则开证行可以拒付。如果开证行过分强调维护自己的信誉,而坚持认为信用证一旦开出,就不能拒付,则显失公平,很有可能损害开证申请人的利益,例如下例:

国内某银行开出金额为90万美元的远期信用证进口原材料,通知行为香港一银行。受益人自身为中间商,使用背对背信用证的结算方式,货物实际上是从北欧某国装船。一段时间后,开证行收到信用证项下单据,经审查存在一些不符点,但开证行认为不会影响交易的正常进行,为维护银行信誉,在征询过申请人的意见后,开证行对外承兑,此时货物还未到达。后来开证申请人通知开证行,货物晚于合理时间近两个月才到达(后来得知,提单为倒签的),而此时该种货物已大幅降价,且货物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申请人无法售出。虽经努力,申请人与受益人未能圆满解决,致使开证行到期后不得不垫款。

在上个案例中,开证行如能认真审查贸易背景,依据UCP600及时发出不符点通知,是可以避免这起带有诈骗性质的业务所带来的损失(当然,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申请人也可以受益人欺诈为由,要求法院向开证行签发止付令,但不符点通知则更直接有效)。在单据先到,货物后到的情况下,开证行与开证申请人应通过各种途径尽量落实好相关情况。在通讯手段日益发达的今天,查询有关资料还是比较容易的,如通过有关运输行或国际海事组织查询船只是否按时发出、货物是否已经装船、船舶的航程等。如发现实际情况与单据所载内容不符,应立即妥善处理。比如上例,假使当时能及时与有关运输行或国际海事组织联系,得知实际船期与提单不符,则会马上引起应有的警觉,及时发出不符点通知,掌握贸易的主动权,避免被骗。况且发出不符点通知后,如果开证申请人想提货,开证行通常还是可以放单的,因为依据UCP600的相关规定,开证行在收到交单行关于不符点单据的有关指示之前,如开证申请人同意接受不符点,则开证行仍可放单,这是国际惯例。

业务流管理 第4篇

通过BSM来实现IT与业务的有机融合, 关键的一点是, 在内部建立以业务为核心的运维管理思路。将是否对业务具有支撑能力, 以及这个能力的大小作为评价IT系统的有效价值和IT部门业绩的首要指标, 形成技术部门为业务服务的理念和文化, 不断促进IT与业务的融合。从实现路径方面来说, 理论上可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 构建业务架构, 理清业务系统, 特别是关键业务的应用。通过对业务系统进行准确定位, 建立业务服务模型, 梳理清楚业务与IT运维之间的关联和IT服务的关键目标, 以便定义如何监控和管理业务服务, 进而针对不同的环节进行细致的管理。

其次, 做好业务管理和综合管控。有效的业务运维是整个运维管理中最重要的工作, 具体包括业务运行管理和业务使用管理。运行管理将业务关键参数映射到业务架构上, 实时反映业务运行情况, 帮助业务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业务运营状况和机理, 跟踪业务系统变化, 更好地推进业务部门的运营工作;而使用管理则通过对使用情况的分析, 确定业务系统健康度、饱和度以及运行质量。

最后, 提供业务关联分析, 落实服务管理。IT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通过建立SAL (服务级别协议) 有效落实服务管理, 同时, 全面保证业务管理中的问题发现及处理机制, 并通过业务关联分析取得决策依据。

管理咨询业务目视化管理 第5篇

在丰田模式中,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通过质量看板、生产看板、库存看板等十多种工具来限制、提醒或激发人们从事工作或管理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将手工条件下的目视化管理发展到了一个极致,同时也给丰田带来了巨大的管理效益。然而正略钧策认为:由于手工条件下的目视管理涉及到大量的、锁碎的、单调又重复的工作,由于员工所属的民族文化不同,其他企业很难摸仿成功,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丰田模式在日本之外的任何国家,其推行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解决这一瓶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信息技术强大的运算能力以及信息传递的实时性、跨地域特点,使得原先需要大量人力的工作,被信息系统轻而易举的完成,目视管理对人的依赖大幅降低。也正是因为如此,建立自动化的看板,已经成为企业运作管理一种新的潮流,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应用。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有很多目视化看板,这些看板已经深入到生活的每个角落,如 “中外运-敦豪”的目视化管理,客户在寄出快递包之后,会收到一个快件追踪号(Track Number),客户可以利用电子邮件、手机或者在“中外运-敦豪”的网站上进行快件追踪,追踪结果中详细列出了货物的运输过程:“从发件人处提取”、“在发件人处操作”、“离开转运地”、“到达转运地”、“到达海关,等待清关”、“清关中”等非常明细的内容,而且还有详细的时间和地点纪录,有了这些记录,你几乎可以在地球仪上按时间画一条清晰的运输路线出来,

对于企业业务流程或者产品流程,是否也能够如此简单清晰的展现给操作者、管理者呢?

答案是肯定的,国际领先企业早已在实践中推广应用,一般过程如下:首先建立各种规则库以及标准库,然后再详细规划业务流程,用业务流程将上述规则库与标准库串起来,最后将这些流程与相关库都固化在信息系统中,该信息系统也称做业务运作平台,在日常经营中,一旦该产品的订单驱动之后,后续的工作基本都是“自动”地按照相关流程、相关规则、相关标准进行。

要实现订单与流程、规则以及各种标准的自动匹配,必须实现高标准的细节管理。高标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业务流程、规则库、标准库的结构化、系统化,都必须根据MECE原则进行业务设计,才能具备可行性,二是要求流程、规则库以及标准库必须与企业实际情况紧密结合,一方面必须取得员工的认同,另一方面还要具备可操作性。

如此高标准的要求,正略钧策认为:该工作的复杂度已经远远超过软件公司所能理解的范围,同时由于结构化与标准化的要求,也使企业员工的自行设计不具备可行性,此工作必须依靠外部专家力量,特别是管理咨询公司的资深运作专家,对业务进行精细化梳理、规划与再设计,才能满足业务目视化的需要。

在技术实现层面,正如案例中信息主管周鸿儒所困惑的那样,目前大部分市场化软件均不能满足业务目视要需要,原有系统要么改造、要么重建。

改造是在原有信息系统基础上进行的,按照咨询公司梳理、优化的业务需求对原系统进行串接,SOA就是为完成该工作提出的一种技术解决方案,使用该技术将PLM、PDM、CAD、CAPP、ERP、CRM中的相关信息提取出来,并在平台上展现。

业务员 学会自我管理 第6篇

在我跑业务的过程中,我体会最深的莫过于自我管理。对于这一点,说心里话,自己做得不是太好,但我想对新到这个行业的人来说,可以做一个借鉴,避免走一些不必要的弯路。

做业务,销售技巧的重要性自然不用说,我这里主要谈谈怎么自我管理。自己的一天怎么利用?是不是老老实实地在跑客户?是不是想着自己的目标销量怎么完成?业务员的时间自己支配,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学会了自我管理,每天工作起来也就不会感到茫然了。

下面谈谈我几年职业生涯积累、总结出来的几条经验:

一、记录每天的拜访客户的情况

把每天拜访客户的详细情况(拜访了哪几个客户、具体每个客户是怎么谈的、拜访每一个客户的时间段、通过谈话了解到的客户新的背景资料等等)详细地写成一个日记,用普通蓝色笔写,每天拜访的客户中成交的客户用红色笔标一个醒目的标记。坚持写日记,每天都不要遗漏,包括在旅馆睡了一天觉都要记上。再做一个简要的记录,把每天拜访的客户姓名地址做成一个表格,对应地成交的客户用红笔标记好。这样做上几个月,自己就知道了自己实际的拜访成交率(平均销售率),然后根据这个做好拜访客户的力度。每个月底详细地看一下这些日记资料,就知道下个月该怎么做了。当然,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整理、分析自己的日记

根据自己记录的素材做个分析,把拜访成交的客户日记汇总:看一看是哪个时间段拜访客户的成交率最高。我想知道这个后,自己怎么安排时间也有个大概的谱了。

三、业务员的工作目标很重要

一个是目标客户,转了一天总会碰到一两个感觉有戏的,这样把他们列入目标客户的专项里,整天琢磨这几个客户是什么背景,喜欢什么,怎么样才能把他们做下来。根据自己设定的素材要素,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就不间断地拜访,直到把资料搞得越全面越好。在列表中的目标客户,每做下来一个,在他名字旁边画一个小红旗来奖赏自己一下。第二个是自己当月的销量目标,当然,这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公司的压力。把这个目标订好后,就是自己把这个目标最实际地分解给哪些客户,现有的只是维护,其他的只有靠开发新客户了。一个一个列好,完成一个画一个小红旗做个记号。

四、建客户档案

把现有客户和想着一定要做下来的目标客户按每个人建立档案,越详细越好。什么生日,喜好,家属姓名,家属喜好等等列得清楚一些,发现什么新的背景及时往每个客户里去填,这样每个客户的背景详细只要一翻就清楚得不得了,这样的客户做不下来就没有理由了。呵呵,当然,有些单是不论你怎么努力也做不了的,这个也不必自责。

五、学会利用网络工具

借助某些网络来做各种资料是比较方便简洁的,不过就是每天得往里输入,与自己的日记本有机地结合,我想再好不过了。

业务规则管理技术研究 第7篇

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是软件技术发展的动力, 这种动力不断地改变着软件技术的设计思想、开发方法、软件体系结构和软件管理。目前, 一种新的软件技术——业务规则管理技术正在兴起。实际上, 业务规则并不陌生, 它渗透在企业的每个角落, 随处可见。但是, 目前企业中的业务规则大多数存在于企业业务人员的大脑中, 或者程序手册、合同、协议等非结构化的文档中。即使企业有了信息系统, 规则逻辑也是作为一个过程写进了程序代码中, 当业务和需求发生变化的时候, 不能做出相应的响应变化, 必须伤筋动骨修改原有的程序代码, 带来极大的不便。

业务规则管理 (Business Rules Management) 技术将使我们重新认识业务规则, 重新认识业务规则在整个软件系统中的地位, 以新的方式来表示、运行、管理业务规则, 从而为企业和软件开发商在处理业务规则的问题上提供新的解决方式, 目的就是希望以管理数据的方式管理业务规则[1]。

业务规则管理的研究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 研究的困难主要在业务规则的模型定义较为抽象[2,3], 无法应用于实际的信息系统开发, 并不能达到缓解“业务规则的不断变化, 不停地修改程序代码”的预期。出现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业务规则定义基础不具体, 国外业务规则定义主要集中在使用与业务不相关的纯粹的规则定义方法, 主要包括:规则定义语言[4];描述模版, 如IF…THEN…ELSE…;决策表和决策树[5]。这些方法不能与信息系统中的概念相结合, 无法在信息系统中准确归纳定义业务规则, 进而也就无法将业务规则从程序中抽取出来, 进行类似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数据的管理。国内关于业务规则管理的研究刚刚兴起, 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因此, 对信息系统中业务规则的捕获和定义是整个业务规则管理研究和发展的基础,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2 业务规则

2.1 业务规则的含义

不同的人群对于业务规则的理解不完全一样, 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 业务规则是企业目标, 是企业战略, 对于企业一般人员而言, 业务规则又可以是企业战术, 而对于做编程的IT人员, 它又可能是业务逻辑。

那么究竟如何对业务规则进行定义呢?业务规则专家组 (BRG) 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业务规则的两个定义。第一个定义是从企业的角度来进行定义, 而第二个定义是从IT计算机专业人员的角度出发的:

企业角度的业务规则定义:“从业务的角度看, 业务规则是一种原则, 包含在特定活动或范围内关于指导、操作、实践或过程的行为规范。IT角度的业务规则定义:“从信息系统的角度看, 业务规则是一个定义或限制业务某些方面的声明。业务规则旨在用于断言业务结构, 或者控制或影响业务行为。

2.2 业务规则管理系统

业务规则管理系统是一套用于开发和维护业务规则的工具集合, 包括:规则引擎、规则库、规则语言框架、规则管理集成开发环境等, 提供规则定制和设计、管理、部署、分析等功能。其基本原理是:用一个或多个规则引擎替换以程序代码“固化”在应用系统中的业务逻辑:被提取的业务逻辑就是业务规则;业务规则存储在规则库中;开发人员和业务人员可以使用规则开发工具来创建、修改、查询、部署和管理业务规则。

(l) 规则引擎 (RuleEngine) 规则引擎是嵌入在程序中的执行业务规则的软件组件, 是业务规则管理系统的核心元素。其基本机制是:对提交给引擎的数据对象进行检索, 根据这些对象的当前属性值和对象之间的关系, 从规则集中发现符合条件的规则, 创建这些规则的执行实例, 在引擎接到执行指令时, 依照某种优先顺序依次执行。

规则引擎分3部分构成:

工作区 (WorkingMemory) 用于存放被规则引擎引用的数据对象的集合。

规则执行队列 (Agenda) 用于存放被激活的规则执行实例。

静态规则区用于存放所有被加载的业务规则。

(2) 规则库 (Rule posito) 业务规则存储在规则库中, 完全独立于数据和程序。管理业务规则如同管理数据库的数据一样, 使用规则查询语言, 可以对业务规则进行查询、添加、更新、统计、提交等操作;使用带锁机制能在线修改业务规则;还包含历史记录、权限管理、设定规则的有效期和版本控制等服务。规则库可以依托于文件系统或数据库系统, 文件格式一般符合可扩展标记语言的元数据交换 (XMI) 标准, 遵循与元数据 (MetaData) 表示和交换相关的规范。

一个完整的业务规则管理系统 (BRMS) 应该具有如下功能:

(l) 规则管理功能;

(2) 规则部署功能;

(3) 规则分析功能;

(4) 规则定制和设计功能。

3 业务规则建模

3.1 业务规则分类

业务规则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有多种分类方法, 根据以上的分类原则可对业务规则分类如下:约束类规则、派生类规则以及行为规则。

3.1.1 约束规则

约束规则被用来检查关于某一主题的事件的执行结果, 在约束规则中, 主题要么是术语 (即与业务相关的词或短语) , 要么是事实 (即对于两个术语间关系的断言) 。约束规则又被细分为强制性约束规则和指导性业务规则。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 当发生的业务事件违反强制性约束规则时, 规则拒绝继续向下执行, 而当违反指导性业务规则时, 规则给用户以警告, 可以继续执行。

3.1.2 行为规则

行为规则是关于业务的动态方面的规则。它指定了当某一事件发生或当需要满足的条件满足时动作应该被激活。测试事件及条件可以不只一个, 它可以用逻辑连接词连结起来, 逻辑连接词包括AND、OR、NOT。行为规则可以进一步被分类为使能规则, 复制规则以及触发规则。使能规则可以根据一些条件, 使一个规则、操作、流程或程序段有效或无效。它也可以在一个特定的条件下创建或删除一些数据。复制规则涉及到现有的数据或值, 例如, 利用某一个值给一个对象的属性设置初始值或者决定如何呈现现有的数据。触发规则是当给定的条件成真或者某一特定的事件发生时, 可以引起操作、过程、程序段或规则的执行。在多数情况下, 动作断言可以改变一个主题实例的状态。

3.1.3 派生规则

派生规则是根据现有的术语或事实, 可以派生出一个新的事实。派生规则又被进一步细分两类规则, 计算规则和推导规则。计算规则是利用算术运算可以派生出一个新的算术值, 推导规则是利用逻辑推理或推断可以派生出一个新的事实。推导规则也可以用来表述许可策略, 如用户数据的安全策略。

3.2 业务规则的表示

业务规则的表达方法可以被用来捕获、存储和实现业务规则。我们利用具有良好结构形式, 即模板形式来表示业务规则。每种类型的规则都可以和一个或多个模板相联系, 分类模板提供了用类自然语言描述业务规则的标准格式。

4 业务规则实现

系统开发方法的一个基本目的就是允许用户对于业务规则的管理以及提供业务规则的追溯能力。开发方法的另一个基本目的就是软件组件的冲击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虽然业务规则是经常发生变化的, 但是我们可以把由于这种变化所引起的对于软件组件的影响降低为最小化。例如, 当业务规则发生变化时, 能够自动的迅速定位到仅与变化业务规则相关的软件组件, 对这些组件的改变就可以完成对于系统的升级维护。

为了达到上述两个基本目标, 我们主要使用三个组件来开发一种易于维护的软件系统。这三个组件分别是业务规则组件、软件设计组件以及连接组件。通过连接组件把业务规则组件与软件设计组件联系起来, 就可以达到开发易于升级维护的软件系统。其中相关联的业务规则组件与软件设计组件之间的关系是软件设计组件对业务规则组件的软件实现。

4.1 业务规则组件

业务规则组件以结构化的形式或模板表示和储存, 这样有利于与相关的软件设计组件相关联。除此之外, 业务规则组件还应该包括与该业务规则相关的管理信息, 如业务过程及业务规程的创建者的信息。

4.2 软件设计组件

软件设计组件的初步模型可以由在业务规则获取活动中得到的术语和事实而得到。一般情况下, 这些术语和事实可以标识为软件设计中的类、属性和它们之间的关系。由于要把业务规则与相关的软件设计组件关联起来, 可能在关联时, 要扩充一些类、属性和操作增加到软件设计模型中, 这些类、属性和操作主要是包含一个必需的映射信息。

4.3 连接组件

连接组件的模型的功能主要是把业务规则与相关的软件设计组件关联起来, 并包含一些映射信息, 同时还要把因为这些映射信息而新增加的类、属性和操作增加到先前的软件设计模型中。

我们给出映射活动的结构图, 如图1所示:

其中, 业务规则模型规定了业务规则的结构和语义。连接模型负责把业务规则模型与软件设计元模型关联起来。业务规则模型、连接模型以及软件设计元模型三者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就组成了规则映射的元模型。图1中给出了映射元模型以及该元模型的实例。

5 总结

本文就业务规则管理的优点、业务规则的概述、业务规则映射模型进行比较详细的介绍。我们有理由相信, 在不久的将来, 基于业务规则的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将成为主流的软件开发方法, 到那时, 企业的信息系统将会随着业务需求的变化做出即时的响应, 使得企业的软件维护费用降至最低。

摘要:业务规则管理技术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全面介绍了业务规则管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重点介绍了对于业务规则建模和业务规则的实现两个方面的技术, 介绍了当前比较公认的一种业务规则模型, 通过把业务规则映射到相应的软件组件来实现, 业务规则与软件组件通过连接组件联系起来, 这样当业务规则发生变化时, 可以通过连接组件, 迅速定位到相应的软件程序代码部分, 对其做出少量修改甚至不做任何修改。

关键词:业务规则,业务规则建模,业务规则实现,业务规则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Morgan T.Business Rules and Information Systems.Boston:Ad-dison-Wesley, 2002.

[2] GUIDE Business Rules Project, "Defining Business Rules - What are they are really", 2000.

[3] Business Rules Group.The Business Motivation Model Business Governance in a Volatile World.January 2005.

[4]Jan Demey, Mustafa Jarrar, Robert Meersman:"Markup Lan-guage for ORMBusiness Rules", In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Rule Markup Languages for Business Rules on the Semantic Web, First International Semantic Web Conference, ISWC, (2002) .

业务流管理 第8篇

合同能源管理是70年代由西方国家发展起来的一种基于市场运作的节能投资服务管理机制, 其实质就是用能单位通过节省的能源耗费支出来支付节能改造项目成本的节能业务方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在北美及欧洲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新兴节能产业。

近年来, 我国政府大力推行节能减排政策, 倡导企业走绿色发展之路, 逐步加大了对合同能源管理商业模式的政策扶持力度。2010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发改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财政部也出台了《关于印发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从政策、资金两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 以促进我国节能服务产业快速发展。

二、合同能源管理类型

目前, 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按商务运作及管理模式, 主要分为三个类型:

(一) 节能效益分享型:

在该种模式下, 由节能服务公司提供节能项目所需全部资金, 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单位按照合同约定在合同期内分享节能效益, 合同结束后节能设备和节能效益全部归客户享有。

(二) 节能量保证型:

在该种模式下, 由用能单位提供全部或部分项目所需资金 (含节能服务公司的合理利润) , 节能服务公司负责节能项目的设计及实施, 如项目实施后没有达到承诺的节能量, 节能服务公司要赔付全部未达到的节能量的经济损失。

(三) 能源费用托管型:

在该种模式下, 由节能服务公司为用能单位改进和管理能源系统, 节能服务公司的经济效益来自能源费用的节约, 客户的经济效益来自能源费用的减少。

三、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特点

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前期投资总额一般较大, 大部分项目实施中会形成有形资产 (节能设备或系统) , 但其与公司日常设备资产投资相比, 存在以下特点:

(一) 投资目的 (需求方) 不同:

日常设备资产投资一般是为满足或扩大公司生产能力或规模而预先计划;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投资则是根据客户的需求而发生。

(二) 折旧期限及政策不同:

通常来讲, 公司自有资产折旧期限及政策由企业按照法律法规结合生产经营实际情况自主决定;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所形成的资产则是根据双方合同约定, 在合同期限内计提折旧, 不留残值。

(三) 受市场因素影响程度不同:

公司自有设备投资计划着眼于公司长期运营能力而制定, 受市场因素影响较小;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投资是为了满足客户的节能需求, 受市场因素影响较大。

(四) 资产最终处置方式不同:

公司自有资产在折旧期满后, 经技术部门鉴定后进入资产处置程序, 其净值要转如营业外收支;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所形成的资产在合同期满后, 其所有权一般都转交到客户一方。

四、会计业务处理

(一) 会计业务处理原则

目前, 国家相关会计准则、制度中尚未对该类业务进行统一规范, 各企业处理方法不同, 既有参照融资租赁处理模式的, 也有参照经营租赁模式的, 本文中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会计业务处理采用以下原则:

1、业务操作简便、清晰、易于掌握。

2、符合国家会计制度及准则要求, 体现谨慎性原则, 满足收支配比的需要。

(二) 项目初始投资额的归集

对节能服务公司而言, 节能项目初始投资额应包括:购买的节能设备, 经建造加工而形成的有形设备或系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为使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或效果所发生的项目设计、系统改造、安装调试等全部初始费用。

初始投资会计核算科目的选用:如项目实施完毕后能够形成一项实物资产, 且同时满足会计准则中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 应先在“在建工程”科目进行归集, 项目决算后转入“固定资产-合同能源管理资产”, 在合同收益期限内计提折旧, 不留残值。如项目实施完毕后未形成实物资产, 同时也不满足会计准则中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 可先在“在建工程”科目进行归集, 而后转入“长期待摊费用”, 在合同收益期限内摊销完毕。

(三) 一般情况下会计业务处理

1、节能服务公司会计处理方法

节能服务公司可按收到的节能分配收益确认为当期的收入, 在合同期内分摊节能项目投资额, 项目形成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净残值为零, 合同期内如发生运维服务等相关后续支出时, 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在成本费用中列支。

(1) 采购、建造节能设备及发生安装、调试等初始直接支出时

账务处理:

借:在建工程—节能项目资产

在建工程—建造、安装调试支出/其他支出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供应商

核算依据:合同、采购发票、各项内部审批手续等

(2) 节能项目验收合格, 形成固定资产时 (如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 则确认为“长期待摊费用”)

账务处理:

借:固定资产/长期待摊费用—节能项目资产

贷:在建工程—节能项目资产/安装调试支出/其他支出

核算依据:项目竣工验收报告等

(3) 收到客户支付的节能服务费时

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节能收益分成

核算依据:合同、发票、银行进账单等

(4) 节能服务单位发生日常运维服务等支出时

账务处理:

借:成本费用-修理费/差旅费…

贷:银行存款/现金

核算依据:合同、发票、内部费用核销审批手续等

(5) 会计期末 (月度、季度、年度)

账务处理:

借:成本费用—折旧/长期待摊费用摊销—节能项目资产

贷:累计折旧/长期待摊费用—节能项目资产

核算依据:折旧计算表、长期待摊费用摊销计算表等

(6) 折旧 (摊销额) 计算方法

年折旧 (摊销) 额=固定资产 (长期待摊费用) 原值/合同年限

月折旧 (摊销) 额=年折旧 (摊销) 额/12

(7) 合同期限届满, 设备资产转交用能单位时

账务处理:

借:累计折旧—节能项目资产

贷:固定资产—节能项目资产

核算依据:合同、资产交接单、各项内部审批手续等

2、用能单位 (客户) 会计处理方法

(1) 支付节能服务费时

账务处理:

借:成本费用-节能服务费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节能服务单位

核算依据:合同、发票、银行回单、内部审批手续等

(2) 合同期满, 接收节能设备资产时

账务处理:

借:固定资产—节能项目资产

贷:累计折旧—节能项目资产

核算依据:合同、资产交接单、各项内部审批手续等

注: (1) 如用能单位与节能服务单位为关联方单位, 处于同一企业集团合并范围内时, 为保证整个集团公司合并报表数据的完整性, 设备资产接收方应按接收时资产原值及累计折旧的账面累计余额同时入账。

(2) 如用能单位与节能服务单位为非关联方时, 设备资产接收方则无需进行账务处理, 待资产接收后做好备案登记实物管理即可。

(四) 特殊情况下会计业务处理

1、特殊业务情况及会计业务处理案例

在合同执行过程中, 合同约定收益分享方式可能会存在以下情况:

(1) 用能单位各年度能源耗用情况稳定, 但合同规定每年的收益分享比例不同。

(2) 合同规定每年的收益分享比例固定, 但用能单位各年度的能源耗用变动较大。

在以上两种情况下, 节能服务公司每年实际取得的收益都不相同。但一般情况下, 节能服务公司对于项目投资都按直线法进行折旧或摊销, 年度间数额一致, 因此会造成单个合同项下的年度经营损益出现较大波动, 在单个合同经营损益对公司整体经营成果影响较大的情况下, 为保持公司经营成果的客观及均衡反映, 可采取以下核算方式确认收益:

针对情况 (1) , 节能服务公司可结合该项目年度成本费用发生情况, 在保证年度收支配比及合理体现项目效益的情况下, 可计算确定一个固定收益分享比例, 以该比例乘以合同金额确认年度收入, 合同约定的分享比例超过该固定比例的部分可确认为递延损益, 转入以后年度的当期营业收入。

例:假定XX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合同期为三年, 合同约定每年收益比例分别为80%、70%、60%, 节能服务公司按三年平均计算确定的固定收益比例为70%。

(1) 节能服务单位账务处理

第一年收益确认

账务处理: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 (80%部分) —用能单位贷:主营业务收入 (70%部分)

递延损益 (“80%-70%”部分)

第二年收益确认

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 (70%部分) —用能单位

贷:主营业务收入 (70%部分)

第三年收益确认

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 (60%部分) —用能单位

递延损益 (“80%-70%”部分, 第一年确认的递延收益)

贷:主营业务收入 (60%部分)

主营业务收入 (10%递延收益转入)

(2) 用能单位账务处理

第一年支出确认

账务处理:

借:成本费用—节能服务费 (70%部分)

预付账款-节能服务单位 (“80%-70%”部分)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节能服务单位 (80%部分)

第二年支出确认

账务处理:

借:成本费用—节能服务费 (70%部分)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节能服务单位 (70%部分)

第三年支出确认

账务处理:

借:成本费用—节能服务费 (60%部分)

成本费用—节能服务费 (预付账款转入)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节能服务单位 (60%部分)

预付账款-节能服务单位 (“80%-70%”部分)

针对情况 (2) , 节能服务公司需计算确定一个固定分享金额, 在合同期内每年以该金额确认营业收入, 其会计处理原则和方法与情况 (1) 类似, 可参照处理, 不再赘述。

2、固定分享比例和固定分享金额计算方法及核算应用前提:

年固定比例=Σ各年度分享比例/合同期

年固定分享金额=Σ各年度分享金额/合同期

特殊情况下业务处理方式一般在以下情况出现时可考虑应用:

(1) 单个项目合同金额较大, 对公司整体的收入、利润均产生重大影响。

(2) 单个项目整体盈利/亏损, 但在合同期内如按合同约定分享比例或分享金额确认收入会导致各年度间该项目损益出现前盈后亏或前亏后赢的情况, 不能均衡、真实、客观地反映该项目实际效益状况。

(3) 固定分享比例及固定分享额可根据每项合同实际情况单独确定, 一经确定, 在合同期内必须严格遵守, 没有特殊情况不得变更。

对单个项目合同金额较小, 且对公司整体产值、利润均不产生重大影响的, 根据会计准则的重要性原则, 节能服务公司可依据合同约定进行会计处理。

五、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涉税政策运用

根据财税[2010]110号《关于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对节能服务公司从事节能减排项目给予一定税收优惠扶持。节能服务公司在具体税务操作时应关注以下事项。

(一) 涉及减免的税种

营业税减免:对符合条件的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 取得的营业税应税收入, 暂免征收营业税。

增值税减免:节能服务公司实施符合条件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 将项目中的增值税应税货物转让给用能企业, 暂免征收增值税。

企业所得税减免

1、对符合条件的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 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 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 第四年至第六年按照25%的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2、对符合条件的节能服务公司, 以及与其签订节能效益分享型合同的用能企业, 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有关资产的企业所得税税务处理按以下规定执行:

(1) 用能企业按照能源管理合同实际支付给节能服务公司的合理支出, 均可以在计算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不再区分服务费用和资产价款进行税务处理。

(2) 能源管理合同期满后, 节能服务公司转让给用能企业的因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形成的资产, 按折旧或摊销期满的资产进行税务处理, 用能企业从节能服务公司接受有关资产的计税基础也应按折旧或摊销期满的资产进行税务处理。

(3) 能源管理合同期满后, 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企业办理有关资产的权属转移时, 用能企业已支付的资产价款, 不再另行计入节能服务公司的收入。

(二) 享受减免税政策需满足的条件

节能服务公司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方可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注册资金不低于100万元, 且能够单独提供用能状况诊断、节能项目设计、融资、改造 (包括施工、设备安装、调试、验收等) 、运行管理、人员培训等服务的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

2、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相关技术应符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 (GB/T24915-2010) 规定的技术要求;

3、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企业签订《节能效益分享型》合同, 其合同格式和内容, 符合《合同法》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 (GB/T24915-2010) 等规定;

4、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的项目符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 (试行) 的通知》 (财税[2009]166号) “4、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类中第一项至第八项规定的项目和条件;

5、节能服务公司投资额不低于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投资总额的70%;

6、节能服务公司拥有匹配的专职技术人员和合同能源管理人才, 具有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和稳定运行的能力。

(三) 减免税政策运用注意事项

1、文件对优惠的对象进行了限定, 即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企业签订的合同必须是《节能效益分享型》合同。

2、节能服务公司签订效益分享合同后应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减免税备案审批, 获批后方可按减免税项目操作。

3、节能服务公司应按项目记录、统计享受到的减免税情况和实际减免的税款。

4、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 应当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价款、费用。

5、用能企业对从节能服务公司取得的与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有关的资产, 应与企业其他资产分开核算, 并建立辅助账或明细账。

6、节能服务公司同时从事适用不同税收政策待遇项目的, 其享受税收优惠项目应当单独计算收入、扣除, 并合理分摊企业的期间费用;没有单独计算的, 不得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六、项目运营风险管理

由于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在我国尚属新兴的产业领域, 目前在相关管理体系及操作经验上仍相对不足。为降低或避免公司经营风险, 确保公司效益, 节能服务公司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建立和完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体系, 。

(一) 项目可行性分析

项目合同签订前, 必须进行充分的项目可行性分析, 在自有人员技术、业务能力不足时, 可借助外部专家, 确保项目收益水平不低于公司预期。

(二) 项目合同评审工作

必须做好项目合同评审工作, 确保合同条款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同时, 在合同条款中应该建立对用能单位的相关约束性条款, 以避免节能服务公司利益遭受损失。

(三) 客户资信评估工作

项目合同签订前要做好对用能单位的资信评估工作, 以降低或避免我方项目运营风险及资金风险。

(四) 政策法规运用

加强对合同能源管理相关政策、法规的研究与学习, 与政府相关主管部门保持有效沟通, 避免政策运用失当风险。

(五) 加强项目过程管理

在项目运营过程中, 各业务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做好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总结, 做到责、权、利有效结合, 确保公司效益。

参考文献

[1]《关于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 2010年12月

[2]《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 2010年4月

企业安全管理和业务连续性管理 第9篇

关键词:系统安全,业务连续性管理,风险管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手段的不断进步,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展企业的管理、保障企业安全稳定发展,成为了企业经营管理者共同关心的话题,而企业为了实现自己的既定目标,首先要关注如何防止风险的发生,降低风险造成的损失。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风险管理与业务连续性管理相结合,通过建立真正有效的应对危机事件的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使管理科学化、手段现代化,保证业务的连续运行,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从而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1 以系统安全理念推进企业安全管理

企业的安全管理就是“安”和“全”的管理。“安”主要涉及人为活动、公共环境受到威胁与冲击的活动,是就社会性、政治性以及区域性治安方面而言。“全”针对人体健康和生产经营与技术活动而言,侧重生产性、经营性、技术性的安全,主要指对人的健康没有危险、损害、干扰等有害影响。但这两方面并不是完全割裂的,其安全范畴是有交集的,在研究社会政治性的、区域性的、行业性的乃至国家安全的问题时,往往离不开生产性与技术性的安全,因此,生产性、技术性的安全是基本。

安全生产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中的核心责任。良好的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内容中的重中之重,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的组成部分。企业是一个复杂的“人-机-环-管”系统,包含繁多的因素和环节,事故的发生既有物方面的原因,又有人方面的原因,事先很难充分准确的衡量。理论上来说,事故是完全可以控制的,但难点是如何动态控制物质不安全状态和如何动态约束人的不安全行为。往往会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有时重点预防的问题没有发生,但未被重视的问题却酿成了大祸,给人一种事故防不胜防,安全管理找不到着力点的感觉,而这一问题的根源就是缺乏系统性管理。新的《安全生产法》也体现了这一理念,在更广阔的工作思路、更多元化的主体参与、更具有综合性的手段措施等方面都体现了系统安全的理念。推进企业的安全管理,必须在方式方法上更注重层次性和衔接性,更加注重安全生产工作的全面性、系统性和理性问题。

2 系统安全的核心内容:风险管理和业务连续性管理

2.1 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一个组织对风险的指挥和控制的一系列协调活动,因此,风险管理过程由一系列活动组成,这些活动包括: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定在内的风险评估、风险处置以及风险监测。ISO31000《风险管理原则与实施指南》统一规范了风险管理,对组织风险管理的流程与体系框架提供了规范性指导。该标准将风险和组织目标联系起来,指出风险是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提出将风险管理与已有组织的业务流程整合,从而在整个系统内实现风险管理一体化。首先,风险管理必须识别风险。风险识别是确定何种风险可能产生影响,最重要的是量化不确定性的程度和每个风险可能造成损失的程度。其次,风险管理要着眼于风险控制,通常采用积极的措施来控制风险,通过降低其损失发生的概率,缩小其损失程度来达到控制目的。再次,风险管理要学会规避风险。在既定目标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方案的实施路径,从根本上消除特定的风险因素。

引入风险管理,从安全文化的高度来推进企业安全管理。第一步是积极地调整风险预测并就其达成一致,企业领导者需要认识到所管理的风险以及风险决策带来的后果,既要考虑消极事件的风险,也要考虑积极事件的风险。第二步是鼓励持续性的沟通,对潜在的风险问题进行正确干预,树立明确的责任制。第三步是扩大风险团队的人员组成,特别是在前线人员这一层面上,切实地将范围扩大,使得风险专业人士能参与执行委员会或董事会。在企业的安全管理中,责任人、知情人、利益相关者的普遍参与是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在这样的文化下,风险管理不应仅是安全管理部门或其他风险相关职能部门的责任,而应是整个企业的责任。

2.2 业务连续性管理

ISO22301:2012《社会安全—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要求》于2012年5月15日正式发布。业务连续性管理是企业经营一体化的管理流程,使企业对潜在的威胁与冲击加以辨识分析,能够为企业提供业务中断及恢复的战略和操作层面的框架,在企业业务中断时,提供一个有效的管理机制来阻止或抵消这些威胁,使企业具有必备的恢复能力,减少灾难事件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同时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使其生产经营业务得到持续有效进行。

在ISO31000中提出的风险管理10项通则,全部适用于业务连续性管理。业务连续性管理主要关注中断的风险,因此企业安全管理与业务连续性管理,都是基于风险管理内容之上的。企业的安全管理与各类突发事件紧密关联,企业的安全管理就是要维持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切断事件转化、蔓延、衍生、耦合链条中可能导致业务中断的演化过程。任何企业要业务连续,都必须面对未来的各种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影响着业务连续性目标的实现,即风险管理是嵌入业务连续性管理全过程的核心工作。企业业务连续性管理的3个基本要素包括生产安全的风险评估、业务中断的风险评估、业务恢复的风险评估,即:企业在事前减少可能导致中断的事件发生;事中阻止或延缓事态向可能导致中断的方向演化;事后要做弹性的恢复的评估,即关注在冲击情景下尽快恢复到可持续的水平或者正常水平。

3 构建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ISO22301提供了一个“体系”的构建指南,即组织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企业应按照ISO22301的要求,构建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确保符合企业安全管理的要求。这个体系包括业务连续性的目标,即在中断事件发生后,组织在预先确定的可接受的水平上连续交付产品或提供服务的能力;一个正式的、形成文件的确定连续性和恢复优先级、目标和指标的评价过程,这个过程应包括对支持该组织的产品和服务活动中断所造成影响的评估;业务连续性所需的资源,主要包括人员、信息和数据、建筑物、工作环境和配套设施、设施、设备和耗材、信息通信技术系统、交通工具、资金、合作伙伴和供应商等;制定确保关键业务功能的连续性所需的资源、服务和活动的业务连续性计划,使企业的安全管理从原因应对型转向结果应对型,注重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横向协作,通过计划的演练和改进提升企业安全领导力、执行力和临变力。

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是需要嵌入风险管理的,尤其是用风险评估的方法和工具进行业务影响分析,就是对业务冲击的评估。企业应当针对有限的冲击情景制定措施,体现“以不变应万变”的标准。通过风险评估,企业应识别中断对于企业运行的优先活动以及过程、系统、信息、人员、资产、外包伙伴和其他支持资源所带来的风险,通过系统地分析风险,评价哪种中断风险需要处理,识别与业务连续性目标相符以及与组织的风险偏好一致的处理措施。

情景分析是用于企业业务影响分析的一种主要风险评估工具。情景分析是在情景假设的基础上,通过考虑各种可能发生的结果,分析未来的可能发生事件及其后果,并提出应对措施的方法。情景不同于传统的“典型案例”,它不是一个具体事件的投影,而是许多同类事件和预期风险的集合,用最少的情景来代表最广泛的任务和能力要求。同时情景不是预测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什么事件,核心是在事件发生前安全与应急管理工作如何做、如何改进。在风险分析时,可以用因果分析绘制灾害链模型,其模型结果将成为制定风险应对策略的基础,掌握风险因素变化对事件的影响及变化趋势。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还要建立基于风险控制原则的准备措施。企业的安全管理不能只局限于实际经历过的事件,虽然不可能估计灾害的所有形式,但可以合理估计威胁或冲击所造成的损失,要考虑最严重的事态,并基于此进行拓展演练。

业务连续性管理是针对企业重点业务并使这些业务不能中断的管理,这些业务不能因为突发事件而中断,也不能为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而中断,从而促使企业的安全管理对于各类突发事件能够而处于峰值应对能力。应急响应与应急处置等与业务恢复是紧密耦合的。应急管理的概念包含两部分内容,紧急状态的管理由政府完成,紧急状态下的业务中断管理由企业完成,应急管理则需要政府来做出决策,包括怎样组织应急管理活动、如何协调联动、如何现场指挥、明确保障机制等,而业务连续性管理需要企业明确其重要业务是什么,关键资源在哪里,制定完善的业务连续性计划并确保能够执行。应急管理可以不明确完成时间,而业务连续性管理必须有标准的业务恢复时间。应急管理的社会动员体系需要业务连续性管理,政府应建立起有效的动员机制,提高企业的业务连续性能力,使之与企业安全管理和社会责任紧密相关。

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的构建要求企业安全管理必然是综合的、系统的安全管理,从以往的关注生产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发展到办公场所、人员状况、社会环境乃至供应链等多个层面的管理。随着当前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业务连续性管理更是随着信息化建设成为企业顶层设计与管理的必须前提。

参考文献

[1]ISO 22301:2012 Societal security-Business continuity management systems—Requirements.

[2]ISO 31000:2009 Risk management-Principles and guidelines.

[3]陈建新等编.中国业务持续管理现状与发展[M].原子能出版社,2009.

[4]国际业务持续协会著,余绍强译.《公共安全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要求》宣贯教材(GB/T 30146-2013):良好实践指南[M].中国标准出版社,2014.

业务流管理 第10篇

关键词:土地管理,信息化,数据整合

1 土地管理的特点

1.1 规范性强

土地管理是国家强制性的要求, 并且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 既可以作为管理者实际工作的理论依据, 又可以保障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避免二者之间发生经济纠纷。而且在土地管理中有系统的办公流程, 对土地的更名、开发、登记都有着明确的规定。

1.2 广泛的社会性

土地管理工作不是单纯的国家行为, 而是与各个阶层密切相关的, 需要相关部门的大力配合。而且在面对不同的情况时, 管理人员要采用不同的措施, 处理好土地的所有权问题, 调和使用者和所有者之间的矛盾。在进行信息的录入时, 要用科学的信息处理手段, 准确反映土地的实际情况, 为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1.3 与地理属性相关

土地管理的对象和内容与其空间位置密切相关。例如, 每一宗地在同一个城市坐标系中都有唯一、准确的面积和位置。与土地有关的其他信息资源包括土地统计信息、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土地定级类别都和地块的地理位置有关。

1.4 数据种类繁多

土地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要处理相当多的数据, 其中不仅包括了对土地信息的管理 (其中包括土地的地理位置、实际面积等) , 还涉及了土地所有者提供的办公材料, 相关部门开具的票据, 法律部门开出的文件, 和现有使用者的信息等, 还要对土地的开发潜力加以评估。

2 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业务处理模式

2.1 土地管理信息系统体系结构

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是将土地的各项数据录入计算机, 将各个人员进行角色代入, 运用相关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系统会将土地与相关人员的关系加以标注, 数据进行整齐的排列, 土地的图形结构立体的展示在管理者面前, 方便其阅读使用。管理人员要不断更新土地的信息, 以完成整个体系框架。

2.2 土地管理信息系统业务处理模式

土地管理的信息化是指以土地的开发作为起点, 将其使用中的各个阶段进行全程跟踪标注, 分析现有的使用率, 并为土地的转让、出租提供证明。人们可以在网上进行业务办理, 减少了传统的人工服务的排队时间, 加快了工作效率。GIS是为此而研发的专业的土地管理系统, 用GIS来处理数据, 可以实现土地的信息化的管理。在管理过程中, 应加强系统的保密性。管理人员上岗之前要经过专业的培训, 拥有良好的保密意识, 并且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 能独立应对系统的突发状况, 对系统中的数据处理进行监管, 以防止有人恶意篡改软件。还要及时更新土地的信息, 不断改进系统, 加强对城市中的公共建筑、民居建筑所占的土地和乡村农用土地的管理, 根据土地的利用率提出未来的开发方案。

3 土地管理业务中数据组织管理模式

3.1 土地管理业务中数据多层共享模型

土地管理工作要求适时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土地区位调整、征占用耕地、土地供应、土地开发利用以及违法违规用地案件查处等进行查对分析, 对建设用地实施动态监管。因此, 需要建立涉及土地全要素的监管平台。“一张图”工程建设利用信息资源和技术, 将政府管理职能和服务通过网络进行集成, 实现工作流程与部门职能的优化重组, 将现有的资源、数据进行跨部门共享和集中管理, 以“信息协同、业务协同、资源协同”为基本设计思想, 突破在传统信息化系统中存在的信息孤岛和业务孤岛的障碍, 以开放式的、可扩展的性能实现内部机构、部门之间与公众之间的协同和互动, 将土地利用现状、基本农田、违法用地监察等多源信息进行有机整合, 以地块生命周期为线索, 随着时间变化对空间位置上的地块演绎全过程进行全周期管理, 实现对地块在各“生命环节”状态和属性的记录、回溯、查询、统计和分析, 实现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天上看、网上管、地上查”的动态监管目标。

我们要准确掌握土地从开发到使用的全部信息, 但是传统的土地信息量较少, 而且信息本身有很大的误差, 不能实现这一目的。而且传统的系统多为二维图形, 缺乏空间立体感, 不能很好的表现出土地的结构。土地管理业务数据多层共享模型是将土地按照其属性、职能等多个方面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在信息检索时输入不同的内容都可以进行查阅。而且层次的划分可以更加有效的对数据进行分类管理, 将现有的土地资源进行归纳整理, 以便更好的应用于实际的生产和建设中。而且在系统中, 土地是三维立体图形, 上面标注了土地中的所属关系, 为管理人员的分析和预测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3.2 土地管理业务中数据组织管理模式

在整个生命周期管理过程中, 地块是载体, 是不变化的, 变化的是地块的形态和附加在地块上的业务及属性信息。因此, 可以以地块为索引, 基于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多层本体共享模型, 通过同一时间位于同一空间不同业务特征的分层模型将附加在地块上的过程信息组织起来。同时, 在土地管理业务事件 (如六个业务处理行为) 的驱动下, 随时间推移将土地业务环节的变化信息落实在各个业务空间地块上。基于事件语义的土地业务全要素生命周期管理模型是以建设项目用地报批业务为起点, 在土地征收、土地储备、市场市场交易、土地供应、土地登记等业务事件的驱动下, 使同一空间地块的形态及附加的属性信息随时间不断演绎, 并将量变或质变的结果反映在建设用地报批层、土地征收层、土地储备层、土地市场交易层、土地供应层和土地权属层。土地业务全要素生命周期管理模型中的业务活动集合可以看作驱动土地业务地块信息演绎的事件空间:<建设用地报批, 土地征收, 土地储备, 市场交易, 土地供应, 土地登记>。

3.3 基于土地管理业务数据多层共享模型的数据关联

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应该将GIS作为平台, 使之与其它办公软件兼容, 在GIS上进行其它软件的开发和应用, 实现办公的自动化。还要对土地进行统一编号, 相同区域的土地业务建立关联, 对办理完毕的业务建立档案, 放在系统的文件夹中, 方便日后的查阅。而且将GIS与Internet结合到一起, 利用网络将数据进行共享, 不同地区的人们可以根据需要查阅到相关信息, 实现信息的快速传播。

4 结论

本文讨论了土地管理中数据组织管理的模式, 提出了土地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 软件系统日益完善, 计算机已经逐步取代了人工服务, 成为新世纪办公的必要设施, 在土地管理方面, 计算机更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管理人员不仅要做到录入信息的准确, 还要保证信息的及时更新, 以便管理者根据现有的土地状况作出正确的决策。我们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雪.建设用地预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长春:吉林大学, 2013.

从风险管理看业务连续性管理 第11篇

风险管理

所谓风险管理,是一个识别风险并逐步采取相应措施和工具使风险水平逐步降低直至最终消除的过程。按照风险性质划分,通常将银行的风险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法律风险和操作风险五大主要领域。我国以工农中建四大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银行机构,大多都围绕上述风险领域建立了全面风险管理的框架,并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在其中某几个领域内逐步开展和实施了相关的具体工作。近年来国内银行在风险管理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先后有多家银行成为国内第一批通过“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审核的银行机构。

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一个关于“如何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保证资源快速恢复以及重要业务连续不中断的话题”悄然兴起,而发生在2001年的“9.11”事件更是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关于灾难备份与恢复、业务连续性管理的热潮。从近几年银行因信息系统故障导致业务中断的案例中不难看出,一旦银行的业务发生中断,其带给银行的风险和损失影响不仅包含经济损失,更多的是对银行品牌和公信力的影响,并因此而引发银行需要为此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赔偿责任。这些损失和影响还具备持续性和扩散性,对银行的综合竞争力产生深远的影响。

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

经过近十年的不断研究与实践,在全球相关的政府、研究机构、行业协会、企业组织等共同努力下,已经将相关的理念、知识和工具方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并形成了完备的方法论和实践,这就是业务连续性管理(Business Continuity Management,简称BCM)。它是以对于各类潜在的风险以及影响进行识别,并预先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流程和计划,确保在风险发生时能够保证组织的经营持续,减少或避免风险所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的《业务连续性管理高级原则》以及中国银监会《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中,将BCM定位于银行业的操作风险领域。通过实践总结,我们认识到BCM不仅和银行的操作风险紧密相连,同时还涉及到银行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法律风险。

我国银行业监管机构越来越重视业务连续性与灾难恢复建设,以四大行为代表的商业银行从2000年开始陆续开展相关建设工作,并逐步将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逐步纳入到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当中,使之成为有机的整体,以更好的保障银行持续稳定的运营。

建行的体系建设

对于大型银行来说,业务的中断是致命的,在银行的声誉、竞争力、财务等方面均会造成重大的损失,日后可能需要花费若干倍的代价去挽回。能否在突发事件之后从容应对、控制影响并减少损失,是考验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重要指标。而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作为应对突发事件、保障业务恢复的有效手段,对提高业务持续运营水平和降低运营风险,实现稳健运营、可持续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同时,国内银行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各银行都在积极提高服务水平,在业务做强、做大和扩张过程中,面临的运营风险、操作风险进一步加剧。业务连续性管理(BCM)体系建设对于提升业务持续运营能力、抵抗风险和再造竞争优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008年,中国建设银行启动了业务连续性管理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推广工作,核心内容是围绕成为国际一流银行的战略发展要求,以满足监管要求、提高自身的风险防范能力和保证业务持续运行为目标,通过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建设,有效地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对业务稳定运营的影响,降低或消除不良影响。强调要建立有效的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不要停留在纸上谈兵层面,要加强演练和培训,提升全行员工危机意识,提高业务连续性管理水平,降低业务风险,做好应对和恢复工作,缩短业务中断时间,是业务连续性管理建设的重要意义。

建设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主要工作内容包括现状和需求分析、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差距分析、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制度建设、预案体系建设和教育培训以及演练工作。为了有效的将上述各项工作做到实处,以建设银行风险管理部为主成立了工作组。对上至主管高层领导、下至一线操作人员进行访谈;对总行、北京、上海数据中心以及试点分行的主要办公地点、基础设施资源和重要营业场所进行了实地勘察;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评估各类关键资源受损可能造成的重要业务中断影响;同时对比国外先进银行的实践经验,进行关键差距分析,从而全面了解到建设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的实际需求。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符合实际的业务连续性策略和未来三年的建设规划以及规划实施方案,搭建了业务连续性管理组织,明确管理层和各部门业务连续性建设分工和职责,通过对全行相关人员进行有关业务连续性管理(BCM)意识教育,建立了包括业务连续性管理政策、总体预案、部门预案、场景预案等多层次、多纬度的预案体系。

为了验证已经建立的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和制度,2011年6月3日,建设银行组织并实施了以业务连续性管理为目标的“股民保证金第三方存管业务”综合桌面演练,利用多维度的场景及触发条件设计,真正做到业务为核心,演练的重点也从以往单一的灾备系统演练扩展到了涵盖系统切换、业务应急、人员疏散、危机公关、监管报送等多方面内容,检验了BCM体系架构、制度和相关预案,进一步提升了相关人员对业务连续性管理的整体认识。同年9月份,风险管理部又协调总行安保部、总务部、营运管理部、电子银行部、公关部、个人存款与投资部、信息技术管理部等7个部门,先后前往四川、广西各省,组织分行开展了以地震、洪灾、火灾为场景的业务连续性综合演练,重点内容包括极端灾难场景下的网点互备机制、备用办公场地恢复、人员救治和疏散、手工业务恢复和替代以及媒体应对和危机公关等,这代表着建设银行所建立的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已经贯穿了总行、分行和支行各个层面,在全行全面“落地开花”。建设银行的成功经验,也成为监管机构在制定相关监管制度、进行行業教育时所采用的范例和样本。

在国内率先实施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建设和推广,建设银行风险管理部真正从业务层面入手,统一协调和调动全行资源,遵循监管要求和国际先进经验,在政策、制度和流程层面建立和完善了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和应急机制,确定了应急指挥体系、事件分级、上报流程、监管报送、危机公关等策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响应、处置的效率和能力。建立多层次、多维度的预案体系,理顺各层级的通知汇报途径,打通各部门间的信息交换渠道,形成全行统一通知通报流程,规范事件处置流程。

尽管在国内银行业在BCM建设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初步成绩,但在业务连续性管理上,国内银行还面临诸多困难,未来的道路还很漫长。比如,已建立的BCM体系如何不断深入和持续改进?未建立的如何参照已有的成功案例按照自身实际完成BCM体系的建设?监管机构除了发挥已有的规范、检查、问责等职能外,能否加强在事中的统一协调和指挥作用?这些都是我们现在面临的挑战和下一阶段的重点内容。同时,银行在业务连续性管理工作中,面临的核心问题是“意识和认识”,意识是指上至银行高管下至一线员工对于风险的重视程度,摆脱单纯以业绩为唯一目标的经营思路,做到“基于风险而盈利”;认识是指对于BCM的建设不要以合规为唯一要求,真正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深刻理解相关监管要求的内涵,结合自身的战略、市场定位建立符合自身风险偏好的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这样才能真正确保BCM的落地和实行效果。

(作者单位:中金数据)

加强牌证业务档案管理探究 第12篇

1 档案分类

牌证业务档案分电子档案、纸质档案及台账3种形式, 这3种形式的档案间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其中纸质档案是整个牌证业务档案的核心, 也是规范管理的重点。

(1) 电子档案。电子档案是将各项信息记录在微机中, 资源共享, 便于根据不同要求进行统计、查询。

(2) 纸质档案。纸质档案是保持各项业务办理中真实的具体流程与原始记录。

(3) 台账。台账是摘录档案中的主要信息登记造册, 并预留一定位置, 用于记录如转出、转移、变更、逐年检验情况、注销以及补换证件等信息, 便于查阅。

2 档案规范

(1) 须符合基本要求。 (1) 电子档案应做到定期备份, 及时上传。 (2) 纸质档案应有资料目录, 材料按顺序装订, 完整齐全, 手续真实有效, 整洁无涂改, 各项签注规范, 有市级审核意见, 各类档案排列有序, 便于查找。 (3) 台账应定期打印并及时补充完善有关内容。

(2) 建立制度, 有章可循。在《档案法》的基础上, 结合实际工作情况, 制定《牌证业务档案管理制度》, 对档案的建档要求、需收录的材料、保管与使用规定以及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与义务等予以明确。

(3) 设置专人管理。为体现业务流程各个环节互相制约的基本原则, 档案管理人员不应由其他岗位人员兼任。鉴于保密性的特殊要求, 应保持档案管理人员的稳定, 不宜频繁更换。

(4) 统一标准。档案管理工作规范与否, 必须要有衡量的标准, 应明确具体要求并落实到细节上。如各项业务需留档的材料、装订顺序、表格中何为打印部分与何为手工签注部分、所签注内容的位置与要求以及规范用语等, 使档案规范与否有一个衡量的尺度。

3 需强化的工作

(1) 加强认识。当前部分干部职工缺少法制观念, 未能真正理解“建档就是执法”。档案管理是否规范能反映一个行业、一个部门的管理水平是否科学、规范和严谨, 各级部门应充分认识到加强档案规范管理的重要性, 将档案管理工作列为年度工作考核指标, 作为“评先”的先行指标, 推行档案管理工作责任制。

(2) 强化审核。规范要求各项牌证业务是“县站承办、市所监督”, 市级监理机构不直接办理各项业务, 属“既不见车也不见人”。因此, 审核档案是否规范, 就成了实现市级监理机构监督职责的重要途径之一, 要严把审核关, 对不规范的档案坚决整改直至合格。同时, 档案审核工作仅仅依靠市级监理人员的日常审核, 效率偏低, 如沧州市, 自2007年7月开始受理新行业标准各项牌证业务所产生的档案达1.5万余份, 工作量很大, 为保证档案审核工作及时完成, 可采取抽调县级业务骨干人员进行集中审核或县县之间交叉审核的方式, 既提高了工作效率, 又使基层业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得到提高。

(3) 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档案管理员, 有审核前期岗位所办业务是否符合规范流程与要求的责任, 因此对其综合素质要求是比较高的。现行规范中涉及驾驶员的牌证业务共有11项, 农业机械牌证业务共有24项。作为档案管理员, 要熟悉上述各项牌证业务所涉及的各项规范要求, 查漏补缺。必须加强对其法制观念、责任意识及业务素质等多方面的培训与教育, 使其能够胜任档案管理岗位工作。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业务流管理】相关文章:

业务管理业务分类08-11

业务合规管理06-02

业务团队管理08-05

综合业务管理06-23

业务风险管理08-13

运输业务管理08-27

油田业务管理09-04

业务费管理06-14

物流业务合同管理07-27

业务人员日常管理08-11

上一篇:高低年级下一篇:基于CDIO的生物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