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课堂教学的情境

2024-07-31

把握课堂教学的情境(精选7篇)

把握课堂教学的情境 第1篇

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 由于诸多原因, 情境创设往往“变味”、“走调”, 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陷入了误区, 情境的创设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误区。

1.“跑龙套”走过场。

教者把“创设情境”仅仅看作是提高灌输教学效率的手段, 而略了“情境”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因素, 具有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 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作用。对“情境”创设简单的理解为“形象+内容”。如某教师在一次公开课教学中, 先给每个小组长分发一些橘子, 并告诉他们先将橘子放在一边, 等会才会用。初始, 学生非常兴奋, 但实际上整节课老师再没有提及橘子的用处, 到下课时, 教师说由于每个学生都表现不错, 故将橘子奖予大家了。课后, 我问一学生, 上课认真听了没有, 效果怎样, 他说认真听了, 但我更关心的是老师下一步是否会提到橘子是用来做什么的, 并且我很想吃橘子, 至于具体讲了什么内容我却不太清楚。就在评课中, 该教师也导出了这个样设计的动机:因为课前发现办公室有很多橘子, 我想用此来奖励表现好的学生, 可是上课时, 我才意识到不是很合适, 故到最后才发给每个同学, 难道课堂上这种行为就能称为情境吗?这种所谓的“情境”除了会分散学生注意力外, 又有什么价值呢?

2. 为情境而情境, 脱离教学实际。

情境的创设未能突出数学学习主题, 导致课堂学习时间、学生是精力和思维过多的纠缠于无意义的人为设定, 如教学构建“一元一次方程的模型”中, 教者为了形象地展示问题情境, 特意从实验室借来天平, 由于准备不充分, 天平需要重新调平, 此时, 教者想到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就要把天平的构成原理、结构及使用过程中需注意的细节 (如是左物右码, 还是左码右物等) 认真地讲了一遍, 而后再回到要讲的问题, 这样学生的兴趣到是很高, 但一节课的三分之一的时间已经过去了, 这样的所谓的“情境”, 自以为会有课堂整合的意识, 也可让学生体会“数学建模”的现实意义, 培养建模能力, 其实, 这样挤占了课堂教学重难点的讲解时间, 影响了课堂效率。

3. 超越学生实际水平的“挑战性问题”。

情境的创设不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任意拔高学生对问题的认识程度, 也是情境创设的常见误区, 如某指教者在初步介绍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之后, 就创设了以下情境:在黑板上出示一副动物园的平面示意图, 让学生为该动物园尽量用数学语言写一段简短的景点分布说明词, 这种情境让学生一头雾水, 不知从何说起, 所以此时即便有了兴趣也没有用。

4. 美丽的谎言, “欺骗”学生。

情境内容不是真实可信的, 而是教者为了教学需要, 随意的杜撰出来的。如在教学“点到直线的距离”内容时, 教师就设计了一个情境: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一条高速公路将会贯穿本镇, 请问, 怎样才能使从我校上高速公路的距离最近?实际上, 一方面学生听到这样的消息而兴奋不已, 都议论纷纷, 另一方面却是没有这样的好事, 况且即使有也不可能在高速公路上随意开口, 虽然, 这是假设的情境, 但“虚拟”不等于“虚假”, 不能利用美丽的谎言“欺骗”学生, 情境的创设不能违背生活常识。

5. 多媒体呈现的“情境秀”。

创设情境一味注重于使用多媒体以致忽略了学生内在发展需要 (这在公开课尤为常见, 大有无多媒体不成课之势) 其实, 创设情境不只局限于多媒体, 语言、实物操作、游戏, 甚至教师的手势、体态、眼神, 都可成为一种情境, 更重要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情境用多媒体都合适, 某教师在教学圆锥杯向圆柱中倒水3次, 恰恰倒满的过程, 但我认为, 如果让学生亲自动手量一量, 理解会更深刻。可惜的是, 多媒体的使用, 代替了学生的亲自体验, 对于学生只能是隔靴搔痒了。

6. 课堂情境过分晃动。

理想的数学课堂情境应该是个平衡的生态系统, 既要保持动态生成性, 又要保持相对稳定性。如果课堂教学情境变化填写快, 把课堂教学搞得支离破碎, 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 包括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 智慧的生成及情感的熏陶等。教学情境过分晃动, 只会形成课堂表面繁荣, 背后往往是实质深处的萧条。如某教师在讲解概率的初步知识时, 一会讲福利彩票的中奖概率, 一会讲“地下六合彩”的中奖概率 (旨在利用知识揭示欺骗性、不公平性) , 一会是玩骰子, 玩扑克, , 掷硬币等。学生对每个情境感兴趣 (实质上兴趣的不仅在于其蕴涵的概率知识) , 但使人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感。

二、掌握情境创设的方法

虽然前面略举了几种常见的情境创设误区, 但我们并不能因噎废食, 相反我们更要知道该如何去进行情境设计。

1. 情境创设要符合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要紧扣所要教学的知识或技能, 离开了这一点就不是教学课堂了。

2. 情境创设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 情境创设不能一味追求教学的生活化。

虽然数学来源于生活, 也服务于生活。但数学知识同时又是有一定的抽象性、系统性和逻辑性, 而且也不是所有的数学知识都与生活情境紧密相连的。

4. 情境创设要整体把握课堂, 使学生的兴趣、热情和冷静思考等各种氛围有机的结合。

热闹的课堂并不一定是真正的活跃, 冷静的课堂也有活跃的思维。冷静思考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情境。

5. 具体方法:

(1) 设计实验:创设实践操作的问题情境。 (2) 直观展示:创设提示问题本质的情境。 (3) 设计矛盾:创设主动质疑的问题情境。 (4) 开放探究:创设发散思维的情境。 (5) 类比教学:创设迁移、联系的情境。 (6) 应用数学:创设体验建模的情境, 深化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意识。 (7) 提供感性材料:创设归纳、抽象的问题情境。

综上所述, 我们在情境创设中要保持清醒的大脑, 既要好好利用这种宝贵而先进的教学手段, 又要积极避开一些误区, 从而真正创设一个水乳交融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在真实有效的、具有数学味和能够冷静思考的情境中快乐学习。

摘要:教学情境是一种以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为价值取向的刺激性数据材料和背景信息, 是从事数学活动的良好环境, 是产生数学行为的条件。创设良好的数学情境有助于激活状态, 沟通生活实际与数学学习, 具体形象与概括的联系, 使学生实践中灵活运用数学, 那么, 我们怎样把握数学课堂的教学的环境呢?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把握课堂关键点,科学有效创设情境 第2篇

一、关注新课导入关键点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知识的引入拉开了课堂教学的序幕,课堂教学能否引人入胜、学生是否能展开高效学习,都由此开始.经过调查研究,笔者发现,对于自己感兴趣或者较为熟悉的知识点,学生的学习效率明显提高,这就意味着在课堂导入环节,学生的兴趣点和新旧知识点间的连续性是情境创设的主要着眼点.

数学历史上不乏趣味故事,或展示数学家敏锐的思维,或揭示数学理论的产生过程,或体现数学知识的趣味应用,这些故事为课堂提供了很多丰富多彩的材料,利用其创设趣味情境,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他们带来积极的思维状态,对将要学习的知识点产生莫大兴趣,以轻松、愉悦的心情投入知识点的学习.例如,在学习《无理数》的时候,笔者就以“不可公度比的发现”这一趣味故事作为课堂导入,尽管希帕索斯的遭遇悲惨,但是在学生看来却充满了趣味性,他们很快就被故事吸引了,深深地沉浸在故事所营造出来的美好情境中.在此基础之上笔者开始正式讲授无理数,学生的注意力明显提高.

整个初中数学从属于一个大的体系,各个知识点间相互联系,每一个新知识点都有其产生的知识基础,教师应该把握好新旧知识点间的联系,找准结合点,有意识地创设联系情境以旧知识点为铺垫导入新知识点,帮助关注知识的转化与过渡,建立起迁移的意识,做好学习准备.例如,为了有效导入“三角形中位线”,笔者请学生联系已经学过的四边形知识,画一个四边形,并依次连接各个边的中点,学生发现,无论四边形的形状如何,连接中点所得到的图形都是一个平行四边形,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在学生的疑问中笔者开始了新知识的学习.

二、把握思维激发关键点

数学学习不仅是知识的积累过程,而且是思维能力的提升过程.随着课堂教学的展开,学生思维逐步开启并发展,教师需要通过有效的情境创设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活力,保持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创造思维风暴,引导思维阶梯式发展,带领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知识构建和主动学习的快乐.

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悱的状态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诱导其展开探索,也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教师的点拨才最有效.笔者建议教师通过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来帮助学生达到愤悱的状态.层层设问、步步逼问的提问方式能够促使学生的思维状态迅速发展,由简单的单向思维逐步发展为多向思维,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同化和知识结构的调整与完善,有效提升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图形的旋转》时,笔者设计了如此情境:首先取出硬纸板,在硬纸板上挖出一个△ABC,再在三角形的外面挖一个圆形小洞O,将三角形和小洞的位置都描绘在硬纸板下的白纸上,随后将纸板绕着O点进行旋转,在新的位置绘出△A′B′C′.问题1:两个三角形对应的边角相等么?这两个三角形有什么关系?将△ABC旋转前后各顶点与点O连接,你发现了什么?经过观察、测量与讨论,学生很快归纳出了图形旋转的性质.于是笔者进一步提出问题2:假设E是正方形ABCD上(除AD边外)一点,以A为中心旋转90°,你能画出旋转过后△ADE的位置吗?问题3:你能否设计一个图形,让其围绕一点旋转60°后与自身重合?后面这两个问题是前面问题的引申,学生只有掌握了旋转图形的性质才能作答,问题层层深入,难度越来越大,还加入了实践操作的部分,让学生动脑又动手,一举两得.

三、抓住拓展练习关键点

课堂练习是对教学效果的检验,通过练习学生掌握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到知识薄弱点,而教师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教学反馈,为进一步的教学设计提供依据,这是一个体验、评价、调整相互作用的环节.要促进学生知识的不断内化,强化技能与方法的应用,教师就要进行高效率的练习指导,悬念情境的运用能够恰到好处地满足这个要求.

所谓悬念情境,就是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故意设计一个错误点,引导学生走入圈套,再通过自主分析找出错误原因,给出正确解答.这就要求教师对习题的选编和设计要具有针对性,熟悉学生易犯错的点,有的放矢,引出学生的典型错误,给他们敲响警钟,再鼓励学生展开讨论,深入分析错误产生的根源,强化对知识的理解.还是以图形的旋转为例,笔者给出了这样一道选择题(图略):

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AB⊥BC,AD=2,BC=3,将腰CD以D为中心逆时针旋转90°至ED,连结AE,那么△ADE的面积是( ).

A.不能确定 B.1 C.2 D.3

很多学生都觉得这个答案是不确定的,因为根据已知条件,无法确定梯形的腰长,也就无法确定△ADE边ED的长,自然三角形的面积也不确定了.此处,笔者并没有直接指出其错误所在,而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了这个图形的动画效果,学生惊奇地发现,尽管上下移动底边BC,但△ADE的面积并不发生变化.与之前的结论相互矛盾,学生立刻产生了一个谜团:为什么三角形的面积不变?它的面积究竟是多少呢?笔者引导学生从三角形的面积和图形的旋转找原因.当学生不再仅仅将这道题看成一条线段的旋转,而是从整个图形旋转的角度来求三角形的面积时,便会发现,原来△ADE的面积与梯形的腰并没有关系,只取决于上下底边的差值,这个例题绝妙地展示了图形旋转的应用.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情境既不能乱用,也不能滥用,教师要遵循把握教学关键点的章法,在课堂导入、思维激发和练习提升这三个关键点选择科学的方法,适当创设情境,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深化理解,实现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共同提升.

参考文献

[1]郭珍贞.初中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

[2]吕传汉,汪秉彝.论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的教学[J].数学教育学报,2006(2).

语文教学创设情境应把握的原则 第3篇

一.创设教学情境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原则

语文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就是语文, 就是教育的内容。当语文课的教学内容离学生的生活距离较远, 学生很陌生时, 教师就应把学生身边的生活题材引入课堂教学之中, 创设一种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比如教学《生物入侵者》一课时, 我先请学生根据自己所知道的, 说一下现实生活中有哪些生物入侵现象。有的同学马上说, 黄顶菊本是美洲的生物, 但是现在已经来到了我们的田间地头, 它生命力强, 对土壤要求不高, 生长很快, 有它生长的地方, 其他植物就不能生长, 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威胁。这样把生活中的例子引入课堂, 对学习课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创设情境时一定要注意把课文与生活联系起来, 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 让学生感受就在身边, 就在生活里, 从而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它没固定的模式, 需要我们灵活运用。

二.创设教学情境应紧扣文本的原则

语文教学不能脱离课文, 要体现语文学科的特性, 凸显文本教学的特点。语文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语文又是文化的载体, 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的语言要点, 利用语文的人文性、言语性创设教学情境, 使学生与文本交流, 领略文本语言的魅力。比如《背影》一文中, 父亲爬过月台为我买橘子的背影是课文中最动情、最感人的一幕。其中“蹒跚”、“慢慢探身”、“攀”、“缩”、“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等词句刻画出了父亲的行动艰难。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词语和含义, 首先让学生充满感情的朗读课文并好好体会, 然后让一个学生上台表演父亲走路时的“蹒跚”, 以讲台和黑板为道具, 做“慢慢探身”、“攀”、“缩”、“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的动作。当同学们看到表演的学生那种吃力的样子, 联想到父亲是个胖子, 并且年纪大了时, 同学们才真正明白了这一背影中蕴含的深深的父爱。然后再读课文, 感受父子深情。此情境让学生明白:语言是传情的。本段对人物动作描写的词语, 表达了浓浓的父爱。再如: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 不把重点放在有争议的主题上, 而是放在放在学习写景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上。文章中的景物学生并不熟悉, 可先用多媒体展示当时的情境, 使学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然后观察景物的特点, 思考从什么角度描绘。最后对照课文归纳作者写作的精彩之处:抓住事物的特点, 多角度, 按一定的顺序描写, 其中有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上的感受等。

三.创设教学情境应注重学生参与性的原则

情境的创设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参与性, 因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要考虑学生参与的路径和梯度, 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使学生完全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比如学习《三峡》一课时, 学生在学习中, 了解了三峡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 但这毕竟是书本上的介绍, 学生因为生活地域距三峡较远, 对三峡的认识只是感性的。为了更直观的了解三峡, 我依据课文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播放, 看着那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飞悬的瀑布, 同学仿佛亲临三峡胜地。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三峡的了解, 我让同学做导游, 按照画面, 结合课本的内容, 为同桌介绍美丽的三峡。最后我让一个同学做导游, 为全班的同学介绍美丽的三峡。很多同学报名参与, 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一下子调动起来了, 气氛活跃, 收效很好。

四.创设教学情境应具有探究性的原则

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因此在创设的情境应内含问题, 充满探究性。教师创设的情境要让学生想说、敢说, 能开拓学生视野, 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挥。比如教《五柳先生传》一课时, 借助问题创设探究情境:讨论“你是否喜欢五柳先生?”时, 让学生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结果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 一大部分学生的答案是不喜欢五柳先生, 因为他是个酒鬼—“性嗜酒”;他太懒惰—“短褐穿结, 箪瓢屡空”;他没责任感—隐居是消极逃避等。这样的理解也许与诗人的原意不同, 但这是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主得出的结论, 教师就加以鼓励。再问:“如果你是五柳先生, 你会象五柳先生一样‘晏如也’吗?”学生说不会。“那五柳先生为什么会呢?”, 引导学生明白:“好读书, 不求甚解”是他不慕名利, 对丑恶现象有清醒的认识;“性嗜酒”是为了使他获得解脱;写文章的目的是“自娱”, 不是求官得禄。他守志安贫, 不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 正是他的可贵之处。通过探讨, 使学生真正了解了这一时代背景下的五柳先生。创设问题时应不给出具体的主题思想, 但又要指明一定方向, 使学生既能提出自己的疑问, 创新思维, 又不偏离大的方向。

营造“三化”情境把握“三度”原则 第4篇

一、营造“三化”情境,发展语用能力

1.情景设置适宜化

担任几个班教学的英语教师在复习阶段要比平时更为忙碌。繁重的教学任务、紧张的教学时间,往往会导致教师们在选用复习材料时不够精心,对学生所学知识缺乏全面梳理、综合和归类,进而导致学生对所复习的内容失去兴趣。而在复习课中,设置适宜的情景能改变这种现状。

例如,在教学3B Unit 6“ Review and check”一课时,我整合了3B Unit 4 “Time”和Unit 5“ Plus and minus”两单元的内容,以“Numbers and Time”为题,上了一节主题式复习课。本课复习的主要内容是数字、时间以及与之相关的交际语,知识点多且零散。如果按照传统复习课的模式一步步罗列、训练语言点的话,复习课必将枯燥乏味。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我便把他们熟知的动画片《机器猫》搬进了课堂,将复习课的主题情景定为:周末大雄的朋友到大雄家做客,大情景中套了几个小情景,比如朋友来到大雄家后谈论客厅、帮助大雄解决数学作业上的问题,或和大雄他们一起商议午后的活动等等,这一系列的情景都与学生的生活情节相类似,学生学起来自然兴趣盎然。

2.训练设计人性化

在平时新授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会使出“十八般武艺”,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深深吸引着学生。而在复习课中,讲评因其操作简单,受到了更多老师的青睐。单调乏味的教学方法、拖沓松散的复习节奏,导致学生注意力涣散,参与积极性不高,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如果教师在训练的过程中只重视课堂上“热闹”的场面,而没有让学生在模拟的情景中真正地使用所学的语言,那么,训练也只能流于形式。

还以主题式复习课“Numbers and Time”为例。在设计训练What’s the time? It’s...You can...Shall we...It’s time to...等句型时,我先出示了一张时间作息表,活动栏目采用了留空的方式,通过征求学生的活动建议,展开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又如,在训练What’s ...plus /minus... How many...can you see?时,我没有采取为做题而做题的训练形式,而是请学生帮助不擅长数学的“大雄”。这一过程中,我安排了两个层次的练习,在问答过程中,让学生找数字的构成规律,并辅以儿歌加以巩固。

以上教学的训练内容没有发生变化,但因为加入了人本的因素,训练不再是一种枯燥和乏味的事情,而变成了一种快乐的助人活动。

三、把握 “三度”原则,内化语言技能

主题式复习课的情境针对性强,突出重难点,设计的课堂练习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课堂上,教师通过鼓励学生大胆动手、动脑、动口,让他们在语言实践中自己发现问题、自行查漏补缺,并及时整理总结。同时,还引导学生明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了解该节课的复习内容与其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位置,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1.趣度

在复习时要选择合适的内容,把内容和形式有机结合,控制好知识的难度,让不同的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和体验。

如在执教牛津小学英语6B Unit1-2 “Comparative” 一课,某教师巧妙地设计了带着学生到常州奥体中心观看比赛的情景,将抽象、枯燥的比较级融入观赛情景中。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兴致盎然,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2.广度

广度就是要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前后几个单元的相关语言点,使语言鲜活、融会贯通,促使学生牢固掌握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如在复习牛津小学英语6B “Comparative”时,可以将6B教材的比较级内容与5B教材中形容词比较级和副词比较级相结合起来教学。

3.深度

深度是指复习课中的练习与操练,不应当是简单的一步即可完成的任务,部分练习应当有点难度,复习所选取的内容可进一步拓展。如教学牛津小学英语6B Unit 5 “The seasons (Revision)” 时,某老师围绕着天气这一主题,沿着常州天气、中国天气、世界天气展开,其中以哈尔滨、澳大利亚、英国天气这些较有特点,学生又特别感兴趣的天气进行重点深入地剖析,并把环境教育和英语学习结合在一起,教育学生要有环保意识。这样的主题式复习课的设计层层推进,遵循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也使复习课充满了勃勃生机。

总之,复习课是一个考验教师的综合素质、驾驭课堂能力,以及备课是否精心的重要标志,也是检验学生所学知识是否扎实的有效方法。主题式复习课只是复习课中的一种课型,相信通过我们一线教师的努力,一定能摸索出更多适合学生的复习课模式,进而让我们的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收获学习的乐趣与自信!

把握整体结构创设愉悦情境 第5篇

一、按知识的整体结构来组织教学

皮亚杰认为, 新知识的形成实际上是一种构建的过程, 结构对认识起中介作用。结构不断地构建, 从比较简单的结构到更为复杂的结构, 其构建过程则依赖于主体的不断活动, 全部教学都可以按照结构的建构来考虑。用皮亚杰的理论分析教学过程, 可以看出教学过程是一个结构严谨的整体系统, 这个整体系统原则上可划分为发生和发展两个层次, 而复习就属于教学发展这个层次。复习课是在新授课、练习课的基础上自成整体, 它要求教师运用整体原理, 按知识的整体结构来组织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从整体上去认识组成整体知识的各部分有关知识, 去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不是孤立而是完整的,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并促进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 复习课必须围绕教学目的, 根据学生认识的基础和发展的需要, 把握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坚持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 使知识纵横网络沟通。这样, 学生不但可以学到特定的东西, 同时也可以学会如何学习, 扩大基本概念的基础。在复习课上只有把学过的知识进行重新组合, 创造优化条件, 按整体知识结构的数量关系和内在联系设计复习课, 才能既推动儿童认识能力的发展, 又不断扩展和完善认识结构。

二、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

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 是上好复习课的关键。有了愉快的教学情境, 师生配合默契, 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学习兴趣高涨。这个情境的创设主要依靠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应该合理的设计课堂结构和教学环节, 诱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使学生感到知识的力量和学习的乐趣, 促进学生各种思维活动的发展。如“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复习课, 从整体原理出发, 就应该打破教材一类一类的编排程序。通过分数乘法应用题的结构变化, 揭示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的内在联系。使学生通过比较, 提高分析应用题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从而引导学生沟通知识的联系, 建立良好的知识体系, 使分数应用题横成片、竖成线, 克服了呆板地机械地去套解分数应用题的死路子。另外,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运用一问多答、一式多题、一图多问、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等形式进行训练, 使学生开阔视野, 拓宽解题思路, 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复习课较之其他课型, 教师在教学中难度更大, 它要求教师对教材融会贯通, 对教法运用自如, 对学生了如指掌, 要上好复习课, 非下苦功不可。

把握球类真特性,追求教学真情境 第6篇

一、观察点:合作情境

1.片断要点:脚内侧运球合作练习, 一人脚内侧一边运球一边报出另一人手势数字, 两人一组练习, 每人5次, 练习2组。

2.思考及建议:学生两人进行合作练习, 教师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练习能做到不看球运球, 但是在教学中不少学生要么低头运球, 要么干脆不报数字, 达不到教师教学的最初设想。足球运动的特点是人数多, 团队意识非常重要, 因此在足球教学中培养学生两人或者小组间的合作竞争意识尤为重要, 因此在足球教学中, 笔者认为应从足球的特点, 从真正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习惯出发, 切实提高合作的实效性。建议:第一, 在个人脚内侧运球技术练习的基础上, 在教学中可设计进行两人小组运球, 通过一人运球、一人跟随观察提示帮助的练习来改进技术动作, 并在个人技术得到提升的基础上可设计小组运球和小组抢球练习环节, 真正做到团队精诚合作。第二, 增加合作练习的次数, 教学中学生虽然有合作, 但是合作的次数不多, 仅有几次的合作练习, 学生也体验不到合作的乐趣和价值, 蜻蜓点水后学生还是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合作。

二、观察点:运用情境

1.片断要点:多种形式的运球射门练习:直线型运球射门、“S”型运球射门、蛇形运球射门、运球后配合射门。

2.思考及建议:足球脚内侧运球技术如何运用, 在本次课堂观察中, 执教教师从运球的不同线路和射门来增强脚内侧运球的熟练性, 但视野上还需要拓宽, 是不是只能围绕脚内侧运球来设计呢?显然还可以从其他方面来进行组合运用。笔者认为, 还可以从与足球技术的关联度出发进行设计, 比如运球和传球的运用, 通过复习传球技术, 把运球技术和传球技术组合运用, 达到掌握技术的连贯性。还可以进行不同运球技术的结合运用, 可以把正脚背运球和脚内侧运球结合运用, 作为脚内侧运球, 实战上用于突破变向较多, 而正脚背运球则是直线运球较多, 两者的结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转换, 灵活运用于实战。当然, 更真实的情境也可用于比赛中, 让学生真切体会到脚内侧运球在比赛中的作用和价值。

三、观察点:挑战情境

1.片断要点:运球突破固定防守, 运球后配合射门等。

2.思考及建议:足球教学中的练习, 只有真正有挑战性的练习, 学生才会真正喜欢, 真正能够积极参与。我们发现足球展示课中的一些环节, 如两人之间的攻防练习, 学生表现出来的状态是不够积极, 难于兴奋和投入。又如两人配合后的射门和防守练习, 似乎在难度、趣味上学生都难得到体验。笔者认为, 球类教学中学生只有在竞争中体验成功和快乐, 具有挑战的学习情境才能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因此建议教学中可创设适合学生的难度进行练习, 要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苹果”的思路来设计学习环节, 如通过增加运球的距离、拉大射门的距离、加快运球的速度等适当提高学生学习的难度, 使学生想办法战胜困难, 从而提升自我能力。此外, 也完全可以创设真正对抗的学习情境, 并且有一定的要求和评价, 如赢者获得鼓励等。

四、观察点:融合情境

1.片断要点:体能练习:扶球俯卧撑;单双足跳“软梯”等。

把握课堂教学的情境 第7篇

关键词:诗歌情感;典型意象;情境再现

诗歌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灵魂,是诗人、学者、勇士、凡士的内心写照。因此新课改的语文必修和选修课本中分别选取了我国诗歌的大量优秀篇目,并分为唐宋两个主要年代来展现我国古人或慷慨、或激昂、或恬静、或哀婉的内心感受。如果学生能够真正领会诗人那深沉的情感,那么学生对情感和审美的领悟力一定会得到提升。如何在高考背景下,加强学生对诗歌情感的领悟,并形成对人类共同情感的分类认知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古诗词以其精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传唱千年不衰。因此在诗歌鉴赏中,情感把握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运用意象分析法和画面再现法让学生领悟情感。以2012年新课标卷中的诗歌鉴赏题为例: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首先通过诗歌当中情感表达关键字“念行客”,学生可以初步把握诗歌的情感是对远方人的思念之情,并且通过典型意象“归鸿”也可以判定,但很多学生在领悟情感和作答时,只能止步于单纯的写出思念之情,而不会将这种情感和画面做准确深刻的解读。因此在表述的时候能够准确而深刻地描绘出情感,还是要将诗歌中具体画面再现后才能体会。“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学生仔细品读后要抓住一些动态描写,才能明白“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红笺被泪水浸湿,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那么原先单纯的思念之情会提升到对远方行人的深深思念绵延不绝,和泪作书,泪湿红笺,以致褪色。这样深沉的思念倘若不是对该画面的再现,学生又怎会深刻领悟?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情感领悟有限,直接画面再现有困难,但是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对此种送别类情感能容易地再现领悟。如:柳永的《雨霖铃》,作为送别词,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词人跟情人难舍难分的感情。学生在学习本词时,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脑海中构建的离别画面。一千多年前,词人与情人依依惜别,无语凝咽,欲言又止而无处话衷肠的情景。这样,学生对画面的感知更加深了对离愁别绪情感的领悟,再碰到诸如此类的作品,他们也能画面再现,如临其境。再如:

江城子

秦 观

西城楊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赏析的时候,抓住词中的几个典型意象:“杨柳”代指初春季节,离愁别绪;“飞絮”既表春景逝去,又表青春流逝,漂泊无依。“归舟”代表离别远去。不难把握本首词的思想感情仍然是送别的离愁别绪。通过情景再现法,让学生通过意象的连接,在脑海里浮现一幅离别的扁舟已慢慢远去,在柳絮飘飞的离别时刻,泪眼送别离去的人,岸边空留自己孤身一人,伴随的是水流的潺潺声。那么学生构建了这个画面后,就更能体会作者当时的细微情感,在描述的时候更能饱满准确地描述出来。

老师在诗歌的情感把握教学中,还要给学生丰富的就是古诗词当中经常出现的不同题材的情感特点。这一点有助于分析诗歌所表现的思想情志,丰富学生的情感审美。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文中的古诗词按内容可大致分为:咏叹爱情、边塞征戍、怀古咏史、山水田园、惜别送别、胸怀抱负等。同一类题材的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情志是相对固定的,例如:山水田园诗,一般通过优美的山水和恬静的田园生活来抒发对官场的厌恶和对恬淡生活的热爱;怀古咏史诗,一般是通过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融合作者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而抒发情感的;惜别送别诗则多表达惜别之情或相思之意;边塞征戍诗多是通过描写边塞征战生活来抒发将士情志的;闺怨诗歌,一般是女子对从军在外或者漂泊在外丈夫或者心上人的思念盼归之情,抑或是对青春易逝的哀怨,以及闺中生活的孤独寂寞。有些诗歌的标题就已经表明诗的内容,比如:读《沧浪亭怀贯之》《思远人》《念奴娇·赤壁怀古》这类题目就容易判断出它们所属的情感类别;至于未标明内容的诗题,就需要学生通过抓关键字词、主要意象来判断诗词题材,并通过画面再现深刻领悟情感的内涵。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认知不同的情感,感受不同情感所表现的画面,有助于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有利于将学生带入诗词所描绘的艺术境界中去感受诗词的意境美、情感美、艺术美,更有助于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个性化语言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从而实现新课程改革情感审美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何昌亮,成家喜.审美心理与语文美育[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1(2).

[2]吴春生.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1(6).

[3]刘其之.试论语文教学中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1(3).

上一篇:气候控制下一篇: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