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性食品安全概论

2024-08-16

动物性食品安全概论(精选5篇)

动物性食品安全概论 第1篇

关键词:高等院校,非生物类专业,动物性食品安全概论

动物性食品, 又称动物源性食品, 广义上是指动物肉、蛋、奶等可食性组织及其加工的产品, 而在日常生活中, 与健康密切相关的动物性食品则多数来源于集约化、规模化饲养条件下的畜禽[1]。肉、蛋、奶作为基本营养物质的供应源, 在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 二噁英、疯牛病、瘦肉精、苏丹红、三聚氰胺、兽药残留等事件不仅给畜牧业、食品加工业造成重创, 更重要的是直接危及消费者健康, 影响我国整体对外形象。因此, 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 我国的高等教育从职业培训式的专业教育, 逐渐向全面素质化培养进行转变。当前形势下, 高等院校非生物类专业开设与生命科学相关的选修课, 不仅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使命, 更是符合社会发展对综合性人才的现实需要。《动物性食品安全概论》课程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 该门课程以动物性食品安全为主线, 概述动物性食品安全有关的基本知识点及关键技术。授课内容要点包括绪论、化学和物理性污染、生物性食物中毒、人兽共患病、公共卫生、食品标准化、食品质量控制、动物性食品安全生产、食品安全认证、食品残留分析[2]。在高等院校非生物类专业开设《动物性食品安全概论》公选课, 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动物性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理论, 拓宽学生知识面, 改善知识结构, 提高综合素质, 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

一、非生物类专业开设《动物性食品安全概论》公选课的重要性

1. 促进多学科交叉发展, 有利于培养综合性人才。交叉学科是指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综合理论或系统学问。交叉学科并不是简单的多门学科的拼凑堆积, 而是依赖于多学科内在逻辑关系且相互渗透形成的新学科[3]。21世纪是学科交叉大发展的时代, 健康是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前提, 动物性食品安全生产直接关乎人类健康、关乎农业和工业化产业链条的可持续发展。《动物性食品安全概论》课程涉及畜牧学、兽医学、化学、物理学、医药学、食品科学等专业的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 在教学内容上, 涵盖动物健康养殖、动物性食品安全隐患因素及其检测方法、人兽共患传染病及预防措施、动物性食品加工质量控制及标准。高等院校非生物类专业开设《动物性食品安全概论》公选课有利于促进农学、工学、理学、医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有利于推动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生产新技术、新方法的产生。

2. 强化动物性食品安全意识,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动物性食品安全生产涉及动物饲养、疾病预防、动物性食品加工和流通等环节。从目前我国屡次发生的动物性食品安全事件来看, 国民对动物性食品的安全意识有待提高, 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 (1) 公民动物性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薄弱; (2) 动物性食品安全事件只要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就得不到重视, 已经发生的动物性食品安全事件尚未对公民起到足够的警醒作用; (3) 动物性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普及不足; (4) 动物性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尚未全面纳入通识教育体系。我国的动物性食品安全总体形势逐年趋转, 但由于深层次问题没能从根本上解决, 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仍然较多, 也备受各级政府和广大消费者关注。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危害严重、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复杂, 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进程。我国的高等教育是在完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 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具备培养专门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基本职能[4]。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获得长足发展。高等院校作为实现高等教育的“载体”, 在当前形势下, 更应该重视学生对生命科学相关领域知识的培养, 《动物性食品安全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实用性强, 鉴于高等院校非生物类专业的特点, 开设该门课程作为公选课, 是非生物类高等教育培养综合性人才的重要补充, 是增强国民动物性食品安全意识长远规划的现实需要, 也是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发展, 促进动物性食品安全生产新思路、新技术和新方法产生的有效途径。

二、《动物性食品安全概论》公选课课程设置

1. 确立教学目标。

结合目前国内动物性食品安全生产存在的诸多问题和高等院校非生物类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 开设《动物性食品安全概论》公选课的教学目标就是通过教学和学习, 使学生了解国内外关于动物性食品安全生产的最新研究进展, 掌握动物性食品安全的基础理论知识, 能独立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解决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相关问题。通过学习, 主要使学生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畜禽健康养殖的生产模式; (2) 掌握影响动物性食品 (肉、蛋、奶) 安全的理化因素; (3) 掌握影响食物中毒的生物性因素; (4) 掌握人兽共患传染病病原的种类及预防措施; (5) 了解动物性食品标准化和安全生产的质量控制关键点; (6) 了解食品安全认证的流程; (7) 了解食品残留分析的技术方法。

2. 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1) 优选教学内容———贴近生活, 切合实际。教学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理解、掌握和应用情况。根据高等院校非生物类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动物性食品安全概论》课程本身特点确定课程的主要讲授内容分为以下五部分: (1) 畜禽健康养殖关键知识, 包括畜禽健康养殖关键技术、无公害功能性饲用添加剂、畜禽重大疫病防控等内容; (2) 影响动物性食品安全因素, 包括理化因素 (辐射、兽药残留、农药残留、有害重金属、有机化合物等) , 生物因素 (细菌性中毒和真菌性中毒) ; (3) 重大人兽共患传染病种类及防控 (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 ; (4) 动物性食品生产标准化, 包括无公害动物性食品标准、动物性食品质量控制操作规范 (GMP)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 (HACCP体系) 、绿色食品认证和有机食品认证等内容; (5) 动物性食品残留分析技术, 包括萃取技术、色谱技术、质谱技术和现代生物检测技术等内容。 (2) 优化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互动式教学模式统一。教学方法是教师讲授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统一。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 多媒体教学手段得以进一步普及, 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 多媒体技术借助图像、动画、声音等形式传递课程内容信息, 具有丰富的表现手法和巨大的表现力, 扩大直观视野, 把复杂的变化过程及抽象的宏观或微观世界, 以生动鲜明的直观形式展现出来[5]。对于高等院校非生物类专业开设《动物性食品安全概论》公选课而言, 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具有以下优势: (1) 采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技术, 以直观的形式加深非生物类专业学生对该门课程所涉及相关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 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增加单位时间内的教学容量; (2) 采用Flash动画、VCD示教片演示动物性食品中人兽共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检测方法、防控措施, 无公害标准化动物性食品生产加工的操作流程, 以及动物性食品残留分析检测技术等, 突破非生物类专业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时空局限性, 在有限的时间和专业背景下, 以生动形象、主题鲜明的特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该门课的教学模式上, 采用互动式教学。所谓互动是指教师和学生双方不是主动和被动, 而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关系[6]。《动物性食品安全概论》公选课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就是要规避公选课教学课程中普遍存在的“教师填鸭式教学”和“学生以修学分为主的被动式听课”的问题, 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地位的教学方式, 实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地位与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机统一。该门课程因实用性较强, 与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 所采取互动式教学模式主要强调两方面: (1) “互”, 即在传统的教师启发与学生思考之外, 更加侧重于课堂中“学生提出疑问, 教师思考解答”的环节。在教学过程中, 根据授课所涉及的相关知识领域, 将学生进行分组,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信息, 集中收集问题。 (2) “动”, 即学生的动脑和动手。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增设专题讲解形式的学生讲授环节,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 每次讲授时间20分钟, 讲授内容围绕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 采取学生自拟题目, 教师辅助指导的方式, 进一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 改进和完善考核方式。

与传统的闭卷考试方式相比, 开卷考试对于公选课的成绩评价更加客观, 也更能反映出学生对所学课程相关知识的搜集和掌握程度。因此, 《动物性食品安全概论》课程作为高等院校非生物类专业的公选课, 应采取开卷考试的方式, 试卷结构以主观题为主, 形式为问答题和论述题, 试题在宏观上要具有“知识点的实用性、研究内容的前沿性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等特点。在考核方式上, 公选课的成绩评价不能仅限于单一的试卷测试, 合理的成绩评价要从整体上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就决定成绩的高低不能仅凭试卷考试, 可通过能体现学生运用知识能力的小论文、专题报告、课堂提问和课外参考书学习, 以及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完成作业质量的评价等方式进行综合考核, 将各项成绩加权后计入学生的总成绩, 可以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民以食为天, 食以安为先”, 我国高等院校涉及生物类专业已逐渐开设或完善了关于食品安全或动物性食品安全生产相关的课程, 符合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而高等院校非生物类专业因专业本身的固有特点和学生知识背景多样性的特点, 开设《动物性食品安全概论》选修课应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的培养, 以拓展学生知识面、强化国民动物性食品安全意识和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倡导的综合性人才培养的高等教育体系做了重要补充。

参考文献

[1]王成龙.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及对策[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0, 31 (4) :191-192.

[2]祁克宗.动物性食品安全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0.

[3]赵伶俐, 潘莉.发展交叉学科:21世纪高等学校创新的主题和难题[J].现代大学教育, 2003, (4) :39-41.

[4]杨德广.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5]严冰, 杨建华, 牛淑敏等.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综合性免疫学实验课教学[J].高等理科教育, 2006, (3) :97-99.

动物保护概论论文 第2篇

学号:1223150101

学院:商学院

电话:***

QQ:327049070

籍贯:广西南宁

动物保护与人类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与人类、人与自然的关系越发密切,但同时,相互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如何认识动物作为地球统一有机体的成员角色、认识人类的与动物的关系,以及如何处理人类与动物的关系成为当今时代不可缺少的主题。本文以野生动物为特殊例子,介绍了野生动物的价值和概况,以及我国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概况和现状,提出一些浅薄的建议。

关键词:野生

保护

价值

一、野生动物的价值

动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资源,不仅为早期人类提供了基本的食物、衣服,并且提供了我们至今赖以生存的粮食和畜禽的种源。我国与动物资源紧密相关的产业有野生动物养殖、传统医药、特种皮革、民族乐器、工艺品制造、观赏旅游等,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主要地位。美国动物研究学者贝利在其编著的《野生动物管理学原理》中提出,必须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评价野生动物的客观价值。他明确提出野生动物的价值包括以下七个方面,即:商业价值,娱乐价值,生物学价值,科学、哲学及教育方面的价值,美学价值,社会学价值,负价值。

(一)药用价值。我国的传统医学就是在研究和利用野生动植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虎骨、豹骨、犀牛角、麝香、穿山甲片、赛加羚羊角、熊胆粉、海龟壳、蛤蚧、眼镜蛇毒、蟾酥等,是中医药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

(二)食用和衣用价值。我们的祖先在“茹毛饮血”的时代就是依靠采集或猎捕野生动植物来维持生计的。即使到了20世纪的今天,许多动物依然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食用或衣用原料。如鹿肉、黄羊肉、紫貂皮、黄鼬皮、豹猫皮、水獭皮、藏羚羊绒、燕窝、飞龙、鳄鱼肉、鳄鱼皮、鸵肉、蛇干、蛇皮、蛇粉等。

(三)观赏价值。濒危动物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动物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或风景名胜区招揽游客的王牌,是马戏团表演的主角,也是部分家庭养殖观赏或许多文人墨客吟诗作画的主要对象。另外,象牙、河马牙雕刻而成的工艺品以及孔雀、鸵鸟羽毛、蝴蝶、(四)外交价值。我国特产动物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等,既是世界级濒危动物,也是各国人民极为喜爱和渴望参观的珍稀动物。对外赠送或赴外展出这些动物,对提高中国知名度、发展国家间政经关系、促进文化交流、增进民间友谊、宣传我国濒危动物保护管理成就、开展濒危动物合作研究、筹集濒危动物保护经费等,可以发挥奇特的作用。

(五)娱乐狩猎价值。1998年我国批准对外狩猎了3只羚牛、23只盘羊、61只猎隼、4只白唇鹿、57只岩羊、32只藏原羚、2只北山羊、1只水鹿,共为国家筹集到濒危动物保护管理经费1170万元,还调动了当地政府和老百姓保护濒危动物的积极性,有利于解决当地的扶贫济困问题。

(六)潜在的开发价值。物种的价值,人类目前所了解到的仅仅是其极小一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个物种的潜在价值将会逐渐被发现和认识。

二、我国野生动物境况

(一)自然保护区呈碎片状分布

从20世纪末开始,我国加快了自然保护区建设步伐,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并建立了相应的管理机构。据2003年统计,全国已建立了l 999处自然保护区,现有自然生态类保护区492个、野生生物类保护区296个。我国保护区分布不均,只有少数省(3个)的保护面积比达到10%以上。而另一些省(7个)还不到1%。

(二)野生动物园现状

资料显示,1993年我国首家野生动物园出现在深圳,此后短短十余年间,野生动物园已发展到30多家,这一数量是日本的6倍、美国的3倍。这些野生动物园为追求经济效益,缺乏合理规划与布局,基本的野生动物生存条件不具备。缺乏本土特色,野生动物资源浪费严重;大部分野生动物园属企业或个人投资,抵御自然灾害与市场风险能力弱。保护濒危野生动物的功能丧失;缺乏具有专业知识的管理人员;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与管理部门,《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修改还没有进行,《动物福利法》等相关法律没有出台,对野生动物园的管理一直处于真空状态。

(三)大肆开展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因其消耗低、规模小,既可保护生物多样性又可作为旅游业的独特优越性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发展最快的产业。但是,游人的涌人及无节制地人类活动,使得野生动物生存及生态环境遭到威胁。在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社区居民的生产活动、各级地方政府的资源开发活动,使得保护区出现分割、破碎化现象,即便在保护区的核心区也屡见不鲜。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已有个别保护区出现因非保护目的不当开发而引起的环境恶化。

(四)盲目开发。

由于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在利用过程中,许多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大大减少,丧失经济开发价值。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与动物本身的生物学特性有关外,还与为了获取经济利益的滥猎乱捕、管理不善、偷猎盗猎、动物栖息地破坏有关。如东北虎和华南虎在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间数量急剧下降。虎骨供不应求更加刺激盗猎者,如此形成的恶性循环是造成其灭绝的重要原因。

(五)外来生物入侵。

外来生物入侵极大地破坏了当地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例如,云南省的滇池曾是我 国鱼类资源最丰富的地方,但因引进经济鱼类导致原有种大量减少,现在湖中仅存鲫鱼、银白鱼、黄鳝等。

三、保护野生动物的意义

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和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受国家法律保护,所以滥食野生动物是违法行为。

其次,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由于环境的恶化,人类的乱捕滥猎,各种野生动物的生存正在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威胁。它们的灭绝会导致许多可被用于制造新药的分子归于消失,还会导致许多有助于农作物战胜恶劣气候的基因归于消失,甚至引起新的瘟疫,由此所造成的损失是我们永远也无法挽回的。

再者,食用野生动物极易传染疾病。野生动物与人类共患的疾病有100多种,如狂犬病、结核、鼠疫、甲肝等。它们的内脏、血液乃至肌肉中均含有各种病毒、寄生虫,如B病毒、弓形虫、绦虫、旋毛虫等,有些即使在零下15℃的低温或100℃的高温下也不能被杀死或清除。稍有不慎,就会得出血热、鹦鹉热、兔热病、脑囊虫、肺吸虫、血吸虫、肠道寄生虫病等。另一方面,各种家养动物能够为我们提供足够的营养,所以人类没有必要去食用野生动物。

四、我国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政策

我国先后出台了《野生动物保护法》《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和《森林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对受保护野生动物的界定、种类及人工驯养繁殖和开发利用野生动物的条件作出了详细规定;同时,我国各地方尤其是野生动物常聚的重点省市也纷纷出台了地方法律法规,并实行打击、宣传教育多管齐下的方法,为野生动物谋求良好生存环境。

近年来,我国政府投入巨资,加大了生态建设力度,通过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六大林业重点建设工程,有效地保护了许多物种栖息地,使一些珍贵濒危物种种群得到恢复。我国建立健全了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体系,在国家林业局设立了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在中国科学院设立了国家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使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和履行国际公约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在公众教育方面,新闻媒体充分发挥作用,向社会广为宣传保护野生动植物的重要意义,播放公开销毁非法盗卖走私虎骨、犀牛角、藏羚羊皮毛等的系列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增强了全社会的保护意识

五、动物保护的方法及建议

(一)除丰富完善现有的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外,还应出台更为具体、细致、更有实际意义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假借驯养繁殖,倒卖野外资源的行为。非法销售、购买、加工、食用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应依法进行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动物资源是国家的自然财富,尤其是野生动物,我们应在保护的基础上加以合理利用。当前首先要做好保护工作,要责成各地林场和所有有狩猎动物资源的人民公社、农场、农垦场、牧场,将所辖范围内的这项资源保护、管理起来。全国各地区还应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台、宣传画等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活动,抵制盗卖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行为。

(三)适时调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应适时进行调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调整时应充分考虑运用国际濒危物种等级标准和中国实情相结合,重点是将具有经济效益并已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列入保护《名录》,如一些药用蛇类,以遏制对这些资源掠夺式地利用。同时,运用基因技术构架起生物分类系统,可以更合理地制定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名录》,更有效地鉴定具有科研与经济价值的物种。

(四)利用动物园与生态旅游区的种质资源进行野外种群复壮

充分发挥动物园与生态旅游区的科研职能,充分利用其种质资源,改善当地保护区内濒危物种种群的遗传基础。降低种群由于近交衰退的速度,扩大濒危物种种群的遗传基础,增加后代数量,减缓野生动物种群衰退的速度。

(五)合理开发利用有限资源野生动物资源。

野生动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要走科技开发综合利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目前,进行野生动物驯养,并非保护的良策。要利用生物技术开发濒危药用动物的替代产品,加强动物药材综合利用研究、医药技术研究,提高动物产品附加值,满足人们对野生动物产品的需求,从而使野生动物资源得到更好地保护。

(六)全国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应敦促野生动物养殖和经营利用单位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切实加强养殖场所的定期消毒以及野生动物的检疫和免疫工作,有关野生动物及其产品出售前,应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检疫和检验,取得相关检疫或者检验合格证明。

附:我与小动物的故事

国内外食品安全追溯机制概论 第3篇

欧盟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概况

欧盟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是上世纪末欧盟国家为了防治疯牛病危害而制定的一种食品安全体系, 其通过对食品生产的全程监督与事后问责制度, 能够有效的加强相关食品生产安全。在2006年欧盟又推出了《欧盟食品及饲料安全管理法则》, 这一条例的出台使得欧盟自身食品生产的全程监制与事后问责制度又得到了充分发展, 这也使得其不合格产品召回制度趋于完善, 极大程度上保证了欧洲人民的食品安全。在欧盟具体的食品安全跟踪中, EAN·UCC全球统一标识系统是其当下采用的一种食品安全跟踪模式, 这一系统模式能够对事关食品安全的生长、加工、储藏、零售等多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与标识工作, 并通过在相关食品上张贴的条码等识别信息进行食品安全的全面保护, 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通过相关条码信息就能够很轻松的找到产品的生产源头。

美国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概况

美国食品的安全可追溯体系同样是为保证其自身食品安全问题而创建的一种食品安全体系, 在美国的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中, 其较为注重全程监管、追踪与管控的有机结合, 这种特点使得其本身具有较为强制的食品安全监管特征。随着2002年美国本土反恐意识的日益高涨, 美国政府提出了“实行从农场到餐桌的风险管理”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的创建, 在这种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中, 美国对食品监控的严格性进一步增强, 这种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切实的保证了美国人民的食品安全。

在美国企业生产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相关规范中, 明确要求企业生产的食品具备可追溯性和对食品进行有效标示, 保存相关信息, 从而有效地对食品供应链全过程进行跟踪与追溯。同时规定企业在正常生产期间必须在四个小时内提交相关记录信息备查, 在夜间或休息时段, 必须在8小时内提交相关记录信息备查。从美国的经验可以看出, 专业化监管机构和团队、现代信息技术、严格的法律和制度建设及不断完善是美国食品安全可追溯制度的三大基石。

日本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概况

日本的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同欧盟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一样, 都是为了防止疯牛病对民众安全造成影响而创建的, 在具体的日本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中, 其通过对家畜DNA的采集保证自身民众的食品安全。日本的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同其创建的目的一样, 最早运用于对牛肉的全程监控之中, 通过其创建的日本的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 消费者可以使用手机与电脑通过相关牛肉产品上的代码信息轻易的对牛肉的产地、饲养者、牛品种等多种信息进行查询, 这种制度极大的解决了日本所面临的食品安全问题。在日本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被广泛的运用于牛肉的监控后, 日本逐渐开始推广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在食品全行业中的应用, 有效的保证了日本的食品安全。

我国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概况

我国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发展较晚, 从21世纪初才开始规划建设, 到今天也没有形成完备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这点与我国食品生产环境的复杂与经济发展程度有着必然的联系。我国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建立中, 我国上海颁布的《上海市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暂行办法》是我国最早有关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相关条例, 在这一条例中, 其要求相关食品需要建立质量记录规程, 对相关食品生产的各个环节的重要信息进行记录, 以此保证相关食品安全问题出现后的追溯。在这之后, 我国中央政府也开始逐渐重视起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建设, 定在2003年7月、2010年9月、2012年先后颁布了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一系列相关条例, 这些条例额颁布为我国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总体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更在一定程度提高了我国食品的总体安全性, 但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在我国的建设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我国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中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我国食品追溯制度的设立和推广, 几乎与世界同步。但是实施追溯制度的软环境基础太差。一是我国农产品生产与流通管理基础薄弱, 原始数据难以采集;二是食品生产加工组织化程度低, 难以实行严格企业管理制度;三是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文化程度偏低, 难以实现系统信息化建设;四是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诸多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了食品安全追溯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动物性食品安全概论 第4篇

1 教学现状

《信息安全概论》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课程, 涉及到数学、网络通讯、计算机系统、信息管理、管理、法律等学科的知识, 需要学习的知识比较繁杂。开设这门课程的普通院校非信息安全专业在教学方面存在如下困难:一、专用实验设备较少或者没有, 生源一般, 不具备完整的信息安全课程体系;二、学生理论水平和应用能力较低, 部分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实际用途和重要性并不关心;三、课本上的一些内容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学生没有学过, 例如密码学章节, 部分班级学生没有学习过数论和组合数学等基础数学知识, 对于这部分内容不易理解和掌握;四、从事信息安全教学的教师比较少, 教学积累比较少;五、课程涉及到的知识面比较广, 课本的内容经过精炼, 比较枯燥, 部分学生兴趣不够高。

在以往的教学中, 教学效果一般, 学生反馈学习困难、不易掌握课程知识。为了解决这类问题, 有效提升《信息安全概论》课程的教学质量, 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 能够理论结合实践, 比较适合《信息安全概论》的教学。

2 案例教学在《信息安全概论》课程中的应用

2.1 合理设计教学案例

案例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了课程教学的效果, 需要采取多种措施保证案例设计的质量。

2.1.1 利用黑客攻防技术的神秘感

《信息安全概论》课程前期内容由于涉及到黑客攻防技术, 学生活跃度较高, 教师应利用这一点合理设计案例, 让学生的积极性尽可能长时间保持, 利用学生对黑客攻防技术的神秘感来设计案例, 例如针对很多班级的学生对于Wifi密码的破解比较感兴趣, 在上课的时候, 给学生现场演示Wifi密码的破解过程, 指出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这一步, 只不过需要后面耐心听一下课程就可以实现, 这样学生就可以克服对课程的抵触心理和畏难心理。

2.1.2 利用热点事件

教学团队每学期授课之前都要收集最近时段的热点事件, 并进行分解和分析, 把课本知识先分好段, 融合到热点事件之中, 每一个热点事件融入的知识不宜太多, 免得学生接受困难。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可以学到相应的课程知识, 避免了以往的填鸭式教学带来的学生不感兴趣、知识掌握困难的情况。每个学期的热点事件都进入到课程的案例库, 逐渐增加教学积累, 丰富案例库, 上课使用不到的案例可以放在课程网站上分享给学生, 增加学生接受知识的机会。

2.1.3 利用网购设计案例

根据学生目前普遍喜欢网购的特点来设计案例, 将课本的知识贯穿在如何应对网购存在的各种病毒木马、钓鱼等攻击, 讨论针对淘宝网购的攻击案例, 分析黑客如何利用淘宝快捷支付存在的漏洞进行攻击, 转走用户的存款等案例。例如, 淘宝是网购网站之一, 同时也是攻击者使用跳转漏洞、XSS跨站脚本漏洞攻击的重要攻击目标。攻击者使用此类漏洞时, 发送的URL地址为淘宝网的实际域名地址, 因此在QQ和阿里旺旺等聊天工具发送时, 阿里和腾讯的服务器会判断此地址为正常地址, 如果使用URL编码变形的方式对跳转地址的信息进行加密, 用户就难以判断网址是否为恶意跳转的URL地址。当用户点击超链接以后, 就会跳转到攻击者的钓鱼网页。在讲述这些案例的时候把钓鱼攻击、密码原理、网络攻击与防范、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等知识穿插进去。内容安排比课本的照本宣科要生动形象, 易于接受。

2.1.4 利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事情设计案例

在针对部分学生, 尤其女生, 对信息安全不感兴趣的情况, 可以设计社会工程学攻击的案例给学生讲授, 这类攻击每个人都可能遇到。例如讲到社会工程学攻击的时候, 最常见形式是假冒技术支持、假冒售后等等, 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案例。

教学案例的引入以课本内容作为主线, 从课本到案例自然过渡, 利用案例来解决学生实际生活中可能会亲身经历和体验到的事件。此外在教学中重视双向交流, 听取学生的意见, 不断修改完善案例。

2.2 案例效果反馈

为了得到学生对案例的兴趣分布情况, 采取了以下措施:一、专门开发了一个课程网站和安卓手机App, 收集学生对每个案例的匿名打分情况和建议;二、课程还利用在所在学院2013年底投入使用的私有云环境作为学生进行信息安全实验的平台, 通过目前部分投入使用的虚拟化平台的管理软件, 收集了学生使用实验平台的各种数据, 如使用实验平台的时间、访问的网站、用户在每个页面的停留时间、鼠标位置等数据;三、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分析学生对哪些案例和知识感兴趣。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的分析结果可以有针对性的调整案例的内容和讲授方法。

3 结语

通过在信息安全概论课程中引入案例教学, 结合了多种信息收集和评价系统, 课程教学同以前相比较, 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成立了课程QQ兴趣群, 采用自愿加入、自由讨论、共享资源的方式, 群里活跃度非常高, 群成员急剧增加。在课堂上注意采用案例教学以后, 观察了学生的到课率比未采用前提高了10 ~ 15个百分点, 学生对所讲授内容的反馈情况较好, 学生课堂反应热烈, 一改往日课堂基本都是老师一人唱主角的情况, 师生就某个教学热点经常开展热烈的课堂讨论, 学生走神和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基本解决。

摘要:为有效改善目前信息安全概论课程教学中遇到的缺乏基础和兴趣、教学积累较少、缺乏实验设备的问题, 笔者引入一种基于案例的教学方式, 利用热点事件、网络购物、日常生活来设计案例, 通过课程网站、手机APP等方式收集和分析学生反馈的信息, 有效提高了课程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信息安全概论,教学案例

参考文献

[1]何泾沙, 张玉强, 徐晶, 等.“信息安全概论”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研究[J].信息网络安全, 2011 (4) :48-50.

[2]于冬梅.谈信息安全概论课程案例库建设[J].武警学院学报, 2012 (1) :77-78.

动物性食品安全概论 第5篇

1 课程简介

《绿色食品概论》是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也是该专业的理论基础课, 共60学时。它系统、全面地阐述了我国绿色食品的有关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掌握绿色食品生产工艺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绿色食品管理知识, 为培养食品加工技术人员、品质管理人员等岗位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撑, 为后续的《肉制品生产与控制》、《乳制品生产与控制》等核心课程提供具体内容支持, 并为顶岗实习奠定理论基础。

2 课堂教学的改革

2.1 课程改革的理念。

本着“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原则、“以学生为中心、以应用为目的、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进行课程改革, 在对相关职业岗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使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要求相符, 精讲多练、讲练结合, 教、学、做一体、问、思、习融合, 突出能力, 强化应用, 最终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2.2 课程教学目标的确立。

成立了课程开发小组, 依据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确定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 制定了课程标准。本课程以培养学生“掌握《绿色食品概论》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具有代表性的绿色食品的生产技术, 熟悉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为总目标。

2.3 课程内容选取。

(1) 根据岗位能力需要, 确定课程内容。食品加工技术人员、品质管理人员等岗位是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主要岗位, 对应岗位涉及到食品加工技术, 食品销售及食品品质控制的内容, 针对这些内容和本课程的特点设计了六个教学项目, 将绿色食品的基础知识、生产原则、生产工艺贯穿、结合到生产实践中, 确定了该课程的教学内容, 使课程更实用。 (2) 以绿色食品岗位的工作过程为线索, 序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项目的设计以绿色食品工作过程为顺序, 设计了绿色食品的识别、绿色食品标志的申请、绿色食品产地的选择、绿色食品生产、绿色食品的包装和贮运、绿色食品的销售与贸易六个教学项目 (表1) 。

2.4 课程教学模式、方法的改革。

(1) 教学模式。在多媒体教室进行课程全程学习, 根据绿色食品生产和质量控制特点及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 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每组4~5人, 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 策划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在“教学做合一”的指导思想下, 创设情境, 提出任务→体验情境, 分解任务→合作探究, 完成任务→模拟教学, 形成技能→归纳总结, 实践运用→拓展学习, 能力转化。 (2) 教学方法。为了不断改进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根据课程不同教学单元的内容与特点, 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任务学习法、案例分析法、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法等。

3 加强实践教学

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了解绿色食品的实际生产过程, 加深绿色食品“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的理解, 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哈市附近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和生产企业参观、调查、分析, 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写出调查报告, 并根据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加入绿色食品加工技术的实训内容, 使学生真正的学以致用。

4 完善考核制度

本课程采用平时考核、论文成绩和期末理论知识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期末理论知识的考核以开卷的形式进行, 重点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 时间为120分钟, 总分100分, 占本课程期末总成绩的50%即50分。平时成绩30分, 其中实训报告和出勤各5分, 课堂考核10分, 小组合作10分;论文四篇每篇5分共20分, 论文题目如下: (1)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发展状况分析; (2) 参观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实践报告; (3) 谈谈家乡绿色食品发展的对策; (4) 作一份某种绿色食品的营销策划书。

5 改革效果

一是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 动手能力增强。二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得到锻炼。三是授课方式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易懂, 教师省时省力。四是提高了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使得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促进高职学生实现零距离上岗的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宋晓燕, 朱伟《.绿色食品概论》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 2008.

[2]胡洪波.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应杜绝“泛职业化”现象出现[N/OL].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2010.

[3]陈伟, 李浩, 雷燕, 等.高职数学课程模块化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 2009 (11) .

上一篇:独立学院医学生下一篇:调整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