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分析下工程经济

2024-07-26

审计分析下工程经济(精选6篇)

审计分析下工程经济 第1篇

工程招投标可以看作是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博弈。在理想状况下, 参与投标的投标人之间的信息沟通障碍, 形成了互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因此它是典型的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然而当投标者以行贿招标者等不正当形式与招标者进行串标, 以损害国家利益、大量浪费社会资源为代价达到损公肥私的目的时, 招标者和投标者之间的理想博弈变成了合作博弈。要解决这一问题, 就有必要引入审计监督, 以打破这种合作博弈的均衡。

(一) 工程招投标串标行为产生的原因为了便于分析此问题, 除假设招投标各方都是完全理性的人之外, 设以下函数值:

W:项目招标者的工作报酬 (相当于薪金) ;B:工程的总利润;X:投标者与招标者串通舞弊的成本。

在这个博弈中, 假设投标方去串标招标方在先, 所以这个博弈是一个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即博弈的扩展式表达如图1所示:

当投标者选择串标去行贿招标者时, 招标者有两种选择:串标或不串标。这里要说明的是, 当招标者不串标时, 投标者仍旧正常参与招投标, 期望利润为B/N。当投标者选择不串标时, 招标者仍有两种选择:串标或不串标。当招标者有串标意愿时, 即使这个投标者不串标, 也有其他投标者和招标者串标 (也就是说, 不管其他投标者采取什么策略, 各投标者都会主动采取串标行为) , 这个投标者的利润就为0。在左侧的子博弈中, 招标者串标比不串标的利益更大, 他会选择串标。在右侧的子博弈中, 招标者仍会选择串标 (W+X>W) 。投标者知道招标者都会选择串标, 他选择串标的收益比选择不串标的收益要大 (B-X>0) , 因此, 这个博弈精炼纳什均衡就是 (串标, 串标) 。

(二) 工程招标串标行为的审计监督近几年的审计实践表明,

审计部门通过对工程预决算、工程合同审计和设备物资采购、采购合同审计, 为国家经济建设节约了大量资金。《招标法》就明确规定:“招投标活动及其当事人应当接受依法实施的监督。有关行政监督部门依法对招投标活动实施监督, 依法查处招投标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审计作为行政监督部门, 本身具有经济监督职能, 而招投标活动也是一项经济活动, 因此, 要对招标活动的全过程实施有效的审计监督, 及时纠正招投标活动中所产生的违法、违规现象, 最大限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确保招投标活动在遵循公开、公平、公证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前提下有序竞争, 依法定程序开展招投标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这是其他监督部门所不能替代的。过去招役标活动中有纪检、监察、工商、公证、建设主管部门等参加监督, 其目的是想遏制腐败现象, 减少暗箱操作, 但问题仍然时有发生。审计具有经济监督职能、评价职能、鉴证职能, 因此, 对于建设工程预算的准确性、物资采购价格的真实性、签订合同的合法性, 只有通过审计, 才能保证招投标工作真正客观、公开、公正、公平的进行, 达到招投标的目的。引入审计监督, 实质上是打破招标人和投标人合作博弈均衡, 同时审计对工程招投标的串标行为的监督也构成了一个三方博弈, 审计如何在这三方博弈中充分发挥监督的威慑作用, 是目前审计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二、审计监督串标行为的博弈模型

审计监督串标行为涉及到三方主体:审计部门、招标单位和投标单位, 假设各方都是“理性经济人”, 即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投标单位为达到中标的目的, 通过一定的途径, 秘密伙同招标单位商量投标策略及投标报价, 哄抬或故意压低投标报价。招标单位为了利益, 通过制定特定的招标文件和考评方法, 内定投标单位, 使招标制度流于形式。假设招标单位和投标单位之间利益是一致的, 只要双方有利可图, 招标单位和投标单位串标行为就会发生, 他们之间的利益分配可以通过还价模型或者默认来解决。作为审计监督部门, 要维护经济领域的健康发展, 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 应对工程项目招投标进行监管, 一经查出串标行为, 会对双方予以一定程度的处罚。但审计部门有时也会因某些原因, 不进行监管, 如监督成本过大, 审计人力不足等。因此, 审计监督要讲效率, 才能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威慑作用。

(一) 定义各参数, 分析各方策略集合

在图1所示的博弈模型基础上, 除W、B和X参数外, 增加以下函数值:M:投标单位串标后所得到的非法利润;C:审计部门的监督成本;J:审计部门成功发现招标单位和投标单位有串标行为得到的奖励;F1、F2:招标单位和投标单位被发现有串标行为所分别得到的处罚;F3:审计部门没有发现招标单位和投标单位有串标行为得到的处罚。需要说明的是, 这里的奖励和处罚均既包括经济方面的, 又包括精神方面的, 如各单位个人的职位和名誉等奖励或处罚。

各方的策略集合如下:招标单位的策略集合是, 与投标单位串标, 接受贿赂, 违规操作;不串标, 正常公平招标。投标单位的策略集合是, 对招标单位串标行贿;不串标正常工作。审计部门的策略集合是, 监督和不监督, 而监督时又存在成功和不成功两种结果。

(二) 确定各策略集合下三方各自的收益函数

(1) 招标单位和投标单位串标时, 审计部门监督, 并且成功。对招标单位来说, 除了正常的工作报酬W, 还有投标单位给招标单位的串标行贿额X, 被审计部门发现后得到惩罚F1, 因此, 招标单位的收益函数为W+X-F1;对投标单位来说, 收益部分是工程总利润B和串标后所得的非法利润M, 所要支付的是串标行贿成本X以及被审计部门监督发现的F2的处罚, 因此, 投标单位的收益函数为B+M-X-F2;对审计部门来说, 审计部门的收益函数为J-C。招标单位和投标单位串标时, 审计部门监督不成功, 同理, 此时三方对应的支付分别为:X, M-X, -C-M, 特别是审计部门除了审计成本之外, 还将受到处罚F3, 此时招标单位、投标单位和审计部门对应的支付分别为:W+X, B+M-X, -C-F3。 (2) 招标单位和投标单位串标时, 审计部门不监督, 同样, 审计部门应受到处罚F3, 即三方对应的支付分别为:W+X, B+M-X, -F3。 (3) 招标单位和投标单位不串标时, 审计部门进行监督, 无论成功与否, 三方对应的支付分别为:W, B, -C。 (4) 招标单位和投标单位不串标时, 审计部门不监督, 三方对应的支付分别为:W, B, 0。

(三) 建立博弈模型

在假定的混合策略下, 审计部门监督的概率为q1, 监督成功的概率为q2, 招标单位和投标单位串标的概率为q3。基于以上分析和假设, 可得出如图2所示的博弈模型。

(四) 博弈模型求解

在给定招标单位和投标单位串标行为发生的概率q3的情况下, 审计部门进行监督与不监督的预期收益V1和V2分别为:

根据随机性原则, 招标单位和投标单位双方为了不让审计部门掌握自己采用何种策略, 必须使得审计部门选择监督和不监督的预期收益相等。当审计部门进行监督和不监督的预期收益无差异时, 就得到其博弈模型均衡时招标单位和投标单位发生串标行为的最优概率。令V1=V2, 得出:

在给定审计部门监督的概率为q1的情况下, 招标单位接受串标受贿和不串标正常工作的预期收益V3和V4分别为:

当招标单位和投标单位串标和不串标的收益无差异时, 可得审计部门在博弈均衡时对招标单位进行监督的最优概率。令V3=V4, 得出:

在给定审计部门监督的概率为q1的情况下, 投标单位串标对招标单位行贿和不串标正常工作的预期收益V5和V6分别为:

当投标单位对招标单位串标行贿与不串标正常工作的预期收益无差异时, 则可得出投标单位在博弈均衡时, 审计部门进行监督的最优概率。即令V5=V6, 得出:

综上所述, 该博弈模型的混合战略纳什均衡为:

三、均衡解对审计揭弊策略的启示

通过上述博弈模型的分析求出的混合战略纳什均衡解, 可对招投标单位串标行为的审计监督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一) 招标单位和投标单位存在串标行为时的均衡解意义

模型的均衡解表示招标单位和投标单位将以最优的概率q3*选择串标来违规操作, 使得国家财产的利益受损。如果招标单位和投标单位以q3>q3*的概率串标而违规操作的话, 则审计单位的最优选择是监督, 反之是不监督;当招标单位和投标单位以q3=q3*的概率串标而违规操作时, 审计单位的最优选择是随机的监督和不监督。为使国家财产的利益不受损, 发挥审计单位监督的威慑力, 应想法减少招标单位和投标单位最优串标的概率q3*。

由式3可得, q3*的大小与C、J、F3和q2有关, 因此, 审计单位可以控制C、J、F3和q2四个变量, 通过改变它们, 进而影响招标单位和投标单位串标行为发生的概率。由均衡解看出, q3*与C成正比, 与J、F3和q2成反比。因此, 可以通过降低审计单位监督的成本C, 加大对审计单位监督成功的奖励措施J, 加重对审计单位监督不成功的惩罚F3, 以及加强监督人员的业务素质, 改善监督的质量来提高审计单位监督成功的概率q2等相关措施, 来减少招标单位和投标单位串标行为概率q3*的发生。

(二) 审计单位监督的均衡解意义

对审计单位而言, 选择最优的概率进行监督取决于招标单位和投标单位的价值趋向, 以及串标行为中利益最大化的倾向性。

当招标单位的利益最大化时, 行政审计单位将以最优概率对招标单位进行监督。如果审计单位以q1>q1*的概率进行监督时, 则招标单位的最优选择是不串标, 正常工作;反之, 招标单位将串标接受贿赂, 违规操作;审计单位以q1=q1*的概率进行监督时, 招标单位的最优选择是随机的串标或是不串标。为使招标单位最优选择为不串标, 则应扩大审计单位监督的覆盖率, 即减少审计单位的最优概率, 才能发挥监督的威慑力。由式6, 可得, q1*的大小与X、F1和q2有关, 同样其中投标单位对招标单位的行贿额X不受政策法规或审计单位的限制, 视为常数, 独立于均衡解之外。因而q1*的大小取决于F1和q2两个变量, 并与F1和q2成反比, 而与审计单位的监督成本C无关。因此, 可以加大对招标单位串标行为的惩罚F1和提高监督成功的概率q2, 来有效降低审计单位的监督概率。

当投标单位的利益最大化时, 行政审计单位将以最优概率对投标单位进行监督。如果审计单位以q1>q1*的概率进行监督时, 则投标单位的最优选择是不串标正常工作;反之, 投标单位将串标行贿, 违规操作;审计单位以q1=q1*的概率进行监督时, 投标单位的最优选择是随机的串标或是不串标。为使投标单位的最优选择是不串标正常工作, 则应扩大审计单位监督的覆盖率, 即减少审计单位的最优概率, 才能发挥监督的威慑力。由式9, 可得, q1*的大小与B、M、X、F2和q2有关, B、M、X为常数, 因而q1*的大小取决于F2和q2两个变量, 并与F2和q2成反比。因此, 为有效降低审计单位的监督概率, 可以加大对投标单位串标的惩罚F2和提高监督成功的概率q2。

四、结语

本文建立的监督博弈模型是对现实审计监督关系的一种理想化的数学抽象, 是建立在理性人假设基础上的, 研究中所采用的模型仅限于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根据审计监督问题的实际情况, 还应考虑公众对串标问题的监督举报、串标行为双方考虑个人职位和名誉问题的机会成本等, 才能更加接近现实。虽然这种理想模型与实际问题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但通过对博弈的分析仍可以得出一些具有指导意义的结论。

参考文献

[1]江伟、黄文杰:《博弈论在工程招投标中的应用分析》, 《工业技术经济》2004年第1期。

审计分析下工程经济 第2篇

1 定额计价模式下的工程结算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是定额计价模式下工程造价结算审计的重要阶段,是工程造价结算审计能否成功的基础,其充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审计工作的成败和进展程度,应在工作中予以高度重视。

1.1 收集工程结算相关资料具体包括:招标文件、标底、投标预算书、中标通知书、招标答疑文件、合同、协议书、施工图纸、图纸会审纪要、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竣工图纸、设计变更(核定)单、签证单、工程质检资料、地勘报告、隐蔽工程验收资料、现场会议纪要、停工报告、施工记录、监理日志、监理报告等,还包括相关的政府计价文件和长期整理积累的资料。

1.2 熟悉合同及有关补充资料对合同中涉及经济的条款仔细阅读理解,如工程范围的界定(如基础深度)、定额类型(土建、市政、园林等)、材料价格确定的方式(招标价、核质核价、信息价、采管费、运输费)、取费标准等。如果是包干价合同,要注意包干的范围;若其中有价款的调整,要注意价款调整的条件、方式以及有无违约处罚,处罚的条件和罚金的计算方式;若有措施费,则需视其具体内容及金额情况而定。

1.3 明确图纸内容对于包干型合同,须将原施工图与竣工图进行对照,明确差异处,从而形成一个整体有效的系统,这样才能在结算审核时把握全局,清晰思路。

2 定额计价模式下的工程结算审计实施阶段

审计实施阶段是定额计价模式下工程造价结算审计的关键环节,直接决定工程结算审计的质量。

2.1 工程结算审计流程。

首先,复核竣工图是否与隐蔽资料、设计变更、验收记录一致,特别是基础工程,需查看土石方成分是否与地勘一致、深度是否与基础验收记录一致;其次,在资料真实完整的情况下,进行工程量、定额项目单价套用、设备材料预算价格、费用标准的审核。

2.2 工程量审核方法。

工程量的审核是最基础、最繁琐的工作,合理的审核方法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工程特点和审核时间、任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审计方法,如全面审核法、分组计算审查法、重点抽查法、对比审核法、筛选审核法等。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工程量和钢筋计算软件已比较成熟,除了零星维修和复杂装饰工程外,其他工程都可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工程量的计算,使审计人员从工程量的繁杂计算中解脱出来,从而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工程量计算以外的项目审计,提高审计质量。

2.3 工程量审核注意事项。

在施工图工程量的审核过程中,应查看现场,对工程的环境、外观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同时,还要结合设计变更和签证资料,查看设计变更手续是否齐全、是否由施工方的原因所造成。但不是所有的签证都能计算费用,由于甲方或监理人员不熟悉图纸或责任心不够,或是与施工方串通等,这些都可能会出现签证的工程量比实际工程量大的情况。

2.4 工程量审核后续事项。

工程量审核完成后,继续审核定额套用是否存在高套、重套情况,同时材料价格也是审核的重点。根据合同约定,重点审核量大、价高的材料,看其是否与市场价格相符,是否按合同约定执行。其他费用的审核,包括配合费是否按合同规定计取;甲供材料及设备是否扣除;存在违约情况时,是否按合同进行了扣除;工程类别、下浮比例、费用的计取是否按合同约定的费率执行。

3 定额计价模式下的工程结算审计定案阶段

审计定案阶段是工程结算审计的成果阶段,直接决定建设、施工、监理、审计等各方的经济利益。如何有效与施工方进行沟通,让施工单位接受审计结果,顺利结束整个工程结算审计工作,该阶段具有相当的难度,尤其是当双方存在较大争议问题的时候,审计人员如何与施工方人员沟通、谈判,需要相当的技巧。谈判过程大致可分成三个步骤:

3.1 确立目标在重大的、原则性的问题上应立场鲜明、毫不动摇地坚持合同及国家相关规定;对风险控制范围内的争议问题可适度作小幅度的让步。

3.2 充分准备谈判前,合理预测施工单位的立场和自身的谈判底线,制定出一个完整充分的谈判方案,从而能够在谈判过程中掌握主动权,从容应对。

3.3 谈判过程一般按先定量再定性、先小后大、先易后难的顺序进行。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应以坚决的语气、鲜明的态度表明自己的立场;对其他问题要有理有据、坦诚相待,取得对方的信任;对于互不相让、争执不下的问题,可对少量涉及金额不大、不违背原则的问题作出让步,但要求施工单位接受其他部分事项的处理意见;如果在双方无法达成共识的情况下,可考虑提出折中方案,公平解决,提高效率,以达到的双方“共赢”目的。

工程预结算审计对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较高,不但对审计人员要求具备建筑设计、施工技术方面的建筑工程知识,而且,还要求其具有较强的协调能力和较高的道德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使工程结算审计工作更加高效有力。

摘要:定额计价是我国目前不可缺少的计价体系。重点论述定额计价模式下工程结算审计工作。

低碳经济下工程经济风险管理 第3篇

关键词:工程经济风险,管理防范措施,低碳经济

1 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主要是指在严格遵守可持续发展原则下, 凭借制度改革、技术提升、产业转型等措施, 在最大程度上使石油、煤炭等一些高碳能源的消耗得到降低, 实现温室气体排放量逐年减少, 最终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低碳经济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不断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最终建设成能耗低、污染低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

2 低碳经济下的典型工程经济风险

2.1 工程施工方案缺乏全面性

一直以来, 我国的施工单位在施工前、施工时、施工后都是围绕着利益最大化而进行的, 施工单位对于工程项目产生的经济效益的重视程度, 远远大于对施工方案以及施工安全等方面的重视, 但是新时期下的低碳经济要求我们必须转变这种思想, 要站在新的角度来审视施工方案的重要性。施工方案的内容可以分为四方面:一、如何在保护环境效用的前提下实施工程项目;二、如何科学设计可持续能源化的工程建设方案;三、如何选择、怎样投入节能环保型的新型材料;四、如何尽可能的减少实施工程过程中的污染物, 如何低能环保的处理排放物。在国际绿色低碳经济国家中, 我国还是属于比较滞后的国家。为了掌握工程经济预期风险的方向, 就必须在工程实施方案上下功夫, 对于方案的选择和绿化指标的确定, 都应该做出全面、系统的文字化和数字化的说明, 对未来不确定的事项做出充分事先的预测, 为实现未来工程经济有效管理而做充分的准备。

2.2 工程招投标过程中未知因素

目前, 我国的低碳经济观念还没有全面普及, 从而导致工程项目的建设者对低碳经济下的工程经济风险意识不强, 无法确保工程项目完全按照低碳经济的理念进行建设, 给工程的招投标带来了很多的不可预知的风险。首先, 成本的未知可能给工程的建设带来了许多风险问题。一些建设工程资金耗费大, 周期长, 根本无法准确估计工程成本, 容易出现大量的成本浪费问题。其次, 就算对成本进行有效估测, 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还是会出现无法预料的材料成本问题, 如:一般施工周期长, 市场上的材料价格容易出现波动, 致使材料成本难以估计, 这就从根本上增加了建筑成本带来的风险。再者, 由于我国市场是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 其市场上的资源流通也是自由的, 在工程的招投标阶段, 参与竞标的企业数量较多, 易出现一些并不具备相应的施工能力及施工资质的企业。施工单位施工技术以及施工经验的不足也会给工程项目的建设带来一定风险。

2.3 工程合同的内容存在漏洞

工程合同在进行签署时, 会存在各方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出现的合同条款不清楚, 合同关系不平等等漏洞。其次是缺少法律层面上有关风险转移等问题的经济制约条款, 担保人不具备相应的担保能力, 在发生经济损失前的保险和损失后的索赔条款不完善。另外是发包人本身的信誉不良、经济支撑能力弱, 部分承包人会有意刁难施工者或者恶意拖欠工钱, 或者由于资金流动量大, 资金在长期的变动下出现波动现象, 在支付工程款时会出现资金匮乏的问题, 无法正常的履行合同约定。最后是合理协商分包商的问题, 由于每个分包商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 所以合同没有明确划分分包商的承包部分和利益分配部分, 容易引起分包商之间的矛盾, 对于工程的进度和工程的质量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3 低碳经济对于工程经济风险的管理防范措施

3.1 制定全面的工程施工方案

我国施工单位在如何科学合理设定工程施工方案方面应该不断的进行探索和创新, 探索出属于我国建设特色的绿色可持续能源建设道路。合理选取建设地址, 选定具有保护效应的污染物排放线路。要在工程施工方案中引入环境保护和节能环保的理念, 全面的体现施工前后的各种绿色低碳、预防管理风险的措施。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保证工程的质量, 所以在施工方案中应该明确规定环境质量的衡量指标, 将施工过程的目标从经济效益转向绿色环保。对于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无法预测的风险, 施工方要利用最新的技术来应对可能产生的最坏结果, 从而将风险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在施工的整体过程中, 各参与方之间的协作关系以及经济利益分配问题也是十分重要的, 各参与方要做出合理的均衡, 正确认识到工程的经济效益, 不能自私的为了追求自身的效益而损害他人的效益。工程建设需要各个参与方直接互相协调配合, 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保证工程的质量, 加快工程的进度, 在工程施工方案中不仅要体现经济管理的概念, 还应该涉及高效利用科学技术的问题。

3.2 减少招投标过程中的未知因素

在完成低碳经济下工程经济观念转变的基础上, 还应该对其风险的本质问题作出明确的分析。虽然在招投标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成本估算失误, 竞标单位不符合招标资格等问题, 但是如果能针对问题, 及时做出调整, 是可以达到减少风险的效果的。关于工程实施成本方面的问题, 可以根据工程目标和计划作出成本的短期、中期、长期的预测, 当出现成本控制范围之外的无法预估的成本问题时, 要及时对成本控制进行调整, 从而确保成本使用始终处于可控范围之内, 尽可能的避免了成本浪费问题。为了增加竞争的公平性, 招标方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定标准, 从而提高团队的完工质量, 增强企业的的信誉, 实现公平的竞争投标。所以优化招投标管理需要从双方作出努力。

3.3 确保工程合同的严谨性

确保工程合同的严谨性, 需要工程项目的各方参与者, 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合同签署, 这样才能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时, 互相推卸责任。并且这种做法能够有效地控制成本, 对既定的材料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如果工程合同定制地更加严密, 如:在合同里规定施工方要实现的质量要求, 这样不仅可以对工程的完工质量提供一些保障, 而且有助于实现降低经济风险的目标。确保工程合同的严谨性是遵守谨慎性原则, 尽量减少那些让风险发生的条件的产生, 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这是从另一个层面来分析、探讨和解决有关减少风险发生问题的有效方法。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低碳经济的到来为我国的工程经济注入了很多新元素, 使我国的工程经济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新的工程经济模式会为我国的低碳经济带来巨大的报酬, 但是高报酬往往对应的是高风险, 所以工程经济管理风险的分析任务刻不容缓, 我们应该及时的预见风险, 关于工程经济管理风险问题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和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1]张迪.实施低碳经济存在的工程经济风险及应对措施[J].科技与企业, 2014 (09) .

[2]杨育萍.低碳经济下的工程经济风险与防范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5 (09) .

市场经济下工程造价管理探讨 第4篇

一、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缺乏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全过程控制。

工程造价管理贯穿于工程的决策、设计、施工及竣工结算的全过程。现阶段我国工程造价管理重视建设项目的承包价、实施过程的变更造价以及结算价, 单一的把重点放在建设项目实施阶段, 没有足够重视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即项目决策和初步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

1、忽略项目决策的工程造价管理。

对于项目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 很多企业并没有提上日程, 只是走个形式, 为了中标大多工程企业编制虚假的概预算。然而, 决策阶段为整个工程项目造价管理构建了一个框架, 对做好整个工程的造价控制也是不容忽视的。

2、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控制不力。

设计单位为了免于责任, 不遵守限额设计的原则, 任意提高安全系数、提高设计标准, 一律使用大梁、大柱、高配筋等, 造成工程物资的严重浪费;设计深度不够, 存在缺项、漏项、错项等问题, 造成预算与概算严重不符;设计人员与造价人员沟通不力、控制脱节, 以致无法通过优化设计方案来控制总造价。

3、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不成熟。

施工过程中对工程造价的变更没有对其变更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进行评估;有些负责人为了谋利益或者缺乏对工程造价的专业知识, 各级人员随意签证;对于材料管理没有严格执行“限额领料”的原则;不按合同拨付进度款;现场管理不力, 一面是施工人员材料浪费;一面是偷工减料, 最后质量不过关, 返工现象严重;合同管理缺乏规范化和法制化, 违反行业管理的“游戏规则”, 行政管理取代合同管理, 施工合同名存实亡。

4、竣工结算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不到位。

竣工结算是工程结算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现实中, 往往存在承包商威胁造价员或故意曲解合同的行为, 多索取工程结算款;编制工程结算书是工程竣工结算的主要环节, 一般是由施工单位编制的, 造价工程师进行审查。竣工结算是工程造价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 为了多拿工程款, 一些负责人与审查人员串通, 高估、冒算、乱编乱审, 没有准确、合理、真实地反映工程造价;还有一些工程由于由两个施工单位共同承建, 交界处工程量重复计算;对材料价格不按规定调差;对于设计变更, 只调增不调减;乱报工程量;造价人员专业水平和素质低下, 平时未深入现场了解情况, 结算时敷衍结算。

(二) 工程计价方式存在缺陷。

现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虽然弥补了定额计价模式的缺陷, 然而我国市场机制还不成熟, 此计价模式应用晚, 存在许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

1、招标单位能否提供全面的招标工程量清单。

工程量清单应由具备招标文件编制资格的招标人或招标人委托的具有相应资质的招标代理、造价咨询机构负责编制。工程施工招标时所编制的工程量清单项目是招标人编制确定招标标底价的依据, 是投标人策划投标方案的依据, 同时也是工程竣工结算时结算价调整的依据。招标工程量清单是否准确及全面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投资及后期的结算。

2、投标单位能否按工程量清单准确报价。

工程量清单是由具有编制招标文件能力的招标人, 或受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编制。理论上, 招标方提供工程量, 承担工程量误差的风险, 投标单位多数认为工程量清单有无问题是招标单位的事, 其实不然。有许多业主在招标文件上要求投标单位审查工程量清单, 若投标单位没有审查, 则清单编制有问题, 由投标单位自行负责。

3、企业定额的问题。

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目的在于打破由政府的造价管理部门统一单价的做法, 让企业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价格和技术优势, 积极地在竞争中形成价格。但是, 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大多数施工企业并没有自己的企业定额, 许多中小施工企业根本就没有企业定额。所以在进行工程量清单报价时, 往往是按照预算定额中相应子目的消耗量乘以本地区内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市场价, 得到直接工程费, 再加上由费率定额制定的按企业类别或工程类别确定的综合管理费和优惠折扣系数, 便得到了综合单价。这种做法的实质还是沿用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 只是表面形式的变换而已。

二、完善工程造价管理的对策

(一) 把工程造价管理的重点前移到项目决策阶段。

据有关资料统计, 在项目建设的各阶段中, 投资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最高, 达到80%~90%。为了在投资决策阶段做到有效管理工程造价, 采用市场调查及头脑风暴法对项目进行识别和构思, 项目组织应鼓励本组织所有成员积极参与, 大胆地提出各种新项目设想, 集思广益, 减少少数人决策时的失误。对每一个备选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 及时对不同的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判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据有关专家分析:建筑设计方案在初步设计阶段、技术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对工程的影响分别达75%~95%、35%~75%、5%~35%。一方面在项目设计阶段, 引进竞争机制, 实行工程设计招投标管理, 加强对设计单位、设计图纸质量的外部监督与审查, 积极推行“限额设计”, 确保设计阶段工程造价不突破限额;另一方面造价管理人员应与设计人员积极配合, 有效沟通, 及时提供可靠的工程基础资料。例如: (1) 对主料 (如混凝土、钢筋) 的含量指标进行分析, 在满足工程结构要求的前提下控制建筑材料的使用量; (2) 在选材、施工方法等方面提供可能节省造价的建议。

在施工阶段中前期就必须按项目、按时间进度对建设投资进行合理分配, 对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进行认真审查, 做好技术经济分析;在施工过程中, 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 以工程进度计时支付工程款, 搞好项目投资的动态结算, 并严格控制工程变更, 按规定程序确定工程变更价款。以此为基础, 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 以合同为依据, 处理好建设项目和施工企业的关系, 做好投资支出分析, 帮助承建企业加强建安成本管理, 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此外, 工程造价人员应经常深入施工现场, 对照图纸察看施工情况, 与监理、总承包方及施工人员进行沟通、了解, 收集工程的有关资料, 及时掌握现场施工动态。对收集到的资料, 应进行认真分析、归纳、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 以实行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和旁站跟踪管理。

在工程竣工结算阶段, 应该把握好最后的关键: (1) 规范工程竣工结算送审资料的管理。送审资料需由工程管理部门认可, 避免有些施工单位送审工程量增加的资料, 而不送工程量减少的资料;现场签证应有三方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工程管理部门) 签名盖章原件, 一方面引起工程管理部门重视;另一方面减少送复印件可能出现的同一签证重复计算的现象;并按所提交的结算资料列出资料交接的清单。 (2) 审计人员应以事实、合同、有关文件为依据, 以公平、合理为原则处理审计中遇到的结算中存在问题。属多计的应予扣回, 而少计、漏计的给予补回。结算审核时, 必须依据施工合同, 对工程量计算与计价, 相关费用的核定, 设计变更、工程签证手续及实际竣工项目状况一致性进行审核, 踏勘现场、了解实际情况, 确保结算审核计算无误、计价正确。对现场签证加以重视, 审查签证依据的同时, 深入现场加以核实, 做到心中有数, 处理问题才有说服力。

(二) 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问题的应对措施

1、投标单位对工程量清单问题的防范措施。 (1) 认真核实工程数量, 防止计算失误。一方面要认真研究招标文件, 复核工程量, 吃透设计技术要求, 检查疏漏, 改正错误;另一方面通过实地勘察取得第一手资料, 掌握一切与工程量有关的因素, 包括搜集地质勘察信息和报告; (2) 有效地利用先进的工程量计算软件。就当前来说, 手工计算工程量已经远远不适应当前的工程量清单报价, 应借助于先进的科学技术, 提高工作效率, 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内核对发包方提供的工程量清单的工程量是否准确, 从而降低施工企业投标报价的风险。

2、建立企业内部定额解决措施。建立企业内部定额是施工企业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 项目的价格是通过竞争确定下的, 而竞争的基础就是企业自身的消耗量和企业的管理水平。企业内部定额中确定的消耗量是施工企业成本控制和考核的依据。实际施工过程中, 又可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一步挖掘施工技术水平潜力、改进施工组织设计、提高管理水平等, 从而降低施工成本, 充分提高投资效益。在此意义上, 企业内部定额是施工企业在竞争中发展的需要。

建立和制定企业定额应考虑的要素:建立和制定企业内部定额, 应在一定资料积累的基础上, 运用科学的手段和先进的管理思想做指导;施工企业定额的建立和制定, 应考虑工程消耗量、各种消耗价格、各种费用标准。

三、结束语

工程造价管理是综合性、难度大的工作, 每一个环节的工程造价管理都非常重要, 应根据不同阶段的形式、特点采取不一样的工程造价管理手段。同时, 工程计价的方式要跟上市场经济的步伐。

参考文献

[1]王振东.建筑企业关于控制工程造价浅析[J].集团经济研究, 2007.02S.

[2]赵树青, 董春晖.工程造价管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3]沈勇.浅谈我国工程造价的发展方向[J].科技资讯, 2006.15.

[4]陈丽敏.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资讯, 2008.9.

审计分析下工程经济 第5篇

矿山测量工作贯穿矿山建设和生产的全过程。在地质勘探、建井及生产过程中, 需要大量的日常性测量工作, 以便准确标定工程位置、及时填绘各种矿图、为工程技术人员和矿井管理人员指导生产提供准确的资料。通过观测岩层移动和地表, 为采矿、矿压研究、留设保护矿柱、环境治理提供理论依据。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测量工作常常出现失误, 影响采矿生产计划和工程质量, 甚至造成事故, 给矿山生产建设带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1]。因此, 必须认真对待煤矿工程测量工作的所有环节, 从错误中总结经验教训, 努力提高煤矿井下测量工作的质量和精度, 降低事故率, 确保煤矿生产工作顺利。

1 煤矿井下工程测量常见失误和事故

a) 测量读数、记录和计算错误, 如将边长丈量错误、角度测量错误、将水准测量前后视读数记反, 测量记录错误、记录转抄错误等;b) 原始起算数据错误, 如误将巷道底板高程当作顶板高程、将平距当成斜距、抄错数据、坐标计算错误及没有进行严格检查或对算的起算数据等, 还有的如使用错测点、照错后视点等;c) 标定工作错误, 如采用的标定数据错误、距离标定错误、利用了错误的导线计算成果、高程标定错误、巷道方向标定不准、没能按实测数据标定、标定工作无检查而造成的测量事故等;d) 测量人员审图不认真、填图不全、不准确、不及时、仓促进行标定, 标定后未检核, 造成的失误和事故;e) 测量工作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严格执行《煤矿测量规程》、施工部门领导在缺少总体设计图时强令放线、下放的井筒中心线钢丝位置错动、迁就掘进队或测量人员已造成的错误等。

2 引起煤矿测量工作失误和责任事故的原因

a) 煤矿测量工作是在黑暗、狭窄的条件下进行的, 受煤矿井下生产、运输、通风、噪音、地温、淋水和地压等恶劣环境的干扰和影响较大, 给测量工作带来一定困难;b) 煤矿测量的测点一般均布设在巷道顶板, 测点受矿山压力的影响容易发生移动和破坏, 测量人员因此不得不进行测点的补设和经常检查测量工作, 极大地增加了测量工作量;c) 随着巷道的不断掘进, 测量工作范围不断延伸, 使测量误差迅速积累, 降低了测量精度;d) 随着巷道开拓长度不断增加, 测量人员常常需要携带沉重的测量装备和仪器行走较远的路程才能到达工作地点, 体力消耗和劳动强度较大;e) 测量人员中存在的冒险与侥幸心理、重生产与轻安全的心理、个人性格、注意力不集中、时间紧急状态、过度疲劳和其它心理因素都容易使测量人员产生违章行为;f) 煤矿测量人员的个人素质和气质特征, 如缺乏科学文化知识, 缺乏工作责任心, 思想情绪、工作环境、生活和家庭情况等极大的影响着测量工作质量;g) 有些测量人员忽视了煤矿测量工作中的一些辅助性技术工作, 仪器的整平、对中、照准、读数和记录等环节上出现错误, 或没有认真检查和复算原始记录, 或用错或抄错起算数据, 或使用了错误的计算方法, 造成了最终成果的错误;h) 有些单位和绘图人员不重视矿山测量图的测绘, 致使矿图的内容不能全面反映生产状况, 一些绘图人员没有下井深入了解生产情况, 没有全面检查图纸内容, 影响了测量工作;i) 有的测量人员工作不够认真, 现场工作条件也较差, 有时由于时间仓促, 没有认真核对和检查标定时所用的起算数据、起算点位, 对设计图和资料没有进行严格审核即标定等, 这些因素均造成了失误;j) 有些矿局对测量工作重视不足, 没有认真执行《煤矿测量规程》等相关规定, 在机构精简或压缩机关工作人员时首先精简测量人员, 测量技术资料管理混乱, 矿井测绘仪器落后, 督促检查不够, 管理水平落后。

3 减少工程测量失误和事故的措施

a) 在煤矿测量开始之前, 提前了解设计图纸、核算图纸上的相关数据、坐标、高程和几何关系等, 并将之与现场进行核对。做好所有测量仪器及矿区三角点、水准点等测量点的验校工作, 特别是光电测距仪、电子经纬仪及全站仪等高精度仪器[2], 要确保仪器正常工作及测量结果的精准度和可靠性;b) 加大生产现场环境治理方面的投入, 努力改善企业生产环境;c) 加强安全思想、知识和技能教育, 提高企业领导和广大职工的安全责任感和自觉性, 使广大职工提高安全技术操作水平;d) 制定并推行科学、合理的作业标准, 规范人员的行为, 推进矿井质量标准化。完善用工制度, 做到人员安全、设备装置安全、保护用品安全、操作安全;e) 加强矿工的心理素质培训, 从经济地位、家庭情况、健康状态、年龄、嗜好、习惯、性情、气质、心情及对不同事物的心理反应等方面, 分析员工的心理特征, 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水平;f)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严格执行测量工作和实施检查制度,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安全防范措施, 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的现场监察、日常监察和重点监察力度, 从重查处煤矿事故责任人, 对发现的隐患及时整改;g) 在结束测量工作后, 测量人员要建立正确的测量复核方法, 及时检查和整理测量数据的原始记录, 计算准确, 把误差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对于记录本上错误数字和报废项, 要及时标识或注释出记录本上的错误数字和报废项, 保证绘图员绘图时所依据的计算结果和对算簿准确[3];h) 由专门人员或部门对煤矿测量资料进行编录和保管, 对矿图按照一定的分类和编号方式保存, 并要定期检查和整理, 若有人员变动时, 要做好资料的交接工作。

4 结语

煤矿井下工程测量失误和事故的发生是主观、客观、技术、管理及其它各方面因素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结果,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部位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而其中人为因素起着主要作用。预防事故的关键是控制人的行为, 也是企业安全管理的中心内容。测量人员要不断学习和掌握先进的测量技术和知识, 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总结分析事故原因, 提高和完善测量精度。

摘要:要保证煤矿井下各种工程设计能够按照预期设计的目标顺利施工, 准确的矿山测量工作必不可少。结合矿区实际, 分析和总结了中国煤矿井下工程测量中发生的常见失误、事故及产生原因, 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 可有效促进采掘施工质量, 减少矿井的安全隐患, 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矿井,工程测量,安全

参考文献

[1]张国良.矿山测量学[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8.

[2]魏祥平, 任志强.全站仪在井下测量中的应用[J].江西煤炭科技, 2008 (2) :33-34.

城市地下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第6篇

21世纪是地下空间空前发展的世纪。随着城市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 城市中高楼大厦林立, 人口密集, 地上空间的发展已经趋于饱和, 横向空间发展已达到瓶颈, 寻求竖向的发展方向, 向上修建各种摩天大楼、高架公路, 向下开发地下空间, 修建地下商业街、地下停车场, 从而扩大城市的空间容量[1]。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施工也同时会带来诸多的环境问题, 其中最主要的是由于开挖引起的地层的大变形、土壤岩性的变化以及地下水位的改变导致地基沉降问题等, 所以必须要根据具体的施工地质、人文条件选用合理的施工方法, 采取实时的变量监控, 对不利影响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是目前地下空间开发研究的重点也是难题, 本文简单分析了地下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提出防治措施。

1 城市地下工程的特点[2]

1) 地下施工面临的地质条件的复杂多变, 地基的物理力学性质的不断变化给地下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增加了难度。稍有不慎, 可能就会出现基坑坍塌、坑底涌起、出现管涌或是涌砂的危害状况, 影响到施工的安全。

2) 城市的建筑物或构筑物都是集中布置的, 留给地下空间施工的作业空间就显得十分有限, 故必须做好周边环境的稳定性跟踪控制, 对于大型的深基坑工程做好支护和坑内的排水工作, 以免出现意外。

3) “百丈高楼拔地起”说的就是城市的高层或是超高层建筑物都是从打好地基开始的, 一般这些建筑物的地基都比较深, 地下管线也比较繁多复杂。在这些建筑物周边施工时要注意保护已有建筑物的地基基础, 留有一定的安全距离, 避免造成周边建筑物的倾斜或坍塌, 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

2 城市地下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2.1 对地下岩土体的影响

开挖地下岩体是每个地下工程施工必须面对的施工对象, 但是往往由于过度开采, 会出现地下的局部采空区。这些采空区的周边地层力学性能会重新分布、固结成型, 破坏之前原有的平衡状态而转向一种新的平衡, 在此过程中会产生竖向变形[3]。

地下施工过程中往往还会遇到地下水, 为了营造干燥的施工环境, 必须降低地下水位, 需要工程降水。由于地下水位的降低, 会使得地基发生沉降。但是由于降水不到位, 地基会产生不均匀沉降, 这必然对周边的建筑物或构筑物产生严重影响, 轻则倾斜, 重则坍塌倒塌。近年来, 这种现象多有发生, 比如在2007年开工的武汉金沙洲隧道就是因为施工时抽取地下水太多导致附近地下出现了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 破坏了该地区的平衡状态。此外, 由于该区域地下普遍分布强透水性砂层, 地下水容易通过区域内良好的导水通道———沙贝断裂发生流失, 诱发楼房发生不均匀沉降 (见图1) 。

2.2 对邻近建筑物和管线的影响

“十三五”计划的逐步实施, 城市化进程加快。在城市地下施工周边的建筑物也越来越多, 并且城市地下空间施工的需求也随之增大。这样的矛盾因素要求我们寻求更加合理的解决方案来面对城市地下工程的难题。地下开挖面临市中心的建筑群, 庞大的管道线路以及开挖后引起的地面沉降可能危及周边的建筑物、道路安全, 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地下工程施工往往都会改变原有地层的平衡状态, 在很短的时间产生较大的位移, 这种较大的位移变化, 在空间上和时间上要是得不到控制, 就会出现极大的危害。比如在2006年1月3号, 北京地铁10号线管道漏水断裂, 污水大量地灌进正在施工的隧道区间, 最终导致主辅路的坍塌 (见图2) 。再比如2007年2月5号, 江苏地铁2号线施工挖断了天然气管道, 最终发生爆炸, 导致周边的居民停气、停电、停水, 造成极大的生活不便 (见图3) 。

2.3 地下工程疏干排水引发的地质灾害

一般情况下, 地下工程施工是在干燥的施工条件下进行。要对作业区域的地下水进行疏干排水, 有时还要竖降强排。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 地下空间利用更为普遍。但是由于该地区的地下岩体软弱、物理力学性能极差, 地质水文条件复杂也给在这些城市地下工程施工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地下工程施工之前, 要注意该地区的地下水位的高低, 对于过高的地下水位, 一般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升降强排, 产生较大的水头差, 隧道周围的岩体及掌子面会受到高水压的威胁, 容易出现涌水、涌砂事故[4]。比如在2003年7月1日, 上海地铁4号线某段出现了特大的涌水、涌砂事件, 使得隧道部分结构受损, 周边建筑物地基沉降、倾斜, 对周围环境造成较为严重的破坏 (见图4) 。

此外, 因疏干排水形成海水入侵, 会破坏当地的淡水资源, 并造成土壤的盐渍化。最后, 疏干排水及废水废渣的排放, 也会破坏地表水和地下水均衡系统, 进一步造成大面积疏干漏斗、泉水干枯、水资源逐步枯竭、地表水入渗或经塌陷灌入地下, 影响了城市的生态环境。

2.4 地下工程引起地下水径流系统的改变造成水污染

地下工程施工在一定程度上会阻断地下水径流, 会使得地下水迎水面的水位上升, 导致地基承载力的下降, 水会向周边管道线渗漏, 从而使建筑物的稳定或正常使用遭到破坏[5]。另外, 地下水水位升高到一定程度后, 可能会与农田或地表污染源发生水力联系, 将会造成地下水的污染 (见图5) , 在背水面表现为地下水水位的下降, 引起水资源的枯竭, 并且造成生态和环境问题。

由于地下隧道的存在还可能会阻挡地下水的补给、疏通通道, 直接影响了地下水的循环, 使得该地下水污染得不到降解、稀释、引起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3 防治措施

1) 地下工程在施工前, 通过科学地分析论证, 选出合理的可行性方案并且对周边环境影响做出评价工作。

2) 地下工程在施工前, 要对该区域的水文地质环境进行严密地勘探, 确定该地区的岩土特性, 地下水位高度通过科学地分析论证。地下工程建设勘察应当详细、准确、及时。

3) 地下施工过程应当有干燥的作业环境, 对地下水的控制要采取合理的降水方法。施工前要明确抽水量的多少, 进行必要的抽水实验和数值模拟。施工过程中, 对地下水位进行实时严密地监测, 密切关注防渗层、防渗水幕的变化情况, 保证作业区域的稳定干燥。

4) 如今是计算机的普及、信息化的时代。对于工程类的变形沉降等, 可以采取计算机模拟, 事前给出变化的允许范围, 给出动态的模拟云图, 更加直面地了解施工引起的周边建筑物的变化情况。

5) 任何工程的建设不应以破坏原有的建筑物为代价, 在地下施工过程中, 要保护城市原有的具有历史意义、时代价值的建筑物或构筑物, 更要保护好周边的生态环境, 保护城市的可持续发展。[ID:003354]

摘要:简单阐述了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施工的特点, 地下空间施工对地下岩体、地下管线和附近的建 (构) 筑物等周边环境的影响, 针对环境的影响提出了一些合理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地下工程,环境,地下水,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童林旭.地下建筑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

[2]孔恒, 宋克志.城市地下工程邻近施工关键技术与应用[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3.

[3]殷勇.城市地下工程建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J].山西建筑, 2009, 35 (23) :10-11.

[4]李金湘.城市地下工程引起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J].西部探矿工程, 2006, 18 (3) :276-277.

上一篇:检测预警下一篇:防火门安装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