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

2024-07-29

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精选12篇)

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 第1篇

关键词: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小学,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设计

1. 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下的心理健康教育

“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以“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为主要内容, 以“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为形式特色, 以“积极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原理理论”为理论支撑, 以“预防、预警、干预的‘三预’工作保障机制”为管理机制, 以“培养全人格、高德学、新智慧的新时代少年”为目标理念, 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心理和良好心理品质”为宗旨的教育模式[1]。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新兴的研究领域, 它的研究对象是普通人, 要求心理学工作者用一种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2]。

中小学教育的对象绝大部分是健康的学生, 他们往往缺乏自制力, 对充实的生活和实现理想没有明确的概念和方法, 因此国家要求全国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课, 专门帮助青少年儿童探索自我认识、养成良好习惯、探索人生目标和理想规划、解决情绪困扰、青春期性教育等青少年儿童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 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 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 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3]。

本文以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为视角, 面向全体学生, 在自然或创设的情境中运用心理学专业知识对所有学生施以积极的、正向教育, 给他们输入正能量。在教育领域中, 孟万金教授创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认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大特点集中表现在一切从“积极”出发, 即用积极的视角发现问题, 用积极的途径培养积极的品质, 用积极的思想浇灌积极的心灵, 用积极的过程提供积极的情感体验, 用积极的反馈强化积极的效果, 用积极的态度塑造积极的人生[4]。这与发展性心理健康模式不谋而合。

2. 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定位

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途径,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已将心理健康课列为学校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 我国大部分地区也逐渐效仿。陈家麟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是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社会需要, 依据团体动力学原理, 结合课程的性质和目标要求, 综合运作系统方法, 对参与教育活动的诸多要素进行分析和策划的过程。[5]”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在小学可以以游戏和活动为主, 营造乐学、合群的良好氛围。因此,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必须以活动和游戏为主, 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激发学生的思考, 在活动和游戏中充分体验和感悟。此外, 还可以是主题辩论, 也可以是角色扮演, 只要是有利于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方式, 都可以尝试。

3. 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下的小学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设计

对心理健康课程进行科学设计, 无疑是提高课程效率的有效途径。以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为视角, 本文对小学心理健康课课程设计进行了以下探讨:

3.1 教学目标上, 重在全面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心理健康课程应该充分挖掘学生潜能, 助人成才, 培养一批全人格、高德学、新智慧的新时代少年, 关注学生课堂上和生活中的积极面, 关注学生的积极感受和良好状态, 同时也关注学生对未来的乐观和希望, 关注学生积极独特的个性, 如爱、勇气, 并且促使学生的潜能最大发挥[6]。

3.2 教学对象上, 以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为原则

小学阶段处于儿童期, 这是一个身体和智力发展的重要阶段, 更是个体从天真烂漫的幼儿走向具有社会化标志的青少年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小学高段年级的学生身心发展具有显著特征:青春期身体发育的急剧性;情绪变化的波动性;自我发展的矛盾性。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心理成熟的关键时期。同时, 他们也是社会中最脆弱的群体。近年来, 由于小升初的竞争愈演愈烈, 五六年级的学生学习压力与日俱增, 学习焦虑、单亲家庭、离婚家庭、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应试教育下导致竞争意识超前移入和枯燥的学习生活等引起的心理问题逐渐增多[7]。在教学设计上, 一定要根据各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3 教学内容选择以学生的心理需求为基础

教学内容的设置依据小学各年龄阶段学生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而定。小学低年级课程内容主要包括:适应新环境、新集体、新的学习生活与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乐与老师、同学交往, 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树立规则意识、纪律观念和时间意识。

小学中、高年级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 调整学习心态, 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 正确对待学习成绩, 克服厌学心理, 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进取态度;培养集体意识, 在班级活动中, 善于与同学交往, 健全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 培养自主参与活动的能力。

3.4 教学方法多样化

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下以学生的主动体验为核心的体验式教学, 高度关注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身心投入, 引导学生自我探索,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小组讨论, 朋辈群体互助, 以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3.4.1 榜样引导法

榜样引导法指教师利用小学生的模仿特点, 让他们通过榜样行为的观察, 使自身收到强化, 模仿榜样的行为, 从而实现受教育的目的。常用的榜样引导法包括参观访问、媒体教学和现实榜样。参观访问一般在社会实践活动方面应用比较广泛, 而媒体教学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当中更方面使用。媒体教学通过呈现图片、视频、文字故事等方式呈现榜样, 让学生进行模范学习, 引导学生思考并从行动上做出改变。现实榜样指可在班级当中、学校当中或周围的人当中寻找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表现优异的, 自我管理较强的人物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

3.4.2 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式体验教学指教师提供一定的主题情境和表演要求, 让学生扮演某种人物角色, 演示某种行为方式、方法与态度, 达到深化学生的认识, 感受或评价“剧中人”的内心活动和情感体验的目的。角色扮演的具体形式有相声表演、哑剧表演、角色互换、小品表演等类型。

3.4.3 价值观辨析法

这是一种在教师的安排下, 学生通过讨论、辩论等方法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 将自己的行为模式与他人对比, 解决价值冲突, 进而调整自己的价值观符合社会要求。主要种类有小组讨论法、两难故事法和头脑风暴法等。这种教学方法更适合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教学。

3.4.4 案例法

案例式体验教学主要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将有关案例提供给学生, 组织学生阅读、分析、思考、讨论, 让学生在思想的碰撞中进一步理解心理健康知识, 学会处理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达到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

3.4.5 行为强化法

行为强化包括正强化和负强化, 正强化是孩子在做出一个好的行为以后, 呈现一个对其而言愉快的刺激。比如孩子作业认真按时按质量完成, 奖励他去楼下玩30分钟。负强化是在孩子做出一个期望的行为以后, 去除一个对其而言的愉快刺激。比如, 孩子上课说话, 教师不表扬他。批评是一种惩罚。

5. 教学过程要完整

一般来说, 心理健康课程包括三个环节:暖身活动, 导入课程;情感体验, 展开课程;总结深化, 结束课程。暖身活动的方式既可以通过身体放松、拍掌活动、投影、录像、新闻报道、小游戏等引出课题, 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情感体验, 展开课程环节是教学实施阶段, 可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在参与中感受、体验并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最后总结深化阶段, 对本节课进行巩固与小结, 让学生畅谈感受, 通过经验分享将他人的体验与自己整合, 提升认识的高度[8]。

6. 多角度评估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主张人性化、多重性的评价, 重视过程性的体验和评价。着眼于学生解决问题和实际操作的方式与能力;着眼于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着眼于学生情绪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的提升;了解各个领域学生的表现;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

参考文献

[1]吴发科, 任旭明.“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的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9 (11) :16-18.

[2]刘翔平.当代积极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教育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2 (9) :24-27.

[4]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M].2008.

[5]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与操作[M].2002.

[6]薛香, 俞暄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设计初探[J].教育与职业, 2011 (27) :129-131.

[7]章学云.心理影片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2 (6) :34-3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第2篇

在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要更多地吸收积极心理学的精髓,激发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构建积极的环境,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当代大学生。

关键词:积极心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积极心理学的价值

积极心理学就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

美国心理学教授、积极心理学的倡导者赛里格曼于在题为《构建人类的优点:被心理学遗忘的使命》一文中指出,心理学应该具有的三项使命:第一,研究消极心理,治疗人的精神或心理疾患;第二,致力于使人类生活得更加丰富、充实,有意义;第三,鉴别和培养有天赋的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心理学的这三项使命都得到了平衡的发展。

心理学家既关注消极心理也关注积极心理。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战争的恐慌、社会的动荡、经济的衰败,给人们的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创伤。

社会环境给心理学提出亟待解决的问题:抚慰这些受伤的心灵!

2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意义

大学生应该是社会中最具有生机的群体。

在互联网+的时代里,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充满瞬息万变的信息和多种多样的刺激。

他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也伴随着焦躁、不安和没有意义。

传统心理学更多的关注出现问题的学生,这些学生通常在建立心理档案时被发现存在一些人格的缺陷,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中从学生处到班主任、辅导员都会给予这些学生特殊的关照。

如果学生愿意,会有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为这些学生做专业的指导,及时帮助他们排解焦虑。

其实,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要为学校的所有学生服务的。

出现问题的学生仅仅是学校的少部分群体,还有大多数的普通学生需要心理学的专业指导。

大多数学生的心理状况达不到某种症状的标准,但是生活得浑浑噩噩,无所事事;也有些学生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也有些学生每天生活得很积极很充实。

积极心理学的意义在于帮助所有的这些学生,使学生快乐地去做有意义的事情,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增加他们的包容心,维持他们的智慧感,获得健康的成长和更完美的人格。

3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思考

3.1具有积极心理的理念

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反映了当代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转变。

高校的心理健康教师、班主任、辅导员都应该树立积极心理的理念。

教育的目的是塑造洋溢着积极精神、充满乐观希望和散发着青春活力的心灵。

每一个人的全面人格都包含着积极的内容和消极的内容。

当面对一个学生或是一群学生时,如果教师看到的总是学生的消极一面,就会起到“贴标签”的效果,学生的眼里也只有自己的消极人格,并且逐渐认同,这显然不是教育的目的。

教师要转变理念,能够以发现和发展的眼光看到学生积极的一面。

通过积极的手段引导学生从积极方面来看待问题,处理事情。

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和乐观向上的品格,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3.2积极心理测量技术

传统心理学所使用的测评学生心理品质的量表多是SCL-90等建立在消极心理学的理念下的量表,用以发现个体的病态心理特征,解决出现的问题。

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如果使用这类量表,首先表明使用者是用消极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其次,这类量表的使用结果总是会发现学生具有的某种心理问题,因为量表的选择不当,掩盖了学生人格中的积极一面。

而积极心理学更关注的是个体身上具有的积极心理品质。

如果针对的是主动来做心理治疗的学生,在测量工具方面两者应该结合起来,以期全面了解学生的人格特征。

如果针对普通的大学生,应采用积极心理品质的调查问卷,以发现和培养个体所具有的积极品质。

3.3实施积极心理干预

心理咨询是学校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

心理咨询教师要以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平等地看待每一位来访者。

相信每个大学生身上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

和来访者建立积极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并挖掘大学生本身的积极品质,使大学生可以通过自身康复的能力解决目前所遇到的问题,建立自信,完善自己的人格特征。

3.4开设积极心理学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因听众更多、受益更广泛成为高等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途径。

高校应开设以幸福、智慧、创造性、宽容、感恩、自尊、幽默等为主题的积极心理学课程。

通过课程教学引导和帮助更多的学生建构积极健康理念。

通过课堂开展的个体探索,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成长。

成长过程中的积极体验不仅可以激发潜力,还可以成为继续成长的动力。

学生只有更好地认识自己,发掘自己,才能不断地获得自信,建立越来越完美的人格,这才应该是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金珍,王文忠等.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11(3):321-327.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兴起和发展 第3篇

心理辅导在西方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而在中国,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心理辅导还鲜为人知。

心理辅导是社会剧变的产物。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生活方式相对稳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们已经适应了这种生活,心理问题相对较少。在西方,心理辅导是在工业革命后出现的,在中国则是改革开放的结果。因为在急剧变化的社会中,人人都需要适应,适应不良者自然会多一些。心理辅导就是通过语言帮助人们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其适应和发展的一种专业服务工作。

十年文化革命的灾难使中国政府的领导人变得清醒起来,自七十年代末开始实施经济改革和政治开放政策。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的最大变化是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竞争机制的引入在促进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衣食住行等生存和安全需要的满足,必然会产生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中国古人所言“衣食足则知荣辱”、“饱暖思淫欲”,从正反两方面形象地铨释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表明了心理问题产生的必然性及复杂性。

改革开放在加速经济市场化的同时,也在推动政治的民主化,从而导致价值的多元化。宽松和包容的社会给了人们更多的自由和更多的选择,同时也给了人们更多的矛盾冲突和更多的烦恼焦虑。

总之,是社会的急剧变迁使心理健康问题增多,是社会的迫切需要使心理辅导的兴起成为必然。

心理辅导的出现既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又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只有生产力高度发展,有更多的剩余劳动,才能促进新的社会分工,使心理辅导这种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的行业得以出现。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是不需要也不允许心理辅导存在的。摒弃斗争哲学,提倡以人为本,重视人性和人权,是心理辅导得以发展的政治气候。简言之,是社会进步使心理辅导的兴起成为可能。

正是在上述背景下,有识之士将西方广为流行的心理辅导理论和方法引进,点燃了中国心理辅导的火种。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兴起

心理辅导在中国起步虽晚,但发展很快。从学校、医院逐步推广到社区、企业乃至军队和监狱,其中在学校系统的发展尤为令人瞩目。心理辅导在学校中的一个更为通俗的提法是心理健康教育。

除了社会政治、经济大背景外,促进心理辅导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发展还有两个重要诱因。

长期以来,绝大多数家庭和学校实施的是以升学为唯一目的的应试教育,片面灌输知识,过分强调分数,忽视潜能开发和人格培养;过重的课业负担,剥夺了孩子的游戏和交往;过多的批评惩罚,使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严重伤害。

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以来,为了控制人口增长,中国推行了一对夫妇一个孩的独生子女政策,在家庭教育方面出现了过度保护、过多限制、过高期望的不良教养方式,使孩子的心理发展受到极大阻抑。

正是上述不良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导致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日渐增多。严峻的现实,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注。先是提出了用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的口号,强调心理素质的重要。后来,国家教育部又连续下发了几个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文件,明确要求大学普遍建立心理辅导中心,配备专职人员就学习、生活、情感、人际交往及择业求职等方面的问题对大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并要联系大学生的实际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对中小学则要求以预防为主,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提倡体验教育,反对空洞说教,让学生在讲故事、做游戏、角色扮演、心理剧及讨论辩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感受体验心理冲突,潜移默化地促进心理成长;同时,要创造条件,在中小学陆续建立心理辅导室,配备专职或兼职教师,开展个别和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解决学生的各种心理困扰。

在教育部文件的推动下,心理学者们设计编写了许多套心理辅导活动,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了工作日程,少部分城市中小学校建立了心理辅导室。全国一千余所公立大学中有近三分之二设立了心理辅导中心,学校有专项经费支持此项工作。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与任务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人员接触的来访者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一是在生活、学习、交往及升学择业过程中产生心理困扰的正常学生。

二是患有学习障碍、交往障碍、情绪障碍、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及各种特殊障碍的心理偏常学生。

三是在教育学生过程中产生困扰的家长和教师,其中尤以中小学生家长为多。

在上述三类人中,第一种和第三种是学校咨询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即以开发智能、健全人格为宗旨的发展性咨询是学校心理辅导的重点。而对患有严重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学生的诊断治疗,一来人数不多,二来超出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的能力范围,故一般不属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对象。

具体说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人员承担以下三方面任务:

第一、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通过心理健康活动课、讲座、团体辅导、改善校园心理氛围等途径,努力推行学校心理卫生计划,对学生实施有效的学习指导、生活指导、交往指导及升学就业指导,促进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第二、向教师和家长宣传普及心理学知识,帮助他们掌握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规律及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转变教育观念,改善教育方法,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第三、通过晤谈、观察及心理测验等方法,对心理偏常学生进行鉴别,对有轻微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个别或小组辅导矫治,对少数有严重心理障碍即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加以转介,由专业机构给予治疗。

为了完成上述任务,在学校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有个别咨询、小组咨询、电话咨询、通信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很快,形势喜人,但也存在一些令人忧虑的问题。

一个问题是,有些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及部分教师、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不重视,发展很不平衡,尚需做进一步宣传和转变观念的工作。

二是社会上很多人包括一些学生和家长,将患心理疾病看作是一件见不得人的事,羞于求助,不敢前来做心理辅导。

三是国家对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测验等新兴行业尚无明确立法,管理混乱甚至无人管理,出现纠纷,无法可依。

四是缺少训练有素的心理教师。长期以来,由于经济的落后和政治的干扰,中国的心理科学停滞多年,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直到八十年代后期才开始出现。北京师范大学率先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并招收相关方向研究生,虽然后来其他几所大学也陆续开设了心理辅导课,但均没有培养心理教师的系统计划和督导制度,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各界和各级学校的需要。在教育界,对学校心理教师的资格标准尚未做出明确规定。

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 第4篇

心理辅导活动课经历了学习模仿、自主设计、灵活运用三个阶段, 主要采取班级团体辅导的方式。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基本模式是:热身活动, 引入话题———创设情境, 情感体验———讨论交流, 分享感受———教师引导, 联系实际———反馈校正, 总结深化。

1. 学习模仿阶段。

我们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途径, 请上海的老师到校讲课, 选取上海的《心理辅导活动课》教案, 低年级以游戏辅导为主, 高年级以活动体验为主, 在全校铺开, 把心理辅导活动课统一纳入课程表。

2. 自主设计阶段。

根据实际情况, 老师们自主设计活动方案, 编写了1—5年级活动课教材。如, 《心理辅导活动设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探索》。

3. 灵活运用阶段。

心理辅导活动课丰富多彩, 老师们优化选择, 根据班级实际情况, 选择自己需要的课题, 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二、学科渗透———暖心行动在学科课堂

1. 创设和谐课堂。

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教师把微笑带进课堂, 把趣味、尊重、接纳、鼓励带进课堂。在开放式的课堂氛围中, 学生学得愉快, 学得轻松。课堂气氛变得生动、活泼, 能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 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 教学情感体验。

教学中老师挖掘教材潜在的智力价值和精神价值, 使教学内容既有意义又有兴趣, 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教师利用学科课堂来引导学生自我教育, 完善自我意识, 学会自我控制情绪, 培养自我发展能力, 将心理健康课与其他学科融合在一起, 魅力无穷。

三、心理咨询———触摸心灵尽在“心灵花园”

“心灵花园”是校园里的一片净土, 包括心理咨询室、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室、心理训练室、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训练室和活动室全天开放, 学校心理咨询师和外聘的志愿者亲临心灵花园进行指导。学校每周寄语“心理辅导老师的话”, 充满爱意的激励话语流淌在学生的心间;“知心姐姐社团”, 通过竞争选拔后定期与班主任交流工作心得, 及时开启“知心姐姐信箱”, 为同伴排忧解难。

四、家校结合———打造智慧开明的家长团队

启动“成功父母成长讲堂”。每个月都聘请心理学领域知名专家、学者、教授来校讲学。他们指导家长了解并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 向家长普及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知识和技能, 以期改变部分家长对学生粗暴的教育方式, 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共同维护学生的心理安全。从2010年4月启动“成功父母成长讲堂”以来已经对家长开办了58期心理成长讲座。采取的模式是“一集三分”。所谓“一集”, 即集中辅导:有计划定期开展系统的“做有效能的家长”家长培训, 分别从“剖析父母价值观———帮助家长了解父母与子女的教养方式———辅导家长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辅导家长协调家庭关系、调控情绪———对孩子常见的综合智能类问题进行有效的指导”等五个方面集中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三分”, 即三种分散指导方式:家长求助热线———架设家长与专家、学校、班主任、任课教师之间沟通的桥梁;“心灵家园”———专家亲临学校心理咨询室, 成为沟通家长与孩子、教师心灵的纽带;“成功父母成长讲堂”网站———家长交流网络平台联通家长、交流思想、推广经验。

五、教育活动———搭建释放心灵的快乐平台

学校注重提升集体活动的教育品质, 时时处处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

1. 学生社团, 适应群体。

从培养爱好、学会交往的角度出发, 学校组织了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新颖的小社团, 如, 国旗护卫队、管乐队、器乐队、合唱队、建模航模、创意美术、七巧板、电脑科幻、追风少年、针头线脑、小记者团、少儿广场舞等20余个深受学生喜爱的小社团, 孩子们在社团中学会了交往, 学会了生活, 掌握了技能。

2. 节日展演, 发展个性。

每一个校园节日, 师生总会创意无限、开心无限, 校园成了孩子们自信展示的大舞台。

3. 少先队活动, 体验成长。

新生入队、队日活动、外出游学、感恩系列, 教育孩子们长大了。“学雷锋”活动, 孩子们学会了“为他人、为集体、为社会”做好事;“感恩母亲”孩子们了解了自己的妈妈, 感受到妈妈的“爱”, 融洽了亲子关系;“回报自然”爱绿护绿活动, 人人争当护绿使者, 孩子们懂得了与自然和谐相处。孩子们在活动体验中感悟, 在感悟中成长。

六、教师心理素质的培养———塑造阳光幸福的教师团队

叶澜教授说过:“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 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教师要学会寻找快乐,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才会遇到幸福。良好的教师人格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首先, 学校组织各层面的教师论坛, 鼓励教师参加心理培训, 邀请知名心理专家亲临指导, 为老师赠送心灵书籍, 滋补心灵。坚持“教师成长训练营”的长效机制。我校坚持八年的“教师训练营”“教师工作坊”, 让教师们在轻松愉快的培训气氛中有效地获得知识及情感体验。其次, 学校组织教工社团, 让老师减压、增效、爱上阳光。每周教工社团活动时间, 广场舞、跳大绳、篮球比赛……老师们的脸上写满了开心与热情, 激发了激情、释放了压力, 教师们汗流浃背, 面色红润, 身心愉悦。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论文 第5篇

但在心理教育的现实语境下,指导者受精力和时间局限深度不足,对学生而言针对性不强,工作的有效性、专业度亟待提高。

而大学生党员作为高校“参与性”管理模式中举足轻重的一支学生骨干队伍,学校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期望更高。

本文以此为研究群体,以操作简单、效果快速、倡导体验、注重分享的团体辅导模式为核心技术,以求丰富心理工作不同视角,完善教育实践体系。

【关键词】团体辅导;党员主体;心理健康

1月,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就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规划做出了重要讲话,其中涵盖学生身心健康教育“要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全面加强体育卫生、心理健康、艺术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

”显示了教育主管部门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力度。

现阶段,高校须在短期内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同时及时应对可能产生的应激事件。

在人力物力财力相对紧张的情况下,需要系统思考分层分析,既不能舍弃医学模式的取向,又要突出预防性和发展性的指导原则,因此必须发掘大学生资源的巨大潜力,依靠学生干部完善心理援助体系。

学生党员是教师的得力助手,可作为心理健康工作队伍的有力补充。

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心理素质,从而正面辐射广大同学。

一、影响学生党员心理健康水平因素

学生党员普遍对自己要求较高,有一定的自控力,成就动机强于普通同学。

是学生群体中的领导者,师生眼中的优秀学生,晕轮效应让周围同学觉得他们凡事必定是出色的,这样的环境氛围造成了心理暗示,如实际能力不足极易造成心理压力。

(一)学习评价标准更为全面大学课程较为丰富,基础类课程与之前知识积累关联度较高,专业课程深度不断增加。

同时评价学习优秀标准逐步结合全省综合类比赛、创新专利发明等。

对于要起到表率作用的学生党员而言,思想压力逐渐加码。

(二)原生家庭制约性格发展

根据相关统计,贫困、单亲、离异等家庭现实情况,会让一部分党员内心更为敏感,在开朗乐观、为人处世、情绪情感中处于弱势,内心缺少自信,而这和平时好强不愿意服输的外在性格产生碰撞,处于矛盾阶段。

(三)工作角色更多元化

学生党员作为教师的左膀右臂,角色定位起点高,容易加重他们的焦虑情绪。

同时作为学生的可靠朋友,更需要他们的面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艺术性的开展工作,是对服务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开展党员心理健康的侧重方面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客观现状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师少生多的矛盾、工作内容窄化依旧存在。

心理辅导人员的社会团体兼职经历,实际个案处理经验的积累以及对学科前沿理论的研究和应用技术的学习操作都直接影响工作水平。

与此同时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步入转型期后,大学生心理面临新的形势。

特殊学生心理困惑个性化特点显著,普通学生广泛性心理需求增加,一般科普类的讲座、课程、培训已难以进一步提高心理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立足党员群体特点,以发展性心理教育为主

1.党员来源于学生,学习、生活、工作、成长、考试、交友、实习、职业规划、就业都容易对党员情绪造成波动,并且由于角色定位的特殊,这种困惑冲突更为强烈,要及时发现、及时化解,预防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发生。

2.党员学生有清晰的理想目标,也容易受外环境期望值的增加而拔高,实现的难度也逐级增加,失败的概率也将有所提高。

而偶然的失败事件可能引发对自我评价的重新评估。

3.党员群体在遇到心理问题时,排解的途径更为单一。

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当有心理问题时,首选朋友倾诉,其次向母亲、同学、恋人、父亲。

而在对党员的个人访谈中,他们一般就只向外校朋友或是党员朋友倾诉为主,其他倾诉对象很少涉及。

平时接触最频繁的入党联系人,更多是讨论工作为主,很少向老师寻求帮助,处理心理问题的支持系统欠完整。

三、团体辅导模式的内涵及优势

(一)团体辅导的内涵

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以团体为对象,运用辅导策略与方法,通过互动,促进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感受、体验、探索、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接纳自己、完善自己,调整和改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激发个体潜能,增强适应能力的助人过程。

(二)团体辅导的优势

团体辅导是特殊的多人参与的形式,最大程度解决了高校心理辅导领域中人手不足的困扰,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满足学生对心理帮助的需要,通过心理活动的专业组织,准确引导,突破较为单一的理论传播,让心理辅导和咨询接地气,通过积极关注和准确共情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

对辅导教师而言,能在专题教育、主题班会中引入团体辅导,全方面、多层次、立体式的开展。

分析面对学生的心理困扰与行为问题,精心选择理论、方法,潜心研究技术,提高团体辅导模式针对性操作性上和具体心理教育的匹配度。

对90后的大学生而言,所承受的心理压力除了学业发展、异常行为、情绪障碍、人际关系等,开始接触到竞争问题、成瘾行为(药物和网络)、突发事件的危机。

在遇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成长,发展自我意识,形成自己的人格特征。

此过程中既需要师长的帮助找到发展的路径,也需要同龄人同学的交流,来对比判断定位自身的发展水平。

四、团体辅导在党员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一)应用中的理论基础

1.人本主义心理是发挥党员主体作用的理论基础。

创始人马斯洛、罗杰斯,其核心思想“以人为中心”,在人本主义看来,人人都有一种自我实现的倾向,人所有的心理问题及困扰都是由于这种自我实现的倾向受阻所造成的。

因此根据人本主义的中心观点,团体辅导在平等、真诚、无条件的尊重且安全的氛围中,在一次次尝试和改进互动中,充分调动当事人自身的潜力,启发自我探索,认识到阻碍,调动全部的能量,冲破原有的障碍,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从而增强自我的信心。

在团体辅导中,成员都是辅导者,党员同学之间有着极其高的趋同性,相似的学科背景、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他们比其他同学更能互相理解、进行沟通交流,为提供融洽的辅导气氛提供基础,发挥心理的调节作用。

2.建构主义是实现心理辅导效果的理论支撑。

现代建构主义先驱是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智力发展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

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在团体辅导开展中,指导教师的角色更侧重于引领者启发者,激发学员自身潜力和相互间的集体智慧,从而突破解决当事人的问题依靠僵硬的理论出发,借助设计活动营造一定情境的背景把情境创设看作是辅导设计的重要内容,学生党员借助他人的帮助,人际之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构建过程,在互动式的辅导的过程中,学生党员之间分享知识和技能,共同开拓思维得到启发。

整个团体辅导获得收获的多少取决于参与者自身经验去构建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丰富自身的经验背景,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知识的理解,对于世界的认知和赋予意义修正自身理解的定义。

(二)应用中的模块设计

强化乐观、勇敢、毅力优秀品质,可选择小组故事会、团体游戏如滚雪球、心有千千结、情绪万花筒、风吹杨柳、巧解绳套等等。

注重表达和成员之间的沟通能力。

遇到困难,启发团队智慧形成最佳策略改变行为模式。

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 第6篇

2006年,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指导和学校的努力下,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0所学校全部被评为区心理健康教育先进校,7所学校成为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校。应该说,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正在形成。在成绩取得的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学校的管理网络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需要进一步拓宽与深入。在我们感到困惑的同时,为了确保“创一流学区,办一流教育”的目标的实现,提出了以心理健康教育为龙头,以师德工作为重点,提高师生生命质量的“幸福教育工程”。一年来,为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推进幸福教育工程中的龙头作用。在总结前几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通过“三抓”,不断探索多种形式与途径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开发学生心理潜能,促进学校和谐健康发展。

一、抓机制的完善,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落实

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网络是开展好心理健康工作的前提。为此,学区进一步加强了两级管理系统:建立了以心理专家路文举为指导,学区党总支书记任组长,学区德育干部主抓,学校德育干部参与的第一级组织机构;完善学校管理,成立校长、学校德育干部、心理教师、全体教师、家长委员会共同参与的第二级管理网络系统。制度是机制的保证,在网络健全的同时,学区还进一步健全了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如课题推进制度、心理咨询制度、教师培训制度、心理活动课落实制度等。网络的完善与制度的制定,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了心理教育工作有人管,具体事情有人做。教师人人参与的良好态势,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抓干部教师队伍建设,更新观念,促进心理教育健康的深入开展

心理健康教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关键在于提高干部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1. 在落实幸福教育工程中提高干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水平

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为学生幸福的人生奠定基础。为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促进幸福教育工程中的作用,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确立了以学习心理为突破口,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习惯和方法,推进幸福教育深入发展。一年来,学区通过召开校长会、中层干部研讨会、以论坛、案例分析、阶段汇报、期末考核等形式不断提高干部的认识水平,促进了幸福教育的有效开展。

2. 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更新观念,提高育人本领

要想培养心理健康的学生,必须有心理健康的教师。一年来,学区以师德月为契机,以“做幸福的教师”为主题,通过讲座、培训、开展读书沙龙等形式,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帮助教师牢固树立心理健康教育人人有责的理念,调整教师在日常教育活动中的态度和行为,避免“师源性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观念的更新带来行为上的改变。正如教师说得那样,由于改变了以往许多错误的认知,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体会到了做教师的乐趣。

3. 在课题研究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用科研课题带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它不仅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加科学有效,而且也能培训教师,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实践中我们坚持“实用、受益”的原则,组织学校参与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开发心理潜能提高学习效能的多元智能教学模式”课题研究,各学校结合实际,分别申报了子课题。研究的范围涉及到学生心理、教师心理、班主任心理等各个方面。一年来通过课题研究,不但使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且由于他们的研究与实践,大大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

三、抓途径的落实,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很多,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为此,我们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发挥家长协同作用,有效落实心育目标。主要途径有:

1. 發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在学科教学中加强心理渗透教育

学科教学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技能的主渠道,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途径。我们本着“提高一个认识,倡导一个理念,践行一种行动”的观念。要求教师充分挖掘学科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加强对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渗透。学生在知识、技能获得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机,改善了学生的学习策略,提高了学生的效能。

2. 开设心理活动课,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成长

为了使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学区各校均开设了心理活动课,事实证明,心理活动课以它特有的内容、活动方式深深吸引了学生,学生在了解自我,悦纳自我的同时,也提高了接受他人,正视现实的能力,促进了人格的发展。

3. 发挥班主任作用,开展班级团体辅导活动

班主任在学生成长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开展班级辅导可以充分发挥班主任对本班学生了解的优势,根据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心理问题,运用心理辅导的理念和技术,对全班学生实施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一年来学校班主任结合幸福教育工程的三个落实点“习惯、兴趣和方法”等内容加强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及提高学习策略等方面的指导,同时对学生在成长中存在的交往问题、青春期问题等进行专门的辅导,受到学生的欢迎。

4. 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发挥心理咨询室功能

心理咨询是学校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一年来,我们充分发挥好心理咨询室的作用,不但对存在心理困惑的学生提供帮助,同时也在不断地拓宽心理咨询室的功能,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加强对学生潜能的开发,进行发展性的辅导。除了进行个体咨询,我们还开展了团体辅导活动,此外西坝河三小、三里屯小学等学校还加强了对家长和教师的心理调试和指导,心理咨询室发挥出了它应有的作用。

5. 家校互动,让家庭成为积极心理的巩固后方

要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实行家校合作、全员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为此,我们改革传统的家长学校的模式,利用家长学校,向家长介绍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科学的亲子互动方法,介绍为孩子创造良好家庭环境的技巧。召开亲子运动会、观摩主题班会等活动。在培训、互动中提高家长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形成了实现双赢,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7. 利用现代网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具有开放性、时空性。几年来,很多学校注意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在学校网站建设中,开辟出心理教育的平台,通过论坛、家校互动等形式,加强对学生、家长心理健康的指导,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在学习、交往中存在的焦虑与问题,解答了家长在教育孩子中存在的一些困惑等。可以说,网络架起了学校、家庭及与社会交互的平台,成为延伸学校教育的手臂。

一年来,在上级的关心指导下,我学区的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很多学校已经把主动、自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发展的必须;教师在参与心理科研中,科研能力得到了提高,很多教师尝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甜头;学生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受益者,表现为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养成,学习成绩得到了提高。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还存在许多不足,如课程的全面铺开、专业教师的配备与全体教师的进一步培训等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完善与发展。

优化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7篇

一、温馨家园

情境教学是从情与境、情与辞、情与理,情与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出发,创设典型的场景,激起儿童热烈的情绪,把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核心概念——情境是人为优化了的环境,是促使儿童能动地活动于其中的环境,使儿童的生活空间不再是一个自然状态下的生活空间,而是富有教育的内涵、富有美感的充满智慧和儿童乐趣的生活空间。

小学生可塑性较强,尤其是低中年级的学生,我们充分利用《心灵体操》这本教材,把《一家亲》《手拉手》等课的内容加以补充并延伸到班集体的形成和培养之中。为了使一年级的学生能够更快适应小学生活并愉快地投入学习,在开学前班主任总把教室布置一新、充满情趣,让学生有“家”的感觉。

开学第一天,教师面带笑容地迎接每一个学生进教室,入座以后便告诉他们:“从今天起,我们又有了一个新家——班级,这就是‘可爱猪’‘机灵鼠’温馨的家,每一个小伙伴都是自己的亲人。平时,我们要互相体贴、互相爱护。在这个快乐的大家庭里还有很多关心你们的老师阿姨、老师叔叔、老师哥哥和老师姐姐,他们会教给大家很多很多的本领。不过,与你们走得最近的就是我,你们的班主任,你们的老师妈妈!以后小朋友遇到什么困难、受了什么委屈都可以来跟妈妈讲,妈妈一定会帮你解决的。”

班主任还按学生出生日期的先后顺序排序编小组,让他们找到新家中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并嘱咐“哥哥”“姐姐”要关心、爱护好“弟弟”“妹妹”,男子汉要保护、照顾好女生……学生们在充满爱意的氛围中认识了新家,开始了新生活,心中洋溢着无比欢乐。

二、心灵之约

心理沟通,是指师生间在心理上互相容纳,即理解、接受对方,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具体来讲,就是学生能理解教师对他要求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育指导和帮助;教师能理解学生言行产生的背景,透析学生言行的真正动机,知其所想,在情感上师生之间将心比心,不曲解对方。心理沟通是教师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是教育成功的秘诀之一。

有经验的教师经常说:“只有和孩子们平等相处,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才能从细微处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他们纠正,从而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进入少年期,由于阅历的加深,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也迫切希望师长能把他们当成大人看待,而当他们真正遇到困难时往往又碍于自尊而不想让别人知道。

于是,班主任为每一位学生准备一本《心里话》小册子,让他们敞开心扉,一吐为快,班主任也向他们承诺,一定会为大家保守秘密。有了这样的约定,学生对班主任越来越信任,越来越愿意告诉老师他们的心里话。父母闹离婚了,孩子就把自己的担忧在《心里话》里告诉教师,教师就在“老师的话”中回复道:“爸爸、妈妈吵架也许会有许多复杂的原因,你可以跟他们好好谈谈,让他们知道你需要他们,完整的家对你、对他们都很重要,同时你要比以往更懂事,让他们感到你对他们也很重要,让他们都不舍得离开你。”

有一位学生因为经常欺负同伴,大家都不理他,他想改却控制不住自己,因而感到痛苦,他也会在《心里话》中向班主任倾诉,班主任便会教他一计:“要想让别人尊重你,首先你得尊重别人。其实,欺负伙伴是缺乏自信的表现,你要克服缺点并发挥自己的长处,老师知道你身上有许多闪光点,不过,现在我不告诉你,你应该更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长处,静下心来好好想想,老师相信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同学们也会改变对你的看法。”从此以后,这位学生的言行举止大为改观,在班上也交到了好朋友。

渐渐地,《心里话》真正成了传递“师生之间小秘密”的桥梁,师生之间心灵沟通的纽带,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工具。

三、家校互动

家庭教育问题长期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集体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这项教育工程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一是家庭,二是学校,三是儿童所在的集体,四是儿童本人,五是书籍,六是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

教师虽然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者和实践者,但如果发现孩子有心理问题的“苗子”或是已经出现了心理问题时,还必须及时与家长沟通,争取他们的配合,共同制定“挽救”孩子的“医治良方”,使孩子能走出阴影,重新找回自我。

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 第8篇

首先是社会发展转型所面临的种种新问题。多元文化和多种价值观的相互碰撞和冲击, 信仰的缺失, 道德的滑坡, 功利思想、拜金主义对教育的冲击尤甚, 教师队伍难以独善其身, 难免受影响。二是现行应试教育的升学压力, 特别是中考、高考, 给教师以沉重的身体和心理负荷 (中学情况尤甚) , 家长择校、择班, 教师之间比分数, 校长看升学率等情况非常严重。三是现今的种种社会矛盾对教育的影响。社会和家庭对教育的关注和要求越来越高, 对教育多了期望, 少了理解和宽容。社会对教育普遍为不满的情绪, 舆论对教师的评价也日渐苛刻, 尊师重教的风气渐衰。四是来自工作上的压力。各校普遍编制紧张, 教师大都为满工作量或超工作量, 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不尽科学完善。

关注教师心理健康, 建设师德高尚、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需要我们研究问题的根源, 不回避、不夸大, 正确面对、实事求是。有些根源性问题可能无法在短期内根本解决, 但有些问题只要我们重视, 采取积极审慎的态度, 上下形成合力, 制定相应的措施, 并努力贯彻和实施, 情况会得到改观。

总结起来, 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教师是特殊的职业, 是园丁, 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正所谓:“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担负着道德传承的重任, 所以教师自己首先就应是一个道德高尚、人格完善的人。现今社会面临种种道德问题, 很多人精神的空虚源于信念的缺失, 新时期师德师风建设就显得意义重大。特别是年轻教师知识结构新, 思维活跃, 见识广但缺乏深度, 要让他们站在高角度上充分认识教育的奉献性, 树立远大理想, 献身教育事业, 在事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推进管理科学化水平, 研究高效的评价考核模式

教育是享受而不是牺牲, 学校是事业场而不是职业场, 理想的校园应当是和谐、宁静并有活力的, 远离喧嚣和浮躁, 能成为教师心灵的港湾、精神的家园, 使其心无旁骛地实现着自己的教育理想。

有人说教师是凭良心做事的职业, 讲的是奉献;教育是一门精致的事业, 讲的是持之以恒。教育有自己特殊的规律, 有的时候该适时地做减法, 而不能一味地只进不退。适当地推进各项评比, 通过评先评优、绩效考核调动教师积极性是正确的, 这里需要把握好度, 过犹不及。如果过多地进行各项评比和量化各项指标, 只能干扰正常的教学, 学校毕竟不是工厂生产零件, 教学的效果不是那么简单可以计件。目前就存在这样一些问题, 有很多默默无闻、踏踏实实工作的教师, 育人成果没法用量化指标衡量, 需要长期才能看出, 而有一些善于投机的教师个人获得很多成绩, 但在培养人上却不一定称职。针对这些现象, 要求我们推进和提高管理科学化水平, 研究高效的评价考核模式, 确实给不争名、不争利用心做事的教师以正确的评价, 不能让老实人吃亏。

三、切实提高教师地位, 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

中国的传统历来尊师重教, 在封建社会, 教师一律被冠以“先生”的称号, 以示尊重。再看我们周边的一些国家, 很注重传统, 教师是最受尊重的职业。反观我们国家, 曾几何时, 传统被打破, 教师被请下了“神坛”。

教育关系到千家万户, 每个家庭都希望享受优质的教育, 也有权利对教育行为进行监督。但殊不知, 教育应有它的自主性、独立性、权威性甚至是强制性的。我们都能理解法院拥有独立司法审判权, 检察院拥有独立检察权不受各方干扰, 可学校在办学和教育上的自主权利却普遍受到漠视。脱离了这个前提, 那就是每个人都能来干预, 都能来评说和指责一番。通过很多家长与学校、老师纠纷的案例来看, 虽不排除有些是正当合理的, 但也有不少是不符合教育规律的, 甚至是无理的指责。某些家长甚至是有些媒体, 从心里对教育不尊重, 对教师地位不认可, 认为吵了闹了不要紧, 而教育的一方也不再具备话语权, 行为不能受到保护, 只能妥协让步。久之,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有作为不如不作为, 那我们的教育也就不知该何去何从、渐行渐远了。

对于提高教师地位, 不仅是经济上的, 也包括荣誉上、政治上。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 就要充分尊重教师的地位, 尊重教师在教育上的权威和话语权, 达到充分理解, 相互信任。而教师也要注意言行, 规范自身, 树立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

四、普及心理辅导, 完善导出机制

中国的传统历来讲究隐忍, 有心事不愿与人说, 心理上有问题是被认为没有面子的事情, 与发达国家相比, 心理辅导机制还很不健全。现在生活、学习节奏快, 工作压力大, 需要心理疏导的人越来越多。近年来, 各校陆续成立了心理辅导室, 配备了专门的心理教师, 但主要面对学生, 针对教师的少。以往的工作经验是以工会为依托, 关心教师的生活, 对家庭或工作出现纠纷的教师采取劝解调和等方式, 但这已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应及时建立健全心理咨询和治疗机制, 并发挥工会的作用, 使心理辅导正常化、规范化、程序化。教师也要更新观念, 重视此类问题。在过程中及早发现, 及时干预和疏导, 有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消弭于无形。

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 第9篇

一、物质需要与经济尚不独立的矛盾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人均消费水平明显提高,这种提高也波及初中学生。例如,日益丰富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给初中学生一定的刺激,一种畸形消费观正困扰着初中学生。节假日,同学们互赠贺卡,同学们过生日,大家带着礼物去祝贺并大吃一顿。在穿着上讲究名牌,他们点着名要买名牌服装,女同学去一次发廊要花几十元甚至上百元,这种超能力的消费与他们的经济尚未独立形成尖锐矛盾。造成这种高消费的原因,有的是家长娇宠,有的是“从众心理”在作怪,有的是虚荣心,相互攀比,有的怕拿不起会在同学面前丢脸而掉价。上述种种不正常的心态应该引起老师和家长的注意,家长不应该迁就孩子不合理的要求,艰苦朴素、消费有度应该是良好班风的内容之一。那种“高消费”如得不到及时的控制,部分孩子将必然走向反面,这种结果是我们大家都不愿看到的。

二、闭锁性与要求理解的矛盾

初中学生强烈地想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能够做什么,有怎样的价值,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能对自己作出分析,进行自我评价。他们常常把师长们对自己的要求和自己所达到的实际结果进行比较,他们还能把周围的人对自己的意见与自己的实际表现进行对照,从而认识自己。此时的青少年已经意识到人际关系。从初中低年级开始,他们的兴趣、爱好有了明显的变化。“意气相投”的成分增多了,朋友们的聚会是最能使他们兴奋的事了,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地显示自己的能力,倾吐自己内心的奥秘,来自伙伴的安慰与理解比什么都重要。初中学生与长辈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心理距离,有时人们称之为“代沟”,尽管这种提法欠妥,却说明了初中生的心理是闭锁着的。青少年的闭锁心理与其独立意识形成有一定的关系,他们沉默寡言,想干就干,不受约束,不听劝告,一意孤行。有时甚至以“探索”自然的奥秘或自己闯天下为由离家出走,有时他们把自己的内心感受隐蔽起来,以致产生孤独感,这一类学生有时往往通过日记形式来抒发自己的内心苦闷。

三、克服心理障碍,保持心理健康

各种心理障碍都是影响初中生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学生认识上的偏异将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感偏异将会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导致疾病的发生。任何意志消沉、独断、草率、冲动、任性和随心所欲都将会影响意志行动的决定和执行。自私、自卑、怯懦、脆弱、虚伪等性格异常将影响学生性格的和谐。随着国家改革开放,也会有一些腐朽的思想意识重新影响着我们的精神生活,这给广大初中学生的心理环境投下阴影,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学校应该有良好的校风、班风,家庭环境应该积极融洽,师生、父母与子女之间关系应该平等,这是保持学生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非智力因素的形成和发展有其自己的规律和特点,体育与健康教育工作者应该把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全面关怀学生的成长,老师不能单抓学生的学习,体育老师不能只抓体育锻炼,应该从改善学生非智力素质入手,全面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这是培养新世纪人才而具有战略意义的措施。

四、老师、家长的关怀和教育

青少年身处花季,人们用早晨、太阳、五彩的时光来赞美他们,然而这些少男少女们绝不仅仅是天真、单纯、快乐、浪漫的,他们处在多梦的时节、多思的时节、烦恼的时节,他们需要人们理解,需要人们关心。对于他们有时表现出的荒唐,我们要作具体分析,少一些责备,多一些理解。教师和家长们要放下长辈的架子,和他们交知心朋友,探寻他们的孤独和朦胧,然后满腔热情地、有的放矢地对其进行帮助和疏导,对于他们心理的倾诉或悄悄话,切不可当成把柄,在众人面前进行奚落或挖苦,这种心理上的伤害是很难缝合的,所造成的心理对立也是难以消除的。我们老师或家长也曾有过花季,应该用自己的经历,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启迪他们,感染他们,让那些刚挣脱父母怀抱的少男少女们知道,生活是美好的,但不等于到处都是鲜花和歌声,生活中到处都是矛盾,矛盾或困难并不是坏事,而是新的起点,矛盾解决了意味着前进,这就是生活的逻辑,我们要让每个初中学生记住这一点。

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 第10篇

成都市大邑县安仁镇学校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根据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需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确定为特色项目,学校少见的心理校园文化、常态化的心理教育运行模式和创新的心理教育内涵和外延,赢得了专家和同行的高度赞许。

一、学校特色发展

学校特色是本校师生员工和外来人员能够直观感受到的、新鲜视觉听觉冲击的、符合教育规律的比较有影响的学校文化,由特色项目、管理理念、实施人员、活动载体、常态工作、保障机制、拓展延伸、发展规划、成果效应等比较系统的内容组成。学校特色发展,指学校借助特色工作的影响和高度,将校内资源与特色工作进行整合,形成以特色工作领衔的独具魅力的校园文化,从而提升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特色学校的创建能使学校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有利于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推进课程改革,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使学校具有一种不断向上攀登的精神力量。

在安仁镇学校我们能切身感受到师生人格健全,素质全面提高;教师充满朝气,工作激情高涨;人际关系和谐,师生关系优化。这些和学校的心理特色工作就有着最直接的联系。

二、特色管理理念

特色管理的目的是形成以特色教育思想为核心的办学体系,并被全体成员不断内化,逐步形成独特稳定的风格。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理念支撑、奉献精神、资源整合、评价机制等,其中管理理念是特色工作取得成功的保障。

安仁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特色的操作理念是“搭平台普及推广,抓龙头登堂入室”,逐步形成了心理服务中心、心理教研组、心理课、心理校园文化、心理网站、心理咨询、心理协会、《心晴》校刊、“心晴计划”、名师工作室、示范辐射等许多平台作为特色工作的支撑点。根据时机和工作进展,确定某个平台为突破口,用这个平台达到的新高度和新境界带动其他平台的快速发展。

三、师生共同参与

一个优秀教师创造的特色是不稳定的暂时的特色。理想的学校特色工作发展应该由专职师资团队引领冲锋,师生员工全员共同完成,全员参与的特色才真正称得上特色。

“人人都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是安仁镇学校对于广大教职员工的倡导。通过请专家来校讲座、走出去培训、省内外送教交流等,增强教师们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从专业的角度影响教师,通过教师的实践来影响学生,用学生的了解和参与来影响家庭和社区。在安仁镇学校,班主任全部参加了成都市心理辅导员C级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而且,每周国旗下师生讲话均是心理健康教育主题,对全校师生进行心理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交流引导。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师生参与《心晴》校刊的热情很高,师生心语创作交稿积极、展示充分,学生们喜欢上心理课甚至不允许其他老师挤占该学科课时。这些具体活动显示了师生员工对于心理特色的认同和参与程度,成为了学校心理特色成效的鲜活例证。

四、特色师资建设

1. 学校心理特色发展要保证心理教师的师资队伍

学校特色工作的专业性强、难度大、周期长等特点决定了只有具有专业能力并且愿意为之奉献的教师才能胜任特色工作,因此,特色人才很重要。要维持学校特色工作的稳定性,必须要有一个特色工作团队,其中专职师资团队的保证尤为关键。

安仁镇学校原来只有一个分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任,那位主任调走以后,学校专职心理教师由于找不到合适的人员接替,给学校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2. 学校心理特色发展要保证心理教师的素质能力

特色工作主要以活动为载体,特色多样、主题鲜明、气韵生动的系列活动,是构建特色学校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学校特色工作又具有特殊性、专业性和创新性,需要特色工作教师具有雄厚的专业基础、敏锐和智慧、很强的利用资源的意识和能力、超强的敬业奉献精神。

特色师资所承担的许多工作颇有难度:

(1)心理特色课堂,是安仁镇学校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渠道,每周每班都设置了一节心理课。但心理课没有现成的教材,教师需要结合班级特点创编教材。

(2)心理校园文化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及其少见。将内隐的一些心理内容外显出来,没有扎实的专业理论、专业实践以及工作智慧,是不可能完成的,并且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3)心理咨询值班,需要有心理咨询教师资质,还要花去一些时间和精力。校刊《心晴》,每月一期,已经成为学校的一个亮丽的宣传窗口,组稿、编辑、校稿、审稿的要求和时间精力要求都很高。每年一次心理文化研讨周,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并开展相关活动。因为学校的心理特色,心理教师们每学期会接待各级领导和来宾许多批次,解说、陪同会耗掉一些时间和精力。除了常规性的工作积累,心理教师们还需要不断创新,还经常有临时性的紧迫任务,加班……

3. 学校心理特色发展要保证心理教师的师资待遇

心理教师应该与一般的科任教师得到同样的待遇,付出与回报应该成正比,这样才能提高心理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才能保证心理教师的队伍质量。

2007年7月的一天,安仁镇学校心理教研组长找到分管副校长,告诉他,心理教研组几位同志哭了,原因是心理学科作为非考试科目,评价是平均工作量的80%,期末质量奖平均数为700元,心理教师领560元,比平均数少了140元!在付出比一般教师多很多、工作难度比一般教师大很多、工作成效比一般老师好很多的情况下,此结果让人心寒!教师们不在乎奖金的多少,但是奖金的多少折射出了学校领导对自己工作的肯定和自己工作的价值。特色师资待遇的问题,追根溯源就是评价机制的不完善,导致特色工作教师缺乏被认同感,这应该算是安仁镇学校几位心理教师热情逐渐减退、陆续调离学校的主要原因。

学校特色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切忌仅将特色工作作为装点学校的门面而不深入考虑工作内容和成效;切忌对特色工作的重视仅停留在口头上而无实质性的考核评价机制保证;切忌只考虑短期宣传效果不注重内涵积淀长远科学发展。

论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特征 第11篇

[关键词]高校 心理健康教育 发展特征

[作者简介]卢爱新(1971- ), 女,河南周口人,洛阳理工学院学生处,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河南洛阳471023)

[中图分类号]G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6-0093-02

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有发展才会有进步。从语义上讲,发展是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过程。对于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发展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这一社会活动由传统的和相对不发达状态向先进的合乎时代发展的现代状态逐步过渡与转化的过程。在这一复杂的动态过程中,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既有一般教育发展的共性特征,又呈现出自身的明显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稳定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的发展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本表现,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两种力量:一是维持系统稳定的力量,二是改革创新、发展变化的力量,这两种力量经常处于抗衡与摩擦之中。承认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就是承认其变化性,发展变化是绝对的,而一些教育内容、教育规律、教育方式一经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变化往往与时代有着密切的关联,因而,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背后就是鲜明的时代色彩。

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过程是一个“历时”的过程,是一个在历史发展中形成、存在、延续的线性过程。在这一发展过程中,逐渐孕育了我国古代丰富的心理学思想,造就了我国传统的源远流长的教育思想,形成了国内外卓有成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这些丰富的思想理论和经验历代相承,日愈丰富,是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稳定发展和有效发展的基础与土壤。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充溢了“心理学意义”的文化。比如,孟子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老子的“理想人格”,庄子的“充实自我”,荀子的“养心”之道,管子的“善心安爱”“修心正形”,等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代代相承的瑰宝。美国心理学史学界的元老布雷特和墨菲等人,都曾表达过一种这样的信念:“心理学的第一故乡在中国。”这不但表达了他们的一种向往,而且代表了他们关于心理学历史研究的结果。同时,任何一项社会文化活动的发展都是一个传承与创新的过程。所谓创新,就是要根据社会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创造新的教育理论、教育内容、教育途径和教育手段;就是要根据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不断调整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理念、体系结构,探索新的功能、领域与作用方式。创新既是一种开拓性的发展,又使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时代是不断发展的,发展的时代必然不断带来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和新的矛盾。那么,传统思想理论观念中的某些因子必然会因为不适应社会的发展而逐渐被淘汰、改善或者裂变,形成新的因子,体现出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时代性,那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因子就表现出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发展相对稳定性的一面。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稳定性与时代性,集中通过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对传统心理学、已有教育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继承、借鉴与创新得以体现。继承是基础和前提,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的思想和理论来源,继承性决定了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创新是目的和方向,是新质的不断丰富和充实,没有创新就没有生机和活力,创新性体现了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时代性。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体现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稳定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二、渐进与飞跃相结合的发展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既是一种渐进性的发展,也是一种飞跃性的发展,是渐进发展与飞跃发展的统一。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的产生、发展与人们健康观念的发展相伴而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社会行为,也是沿着知、情、意、行的知行转变规律而发生的,知是行的前提和基础,行是知的转化和外现,没有人们对健康内涵的正确认知,没有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全面把握,没有对心理健康教育价值的深切认同,心理健康教育将很难获得发展。而作为人们思想意识领域的观念认识,其发展变化不可能一蹴而就,总是以“人们的存在”为基础,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渐进过程而得以完成的。对于“健康”,人们最初的观念是“无病即健康”。随着时代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健康乃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日臻完满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这样,心理健康作为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就跃入了人们的视野,心理健康教育也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而逐渐产生并发展完善。其次,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与重视和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大潮紧密相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各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得以极大提高。然而,事物发展总是呈现两面性的特质,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入,社会竞争不断加剧,社会生活日趋多样,人们的心理世界遭到了极大的冲击,心理平衡受到严重破坏,心理健康状况每况愈下。就高校领域而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发展,教育收费、双向选择、扩大招生等政策的实施,对大学生们的思想、观念、心理产生了强烈影响。由于大学生生活环境相对封闭,生活经历相对简单,加上大学生身心发展处于特定阶段,因此,大学生对这些变化的反应也特别强烈。如果不能得到合时合适的引导、调节与教育,将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发展与学习生活。这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也随之产生,并经历了萌芽、发展、完善等各个阶段而不断成熟壮大。同时,作为心理学内在价值体现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虽然一方面与社会发展和人们内在需求紧密联系,但作为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理论根基的科学心理学事业缓慢发展与逐渐强大,也为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渐进性作一佐证。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之所以具有飞跃性特点,是因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既涉及旧质的转换,更涉及新质的形成。伴随经济全球化进程,多元文化互相激荡,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受到冲击;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发展;伴随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领域的诱惑、信息资源的泛滥、工具理性的异化,我国社会出现许多新现象、新领域和新需要。这种新事物的产生和新格局的变化,必然带来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理念、内容、方式、领域的改变和创新,这种革新,既有对过去的继承与完善,更有新的发展和壮大,与过去相比,具有质的变化。如,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以往主要依靠心理咨询,以解决问题为主,现在则发展了团体咨询、心理训练、心理讲座、心理健康课程等多种方式,并由解决问题为主转变为以人为本、以促进大学生潜能开发和自我实现为理念,这是一种飞跃性的发展。同时,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求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学生的全面发展相协调,必须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各要素、各环节的全面协调发展,而不是局部、片面的突出。因此,这种全面、协调的发展格局必然导致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模式的重新建构,相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以往形态而言,这种新体系、新模式的建构过程就是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整体飞跃过程。

对于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而言,渐进发展过程中必然包含着飞跃发展的因素,飞跃发展要通过渐进发展的积累来实现。忽视渐进发展,势必忽视对优良传统和优秀经验的继承,发展就失去了根基。忽视飞跃发展,势必导致对心理健康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忽视,导致对新情况、新问题探索的忽视,发展仅限于量的增加而没有质的改变。这两种发展趋向都是不可取的,飞跃发展与渐进发展必须有效结合。

三、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合规律性,是指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是在一定教育规律的存在中发生、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必然符合、遵循、反映着一定的教育和发展规律。规律是事物间及事物内部诸要素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因此,事物的存在之处,教育活动发生、发展之处,也就是教育规律的存在之处,是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彰显之处。比如,“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都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部动力,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状态与过程,而否定之否定规律则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方向和前途。既然如此,对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来说,也必然遵循以下基本规律:首先,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随着时代发展,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内部必然存在着诸多矛盾,这些矛盾处于不停的对立斗争中,又不断地达到和谐统一,为其发展提供动力基础;同时,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变化表现为事物状态上的转变,先是量的积累,再是质的发展。其次,事物发展变化的方向是从肯定到否定,再从否定到肯定,推动事物向前发展的,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也是如此,呈现出螺旋上升趋势。

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合目的性表明,作为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呈现出一定的目标指向性或价值取向性。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就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这种主观能动性就是人的活动的目的性。人的这种能动性特点,决定了人在活动中必定受一定的思想、意识所支配。“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①。”既然人的行动总是受一定目的支配,那么,作为一种特定社会行为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其发展必然也是在一定科学目标指引下的发展。作为一种教育实践,心理健康教育与人改造自然实践之区别在于它是人改造人的一种实践活动,人向一定方向和状态的发展变化是活动的最终目的。因此,在这一教育活动中,体现得更多的是人的主动性,即对教育理念、教育内容、研究手段的自主选择,而这种自主选择也更多地取决于人的价值观念与目的性。此外,发展的合目的性还体现在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对教育科学性的追求是合目的性的。随着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教育现代化价值取向明显,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取向不仅表现在教育手段和研究方式的现代化,更主要的是,还要体现在教育目的的现代化,即科技发展的为人性。因为科学的教育活动和研究发展是从为人的角度出发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目的更是为了使社会和人得到更好的发展。

教育发展的合规律性是其科学性的展现。科学发展观就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发展观,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任何事物都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们只有尊重规律、认识规律、把握规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展能动性和创造性。没有科学的合规律性的发展,教育发展的目的性就难以正常实现。而合目的性又是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具体方向,是实践活动中人们能动性的具体展现。没有明确的发展目的,心理健康教育就失去了其存在发展的实际价值。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四、内涵与外延相结合的发展

发展有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两种形式。内涵发展是指事物本质属性的发展,侧重于隐性发展;外延发展主要涉及事物外部领域的拓展,主要表现为显性发展。对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来讲,内涵发展就是根据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其自身本质、特性、内在结构和功能的发展。具体来说,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发展主要是从调整内部结构入手,通过系统内部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构成要素的发展,如教育理念的发展、教育目标的调整、教育内容的改进、教育方法的改革、教育功能的完善来得以实现的。任何真正的发展,首先应当是内涵发展,只有内涵得到发展,才能保持事物发展变化的自主性与主动性,减少依赖性与被动性。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断深入,要求不断提高,期待不断增强,原有心理健康教育在理念、内容、方式、功能、效果等方面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人们的现实需要,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与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际发展不足的矛盾迫切呼唤心理健康教育要加强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增强教育实效。如科学的教育理念作为正确反映教育本质和时代特征的教育理想,蕴藏着教育发展的思想,指明了教育前进的方向,确定了教育追求的目标。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坚持以问题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这种教育理念指引下,教育功能主要表现为对心理疾病的治疗与对心理问题的咨询,这种理念与功能与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教育对象的特征、社会发展的需求已经严重不符。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我们要努力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人的发展才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促进学生潜能开发、自我实现与全面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才是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真正价值所在。

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外延发展,主要不是体现在人员、时间、规模数量上的扩充,更重要的是体现在领域上的拓展。一方面,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在校大学生,他们有知识、有能力,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有较强的感受力和吸纳力,往往走在时代的前沿,他们的生活中往往渗透着鲜活的时代气息。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想面向学生实际,走进学生生活,促进自身发展,就必须不断拓展教育领域,面向学生所处环境、所学专业、所感兴趣等领域进行渗透;另一方面,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人文、科技等各个领域休戚相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价值也必须通过这些具体领域才能得以体现。因此,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也要遵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客观要求,向现代科技、现代经济所开辟的新领域拓展。

一般来讲,内涵发展为外延发展提供前提和基础,外延发展为内涵发展提供舞台和条件。内涵得不到发展,教育就缺乏活力,难以走向时代,开辟新的领域;外延得不到发展,教育就缺乏内在发展的平台和空间。因此,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是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的统一。

总之,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稳定性与时代性相统一、渐近与飞跃相结合、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内涵与外延相结合的特征。

[注释]

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 第12篇

一、创办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的“特色内涵”建构

(一) 建构渗透与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课程心理教育特色

新课程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高考、中考也将围绕着这个目标进行改革, 显然, 学校的教育任务已从提高学生的卷面分数转变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 我们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新课程教学活动之中, 同时加强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育, 使渗透与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二) 建构融合校园文化建设的文化心理健康教育特色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 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所体现的是一种精神, 即校园精神。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和核心, 是学校师生精神面貌的总体现。要发掘、利用校园的环境, 形成浓厚的立体环境文化, 使一草一木、一墙一板都能说话, 都起到对学生进行心理关爱的作用。学生生活在一个充满着健康的、蓬勃向上的文化心理教育氛围之中, 心灵自然荡涤, 思想必然升华。

(三) 建构以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推动教学质量提升的教学心理教育特色

教学质量提升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出路, 以科研促教学则是我们提高教学质量的最有效的途径。在学校发展品牌学校的战略中, 打造心育研究品牌、以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推动教学质量提升则成为我们提升办学品味的良策。心理教育科研的任务就是要研究让学生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快乐成长的学校心育方法、特色及模式, 只有找到了让学生心情畅快、朝气蓬勃的心育方法, 才会让学生想学、乐学、思学, 才会激起他们理性的思维和智慧的灵感, 从而让学校的教学质量跨跃一个新的台阶。

(四) 建构以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推动学校德育提升的德育心理教育特色

先成人, 后成才。给学生以良好的德育教育一直是我校不变的宗旨。我们认为德育本身就应该是文化, 是一种校本文化。现在校园的硬件建设得越来越好, 物质文化是有了, 但精神文化往往可能被忽视。有些学生说, 学校是学习的场所, 但如果百分之百是学习, 我们会很痛苦, 而如果配以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学习生活就会是幸福快乐的了。所以, 德育教育的提升已刻不容缓, 建构以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推动学校德育提升的德育心理教育特色已成为提高我校办学品位的良策。通过心理关爱, 我们可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 让教师做到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四心俱备, 形成一种“亲子教育”的优良育人环境。

二、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发展策略

(一) 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导和管理机制, 形成“123”心育管理模式

实行校长负责、教育科研处负责实施的管理机制, 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分布实施, 拟定特色创建方案, 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并逐步形成“123”即“一为主、两策应、三块阵地”的心育管理模式。“一为主、两策应”指以专业心理咨询师或受过专业心理教育并有工作经验的心理教师为主, 以各学科教师和各种服务管理人员 (包括校行政、校职员、工勤人员等) 为辅, 共同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形成学校心育的良好氛围和立体工作网络。“三块阵地”指心灵周刊、心理健康宣传栏 (包括心理专题广播、心育长廊) 和心灵网络三大宣传主阵地, 加大宣传和教育的力度。

(二) 创建“三点一面”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首先是创建学校内部的心理健康环境。学校综合性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学校心理环境的建设。一方面, 学校在校园环境的细处上下工夫, 力求在有限的空间里进行绿化、美化。另一方面, 学校大力宣传心理健康, 提倡及引导师生讲文明礼仪, 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此外, 学校力求在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建设上花大力气, 通过良好的“四风”建设维系学校稳定的心理健康特色环境因素。

其次是创建家庭内部环境。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 养成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离不开文明、和睦、明朗、愉快的家庭。我们虽无法过多涉及学生家庭的教育, 但却努力成为家长的良师益友, 通过各种方式影响家长, 譬如开办“你的孩子快乐吗”家长心理健康讲座, 组织家庭咨询会, 举办家长开放日等活动, 争取家长的支持, 使学生在家庭中能获得父母长辈充分的好评和尊重。

再次是创建区域内部环境。我们的学生生活在社会中, 天天在自己的社区活动。我们社区环境复杂, 条件不好, 而社区区风、社区特色都是陶冶学生心理的重要心理环境。我们主动与社区联系, 以上门宣传、请进来座谈、举行“三方研讨会”等形式进行沟通交流, 向社区辐射科学文化、先进的伦理道德、心理科学外, 还协助社区搞好文明建设, 同时利用社区文化, 使之服务于学校道德教育。秉承“着眼人的发展, 注重人文关怀”的办学理念, 努力探索三点成一面的心育辐射网络, 开展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

(三)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项建设措施

1.“一个中心, 三个基本点”

(1) “一个中心”即设立心理专家工作室。由专家引领学校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同时由专家对学校教师 (尤其是心理辅导教师) 、家长、学生心理存在的疑难困惑进行专门的咨询与指导, 促进我校教师、学生、家长的心理素质的提高。例如, 设立咨询信箱, 由教师个人、家长或学生通过书面或电话、网络等途径向学校申请, 再由学校登记并预约专家进行访谈。

(2) “三个基本点”分别为:

第一, 积极培养心理健康教育骨干。由于目前心理学专业人才较少, 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没有专门的人才不行, 因此有必要对教师进行专门的心理学培训, 使更多的教师掌握心理学的专门知识, 促进教育与管理方面的提高;使教师能运用心理学原理提高教学的质量, 能解决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心理问题, 能更有效地对班级进行民主化的管理。为达到这个目标, 学校实行了三个层面的培训策略:一是外派培养。二是鼓励自我学习, 要求45周岁以下的教师都得学习心理辅导。三是校本培训。我们开发心理辅导校本课程, 组织全校教职员工共同学习。

第二, 以课题引领为动力, 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研活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 我们以科研为先导, 以学术引领为动力, 建立教学、研究、科研一体的工作模式。同时鼓励教师积极撰写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认识, 更好地指导实践。

第三, 建设心理资料库。订购心理学期刊及书籍。中学开展研究的一大困难之处是资料少, 因此中学有必要增添心理学资料, 减少查阅资料的困难及额外开支。并且, 这有助于其他教师了解心理学知识, 把心理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促进师生的心理健康及科研的开展。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从新生入学开始便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首先, 这有助于把握学生的心理状况, 便于预测防御学生某些不良情况的发生。其次, 心理档案有助于个体咨询时参照, 使咨询工作得以迅速良性地开展。再次, 为科研提供资料。在进行相关心理研究时, 可节省时间、精力, 且使科研更具有科学性。档案资料管理:档案及资料的管理在教学及科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严格的资料管理有利于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 有关心理学的研究资料如订购的期刊、书籍、学生的心理档案、调查问卷等均需要有专门的人来加以管理, 定期整理, 加以分类或删减、增添, 最充分地发挥它们的作用。

2. 开展“五一”教育,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阵地

开展了“五个一”为载体的教育活动, 即一箱 (悄悄话信箱) 、一室 (心理咨询室) 、一课 (班级每周一节心理辅导课) 、一站 (心理辅导网站) 、一刊 (心理辅导自办刊物) 。

(1)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学生的生活困扰大多基于本人的性格、情绪、意志等心理方面原因, 但是许多学生却极端地认为自己的本性如此无法改变, 或想改变而不知改变方法。因此有必要对中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学知识讲座, 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心理状况, 学会自我调整, 使其心理更健康。根据中学的现实情况及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形式为内容, 在初一、高一以讲座为主, 内容包括入学适应教育、智力开发、人际交往、学习习惯、个性培养、理想、友谊观、自律、学习方法、人际交往、人生设计、自律、价值观、心理卫生等;初二、高二以讲座与课程相结合, 初三、高三以讲座为主, 内容包括应试与升学就业、承受挫折、意志力、情绪控制力、复习方法、性心理等。

(2) 设立心理辅导室。由于中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 生理迅速发育与其心理发展水平的不平衡会使学生有来自各方面的困扰。而由于各种原因班主任、任课教师及家长不能给他们帮助, 不能真正解决他们的心理困扰。因此有必要成立心理辅导室, 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接受个别辅导, 解决其心理问题, 促进其学习及人格的健康发展。根据我国目前情况, 中学心理辅导教师必须由经过心理学专门训练的教师来担任, 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 不仅解决不了学生的心理问题, 还会使人产生对心理辅导的误解。此外, 心理辅导室建立应根据中学现实情况科学化、规范化, 真正提高受辅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3) 开设心理咨询信箱。传统的信件咨询有一定的间接性、亲切性、保护隐私性、自我治疗性, 因此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咨询形式。我校开设了名为“心语”的心理咨询信箱, 以学生自愿的方式, 投入咨询信, 极大地提高了咨询面, 同时对咨询学生产生了积极影响。

(4) 开设心理辅导网站。网络是现代化的交流沟通平台, 在师生的生活中也日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我校开通了“心灵心理咨询博客”, 通过它宣传介绍相关的心理知识, 同时也作为一个咨询平台, 促进对学生的心理咨询。

(5) 创办“心灵周刊” (后更名“心灵”) 刊物。为了更好地对师生加以心理知识的宣传、教育, 让心理知识贴近师生, 我们创办了“心灵”这一专业的心理刊物, 根据反馈, 得到了好评, 受到师生的喜爱。

3.“七种活动”, 对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上一篇:合并缴纳所得税下一篇:呵护自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