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心理反应

2024-09-12

常见的心理反应(精选12篇)

常见的心理反应 第1篇

我国开展无偿献血已有15年, 目前在100万人口中每年献血人数高达12000多人次[1], 同时在献血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献血反应。笔者总结了在采血工作中充分利用生物医学的人文关怀及医学心理的知识, 分析献血反应的心理诱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精神因素

许多发生献血反应的人员由于对采血过程的不了解, 而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心理恐慌及过度紧张, 尤其是性格内向者, 在陌生环境中更易引起精神紧张, 导致交感神经兴奋等。在采血过程中, 通过言语交谈等分散献血人员的注意力, 调整紧张的心态, 使献血者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完成献血。

2 检测血型及静脉穿刺中的疼痛

由于从事采血工作的人员技术不熟练, 加重了针刺时的疼痛, 或者献血者对疼痛的反应较为敏感所致, 从而产生了恐惧、疑虑等心理障碍, 使大脑皮层运动中枢血管神经兴奋, 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与其血管平滑肌上的N受体结合, 使血管扩张, 而骨骼肌中的大量血管扩张, 引起总外周阻力降低, 动脉血压突然下降, 导致献血反应发生。其预防除需血型检测及采血者熟练基本功外, 还应向献血者说明可能会出现轻微的疼痛感, 使其心理上有所准备, 而工作人员在进行操作时动作应迅速、轻柔、娴熟, 力争一次穿刺成功, 尽量减轻其疼痛度。

3 采血人员态度因素

由于采血人员工作强度及工作压力较大, 可能会面无表情、态度冷淡、缺乏热情而引起献血者对其失去信心, 继而对整个采血过程产生怀疑, 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献血者的心理压力[2]。所以在采血过程中, 工作人员应始终坚持微笑服务, 态度要和蔼可亲, 不厌其烦地宣传献血知识和解答献血者提出的问题, 在很大程度上减轻献血者的心理压力, 对献血前情绪低落的献血者应提前做好疏导工作, 以缓解其不良情绪的影响, 使之心情愉快地完成献血, 从而减少献血反应。

4 献血前献血者的情绪不稳定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献血工作在流动献血车上完成, 献血者在献血前所从事工作以及生活各有所不同, 情绪也不尽相同, 兴奋或压抑状态下面对献血这一应激时, 会有不同程度的献血反应, 针对这一诱因, 工作人员在接待献血者时, 事先要做好献血讲解工作, 使献血者尽可能休息放松达到平稳情绪, 再进入献血过程。

5 献血时间

一般来讲, 400ml的献血时间在4~6min完成, 而由于献血者的静脉条件、采血人员的操作规范等, 献血时间可能会大于6min, 尤其是献血人员在心理紧张的状态下, 更易感觉时间漫长而心理压力加大, 使机体的正常机能发挥受到抑制, 以至于部分献血者产生机体应激反应。而机体应激反应是躯体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反应, 其中心理、情绪因素具有决定性影响, 又称为心身现象。其负性效应可导致躯体持久而广泛的功能异常状态, 产生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现象, 从而增加了献血反应的出现。针对这一诱因, 应选择较好的静脉, 并且加强操作规范及熟练程度, 注意血流是否通畅, 若血流不畅应及时查找原因并予以纠正以免造成时间延长出现血肿[2]。在采血过程中要向献血者进行介绍血流不畅的详细原因, 使其有一定的心理准备能积极配合, 从而使献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减少献血反应的出现。

6 献血反应容易引起连锁反应

献血中, 当其他献血者出现献血反应时, 可加重易紧张献血者的疑虑及恐慌心理, 以至于通过边缘系统和下丘脑改变植物神经系统活动, 从而依靠下丘脑-交感神经-肾上腺素轴这一重要环节导致情绪内脏反应, 便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出汗等一系列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症状, 继而出现称之为连锁反应的献血反应。其预防措施:首先应对已出现献血反应的献血者迅速进行隔离和对症处理, 并询问其饮食、起居情况及是否有些紧张, 然后向其他正在献血者细心解释发生原因及预防办法, 以避免连锁反应的发生。

另外, 献血者在采血前的等待时间过久、采血环境的嘈杂等环境因素, 也会使献血者产生焦虑、烦扰心理, 从而引起交感神经过度兴奋, 致使神经功能紊乱, 引起消化活动抑制和心神亢奋, 从而诱发献血反应。所以, 这就要求采血车 (室) 环境应保持安静、清洁, 内环境布置可选择冷色调, 避免引起神经亢奋, 同时还应提高工作效率, 尽量缩短献血者的等待时间[2]。

综上所述, 不同年龄、性别、文化层次、背景、职业和不同经济条件的献血者对无偿献血的认识各有差异, 从而会出现不同程度、表现不一的心理反应。针对这些问题, 采血工作人员应该在业务上加强学习多掌握一些心理分析技能, 更加熟练规范操作, 并在献血前讲解、献血中操作、献血后注意事项等环节中, 及早采取预防措施, 针对不同人群, 采用适应的方法, 引导献血人员正确的无偿献血认识, 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 促进献血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如欣.中华输血医学文集[M].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 1998:103.

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操作规程 第2篇

输血不良反应是指在输注血液制品的过程中或输注后,受血者发生了与输血相关的新的异常表现或疾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可达1%~10%,即使按照严格标准执行献血者挑选、血液采集、加工和贮存,发生与输血相关不良反应的几率仍然存在,甚至危及生命。临床医生对输血不良反应要有充分认识,并应能积极避免、及时正确处理输血不良反应,保证临床输血安全。

根据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缓急和临床表现,将输血不良反应分为急性输血反应和迟发性输血反应两种类型。各种类型输血不良反应具有相应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方法。

一、急性输血反应

急性输血反应是指发生于输注血液制品过程中或输注后24小时内的输血不良反应。分为急性免疫性输血反应和急性非免疫性输血发应两种。其中急性免疫性输血反应是由于供受者血型抗原-抗体不合引起的,包括ABO血型不合、Rh血型不合等导致的急性溶血反应;因白细胞抗体产生的发热性非溶血反应;IgA抗体介导的过敏性休克反应;输入抗受者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的血液导致的输血相关性肺损伤及荨麻疹等。急性非免疫性输血反应是由于某些非血型抗原-抗体反应引起的,包括因血制品污染导致的高热、甚至感染性休克;循环超负荷导致的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血细胞因理化因素破坏发生的溶血反应;空气栓塞及输入大量库存血导致的枸橼酸钠中毒等。

根据临床表现及病情严重程度的不同,临床上常将急性输血反应

分为三种。

(一)轻度反应。

患者在输血数分钟内出现皮肤反应,如:皮疹、荨麻疹伴有皮肤瘙痒。

其常见的处理方法是: 1.减慢输注血液制品速度。

2.肌注抗组胺药物(如氯苯那敏0.1 mg/kg)。一般经以上处理30 min后症状缓解,可继续以正常速度输血,如30 min内无临床病状改善或有恶化,则按照中重度反应处理。

3.一般应在输注血液制品前30 min预防性给予抗组胺药物,如氯苯那敏0.1mg/kg,肌注或静注,或异丙嗪50mg,口服。

(二)中重度反应。

患者一般在输注血液制品30~60 min内出现发热、寒战、面色潮红、荨麻疹、皮肤剧烈瘙痒、烦躁、心跳加快,轻微呼吸困难及头痛。其常见的处理方法如下:

1.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注器械,以生理盐水保持静脉通路通畅。2.将输血器械及剩余血液、新鲜的尿样及从另一只手臂采集的血样(一份抗凝,一份不抗凝)送血库和检验部门分析。

3.肌注抗组胺药物(如氯苯那敏0.1 mg/kg或与之相当的其他药物)。口服(对乙酰氨基酚10 mg/kg)或肛塞退热药物(如吲哚美辛栓50~100 mg)。

4.若出现过敏反应症状,如支气管痉挛和哮喘等,静注皮质类固

醇药物。一般经以上处理15 min后症状改善,可换一袋血液重新缓慢输注,密切观察;如15 min内无临床症状改善或有恶化趋势,则按照有生命危险的反应处理。

5.对于反复定期输血患者、曾有两次以上输血相关的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者,应减慢输血速度并且可在输血前60 min预防性给予退热药物。如果条件允许,可采用去除白细胞或过滤的红细胞和血小板。

(三)有生命危险的反应。

常见急性血管内溶血,细菌污染及败血症休克,液体超负荷,过敏性休克,输血相关肺损伤等。

1.急性血管内溶血:急性血管内溶血是由于输注血型不合红细胞导致。患者血浆中抗体与输注的异型血红细胞发生溶血反应。主要见于ABO血型不合,其他的血型不合也有发生,如Rh血型等。即使少量异型血(5~10ml)输注也可以引起严重的溶血。临床表现为发热、寒战、心率增快、低血压休克、呼吸急促或呼吸窘迫、头痛、烦躁焦虑、腰背疼痛、少尿、血红蛋白尿、DIC。处理方法如下。

(1)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注器械,以生理盐水保持静脉通路通畅。

(2)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给予高浓度面罩吸氧。

(3)循环支持:输注生理盐水20~30 mg/kg,保持血容量和收缩压;如果需要可用强心剂及升压药支持血循环,如肾上腺素、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

(4)预防肾功能衰竭,在保持血容量及血压稳定前提下用利尿

剂,如速尿1~2 mg/kg。

(5)监测凝血状态,预防及纠正DIC。

(6)核查血液标签及送检样本:将输血器械及剩余血液、新鲜的尿样及从另一只手臂采集的血样(一份抗凝,一份不抗凝)送血库和检验部门。核查交叉配血及血型,监测肾功能及血常规变化,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检测抗体,并进行血气分析、尿潜血、血红蛋白尿及胆红素水平检查。

(7)出现过敏反应症状,如支气管痉挛和哮喘等,静注糖皮质类固醇药物。

2.细菌污染及败血症休克:一般在输注开始后迅速出现症状,也可延迟至数小时后发生。表现为突起高热寒战和低血压。处理方法如下。

(1)发现症状立刻停止输注,将输血器械及剩余血液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所输血液行涂片染色检查。

(2)应用广谱抗生素。

(3)如发生休克,积极进行抗休克治疗。

3.液体超负荷:输血速度过快可导致液体超负荷,引发急性心衰和肺水肿。尤其易发生于严重慢性贫血患者及以往有心血管疾病者。对此类患者应减慢输血速度。

4.过敏性休克:输血相关的过敏性休克相对比较罕见。典型情况发生在血浆置换时使用大量新鲜冰冻血浆。另外任何血制品均可使IgA缺陷受血者发生过敏反应。常在输血开始后数分钟后产生。典型

表现为心功能衰竭,心率加快、低血压、休克、呼吸困难、呼吸窘迫,患者常焦躁不安。处理方法如下。

(1)立即停止输注。

(2)应用抗组胺药物(如氯苯那敏0.1 mg/kg或与之相当的其他药物)。

(3)皮下或静注0.1%肾上腺素。

(4)对于IgA抗体阳性患者,应输注IgA阴性的血液制品。5.输血相关性肺损伤:通常由于供者血浆中含有针对受血者白细胞的抗体。一般在输血开始后1~4小时发病,表现为快速的呼吸衰竭,肺部X线检查见弥漫性阴影。治疗上无特定方法,主要进行呼吸支持治疗。

二、迟发性输血反应

迟发性输血反应是指发生于输注血液制品后数日、数周或数月的输血相关不良反应。可分为输血传播性疾病和其他迟发性输血反应两种类型。

(一)输血传播性疾病。

献血者的血液中可能含有传染性病原体,输注血液或血液制品均有传播疾病的风险。通常输血传播疾病是指经输血传播的肝炎、AIDS、梅毒、疟疾等疾病。输血传播疾病的风险取决于采血地区感染的发病率。

1.常见的输血传播性疾病。

(1)获得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所致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

(2)乙型肝炎(长期输血的患者应注射乙肝疫苗)。(3)丙型肝炎。(4)梅毒。

(5)巨细胞病毒(CMV)感染(高危人群应输注CMV阴性或去白细胞的血液成分)。

(6)疟疾。

(7)其他少见的输血传播疾病:包括人类短小病毒B19感染、EB病毒感染、锥虫病、布鲁菌病、弓形体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莱姆病和克-雅氏病等。

2.血液筛查项目。(1)谷丙转氨酶(ALT)。(2)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3)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4)梅毒螺旋体。

(5)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1+2)。

3.影响因素。虽然经过严格的血液检验,但依然存在输血传播性疾病,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窗口期”。

(2)检测手段还不够先进。

(3)检测方法本身的误差可造成漏检。

(4)由于某些献血员自身的免疫力差,即便是感染了某些病原

体,机体在短期内不会产生抗体,或产生抗体所需时间长,因而造成输血感染。

4.预防措施。为了保证受血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强血液全面质量管理,保障输血安全,采取预防措施如下。

(1)开展无偿献血。

(2)严格筛查:献血前对献血者进行咨询,全面健康检查,拒绝高危人群献血。严格按操作规程做好血液初、复检,对可疑标本进行第三次、第四次检测,直到结果准确无误。同时检测仪器要先进、精密度高,保证检测质量。

(3)开展成分输血:要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科学合理用血。(4)积极开展自身输血。

(5)提倡应用传播疾病风险小的血液制品和生物制剂:现有的生物制剂如白蛋白,采用低温乙醇法制备,进行了病毒灭活,减少了经输血传播的疾病。某些基因重组或单克隆抗体纯化的生物制品,如重组的FⅧ、FⅨ等,没有病毒传播的风险。

(6)加强采供血质量管理。

(二)其他迟发性输血反应。

主要包括迟发性溶血反应,输血后紫癜,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多次输血后铁超负荷等。

1.迟发性溶血反应: 一般为血管外溶血。临床表现为发热、黄疸、贫血、偶有血红蛋白尿。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如有休克、DIC、肾功能衰竭发生时,则按照相应的情况进行处理。.输血后紫癜:多见于女性患者,在输注红细胞或血小板后5~10天发生急性血小板减少,PLT<100×109/L。一般血小板高于50×109/L时可不特殊处理。如低于20×109/L或有明显出血表现可按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处理。必要时应选用与患者抗原相合的血小板输注。

3.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TA-GVHD是一种致死性的输血并发症。参见第五章“造血干细胞移植”。

4.铁超负荷:反复输注红细胞后,过多铁在机体累积,出现血色素沉着症,甚至导致脏器功能衰竭,尤其是心、肝功能衰竭。采用铁结合因子,如去铁胺,20~60 mg·kg-1·d-1,进行皮下注射或静脉滴注,将血清铁蛋白保持在2000μg/L水平,可以有效的减少铁在体内聚积,逆转心脏及肝脏疾病。

儿科临床中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第3篇

关键词:儿科;药物不合理应用;不良反应

服药期间,患者因有害药,与治疗目的无关药物使用后出现的症状为药物不良反应。临床用药时,必须要对用药利弊做权衡,从而确保药物使用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在确保药物达到治疗效果,且安全前提下,做合理应用,是药学的核心理念。儿童身体机能尚未成熟,对药物治疗后的抵抗能力较差,需对药物的相互作用掌握到位,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易发生于儿科,其发生率可达7%左右[1]。本次研究将我院儿科用药后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从而促进儿科用药合理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6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80例儿科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男性41例,女性39例,年龄5个月~9岁,平均年龄(4.1±1.1)岁。所有患儿无先天性心脏病,肾、肝功能不全疾病。

1.2方法

将80例患儿的住院资料,用药情况进行做回顾性分析,从而做信息统计分类。儿科病例中,将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患儿进行分类处理,并做详细记录,从而分析其引发不良反应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处理。

1.3统计学分析

将本次研究所获得的数据,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不良反应情况

80例患儿经病例分析后显示,其中有24例患儿有用药后不良反应情况。其中11例不良反应为皮肤不良反应,多为荨麻疹、皮疹、疱疹;5例患儿为肝功能受损;6例患儿有呕吐、腹泻症状,2例患儿为肾功能受损。

2.2不合理用药情况

在24例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中,有18例为服药剂量过高所致;4例患儿为联合用药不当,药物相互作用引发不良反应;2例患儿服药儿童禁用、慎用药物而引发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2.3服药后不良反应处理

24例患儿,在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后,及时采取对症措施进行处理,其中23例患儿完全治愈,1例患儿正处于恢复状态。

3、讨论

抗菌药物滥用是引发的药物不良反应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方式,不管是哪种抗菌药物,特性会因其种类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也会有巨大的差异。在多种抗菌药联合使用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提高,不同的患儿,出现的不良反应症状也各有不同。

在临床用药时,医生大多会根据患者检查结果、临床症状进行用药,在临床上,用药剂量超标情况所引发的用药后不良反应情况极为显著,大多因家长对患儿病情担忧,擅自将服药剂量加大,或者是一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再添加一种,出现盲目的联合用药;家长认为医生开药效果不佳,擅自买药服用,误信广告;用药不规律,不遵医嘱用药[2]。这些用药方式,都会导致患儿出现肠道菌群紊乱,导致体内耐药菌株繁殖,引发肠炎难以控制,即出现腹泻。

在儿科用药中,因医护人员对药物相互作用掌握不准确,在做药物配伍时,易出现相互作用,导致对患儿用药安全性未考虑完善,引发不良反应症状。

在儿科用药后不良反应情况中,皮肤症状是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常见表现。在服药期间,患儿需要在父母监护下用药,对用药剂量、服药规律严格掌握,严格遵医嘱用药。家长应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减少因对患儿病情的担忧,擅自加减服药剂量,药物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禁止擅自在药店买药给儿童服用。一旦药物发生相互作用,产生毒性,极易引发其他不良反应,甚至对患儿构成生命威胁[3]。目前,用药剂量超标,是引发患儿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易导致患儿出现中毒迹象,若未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归转,极易导致患儿出现严重的副作用,甚至留下后遗症。若服药剂量过少,则易导致疗效差,无法起到显著的治疗效果。

在儿科的临床用药中,必须要对患儿的实际情况进行掌握,并严格遵守儿科用药的规范,针对儿童禁用、慎用药物,应尽量避免使用[4]。同时,在作联合用药时,应该对药物的相互作用进行掌握,从而减少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情况。必须根据目前儿科临床用药中出现的不合理现象,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改善,减少儿科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加强医护人员和家长的安全用药意识,将儿童用药的正确知识进行普及,使得家长能够加强用药安全性的防范理念,引起足够的重视,避免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随着医疗发展的进步,应该将儿科用药安全的重要性向全社会宣传,相关部门也应该对其重视,必须要对儿科临床用药存在的不合理情况,积极制定相关政策,并加大投入,使得用药安全性规范能够真正实施到位。

参考文献:

[1] 林郁宵.基层医院儿科药物合理应用及不良反应[J].亚太传统医药,2012,8(11):212-213.

[2] 张海霞,彭翠英,蒋志平等.125例儿科中药及类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儿科药学杂志,2011,17(1):46-47.

[3] 朱欣欣,万朝敏.儿童药物性肝损害[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2,28(12):896-898.

[4] 何学莲,刘智胜.抗癫(癎)药物所致严重皮肤不良反应基因学研究进展[J].中华儿科杂志,2012,50 (12):906-908.

化学反应速率计算的常见题型 第4篇

一、根据定义式

进行计算

解题指导: (1) 用某物质的浓度变化求化学反应速率时, 直接运用定义式进行计算; (2) 根据定义式还可衍变出以下计算, 如求反应进行的时间:求浓度的变化:Δc=v·Δt;确定某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变化:Δn=v·Δt·V.上述各类计算中, 都要注意各物理量的单位不能弄错, 及书写要正确.

例1在25℃时, 向100 m L含氯化氢14.6 g的盐酸溶液里放入5.6 g纯铁粉 (不考虑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变化) , 反应开始至2 min末, 收集到1.12 L (标准状况) H2, 在此之后, 又经过4 min铁粉完全溶解.则:

(1) 在前2 min内, 用Fe Cl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是____.

(2) 在后4 min内, 用HCl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是____.

(3) 前2 min与后4 min相比, 反应速率____较快, 其原因是____.

分析: (1) n (H2) =0.05 mol, 则根据化学方程式

可求反应开始至2 min末, Fe Cl2的物质的量的变化Δn=0.05 mol, 则

(2)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 题设条件下铁完全溶解时, HCl是过量的, 过量的盐酸为0.2 mol;而前2 min内消耗HCl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2=0.1 mol, 则后4 min内消耗HCl的物质的量为0.1 mol, 则

(3) 前2 min;随着反应的进行, 盐酸的浓度逐渐减小, 故反应速率在后4 min较慢.

二、根据衍生关系“同一反应中, 不同物质的速率之比=其计量数之比”进行计算

解题指导: (1) 同一化学反应中, 由一种物质的反应速率换算为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 可直接依据上述衍生关系计算; (2) 比较同一化学反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速率的相对大小, 处理时, 应换算成同一物质、同一单位, 再比较数值大小; (3) 根据不同物质的反应速率关系或图象确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题时, 应以速率的最简整数比作化学方程式计量数.

例2在A (g) +p B (g) =q C (g) 的反应中, 经t s后C的浓度增加m mol/L, 则用B的浓度的变化来表示的反应速率是 ()

分析:根据题目条件可求出C的反应速率,

三、根据题设信息进行有关计算

解题指导: (1) 利用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经验公式进行计算, 解题时要注意指数值的判断; (2) 给出具体化学方程式的速率经验式, 再以此为依据进行计算或判断反应速率快慢, 分析时不能凭老经验或定势思维得出结论; (3) 给出具体反应中物质浓度或速率, 反推反应速率表达式, 解题的关键是选取恰当数据.

例3丙酮和碘在酸性溶液中发生下列反应:

25℃时, 该反应的速率由下列实验式决定:v=2.73×10–5×c (CH3COCH3) ·c (H+) 单位:mol/ (L·s) .25℃时, 如果c (I2) 、c (CH3COCH3) 、c (H+) 的起始浓度依次是0.01 mol/L、0.1 mol/L、0.01 mol/L, 求:

(1) 反应开始时的速率;

(2) 当溶液中的I2消耗一半时, 反应速率比开始时慢还是快 (通过计算回答) ?

常见的心理反应 第5篇

1、发热反应:

发热反应轻者,先减慢输血速度,若症状继续加重,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通知医生,撤下输血器注明“输血反应”,查究原因并对症处理(高热给予物理降温,寒颤者保温),遵医嘱应用抗过敏药物,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

2、过敏反应:

除按发热反应处理外,按过敏性休克抢救;有呼吸困难者,给高流量吸氧,喉头严重水肿,协助医生作气管切开。

3、溶血反应:

这是输血反应中最严重的一种,一旦发现,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通知医生,保留余血和病员血标本,重作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双侧腰部给予热敷,以解除肾血管痉挛,保护肾脏;碱化尿液,以增加血红蛋白溶解度,减少沉积,避免肾小管阻塞,遵医嘱静脉输碳酸氢钠;对尿少、尿闭者,按急性肾功能衰歇处理,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防止血钾增高,酌情行血浆交换(严重贫血者先输同型血);严密观察血压、尿量、尿色的变化。

4、循环负荷过重反应:

如发生按急性肺水肿的原则处理,停止输血,酌情帮助病员端坐,四肢轮扎,有效地减少静脉回心血量;高流量输氧通过25-30%的酒精湿休后吸入,以改善肺部气体交换;遵医嘱应用镇静、镇痛、扩血管、强心、利尿等药物,以减轻心脏负荷。

5、细菌污染反应:

一旦发现,除立即停止输血和通知医生外,应将剩余血送化验室,作血培养和药敏试验。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准确记录出入水量,严密观察病情,早期发现休克先兆,配合抗休克、抗感染治疗。

6、大量输血后反应:

防治原则:在连续输入几个单位库血时,应间隔输入新鲜血,大量输血达1000毫升以上,按医嘱静输入10%葡萄糖酸钙。

7、疾病感染反应:

对供血者应严格体检,优选供血者,凡有黄疸史、肝病、肝功能异常,或3-5年内患过疟疾,查血抗体阳性者等,均不能做献血员。严格各类器械消毒,认真执行无菌操作。

胃癌病人的护理

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年龄以40~60岁为多见,男女比例约为3:1。

胃癌的病因与食物中亚硝胺有关,某些癌前病变如胃息肉、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等均有恶变可能,近年发现胃幽门螺旋菌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护理诊断

1、焦虑、恐惧或绝望与对疾病的发展及以后缺乏了解、对疾病的治疗效果没有信心有关。依据:抑郁、沮丧、伤感、失助。

2、营养失调与下列因素有关:1)胃功能降低、营养摄入不足;2)肿瘤生长消耗大量能量;3)禁食;4)消化道对化疗的反应。依据:消瘦、贫血、低蛋白血症。

3、知识缺乏,缺乏有关胃癌的医护知识。

二、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对胃癌患者,在护理工作中要注意发现病人的情绪变化,护士要注意根据病人的需要程度和接受能力提供信息;要尽可能采用非技术性语言使病人能听得懂,帮助分析治疗中的有利条件和进步、使病人看到希望,消除病人的顾虑和消极心理,增强对治疗的信心,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营养护理:胃癌病人要加强营养护理,纠正负氮平衡,提高手术耐受力和术后恢复的效果。能进食者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食物应新鲜易消化。对于不能进食或禁食病人,应从静脉补给足够能量、氨基酸类、电解质和维生素,必要时可实施全胃肠外营养(TPN)。对化疗的病人应适当减少脂肪、蛋白含量高的食物,多食绿色蔬菜和水果,以利于消化和吸收。

治疗与护理

外科治疗是目前治疗胃癌的主要方法。根治性切除为彻底切除原发灶,转移淋巴结和受累邻近器官,依据肿瘤原发部位不同分别采用根治性全胃切除或根治性胃次全切除:姑息切除:主要用于肿瘤已有不能清除的淋巴结转移或累及重要脏器及血管,原发肿瘤在解剖上尚能作胃大部切除;短路手术:原发肿瘤已无法切除,肿瘤造幽门梗阻或可引起幽门梗阻,可作胃空肠吻合术,起到解决梗阻,缓解症状,提高生存质量的作用。术前辅助化疗、放疗,可抑制细胞活性,提高手术切除率。也可采用术中放疗,清除不能切除或肉眼看不见的癌灶,可提高手术疗效。(1)术前注意病人的营养与进食情况:按病情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少渣软食、半流食或流食。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准确记录出入量,对重度营养不良、血浆蛋白低、贫血者,术前补蛋白质或输血。有幽门梗阻者,术前3天每晚用温盐水洗胃,消除胃内积存物,减轻胃粘膜水肿。严重幽门梗阻者,应于术前1~3天作胃肠减压,使胃体积缩小。予术日晨放置胃管,抽尽胃液后留置胃管。(2)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硬膜外麻醉4~6小时或全麻清醒血压、脉搏平稳后半坐卧位。注意保持卧位正确,以利呼吸和腹腔引流。鼓励深呼吸、咳痰、翻身及早期活动,预防肺部感染及其它并发症。注意口腔卫生,预防腮腺炎。(3)腹腔引流腹腔引流管接无菌瓶,每3天更换1次,以防逆行感染。必须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准确记录。一般在24小时内量多,为血浆样渗出液,以后逐渐减少。如引流液为鲜红色,且超过500ml应考虑有出血。要勤巡视,随时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以及有无扭曲、脱落。

(4)持续胃肠减压:保持胃管通畅,以减少胃内容物对吻合口的刺激,预防吻合口水肿和吻合口瘘。每2小时用生理盐水冲洗胃管1次,每次量不超过20ml并相应吸出,避免压力过大,冲洗液过多而引起出血。注意引流液的性质及量,并准确记录引流量。如有鲜血抽出,必须及时报告医生处理。胃管应妥善固定,不可随意移动,并注意有无脱落或侧孔吸胃壁,使胃肠减压停止。

(5)术后饮食:术后3天禁食、禁水,静脉补液,每日3000ml左右。在停止胃肠减压后,可饮少量水。次全胃切除术和全胃切除术的术后饮食要求有一定的区别,术后饮食常规 术后日数 次全切除 全胃切除

第4天 清流200ml/2小时,两餐间饮

水200ml,每日7次 禁食

第5天 清流全量 禁食

第6天 流质全量 清流50ml/小时 第7天 流质全量 清流100ml/小时

第8天 流质全量 清流200ml/小时

第9天 半流 清流全量

第10天 半流 清流全量

第11天 半流 流质全量

第12天 普食 流质全量

第13天 普食 半流

第14天 普食 半流

第15天 出院 半流

第16天 普食

第17天 普食

第18天 普食

第19天 出院

(6)观察术后并发病:

①倾倒综合征:多发生在术后7~14天,病人进食后感到头重、心悸、脉快及出汗或上腹部胀满、恶心、呕吐、腹痛、肠鸣音增加、腹泻等。应少食多餐,进低糖、半固体饮食,嘱病人平卧位进食,并卧床休息1小时,症状可逐渐消失。②空肠梗阻:远端肠梗阻可有上腹部胀痛,胃管内无胆汁,可发生十二指肠残端及腹膜炎。其梗阻多发生于术后7~14天,表现为进食后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胆汁,应及时报告医生。

6、预防

胃癌病因尚不明确,应祛除与胃癌有关致病因素。

(1)建立良好饮食习惯,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食盐、咸菜及烟薰食物。忌烟、酒。

常见的心理反应 第6篇

【关键词】情绪 调节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153-01

一、情绪智力与成功

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和现象的时候,总带有一定的态度,或喜欢或厌恶,或崇敬或鄙视。完成一件任务或工作后会感到喜悦和轻松,工作不称心时会产生不满,遇到挫折时会悲观沮丧,情绪最能表达一个人的内心状态,可以说它是人心理状态的晴雨计。“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与情感,并识别和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就是情绪智力。高尔曼在其著作《情绪智力》一书中明确提出“真正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是情商而非智商。”到目前为止,人们对情商的提法仍存在分歧和争议,但是有关情绪智力决定人们成功的思想逐渐被人们接受。

良好的情绪是学生学业成功的基础。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王极盛曾针对青少年的情绪不良问题做过一项调查发现,超过61%和55%的学生有情绪不良和适应不良问题。教育学家指出,孩子的成长趋向与其智商高低并不存在绝对关系。决定孩子将来是否会有所成就,主要在于培养孩子的理解和控制自我与他人情绪的能力。有统计表明,情绪稳定、行为的目标性、忍耐和坚持性较强的孩子较容易获得学习和工作的成功。培养中学生具有良好的情绪不仅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学生学业和事业的成功。

二、中学生常见的不良情绪反应

(一)抑郁

抑郁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情绪体验,首先表现在心境上,情绪低落,沮丧,容易波动,心烦易怒。其次表现在消极的自我评价上,总感到自己一无是处。再次表现在行为上,做事力不从心,感到无兴趣、无望、无助、被动。一旦进入抑郁,学生就会看不到生活的阳光,无心做任何事情,对周围一切兴趣下降;学习效率下降,记忆力不如以前,思维速度缓慢,思考问题困难,上课、看书或做作业时不能集中注意力;失眠,食欲减退等。

(二)焦虑

焦虑是对即将要发生的事情或结果的一种紧张担心的情绪。中学生的焦虑主要有考试焦虑和社交焦虑。

1.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是当学生意识到考试情境对自己有某种潜在威胁时,产生的紧张的内心体验。考试焦虑有三种表现:认知表现,以担心为特征,自我评价消极;生理表现,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胃肠不适,多汗尿频;行为表现,多余动作增加,胡乱答卷,早早离开考场等防御或逃避行为。

2.社交焦虑

社交焦虑是指在陌生人面前,或者是可能被注视的一个或多个场合产生持续、显著的畏惧,并且严重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每个人在与陌生人交谈时,多少都会感到紧张,但是我们能较好地控制我们的行为,比如上课回答教师提问时,我们感到紧张,但是我们会正确回答问题。倘若由于紧张而忘记了答案,就属于社交焦虑了。

(三)嫉妒

嫉妒是面对他人的某种优势而产生的不愉快情感,是对别人的优势以心怀不满为特征的一种不悦、自惭、恼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负性情感。不同的嫉妒心理有不同的嫉妒内容,主要在四个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这就是名誉、地位、钱财、爱情。有的会表现为一种综合性的笼统内容,即只要是别人所有的,都在其嫉妒之内。

(四)虚荣

虚荣心就是以不适应的虚假方式来保护自己自尊心的一种心理状态,比如学生考试作弊就是虚荣心在作祟。人类的需要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尊重的需要包括对成就、力量、权威、名誉、地位、声望等方面。一个人的需要应当与自己的现实情况相符合,否则就要通过不适当的手段来获得满足,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达到自尊心的满足就产生的虚荣心。可以说,虚荣心是一种歪曲了的自尊心。

三、中学生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

(一)认知调节

1.端正认识

由于形成坏情绪的原因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个人对事件的看法,面对一件事情,产生何种情绪,决定权完全在个人自己手中。如果改变自己的看法,就会使心情平静,安之若素,因而端正认识是调节情绪的首要方法。例如某位中学生某门课程中考试得70分,开始时他认为70分意味着他在班上的排名倒数,在同学心目中的位置一落千丈,教师和父母会批评自己,挫折感油然而生,感到非常痛苦。随后他进行了认知调节,70分只代表一次考试的结果,考的只是他掌握知识的一部分,他掌握的其它知识还没有考,这次成绩不能代表他的所有水平,他还有机会表现自己的能力,那么他就不会产生挫折感,更不会自暴自弃,而是增强信心,迎接以后的挑战。

2.变换角色

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有一定的位置,每个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就会不同。当一个人对某件事情的处理产生不愉快的情绪时,可以变换一下角色,试着从别人的立场上看问题,就会理解别人,自己也会变得愉快。例如许多学生对老师持挑剔心理,认为老师应怎样怎样,如果学会换个角度看老师,假如自己是老师,自己会如何做,那么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3.降低期望

不对自己过分苛求,对他人的要求也不要太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但有的人把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定得过高,难以实现,极易产生挫折感而郁郁寡欢。比如,对于实力在80分左右的同学,却期望自己考95分以上,目标难以实现,极容易导致考试焦虑产生。有的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如果对方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时就会大失所望。降低期望,退一步,就会海阔天空。

(二)行为调节

1.学会倾诉

当个体心中有了不愉快,感到痛苦时,可以向朋友进行倾诉。当把自己的郁闷、烦恼和痛苦讲给对方听时,他人的指点会让自己茅塞顿开,抑郁也会一扫而光。也可以对自己倾诉,例如写日记,刚开始写时,可能会心情烦乱,但随着日记的展开,心情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变得轻松起来。

2.运动宣泄

人的身体和心理是相互影响的,身体轻松往往会使心情愉快,身体不舒服也会使心情变得沉重。心情不佳时,可以通过运动来变换自己的心情,散散步,打打球,游游泳,身体舒畅的同时,心情也会明朗许多。

3.助人为乐

每个人都有种“被他人需要的需要”,当我们帮助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时,我们的这种需要就得到了满足,就会体验到个人的价值感。需要的满足,价值感的产生是快乐的源泉。

4.遗忘转移

这是消除心理压力的好办法,当产生某不愉快的情绪时,最好能尽快地遗忘掉,使自己的思想转移到更有意义的地方去。最好醉心于学习、工作,也可以和知心朋友谈学习或外出旅游,参加文体活动,看电影、电视或找些有益的书读读,使精力转移。活动的方式并不重要,得要的是活动会使我们的心情愉快。

参考文献: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柳斌,周宏,高长梅等.北京:学校心理教育全书.九州图书出版社.1998年版

常见的动物应激反应及其防治措施 第7篇

1 生产中常见的应激反应

1.1 疫苗接种引起的应激

免疫接种疫苗是控制传染病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如果不注意防治方法, 免疫过于频繁, 程序混乱, 操作粗暴, 如猪特别是外来品种的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会发生呼吸急促, 皮肤发红, 倒地, 口吐白沫, 搐动等应激反应。

1.2 断奶应激

仔猪断奶是一个综合应激, 包括断奶本身, 隔圈, 饲料改变, 环境改变等。仔猪断奶发生后, 出现采食量下降, 烦躁不安, 攻击行为加强, 生长受阻, 腹泻并发水肿病等应激反应。

1.3 热应激

家畜家禽是恒温动物, 一般汗腺不发达, 如兔, 鸡等全身没有汗腺。热应激是动物处于极端高温的环境中机体对热环境所做出的非特异性的生理反应总和。表现为母猪掉膘严重, 发情间隔延长, 公猪性欲下降, 精液品质差, 奶牛产奶量和乳脂率下降。高产奶牛由于产热量大, 则更为严重, 肉鸡会发生猝死, 蛋鸡产蛋减少, 蛋重减轻, 蛋体变小, 蛋壳变薄, 蛋鸭影响最大可导致停产。

1.4 运输应激

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 许多强刺激作用于动物, 会降低动物的防御机制导致发烧。生猪呼吸急促, 超80次/分, 体温超过39.7℃, 就会发生严重的运输应激。

1.5 屠宰应激

生猪在屠宰前如果得不到良好的休息, 遭遇使用棍棒暴力驱赶, 屠宰电麻时间过长就会导致发生松软, 色泽苍白渗出性纤维 (PSE) 或者干燥, 坚硬, 色暗 (DFD) 和背肌坏死BMN为特征的应激异常肉。

2 对应激反应的防治措施

2.1 优化, 净化种群

选育抗应激品种, 通过临床观察, 血型鉴定淘汰对应激敏感群, 使应激基因频率下降, 从而选育出抗应激品种。丹麦长白猪, 皮特兰猪和艾维因肉鸡都是应激敏感品种。

2.2 树立动物福利观念

树立动物福利观念就是呵护动物习性, 供给适宜的畜舍和营养。在日常的饲养管理中, 需要饲养员温和的对待动物, 忌讳时常对动物进行粗暴恐吓和殴打。此外还要有足够的耐心, 充分利用动物习性和条件反射能力加以诱导训练, 建立亲和关系, 尽快让动物的日常生活行为变得有规律。尽量减少转群, 并圈舍, 尽量不更换饲养员。

2.3 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畜舍选地很重要, 一要远离居民居住区, 交通大道旁。二要选择地势高, 房屋朝向一定要坐北朝南, 达到冬暖夏凉, 便于通风换气。畜禽建筑设计 (场址选择、牧场布局、畜舍类型和材料) 和环境工程设计 (通风、防暑、保温、粪尿处理) , 设备选择与利用 (笼具、光照、给水、给料、转群等设备) , 都要符合动物正常生理要求。尽量为畜禽创造一个比较舒适的环境条件, 以免酷暑严寒、粪尿污染、空气污浊等造成的应激。饲养密度合理, 光照制度符合动物生理要求, 转群运输、兽医防治的实施要得当。

2.4 添加有针对性的抗应激添加剂

对于断奶应激可以给仔猪日粮中添加VE和微量元素硒;对于热应激在日粮或饮水中添加碳酸氢钠、氯化铵、氯化钾等有利于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也可以在日粮中补充VC和VE来抵抗热应激。其它一些抗热应激添加剂, 如杆菌肽、阿散酸、酸化剂、葡萄糖、酶制剂、甜菜碱、中草药添加剂等均可减少家禽热应激的发生, 补铬也可抗应激;对于运输应激可在运输前添加具镇静安神作用的中草药, 如刺五加、柴胡可调节体温、抗热应激, 天麻可对抗惊厥, 远志可降低动物对激原的敏感性、缓解其攻击性行为。

2.5 对严重应激反应动物的治疗

全身反应型:应进行退热和抗菌消炎的治疗, 主要肌肉注射安痛定、地塞米松磷酸钠、抗菌素等药物, 每天2次, 连续3天。必要时注射5%的碳酸氢钠注射液。

局部胀肿型:肿胀部位用热毛巾进行热敷10~15天, 肿胀部位可转小或消失。

流产型:出现流产症状应用黄体酮等保胎药物进行肌肉注射, 早期有一定效果。

过敏型:对于严重反应的猪、牛可肌肉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或地塞米松磷酸钠等并结合对症治疗。对已休克的猪除迅速注射上述药物外, 还要迅速针刺耳尖、尾根和蹄头, 放血少许。将去甲肾上腺素2毫克, 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

溶液中常见竞争反应的解法例析 第8篇

一、判断方法和思想

1.直接判断——强者优先法.根据反应的实质, 能力 (如酸性、碱性、金属活动性……) 强者优先反应.

2.间接判断———未知共存法.在不知道两种物质 (A、B) 能力强弱的情况下, 假设物质A的能力强, 优先与另一物质C反应并生成D, D与B能共存, 则假设正确, 即A先反应;若D与B不能共存, 则假设错误, 即B先反应.

二、例析溶液中常见竞争反应

1.某溶液中含有HCly和CuCl2两种物质.向其中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NaOH溶液, 反应如图1所示, 则生成沉淀的最大质量为 () .

解析:拿到题, 我们先不看图象, 也不急于看计算的数据, 应先从反应分析.由于盐酸和氯化铜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时, HCl和CuCl2两种物质都要与NaOH反应, 哪种物质先反应呢?从现有知识不能直接判断, 就用未知共存法判断, 步骤是:假设CuCl2先反应, 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CuCl2+2NaOH=Cu (OH) 2↓+2NaCl, 生成的氢氧化铜与盐酸不能共存, 两者反应又会生成氯化铜, 则假设CuCl2先与氢氧化钠反应是不可能的.在弄清楚了HCl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前提下来看图像, 刚开始滴入的50 g氢氧化钠溶液中没有沉淀, 就是因为盐酸与氢氧化钠先反应的, 所以与氯化铜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是100 g, 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的质量也就迎刃而解了.

2.某种含铜6.4克、锌6.5克、铁5.6克、镁2.4克的金属混合物, 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反应, 待反应停止后, 经实验测得还有9.2克固体没有完全反应掉.求 (1) 可得氢气多少升 (已知该条件下2克氢气的体积为22升) ? (2) 生成硫酸亚铁多少克?

解析:题中镁、锌、铁三种金属都能与稀硫酸反应, 哪种物质先反应呢?我们学过金属活动性顺序, 知道镁、锌、铁排在氢的前面, 都能与稀硫酸反应且活动性按照镁、锌、铁顺序由强到弱排列的, 即在镁、锌、铁的混合物中镁最活泼是最先与稀硫酸反应的, 只有镁反应完了, 锌才能反应, 等锌反应完了, 铁才会反应, 这就是根据强者优先法来判断的, 能力强者优先反应.通过上述分析可知, 本题由于铜不与稀硫酸反应, 全部剩余, 9.2克固体中除铜外还有2.8g铁 (9.2 g-6.4 g=2.8 g) 剩余, 所以参与反应的金属是锌6.5克、铁2.8克、镁2.4克, 答案不难求得, 答案为 (1) 5.5升, (2) 7.6克.

本题也可用未知共存法判断, 请读者自己根据第一题的方法试试看.

3.有一种混合溶液, 由盐酸、碳酸钠、硝酸钾、硫酸和氯化铜中的两种溶液混合而成.向该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加入溶液体积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图2所示, 则混合溶液中含有的是 () .

(A) 盐酸、硫酸

(B) 碳酸钠、硝酸钾

(C) 硝酸钾、盐酸

(D) 盐酸、氯化铜

解析:本题是溶液中溶质共存和反应竞争的综合题.由题意可知, 混合溶液中是不可能有碳酸钠的, 因为碳酸钠与盐酸、硫酸 (两者都产生气体) 、氯化铜 (产生沉淀) 都不共存, 如果有碳酸钠, 则溶液中只能是碳酸钠与硝酸钾, 这与图象不符 (因为常温下硝酸钾在溶液中能与任何物质共存, 不发生复分解反应) , 而本题要求溶液中共存的两种物质都要与氢氧化钡反应, 所以溶液中不会含有碳酸钠或硝酸钾的;再由图象可知, 硫酸也是不存在的, 因为硫酸与氢氧化钡接触就会反应, 生成的硫酸钡是不溶于稀硝酸的, 不会在加入氢氧化钡溶液一定体积后才产生沉淀, 所以混合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盐酸、氯化铜.到底这两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与氢氧化钡反应是否符合图像呢?请读者运用未知共存法加以验证.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常见原因分析 第9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所有参与患者均清晰本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方法, 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自愿参与本研究。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发生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患者45例, 女性患者39例, 所有患者年龄均在23~72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47.52±9.23) 岁。

1.2 方法

依据临床资料, 整理并记录各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及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器官等数据。然后以卫生部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不良反应因果关系判断标准[2]为依据进行不良反应因果关系的判定。

1.3 统计方法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数据统计包分析, 计量数据采用表示, 取α=0.05进行t检验;计数数据均采用χ2检验, 当P<0.05时, 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年龄与性别

在84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患者中, 男性患者45例, 占53.51%, 女性患者39例, 占46.43%;年龄最大的72岁, 最小的23岁。详细数据请见表1。

2.2 不良反应发生时间

在84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患者中, 发生最快的为给药后2min, 发生最慢的为给药后11d, 其中多数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在给药后的30min内, 有52例, 占总数的61.91%。详细数据请见表2。

2.3 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器官

依据不良反应所涉及的系统、器官及相应的临床特征, 对84例患者进行分类统计, 其中皮肤及其附件所害占多数, 有32例, 占32.14%, 主要表现为皮疹、瘙痒、面色潮红, 另外, 全身性反应也较多见, 有19例, 占22.62%。详细数据请见表3。

3 讨论

药品犹如一把双刃剑, 在发挥疗效的同时, 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或轻或重的不良反应[3]。不良反应是指按正常用法、用量应用药物预防、诊断或治疗疾病过程中, 发生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不包括因药物滥用、超量误用、不按规定方法使用药品等情况所引起的各种反应。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变态反应、后遗效应、继发效应、特异质反应以及致畸、致癌、致突变的“三致”反应。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多样, 虽然使用快速、高效, 但其安全性问题也不可小觑。分析目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 既有药物自身性质、患者个体差异等问题, 同时也存在临床使用不规范的现象。

3.1 药物自身性质

首先, 绝大多数中药注射剂都是从多种中药中经过现代工艺提取得到的由于中药成分本身较为复杂, 其中的有效成分和毒性成分并不明确, 自然也不可能完全分离, 因此, 使用中药注射剂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风险。

其次, 为了提高药物的溶解性及稳定性, 通常在注射剂的制备过程中会加入适量的助溶剂和稳定剂等添加剂[4], 这些物质的加入也可能引发不良反应。

再者, 中药注射剂中通常含有多种色素、淀粉、蛋白质、鞣质、树脂、粘液等致敏组分, 一旦注射入血, 这些物质会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当再次接触这些抗原性物质时就会发生过敏反应。

此外, 中药注射剂需用5%的葡萄糖溶液或0.9%的氯化钠溶液稀释后使用, 这样可能会产生不溶性微粒, 从而引发不良反应。

3.2 患者个体差异

基本情况相同时, 大多数患者对同一药物的反应相近, 但也有少数人会出现与多数人在性质和数量上有显著差异的反应, 如高敏性反应、低敏性反应、特异质反应, 这就是所谓的个体差异。个体差异的存在, 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个人习惯等都密切相关, 尤其在遗传、体内代谢、酶系统、免疫系统及生理病理状态方面差异显著[5], 因此, 不同患者对同一药物、同一剂量的敏感度也不同, 过敏体质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远高于普通患者。例如老年人各脏器、系统的功能逐渐衰退, 影响药物在体内正常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增加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

3.3 临床使用不规范

3.3.1 适应症选择不合理

西医医师普遍对中医理论并不熟悉, 容易将中药注射剂按西药方式应用, 忽略了其本身的中药性质, 甚至随意扩大药物的适应症范围, 超出了药物自身说明书中规定的功能主治范畴, 从而增加了一系列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

3.3.2 配伍不合理

由于中药注射剂本身的成分较为复杂, 如果合并用药会导致注射剂的PH值改变, 进而使得其中的一些成分发生水解、缩合、氧化等反应[6], 导致注射剂变质, 引发不良反应。在临床配伍过程中, 也许未看到可见微粒, 但实际产生的一些不可见的聚合物质等致热原阈值提高, 输液后机体会产生热原样反应, 表现为发热、寒战等现象。对此,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明确指出, “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 严禁混合配伍, 谨慎联合用药”[7]。

3.3.3 超剂量使用

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使用中, 有明确的使用剂量, 超剂量使用应有循证医学证据;使用剂量为一定区间的, 针对老年患者等特殊人群, 应根据具体情况或选择偏小剂量使用。不按说明超剂量用药, 很可能产生中毒等严重的不良反应现象。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掌握中药注射剂本身的性质, 根据患者自身因素针对性用药, 临床应用合理、规范, 是避免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吴昊, 谭光羡, 蒲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常见原因分析[J].当代医学, 2011, 17 (19) :146-147.

[2]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手册[EB/OL].http://www.sdadr.bov.cn/Html/Soft/jszl/2.html.

[3]侯立强, 王爽.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常见原因分析[J].北方药学, 2013, 10 (4) :149-150.

[4]秦华, 曹广生, 姜潇.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 (07) :235-236.

[5]魏戌, 谢雁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与发生机制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 2012, 37 (18) :2748-2751.

[6]张长泽, 王政.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常见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 (19) :167-168.

住院患者不同心理反应的心理护理 第10篇

1焦虑反应

1.1 原因

①对住院环境的不适应, 生活不习惯, 原有的生活规律被打乱, 如睡眠时与多人同住一室, 而且还有护理人员在旁观察, 引起失眠、焦虑和不安;②认为自己的疾病严重, 可能危及生命安全, 或带来不利后果, 对疾病的焦虑及不安;③对医生的诊断及治疗方案、护理措施等产生恐惧心理, 怕被诊断错误、治疗方法不当带来副作用;④焦虑作为疾病的一个症状存在, 如更年期综合征、甲亢、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原发性高血压、脑血管病、维生素B12缺乏、低糖血症等, 常有焦虑症状。

1.2护理

患者的焦虑反应会给正常的诊疗工作带来很大影响, 因此, 必须认真对待, 尽快消除焦虑反应。①细致观察患者的焦虑反应及表现, 针对患者焦虑产生的原因, 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②尽可能早地让患者了解他的疾病诊断、诊治方案、程序、各种检查及治疗方法的必要性及可靠性、安全性等, 打消其顾虑;③尊重患者, 根据其职业特点给予恰当的称呼, 耐心地倾听患者的陈述, 并给予适当的解释, 使患者感到亲切, 得到安慰;④向患者介绍医院的环境, 并安排及组织一些适当的活动使患者在一个温暖、亲切、受关怀的环境中安心治疗, 减轻焦虑不安反应。

2抑郁反应

2.1 原因

①由于疾病对生命的威胁, 疾病导致躯体残损的程度, 如疾病本身带来的疼痛等不适的感觉, 患者不了解其严重程度及性质, 患者常常会把病情想得很重, 加重心理负担, 产生抑郁情绪;②由于疾病的性质严重, 如癌症, 患者对治疗丧失信心, 认为将要不久于人世, 产生对死亡的恐惧心理及抑郁心境。如心脑血管病或冠心病等, 患者会想到今后疾病会影响生活, 无法自理, 甚至会危及生命, 从而产生悲观情绪。一些外伤、骨折等疾病, 因为会影响其生活, 肢体会丧失正常功能, 或者被毁容, 给患者未来的生活带来困难, 从而产生失望、无助的体验, 严重的抑郁情绪, 甚至可产生自杀的企图及行为;③一些慢性疾病, 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许多的痛苦和不便, 因此也可产生抑郁情绪。如类风湿性关节炎, 由于长期疼痛, 有的还严重影响肢体关节活动, 给料理生活甚至生活自理带来困难, 因此产生抑郁情绪。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控制饮食, 给生活带来许多不便, 很多饮食都不能享用, 带来的心理不平衡, 病情严重的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酮症酸中毒或各种并发症 (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各种感染、失明等) 的危害在威胁着患者, 使患者产生抑郁情绪。

2.2 护理

①抑郁情绪产生的原因是对疾病丧失治愈的信心, 那么护士要尽早地向患者提出治疗有希望的信息, 使患者树立治愈的信心;②病痛的症状给患者带来痛苦、折磨, 会使患者产生抑郁情绪, 因此尽可能地给患者解除或减轻各种躯体症状, 症状的痛苦减轻后患者的心情会好转;③周围人的态度, 包括家庭、亲朋好友、医务人员的鼓励、关怀都十分重要, 但又不可过分迁就。耐心地向患者讲解疾病的性质, 教给患者康复的措施, 使患者能把抑郁情绪转化为努力去进行康复治疗的措施之中, 有了目的及相应的康复活动, 并收到疗效, 就会使患者的焦虑抑郁反应发生立竿见影的改善;④对抑郁反应明显, 出现轻生观念、自杀企图等行为的人, 安全护理, 保证其生命安全是最重要的, 要有严密的措施保障其安全, 防止发生意外。

3孤独感

3.1 原因

因生病而离开家庭和工作单位, 住进了医院病区, 隔断了与亲人、朋友的联系, 所接触的都是陌生人, 再加上住院费用的昂贵, 导致孤独、悲观情绪的产生, 特别是住在单间及小病室的老年患者易产生孤独感。

3.2 护理

护理人员应该理解患者的这种心理, 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消除患者的孤独心理。①主动关心患者, 将患者介绍给同病室病友, 使他 (她) 尽快与大家熟悉起来;②夜间值班多巡视, 增加患者的安全感;③适当安置患者开展文化娱乐活动;④允许家属探班及陪伴, 联络患者亲属来院探视。

4敏感、疑虑及防御心理

4.1 原因

①患者不能很快地进行患者角色的转变, 不适应“一切听从摆布”的住院环境, 自尊心受到伤害。因此, 对医护人员产生疑虑、敏感、不满、抱怨, 甚至敌视;②患者往往以自我为中心, 关心自己疾病的微小变化, 对自己的饮食起居都要与疾病相联系, 对自己躯体的微小变化都产生敏感及顾虑;对周围人的冷暖不关心, 但关心周围人对自己的态度, 别人的言行都与自己的疾病相联系, 尤其在疾病严重时多见;③癌症等疾病, 早期无自觉症状, 一旦得知自己得了严重疾病时, 很快会产生否认、拒绝等心理反应, 认为自己不应该、不可能得上这种疾病, 对周围人, 包括家属、同事及医护人员产生不信任和敌视心理, 常会为一些小事产生激怒、冲突、过分的挑剔等。

4.2 护理

护士端庄的仪表、关切的语言、从容镇定的态度及姿态稳重大方都能引起患者的尊重和信任, 使他们焦虑恐惧的情绪得到稳定, 产生安全感。①要及时向患者介绍病情、诊断及治疗方法, 提供康复措施、预后等信息, 时常征求患者的意见和要求, 并向患者提出希望, 鼓励患者积极、主动地参与治疗及康复活动;②医护人员在与患者接触时, 要态度明朗、回答问题明确、不要吞吞吐吐、欲言又止、含糊不清。与家属交谈内容需要保密的避开患者, 如能让患者参与、聆听的, 最好当面谈, 减少患者多疑心理;③护理人员要经常、及时地倾听患者诉说, 特别是首次入院患者、老年患者等, 要给予耐心、细致、主动的关怀与照顾, 对患者提出的躯体症状给一个科学的解释, 使患者解除顾虑, 配合治疗;对无法解决的问题加以解释, 使患者有安全感、信任感, 安心地住院治疗;④对患慢性疾病, 曾反复住过多次院的患者, 常会顾虑出院后复发而不愿按期出院, 医务人员要帮助整理一套切实可行的院外预防复发的措施。

5小结

常见的心理反应 第11篇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2-0156-01

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与心理因素有较密切的因果关系。所以对肿瘤病人以切断和消除致病性心理因素为目的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故我们就肿瘤病人的心理变化与心理护理探讨性我们的看法和体会。

1 病人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反应类型

由于人们的知识水平、文化修养及生活条件的不同,社会经历和年龄层次的各异,病人心理活动也比较复杂。当病人意识到自己患恶性肿瘤时,同一种恶性肿瘤不同的病人就有不同的心理状态。因此对肿瘤病人应及时分析心理状态和心理反应类型,根据不同的心理反应类型,进行不同的心理护理,可以收到相同的效果。我们在心理护理中发现:肿瘤病人有以下三种类型:①心理稳定型:这类病人也属于开朗型范畴,他们对自己患病有较客观的认识,性格开朗外向,情绪稳定,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必要的检查,对治疗充满信心。②心理抑制型:这类病人自制力极强,一旦得知诊断后,表现为少言寡语,精神萎靡不振,食欲减退,甚至拒食。在亲朋好友及其家属面前强作笑颜,而在背地里暗自悲伤,由于疾病的折磨和痛苦,有时可产生轻生念头。③心理急躁和恐怖型:恐癌心理特别明显,表现为烦躁不安,易怒。因为他们对恶性肿瘤有着异常敏感性,该类病人的病程进展非常快,多伴有病情恶化,疼痛难忍或一些不利的社会心理因素,使他们缺乏心理期待,以至于不能配合必要的诊断检查及抗癌治疗。

2 护理体会

2.1 根据不同的心理类型进行不同的心理护理 要做好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首先要掌握和正确区分不同心理反应类型,制定不同的心理护理计划。

对心理是稳定型病人,他们对事物认识比较客观,意志也很坚强,对他们无需保密。相反,告诉他们真实情况和可能转归,往往对病人有益。如我们收治有20例乳腺癌患者,我们经常与她们谈心、谈治疗、谈肿瘤并不可怕;由于她们心情开朗,积极配合治疗。经过手术,放疗及化疗后,病情一直稳定,出院后还能坚持日常工作。

对心理是抑制型病人,主要表现为悲观失望,对生活没有信心,如患者张某,患为多发性骨髓瘤,腰痛难忍,不思饮食,有轻生念头。我们及时采取措施,并以诚恳热情和体贴关心,介绍一些肿瘤病人经过手术、化疗、放疗等可以好转和治愈的病例,解除其忧虑,增强其信心。

急躁和恐怖型病人,常常为一些小事向医护人员和亲友发火,甚至不能配合治疗。作为我们医护人员和亲友,需要有足够的容忍力,让病人尽情倾诉自己的苦恼,这有助于疏泄积累的紧张和焦虑。因症状引起的心理反应如疼痛、心悸、胃肠道反应,应首先做好症状护理。另一方面,应严格采取保护性医疗措施,多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不是患不治之症,以消除思想负担和恐癌情绪。

2.2 把握环境对患者心理因素的影响 病区环境直接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特别对肿瘤病人来说更为重要,因为环境可以影响病人的情绪;情绪稳定,主动愉快地配合治疗,可直接影响疾病的转归。病区的清洁、整齐、肃静是我们建院以来严格执行的“三要素”。对长期住院或卧床不起的病人,为使他们不产生寂寞和孤独感,转移他们对自己病情的过分注意,给他们配备电视等,让他们了解与他们有密切关系的人和事,这对病人的精神因素是一个良好的调节。另外还为轻患安排一些有利于康复的活动,如琴棋书画、打牌等,为患者创造一个优雅、舒适的环境,建立起有利于治疗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

2.3 重视语言艺术的心理护理中的应用 语言美对肿瘤病人来说尤为重要,因为我们医护人员的言行举止都会影响病人的情绪。因此,我们医护人员在于病人接触中要做到:患者入院时热情接待,以我们真诚的态度来逐渐消除患者自卑、忧虑的情绪。与患者交谈中,诚恳耐心,多了解其家庭社会情况,文化程度,以分析其对疾病的影响和作用,使患者感到我们医护人员是同情,关心他们的疾苦。另外还要掌握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和对治疗的要求,以利于拟定正确的治疗方法和心理护理计划。在病人面前,不随便谈论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因为语言不当。会导致患者精神上的崩溃,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常见的心理反应 第1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预防接种的680例小儿, 男23例, 女19例, 年龄30d~6岁, 平均年龄3.8岁。主要接种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260例、乙肝疫苗190例、卡介苗预防结核病90例、脊髓灰质炎疫苗60例、麻疹疫苗80例。其中42例小儿出现不良反应, 小儿不良反应出现时间距离接种时间为20min~15d, 平均6.3d。

1.2 不良反应

18例小儿出现全身反应, 占42.9%。小儿接种后出现发热、乏力、头痛、恶心、食欲不振等临床症状。12例小儿出现局部反应, 占28.6%, 出现不良症状主要为接种部位发热红肿、疼痛等, 一般可在1~2d内消退, 其中3例小儿症状较严重, 出现溃疡、硬结症状。9例小儿出现巧合反应, 占21.4%, 主要不良症状有接种2天内出现支气管肺炎、感冒及肺炎等症状。3例小儿接种后出现暂时性昏厥, 占7.1%, 小儿主要伴随着心跳加快、面色苍白、手足发凉、意识丧失等症状。

1.3 方法

根据小儿不同病症给予针对性治疗:对于轻微发热小儿叮嘱多喝热水, 注意休息, 无需特殊处理, 身体温度在38℃以上小儿则需同时服用布洛芬混悬液药物辅助退烧。对于出现局部红肿、轻微肿痛小儿采取局部热敷, 局部红肿且伴随发热现象小儿则每日用新鲜土豆片敷于患处15min, 每天与热敷同时进行数次, 直至红肿消退。对于出现脓肿小儿则同时给予抗生素药物治疗。出现偶合性上呼吸道感染小儿分别注射抗感染、抗病毒药物处理, 对于出现心应性反应患儿则采取隔离治疗, 避免出现连锁反应。

2 结果

2.1 发热小儿均在进行处理后2d内体温恢复正常, 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均在对症治疗3~5d后痊愈, 出现红肿的1例小儿采取切开排脓治疗, 5~6d后痊愈, 其余小儿均在2~4d后痊愈。其余3例出现心因性反应小儿经过暗示疏导观察后症状均在2h内消失。

2.2 不同预防接种疫苗不良反应发生率, 具体见表1。

3 讨论

常见的引起不良反应接种疫苗及处理办法: (1) 卡介苗, 新生儿出生后即接种卡介苗, 一般在接种2~3周后注射部位会形成局部脓疱, 脓疱破裂后形成溃疡, 因此在接种后要注重对局部进行清洁, 若出现脓疱破裂, 脓液流出, 则可采用无菌棉纱将脓液拭净或者用75%酒精棉签擦拭周围皮肤, 若接种后6个月内溃疡面仍未愈合结痂, 则需去医院进行检查处理。 (2) 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多造成患儿低热、体温一般在38℃以下, 在乙肝疫苗的注射时, 要严格规范注射流程, 遵守“0, 1, 6”的原则进行[3]。 (3) 麻疹疫苗注射后一般无反应, 然而个别小儿接种后会出现咳嗽、发热等症状, 一般可在2~3d后自行消退。脊髓灰质炎活糖丸疫苗会导致小儿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 需要到医院立即对症治疗。 (4) 百白破三联疫苗多在小儿满3个月后接种, 患儿会出现发痒、肿痛及红肿等症状, 一般可在2~3d内消失, 个别患儿可出现严重过敏感应, 此时则需到医院进行处理。

应对措施:为所有接种小儿建立免疫档案, 同时将接种必要性、具体作用以及接种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禁忌症等, 小儿接种前对小儿进行全面体检, 对小儿的药物过敏史、禁忌史及身体状况进行询问并详细记录, 尽量减少接种后不良反应。接种人员要对疫苗的批号、有效期等进行详细检查, 对注射部位进行检查, 避免在出现炎症、硬结及瘢痕部位注射, 同时在注射前要与小儿良好交流沟通, 减少小儿的紧张感。小儿注射后需要观察30min后, 确认无任何不良反应后方可离开, 将注射后注意事项告知家长, 避免小儿抓挠, 减少注射后感染的出现, 同时将小儿接种后各种不良反应的症状及处理措施告知家长, 保证小儿能够及时的接受治疗[4]。

本次研究中发现, 不同接种疫苗引起的不良反应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存在一定的差异, 因此, 接种人员要对不同疫苗的具体情况、禁忌症等详细准确掌握, 尽量减少注射后不良反应的出现, 同时对出现的不良反应采取积极的对症治疗, 保证小儿的健康成长。

摘要:目的 分析小儿预防接种中出现的常见反应探讨有效应对措施。方法 分析680例接种小儿的临床资料, 对接种小儿常见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并探讨相对应的应对措施。结果 680例中42例小儿出现不良反应, 发生率为6.2%, 小儿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全身反应、局部反应、偶合反应及心应性反应等, 通过给予有效的治疗及护理, 不良反应均消失。结论 接种后出现的不良反应较为复杂, 接种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是减少不良反应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小儿,预防接种,常见反应,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王永秋.分析小儿预防接种后的反应和护理[J].中国卫生产业, 2012, 16 (34) :62-63.

[2]冯金葵.探讨小儿预防接种中的常见反应及对策[J].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2, 3 (12) :129.

[3]袁素敏, 白燕平.小儿预防接种常见反应及处理[J].河南医药信息, 2002, 10 (12) :76.

上一篇:技能劳动下一篇:电力企业安全运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