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试析

2024-05-2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试析(精选12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试析 第1篇

一、中共八大提出历史任务, 确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 任何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总是围绕特定的时代主题和历史任务, 因此,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首先是以实现历史任务为理论的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 围绕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 把马克思主义学说关于革命的一般原理同中国特殊实际相结合, 去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 从而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新中国即将诞生的前夕, 党决定将工作的重心从乡村转移到城市, 以生产为中心。新中国成立之后, 时代的主题就由革命转为建设。中国共产党人为进行社会改革和国家建设, 一直都在寻求符合本国实际的理论, 以适应时代主题由革命到建设的转变。当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阶段结束的时候, 党中央适时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其总目标是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同时要把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此产生了一系列关于建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揭露了斯大林的错误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严重问题,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 毛泽东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 写出马克思主义名著《论十大关系》, 开始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建国以来, 党领导全国人民恢复国民经济, 成功实现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顺利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与此同时, 党还成功领导了土地改革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抗美援朝运动、“三反”、“五反”运动、增产节约运动等。用邓小平的话来说, “建国后的前八年我们搞得不错”[1]。“我们的发展是健康的, 政策是恰当的。”[1]这些为中国大规模经济建设打下了基础, 再加上和平的国际环境, 为中国发展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为此, 中共八大将“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任务正式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鉴于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缺乏必要的思想理论准备, 又不能完全照搬苏联的经验,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应用于中国具体的建设实际, 同时也把建设的经验马克思主义化, 制定出新的历史时期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例如, 刘少奇在政治报告中指出, “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是进一步扩大民主生活”[3], 因为这样才能发挥干部和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积极性, 充分集中群众的智慧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完成历史任务。政治报告指出:必须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加强监督,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人民代表的视察制度、检查制度、公开发表人大代表对政府的批评, 增加人民代表大会的透明度。邓小平在修改党章的报告中, 对发展党内民主、坚持集体领导和反对个人崇拜的重要意义作了专门的阐述。此外, 周恩来提出了“专政要继续, 民主要扩大”的原则, 董必武作了《进一步加强国家法制, 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言, 对法制建设进行了系统的探索, 提出了不少重要意见, 认为法制是进一步加强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心环节。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 是围绕实现新的历史任务而产生的。

二、中共八大分析具体国情, 提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必须科学分析中国的特殊国情和特殊矛盾, 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才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早在1939年, 毛泽东就曾经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 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依据。”[3]他历来主张, 中国革命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认清中国的国情, 也是解决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基本依据。例如, 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毛泽东立足中国国情, 科学分析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实施和平赎买政策, 成功实现了对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建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党的历史经验表明:认清中国的国情, 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是坚持实事求是, 制定正确纲领、路线和政策的根本出发点。中共八大召开前, 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全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形势下, 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比较系统的经济建设情况调查。1956年4月发表的《论十大关系》, 就是集体调查研究的结果, 它初步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以苏联经验为借鉴, 提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中的各种关系的基本方针。大会召开前进行的调查研究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客观依据。

中共八大正确地分析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 国内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的变化。大会指出, 中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 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结束,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已经基本建立起来。“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 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 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 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4]刘少奇在政治报告中科学分析和总结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国家的政治生活和国际关系的情况。例如, 从工业、农业、商业和文化教育方面科学分析中国的基本情况, 并相应地提出任务。周恩来在《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中, 也从“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的情况”、“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的若干主要问题”科学分析了中国的基本情况, 同时针对性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政策。同时, 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提出了在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个任务的过程中, 应当明确地解决的十个经济政策问题。这些正确政策的客观依据是对中国国情的科学分析。

中共八大科学分析国情, 认真总结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的经验, 借鉴苏联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 制定了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正确方针和建立新的社会经济体制方案。在生产上, 提出了必须保持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在发展速度上, 提出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陈云、李富春、薄一波等在大会上发言, 对经济建设提出了一些非常可贵的思想。陈云在题为《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高潮以后的新问题》的发言中, 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新格局, 即“三个主体, 三个补充”的著名论点。李富春在题为《为了社会主义建设, 加强全国的计划工作》的发言中, 提出了实行分级管理的计划体制的建议。薄一波则作了题为《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的发言。这些关于国情的科学分析, 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客观依据,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

三、中共八大坚持科学态度, 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

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就是要实事求是、反对主观主义。实事求是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 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相统一, 主观主义其实就是在理论与实践问题上的唯心主义, 割裂两者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 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去看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确的东西总是在同错误的东西作斗争的过程中发起来的。“我们党内的主观主义有两种:一种是教条主义, 一种是经验主义。”[5]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就是与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作斗争的历程。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规律, 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规律。“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的胜利, 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胜利。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密切地联系起来, 这是我们党的一贯的思想原则。”[4]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指导原则。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政党。中共八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党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反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世界观。”[4]

毛泽东在20世纪30年代就旗帜鲜明地提出“反对本本主义”, 与王明等人照搬苏联式的“本本主义”和“城市中心论”作坚决的斗争, 开拓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他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 但是必须同中国的实际情况结合。我们需要‘本本’, 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6]。在中共八大开幕词中, 毛泽东再次强调要大力克服“思想上的主观主义”[6]的严重缺点。刘少奇在政治报告中, 总结了党三十五年来的经验和教训, 特别是1931—1934年期间王明、博古等人统治全党的教训, “由于他们的教条主义的思想方法和横蛮武断的作风, 把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错误发展到了党的历史上空前未有的地步”[4], 使党领导的革命斗争损失惨重。为此, 提出了有效地反对主观主义的各种方针措施, 如集体领导和党内民主的原则。邓小平在《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进一步指出, “执政党的地位, 使我们党面临着新的考验”, “很容易使我们同志沾染上官僚主义的习气”, “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的结果, 必然发展主观主义, 即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4], 提出必须对此进行坚决的斗争。中共八大坚持事实求是, 反对主观主义的态度, 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 成功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下转224页) (上接196页)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科学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中共八大对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进行深刻的总结, 初步形成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 它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例如, 中共八大分析了建国以来党的组织, 总结了加强党的建设的经验, 提出了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路线和方针。中共八大提出要从国家制度和党的制度上作出适当的规定, 以便对于我们党的组织和党员实行严格的监督;要改善党的领导, 加强民主集中制, 扩大党内民主, 要继续坚决地执行中央反对把个人突出, 反对对个人歌功颂德的方针, 继续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的制度;还有关于选拔和培养干部的论述等。中共八大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显然是初步的, 但还是把握了执政党建设中的一些重大问题, 总结了自身建设的独创性成功经验, 对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共八大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了积极探索, 初步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正确的八大路线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贯彻下去, 但是, 全党和全国人民在进行新的探索过程中, 提出了许多宝贵思想, 取得了重大成就, 为后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2-269.

[2]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1:548.

[3]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633.

[4]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5-121.

[5]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81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试析 第2篇

[论文摘要]准确理解科学劳动价值论的内涵,需全面把握其适用的范围和限制条件;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在研究对象、价值“概念”、以及理论发展方向等方面存在着客观的限制条件。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必须从其本来的理论限制条件范围内去坚持和发展。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真理都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概不例外。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必须坚持科学的方法,在其本身成立的前提条件下发展。目前理论界存在一种错误的趋势,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采取随便宰割的方式,要么断章取义,要么从实用的角度加以取舍,一方面认为劳动价值论应该能解释一切问题,另一方面又认为劳动价值论不能解释现实问题,故其过时了。同一研究对象因具有不同的研究角度和思路,分析不同的问题也有不同的概念系统,不同的假设系统也给理论留下不同的发展空间和方向。任何理论都有存在的条件和限制的范围,在此之内是真理。所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因其研究对象的特殊也形成特定的理论限制条件。我们从以下三个层面,分析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限制条件,进而准确理解其劳动价值论的内涵。

一、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对象限制

理论就是对研究对象的一种应答。研究对象包括对象之间的范围、内在的关系和逻辑可能性空间。法国著名的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路易·阿尔都塞,将其称之为“问题框架”,它指由一系列问题结合起来构成的特定的问题结构或问题体系。阿尔都塞认为任何“文本”都是双重的或双层的结构。第一层是表面的文字结构,即“可见的话语”,表现为概念、句子之间的逻辑联系等。第二层是深层的、潜藏在无意识层次中的语言结构。他把潜藏在“文本”深处的结构称之为“问题框架”。“正是问题框架的概念在思想内部揭示了由该思想的各个论题组成的一个客观的内在联系体系,也就是决定该思想对问题作何答复的问题体系。”认为脱离“文本”的“问题框架”,从字面行文来对原著和思想进行阅读和理解,极易造成误断和歪曲。

经济理论只不过是用来说明和解释某一研究对象的简单或理想化的“模型”。不同的经济理论也就构成对不同研究对象的回答。所以必须梳理价值论发展的内在逻辑,把握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深层结构。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要解决的问题及其内在联系,就构成其特定的研究对象或“问题框架”。对古典政治经济学价值理论中的逻辑矛盾或悖论的发现,事实上成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研究的起点。古典政治经济学价值论概念的歧义性,导致价值论的混乱和不彻底性。古典政治经济学在价值论方面存在的逻辑矛盾和显示出的演进方向,就成为作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者和继承者——马克思研究劳动价值论既定的研究对象和理论前提,并决定劳动价值论研究的突破口和切入点的选择。

亚当·斯密认为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劳动和商品交换中所购买的或支配的劳动,在量上看作是相等的,不变的。以“劳动的价值永远不会变动”为前提得出了劳动决定价值和收入决定价值二元价值论。马克思在批判“马尔萨斯片面发展了斯密价值论错误”时,明确指出:把“劳动量和劳动的价值这两个用语等同起来”,“纯粹是同义反复”,“直接同工资相交换的不是劳动,而是劳动能力,正是这个混淆造成了谬误”,“但决不能从上述反复中得出这样的结论:一定的劳动量等于工资中或者说构成工资的货币或商品中包含的价值量。……也不能说,工资的价值等于代表(同工资相交换的)劳动的产品的价值,……因此,代表所能买到劳动的价值所包含的劳动的那些商品价值和用来购买或支配这一定劳动量的那些商品的价值,是不大相同的。”斯密有时把商品的价值量归结为劳动时间,主张“客观价值论”;也有时把形成价值的劳动看作劳动者对“安乐、自由与幸福”的牺牲,而不是把劳动看作是“人的脑、肌肉、神经、手等等的生产耗费”。(这样对劳动价值论做出了主观主义的解释。斯密价值论多元性是造成价值论在不同的方向发展的根源。

李嘉图混淆了作为劳动产品的商品之间的交换与资本与劳动(力)本身商品的交换的区别,价值论从商品之间交换向劳动力商品转移时,出现了价值规律的例外和反常。“因为他(李嘉图)始终是以在资本家和工人间分配的成品为前提,却不去考查导致这一分配的中介过程——交换。”“李嘉图对表现在使用价值上的劳动和表现在交换价值上的劳动没有加以应有的区别。……李嘉图那里,到处都把表现在使用价值上的劳动同表现交换价值的劳动混淆起来。”其他经济学家,混淆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区别,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区别,价值与其独立形式货币的区别,价值量与价值实体的区别,形成了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认识。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马克思把价值理论逻辑上的矛盾或认识上的错误的根源,同时指向了“商品的价值和商品特殊形式——劳动力价值的关系问题”,从深层次上发现:古典政治经济学价值理论的混乱、不彻底、庸俗化等都与无法正确把握“商品的价值和劳动力的价值”这一“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相关。商品价值与劳动力价值问题相互依托、相互参照,成为同一问题两个方面,成为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内在结构。因此,马克思从商品价值的共性和劳动力商品价值个性的辩证统一中,建立了劳动价值一元论,实现了劳动价值论的一场革命。只有从这一特定结构出发,才能理解劳动价值论的精髓。

二、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概念”限制

价值概念的多义性和使用中的混乱,直接影响了价值理论的相互沟通,成为深入研究价值理论的最大障碍。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首先要清除对价值概念的误解,明确价值概念的内涵,设定其适用条件和范围。

第一,价值是社会关系范畴,而不是物自身的不变的“实体”范畴或“属性”范畴。马克思明确反对把价值看作是绝对东西,看作物的属性的作法。把”价值变成某种绝对的东西,变成‘物的属性’,而不是把它看作仅仅看成某种相对的东西,看成物和社会劳动的关系,看成物和以私人交换为基础的社会劳动的关系,在这种社会劳动中,物不是作为独立的东西,而只是作为社会生产的表现被规定的。”马克思强调价值是不同于使用价值的另一种相对的社会存在,劳动价值论是为了说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以“商品交换”为媒介的社会中,如何实现“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的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揭示在什么利益关系或生产关系条件下才能使私人劳动变成社会劳动,而这与个人具体劳动的特点没有任何关系。

第二,价值是社会劳动,而不是具体劳动或私人劳动。价值必须通过交换环节而实现私人劳动向社会劳动转移。用来自己消费的劳动,无法社会化的具体劳动或使用价值都不是价值。劳动交换和劳动社会化是价值的本质。马克思强调“商品作为价值是社会的量,因而和他们作为‘物’的‘属性’是绝对不同的。商品作为价值只是代表人们在其生产活动中的关系。价值确实包含交换,但是这种交换是人们之间物的交换;这种交换同物本身是绝对无关的。……‘价值’的概念的确是以产品的‘交换’为前提的。产品作为商品的交换,是劳动的交换以及每个人的劳动对其他人的劳动的依存性的一定形式,是社会劳动或者说社会生产的一定方式。…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自然科学家发现,鼻烟和油画由于什么自然属性而彼此按照一定比例成为‘等价物’。”

第三,价值是衡量社会劳动的尺度,只是财富的一种形式,而不是财富本身。配弟在《租税论》中也讲到,“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财富是自然物品本身固有的和人类劳动创造的所有使用价值的总和,价值只是衡量社会劳动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随着人类必要劳动耗费的减少,社会生产力、自然生产力的极大提高而变得没有意义,终究要退出历史舞台。“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消耗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在劳动时间内所运用的动因的力量,而这种动因自身——它们的巨大效率——又和生产它们所耗费的直接劳动时间不成比例,相反地却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的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又说:“一旦直接形式的劳动不再是财富的巨大源泉,劳动时间就不再是而且必然不再是财富的尺度。马克思、恩格斯一再批评“劳动是财富的惟一源泉”,“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的说法。价值作为财富的一种暂时的历史的形式,并不是对所有使用价值的衡量,只是对商品交换过程中的劳动耗费的比较和核算。商品交换的双方要计较各自为生产商品花费了多少劳动,计算和比较二者是否相等,是否可以相互补偿,如果可以,就成交。吃亏的事是谁也不愿意干的。这里加以计较和要求补偿的劳动耗费就是价值。

第四,价值既是一种矛盾关系,又是解决矛盾的中介手段。商品生产中包含的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是价值产生的内在根源。商品在物物交换过程遇到的困难是这些矛盾的直观表现。一般等价物的形成,即价值从观念形式发展到独立的货币形式,为解决这一矛盾提供了有效的中介和手段。人们在进行劳动耗费的计算和补偿时,抽象掉各种不同的具体劳动的特点,把它们一律当作人类一般劳动的消耗,即同质的抽象劳动的消耗。简单地说,“价值就是为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一般的人类劳动,这种劳动耗费由于要计算和补偿,所以被当成价值。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只是一种理论抽象,事实上它是商品生产者不同生产条件下竞争的产物。不同商品生产者的社会生产条件在事实上是永远不会相同的,并处于不停的变化之中。同一商品劳动耗费的不同,表明生产条件、技术条件、劳动经验和劳动强度的不同。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的价值量,生产者在生产之前是不能预见和预期的。生产者只能千方百计降低个别必要劳动时间,而实现在商品交换中不亏本或盈利。

第五,劳动力的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特殊形式,与商品价值是个性和共性的关系。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正是脱离劳动力价值论这一特殊形式,所以根本无法理解劳动者的工资、资本利润的实质,无法解释剩余价值对于价值规律的反常或背离。“李嘉图实际上却没有阐明,按价值规律(按商品中所包含的劳动时问)进行的商品交换中,如何产生了资本和活劳动之间的、一定量的积累劳动和一定量的直接劳动之问的不平等交换,也就是没有说明剩余价值的起源(因为在李嘉图那里资本是直接和劳动相交换,而不是和劳动能力相交换)。”只有理解了劳动力的价值问题,才能深刻理解使用价值与价值区别对于科学理解商品价值的重大意义,才能摆脱使用价值对于价值的各种“纠缠”。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分析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就是要说明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是截然不同的,只有把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相区分,才能把劳动力商品中劳动力的使用价值与价值区分开来。两者互为条件、互为前提。可见劳动力的价值问题才是马克思批判和发展劳动价值论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三、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方向限制

“近一段时期,关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讨论不断深入,理论工作者提出了许多有见地和有新意的观点。但也出现了一些忽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自身‘容纳’限度,把逻辑性矛盾的或马克思明确反对的观点,通过‘拼凑’和‘嫁接’等外科手术的形式,实现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新‘融合’或新‘发展’,客观上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解带来混乱,造成混淆视听的不良影响。”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能脱离原有理论限制条件,要在原有的理论空间中,探索正确的发展方向。而不能从相反的方向使劳动价值论走向庸俗和倒退。

第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商品交换的理论,不能作为财富分配的惟一的理论依据。因为物质财富分配的具体方式有不同的制约条件。比如财富的分配除了生产条件的决定作用,还有非经济的因素如政治权力、社会暴力、道德理念、宗教思想等起着十分重要作用,这些超经济的权力可能凌驾于经济之上成为分配的有形的“指挥棒”,进而掩盖经济活动的本质。马克思虽然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但他并没有以此作为分配的根据。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是用以揭示资本主义内在的经济关系的,并不意味着只有参与价值的创造,才有参与分配的权利。要把价值的创造与价值的分配区分开来。马克思认为利润、利息、地租是资本所有权、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根据是对资本、土地等要素的经济所有权,体现了商品生产和交换不平等的地位,并不是因为创造了价值。所以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理论联系起来,认为按劳分配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是一种理论误解。因为马克思设想未来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商品生产消亡,价值不再作为衡量劳动的尺度,按劳分配是个人消费的实物分配,不再存在价值分配。可见,马克思认为劳动价值论只能说明商品交换中的劳动耗费问题,在非商品的未来社会已失去其存在的社会经济基础,也失去其自身存在的理论意义。因此,马克思从来没有用劳动价值论来说明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即使社会主义国家事实上存在商品经济和价值关系,也应把价值的生产与价值的分配区分开来。至于我国现阶段存在多种分配方式,允许和鼓励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存在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方式,并不意味着对劳动价值论的否定。因为劳动价值论是实现劳动社会化的一种最有利生产方式,不是生产方式内容的全部,只适用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历史条件。

第二,资本、土地以及机器设备等物化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的问题。我们必须明确价值的概念。如果把“价值等同于物质财富或使用价值”,这里毫无疑问,自然资源、自然工具、人造工具都是人在劳动中创造新的使用价值的辅助条件,是财富的源泉。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也强调“自然界”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源泉,并指出“自然界”也是“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第一源泉”。虽然这些物化劳动可以商品化,但他们本身不是价值,不是价值的实体,更不是价值的源泉。因为它们都是“实体”性要素,是作为“物”的绝对不变的属性而存在。不反映商品交换者的相对的社会关系,它们只是作为社会生产条件的重要因素,使社会生产条件不断进步。它们是社会生产条件本身,而不是这种社会条件下的社会生产关系。这些物化劳动作为影响个别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性因素,凸现了个别必要劳动时间和平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存在的竞争关系。对这些物化劳动的不同占有和使用权,反映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生产地位、生产条件等历史现状。另外需澄清的概念是“劳动”和“创造”,“劳动创造价值”与“劳动创造财富”这两句话中“劳动”和“创造”的涵义是不同的。在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语义框架内,劳动创造价值指劳动在商品生产中进行了劳动的耗费即消耗的体力、脑力的支出,为了商品交换的顺利进行就必须以价值形式进行比较或给以补偿,这里的“劳动”是抽象劳动,“创造”是一般劳动的“凝结”,在这个意义上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劳动创造财富,是说劳动者运用生产资料对某些物体进行改造,改变它们的原有状态,造出某种适合人需要的新使用价值,这里的“劳动”指具体劳动,“创造”是改变物理状态。“物化劳动”(资本、土地、机器设备等)只是作为具体劳动的形式或条件,在改变劳动对象原有状态过程中起作用。“物化劳动”实现商品化也要进行一般劳动的“抽象”,放弃在具体劳动中的一切“外观”和“重要性”。人们之所以会产生物化劳动能创造价值的误解,主要由于生产条件不同,个别必要劳动时间少于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结果按平均必要劳动时间为同一尺度,带来了盈利,用较少的劳动支配了较多的劳动,形成劳动创造的财富在社会的不平等、不均匀占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正是为了揭示和批判这种经济关系的局限性。不能把批判“对象”偷换成批判“工具”,使“工具”丧失它的批判功能和批判使命。

第三,科技、知识、信息等脑力劳动要素、劳动产品及恼力劳动本身创造价值的问题。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进步,科学技术日益成为创造和增进财富的决定性力量。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信息作为一种巨大的无形资源,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样,科技、知识、信息这些作为社会的生产条件与资本、土地、机器设备等“硬件”相比,是社会生产条件的“软件”,它们决定了商品生产者脑力耗费的强度,也是衡量、比较平均的、正常社会生产条件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样它是社会生产条件本身,而不是在这种生产状况下的社会生产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试析 第3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实践观;马克是主义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9-0025-02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科学的实践观,它是贯穿于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始终尤为重要的内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区别于其他以往的哲学理论观点,具有鲜明的独特性。中国的革命、改革和发展的道路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的,同时也是在实践中得以运用的。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新发展,在十八大报告中又再一次创新提出科学发展观,并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把它看作是全党和全社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科学发展观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基础

任何伟大的理论都产生于实践,实践需要理论,理论指导实践。所以,我们从实践的角度可以看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历史地位。

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的思想,这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理论基础之上的。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就是关于人的理论,一切从人出发,将人作为实践活动的主体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从而满足人在生活上和精神上的需要,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而科学发展观所讲的“以人为本”,与马克思关于人的思想一样,就是以人为中心,把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放在第一位,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最终发展目标。实践是人的社会历史性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才能突出以人为主体的作用性。通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关系来解释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从人的本质上看,人的本质在现实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现实的社会关系是人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也就是说社会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而建立起来的。所以说社会要发展还是要以人的发展为基础,人与社会的发展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因此,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科学的方法推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努力做到人民群众的发展推进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发展而发展。所以我党将“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这就充分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充分地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将人作为实践的主体性和作用性的理论观点。

科学发展观把全面、协调和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中说道:“世界上的万物既作为个体事物存在,又作为普遍联系的事物存在。”也就是说马克思把社会看作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有机整体,贯穿了社会有机体的各个方面,并且这些方面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这要求我们必须从客观事物本身去联系把握事物,去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笔者也同意马克思的观点,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要通过实践活动使各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只有使实践的各个要素之间相互适应、相互协调才能实现整体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还注重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从实践的定位上说,就是要求我们在发展中处理好人的能动性和受动性关系,解决好人的欲望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处理好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笔者认为,只有在社会这个有机整体中,各个因素在和谐发展的情况下,才能进一步做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为以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条件。

科学发展观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在发展问题上的应用。落实到发展实践中,就是要找出发展中的各项矛盾。上述说到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的,而事物内部矛盾也是相互转化的。坚持统筹兼顾就是要在实践中将统一性和独立性相结合,让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因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的方法,协调不同阶层的利益关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社会中的具体运用

科学发展观不仅是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也是当今社会中的一种体现形式。它反映了时代的特征与矛盾,体现了我党对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运用。

十八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有了新的定位,就是将科学发展观作为全党全社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从实践的角度上看,这些思想都是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展开的。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将科学发展观作为全党全社会的指导思想,无疑不是因为科学发展观体现着以人民群众为核心,以人民群众为发展的根本目的。这就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人在实践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实践的根本目的具有了中国化的本质特征,是将理论运用到社会实践中的表现。同时,也说明了我党为什么要坚持走马克思主义道路,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指导作用。

其次,在总结了国内外发展的问题上,科学发展观针对我国现有的社会形态进行了分析,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就是要在发展中,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同步发展。科学发展观注重人与自然、城市与乡村、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处理当前社会中不平衡的现象,使社会中各个方面都能够有良好的互动关系,从而实现总体的和谐。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统一,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以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有利条件。科学发展观的这些要求,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关于实践全面性、系统性的思想,以及人在实践中能动的与客体相互作用转化的思想,充分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当今社会下的作用与意义,以及说明了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社会中的具体运用。

三、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继承与创新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当今社会的创造性运用,它坚持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统一,实现了马克思唯物史观与当代社会发展的完美结合,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当前社会实践相结合,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立足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创立了科学发展观。发展是当代中国社会实践的主题,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对改革开放稳、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新部署,提出了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增强文化软实力等一系列重要战略思想。其中,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了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解决中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问题的根本要求,因而在党所取得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成果中居于统领地位。”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又再一次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把科学发展观看作是全党和全社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可见再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突显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重要性,因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首先就是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上建立起来的。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社会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又从质变到新的量变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在不同时期会呈现出相应的阶段性特征。所以,党和国家领导人从基本国情出发正确地提出了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其次,科学发展观的再一次提出是在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上而得出的结论。“实践证明,什么时候对发展规律的认识比较深刻,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实践比较符合客观规律,什么时候发展就比较顺利,发展的效果就比较好。”可见在社会发展中,通过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证明了科学发展观是我党事业和社会发展正确的领导方针。最后,科学发展观的再一次提出,体现了以人为发展中心,囊括了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资源等一些因素的综合指标体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关于人主体能动性的作用、联系与发展的辩证关系、社会进步与人共同发展的原理。它不但延续了马克思关于实践理论的思想,也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理论,并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继承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林少红.论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观的发展与创新[J].广东社会科学,2009,(4).

[3]赵周贤,刘光明.十八大报告解读——牢固确立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EB/OL].中国经济网,http://www.ce.cn/xwzx/

gnsz/gdxw/201211/10/t20121110_23835499.shtml[2011-

11-10].

[4]李建平.马克思主义哲学新探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5]倪志安.马克思哲学原理新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6]魏恩正,丁法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试析 第4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统文化,相关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过程, 作为中国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传统文化则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又反过来促进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 二者形成了互相推动、互相影响的正相关性。

1. 中国传统文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包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强烈的爱国情操以及先进的自然科学文化, 这些特质与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在根本上具有一定的相通性, 因此, 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的传播过程中, 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不断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中, 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1.1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十月革命以后, 马克思主义通过各种途径传播进入中国大地, 给当时正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中国带来了希望的曙光。当时的中国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指导思想和文化中新鲜血液的注入, 而中国文化中的唯物论、无神论、辩证法以及民主主义、人道主义思想的传统和大同的社会理想等内容, 与来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中的实践性、科学性、普遍性和发展性等理论契合, 有效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扎根在中国的土地上。

1.2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现代工业文明发展的产物, 在西方机器大工业时代产生的, 属于西方文化的范畴, 但是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文明的总结, 是人类文化的最高成果, 其蕴含的思想内容, 超越了时代和民族的局限, 具有极大的普遍性。恩格斯曾强调, 每个国家都必须穿起本民族的服装去运用马克思主义。这就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户”并生根, 需要不断地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唯物论与辩证法、以人为本以及注重实践等内容相融合, 使其具有中国特点和体现中华民族形式。在这个过程中, 中国传统文化不断融入马克思主义中, 大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 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促进传统文化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一方面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 另一方面加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步伐。

2.1提炼中国传统文化精华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是一个不断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的过程, 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全面总结, 剔除糟粕, 提炼精华, 把优秀的文化内容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 创造形成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 民族文化的精华不断与之相融, 诞生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指南, 形成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科学理论体系, 保证了我国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与方向。

2.2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转型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矛盾统一体, 既有积极、进步、开放的一面, 也存在消极、闭塞、守旧的一面;只有不断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地继承以及创新, 对民族文化进行整合发展, 才有助于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马克思主义中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科学理论, 为我国文化革命和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指导思想, 有利于实现文化客体结构主义整体性转化, 推进我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进程。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为我国文化的发展与转型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辩证的综合创造模式, 即以辩证兼容的态度, 结合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情, 发扬民主的自主性, 创造出一种兼有民族特色和体现时代精神的中国新文化, 加快了我国文化新模式的构建, 为我国传统文化的转型增添新动力。

结束语

几十年来, 我国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形成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符合中国国情的指导思想, 成为中华民族强有力的理论武器, 指导并推动了我国的进步, 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社会面貌, 同时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体现与进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并在此过程中经受提炼, 得到了升华, 大大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郭建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方法论[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5 (5) :38.

[2]许全兴.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J].党的文献, 2009. (3) .

[3]孙勇胜.试论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青海社会科学, 2002 (1) :19.

[4]陈占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7 (1) :9.

试析马克思的技术观 第5篇

“技术”,是当今社会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然而,什么是技术?学术界却是众说纷纭,其中,许多学者认为“技术是劳动手段、生产工具和一切用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实物”,或者“技术是物质手段与方法的总和”。前苏联的一些学者,还将这些观点加在马克思头上。如前苏联的A.A库津在《马克思与技术问题》一文中说:“马克思认为技术即劳动资料。”“马克思认为技术实质上是人类在生产劳动中所掌握的各种活动手段。”①这些说法,在国内时有所见、所闻。最近,在讨论哲学中的“技术转向”问题时有学者还定义技术哲学是“研究造物过程的哲学”,“是研究关于人的造物和用物、生产和生产的哲学问题的哲学分支”。由此看来,技术范畴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问题。弄清技术概念,特别是对于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技术范畴、技术观,对于深入讨论哲学研究中的“技术转向”与技术研究中的“哲学转向”问题,对于正确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和贯彻执行“加强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针,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②列宁也指出:“人的概念并不是不动的,而是永恒运动的,相互转化的,往返流动的;否则,它们就不能反映活生生的生活。对概念的分析、研究,运用概念的艺术(恩格斯),始终要求研究概念的运行、它们的联系、它们的相互转化。”③就是说,观点和概念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同样,技术概念也是一个历史范畴。现代技术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凡是人类的活动都伴有技术。于是,我们将技术分为自然技术、社会技术、思维技术和人本技术。④正如吴国盛教授指出的,“技术就是现代性的象征和标志”,“一切问题都是技术问题,而一切技术问题都不是(狭义的)‘技术’问题。”⑤

在这里,我们只讨论狭义的“技术”即自然技术概念的演变过程。

1.自然技术是一个历史范畴。

观点和概念是一个历史范畴,就得用历史的方法(按着客体的时间顺序,按着历史表明的具体形态,阐明客体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来考察。我们认为:自然技术概念的演变,大致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古代的`自然技术概念―“技巧、技能”说。

技术的历史同人类一样,源远流长。人类社会是从采集狩猎时期开始的。整个农业文明时代,都是简单(初级)的物质生产、生活方式,即以采掘、直接利用或简单加工和消费原始资源的活动方式为主的时代。生产的初始产品保持了其直接的自然属性。于是,在手工劳动中,主要依赖于如何获取和简单加工自然物质的技巧、经验和技能,并不断地充实而承传给后代。正如恩格斯指出的,人猿揖别之后的漫长岁月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完成了:手变得自由了,能够不断地获得新的技巧,而这样获得的较大的灵活性便遗传下来,一代一代地增加着……这些遗传下来的灵巧性以愈来愈新的方式运用于新的愈来愈复杂的动作,人的手才达到这样高度的完善。”⑥马克思也认为,古代自然技术是人们劳动的“经验”、“手艺”、“技巧”、“技能”和“秘诀”⑦。还说:在大工业“以前的生产阶段上,范围有限的知识和经验是同劳动本身直接联系在一起的,……因而整个说来从未超出制作方法的积累和范围,这种积累是一代代加以充实的,并且是很缓慢地、一点一点地扩大的。(凭经验掌握每一种手艺的秘密。)手和脑还没有相互分离。”⑧于是,贝尔纳在《历史上的科学》一书中把技术的起源表述为由个人所获得而由社会保持下来的操作方法、技巧。

近代的自然技术概念――“物质手段”说或“劳动资料”说。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通过否定(或扬弃)而实现的。随着技术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迈入了工业社会。工业社会是以开发、加工、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能源)为主的复杂(高级)的物质性活动方式,这是对农业文明的技术范畴、技术基础的根本变革。正如列宁指出的,“从手工场向工厂过渡,标志着技术的根本变革。这一变革推翻了几百年积累

试析希区柯克与表现主义 第6篇

关键词:希区柯克;表现主义;恐怖;心理

表现主义起源于德国,在电影方面表现主义强调画面的风格化和内心世界的直接呈现,为达到强烈的艺术效果,他们在摄影、照明、置景等电影视觉形式上做了大胆的尝试,并着重表现恐怖、犯罪、幻想题材。从20年代起,德国电影艺术家因战争多转向好莱坞工作,他们逐渐将表现主义的艺术因素融合到了好莱坞的传统之中,而希区柯克早期在德国学习后又加入好莱坞,其惊悚悬疑片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表现主义影响。表现主义极其重视电影视觉语言,希区柯克也认为“形式大于内容”,追求纯粹的视觉影视。他对《惊魂记》的自我评价是“在《惊魂记》中,题材对我并不重要,人物对我并不重要;对我而言,重要的是,影片各个部分的组合、摄影、录音带、所有纯技术的东西,这些都能使观众惊叫起来。”①在希区柯克的电影生涯中,他致力于纯粹的电影技巧,而影片中精神变态的人物,孤独、焦虑、恐惧、不安的心理状态,谋杀、死亡的主题,在表现主义中也多有体现。与表现主义不同的是,希区柯克的影片不像德国表现主义电影那样怪诞扭曲,缺乏逻辑性、完整性,他的影片兼顾了电影的艺术性、商业性、娱乐性,符合观众的审美需求,且其独特的“麦格芬”手法总是能够吸引观众。

一、视觉造型规律,增加神秘恐怖色彩

由于德国表现主义是对战后社会文化危机和人们精神错乱的反映,所以其风格是阴郁、悲观的,这就需要影片光线基调偏向于阴暗、低沉。表现主义通常利用光线制造阴影效果,注重冷峻的画面造型,并以特殊拍摄角度将人物内心外化。希区柯克的影片酷爱以明显的光影处理,哥特风格的建筑,演员夸张的表演以及出人意料的镜头运动等,营造神秘恐怖的氛围。他们使用的电影手段也许不尽相同,却都为加强电影的视觉造型魅力作出贡献,使得影片风格呈现出相似性,并形成一种视觉规律。

光影的变化,明暗的对比,哥特式的造型,塑造画面氛围,暗示出阴森恐怖的心理环境。《疲倦的死神》“通过富有表现力的照明和细腻的光影的运用,制造空间感和气氛,如:仰射光造成威胁感,暗光为古旧的药房设置一种阴森恐怖的氛围,用摇曳不定的烛光象征短暂存留的生命·····”②《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在造型上重视光和阴影的处理。在布景绘制和拍摄过程中,用人工照明使人物、物体投射出歪歪斜斜的影子,更显立体化真实化。当梦游者在刺杀阿兰时以投射在墙上的影子,表明凶杀的真实发生,避免了流血的直接杀人场面,这种艺术手法克服了技术不够完善和表演不能满足刺杀真实感的问题。事实证明,阴影的运用能增强视觉冲击力。《惊魂记》浴室凶杀镜头就使用了影子增加恐怖,透过帘幕可以看见凶手的影子慢慢靠近受害者,观众无疑会替受害者担忧,观众的参与感不自觉间得到加强。希区柯克影片突出环境的明暗对比,人工光和黑暗形成了极度的反差。《房客》中,房东女主人在深夜听见房客外出时,她身边的黑暗环境和她投射在墙上的黑影与墙上被照亮的歪斜的窗子形成明显的对比;影片不使用自然光效,而是利用一系列人工光源,制造出投射在墙上的人动黑影;人物在路灯下被拉长的身影,女房主在搜查房客的房间时屋内来回闪烁的光线,都营造了影片的可怕气氛。此外,表现主义和希区柯克共同体现了“弥漫于欧美基督教文化圈的‘哥特文化阴影的深层影响。”③在《吸血鬼诺斯费拉图》、《日出》、《房客》、《蝴蝶梦》等影片中都以哥特式建筑,渲染出一种怪异恐怖之感;《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中的梦游者与《房客》中的房客都有着哥特式人物造型。

希区柯克和表现主义多运用特写镜头刻画人物,空镜头推进情节,主观镜头表现“主观的现实”。首先是特写镜头,以特写“放大”演员夸张的表演,演员的身体成为一种视觉表现元素,凸显人物心理。《卡里家里博士的小屋》中,独裁者卡里家里的疯狂和病态、残忍与固执,受害者的痛苦惊恐被特写外化。《吸血鬼诺斯费拉图》中,妻子过度紧张害怕时,睁大的眼睛、张大的嘴巴、惊吓中的昏倒,都同样被用到了希区柯克影片中的女主角身上。在《深闺疑云》中,演员表演直接,当丽娜怀疑约翰尼会在海岸边杀死比奇时,由惊恐而晕眩昏倒。《惊魂记》中,玛丽莲在浴室中被砍杀,人物的多个身体部位从不同角度拍摄出来,尤其是脸部痛苦的挣扎被特写,显示出死亡的恐惧。影片《房客》一开始,就是女受害者特写的痛苦的表情,而后人们听到杀人消息后,因害怕担忧等脸部被扭曲变形,特写镜头表现出人们精神的恐惧。其次是空镜头大量使用,以渲染危险的环境氛围,暗示人物行为,推进故事情节。《蝴蝶梦》中,影片以长达三分钟的空镜头展现梦境中的曼陀罗庄园,随着镜头移动,由雾霭缭绕的森林,乌云密布的天空,紧闭的铁门到哥特式的曼陀罗。再以另一个空镜头移动,从湍急的海浪,陡峭的崖壁到岸上的迈克西姆。两个空镜头作为转换时空的手段,既将梦境中的曼陀罗转到法国南部海滩,由此展开故事,又奠定了全片阴郁低沉的气氛。阴暗的曼陀罗,隐喻着恐怖。汹涌的海滩,暗示迈克将妻子杀害抛向海里后内心的不安。《吸血鬼诺斯费拉图》以空镜头营造了神秘的氛围,将危险步步趋近。土狼出现吓走马匹,说明路途的不安全;连绵的荒山、树林,渲染荒凉的环境;哥特式的废弃的房子与诺斯费拉图的城堡相呼应;不断出现的海面,表明危险逐渐逼近。《疲倦的死神》以无门又无窗、高不可测的围墙,象征着死神的主宰力量,暗示姑娘没有出路的处境。最后是对主观镜头的重视。表现主义多以主观镜头表现“主观的现实”, 认为视觉形象就是主观观察到的世界,强调作品的直觉感受和主观创造,不局限于客观的写实,而希区柯克偏好以主观镜头探寻人物内心世界。《吸血鬼诺斯费拉图》,以哈克的视角展现了幽深诡秘的城堡和行踪不定、冷酷嗜血的诺斯费拉图。《蝴蝶梦》中,以“我”的视角展现曼陀罗的豪华奢侈,吕蓓卡房间的摆设等,烘托我自卑压抑的心理。《惊魂记》中也多以主观镜头呈现出人物的恐惧感。

表现主义和希区柯克在电影造型风格上的一些细节处理有着相似性。楼梯,在《吸血鬼诺斯费拉图》和《房客》、《惊魂记》中都代表着危险。吸血鬼在楼梯上投射的影子,房东与房客的相互猜疑以楼梯为纽带,私家侦探亚伯·盖茨在楼梯上被杀害。楼梯将心理恐惧时间拉长,成为危险的符号意旨。

二、病态变态的人物,谋杀死亡的主题,折射非常态心理

表现主义电影导演们为了宣泄内心情绪,倾向用主观化的影像风格和人文主义精神向独裁者操控群众思想、资本主义发展非人道发出挑战。影片以谋杀、死亡、暴力的内容,病态变态的人物,制造出一种迷幻、扭曲和阴冷的世界,折射畸形社会中人们对现实生活恐惧、紧张、焦虑的非常态心理。《布拉格大学生》中,巴尔德温具有双重人格,他本来是善良的青年学生,却被巫师斯卡皮内利制造的复制品陷害,卷入谋杀案,他被复制品的凶残、贪婪逐渐吞噬,最终走向死亡。考拉克尔指出,这是一种“对自我心理基础的深深的恐惧”,精神分裂的巴尔德温被权威者控制,而敌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影片充满了血腥的暴力杀人事件,挖掘出人物内心深处的残暴、狂乱的精神状态。《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营造了梦魇般的亦真亦假的情景,狂想症者卡里家里驱使梦游者犯下一系列杀人罪行。卡里家里隐喻着独裁主义者,梦游者暗指被催眠操纵的群众,统治者将人们变成恶魔般的毁灭力量,既杀害别人也被别人杀害,揭示了人们痛苦、恐惧而又无奈的心理。《大都会》通过对一个虚构的大都会的建筑的描绘,分析了未来的技术社会,然而机械文明的过度发展带来的可能是人性的泯灭,正如如片中邪恶的科学家及其所创造的机械人玛丽亚。全片贯穿了对资本主义非人道发展的抗议,讽刺了那些醉心于权利和资本的操纵者。

希区·柯克是一位对人类精神世界高度关怀的艺术家,他的电影大部分以人的谋杀、犯罪、死亡、窥探等为叙事主题,人物病态变态化,时常流露出情欲、焦虑、不安、仇恨的情绪。其中原因和希区柯克成长过程中产生的孤独、紧张感有关。希区柯克年幼时因调皮而被警察关进了拘留所,他对警察产生了终身恐惧症。后来他随父母迁居英国,在伦敦圣伊格纳修斯学校学习,学校的管教极其严格,这加剧了他的不适应感和孤独感。他把对生活的感受融入影片,以独特的电影语言作为表达手段。《惊魂记》是典型的心理恐怖惊悚片,主人公诺曼患有精神病和恋母情结,然而因为母亲对他过于严厉苛刻,致使极端化的他杀害母亲以保留童年和母亲在一起时的幸福记忆。《蝴蝶梦》中,“我”在死去的吕蓓卡的阴影笼罩下几乎心理崩溃,性格变态的丹佛斯为维护吕蓓卡地位对“我”冷漠苛刻“我”成为无辜受害者;而迈克西姆以为是自己误杀吕蓓卡,因而时时忍受着内心的折磨,在痛苦不安憎恨中度日。《深闺疑云》中丽娜因猜疑约翰尼是不是谋杀者而到达一种神经虚弱的状态,片尾在对是约翰尼将丽娜推下悬崖还是丽娜产生幻觉的处理上,反映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对理性与非理性状态不清的表现。此外,希区柯克的影片中还有窥阴癖患者、恐高症者、失忆症者等,他们大都犯罪、谋杀或暴力,表现出人性的弱点和缺陷,有一种人生而孤独、焦虑、罪恶的意味。

三、希区柯克与表现主义的区别

德国战败后社会面貌的破败腐朽,工业社会的冷漠无情,资本膨胀对人的异化,引起了人们的反抗,表现主义以一种先锋运动表示对社会的不满。电影艺术家们以变形、怪诞、失真的艺术形象,折射一种内心的苦闷、骚动、愤怒情绪;电影表现形式通常是断裂的;情节是缺乏逻辑性的;人物是脱离现实的;故事是民间传说、宗教故事、神话寓言等非现实的诡异的题材。这些反常规性的艺术特点让普通大众难以接受和消化。事实上,表现主义电影是少数人的电影,他们的“发起者是一小部分所谓知识精英,因此它所表现的是一小部分精英意识”④,他们远离大众,以自己作品的独特方式发泄对现实不满的情绪。与此同时,表现主义电影也是德国电影人对抗好莱坞电影垄断的手段,因此他们追求与好莱坞电影完全不同的艺术风格。

希区柯克将电影的商业性、艺术性、娱乐性维持平衡,甚至其电影完美融合了表现主义与好莱坞商业电影风格,更符合观众审美情趣。影片不再力求表现夸张乃至变形的视觉形象,而是通过更加真实的布景,著名的地标,增强紧张恐怖发生的真实感。《迷魂记》的钟塔和画廊,《西北偏北》中人物在总统山的追杀,营造了强烈的紧张感。希区柯克不仅使用丰富的特殊的拍摄手法,对剪辑技巧的运用也十分成熟。《惊魂记》浴室凶杀镜头比《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梦游者杀人更有视觉刺激性,就在于剪辑手法的运用,蒙太奇手法将80多个特写镜头快速组接在一起,突出谋杀的残忍。然而,在对纯粹电影技术的追求下,希区柯克还将故事悬念最大化,讲求情节的巧妙性,影片大都曲折离奇、引人入胜。“麦格芬”作为架构悬念的事物或情节,让观众产生代入感和心理认同感。在《捉贼记》中,黑猫在屋顶出现,似乎暗示着约翰就是盗窃者,而盗贼的真面孔未做真实展现,紧靠作案手法的一致性让约翰不得不自己寻找真凶,故事得以继续发展;《西北偏北》中,罗杰的所有特质,让人认为他就是间谍;《迷魂记》中,玛伦似乎真的被她死去的外祖母控制。然而故事发生突转,真凶或悬念被揭晓,观众在恐惧中获得心理满足。希区柯克将“悬念”与观众需求相联系,给予重视,他曾总结自己的电影创作,“一家影院就像是面对一大堆有待坐进去的椅子的银幕。我必须制造“悬念”。否则人们就会感到失望。”相比较表现主义,希区柯克更觅求人物故事的贴切性真实性,挪用公款潜逃的玛丽莲,想要谋杀妻子骗取保险金的强尼,旧习不改的盗贼巴先生,金发女郎、恋爱受挫、婚姻危机等真实的或类似的身边事实,表明希区柯克对观众心理状态和社会生活的敏锐洞察。

四、结语

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用先锋的艺术手法把人们对真实的探索引入人的内心深处,进而通过个人去发现社会的现实,表现了电影艺术家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主义情怀。表现主义电影运动虽然时间不长,却对后世电影,尤其是美国三四十年代的犯罪片、恐怖片,以及四五十年代的黑色电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希区柯克对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影片中融入自身独特的电影技巧和美学思想,表现出对当下社会议题的关注,既形成了别具风格的惊悚悬疑片,又使影片符合时代潮流。

注释:

①刘文江:《电影、“作者论”与希区柯克》,《中国图书评论》,2008年第9期。

②郑雪来等:《世界电影鉴赏辞典》(续编),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9页。

③黄文达:《外国电影发展史》,华东师范出版社2004年版,第75页。

④黄文达:《外国电影发展史》,华东师范出版社2004年版,第73页。

参考文献:

[1]刘文江.电影、“作者论”与希区柯克[J].中国图书评论,2008,9.

[2]郑雪来等.世界电影鉴赏辞典(续编)[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

[3]黄文达.外国电影发展史[M].上海:华东师范出版社,2004.

[4]燕俊.外国电影史[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3.

[5]郑亚玲 胡滨.外国电影史[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

[6]杨远婴.电影概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试析 第7篇

1.邓小平同志在新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反思是从1975年实际主持中央工作开始的。1975年邓小平同志受命于危难之时, 以极大的政治勇气、理论勇气和超人的胆略, 倾力进行全国性的治理整顿工作, 这实际上是以后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的预演。在整顿中, 他痛切地感到一切工作的核心问题是“割裂毛泽东思想这个问题, 现在实际上并没有解决。”“在相当多的领域里存在着怎样全面学习、宣传、贯彻毛泽东思想的问题。”③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 邓小平同志同林彪、“四人帮”展开了尖锐的斗争, “斗争的中心内容之一, 就是反对他们伪造、篡改、割裂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④他指出“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全国人民, 把党和社会主义的事业, 把国际共产主义的运动胜利地推向前进。”⑤从1977年到1978年, 针对“两个凡是”的错误倾向, 邓小平同志亲自领导了全国性的“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掀起了中国现代历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在全国性的思想解放运动中, 邓小平同志一再重申必须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认为毛泽东思想是一个体系, 在许多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点、出发点和精髓, “毛泽东同志之所以伟大, 能把中国革命引导到胜利, 归根到底就是靠这个”, ⑥离开了实事求是那只会把我们引导到“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 只能引导到工作的损失和革命的失败。”⑦

在实事求是原则的指导下, 邓小平同志恢复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正确思想并结合实际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 如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群众路线;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目前中国最大的任务是实现四个现代化;“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 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革命”⑧等等。这一切对于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彻底完成拨乱反正的历史任务, 完成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根本转变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2.1978年底随着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 邓小平同志发表了《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文章, 认为实现四个现代化首要的问题是解放思想, 是反对本本主义和思想僵化。因为思想一僵化, “条条框框就多起来了”“随风倒的现象就多起来了”“不从实际出发的本本主义也就严重起来了”, “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⑨因而他严肃地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 思想僵化, 那它就不能前进, 它的生机就停止了, 就要亡党亡国。”⑩当然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 解放思想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 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 (11)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 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 方针方法和措施。” (12) 这篇讲话, 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 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 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 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3.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 因此, 在现代化建设的历程中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同形形色色的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和非马克思主义思潮作斗争。早在1979年邓小平同志就科学地指出“科学社会主义是在实际斗争中发展着,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在实际斗争中发展着”, (13) 因此, 必须在两条思想路线上作战, 既反“左”又反“右”。

“左”的错误倾向在社会主义时期主要表现为社会发展问题上的空想论, 认为不经过社会生产力的充分发展就可以越过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如果从1957年“反右扩大化”算起到1978年已经有20多年历史, 如果加上革命时期的几次“左”倾错误, 时间就更长了。“左”倾错误在群众中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势力, 在党的历史上已经成为一种可怕的东西。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左”倾又有新的表现, 其最主要的就是“把改革开放说成是引进和发展资本主义, 认为和平演变的主要危险来自经济领域;这些就是‘左’”。“‘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 中国“主要是防止‘左’。” (14) 正是在反“左”的斗争中, 在对实践经验的总结中, 邓小平又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 如认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这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分三步走在100年的时间内逐步实现现代化;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和共同富裕的原则, 其他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从停滞封闭转到改革开放是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 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 管理方法” (15) 等等。

“右”的错误倾向,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主要表现为对待中国社会发展问题上的机械论, 即在中国近代具体的历史条件下, 不承认中国人民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要求补资本主义的课。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就有人跳出来, 公然否定社会主义道路, 否定人民民主专政, 否定党的领导, 否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散布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论调。邓小平同志对这股不断涌动的逆流展开了尖锐的斗争, 指出“我们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 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 (16) “如果动摇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 也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 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 (17) 遗憾的是, 当时党内的很多同志只埋头经济工作, 忽视了思想政治工作, 忽视了对思想战线的坚强领导, 以致在党内只提反“左”不提反右, 只准批评不准反批评, 实际上形成了对“右”的错误倾向的纵容, 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受到严重的干扰。针对这种严峻的现实, 邓小平同志又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 如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实质是脱离社会主义的轨道, 脱离党的领导;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是一个长期的问题, 同四个现代化建设将是并行的;思想战线上的战士, 都应当是人类灵魂工程师;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要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要从严治党, 努力实现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政治体制改革要分步骤, 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要允许一部分地区, 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先富裕起来, 但反对两极分化;中国压倒一切的是稳定, 中国不允许乱;十年来最大的失误是对人民的思想教育不够;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 中国要警惕右, 等等。

总之, 邓小平同志是在反“左”和反右的实际斗争中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 也是在这个斗争中不断推进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

4.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 邓小平同志始终都在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来思索“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这样一个重大问题, 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重大命题, 具体表现在:第一, “马克思主义是什么, 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18) 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 它是很朴实的道理。他说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名词就是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既是一种理论, 也是一种实践, 更是一种社会制度, 作为一种理想的社会制度, 其基本的特征就是没有人剥削人、产品极大丰富、按需分配。按需分配没有极大丰富的物质条件是不可能的, 所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 (19) 第二, 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 而且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 其历史使命就是要为人类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准备各方面的条件, 尤其是为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实现奠定强大的物质基础, 所以尽管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 但首要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不发展生产力, 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 (20) 第三, 恩格斯曾经指出, 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邓小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这一基本思想, 认为在社会主义的条件下要发展生产力, 首先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 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其次, 还必须改革我们的原有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 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依法治国。所有这些改革是对原有体制的深刻革命, 是社会从宏观到微观, 从物质关系层面到思想意识层面的深刻巨变, 具有全面性、广泛性、深刻性, 所以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通过改革必将促进生产力的大发展, 促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讲,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 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21) 第四, 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出了新的概括, 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2) 与之相适应, 我们应当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我们判断一切是非和一切工作成败的标准。

5.邓小平同志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他始终坚信,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 因而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应当有一个科学的态度。具体来说要做到:第一, 正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 所以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老祖宗, 丢了老祖宗, 就丢了根本。正因为马克思主义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所以它也是打不倒的, 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第二, 发展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继承者的神圣职责。邓小平同志指出, 现在世界形势日新月异, 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得很快, 现在的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的几十年, 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我们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 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所以“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 不是真正马克思主义者。” (23) 第三, 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根本途径, 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 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他一贯强调我们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 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 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 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 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 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马克思主义。” (24)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看到邓小平同志在整个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的过程中, 都在不断地思索着和加深着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解, 其精髓在于把马克思主义看作为以实践为基础的, 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核心的在斗争中不断发展着的创新的科学体系。

摘要:邓小平理论创立的关键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解。邓小平认为, 马克思主义是以实践为基础, 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核心, 在斗争中不断发展着的科学体系, 它具有实践性、完备性、科学性、发展性, 其精髓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

关键词:邓小平,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解

注释

1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人民出版社, 1997, 第10页

2 (11) (12) (13) (16) (17)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年) , 人民出版社, 1983, 第34页, 157页, 36页, 121页, 113页, 125-126页, 132-133页, 133页, 243页, 131页, 165页, 150页, 159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试析 第8篇

1 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历程

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主要要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欧洲中世纪晚期出现了等级资本, 但未能挣脱封建思想的约束, 还难以打破地方限制并建立起世界性资本。第二阶段是在生产与交往分离的情景下, 出现了更高级别的商人资本。因为资本越来越集中到商人手中, 商人能够按照市场需求来进行生产, 从而导致分工细化, 并形成贸易往来, 继而又会突破地域限制, 使资本得到进一步发展。第三阶段是商人资本通过剥削小生产者, 获得剩余产品, 从而使资本得到发展, 导致工业资本的产生。

马克思认为, 大工业资本的发展, 创造出交通工具和现代化的世界市场, 从而控制商业, 将资本都变成工业资本, 进而导致流通加速和资本集中。这从某种意义上说, 是开创了世界历史, 使每个文明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 这就消灭了各国的闭关保守状态。可见, 大工业的发展形成了经济全球化, 而资本主义的本质属性又决定了资产阶级会拼尽全力去拓展世界市场, 发展国际贸易。只有认识到这些, 才能正确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内涵。马克思主义主张, 从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历史来看, 经济全球化的意义在于创造出足够的物质财富, 从而为进入没有剥削现象的社会主义社会确立物质技术基础。

2 马克思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解

马克思本人所生活的时代, 经济全球化发展十分迅速。马克思对经济全球化有自己的深刻理解, 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马克思深刻地分析了当时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点, 并对其发展趋势作出了合理的预测。马克思意识到, 发生在他身边的现象是前所未有的, 资产阶级在其不到一百年的统治当中, 所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多。这样下去, 其结果就是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越来越成为不可能。二是马克思认为经济全球化的结果必然是将资本主义制度推广到全世界。马克思觉得, 资产阶级因为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和交通变得更为便利, 其商品的低廉价格将迫使一切民族采用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实际上, 我们如今的经济全球化与马克思生活的时代相比较, 只是在内容上有了一些新的元素, 主要是由于企业的全球化不但表现在产品市场、原料和资源等方面, 而且还拓展到金融、投资等方面, 特别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带动下得到跨越式发展。三是马克思坚信经济全球化趋势最先来源于经济上的必然性, 经济全球化是资本无限扩张本质属性的外在表现。马克思认为, 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让资本尽可能多地增值, 也就是说要尽可能多地产生剩余价值, 所以, 全球化的根本源泉是资本积累的内在冲动。由此, 资本主义社会主要是由经济上处于支配地位的大资产阶级主导各类事务。所以, 实际上跨国公司的头面人物操纵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并使之为其自身利益服务。四是马克思在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基础上, 还着重描述了大资本家在推行资本主义制度全球化过程中所采用的手段。马克思在研究当时资本主义对外殖民的手段时认为, 在殖民地有一种强烈的需求, 即要求较为低廉和较为顺从的劳动力, 要求有一个不是向资本家提出条件, 而是从资本家手里接受要求的阶级。劳动者其实是从属于资本家的, 而且这种从属要用人为的手段去创造出来。联系到当前的国际形势, 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在通过各种各样手段推行它的全球化扩张政策, 为了本国的扩张需要, 不惜动用武力, 当前世界上的多数热点问题, 就是那些发达国家所制造, 或者从中推波助澜的。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对策

随着时代的发展, 在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 依然需要应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来经济全球化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市场经济, 当然应当遵循价值规律的作用, 以寻求最优化的资源配置及生产, 也可以说, 需要大力发挥市场调节在资源配置中所起到的基础性作用。价值规律所发挥的作用并不仅仅包括国内市场的应用, 还包括在世界市场上的运用。也就是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应在一个国家的范围之内遵循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 还要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市场上接受价值规律的调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参与经济全球化是势在必行, 绝无避开的可能性。要正确地看待经济全球化, 其实经济全球化是一种激励生产不断发展的机制, 它不仅引导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也能引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因为它反映了市场经济运行基本要求。可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但要参与到到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之中, 而且要把对外开放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经济的基本国策, 这在我国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认识过程, 是对社会主义经济不断深化认识的最终结果。

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认为, 社会主义不应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 即使一般不反对与资本主义国家开展国际贸易, 但是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主要还是保持警惕和排斥的态度。同时, 冷战时期的西方发达国家同样也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经济封锁的政策, 把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联系排除在外。但是, 从主观上来说, 社会主义国家不考虑与资本主义国家往来, 是社会主义国家长期未能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的最基本原因。斯大林就认为, 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相对立, 两个相互对立的阵营的存在, 所造成的经济后果就是统一的世界市场遭到瓦解, 导致两个平行的也是相互对立的世界市场的产生, 而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也会有不同的前途。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并没有证明斯大林的论断是正确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没有恶化, 而斯大林所坚信的社会主义世界市场却不再存在, 各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也没有由于相互合作而不断发展, 却普遍地缺乏发展动力和活力, 究其原因, 就在于各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思想与本国具体经济实际相结合, 其所实行的计划经济制度彻底否定了价值规律的作用, 不但不承认价值规律在国内经济运行中所起的作用, 而且也不承认价值规律在对外国家贸易中的所起的作用, 并由此导致经济缺乏活力。与此同时, 实行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又拒绝参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经济活动, 从而也就阻碍了社会主义经济走上高速发展的道路。

邓小平同志凭借其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观点的深刻认识, 意识到了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参与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中, 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意义。邓小平认为, 要想发展经济, 不对外开放是很难搞起来的。世界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需要搞对外开放, 西方国家之间在资金和技术上就是相互交流的。因此, 在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的指引下,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 不仅国内经济发展得欣欣向荣, 产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而且在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关系上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 表现在我国已经成了世界贸易大国, 吸引了大量的外来投资, 并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重要成员。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实践证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过程, 不但获得了促进和发展经济发展的良好机遇, 而且从西方发达国家获得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机器设备和管理方法, 这也是我们可以抓住机遇, 继续不断发展的重要条件。

当然, 作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 我国还应当对现有的世界经济形势保持清醒的认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关于经济全球化的一系列重要理论, 要真正成为我们正确认识和理解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及发展趋势的理论基础。我们不但要注重参考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根据如今世界经济发展状况所做的分析, 而且要借鉴西方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对经济全球化所作的分析。因为这些分析主要是从经济实际运行状态和实现各国经济活动最优化的趋势下研究了国际经济的发展问题。比如, 有的学者认为, 各国要积极发展资源优势产业, 有的学者主张, 世界贸易要消除贸易壁垒, 以实现真正的自由, 这些观点对我国更好地开展对外贸易很好参考价值。

4结语

综上所述,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逐渐加深的大背景下,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思想, 将使中国共产党人更加合理、更加科学地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取得新的发展机遇。当然, 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中国化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需要不断进行实践和探索, 但是我们坚信, 只有继续努力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与当代中国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 才能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促进中国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摘要:马克思主义思想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思想体系, 在漫长的岁月中, 始终能清醒地应对不同时代的挑战, 不断地破解各种课题, 不断实现新的突破。本文从经济全球化视角切入, 揭示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历程, 以马克思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解为着眼点, 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对策。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马克思主义思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参考文献

[1]赵景峰.马克思主义框架下的经济全球化本质探析[J].山西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1) .

[2]郑志发.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经济全球化发展[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8)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试析 第9篇

一、幸福的含义

在现代化的社会生活中, 幸福赋予了何种意义, 2005年, 对居民幸福指数进行了调查, 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 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恰恰是人情最为淡漠的城市。我们说经济的发展影响城市的幸福感。且我们现在大多数人讲幸福都是讲个人幸福, 很少涉及全民整体幸福。对古希腊人来讲, 一个人只有在城邦中才能获得他的幸福或事业的繁荣, 个人幸福和城邦密切相关, 强调城邦的幸福, 个人的幸福是城邦社会生活中的生活理想。达林·麦马洪在其所著的《幸福史》书中总结了西方从古希腊至今俩多千年来每个时期的幸福观:“在荷马时代, 幸福等同于幸运;在古希腊哲学所处的时代, 幸福等同于智慧和德行;在中世纪, 幸福等同于天堂;在启蒙时代, 幸福等同于行乐;”而到了现代, 我们每个人都能给幸福下一个自己喜欢的定义, 是主体人和客体人或物的一种关系, 在这种主客体的关系当中, 严格意义上来讲, 绝对不是感觉, 是用心感受当下快乐的生活。

二、幸福是一种持续的过程

我们先来看幸福在书中的论述为是一种持续的过程, 书中注释特洛伊城的最后一个国王, 据说他生有五十多个儿子和许多女儿, 曾被希腊人看做最幸运的人。但在特洛伊战争中他的许多儿子战死, 他自己也在城破后被阿喀琉斯的儿子所杀。亚里士多德认为没有人会认为遭遇如此劫难而痛苦死去的人是幸福的, 于是就讲到最后, 认为此非幸福。而幸福是一种持续的过程, 既然是持续的过程, 那怎么体现这种持续性呢?用了些正反论证的例子来讲, 涉及到运气, 运气是变化不定的。此时非彼时, 这种变化不定怎么和幸福联系在一起呢, 幸福是要强调持久性的, 那什么样的活动才具有持久性的, 他认为合德性的活动最具有持久性, 合德性的活动作为最高级的活动, 具有最持久性、稳定性, 才会一生幸福。幸福具有稳定性, 将最高尚的, 以最适当的方式接受运气的变故。我们会认为幸福作为主观精神境界美好的活动, 当然, 也是在实践过程中获得的, 实践主体具有确定性, 亚里士多德讲的幸福的人是实践主体的人, 还有一种非实践主体, 而是主观精神境界的美好的活动体现的实践主体的活动, 需要感受了多少, 一件事情在无心之人身上是体会不到幸福的, 而在于用心感受生活的人, 此类人幸福在某种意义上也可获得长久性和稳定性, 幸福的持久性, 必然不会为小事不必要的痛苦而斤斤计较。所以亚里士多德在此以最高尚的适当的方式接受运气的变故。

三、幸福绝对不是一种感觉

当你把幸福认为是一种感觉时, 幸福会随运气的变化而改变自己, 但亚里士多德在此并非这样, 幸福的人不会随运气的变故而改变自己。文中提到两次“一个享得福祉的人永远不会痛苦”, 就是他永远不会去做他憎恨, 卑贱的事, 一个真正的好人和智慧的人。以他境界的最高尚的方式对待运气上的任何变故。此时的人的活动细化为思想上和行动中的人, 思想境界高尚, 所谓“智者不惑”, 也似哲学上所谓的自由, 一个精神境界中不自由的人不会幸福。其次在实际行动中, 第一, 人要以主动的方式去行为, 并且做得好, 幸福是学得, 不是靠运气获得的。第二, 加以限制, 不会去做憎恨的, 卑贱的事。在此可以解读为幸福的人不会因为运气的变故而改变自己, 一个人不会受运气上的变故而改变自己做人的原则, 例如现实社会生活中, 一个辜负于人, 非天下所有人而为, 若你的思想和行为在此发生了变化, 遇同类事不在如此, 那你改变了自己, 就不会得到幸福, 因其幸福的人不会因为运气的变故而改变自己, 改变的同时就是失掉幸福。因为幸福是目的, 是追求德性的, 德性已改变, 无法得到幸福。

四、幸福和称赞无关, 是一种德性

试析联通主义慕课的理论与实践 第10篇

本文从三个方面研究了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基于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慕课实践案例及其对高等教育教学的影响、问题和未来发展。首先,作者通过追踪研究近年来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以及实际联通主义慕课设计、开发和实施,梳理、总结了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和联通主义慕课的显著特征;其次,作者通过注册学习4门联通主义慕课课程,对比研究这4门慕课的研究报告和论文,分析比较了它们的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工具和教学结论等方面的特点和创新之处;再次,在分析比较上述4门联通主义慕课的基础上,讨论了日益流行的慕课教学现象中联通主义慕课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和启示,并指出联通主义慕课设计、开发、实施和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

一、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提出及其发展

迈克奥里(McA uley)等人认为cM OOCs是“过去两年发展起来的越来越引人瞩目的在线教育模式,融合了社交网络的联结性、公认的专家指导和有效的学习促进、大量可免费获取的在线学习资源于一体”,[5]最重要的是cM OOCs能够允许注册学习者根据学习目标、已有知识和技能以及兴趣,自我组织,共同学习。一般认为,史蒂芬·唐斯(Stephen Downes)和乔治·西蒙斯(George Siemens)于2008年开设的“联通主义和联通主义知识”(CCK08:Connectivism and Connective Knowledge,是慕课发展史上的第一门联通主义慕课,其设计原理是学习者根据各自的学习目标、已有知识和技能以及共同兴趣自我组织参加基于网络的课程。[5]从教学法角度而言,史蒂芬·唐斯和乔治·西蒙斯的计划是通过鼓励学习者探索学习主题,运用分布式社交网络工具和博客进行独特的学习,教师的角色是聚合、检查、总结,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每天通过电子简报给学习者发送邮件,帮助学习者“为自己获取知识,而不是由教师或者学校计划、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7]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自诞生以来,通过书籍、论文、博客、学术会议或专题研讨会等广为传播,并迅速在学习科学研究和实践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成为继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之后推动并引领教学变革的重要理论。

(一)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提出

联通主义理论由乔治·西蒙斯于2005年在《联通主义:数字时代的学习理论》(Connectivism:A Learning Theory for the Digital Age)一文中首次提出。联通主义学习理论把学习放在信息化、网络化社会结构的变迁中,认为学习是在知识网络结构中一种关系和节点的重构和建立,“学习联结的过程”。[8]联通主义理论的另一首倡者史蒂芬·唐斯认为,联通主义理论把学习看作是网络的形成过程,强调在网络中学习,并利用网络来支持学习。换句话说,联通主义理论认为,信息分布在学习网络的多个节点中(结点可以是学习者,也可以是在线社交媒体、纸质书籍、网络内容等信息源),学习者用一定的结构将这些节点联通起来以构建学习者与内容联通起来的技术增强型学习网络。[9]我国学者王佑镁和祝智庭(2006)在《中国电化教育》上发表了题为《从联结主义到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新取向》一文,把Connectivism翻译为“联通主义”,取“联而通之”之意,并在文中详细阐述了联通主义学习观的起源和发展。[10]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和20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学习即联结,心即人的联结系统”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不同,[10]联结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使某种情景于某一特定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并使其联结的力量得以加强,也就是说,当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联结时学习就会发生。这一理论较适合于解释动物的学习和人类低层次学习现象。[10]显然,乔治·西蒙斯和史蒂芬·唐斯等人所倡导的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联通主义学习理论与之有显著的差异。

(二)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概念

联通主义认为,学习起始于联结这一基本原则,联结发生在神经元、概念和社交层面。[13]联通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网络现象,受到社交、技术、多样性、联结强度、学习环境的影响、支持和强化。联通主义学习理论试图把学习定位于知识的不断拓展和创造过程中,提出数字技术时代的信息和知识的增加超越了个体的应对能力,信息量和复杂程度令人生畏。[14]具体说来,联通主义认为学习发生在学习者联结到学习社区、并分享信息的过程中。乔治·西蒙斯指出,“学习社区是指有相似学习兴趣的个人聚合在一起互动、分享、交流,并共同思考”。[15]在联通主义学习理论中,学习社区被描述为“节点”,是更大的网络中的一部分,网络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节点”构成,以便分享资源。“节点”大小和强度依信息的集中程度和特定节点中的学习者数量而有所不同。[16]

联通主义认为,学习过程是循环的,学习者通过联结到网络发现和分享新信息,从而会在新信息的基础上改变原有的认识,并再次联结到网络以分享新的认识,再次寻找新信息。学习被认为是“知识创造的过程……,而不只是消费知识”。个体学习者学习网络的形成取决于个人与学习社区的联结方式。具备不同知识结构的学习者可以跨越不同的网络,这是因为知识可以相互渗透,允许跨学科联结的建立。乔治·西蒙斯强调,“观察到不同领域、不同观点和概念之间联结的能力是个体的核心技能”。[17]具体而言,联通主义学习中的四种关键活动是:聚合(过滤、选择、收集对个人有意义的信息);联结(解释聚合信息,使之与个人观点联结);创造(重构信息以适合个人目的);分享(与他人分享个人新构建的信息,并从其他学习者那里学习)。[17]

联通主义认为知识分布在信息网络中,并存储在不同的数字格式中。学习和知识“存在于不同的观点交流中”,并通过使用认知和情感功能得以传播,因此,认知和情感对学习过程相当重要。由于信息时刻处在变化过程中,信息的效度和准确度也因时而异。因而,学习者对某一主题的理解和学习能力,也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两个重要学习能力:一是寻找当前信息的能力;二是过滤非重要、无关信息的能力。概而言之,就是“求知的能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联通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依据所掌握信息做出选择和决策的能力是学习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假设

西蒙斯提出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包含以下主要假设:(1)学习和知识发生在不同观点的交汇过程中;(2)学习发生在节点和信息的联结过程中;(3)学习也发生在不同的学习媒介和工具中;(4)知道更多的能力比已知更重要;(5)促进持续学习需要发展并保持联结;(6)获取准确的、不过时的知识是联通主义学习活动的主要目的;(7)决策本身即是学习过程,需要以变化的观点对待学习内容的选择和信息的理解,由于影响决策的信息环境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当前的答案即使是正确的,改天也许就是错误的。[15]也就是说,“联通主义的本质是认为知识分布在网络中,学习在于建构网络,并在网络之间跨越。因此,知识不是可以直接获取的物质,也不是可以传播的信念。尽管为了权宜之计,人们谈论知识仿佛知识和信念是由句子和概念组成的,可以获取并存储,但是把学习当作联结的形成更准确,从教学法上来说,也更有用”。[20]

(四)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不足

尽管联通主义学习理论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并应用到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中,但也有研究者对此提出了质疑。萨尔曼(Salmon)指出,由于学习者往往和其他兴趣一致的人联结,而不像在传统教室环境下和教师的联结可带来不同的观点,因此,在线学习往往缺少批判性。他认为,教师如果只是当前在线学习过程中的促进者,那么他们的批判性参与角色将不复存在。[21]佛雷尔(Freire)和马赛多(Macedo)认为,教师的关键角色是指导者、命令者,根据这一角色,教师和学习者的对话是“学习和了解的过程”,而不只是仅停留在“个人经验”层面的联结。[22]此外,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强调非正式学习,强调学习者自由选择和其他更有知识或技能的人互动,因此,教师的批判性和本地化影响在在线学习环境下可能彻底不复存在。教师批判性角色的缺位,再加上学校控制的减少,意味着更高层面的学习者自主性。也有专家认为,在越来越个人化的学习环境中,除了自我约束能力外,学习者的自信水平和自主性对其学习参与至关重要,所以很多学习者更愿意在本地化教师或者在线教师的帮助和支持下进行学习,批判性地参与课程内容,这意味着学习者对本地化教师的需要。[23]

(五)c MOOCs和x MOOCs的区别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以新技术为基础,考博(Kop)、佛尼尔(Fournier)和迈克(Mak)在其针对cM OOCs的研究论文中指出,“新技术能够提供不同的模式和结构以支持、促进学习,打破了认为学习是由教师和学校控制的传统思想。新技术环境下,任何有兴趣自我提升的学习者只需要触动键盘就可以获得在线网络中的信息和其他更有知识或技能的人的帮助”。[24]迈克奥里(McA uley)、斯图亚特(Stewart)、西蒙斯和科米尔(Cormier)提出把慕课模式作为数字经济时代探索,并发展个体所需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生态系统。他们认为慕课消除了人们获取信息、掌握知识的障碍,同时,他们也提出了慕课教学和学习者角色等重要问题,包括“潜水者”到底从慕课学习中得到了什么。[13]

当前,研究人员使用联通主义慕课是为了区别于其他类型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正如西蒙斯和马瑟斯(Matheos)所言:“在我们的慕课和Coursera/ed X慕课之间除了表面的差异之外,更重要的区别在于对知识和学习的不同观点。”[13]博克韦尔(Boxall)认为,xM OOCs是传统函授课程的在线版本,与强调“创造力、自主学习和社会网络学习”的cM OOCs截然不同。[27]罗斯(Ross)和贝亚妮(Bayne)的研究指出,xM OOCs学习管理系统的特点是视频讲座和在线自动测试,并强调课程内容由教师选择,鼓励学习者通过在线课程论坛进行互动、讨论,在此模式下,论坛作为促进社交学习中介的功能是次要的。[28]与之相对,cM OOCs强调的是课程学习者通过不同的社交媒体工具进行互动。在此模式下,社会知识建构、同伴互动和学习者自我驱动的讨论是课程设计的核心,强调学习发生在以网络为基础的学习者和学习对象之间的联结。联通主义慕课对在线教育时代学习者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发展意义重大,这些技能与美国全国英语教师联合会(the National Councilof Teachers of English)前不久发布的21世纪在线教学环境下学习者必备的技能相一致,即:1.熟练使用技术工具;2.与他人建立社交关系,提出问题,并能够分工合作,或者跨文化合作,以解决问题;3.设计并分享信息,以利于全球社区应对各种问题;4.管理、分析,并能够综合利用多渠道信息;5.创造、批评、分析,并评价多媒体内容;6.关注复杂环境下的道德责任。[29]下表1概括了cM OOCs和xM OOCs之间的差异。

二、联通主义慕课(cM OOCs)教学实践与案列

为深入分析cM OOCs设计、开发和实施的目的、过程和结果,本文将分析、比较联通主义慕课比较成功的4个教学和研究案例,借此抛砖引玉。

(一)案例一

FSLT12(First Step in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高等教育教学基础)是牛津布鲁克斯大学2012年设计与实施的英国最早的大学慕课之一。为期6周的FSLT12共有来自24个国家的206名注册学习者,其中60人积极参与了建立在Moodle上的教学论坛。此外,FSLT12鼓励学习者利用不同分布式平台进行学习。分布式教学平台是cM OOCs的关键要素,因为其支持自主学习、联结和互动。[30][31]另外,FSLT12还利用了Wordpress和Blackboard Collaborate学习平台,学习者博客被聚合到Wordpress平台上。并且,学习者也广泛使用Twitter这一开放式社交网络平台,114名学习者上传了832条推文。在持续6周的慕课教学中,教师、技术人员每周会在教学平台上共享事先准备好的、可编辑的学习资源、系列讨论,并每周邀请专家嘉宾和学习者在线互动。课程的最后一周要求学习者进行10分钟左右的微课教学活动,以分享他们的学习成果,并互相反馈。

该慕课教学目的之一是试验并评估开放性、互动性、自主学习主导的职业发展慕课,并在分析联通主义慕课学习原则(自主学习、多样性、开放性和联结性)、联通主义慕课学习活动(聚合、联结、创造和分享)和联通主义慕课学习行为(消费者、生产者、学习者、同伴、指导者和积极观察者)的基础上研究慕课学习者的学习经历;第二是验证联通主义慕课对自主、开放、互动式学习环境下高等教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意义。课程结束后,本次慕课教学人员使用基于案例的定性分析方法,通过调查问卷、焦点小组、半结构化的访谈和邮件收集了相关数据。同时,学习者的在线论坛发言、博客和推文资料也被用来作为研究学习者如何学习的证据。数据分析表明,cM OOCs能够提升高等教育机构教师的教学绩效,并能够促进教学创新和实践。此外,这一慕课教学也提出了联通主义慕课学习在教学法层面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1.如何协调跨分布式平台的学习?2.如何有效实现在线学习环境下知识的社会建构?3.如何理解开放式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的学习实践和身份建构?4.如何应对开放式学习环境下的不确定性?

(二)案例二

联通主义慕课CCK11(Connectivism and Connective Knowledge 2011:联通主义和联通主义知识)课程时长11周,从2011年1月17日持续到4月11日。该课程的目标是研究联通主义和联通主义知识,并验证联通主义学习理论框架在教学理论中的应用。

该研究通过收集、分析分布在社交媒体工具推特(Twitter)上的互动内容,研究了教师、学习者和技术对cM OOC教学的开拓者CCK11(Connectivism and Connective Knowledge 2011:联通主义和联通主义知识2011)(CCK11;http://cck11.mooc.ca/)教学实践中信息流动和社区形成的影响。研究验证了新的在线学习社区的建立是以兴趣为基础,技术节点和一到两个积极社交节点促进了学习社区的发展。实证结果反映了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前提是学习者的多样性。课程进行过程中新出现的社交和技术节点对基于兴趣的学习社区的形成至关重要,并影响着信息的流动。

这一慕课教学实例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于指出联通主义慕课教学中的信息分享必须考虑到技术中介(技术应用)和社交中介(人)的作用。从社会———技术角度模仿联通主义慕课学习中形成的网络,能够观察到技术的重要性以及技术对学习者交流的影响。技术节点表明了其对学习者选择和设计节点中互动内容的重要影响。不过,技术节点本身并不能实现任何与学习社区相关的功能,相反,学习社区的形成需要通过社交节点的选择和活动来实现。但是,不可忽视的是技术工具的选择对信息分享和社交互动的影响。

这一慕课教学实践结果表明了新的学习促进者在促进知识建构过程中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在联通主义慕课学习中培养新的、愿意与其他学习者共享知识的学习促进者具有实质意义。正如科皮(Kop)等人所述,发展既有能力、又有意愿与其他学习者共享信息和知识的网络,对慕课学习成效有极大的帮助。[23]

这一慕课教学的创新点在于充分利用多种开放式在线教学平台和社交媒体工具,并成功地激励了部分注册学习者成为积极、有效的学习促进者,保证了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和学习效果的提升。

(三)案例三

联通主义慕课PLENK2010(Pers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s Networks and Knowledge:个体学习环境网络和知识)(http://connect.downes.ca)持续10周,共有1,641人注册学习。这一慕课教学实践的特点是其教学过程安排了4名知识经验丰富的教师作为学习促进者,积极参与课程所有活动;另一个更加显著的特点是它没有固定的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不是在单一场所或者环境下进行,而是分布在网络上。

这一慕课教学研究人员使用了混合法以及不同的研究技术和分析工具追踪、记录该课程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和经验,也利用学习分析工具,即量化社交网络分析法,以展现PLENK2010课程学习网络中节点之间的活动和关系。此外,研究人员还使用虚拟民族志在课程进行过程中,通过观察并参与学习活动收集质性资料。与此同时,在课程的最后一周,研究人员还运用了焦点小组方法,以加深对某些特定现象的理解。对由此获取的大量杂乱无章的数据,研究人员利用分析和计算工具来表征大型活动网络,并从资料中识别主题,以分析并解释所获取的质性资料(比如,SNAPP,Pajek,NetDraw和Nvivo)。

此外,他们还利用Moodle数据挖掘功能获取了学习者的详细信息、对课程资源的使用程度、课程参与程度以及课程论坛上的发言等资料。研究人员还通过运用gR SShopper聚合统计功能获取了与课程相关的博客文章以及微博(比如推特)上的推文。此外,教学人员还应用了SNAPP(Social Networks Adapting Pedagogical Practice:社交网络适配法)等分析和视觉工具以实时再现Moodle论坛讨论活动,并运用NetD raw视觉工具创建了个人网络以理解论坛讨论时某一特定学习者的角色。

PLENK 2010区别于其他cM OOCs的地方在于它介绍了当前学习分析工具的应用,界定了学习分析的概念及其在教学中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有助于教学研究人员运用学习分析技术有效解释cM OOCs教学中学习者之间的互动行为,指出了可视化、知识表征和虚拟化在提供有用的学习信息方面的不足之处。研究所采用的混合法突出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以达到对数据分析的深度和广度的优点。定量分析揭示了对学习者活动的基本评估和报告,如学习者是否真正参与学习活动等,不管是在Moodle环境下,还是在其他社交媒体工具,如博客和推特上参与带有本课程标签的学习活动。通过运用SNAPP、Nvivo和NetD raw等工具进行的定性分析研究表明,对内容的深度挖掘能够显示学习者的贡献类型,以及促进其学习的知识、思想、思考、信息、工具和经验等。不过,这需要教学研究人员而不只是分析工具,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四)案例四

2011年秋,联通主义慕课CMC11(Creativity and Multicultural Communication:创造力和跨文化沟通)沿袭了唐斯、科米尔(Cormier)和西蒙斯2008年联通主义慕课CCK08的模式。这一慕课教学得到了唐斯的支持和帮助,他提供了自己开发的gR SShopper以便合成CMC11各组成部分,从而使得本慕课“新发帖”(Newposts)的聚合和发布成为可能。通过“新发帖”这一功能,CMC11注册学习者每日通过邮件接收课程资讯、相关课程资源链接、在线讨论发帖内容、登记的博客以及头一天发布的带有#cm1标签的推文。

CMC11共有515名注册学习者,其中28人属于纽约州立大学皇家学院修学分的学生,他们签订了学习合同。更重要的是,这一慕课教学有67个登记博客,其相关博文使用了本课程标签订#cmc11,带有标签的博文连同推文每日通过“新发帖”功能推送给所有学习者。此外,有52名学习者在Facebook上建了名为CMC11的群,该群目前依然活跃。有的学习者也参与了Google+hangouts(网页视频聊天),部分聊天内容被录像,并放在CMC11平台上。在515名学习者中,有362人到2013年1月依然活跃在该慕课学习中。其中,347人注册于2011年,155人注册于2012年,2013年1月前3周有13人注册(其中9人属于纽约州立大学皇家学院修学分学生)。这一慕课教学实例的一大特点是持续更新、持续时间长,最早的注册学习者和2013年春刚注册的新学习者在线互动、共同学习。本次慕课教学研究也分析了学习者和课程促进者的博客文章、推文和论坛发言,研究了慕课学习中的互动模式。此外,这次慕课实践使用网络视觉化开源工具Gephi,建构了代表互动和“潜水”行为的社交网络图。

CMC11的创新因素在于以下两方面:首先,帮助学习者发展慕课学习环境下所必备的技能;其次,这一慕课实例有一些非常积极的学习者自始至终活跃在教学活动中,在很大程度上担当了学习促进者的角色,为该课程新加入者或遇到技术困难的其他学习者提供帮助。实践表明,cM OOCs有助于学习者在数字经济时代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甚至最终消除公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障碍。

三、cM OOCs对高等教育教学的影响及其未来发展和研究方向

慕课给高等教育机构带来了机会,也带来了挑战,特别是对传统的大学教学模式影响深远。丹尼尔(Daniel)指出,Udacity、Coursera以及ed X等慕课平台上的xM OOCs存在着严重弊端,难以实现有效学习。[31]与之相对,cM OOCs为代表的小规模、任务导向的慕课对致力于开放课程的高等教育机构来说是更好的选择。因为这有助于大学实践混合式教学,即把开放在线课程融入到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活动中以强化学习效果、提升大学声誉,并保持其专门知识的独特性。另外,除了挑战传统的高等教育思想和实践外,联通主义慕课(cM OOCs)还能够改善教学并激发创新性教学实践,学习也从传统的教师决定教什么、如何教的教室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者自主决定学什么、如何学的在线学习。[34]

通过对上述4个案例的分析,联通主义慕课教学实践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可具体归纳如下:(1)开设慕课的大学提升了其声誉,研究表明慕课已成为大学最有效的营销工具;(2)慕课影响了人们对大学的认知,人们认为高等教育机构开设慕课是为了回馈社会,这一认识和慕课的起源及大学发展开放教育资源活动有关;(3)慕课帮助大学录取到大量新生;开设慕课的大学更有可能录取到优秀学生,大学可以从参加在线测试的成千上万的慕课学习者中挑选最优秀的学生;(4)大学可以用慕课试验在线教学法以及新的在线测试方法;(5)大学可以用慕课来检验新课程的受欢迎程度,以此作为是否正式把该课程开设给校园学生的依据,此外,慕课也使得大学课程更加丰富、多样化;(6)很多研究间接表明,慕课有助于学生发展某些能力和技能(比如,自主学习能力和计算机技能),帮助学习者为今后可能的远程学习做好了准备;(7)慕课让远程学习更受欢迎,慕课提升了远程教学的声誉;(8)慕课使得学习超越了时空限制,不分贫富、不分国籍、不分年龄、不分性别,慕课让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世界著名大学的优质课程,但不能忽视的是慕课也可能扩大一般大学和知名大学的差距,这对靠学费运营的一般大学有相当不利的影响;(9)将来,慕课会影响到某些大学的学位和培训项目的合法性。当然,如果慕课教学的质量没有本质提升,慕课会像曾经的函授课程一样名声受损;(10)慕课能够更充分地培训青少年或者成年学习者在未来信息社会的生活技能,帮助他们改善未来的生活和职业发展前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试析 第11篇

关键词:共产主义;消灭劳动;消灭分工;消灭私有制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3-0070-02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继1844年《神圣家族》的合作之后,在1845~1846年再次合作的一部伟大哲学巨著。在《形态》第一卷的第一章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批评青年黑格尔派系统地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重要标志。其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始用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对实现共产主义的途径进行了一个新的维度阐述。本文正是抓住这一视角维度,把握科学的唯物史观的基本精神着手,从马克思和恩格斯阐述关于人的本质和人类解放学说的真正意义中去理解实现共产主义途径的思想是通过消灭劳动、消灭分工和消灭私有制来达到的。

一、共产主义的理论前提——现实的人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青年黑格尔派时揭露了他们在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是相脱离的,即用抽象的思维观念去解释世界,而不是从现实生活的角度出发。而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我们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1]66-67,这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确立的唯物史观的理论前提即现实的个人,历史存在的前提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人。从这个新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知道现实的人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和社会关系中从事社会活动的人,而且思想、观念和意识是人们在物质生活实践过程中的直接产物,正如《形态》中提到“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1]72,“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1]73,也就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从上面的表述中我们可以总结出马克思和恩格斯所确立的唯物史观的理论前提是现实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且在人们进行物质生产实践中产生了意识观念,是生活决定意识,而这也正是共产主义的理论前提——现实的人,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历史。

二、实现共产主义途径的思想内容

(一)实现共产主义,要消灭谋生劳动对人造成的奴役性

劳动是人们进行社会生产实践活动的基础,是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是创造一切财富的价值源泉。然而,马克思和恩格斯却提出“共产主义革命则针对活动迄今具有的性质,消灭劳动”[1]90,“为了实现自己的个性,就应当消灭他们迄今面临的生存条件,消灭这个同时也是整个迄今为止的社会的生存条件,即消灭劳动”[1]121。这难道是互相矛盾的说法吗?事实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里所讲的并非要消灭人类的一般劳动,而是谋生劳动,因为谋生劳动是人们为了生存的必要就不得不依附于资本家而劳动,在那里是存在着阶级压迫和剥削条件下的劳动,是与无产阶级生存状况下相对立的、同时也就是旧社会生存条件下的劳动,一句话,是私有制制度下的劳动。在那里劳动变成了异化,人的本质也变成了异化,造成了人的奴役性,个人的才能和个性的自由发展受到了极大的束缚。所以,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一切压迫和剥削都不复存在,劳动才能成为自由自主地发挥着个人的才能和个性活动,才能使人们自由全面的发展和享受劳动带来的丰富成果。

(二)实现共产主义,就要消灭分工造成人的异化和片面畸形发展

分工给人类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方面带来了极大的发展,但同时也蕴涵着许多不可调和的矛盾,譬如人们的社会活动被固化,因此,每个人都被束缚在一定的特殊活动范围内,这个范围是强加于他的,不是出于自愿的,而且他不能超出这个范围,“他是一个猎人、渔夫或牧人,或者是一个批判的批判者,只要他不想失去生活资料,他就始终应该是这样的人”[1]85,这也就说明了只要是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出于自然形成的,那么人的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是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而是这种力量压迫着人,使人不能自由自在的活动。总之,分工造成了人的异化和片面畸形发展,为了使人自由全面发展,只有再次消灭分工,正如《形态》中所提到的“上述三个因素即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彼此之间可能而且一定会发生矛盾,因为分工不仅使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不同的个人来分担这种情况成为可能,而且成为现实,而要使这三个因素彼此不发生矛盾,则只有再消灭分工”[1]83。

(三)实现共产主义,就要消灭私有制造成的一切现代社会矛盾冲突的根源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上,资本主义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正如《共产党宣言》里提到“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277。但是资本主义越是发达,它所包含的矛盾就越突出,这是由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所决定的即生产社会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固有矛盾,每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正是这个基本矛盾不断发展的结果。所以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不可避免的被新的更高级的社会制度所替代,这是由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所决定的,是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过程。因此,共产主义就是要消灭私有制这种弊端,消灭这种资产阶级私有制建立在阶级对立上面和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剥削上面的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1]286,只有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的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所以,代而取之的是共产主义社会里实行普遍的生产资料公有制。

三、现实思考

一是理论内涵、特征思考。鉴于在《形态》中体现出来的共产主义美好社会理想,那么我们就会有这样的疑问,什么是共产主义,它的这种社会有什么特征?是否能实现?事实上,通过仔细阅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我们就会发现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描述共产主义是建立在科学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未来人类美好的高级的而且可以通过人类社会革命实践可以实现的一种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体现在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是按需分配,社会关系高度的和谐,不再有阶级的剥削和压迫,人类得到全面的解放,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

二是现实状况的思考。目前,似乎有人会说我们中国实行并且大力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和当时马克思所设想的宏伟理想社会不太一样?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搞的那一套吗?还有现在人们到处对金钱崇拜和权力欲望的膨胀泛滥起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疏远和道德出现的危机以及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等等,这些似乎和马克思设想的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不一样,更不用说共产主义高级阶段了。那么是哪里出现了问题?其实,马克思当时所设想的共产主义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力巨大的发展基础上,它的基本矛盾不断被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的一种崇高的社会理想,可是中国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是特殊的国情与马克思主义具体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是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由于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物质财富不丰富、人的思想觉悟不高的情况下,如果一味实行计划经济、绝对的清一色公有制、否定市场经济,那是不可能的,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比如以前实行的人民公社化和一大二公以及苏联的解体教训就是给我们最好的借鉴。所以正是总结国内外的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后,才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必须从国情出发,才使我们清醒地意识到必须要走改革开放之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逐渐消除两极分化和剥削,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为更高共产主义阶段做好充分准备,到那时候,“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294。

总之,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形态》中,运用唯物史观确立了共产主义的理论前提是现实的人,科学地批判和剖析了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所包含的一切矛盾冲突来阐述对未来新世界的美好构想,即通过消灭劳动、消灭分工和消灭私有制来达到共产主义,正如《形态》中指出的“在共产主义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1]85。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一种美好社会啊!尤其是现在世界各国深受苦难和被剥削的人民,更是他们所向往的世界。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社会主义社会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需要长期的实践过程,何时才能向共产主义过渡,这需要我们每一代人在实践过程中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去探索和认识,切不可急于求成,否则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正如邓小平指出:“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财富获得极大丰富以及人的各方面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想必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描述的共产主义一定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认可。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9-380.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单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试析 第12篇

一、《傲慢与偏见》简介

简•奥斯汀出生在一个条件优越的乡村家庭,父亲是学识渊博的牧师,母亲出身于富有的家庭,也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所以,虽然简•奥斯汀没有上过正规的学校,但是因为她的家庭条件很好,以及父母的影响,给她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培养了她的阅读和写作兴趣。由于一直生活在乡村小镇,简•奥斯汀接触的大多是乡村中的各种人物,如小地主、乡绅,所以她的作品大多描述的是普通乡绅的儿女恋爱故事,且语言幽默轻松,通俗易懂,通过喜剧性冲突实现了反讽的目的。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的代表作,作者以英国的乡村生活为创作背景,小说中的主人公伊丽莎白出身于乡村的小地主家庭,家境优越,受到了较好的教育,但是不为世俗之见所束缚,崇尚婚姻自由、人权平等。贵族富家子弟达西对伊丽莎白一见倾心,不顾金钱和地位的巨大差异,坚定地向伊丽莎白求婚,但是没想到却遭到了伊丽莎白的拒绝。而伊丽莎白拒绝达西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达西的傲慢,而达西的这种傲慢是因为地位和金钱上的优势,使他觉得自己比别人高人一定,恰好伊丽莎白是最讨厌这种不平等的地位,所以果断地拒绝了达西的求婚。而且,只要达西有这种傲慢的态度,他就不可能获得伊丽莎白的芳心,只要有这种地位上的差异感存在,他们之间就不可能会有爱情。因此,伊丽莎白通过观察达西的言行、为人处世,尤其是看到了达西逐渐改掉了以往傲慢自负的态度后,消除了对他的偏见,才接受并爱上了他,最终与达西结婚。

从伊丽莎白对达西态度的转变,从拒婚到接受到结婚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有主见、有胆识、自尊心强、自主、聪慧、机智的少女,这些可贵的品质在当时的少女群体中是极其罕见的,也正因如此,她才不会盲目地接受命运的安排,而是对自己的爱情、婚姻有独立的见解,最终与理想的对象缔结美满姻缘。小说主人公伊丽莎白的婚姻观也反映出了作者本人的婚姻观: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结婚是错误的;而结婚不考虑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因此,她既反对为金钱而结婚,也反对把婚姻当儿戏,强调理想婚姻的重要性,并把男女双方感情作为缔结理想婚姻的基石。

二、《傲慢与偏见》女权主义思想的体现

1. 宣扬男女平等的先进意识

18世纪,英国还处于封建社会,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女性一直处于附属和边缘化的地位,在男人看来,女人是头脑简单、能力低下的,他们认为智力最高的女人也比不上智力最差的男人。但是,简•奥斯丁却反对这种歧视女性的观念,她坚信,女性和男性是平等的,有着同样的智慧和能力,在《傲慢与偏见》中,她通过刻画和描绘不同的人物来证实自己观点,如聪明、有主见、理性的伊丽莎白和达西,见识低下的柯林斯牧师、班纳特太太,这两种类型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且也证明了高智商并不一定只是男性的特点,而女性也不都是愚蠢、笨拙的,男人和女人一样,都有优点和缺点。而且小说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其智力和能力不逊于任何一位男士,即便是小说中最优秀的男士——聪明睿智的达西,也被伊丽莎白的言行举止所吸引和折服,并因为伊丽莎白转变了自己固有的思想,走出了傲慢与偏见的误区,由此可以衬托出伊丽莎白是一个聪慧、思维敏捷且有教养的女性。作者简•奥斯丁正是借助这样一个独立自主、睿智聪明,且有较强自尊心的女性批判了当时女性被置于不平等地位的社会现状,并强调女性不是男性的附属品,不需要通过取悦男性来获得认可和地位,而应该拥有与男性平等的权利。

2. 反对世俗婚恋观

在《傲慢与偏见》这部小说中,简•奥斯丁批判了金钱和地位至上世俗婚姻观,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英国社会,“金钱决定婚姻”是当时非常盛行的婚姻观念,如小说第一涨的第一句话就是“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一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这句话很直接地表明了当时社会的世俗婚姻观念。当时的法律规定,女性没有家庭继承权,而班纳特先生的孩子们都是女孩,所以如果班纳特先生去世的话,他的全部财产将会由远方的亲戚柯林斯继承,而他的妻女将会一无所有,甚至陷入流落街头的地步,因此班纳特太太的生平大事就是嫁女儿,希望女儿有好归宿。愚蠢自大的柯林斯也是世俗婚姻观的拥护者,他认为自己终将会继承班纳特先生的家产,向伊丽莎白求婚就是对这家人的恩赐、施舍、照顾,而当伊丽莎白拒绝他以后,他很快把求婚目标转向了伊丽莎白的好朋友——落魄贵族的女儿夏洛特,在柯林斯看来,即便夏洛特相貌平平,家境中落,但是她的的身份尊贵,能与贵族结亲,可以帮助平民出身的他跻身上流社会。因为,当时的英国在长期的封建阶级统治下,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出了金钱,地位也是决定婚姻的重要因素。夏洛特并不蠢笨,她当然明白柯林斯向自己求婚的真正原因,但是她为了保证自己以后有衣食无忧的生活,还是向世俗婚姻观妥协了,接受了柯林斯的求婚。

伊丽莎白非常反对这种世俗的婚姻观,她蔑视好友夏洛蒂金钱至上的婚姻观,对于妹妹琳达因性而草率结婚同样嗤之以鼻。在她看来,建立在经济基础上或是建立在美貌和情欲上的婚姻都是不幸的,只有拥有爱情的婚姻才能幸福长久,这也是伊丽莎白拒绝了两桩有利可图的婚姻的最真实原因,最后她也得到了纯洁美满的真正以爱情为基础的幸福婚姻。可以说,简•奥斯丁成功塑造出伊丽莎白这一新时期女性形象,她借助伊丽莎白表达了自己对婚姻的态度——要建立在男女平等基础上,进而表达了对传统婚恋观念的批判思想。

3. 蔑视世俗礼教

19世纪的英国,虽然处于君主立宪制的社会,但是每个家庭不论经济状况如何,都非常重视对女子的教育,要求女孩接受淑女品德和淑女才艺两方面的教育,淑女品德包括逆来顺受、深居简出、恭敬有礼;淑女才艺是指精通绘画、唱歌、演奏乐器等能够吸引男人目光、取悦于男人的本领。而小说的主人公伊丽莎白,虽然接受了较好的家庭教育,但是并不屈从于世俗观念,她鄙视世俗礼教,有较强的反抗意识和自尊心,她的很多言行都是对世俗礼教的挑战,违背了“淑女品德”的要求。比如,当时的社会要求女子深居简出,而伊丽莎白为了看望生病的姐姐,不顾世俗的要求,冒雨穿越三英里泥泞的田野,当她出现在所谓的“上流人士”面前时,已经毫无仪表可言。这样的行为在世人的眼里是非常另类的,可是伊丽莎白却不理会他人的看法,依旧随心而为。再如,伊丽莎白应邀出席贵族凯瑟琳夫人的宴会,当所有的人都毕恭毕敬甚至趁机讨好凯瑟琳夫人时,唯独伊丽莎白一直保持平静,她甚至当面谴责凯瑟琳夫人“不近人情,无理取闹”。

另外,伊丽莎白对“淑女才艺”不以为然,不管是音乐、舞蹈,还是绘画、器乐演奏,她都不是很擅长,所以当伊丽莎白被要求在众人面前展示才艺的时候,她非常随意地弹奏了一首乐曲。这种漫不经心也体现出了伊丽莎白不想自己成为取悦男人的玩物,在她看来,女子展示才艺只不过是一些世俗的游戏,而她对这些游戏不屑一顾,足以体现出她对世俗礼教的蔑视。

三、结语

简•奥斯丁作为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女性文学的代表,以女性的独特视角和作家敏锐的眼光,体察到了19世纪英国女性群体不被尊重、不受重视的尴尬状态,因此在其作品《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丁开创性地揭露了当时男权社会对女性的轻视、剥削,以及对女性思想和人性的摧残,所以,她借助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宣扬男女平等、反对世俗婚姻、蔑视世俗礼教的言行,赞扬了在男权社会背景下女性群体对于自身尊严、人格以及男女平等地位的无限追求,对幸福平等婚姻的渴望,为女性群体捍卫了尊严、自由、独立。可以说,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奥斯丁这一思想是具有一定进步意义的,也为后期世界妇女解放运动产生了一定的导向意义,她对于女性主义的关怀无疑为整个女性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开拓性贡献。

参考文献

[1]唐影.再论《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主义关怀[J].长城,2010(4).

[2]张潇潇,贾芳.《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主义思想的体现[J].长城,2013(3X).

[3]荣云.萌芽中的女性意识——浅谈《傲慢与偏见》[J].青年文学家,2009(4X).

[4]姚晓晖.《傲慢与偏见》女权主义思想析论[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6).

[5]陈梅.从《傲慢与偏见》谈简·奥斯丁的女性主义思想[J].作家,2011(18).

[6]黄木健,宋启军.《傲慢与偏见》折射的女权主义价值解读[J].作家,2014(8).

[7]王钰灵.从《傲慢与偏见》看女性主义思想[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5(1)

上一篇: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下一篇:目录检索方式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