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头脑》范文

2024-09-13

《政治头脑》范文(精选9篇)

《政治头脑》 第1篇

关键词:头脑风暴,课堂教学,创造性思维,集思广益,优势“,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式

“思想政治课乏味, 学而无用”、“学思想政治学科只是应付考试……”当我听到这些对政治学科的态度, 我就问:“思想政治学科真的只是为了考试吗?”其实不是的。不信, 大家跟我一起来尝试“头脑风暴”。“头脑风暴”原本是美国学者阿历克斯·奥斯本于1939年在研究精神病人时, 发现病人头脑中短时间内会产生大量的胡思乱想, 称这种思维紊乱现象为“头脑风暴”。它主要是通过强化信息刺激, 促使思维者展开想象, 引起思维扩散, 在短期内产生大量设想, 并进一步诱发创造性设想。后借用这个概念来比喻人的思维高度活跃, 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就像是核裂变中的链式反应一般, 在参与者之间思维激活思维, 智慧催生智慧, 使各种设想在相互碰撞中激起脑海中的创造性“风暴”, 各种难题因之迎刃而解。我认为“头脑风暴”法正符合思想政治的课程新理念的活动方法之一。它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 让学生共同参与, 交流信息, 合作学习, 相互促进;也可以激活学生思维, 使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尽快反射出尽可能多的想法, 克服畏难情绪。从而提高了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教学中的“头脑风暴”, 首先, 要明确议题。我一般要求学生课前对“议题”先“热身”。“热身”活动在于通过学生对相关知识和信息的联想, 激起他们参与活动的热情, 主要是为课堂教学的作准备, 保障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其次, 形成头脑风暴小组。我会根据不同的班级的特点, 合理调配调皮的学生和控制能力强的学生, 保证各小组既能合作学习又能选出有威信、有组织能力, 能严格执行讨论程序和规则的负责人, 形成头脑风暴小组。最后, 组织头脑风暴讨论。学生展开讨论前, 教师一定要强调“头脑风暴”过程管理基本原则 (我是把“头脑风暴”的规程贴在学习栏) , 以保证讨论气氛的轻松自由。“头脑风暴”可以让他们相互启迪, 达到思维的互补, 最后形成集思广益。正是俗话所言:“三个臭皮匠, 抵得上一个诸葛亮!”如:我在讲授《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课题时, 我首先问:“当今中国的发展有哪些机遇?又面临着怎样的挑战?”“热身”活动使学生很快能从前面所学的知识中, 总结出当前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突然有一学生说:“钓鱼岛主权, 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挑战。”此话一出, 其他同学的思维活跃起来了。我趁着学生的探究热情抛出问题:“你认为国家应该怎样面对机遇和挑战, 才能更好地发展呢?”同学们又不自觉地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结果发现他们的方法有来自教材观点, 也有来自时政分析。如:国产汽车要不断提高技术创新, 推动汽车产业发展;三打两建要持之以恒, 保证国货质量;加强执法力度, 杜绝醉驾等等。此时“个人责任”教育顺理成章提出了。“作为中国的一个公民, 你准备怎样做?”大部分学生回答好好学习, 遵纪守法。而一位调皮的学生说:“我从今以后不打架, 不抽烟, 好好孝敬父母。”另一位学生说:“我按时交作业, 考试不作弊。”还有位学生说:“我长大了当兵去, 保卫我们的神圣领土。”我最后和同学们一起得出结论:我们必须要做好自己分内的事, 理性爱国!通过热烈的讨论分析, 同学们更深刻的认识到国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更加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这样既复习了旧知识又轻松地掌握了新知识, 更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 把每个学生不同的知识背景、思维习惯、观察问题的角度和方法发挥出来, 开阔思路, 丰富想象,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改善学习策略, 提高了学习质量。

实践证明, “头脑风暴”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能发挥有以下几优势:第一, 有助于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帮助学生对新知识的识记、回忆与再认, 解决大多数学生由于教材知识点分散而容易遗忘的问题, 从而使复习效果事半功倍。第二, 有利于开发集体的创造力。小组的讨论分析, 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正如英国文学家肖伯纳说的:如果你有一个苹果, 我有一个苹果, 我们彼此交换, 你我仍然只有一个苹果。但是, 如果你有一种思想, 我也有一种思想, 我们彼此交流, 那么, 我们每个人将有两种思想。第三, 能够锻炼学生综合能力。合作学习中有利于学员的思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快速记笔记的能力等。“头脑风暴”教学法, 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各自不同的知识结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自然合理地亲历“头脑风暴”分析的过程, 我们的课堂就不再乏味, 学生的学习也不再固封在条条框框的政治理论中。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式、参与式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美]奥斯本.创造性想象[M].王明利, 盖莲香, 汪亚秋, 译.方仁杰, 校.中国发明创造者基金会, 中国预测研究会, 1985.

[2]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头脑急转弯 第2篇

2. 谜语:何时是离婚最好的日子?答案:月日(自由日)

3. 谜语:死前放屁又叫什么?答案:绝响

4. 谜语:一个瞎子射击一个帽子,怎么样一枪就中?答案:把帽子挂在枪口上

5. 谜语:什么东西生的不能吃,熟不能吃,边烤边吃?答案:香烟

6. 谜语:小明今年12岁,为什么只过了三次生日?答案:小明的生日是2月28日

7. 谜语:点一横长,一撇飘南洋,南洋有个人,只有一寸长。(打一字)答案:府

8. 谜语:一只青蛙掉进三十公尺深的枯井,如果它每次能跳二公尺高,它需要跳几次才能跳出井口呢?答案:那么深的枯井他早就摔死了

9. 谜语:七分熟的牛肉遇到八分熟的牛肉,为什么他们不打招呼?答案:因为它们不熟

10. 谜语:什么东西要藏起来暗地里用,用完之后再暗地里交给别人?答案:底片

11. 谜语:在路上,它翻了一个跟斗,接着又翻了一次(猜字成语)答案:三翻两次

12. 谜语:山坡上有一群羊,来了一群羊。一共有几群羊?答案:还是一群呀!

13. 谜语:耶稣是哪一国人?答案:天国

14. 谜语:阿弟竟成功的用面线上吊自杀成功,为什么?答案:摔死的...

15. 谜语:布和纸怕什么?答案:布怕一万,纸怕万一。(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头脑奥林匹克 第3篇

纵行:

一、指运动员用手(双手单手都可以)拿着篮球扣进篮框里。

二、著名歌手王力宏、张明敏都曾演唱过的歌曲。

三、中学的初级阶段。

四、一种比较先进的测试方法,它是指通过一系列手段,将人的某些心理特征数量化,来衡量个体心理因素水平和个体心理差异的一种科学测量方法。

五、一种方便的移动电话设备。

六、水球运动专门游泳技术。指在原处或游进中,身体由俯卧姿势突然成直立姿势向上窜起的技术。

七、碳酸饮料的代表。

八、美国电视连续剧,讲述从澳大利亚悉尼飞往美国洛杉矶的海洋航空公司815航班,在南太平洋一个神秘热带小岛上坠毁后生还者的生活和经历的事。

九、Google公司提供的电子地图服务,包括局部详细的卫星照片。

横行:

1.新上映的一部3D电影。

2.一种充满复杂通道的建筑物,很难找到从其内部到达入口或从入口到达中心的道路。

3.成语。指时机难得,必需抓紧。

4.把心比作琴,拨动了心中的琴弦。形容事物激动人心。

5.新型主题游乐公园的通称。

6.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剧作家、诗人、思想家。

7.大型多人在线全三维网络游戏《完美世界国际版》 当中一关卡。

8.江苏省镇江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以河豚为代表的“长江三鲜”,味美绝伦,蜚声四海,吸引着无数中外佳朋。

9.出自毛泽东《水调歌头》。

趣味数学

算式中的汉字各表示几时,这6道算式能够同时成立?(吴长顺)

小璐犯错了

小璐动了哪1根火柴,使原先成立的等式变成了这样子?(alpho)

上期小璐填字答案

忍者龟大逃亡!

如图所示,忍者龟从图中的红点出发,按照一定的规律行进,红线显示了它的移动路线,直至终点——蓝点。请你找出忍者龟遵循什么规则移动的?这个规律在哪个点发生了改变?

上期眼力大比拼答案

上期智力大挑战答案

345与456

头脑风暴作文 第4篇

“美国第一位宇航员叫什么名字?”主持人响亮的声音透过荧屏回响在我的耳旁。“唔,这个问题太难了。”虽然对于我来说简直是难如登天,但嘉宾却很快回答出来。

这个节目就是江苏卫视的《一站到底》,这个家喻户晓的节目要到每个周末的10点多才姗姗来迟。虽然如此,但依然有许多粉丝准时守在电视机前等候。

电视中的很多题目蕴藏着很多的知识,丰富了我的生活。有时我知道的题目,嘉宾答不上来,我会急得面红耳赤,恨不得立刻跑上去告诉他答案。眼睁睁看着红灯亮起,只能掉下擂台,真为他们惋惜。获胜者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励。有时看着题目,老妈说:“这题太简单了。”结果自信过了头,答案错得离谱,她的表情和嘉宾一样,一脸的不可思议,瞠目结舌地盯着电视,好像主持人李好的脸上有答案一样,无比懊恼地来一句:“唉,就在嘴边,就是说不出来!”

金牌主持人李好的幽默,总是很好地化解了攻守擂双方剑拔弩张的气氛,让节目趣味性十足。有一次,一个清华学子和北大教授互不相让。一个说:“哼,今天我来领教北大教授的.厉害。”“承让,要知道姜还是老的辣。”双方唇枪舌剑,你来我往,都是一副稳操胜券的样子。中途李好接话:“哇,来自名牌大学的人就是不一样,这让我这只念到大专的人情何以堪哪。”大家都为他的自嘲鼓起掌来。

这个节目不仅生动有趣,让我了解了课本以外的许多知识,连一些以前闻所未闻的东西也懂得了不少,真是一个开拓视野、老少皆宜的好节目。家里的老太也经常拿里面的问题考我:“小东西,你知道龙虾的血是什么颜色吗?”我脱口而出:“当然是红色的了。”老太哈哈笑道:“错了,龙虾是冷血动物,血是蓝色的。”我听了大吃一惊,从此更喜欢这个节目了。

这么“涨姿势”的节目你还不赶紧看一看吗?

江苏省金坛市华罗庚实验小学

六(9)班章胜哲

头脑奥林匹克 第5篇

游戏规则:根据横向、纵向提示说明,把相应的文字填入答题纸的空格处。

纵行:

一、亚太地区最大的网络零售商圈。口号:淘!我喜欢。

二、成语。比喻用尽心思。

三、电视游戏《拳皇》系列中的女性角色之一。

四、德高望重的领袖。

五、台湾艺人贺军翔的绰号。

六、第83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七、韩国著名电影演员、歌手。代表作品《我的野蛮女友》。

八、盖在路旁或花园里供人休息用的建筑物,面积较小,大多只有顶,没有墙。

九、胎生动物一次怀胎生下两个个体的情况。

横行:

1.诗句。出自李白《菩萨蛮》。

2.成语。比喻虽然年龄已大或脱离本行已久,但功夫技术并没减退。

3.成语。才能或武艺当代第一,没有人能比得上。

4.运用身体各部位的肌肉和关节,随着音乐的节拍,加上自己丰富的想像力,创造出令人惊讶的舞步。属于难度较高的街舞类型。

5.轮胎的通称。

6.日本漫画家青山刚昌作品《名侦探柯南》中的人物。与主角柯南等人组成少年侦探团,是个很爱吃的小鬼。

7.成语。极其完善,极其美好。指完美到没有一点缺点。

8.贤良有才能。

挑战第二关智力大挑战

超级等式等你来判断

数字链a和b都是由数字0、1、2、3、4、5、6、7、8、9组成的,请将它们分别剪成一位、两位、三位、四位数,可以用来拼成一道乘法等式。试试看,你能够完成吗?

剪一剪,就明白了

这里有四种图形,一个长方形,一个三角形,一个圆和一个梯形,并且给出了它们的中心点。请你想想看,哪个图形只要经过中心点,随意一剪(直线)都能够成为完全相等的一对图形?

挑战第三关眼力大比拼

头脑风暴 第6篇

1.一边绿,一边红;一边喜雨,一边喜风;喜风的怕水,喜雨的怕虫。()

2.有人躲一边,有马冲上前,有口多请教,有耳能听见。()

3.横向看是三,竖向看是三,三三不是九,只见四个口。()

4.本字多一横,大字少一竖,禾字多一撇,才字少一捺。()

二、填古诗,知成语。

1.等闲识得东风面,_总是春。(朱熹《春日》)

2._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3.欲把西湖比西子,_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4._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三、读故事,出点子。

从前,一个农夫要渡过一条湍急的河流,同时他必须把随身携带的一只狼、一只山羊、一棵白菜也带过河。他有一只小舟,但这只小舟只能载他和一个随身携带的东西:或狼,或山羊,或白菜。但农夫忧心忡忡,因为狼吃山羊,他不能把狼和山羊放在一起;因为山羊吃白菜,所以他也不能把山羊和白菜放在一起。

同学们,请你帮农夫出出主意吧,他该怎样安排渡河的顺序,才能成功地把狼、山羊、白菜安全运送到河的对岸呢?

(答案本期找)

参考答案

一、秋门田木

二、万紫千红春色满园淡妆浓抹粉身碎骨

如何刮好“头脑风暴”? 第7篇

在“头脑风暴”的过程中, 与会者的讨论是在没有规则的情况下进行的, 因而可以自由发挥, 这样最终可以得到很多观点, 并从中得出问题的解决办法, 这是平时的严肃会议所达不到的效果。在“头脑风暴”中, 参加者先陈述各自观点, 中间不予打断, 不予评判, 直到最后再对这些观点想法作评估。“头脑风暴”可以避免在做群体决策时出现的“群体思维”, 即群体成员间相互影响, 最终结果可能服从权威, 也可能服从大多数人的意见。

是什么毁掉了“头脑风暴”?

“头脑风暴”本是一种简单、快速、有效的活跃群体思维, 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但是就像下面的案例, 有许多组织在“头脑风暴”的应用上遇到挫折, 觉得这种方法浪费时间没有效果。一场差的“头脑风暴”不仅得不到好的主意, 还会令人受挫, 消磨积极性。

收到一个什么案子, 不管三七二十一, 先来一轮“头脑风暴”, 这是很多美国公司的作风, 那意思是让你冲破陈规, 发挥创造性, 集思广益。在美国还有这么一种“潜规则”, 就是一个人要是在“头脑风暴”的时候总是不积极, 那他就“好景不长”了。说得不靠谱可以, 但不能不说。结果, 弄得很多刚入职的孩子们也都争先恐后地“满嘴跑火车”。

现在, 这一作风传到中国来了。要命的是, 中国的孩子们从小受的教育是“三思而后行”“慎言”, 很多人不太适应这种“风暴”的方式。何况, 跟老板们“风暴”一轮之后, 回来还得跟自己的团队继续“风暴”, 一天时间往往就这么“刮”没了。“风暴”刮过之后, 本来方向明确的人, 现在不明确了, 每个方案都不错, 谁也说不清到底哪个方案更好。

每次“风暴”结束时我做总结, 自我感觉就如同风灾后的重建, 总结完再问手下的小经理, “明白了么?明天照今天的讨论会出个策划案给我。”她满眼迷惘地回答, “明白了。”第二天, 拿到了她的策划, 感觉跟飓风吹过的新奥尔良没什么区别。总而言之, 风暴后的头脑, 绝对是重灾区。

是什么毁掉了原本充满灵性和创意的“头脑风暴”?事实上, 人们在刮“头脑风暴”时受挫的真正原因, 是因为他们没有遵循“头脑风暴”的原则, 也没有恰当地使用“头脑风暴”的方法。“头脑风暴”不应该是灾难性的、令人紧张而厌烦的, 不应该是不靠谱的“胡说”, 也不应该是衡量个人是否积极活跃的标准, “头脑风暴”应该是轻松、有趣和充满活力的群体思维活动。那么, 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头脑风暴”的作用呢?

如何刮好“头脑风暴”?

要想充分利用好“头脑风暴”, 一定要在“风暴”的前后做好以下几点:

做好会前准备活动。要想使“头脑风暴”快速而有效的进行, 需要在会前做足准备工作。除了让人感到轻松愉快的室内环境, 例如将座位设计成圆形, 会更易于形成平等的气氛。同时, 要准备一些与议题有关的资料, 在开会的前一天发给大家, 这样做可以使与会者充分了解问题, 做到有备而来, 提高会议的效率。会议开始时, 可以先讨论一些与创造力有关的题目, 不仅可以活跃气氛, 同时还可以启动大家的创造性思维。

设定明确目标。进行“头脑风暴”首先要有一个目标, 否则大家的思维就会“漂浮”不知去向。设定这个目标的最好方法, 是将其变成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样, 目标就会有方向感。在目标设定的过程中, 要注意几个问题:

首先, 要避免提出模糊性的目标问题, 例如, “我们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就不如“我们如何才能在第一季度将销售额增加25%?”具体明确;其次, 要知道不是任何问题都适合作为目标的, 问题需要具有一定的难度, 就像案例中的公司, 把接到的案子一概都“头脑风暴”是不可取的, 有些简单的案子, 只需某几个人或某个团队来做决定就可以了;再次, 要注意目标的实现要有个时间的限定, 例如, “我们打算在下面的一个小时里, 想出50个创意, 再从中筛选出3到4个最好的想法。”

选择合适的参与人员。“头脑风暴”是一场“专家”讨论, 并非是有关人员就可以参与。例如, 有关研发的问题, 也许行政人员就不适合参加。上文案例中所提到的新手问题, 就是因为他们暂时还不算是专家里手, 因此, 再怎么“风暴”也不大可能提供真正有意义的创造性思维结果, 绝大多数会不着边际地“刮”, 真的是“才思泉涌, 离题万里”。因此, 有些新手或相关人员可以参会, 但不必急着发言, 可以就自己擅长的问题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避免马拉松式的长谈。“头脑风暴”的时间最好掌握在几十分钟内。美国创造学家帕内斯认为, “头脑风暴”的时间以30~45分钟为宜。时间太短, 与会者的观点不能充分表达, 也可能慢热型人的思维还未充分打开, “头脑风暴”就结束了。时间太长, 甚至达到几个小时以上, 与会者就容易疲劳。案例中的情况就有些夸张了, 一天的“头脑风暴”会让所有人疲劳得失去方向感。

如果议题确实需要较长时间来讨论, 那么, 最好把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 这样先逐个解决完小问题, 大问题的解决方案也自然就明了了。

避免过早评判。“头脑风暴”未到收尾时是不能对任何提议进行评价的。既不能肯定, 也不能否定。这是因为评价会扰乱大家的思维角度, 假如在进程中对某个提议给予了肯定, 会导致大家的思维向这一方向倾斜。若给予了否定, 又会无形中将大家的思路带到相反的方向去。

此外, 进程中的评价会牵制大家的精力。例如, 评价者本可以用这段时间思考更好的解决方案, 而被评价者则开始关注自己的提议是否得到大家的认同, 而之后的提议者在发言之前就会关注大家的反应, 中断了自己的思路。因此, 评价可以放在会议的结尾, 否则就会影响“头脑风暴”的效率。

老板不要亲自主持。“头脑风暴”的要点, 是参与人员不受任何条条框框的约束, 思维自由驰骋, 从问题的不同方向, 不同层次提出解决办法。这个过程是需要宽松的环境的, 如果是老板主持会议, 他可能会不自觉地设定一些限定规则, 例如要求大家轮流发言, 而不是自由发言;如果老板是一个思维敏捷的人, 还可能在一些人的奇思妙想尚未陈述完便出口打断了, 结果“头脑风暴”成了老板的“一言堂”。老板主持还会带来一个负面影响, 就是与会者无形中会有一种压力感, 迫使他们不得不在思想未成熟前就讲出来, 为的是给上级留下积极的印象, 这样会使“头脑风暴”的质量大打折扣。就像案例中所说到的, 不得不回去与自己的团队刮第二次“头脑风暴”。

做好收尾工作。“头脑风暴”过后, 得到了大量有关问题的提议, 但这并不是风暴的结束。我们进行“头脑风暴”的初衷, 是通过讨论得到一个解决问题的最好的方案, 所以, 还要对众多提议进行筛选。就像上述案例中, 由于最后没有通过恰当的方式讨论清楚哪个方案好, 而只是由一个人做了判断, 这样的“头脑风暴”是有头无尾的, 因此就没能达到“头脑风暴”的目的。

关于按钮的头脑风暴 第8篇

按钮“考古学”

计算机、平板电脑或是智能手机里实在能找到太多的各式按钮, 大部分按钮上都用了图标来表达按钮的作用, 虽然不同的数字产品操作界面有很大的差异, 但观察它们按钮图标的设计, 却能发现不少共同点。可以让大家一起来找一找, 有哪些图标绘制的是现实生活中的器件?例如, “设置”按钮常常画成一个齿轮或一个扳手。而音乐播放器的按钮图标可能是一副耳机。

有些按钮上的图标的含义虽然一目了然, 但图标上所画的东西, 在真正的生活中已经很少用到了。比如说, 电影播放软件的图标常常与电影胶卷有关 (如图1) , 实际上, 没有人会在家里用胶卷来放电影 (即便是电影院也越来越少使用传统的胶卷了) 。又比如, 大部分软件的“保存”按钮都画成一张软磁盘的样子, 不过对新一代的计算机使用者来说, 他们可能从来也没见过软磁盘, 在计算机或是平板电脑的操作系统界面中“考古”可能是一项有趣的活动, 里面能找出老式的照相机、老式移动电话、磁带录音机……

按钮里的思维定式

为什么“主页”按钮的图标是一栋小房子?因为英文中, 主页就是“homepage”, 可以看出, 图标的选用受到了语言的影响。类似的例子无疑还能找出很多, 如“超链接”是一根链条, 而下载常常是一个下箭头……

有些图标形象折射出非常奇妙的语言现象。比如, 为什么“后退”是往左, “前进”是往右, 而看见上箭头, 就会想到父一级的文件目录呢 (如图2) ? 这些小问题未必能找到标准答案, 但都是值得展开头脑风暴的好话题。

创造“历史”

有些按钮图标不仅历史悠久, 而且已经成为工业标准。比如 , 显然与二进制有着密切的关系。不过, 大部分按钮图标的图形设计并不受标准的约束, 从各式按钮图标中可以品出设计者的独特匠心。例如, “复制”是两份一模一样的文件, “附件”是一个回形针……可是, 某些按钮的图标也颇有些奇怪, 有时候“预览”是一个放大镜, 有时候“放大 (zoom in) ”也是放大镜, 而“搜索”也是放大镜。假设时间倒流, 所有的按钮图标都必须重新设计, 那么大家将会使用怎样的图案来代表计算机中按钮的功能呢?

给学生一个灵敏的头脑 第9篇

一、训练思维,培养能力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久了也许会被遗忘、被淘汰,而能力则不会。随着社会的进步,具有创新再生能力的知识才真正成为力量,尤其在信息化时代,知识呈爆炸型增长,能力的培养比什么都重要。思维是能力的核心,从培养思维能力入手是化学教学的第一要义。在此理念的指导下,笔者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注重训练学生思维的批判性、灵活性、深刻性、敏捷性和创造性,从而形成了“以思维训练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1. 暴露思维过程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研究教学首先要研究学生。从学生已拥有的知识、兴趣爱好和心理特征出发,研究学生的学习思路,并把教材的编写思路、教师的教学思路的形成过程暴露出来,谓之“三展开”,即展开凝结于教学内容中科学研究的思维过程,展开教师附载于教学活动的教学思路的形成过程,展开学生探究化学奥秘的思维过程,从而使学生、教材与教师三者的思维合拍共振,使学生与教师的思维发生碰撞,产生共鸣,变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为自主思维、主动探究的过程。

2. 激发思维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思起于疑,无疑则无思,无思不成学。化学教学应以“疑”来唤醒、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和热情:或故意制造错误设疑,或对照比较设疑,或易混淆处设疑,甚至在无疑处设疑。“疑”扣住了学生的心理特点,“疑”抓住了学生学习的兴奋点,“疑”犹如磁石一般诱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思维活跃。

3. 培养思维品质

课堂教学中学生仅仅愿意思考是不够的。“探究对学生的思维构成了挑战,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要通过教学设计,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乐于思考、敢于思考、善于思考,从而培养思维的品质:抓住本质培养思维的深刻性逆向推理培养思维的逻辑性;善于变通,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快速准确,培养思维的敏捷性;标新立异,培养思维的独创性……探究使学生的思维受到最好的锻炼,在培养思维品质的过程中,学生学会怎样思考问题、怎样分析问题、怎样解决问题;在亲历知识、体验规律的过程中,获得探求知识的途径与方法。

二、注重情感,激发热情

人的心理过程由认识、情感、意志三部分组成。课堂教学过程的实质,从心理学角度看,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认识、情感、意志方面的交往过程。纯洁的动机、浓厚的兴趣、炽热的情感、坚强的意志等都是学生学习的推动力量。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尤其要注重情感教育,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热情,磨炼学习意志,进而发挥化学课程培养学生人文主义精神和科学探究精神的重要作用。

1. 让化学贴近生活

“学习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除了表现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知识外,更主要的是强调:学习活动的设计要源于生活,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服务于生活。即在生活中、通过生活、为了生活,开展学习活动。”《化学课程标准》也强调,教师要从学生已有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所以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适应生活实际、社会实际的内容,加强书本与生活的联系,强调化学学习的重要性,使化学贴近生活,使学生对化学产生亲切感,从而保持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如在教学中介绍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危害性以及治污的紧迫性,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科学发展观;结合苏丹红、假酒等社会热点问题,增强学生的正义感、使命感。

2. 让学生乐于学习

“课堂不仅仅包括了知识,而且包括了学习者占有和获取知识的主体活动过程。”课程知识是在充满生机的交往过程中构建而成的。教师应通过以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创设情境,制造氛围,张扬化学学科的科学美、实验美,把学生引进一个生动活泼、奇特无穷的物质世界,使学生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和谐,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这样,不仅增强了化学的魅力,提高了学科吸引力,还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求欲,强化了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动机的迁移,使其乐于学习。

3. 让情感得到升华

“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个传统就是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教学过程过分强调本门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而忽视了学生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挖掘教育资源,通过对凯库勒、拉瓦锡、侯德榜等古今中外化学伟人的事迹介绍,增强学生自控能力和抗干扰、抗诱惑能力,培养其质疑、进取、创新、献身的精神,从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通过介绍我国古今化学发展使及其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时代责任感。如强化学生对火药发明过程的认识,从先秦炼丹求不死之药,到唐发现火药配方,到北宋广泛使用于军事,宋元外传后西传,成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城堡和骑士阶层的有力武器,进而推进世界历史进程,以此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再联系到近代,引用鲁迅先生的话,“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以此诱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树立科教兴国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

三、把握“三点”,提高质量

高考旨在选拔素质高、能力强、潜力大的学生,所以高考注重对能力的考查,其考查的能力则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所要求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观察是入门、实验是手段、自学是方式、思维是核心,而其中首要的是“对中学化学应该掌握的内容,能融会贯通,将知识点横向和纵向统摄、整理,使之网络化,有序储存……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化学学习要有效提升学生纵横整理知识的能力,主要把握三点,即考点、热点、难点。

1. 落实考点,盘活知识

所谓考点,是指《考试说明》所规定的考试内容。新课程观下,学生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知识接受者,学生的知识应该更多地通过参与体验来获得。化学教学中怎样有效落实考点呢?笔者从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真正落实考点。让学生了解高考考查的范围和纲目,明确每个考点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构建考点与教材体系之间的联系,使知识体系网络化;同时,让学生明白每个考点的能力要求是属于“了解”、“理解”(掌握)还是“综合运用”,并通过考纲题型示例,认识题型是位于“容易”、“中等难度”还是“较难”水平,这样才能实现学生对考点的纵横整理、存放有序,进而架构知识体系、盘活知识网络。

2. 凸现热点,学以致用

所谓热点,是指历届高考呈现率高的常考考点和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时效热点。前者如阿伏伽德罗常数、氧化还原相关概念和应用物质结构离子反应及离子共存、化学反应速度与化学平衡、电化学知识、pH的计算、盐类的水解、离子浓度的比较、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有机反应及推断等内容,每年必考。后者往往是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如绿色环保、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凸现热点,就要在有限的备考时间内,以高考热点和时效热点为切入口,编选专题,对热点知识突出训练、变式训练,进而在巩固专题复习的同时,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所以教师不仅要对全国各地高考卷所涉及的热点做到心知肚明,还要及时把握当前与化学学科相关的时事热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实际中的问题,达到学以致用。

3. 突破难点,运用自如

所谓难点,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易混淆、难理解的内容。实践证明,只有突破难点,学生头脑中的知识体系才会脉络畅通、启动灵活,运用时才能信手拈来、发挥自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在难点上要舍得花时间、下工夫。或由浅入深,对于一时难以理解的知识点逐级设疑、层层深入;或由简入繁,对于繁琐交叉的综合性内容,采用“剥笋法”,层层剥离,讲清讲透;或由此及彼,在学生疑惑时避免正面直述,而是迂回包抄,借他山之石而攻之,通过类比、联想或模型展示、实验演示,变“虚”为“实”,突破难点。

此外,还要做到基础知识扎实练,新旧知识结合练,易混知识对比练,基本技能专题练,难点知识分步练,同类知识典型练,变式训练经常练。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备考,都要结合实际,重组知识结构,变换教学方式,更新教学视角,使学生对化学学习始终保持新鲜感,获得成就感。

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一个灵敏的头脑,教师光有实践经验是远远不够的,尤其在新知识、新理念不断涌现的今天,教而不研,谈不上可持续发展,将教学与教研结合起来是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也是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所以,在教学中要勤于实践,善于思辨,及时将经验总结提升为规律,做一个科研型的教师。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头脑更灵敏才能使学生更聪明

参考文献

[1]任长松.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勒玉乐.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创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科考试大纲2007年新课程版》

[4]姬秉新,李稚勇,赵亚夫.理解与实践高中历史新课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上一篇:传统武术的文化传统下一篇:终端滑模控制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