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骨钻孔血肿引流术

2024-06-19

颅骨钻孔血肿引流术(精选8篇)

颅骨钻孔血肿引流术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0年5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8例、女性36例;年龄42~79岁,平均年龄为(58.45±11.37)岁;出血量15~50mL,平均出血量为(24.25±8.72)m L;高血压病程6个月~12年,平均病程为(4.75±1.96)年。

所有患者均经颅脑CT扫描确诊,出血部位位于基底节59例、脑叶21例、丘脑9例、小脑5例。就诊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均>6分,并排除就诊时已发生脑疝早期表现、瞳孔散大、呼吸不规则、由于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等其他原因引起的脑出血者[2]。

按照患者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组,A组和B组各47例。对比A、B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出血量、出血部位、高血压病程等的一般资料,均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A组患者给予颅骨钻孔尿激酶溶解引流术治疗。以颅脑CT扫描结果所示的血肿最大层面中心为靶点进行标尺定位,在局部浸润麻醉状态下钻孔。钻孔部位注意大血管、功能区。借助穿刺针将硅胶引流管置入血肿中心,血肿的液体部分可抽吸排出。引流速度不宜过快,血肿量30%~50%排除后停止[3]。术后以尿激酶溶解引流,首次采用尿激酶2万U加等渗生理盐水2m L经引流管注入血肿腔,夹闭引流管,保持30min后开放。之后根据引流情况和CT表现,再次注入尿激酶2万加等渗生理盐水3m L经引流管注入血肿腔,夹闭引流管4h后开放。确认无活动性出血后,采用尿激酶6万U加等渗生理盐水5m L经引流管注入血肿腔,夹闭引流管6h后开放,2次/d,连续治疗5~7d,待血肿消失后拔除引流管[4]。

B组患者给予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患者在全身麻醉状态下接受手术,骨窗直径不超过3cm,十字形剪开硬脑膜并悬吊,探针穿刺后切开脑皮质,皮层切口注意避开大血管、功能区,在直视状态下或显微镜下缓慢抽吸清除血肿,对活动性出血进行电凝止血[5]。术毕在血肿壁贴敷明胶海绵,留置引流管。术后给予控制血压、脱水、抗感染等常规支持治疗[6]。

1.3 判断标准

痊愈:与术前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显效:与术前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为1~3级;有效:与术前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效:与术前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植物生存或死亡[7]。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录入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当P<0.05表示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术后A组达到痊愈7例、显效20例、有效15例、无效5例,其中死亡2例。B组达到痊愈4例、显效17例、有效16例、无效10例,其中死亡6例。与A组相比较,B组总有效率较低,病死率较高,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注:与A组比较,*P<0.05

3 讨论

脑出血后血肿块产生的占位效应不仅可引起周围脑组织缺血,血肿形成和分解过程中还可产生大量凝血酶、补体、降解产物、血浆蛋白等毒性产物,引起继发性脑损伤。因此及时手术清除血肿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速恢复具有重要意义[8]。

目前临床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治疗尚无统一的手术方案,常用的有颅骨钻孔尿激酶溶解引流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立体定向术、血肿碎吸术等。尿激酶是一种纤溶酶直接激活剂,可促进凝血块中的纤维蛋白溶解而起到溶解血肿的作用。尿激酶与颅骨钻孔引流术联合应用,有效弥补了钻孔引流术血肿清除不彻底的缺点,充分表现了其微创、高效、安全等优势[9]。

需要注意的是,颅骨钻孔尿激酶溶解引流术需反复经引流管向颅脑内注射尿激酶,在此过程中需要保持严格的无菌操作,防止引起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增加患者痛苦,影响预后。钻孔引流术中一旦发生活动性出血,应及时去骨瓣手术控制出血[10]。

本研究发现:采用颅骨钻孔尿激酶溶解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比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更具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晓晖,王斌,刘学民,等.早期锥颅抽吸加尿激酶溶解治疗高血压脑出血87例分析[J].实用全科医学,2008,6(3):245-246.

[2]谭昌盛.钻孔引流加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体会[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1,16(6):372-373.

[3]韦海楼.钻孔引流联合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2,5(5A):44.

[4]梁子聪,曾松,陈进,等.不同术式对高血压脑出血老年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0,1(5):372-373.

[5]盖延廷,贾丕丰,贺子建,等.小骨窗血肿清除术与微创血肿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比较[J].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0,4(5):21-24.

[6]邱胜利,吴坤,刘涛,等.CT定向小骨窗开颅联合尿激酶灌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J].安徽医学,2011,32(11):1857-1859.

[7]沈伟俊.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11):48-49.

[8]姜海涛,赵健,陈伟,等.超早期钻孔抽吸置管引流并尿激酶注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J].中国医疗前沿,2007,2(10):7-8.

[9]朱成明,姚文华,王贵富,等.颅骨钻孔尿激酶溶解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比较[J].华西医学,2010,25(10):2035-2038.

颅骨钻孔血肿引流术 第2篇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颅骨钻孔引流术

【中图分类号】R74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8-0057-01

血压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多发于老年人,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由于CT应用于临床,对此病的认识和治疗方法有了显著的提高。我院自2004年至2008年,对57例幕上高血压脑出血采用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共57例,其中男38例,女19例;年龄37~86岁,平均年龄61.2岁。

1.2临床表现根据我国高血压脑出血分级[1]:I级意识清楚至昏睡,不完全偏瘫,16例:Ⅱ级浅昏迷,有不完全偏瘫23例;Ⅲ级中度昏迷,完全偏瘫18例.瞳孔等大或不等大;Ⅳ级深昏迷.完全偏瘫或呈去大脑强直,双侧瞳孔散大,有明显生命体征改变者,不宜行钻孔引流术,未纳入本组。

1.3CT检查基底节出血50例,皮层下出血7例,按多田氏公式计算[2],出血量28~85mL,平均64mL。出血至手术时间:<6h者16例,6~24h者27例,1~3d者11例,>3d者3例。

1.2手术方式所有病例根据头颅CT立体定位,定位时要准确,注意避开脑内大血管及重要功能区,选择头皮相应位置,利多卡因局麻,作一3cm小切口,用双极电凝电灼头皮止血,乳突拉钩牵开头皮行颅骨钻孔,用骨蜡进行颅骨止血,电凝硬脑膜后,“十”字切开,继续对硬膜及钻孔下皮层进行电凝止血;脑穿针穿中血肿后,血肿腔内留置硅胶引流管一枚(该引流管内径3mm,距引流管内口约1cm管壁上有3个直径为2~2.5mm的侧孔),沿脑穿针方向缓慢放入血肿腔:当引流管进入血肿腔后,有暗红色血液或血性液体流出,这时在引流管外口用注射器进行缓慢抽吸;缝合头皮并固定引流管,引流管外口接无菌引流袋。术后复查CT,根据情况适当调整引流管位置,如有血凝块不易抽出,或引流管位置在血肿腔边缘距血肿中心较远时,可根据情况由冲洗管向血肿腔内注入3万单位尿激酶用5ml生理盐水稀释,夹闭引流管2h后开放引流管,可引流出液化的陈旧积血,用同样方法行血肿腔冲洗,每日2~3次。

2结果

所有病人住院均超过24h(本组病人排除放弃治疗、出院后因其它意外死亡以及失去随访的病人),一般术后3~5d可完全或几乎完全消除血肿,然后可拔除引流管,缝合头皮切口。5~6d后拆线。一般住院约15天。术后随防1~3年。根据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功能恢复ADL(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I级为完全恢复,日常生活自理;Ⅱ级为部分恢复.生活自理或可独立生活;Ⅲ级为需人帮助,扶拐可走;IV级为卧床,但保持意识;V级为植物生存状态;本组病例恢复至I级者13例(22.8%);Ⅱ级者19例(33.3%);Ⅲ级10例(17.5%):IV级7例(12.3%);V级5例(8.8%);死亡3例(5.3%)。

3讨论

我国出血性脑卒中占全部中风病人的21%~48%,死亡率和致残率居各类卒中首位,发病后1个月内病死率高达30%~50%,存活者中超过30%遗留神经功能障碍[3]。内科治疗疗效不佳,开颅血肿清除术虽能彻底清除血肿,但需要全身麻醉,手术创伤大、风险大、费用高、愈后也并不理想。通过本法治疗的本组病例,采用的是局部麻醉,手术时间短,损伤小,安全可靠。高龄和一般情况差者均可进行,手术适应证可以适当放宽。病情轻、出血量小(出血部位表浅)者亦可采用此法治疗,可以达到加快血肿清除,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目的。对病情较重和高龄患者,内、外科治疗效果皆差者。应向家属讲明病情,争取早期手术,有时会产生不错的效果。术中应注意:①头皮、硬膜及钻孔下皮层血管进行电灼止血,也可用骨蜡进行颅骨止血,避免头皮、硬膜及皮层血管的损伤出血严防术后硬膜下/外血肿及脑内血肿的发生。②因引流管质地相对较软,且前端圆钝,一般不会损伤脑白质内血管而引起出血,但操作注意要轻柔。③术中抽吸血肿腔,当有负压感时,不可再强行抽吸。一般一次性抽吸计算量的1/3~2/3即可,以防再出血。在手术时机的选择方面:由于高血压脑出血发生后2~3h血肿形成后一般不再增大,并且在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腔压力比整个颅内压力高,其血肿周围脑损害重于高颅压所造成的全脑损害,并且脑出血发病6h后周围脑组织出现海绵状变性坏死、出血等继发损害等。所以有人主张6h内清除血肿是防止或减轻继发性神经细胞损害的最佳时间点。但也有研究表明,症状出现4h内手术清除血肿,止血困难,易复发出血。

我们认为以发病后7~24h为宜。早期清除血肿能减少对周围脑组织压迫,避免脑水肿、脑疝形成及丘脑下部损害出现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利于提高生存质量。但对于出血量大、病情危重、具有脑疝先兆或已出现脑疝的患者,不必过分顾及手术时间,只要条件许可,应立即手术。

参考文献

[1]马廉亭.实用神经外科手册[M].北京: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715-716.

[2]吴恩惠.头颅CT诊断学[M].第2版.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

[3]吴桂贤,吴兆苏,何炳林,等.我国l6省市脑卒中流行病学特征[J].中华医学杂志,1994,5:281-283,325.

颅骨钻孔血肿引流术 第3篇

关键词:脑出血,颅骨钻孔血肿清除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对比观察

脑出血为临床多发疾病, 具有较高的致残率、病死率, 临床多以手术治疗为主, 但效果并不理想[1]。我院给予40例脑出血患者颅骨钻孔血肿清除术取得了显著效果, 现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7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脑出血患者, 经诊断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出血诊断标准[2], 排除伴有严重精神疾病者。患者中男50例, 女20例, 年龄43岁~79岁, 平均年龄 (59.7±9.0) 岁;血肿量在30~120 m L之间;术前双侧瞳孔散大者24例, 单侧瞳孔散大者46例。随机分为A、B 2组, 其中A组患者30例, B组患者40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血肿量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A组患者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 确定血肿位置, 并做一切口, 长度为6 cm, 开小骨窗, 长度为2.5 cm~3.0 cm, 然后通过显微外科技术对血肿进行清除。给予B组患者颅骨钻孔血肿清除术治疗, CT确定靶点, 一般多选择血肿最大的一层中心往后1/3处, 通过立体定向原理对其进行定位。选择适当的颅内血肿穿刺针对血肿进行碎吸, 并用尿激酶冲洗引流。术后给予2组患者同样的控制血压、降颅压等常规处理。

1.3 观察指标

对2组患者血肿清除率及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生存质量进行观察, 主要按照ADL进行评定, 其中生活自理能力完全恢复为1分, 生活自理能力部分恢复为2分, 需要他人协助为3分, 卧床但意识清醒为4分, 植物状态生存为5分[3]。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血肿清除率对比

A组患者清除率≥80%所占比例为66.7%, B组患者清除率≥80%所占比例为87.5%。2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对比

A、B 2组患者术前生存质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术后2组患者生存质量比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 但B组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效果更为明显,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2。

3 讨论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为临床治疗脑出血最为常用的方法, 但因手术操作较为复杂, 且手术视野不清晰, 导致血肿清除并不彻底, 术后再次出血现象较多;同时因其需要对患者行全身麻醉处理, 切口较大, 对脑皮质等造成的伤害较大。而颅骨钻孔血肿清除术无需开颅, 可对血肿直接进行穿刺并抽吸, 不会对脑组织造成较大损伤, 且只需局部麻醉即可, 比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更具有安全性与实效性。但应注意在使用颅骨钻孔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时, 应保证患者脑出血时间在6 h以后, 血肿凝固完全, 避免在手术过程中出现诱发继续出血现象。本文给予2组患者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案, 结果证明颅骨钻孔血肿清除术血肿清除率更高, 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改善显著, 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灿达, 曹国强.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颅骨钻孔溶栓引流术治疗脑出血效果比较[J].社区医学杂志, 2013, 11 (7) :51-52.

[2]曹亮辉, 沈伟俊.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的临床体会[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3, 13 (2) :146-147、150.

颅骨钻孔血肿引流术 第4篇

关键词:神经导航,神经外科,显微手术

回顾2011年至2012年我科采用复旦数字医学Excelim-04神经导航引导下行颅骨钻孔引流术, 包括对自发性脑出血或非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行微创血肿引流术、对脑脓肿穿刺引流术及脑室外引流术共计40例, 手术效果确切, 疗效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0例患者中, 男24例, 女16例;年龄20~76岁, 平均56.8岁;其中基底节区出血13例, 脑叶出血9例, 脑叶出血破入脑室5例, 脑室出血4例, 脑挫裂伤伴血肿形成4例, 出血量25~50mL;脑脓肿5例。入院时患者GCS评分8~14分, 双瞳孔等大等圆, 对光反射存在, 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偏瘫, 肌力0~Ⅳ级, 不存在脑疝表现。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头部CT薄层扫描或MRI扫描。

1.2 手术器械

脑室引流管;导航适配器;复旦数字医学Excelim-04神经导航系统。

1.3 治疗方法

(1) 所有患者术前行薄层CT扫描 (层厚2mm) , 通过CD盘将数据传输到神经导航工作站, 由电脑完成三维图像重建。 (2) 患者均在全麻下用头架固定头部, 安装参考球架, 启动导航工作站, 调整红外线摄像机机臂, 用导航棒完成注册。 (3) 导航定位设计穿刺路径和颅骨钻孔引流术:根据导航定位综合考虑穿刺点到血肿或脓肿中心距离并考虑与周围血管及脑功能区的关系等设计最佳路径, 多以距离血肿中心靶点最近处头皮选择入颅点, 脑室外引流选择常规穿刺部位。常规消毒铺巾, 以入颅点为中心, 采用头皮直切口 (切口长2~3cm) , 颅骨钻孔, 剪开硬膜并止血, 穿刺针引导脑室引流管连接在导航适配器上, 在导航系统实时监控下将穿刺针缓慢送入脓肿或血肿腔中心或脑室相应部位, 可见脓性液体或暗红色血性液体或血性脑脊液流出, 退出针芯后, 对血肿或脓肿者, 引流管连接注射器缓慢抽吸, 一般抽吸10~20mL左右, 术后常规复查头部CT, 引流管位置与术中情况吻合, 位于血肿或脓肿腔中央, 脑室外引流者引流管位置良好。对颅内血肿或脑室积血患者, 术后血肿腔或脑室常规注射尿激酶2次/d, 每次3万U, 夹管2h开放, 术后根据引流血肿量或脑脊液性状、脑脊液循环通畅情况决定术后何时拔除引流管, 颅内血肿者一般术后2~3d脑内血肿基本引流干净并拔出引流管, 脑室积血者多引流5~7d, 脑脓肿者一般引流3~S5d头颅CT复查脓肿腔消失后拔除引流管。

2 结果

2.1 脑室积血、颅内血肿或脓肿消失情况

颅内血肿者术后第1次复查头部CT, 血肿基本消失8例, 残留3~5mL 10例, 残留6~10mL 4例, 残留约15mL 4例, 术后均无再出血及拔管后再出血。脑室积血者多引流5~7d后积血大部清除, 脑脓肿者一般引流3~5d后脓肿消失。

2.2 治疗结果

通过出院评估, 门诊、电话随访, 恢复良好24例;轻残8例;中残6例;重残2例;无死亡病例。

3 讨论

颅骨钻孔引流术包括脑室外引流术是神经外科最基本的手术方式之一, 广泛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脑室积血、非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脑脓肿等疾病的治疗中。颅内血肿的外科治疗有传统大骨瓣开颅、小骨窗开颅及血肿穿刺抽吸等治疗方法, 常规开颅对正常脑组织牵拉重、损伤大, 术后患者反应重、并发症多、恢复慢、病死率高[1]。近年来神经导航技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日趋广泛, 神经导航技术是把神经影像学技术、立体定向技术及显微外科技术通过计算机结合起来, 从而对颅内病灶进行精确的三维空间定位, 并能实时动态跟踪指示靶点的一种技术, 神经导航下颅骨钻孔引流术将手术创伤降低到了最低程度, 比头颅CT定位下常规的颅骨钻孔引流术定位更为准确, 从而减少了手术并发症[2]。尤其对行脑室外引流时侧脑室狭小或者病灶位置深, 常规穿刺困难时, 神经导航辅助更显其优越性[3,4,5]。

通过本组患者治疗体会如下: (1) 患者入选标准:对于颅内血肿患者, 选择血肿量20~60 mL出血部位位于壳核、尾状核、脑叶、丘脑以及血肿破入脑室或脑室出血呈铸形者。对于年龄指征可适当放宽, 只要无重要脏器功能障碍, 患者能耐受手术即可。对高度怀疑为脑动静脉畸形或颅内动脉瘤者则为相对禁忌证, 对血肿量大或出现明显颅内压增高脑疝者, 则需行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及外减压。脑脓肿患者则选择脓肿腔已形成、脓肿腔直径>2cm、壁薄, 不适于保守治疗者, 尤其适用部位深、重要功能区、年老体弱、患有其他严重疾病不能耐受开颅手术的患者。对于脓肿位于非功能区、位置表浅、脓肿壁厚、多房、穿刺排脓效果不理想、可耐受开颅手术的患者, 则建议脑脓肿切除术。 (2) 手术时机的选择:对于自发性脑出血20~60mL的出血量往往不一定危及患者生命, 微侵袭手术的目的既要及时缓解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 又不引发新的出血。因此, 手术时机的选择至关重要。Cushing等指出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水肿较出血本身的损害还严重, 并提出了手术治疗的指征及必要性[6]。本组经验认为手术时机选择在出血后6h后, 此时颅内活动性出血多已停止, 穿刺诱发新鲜出血少, 手术比较安全, 疗效是显著的[7]。外伤性颅内血肿多选择在出血后2~3d血肿相对稳定但保守治疗仍困难及继发性脑水肿高峰前。脑脓肿者我们选择脓肿基本形成阶段至包膜期, 此阶段行颅骨钻孔引流术多能引流脓腔内容物, 避免脑炎期行颅骨钻孔引流术。 (3) 手术方式选择:对颅内出血血肿量大, 严重高颅压, 中线移位, 双侧瞳孔散大, 一侧瞳孔散大时间较长, 脱水后无回缩, 仍以大骨瓣开颅手术减压。总之, 手术方式的选择必须适合病情的发展, 既要考虑出血部位、出血量、病情演变、意识障碍程度, 也要考虑能否有效清除血肿, 因此要针对不同患者选择个体化的手术术式。 (4) 操作过程中穿刺、抽吸、冲洗动作要轻柔, 颅内血肿者首次抽吸血肿量在20%左右即可, 这样既达到减压目的又可减少再出血风险。 (5) 有效的全身管理是手术成功的保障:术前、术中、术后保持生命体征平稳非常重要, 尤其是控制血压应贯穿治疗的全过程。在术中我们使用全身麻醉,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血压和颅内压;术中若有特殊情况应立即复查CT, 以便了解有无再出血, 术后应常规在6、24h复查CT, 确保无出血后颅内血肿、脑室积血者可进行尿激酶灌注。脱水治疗宜适量, 并可结合颅内压持续监测以指导脱水药物的使用, 并同时能及早发现颅内再出血等情况。

神经导航系统是影像导向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治疗颅内病变的最新进展, 是微侵袭神经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适于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的上述疾病中, 辅助使用神经导航易于被家属理解并接受, 增强了家属对手术的信心和对术者的信任感, 提高了医疗安全。常规的颅骨钻孔引流术方法简单, 但是常常出现引流管位置过深、偏出、过浅等位置不理想问题, 而且常常需要多次穿刺, 造成较大损伤、引流效果不佳、病程较长等问题。而神经导航系统则可以在术前制定手术计划, 选择最佳手术入路, 术中精确定位, 实时导航, 多可一次性成功, 从而减少脑组织损伤。术前利用导航工作站可以设计最佳穿刺点, 避开功能区及血管丰富区, 最大限度降低对脑组织的损伤, 穿刺针直接到达靶点中心[8]。穿刺时并可以时时从矢状位、冠状位、轴位像上观察穿刺针的位置, 使引流管处于最佳的理想位置。同时神经导航系统因其定位准确、实时导航、动态示踪, 在神经导航辅助下颅骨钻孔引流术手术中, 可以增强手术医师的信心, 也使手术更加便利, 减少手术创伤, 手术时间缩短, 提高手术效果, 减少并发症。尤其在神经导航辅助下脑脓肿的穿刺引流中, 对于位置深、脓肿腔较小者, 它比常规的脑脓肿穿刺引流术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它最大程度地避免了因穿刺不准所致感染扩散等灾难性后果[9]。

故而, 笔者认为在颅骨钻孔引流术中, 有条件的神经外科常规辅助使用神经导航意义重大, 值得医院推广并普及。

参考文献

[1]刘宗惠, 李十月, 田增民, 等.立体定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1994, 10 (2) :159.

[2]陈平, 史志东, 周克城, 等.钻孔引流治疗早期高血压脑出血的适应证和时机选择[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05, 10 (5) :309-310.

[3]Hayhurst C, Beems T, Jenkinson M D, et al.Effect of electromagnetic-navigated shunt placement on failure rates:a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study[J].J Neurosurg, 113 (6) :1273–1278.

[4]Abdoh MG, Bekaert O, Hodel J, et al.Accuracy of exter nal ventricular drainage catheter placement[J].Acta Neurochir (Wien) , 2012, 154 (1) :153-159.

[5]HyunS J, Su kJS, Kw J T, et al.Novelentry point for intraoperative ventricular puncture during the transsylvian approach[J].Acta Neurochir (Wien) , 2007, 149 (10) :1049-1051.

[6]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 98.:686-771.

[7]刘振川, 王大明, 瞿乐乐, 等.高血压性壳核出血微创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04, 1 (10) :500-502.

[8]Gansla ndt O, Behari S, Gralla J, et al.Neuronaigation:concept,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J].Neurol India, 2002, 50 (3) :244-255.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临床分析 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32例, 女6例, 年龄24~78岁, 平均年龄61岁, 有明确外伤史31例。

1.2 临床表现

以慢性颅内压增高症状为主, 头痛、头晕28例, 反应淡漠、记忆力下降、智力障碍8例, 偏瘫1例, 言语障碍1例, 单侧瞳孔散大2例。

1.3 影像学检查

全部病例均作CT或M R I检查, 表现为颅骨内板下方新月形影, 有占位效应, 侧脑室受压变形, 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 血肿多位于额颞部及额颞顶部。

1.4 治疗方法

26例单孔引流术, 根据CT或M R I定位于血肿最厚处颅骨钻孔, 12例行双孔引流术, 于血肿两端边缘内3~5 cm处钻孔, 尽可能避开功能区, 十字形电凝切开发蓝的硬脑膜, 硬膜下置软质引流管, 大量生理盐水冲洗血肿腔, 闭式引流3~5 d, 复查CT, 提示颅内无明显积液、积气, 拔出引流管。

2 结果

38例全部治愈, 出现并发症8例, 其中颅内积气6例, 脑挫裂伤1例, 残腔积液继发癫痫1例, 保守治愈, 未发生张力性气颅、脑脊液漏及血肿复发。

3 讨论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指头部外伤3周后开始出现症状的硬膜下血肿, 好发于老年人, 占颅内血肿的10%。血肿不断扩大的原因: (1) 老年人生理性脑萎缩、颅内压低, 桥静脉张力增高, 易损伤出血。 (2) 膜内血肿成份发生分解, 形成高渗环境, 脑脊液由蛛网膜下腔不断渗入囊内, 从而使血肿不断增大。 (3) 血肿外膜有大量的新生毛细血管, 释放出大量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局部纤溶功能亢进, 致血肿外膜缓慢出血, 血肿扩大。

有症状的慢性硬膜下血肿需要手术治疗[1]。钻孔冲洗引流术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首选方法, 操作简单, 治愈率高, 单孔冲洗引流、双孔冲洗引流疗效基本相同, 但术后仍有一些并发症, 甚至导致严重后果。

积气: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本组病例共出现6例, 少量积气多在1~2周内自行吸收。关键是缝合切口前尽可能排出颅内气体, 血肿腔内注满生理盐水, 引流管另戳孔而出, 防止张力性气颅发生。术后早期补入大量液体, 不用脱水剂, 促脑复位, 减少气颅发生。

积液:多数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术后复查头部, CT显示血肿腔内有少量积液, 与术后病人脑组织复位缓慢有关, 不需特殊处理。本组1例, 术后残腔积液达40 m L, 因长期患糖尿病、高血压、脑梗塞, 继发癫痫, 保守治疗治愈。

脑挫裂伤:冲洗压力过大造成皮层损伤, 单孔引流时硬膜切口与冲洗腔要有一定间隙, 确保冲洗液流出, 最好用三通管闭式引流。因钻孔小、置管过深或血肿有分隔而误入脑实质, 故置管操作时动作轻柔, 用手持管送入, 手感阻力时即停止。

CT扫描可早期诊断慢性硬膜下血肿, 因包膜不厚, 又无钙化, 故冲洗引流是首选方法, 具有操作简单, 创伤小, 治愈率高的优点。同时要防止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以提高治愈率。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预防, 以提高治愈率。方法我科2000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治3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 其中双孔5I流12例, 单孔引流26例。结果38例恢复良好, 8例病出现并发症, 经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钻孔引流方法简单, 疗效满意, 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首选方法, 重视并发症的防治可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并发症

参考文献

颅骨钻孔血肿引流术 第6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88例, 男62例, 女26例;年龄42~88岁, 平均68岁;有明确外伤史70例 (79.5%) , 轻微外伤史18例 (20.5%) , 其中头部碰伤35例, 跌伤42例, 压伤8例, 不明原因3例;外伤至就诊时间:3周至10个月, 平均2.6个月。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24例 (27.3%) , 糖尿病病史1 0例 (1 1.4%) , 大量饮酒史5例 (5.7%) , 术前服用阿司匹林史3例 (3.4%) 。

1.2 临床表现

头痛、头晕54例 (61.4%) , 双下肢无力、一侧肢体麻木或偏瘫31例 (35.2%) , 恶心、呕吐19例 (2 1.6%) , 昏迷8例 (9.1%) , 表情淡漠、反应迟钝、意识障碍等精神症状7例 (8.0%) , 昏迷伴一侧瞳孔散大3例 (3.4%) , 帕金森病表现、失语、癫痫发作、视力障碍各1例 (各1.1%) 。

1.3 影像学检查

所有病例均行CT检查, 其中表现为低密度影52例 (59.1%) , 等密度影26例 (29.5%) , 高密度影2例 (2.3%) , 混杂密度影8例 (9.1%) ;血肿居左侧36例 (40.9%) , 右侧44例 (50.0%) , 双侧8例 (9.1%) ;中线结构不移位57例 (64.8%) , 移位31例 (35.2%) ;双侧脑室均有不同程度的受压缩小。血肿分布于额颞顶部76例 (86.4%) , 向枕部延伸12例 (13.6%) 。根据多田公式计算血肿量, ≤30ml无明显占位效应8例 (9.1%) , 31~100ml有35例 (39.8%) , 101~210ml有45例 (51.1%) , 平均血肿量110ml。例行MRI检查, T1呈略高或高信号, T2信号增强, 均与C T检查显示血肿的部位一致。

1.4 手术方法

78例采用钻孔引流术, 具体方法:局麻或全麻后, 根据CT或MRI片定位, 选择断面上血肿宽径最大的体表投影部位作为穿刺点, 做好体表标志调整体位。切开头皮至颅骨, 用骨钻钻孔硬膜悬吊二针后十字形切开, 将8号橡胶尿管无阻力地置入血肿腔, 用0.9%氯化钠注射液 (生理盐水) 反复冲洗, 直至冲洗液清亮。保持骨孔位于水平高点, 灌入生理盐水充满血肿腔, 骨孔用明胶海绵封闭, 固定引流管, 逐层缝合。术后留置引流管持续引流。双侧C S D H再钻另一侧。

8例CT检查显示混杂密度影, 考虑存在血肿分隔, 采用颅骨钻孔神经内镜辅助血肿清除术。颅骨钻孔后, 用磨钻适当扩大骨孔, 置入神经内镜及操作通道。在内镜辅助显示下利用机械臂剪开或扩张血肿分隔, 不要强行剥离血肿包膜, 置入引流管, 余操作同微钻孔引流术。

2例经钻孔切开硬膜后发现血肿未液化, 无法抽出, 给予小骨瓣开颅清除血肿并置入引流管, 以防血肿复发。1.5术后处理患者取仰卧、头低足高位, 头略偏向患侧, 通过抬高床位及摆动头位来排除颅腔积气。根据患者状况适当增加补液量, 平均日补液3000ml左右。一般引流管放置2~5天, 最长18天。鼓励患者大量喝水, 同时给予有效抗生素预防感染。脑膨胀不良、血肿腔有较多积液、积气>30ml者, 通过调整头位继续引流。血肿腔与蛛网膜下隙相通、脑脊液漏者, 抬高引流袋 (超过头位l0cm) , 以防脑脊液过多丢失。一般术后3天复查CT, 若血肿枕极侧已闭合压迫引流管, 而血肿额极侧还未完全引流干净, 此时可以退出部分引流管, 以达到充分引流的目的。引流管内无液体流出或CT复查示血肿消失, 可拔管。术后予康复治疗和高压氧舱治疗。

1.6 结果

全组患者均采用钻孔引流术, 术后复查头颅CT, 随访1~6个月。82例 (93.2%) 血肿完全清除或吸收, 6例 (6.8%) 血肿基本清除 (残液量<10ml, 无占位效应) 。术后出现并发症9例 (10.2%) , 其中颅内积气4例, 脑脊液漏1例, 无临床症状的硬膜下积液2例, 均经对症治疗痊愈出院;急性硬膜外血肿1例, 予开颅术痊愈;局灶性癫痫1例, 拔管后症状消失。术后4个月内复发2例 (2.3%) , 其中1例为同侧硬膜下血肿, 1例为双侧硬膜下血肿, 均再次行手术治疗痊愈。住院时间5~16天, 平均8天。

2 讨论

老年人因脑萎缩致蛛网膜下隙扩大, 使桥静脉相对延长并充盈, 增加了血管易损性, 加之脑萎缩使脑移动范围增大, 轻微的头部外伤足以引起其撕裂, 导致硬膜下血肿。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在早期头部受伤时, CT常表现蛛网膜下隙少量出血, 这可能与慢性硬膜下血肿发生有关[1]。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形成并积聚到一定程度和时间后, 可引发非特异性炎症反应, 促使来自硬脑膜内侧的纤维素形成包膜, 包膜由内膜、外膜组成, 内膜即蛛网膜侧的包膜, 很薄并与之粘连不紧, 无血管, 少有纤维蛋白溶酶原;外膜即靠近硬脑膜的假膜, 较厚并与之粘连较紧, 刺激其周围形成一层薄膜, 此膜不断增厚并同时伴有大量发育不完善的新生毛细血管, 引起包膜内继续出血和血浆渗出, 从而形成C S D H。

随着血肿壁新生毛细血管生长形成硬膜下假膜, 纤维蛋白溶解酶活化和血凝块的液化, 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不断进入血凝块。血肿液中纤维蛋白原浓度较低, 纤维降解产物浓度较高, 部分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均明显延长, 显示血肿内外凝血系统过度活化, 致使凝血因子显著减少[2]。另外, 老年人血管弹性和收缩性较差, 造成出血不易自止, 故老年患者血肿量相对较大。

如患者无手术禁忌证, 均应积极进行手术治疗。术中头皮要仔细止血, 术后分层缝合硬脑膜及头皮各层。钻孔时当钻头达到颅骨板障后, 要保持钻头在几乎没有下压力的情况下钻透颅骨, 以免剥离硬脑膜。适当扩大钻孔, 完全止血后开始下一步, 剪开硬膜前行硬膜悬吊, 关闭硬膜时用止血材料填塞颅骨钻孔, 以免形成硬膜外血肿。

剪开硬膜后宜缓慢释放积液, 避免颅内压力骤然降低或脑移位撕裂桥静脉形成新的出血。反复冲洗血肿腔各个方向, 把纤溶物质及血红蛋白降解产物冲洗干净是防止血肿复发的关键环节之一。冲洗时宜缓慢轻柔, 置管冲洗直至流出清亮冲洗液为止。仔细剥离并部分切除内膜, 使血肿腔与硬膜下隙相通, 可减少术后复发。

对CT显示血肿腔内有明显分隔者, 采用颅骨钻孔神经内镜辅助血肿清除术。如果没有神经内镜, 也可选择开颅手术。若钻孔后发现包膜肥厚或凝血块机化, 即改行开颅血肿清除术, 尽可能切除增厚的外膜和内膜。额极、颞极返折处与蛛网膜粘连紧密, 可适当保留, 对脑组织恢复影响不大。

临床上发现, 颞、枕区脑组织最先复位, 硬膜下隙残留的气体和液体被挤向额、顶部。因脑组织复位后, 引流管头部可被血肿包膜回拉成角, 加上脑组织的搏动和复位, 引流管易刺入脑组织中而封闭, 术后拔管亦有可能损伤脑组织。因此, 术后引流管宜朝向额、顶部方向放置。置管时间不宜过长, 引流管长度为钻孔区到血肿边缘的1/2左右。如此置管, 利于排出硬膜下积气, 便于引流。

参考文献

[1]王忠诚.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442-443.

颅骨钻孔血肿引流术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144例, 男88例, 女56例, 年龄36~74岁, 平均55.3岁。全部病例均经CT证实, 出血量30~60 ml。临床症状有头痛、呕吐、偏瘫、尿失禁、瞳孔不等大、意识障碍等。其中, 基底节区出血88例, 颞叶出血34例, 额叶出血12例, 枕叶出血10例。

1.2 术前准备

1.2.1 生命体征患者入院后立即测量生命体征, 观察意识、瞳孔的情况。

1.2.2 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及深浅度的变化, 有痰液时, 及时给予吸引。

1.2.3 常规备皮联系理发师剔除手术部位的头发, 保持手术野皮肤的清洁。

1.2.4 保持排尿通畅

有尿潴留或尿失禁者常规留置尿管, 以免烦躁而引起颅内压增高。烦躁不安者应用镇静剂, 以利于手术的正常进行。

1.2.5 健康教育

向患者家属做好解释工作, 稳定他们的情绪, 取得其配合。

1.2.6 护理记录

病情较重者准备好抢救物品和器材, 及时做好护理记录。

1.3 手术方法

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 均在处置室局麻下行“钻孔引流术”。根据CT片在血肿最厚部位进针, 进入颅内后拔出钻头, 置入塑料针芯, 缓慢旋转进至血肿缘后, 拔出针芯, 加密封盖, 连接侧管, 留置穿刺针并接引流袋持续闭式引流。拔针时间依CT动态检查结果决定。

1.4 术后护理

1.4.1 一般护理

将患者安置于抢救室或单人房间, 取去枕平卧, 头偏向健侧, 意识障碍患者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 遵医嘱吸氧, 躁动不安者应积极查找原因, 给予适当保护性约束。保持房间空气流通、安静。减少探视及陪护人员的进入。

1.4.2 病情观察

(1) 意识状态:意识状态是脑损伤最易出现的变化之一, 在观察中若出现由昏迷状态转入躁动, 如抓伤口、拔导尿管等动作, 能遵嘱举手睁眼、伸舌等, 均系病情好转;如果由躁动不安转入昏迷状态、对周围反应迟钝、强刺激可能唤醒, 表示病情加重[1]。 (2) 瞳孔的观察:瞳孔是反映脑功能损害程度的主要指标, 一测瞳孔散大, 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 有可能为再出血引起的脑疝, 应立即告知医生, 给予脱水药物, 做好抢救准备。如果双侧瞳孔散大固定, 则病情危重, 为临终状态。 (3) 生命体征的观察:术后患者多有发热, 发热的常见原因有:出血后的吸收热、继发感染及中枢性高热, 护理中应注意区分各类发热的原因。对于高热的患者应采取物理和药物降温, 以减少脑部的耗氧量。近年来由于电冰毯加冬眠疗法在临床的应用, 降温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血压高者, 向患者家属了解患者的基础血压和平时降压药物的应用情况, 严格控制血压, 保持平均血压在80~140 mm Hg (1 mm Hg=0.133 k Pa) [2], 降低颅内压及减轻脑水肿。如果脉搏变慢、呼吸慢而不规则、血压升高, 并有呕吐, 则考虑颅内压增高, 应立即通知医生, 给予脱水药物, 必要时复查CT, 了解颅内出血情况。 (4) 观察患者有无抽搐及肢体运动的情况:术后常规运用苯巴比妥、丙戊酸那等抗癫痫的药物, 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按时服药的重要性, 避免私自减量或漏服, 抽搐时给予相应的护理。瘫痪肢体肌力的恢复与血肿压迫程度及脑细胞受损情况有密切的关系, 因此应严密观察。

1.4.3 引流管的护理

(1) 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及性质:术后引流袋内的血液颜色多为淡红色, 如果突然有鲜红色的液体流出, 则考虑有再出血的可能, 立即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2) 保持引流管通畅:引流管应固定在床头低于头部的位置, 留有足够的长度。对躁动者加以制动, 适当给予镇静剂, 防止牵拉及误拔引流管。搬动患者、变换体位时, 应有两名以上的护士共同完成, 注意引流管的走行, 操作完毕, 确认引流管无扭曲、受压、闭塞、脱落后, 见引流状态完好, 方可离去。 (3) 血肿硬化剂的应用:目前, 对残留血肿多采用尿激酶溶解引流, 将1万~2万IU的尿激酶加入生理盐水2~4 ml内充分溶解, 注入血肿腔, 夹闭引流管2 h。夹管期间, 应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如果出现瞳孔大小改变, 意识障碍加深、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现象, 应立即开放引流管, 必要时采取抢救措施。 (4) 预防引流感染:房间每天湿式清扫, 紫外线消毒每周2次。搬动患者时应先夹闭引流管开关再搬动, 防止引流液倒流。更换引流袋及放引流液时应严格无菌操作, 注意头部伤口有无渗血, 保持伤口敷料干燥, 防止感染。 (5) 拔管的护理:颅内血肿清除2/3以上, 血肿压迫症状明显减轻即可拔管, 一般不宜超过7 d, 以防颅内感染及反复冲洗所致的颅内积气。拔管前应先夹闭引流管24~48 h, 闭管期间应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拔管后除应密切观察上述情况外, 还应注意钻孔处敷料有无渗湿。

1.4.4 饮食护理

清醒患者术后6 h可进流食, 以后逐步改为半流食到普食, 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及含粗纤维的食物, 避免大便干结。昏迷患者或吞咽困难者, 术后第2天可留置胃管, 鼻饲米汤、面汤, 如果无应激性溃疡发生, 可通知营养师, 配制适合患者需要的营养餐。

1.5 康复护理

术后病情稳定的情况下, 开始进行瘫痪肢体的被动屈伸运动和肌肉按摩, 将瘫痪肢体置于功能位置, 预防关节挛缩、肌肉萎缩、肌力低下等废用综合征。恢复期即病情达到2周以后, 生命体征平稳可加大康复训练的力度。主要包括语言、吞咽、肢体功能、平衡功能训练。要在康复师的指导下, 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制订康复计划, 训练过程中应循序渐进, 对患者的微小进步予鼓励, 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 从而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

2 结果

本组144例患者除8例死亡, 27例好转外, 其余109例患者均治愈出院。

在护理过程中, 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熟练掌握本病的特点并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 加强基础护理, 术后耐心、细致地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严格无菌操作, 发现问题及时汇报, 及时处理, 对手术成功起着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顾沛.外科护理学 (二)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195.

[2]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672.

[3]郝琨.颅骨钻孔冲洗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28例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 2008, 46 (5) :157.

[4]李玉琴.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的护理[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8, 7 (2) :25-26.

[5]王芙蓉.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38例护理体会[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8, 7 (10) :12.

颅骨钻孔血肿引流术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 0 0 9年1月至2 01 1年1 2月本院收治的7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 均参考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 结合头颅CT、病情询问及临床表现而确诊。所有病例均为首次发病, 无明显的中线结构移位和脑疝前期症状。其中男49例, 女25例, 年龄34~78岁, 平均65岁。出血量47~128ml, 平均67.2ml。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 6~15分, 平均9.4分。出血部位:小脑7例 (9.5%) , 丘脑13例 (17.6%) , 右基底节28例 (37.8%) , 左基底节26例 (35.1%) 。按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为轻型3例 (4.1%) , 中型15例 (20.3%) , 重型56例 (75.7%) 。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 (行微创钻孔血肿引流术) 和对照组 (行小骨窗开颅手术) , 每组37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大体一致。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通过头颅C T定位穿刺点, 选择脑室 (或显示血肿最大层面) 进行穿刺, 根据血肿深浅决定穿刺针的长度。用手钻钻透颅骨, 棱针刺破硬脑膜, 硅胶管插入导丝, 缓慢进入脑室或硬膜下远端 (或血肿远端) 。用10ml注射器接通硅胶管轻柔缓慢抽吸引流, 首次抽吸血肿量以60%~70%凝血块为宜, 抽吸后立即注入血凝酶1kU+0.9%氯化钠注射液 (生理盐水) 1ml, 10min后放开引流管, 5h后注入液化剂, 关闭4h后重新开放引流积血。复查头部CT, 根据血肿清除情况决定是否拔除穿刺针。术后给予抗感染、脱水、降颅压等支持治疗。

1.2.2 对照组

选择血肿最大层面行直切口, 显露颅骨后钻孔并扩大开骨窗约3cm, 十字剪开硬脑膜, 用窄的脑压板牵开脑组织, 脑穿针穿刺分离到达血肿腔, 硅胶管吸引器低压吸引预计量的70%~80%, 电凝止血后填塞吸收性明胶海绵于血肿壁, 置管引流, 缝合切口后关颅。术后处理同观察组。

1.3 效果评价

(1) 格拉斯哥预后分级 (GOS) 评定:5分为恢复良好, 患者恢复正常生活;4分为轻度残疾, 患者可独立生活, 能在保护下工作;3分为重度残疾, 患者日常生活需要照料;2分为植物生存;1分为死亡。 (2)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 分值为0~45分, 其中重型缺损为31~45分, 中型缺损为16~30分, 轻型缺损为0~15分。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 SS 1 2.0软件处理相关数据,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死亡1例 (2.7%) , 对照组死亡2例 (5.4%) , 均系肺部感染加重致多脏器功能衰竭, 组间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 P>0.05)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6例 (16.2%) , 其中应激性溃疡2例, 肺炎2例, 肾衰竭、继发性癫痫各1例;对照组术后并发症10例 (27.0%) , 其中应激性溃疡、肺炎、继发性癫痫各3例, 肾衰竭1例;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2 8, P>0.0 5) 。由表1可见, 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血肿消失时间短, GOS评分高, NIHSS评分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传统观点认为高血压性脑出血是血管破裂后的一次性出血, 一般在发病后半小时内出血停止, 病情继续恶化会引起一系列的严重继发性病变[1]。首先, 出血使脑组织受压, 血肿释放出的细胞毒性物质会改变血脑屏障的通透性, 造成颅内压增高导致脑组织正常的供血和供氧受到影响, 出现机体功能紊乱, 严重者会导致脑疝或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其次, 病情进展可导致神经元不可逆转的功能缺损, 即使经过治疗患者也有可能残疾。因此, 高血压性脑出血应及早处理。

手术治疗的目的主要是迅速改善血肿, 减轻或阻止一系列并发症状[2]。近年来, 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立体定向技术, 以及“锁孔”入路或小骨窗开颅等方法治疗脑出血虽取得很大进展, 但对于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不够理想。小骨窗开颅手术相比标准减压手术创伤更小, 减压效果相对要差, 对于血肿量不多的患者来说, 具有较大的使用价值, 但手术操作会继发损伤患者的脑部神经组织, 导致患者生存质量下降。而采用微创钻孔血肿引流术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开颅手术, 更大程度改善患者预后[3]。

本文结果显示, 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血肿消失时间短, GOS评分高, NIHSS评分低, 术后并发症率和死亡率低, 提示微创钻孔手术具有更好的疗效, 患者生存质量高。但是应该注意到, 微创钻孔手术具有一定的适应范围。张发梅等[4]认为, 微创钻孔手术适应范围主要是出血量在150ml以下, 具有明确诊断的病灶, 无明显的中线移位、脑疝前期症状或脑干生命中枢受压, 无明显的桥脑和中脑等深部位出血。笔者体会, 微创钻孔血肿引流术的适应范围还无统一规范, 应借鉴同行经验并结合具体病情慎重选择病例。

参考文献

[1]汪兵.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48例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 2009, 47 (16) :74-75.

[2]郑兴荣, 付耀高, 韩秀琴, 等.微创穿刺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随机对照研究[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07, 12 (2) :104-106.

[3]崔柏和.高血压脑出血不同术式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0, 8 (32) :48-49.

上一篇:小学美术鉴赏教学下一篇:网络媒介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