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文化活动

2024-06-21

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精选12篇)

大学校园文化活动 第1篇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是异常丰富的。其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个方面:

(1) 政治文化。这是我国高等学校的性质所决定的。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是中国高校的根本任务, 也是社会主义国家高校与资本主义国家高校的本质区别。它的作用在于使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 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 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2) 道德文化。它是指高等学校在师生群体之间和社会群体之间的人际关系、道德修养、群体意识和法制观念等方面所形成的文化氛围。它对于高校的师生养成一种高尚的情操、完善的人格、良好的修养和优化的人际关系, 形成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我为人人、助人为乐、憎恶扬善、团结和谐”的育人环境有着重要作用。

(3) 科技文化。它是指高等学校在教学、科研和知识技能的培养方面所形成的文化氛围。它的作用在于创造一种治学、治校、学术交往、学术争鸣、发展科技的特有环境, 以激发校园群体中的每一个人在传授知识、学习知识、培养能力、从事科研方面的积极性。

(4) 组织文化。它是指高等学校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所出现的政治的、文化的、学术的和艺术的等方面的群体组织以及各群体组织之间所形成的文化氛围。它对于高等学校精神环境的确定、风气的形成和各种类型文化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5) 艺术文化。它是指高等学校通过文化艺术活动所建立起来的文化氛围, 是通过各种艺术社团、艺术活动、艺术讲座等对校园群体给予美的熏陶, 培养与提高审美情趣, 从而实现对美的追求。

(6) 交往文化。它是指高校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为提高办学水平、扩大办学领域, 通过产学研服务社会, 通过组织师生到工厂、企业、医院实习实训和与校内外高校的联合办学所形成的一种新的文化氛围。这对高校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市场, 锻炼师生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能力, 走开拓创新之路具有重要作用。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信仰、信念形成的关键阶段。大学生一般都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感情充沛、思想活跃、敢于想象、勇于闯荡、富有好奇心, 有不满足于第一课堂教学, 喜欢参加各种文化活动的特征。但也具有思想单纯, 容易激动, 缺少判断力和自制力, 世界观和道德观可塑性大的特点, 低年级大学生尤为突出。大学生所具有的这些特征, 决定了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搞好校园文化建设, 是培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防止“和平演变”的重要途径。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 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也是西方资产阶级搞“和平演变”、“西化”、“分化”的主要国家。党和国家赋予高校的历史使命, 就是要培养既有创新能力和较高科学文化素质, 又有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有热爱祖国的崇高志向, 有辨别是非、抵御腐朽思想文化能力的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 搞好校园文化建设, 是新时期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方法。现在, 高校全面实施“两课”教育, 其目的是系统地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 以引导教师和大学生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观察和分析当代社会重大问题, 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坚实的基础。实践证明, 用行政命令、死板说教等方法来限制、改变、左右大学生的价值观、思想、行为及情绪等, 是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的。

(3) 搞好校园文化建设, 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 增强自信心, 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马克思曾将人类支配时间的类型分为这样几种:“个人受教育的时间、发展智力的时间、履行社会职能的时间、进行社交活动的时间、自由运用体力和智力的时间”。学生阶段主要是人生用于“受教育”和“发展智力”的时间, 而教师则主要是“履行社会职能”和“自由运用体力和智力的时间”。

(4) 搞好校园文化建设, 有利于提高师生社会活动能力, 培养师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竞争意识。社会主义事业需要集体主义精神, 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观念是爱国主义的思想基础。市场经济需要强烈的竞争意识。目前, 由于资产阶级意识和价值观的渗透和影响, 有些师生工作、学习的目的只是想实现人生的个人价值, 而缺少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观念, 如果学校经常组织融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一体的“定向性”的文化活动, 就可把师生的思想引导到社会主义的轨道上来, 吸引到集体主义的行列中来。

(5) 搞好校园文化建设, 有利于提高师生员工的身心素质。“十年寒窗苦”, 这是中国古代对学子生活的真实写照。现代学生从小学到大学毕业, 需要15年以上时间, 虽然学生生活条件较过去大为改善, 但学生生活仍是十分艰苦。既有家庭经济的压力, 又有升学的压力;既有成才的压力, 又有成人的压力。而教师则有养家的压力、职称的压力、子女就学就业的压力。这些压力使师生身心不能得到愉悦, 而读书期间又正是学生发育成长的关键阶段, 教师要很好地履行教书育人职责, 亦当轻装上阵。切实搞好校园文化建设, 是解决师生的工作、学习与身心健康这一对矛盾的有效举措。因为校园文化建设可创造机会让师生参加各种校园文化活动, 有利于调节师生生理与心理, 保持旺盛的体力与平衡的心态, 愉悦身心, 增进健康。

总之, 只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与引导作用、凝聚作用、激励作用、娱乐作用和参与作用, 就可以培养出思想政治素质高、科技文化水平高、体魄健康、有创新能力、有竞争能力的优秀人才。同时, 对工作于校园之内的教职工的成长与人生价值的实现, 也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教职员工的良好的精神状态与高效率的工作, 反过来又能影响学生, 形成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沈兵虎, 陈健.试论大学校园文化的承载因素和社会功能[J].浙江社会科学.2006.05

[2]李应龙.略论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实现[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6.02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方案 第2篇

校园文化,是指以校园为地理环境圈,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学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员工组成的校园人为主体,以群体价值观念为核心的一种亚文化,它既反映文化的一般性,又有自己的特殊性。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学校个性特征的重要标志,也是学校的精神和灵魂。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xx]16号)的要求,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要以党的“十七大”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以先进的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优良的环境文化为载体,传承“厚德博学,和而不同”的校训精神,坚持“民族性,区域性,国际性”的办学理念,塑造民大精神,提高学校品位,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进一步强化办学理念,明确办学思路,创建校园文化精品,强化道德养成功能,提高学校文化品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以人文修养培育为底蕴,以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传承优秀大学文化,加强内涵丰富的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建设有民族特色的和谐校园文化,使校园文化成为激励全校师生工作、学习热情和促进素质教育开展的有效载体,同时对社会起到示范作用。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充分挖掘学校办学历史的优秀精神品质。充分吸收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与思想精华,充分发挥师生继承和弘扬学校精神的主体作用,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

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丰富学校精神的内涵,增强凝聚力。

(二)建设民主、科学、进取、和谐的制度文化。从制度上保证学校重大原则、重大决策的民主化,形成学校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积极推进学术民主制度的建设,不断完善学校管理的法制化、民主化制度建设,切实加强用人上的民主制度建设,创新人才工作制度。

(三)行为文化是学校精神、价值观和办学理念的动态反应。要从制度建设入手,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和教风建设,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树立严谨务实、勤政廉洁的工作作风,进一步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参与率,扩大覆盖面,注重实际效果,重视对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

(四)按照“绿色、开放、和谐”的原则建设优良的环境文化。为师生创造有利于学习、工作、生活和娱乐的优美校园环境。

四、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

1、校风建设。校风建设是校园精神的塑造,校风作为构成教育环境的独特的因素,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在校风体现形式上,校风主要表现师生的精神风貌、文化氛围育人氛围。好的校风具有深刻“强制性”的感染力,好的校风具有对学校成员内在动力的激发作用,催人奋进,好的校风对学校成员的心理发展具有保护作用,对不良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具有强大的抵御力量。

2、教风建设。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作风和风格,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学校要为他们搭建平台,创设教育环境,让新教师快速入格,让青年教师迅速形成教育风格,让中老年教师在教学上推陈出新,大胆接受新的教育思想。使每一位教师都能有所发展,从而形成学校实事求是、团结协作、高效严谨、开拓进取的教风。

3、学风建设。学风是指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学校要从清洁卫生工作、学生的文明礼仪为突破口,营造学校“整洁的校园环境”、“优雅的学生礼仪”,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行为等进行优质训练,努力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4、学校人际关系建设。学校人际关系包括学校领导之间的关系、学校领导与教职工之间的关系、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校设置了校长信箱、心理咨询信箱、工会活动等活动,让老师有机会说出自己的心理话,让学生有机会诉说自己的苦恼。让师生之间更好地沟通,让老师之间在相互的合作中取长补短,增进彼此的感情,消除误会,为学校创造出和谐的人际关系网。

5、充分利用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纪念日、十一国庆节、一二·九运动纪念日以及中国民间传统重大节日等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开展爱国、民族团结等主题教育,唱响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旋律。

音乐活动瞄准了大学校园 第3篇

10月13日晚7点,由MTV国际音乐频道主办的“吉百利秋日联想演唱会”选在中央民族大学附近的火山迪厅兴行。演唱会的主角是即将成为MTV音乐频道十月“头号人物”的“羽·泉”自去年出道以来一直“火势旺盛”,其首张专辑《最美》热卖超过40万。“羽·泉”的火爆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支持他们的学生歌迷。这主要缘于两人青春激扬的创作才情与歌曲的流行潜质,恰逢九月底他们的第二张专辑《冷酷到底》上市,在火山迪厅的这次演唱中,很有可能会掀起新一轮的“羽·泉”风暴。

如果讲“羽·泉”所擅长的还是主流情歌的话,那么“新裤子”、“迷”与“果味VC”等乐队带给大家的绝对是另外一种特别的感受。久违的“新裤子”做为“摩登天空”品牌力推的当家乐队,其音乐无论是新朋克还是后朋克,那英伦摇滚风格夹杂着美术学院的油墨味似乎天生就是另类的样板,而“迷”、与“果味VC”音乐的诡异迷幻和重金属的癫猜展现,确是标准地下音乐的风貌。

在如此众多的乐队嘉宾后,一位女歌手高亢清澈的嗓音一定会让人凝神倾耳。斯琴格日乐这位被称为“草原的音乐精灵”是今年升起的新星,别看斯琴身材娇小,人家可是臧天朔的贝司手,舞台经验丰富,是位全才型的创作歌手,她充满质感的高音与特有的蒙族长调的运用,届时会为所有歌迷营选出一种“秋天童话”般的浪漫。

据悉,这次“吉百利秋日联想演唱会”的演出场地与演出明星都是主办方经深思熟虑后才定下的,正如MTV音乐频道李亦非总经理讲,让大学生了解MTV推介的好音乐,让学生歌迷们在课余尽享音乐魅力是这次活动的主要目的。而赞助商吉百利与联想品牌认为有大量学生歌迷参与的活动能够使吉百利巧克力与此同时联想1+1电脑有更多机会走入校园,看来这次主办方与赞助商决意打出的是张“温情校园牌”。

精神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之魂 第4篇

一、建设精神文化要传承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

办学思想是高校为实现根本目标在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中的基本信念, 是学校领导班子对人才培养方针、目标、战略和策略的哲学思考。办学理念是大学历史、精神文化传统和大学人共同价值取向的深刻反映, 是建立在对高等教育的本质、办学规律和时代特征深刻认识基础上的核心价值观念, 是在办学实践过程中对大学精神内涵的直接体现。大学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的传承既要汲取传统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的精华, 又要根据时代发展需要, 不断创新和发展。

(一) 汲取传统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的精华。

一所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是学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淀形成的, 是大学的根本指针, 指导着学校的办学思路、办学定位、办学特色、专业建设、教学改革、校风建设等, 是大学深化改革、锐意进取的思想源泉, 是大学增强办学实力, 永葆生机和活力的行动纲领。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要举起传承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的旗帜, 积极汲取传统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中的精华, 为己所用。

(二) 不断丰富和发展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

纵观世界大学的发展历程, 我们发现一所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大学自身的演进而发展。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大学, 因所处时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要求的差异性而形成不同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即使同一所学校,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其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也可能会有差异。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要同国家的教育方针相一致,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而丰富和完善, 根据时代、社会及自身发展的要求, 对其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及时予以调整, 不断开拓创新。回顾清华大学近百年的发展历程, 不难发现清华大学的办学理念也是随着时代的变化, 在不断适应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体现了清华人追寻发展科学, 振兴文化, 勇于探索, 讲求实干, 造就国家民族英才, 服务社会的理想。在今天, 百年清华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在建设综合型、研究型、开放型的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指引下, 不断丰富发展自己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

二、建设精神文化要培育和践行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是指高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经过历史的沉淀、选择、凝聚所形成的能够体现学校独特的办学理念、个性气质、精神风貌、道德水准和文化品位, 并为学校师生员工所认同的一种理想信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和群体意识, 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大学精神既是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源泉和主线, 引领着学校的发展。培育和践行大学精神, 应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在传承中谋发展, 在传承中求特色, 既要充分挖掘学校办学历史上的崇高精神品质, 又要吸纳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和思想精华, 使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与当代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

(一) 挖掘校训、校徽、校歌的潜在影响力。

校训、校徽和校歌是大学精神、办学思想、办学理念的有效载体, 对内激发校园行为主体的向心力和创造力, 对外宣示学校文化形象和精神风貌, 体现学校的人文底蕴、人格精神和治学传统, 反映学校的独特精神气质和办学特色。学校要精心提炼校训, 谱写校歌, 科学设计校徽, 通过广泛动员、大力宣传等形式, 扩大其影响力, 加强渗透力, 使其成为学校师生的精神标志。对已有校训、校歌所蕴含的精神价值进行整理、提炼, 充分挖掘其内在含义, 并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突出学校特色。总结学校发展历程中积淀的优秀文化传统, 采取各种形式进行继承和发扬光大。

(二) 发挥校史教育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一所学校无论是历史悠久的百年名校还是新建学校, 都有自己的发展历史, 记载着学校发展的过程。校史见证着一个学校的发展历程, 面对校史, 师生会有一种神圣的敬重感。通过校史整理、校史编订、校史资料展览、校史宣讲等多种形式, 开展校史教育, 能够激发师生的爱国、爱校情感, 增强学校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 增强师生回报母校、回报社会的责任感, 积极投身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比如, 北京大学把校园行为文化的开展同纪念校园历史名人结合在一起, 激励莘莘学子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很好地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

(三) 利用校园物质景观蕴含的人文价值。

校园物质景观作为校园文化的外在体现, 包含了设计者、建设者和使用者的价值观、审美观, 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和体现, 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价值, 有着自身独有的文化生态, 体现了浓郁的大学精神。尤其是对一所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高校, 更是如此。校园内富有历史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物质景观, 向人们诉说着大学发展的历史和典故, 展示着大学精神的历史风貌和传统内涵, 成为高校建设校园文化的肥田沃土。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园物质景观蕴含的人文价值, 发挥物质景观的使用功能、审美功能、教育功能, 用优美的校园自然景观激发学生的爱校情结, 陶冶学生关爱学校、关爱自然、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操, 使教育目标的外化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内化为师生的内心境界。

三、建设精神文化要弘扬校园文化主旋律

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阵地, 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 保证校园文化建设正确方向。

(一) 深入开展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校园文化建设, 必须有正确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 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文化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 揭示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动力, 体现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要求, 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核心利益和共同愿望, 是社会主义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它们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把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融合起来, 牢牢把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方向, 赋予学校精神、学校传统以时代内涵, 体现学校办学理念与特色, 又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师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划清界限, 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 始终保持立场坚定、头脑清醒。

(二) 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是激励人们向着奋斗目标不断进取的动力, 是人生力量的源泉。作为肩负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重任的大校, 必须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园文化活动载体, 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 深入进行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帮助师生正确认识世情、国情和党情, 增强广大师生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和信念, 对党和国家的信任和信心, 增强奉献精神、责任意识, 把个人成长成才、个人理想的实现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机结合起来。

(三) 深入开展民族精神教育。

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演进中形成的,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已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新力和凝聚力中, 共同构成中华民族自强自立的精神品格, 成为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建设校园精神文化, 应深入开展以爱国主义为重点,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 引导广大师生心系民族命运、心系国家发展、心系人民福祉, 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做到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祖国为最大光荣, 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 切实强化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把个人进步、成长成才融入推动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时代洪流中, 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刻苦学习、踏实工作的实际行动, 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奋斗。

(四) 深入开展公民道德教育。

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 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 既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更是进一步推进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建设校园精神文化, 应深入开展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的公民道德教育, 帮助广大师生知荣辱, 明是非、善恶、美丑界限, 自觉遵守道德规范, 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和自我责任, 在良好道德品质基础上立鸿鹄之志, 不畏艰险, 展示才华。

摘要:精神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精神文化必须紧紧围绕传承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培育和践行大学精神、弘扬校园文化主旋律等方面加强建设, 并引领整体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精神文化

参考文献

[1]谢和平.大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11.

[2]王凌.大学精神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N].光明日报, 2010.12.25.

建设大学校园文化 第5篇

王边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图书馆,浙江 东阳322100)

摘要: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构筑学生精神家园极为重要。其中,校风、校训、校歌是重要内容,培育校园精神、规范校园行为是中心工作,培育高校学生良好心态是重要环节,实现科技知识与人文知识的综合是关键所在。关键词:校园文化精神家园校风校训校歌大学建设构筑

Construct University Campus Culture, and Build Students’ Spiritual Home

Wang Bian

(Library, Guangsha College of Applie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Dongyang322100, Zhejiang)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campus is extremely important to build students’ spiritual home.Among of them, campus ethos, campus motto and campus songs are important content, nurturing campus spirit, the norm of campus action are the center,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good psycholog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achiev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Key words: campus culture;spiritual home;campus ethos;campus motto;campus songs;university;construction;build

广义而言,大学校园文化是指在校园内,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员工在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学习及其他各项工作和活动中所形成的共同精神。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关系到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成长。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又十分急迫,因为伴随经济全球化浪潮,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意识汹涌而至,又最先严重影响高校学生。那么,如何有效建设大学校园文化?我们从四个方面展开议论。

1发挥校风、校训、校歌的作用

校风、校训、校歌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和精髓,是一所大学长期坚持的教育理念、办学思想和精神追求,也是一所大学综合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志。校园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是抓好校风、校训、校歌的征集、讨论和定稿工作。此后,则要广泛宣传,充分发挥其警示、熏陶和教育的作用。

2形成校园精神规范与行为规范

2.2.1培育校园精神

培育和发扬优良的校园精神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根本着力点。所谓大学校园精神,是指大学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为谋求生存和发展,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而在长期的校园文化创造过程中积淀、整合、提炼出来的,反映学校广大师生员工共同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文化传统、学术风范和行为准则的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

收稿日期:2007-11-12

作者简介:王边(1970-),女,浙江义乌人,本科,讲师。

我们重视大学校园精神问题,主要因为它作为大学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力量,对于学校的发展与校园内的人的发展具有三个重要功能:(1)导向功能。校园精神本质上所体现的是关于大学及生活在大学内的人“应如何”的价值观念。因此,一旦形成某种良好的校园精神,必然会对学校和广大师生员工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导向作用,可使生存其中的人们具有某种特有的“精神特征”,形成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一个重要的个性特征。(2)激励功能。良好的校园精神作为校园内价值系统的精华,作为学校发展合目的性的一种潜在力量,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激发因素和原动力,是推动人们积极进取,育才成才,战胜困难,开拓创新的强大精神力量。特别是在学校遇到曲折或挫折时,它会给人们以信念的支撑,会成为人们追求理想、追求发展的力量源泉。(3)凝聚功能。校园精神是学校师生共创和公认的价值观念,具有无形的不可低估的凝聚力和感召力。认识并体验到彼此具有共同的理想追求、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和行为规范,会使生存其中的人们产生强烈的校园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从而把师生员工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根据我国高等教育跨世纪发展目标,参照当代中国的现实国情、校情和21世纪世界发展趋势,一种优良的校园精神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理想主义精神。这是指为实现理想目标而执著地追求、满怀信心地坚持、矢志不渝地为之奋斗的精神。大学校园精神的培育,应当把培养具有高尚的理想主义精神作为首要任务。(2)科学理性精神。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对真理的执著追求,即有着对客观事物寻根究底、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不轻信、不盲从、不唯书、不唯上的怀疑精神,以及实证、严谨、理性的治学精神。二是追求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既关注社会的发展,更关注人类的命运;既追求科学的进步,更有着“人文化成”的人文理想,让科学技术的发展真正成为人类的福音。(3)民主、开放精神。其含义包括:崇尚人的自主、自由、平等和社会公平、公正,提倡对人的尊严的尊重,强调在真理面前、学术面前人人平等;追求大学的法治与制度创新,学会正确行使民主权利;提倡充分发展学生的能力和个性,追求创造一个民主、进步的社会。在大学日益走向国际化的背景下,还要提倡面向世界、兼容四海的胸襟和开放的国际意识。(4)道德精神。这是指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和现实社会生活中各种复杂问题的正确认识基础上的一种自觉的责任意识,是立足于公民义务、职业角色,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投入事业的敬业精神和做人品格。(5)自主创新精神。作为认识未知世界、探索发现真理、为人类解决各种问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大学理所当然地承担着培养创新人才、创造新知识、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光荣使命。培育和发扬自主创新精神已经成为现今大学有志之士的共识和实践。

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和核心,是学校群体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积累起来的共同心理行为,是群体定势和心理特征的体现。在校园精神建设中,要根据学校自身特点、时代要求及培养目标,加强校风、班风、学风建设,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教育和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取向。同时,要不断建立和完善校园文化环境,注重校园的舆论与宣传,充分利用有线电视、校报、广播站、标语、橱窗、黑板报、班刊等,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宣传环境。此外,要狠抓教师在学生中的表率作用,让教师争当为人师表的典范。

2.2.2规范校园行为

学校应遵循教育规律,依据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建立和健全校园制度,规范学生行为。校园制度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师生的作用是非常直接、具体和明确的。这些制度给师生的言行以必要的导向、约束和规范,使他们明确学校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从而促使他们养成自觉的良好行为方式。比如,提倡普通话为校园语言,要求师生尽可能使用普通话;提倡礼貌用语,不说脏话、粗话;公用文字及校园文字一律规范使用;基本杜绝不健康报刊、杂志、歌曲、图片等文化垃圾;坚持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引导与必要的行为训练,等等。为保证制度的贯彻落实,还可借助社会信息网络的管理办法,加强学校、社会与家庭“三结合”教育和安全教育工作的落实,群策群力,发挥学校、社会、集体、家长等各方面的积极性,保障学校教育有章、教务有序、教学有效,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使学生不断提高对自我的约束能力,将文明的言行上升到一种自觉的行为规范。

3实现科技知识与人文知识的紧密结合科学教育是指以征服和改造自然、促进物质财富增长和社会发展为目的,向人们传授自然科学技术知识,启迪人的思维,开发人的智力的教育;它主要体现以社会发展需要为标准的教育观。人文教育是以培养人文精神为目标,把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播、环境熏陶等方式,使其内化为受教育者做人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它能使人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理解人生的意义与目的,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其实质是一种人性教育,以个体的心性完善为最高目标,主要体现为以个人发展需要为标准的教育价值观。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整合起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已成人们共识。

实现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渗透,关键在于课程体系的改革。(1)强化文理兼容的公共基础知识教育。像美国、日本的大学,第一、二学年通常不分科,全都学习公共基础课程,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加强通才教育。哈佛大学用9年时间进行教育改革,提出影响全美的5类公共基础课:文学和艺术、历史研究、社会分析与伦理道德问题的研究、科学、外国文化。但我国课程门类则相对贫乏,主要是思想品德教育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简称“两课”)及体育、英语、高数、计算机应用和其它少数人文方面的课程;而且这些课程中,纯政治教育类的课程所占比例较大。(2)设置跨学科课程。近年来,英国牛津大学许多课程是两种以上科目结合成的,这种结合课程占所设课程的1/3以上。日本越来越多的大学在改革课程中引进综合科目,注重将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精神渗透到学科专业之中。如筑波大学的“近代日本的社会与文化”,以明治维新为起点,从政治、经济、社会、科学技术等各种角度来考察日本迅速近代化的过程,进而探索现代日本新的历史现象的结构。这类课题不仅能使学生开阔视野,拓宽思维,增强适应能力,而且能使学生从不同学科角度多方面探讨同一问题,从而培养其多种知识综合应用的能力。(3)开设选修课。目前,发达国家高校选修课程一般都占课程总量的1/3以上。法国大学本科的选修课总量在本科四年课程中所占的比例高达40-60%。华中理工大学也已开了100多门人文社会科学选修课。通过选修课,学生可以弥补知识的缺陷,加强学科间的渗透。

大学为培养人文知识与科学知识相融合的的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作为当代大学生,在掌握过硬的科技知识、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必须掌握一定的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人文社科知识,尤其是要掌握和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精华。

4培育高校学生的良好心态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培育大学生的良好心态,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它涉及的内容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4.1尊重

学会尊重是一个人健全人格、享有尊严的关键。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之一就在于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尊重他人,尊重群体,尊重大自然。对当代大学生而言,个人尊严感的满足是至关重要的。据调查,在心理疾病的患病率上,大学生处于社会各阶层之首。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没有正确的自我意识,没有能处理好人际关系、人与群体的关系而造成的。因此,大学生良好心态的培养应将学会尊重放在基础的地位上认真加以对待。我们认为,首先,应教会学生学会自尊,热爱生命,热爱生命存活的每一瞬间;其次,要让大学生明白,个人生命尊严的获得是建立在对他人生命尊严的充分尊重之上的,需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将理性的精神发扬光大;第三,要让学生明白人到底是什么,将个人置于群体的发展之中,并为群体的利益而奋斗。

4.2责任心

大学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大学生能够成为有用之才。“有用”是一个价值词而非事实词,即对他人、对家庭、对群体、对社会来说,个人能够有所作为。可以说,在世界各国的优秀教育体系之中,对大学生责任心的培育往往是共通的。在中国古代,儒家极力倡导并培育学生的责任意识。曾子讲:“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仁以为己任”的责任意识的培育,加上儒家道德将个人融入家庭、社会群体、国家之中的坚持不懈的道德实践,自能逐步培养起中国知识阶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以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全民责任意识。这是中国古代教育对人的责任意识培育的成功之处。今天,当中国正在实现“科教兴国”之时,对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育显得尤为重要。(1)培养大学生对自己负责,对个人言行负责的意识,遵纪守法,认认真真学习、做事,坦坦荡荡生活、做人,不苟且,不做作,不虚意,学会真诚,学会守信。(2)培养大学生对家庭负责的意识。大学生是相对独立的一个社会群体,他们在形式上脱离了家庭,在本质上却仍依赖家庭。因此,我们应促使他们面对现实,认真学习,努力奋进,追求成才,不辜负父母的养育之恩;同时,培育他们自立、自强精神,强化其克服生活困难的心理素质。(3)培养大学对国家、民族负责的意识。中华传统文化自西汉以后就越来越注重培育人的“国格”意识和爱国主义传统,这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精华。这种爱国主义传统如何在大学生身上得以体现并得以传递,是需要认真研究并努力实践的。当前,尤其需要加强培育大学生的奉献意识,可使他们多走出教室,走出校园,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多了解一些中国现实,在直接的感受中将个人同民族国家的兴衰荣辱联系起来,最终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

4.3道德感

培养学生的道德感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功能之一。所谓道德感,就是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拥有并实践善的道德要求与道德命令,并由此形成相应的道德情感、道德信念与道德习惯。在世界各国的教育史上,善的教育始终与真与美的教育相联系,并居于核心位置。亚里士多德曾讲:“善是一切活动的目的。”在中国,一部中国教育史,可以说是以善为核心的教育理论及实践史。当前,对大学生道德感的培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善心、善意的培育。善心是爱人之心、容人之心和利人之心。在理性上坚守善是行为上实践道德的根本。在大学阶段,大学生不仅应该懂得什么是善、什么是道德,而且更应该在行动上实践善,实践道德的命令与要求。既要养成以善为乐、以善为荣的道德理念,又要将这种道德观念带入生活之中。在日常行为中,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之事做起,学会爱人,关心人,学会切实地行动,帮助人,将善心善意体现为具体的行为,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与品德。(2)优秀公民意识的培育。所谓优秀的公民意识,是要求大学生不仅做公民而且要做好公民,要将好的道德语言、道德情感、道德信念与道德行动带到社会,影响更多的公民加入进来,提高整个民族的道德素质。在优秀公民意识的培育方面,应该以基础文明的素质养成为基本点,而非只停留在诸如不随地吐痰,不乱丢果皮纸屑等等这些方面。同时,大学生应该对社会的正义、平等、民主、自由给予充分的关注,对于社会的进步事业及人类追求美好的愿望给予支持并积极参与。(3)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中,应该将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道德要求与命令推广到人与自然。在人类过去的行动中,对自然界肆无忌惮的破坏,已使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加剧,出现了粮食危机、资源危机、气候异常、土地沙化等严重威胁。对大学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德教育,会将人类的危机感转化为拯救人类的实实在在的行动,保护自然,保护环境,使人类今后的行为更加理性化,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规律性,也使人类在更大范围内能够找到终极的归属感。(4)人类的认同感。应该在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中融入世界文化、人文精神的内容,使大学生对人类的共同

价值观、理想观、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有更深刻的认同感。具体内容包括:一是将世界优秀的人文精神、道德观念,人类为理想而奋斗的历程传递给大学生,开阔他们的视野,让他们了解世界,同时让他们将个人融入到整个人类发展的海洋之中,吸取其最优秀的部分,修身养性,并且努力实践;二要努力培养大学生“地球人”的意识,增加“成为世界中的中国人”的教育,使其既不自高自大,也不崇洋媚外,能以宽大的胸襟兼容并蓄,为人类的文明做出贡献。

4.4奋斗精神

对奋斗精神的培育,主要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培育大学生不怕困难的心理承受力。在人的一生中,要想有所作为,干成一件事,就必然会遇到困难。见困难就怕、就躲,就有很大的心理压力,这是懦弱的表现。中国文化培养人的奋斗精神,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培养人不怕困难、积极进取的意志力。人才成长的规律显现:在智力水平相当的情况下,一个人的成功更多地取决于信念、意志力、进取心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2)培养大学生自立、自强的意识。要培养大学生以劳动为乐、劳动为荣的观念,促其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去学习、工作或创业。(3)引导大学生将个人的奋斗同国家民族的奋斗相结合。在谋求实现自我价值时,超越自我,谋求国家、民族、人类永恒价值的实现,并以此作为个人一生奋斗精神之源泉。

如果说中国的希望寄托在年轻一代的身上,那么,大学生无疑是最根本的希望之所在。我们今天的努力必须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校园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它对于青年学生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他们学习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一个学校的优秀校园文化是一种历史的积累,它需要精心的培育、长期的积累,要随时代的前进不断的发展。

参考文献:

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及文化价值 第6篇

关键词:校园文化 内涵 价值

一、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限定

笔者认为,大学校园文化的主体不应仅指学生,也包括教师和管理人员,而且其存在的形态也不仅包括物质形态的文化,还应包括精神形态的文化;其核心应是价值体系,而且该价值体系的基本功能为学校成员提供了日常行为准则和共同意识等等。

从目前来讲,虽然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问题已经广泛地受到重视,而且许多大学都在投入较多的人力和物力创建自己的大学校园文化,但许多大学只是重视了“有意识的或自觉的”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却忽视了“自在的”经验性文化之于大学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价值。学者李继兵指出:在大学校园中,既存在“自在的”、“经验性”文形态,也存在“有意识的或自觉的”文化形态。

1.经验性文化。大学校园中的“经验性”文化主要是指大学人在大学校园的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思维方式或活动图式,是通过习俗化、常识化的交往方式以及生活中的行为示范等经验性的文化因素表征并体现出来的。从这一认识和理解上讲,大学校园中的“经验性”文化,既是大学人在大学校园的日常生活中的现实的和直接的感受及体验,也是大学人的大学生活经验的历史的积淀,是大学人自发地形成的满足其现实的大学校园生活需求的较为适宜的思维方式或活动图式的稳定化表征和体现。

2.组织性和规范性文化。关于大学校园中的组织性和规范性文化,笔者首先是在区别大学文化中“自在的”“经验性文化”的意义上凸显校园中生活文化的“自觉性”,体现校园文化中的有意的组织性和规范化部分;其次,笔者是在有意剥离学科文化和院系文化的意义上,单独探究校园中的“非自在”的、自觉的文化因素和存在形态。从校园中存在的“非自在”的、自觉的文化因素和形态意义上来讲,大学校园中的“自觉”的、“非自在的”文化因素和形态至少有三:①物态文化,主要指图书资料、文化设施、文化科技活动展览以及学生自办的报刊等;②方式文化,即校内有关规章制度、组织管理的运行方式、社会性团体活动以及营造或积极倡导的人际关系、行为准则及规范、消费方式等;③精神文化,这里所说的精神文化,不是在自发自为的“自在的”意义上,而是指通过校园舆论、认同意识、人格典范等形式或途径有意倡导或营造的师生共同享有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理想追求等。

二、大学校园文化的文化价值

1.大学校园中经验性文化所营造出的“精神场域”。大学校园中经验性文化所营造的生活化的文化氛围及内在的精神风貌和品格等,现实地表征着大学校园文化所营造的“精神场域”,大学校园文化所营造的这一“精神场域”,已经成为大学中不可低估的教育力量。它对大学生的生活观、价值观、人生观、审美修养、内在素质等方面发生着沉浸和熏陶功能。虽然这种功能在其形式上只是潜移默化地发生,但其功能作用绝不可低估。

2.大学校园中组织性、规范性文化所营造出的“精神场域”。其一,大学办学的基本理念在大学校园中所营造出的“精神场域”,通过组织性、规范性的制度的确立以及教学管理活动等,把大学的办学理念张扬并弥散于大学校园中,营造出一种明确的目标指向。其二,校风、校训在大学校园中所营造出的“精神场域”。无论是校风还是校训,虽在一定程度上表征着“自在性”的文化存在,但更能够体现出校园文化的组织性、规范性,在大学校园中营造着具有明确的和“自觉”的目标指向性的“精神场域”。如果在大学校园中形成“严谨、求实、勤奋、创新”的校风,那么,在大学校园就形成着反浮夸、焦躁、妄自菲薄以及懒惰、保守等的思想作风,倡导和张扬一种踏实、务实、求真求是、开放民主、锐意创新等精神品性和文化性格。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当代大学校园的空间文化形式 第7篇

当代中国快速发展的大学城和新校园不仅极大地促进了教育的量化扩张,也改变了城市空间形态。这些大学校园虽然规模不尽相同,但仍然有一些共性,比如一般都位于城市新区,四周由城市干道界定等等,而且在功能布局、出入口设置、与城市道路的界面关系方面,都有共同的特征,如广州大学城、杭州下沙大学城、南京江宁大学城等等。

郑州龙子湖大学城及其中的高校(图1、2、3),可以代表当前大部分大学新校园的空间文化形式特征:(1)宏观区位的边缘化和隔离化。它们往往远离城市建成区,自成一体。(2)开放性、渗透性与可及性不高。大学城总体路网大、数量少,形成一个庞大的灰色区域。而且每个校园占地大,内部与城市之间基本每边只有一个连接点,所以每个街块的开放性都不高。(3)多样性的匮乏。单一的功能分区导致大学城成为孤岛,周边缺乏城市多样性的环境,未能有效地促进大学与城市的互动。(4)大学之间空间分隔。(5)民主性不足。大学(城)在空间上与社会的接触面少,采用近乎封闭式的空间管制,缺少具有民主意义的公共广场。(6)建筑文化方面大多欠缺对地域性、大众性的自觉应对。以上这些因素削弱了大学在推动社会文化方面的能力。

2、当代中国大学的空间文化使命

当代中国正处于全面的社会转型期,在此背景下,需要追问当代中国大学的空间文化使命——大学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大学的精神是什么?“大学使得文化储存、文化传播和交流,以及文化创造和发展——这大约正是城市的三项最基本功能”[1]。大学这一公共教育机构与其他文化空间一样,是具有广泛公开性的文化保存、文化传播、文化交流的空间场所,它们作为一种特殊的时空结构形式,嵌入到社会之中,成为公共文化。因此,是“大学改变社会,而不是社会改变大学,这就是大学存在的意义和价值”[2]。

大学担负着引领社会文化方向的重要使命。大学的未来发展就是一种交融行为——内在的交融、文化的交融、多学科的交融、更是一种城市的交融[3]。大学应该在文化建设中发挥核心功能,第一,大学应是城市总体空间形态高品质发展的部分,空间形态应该是开放的、与城市微观空间存在细密的连接,成为城市功能融合的综合区,而不是单一的功能同质化区域、自我围观的郊野园墅。第二,大学应促进公共价值的提升,大学校园应是一个自由开放而又充满创意的生活空间,也是一个对市民有强大吸引力,能激发城市活力、促进社会公民对话的民主场域。第三,大学的空间文化形式,应该具有结合时代特征的地域性含义。第四,大学校园作为城市环境的一部分,应有助于维护城市生态。因此,当代中国大学新校园的空间文化形式应具有三大特征,即公共性、地域性、生态性。

3、大学新校园空间文化形式的表达策略

当代中国大学新校园的空间文化形式,以山西能源学院校园规划设计[4]为例,从公共性、地域性、生态性三个方面,简要阐述相应的设计策略。

山西能源学院所在的历史名城朔州,地处雁门关外,历史文化底蕴厚重、自然风光别具特色、民风豪爽善良,能源资源丰富。雄浑的朔州古城墙,辽金建筑崇福寺,西方文化的代表——天主教堂,都是朔州文化丰厚底蕴和开放精神的见证(图4)。因此其空间文化形式的表达,更具有代表性。

3.1公共性的大学

大学具有的公共性,要求大学校园应更好地与城市形成有机而富有活力的关系,更好地发挥提升城市公共价值的触媒作用。

策略1:密集的出入口与道路网络

城市思想家简·雅各布斯认为,城市的活力来自于多样性的功能混合、频繁的街道交叉口。大学校园与城市道路之间的联系线和节点多,就能促发两者之间的频繁交流,从而既促进大学周边的城市活力,反过来城市也为大学提供和增加多样性的社会需求。因此,大学校园的出入口数量极大地影响空间形态的联系程度,较多的出入口使大学校园成为一个开放透明的城市区域,能够促进大学与城市之间的交融。

大学的道路网络与功能布置应有利于促进城市的街道活力,增强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适应性。短街段,密路网,小地块,是增进空间形态适应性的基本原则,是促进大学自身活力和促进城市活力的基本架构。

基于此,山西能源学院方案在校园南面城市道路上设置三个出入口,主入口为礼仪性步行入口在中部,两侧各有一个机动车出入口,每个出入口之间间距约为200米;校园东西两侧城市道路上各设置了两个机动车出入口,以及三个步行出入口;校园北侧中央为主要出入口,东西两侧间距约200米各有两个步行出入口;校园四周街角节点也规划有步行通道的渗透(图5)。

策略2:功能交融和开放广场

大学外部的城市条件对大学新的空间植入非常关键。这种功能的耦合性既丰富了大学的外部条件,也扩展了支撑大学的网络体系。而反之,大学植入城市空间,对于城市生活的丰富性也非常有意义。

通过较多的校园出入口,构成了校园与城市之间的细密联系,使得在空间形态上支持校园公共文体设施方便地为城市共享,而城市商业服务设施也能够便捷地为大学师生服务。两者之间的高度渗透性和可及性,使得边界的混合功能布局可能性增加,街道和公共服务设施形成了富有活力的城市。在未来,则逐步取消校园的封闭围栏,进一步促进公共领域的渗透性,使公共领域能让师生与居民自由地步行和享用,间距约为80-150米的步行道能贯穿任何区域。

大学为城市提供公共空间,公共设施,为城市增进公共价值。校园南侧的沿街地块布置具有外向性的办公楼、接待中心、培训中心、专家楼等;学生生活区和文体活动区布置在校园边侧,紧邻城市,功能上有利于相互的交融,促进学生与城市街道的联系,有利于生活服务设施的社会化。虽然目前校园周边区域还未形成城市空间和城市生活,但这正是城市赋予大学的机遇。城市街角节点和出入口节点设计为小型的开放式广场,同时考虑有步行通道的内外联系,为城市提供公共空间,形成促进城市空间活力的场所。

3.2地域性的大学

地域文化在全球化的潮流中日渐衰微,作为此地此境的大学,必然担负唤起地域文化重生的责任。因此,如何表达地域文化,是校园规划设计的另一个关键。在此,以拼贴的方法,重新诠释现代性与地域性、东方与西方等双重矛盾。古典意蕴的“学术城”,经典的轴线序列,中央圆形“学术圣殿”三大特征,使校园整体空间艺术形态既具有东方古城的意味,又有西方古典城市的壮美;并根植于朔州的地方建筑文化,营造地域性的现代建筑艺术(图6、7)。

城:教学区布置在校园中部,以教学区楼群连续围合,形成约400米见方的“学术城”,隐喻悠久历史的朔州古城意象,城中心区主要为大片的绿化,建筑群之间为中小型半围合庭院空间,形成有层次的开放空间序列。这种空间格局也中国传统城市“院套院”的现代注解。

轴:南北中央主轴线形成步行绿化带,图书馆、会堂作为对景建筑布置在中央轴线上。这种轴线布局方式是经典的大学空间艺术。

核:图书馆为整个学术城的核心建筑,是校园的景观控制点,也是南北轴线与东西轴线的交汇点,成为整个校园的构图中心。

地域性的现代建筑艺术:朔州丰厚的地方文化,雄浑大气的自然风貌,开拓创新的现代精神,是建筑艺术所表现的内涵所在。平面上,主要以三合院的形式传承大学的“学院”文化和地方建筑文化,以连廊和中庭等来营造适宜地方气候特点的师生交往公共空间。立面上,建筑入口和庭院入口中心设计了高大的拱门形式,这种形式既是西方古典建筑的符号,又是朔州古城门和民间建筑的特征,同时能够表达大学建筑的崇高感。立面大量运用灰砖贴面,这种材料和色彩源于山西地方传统建筑特征,是东西方传统大学的经典色彩,能塑造浑厚的建筑风貌和大学的文化历史感,也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在檐口、窗台、门楣等建筑不同的元素交接处作贴面的变化,并运用少量浅色斩假石勾勒重要的部位;在局部位置则设计了整面的玻璃、精细的木色百叶。这些建筑元素使用拼贴手法,巧妙地整合在一起,既具有古典建筑的神采、现代建筑的清晰,又有浓郁的山西地域建筑特色。

环境艺术:结合雨水收集的人工水面形成自然溪流的景观,池底和边岸以卵石和块石造型为主,宽度在1米至5米不等。步行路线与浅水、绿化、公共艺术设计相结合,营造出丰富人文意境的步行空间。在严整的建筑空间格局中,加入了自然婉约的江南小桥流水之意境。

在大学的重要场所规划主题公共艺术,在中央“学术城”区域,布置学术主题的人物雕塑;在学生生活广场和运动区,设计充满活力的动感雕塑,通过艺术品来强化不同的场所感,营造一个充满艺术的大学校园。

3.3生态性的大学

大学校园作为一个倡导低碳、生态文化的先锋,体现在两个规划设计策略:一是规划以步行为主的道路系统;二是保护城市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通过林地、绿带、水系、人工池塘的布置来保持生物多样性和景观的多样性、异质性。

步行为主的道路系统:各机动车出入口附近规划了机动车和自行车停车,机动车不进入校园内部,内部道路按纯步行道的形式设计,取消人行道和车行道的分别,从而形成具有人文特色的舒适的地面景观。步行路线与浅水、绿化、公共艺术设计相结合。

按照景观生态学理论,大学校园作为嵌合体,由斑块、廊道和基质三种要素结合而成。大学校园中心区和边缘的集中绿地是具有自然植被的大斑块,通过绿化廊道把大小斑块联系形成整体的群落。其作用是保护校园地下蓄水层和相应的地下水系统,让校园更加自然。

此外,在技术方面,应用太阳能发电集热、雨水和中水利用等形式,进一步深化生态设计。

4.结语

大学并非一个自身封闭的院囿,而是与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时刻产生互动的重要系统。大学是现代社会的灵魂,是塑造社会精神的核心所在,远远超出了传授和生产知识的目的。大学校园的规划建设,反映着一定的文化形式,事实上,空间不是文化的反映,空间本身就是文化。大学校园在形塑的过程中,应自觉实践新的文化理念,提升物质空间和社会空间品质,这是当代社会实践的基本方向。

摘要:大学担负引领文化方向的重要使命,以此观点视之,当前中国大学新校园的规划建设,存在一些背离时代文化要求的特征。本文以山西能源学院校园规划为例,倡导具有公共性、地域性、生态性的新的校园空间文化形式。

关键词:大学校园,空间,文化形式

参考文献

[1][美]刘易斯·芒福德.倪文彦,宋俊岭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211

[2]郭英剑.大学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在于改变社会.http://edu.people.com.cn/GB/8216/6671972.html

[3]黄全乐,李涛.大学与城市:法国大学校园变迁的启示.建筑学报,2004(5).54

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研究 第8篇

一、大学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之魂和核心

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 它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 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大学精神直接影响着师生的主观意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

培育资深的大学精神文化, 需要长期坚持与探索, 因为大学精神文化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传承与创新的统一, 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理性与激情的统一。大学精神文化的凝练不是朝夕之间的事情, 它需要长期的历史积淀, 凝练学校的大学精神文化可以从学生素质、班级精神、师资力量、知名校友等方面入手, 总结每人心中的大学精神, 并汇总, 开展讨论, 经过长期的实践选择最终确立。

(一) 挖掘大学校园潜在影响力

大学校园是大学精神文化中所体现出的办学思想和理念的有效载体, 校徽、校歌、校训都激发着对校园主体的周围影响力和创造力, 促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弘扬大学文化精神风貌, 树立良好大学文化形象, 使反映大学校园的独特的办学质量、精神理念和气质相结合, 以体现大学之底蕴、精神、治学传统。大学校园不断地设计校徽、院徽, 宣传大学校园之形象, 对已有校训、校徽、院徽进行提炼, 挖掘出大学校园文化的内在含义, 赋予新时代大学校园的时代转变。突出办学特色、提升办学质量、加强办学管理, 并汲取大学校园发展过程的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 来继承现代大学校园文化的发展宏图并发扬光大。

(二) 发挥校史教育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无论是历史悠久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还是不具有知名度学校, 每个学校都有每个学校的发展历史, 记载着大学校园发展过程, 见证着大学校园经历的文化。放眼远望, 面临着大学校园新的任务;面对校史, 这种神圣的庄严感使我们师生深受启发。看到校园展板上整理的校史资料展览和校史宣讲等多规模的陈列, 每年都会开展校史教育, 使在校师生都增加大学校园的爱校情感, 充分使大学校园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得以增强, 提升师生之前长久的友谊和亲切感。

(三) 利用大学校园人文价值

人文价值蕴含着丰富的哲理, 这里的校园人文价值是物质景观。在大学校园建立的过程中, 设计师、建设者、使用者他们的审美观、价值观也是承载着大学校园文化的精神物质精神载体和体现, 每个大学校园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态、浓郁的大学精神文化, 对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学校园更是如此, 学校领导们都经历了学校的历史内涵和传统风貌, 更会利用大学校园人文价值, 将大学校园文化融入到校园景观之中, 推动校园文化与营造氛围融合一起, 提升大学校园育人品行的良好作用。

总之, 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文化, 是核心、发展方向、办学定位和价值追求显于大学文化, 大学文化作为大学的灵魂, 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 对师生的思想意识及行为准则产生了重要的印象, 所以它是提升一所大学在办学质量和水平的凸显。

二、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其现状

大学校园作为我们国家的最高文化, 越来越引起有关部门和各界领导的相互重视, 并且, 其主导着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但是不得不否认, 也有诸多问题困扰着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一) 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的缺失

大学精神的缺失对于大学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及在价值观上倾向于实用主义。如今, 大学精神衰微的现象指日可见, 这是因为大学校园精神文化的走势, 功利化倾向的办学目标;不正统的官僚气息, 缺乏独立意识、个性鲜明的办学理念、思想、教育等。在大学校园中人文的思想教育人和科学的头脑武装人显得黯然失色, 所以, 基于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对大学精神的缺失以及自身的误区, 应遵循社会主义文化本质的基本要求, 从而改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引导方向, 使我们的大学校园的精神文化越来越繁荣。

(二) 校园文化的机制不完善及其缺失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 有的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机制未能达到科学理论范畴, 不能将办学理念和精神面貌通过机制改变在校师生的行为准则, 不能够完善大学校园精神文化机制, 其主要是主导和制约了大学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所需的需求。在当前的大学校园精神文化的过程中, 主体的片面性往往存在, 通过各种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仅仅进行了形势上的交流, 这样, 既达不到所想要的目的, 更增加了师生乃至校园文化的负担。

(三) 校园网络文化造成的影响

自21世纪以来, 信息科技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是网络给每位大学生带来的价值取向既有积极的影响又有消极的影响, 可能在大学生接收网络时得到了一些消极的信息, 使原有的价值变得背道而驰。现如今, 在大学校园里的每一个人都离不开手机, 他既能得到你想要的新闻、消息、知识, 但却阻碍了对我们这一代大学生思维方式, 更容易脱离实际, 沉溺于虚幻的世界中, 对周围环境的意识和感受力逐步下降, 不仅浪费了金钱, 还导致了自我封闭。如果不加以引导, 一定会走路歧途。

三、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途径

当前大学校园精神文化之所以衰落, 其主要原因是导致大学校园精神文化使校园在发展过程中体现出的实用主义、工具主义。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已经远离了正常大学教书育人的目标, 最主要表现在学校更名, 对于大实践、大德育的盲目追求, 在学生教育管理和思想教育的层面上, 常常忽略了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在健全人格、培养学术品格、提高审美情趣、完善审美修养方面的作用, 重在管理学生, 忽略教育学生, 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的娱乐性要比交往和实践更占据上风。这样看来, 学校领导必须加强大学精神文化建设来引领校园文化, 才能有立足之地。

(一) 顺应时代潮流, 坚持“以人为本”

21世纪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的“五位一体”, 决定着大学校园精神文化的基调。有着百年历史的学校乃至刚刚成立的院校, 都顺应这时代的变化。建设大学校园不能脱离社会、时代, 正是它们使我们的大学校园生活日益完善。汲取具有时代性的大学精神文化, 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 对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文化理念等高功能特效的发挥, 引领我们在走向社会的道路前行。

(二) 凝聚师生心智, 提炼大学精神

每一所大学的校园特色文化与众不同, 而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每一所大学对通过提炼大学精神都十分注重, 使具有特色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得以推进。学校可以利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友会等一系列大型活动活动, 在丰富其大学校园精神文化的同时, 对大学文化精神进行探索、讨论、提炼, 引导学校领导进一步宣传总结、培育校友、弘扬发展。使大学精神文化建设逐成为学校嘴重要的精神过时, 有力地推进了办学特色和发展战略, 建设海内外知名具有特色主义的的研究型、学术性、科技性的大学基础, 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及财富。

(三) 善于网络交际, 促进大学文化

要促进这种大学文化的互动, 应该与其他院校进行网络上的交际, 这对每名大学生加强自身的文化都是必不可少的。随着很多大学校园的越来越国际化, 网络双语教学研究在跨国的文化交流中存在着冲突, 但是, 这对大学校园精神文化质量有着显著的提升作用。在进行网络交流中, 首先要改变观念, 注重文化灌输。要努力寻求网络交际、沟通的共同点。更要注重实践, 提高大学文化的适应能力, 学会自然地交流其他学校的文化理念。信息时代已经来临, 竞争是每名大学生知字必提的。学会、善于交际、沟通, 可以使自己学校的大学精神文化得以丰富。

参考文献

[1]许青云.论文化与大学文化建设[J].高等农业教育, 2014, (1) .

[2]甘德荣.浅谈大学精神引领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12, (3) .

[3]张丽超.论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精神培育[J].三峡大学学报, 2010, (1) .

[4]李大健, 谭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教育经济与管理, 2014, (5) .

[5]张书明.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的局限及对策[J].山东工业大学学报, 1998, (1) .

浅谈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第9篇

关键词:大学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物质文化,精神文化

大学校园文化对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 提高学生的活动能力, 掌握更多的生存与竞争的本领, 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极为重要的。校园文化建设, 是创造优良的适合学生要求的文化氛围及思想教育的手段与补充。

一、大学校园文化的研究意义

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健康存在的基础, 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 对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相关理论的阐释, 有助于我们对其形成更加清晰, 准确的定位, 了解校园文化更深层次的含义。

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灵魂, 渗透于学校活动的各个环节, 体现在学校每个成员的行为之中。它既是显性的, 又是隐性的, 无时不在, 无处不在。它对一所大学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与价值, 包括价值导向, 人才培养, 精神陶冶、群体凝聚、心里构建, 社会辐射功能及知识、社会、思想、科学、美育、道德等方面的价值。加拿大教授斯蒂芬.利考克在《我见之牛津》中深有感触的说:“对大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是它周围的生活环境。”一所大学只有具备了自己的校园文化才能称得上是一所大学。”

二、大学校园文化的研究现状

20世界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开始关注大学教育的目的、大学的职能等问题, 从根本上明确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地位、作用、方法和途径。人们的关注点转移到了有关大学理念的讨论上。1998年王英杰教授发表了《试谈理想的大学》[2], 在学术界引起了反响。2001年傅进军所著《大学校园文化》[3]一书, 对大学文化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 并对大学文化评价做了初步论述。2004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张维迎教授著书《大学的逻辑》[4], 主要探讨了用什么样的制度才能保证大学目标和理念的实现, 特别指出“大学治理当中, 很大一部分就是大学文化。没有任何一个组织可能完全按照写下来的规矩治理好的。世界是不确定的, 有好多事情是没有办法预料到的, 所以我们经常要走一步看一步, 要用文化来正视不规则的漏洞”。

三、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 以校园为空间, 以教育学生为导向, 以精神文化、物质文化, 环境文化、行为文化等为主要内容, 并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文化是学校教育的灵魂, 是以学校价值观为核心的各种观念、制度、行为等要素的集合体, 是学校的社会资本, 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文化, 开创高等教育和大学创新新局面, 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战线面临的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任务。

四、大学校园文化的分类

学校物质文化是指学校内看得见, 摸得着的物质的文化形态, 校园物质文化涵盖了教学、科研、生活、环境、设施等各方面的物质构件, 同时赋予它们文化内涵, 是进行文化活动的物质基础, 对学校办学理念和教学风格的形成, 教学目标的实现都有深远意义。学校物质文化是学校成员智慧, 力量, 集体感的象征。

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一样, 它也是由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总结出的经验理论。具体的表现在人的伦理道德、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对于艺术的品位和我们的精神世界的追求。用我们现在的物质理论概念来解释就是真善美的统一。而作为精神文化中的一个分支点, 校园文化具有自己的特点和内涵。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是学校的灵魂, 精神文化是一口不可替代的, 无形的, 蕴含着孕育人生价值课程的源泉

五、大学校园文化的功能

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 承担着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重任。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 是伴随着学校的出现而产生的, 自学校出现之时, 学校文化就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产生并存在, 且随着学校发展而同步更新。大学校园文化作为高层次文化在高等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功能。

1. 显性功能

大学校园文化与大学的教育教学有密切联系, 它通过教学环节和实习环节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进行直接的影响和规范, 同时学校的教学设备, 实验设施均属于校园文化的物质文化范畴, 物质文化的质量直接作用到受教育者的受教育水平。

2. 隐性功能

校园文化属于背景文化, 它通过塑造整个学校的环境、气氛对生活在其中的人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 陶冶全体人员的意识、行为、情操, 并使校园文化积淀于人们深层心理结构中, 形成人们特定的校园文化风格、习惯。

3. 导向功能

校园文化以校风、学校传统、价值观念等各种方式表现出一种观念形态, 作为一种有很强的凝聚力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 对学校的各方面都起着指导性作用。

六、结语

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建设发展的重要环节, 国内外著名的大学无不致力于形成自身独特的先进的校园文化。大学校园文化承担着文化传承、知识创造、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 已成为建设和谐校园的两大要素和高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优秀的校园文化要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发展, 并为大学提供物质需求、精神养料以及和谐的文化氛围。发展大学文化是政府、社会和大学共同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崔润东, 浅谈高等学校校园文化的功能与价值[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3) :72.

[2]张维迎, 大学的逻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42.

[3]庞中英.全球化、反全球化与中国[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正确引导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第10篇

目前, 我校校园文化总的发展趋势是好的, 应予以肯定。但对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 应积极采取措施, 及时给予纠正。首先, 校园文化建设应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我们的大学是社会主义大学, 社会主义大学里的校园文化建设,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必须把以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服务作为最高目标, 为培养“四有”新人提供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环境, 要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文化和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占领校园文化阵地, 有分析、有批判地吸收传统文化和西方思想。应当看到, 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的影响从来没有停止过, 帝国主义搞“和平演变”的图谋也从来没有放弃过。高校的校园文化也不是单向的, 也不是风平浪静的, 而是存在着斗争。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教育, 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在提高思想认识的基础上, 明确发展方向, 为培养社会主义有用人才, 大搞体现民族风格与时代特色的、求实创新的社会主义校园文化。

大学校园文化有时出现层次不高, 思想性不强, 格调比较低的现象。比如有些文艺晚会流行歌曲占的比重较大, 并且有些歌词内容较为低下。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文学美育百花齐放, 十分繁荣。但也不可避免地掺进了某些不健康的东西, 特别是通俗歌曲市场, 出现了许多格调非常低、歌词内容不健康的歌曲, 并且这些歌曲而在舞台上经常被演唱。目前我们没有明确标准把哪些歌曲定为黄色歌曲, 但是笔者认为有些歌曲不适合大学生演唱, 更不应该把这类歌曲搬上高校文艺舞台, 但仍有一些同学上台演唱这类歌曲, 这与社会主义大学生的身份不相称。我们各级负责学生工作的专职干部, 加强自身政治素质的同时, 应加强自身的美育修养, 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 特别是搞工、青、妇工作的干部, 我想一定有这种亲身的体验。所以我们在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的同时, 一定不能忽视自己的美育修养。这样, 我们开展的学生工作才能丰富多彩、生机勃勃。

最近我们对部分同学进行了一次调查, 结果是80%的同学沉醉于一些流行小调中, 欣赏层次在这种小圈子里转悠, 存放的录音磁带大都是些内容不是很健康的流行歌曲, 欣赏交响乐的同学几乎没有。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这种发展趋势的严重性, 必须给校园文化以正确的引导, 使广大同学沿着健康、高雅的方向发展, 沿着思想性与民族性相结合的发展方向。2004年我校举行的第十四届文化美育节就旗帜鲜明地提出:本届文化美育节的指导思想是“歌颂党, 歌颂社会主义”, 在整个活动设计上都着重突出了思想性和民族性, 文化美育节历时一个月, 取得了圆满成功。

2 加强教职工与同学在文化交流上的互补作用

目前, 我们开展校园文化建设, 精力主要集中在广大同学身上, 忽视了教职工这支庞大的而又固定的队伍建设。我们知道, 在大学搞校园文化建设, 特别是一些社团活动, 出了经费短缺外, 最头疼的就是流动性大, 培养了一批走一批, 部分社团内部经常唱“空城计”。如果我们把一些学生社团充实一批有特长的教职工, 因教职工流动性不大, 而且活动经验比学生丰富。他们掌握着社团的骨架, 每年发现有特长的同学就补充进去。我坚信, 这样我校的社团活动一定能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并且这些众多的社团活动也将推动我校校园文化的深入开展。

3 应加强高校美育方面的基础性教育

现代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人才, 而美育对德、智、体三育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美育教育帮助高校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培养审美能力, 它是以形象思维为主, 以情感交流为纽带, 通过寓教于乐的特殊教育手段, “以美传真”、“以美引善”、“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以美愉心”, 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目前我国高校美育教育是个薄弱环节, 不少大学生缺乏应有的审美能力和正确的审美观念, 从而影响了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难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人才的更高需求, 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比较差, 丰子恺说:“圆满的人格好比一个鼎, ‘真、善、美’好比鼎的三足。缺了一足, 鼎就站不住。而三者之中, 相互的关系又如下:‘真’、‘善’、为‘美’的基础。‘美’是‘真’、‘善’的完成。‘真’、‘善’好比人体的骨骼, ‘美’好比人体的皮肉。真善生美, 美生艺术。故美育必须具足真善美, 而真善必须受美的调节。因之, 我们要进行美育方面的训练, 如音乐、绘画、舞蹈等。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我的科学发明成就很多是受音乐启发而来的。”再如美育教育也绝不仅在改变学生美丑不分这种表面层次, 事实上要比这深得多。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培养全面发展新人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人的全方面发展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要条件。所以我们决不能把美育孤立起来看, 而必须全方位多层次地去考察它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美育出了自身赋予的规定性外, 还应把这种教育贯穿渗透到德育和智育中去, 德、智、体、美、劳五者相互渗透, 缺少哪一项教育都是不完善和有缺陷的。例如我校有一个大学生美育团、一个军乐队, 每次招生广告贴出去以后, 同学都踊跃报名, 但活动起来非常困难, 视唱、音准、节奏感都很差, 学唱歌曲得一句句地教, 进度很慢, 这反映了我校学生音乐知识水平普遍较低。

以前笔者调查过几个班, 结果表明在150人中, 上音乐课不足三年的35人, 上过四年以上的72人, 没上过音乐课的43人。许多同学说他们的音乐课仅仅是唱唱歌而已。150人中不识谱的占60%, 即使识谱的人中, 有不少也是一知半解, 会乐器的更少了。

所以, 建议大学尽快增设美育方面的选修课, 满足广大学生对美育的渴求。同学们衷心希望有关部门和领导能为此事多尽点力量, 让《热情》奏鸣曲驱散心中的烦恼和忧虑, 让《命运》交响曲鼓起生活的勇气, 培养起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操。

摘要:教育是民族的基石, 培养具有热爱祖国、热爱集体、诚实可信, 具有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 关爱他人, 自觉履行各种社会责任, 心理健康的公民是今后教育的重点。所以说, 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 所以, 正确引导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显得更为重要。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作为最高目标。

关键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美育教育,大学生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格劳特·帕里斯卡.西方音乐史.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6.

[2]钱仁康.欧洲音乐简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1.

[3]艺术教育.河北美术出版社, 1988.

高职院校大学校园文化解析 第11篇

关键词:校园文化 大学文化 博雅教育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系统的组成部分,也称学校文化。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课内和课外文化思想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但其主体是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健全、开放、自由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校园文化”与“大学文化”

校园文化,首先具有理想性。校园文化总是按当时社会主宰者的理想化的愿望所设计的,它体现社会统治者的意志,力图按照自己的意志和对未来预期的理想化图景、方向影响人、培养人。而学校则试图向更长远、更优秀、更理想化的方向努力。

其次具有互动性。校园文化是学校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教师的作用和学校领导的作用很关键。领导者的办学理念、办学意识和行为对师生员工的影响,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是巨大的。

再次具有渗透性。校园文化,有如春风一样,飘散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渗透在教师、学生、员工的观念、言行、举止之中,渗透在教学、科研、讨论、读书、做事的态度和情感中。

最后具有传承性。校风、教风、学风、学术传统、思维方式的形成,不是一代人,而是几代人或数代人自觉不自觉地缔造的,而且代代相传,相沿成习,是学校的遗传基因。

任何一种校园文化,一经形成之后,必然传承下去,不因时代、社会制度不同而消失,当然会有所损益。然而其精神实质却是永续的,永生的。

大学文化,是大学思想、制度和精神层面的一种过程和氛围,是理想主义者的精神家园,是大学里启蒙思想、唤醒人格和震撼心灵等因素的结合体。大学应该让大学外的人神往,让大学内的人心情激动。大学是一个让我们永远怀念的场所。大学用人文精神培育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成为民族复兴和文化复兴的中坚,肩负着引领社会前进的重任。大学文化是知识、能力、人格的升华和结晶[1]。

大学文化,本身具有引领社会文化思想的作用,它高尚,排斥一切功利主义倾向;它纯洁,崇尚优秀与无私的品质;它宽广,“仰望星空”,视人类的进步与发展为己任。也有学者认为:大学校园文化是一种根植于民族文化和城市文化,超前于大众文化的、相对独立的、以精英分子为主体的文化形态[2]。

2 大学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现实存在,具有与人类本身同样古老的历史,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或者说,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

文化是内涵非常丰富、外延十分广阔的概念。从广义上讲,文化应当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和生存方式的总和。它涵盖了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认识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形成的一切文明成果。从狭义上讲,文化则主要指与经济、政治相区别的观念形态,涵盖的是人类的精神生产活动及其成果。

大学文化的非物质层面,包括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两个方面的内容。大学精神体现大学的个性,而大学文化则体现大学的共性。每一所高校的大学文化都融入了该校的大学精神,大学文化是大学精神的外在表现,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内核。

大学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区别,就是高雅文化和多元文化的区别,如同书本文化和电视文化的区别。电视文化是寓教于乐,首先是娱乐,然后才是教育。我们的学习过程是先学习,学进去了才能感到快乐。这就是两者的区别。

与大众文化或其他文化相比较,大学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第一,大学文化是一种追求真理的神圣文化。大学以传承、整理和创新知识为己任,是知识的集散地和创造源。社会上的先进文化来源于大学,大学要不断提出新思想、新理论、新体系、新方法,探求未知世界、求证事物本质,把追求真理视为人生的神圣事业。

第二,大学文化是一种追求理想和人生抱负的文化,大学文化总是把人类的未来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充满了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充满了对自己的民族、对社会、对整个世界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

第三,大学文化是一种崇尚学术的文化。学术活动是大学存在的基础和核心。大学文化拒绝一切思想观念和教条的禁锢与束缚,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始终强调独立人格、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要求在自由的氛围中进行学术的理性思考和研究,在开放的环境中实现科学的创新和发展。

第四,大学文化是一种严谨求是的文化。大学的活动,主要是进行人与自然、人与宇宙、人与规律、人与逻辑、人与道德、人与社会、人与命运的思辨和对话,这种思辨与对话本身就是一个严谨的学术过程。

第五,大学文化是一种具有强烈批判精神的文化。科学的特性就是大胆质疑、挑战权威,整理知识、继承传统,需要批判鉴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学术交流和文化交融需要批判与反批判的碰撞等。

著名教育哲学家、国学家涂又光教授的“泡菜”理论——泡菜和腌萝卜的味道取决于泡菜汤水的浓度和味道。他对大学文化的作用机理进行了非常形象的阐述:“泡菜的味道,主要取决于由糖、盐、生姜、大蒜等构成的泡菜汤水的味道。同理,大学文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的文化氛围[3]。”南开大学原校长母国光教授说:“办大学就是办一种氛围[4]。”

耶鲁大学于1701年创立。自1988年起,三位美国总统都是耶鲁的毕业生,即老布什、克林顿与小布什。这在美国是史无前例的。耶鲁校园的建筑设计给人的感觉是神圣、高雅和宁静。耶鲁以宁静为美,很少见到喧哗热闹的场面。即使在夏天,你也只是看到学生躺在草地上读书或抛掷飞碟。文化气息很浓厚。校园内就有几个著名的博物馆及剧场,艺术画廊展出不少毕加索及凡·高的作品。

英国剑桥大学的校园里,随处可见一沓沓摆放整齐的白色小纸片,餐厅、走廊、过道,甚至连厕所里都有。这些小纸片是为教授、学者们摆放的,让他们随时记录突然冒出来的灵感。许多伟大的作品、思想、创造、发明和发现,往往来自稍纵即逝的灵感。正是为了留住美妙的灵感,剑桥大学才随处摆放小纸片。

校园环境是大学文化在物质层面的主要内容。苏联著名教育家、当代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教育家之一苏霍姆林斯基就说过:“我们在努力做到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5]。”精心设计的校园布局:简洁明快、自由活泼、朴素大方、宁静典雅。绿化、美化的校园环境:种植花草树木,修建纪念碑、雕塑、标志、刻石、楹联、匾额、亭阁、水池等。

3 中国高校的“大学文化”

近代中国的高等教育,起源于晚清。从公派留学生赴美,到美籍传教士丁韪良担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再到用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和几所教会大学,可以说中国的高等教育很早就打上了浓重的美国色彩。其中,以1895年的天津北洋西学学堂(天津大学)、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南京大学)、1905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1911年的清华学堂(清华大学)等为标志的中国现代大学,都是以欧美大学模式建立起来的现代高等教育机构。

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设计有两个先天的优越性:一是大学制度的设计者是有世界眼光的人,像蔡元培,他是留德的学生,蒋梦麟是留美的学生。二是大学制度的设计者从一开始就居于教育的主导地位。像蔡元培、蒋梦麟都是做过大学校长和教育部长的人。现代大学的萌芽时期,最需要好的设计者,这一点,可以说中国现代大学是幸运的。制度的设计在于理念,在于对国家进步的强烈感情,在于对世界文明的诚意。

中国早期大学制度设计得非常好,是一个一开始就具有世界胸怀的制度,涌现出以蒋梦麟、胡适、罗家伦、梅贻琦、郭秉文等人为代表的一批教育家。曾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孙中山广州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南京国民政府铁道部长、1927年出任北京大学国学馆馆长的叶恭绰,在1921年任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开学演讲时说:“诸君皆学问中人,请先言学问之事。鄙人前自欧美归来,目击其新潮,颇有思感。尝以为诸君修学当以三事为准衡:第一,研究学术,当以学术本身为前提,不受外力支配以达于学术独立境界。第二,人类生存世界贵有贡献,必能尽力致用方不负一生岁月。第三,学术独立斯不难应用,学术愈精,应用愈广,试申言之。[6]”

即使是在抗日战争那样艰苦的条件下,由北大、清华、南开三校于1938年在昆明联合成立的西南联合大学,8年时间,就读学生不足8000,毕业生近4000,却培养了大量人才,影响了中国科技史:杨振宁、李政道两位诺贝尔奖得主,朱光亚、邓稼先等8位“两弹一星”元勋,黄昆、刘东生、叶笃正3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新中国成立后的两院院士中,联大师生占了176人[7]。

民国时期的大学教育,即所谓的“博雅教育”,用现在的话说,其实就是素质教育,“美国模式”办的大学大多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强调自由、独立地发展。2005年~2006年全国高校改名、合并、升格运动,一定意义上是在新的条件下,对1952年院系调整的修正。

4 高职院校的“大学文化”

中国的高职院校,始创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于21世纪初的10年。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它与原有普通高等教育有着明显的区别。它明确提出是为社会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级技能专门人才,它是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的标志之一。2009年,全国独立设置高职院校1215所(普通高校创办的附属高职教育没有统计在内),招生313万人,占普通高校招生总数639万人的49%,在校生965万人[8]。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目前,最值得称颂的是“校企合作”的校中厂、厂中校,“工作过程系统化”等课程的开设,以及“双师型”教师队伍与结构等主题的倡导,具有十分浓厚职业教育色彩。

5 大学与社会文化的冲突与超越

任何国家的大学文化,与社会文化之间都有冲突的一面,关键要看社会文化对大学文化是采取尊重、容忍、放任的态度,还是管理、统一、限制的态度;关键要看有无世界眼光、着眼于民族、国家与全人类的发展需要。中国的大学理当接续中国传统的精神资源,唯有这样,教育的天地才会更宽广。

教育,是国家的教育,它也是永恒的,不能以一时一事的需要为教育目标,而要以为人类永恒的发展目标服务为第一需要,才是正确的选择。我们党和政府,教育部长、厅长,大学书记、校长,一方面不能回避大学文化与当今中国社会文化有一定的冲突这一事实,另一方面,如何处理这样的冲突,重新认识冲突,调适冲突,既是领导的艺术,又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发展大计,大力培养张伯苓先生式的教育家,办西南联大一样的大学,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张伯苓[9],一生只做一件事,就是创办南开学校。他为办好教育积极募捐,成就斐然,但他始终奉行“私立非私有”的原则办学。他有一句名言:“用军阀的银子办教育,就如同拿大粪浇出鲜嫩的白菜是一个理儿。”还说过,大学校长,第一条找钱,第二条找人。找钱,他找出了艺术;用人,他也找到了最合适的人,并把他放在最合适的位置上。

张伯苓有两个坚持:不以办学为晋身之阶,不以办学为求富之道。南开的经费完全公开,每年的账目都放在图书馆里任人查看。他曾说,谁要查当月账目,我可以5分钟内告诉你。南开教授的工薪最高为每月300元,他的工资却一直定格在100元的水平上。教授们住的是南开院内绿树环绕、宁静幽雅的百树村,他却住在陋巷的3间小房里30年安之若素。

办大学追求的目标不是规模和大楼,应该是特色、大师、质量。办学特色很重要,没有特色就没有竞争力。西南联大有很强的学科,但是也有较弱的学科。学校有能力就多抓几个特色学科,没有能力就少抓几个。特色强就是高水平。

6 结语

我们应当弘扬梅贻琦先生的“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思想,学习张伯苓先生的人格品质与办学宗旨,仿效西南联大独立自由的精神气质,并倡导健康的学术交流和学术批评风气。扎扎实实搞科研,默默无闻做学问,一生只求当一个好老师,才能研究出真正的大成果,才能培养出大人才。如,当时西南联大的吴大猷在昆明永丰寺装了一套大型色谱仪,在简陋的条件下仍然坚持做研究,完成了《多原子分子的结构及其光谱》专著。华罗庚先后发表了二十余篇论文,完成了他的第一部著作《堆垒素数论》。西南联大的条件艰苦,但大师们仍然潜心治学,取得了教学、科研、育人的丰硕成果。

参考文献:

[1] 吴勇.大学文化:理想与现实的冲突[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

[2] 王帮虎.校园文化论[M] .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3] 居平安,傅祖浩.环境育人与泡菜理论[J].科学与管理,2007年第1期.

[4] 段玉玲.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管理刍议[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12期.

[5](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赵玮.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9月.

[6] 叶恭绰著,余诚之编.遐奄汇稿[M].文海出版社,1968年版(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16辑).

[7] 何勇.珍视西南联大的遗产[N].人民日报,2007-11-2(5).

[8] 周洪波.高职就业白皮书:8成毕业生就业月薪近2000[N].钱江晚报,2010-9-14.

[9] 丁东,谢泳.教育放言录[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校园文化活动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第12篇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 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 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实践活动。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 是民族的希望, 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 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二、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 校园文化从广义上是指高等学校生活方式的总和, 包括智能文化、物质文化、规范文化、精神文化。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 高校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及其在规章制度、行为方式, 器物设施中体现的特定的人文精神。狭义上, 也就是对校园文化活动最好的概括:就是校园艺术教育和学生课余文化活动, 其主要内容是对大学生进行文化艺术和审美教育, 组织各类艺术社团, 开展各种文化艺术活动, 丰富大学生的校园生活, 提高他们的文化艺术修养、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

校园文化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 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 面对80后, 90后学生的时候, 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面临许多新问题和新任务,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我们的工作方法和方式就要不断的创新, 改变以往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去, 使校园文化建设逐渐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 从而进一步发挥校园文化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育人功能。

校园文化活动是以学校的师生作为主体开展的一系列学术、科研、文化、艺术、体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利用各种载体, 陶冶情操, 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并内化为自觉的行动。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 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 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

三、新形势下如何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在新的形势下, 如何使高校校园文化丰富多彩, 如何使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中得到应有的锻炼, 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质量, 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首先, 要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高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并作为重点予以特别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长期的、艰苦的努力才能收到一定的成效。目前, 高校校园文化的内容主要偏重于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 而缺乏把这类文化活动纳入学校长远规划。高校要充分重视校园文化对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 认真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真正使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内容。

其次,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高校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 应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积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使学生真正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和良好校园文化环境的受益者。

最后, 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中, 应体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校园文化活动的目的不在于娱乐, 而是以文化为载体,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适应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载体, 其组织形式、活动内容、精神风貌、文化内涵等直接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在院校教育发展的新时期, 校园文化建设应着力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通过开展一系列积极向上、活泼新颖、精彩纷呈的校园活动, 改变院校校园文化活动内容单一、质量不高的局面, 增强校园文化活动的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和高雅性, 从而使校园文化得到提升和优化。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知识、陶冶情操、增长才干;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于松:《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兼论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 2006年第7卷第3期。

上一篇:环境财务指标下一篇:环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