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性建筑范文

2024-06-13

纪念性建筑范文(精选12篇)

纪念性建筑 第1篇

1 空间

1.1 空间的重要性

建筑包含了空间、形体、轮廓、色彩、质感等多种要素, 空间是建筑的主角, 同时也是建筑建造的目的, 是建筑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的载体, 评价建筑设计的优劣, 通常建筑空间会起到最重要的作用, 而其他的元素是服务于建筑空间的手段。对于纪念性建筑来说, 空间尤其重要, 这是因为建筑师往往通过创造“无限的空间感”来达到神秘深邃的崇高意境的。

1.2 纪念性建筑空间的特点

建筑空间的美学质量与空间的形状、比例、尺度、界面……以及空间的连接方式都有很大关系。根据美学理论, 我们分析纪念性建筑空间可以得到以下特点:

1) 纪念性空间具有鲜明甚至极端的几何特征, 或十分狭长, 观赏者难以看到空间的尽头, 从而产生强烈的期待感, 引起观者无尽的思考, 如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设计的风之教堂, 这种空间最典型的要数高直的哥特教堂 (见图1) , 内部空间高耸狭窄, 充分反映了宗教的神秘力量;或宏大开敞, 使观赏者身处巨大的空间时油然产生渺小的感觉, 如罗马大角斗场, 每一个身居其间的人都会不由自主的产生崇高的感觉。

2) 纪念性空间常表现为序列空间, 空间序列有起有伏, 有抑有扬, 有一般、有重点、有高潮, 崇高的建筑空间特别强调的是高潮。一个有组织的空间序列, 建筑师往往在观赏者到达建筑的高潮部分前, 使观赏者经过一些低矮、狭小、昏暗的空间, 在观赏者毫无准备的情况下, 突然将建筑的高潮空间呈现在观赏者的面前, 使观赏者的感官猛然间受到强烈的震撼, 从而产生崇高的审美形态。如北京的故宫 (如图2所示) 在这样一个古代封建王朝最高统治阶级的所在地, 封建君王为了显示自己的威严, 使臣下具有崇高之感, 从御街千步廊开始就通过狭长的走道压抑来者的情绪, 经过天安门、端门、午门之间形成的狭小院落进一步压抑来者的情绪, 到太和殿时, 空间突然放大, 使来者的情感在经过长时间的压抑后突然释放, 感官受到强烈的震撼, 从而产生崇高的感觉。空间的概念不能仅仅局限于建筑形体所限定的那种人为空间, 它有更大的范围。自然环境可以理解为自然化的空间, 它在崇高形态的建筑的氛围创造中有时起着很大的作用, 对它的利用也是空间象征性的内容之一。实际上, 在规划和设计这类建筑的时候, 从建筑本身的形体和空间的象征意义以及建筑与环境 (自然空间) 的巧妙结合所产生的深刻内涵这两个方面, 去挖掘崇高建筑形体、空间和符号的表现力, 产生出所需要的气氛, 一直是人们孜孜追求的目标。比如我国唐代乾陵 (见图3) , 利用了梁山的天然地形, 以及自然空间和形体的自然力, 来表现不朽和永恒的主题。

2 体量

崇高的物体应该是巨大的。然而, 我们知道, 大与小是一对相对概念, 如果以人为标准的话, 那么任何一幢建筑都比人要大的多, 到底以什么作为衡量的标准, 经过研究我们认为判断建筑是否有震撼力应该是这个建筑的力量性是内敛还是外射, 是否能震撼观赏者的心灵。为了达到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 建筑物和人的尺度关系。人们的美感判断是以自己身体的大小为基础的。虽然我们无法证明以自然为本或以人体为本的比例系统必然会让人实现更好的建筑, 但我们可以说, 任何建筑都不能忽视建筑与人体的关系。尺度正是建立了人与建筑以及细部与建筑之间这样的一种关系。崇高的建筑和人的尺度关系应该是强烈的对比关系。它远远大于人的尺度 (见图4) 。

2) 建筑物与人的力量。优美与崇高的根本区别在于崇高的力量性上, 这种力量不仅表现在形式上, 更表现在精神上。无论形式多么简单, 如金字塔, 当人们看到它, 想到当年建造时的艰辛, 都会不由自主的产生崇高的感觉。这种对奋力建造的内在崇敬, 并不会因为工具发展成熟而减弱。此外我们也必须明白, 虽然建筑体量的大小是获得崇高感与优美感的重要因素, 却不是绝对的。现代的很多摩天大厦虽然体量高大, 但是由于材料和处理手法让我们感受不到崇高, 虽然很大却无法令人感到崇高, 部分原因就是纤巧细部不知不觉地压倒了巨大尺度应有的力量。

3 色彩

在长期的审美过程中, 人的审美习惯、审美态度与联想给色彩披上了感情的外衣。因此, 不同的色彩对于不同审美形态的建筑就具有特殊的意义, 例如白色意味着纯洁与高雅、黑色意味着绝望和悲哀、红色意味着热情奔放等等。并不是每种颜色都适合纪念性建筑。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中体现的非常明显。例如北京故宫的午门, 用红色的墙渲染出了非常严肃崇高的氛围。从色彩的性格来看, 明度低的色彩比明度高的色彩更加具有重量感, 因此, 同一幢建筑选择明度高的颜色比明度低的颜色显得更加轻巧。优美的建筑多选用洁净明快的色彩, 而崇高的建筑更钟情于深色调。深色调能显得建筑坚固、稳定、深沉、神秘。纪念性建筑本身的色彩不能太丰富, 太多太杂的色彩会造成不稳定、不庄重的感觉。

4 材料

材料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的材料, 会给观赏者不同的视觉体验和审美感受, 建筑师不但要了解材料的物理性能, 文化特征, 还必须了解材料的造型特点。对于纪念性建筑来讲, 石材是最常用的一种, 因为它可以充分表现崇高的结构特征, 给人坚固、笨重、凹凸不平的感觉。石材能表现建筑所希望表现的“永恒”的主题。当然这不是说只有石材才可以应用到纪念性的建筑中, 除了石材, 还有木、砖、混凝土等同样可以产生崇高的效果。

5 质感

质感就是人对材料的质地与肌理的触觉、视觉感受而形成的整体感受。由于质感具有视觉和触觉联合作用的性质能造成深刻入微的知觉体验, 软硬、粗细、滑涩, 都是通过接触获得的感觉。因此, 质地引起的感觉更为贴近和亲切。不同的建筑材料具有不同的质感, 给人的感受也大不相同, 建筑可以通过质地传达不同的内涵。通常情况下, 质感平滑光亮的物体给人以优美的感觉, 如玻璃、不锈钢、大理石等, 而凹凸不平、表面粗糙的质感更容易使人感受到崇高, 比如理查德·迈耶喜好的白色建筑, 表面光洁幽雅, 建筑整体显得纯净优美。而西方的石建筑质感粗犷, 很容易使人感受到崇高, 比如古罗马斗兽场、罗马教堂建筑。

6 光与影

光是建筑的重要构成要素。在纪念性建筑中, 光与影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光代表了神圣, 西方人认为它与上帝最近, 所以光在建筑中的地位可想而知。教堂建筑可以说是对光利用的典型代表。它不仅有其本身对于空间的作用, 也被赋予了某种象征意义。宗教建筑是反映西方宗教文化最有力的见证, 有人说:西方宗教建筑史即是一部追求光的历史。万神庙是古罗马最著名的建筑, 也是利用光影的成功典范, 设计者在建筑的穹顶正中开设一个直径8.9 m的采光口, 阳光由上部穹项射入大厅, 照射在不同的神像和界面上, 光影并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方向, 产生了神秘而震撼的教堂气氛 (见图5) 。基督教建筑对光的追求在哥特时期达到了顶峰, 其空间的意义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光的表达。当时典型的构造手段———尖拱券技术的突破, 使得在哥特建筑中, 柱体之间可以开设大型窗, 制作若干精致的花格并镶以彩色玻璃, 有些玻璃上也绘制精美的圣经故事, 外面的自然光透过彩色玻璃之后, 能够产生神圣犹如天国的教堂氛围, 使得使用者能够达到忘我的境界。教堂外部的飞扶壁, 内部的束柱, 拱券, 马赛克的闪光表面, 以及大理石的光泽, 这一切的一切, 都将人的视线向上引导, 使人忘记了世间的形式、重量、给人一种升腾的轻松感。哥特教堂由此从一个物质构成的场所转化为一个非物质的精神世界。崇高神圣的空间氛围往往具有超现实性, 所以, 此类空间的光色往往呈现与现实生活迥异的面貌。圣索菲亚大教堂 (如图6所示) 的墙体、柱墩, 都采用彩色大理石贴面, 穹顶、拱顶用金色或蓝底的马赛克, 这些艳丽的材料反射自然光, 获得了美丽的光色。安藤忠雄在本福寺水御堂中, 采用了统一的朱红基调, 每当夕阳映入殿堂, 大厅充满红光, 给人一种静寂、神秘和超凡的体验。

7 结语

纪念性建筑的基本要素有自己强烈的特点和符号, 把握这些特点对我们的设计具有较大的实际指导意义。需要说明的是, 成功的建筑不可能仅由精彩的局部拼凑而成。所以并不是我们把各种建筑的基本要素简单的叠加起来就可以成为崇高的纪念性建筑, 它们之间还要有内在的整合关系。

摘要:结合纪念性建筑实例, 依据纪念性建筑的结构特征, 从建筑的空间、体量、色彩、材料、质感、光影等方面分析了纪念性建筑基本要素的特征, 对建筑创作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纪念性建筑,审美形态,空间,体量

参考文献

[1]叶朗.现代美学体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概念性方案建筑单体设计评审指引 第2篇

适用范围

适用于建筑方案设计阶段集团全资和控股地产项目建筑方案的评审,确认设计单位提交建筑方案是否符合公司要求,以及识别方案需要改进的方面。2 方案评审方式及要求

2.1 项目建筑方案评审采用会议评审的方式进行,管理公司规划总监负责制订评审会议计划,明确评审会召开时间、参加人员、地点及议程安排。

2.2 评审会一般由管理公司规划总监负责主持,并指定管理公司规划管理部(或项目公司开发设计部)专业人员进行记录,管理公司经营管理委员会成员至少三分之二以上人员参加,以及:

a)项目所在公司设计总监、开发设计部经理及相关人员;

b)管理公司规划管理部、景观环境部、市场部相关人员;

c)邀请的有关专家。

2.3 建筑方案评审会议计划应至少提前一周通知参加人员,会议评审资料应至少提前一天发放给参加评审会议的人员。

2.4 评审会议所需资料由管理公司规划管理部负责准备,项目所在公司开发设计部配合,包括:

a)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b)营销策划书;

c)目标成本确定;

d)规划设计方案及经济技术指标;

e)项目调研报告;

f)建筑方案(建筑的平、立、剖面图、建筑效果图;经济技术指标;设计说明书;用地红线图);

g)其它资料。评审控制要点

3.1 由项目操作部门对建筑方案设计背景进行介绍,重点回顾规划设计方案要

点、公司对项目建筑方案的要求等。

3.2 由设计单位介绍建筑方案,并回答评委提问。

3.3 与会者就建筑方案发表意见,主持人应注意控制讨论范围集中于《项目建筑方案简评表》中所列的条款,以利充分识别建筑方案完善的需要。

4建筑方案评审控制点

4.1 检查方案是否符合国家的现行规范、法规、法律、标准。

4.2 与规划设计是否一致,若不一致要说明其相对的优缺点,以供评委评审。

4.3 是否符合美观、实用及便于实施的原则。

4.4 流线设计

a)建筑单体入口与道路关系的合理性;

b)电梯厅与楼梯间位置的合理性;

c)人流、车流组织的是否顺畅,是否相互干扰。

4.5平面设计

a)每种户型的类型、面积是否合理;

b)户型设计能否适应与市场需求;

c)平面设计是否经济合理;

d)是否符合现行的相关建筑规范几法规(特别应该重点审查消防、人防是否符合国家、地方的相关规定)。

4.6 立面设计

a)立面形式与整个城市建筑、文化的大背景的关系;

b)立面的风格;

c)立面形式的比例、尺度;

d)建筑外立面的细部设计;

e)立面形式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

4.7 剖面设计

a)高层建筑的地下室的层高的确定;

b)多层建筑若底层架空,其层高的确定;

c)标准层的层高确定;

d)顶层的层高的确定及其利用。

4.8 结构设计

重点审查建筑方案在结构设计上是否可行、经济、合理。

4.9 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

是否利用已经经过验证较成熟又经济实用的新技术、新材料。评审结论

5.1指定记录人在会后三天内应做好建筑方案评审会纪要,填写《建筑方案简评表》,总结分析对建筑方案的评审意见。

5.2 《建筑方案简评表》中的评审结论建议以如下方式给出:

a)同意方案XX平面及XX立面形式,建议增加XX内容,在XX方面应予以调整;

b)对方案XX平面及XX立面形式存在较多修改意见,应在XX方面改进至XX程度。

5.3 项目所在公司开发设计部经办设计人员,将评审意见以《设计修改通知单》的形式通知设计单位。

城市的纪念性 第3篇

在欧洲所谓巴洛克建筑风潮盛行的时代,巴黎、罗马等城市多经历了一番“旧城改造”,而改造的重点,都有“焦点”的凸显。意大利罗马改建是文艺复兴的重大事件,里面的波波罗广场,中心立方尖碑,道路放射而出。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宫乃是由好几组放射道路轴心组成的建筑群,其设计特点对欧洲其他城市的规划有很大诱惑力。德国的卡尔斯鲁城就是受凡尔赛宫规划的影响,竟从王宫放射出了32条街道,王宫的尖顶,32方均可遥望,令最高权力总在视觉之内。

1791年,美国的朗方规划华盛顿,一方面他要执行费城树立的方格网模式,另一方面又必须在首都耸立一批纪念物、象征物。朗方不是先画出道路网,而是先确定重要建筑与广场的梅花位置,再在它们之间设计放射状直连通道,这些通道不只是供车辆通行,更重要的,用朗方自己的话说,是让“视线畅通”。不用说,畅通的视线不会平白无故地放出去,而都是要放射到纪念物、标志物上,这些纪念标志物,一个个蕴含美感,美感里又包裹着权威力量。

华盛顿的街道,最终由方格网和焦点放射两套街道叠成,可以想见,在这两套街道相交处,会形成许多锐角街口,车辆开到这里,转弯找路,都要仔细辨认,十分麻烦。但朗方宁肯这样,为的是保留城市纪念性建筑应有的焦点特征。

西方城市生活中的纪念意识很强,因为是纪念意识,便很容易形成跨越时代的历史积累,城市景观具有很深的历史层次,例如,没有什么实用价值的罗马时代的角斗场遗址被世代保留,直到今天。

我们中国城市的传统街道,都要横平竖直,经纬不乱。《周礼·考工记》奠定了原则,九条经纬,五个方位,格局里包含很崇高的礼制,但没有强调要把什么真东西“亮”出来。许多威严的宫殿百姓们都知道,但一辈子也没见过。不让看,是中国皇帝做事的办法。不让看,也是中国传统城市建筑景观的一大特点,问题也出在这里。中国古代建筑再好,百姓至多只能看到房顶,因为有围墙挡着。行走在中国的传统城市里,一会儿是高墙,一会儿是闹市,一会儿是宅门,一会儿是深巷,仅此而已。在这样的城里生活,会有什么景观可以在人们心中凝固为崇高,并产生超越时代的价值呢?“金銮宝殿”固然了不起,但看不见,它只属于同样看不见的皇帝,而不属于城市,也不属于城市纪念物。

中国传统城市生活中,纪念意识不强,永恒性的东西几乎不属于城市(祖先追求永恒性都要依托高山大川),中国传统城市是十分现实的。由于这种现实性,朝代更迭,新君可以毫不犹豫地铲除旧物,而营造类似的新城。另一方面,新君也可以全盘接收旧城,而继续使用。

在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中,中国城市才经历了一场真正的“革命”,从功能运作到建筑材料,都要大变一番,于是问题也就来了,一方面,原有的东西没有哪一个曾有“纪念物”的属性而被想到保留(北京故宫也曾有人主张拆掉),另一方面,革命的彻底性令所有东西又都可以变作有历史意义的纪念物,争论由此引发。

几十年来,中国城市的属性一直模糊不清,或抓革命,或促生产,或开市场,这些都与纪念性无关。不过,由于城市的发达,城市生活在中国社会中至高地位的最终确立,中国人对永恒性的追求,也开始依托城市了。近些年,我们看到中国城市里的纪念物在增多,纪念性在加强,许多东西被“亮”出来,这是当代中国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

纪念性的本质在于跨越性,越是超越时代,纪念性就越强。历史遗产景观最富纪念性,中国城市多为历史城市,祖先留下的东西,如果还有没毁掉的,完全可以好好利用。

纪念性建筑 第4篇

战争纪念性建筑空间伴随着人类漫长的战争史而存在, 在不同历史时期却又展现着不同的精神风貌。20世纪前的战争纪念性建筑空间设计, 主要采用古典的大尺度、大体量和对称的建筑空间表达手法来传达纪念性。而人类对战争的纪念心理是纪念性建筑空间最本质的精神内涵, 忽略这一点而仅仅以战争史实进行信息堆砌, 缺乏内在因果联系, 无法有效地激发人们的纪念心理, 会显得平淡并趋向程式化。战争纪念性建筑空间的设计在经过漫长的时间内无纪念情感、无个性空间语言的局面后, 人们开始意识到当前的战争纪念性建筑空间不能再直接搬用传统的设计模式, 应该具有新的形式、诉求和情感特性, 开始着重考虑纪念情感的表达和观众的行为心理, 并通过两者的互动, 有意识地依照不同纪念对象、主题, 设计出独特而富有情感的建筑形象和纪念性空间。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内部

一、战争纪念性建筑空间中情感的意义

富有情感意味的建筑空间最能震撼和感染人, 而从不同的情感角度出发创造出的建筑空间也相应有较大差异。情感的塑造与表达是战争纪念性空间设计的基本要素, 是其规划格局和空间结构的内涵所在, 也是其灵魂之所在。战争纪念性建筑空间中的情感, 根据表达角度的不同可归纳为崇敬型、悲剧型和轻松平和型。每个战争纪念性空间的设计因时代、环境不同, 相应地具有不同的纪念主题情感。主题情感的表达, 主要通过在纪念建筑空间中情感的渗透及其在空间中的微妙变化来实现, 从而使得战争纪念性建筑空间由于情感的渗透而具有独特而丰富的内涵。设计中应深层次地挖掘情感的意蕴所在并予以表现, 使观众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和体验。从整体的空间效果和序列构成, 到局部单体与辅助设施, 一草一木都应能贯穿纪念的情感要素, 力求创造一个情感丰富、氛围浓厚的战争纪念性空间场所。

二、战争纪念性建筑空间中的情感表达类型

战争纪念性建筑空间中的情感表达是由感性的情感到理性的空间逐层互动反映出来的。战争赋予的纪念性是战争纪念性建筑空间的本质特性, 而纪念性所包含的情感类型丰富而多样。根据人们在此类空间中情感诉求方向的不同, 其所表达的情感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表达人们对战争中逝者的崇敬与追思, 对战争中的英雄与其事迹由衷的赞颂与敬仰之情。一种是表达对战争所带来的灾难的悲愤与控诉, 对战争特别是非正义战争嘲讽、谴责的情绪。还有一种是通过对战争的反思来表达对和平的祈愿, 对当下和平生活的满足以及对未来生活寄予的希望和愉悦之情。具有丰富情感是纪念性空间凸显其独特纪念性的重要手段, 因此在战争纪念性建筑空间的设计中把握观众的纪念行为、纪念方式、纪念过程和心理规律等因素, 使人与纪念性空间互动对话, 从而深入地激发起人的纪念心理。

在具体的设计手法上, 运用尺度、比例、向度、虚实及明暗等空间语言, 表达人们的心理诉求。比如, 要想使人产生轻松愉悦的心情, 空间可以做得高大明亮, 相反低矮昏暗的空间则会使人感觉压抑阴郁。要想表达迷茫恐惧之感, 使人走进一个狭长封闭的空间是比较适合的;相反, 开阔宏大的空间场景则会使人兴奋愉悦等。由此可知, 不同的空间存在形式所引发人的心理反应也是不同的, 可以利用这个特点发挥空间的主动性去作用于人的情感。根据人在战争纪念性空间中表达情感诉求的种类, 反应在建筑空间形式上相对应的也是通过三种类型来表达其纪念情感。这三种通过空间语言表达纪念情感的战争纪念性建筑空间可分为仰视型、俯视型和平视型。仰视型的战争纪念性空间中传达的是上述第一种人们在空间中的情感诉求。这种情感是要表达纪念对象的崇高精神与伟大功业。因此, 空间需要给人巨大的视觉冲击力, 夸张的空间比例与视觉形象超出一般想象, 使得观众感觉到自己与纪念对象间巨大的差距, 从而产生崇敬之情。俯视的战争纪念性建筑空间表达的情感对应着上述第二种人们的情感心理, 传达的情感态度是对陈列对象的批判与否定。这种情感心理往往是靠战争纪念性空间所创造的神秘压抑和混乱恐怖等气氛衬托呼应而来。而这类空间气氛体现在空间形态上常常是晦暗幽闭、扭曲无序、错乱随机、似乎无法掌控的形态。这些空间形式相对于清晰明亮的空间更能激发人心灵深处的不适而产生的急欲逃离的情绪。平视型的战争纪念性建筑空间中要表达的情感是上述第三种类型, 传达出观者中立、平和的情绪心态, 情感倾向往往建立在对战争的反思及对当下和未来生活的审视与展望, 空间氛围以轻松愉悦为主。这种情感主题下的空间形态常常表现得自由灵活, 平易近人。

平津战役纪念馆

三、战争纪念性建筑空间形态的情感表达

战争带给人们的情感是复杂的, 不同情感主题表达的空间所包含的形态、组合、氛围等都有所不同。结合以上战争纪念性建筑空间与情感表达的关联分析, 可以总结出悲愤压抑、崇敬肃穆、轻松平和这三类战争纪念性空间典型情感代表类型, 这些情感又通过独特的空间语言在战争纪念性建筑的内外空间中演绎。

(一) 外部空间形态的情感表达

表达悲愤压抑纪念情感的战争纪念性建筑, 其外部空间形态适合采用下沉式、围合式和矩阵式的空间形态来展现。“地下暗”指亡灵安息的地方, 具有天然的死亡、沉重和阴郁的气息。下沉式的空间形态可以营造一个不受干扰安静的空间场所, 对表现该类型的纪念主题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参与者置身下沉空间, 摆脱了尘世的喧嚣热闹, 更容易使人在这个寂静的环境中冥思, 感悟死者的生命意义。“围合式”的外部空间形态, 在战争纪念性建筑空间中一般是借用墙体或植物来实现对空间的围合限定。围合所形成空间的体量大小、参与围合的墙体与植物的高度、墙体的形态与植物的种类等组合关系的不同, 也会导致所围合空间形态的不同, 进而导致表达的情感的差异。如, 采用能起到较好阻隔视线的围合物, 围合出安静、封闭、尺度不大的空间来表达悲剧性情景。“矩阵式”外部空间形态, 通常采用高度大于人的柱式结构, 以阻碍参与者的整体视线, 柱间距为刚刚适合一个人行走的宽度。参与者在柱阵群中孤独地行走, 无法与群体沟通, 失去方向参照, 为了摆脱这种不适而产生的急于逃离的心理, 会使人不断产生混乱、迷茫、恐惧、压抑的情感。

表达崇敬肃穆情感的战争纪念性建筑空间常有着较为丰富的外部空间形态变化, 有着强烈的个性化特征。整体空间形态常采用中轴对称式布局, 来营造出庄重、严肃的纪念气氛。空间纵向依照轴线展开较大的进深, 横向又拥有开阔的空间, 空间中主要布置雕塑或纪念碑来作为纪念场景的视觉控制中心。入口与主景观之间通过呈上升态势的阶梯连接, 人们在移动的过程中心理上会产生由远而近的过渡距离空间。在这个进深轴线上, 空间序列的不同阶段所具体表现的空间形态也是不同的。例如, 采用狭长的纵向轴线空间形态, 可以引导人的视线, 诱导人前进的渴望, 然后在空间序列的尾端出现主体建筑物, 自然地满足人们的心理诉求, 从而使人产生崇高之感。与狭长的纵向轴线空间相比, 宽广的横向空间可创造使人自感渺小的感觉, 这种与纪念对象产生的距离感同样可加深崇高肃穆之情。在空间序列中, 有时还会出现圆形的外部空间形态, 其主要是作为过渡空间, 来平缓空间高潮的到来。当然根据不同的纪念内容、场地环境、文化背景及其空间形态和空间组织方式等会有多种可能。

当代越来越多的战争纪念性建筑空间所营造的空间氛围趋向平和轻松, 这不仅反映了人们对待战争理解方式上的变化, 也是此类建筑空间功能上扩展的需要。轻松平和的纪念性外部空间形态, 常采用自由柔和的曲线构建空间平面形状, 空间尺度适于人们游玩休憩。典型的平和型战争纪念性建筑外部空间, 其空间形态呈矩形, 通过各种空间元素的相互组合, 如雕塑、浮雕墙、水面和草地等烘托平静的空间氛围。该类型的建筑营造一个安静平和的空间, 让人可以在这里安静地休息、思索和享受, 参与者在此类型的空间中得到心情放松与愉悦。空间运用多种心理感知元素, 让人们从内心深处产生对和平长久的期待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从而实现对纪念主题的构想。平和性的空间形态还会通过创造空白空间, 即设计一个平缓、安宁的广场, 以空白的空间形式阐释深层次的内涵。在这里人只需看到天空和大地, 这种意境效果能够平静观者心情, 引导人们超越事件本身的恐惧, 而去思考生命的意义, 反思灾难、悼念亡灵、祈祷平安。战争纪念性建筑空间不一定必须都是高大的建筑物, 融于生活中的个性设计也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设计方向。

(二) 内部空间形态的情感表达

战争纪念性建筑空间往往采用矛盾性空间和冲突性空间来表达悲愤、压抑的情感。矛盾性的空间形态恰好反映悲剧情感色彩中的两难和悖反, 在空间中创造不确定、失衡的视觉效果, 以引发人们的深入思考。矛盾性空间在战争纪念性建筑空间中有三种具体表现:一种是在保持整体空间形态简洁明确的前提下, 在空间细节上制造混乱复杂的视觉效果, 使空间具有挣扎、扭曲的表情;再一种是采用曲线造型组成变形的方格网以产生视错觉, 使人感到此空间与现实空间发生错位, 观者会因此显得迷茫而不知所措;第三种, 在稳定而平衡的空间中出现失衡因素, 使人们不断行进以期寻找到安稳的空间位置, 但因这种空间形态连续设计, 使得人的诉求无法实现, 从而产生恐惧心理。冲突性的空间形态营造的效果是使人在三维空间中没有可以感到平衡的位置所在。它可以表现在突兀奇异的顶面造型, 不再横平竖直的地面与墙体, 这种设计打破了人们已经习惯的生理与心理坐标, 使人们在这样的空间里感到不安和压抑, 进而想快速逃离。这种用冲突手法的设计除了可以出现在空间界面形态上, 可以表现在室内空间其他造型元素上, 如空间尺度上的大小冲突、明暗冲突和材质冲突等。

在战争纪念性建筑空间内部表达崇敬肃穆的情感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夸张处理类似正常矩形的空间比例尺度, 让人在熟悉的空间形态中对空间产生陌生感与距离感, 从而产生崇敬与肃穆之感。具体讲就是整体的空间形态还是采用本身就代表着庄重严肃之感的矩形建筑空间, 但界面某个轴向上的比例与尺度会夸张得让人觉得失衡陌生, 从而使人从感官上产生强烈的刺激, 距离感油然而生。我们可以从三维空间的三个维度方向去分析:采用会将人的视线向上引的竖向高耸空间, 参与者会不自觉地抬头仰望。这种空间让人感到在逝者面前生者的渺小, 以及面对死亡的无奈与无助。这种超高比例的空间形式可以很好地塑造崇高感;纵向适度狭长的空间会使人产生一种期待感, 下意识地寻找纪念对象, 在其移动的过程中专注探索, 与世俗的心理距离逐渐被拉开, 将心态调整到最虔诚的状态, 产生敬仰之情;横向宽广的空间形态会营造出大的场景, 将人的视线横向拉开, 给人身临其境的震撼, 崇敬之情油然而生。这些失常夸张的尺度感能营造出崇高空间气氛。

表达轻松、愉悦情感的战争纪念性建筑空间, 其内部空间形态通常需要一个没有具体情感倾向, 或者中性态度的空间来做基调。内部常采用简洁造型配合朦胧光线的空间形态设计手法, 使人在空间中心情平静地看待纪念体, 宁静平和地思考人生。这样的空间形态会出现在以和平为基调的战争纪念性建筑空间中。但这种情感姿态的空间设计中与前两种主题类型的空间相比还属于极少部分。较多的情况是作为整个建筑空间的一个部分场景出现, 常常出现在整个空间序列的结尾部分, 以和平或冥思情感空间收尾处理。其空间形态多是矩形空间或圆形空间, 光影气氛或明亮或朦胧, 目的是激发人们反思、悼念、祈求和平、平复心情等情感心理。

战争纪念性建筑空间是人们纪念历史、缅怀先烈、培养爱国主义的重要载体, 建成后在相当长时期内会影响、教育一代又一代人。战争纪念性建筑空间作为情感主题性极强的建筑类型, 其设计建造是否成功, 最关键的因素之一是看纪念情感这一灵魂是否表达到位, 这也是其建筑空间区别于其他纪念性建筑空间的精神实质。为了实现它的纪念性, 创造出有纪念情感的空间, 需要设计者设计出符合人们纪念行为、纪念方式、纪念过程和心理的纪念性场所, 让人能够在其中与空间进行情感上的互动和对话, 这才是纪念性空间的本质。战争纪念性建筑空间不能被简单地理解成是战争逝者的房子或仅仅是一段战争历史的见证物, 而应是一种具有广泛内涵的活着的纪念者。塑造优秀的战争纪念性建筑空间, 既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齐康.纪念的凝思.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6

[2][英]埃德温·希思科特.纪念性建筑.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3]李开然.景观纪念性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纪念性建筑 第5篇

计人参加资格预审的公告

Solicitation for the Conceptual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National Art Museum of

China and the Public Invitation for Prequalification

发布时间:2010-09-30 【字体:大 中 小】

一.引言

为了获取先进的设计理念,把中国国家美术馆(以下简称“美术馆”)建设成国家级文化建筑的精品,中国美术馆现举办“国家美术馆概念性建筑设计方案征集”活动,面向全球公开邀请具有文化建筑尤其是文化博览建筑设计经验的设计机构前来申请应征,提交资格预审申请;通过资格预审选取20个应征人参加征集活动,并提交应征设计方案;通过方案评审选出5个优胜设计方案,并邀请5个优胜设计方案的应征人参加国家美术馆建筑工程方案设计投标。

1.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中国国家美术馆概念性建筑设计方案征集

项目位置: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文化综合区B04地块

征集方式:公开征集

设计任务:国家美术馆概念性建筑方案设计;并根据应征设计方案自身的特征,提出B02~B07地块的城市设计理念。

征集设计周期:征集阶段设计周期约6周建设周期:预计2011年10月开始工程建设,2015年10月竣工。

2.主办单位

中国美术馆

3.征集代理机构

北京科技园拍卖招标有限公司

4.征集联系

北京科技园拍卖招标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泉庄万柳光大西园6号楼

邮政编码:100089

联 系 人:邢亚利、申蕊珠、刘孟琪

联系电话:86-10-82575131—256,238

传真:86-10-82575137—256

E-mail:fazhengji@163.com

二.应征申请人的资格

1.应征申请人须为合法注册的法人实体;

2.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设计机构须具有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或建筑行业工程设计甲级资质;

3.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设计机构,应当是其所在国或者所在地区的建筑设计行业协会或组织推荐的会员,在本国具有从事建筑工程设计的相应资格;

4.应征申请人应有与本征集项目建筑功能性质相同的建筑工程设计经验;

5.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应征。

三.资格预审文件的获取

有意向的应征申请人在提交合格的报名资料,填写应征报名登记表后,可获得资格预审文件。应征申请人可按以下方式获取资格预审文件:

1.现场获取

自2010年9月29日至10月28日(法定节假日除外)的每周一至周五9:00—11:30,13:30—16:00,在征集联系地址获取。

2.网上下载

自2010年9月29日至10月28日(法定节假日除外),北京科技园拍卖招标有限公司网站:

四.资格预审申请文件的递交

对本项目有意向的应征申请人请于2010年10月29日12:00前,将资格预审申请文件送达征集代理机构。

五.其它条款

1.本次设计方案征集的主办单位将向通过资格预审、按要求提交了有效应征设计方案但未能入选成为优胜设计方案的应征人支付应征补偿费,境外应征人的应征补偿费为35万元人民币(含税)、境内应征人的应征补偿费为20万元人民币(含税)。

5个优胜设计方案的应征人将被邀请参加国家美术馆建筑工程方案设计投标。主办单位将根据评标委员会的评标结果和国家的相关规定确定中标人,并授予其相应的设计合同。与此同时向未中标的投标人支付一定金额的未中标补偿费。

2.一标一投

对于此次建筑设计方案征集活动,每个应征申请人只应自己单独来参加应征。

3.本次建筑设计方案征集活动本身及与本次活动相关的文件所适用的法律、法规仅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和法规。

中国美术馆

PartⅠ.INTRODUCTION

National Art Museum of China is Requesting for Proposals of the Conceptual Architectural Designs of National Art Museum of China(New Venue)that may demonstrate advanced design concepts, hoping to build the new National Art Museum of China(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Museum”)into a state-level cultural architecture of high quality.Applicants from around the globe who have had experience designing cultural buildings, especially cultural buildings for exhibitions, are welcomed to submit the application for prequalification.The 20 applicants who pass the prequalification can submit their designs, from which The National Art Museum of China will select the top five excellent designs, whose applicants will be invited to tender for the design of the Museum.1.Project Overview

Project Name: Solicitation for the Conceptual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National Art Museum.ofChina

Project Location: B04 land plot in Area for Cultural and Miscellaneous Purposes, central area,Beijing Olympic Green

Form of Solicitation: Open Solicitation

Design Specifications: Complete the conceptual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the National Art Museum of China, along with urban design concept for the B02 to B07 plo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esign proposed.Time for Designing: The designers who pass the prequalification will have 6 weeks to finish the design.Construction Schedule: Expected to start in October, 2011 and to be completed in October, 201

52.Organizer

National Art Museum of China

3.Solicitation Agency

Beijing Science Park Auction & Tender Co., Ltd.4.Contact Information

Beijing Science Park Auction & Tender Co., Ltd.Address: Building 6, Wanliu, Guangda Xiyuan, Wanquanzhuang,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ostal Code: 100089

Person to Contact: Miss Xing Yali, Miss Shen Ruizhu, Mr.Liu Mengqi

Phone: 86-10-82575131—256,238

Fax: 86-10-82575137—256

E-mail: fazhengji@163.com

PartⅡ.ELIGIBILITY AND QUALIFICATION OF APPLICANTS

1.The applicants shall be a legally registered entity;

2.Designing institutions withi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hould possess Level A license for

Comprehensive Engineering Design or Level A license for architectural design;

3.Designing institutions outsid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hould be members of the local trade association, and possess qualifications to practice architectural design in the countries they are based in;

4.The applicants shall be experienced in designing projects with similar functions and nature;

5.This project will not accept the application of any consortium.Part Ⅲ.OBTAINING OF PREQUALIFICATION DOCUMENT

The Prequalification Document can be obtained by the interested applicant in either of the following ways after submitting application forms:

1.Claim at the Office

The Prequalification Document can be claimed at the address stated in Item 1.4 at 9:00~11:30 and 13:30~16:00 on weekdays from 29thSeptember to 28th October, 2010(save for legal holidays).2.Download from the Website

From29thSeptember to 28th October 2010(save for legal holidays)on the website of Beijing Science Park Auction & Tender Co., Ltd.:

Part Ⅳ.SUBMISSION OF PREQUALIFICATION APPLICATION

The interested applicant shall deliver a printed prequalification application to the address of the Solicitation Agency before 12:00 on 29th October, 2010.Part Ⅴ.OTHERS

1.The organizer of this solicitation for conceptual architectural design will compensate applicants who have passed pre-qualification and submitted effective schemes for the solicitation without

being chosen as the winning designs in the end.Specifically, compensation for overseas applicants is RMB 350,000(including taxes and international transportation fees), and compensation for

domestic applicants is RMB 200,000(including taxes).Applicants of five winning designs will be invited to participate in bidding for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for the project of the National Art Museum of China.Sponsors will select the final bidders 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results by the Bid Evaluation Committee and related regulations of the nation, and will grant design contracts accordingly;at the same time, the organizer will pay bidders who have not won the bid a certain amount of compensation.2.Each application shall be submitted to only one project.3.The prequalification per se and any related documents shall be governed only by th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National Art Museum of China

[国家美术馆向全世界征概念性建筑设计方案]

大为书画网()2010-10-12

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将新建三大文化建筑———中国国学中心、中国国家美术馆、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市规划委10月1日发布公告,开始征集这三个馆和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文化综合区的规划设计方案。据悉,美术馆概念性建筑设计方案征集公告首日,就接到了五百个报名。

一·中国国家国家美术馆的建设对于国家和公众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此次新建国家美术馆首先是中国作为大国形象的需要,特别是作为文化大国的需要。美术作品的保存本身就是我们国家和民族文化的需要,国家美术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设施,对于塑造我们国家的大国文化形象是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的。其次,新建国家美术馆是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审美需求和越来越多样化的审美需求体现政府在文化惠民方面的举措和目标,新建的国家美术馆今后将会提供更为丰富的,更为立体的美术的作品,同时有更为先进的服务手段和条件和更为优质的服务的水平,来为公众欣赏美术作品,增进文化认知,形成人际之间的交往、交流、培养健康健全的方面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三个重要的意义在于:新建国家美术馆是为首都北京打造国际都市增添了新的文化高地。国家美术馆等于一批新的设施进去,完善和丰满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的功能,担负起建设首都北京新文化景观的作用,是一个新的首都文化高地!

二·此次美术馆概念性建筑设计方案征集“统一规划,概念先行”

按照规划将建设成为国家级文化建筑的精品,此次征集的都是概念性建筑设计方案。怎样理解这个“概念性”?中国美术馆作为此次文化建筑群落之一,它的建筑设计方案征集与其他两个建筑(中国国学中心、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有怎样的关系?

采访中我们了解到,此次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三大文化建筑的规划设计方案征集工作可以说是“统一规划,概念先行”。

纪念性空间要素设计的具体策略研究 第6篇

在当今社会,想要产生与众不同的视觉效果,生成强烈有效的视觉冲击力和视觉传送力,就不能缺乏个性化的设计语言。现代人对情感和知识的渴求,促使纪念性展示空间设计趋向情感化的文化性空间方向发展。这就要求现代纪念性空间在具备了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展品后,其展示设计应突破普通的概念化设计模式,努力探索适应时代发展趋势和现代人审美需求的新设计模式,对未来展示设计的新动向、新趋势进行研究,体现出更多的对现代人生理及心理需求的理解和关爱。

一、纪念性空间展示设计精神层面要素的挖掘应用

1.重复

简单常见的事物如果单个出现,并不会对视觉和心理产生冲击力,但同样常见的事物通过简单重复所产生的巨大的能量和感染力是不可估量的。重复会产生对精神的压制,从而导致严肃感和兴趣的产生,纪念性的感觉也就不知不觉产生了。

相同是没有改变的一种重复,相似则意味着有变化的重复。设计中常常运用相同或相似形、相似色和相似感从环境中提炼某一特征或主题来重复、排列、变化,设计中同类的要素变化交替重复,具体到铺装、雕塑、植物等能创造的组合,产生节奏和韵律,始终传达同一种“场所精神”。

2.超大尺度

巨大的尺度蕴涵力量,使参观者心中获得震撼。大连英雄纪念公园,主题雕塑坐落山顶,采用抽象的浪漫象征形式,红色的形体似烈士的鲜血,又如燃烧的火焰。设计中设想游人拾阶而上,思绪凝重,气氛肃穆。另外,简洁而谦虚、融于生活中的个性设计也是值得思考的一个方面。

3.数量的震撼

利用文字、时间刻画、碑林、砂石、火烛、光影等元素,突出主题,渲染气氛。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方案,入口序曲处以百国文字写下“300000遇难同胞纪念馆”哭墙,旨在让来参观的全世界的人都能看明白,给人震慑之感。俄克拉何马纪念广场,入口处的“时间之门”,分别刻着非常醒目的大字时间表——“9∶01”和“9∶03”,告诉人们,在这两分钟的瞬间发生了悲剧。光影的配合,更能渲染安静和神秘的气氛。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冥思厅“烛之路”,似乎是亮在参观者的心里;俄克拉何马城国家纪念地,眺望168把象征死难者的座椅,荧光点点,温暖奕奕。

二、纪念性空间展示设计物理层面要素策略

展示设计是一种人为环境的创造,空间是它的主角,是展示设计的精髓。展示设计的最终目的在于营造一个“场所”,将需要传达的信息展现在观众面前,而这些信息的获得必须是在空间中进行,空间既是展示设计的舞台,也是它传送信息的媒介。

1.空间、道具造型

造型是决定展示空间体量和整体感觉的关键。在纪念性空间中,真正的造型是结合了纪念性、主题性以及原有建筑体量等各种信息的综合表现。通常造型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以现有纪念主题的图形符号为设计概念,进行造型处理形成的;另一种是以抽象的纪念主题思想结合空间感觉形态形成的造型。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的设计是前一种造型方法,这也使得造型陷入较浅的符号化,也产生了很多直接照搬纪念主题元素的劣质设计。

以图形符号为设计概念。图形符号是纪念性空间所要表达的主题中最显而易见的历史文化特征,也是具象的、易操作的设计概念。但是如何不流于俗,如何避免不分场合的使用,成为设计必须考虑解决的问题。

2.色彩

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常见的形式。色彩可以从视觉方面促使观众产生特定的情感心理、情绪,营造展示空间环境无形的情调和氛围,从而对深化展示主题思想、突出展品的意义起到重要的催化作用。这是色彩所具有的视觉心理特性和人类赋予色彩现象特定的意义,两个方面在相互作用下而具有的功能。色彩在展示设计中的这些作用通常是有机结合的,协调一致地服务于展示的功能要求。

3.展示空间中的VI视觉识别系统应用

在纪念性空间中,有一套完整的协助展示空间表达的设施。比如物品说明系列设施、导航系列设施、休息设施等服务设施。这些设施在展示传播过程当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世界上的文字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性,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字,并且同一种文字系统在历史演变过程中,会表现出不同的形态,这些文字都是各民族思想意识的表现,因此文字本身就具有极强的民族地域特色,在展示活动中,运用文字也能营造出民族地域特色。文字在展示活动中的作用不仅是说明指示,同时文字还可以起到装饰的作用,对于营造特定的情调氛围起到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1]蒋宝德,李鑫生.中国地域文化[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7:85.

[2]朱曦,苗岭,周东梅.展示空间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32-68.

凝聚历史的战争纪念建筑 第7篇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位于丰台区宛平城城内街, 占地4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馆正前方是面积达8600平方米的抗战广场, 广场中央矗立着象征中华民族觉醒的“卢沟醒狮”, 广场中轴线两侧各分布着7块草坪, 寓意“七七事变”爆发地和中华民族的14年抗日战争。在抗战馆二级平台上安放着质地为锻铜的独立自由勋章雕塑。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位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江东门集体屠杀遗址和遇难者丛葬地。纪念馆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纪念馆各个区域部分的造型基本都是几何块状, 比如三棱锥、长方体等。馆内有大量墙体, 多浮雕, 文字, 裂痕。陈列分为广场陈列、遗骨陈列、史料陈列三大部分, 广场陈列由悼念广场、祭奠广场、墓地广场组成。

“历史博物馆一八·九”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望花南街, 是纪念碑和陈列馆相结合的建筑, 总占地面积31 000平方米, 建筑面积12 600平方米。博物馆的内部共分三层:正厅的黑色大理石上刻着四个大字“勿忘国耻”, 它上方的时钟永远指着“九·一八事变”发生的时间:夜10点20分;二楼、三楼是陈列展览。博物馆前纪念碑又称“残历碑”, 是一座巨型石雕, 外形为翻开的台历状, 右面刻有“1931年9月18日农历辛未年八月七日”等字。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纪念性建筑 第8篇

1896年, 也就是德国统一后的第25个年头, 柏林举行了贸易博览会。虽然当时的帝国政府对此事并不热衷, 主办方 (柏林工商业者联盟与1879联盟) 只能低调行事, 1但它的成功举办还是明确了柏林作为统一德国首都的认同感, 另一方面也标志着柏林从大都市向世界城市转变。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格奥尔格·齐美尔 (Georg Simmel) 敏锐地意识到这届博览会的意义, 在维也纳《时报》上发表了评论文章《柏林贸易博览会》。在这篇短文中, 齐美尔运用了社会学、经济学、美学以及建筑学的多重视角, 但他并不是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层面上, 而是将这些视角指向超越贸易博览会自身的诸多方面。由于社会的交互作用是齐美尔所关注的主题, 他所看重的似乎是世界博览会作为人类社交活动的基本类型这个方面。他也注意到博览会所集聚起来的商品的巨大效应与过度刺激的神经之间的关系, 这为他后来在《大都市与精神生活》所说的冷漠个体埋下伏笔。他甚至指出商品的外部刺激物、商品的包装风格对商品竞争的重要性。2在这篇文章中, 齐美尔还用了一个自然段的篇幅, 谈了他对这次博览会的建筑的看法。这段内容并不是对具体建筑的描述, 而是对这次博览会的建筑所体现的独特之处进行分析。从“风格”、“永恒性”、“暂时性”、“持久性”、“材料”、“形式”等关键词来看, 齐美尔的思考所体现的理论深度是耐人寻味的。按照克鲁夫特的说法, 19世纪后期的德国建筑理论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仍然是风格问题, 而且历史主义似处在主流地位。即使是在材料美学方面做出有益探讨的森佩尔, 也仍然是历史主义的支持者。3唯有奥托·瓦格纳显得十分激进, 1895年, 也就是齐美尔写《柏林贸易博览会》的前一年, 瓦格纳的《现代建筑》一书出版, 克鲁夫特说它就像是一本20世纪的建筑宣言。4而《柏林贸易博览会》一文, 既通过对博览会建筑暂时性特征的肯定表明一种现代性的倾向, 又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历史意识。我们不能确定齐美尔是否读到过瓦格纳的书, 不过, 他对当时德国建筑理论界与艺术理论界的历史主义倾向应是有所了解的。在那样的背景下, 齐美尔似乎并没有受到历史主义的拖累, 而是对建筑变化的可能路径有自已独到的见解, 的确是难能可贵的。

一、关于1896年柏林贸易博览会建筑

1896年柏林贸易博览会场址设在东部柏林的特莱普托公园 (Treptower Park) , 占地100公顷。特莱普托公园座落在斯普利河岸边, 由19世纪的柏林首位城市公园主管、园林设计师古斯塔夫·梅厄设计, 其风格参照英国的浪漫主义景园 (图1) 。5柏林市政府免除了场地费用, 但要求会展结束后恢复公园原有的状态, 这样, 博览会建筑只能是暂时性的, 且在规划、建造中要避开公园里的树林、种植物。6基于这样的要求, 柏林贸易博览会的总体格局基本上要参照公园的原有格局来考虑, 其建设用地只能是利用公园的开敞空间。我们也可以说, 博览会的场馆布置是对特莱普托公园原有格局的适应性使用 (图2) 。不过, 对这些可建设用地的规划, 还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典建筑群体的布局原则, 工业主展馆、人工湖以及主餐厅共同形成一条主轴线, 起到统领全局的作用。工业主展馆及主餐厅由建筑师布鲁诺·施密茨 (Bruno Schmitz) 设计, 化学及摄影馆由汉斯·格里塞巴赫 (Hans Griesebach) 设计, 主入口、健康与教育馆等建筑由卡尔·霍法克尔 (Karl Hoffacker) 设计, 塔楼餐厅由布鲁诺·莫林 (Bruno Moehring) 设计。7

从当时发行的场馆明信片以及保存下来的场馆照片来看, 此次博览会建筑的风格是新哥特式、拜占廷式以及童话风格的混合, 显得比较轻松。工业主馆和塔楼餐厅隔人工湖相望, 均由皇帝威廉二世所欣赏的建筑师布鲁诺·施密茨设计。从建筑自身的布局上, 这两座主要建筑都是对称的, 人工湖的两端都是半圆形的, 两座建筑面向湖的一面也配以半圆形的体量, 形成一组结构严谨的主建筑群 (图3、图4) 。这样的格局本身还是带有纪念性的, 二战后东德在这里为苏军阵亡将士建造纪念碑时, 仍然沿用了这条轴线的空间形式, 只不过将原来的人工湖改为绿地 (图5) 。因而施密茨的轻松感主要是在建筑单体的形式处理上体现出来的:一方面是由于所选用的建筑样式不怎么拘泥于古典章法, 另一方面是由于其临时性建筑的作法。此次博览会建筑大多采用钢木结构, 外墙采用铁丝网板条粉刷, 既便于施工安装, 也便于拆除。尽管外墙粉刷做好了, 建筑看上去并不像是临时的, 但这种轻型结构与构造的作法在客观上使得建筑师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产生轻松感。特别是工业主馆的穹顶是由轻薄、光亮的铝板做成的, 与以往永久性建筑中的穹顶作法不同。8多罗西·罗在《展现柏林》一书中说, 博览会建筑的这种暂时性特征使建筑师们不再受到历史性传统的压力, 有更大的余地来主要从功能和审美的方面考虑设计的问题。9而从这次博览会建筑的形式来看, 建筑师们的自由在于可以轻松地在诸历史风格中进行选择, 这与建筑师们在一般情况下之所为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在永久性建筑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其在历史性传统中的正当性。以我们今天的眼光, 1896年柏林贸易博览会的建筑仍然处在历史性传统的框架内, 不过, 如果我们将施密茨的场馆与他的莱比锡战争纪念碑相比较 (图6) , 就不难发现, 这位善于从历史性传统中发展出被官方接受的形式的建筑师, 在这里确实放轻松了。

8年之后, 施密茨在美国的圣路易斯博览会上设计了德国馆。同样是临时性的建筑, 施密茨的作法却迥然不同。德国政府十分重视这届博览会,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要向美国人, 特别是向德裔美国人展现德国的成就, 增强德裔美国人的自豪感。德国馆就负有这样的使命。根据德国2000年世博会网站的介绍, 德国馆座落在此届博览会中央的高地这样一个重要的位置上, 这是德国使臣李瓦尔德与主办方谈判的结果。在德国馆的设计方面, 皇帝威尔海姆二世也是有所要求的。根据皇帝的愿望, 施密茨的设计大体上参照夏尔罗腾堡宫 (Charlottenberg Palace) , 体现出较强的纪念性 (图7) 。10相形之下, 德国政府在8年前对待柏林贸易博览会的态度却是消极的。主要的原因是联邦内部对柏林作为首都尚存异议, 同时政府也面临经济与财政危机。此次博览会最终是由柏林工商业者联盟和1879联盟来主办, 意在表明它是地方性的, 而不是代表整个德国。也许正是因为国家意志的退出, 此次博览会的建筑师们才有了宽松的创作的条件。在建筑表现性受到重视的场合, 政治方面的因素往往是起支配作用的, 而当这样的因素有所弱化, 留给建筑师的想象的空间也就大一些。施密茨利用这样宽松的环境, 在1896年的柏林贸易博览会的场馆设计上显得轻松自在, 而他所设计的建筑是此次博览会的主要场馆, 对其他场馆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齐美尔也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点。如果说施密茨的设计是对外部条件的自然的反应的话, 那么齐美尔对这次博览会建筑的暂时性特征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挖掘, 体现了超前的现代性意识。

二、暂时性, 持久性, 持存性

齐美尔是如何看待此次博览会建筑的?显然他的着眼点并不在于其形式是否处在历史性传统之中。在他看来, 此次博览会建筑体现出持久性与暂时性之间的全新的比例关系, 这种关系“不仅在隐藏的结构中占了主导地位, 在审美标准中也是如此”。11对此该如何理解?一般而言, 对建筑的持久性 (permanence) 要求是与建筑的坚固性联系在一起的, 如果建筑是坚固的, 那么必能持存一定的时间。建筑有永久性与临时性之分, 无论是对永久性建筑而言, 还是对临时性建筑而言, 能持存一定的时间都是一个必要的条件, 只不过前者要求的持存时间较长, 后者要求的持存时间较短。那么, 持存性 (durableness) 的概念对两者都是适用的。而从建筑的使用方面来看, 对建筑的持存性要求是正当的。

问题是, 人们对于永久性的公共建筑的持存性要求往往超出使用方面, 在意志的表现方面、审美的要求方面所费颇多。在结构上力求坚固耐久, 在表现与审美上也要追求永恒的价值, 形成所谓的纪念性风格。在用于公共活动的临时性建筑上 (也许称之为临时性设施更合适) , 结构上虽也要求坚固, 但那只是保证公共活动的展开, 不会刻意要求有什么永久性的感觉, 在审美方面也不一定以纪念性为标准。博览会建筑也属于临时性公共建筑之列, 在结构方面以及审美方面也带有这样的特征。齐美尔所说的持久性与暂时性的“全新比例”关系, 其实是指侧重对暂时性的考虑, 他十分敏锐地把捉到此次博览会建筑的暂时性特征所带来的楔机。

以往永久性建筑在结构与形式表现上对永恒性的双重追求, 其实并非自然而然的作法。以历史的眼光来看, 建筑材料是不可能永久存在的, 至多可以持存较长一段时间。我们常说的“永久建筑”概念, 对于砖混建筑而言, 只是意味着保证50年的安全使用周期, 对于钢筋混凝土建筑而言, 这个周期也不过100年。以实际上有时间期限的材料去表现永恒性, 对于建筑而言是一种历史性的重负。在现代结构力学产生之前, 人们只能通过选用坚硬耐久的材料如石材、增加材料的用量来满足经验与感觉方面对坚固耐久的要求, 而形式的表现则与“纪念性风格”联系起来。而在博览会建筑上, 持久性的要求不像在永久性建筑上那样强, 这是因为博览会建筑在会后大多是要拆除的。而这样的暂时性特征反倒使得博览会建筑在材料与形式的关系上更为自然一些, 而且在客观上为一种良好的艺术状态提供了条件, 即:材料与其本质属性在外部设计上达到一种完全的和谐。齐美尔认为这样的状态可以满足所有艺术中最为根本的要求。12其实这样的状态也是一种轻松的状态:博览会建筑从历史性重负中解脱出来。

三、博览会风格与纪念性风格

齐美尔说, “在博览会风格中, 建筑师们的想象力从持久性的要求中解放出来, 允许优雅与尊严以其自身的尺度结合在一起, 这是对纪念性风格的有意识的否定。正是这种否定, 产生了一种新颖的、积极的形式。”13齐美尔在此谈论的应是博览会建筑的普遍性质。他这里所谓“持久性的要求”其实是指超越了基本结构坚固性要求的表现与审美方面的要求, 它最终指向纪念性风格。如果说那些纪念性风格的建筑表现了对永恒性价值的追求, 那么暂时性的博览会建筑就意味着新的尝试。一般来说, 持久性与暂时性分别代表了两种状态:持久性—静态、持续, 暂时性—动态、变化。齐美尔在对此次博览会建筑的分析上提出这样两个对立的范畴, 是意味深长的。值得注意的是, 齐美尔在这里提到“建筑师们的想象力”。在博览会建筑上, 持久性要求的消失有利于建筑师们发挥想象力。当建筑师们摆脱持久性乃至纪念性的羁绊, 就不至于总是想着要赋予建筑形式以夸张的厚重感, 也不至于在历史风格选择的正当性方面顾虑重重。这都是些外在于建筑自身的尺度。齐美尔所谓“优雅与尊严”的“自身的尺度”, 就是建筑本身所应具备的品质, 不受那些出于外在目的要求的尺度的影响。于是, 优雅与尊严以自身的尺度结合起来, 就意味着对纪念性风格的有意识的否定。齐美尔在此提到的“新颖的、积极的形式”, 也就是突破了纪念性风格束缚的形式。

在19世纪德国的建筑理论界, 存在着新哥特主义与古典主义之间的论争。倾向于古典主义的理论家们赞赏古代希腊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 主张新哥特主义的理论家们则带有很强的民族主义情绪。前者希望建筑追求和谐与永恒的价值, 符合古典的理想, 最终会指向纪念性;后者其实也并不拒绝纪念性, 只是其形式的处理有着丰富多变的可能。对于官方而言, 不用依赖柱式之类的古典建筑要素 (那是外来的东西, 而不是德国的东西) 就能表现出纪念性, 显然是个不错的选择。施密茨在莱比锡参加的战争纪念碑的设计竞赛, 就是为了探求“国家的建筑风格”而设的。14而施密茨最终羸得预赛与决赛, 表明他对于纪念性的表现符合官方对于纪念性的要求。齐美尔没有介入古典主义或新哥特式的建筑风格方面的论争, 而是抓住建筑的纪念性风格这样一个问题, 他的求新求变的意识正是通过对建筑的纪念性风格的否定反映出来的。他意识到, 博览会建筑的暂时性特征对追求永久性的纪念性风格是个有力的冲击, 他甚至想到“优雅与尊严以自身的尺度结合在一起”、“新颖的、积极的形式”这样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这样的文字出现在1896年, 体现出一种超前的现代性意识, 是难能可贵的。

6丨莱比锡战争纪念碑透视图 (h t t p://w w w.i t o j a.d e/J a h r e s t a g_Voelkerschlacht_1813_bei_Leipzig/Alles_ueber_die_Voelkerschlacht_1813_bei_Leipzig/Die_Entstehungsgeschichte_des_Voelkerschlachtdenkmals_in%20Leipzig.html) 7丨夏尔罗腾堡宫 (h t t p://s l i x t.c o m/w p-c o n t e n t/u p l o a d s/2 0 1 0/1 2/IMG_20101218_125932.jpg)

四、材料与形式

值得注意的是, 在齐美尔的分析中, 材料与形式成为两个核心概念。对于人工制品而言, 材料与形式是必需考虑的两个方面。齐美尔意识到, 在材料与形式问题的处理上, 建筑与其他门类艺术之间存在着差别。他指出, 在其他场合, 艺术的意义就是用暂时性的材料将形式的永恒性具体地表现出来, 而建筑的理念却是努力去表现永恒性的事物。15用暂时性的材料将形式的永恒性具体地表现出来, 这意味着什么?在此谨以绘画艺术来作出说明。绘画的颜料、画布都是有一定存留期限的, 但这并不妨碍画家们用来描绘圣母、圣子的永恒形式。进一步来说, 当心灵中的那些神圣的形式跃然纸上的时候, 我们并不在意所用的材料本身。油画颜料与水彩颜料之间的材料差别并不会给所表现的神圣形式带来本质上的差别—油画的神圣形式与水彩画的神圣形式之间的差别只是技术上的, 或是覆盖力强的, 或是透明的。从存在论的意义上而言, 这样的技术上的差别并不影响神圣形式之如其所是。可以说, 绘画艺术所表现的形式的存在与用以表现的材料之间并没有什么严格的对应关系。

相形之下, 建筑艺术就不是这样, 建筑的形式特征与所用材质是密切相关的, 比方说, 可以与轻的形式联系起来的材料一般是玻璃、木材、织物等, 而要表现永恒、持久之类的概念, 一般要用厚重的石材。而在古典时代, 建筑的理念就是要表现永恒性的事物, 最终以厚重石材依照一定方式形成纪念性的风格。从前面的分析可知, 齐美尔对此类纪念性风格并无好感, 然而由于建筑形式特征与所用材质的关系, 要想改变这样的风格, 只能是放弃在建筑中表现永恒性的做法。而这次博览会建筑所体现的暂时性价值给他以很大的启发, 在他看来, 暂时性事物自身就形成了一种风格。16在现代建筑明确地替代以往的纪念性风格之前, 博览会建筑是尝试替代可能的领域之一。齐美尔通过考察柏林博览会建筑, 来思考建筑可能的未来之路, 应该说是具有历史性的敏感。

五、结语

纪念性建筑 第9篇

东南大学作为中国著名高等学府, 时值百年校庆, 以吴健雄纪念馆及中心水池为其纪念建筑。当时的我入行不久, 很幸运, 能够遇到高民权先生并参与到这次设计工作之中。

吴健雄先生为美籍华人, 早年就读于南京中央大学, 核物理学家, 在β衰变研究领域具有世界性的贡献, 于1975年获美国最高科学荣誉--国家科学勋章。其师塞格瑞早年游学欧洲, 与居里夫人有所过从。他在评论吴健雄时写道:“她的意志力和对工作的投身, 使人联想到居里夫人, 但她更加入世、优雅和智慧。”

巧的是, 高先生亦为美籍华人, 1951-1955年间就读于东南大学的前身南京工学院建筑系, 师从杨廷宝先生、童寯先生等前辈建筑师。设计本方案时高先生特地提到, 该馆之所以选在这里, 是由于现在的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也正是早年吴先生读书的地方。方案从校区整体环境入手, 基地旁边即为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的标志性建筑, 于1931年底竣工的东南大学大礼堂, 该建筑座北朝南, 与学校南大门形成校园的主要轴线。吴健雄纪念馆选址于大礼堂西侧, 与大礼堂及其东侧的健雄院共同形成东南大学中心广场空间 (图1) 。方案设计始终以“辅”的姿态处理与大礼堂及主轴线关系, 同时尽量为校园中心广场空间的创造提供足够的影响力。具体做法是建筑尽量向西后退, 兼顾广场、道路与人员流向的关系创造了一个45°斜向轴线, 在基地东南为校园留出一块绿地。这样的处理, 也使得建筑与南部的老图书馆形成良好的关系。 (图2)

纪念馆建筑面积2060M2, 地上四层, 一至三层为展厅, 四层为办公及研究用房, 地下一层设200座讲演堂、珍品保管库及设备用房等 (图3、4、5) 。平面的1/4圆形空间为全钢结构, 设两层空中展廊, 采用钢结构玻璃楼面 (图6) , 由屋面钢梁吊起, 在施工图设计时结构及设备专业与建筑专业紧密配合最终创造了令人满意的空间效果 (图7、8) 。通达三层的共享中庭, 采光顶与透明玻璃幕墙合而为一形成竖向的通透空间, 巧妙的将南面的老图书馆与大礼堂引入建筑, 产生新老建筑的交流 (图9) 。天光倾泻而下, 照在全白色背景衬托下的由吴为山先生所作的吴健雄先生的雕塑之上, 形成强烈的纪念性 (图10) 。

建筑外墙面采用开缝式背栓干挂花岗岩 (图11) 及点式玻璃幕墙, 外观朴实对称, 倾斜的弧形墙面体现吴健雄先生女性的优雅、理性、智慧的特质。为与南面老图书馆协调, 本建筑将四层弧形部分后退, 以使得主体建筑高度与其檐部等高, 形成了现有的建筑造型 (图12) 。

高老师对于石材划分、墙体构造等细节方面十分考究, 开窗采用与石材幕墙平齐的设计, 在兼顾与环境相协调的同时, 大胆采用现代的简洁手法真实的展现建筑形象。对于场地环境的考虑也是颇费心思, 仔细定位周边树木, 基地内的对于方案有着特殊纪念意义的紫薇加以保留。以反弧形墙面及隐喻着“红地毯”的暗红色拉槽花岗岩铺地形成建筑入口的导向性, 静静的水面隔开了建筑与校园的道路, 以增强建筑的纪念性 (图13) 。后采纳齐康先生在方案研讨会上的建议, 将入口广场东侧边界由原设计中的弧线形改为最终实施的折线形, 铺地的设计也精确到每一块20公分见方倒边的石板。

经过校内公开招标, 在七个方案之中, 本方案被选为中标方案及实施方案。由袁家馏先生转呈贝聿铭先生批阅, 贝先生对方案表示“这个方案很好”后进行施工图设计。在施工图设计阶段, 高老师和马晓东建筑师严谨而细致的指导, 东大设计院结构专业与设备专业的积极配合和敬业精神也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2002年5月31日为东大百年校庆之日, 亦为本馆开放之日, 至其时各纪念厅装修完毕 (室内设计:周小棣先生) , 吴健雄纪念馆以其独特优美的姿态融于东南大学四牌楼老校区之中。

谨以此文表达我对于高民权先生等前辈建筑师以及参与这项工程的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工程师们 (结构:陈乾、吴晓莉, 水:刘俊、史青, 电:臧胜、袁星, 暖通:龚德建、丁惠明) 的敬意, 共事期间的收获使我受益终生。

纪念性建筑 第10篇

结合地形,依山就势,利用大台阶烘托纪念馆的雄伟,巧妙地解决了丘陵地形的高差问题。广场景观设计中,瀑布从建筑入口平台飞流而下,在星火广场东侧顺应原有山势水体设置形态自由的连续水面,水体之灵动寓意着红军战术的灵活与机动的特点。水最后汇于南部开阔的水面“胜利之潭”。

空间性格体现特色场所

基地内布置了烈士碑林、纪念馆、英雄纪念碑、集会纪念广场、胜利之潭这些构筑物和景观小品,强烈而鲜明地表达了场所的纪念性特色。结合总体布局,在基地东侧设计了一处休闲公园,以大片草坪为中心,周围植有高大林木,能为到此的游客提供舒适优雅的休闲环境。

建筑造型

中国工农红军的的武装斗争是开天劈地的创举,反围剿战争更是冲破了反动势力的桎梏,为中国革命打开了新的局面。

设计者以此为出发点,创造了“工农之枪”的纪念塔形象,喻意“枪杆子里出政权”。并采用了红、灰两种材质分别表达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两股力量,两者拔地而起融为一体成为枪杆子的形象,象征着工农团结一心共同武装斗争、工农为革命力量之源。英雄纪念碑位于建筑前面的大台阶上,是开展青少年爱国教育的重要标志建筑。

纪念馆建筑的造型和色彩都引用了翠微峰巨石的形象,在正面看犹如被劈开的一块红色巨石。大厅的通透与两块巨石的厚重构成了强烈的虚实对比,从形式上寓意“开天辟地”,并暗示革命的艰险和红军浴血奋战的顽强战斗精神。

室内空间

建筑主体共三层,从广场大台阶直接到达第二层的入口平台。两层高的全玻璃入口大厅将建筑与周围景色融为一体。

纪念馆共设七个展厅,参观流线自上而下逐渐展开。进入序厅后,一条长长的坡道将人流引导上建筑的第三层,在缓缓上升的过程中逐渐观赏到广场的全景,丰富了参观过程的体验。在参观路线插入若干节点,设置视线向室外开放的休息空间和出挑的观景平台,意在将外界环境引入室内,成为展览的一部分,增加了情趣。14m高的展厅内可设置大型电子模拟战争场景,气势宏伟,形象逼真。

纪念性空间设计中的表现形式探析 第11篇

纪念性空间不同于普通城市公共空间,其更注重纪念主体的表达,有对某一历史事件的纪念,也有对某一人物的纪念,甚至可以是对一座新兴城市的纪念,但无论纪念主体如何改变,在具体的设计表现手法上,不同的空间类型却有着某些相同之处,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审美观的改变而变得更加丰富多样。

还原式表现

还原即是重现,是指利用现代模型材料真实的重塑重大事件发生场地的地形、地貌,或是纪念主体物的模型还原。这类表现手法较为直接,其最大的特点是注重感官上的还原体验,以具体景物的真实再现作为具象的表达途径,最大程度上的还原历史原状,让人们更直观、生动、准确的了解所纪念的主体。目前国内许多以战争作为纪念内容的场地,大多数采用了还原式表现手法,具体形式上有通过对战争场景的还原,对特定历史时期建筑、服饰以及生产工具等的还原,以期达到带领参观者穿越历史、感受历史的效果。

符号式表现

纪念性空间的主题性非常突出,有纪念著名历史人物的,也有纪念重大事件的,无论是人物还是事件,都需要在场地中塑造一个形象,让人们通过某一形象来唤起情感上的共鸣,这个形象就来源于纪念主体本身,如美国林肯纪念堂中的林肯雕像,我国南京中山纪念堂里孙中山的雕像等,这些雕像都通过非常具象的表现形式突出了纪念主体。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审美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具象表现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要求,设计师开始寻求更加多元化的表现手法,如美国越战纪念碑的设计,在近千份的设计方案中,最终一份具有颠覆性的向地下延伸的三角形方案脱颖而出,主创人员解释为“大地的伤痕”,所以用一种抽象的符号替代了传统的纪念碑形式,简洁的符号符合现代主义的设计特点,向下延伸的创意拉近了民众心理上与逝者间的距离,这种现代符号式表现已经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在现代纪念空间的设计之中。

借用式表现

从古至今,在纪念性场地的设计中,人们试图将纪念意识注入到某一载体之中,于是,雕塑、纪念碑等构筑物便成为了纪念本身的物化载体,这一载体不受体量、大小的限制,甚至可以是一座建筑,都被直接用以表达人们的纪念意识,如河南郑州的二七纪念塔,就是采用塔作为纪念事件的载体,在我国,塔是传统佛教中普遍使用的一种建筑形式,用以安放高僧的遗骨,也或者是景区中登高远眺的地标性建筑,而在二七纪念塔的设计中,创作者直接借用古塔的形式,并加以再创作,成为了借用手法的一个典型案例。还有,我国唐代的太子李治,为纪念生母而修建了著名的“大慈恩寺”,以一座寺庙作为纪念的场地,所以,直接借用现有时代的建筑形式,也是纪念性空间设计中一种较为普遍的做法。

隐喻式表现

隐喻式是相对表达较为委婉的一种手法,设计师注重设计作品与人们心理上的情感交流与互动,善于运用含蓄的手法打动参观者,如空间的私与敞、布局的疏与密、线条的整与乱、色彩的冷与暖、光影的明与暗、材料的硬与软,肌理的滑与糙等等都是设计师需要把握的内容,通过这一系列的对比,来达到特殊的视觉效果,建立与人们心灵上的沟通。如唐山大地震纪念碑,设计采用一面面重复的、冰冷的矩形石材构建主体轮廓,每面墙上均刻满了遇难者名单,从巨大的石碑前走过,特别突显人们在自然面前的渺小,灰色的色调也表达了人们对那场灾害的哀思;美国越战纪念碑在材料选择上选用了黑色的镜面石材,人们站在碑前,看着碑体上自身的投影,似乎是逝去的亲人就站在自己面前,勾起人们无限的遐想,这种隐喻式的设计形式也是人文化的一种具体体现。

保留式表现

保留式就是对事件发生现场不做任何人工参与,可以称为一种零介入模式,完全保留了事发那一瞬间的现场原貌,这一类型表现手法通常被用在纪念重大历史灾害性事件之中。如日本分布众多的地震纪念馆中,很多永久性的保留灾害发生时大地裂开或房屋倒塌的一处真实场地,这种设计方式是为了让人们零距离感受到灾害的严重性和破坏性;美国911恐怖袭击过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决定不复建原有建筑,而是在原址的基础上做了一个“深坑”形纪念场地,基本上保留了灾难发生后的场地轮廓,这种对原址的保留式处理方法在纪念性空间设计形式中占有一定的比重。

叙述式表现

在空间设计中运用叙述的手法对纪念性场地进行设计的也比较常见。叙述通常是以碑刻文字的形式对纪念性事物进行记载,如沈阳918纪念馆的入口处,设置了一座石砌的日历,上面的日期停留在1931年9月18日这天,为了纪念九一八事变这一历史事件;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在入口的墙体上,用非常醒目的字体深深刻下了30,0000这一极具代表性的数字,让人们仅仅通过这一数字就能感受到那段地狱般的时期。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文字也是纪念性空间设计手法中常见的表现形式之一。

(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

作者简介:赵 静(1986-),女,辽宁鞍山人,硕士,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任教师;

纪念性建筑 第12篇

2012年7月4日是我国著名建筑教育家、古建筑学家龙庆忠教授(图1)诞辰109周年纪念日。龙老开创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博士学科点,至今已有30年。恩师虽于1996年离我们而去,但他改革、创新的建筑教育观念和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的教育理想仍然时刻鼓舞着我们。

本文探讨龙老的建筑教育思想,回顾他创建的建筑历史与理论博士学科点30年来取得的成果,以纪念恩师龙老诞辰109周年。

2 龙庆忠先生的坎坷生平及教书育人的创见和奉献

龙庆忠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古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龙先生原名龙昺吟,字非了,号文行,1903年7月4日生于江西省永新县下南乡陂下老居村的一个农民家庭,自小虽家境贫寒,四岁半即就读他舅舅陈秉钧开办的私塾,以优异成绩完成了小学和永新禾川中学学业。1925年赴日本留学,先后在预科和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学习建筑学。1931年毕业时,正值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准备,龙先生目睹种种迹象,毅然决定回归,报效祖国。开初在沈阳铁路局工作;“九·一八”事变后,龙先生不愿为日本人做事,不愿当亡国奴,只身经大连往上海,曾在上海商务印书馆作临时译员。翌年任河南省建设厅技术室技正后任主任,在此期间加入了中国营造学社,与梁思成、刘敦桢先生等一起参加中国古建筑的研究工作。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寇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龙先生被迫返回江西吉安师范任教。1941年任重庆大学工学院建筑系教授,并在中央大学兼课。1943年任同济大学土木系教授。1946年后执教于国立中山大学建筑系,任教授,后任系主任。广州解放前,龙先生参加了地下党领导的民主运动,加入了中大教授会。广州解放后,他继任中山大学工学院院长。1952年院系调整,他任华南工学院建筑系教授。

龙先生一生秉性正直,追求真理,热爱中华民族,热爱祖国,追求中国共产党的进步事业,堪为楷模。龙先生对学术研究和建筑教育满腔热忱,虽身处逆境,仍坚持不懈,自强不息。1976年打倒“四人帮”后,龙先生为之振奋,不顾年事已高,全力投入工作。1981年国务院批准他为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首批博士生导师。1983年,在龙先生80岁之时,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龙先生90高龄之时为国家培养了近20名硕士、博士(图2~4)。1995年92岁退休。他从事建筑教育半个世纪,培养了大批的建筑人才,桃李满天下。

龙庆忠教授十分重视导师的知识的更新,除了吸纳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充实自己之外,还应该站在学术研究的前沿,不断努力,有所创见,有所创新,有所发现,有所前进,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导师的一流的学术水平,才能有效地指导研究生。

龙先生治学严谨,博览群书,诲人不倦,学而不已,在学术上有很高的造诣,历任中国建筑学会理事、建筑历史与理论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顾问等学术职务,并兼任《华中建筑》编委会名誉编委、《古建园林技术》编委会顾问。他创立了中国建筑防灾学,在全国率先创立了第一个建筑防灾研究室,并培养建筑防灾的人才。龙先生建立了由中国建筑防灾学、中国建筑、城镇、园林规划设计学以及中国建筑修缮保护学组成的学科体系,不仅培养了人才,而且发表了专著《中国建筑与中华民族》[1]以及数十篇有创见的学术论文。其主要贡献是提倡建筑学要有中国的建筑理论,要走中国自己的道路;提倡建筑师要有“道”,即有高尚的思想道德,以天下为己任,为人民服务,也即“治国为相”之道。其论文中有不少论文是他80高龄以后的力作。老骥伏枥,壮心不已。龙先生将毕生精力奉献给古建筑学术研究和建筑事业,燃起了生命的最后的火花,照亮了后继者前进的道路。龙先生的高风亮节,奉献精神,是我们的崇高榜样!

3 龙庆忠先生的建筑教育思想

他一生教书育人,强调理论基础和基本功训练,强调向民间工匠调查学习,深入山区乡村测绘古建筑,反对唯心主义,坚持实事求是的学风。他的建筑教育思想很有特色,值得我们总结,供我们借鉴。他的建筑教育思想有如下六个重要的观点。

3.1 注重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龙先生出生于江西省永新县的一个贫苦家庭,少年时代所居的祖屋旁有个忠义祠,是南宋末年乡中跟随文天祥抗元的子弟壮烈牺牲者的纪念祠。文天祥的爱国思想和坚贞不屈的品格,对少年龙庆忠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当时正值祖国苦难深重的时候,他立志科学救国。到日本留学学成后,他毅然回归,报效祖国。龙先生热爱中华,热爱中华的文化,热爱中国的古代建筑,注意总结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遗产。1932年当他在河南省建设厅、省政府任技术室技正和技术室主任期间,他到开封铁塔考察了十多次,撰成论文《开封之铁塔》[2],于1932年12月发表于《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3卷第4期。其后,龙先生又到河南、山西、陕西、甘肃一带考察并测绘窑洞建筑,把窑洞分为4种类型,结合历史文献记载,写成《穴居杂考》[3],于1934年9月发表于《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5卷第1期中。笔者检索有关文献资料,得知龙先生是我国最早研究传统民居的建筑学者,他的《穴居杂考》开我国建筑学者研究中国传统民居之先河。

龙先生极为重视中国建筑文化之传承,曾撰写论文《中国建筑与中华民族》,于1948年发表于《国立中山大学校刊》第18期。龙先生在文中指出:“建筑乃为容纳人类在其中经营其生活而设之营造物也”,“建筑常依照其所用者之意志、情感、习惯等为最适合的设计之。从而建筑之表现,常为其中所使用人特性之表现。若扩而言之,则一国建筑之表现,常可反映其中所使用之民族之特性也。”文中,龙先生认为中国建筑可以从伟观堂皇、壮丽、整体美、进化、历史悠久、分布范围、以住宅为本位、千篇一律、构造技巧、明快爽垲、庭园布置12个方面进行研究,“其结果或可作为今后我国建筑国策之参考也。”[4]

注重继承并发扬光大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是龙先生一贯的主张。他自己身体力行,也教导自己的学生要这样做,这一主张成为他建筑教育思想的基础。

3.2 把建筑研究纳入天、地、人宇宙大系统中

以系统论的观点来研究中国建筑,把城市、园林、建筑的研究纳入“天、地、人”宇宙大系统中,这是龙先生学术研究重要的方法论和学术思想。他把这种观点撰成学术论文《天道、地道、人道与建筑的关系》[5],主张研究天、地、人合一的建筑哲学,以及土木建筑与道、德、仁、圣、义、礼相结合的文化哲学,以把建筑研究纳入天、地、人宇宙大系统之中。为此,他为博士研究生开设“宇宙体系论”课程,讲授这一学术思想。

3.3 重视建筑防灾研究,创立中国建筑防灾学

龙先生重视继承和发扬光大中国传统建筑文化遗产,其中之一是重视建筑和城市防灾的历史经验。

中国历史上多天灾人祸,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在数千年与灾祸的斗争中,采取了有效的防灾措施,积累了丰富的防灾经验,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建筑和城市的防灾机制。“寓救于防,寓防于建”为其特色,即寓救灾防灾于建筑和城市的规划建设之中,提高建筑和城市自身的御灾承灾能力。这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为发掘和总结这一宝贵遗产,使之为四化建设服务,龙先生成立了我国建筑界第一个建筑防灾研究室,他自己担任主任,在这一方向上培养了多名硕士、博士,研究城市和建筑防洪、防火、防风、防震的问题。龙先生开创了中国建筑防灾学这一新的研究领域,他的继承人写出有关专著和教材5本(《中国古代城市防洪研究》、《中国军事建筑艺术》、《中国古城防洪研究》、《建筑安全》、《城乡建设防灾与减灾知识读本》),学术论文60多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3.4 重视多学科交叉,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

龙先生一贯重视学科交叉。他认为中国的文化哲学和科学哲学是一对双胞胎,缺一不可。他在早期研究开封铁塔和穴居时,就将建筑学、地理学、文化学、地质学、历史学、土木工程学、防灾学等多种学科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后,他和他的学术继承人更加重视学科交叉,形成新的学科和研究领域:

3.4.1 建筑防灾学

建筑防灾学是跨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它从城市规划学、建筑学、水利学、环境工程学、结构工程学、生态学、林学、农学、地理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和灾害科学等多学科、多角度出发,研究建筑和城市防灾(洪水、风暴、火灾、地震等)的灾害风险和防灾对策。

3.4.2 建筑文化学

建筑文化学的研究是跨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从城市规划学、建筑学、文化学、宗教学、人类学、哲学、美学、考古学、天文学、地理学等多学科、多角度出发,去揭示中国传统建筑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为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艺术创作提供思想和理论的武器。

3.4.3 建筑养生学

建筑养生学是研究建筑及环境与人的身心健康的应用基础科学。它是从建筑学、园林学、环境学、生态学、哲学、美学、心理学、医学等多学科、多角度出发的跨学科的新的研究领域。

3.5 重视地区和乡土建筑学的研究

龙先生极早就重视地区和乡土建筑学的研究。

3.5.1 地区建筑学

龙先生早年居于河南,专门去研究了当地的开封铁塔和窑洞民居。到广州执教后,他很重视岭南建筑的研究,先后写出了《古番禺城的发展史》、《广州怀圣寺光塔》、《瑰伟奇特、天南奇观的容县古经略台——真武阁》、《南海神庙》等多篇论文。[6]又带学生考察德庆学宫大成殿、肇庆梅庵、佛山祖庙(图5)、龙母祖庙、潮州开元寺、南海神庙、光孝寺、六榕寺(图6)、海幢寺、南华寺等,足迹遍及广东各地。1979年龙老到广西考察了一个月,对岭南的城市、古建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两广的近代建筑如骑楼等也作了研究,奠定了岭南地方建筑学的基础。龙先生和他的学术继承人在这一方向上培养出了一批硕士和博士。

3.5.2 乡土建筑学

龙先生的《穴居杂考》发表于1934年,是我国乡土建筑学的首篇论文,开拓了民居建筑研究的先河。龙先生到广州华南工学院建筑学系执教后,对潮州、梅州、粤中、广西的民居也很重视,带学生测绘了许多广东、广西民居。可以说,龙先生是中国民居研究的开拓者,也是广东民居研究的奠基人。此后,陆元鼎教授、邓其生教授等在民居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这一方向上培养了数十位硕士和博士。

3.6 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为目标

龙先生的建筑教育思想十分丰富多样,但他最主要的思想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的理论体系,以指导当前的建筑设计创作和城市规划的实践。然而,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是崇高的理想,需要我们后辈建筑学者在前辈的基础上继续努力。为此,既要努力发掘、总结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遗产,又要继续学习和借鉴国外的理论和经验。这既是龙先生等前辈学者的共同理想,又是我们今后的奋斗目标。

4 建筑历史与理论博士点近30年的成果回顾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博士点在1981年创建之初,只有龙老一位博士生导师,后来,陆元鼎、刘管平、邓其生、吴庆洲、程建军、唐孝祥陆续成为博士生导师,他们继承龙老的遗志,按照龙老的建筑教育思想,在建筑防灾学、建筑文化学与建筑哲学、美学、地区建筑学、乡土建筑学、中国城市营建史、建筑遗产保护、世界建筑史研究和人材培养上均取得丰硕的成果。共出版教材、著作83部,培养硕士114名,博士62名,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遗产保护奖3项,省部级奖励十多项。

4.1 城市与建筑防灾

龙老培养的博士吴庆洲与郑力鹏在这一领域写出学术论文60多篇,出版了二本教材《建筑安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城乡建设防灾与减灾知识读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吴庆洲出版了《中国古代城市防洪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中国军事建筑艺术》(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和《中国古城防洪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三本专著,并有三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奖(2010年,“中国古城规划与防洪研究”项目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国古城防洪研究”项目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1年“中国古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项目获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一等奖。)

4.2 建筑文化学与建筑哲学、美学

建筑历史与理论博士点在1999年开始招收建筑哲学和美学的博士研究生,从这一方向毕业的唐孝祥博士和袁忠博士、杨晓彦博士、冯原博士,现在都已成为教授,唐孝祥成为博士生导师。

程建军教授的著作《中国古代建筑与周易哲学》(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获1991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吴庆洲的“建筑文化研究”项目获广东省2000年科技进步二等奖。吴庆洲教授的著作《建筑哲理、意匠与文化》获2009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

在建筑文化学和建筑美学方面,博士点教师和博士生出版了如下著作:

吴庆洲.中国建筑脊饰.台湾:锦绣出版社,2002.

吴庆洲.藏传佛塔与建筑装饰.台湾:锦绣出版社,2002.

唐孝祥.近代岭南建筑美学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袁忠.中国古典建筑的意象化生存.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

程建军.风水与建筑.江西科学出版社,2005.

程建军.中国风水罗盘.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程建军著.藏风得水.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程建军.经天纬地.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程建军.燮理阴阳(中国传统建筑与周易哲学).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梁明捷.环境艺术设计.岭南美术出版社,2006.

冯江,刘虹.中国建筑文化之西渐.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

王育武.中国风水文化源流.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

陆琦,唐孝祥主编.岭南建筑文化论丛.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唐孝祥.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4.3 地区建筑学

马秀之、程建军、郑力鹏、吴庆洲、冯江、肖旻、李哲扬博士等人均对地区建筑学颇多关注,除参加广东省、广州市文物古建筑专家组的工作,为当地古建筑、传统建筑的保护、维修贡献力量外,还出版了若干专著:

马秀之主编.中国近代建筑总览·广州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吴庆洲.广州建筑.广州地图出版社,2000.

程建军.岭南古代大式殿堂建筑构架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汤国华.广州沙面近代建筑群艺术·技术·保护.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程建军.开平碉楼——中西合璧的侨乡文化景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陆琦.岭南园林艺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陆琦.岭南造园与审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王河.岭南建筑新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程建军.三水胥江祖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程建军,李哲扬.广州光孝寺建筑研究与保护工程报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李哲扬.潮州传统大木构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

肖旻.唐宋古建筑尺度规律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林哲.桂林靖江王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李卓祺,郑力鹏主编.广州陈氏书院实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杨大禹.云南佛教寺院建筑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王河.岭南建筑学派.中国城市出版社,2012.

4.4 乡土建筑学

在龙老带领下,乡土建筑学很早就在华南工学院开展,陆元鼎、邓其生、吴庆洲、程建军、郑力鹏、冯江、肖旻等老师,甚至许多别的学科的老师,都从事乡土建筑学的研究,在这一方面成果较多。陆元鼎教授,作为全国民居研究的带头人,著述颇丰。陆元鼎教授主编《中国民居建筑》(上、中、下三卷.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获中国国家图书奖。吴庆洲著.《中国客家建筑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获2010年第三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提名奖。

乡土建筑著作颇多:

陆元鼎,杨谷生编著.中国美术全集·建筑艺术篇·民居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陆元鼎,魏彦钧编著.广东民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陆元鼎主编.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第一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陆元鼎,陆琦.中国民居装饰装修艺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陆元鼎主编.民居史论与文化——中国传统民居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

杨大禹.云南少数民族住屋形式与文化研究.天津大学出版社,1997.

潘安.客家民居与客家聚居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陆元鼎.中国建筑艺术全集(23卷,宅第建筑·南方汉族)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陆元鼎主编.中国客家民居与文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陆元鼎,潘安主编.中国传统民居营造与技术:2001海峡两岸传统民居营造与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余英.中国东南系建筑区系类型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戴志坚.闽台民居建筑的渊源与形态.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陆元鼎.岭南人文·性格·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陆琦.中国古民居之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戴志坚.中国廊桥.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郭谦.湘赣民系民居建筑与文化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汤国华.岭南湿热气候与传统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杨大禹,李正.人居和顺.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杨大禹,李正.历史和顺.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杨大禹,李正..环境和顺.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陆元鼎,杨新平主编.乡土建筑遗产的研究与保护.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

陆元鼎主编.朱良文,黄浩副主编.中国民居建筑年鉴(1988-2008).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陆琦编著.广东民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戴志坚,李华珍,潘莹.中国民族概览·华东卷.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杨大禹,朱良文编著.云南民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吴卫光.围龙屋的图像学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肖旻,林垚广.桥溪——华南乡土建筑研究报告.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5 中国城市营建史

中国城市营建史也是龙老倡导的研究。他培养的五位博士有四位与城市史相关。

这方面著作也较多:

周霞.广州城市形态演进.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潘安.商都往事:广州城市历史研究手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贺为才.徽州村镇水系与营建技艺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刘晖.珠三角洲城市边缘传统聚落的城市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冯江.明清广州府的开垦、聚族而居与宗族祠堂的衍变.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刘凯.晚清汉口城市发展与空间形态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王茂生.从盛京到沈阳——城市发展与空间形态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傅娟.近代岳阳城市转型和空间转型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李炎.南阳古城演变与清<梅花城>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万谦.江陵城池与荆州城市御灾防卫体系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张蓉.先秦至五代成都古城形态变迁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苏畅.<管子>城市思想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4.6 建筑遗产保护

陆元鼎、邓其生.吴庆洲、程建军、郑力鹏、肖旻、冯江等老师,以及建筑历史与理论博士点的许多青年教师,都投身于建筑遗产保护的事业中,并取得许多成果。

陆元鼎、郭谦等维修的从化广裕祠项目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遗产保护卓越奖(最高奖)。

2005年,佛山兆祥黄公祠修复工程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遗产保护奖(受奖人员:吴庆洲、冯树、冯江、欧捷、周毅刚、肖旻)。2007年,中山翠亨村历史文化保护规划获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优秀项目一等奖,全国城乡规划优秀设计二等奖(受奖人员:吴庆洲、肖旻、冯江、刘晖、刘虹、梁励韵、张智敏)。2009年,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大岭村村庄规划获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优秀项目一等奖(授奖人员:吴庆洲、冯江、孙玥、刘晖、郑莉、张智敏、肖旻、关菲凡、张志强、许宁);吴庆洲2009年获中国民族研究会“中华民族建筑事业优秀人物奖”;贵州安顺鲍家屯水碾房修复项目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1年亚太遗产保护奖卓越奖(最高奖)(鲍世行、吴庆洲、谭徐明)。

在建筑遗产保护方面,有一本博士论文出版:

周卫.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新旧空间关联理论及模式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4.7 世界建筑史研究

吴庆洲编.世界建筑史图集(十九世纪末叶以前).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谢小英.神灵的故事:东南亚宗教建筑.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4.8 博士、硕士培养

30年来,建筑历史与理论博士点共培养硕士114名、博士62名。这些硕士、博士多成为大专院校科研、教学的骨干力量,或是设计单位的主力。

陶郅硕士,现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潘安博士,现为云浮市副市长。王河博士,现为教授、硕士生导师,广州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中国建筑学会事务理事。陆琦博士,现为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族研究会民居建筑专业委员会主任。郭昊羽博士,现任广州市规划处处长。杨大禹博士,现为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学系教授、副系主任,云南省建筑学科带头人,中国民族研究会民居建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吴卫光博士,现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副院长。潘鄱硕士,现为华南热带农业大学风景园林系教授、系主任。沈康博士,现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建筑学院院长。周霞博士,现为佛山市规划局总工。冯江博士,现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建筑学系副主任。肖旻博士,现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传统建筑文化与保护子实验室主任。

5 继承先生遗志,努力实现先生的理想

记得1982年我获得硕士学位留校时,建筑史教研室,连我只有5位教师,只有龙老一位博士生导师。现在已发展到13位教师,有3位博士生导师(不包括已退休的陆元鼎、刘管平、邓其生三位博士生导师),4位教授,形成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的学术梯队,我们建筑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已成为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培养基地。发展的情形是令人鼓舞的。笔者认为,建筑史学在今后仍会蓬勃发展,与中国文化的伟大复兴同步。我们要继承龙老遗志,努力实现先师的理想,从而采取以下举措:

5.1 进一步加强建筑哲理学的研究

这是吴良镛先生所述中国传统建筑研究分三阶段的重要任务,虽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中国建筑哲理博大精深,要取得丰硕成果,非用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刻苦求索不可;另一方面,针对我国建筑创作上缺乏特色、千城一面的现象,要求我们从传统中汲取思想的养料,来丰富我们的建筑创作。我们将继续招收建筑哲学美学方面的博士生,深入进行研究。

5.2 进一步加强中国城市营建史研究

我国古代城市规划、设计在世界上长期居领先地位,有十分丰富的规划、建设、管理的经验。我们现在的研究只能及城市史料的九牛一毛,我们不能简单照搬国外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必须从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设计的理论和经验中继承其精华和有生命力的部分,为创造现代化的、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提供思想和理论的武器。城市营建史的研究有着广阔的空间,我们目前已有十多位博士生完成了城市营建史的博士学位论文,作为城市营建史丛书的第一批10本书已经出版面世[7]。2010年12月在广州华南理工大学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主题为“中国城市营建史研究”,目的是进一步促进中国城市营建史的研究。

5.3 古代建筑技术史和建筑防灾的研究应进一步加强

作为中国建筑史研究的基础学科,古代建筑技术史和建筑防灾的研究应进一步加强。

5.4 建筑文化学的研究会进一步发展

建筑文化学的研究与强化跨学科研究的趋势相一致。这一研究领域吸引了更多建筑史学以外的人才参与这一方面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有着广阔的前景。

5.5 地方与乡土建筑史学也会进一步发展

地方与乡土建筑史学的研究与建筑创作中展现地方特色有密切关系,也将进一步发展。

6 结语

龙老于1996年3月17日离开了我们,屈指已有16年。16年来,中国的建筑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建筑史博士点的建筑教育和研究也有许多成果。为了进一步研究龙老的建筑教育思想和纪念龙老,建筑学院组织了《龙庆忠文集》编辑组,出版了64.8万字的《龙庆忠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只有牢记先生遗训,努力实现先生的遗愿和理想,才是对先生最好的纪念。

摘要:本文介绍了龙庆忠教授的坎坷人生和执教的业绩,重温了龙老的建筑教育思想,回顾了建筑历史博士点30年的成果,提出了继承先师建筑教育事业的措施。

关键词:龙庆忠教授,建筑教育思想,传统建筑文化,中国特色,继承

参考文献

[1]龙庆忠.中国建筑与中华民族.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

[2]龙非了.开封之铁塔.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三卷第四期:53-77.

[3]龙非了.穴居杂考.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五卷第一期:55-76.

[4]龙庆忠.中国建筑与中华民族.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1-5.

[5]龙庆忠.中国建筑与中华民族.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9-15.

[6]龙庆忠文集编辑组编.龙庆忠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上一篇:中老年人的性事特点下一篇:非商业行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