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海沧范文

2024-07-12

厦门海沧范文(精选10篇)

厦门海沧 第1篇

这批虱目鱼肚共计6.6 t,300箱,价值105万新台币,为预包装产品,经检验检疫合格后可进入大陆市场直接上架销售。

俗称“台湾第一鱼”的虱目鱼,鱼鲜肉细,营养价值高,属海产品中高端鱼类,在台湾养殖面积大、产量高、价格便宜。

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挂牌成立后,厦门海沧检验检疫局落实自贸区政策,为台湾进口水产品打造全程化、高效率物流链条,创造良好的通检环境,吸引了大量的台湾水产从海沧口岸登陆。

据统计,福建自贸区挂牌后,海沧口岸共进口台湾水产品196批次,共计6 908 t,金额达700万美元。

厦门海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介绍 第2篇

厦门海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海投集团)是海沧区委、区政府为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实现专业化、规模化经营,更好发挥国有企业区域开发主力军、筹资融资主渠道、产业对接主平台作用,通过整合区属四大国有企业并改制、更名设立。

集团注册资金14.28亿元,主营业务是:保税港(含码头)投资建设与经营;贸易与物流;工业区成片开发与配套服务;政府基础设施和工程代建;以海沧城区开发和建设为主的房地产业;旅游开发、管理、服务;对第三产业、其它实业和股权的投资。

下属有厦门海沧保税港区投资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厦门海沧土地开发有限公司、厦门海投房地产有限公司、厦门海沧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厦门海沧经济贸易发展总公司等五大行业全资子公司;北京师范大学厦门教育培训中心、厦门远海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厦门海沧新海达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南亚塑胶工业(厦门)有限公司、厦门铁路物流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合资合作企业,30多家专业公司。

厦门港务:海沧两泊位年底前试投产 第3篇

记者求证:记者致电公司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确有此事。

近日,有消息称,厦门港务(000905)投资建设的海沧20#、21#两个泊位预计将在今年年底之前试投产。公司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确认了此事,并表示新码头投产之后,因受开始计提财务费用等因素的影响,公司的经营成本将有所增加。但随着码头运营能力的提升,以及后方产业园区的发展,公司码头装卸业务将能够稳健成长,逐步消化经营成本上升的不利因素,并为公司创造良好的经营效益。

新世纪评级指出,厦门港务主营业务包括港口综合物流、贸易、建材等。公司能够提供港口物流综合服务,且不断提高的服务水平和作业效率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近年来公司港口吞吐量增长较快,随着集装箱港口资源整合的推进,集装箱收费标准较低的现象得到初步改善;因厦门邮轮母港建设需要,目前东渡码头已提前搬迁,因安置得当,公司港口物流业务所受影响较小。

公司建材销售业务区域市场占有率较高,中短期内发展前景较好;公司贸易业务发展较快,但该业务毛利率低,对资金需求量较大。由于厦门物流业经营面临直接腹地狭小、经济总量不足等问题,公司发展腹地战略和“走出去”战略,积极拓宽发展空间,取得一定成果。

厦门市海沧区第三产业发展探析 第4篇

关键词:厦门市海沧区,第三产业,发展思路,举措

第三产业即服务业, 是指在再生产过程中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 包括流通和服务两大部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推动农业和工业现代化, 有利于扩大就业领域, 增加就业人数, 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提高生活质量, 从而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厦门市海沧区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厦门市海沧区作为一个国家级开发区, 经过十几年的开发建设, 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特别是工业经济, 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已达926亿元。伴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新城区建设日新月异, 人口数量逐步增加, 海沧的服务业也逐渐加快了发展的步伐, 2012年, 海沧区全年共完成三产总值112亿元, 同比增长13.9%, 占全区生产总值 (401.5亿元) 的27.9%。

1.虽然海沧区第三产业取得快速的发展, 但总体水平偏低, 发展相对滞后。近年中国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大约是15%、52%、33%, 而世界平均比重是5%、31%、64%。近年来海沧区三产生产总值增长较快, 但在全区生产总值所占比重仍然偏低, 不能适应经济快速增长的要求。 (见下表1)

2.物流业迅速发展, 但物流企业规模小, 核心竞争力不强。海沧区物流业起始于1993年, 截止2012年底, 海沧区物流企业已有150多家, 期末从业人员数已超过6000人。海沧港已开通54条国际航线, 世界五大航运和码头商中有丹麦马士基、法国达飞、中国中远以及中国香港和记黄埔落户海沧港。虽然近年海沧区物流企业数快速增加, 但大多数企业组织规模小, 资本构成比较单一, 资源整合能力较弱, 信息化水平较低, 难以提升核心竞争力, 行业发展难以走上集约化道路。

3.商贸业蓬勃发展, 但在全市各区中仍排名靠后。2006年以前, 海沧区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直处于全市各区的末位。通过几年的努力, 2012年海沧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达73.5亿元, 汽车4S店发展态势良好, 商业街区渐成规模, 专业市场稳健增长。但由于海沧区商贸业起步较晚、人气不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全市6区中排名第4。

4.房地产业持续发展, 但2012年投资放缓。近三年 (2010-2012) 房地产完成投资分别为38.8亿元、44.7亿元和15.2亿元;房屋竣工面积分别为49.4万平方米、66.3万平方米和70.7万平方米。受国家宏观政策调控的影响, 2012年房地产业投资明显减缓。

5.旅游业人气渐升, 但岛内外旅游一体化作用未显现。厦门是全国最受欢迎的旅游热点城市之一, 海沧已初步形成日月谷温泉养生旅游, 青礁慈济宫、石室禅院、石峰岩寺等宗教文化游和东方高尔夫、天竺山公园、大屏山公园等生态休闲健康游等多种形式的度假游格局, 节假日期间各景区内人头攒动, 但目前主要旅游线路还是集中在鼓浪屿、环岛路等岛内景点。

6.海沧区第三产业以传统服务业为主, 金融保险业、信息传输和计算机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研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居民社区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还处于起步阶段。

二、厦门市海沧区第三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一) 发展优势

1. 港口岸线资源和保税港政策优势。

海沧区拥有非常优良的港口岸线资源, 是东南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港区和总部所在。海沧港规划建设32个万吨级泊位, 其中10万吨级以上泊位14个。陆域纵深达800米以上, 地势平坦、交通便利, 具备发展仓储物流业不可多得的优越条件。海沧保税港区2008年6月由国务院批准设立, 是海西第一个保税港区, 总规划面积9.51平方公里, 是我国目前开放度最高、功能最齐全、政策最优惠、通关最便捷、面积最大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之一。

2. 自然和人文资源优势。

境内有国家级4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天竺山和日月谷温泉度假村,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礁慈济宫。保生大帝文化节、送王船、蜈蚣阁等极具闽南文化特色的民俗活动吸引着海内外游客, 土笋冻、白灼章鱼、土龙汤等海沧特色美食享誉海内外。

3. 产业基础优势。

海沧区工业基础雄厚, 工业总产值跻身全市各区第二。全区现有规模以上企业231家, 其中年产值5亿元以上的企业有32家, 生物医药、节水卫浴、汽车及配件等产业都保持10%以上的年度增长。工业持续稳定的增长必将进一步加快海沧提升传统服务业、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步伐, 增强和提高现代服务业产业聚集的核心竞争力。

(二) 发展劣势

1. 第三产业发展起步晚, 基础差。

海沧原本是一个以水产养殖业、农业为主的小渔村, 海沧居民习惯于前往思明、湖里区购物、休闲。自上世纪80年代末设立台商投资区后, 工业才开始起步;2003年成立行政区后, 第三产业才开始发展。

2. 城市规模较小, 人气不足。

海沧辖区陆域面积仅186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约34万人, 其中本地居民仅13万人, 暂住人口约21万人。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海沧区人气不足, 抑制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3. 从业人员素质较低, 高层次人才短缺。

现代服务业需要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的支持, 因此要求从业人员必须是管理和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 但目前由于招聘渠道不足、用工成本较高、交通不便等原因, 导致第三产业人才引进较为困难。

三、厦门市海沧区第三产业发展对策

基于海沧区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结合第三产业发展优劣势, 海沧发展第三产业的战略思路可以规划为:坚持发展现代工业, 重点发展物流业, 加速发展商贸业, 重视发展旅游业, 积极引进金融等现代服务业, 稳步推进房地产业。建议采取以下举措: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近年海沧区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和企业扶持政策, 但都以促进工业发展为主。抓紧研究和制定服务业产业政策, 出台相关的税收优惠减免政策, 积极为服务业创造适宜发展的环境, 为中小企业提供支持和服务。

2.坚持工业的发展。要进一步突出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 坚定不移地推动工业发展, 为服务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要从海沧区区位、环境和产业基础出发, 认真研究重点发展的产业类别, 进一步明确优先鼓励发展、限制发展甚至禁止发展并逐步淘汰的项目、产品和技术, 巩固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机械制造为重点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着力培养发展光电、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3.加快现代物流航运中心的建设。利用福建省支持建设东南国际航运中心的契机, 充分发挥海沧港的优势, 加快构建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 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加强港航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各类航运要素集聚, 大力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 培育航运金融服务体系, 培育发展现代港口物流;支持壮大集装箱业务;加快国际邮轮母港建设;构筑航运人才高地。

4.改善人居环境, 积聚消费人气。优化公共交通线路, 改善交通环境, 方便居民出行;打造健康生态的人居环境, 建设低碳海沧;提升教育水平, 提高住宅档次, 提高房屋入住率。只有集聚人气, 才能推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5.加强对人才的引进和培训的引导。积极引进服务业的创业创新人才, 指导企业引进吸收物流、金融等相关专业人才, 同时与相关培训机构联系, 共同组织对人力资源的培训, 加强对技术、管理知识的培训与实践的相结合, 鼓励和资助员工进行专业深造。

6.做好旅游发展规划, 将海沧旅游项目纳入全市的旅游经济圈, 并充分利用海沧湾的优势, 打造精品旅游项目;充分发挥房地产业优势, 建设高级商务区, 积极引进金融等现代服务业, 推动楼宇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国际航运中心的形成与发展[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2

[2].贾艳瑞.厦门市集美区第三产业发展策略探析[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10 (4)

厦门海沧 第5篇

厦门市海沧区招聘城管协管员 50名

原标题:海沧区城管协管员招聘简章

因工作需要,现面向社会招收50名城市管理协管员,招聘简章如下:

一、招聘对象及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服从管理,吃苦耐劳,认真负责,具有全面履行本岗位职责的能力,能够适应夜间加班;

2.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复退军人可放宽至高中); 3.厦门户籍(复退军人可不受限制);

4.年龄30岁以下(1985年1月1日后出生人员);

5.限男性,身高170cm以上,身体健康标准参照公务员招录条件。

二、报名办法、程序及时间安排

(一)由海沧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在厦门市海沧区政府网站发布招聘信息。报名者可直接从相关网站下载《报名登记表》,也可至报名点领取。

(二)报名时间及地点

1.报名时间:2015年1月4日至1月6日

上午8:30-11:30,下午15:00-17:00 2.报名地点:嵩屿路116号区城管执法局2楼201室(海沧外国语学校对面)。

(三)非厦门籍复退军人除外,其他人员必须本人至现场报名,报名需提供如下相关材料: 1.《毕业证》、《居民身份证》(或现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出具的附本人照片的户籍证明),个人近期同底免冠1寸照片2张;

2.复退军人还需提供《退伍证》;有优秀士兵证、立功证书的需提供原件; 3.以上材料在提供原件时,均需提供复印件1份; 4.按要求填写的《报名登记表》1份。

(四)非厦门籍复退军人可先将报名材料复印件及《报名登记表》传真至区城管执法局,待面试时提供原件备查,对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的,一经发现,当即取消面试资格,造成的相关后果由应聘人员自行承担。

(五)招聘单位根据岗位资格条件对报名者进行资格审查,并提前通知资格审查合格者本人参加面试。

资格审查贯穿于整个招聘工作的全过程,对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的,一经发现,当即取消资格。

三、面试及体检

(一)面试

1.所有符合条件的报名人员均可参加面试,面试时间另行通知。面试主要考察考生适应应聘岗位的能力及综合知识运用能力情况,以面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顺序,按拟招聘人数的1:1的比例中公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厦门海沧 第6篇

1 海沧区污水处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海沧区已形成的几个成熟新区——海沧新市区、新阳工业区等主要道路下基本都敷设了污水管道,各片区污水统一收集至嵩屿污水厂进行处理。

现状嵩屿污水厂位于海沧南部新市区内,一期工程于2000年6月投入运行,占地面积9.18ha,设计规模10万m3/d,现实际处理量约6万m3/d。该厂采用A2O处理工艺,出水水质基本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处理达标后尾水送至茶口洋排放口排出。嵩屿污水厂已经运行近十年,但近几年,附近居民对污水厂不断投诉,引起社会各界极大关注,为改善这一现象,嵩屿污水厂已对生化反应处理池等主体单元构筑物进行部分加盖封闭,但收效甚微。另一方面,嵩屿污水厂远期规划用地48ha,但实际预留用地仅38.5ha,如延续原有传统工艺则预留用地不足将成为嵩屿厂发展的另一瓶颈。此外,由于中部蔡尖尾山地势较高,现状北片区污水需通过一根DN1200压力污水管长距离(约13.2km)压力(约32m)转输至嵩屿污水厂,给污水转输管道带来极大压力,2009年该管道曾经爆管一次,造成北片区污水无处排放,周边水体严重污染。为解决嵩屿污水厂现状存在的诸多问题,自2009年开始对海沧区污水处理系统重新进行规划思考,首先提出嵩屿污水厂迁址的规划思路。

2 污水厂迁址的规划思路

嵩屿污水厂在建设之初完全能够满足污水厂选址原则,位于城市水体下游偏僻地区,但随着海沧新市区建设发展,该污水厂周边建起多座高档居住小区,土地价值和环境矛盾日趋突出,为便于日后海沧新市区土地开发利用,提出将嵩屿污水厂迁址的规划思路。

2.1 新建污水厂选址

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1】明确的污水厂选址原则,并综合海沧区各片区功能定位、航拍和现状批地情况,确定南部港区西侧的一块现状鱼塘、虾池作为新建污水厂用地,该地块优势如下:(1)地势相对较低,利于污水集中收集处理;(2)与人口集中的居住区距离较远,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3)拆迁量小、实施难度低,且地块周边多为未批用地,便于扩建。

2.2 尾水排放口论证

根据《厦门市海洋功能区划》(2006年)及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对尾水排放口位置的论证,新建污水厂位于海域功能区划的河口区,河口区仅有茶口洋排放口。因此,新建污水厂尾水只能通过2根DN2100污水压力管,长距离(约8.8km)压力(约32m)转输至茶口洋排放口排出,投资和运行管理费用均较大。另一方案,与漳州市角美镇污水厂共用白礁排污口。由于新建污水厂与白礁排污口距离不足3km,如果能够共用白礁排污口,可以有效节省工程投资。但该方案涉及到城市联盟协作、白礁排污口纳污环境容量等各方面问题。

2.3 污水系统调整

海沧区现状污水管网布置特点为:各个片区污水自成系统,重力流进入该片区污水提升泵站,再转输进入污水厂。通过对海沧区排污系统深入分析,以顺畅衔接、节省投资为原则,做出如下调整:(1)新建嵩屿污水泵站;(2)调整新阳泵站、滨湖泵站和规划马銮泵站出水压力管道走向;(3)取消规划西港区泵站;(4)减少规划囷瑶泵站规模。

2.4 投资费用匡算

首先,将嵩屿污水厂方案与污水厂迁址方案的工程量进行对比,列出两个方案工程量的不同之处,进而匡算出两个方案不同工程量的工程动态投资分别为:嵩屿污水厂方案约11亿元,污水厂迁址方案约16亿元。其次,污水厂迁址后可以置换出现状所在用地,以目前的拍卖价格计算,拍卖此地块可获益约20亿元,而拍卖新建污水厂现状所在用地,仅能获益约2.5亿元。最后,运行费用方面,因污水厂迁址方案尾水提升泵站扬程较大,其运行费用约2500万元/年。

污水厂迁址方案论证两年多,但由于与漳州市尾水排放问题未能达成一致、前期建设投入较大、运行成本大幅增加等因素最终未能实现。

3“大集中、小分散”的规划思路

城市污水厂集中式建设和分散式建设各有优缺点【2】,但从近几年建设情况来看,污水处理厂有向分散化、小型化发展的趋势【3】。综合海沧区实际情况,提出“大集中、小分散”的污水处理规划思路。大集中,体现污水处理的整体性,即各片区污水集中在一个或两个污水处理厂内进行处理;小分散,是结合区内局部地块的布局特点、建设进度等,建设一些小型的污水处理设施,将污水就地回用。

3.1“大集中”布局规划

结合海沧区实际情况,提出三种整体布局规划方案:(1)集中式方案,即原规划方案,将海沧区污水统一送至嵩屿污水厂(规模55万m3/d)进行处理;(2)分散式方案,在海沧区南部和北部分别建设嵩屿污水厂(规模36.5万m3/d)和北片区再生水厂(规模18.5万m3/d)以各自处理南、北片区污水;(3)相对分散式方案,在海沧南、北片区分别建设嵩屿污水厂(规模40万m3/d)和马銮湾再生水厂(规模15万m3/d),同时北片区污水实行分水质处理。以下分别对尾水排放口、经济效益、运行管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五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选出合理的污水厂布局方案。

处理难度和尾水排放方面,集中式方案尾水除部分作为再生水回用外,其余均送至茶口洋排放口排出。分散式和相对分散式方案尾水近期送至茶口洋排放口排出,远期再生回用或作为周边人工湿地景观水源。其中,相对分散式方案因马銮湾再生水厂仅处理生活污水,水质稳定,利于再生回用,具有一定优势。

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泵站投资及运行能耗等几个方面。通过对各布局方案排污系统进行规划,估算出各方案经济效益如下:集中式方案投资和运行费用最低,分散式和相对分散式方案基本一致。运行管理方面,集中式方案因其污水处理厂个数少,相应配备的组织管理和技术管理人员集中,具有一定优势。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方面,因为相对分散式方案更能体现“低碳节能”等环保因素而具有一定优势。

综上所述,为直观反应各布局方案的综合情况,将污水厂各布局方案影响因素优劣排序进行汇总,如下表1所示。最终,海沧区采用相对分散式布局方案。

3.2“小分散”布局规划

为解决海沧区局部片区污水无法或无处排放的问题,区内规划设置七座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分别为中仓处理设施(规模0.42万m3/d,占地9000m2)、临港新区处理设施(规模1.37万m3/d,占地29000m2)、东孚新城处理设施(规模0.46万m3/d,占地9700m2)、凤山处理设施(规模0.24万m3/d,占地5100m2)、仓储物流处理设施(规模0.30万m3/d,占地6400m2)、吴冠处理设施(规模0.66万m3/d,占地14000m2)和蔡尖尾山东区处理设施(规模0.19万m3/d,占地4000m2)。处理后尾水结合具体情况,用于道路清洗、绿化浇灌、景观水补给、工业原水和冲厕等杂用水。

4 污水处理规划思路发展的几点启发

海沧区污水处理规划问题并不是一个特例,国内很多城市污水处理厂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土地价值提升导致污水处理厂环境问题凸显,水资源短缺成为城市发展又一瓶颈,如何合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结合海沧区污水处理实例得到几点启发:1、技术改造仍然是解决污水厂环境问题的主要手段,通过污水厂迁址解决环境问题,涉及因素众多,实施难度极大,在时机不够成熟时,污水厂迁址方案不可行。2、污水资源化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一项有效措施,在此前提下,污水处理系统向分散式布局转变是大势所趋。3、“大集中、小分散”的污水处理系统即能体现污水处理厂规模效益、便于管理,又能充分发挥小型污水处理设施的能动性、就近回用,实现近期与远期的有机结合。

摘要:本次以厦门市海沧区污水处理系统面临问题为例, 提出两种解决问题的规划思路:污水处理厂迁址和“大集中、小分散”, 通过对两种规划思路影响因素论证分析, 发现污水厂迁址规划思路具有一定局限性, 很难实施;而“大集中、小分散”规划思路既能体现污水处理厂规模效益, 又能充分发挥污水再生回用能动性, 具有显著优势。

关键词:污水处理规划,集中式,分散式

参考文献

[1]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主编.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 【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6, 4.

[2]邓文华、黄冠亮.《浅论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规划布局》.园林绿化与市政工程, 2008/9:132-133.

厦门海沧 第7篇

马青路东与海沧大桥相接, 西与厦漳大桥及漳州角美相接, 是未来广东、漳州与厦门之间的主要客、货流通道。本项目西起角嵩路, 东接石塘立交, 经海沧大桥与厦门本岛相连, 道路全长7.44 km。马青路主流交通的顺畅, 为青礁慈济宫佛事活动及海沧的高速发展提供必要保障。慈济宫节点位于青礁枢纽的O匝道下桥处及C匝道上桥处。下穿通道为南北线, 北线长1.206 km, 南线长1.201 km, 由闭合框架、U形槽、悬臂式挡墙组成, 通道两端通过悬臂式挡墙与马青路地面层主车道相接。马青路下穿通道暗埋段、敞口段均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

通道开挖范围内岩土层主要构成:素填土①a、粉质黏土②、中粗砂③、残积砂质黏性土⑤、全风化花岗岩⑥等 (见图1) 。

2 下穿通道总体设计

2.1 平、纵、横断面设计

1) 平面设计。本项目工程为现状道路改造, 平面线形基本参照马青路现状, 下穿通道设计平面主要由路线走向控制。在慈济宫广场位置位于平曲线上, 平曲线半径为500 m (两端设缓和曲线) 。

2) 纵断面设计。 综合考虑地形、 地质条件、 排水、 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法、 两端的接线条件及交叉道路等因素, 下穿通道纵断面设计:以-2.352%、-3.5%、+3.5%3 个坡段形成凹形线型下穿慈济宫广场及地面道路。

3) 横断面设计。下穿通道暗埋段标准路面宽12.5 m (0.5 m + 3×3.75 m + 0.75 m) , 检修道宽为0.75 m、0.8 ~ 1.5 m (变宽检修道, 中墙侧) , 双向6 车道, 道路横坡为1.5%。下穿通道标准横断见图2。

2.2 建筑限界及内轮廓

根据道路总体规划, 结合JTG D70—2004《公路隧道设计规范》及CJJ 11—2011《城市桥梁设计规范》的规定, 确定通道内净空采用双孔矩形断面, 结构净高6.0 m和6.3 m (用于设有超高段) 。建筑限界高度5.0 m, 内净空与建筑限界之间的净空预留内装饰层厚, 同时还考虑照明及营运管理设施所需空间。

2.3 明暗过渡段设计

下穿通道进出口明暗分界处, 由于光线的突然变化, 是事故的多发区, 为预防隧道洞口的交通事故, 本隧道进出口设置洞口遮光棚以利光线的均匀过渡。下穿通道位于城市主干道, 明暗分界处为慈济宫广场, 力求美观, 并考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纵向遮光棚长35 m, 采用飞燕式钢架, 钢架顶设置12 mm厚PC耐力板, PC耐力板每榀需一次性放样成型后整体吊装。

2.4 路面设计

路面结构由上至下。4 cm厚SMA13 (5%SBS改性沥青混合料) + 8 cm厚AC-16C (AH-70) +变厚度C15 混凝土填充。

2.5 通道装饰设计

通道装饰。闭合框架内检修道顶侧墙3.6 m高度范围内采用4 mm亚白色铝塑板, 其余结构墙体均采用防火涂料喷涂。U形槽、悬臂式挡墙面层喷涂装饰涂料。

3 主体结构设计

3.1 结构计算

闭合框架及U形槽结构计算软件采用MIDAS Civil 2012 版及桥梁博士3.2.0 版。

设计荷载。包括恒载 (结构自重、土压力、土侧压力、填土重、回填混凝土及行车道铺装) 、汽车荷载、活载土压力、温度变化影响力、混凝土收缩和徐变影响力、地下水浮力等。

荷载按照高、低地下水位组合最不利指导设计配筋。

3.2 结构形式

主体结构构件尺寸须满足主体结构的受力、变形要求, 主体结构的抗浮和稳定要求, 达到下穿通道功能和建筑净空的要求。

悬臂式挡墙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墙身高度为0.887~2.662 m不等, 墙顶宽0.5 m, 内墙面为直面坡, 外墙面 (迎土面) 设1∶0.1的面坡;U形槽高度随道路纵坡变化, 侧墙高为1.75~9.15 m不等, 侧墙顶宽0.5 m, 侧墙内墙面为直面坡, 外墙面 (迎土面) 设1∶0.1的面坡, 底板宽度由三部分组成, 抗浮板、侧墙底部宽度及U形槽内净宽。闭合框架采用双孔矩形钢筋混凝土结构断面, 顶板、侧墙厚1.0 m, 底板厚1.2 m, 中墙厚0.8 m, 框架涵全长497.361 m (北线) 、495.755 m (南线) , 分25节段, 节段之间设3 cm宽变形缝。

3.3 抗浮设计

闭合框架段采用自重+ 覆土抗浮, 满足抗浮要求。采用U形槽结构路段, 埋深较深, 地下水浮力很大, U型槽及路面铺装等自重无法满足结构抗浮要求, 因此采用抗浮板设计, 满足抗浮要求。U形槽段抗浮板示意图见图3。

3.4 结构防水设计

闭合框架及U形槽的防水设计遵循“防、排、堵、截相结合, 以防为主、刚柔并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确立以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体系, 即以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为根本, 以接头防水为重点, 辅以整体附加防水层加强防水的多道防线, 确保洞内基本干燥, 保证结构、设备的正常使用和行车安全。

1) 防水等级。作为城市主干道, 其交通量大, 根据GB 50108—20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的相关条款, 应按一级防水标准。要求结构不允许渗水, 结构表面不能有湿渍。

2) 防水设防的主要技术措施。通道结构主体采用C40 防水混凝土, 抗渗等级 (P8) ≥ 0.8 MPa, 并辅助采用外涂防水涂料+ 防水砂浆层保护措施。通道结构节间应设置变形缝, 采用橡胶止水带。施工缝采用镀锌钢板止水带 (中埋式) 。

3.5 基坑支护设计

本通道基坑开挖深度有一定变化, 根据地质及不同深度采用不同的支护结构。基坑开挖深度6 m ≤ H < 16.5 m路段采用围护桩支护, 基坑开挖深度3 m ≤ H < 6 m路段采用拉森钢板桩支护, 其余路段采用放坡开挖。基坑宽度不一, 最窄15.6 m、最宽达44 m。

1) 钢板桩支护。拉森钢板桩选用FSP- Ⅳ型, 不设置横撑。当基坑开挖深度大于4 m且小于6 m时须设置 ф32 mm (HRB400) 精扎螺纹筋锚固, 成20°斜角打入土体, 采用钢围檩 (18 工字钢) 固定锚杆。

2) 围护桩支护。围护桩采用“冲 (钻) 孔灌注桩 (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 + 锚杆”的支护方式。

(1) 冲 (钻) 孔灌注桩。桩径为ф1.0 m@1.3 m,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围护桩在基坑底面以下的入土深度为7 m, 桩顶设1.2×0.8 m冠梁, 浇注围护桩及冠梁混凝土时预留锚索孔。

围护桩检测:低应变动力测试根数不少于围护桩数的20%, 由设计单位与质量监督部门共同指定桩位, 待检测合格后, 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2) 止水帷幕。止水帷幕采用二重管法高压旋喷桩, 桩径 ф0.7 m@1.3 m, 高压旋喷桩与围护桩桩体之间咬合10 cm。桩长以进入基坑底下1.0 m。高压旋喷桩达到设计龄期后, 选取不少于总桩数1%的高压旋喷桩进行钻取桩身芯样的检测。旋喷所形成的水泥土强度≥ 2.5 MPa, 渗透系数K ≤ 1.0×10-6。高压旋喷桩桩位偏差≤ 5 cm, 成孔的垂直度偏差≤ 0.5%。

高压旋喷桩施工步骤: 空压机、泥浆泵、钻机、水泥仓等机械设备定位→预导孔放样→钻机成孔→旋喷桩就位→钻杆放至设计标高→压缩空气、浆液输入钻杆, 提升钻杆, 进行由下而上的旋喷→钻机、冲洗、移位。

(3) 锚杆。土方开挖至设计锚杆位置, 并养护至围护桩、冠梁混凝土强度达到85% 后打锚索。锚索采用2 根7ф5 mm预应力钢绞线, 总长为25 m, 纵向间距为2.6 m, 从冠梁预留孔打入土体, 斜角为20°。

锚索施工工序:钻孔→清孔→锚索制作→锚索安装→注浆→养护→锚索张拉→补张拉及锁定→锚头封闭。

基坑支护结构设计, 涉及到土力学中的许多问题及土体与支护结构的共同作用问题, 还涉及到施工方法、施工技术、施工作业程序等。尤其深基坑, 如果支护结构设计与施工、土方开挖及降地下水位等处理不当, 或者未采取措施, 很容易造成对周边建 (构) 筑物、道路、地下管线、以及已完工的工程桩的有害影响, 其后果不堪设想。

3.6 主要排水措施

雨水、 清洗路面污水等水源收集进两侧排水沟。在U形槽浅埋段处设置横向截水沟, 靠重力流排入临近雨水检查井。在下穿通道南侧纵向最低处设置雨水泵站, 雨水提升泵站为全地下室结构, 泵站平面设计净尺寸为12.6 m×5.6 m, 泵站内按双层设置, 二层面板顶面与下穿通道检修道齐平, 用于放置设备及检修工作面, 底层为蓄水池。人员出入泵站分别从检修道门洞及泵站顶的圆形井筒出入, 泵站为全地下结构是本设计的创新点。

4 现场效果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 在施工过程中对基坑进行全程监测, 主要有:基坑内外观察、基坑周围地表沉降、桩顶位移、地下水位、桩体变形、重要建筑物、管线、基坑回弹、差异沉降等, 以上均满足设计控制要求。

雨水提升泵站为全地下结构, 避免占用地面面积及影响城市景观效果。

5 结语

本通道与厦漳大桥2013 年5 月通车顺接, 由于采取相应措施, 合理压缩施工周期, 解决项目建设周期与厦漳大桥正式通车的时间差问题。

厦门海沧 第8篇

受保税港优惠政策和国内外经济复苏的双轮驱动, 福建省首个保税港区—海沧保税港区的出入境集装箱量迅猛增长。

据海沧检验检疫局统计, 2011年1~2月, 海沧港区出入境集装箱吞吐量为37.47万标箱, 同比增长21.59%, 其中2011年1月份集装箱吞吐量23.27万标箱, 同比增长34.57%, 2011年2月份14.20万标箱, 同比增长5.07%。随着以海沧港为代表的厦门港口群集装箱中转能力的提升, 厦门港石材进出口贸易量也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厦门海沧 第9篇

厦门港海沧港区14号—15号泊位集装箱码头, 本工程位于厦门海沧港区九龙江入海口处, 含码头、陆域形成、软基处理和港池疏浚四部分, 本标段总长度767.77m (含16号泊位的13.77m) , 其中14#、15#两个泊位各长377m, 设计为十万吨级集装箱泊位。码头后方为回 (吹) 填中粗砂, 陆上打塑料排水板后进行堆载预压, 然后进行强夯密实处理。基床拋石采用水下爆破夯实, 本工程基床抛石量大、工期紧, 应用传统的重锤分层夯实工艺施工, 根本无法满足施工进度要求。且工程开挖基槽较深, 为防止台风期风浪流因素抛填满槽, 采用爆夯新工艺, 使用设备少, 操作简单, 施工速度快等。在基床爆夯时, 按照底层不超过5米, 标准层不超过7米的标准进行分层爆夯, 平均夯沉率达16.7%, 满足了设计核定要求的16.5%。由于对厚基床及爆夯施工缺乏相应的施工经验, 我们在基床上预留15cm的沉降量, 设置倒坡8‰, 通过后期的沉降位移观测, 满足工程的要求, 爆夯效果比较理想。

2 水下爆炸夯实拋石基床的机理

药包爆炸时将产生高温、高压、气体膨胀, 在水中产生冲击波和气泡脉动, 这些强烈压力作用在抛石体时, 造成抛石体棱角变形断裂, 随之石块之间发生位移, 相对位置发生变化, 空隙体积减少, 基床抛石体被压实。与此同时, 药包爆炸的一部分能量转化为地震波, 地震波使拋石基床出现颠簸和摇晃, 抛石基床在这种垂直和水平方向震动的作用下, 使原有的松散稳定结构遭到破坏, 石块产生滑动、转动、错位, 小石块充填到大石块之间的缝隙中, 抛石体重新排列组合, 密度增大, 达到拋填体在更高荷载下的稳定平衡。同时, 由于膨胀气体产生的高压作用将使填体受到“锤击”效应, 从而使拋填体进一步密实。水下爆破夯实抛石体实际上是爆炸引起的冲击波、高压气体脉动、地震波及流体运动与抛石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3 保护中华白海豚的措施

3.1 从爆破设计上制定措施

3.1.1 药量采用“由小到大”的方法, 以起到驱赶白海豚的作用。将最大起爆药量控制在200kg内。如果一次起爆的总药量超过安全标准 (或要求) 时, 采取毫秒分段延时的方法衰减一次起爆的总药量, 降低爆破冲击波对白海豚的危害。

3.1.2 合理控制分段起爆的顺序。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将起爆的顺序设计为:距离保护水域最近的一排药包先爆, 最远的一排最后起爆, 循由近及远的方式, 则前一排爆破所产生的气泡对后排爆破所产生的水冲击波起到减弱的作用。同时由于先后各排爆破产生的水冲击波到达目标的时间差越来越大, 水冲击波的叠加机遇较小, 从而减弱水冲击波对白海豚的危害。

3.2 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措施

3.2.1 此次实施水下爆夯的海域尽管不是中华白海豚保护区的核心区, 属于白海豚外围保护地带, 但工程区附近仍有白海豚出没活动。由于水下爆夯产生的水中冲击波将可能对4100m内的白海豚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水下爆破过程应注意采取相应的措施, 以减轻对附近海域的白海豚的影响。

3.2.2 鉴于中华白海豚属游泳性动物, 在受到外来干扰时, 会主动避开。对于连续爆破来说, 除首炮爆破将对爆破近区的白海豚造成较大的影响外, 白海豚将迅速逃离爆破区, 其余各炮对白海豚的影响相对较小。通过采取必要的环保工程措施, 如控制药量、加强对施工海域的观察了解、避开白海豚主要活动季节、声墙驱赶等各种办法, 可以大大减轻对白海豚可能造成的影响。

3.2.3 在每阶段爆破首炮布药完毕后, 采用声墙驱赶法, 对中华白海豚进行驱赶。具体的做法是:在警戒船船舷两侧, 每隔0.5-1m设立好一根2m长、直径30mm~50mm的竹竿, 并插入水中20cm~40cm。根据船的长度而确定竹竿的根数, 一般7根左右, 立竿上、下端设置横竿, 将立竿连接成竹排。布药完成后, 多艘警戒船由爆破点向外呈扇形排开, 船上派专人按从第一根立竿敲到最后一根, 再由最后一根敲到第一根的程序往复敲打竹竿。船向爆点以外开出约2000m, 直到爆破完毕。

3.2.4 加强了望, 发现白海豚立即停止起爆, 采用声墙驱赶法, 对中华白海豚进行驱赶, 直到赶离爆破中心2000m以外后才能起爆。

4 环境保护与施工安全措施

4.1 环境保护

4.1.1 根据国家海洋局对海洋水质等监测数据表明 (参见大连港大窑湾港区拋石基床爆夯试验环境影响监测) , 水下爆炸采用零氧平衡的乳化炸药时, 对海洋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4.1.2 严格遵守当地政府与有关部门对环保的规定, 每次放炮后, 利用交通船和警戒船对爆后漂浮物进行处理, 防止对施工海域 (包括航道、停泊区) 及周边地区造成环境污染。

4.2 施工安全措施

4.2.1 根据装药范围划定距装药区外边界500m以外的爆区警戒线。

4.2.2 爆夯前利用电话、对讲机和海上警戒船通知等方法, 加强与业主、边防派出所、附近施工单位和村委会的联系, 确保海上作业人员、施工船舶和周边单位及人员的安全。

4.2.3 爆前清理在爆区警戒线以内的与爆炸作业无关的人员、机械设备, 由警戒人员在警戒线外设岗。

4.2.4 爆夯前必须将计划起爆时间报告监理工程师, 经批准后, 在规定时间内起爆。进入爆破现场施工的人员禁止携带火种和易燃品。

4.2.5 在大雾、大雨等能见度较低的情况下和在黄昏、夜晚时, 禁止水下爆炸作业;遇雷雨时停止爆破作业, 已连接好的爆破网络应拆除起爆雷管, 并迅速撤离至警戒区外。

4.2.6 爆破作业前, 爆破技术负责人根据爆破布药区的水位、流速、流向、风浪等海况布置爆破作业。

4.2.7 利用船舶作业平台进行水下爆炸作业时, 堆放药包的船舱应清理干净并不得有尖锐突出物;尽量避开风高浪涌的较恶劣的海况, 船只和爆破器材必须避免剧烈的颠簸和撞击。

4.2.8 由爆破员对装药现场内余留的火工品进行清理和回收;当确认爆破网络区内无任何干扰正常施爆的因素时方允许进行起爆网络连接。

4.2.9 起爆后必须确保没有盲炮后方可解除警报。

摘要:本文以厦门港海沧港区14#15#泊位岸壁工程基床爆夯施工为依托, 初步拟定基床爆破施工的技术方案及爆破原理, 在水下爆破过程中必定对水下生物及环境造成干扰及影响, 本文在实施水下爆破过程中制定了一系列的对水下生物及环境的保护措施, 如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以中华白海豚的保护措施, 水下爆炸采用零氧平衡的乳化炸药, 以减缓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对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具有很好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基床爆夯,爆破,环境保护,安全措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

[2]《爆破安全规程》 (GB6722-2003)

[3]《爆破法处理水下地基和基础技术规程》 (JTJ/T258-98)

厦门海沧 第10篇

一、概况

港口与城市各自相对独立发展, 融合度不够容易导致一系列负面影响。以海沧港区为例, 由于港区与紧邻的海沧新城融合度不够高, 导致目前港区后方城市发展水平滞后, 商业、餐饮、商务办公等生活配套设施不完善, 疏港交通与城市交通相互干扰, 港区景观环境不佳影响海沧整体景观风貌、港城空间拓展相互争地等, 影响区域竞争力的提升。

随着自贸区落户海沧港, 为促进海沧港城融合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二、港城融合的意义

港城作为一个系统的概念, 两者如果能在产业发展、交通组织、岸线利用等方面有一个明确的框架, 协同工作, 就能发挥“1+1>2”的合作成效。通过港城融合, 港口的发展可以为城市带来居住和商贸需求, 同时为城市居民提供就业岗位, 提升城市知名度;城市的发展则能为港口的提升提供管理、科技和服务支撑。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 这种积极的互动就成为当代经济全球化、市场相互依存和多式联运占优势情况下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

三、海沧自贸区的规划研究

1.自贸区规划国际案例借鉴

自贸区自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欧美发达国家, 其主要功能是贸易、仓储、商品展销、加工制造等多项复合。按照不同的空间特征分类, 自贸区共分为园区型、城市型和集群型, 其中园区型自贸区是其中数量最多的类型, 海沧自贸区就属于园区型自贸区。

本次规划对园区型自贸区进行了相应的案例分析, 分别选取了美国49号自贸试验区、台湾自由贸易港区以及巴拿马科隆自由贸易区进行了规划案例研究, 从中总结出园区型自贸区的一些基本特征:

规模:规模相对较小, 几平方公里到十数平方公里不等;

区位:依托港口、机场、或其他交通设施设立, 并注重与城市、周边功能片区的关系;

监管:地域与机构双管住, 围栏式管理;

开发管理:政府主导, 但私人开发公司的引入不可或缺, 以新加坡模式为例, 政府负责战略布署, 引入私人公司负责日常营运;

土地管理:土地基本都归政府所有, 企业采用租用形式获得使用权。

2.海沧自贸区现状特征

海沧自贸区位于厦门市海沧区南部, 是厦门港水深条件最好的港区。本次规划对自贸区2441公顷现状进行了详细的梳理, 发现了海沧自贸区目前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点: (1) 港区内企业以加工贸易、港口运输等附加值较低产业为主, 国际采购和中转、商品展销等高附加产业有待提升; (2) 区内7个行政村穿插港区, 搬迁缓慢造成可开发用地的空间破碎, 同时影响临港新城的开发建设; (3) 区内的港北路、港中路等尚未贯通, 形成“南北未通、东西不畅”的困境; (4) 港区后方城市发展水平滞后, 商业、餐饮等基本配套设施缺失严重, 部分地段景观环境不佳, 亟待提升。

3.空间发展规划导向

自贸试验区不同于以往为吸引外部投资而设立的各类优惠政策区, 它不是 “政策洼地”, 而是制度创新高地!在规划思路上, 我们立足于如下原则:

(1) 港城融合

海沧港区是厦门港做大做强的核心阵地, 今后应进一拓展港口职能, 并与城市功能进行融合, 把港口与城市空间进行融合, “以港促城, 以城助港”, 推动港城融合。

(2) 多规合一

在规划编制初期, 由市发改委、市规划委和土地公司等专业部门同步开展相关研究,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 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相互衔接、支撑, 确保全市推行的“多规合一”率先在自贸区内落地生根。

(3) 土地用途创新

通过推行产业综合用地, 设定土地使用的主导功能、辅助功能以及限制功能, 根据负面清单承接各类受鼓励的产业项目, 引导土地功能混合、集约开发。

4.基于港城融合的规划探索

(1) 规划结构突出区内外联动

本区空间结构并没有就自贸区论自贸区, 而是从更高视野、更大区域层面研究今后自贸区拓展的趋势, 注重于周边临近海沧新城及临港新城在发展功能以及山水景观格局方面的融合互动, 通过“一轴、两翼、三区、六廊”的空间结构, 来深入对接周边城区, 贯彻港城融合一体化思想。

(2) 创新用地分类模糊港城边界

本次用地布局考虑到满足自由贸易的需求, 较之传统用地分类有所创新, 引入了产业综合用地, 在负面清单外原则上可以引入任何产业门类, 强调功能混合, 但在具体实际项目开发中通过设定主导功能、辅助功能以及限制功能来引导土地的开发, 做到刚柔并济和弹性控制。同时这种产业综合用地也打破了以往港口以工业、物流为主导土地属性以及城区以居住、商贸为主导土地属性的条块分割局面, 希望能从用地层面将其融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模糊以往清晰的物理界面。

(3) 完善港区城市配套职能

为弥补海沧港区城市功能配套不足的问题, 本次规划结合村庄发展用地, 在区内规划布局了6处邻里服务中心, 每处占地面积为1.0~1.5公顷, 安排功能包括单身公寓、便利店、餐厅食堂、医疗室、文化活动室、体育健身休闲场所等, 让港区内职工就近就能享受到城市型的基本生活配套, 大型的生活配套则主要还是依托海沧新城和临港新城。

除邻里中心外, 规划还结合自贸区特点, 在区内设置了1处国际学校、1处国际医院, 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配套。

(4) 一体化绿化景观设计

本次规划从更大视野上进行一体化的绿化景观方面, 规划以蔡尖尾山和京口岩山为生态和景观核心, 以自贸区和新城一体化考虑, 形成“三横三纵”山海通廊, 有效串联起临港新城、自贸区和海沧新城绿化景观资源, 促进彼此的渗透。

四、结语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厦门海沧】相关文章: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海沧教育的新跨越09-11

厦门同安06-12

美丽厦门08-08

厦门规定08-12

厦门国际中心05-22

厦门海底隧道08-08

厦门游记散文05-29

厦门展览范文05-20

厦门展会范文05-20

厦门高崎机场05-07

上一篇:成功的法则论文下一篇:相量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