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设计方法范文

2024-07-20

工程设计方法范文(精选12篇)

工程设计方法 第1篇

1 分析工艺要求进行总体设计

每一个工程项目, 由于行业、工艺、使用地点和用户目标等的不同, 其控制系统必定也不尽相同, 总体设计就要从上述几方面仔细研究项目的技术规范书或控制要求、工艺流程图以及相关行业和国家规范等, 避免设计一开始就偏离目标。从方法论角度分析, 总体设计可以细分为总体架构设计和总体功能设计。一个自动化系统工程能否顺利实施, 工程初期的控制系统架构设计和总体功能设计相当重要。前者保证了整个系统的完整性和各子系统间连接的正确性;后者保证了系统投运后能满足合同预定的目标。如果一个系统的总体架构存在问题, 轻者将导致投运期间修改或增补硬件和软件, 造成人力物力浪费;重者将导致各子系统间无法联通且难以修改和弥补, 造成工程的重大缺陷。而一个系统如果在初期缺乏总体功能设计, 则系统缺乏方向指引, 必将使工程实施多走弯路, 甚至造成无法弥补的缺陷。总体架构设计的方法可以划分为以下3个步骤: (1) 划分子系统并确定各自的合理形式。根据工艺要求, 确定哪些子系统是工艺上相对独立的, 哪些是物理位置上相对独立但工艺上与其他设备有密切联系的。前者一般设计为带控制器的独立系统, 使其与其他同类子系统的数据交换最少;后者设计为远程I/O站, 方便与其他设备的工艺联锁。这一步的结果是使得所有子系统都被初步归类。 (2) 明确步骤 (1) 的结果是否符合控制要求和用户习惯要求。若冲突则与用户沟通协商, 特别是原则性冲突必须告知用户, 以达成一致意见而完成子系统的最终划分。 (3) 根据最终子系统划分, 确定它们间合理的连接方式和数量。根据上述步骤 (1) 中的原则, 新增站应设置为原系统的一个远程I/O站, 而不是一个带独立控制器的系统。新增站设置为原系统的一个远程I/O站时, 只需在原程序中进行少量修改, 反之增加一个带独立控制器的系统则需另外进行大量的数据通信并修改接口处的逻辑, 这不仅增加了编程难度, 还降低了系统可靠性, 新增站的造价也高了许多。

2 建立完整的I/O清册

一个完整的、正确的I/O清册是平行高效地开展软硬件设计的基础, 也是保证系统达到预期功能的前提。因此, 总体设计完成后, 在开展软硬件功能细化设计之前, 必须对每一个子系统的监控对象做一个细致的分析归类和统计, 做到不遗漏、不重复和设置的I/O点能满足预期的设备功能要求, 建立完整的I/O清册可以分为4个目标或步骤来完成: (1) 列出所有被监控对象的清单。 (2) 根据监控对象的控制要求和工艺特点进行归类, 确定每一类对象必须设置的I/O种类和点数。 (3) 根据 (1) 、 (2) 列出系统所有监控对象的I/O清单。 (4) 根据总体设计中子系统的划分为I/O清单中的每一点分配一个I/O地址, 以形成I/O清册。其中第2个目标的完成需要设计人员具备一定的工程经验, 并一定要核对与设备上的接口是否相适应。从控制角度分析各类工艺可以发现, 一个工程项目中需控制的设备种类其实并不多, 大致可分为通用类、行业/工艺专用类和特殊类3种。通用类指电机类、阀类、调节控制类和仪表检测类等, 这类设备占了工艺设备的绝大多数, 而且随着标准与规范的推进, 这部分设备的功能和接口趋于定型。电机类的运行和停止信号往往是从一个继电器出来的一对相反触点, 故取一个信号就足够;气动阀门需由电磁阀控制, 其DO是针对电磁阀的, DI是从气动阀本体上装的位置传感器的出的, 从成本和安装方便考虑, 一般把一个工艺主设备的几个电磁阀放在一个电磁阀箱中, 并增加一个手自动开关DI;汽缸式蝶阀/球阀需配双电控电磁阀, 但很多地方可以用单电控的2位五通电磁阀代替, 此时DO为1点;气动隔膜阀需配单电控的2位三通以上电磁阀, 常闭阀输出用“开”信号, 反之用“关”信号。

通过把建立完整的I/O清册的目标划分为4个简单清晰的从属目标, 使这项工作的难度降到最低, 也使难度高的和工作量大的工作区分开来以交给不同的人员完成, 从而即保证了质量, 又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

3 控制系统的功能设计

功能设计是控制系统工程设计的主体内容, 采用何种方式方法不仅会极大地影响人力资源成本, 当系统规模扩大时还直接关系到能否保质保量地完成工程设计的总体目标。合理的功能设计应该使系统具备良好的可靠性、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控制系统的功能设计从大类上可分为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 其中软件设计又可分为控制器功能设计和人机接口功能设计。

3.1 硬件设计

硬件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根据I/O清册及总体设计要求完成图纸的设计与输出并进行设备采购、成套及测试。由于图纸是设备采购和成套的依据, 且必须由设计人员完成。因此, 它是硬件设计的主要内容。在工程设计中研究硬件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就是要研究图纸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以便提高设计的效率和质量。图纸设计可分为如下4个步骤: (1) 按照控制范围确定图册目录。如01册为设计说明、02册为机柜/操作台/箱的布置图、03册为端子出线图、04册为盘面和内部接线图、05册为就地仪表安装示意图和单元接线图、06册为操作使用说明等等。 (2) 制定图框样式、图纸内容和图号编制规则, 确定每一张图的图号。如PLC系统可规定一块模块对应一张端子出线图和一张内部接线图;同一内容一张图纸放不下可用分图号, 如X X X-2 0 1 1-1/2-2/2;实在无法确定张数的内容可采用适量空白页等。 (3) 完成电源分配等非典型内容的图纸, 同时为每一典型内容设计出相应图纸模板。 (4) 根据相关资料分配多人完成所有图纸。另外, 图纸设计中需注意以下几方面:各部分间的连接方式正确、可靠;各等级电源的分配正确、可靠;布置和接线符合相关规范;使用的合理性和方便性, 以及一些特殊操作和监视要求。工程项目的图纸量随控制系统的横向规模和供货范围的纵向深度的加大而急剧增加, 但实际每一层面的图纸模板增加并不多。

3.2 软件设计

软件设计分为控制器功能设计和人机接口功能设计。软件设计是控制系统设计的核心, 其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质量;软件设计是一项细致的工程, 占据了控制系统设计的大部分时间;软件设计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控制器采集来的数据和对设备的控制结果需要在上位机上显示, 操作员对设备的操作既需要有上位机的操作接口, 又需要控制器中有相应功能。因此, 它们之间有大量的数据需要交换和功能联系。

3.2.1 控制器功能设计

控制器通常被称为下位机, 是相对人机接口操作站而言的, 它可以是DCS、PLC、工控机等, 作用是通过组态编程完成预期的控制功能及与其他子系统的通信功能。控制器功能设计分为硬件组态和软件编制。前者是总体及子系统的硬件架构体现, 后者则是整个控制系统功能的体现。因此, 程序设计是控制系统设计的核心, 其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质量。一般而言, 一个控制器内的程序设计由一个人完成, 甚至整个系统的程序设计由一个人完成, 这样的安排存在很大的弊端。首先, 当系统规模较大时, 这部分工作量很大, 它将成为整个系统设计的瓶颈;其次, 编程人员的个人专业水平和工作态度往往决定了系统的质量;最后, 控制系统工程从设计开始到出厂交付到现场调试完成往往间隔时间较长, 期间人员流动必将对系统产生极大不利影响。因此, 如何用方法论的思想化解这一环节显得十分有意义。程序设计从功能角度可以分为4部分内容:信号处理, 包括I/O信号内存映像值到程序内部所用值的处理、报警信号处理等;单一设备的控制;工艺要求的控制, 包括逻辑控制、顺序控制、过程控制;通信。信号处理和单一设备的控制反映了信号和设备的特性, 数量虽多但类型不多。因此, 可以从通用性的角度设计成标准功能块, 经过充分测试后编制使用说明并放人功能块软件库, 供各控制系统设计时使用。

3.2.2 人机接口功能设计

人机接口从硬件上分为操作员站、工程师站和就地触摸屏等, 通常统称为上位机;从功能上分为监视功能、操作功能和管理功能;从设计角度分为静态画面、动态链接和数据处理应用。静态画面设计对设计人员要求不高, 重点注意颜色和设备形状的表示需符合规范, 画面风格和划分符合用户要求。静态主画面主要指工艺主画面, 在画面基本因素确认后可按工艺流程图进行设计;静态子画面指为满足操作要求而需在主画面上弹出的画面, 其设计需按设备清单和程序设计中对每类对象/子系统的控制要求进行分析归类并制成相应模板。动态链接的作用是实现系统的监视功能和操作控制功能, 它的主要工作是进行数据生成和数据与画面设备的动态链接。人机接口的数据主要是和控制器通信的I/O点, 所以需根据程序设计中分配的点的地址以及所在控制器的地址, 按监控软件数据库和画面模板的格式要求制成数据库文件进行导入和链接, 从而完成监视和控制功能。

4 结语

机械设计方法与其他方法的对比论文 第2篇

关键词:一次性机械;设计方法;对比

1一次性机械设计方法的主导思想

机械零件的失效方式主要有表面损伤失效、断裂失效、破坏正常工作条件失效和变形失效等。所以,机械零件的失效除了非正常的原因外,大多是由于工作时间较长引起的。常规机械零件的设计都会留有余量来延缓疲劳和磨损等失效形式的发生,但一次性机械的使用寿命较短,一些失效形式不会发生在一次性机械中。在一次性机械零件的设计中,不用预防疲劳,只要保证其在使用中不会受力破坏即可。一次性机械的设计一般只考虑静力破坏,即一次最大载荷作用下的破坏。另外,一次性机械的设计还应考虑将体积和重量最小化,去掉余量,保证静应力小于强度极限或者屈服极限即可。一次性机械是一类特殊机械,其设计方法的相关研究也是一个新的方向。就一次性机械设计的现代化方法而言,和优化设计、可靠性设计和有限寿命设计等方法有所不同,下文是具体的分析。

2一次性机械设计方法和可靠性设计方法与有限寿命设计方法的对比

建筑工程设计方法及影响因素 第3篇

建筑工程是为满足人类社会生活、生产以及社会活动的需要而建造,既有物质需求,又有精神需求。社会的发展,需要建筑工程建设和建筑设计,建筑设计求索依附于建筑工程的策划和建設,两者相伴而生,相互依存。本文将从设计方法和影响因素加以阐述。

对于一项建筑工程而言,如何满足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建筑设计方针,是对建筑师做好每一个项目设计的基本要求。“适用”是指恰当的建筑面积,合理的布局,必需的技术设备,良好的设施以及保温、隔声环境;“安全”是指结构的安全度、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及防火设计、建筑物的耐久年限等;“经济”主要指经济效益,它包括节约建筑造价,降低能源消耗,缩短建设周期,降低运行、维修和管理费用等,既要注意建筑本身的经济效益,又要注意建筑物的社会和环境的综合效益;“美观“是在适用、安全、经济的前提下,把建筑美和环境美作为设计的重要内容,搞好室内外环境设计,为人民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合理的建筑空间设计

建筑设计不仅是满足人民生活、工作、娱乐、生产等物质需求,而且要满足人们精神、美观需求,不同的功能对建筑有着不同的要求。对于每一个建筑而言,首先考虑的是同周围的建筑环境相协调,满足规划、消防、节能等方面的要求;其次对内部空间如何更加合理有效的利用,满足规范和各种功能要求。所以建筑需要根据内外空间组合、周围环境、地形地势、气候环境、日照间距、朝向等诸多因素,满足使用者各种舒适性要求,创造适宜的人居环境空间,同时减少对机械调节设备的依赖,降低建筑使用时的能耗,从而形成建筑与自然之间良性的物质和能量循环。一般首层的平面布置是建筑设计的关键部位,它是建筑的主体使用功能,是建筑对内、对外联系的枢纽,一层的平面布局直接体现《规划意见书》的要求,如建筑退红线距离、建筑密度、绿地率、人流、车流、物流的组织、道路交通、广场、以及与城镇路接口、进出口方位都是和规划密切相关的,是建筑向上空布局和向地下室发展的空间使用功能的基础,所以合理方案布局及空间设计首层非常重要。

合理的方案设计

1.建筑与结构的关系

建筑方案设计,是表达建筑工程的总体布局、功能、环境、美观、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主要技术和主要设备选型及总投资等总体性、整体性问题。决定着建筑的安全、经济和美观等因素。合理的建筑布局,对结构选型和结构安全设计至关重要。规则的平面布置对于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尤为重要。所以方案设计中,平面布置力求简单、规则、对称,避免应力集中的凹角和狭长的缩颈。在建筑端部和转角部位,尽量不布置楼梯、电梯等,以减少扭转的影响。外观立面尽量避免外挑过多,不要为了追求立面变化而使外挑、内收过多、过急,避免产生变形集中。在满足立面变化的同时,力求刚度均匀变化。而在结构设计中,则对于不规则的平立面设计要采取加强措施,满足抗震规范和技术规程要求。合理的方案设计,不仅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能,也能达到合理的分配投资,使工程造价能够控制在限定的范围内。

2.建筑的节能设计

建筑节能是整个建筑寿命中每一个环节节能总和,它是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采用节能型建筑材料、产品和设备,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合理设计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利用可再生资源,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所以在建筑方案设计中,对于外部环境,在依据建筑物地址,分析当地气候、土地、水质、地形及周围环境因素,创造节能的有利环境。如在建筑周围布置树木、植被,既能有效遮挡风沙,净化空气,还能遮阳降噪;亦可以创造人工环境,在建筑附近设置水面,利用水来平衡温度、降风沙及收集雨水等。而对于内部环境,则要通过对建筑各部分的节能构造设计,如通过对屋顶、楼板、墙体、门窗的造型结构、材料等方面,充分考虑节能设计要求进行设计,不仅能利用外部气候环境条件,也能达到节能和改善室内微气候环境效果。

建筑方案设计的技术经济分析及影响因素

建筑方案设计是实现设计意图的基本前提,它是在工程项目的具体环境、各项要求、投资等条件下,创作出最佳建筑方案,通过选用最合理、最经济的主要技术和设备,达到合理的分配投资,使工程造价控制在限定范围内。而设计意图的实现又都与资金投入相关,任何一个建筑设计评价,不仅限于建筑方案本身,造价的考虑占有相当的比例,抑或是决定性的。

1.建筑设计的经济性原则

建筑方案的经济性,是在可比方案或可计算条件下,最经济地满足使用功能及其它功能要求的实现能力,通常以“元/m2”表示。建筑在不同性质的项目建设中所占投资比重有很大差异,一般说工业建设项目中建筑工程投资比重相对较低,而在民用建筑中则占有很大比重。而影响建筑设计的经济因素是由于建筑类别和功能要求不同而有明显差异,其中包括环境因素、技术因素、质量因素、法规政策、建筑设计的经济性分析等。对于建筑设计项目,其经济性的衡量是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确定,在综合评定中有具体的计算和要求,所以系统的成本概念和综合评价与方案比较是实现建筑经济性所应遵循的原则。

2.建筑工程设计影响工程造价因素分析

建筑工程设计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平面形状、层高、层数、柱网布置、建筑物体积与面积、结构形式、建筑材料等。一般地说,建筑平面形状越简单,它的单位面积造价就低,而不规则的建筑物将导致室外工程、排水工程、砌筑工程及屋面工程复杂化,从而增加费用。一般情况下,建筑物周长与建筑面积比值越低,设计越经济;对于层高,在建筑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建筑层高增加会引起各项费用增加。建筑物层数增加也毫无疑问会提高造价,但建筑层数增加时,单位面积所分摊的土地费用及外部流通空间费用将有所降低,因而建筑层数对造价的影响,因建筑类型、形式和结构不同而不同;柱网布置是确定柱子的行距和间接的依据,柱网布置是否合理,对工程造价和空间利用率都有较大影响。柱距大,内部空间有更大的灵活性,避免工艺设备受到柱网布置限制,虽然可能会增加造价,但对后期使用和综合评价会更有益;建筑物体积和面积,在不影响功能的前提下,平面布置力求紧凑合理,要采用先进工艺和高效能的设备,尽量减少结构面积比例,增加有效面积,使结构面积系数越小越经济;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选择是否合理,不仅直接影响工程质量,而且对施工费用和工程造价有很大影响,尤其建筑材料,一般占直接费的70%,所以降低材料费用,简化基础工程,不仅能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经济效果也十分明显。

3.建筑设计方案总体评价、优选

建筑设计既有工业建筑设计又有民用建筑设计,使用目的和功能不同,评价的重点也不同。工业设计由总平面设计、工艺设计、建筑设计三部分组成,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在设计中要满足各项评价指标的要求。民用设计包括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一般要求平面布置合理,长宽比例适当,所以设计方案完成后,要对多个方案评价优选,确定评价因素和评价指标,制定评价准则,确定评价方法,通过量化的评价指标,评选出合理的、有效的、经济的建筑方案。

结束语

建筑设计是综合建筑的适用性、技术性、经济性、艺术性,可持续性的多方案、多方位、多层次、反复调整、协调的产物,建筑设计是在理解设计任务书、规划意见书,了解建筑场地周边条件、场地条件,当时当地社会需求,城镇的现状和总体规划、交通流向等,对工程项目进行功能分区、合理布局,组织形体构成,组织内部环境空间,构思建筑立面形象等。设计构思是通过对项目的设计任务书解读,了解设计内容,通过收集资料,综合其它同类工程优点,营造融于自然环境、融于城镇建筑群体的有特色、有个性、有表现力的建筑精品。

(作者单位:中海油研究总院)

作者简介:宁淑芬(1966-),女,内蒙古赤峰市人,1988年毕业于内蒙古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本科(工学学士),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现任职于中海油研究总院,从事建筑设计、总图审核工作;

公路安全保障工程设计方法 第4篇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期, 因公路设施不完善而导致的交通事故也显著增加了, 为提高公路设施的功能和服务水平, 对新建或改建的国省干线公路上的急弯、陡坡、视距不良等路段做好安全保障工程的设计是十分必要的, 优良的安全防障设施能为行车安全创造条件, 促进公路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1 安全保障工程的设计理念

通过对容易造成群死群伤事故和事故多发路段的调查分析, 我们发现约占中国事故总数的70%的交通事故发生在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上, 而在山区公路上发生群死群伤的特大事故的概率比平原区要高很多, 事故发生的频率高的路段主要集中在:急弯、陡坡、连续下坡、视距不良和路侧险要等路段, 公路安全保障工程设计中也着重考虑这些路段。

1.1 针对影响整治路段中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 运用

主动引导、经济实用、适当防护、合理保障的设计理念进行综合整治, 避免造成对环境及景观的破坏和资金的浪费, 始终坚持安全、有效、环保、经济的原则。

1.2 以事故隐患路段及事故多发路段处治为重点, 深

入分析影响行车安全的主要因素, 并将路段中本身存在隐患纳入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实施路段。

1.3 公路安保工程要与公路自身景观相匹配, 注重环

境保护, 沿线原有自然景观的连续性不能破坏, 并做到与周围地形、地物、周围植物及沿线人文环境相协调, 美观环保、经济实用、与自然相谐调的原则要得到充分体现。

2 设计方案

出现了影响行车安全因素即为公路上隐患路段, 这些因素主要有:急弯、陡坡、视距不良、路侧险要、连续下坡、路口以及过村等, 隐患路段上一般单一出现或者综合出现这些因素。同时还要结合事故具体地点和发生形态、气象和环境条件等进行设计, 通常有如下的隐患路段处治设计方式:

2.1 对于单个急弯。

视距不良或车速过快, 易造成两车相撞、单车碰撞山体或车辆驶出路外, 这些安全隐患都是因为存在单个急弯而造成的。可采用以下措施之一或多项综合采用进行设计: (1) 向左、向右弯路或事故多发路段等处设置警告标志。 (2) 禁止超车标志的设置。 (3) 强制减速设施、限速标志的设置。 (4) 在路侧设置轮廓标、线形诱导标及反光镜。 (5) 在弯道外侧设置护栏 (根据路侧危险程度设置) 。 (6) 路中心设置实线以减少车辆越过中心线发生的对撞事故。

2.2 连续急弯路段。

与单个急弯路相似, 连续急弯也存在的安全隐患, 并且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更高。设计时, 应采用如以下措施: (1) 单个急弯的相应措施在连续急弯时可采用。 (2) 应设置警告标志, 并加设辅助标志说明, 说明前方连续弯路的长度, 或使用说明前方多少米有连续弯道的告示牌。

2.3 陡坡路段。

车速过快或连续刹车导致车辆制动失效, 易造成追尾或对撞事故, 这些现象是陡坡路段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 可将以下措施之一或多项用于设计。 (1) 下陡坡警告标志或其它文字型警告标志的设置。 (2) 在非常需要的地方应设置避险车道。 (3) 减速设施、限速标志和视线诱导设施的设置。 (4) 设置护栏 (根据路侧危险程度和事故情况设置) 。

2.4 急弯陡坡路段。

除单个急弯的安全隐患外, 因为下陡坡路段的车速比较快, 车速过快、视距不良等综合因素造成车辆侧翻容易产生、及车辆对撞或冲出路外等事故, 可采用以下措施进行相应设计。 (1) 在长直线路段根据直线段长度设置限速标志, 设置减速标线等减速设施以达到逐步控制车速的目的, 最终使车辆以较安全的车速通过小半径曲线到达直线端部。 (2) 陡坡标志、急弯标志、限速标志的设置。 (3) 根据视距情况来设置中心实线。 (4) 设置禁止超车标志和其它标志 (根据需要设置) 。 (5) 根据路侧危险程度和历史事故资料设置护栏。 (6) 在急弯部分设置轮廓标、线形诱导标和反光镜。

2.5 连续下坡路段。

连续下坡路段与陡坡路段主要安全隐患相似, 由于连续下坡路段的长度比较长, 所以交通事故发生率更高、更严重。可采用以下措施进行设计。 (1) 连续下坡告示牌标志的设置, 并根据情况, 使用标明连续下坡长度的辅助标志, 或使用说明前方连续下坡多少米的告示牌。 (2) 在必要的情况下, 应设置避险车道, 或在坡中设置降温池。 (3) 根据历史事故资料和路侧危险程度设置护栏。 (4) 禁止超车标线、限速标志、减速设施的设置。

2.6 对于视距不良路段的设计。

车辆占用对向车道时易造成对撞事故是视距不良路段主要存在的安全隐患。可采用以下措施进行设计。 (1) 应设置限速标志、鸣喇叭标志、禁止超车标线。 (2) 为使弯道内侧通视, 需修剪、处置弯道内侧树木或石块。 (3) 可设置线形诱导标、线形诱导设施、反光镜、减速设施。 (4) 根据历史事故资料和路侧危险程度设置护栏。

2.7 对于路侧险要路段的设计。

车辆驶出路外的事故是路侧险要路段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 设计时可采用以下措施: (1) 设置护栏是要根据路侧危险程度和历史事故资料。 (2) 强制减速措施要根据视线的条件设置。 (3) 设置警告标志。 (4) 视线诱导设施的设置。

2.8 对于穿越学校、村庄路段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穿越学校、村庄、集镇的公路路段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是横穿行人、自行车和快速行驶车辆的碰撞, 对此问题规范行人的过路行为是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 并给车辆提供必要的警告使其降低车速。可采用以下措施用于设计中。 (1) 当穿越学校路段时, 在学校学生集中穿越公路的地方设置人行横道线, 并设置注意儿童标志、限速标志, 视距不良时设置强制性减速设施。 (2) 对于横向干扰严重的事故多发路段, 应设置护栏等隔离设施。 (3) 对于街道化较严重的路段应设置黄闪灯、信号灯等设施。 (4) 在穿越集镇和村庄的路段, 应设置村庄警告标志或注意行人、慢行等警告标志。

2.9 对于平面交叉路口的设计。

根据相交公路的等级、功能、交通量等情况, 平面交叉可分别采用无优先交叉、主路优先交叉或信号交叉三种不同的交通管理方式。结合所采用的交通管理方式, 可采取如下措施: (1) 为区分路权交通量较大的路口采取渠化, 同时设置道路交通标线、标志, 在重要的地点可以请交警部门进行交通控制管理。 (2) 道口标柱在交通量较小的主路、平面交叉路口处设置。 (3) 黄闪信号灯可以在事故率高的交叉路口、视距不良、人行道口前适当位置设置。 (4) 支路设置物理减速装置、减速让行标志、及停车让行标志、标线。应根据公路线形的特点, 具体实施时在适当的位置也可以进行一些特殊设计, 如路侧空地较大时可以考虑将一些临时休息区。

2.1 0 对于破碎山体上、下边坡的处置。

首先, 要根据破碎山体的实际条件解决排水问题;然后再分别对上、下边坡进行处置。能采取自然坡加种树的方案解决下边坡问题的, 就尽量不要采取加设挡墙方案;而对于能设路堤墙时, 就尽量不要设置路肩墙。不宜采取高挡墙或全部采取护面墙的方案来处置上边坡不稳定的路段。而宜采取高度为1.2~1.5米的矮挡墙, 并在其上采取自然边坡种植灌木的方案。对于灌木, 在没有成材并发挥作用前的养护, 只能是采取随垮随挖的方案进行处理。除设置必要的支挡工程之外, 主要采取绿化的整治措施进行破碎山体路段的上、下边坡的处置。详细调查该路段风化土层的厚度和当地易活树种的分布情况是立体绿化前必须做的准备工作, 从而选择适宜的树种并制定出合理的绿化方案。

2.1 1 对于半山路净空不够的处置。

净空不够和占道行驶的问题在许多路段, 特别是半山路段中存在。路面逐年治理、抬高, 加上超高车辆的治理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完全杜绝。导致靠近山体一侧的净空出现不足4.0米的情况, 司机为了躲避半山路上方山体和货物的碰撞, 会占对方车道行使。由于这里的路面约1/3很少有车辆通行, 可降低现有路面保证净空、加设标志、标线等设施, 来引导司机安全行驶。

2.1 2 对于路基宽度不够路段的处置。

山岭重丘区个别路段的宽度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的原因没有达到该路等级的最小要求。对于此种情况, 要进行经济技术比较, 采取合适的方案进行处置。

3 结语

公路安全保障工程不是简单的增设安全防护设施, 它是一项涉及到安全、景观、环保、公路工程等多个专业的复杂工程, 它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民心工程, 只有做好了这项工程才能使公路建设和养护工作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使公路交通更加安全畅通。

参考文献

[1]《公路安全指保障工程实施技术指南》交通部.2006, 12.

浅谈工业设计设计方法范文 第5篇

前言:

工业设计作为一门边缘学科,逐渐从一门纯工艺发展到更加庞大复杂的系统,不再简单地称之为艺术设计或者工艺设计,工业设计时更加基于现代甚至未来而言的,创新性永远是设计的灵魂。工业设计是一种辅助手段,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工具,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终将成为一种文化标志。这是一个不断创新的时代,然而没有人知道他的上限,这也会造成盲目创新引导着未知的方向,我们需要更加及时的反馈来不断修正我们前进的方向和速度。

正文

在中国的工业设计中,我们更加注重的是称之为核心的功能设计,而人机工程,环境效益都很少在考虑之内,而我将要说明的几个工业设计方法将更加注重的是设计的环境效益,未来效益。

首先第一点是环境法,就是把设计所要解决的问题靠近所存在的环境,将设计的核心放在环境效益上,人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可是人存在的前提是环境的存在。比如风力发电机的设计,我们要利用风能,那么除去所有的外部成本和内部成本外,最重要的是环境效益,有时我们还关注对于周围人群的心理影响和生理制约。那么风力发电机应该是以怎样的姿态出现在一个地方,这就出现了很多的问题,风力发电机将在这个地方存在多久,这个地方的其他动物会受到怎样的影响等等一系列问题。有了这些制约条件我们会更加合理的去做我们想要的造型,节约没必要的成本,这样的方案会在创造的过程中减少问题的出现,甚至还会不经意解决一些问题。

其次第二点是文化演变法,这一点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我们思想存在的前提是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这是一个相当复杂而奇怪的过程,很多伟人为探究人的心理倾其心血。而在设计中我们同样也需要了解我们自己,了解别人,这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过程,我们只能通过相对来说简便的方法——从过去的文化中寻找相同的因素,把这些因素同现代行为做比照,找到我们想要的东西。简单地说是一种顺从大众心理的方法,而顺从可能会很容易,顺从之后的引导却是异常的艰难,因为中间涉及的并不仅仅是知识这样客观的东西,更涉及到情感价值和意识趋向。从文化演变中我们发现到很多客观的规律,似乎是相当有价值的东西,哪怕一个很简单的符号,他所呈递的内涵很多。

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我们对于具象的东西很熟悉,比如每天我们都会接触到的水杯,桌椅,衣服等等,似乎在熟悉不过的,可适当长时间仔细观察之后我们有怀疑自己是否对这些东西了解——它们为什么会是这样?他们这样有什么意义?自我的怀疑和怀疑事物的真实性。而我们对于抽象的符号却显得十分的好奇,或许我们并不真正明白一个符号真正的含义,但我们还是很容易接受它,精神层面的接受似乎显得很奇怪,我们也搞不清为什么这么做,我们就是这样做了。这个载体就是文化的力量!他驱动我们这样做,这就是文化的反馈,所以在设计中我们大量运用了我们都不明白的符号,而大多数人会接受他,我们不得不必须承认文化探索所带来的巨大的价值!

解续设计的设计思考方法 第6篇

关键词:解续设计 设计方法 概念设计

一 序言

现代传媒及心理学认为:概念是人对能代表某种事物或发展过程的特点及意义所形成的思维

结论。设计是人在理智上具有的,在心里所想象的,建立于理念之上的那个概念的视觉表现和分类。所以设计的工作首先是寻找问题的概念,这是一个设计思维的过程——寻找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论(设计概念);再将概念进行视觉表现和分类;最后进入生产制造应用。概念设计就是停留在设计思维上的设计形式,而不考虑生产工艺和技术上的限制。无论是实际应用的商品设计还是概念设计,其核心均是设计思维——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相结合的思维模式,既有感性的发散联想又有理性的分析归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模式,然而商业社会要求的“思考”,是“与众不同的创意”。换言之,你的想法必须具有原创性和策略性。围绕众多概念设计而展开的“How To Think”创意思考原理分析,帮助总结归纳出“解续设计”思考方法,结合商业设计于实际教学中进行应用。

二 解续设计的理念

一件产品的外观,可以透露这个产品的过去或功能的线索,进而带动一连串回忆或是想象的历程,这些就是在知觉感知下的产品感受,连接产品形式与感受的就是产品的设计概念。设计概念的形成主要来自对设计问题的分析和功能发展的构思。概念设计即是利用设计概念并以其为主线贯穿全部设计过程的设计方法,一般是由设计问题分析、功能发展出发,找出符合设计要求的各种可行解决方案。概念设计的迷人之处就是其独特的设计思路和思考视角。

概念设计的思路有多种,本文是通过对类似案例的研究总结,而提出“解续设计”思路,我们来看两个典型案例。

案例一“SPOONIN”速溶咖啡包装。“勺+袋”创意包装让冲泡速溶咖啡变得更加简单便捷。

该设计的外形上并无太大改变,而一旦你撕开包装袋之后,便会发现里面藏有一只一次性的搅拌棒,你无须在为搅拌咖啡而烦恼。我们总结,可以发现,其是解决速溶咖啡在冲泡的过程中的搅拌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对现有包装的结构进行再设计,而不是通过增加额外的零件进行解决,延长了包装袋的使用寿命,见图1。

案例二“纸杯”药袋包装。当你撕开包装准备吃药的时候,就可以用这个纸杯直接在饮水机上接水来服用药片了。药品说明被印刷在撕口处,而药品的包装本身则是一个折叠纸杯。我们总结,可以发现,其是解决在公共场合吃药的过程中的水杯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对现有包装的结构进行再设计,而不是通过增加额外的零件进行解决,延长了包装袋的使用寿命,见图2。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都是通过对现有产品的某个零配件或结构进行再设计,解决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我们把这样的思路称为“解续设计”,总结其特点如下:

A 思考在产品使用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或产品使用寿命结束后,延长寿命或回收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

B 对产品现有零部件的功能进行再设计,不增加新的零件,尽量整合产品结构。

三 解续设计的步骤

从解续设计的设计思路出发,结合造型联想四个阶段步骤:建立设计情境、设计特征明确化、技术特质的应用、设计张力的强化,梳理出解续设计的四个阶段步骤:问题情境、功能解构、技术应用、细节强化。

A 问题情境:设想产品在使用前、使用过程中以及使用后的情境,分析会遇到的问题,或产品使用寿命结束后,延长寿命或回收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

B 功能解构:根据上述问题分析,设定产品进行功能解构的部分,对产品现有零部件的功能进行再设计,尽量整合产品结构。

C 技术应用:以特别的技术或机构处理来辅助功能的解构,进行应用评估。

D 细节强化:强化相应的细节,让产品更加吸引人(呈现好看、好摸的质感),以产生更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四 解续设计的应用

解续设计的设计思路既适用独立设计师的概念设计发想,也适用于设计教学。以下就是应用于二组结合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设计后世博时代专属上海的具有纪念意义的礼品或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创作。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给世界人民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作为永久建筑保存于上海,成为上海的一笔永久的文化财富。特以中国馆为切入点策划《东方之冠》——中国馆系列礼品设计项目,选择了茶道、砚台二个传统礼品产品作为解续设计的对象。

设计案例一:《东方之冠》——华鼎茗樽:

该设计是将茶道中相关的茶海、茶壶、茶杯、茶叶等不同部分整合成一个系统,外观上看是一个中国馆造型的茶海,但内部却整合了茶壶、茶杯、茶叶。文人墨客之中常常以茶代酒,以茶会友,樽虽为酒器,用在此也颇有一份巧合,见图3。

问题情境:对茶道的整个过程进行情境分析,发现茶海、茶壶、茶杯、茶叶是分开购买的,而且是分开存放的,不能满足部分需要整体购买用户的需求,同时节省包装费用。功能解构:选定茶海作为功能解构部分,对其进行结构拆分,将茶壶、茶杯、茶叶等部分整合其中,既起到包装的作用,同时也是整个产品的外观造型。

技术应用:对传统茶海结构进行更改,变成上下两层。上部分用中国馆造型,起到台面的作用,同时按照中国馆造型特点,进行结构拆分,顶部安置一天地盖,内放一把紫砂茶壶,顶部四边分别设置四个滑盖,内放茶杯,每边3个;中国馆的四根柱子内放四筒茶叶;下部分为底座,起到茶海的走水作用。

细节强化:底座茶海犹如一个托盘,稳稳托住中国馆这个皇冠,造型同上部中国馆造型配合整体,表面的四条引水槽暗喻上海海纳百川的精神。茶海上面中国馆的造型以中国红为主色,采用木头材料喷涂大红漆,略带金属光泽;茶海底座以黑色珠光为主色,采用木头材料喷涂珠光黑色油漆。

设计案例二:《东方之冠》——墨宝:

该设计是将传统的砚台、墨以及镇纸整合成一个整体,是对传统砚台的形式和陈列方式的全新改变。整体分为两大部分,砚台一部分,墨和镇纸一部分,见图4。

问题情境:对墨宝的整个使用过程进行情境分析,发现砚台、墨以及镇纸没有整体包装的,砚台的造型和使用方式都非常的守旧,不能满足部分新生代购买用户的需求。

功能解构:选定砚台作为功能解构部分,对其外包装进行结构拆分,将镇纸和墨等部分整合其中,既起到保护砚台的作用,同时也提供一种新的使用方式。

技术应用:砚台的外壳分为上下盖,上盖向前推动,然后旋转打开,露出内置的一块砚台;镇纸按照中国馆造型特点,按比例缩小,以铝合金材料冲压成形,一片一片叠装而成,其中国馆造型的下端四根柱子连接成整体,与砚台上壳采用孔对位配合;镇纸内置一根墨,墨通过一端的铝合金盖与中国馆造型的镇纸进行固定配合。

细节强化:镇纸的中国馆原形,表面氧化度中国红;砚台采用传统端砚,外壳采用塑料,表面喷涂汽车的金属灰色漆,造型饱满温润的贝壳形态,造型语义采用世博园中国馆与黄浦江的位置关系,用砚台外壳上表面内凹造型线条寓意分割浦东和浦西的黄浦江。

五 结语

使用本方法,就设计者本身而言,要做出好的设计,需要良好的观察与设计深化能力。观察力关乎发现问题的能力,为了打破常规,找到全新洞察,我们需要向外关注边缘地带,而不能仅仅关注已确认的事情。设计深化能力关乎设计最终视觉化效果,需要设计师对设计的技术应用和细节不断的反省,尤其对材料和加工手段的熟悉,能帮助设计师更好的解决设计问题。解续设计是从概念设计的案例中获取的一种独特的设计思考视角,是一种开发性的设计思考步骤,不同的传统文化产品从中获得变化和调整的空间会有很大的不同。解续的想法是否可行,可从可行性(在可预见的未来,有可能实现功能)、延续性(有可能成为可持续商业模式中的一部分)、需求性(对人们来说是有意义的)三方面进行衡量。案例一《东方之冠——华鼎茗樽》荣获第六届全国高职高专艺术设计类院校年度优秀毕业设计银奖,在此要感谢尤羚浩大师的指导。

核电工程设计进度的量化方法 第7篇

核电工程设计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 国内核电设计起步较晚, 在设计过程中, 由于工作流程不顺畅、各专业之间接口不明确而造成的工作反复和返工现象经常发生, 从而影响到设计进度, 延误工程进展。而负责进度控制的系统目前还不是很完善, 仅仅能达到对设计工作的重要节点的最终状态进行跟踪, 即到了进度控制的出图日期时未能实现出图的节点, 这个时候才知道设计出现延误, 无法提前或者及时发现设计出现延误, 甚至是提前预知延误的发生, 以便及时解决问题或者做出补救方案, 这也是与国外工程设计控制的差距所在, 我们必须正确定位并努力加以改进。

2 核电设计的现状和问题

为实现核电工程设计进度的量化测量, 首先需对核电工程总体设计过程和设计逻辑有一个非常清楚的认识, 其次对各种类型图纸文件 (如管道布置图、制作等轴图、风管图、土建施工图、系统手册等) 的设计流程、持续时间等也要有非常详细的了解。在此基础之上, 通过设置进度监控点等方法, 把不同类型文件的设计过程细分成不同的设计阶段, 并按重要性对每一设计阶段附以不同的权重值。通过对设计过程中各个节点完成比例的控制来预测整个设计工作的完成情况, 及时发现问题, 采取相应措施弥补或者消除因为某个节点延误所影响的后续工作, 设计进度控制的目的也在于此, 避免失去对设计工作过程的控制, 发生延误使后续工作面临连锁延误, 给整个工程带来影响。

就进度而言, 在目前的设计现状下, 不能一味的照搬国外的进度控制方法, 应该结合国内设计实际情况, 制定出目前对设计进度控制行之有效的测量方法, 通过对国内工程设计的流程的了解, 个人认为国内核电设计进度控制目前应采取量化测量的方法, 此方法把设计过程细化为一条有多项单个工作节点的长期工作, 通过对单个工作完成的情况的跟踪来反映整条设计工作的完成情况, 并通过权重比例表现出来, 经过这样的不断细化工作, 把进度控制工作深入到设计环节中去, 对设计工作做到实时控制, 这样才能防止设计工作突发延误带来整个工程的大范围延误, 有了这样的进度测量方法就可以做到延误预警, 事先制定解决方案, 保证后续工作不受到很大的影响。

就设计而言, 我们应该总结经验教训, 探讨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应该组织有经验的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 理清各专业或工种在设计过程中的上下游顺序以及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 并以此为依据, 划分各专业或工种之间的接口, 确定互相应该提供的接口参数清单。在这个基础上, 制订出包含上述内容的设计流程控制文件。只有这样, 才能使设计工作顺畅有序地进行, 提高效率, 从而保证设计进度和质量。当然, 这个问题也可以通过国际合作、引进技术部分地加以解决。但是, 由于国外公司在与中方合作或进入中国核电领域时, 推荐的核电技术都是几乎已经完成全部设计的成熟技术, 中方人员不可能再经历设计的全过程, 不可能在核电设计的各方面、各专业、或各个层次上对外方的设计流程加以了解。所以, 真正解决问题最终还要靠我们自己。

核电设计工程的复杂性, 决定了没有一套完整的自洽的标准进度控制体系是不可想象的。为实现核电工程设计进度的量化测量。

3 设计进度的量化方法

怎么样才能实现设计过程的量化:

第一需对核电工程总体设计过程和设计逻辑有一个非常清楚的认识, 对那个阶段做那些设计工作要做到心知肚明。

第二要对各种类型图纸文件 (如管道布置图、制作等轴图、风管图、土建施工图、系统手册等) 的设计流程、持续时间等也要有非常详细的了解。

第三要理清各专业之间的接口工作, 设计接口是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很多设计延误都是因为接口未及时打开或者接口不清所造成的, 所以理清接口是设计的重中之重。

在此基础之上, 通过设置进度监控点等方法, 把不同类型文件的设计过程细分成不同的设计阶段, 并按重要性对每一设计阶段附以不同的权重值。各个设计阶段所占权重值大小决定了这个设计阶段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性, 可以很明了的了解整个设计工作完成的情况。及时发现设计延误甚至预警设计延误, 随即制定出解决的方案, 避免或者减少对后续工作的影响。

下面我们就分析设计流程, 通过例子来解释设计流程量化的方法。

整个核电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

图1反映了设计全过程的工作流程, 目前国内工程并非所有的设计工作都需要进行严格的进度控制, 在“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施工配合阶段”和“设计回访总结阶段”, 只需跟踪结果即可;但到了在“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 (尤其是后者) , 就必须进行严格的进度控制。而且国内核电设计对施工图设计的重视程度几乎为全部。

针对设计工作的特点, 采用设置过程进度控制点并分配权重系数的方法进行进度测量。首先根据工作流程选取设计过程中比较重要的节点作为进度控制点, 其次还须根据该进度控制点对整个设计成果的重要性分配权重系数, 最后将已完成 (或计划应完成) 进度控制点的权重累加并除以权重总和, 得到该阶段设计工作实际完成 (或计划应完成) 的比率。“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的过程控制点设置及主要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

设计工作接口众多的, 而且各个环节有严密的逻辑关系, 经常出现反复工作, 特别是各专业之间须互相提供资料 (以下简称“提资”) 。在对设计进度进行量化时目前先不考虑这些复杂的循环, 对每项工作只做一次评估。只监控每个分项工程的完成结果, 例如主工艺专业给土建专业提资料, 资料签字确认即认为提资任务全部完成, 但如果主工艺专业随后对该提资做了升版, 则该任务以提资升版出版日为完成日计算延误, 分段提资应结合设计院的程序以及工作流程并有相应的说明。

设计工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有时候一个提资的过程往往要经过很多次的反复才能关闭, 这个也说明了国内核电设计还没有完全达成模式, 经验和水平和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 我们在对设计过程进度量化的时候, 不能去钻牛角尖, 应该从易到难, 所控制的节点也应该是不断细化, 要想达到国外先进的工程控制技术, 我们还要不断的结合国内工程设计的流程, 国内设计的力量, 结合实际情况先制定出核电工程设计进度量化的雏形, 不要奢望一步到位。

相比于国外核电工程设计进度控制, 国内设计进度控制的还处于起步阶段, 其难点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 国内核电设计流程尚不成熟, 很多程序需要规范, 没有足够行业规范, 未形成核电设计的专业规模。

第二, 缺乏进度控制理念, 对设计人员的进度考核不能细化, 仅对结果考核有失公平。

第三, 没有形成设计人员自行申报进度作为考核的管理模式, 对设计的控制还处于事后控制阶段。

因此应从基础工作做起, 逐渐细化设计流程, 最终实现对设计进度的全过程跟踪控制。

4 设计进度量化举例

为了清楚地说明设计进度测量采用的设置进度控制点及权重分配方法, 以一个虚拟泵房的设计进度测量为例进行剖析。泵房设计流程如图3所示, 图中所列流程与设计公司的工作流程可能不全一致, 但基本涵盖了主要设计布骤, 可在此流程的基础上, 结合设计公司的实际流程进行调整, 设计量化的方式应以子项来分, 可细化增补基本流程。

根据表1中所列的进度控制点清单及其权重、各进度控制点的计划完成时间和实际完成情况, 很容易计算出截至2008年5月31日, 该泵房设计进度量化指标:

累计计划完成率: (8%+8%+5%+2%+3%+2%+2%+2%) =32%

累计实际完成率: (8%+8%+5%+2%+2%+2%) =27%

分项实际按时完成率: (8%+5%+2%+2%+2%) =19%

计划执行率:27%/32%=84.4%

分项计划按时执行率:19%/32%=59.4%

各完成率名词解释:

累计计划完成率:计划完成的控制点在整个子项设计中所占的权重。

累计实际完成率:实际完成的控制点在整个子项设计中所占的权重。

分项按时完成率:在计划完成时间前完成的任务权重。

计划执行率:在截至时间前计划完成的控制点完成的比率, 其中包括延时完成的任务。

分项按时执行率:在截至时间前完成的控制点, 并满足按原定计划时间完成的要求。

从计算结果很容易的得出泵房设计工作截至2008年5月31日累计设计完成率为84.4%, 按时执行的任务完成率为59.4%, 进而实现了设计进度量化测量的目的。

5 结束语

本文论述设计进度量化测量的进度跟踪方法, 能将设计进度跟踪从以前的结果控制模式提升为过程控制, 而设计的过程控制一直是进度控制的难点, 一旦实行及时跟踪设计进展的程度, 第一时间发现进度延误, 预警设计进度的延误, 及时制定相应的计划和对其影响的其他工作环节进行相应调整, 保证总体进度的可控性。这种进度量化测量的方法提升了进度控制的能力, 更好的服务于项目设计, 达到设计进度的精确测量的要求, 为后续项目的进度控制提供支持。

摘要:文章论述了设计进度量化的方法, 从设计进度控制的实用性出发, 制定出一种可以适用于目前国内核电设计现状的有效进度控制方法, 把设计过程进行量化处理, 根据完成的设计控制点所占权重, 跟踪设计进展的程度, 及时发现进度延误, 制定相应的计划和对其影响的其他工作环节进行相应调整, 保证设计工作有序进行并保证重大节点的按期完成, 相比目前核电工程设计进度的管理, 此方法提高了设计的过程控制, 能预警设计进度的延误, 保证总体进度的可控性。

化工工程设计的质量检查方法 第8篇

一、化工工程设计概述

所谓化工工程设计就是产品的物性一直到工艺这个过程, 预测物性属于分子结构, 主要设计是分析, 通过绘图方式得出方案。化工工程设计属于系统工程, 设计主要包含了工艺线路、绘图、设备以及环境评估等, 该设计关键的内容就是要工程计算, 将设计作为基础, 计算出物料以及能量, 确定较为合理设计尺寸, 选取原材料消耗量及管道等。由此可见, 工程设计质量好坏直观重要, 对整个工程都存在大大小小的影响。

二、化工工程检查设计质量的方法

检查设计质量方法并不是唯一, 按照是否常用可以划分成日常检查与专项检查两种方法, 当然每一种方法尤其不同之处。本文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探析。

1. 日常检查方法

事实上, 日常检查非常普遍, 可以说包含了整个工程全过程, 其周期可以是年度、季度以及月度, 其标准为内部控制制度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客观凭证就是质量记录, 在检查时采用了抽查方式。在进行检查时, 尤其要高度重视检查中的各个控制点。

(1) 设计前段检查质量的要点

其一抽查合同, 所接业务一定要控制在资质证书的等级与范围中, 同时还要检查合同上有没有相关部门的审核签字, 严防出现不按照规定审批签字。

其二要保证资料的真实性, 检查质量责任文件是不是存在, 对于设计相关的基础资料一定要查看技术负责人有没有签署。

其三对一些主要技术方案要严格检查, 还要检查专业人员以及工作量的配备情况, 检查进度安排上是否得当。

其四对一些岗位负责人, 专业设计人员等进行检查, 检查这些人员是否具有国家认可的资格证。

(2) 设计阶段检查质量关键点

其一要要对工程项目的可行性报告以及初步设计文件进行检查, 一定要遵守国家三级校审程序执行, 文件评审是不是做好了。在检查报告时要主要到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生产的工艺及技术是不是成熟、先进以及可靠;其次所使用设备是不是配套, 所使用材料及选型是不是合理, 能不能够满足工艺所需。其二严格检查校审施工图的情况;其三如果对设计有所变更, 就必须要严格进行检查是不是按照变更程序执行的;其四对设计进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3) 设计后段检查质量关键点

其一要对现场服务记录进行检查, 有没有按照要求对质量信息进行收集, 对质量存在问题之处有没有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其二对技术交底资料进行检查, 检查验收工程报告。其三对设计的跟踪回访记录进行检查;其四对设计依据性的文件进行检查, 如设计计算书、图纸、和设计修改, 校审记录以及技术质量问题相关的书面文件等, 查看这些文件有没有按要求归档保管。

2. 专项检查

在化工工程设计中, 还有一些危险性比较大的项目, 还有一些首次应用的新技术, 以及部分项目存在一定危险性, 这些都不能够采用常规检查方法, 就应该采用专项检查法。因为化工中的产品以及材料具备有毒、易燃易爆以及有害、具有腐蚀性, 造成许多生产中都在危险环境下。而且工程设计应用新技术, 因为还不是很熟悉, 就可能会费项目实施造成不确定危害与风险。这些工程设计都要采用专项检查方法, 通过检查充分识别所存在的危害与风险。

(1) 对一些危险化工工程设计进行重点检查;所谓危险化工工程设计就是在生产化学品过程中, 可能造成中毒、火灾以及爆炸等各种事故的工程设计, 包含了合成氨工艺、电解工艺、氯化工艺等等。当然, 这些工艺所存在的危险性大小主要是化工产品自身的压力、温度、操作以及腐蚀等多种因素所定, 所以, 在进行专项检查时要将重点放到危险程度比较高的工程设计上。

(2) 对化学反应的路线设计进行检查;在实际操作中某种反应可能具有多条路线选择, 但是从安全角度来看, 尽量选择降低或消除危险物的用量路线。因此检查之时, 要查看使用无毒以及危险程度较低物料的程度, 尽可能减少过程设计中条件苛刻度。如果是新开发线路, 不具备前期的经验, 当第一次使用到化工项目, 一定要详细检查其质量, 保证所用后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3) 对于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设计, 一定要严格检查;要检查相关人员的资格, 设计的文件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以及规范等是否相符合, 绝对不允许擅自降低与更改标准, 选用上一定要优先使用通过实践考验、可靠、安全的设计结构, 强度以及材料。要尽可能使用通用件、标准件, 这样就能够有效提升设计的安全与效率。

(4) 所设计的安全防护设备作为重点检查;要严格检查压力控制装置, 例如防爆板、排泄阀、安全阀等各种设计;一些操作具备危险性的, 一定要设计上自动控制系统或程序控制装置, 在使用中发生了火灾、爆炸等各种事故, 就能够避免扩大事态, 降低事故损失。

结束语

对于化工工程设计而言, 其质量直接关系着使用中的安全性和经济效益, 如果设计质量不良可能危及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因此必须要依据工程设计中质量要求, 选择合理的检查方法, 严格审查工程设计质量, 确保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1]陈建生.加快化工设计系统计算机应用步伐[J].化工设计, 2007 (9) .

[2]韩君.对石油化工工程设计质量和效率的提升[J].山东化工, 2012 (2) .

高层建筑燃气工程设计方法分析 第9篇

1.1 采取措施消除燃气管道的附加压力

高层建筑的高程比较高, 其燃气立管也就会比较长, 而城市中燃气的密度和空气的密度有一定的差异, 在燃气立管就有比较大的附加压力产生。根据科学研究结果可知, 在高层燃气系统中, 随着楼层的升高, 附加压力对燃具的燃烧效果产生的影响也在增大, 也就相当于管道的阻力在逐渐地降低。过大的附加压力, 会造成某些用户在使用燃气时压力波动突然增大, 其变动幅度超出了燃具进行稳定工作的范围, 较大地影响了用户燃具进行正常的燃烧, 造成诸如燃气不能完全燃烧、燃具离焰、燃具脱火、燃具回火以及燃具突然熄火等严重的后果, 影响了供气的安全性, 使高层燃气系统的安全性能大打折扣。

1.2 加强设计避免建筑产生沉降燃气管道的影响

建筑物尤其是楼层较高的建筑物在建成后之后都产生或多或少的沉降, 这将对燃气的引入管道产生较大的威胁。在高层建筑物产生相对沉降时, 燃气的引入管相对而言是静止的, 在一定程度上燃气的引入管承受着来自高层建筑物内部作用而产生出的切应力, 如果切应力超过一定的极限, 燃气管道就会出现断裂, 造成一定程度的燃气泄漏, 对用户的安全产生很大的威胁。

1.3 注重防火消防设置

高层建筑高度较高, 层数较多, 一般人员也较为密集, 一旦发生火灾, 人员的疏散非常困难, 因此在对燃气工程进行设计时一定要从管道位置的设置上注重消防安全, 同时也要配置科学先进的设备, 高度重视防火设备的设置。具体措施有: (1) 在燃气的引入管端口设置一个快速切断阀, 并且每隔六到七层加设一个分段的阀门。 (2) 要求各个用户家中设置燃气报警装置、起火自动切断装置、厨卫送排风装置等安全设备。并且这些系统装置应该连动反应。 (3) 定期对高层建筑中的燃气管道和燃气设备进行检测维修, 以保障其能在突发状况下安全运行。

2 上环下行的燃气工程设计方式

在高层燃气工程的设计方案中, 采用较多的是上环下行燃气工程设计方式。这种设计方式通过将中压燃气管道沿着高层建筑物的外墙敷设到建筑物顶端, 经顶端的中-低压调压箱进行调压后, 根据实际需要分出若干根低压燃气立管, 各个低压燃气立管再沿着接近燃气使用房间的楼宇外墙或者阳台向下敷设, 将燃气引至各个用户的供气方式。实施时, 每一条低压燃气立管都要安装相应的控制阀门, 控制用户的数量。

这种燃气工程设计方式中的燃气调压设备、燃气控制阀门以及燃气放散管都安装在屋顶, 设置在建筑外立面的燃气设施较较少, 而且楼宇顶端的管道均为明设, 检测维修较为方便, 一般建筑物外墙的美观要求比较高、屋顶上人比较方便较多地采用这种方法。多使用与那些楼层不多、用户数量较少的建筑物。在燃气工程使用这种自上而下的供气方式时, 因为密度差异, 其建筑物高程差异在燃气立管中产生的附加压力将一部分的管道阻力损失进行抵消。但是在转换燃气后, 由于燃气的密度比空气要小, 由上向下的输气压力会产生较大的损失。而且如果建筑物的屋顶是倾斜的、屋顶为私人住户时, 缺少安装燃气设备和燃气管道的空间, 难以采用这种方法。

采用上环下行的燃气工程设计方式要特别注重避免建筑产生沉降对燃气管道的影响, 主要是在燃气设计中, 对燃气的引入管进行保护: (1) 在燃气的立管或者穿墙管前端的水平管上添加设置一个波纹管的补偿器, 通过对补偿器中补偿能力的利用, 尽量建筑沉降对减小燃气引入管产生的切应力。 (2) 在燃气的立管或者穿墙管前端的水平管上添加设置几个弯头, 最好使用煨弯的方式, 这些弯头也就相当于加设了一个方型的补偿器, 利用弯头的自然补偿力来减少燃气引入管受到的切应力。这种方法操作起来简单易行, 不过受到燃气引入管的位置限制较大。 (3) 在燃气引入管穿越墙体施工时加设适量的钢套管, 设置这些钢套管时要保证燃气管道的上端和钢套管之间的间隙比高层建筑物的最大沉降量大, 下部也应该留有相当的间隙。

3 下环上行的燃气工程设计方式

随着楼层的升高, 附加压力在逐渐增大, 管道阻力在不断降低, 采用下环上行的燃气工程设计方式, 要采取一定的措施, 极力增加管道的阻力, 以消除附加压力的影响。具体可以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1) 每隔一定的层数就设置一节流阀, 通过这种简便、实惠、容易操作的方法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然而, 如果只有顶层的极少数用户使用燃气时, 就不能很明显地减少附加压力, 燃气管内的流量受到户数多少的影响较大, 从而致使燃气立管内部的阻力方式变化, 还是会对用户燃具前的压力造成一定的波动。 (2) 在燃气立管上设置低-低压调压器。附加压力在200Pa以上的楼层, 一般需要设置低压调压器来稳定用户燃具前的压力, 以消除附加压力的影响。 (3) 在每户装设阀门。根据各个楼层的燃气压力的实际情况, 分别对阀门的开度进行调整, 以节流调压, 将附加压力的影响降到最低, 尽量满足每户燃具进行正常工作所需的压力。这种方法在具体的使用中存在阀门开度控制困难的问题, 应用不是很广泛。 (4) 中压管道直接设计进入建筑物, 并在户内的燃气表上添加中-低压调压器装置, 尽量减少用户之间的相互影响, 在用气的高峰时期压力波动也较小, 而且在调压器后端的低压管段比较短, 因此燃具的工作一般都是处在额定压力之下, 呈现较好的运行工况。然而, 相较于低压管道, 户内的那一部分中压管道一定程度上减低了安全性能, 也增加了工程的造价。

4 上环下行与下环上行相结合的燃气工程设计方式

上环下行与下环上行两种燃气工程设计方式相结合方法就是将高层的燃气供给系统与低层的燃气供给系统分开设置的方法。这种方法工程量较大, 供气管道、燃气阀门以及调压器的数量较多, 工程造价也较大, 但是对于那些楼层在25层以上, 楼内用户较多, 楼宇情况复杂的建筑物要实行稳定有效的燃气供给就必须采用这种方法。当有燃气泄漏等事故发生或者管道检修时, 这种燃气设计方法对用户的影响也会较小。在这种方法的实际应用中, 一般较低楼层使用下环上行系统供气, 而较高楼层则使用上环下行方法供气。

5 结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对城市建筑施工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燃气工程的设计一定要从建筑全局出发, 充分考虑高层建筑内部沉降、燃气立管的附加压力、火灾事故等会对管道产生较大影响的因素, 确保建筑安全, 更要确保建筑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可以预见, 在大力提倡发展低碳经济, 关注建筑安全的当代, 高层建筑物的燃气工程设计在建筑主体结构设计中将得到越来越大的重视。

参考文献

工厂供电工程设计原则和方法分析 第10篇

电能是重要的能源资源, 在当今社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随着自动化、机械化水平的快速发展, 对电能的需求量不断的增加, 同时对供电的安全性、灵活性、经济性、可靠性以及电能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厂供电工程指的是供应工厂内所需电能的工程, 虽然电能在工厂成本中占据的比重相对较小, 但是电能对实现生产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 文章针对工厂供电工程设计原则和方法的研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二、工厂供电工程设计的一般原则分析

按照国家标准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3-94《10k V及以下设计规范》、GB50052-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等的规定, 工厂供电设计需要遵循的一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新建或者改造工厂供电工程设计必须符合当地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的总体规划要求。

2工厂供电工程的设计文件和施工文件, 都应该一式两份, 递交给当地供电企业进行审核, 审核通过之后才能够进行施工。

3工厂供电工程设计、施工、试运行以及运行等都应该符合国家的相关规范和标准。

4工厂供电工程在施工过程中, 应该接受当地供电企业根据审核同意的设计以及相关施工标准进行的检查, 在检查过程中如果发现不符合规定的内容, 供电企业有义务和权利提出书面形式的修改意见, 工厂应该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改正与完善。

5当工厂供电工程施工以及试运行完成之后, 必须向当地供电企业提交工程竣工申请, 供电企业应该及时的组织检查队伍对供电工程进行检验, 对于检查不合格的, 应该以书面形式一次性通知用户改正, 直至供电企业验证合格之后才允许装接电表并供电。

6工厂供电工程设计必须统筹全局, 按照地区供电条件、工程特点、用电容量、负荷性质等, 合理的设计供电工程设计方案。

7工厂供电工程设计不仅应该考虑近期, 还应该根据工程特点、规模以及发展规划等, 协调近期和远期发展关系, 既考虑到近期需求, 又考虑远期的扩建可行性。

8为了保证工厂供电工程运行以及人身安全, 应该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例如采用先进、高效、低耗的电气产品, 提高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

三、工厂供电工程设计的方法分析

1工厂变配电所选址。工厂变配电所选址应该尽可能的接近负荷中心, 选择交通运输方便, 进出线和接近电源之处;尽可能避免在由剧烈震动、强烈腐蚀气体、多尘、高温的场地, 更不能够在火灾隐患、爆炸或者积水等地;同时考虑工厂内是否使用高压用电设备的厂房, 尽量靠近或者合并建厂。

2工厂主变压器选择。工厂变配所的主变压器应该根据工厂的经济运行状况以及实际用电负荷特点进行选择, 如果工厂的实际用电负荷相对较大, 则应该选择大容量的变压器, 或者适当的增加变压器数量。

3工厂变电所主结线设计方案。工厂变电所主结线设计方案必须满足经济性、灵活性、安全性以及可靠性四个方面的要求。其一, 经济性, 主结线设计方案在满足工厂供电需求的基础上, 应该尽可能的简单, 以此降低建设成本;其二, 灵活性, 主结线设计方案应该和主变压器经济运行的要求相一致, 并同时考虑扩展的可行性;其三, 安全性, 在高压断路器的电源端必须安装高压隔离开关, 在低压断路器的电源端必须安装低压刀闸开关, 以此保证工厂变配电所的安全;其四, 可靠性, 工程变配电所主结线设计方案应该保证其承受能力和负荷级别相匹配。

4计算短路电流。当工程供电工程发生短路故障时, 短路电流非常大, 如果短路电流经过导体与电流, 一方面会产生非常大的电动力, 另一方面会产生非常高的温度, 两种短路效应会对工厂供电工程的运行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 应该引起设计人员的重视。因此, 应该做好短路电流的计算工作, 首先, 绘制计算电路图, 将短路电流所需要考虑的电器元件及其额定参数都表示出来, 依此编号, 并确定短路计算点;其次, 按照确定的短路计算点绘制等效电路图;再者, 简化等效电路, 计算出短路电流的等效总阻抗;最后, 计算短路容量和短路电流。

5电气设备的选择以及校验。为了保证工厂供电工程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 在选择电气设备时, 不仅应该考虑开断电流、电流、频率、电压等因素, 还应该考虑电气设备运行的环境条件, 例如防火、防腐、温度等, 根据工厂的实际需求以及设备的不同特性选择合适的电气设备, 并在短路条件下对各个电气设备进行校验。

6继电保护装置的选择以及整定。继电保护装置的选择要求包括速动性、灵敏性、选择性、可靠性、安全性等, 工厂主变压器的保护包括温度保护、过负荷保护、电流速断保护、过电压保护、纵联差动保护、瓦斯保护等;电线保护包括线路过负荷保护、单相接地故障保护、相间短路保护等。由于工厂供电工程运行环境复杂, 再加上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 导致电气故障频有发生。因此, 继电保护作为工厂供电工程的主要保护装置, 应该根据工程的实际状况、环境因素、人为因素等选择合适的继电保护装置。

7电线路径设计。工厂供电工程采用的进出线方式包括低压出线、高压出线以及高压进线等, 在进行厂区内架空线路设计过程中, 必须根据工厂内施工条件、环境因素、路径长短等, 尽可能的避免和厂区内其他建筑或者设备交叉或者跨越。厂区内电线路径设计应该根据工厂内的具体状况以及建筑设计图纸, 选择最佳的电线路径。

结语

总而言之, 为了保证工厂供电工程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应该严格的遵循工厂供电工程设计的一般原则, 并采取相应的设计方法进行, 并在实践中累积经验, 不断的提高设计水平。

摘要:工厂供电工程指的是供应工厂所需电能的工程, 在工厂生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基于此, 本文分析了工厂供电工程设计的一般原则, 探析了工厂供电工程设计的方法, 以供参考。

关键词:工场供电工程设计,一般原则,方法

参考文献

[1]曾春玲.工厂供电设计新手常见问题分析及设计新理念[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 (09) :24-25.

[2]刘金晟, 侯世英, 孙韬.工厂供电工程设计方法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1, 13 (02) :125-127.

防振设计方法多 第11篇

振动及噪音,会让人感到不舒服,如果以严格的要求来看则有可能对一些敏感的仪器造成伤害。金属船壳是由薄板及加强肋骨组成,非常容易将噪音传递到居住空间里,所以一般都会在船壳板上加上厚厚的隔音材料,将船壳与居住空间完全隔离。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所占掉的空间相当大。

而复合材料的船壳则有不同的特性。复材结构本身可以采取减振设计,以减少外加的隔音材厚度,增加船内使用空间。

减振设计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防止振动的能量传递到居住空间,而这些振动源包括有主机、发电机、空调系统或是波浪衝击船壳等等,

减少噪音源并不是目前减振设计的重要方向,重要的是让居住空间里的人感觉不到这些振动和噪音。就像是故意设计让乘客完全处在一个封闭的空间之中。现在的隔音设计可以在空调的舱间里噪音值达到40分贝以下,而且做到重量轻、体积小。

舭线(Chine)的设计,这个位置在高速航行时会引起紊流及空蚀气泡衝击船壳,造成高频(hiqh-frequency)噪音。会让人感到相当不悦。

而另一种会产生低频噪音的则是波浪冲击在船底板及船侧板上所产生的,这种振动就不只在高速航行时才会发生。要减少这个噪音的传递,可以在船底及船侧交接位置加上芯材及纤维补强,使两面的接台更加平顺,宽度至少6寸,让Chine的刚性变大。而底板与侧板所造成低频嗓音的传递。可以用加强材将平板的间距缩小来减少,原则上至少要再加上适当重量的梁结构才行。

另一个主要噪音产生的位置是机舱。可以用隔离及吸收的方法处理。例如在机舱顶部及前方安装双层的隔音板,重点是两层隔音板之间留一点空隙,如此可以将传递型振动百分之百的阻绝,如果只是把隔音板的重量加倍而没有留一点空隙。那阻绝的效果只能增加30%左右。隔音材的固定也是要注意,接点位置使用弹性垫片,以阻尼作用吸收传递能量。

引擎的能量会经过弹性脚座传递到机座,而经过合适的弹性脚座就可以使能量大量的减少,然而欲减少由机座传递到船壳的振动,现在也有新的做法一般帽型的机座(girder)是用整块的发泡材(Foam core)成型,然后再将外部积层贴于船壳上,但是经由这一整块的芯材及刚性很强的纤维侧板,会将能量扎实的传递到船壳板上(结构的振动噪音术语,称为structure-borne noise);其改善的方法是将芯材分成上下很多块,芯材切成长条型并水平铺放,每两层芯材之间以纤维积层隔开,如此可将传递的能量反射回机器,减少传递到船壳的能量。

基于现代设计方法的座椅设计 第12篇

在物质发达的今天,对工业生产和生活中的产品要求越来越高,而用传统的设计方法很难达到,会用到各种现代设计方法,比较常见的有计算机辅助设计、优化设计、有限元分析、可靠性设计等。

1 计算机辅助造型设计

1.1 造型设计概述

造型设计(modeling design)是工程技术与美学艺术相结合的一种新的设计方法,它要求在保证产品的实用性前提下,对产品外观进行艺术化的创新设计,使得产品美观。造型设计不同于一般的艺术设计,它必须与工程实际相结合,注重产品的实用性。本文采用的时计算机辅助下的造型设计方法,通过UG三维绘图软件对产品进行建模,完成外观曲面的设计,并通过图像渲染技术,产生产品的虚拟图像,保证最终产品的具有比较好的外观。

1.2 本产品的造型设计过程

1.2.1 建立椅背模型

首先建立椅背侧面的曲线,在靠背处设计一定弧度与仰角,在座椅处设计为有一定弧度,椅子横截面也设计为具有一定向下的弧度,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保证人坐在椅子上的舒适性。然后通过UG相关工具建立沿曲线的薄板,生成椅背大致模型。

1.2.2 对椅背造型进行修饰、建立椅子底座模型以及整体转配后进行渲染

上面生成的模型比较粗糙,棱角突出,进行圆角操作,使产品具有流线型外观。椅子底座采用钢管弯曲后制成,首先建立基准曲线,再通过圆截面扫略生成,造型上与椅背的流线型外观进行配合,保证了产品的整体风格;将椅背与底座装配好后,采用UG的渲染功能对模型进行上色与光照处理,使人可以直观看到产品成型后的效果图,可以方便的对产品外形进行评判。

2 有限元法设计

2.1 有限元法设计概述

有限元法也叫有限单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是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弹性力学问题的数值求解方法。通过将要求解的单元离散化,每个微小单元的受力就比较简单,对每个微小的单元进行力学、力场或热力学情况分析后再汇总成整个系统的受力情况,可以得到与现实情况下有很高吻合度的结果,在现代计算机的帮助下可以实现精度很高的计算,适用于形状或受作用力、温度变化情况复杂的系统进行分析,可以使设计者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就验证产品的结构合理性。本文设计的椅背由钢板弯折后附上海绵与皮革而成,使用时所受力不大,可以不进行受力情况分析。椅子底座由钢管弯曲而成,形状、受力情况复杂,用传统方式计算比较困难,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其进行分析速度较快,且精度高,能通过应力图显示及时发现其应力集中部位,方便验证强度。

2.2 本产品的有限元法设计过程

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底座线框模型,定义材料,设定钢管直径和一些参数,在底座与座椅接触点上施加一定的载荷,可以通过软件计算处底座各部分的应力的值。

2.2.1 查看底座变形程度

ANSYS可以计算出向下的最大变形值。由变形的速度矢量图看到底座各部分的变形程度与方向,与椅背后端接触的部分变形量最大,两斜向支撑管也产生微量的弯曲,但弯曲量很小,不影响使用。

2.2.2 查看正应力强度

由ANSYS计算可以得到底座各部分轴向正应力的分布情况,与椅背接触的部分虽然不直接承受轴向压力,但由于弯曲的原因会产生较小的轴向正应力。两边的支撑管由于直接支撑椅背的荷载,轴向正应力相对比较大,但一般小于目前大多数结构刚屈服强度值的一半以上,轴向满足正应力强度要求。

2.2.3 查看第一主应力分布云图

由于底座各部分手里并不单单只是受轴向压力、扭转力与剪切力的某一种,所以再进一步建立底座的体模型,通过ANSYS求解后得到底座第一主应力分布云图。最大主应力值反映了结构某一点处受的最大应力的值。最大与最小主应力都集中在底座下端与支撑管连接的圆角处,此处圆弧外侧为受拉状态,内侧为受挤压状态。

3 结束语

本文通过实际例子,对现代设计方法中的计算机辅助造型和有限元法的优点进行了诠释,这两种方法快捷有效,设计人员劳动强度低,设计出的产品也具有较高的质量,为工程设计人员的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王凤歧.现代设计方法,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2]武丽.机械产品的现代设计方法及其创新,科技创新导报,2008.

[3]刘恒,虞烈,谢友柏.现代设计方法与新产品开发,中国机械工程,1999,19(1).

[4]杨晓琪,李福群.UG NX5.0中文版机械设计从入门到精通,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上一篇:广告融合下一篇:职业中毒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