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开发主题范文

2024-05-13

文化开发主题范文(精选12篇)

文化开发主题 第1篇

主题酒店的定义

主题酒店不同于其他酒店风格所在就是要凸显特色主题,以个性化的服务取代一般化的服务,让顾客获得欢乐、知识和刺激、休闲。主题的确定可以有很多方面,例如:历史、文化、城市、自然、名人、神话童话故事等都可成为酒店借以发挥的主题。例如:柏列吉欧酒店就是模仿意大利北部同名小镇的景观建成,经常表演水中舞蹈和特技魔术。而金字塔酒店是以埃及金字塔为主题,外形是人面狮身像,有4407个客房,是世界上第三大度假酒店。在我国主题酒店的发展还十分缓慢,国内对主题酒店的认识较为保守,一般认为,主题酒店是以文化为主题,以酒店为载体,以客人的体验为本质,这些构成了主题酒店的基本定义,而酒店主题可以体现在其各个功能层次上以及所营造的具有个性化的文化氛围中,再也不是原有的刻板的模式化服务。但是怎样创设这种个性化服务却是国内主题酒店设计的难题,就目前而言我国的主题酒店能够完整地展现出地域文化特征,吸引国内外顾客进行参观入住,有着较高国际影响力的还很少。综上所述,主题酒店的核心和灵魂应该是文化,以特殊的文化氛围营造来展现酒店不同的精神品位。

文化定位对主题酒店发展的重要作用

主题酒店的核心和灵魂是文化,但是文化是范围极广的定义,如果针对酒店情况来为主题酒店进行文化定位是影响酒店发展的关键。众所周知,任何一个企业都会有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如果从酒店企业概念来看,酒店的管理文化要定位,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对主题的文化定位。主题文化定位其实是酒店根据某种特别浓郁文化氛围来进行专门展示,这种展示要有着明确的指向性,不能一概而论,必须要能够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在这种文化气息之下,酒店就会吸引一些想要接触这类文化、参观这种文化、感受这种氛围的游客,使得酒店的主题文化得以无限延展。而对文化定位来说,一旦确定就不能轻易更改,否则就失去了文化的内涵,使得酒店变成了商品经济的附属,而失去这种高贵的文化衬托,酒店就走向了失败之路。总之,文化定位必须要精准、深深地植根于酒店的发展道路之中,以一种强势文化的姿态明确主题酒店的奋斗目标,使企业的未来发展走向有着明确的归属感。

主题酒店文化定位的基本原则

服务为主的原则

在主题酒店文化定位的过程中,顾客始终是组织结构的顶端角色,每一层的酒店员工(包括经理等管理人员)都在为力求更好地服务于顾客而工作,而最高管理层为总经理提供支持,总经理为部门经理提供支持,员工从总经理那里获得帮助。如果酒店不能将服务原则贯穿始终,那么就无法培育企业文化,也很难从根本上确定主题酒店的文化特征。主题酒店必须营造以“服务功能”为基础的酒店主题文化。主题酒店文化氛围的营造要以酒店最基本的服务功能为基础,以文化为亮点,靠增加文化附加值来获得生存发展空间,投资“文化”是其最大的投资。但是,主题酒店作为高档酒店,对服务设施要求也必须高,文化终究只是装饰和点缀,并不是追求奢华和繁复,而应该朴实、高雅和简洁,而服务原则才是最高目标。服务原则的展示包括很多方面,例如:而对于一些常客,餐饮管理者和服务人员更应该通过客史记录了解他们的喜好,并在他们来用餐时主动提供相关的服务。记录客人喜欢坐的位置,根据不同客人的喜好进行适当的预先安排,让客人体会到“宾至如归”的感觉,感受到酒店的真诚服务。又如:在酒店内部应该设置一些方便客人的设施,仅有为成年客人准备的个性化餐厅和餐位还不够。酒店餐厅和宴会厅还要考虑更加周到些。比如,在家庭聚餐上,常常有随父母一起用餐的儿童顾客。不管是出于安全考虑,还是为了营造温馨的用餐环境,餐厅和宴会厅应该主动为这些儿童客人准备好儿童椅(Baby chair)、高椅(High chair)、垫高座(Booster)、以及供儿童使用的一些特殊儿童、婴儿产品设备。总之服务为主的原则要发自内心,要保证服务能够为客人留下深刻印象,在体会主题文化的同时,享受到酒店的真诚态度,获得游客认可。

文化内涵的挖掘

主题酒店的文化定位,有一定的基本步骤,一般包括:引入主题、建设主题环境、配置功能、营销主题文化产品、深入展示主题。这些基本步骤的完成就确定了酒店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挖掘方向,也基本上完成了文化定位。但是,酒店的客人同旅游景区的游客一样,对长久重复的环境必不可少地会出现厌烦心理,所以酒店必须要不断地挖掘文化内涵,通过文化内涵的不断深挖来吸引客人,同时也进一步地完善酒店的主题。例如:清明上河图主题酒店就对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进行了再现,而且不断地挖掘当时的宋代生活场景,以此来展示酒店的宋代场景文化,不断地挖掘展示了主题酒店的历史文化内涵。总之,“深度”挖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又是一个需要不断融入创新因素的过程,不是一成不变地在原有基础上的延续。在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开发设计的旅游产品要走品牌化道路,要塑造和传播品牌形象。当然在挖掘文化深度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酒店的自身经济条件,要注意对文化挖掘成本投入与产出效益的研究,尽量花最少的钱而取得最大的文化挖掘效果。

形式与环境的相融合

在主题酒店文化形式定位上,尽管观光旅游仍然是酒店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已不再是市场的唯一主体。经济体系的快速发展,带动了酒店新型产品的不断丰富,各类酒店服务组合使得酒店产品发展更加多元化。在这种多元化的背景下,主题酒店的文化定位一定要注意形式的多样化,以此来适应经济发展的变化。无论何种主题酒店的外在表现形式都必须要与主题酒店的主题文化相融合,如:酒店文化为唐代风格展示,其表现形式就必须要围绕大唐历史文化特色来展开。另外,外在形式的展示也要与酒店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域环境相融合,虽然主题酒店要展现出独特的风格,但是也不能与酒店所处的地域环境相违背。

主题酒店文化氛围营造的现貌

非主流文化

现代中国的文化领域有着一股较强的非主流风格,非主流文化并不是与主流文化相对立而言的文化体系,其实所谓的非主流文化就是一种体验,而作为一种体验,必然要经过行为主体的感觉思考与行为。非主流文化的最强大优势就是能够表现出一种个性,这种个性必然是强烈的,并且能够在一定的条件下,发泄出现代人的压抑心理。主题酒店的非主流文化体现要展示出酒店的个性展示,而且其文化背景决定酒店一般都是中低档酒店类型,例如:热带风情酒店、医院酒店、宗教酒店、科学酒店、文学酒店等。这些文化展示不给随大众化潮流,以特殊的酒店形式来吸引客人,但是由于这类酒店要追求特殊展示,所以文化的深度往往不足,这就需要利用饮食服务、旅游服务来补偿这种文化不足之处。

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民族地区的饮食、衣着、住宅、生产工具、文字、节日等都是极具文化背景的,也同时有着很强的游客吸引力。展现特色民族文化的主题酒店通过文化背景的不断挖掘展示该民族历史发展的水平,其文化内涵和主题建设有着很强的可开放性。例如:黎族、白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主题酒店以展示民族饮食为主,构建有着民族特色的居住环境,以此来吸引参观、入住者。而对于汉族文化而言,其民族文化环境则更为广阔,有着更多的主题文化定位点。

西方文化

我国酒店展示出一定的西方文化内涵就意味着能够在中国境内承认东西方文化差异,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互补和融合。这是由于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是互动的,正是由于东西方文化的相互促进、互相推动,使人类逐步向和谐世界发展。所以,西方文化展示对中国主题酒店而言有着较强的发展空间,西方建筑、文学、画作、艺术品的陈设和产品销售会为主题酒店带来更为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旅游区开发主题形象 第2篇

关键词:旅游区,主题形象,开发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经济建设方针,国民生产总值不断攀升。与此同时,我国也从旅游资源大国成长为亚洲旅游大国,进一步成为世界旅游大国。为了更好的吸引国内外旅游者,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建设。为了在开发建设中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首先对旅游区的主题形象进行确切的定位。旅游区开发主题形象

1.1 旅游主题形象概念

旅游主题形象是某一区域内外公众对旅游地总体、抽象、概括地认识和评价,它是旅游地的历史、现实与未来的一种理性再现。

在市场竞争中,旅游主题形象是旅游地形成竞争优势有力的工具之一。个性鲜明、亲切感人的旅游主题形象以及高质量的旅游产品可以帮助旅游地在市场上较长时间地占据垄断地位。

1.2 旅游主题形象的构成要素

(1)美学角度的旅游主题形象构成从旅游美学的角度来看,旅游主题形象大致有三个维度构成:即功能—心理维;实征—幻想维;泛征—特征维。

(2)要素指标体系角度的旅游主题形象构成①历史形象

ⅰ待发掘: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文化古迹等。

ⅱ已发掘:历史人物、事件、文化古迹等。

②现实形象

ⅰ内在实力: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经济实力、投资环境、文化传统、人文底蕴、人力资源、科技投入等。

ⅱ外显活力:地理位置、旅游市场区位、政府管理素质与制度、对外交往、文体事业建设、文化宣传等。

③发展形象

ⅰ发展战略:依据、口号、经济目标、社会目标、旅游相关产业位次、阶段划分、阶段目标、旅游产业地带、服务体系等。

ⅱ发展潜力:旅游相关产业基础设施、科技潜力、人才储备、民主与法制、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等。

(3)形成过程角度的旅游主题形象构成第一阶段:原生形象阶段。即指游客在未决定旅游之前,头脑中已经存在一系列旅游区域作为可选方案,并在心目中由经历或教育而形成对各个旅游区的形象认识。

第二阶段:次生形象阶段。即指游客有了旅游的动机并决定去旅游时,就会

有意识地搜集有关被选旅游目的地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和比较选择。

第三阶段:复合形象阶段。即指旅游者对各可选旅游目的地的旅行成本与预期收益进行比较以做出选择决策。等到达旅游目的地实地旅游后,再通过自己的旅游经历并结合以往的旅游知识形成一个综合性更强的旅游地复合形象。

(4)规划体系角度的旅游主题形象构成从旅游规划的实际运作来看,旅游主题形象可由主导形象、支撑形象、辅助形象三个层面构成。

主导形象是旅游地对外推介时的总体形象,是对旅游地资源、服务、项目等形象构成要素最为精炼准确的概括。

支撑形象是旅游地中最具代表性的几个形象特征,通常通过具有较高知名度的项目或对其抽象的概括来获得。

辅助形象是从更为微观的角度对旅游主题形象进行剖析,针对其多样化的形象特征提炼出对应的局部形象。

1.3 旅游主题形象的特征

(1)综合性

旅游主题形象由多种因素共同构成,其丰富的内涵构成了旅游主题形象的综合性。

①内容的多层次性。区域旅游主题形象可分为物质表征和社会表征两个方面。物质表征主要包括旅游区的外观设计、环境氛围营造、休闲娱乐活动的安排、服务质量的高低、园林绿化、地理位置等。社会表征主要包括旅游地的人才储备、技术力量、经济效益、工作效率、福利待遇、公众关系、管理水平、方针政策等。②心理感受的多面性。旅游形象是旅游地在旅游者心目中的感性反映。由于游客的观察角度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最终导致旅游者对旅游区形象的心理感受呈现出多面性的特点。

(2)稳定性

旅游区的旅游主题形象一旦形成,便会在游客心目中产生印象。一般来讲,这种印象所积累成的形象具有相对稳定性。

首先,旅游主题形象的稳定性产生于旅游地所具有的客观物质基础。只要旅游地的物质基础稳定,旅游地所树立的形象相对稳定的。其次,这种稳定性还反映在游客具有相同的心理机制,游客对旅游区具有大体相同的审美观和好恶感,这也决定了旅游地的形象具有相对稳定性。

(3)可塑性

旅游地的旅游主题形象要以各种渠道像旅游者传递的信息为基础,因此,对这些信息进行设计和控制可以人为塑造旅游者心目中的旅游地形象。与此同时,可塑性也意味着旅游主题形象可以被人为破坏。因此,旅游地形象的塑造不仅需要在初期进行大量的投入,更为重要的是要在随后的发展中,加强跟进投入和持续维护。旅游区开发主题形象的定位与塑造

2.1 定位原则

旅游区开发主题形象定位原则有以下几个方面:

(1)资源特色和市场导向相结合的原则

这是一个传统性的原则,关键在于具体技术层面,即资源特色的提炼以及对市场需求的把握。在资源特色提炼方面,需要注意资源能否转化以及转化成本的问题,注意发掘新资源的问题,而在市场导向上,除了迎合市场,更应该引导市

场,像上世纪80年代深圳华侨城锦绣中华的开发,便带动了中国主题公园的开发热潮。

(2)易识别性和难替代性相结合的原则

易识别性尤其值得关注。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往往在旅游文化与历史文化这个问题上产生混淆,旅游本质上是一种休闲,我们不能过多将历史的考辨带进旅游,应努力用最浅易的方式传达出文化的信息,切忌掉书袋。那么,在旅游形象解说系统上,便要注重易识别性,如何将历史变得时尚、让文化变得轻松,是旅游工作者必须做好的工作。但是,易识别往往也容易被复制,如何与难替代性结合,又是一个重要问题。这就要求对于主题形象要抓住特质,即便同质,也要运用特殊的语言、特殊的标识来区分。像珠海的“浪漫之城”与大连的“浪漫之都”,便出现旅游宣传口号上的语言雷同,这对市场开发是不利的。

(3)弹性原则

在旅游景点前随便、刻意加上“某某之乡”的同时,也意味着失去了很大部分没有这方面爱好的游客,而作为区域旅游主题形象,它的塑造周期是相对较长的,如果弹性不足,则容易制约短期目标口号、特定市场口号的制定及实施。像山东,针对国内市场,山东的形象口号为“文化圣地,度假天堂”,而针对国际市场,则更直接、主题更单一地打出“欢迎到孔子家乡来”的口号。又例如韩国,2002年韩日世界杯前,面向世界推出了“活力韩国Dynamic Korea”的口号,而近期,专门针对中国市场,则推出口号“开心胜地,好客邻邦”。这样,在确保一个明确主题形象的同时,留足了空间,有利于不同时期不同分众市场的口号制定。

(4)写意原则

写意原则主要指的是旅游形象表达方面。作为文明古国的子民,我们容易陷入历史的自恋,历史学者进入旅游领域,往往将本来很休闲的旅游变得沉重和生硬。旅游者不是不追求历史的真实,而是在旅游的语境中,旅游者更希望历史、文化的表达是轻松的。在旅游者心中,希望得到的不是知识,而是情感,不是具象,而是抽象,不是结果,而是过程,不是实证,而是感觉。这便要求,在旅游形象表达方面,要关注诗性、注重发散,以自由、随意的方式传达信息。旅游作为一种休闲活动,旅游者更愿意更轻松地去感知旅游形象。

2.2 塑造方法

(1)传统宣传材料

传统宣传材料是指利用纸张、电台、电视等媒体进行旅游形象宣传的物品或文字,如在游客中心获得的小册子、电视广告、户外广告中经常见到的旅游标志和吉祥物等。在设计该类宣传材料时应采用多种方式,如聘请专家策划、有奖公开征集等。

(2)旅游形象识别系统(TIS)

指通过对旅游形象的归纳与把握,将形象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成为旅游者识别该旅游地的重要手段。

(3)节庆及公关活动

旅游主题形象的塑造仅仅靠上述两个工具不能产生持续稳定的效果。实际上,在旅游主题形象的塑造中,主题节庆活动往往和旅游主题形象紧密结合,一个鲜明而且一致的主题节庆活动往往能稳定地在人们心目中塑造一个积极的形象。通过主题节庆活动的策划和宣传,人们往往能通过记住几句简单的口号、几条易记的词句就能把旅游地的名字同一种直观形象联系在一起。总结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旅游业也不可避免地与国际接轨。旅游目的地和景区作为独立的经济组织,往往需要树立独具一格的旅游主题形象,以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旅游客源。树立旅游区开发的主题形象,不仅是旅游战略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旅游业适应国际化进程,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的必然要求。

从某种程度上讲,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实际上是旅游区主题形象的竞争,因此要立足旅游主题形象定位,对该地旅游产品进行创意、构思、规划与包装,建立主题形象识别系统,使旅游目的地的主题形象深入人心,从而增强旅游产品的吸引力,扩大市场占有率。

参考文献

【1】王春利,窦群.旅游规划与开发.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4

浅析面向主题的软件开发 第3篇

目前学术界和工业界的许多人对于主体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只能给出一个抽象的,高层的,普遍的解释。即:主体是指驻留在某一环境下能够自主,灵活地执行动作以满足设计目标的行为实体。这一概念将主体视为是软件工程化开发所需的一个计算抽象和高层的概念模型,并在这一模型下实现软件的开发过程。下面对主体概念作进一步的阐述和分析。

·主体驻留在环境中并需要与环境进行交互

任何主体都不是孤立和封闭的,它驻留一定的环境中,需要与环境持续不断地进行交互。主体所主流的环境可能是极为复杂的,包含了与主体相关的许多内容,比如实施主体动作所需要的信息,数据,资源,与主体进行交互的其他实体。这些环境组成部分并不一定全受主体的控制(如环境中的资源为多个主题共享),同时可能会受主体行为实施的影响(如主体行为实施将影响环境状态)。主体与其主流环境之间的交互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主体能从环境中感知输入。例如,环境中用户的一次界面操作,时钟时间的发生等。

(2)主体根据从环境中获得的感知输入自主地决定该有什么样的行为以实现其设计目标。主体动作的执行将对主体所驻留的环境产生影响,导致环境状态的变迁以及系统的进一步演化。在许多系统中,由于环境自身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主体动作的执行只能对环境产生有限的影响。

·主体是一个行为实体

它具有一组动作并能执行这些动作,是动作的实施者。主体的能力是通过这些动作反映出来的,这种能力主要体现为:主体动作的实施将有助于实现主体的设计目标并对主体所驻留环境产生影响。而不具备行为能力的实体则不视为主体。如数据,资源,信息等。

·主体能够自主的事实行为

主体能在没有人或者其他主体的直接干涉和指导的情况下运行,并能根据其内部状态和感知的环境输入决定自身的状态,控制自身的行为。

·主体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主要体现为反应性,社会性和自发性。

1、反应性即能够感知环境并作出相应的行为动作

2、社会性即主体拥有所处环境中其他主体的信息并能实现互相交流。

3、自发性强调的是主体在某些情况下能主动地产生目标并根据这一目标采取行为。

·主体有其设计目标

系统中每个主体都有其特定的设计目标,主体的各种行为动作也是围绕这一设计目标展开的。

面向主题的软件开发

面向主体软件开发给予一组一主体为核心的概念体系。采用一种新的方式来理解和认识应用系统和软件系统。

·软件开发思想

一个系统,无论是应用系统还是软件系统,是由一个或者多个主体构成的。每个主题都是自主的行为实体。不同的主体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结构关系,并通过高层的交互来进行合作、协商和竞争等,从而实现系统的整体设计目标。

1、将构成系统的基本成分视为是一个个的主体。主体既可以表现现实世界中的行为实体,从而支持对应用系统进行分析和建模,而且也可以表示计算机世界软件系统中的行为实体即运算单元,从而支持对软件系统进行设计和实现。与其他软件工程概念相比较,主题概念从更高的抽象层次、以一种更为自然和直观的方式来理解、认识和刻画系统中的行为实体。

2、在行为关系方面,主体之间是通过高层的交互相互作用。这种交互是在语义和知识层次上进行的,它需要参与交互的双方或者多方主题清晰地表述交互的意图和内容,从而可以实现他们之间复杂的合作、协商和竞争。主体之间的交互通常基于某种主体通信语言(如KQML或者FIPAACL)。主体之间的这种交互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区别于过程调用、函数调用、以及对象之间的消息传递,它试图以一种更为自然的方式描述系统中不同行为实体之间的行为相关性。

·软件开发原则

1、高层抽象和自然建模。通过抽象来抽取系统最基本的要素,忽略那些不关注的成分,并使用抽象后的主体和高层交互概念来进行自然建模。

2、问题分解。当一个系统规模较大、复杂性较高,难以解决的时候,往往采用问题分解的技术手段,把一个大的系统分割成多个规模相对较小的子系统,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分割成多个相对简单的子问题,并通过解决子系统和子问题来解决整个系统和整个问题。

3、封装、信息隐藏、模块化。模块是指程序中逻辑上相对的单元。模块化是软件工程化开发的一个重要原则,它强调要用一个个功能单一,相对独立的模块单元来设计和实现软件系统。封装和信息隐藏是建立在模块化之上的,通过模块之间的相对独立从而将各自独立的信息封装在模块内部实现信息隐藏。

4、模块交互机制。模块间的交互作用是将软件系统的多个模块“粘合”在一起协调运行的一种重要机制,是模块化软件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

主题文化节的开发与实施 第4篇

一、主题文化节实施样态

主题文化节是我校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对集中, 灵活使用, 适当增加”的原则, 以某一核心问题为基点而进行的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的内容及学科教学方式进行有机整合, 对课堂内外的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联系, 将各部门学年 (学期) 的相关工作统筹安排, 并集中在一个时间段内 (一般一个月) 进行实施和开发, 并依此而结成的一种独立性、综合性的教学样态。

例如我们将09年12月确定为“民族文化节”后, 学校就按主题阅读文化、主题活动文化、主题教学文化和主题环境文化四个版块进行总体设计, 充分挖掘活动主题的文化内涵和意蕴, 充分利用并整合课程资源中的“相似块”, 包括文本资源、自然资源、社区资源、网络资源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 致力于实现学科教学、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活动、信息技术、地方课程以及校本课程等方面的综合, 让综合实践活动真正“综合”和“实践”起来。

二、主题文化节实施策略

1. 大主题规划, 小主题生成

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大主题可由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来规划, 可以根据社会热点、教育难点、学校工作重点、学校特色亮点等来确定。从校长到班子成员, 从各部门负责人到段主任、学科教研组长都要参与大主题的商讨、确定。如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 也是北仑建区25周年, 在这样特殊的历史年份, 为了使学生在本地能深刻体验到我们56个民族创造的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 让学生体会到56个民族一家亲, 让学生体验到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北仑民间艺术, 增强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 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学校确定了“民族文化节”这个大主题。

大主题确定后, 便需要主题的年级化、班级化。这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加强教师的指导, 让接下来的活动主题从学生中来, 到学生中去。以“民族文化节”为例, 围绕着这一主题, 生成了民族文化之源、民族艺术、北仑民间艺术、民族工业等综合实践活动主题, 分别由三到六年级学生进行实施。在实施过程中, 又生成了新的活动主题、研究主题。以“民族文化之源”为例, 在选题指导课上学生自主生成了“探秘少数民族的来历”、“别样的民族传统节日”、“婚姻习俗的学问”、“饮酒的文化”、“少数民族的风情习俗”等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以“民族工业中”的“走近吉利”为例, 更是生成了“小汽车也有大安全”、“吉利汽车在北仑选址大揭密”、“开拓创新的吉利英才”、“金融危机影响下吉利汽车的年生产与销售量的比较”、“从帝豪EC718看吉利汽车命名的学问”、“人们心中的吉利汽车市场调查”、“色彩缤纷的吉利汽车”、“‘吉利国车自强之路’的启示”、“吉利远景的环保与节能”、“吉利汽车的生产工艺”、“小徽标大含义”等活动主题、研究课题。

2. 主题版块开发, 纵向成经横向成纬

主题文化节的有效实施需要统筹安排、整体推进、形成合力, 围绕着主题阅读文化、主题活动文化、主题教学文化和主题环境文化四个版块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开发。以“民族文化节”为例, (1) 主题阅读文化版块:由教科研训一体化文化研发中心、语文教研组、阳光联盟新家长学校具体负责指导和开发, 内容为学生阅读和亲子阅读书目推荐 (绘本阅读及文字书) , 各班结合本班实际, 选择书籍, 利用德育综合课在班级内开展主题阅读活动, 促进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 引发探究实践, 为后继探究作基础性铺垫。 (2) 主题系列活动文化:主要由和谐共建理事会、阳光联盟新家长学校、淮河小学德育 (综合实践) 文化开发指导中心负责。走出书本, 对广泛调查后形成问题的聚焦, 深入探究活动。其中科技组负责自制“民族玩具”活动的指导, 音乐组负责自制“民族乐器”活动的指导, 美术组负责现场纸盘画和民族服饰制作活动的指导, 动漫组负责民族精神动漫作品的指导, 体育组负责民族舞蹈齐表演活动的指导, 数学组、英语组负责感恩迎新民族文化“校园庙会”的策划指导, 综合实践组负责民族文化小调查活动的指导, 工会、德育处负责民族大团结———感恩迎新一台戏活动的策划、组织与指导。在本次活动上, 我们通过校园庙会的形式进行最后的成果展示, “民族文化进校园, 感恩迎新逛庙会”的标语矗立在教学楼中间, 学生们穿着各种民族节日盛装端坐两边。随着《欢天喜地闹龙灯》的表演拉开了“民族大团结”感恩迎新一台戏的序幕。朝鲜族舞蹈、蒙古族舞蹈、藏族舞蹈等各民族的节目以动人的旋律、迷人的风俗, 为广大师生演绎了一幅多姿多彩的民族艺术画卷。星阳村老爷爷、老奶奶带来的八仙、大头和尚, 宁波钢铁公司带来的越剧, 北仑边检站官兵表演的军体拳给演出增色不少。演出在民族舞蹈《爱我中华》中落下帷幕。演出结束后, 偌大的校园转瞬间变成了“庙会”。民族风味小吃一条街、民族服饰礼品一条街、民族杂耍一条街、民族文化跳蚤市场、民族休闲文化长廊等各具主题的活动场所里市肆林立, 游人如织, 热闹非凡。第一次在学校里赶庙会的同学们格外兴奋, 他们通过手里平时努力得到的“阳光币”, 换购各式小吃、各种小玩具, 亲身感受民俗、民风, 体会民族精神文化。 (3) 学科教学主题文化:由教科研训一体化文化研发中心、各教研组负责。围绕学校的主题大单元“民族文化节”活动, 开展一年一度的教研“开放周活动”。课堂内的各学科教学都围绕“民族文化”展开, 课外的实践活动也同样与“民族文化”有关, 主题由各教研组自行商定。如语文组主题是民族精神植根心田, 数学组围绕民族精神进行教学渗透, 英语组则用西方用餐文化和民族企业的交流来展示。 (4) 主题环境文化:主要由总务处、美术组负责指导完成艺术橱窗展示学生作品, 以及柱子文化、墙面文化的设计制作。如此在课堂内和课堂外形成了一个系统的“主题环境”。在这个环境中, 学生会因为“主题”而对学习内容有更深的体验, 教师会因为“主题”而对课程有更好的开发。

3. 课程资源有效整合, 充分挖掘本土特色

“整合”的基本思路就是将资源视为一个系统, 通过对系统各要素的加工与重组, 使之相互联系, 相互渗透, 形成合理的结构, 以实现整体的最大功能和最大效益。这也正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所倡导的。

社区作为独立、稳定的活动场所, 资源丰富又各具特色, 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生活空间、实践场所, 还能提供丰富的课程内容和优质指导教师, 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优质资源, 是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校本开发的优势所在。为此学校可以充分挖掘周围的社区资源, 利用本地的特色文化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立足点和实践内容。如学生对于56个民族的服饰文化等印象不深刻, 为更好地体验民族服饰文化、民族舞蹈艺术, 在“民族文化节”综合实践活动中, 我们就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活动:参观民族文化馆, 采访芝兰社区中的12个少数民族居民, 观看街道、社区组织的“民族风藏羌情”少数民族晚会。特别是当学生采访少数民族居民后了解到这些少数民族及外来务工人员并非人人都生活美满, 特别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有的甚至到了基本生活都得不到保障的边缘, 为此, 区政府、街道、社区组织这些少数民族居民及外来务工人员一起参加“民族风藏羌情”等活动, 让他们感受第二故乡的温暖, 并给予演出经费上的大力资助, 帮助各个民族在我们北仑区实现“共同繁荣发展, 共同繁荣进步”。这样的深入调查更是让学生深刻体验到了这种民族的融合, 体现了自强不息、共享共建等民族精神文化的深刻内涵。

在体验北仑民间艺术的综合实践活动中, 学生更是通过网络检索、查找资源、调查访问等方式, 了解到北仑民间表演艺术从形式上可分为风俗舞 (如穿山造趺、白峰大渡河跳蚤会、后所大补缸等) 、龙舞 (主要是九节布龙) 、狮舞 (如狮象窜) 和灯舞 (马灯舞和车子灯舞) , 在这些项目中, 不乏具有较高历史、艺术、文化价值的精彩项目, 比如造趺等。为了更深入地体验, 课题组成员还专门走村窜户, 了解北仑民间艺术的灿烂, 调查北仑民间艺术的现状。

这种将外部资源为我所用的做法不仅扩大了教育活动的范围, 也为学生争取到了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 真正体现了“生活即教育”。

4. 创建阳光机制, 关注体验过程

评价是课程的难点。通过解读“阳光”温暖、明亮、多彩、没有穷尽、公平公正的特质, 我们改革传统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 注重课堂内外、校内评价与社会评价的一致性, 独创了“阳光七彩卡”, 分为红色德育卡、绿色学习卡、黄色体育卡、蓝色美育卡、白色体验卡、紫色心理卡和代表最高荣誉的“七彩阳光卡”。每位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 获取单类卡各1张即可获得更高层次的“七彩阳光卡”。凡获得的卡都可以兑换成“阳光币”, 在主题文化节展示活动中及其他活动中尽情体验相关活动项目, 参加相应的活动, 并在学期末由学校少先队根据七彩阳光卡的累积量评出“阳光好市民”。这种模式最大的特点在于打破以“智育”定“优劣”的评价思维, 将德、智、体、美各种学科地位平等化, 使学生的成就表现不局限在学业方面, 让学生走出应试教育的“围墙”, 去体验、发现“围墙”外更精彩的生活世界, 积极主动地去争取更全面的发展。

对教师的评价主要是要求每位教师在期末完成一个完整的案例, 并进行课例展示, 使之成为一种常态予以落实, 促使教师不断积累并擅长该案例主题的指导, 同时形成了“三同六步”反思型校本教研活动。“三同”, 即同年级、同学科、同教材, 整个教研活动过程分为“选课、备课、说课、上课、评课、定课”“六步”。它与一般的教研活动在价值指向上有明显的区别, 它关注的是现实问题的解决与教师的专业成长, 并注重加强“五次行动、五度反思”教研环节, 不断增长教师的专业智慧。

5. 形成课程案例, 增长专业智慧

主题文化节活动后每位教师都要形成一个课程案例, 以便于指导教师对今后活动的二度实施和开发。案例内容可以包括活动背景、活动目标、主题确定、活动时间、活动年级、活动任务、活动准备、活动具体实施过程 (确定主题、实施阶段、课题总结、成果展示、活动延伸、活动评价) 、活动反思, 还应包括附件:典型课例、活动照片、活动评价表表格、文本 (计划、问卷调查表、访谈记录) 、学生成果、活动体会 (学生、教师、家长体会) 及媒体报道。迫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压力”, 课程指导教师必须着力研究具有本土特色的课程内容, 而且还要配合综合实践活动所开展的“主题”教育, 不断拓展教学内容, 改变教学行为。实施这样的主题文化节, 几乎全校的每一位老师都参与了开发,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深入人心, 对教师变革课堂教学方式产生了积极影响, 提高了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同时, 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样态促成了他们的两个转变, 一是从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向注重能力的培养, 二是从以试卷评价为主转向多方面的综合评价, 也因此提高了学习、工作的兴趣和效率。

浅议武汉如何开发建立主题乐园 第5篇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07级旅游管理2班,杜思远)

摘要:主题公园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主体内容之一,也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中国的主题公园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2010年起,中国将进入一个大型主题公园发展的新时期。而武汉作为中部崛起的重要城市,开发主题公园也是推动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一大亮点。而今年起准备策划在武汉投资建立的三座大型主题公园:武汉东湖欢乐谷、蔡甸世贸嘉年华、“未来世界”将为武汉旅游业发展推开崭新的篇章。

关键词:武汉,主题公园,旅游业

2006年,两会确定“十一五”是中部地区战略的全面实施阶段。中部崛起战略是国家调整东部与中西部差距的重要举措,对于中部地区来说无疑是新的发展机遇作为中部核心城市之一的武汉,应该抓住这一机遇,加快发展步伐,实现中部崛起的龙头作用。武汉市连接南北、承东起西、九省通衙,是全国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物资集散中心。2008年全年武汉市地区GDP生产总值3960.08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4.70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1827.65亿元,增长17.7%;第三产业增加值1987.73亿元,增长13.5%。同年武汉市海外旅游人数为53.4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25429.03万美元,国内旅游人数4612.79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356.01亿元。故而,近年来武汉市在经济发展特别是在以旅游业为首的第三产业的发展上,有着显著的提高,武汉市打造属于自己的旅游品牌前景乐观。

从2009年起,武汉已经先后拟建投资建立蔡甸世贸嘉年华、武汉东湖欢乐谷、未来世界三大主题公园,预计在未来两年里武汉市将会启动建立起这三座大型主题公园。

(一)东湖欢乐谷

东湖欢乐谷将是深圳华侨城集团与东湖风景区管委会联合打造的大型文化旅游项目,总投资40多亿元,融主题公园、都市娱乐、文化休闲、主题酒店等于一体。目前有关欢乐谷用地拆迁工作正在开展,渔光村和东湖村将整体搬迁,这也意味着欢乐谷将落户渔光村片区,与东湖梨园广场相隔不远。准备于2011年10月前,完成主体公园一期,实现试营业。

(二)蔡甸世贸嘉年华

由香港世贸集团拟投资的蔡甸世贸嘉年华商业和酒店项目位于武汉市蔡甸区文岭地区后官湖畔的一个半岛上,项目的规划包括超大型室内主题乐园、消费体验中心、星级酒店、国际会议中心和生态居住区等,武汉蔡甸区为该项目的首批腾地已经达到6000亩。该项目投资规模达到450亿元人民币。建成后,该项目预计的年接待游客能力达到2000万人次,给当地提供就业岗位10万个,每年营业额可达100亿元,为地方创造税收10亿元以上,5年后即可建成。

(三)“未来世界”

法国拟投资1.8亿欧元在汉建设的“未来世界”主题公园是与迪斯尼乐园、环球影城齐名的文化创业产业项目。武汉“未来世界”主题公园规划选址在硚口区

竹叶海公园,建设项目用地约100-180公顷,将划分为“大型主题公园”、“法式旅舍群及公园商业配套”、“高尚商务创意区”三大园区。其中,“大型主题公园”包含26个可容纳1600人的大型室内景点,1处水幕激光山地节目景点,6个节目演出点,8家餐饮点与3家纪念品商店,所有建设均采用现代节能环保技术;“法式旅舍群及公园商业配套”包含法式酒店、商业、会展和婚宴区。武汉“未来世界”主题公园周边有大型项目东方马城和宜家MALL。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武汉城市圈著名的商贸服务、旅游休闲景区和中法文化交流中心。预计建成后每年可吸引400万名游客,年营业额将超过8亿元人民币。服务不仅覆盖武汉,还将辐射中部6省区域,约4亿人受益

武汉三大主题公园的建立,将对武汉市乃至湖北省以及拓展到整个中部的社会经济发展都是质的飞跃,武汉旅游将会由传统的旅游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成为中部崛起的一大契机。

一.武汉市建立主题公园的区位优势: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枢纽

武汉市位于湖北省东部,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长江、汉水交汇处。处于东经l13。41至l15。O5,北纬29。58 至31。22 之间。东西距最大为134公里,南北距最大为155公里。长江与其最大的支流汉水交汇于此,将武汉分为汉口、汉阳以及武昌等三部分,俗称武汉三镇。具有天下之中,南北之中,长江之中的区域地理优势。处于中部中心地位的武汉可以吸收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来此休闲观光。

此外,武汉历来被称为“九省通衢”之地,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武汉是我国公、水、铁、航、信兼具的综合性交通通信枢纽,京广、陇海两大铁路干线在此交汇。它距离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等中国大城市都在 1000公里 左右,是中国经济地理的“心脏”,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维系四方的作用。京广、京

九、汉丹、沪汉蓉、京港5 条铁路干线,以及京珠、泸蓉等 6 条国道在此交汇,武汉正在成为全国四大铁路运输枢纽之一。水运已形成“干支一体,通江达海”的客货运网络,武汉港是我国长江流域重要的枢纽港和对外开放港口。华中地区最大的航空港武汉天河机场,是华中地区唯一可办理落地签证的出入境口岸,为全国四大枢纽机场。主题公园这个新型的旅游产品需要便捷的交通才能吸引更多海内外的游客前往,巨大的区位交通优势无疑极大促进了武汉旅游产品的可进入性。

(二)适宜的自然环境和独到的科教人文环境

武汉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总体气候环境良好。充足的水资源,全市共有水域面积2205.06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5.79%。居全国大城市之首。适宜的旅游环境和充沛的水资源,为海内外游客来此休闲度假旅游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必备的物质基础。

武汉一直是中部的科教文化的中心,科教综合实力居全国大城市第三位。拥有包括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 69 所普通高校,100多万在校大学生。为武汉市人文、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和保证。这些高校大学生特别是旅游专业学生将成为推动武汉旅游业的后备军,也将使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大大的提高,为游客提供更加优秀的旅游及相关服务。此外,对于主题乐园的建设与规划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重要的经济区位

在我国经济发展格局中,中部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位置,武汉又是中部的关键城市。在我国经济地理圈层中。武汉处于优越的中心位置,是我国中部地区的经济中心,与邻省的长沙、郑州、洛阳、南昌、九江等大中城市相距600公里左右,与京、津、沪、穗、渝、西安等特大城市均相距在1200公里左右。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武汉市可以抓住这样的机遇大力发展经济,并且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旅游服务设施,只有具备了完善的各项配套设施才能进一步更好的发展旅游业,建立主题公园同样也需要完备的游乐、餐饮、住宿、购物、会议等多方面的设施,稳健的经济是旅游业发展的强大支撑。

(四)良好的投资环境

武汉市地处长江中游。是中国内陆最为开放的城市.也是我国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较好的城市之一。最近几年.武汉市政府加大力度改善投资软环境,逐步改武汉市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执法环境、服务环境、信用环境和社会环境的 建设,并取得了初步成果。城市内部交通畅通,基础设施优良,服务设施齐全。并颁布实施了鼓励外商投资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建立和完善了招商引资项目库。目前武汉市区内已经设立了两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并都享有国家赋予的投资优惠权。武汉市即将建立的三大主题公园分别是由深圳、香港、法国的投资商看中了武汉良好的投资环境,而准备在武汉投资建立主题乐园。

虽然在武汉投资建立大型主题乐园具有各方面的区位优势,但是武汉旅游业在近年来的发展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以至于旅游业发展缓慢。武汉旅游业仍处于一种高速度,低质量的发展模式。据分析数据显示:2007年以来武汉市旅游外汇收入和总收入分别占湖北省同期收入的55.21%和29.05%,但是从更大的区位范围来看,这个集中度还相当低;其次从旅游总收入占武汉市GDP的比例来看和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比例来看,虽然达到10%和20%,但是离支柱性产业还有相当距离。

二.武汉建立主题乐园障碍分析:

(一)多头管理,条块分割,各自为政。仅以汉阳区为例,汉阳区全区108平方 公里,旅游景点达22处之多,可谓覆盖了汉阳全区,但22个景点却由17家部门来管理,形成不了统一规划、整体开发。在主题乐园开发过程中,要在适时的做出正确果断的决策,如果开发商总是需要与诸多部门反复磋商,往往贻误了商机,拖延了时间,使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受到损失,也使许多大好资源闲置、废弃。

(二)旅游业机制尚不完善,市场竞争意识不强。旅游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应该有与之相应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模式。但武汉旅游业现仍沿用了老的管理体制。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在不断深化,旅游行业却经营机制不完善,不能适应旅游业这种完全的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主题公园这类旅游产品在旅游业中是一种新型活跃的旅游产品,具有激烈的市场竞争。如即将在上海建

立的迪斯尼乐园等,这些城市在经济区位上比武汉占有更大的优势。所以武汉必须改善原有的旅游机制,为主题乐园注入新的生机。

(三)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保护未受到足够重视。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在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是最基本的旅游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吸引旅游者前来旅游的基础。但武汉市旅游环境却未能受到足够的保护,如东湖湖面面积有杭州西湖的六倍之大,湖面宽阔,水质清澈,峰峦起伏,秀丽多姿,是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但由于东湖周边地区生活和工业污水的不断倾入,使东湖水质受到严重破坏。在武汉建立的主题乐园能够吸引大多数游客,前提是治理城市的环境。

(四)旅游对外宣传、产品促销手段力度不够,争取海外客源缺乏力度。从以往武汉对旅游产品的宣传促销来看,武汉在宣传上有较大的欠缺。作为新建的主题的乐园要统一对外宣传尤其是做海外促销,打造出武汉的品牌,才能让海内外游客了解到武汉主题乐园。目前武汉市旅游客源和收入仍然以国内游客为主,而在争取海外客源、创汇方面缺乏力度。一是没有研究开发国际旅游市场的机构和专班;二是用于海外旅游广告的投资过少,三是缺乏鼓励开辟多条海外旅游线路的政策措施及留住海外游客的市容环境和服务措施。武汉如果想要走上与国际接轨的旅游发展路线,就应该大力争取海外游客,把主题乐园的品牌打出世界。

三、武汉开发主题乐园的对策思考、(一)周密的区位选址论证

首先,主题公园的选址应该定位在经济发达,流动人口多的城市,这样不仅能有客源上的保证。而且可以确保高额投资的回收。据美国华盛顿的城市土地研究所研究。距离主题公园在1小时车程内的地区是其一级客源市场,至少需要有200万人口。车程在3小时以内的地区为二级客源市场,也要有200万人口以上。之外的三级客源市场虽也很有帮助,但不能过分依赖。其次,主题公园在考虑人口因素以外,交通条件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也是必须要考虑的要素。主题公园大都需要占用大面积的土地,因此大型的主题公园一般都选址于城市的边缘。所以,主题公园在选址论证中要充分考虑周边交通条件。

除了上述两个重要条件以外,所在城市的旅游感知形象、周边同类主题公园的分布以及当地政府的扶持程度等,都应该在项目前期作出详细的考察和论证。

(二)独特的主题构思

主题的独特性是主题公园重要特点之一,也是一个主题公园成功的关键。因此,主题的选择对主题公园至关重要。主题的选择必须具有独特,个性鲜明。只有具有强烈的个性,才能对游客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主题是游客在游园过程中的线索,园区内所有的景观设置以及游乐项目都要围绕这个主题。一个成功的主题选择,可以使游客在游园过程中在心里产生一种很愉快的臆想,与主题产生互动。一个独特的主题,也可以使增加游客的重游率,因为只有到这个乐园才能体验到这种新奇和愉悦。

以“未来世界”为例,“未来世界”由法国投资建立,必将带有浓厚的法国文化特色。武汉历史上与法国一直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许多投资项目都设在武汉,具有法国特色的文化建筑和街道等也在武汉可见。如果能够利用这种独特的异域风情,开发特色的旅游景点和“未来世界”相辉映,并设计出特色的娱乐项目以此来吸引旅游者,未尝不是另一种旅游亮点。

(三)围绕主题不断创新

张广瑞总结国外主题公园的经验,提出了“主题是主题公园的灵魂,创新是主题公园的生命。”主题乐园要保持长盛不衰,就必须不断创新游乐项目,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凡是成功的主题公园,在运营过程中都很注重退陈出新,在新产品的研究开发上投入大量的资金。例如,迪斯尼被誉为是一座“永远建不完的迪斯尼”,根据时代的变化,尽量利用现代化的电子设备,每年补充创新娱乐内容和设施的迪斯尼多年一直是惯用“三三制”,即每年都要淘汰1/3的硬件设备,新建1/3的新概念项目,使游客常玩常新。

武汉在建立主题公园时也要不时的推陈出新,在建立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提高服务水平的同时,围绕主题,建立出更多的新型的娱乐项目,让游客经常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并且要打破原有的传统观光式旅游,创造出更多具有娱乐性、趣味性、参与性的旅游产品。

(四)开辟多元化的利润增长点

主题公园的收益不应依赖门票的价格,仅靠门票的收益也很难收回巨额的投资。主题公园经营者应开辟多元化的利润增长点。首先,经营者加强园区内的服务管理,增加游客在园区内的消费。其次,注重品牌建设,树立品牌形象。知名的主题公园品牌在市场竞争中体现出很强的优势,意味着高市场占有率。主题公园的开发经营者要着重树立公园品牌形象,以此加强公园产品的核心竞争能力,提升游客价值。最后,在品牌建设过程中,要围绕主题做好产品的深度开发。

武汉不能仅停留在对主题乐园门票的收入上,而是要通过发展主题乐园从而带动吃、住、行、游、购、娱等各方面相关行业的发展和盈利。这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才能把主题公园办好,创造更大的价值。

(四)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及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个好的生态环境是吸引旅游者的一大基础,也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以东湖欢乐谷为例,它的建成无疑不是对东湖风景区的对外宣传的一次大好契机。东湖风景区最近几年来的发展一直处于滞后状态,它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但影响力、游客量远不及杭州西湖。今年“五一”期间,共接待游客14万人次,旅游收入仅151.17万元。除了环境的治理问题外还缺乏有效的对外宣传促销力度。在开发东湖欢乐谷的同时,不能放松对东湖生态环境的保护。东湖欢乐谷的建成必将吸引的游客来东湖度假旅游,这对当地的环境必然产生一定的冲击。首先,在湖水的治理上,政府应该拿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再是,要建立好相关生态环境的管理机制,以保护为主,治理为辅。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主题公园这种都市型旅游休闲产品将逐渐成为人们闲暇游憩的主要消费对象。中国将成为世界主题公园巨头竞争的主场地。粤港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和国内主要城市,是业界主要争夺的市场。中国主题公园市场的崛起大大激发了本土品牌发展壮大的愿望,国内大型旅游公司、主题公园公司将加速发展和产品多元化。中国将进入一个大型主题公园发展的新时期,除了国内品牌国际化、国际品牌国内化之外,在产品上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而武汉市作为主题公园的新兴旅游市场,从区位优势来看,具有乐观的发展前景,但我们的不足和需要重视的问题应该让我们随时保持警惕,武汉建立主题乐园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只有不断完善旅游行业的不足,更好的展现自己的优势,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9月《中部崛起中武汉的区位优势与开发策略》

2.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3年第6期《武汉市旅游业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探析》

3.中国论文下载中心《中国主题公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作者:

张晓振

主题图:在二度开发中走向实效 第6篇

一、把握内涵,灵活改编,找准教学的最佳切入口

教师是主题图资源的运用者,更是主题图资源的开发者。因此,在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现有的学习起点和生活实际,在认真解读教材、正确把握内涵的基础上,灵活地改编主题图,使其真正发挥最大的价值。

如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一年级“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中有一幅主题图是“小猫观金鱼”:13条金鱼,花的有8条,黑的有()条;13条金鱼,黑的有5条,花的有(?摇?摇?摇)条。图中“想加算减”的暗示太明显,因为两种不同颜色的金鱼数量本来就是已知的,无法体现算法的多样化。有个教师将主题图“小猫观金鱼”改为“小朋友捉迷藏”:

有13个小朋友在树丛里玩捉迷藏的游戏,8个小朋友在寻找,()个小朋友躲起来了;有13个小朋友在树丛里玩捉迷藏的游戏,5个小朋友在寻找,()个小朋友躲起来了;游戏重新开始后,7个小朋友去寻找,( )个小朋友躲起来了……

捉迷藏游戏是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问题的呈现比较自然,通过改编,避免了教材主题图“想加算减”算法的暗示,而且随着游戏人数的变化和游戏双方的转换,出现十几减八、十几减七、十几减五等多种退位减法的形式。这样的改编,使问题情境更具现实意义,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因而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笔者认为,教材提供的主题图,仅是教师在预设教案时的参考依据。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须根据学生现有的学习起点和生活实际,在认真解读教材、正确把握内涵的基础上,灵活地改编主题图,在教材文本与儿童现实的交叉点找准教学行进的切入口,使主题图体现出应有的教学价值来。

二、去繁就简,突出重点,助推信息的准确提炼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各种感受器官的感受性都有一定限度,当人们在某一瞬间注意事物尤其是较复杂的多种事物时,往往并不能清晰、准确地感知它的全貌。同时,知觉也具有选择性,一般倾向于将某个特定事物或事物的某一部分当做注意的对象。由于教材中有些单元的主题图色彩丰富,信息量多,又因为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不同,观察视角和注意点就不一样,因而学生的注意力往往会偏离核心的数学问题,在细枝末节上流连忘返,难以将精力集中指向数学学习。因此,教师要对主题图作适当处理,摒弃主题图华丽的外衣,挖掘出主题图中蕴涵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和理解。

如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二年级“乘法的初步认识”主题图,有过山车、小火车、摩天轮等活动项目,呈现的游乐场情境图信息量大,学生很难找到相同的加数,体会不出用乘法计算的必要性。有个教师对“乘法的初步认识”主题图的教学作了如下处理:

首先通过媒体演示,让学生整体观察动态化的游乐场,说一说自己喜欢的游乐项目、每一个活动中小朋友的人数,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接着,暂时隐去过山车、摩天轮等活动画面,重点呈现小朋友乘小火车的场景:每排3人,一共4排,算一算乘小火车的人数,并说一说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然后,将小火车的车厢逐渐增加到8排、9排,再计算乘小火车的人数,引出乘法的意义等知识。

最后,再次呈现过山车、摩天轮等活动图片,计算参加活动的小朋友的人数。

通过以上的教学处理,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视角集中在计算乘小火车的小朋友人数上面,排除了其他活动项目对数学学习的影响;再通过增加小火车车厢的数量,加大了加法计算的难度,从而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自然地引出乘法的意义;最后通过计算其他活动项目的人数,进一步巩固数学知识,让学生体验“在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回到主题图中应用”的过程。

三、化静为动,逐步展现,促进图意的有效解读

主题图通过一定的生活场景、活动场景来呈现数学学习素材,也就是将数学知识蕴涵在画面之中。然而,由于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的局限,有时学生很难理解主题图所表示的含义。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的主题图是一幅生动有趣的游乐场情境图,图中有摩天轮、高空缆车、小火车等学生感兴趣的游乐项目,但要发现数学意义上的平移和旋转就比较困难。一个教师对“平移和旋转”的主题图教学进行了如下设计:

1.仿真场景,激发兴趣。

将教材中主题图设计成动态形式(去掉跷跷板、荡秋千两个属于摆动类的项目,增加了一个垂直的青蛙跳的活动项目),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的活动项目有哪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初步感知,建立表象。

说一说自己感兴趣的活动项目是怎样运动的,并用手进行比划。

3.揭示特点,形成概念。

(1)分类:根据运行方式的不同,对活动进行分类。大风车、摩天轮、旋转木马这些活动为一类;小火车、滑滑梯、高空缆车、青蛙跳这些活动为另一类。

(2)展示特点:重点展示小火车、青蛙跳两个活动的运行方式。

课件演示:将小火车车厢简化为一个长方形,将青蛙跳中的人物简化为一个个圆圈,动态演示它们的运行方式——沿着直线进行移动。

(3)揭示概念:像小火车、滑滑梯、高空缆车、青蛙跳这些活动都是沿着直线移动的,这种现象叫做平移。

4.回归生活,加深理解。

(1)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平移现象?

(2)做一做:做几个表示平移的动作。

这样,通过将静态的主题图还原为动态的场景,蕴藏在主题图中一时难以发现的平移的运动特点逐步显现出来,这样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发挥了主题图承载知识、发展能力的作用,促进了数学知识的建构,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了平移现象。

四、巧问妙联,循序推进,实现教师的有效引导

面对情趣盎然的主题图,学生有时一个比一个观察得细致入微,一个比一个回答得啼笑皆非,数学课成了一节看图说话课。待教师辛辛苦苦把学生拉到数学学习轨道上来,十多分钟已经溜走了。那么,如何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促进学生与主题图的深层对话呢?笔者认为,教师在理解教材“主题图”内涵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好“先知先觉者”的作用。

合理设置问题空间,引发学生有效思考。提问是课堂的骨架,一个好的问题应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探索空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如“仔细观察情景图,你发现了什么”这一问题空间太大,学生往往不着边际地回答。教师可以通过增加条件设置调节问题空间,改为“仔细观察情景图,你发现了哪些与数学有关的信息”,让学生在合理的思维空间里作有效的思考。

适时跟进追问,引导学生理解问题本质。在教学中,教师往往通过设问的方式来启发学生观察主题图,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在学生回应反馈后,教师要适时追问和补问,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本质。如在一年级上册“6、7的认识”的教学中,当学生通过观察主题图得出教室里的桌子、椅子分别可以用6、7表示后,教师可及时追问“还可表示什么”。通过追问,把归纳抽象出来的6、7再一次与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丰富学生的数学表象,加深对数字的理解,引导学生经历从生活到数学、再从数学到生活的完整的学习过程。(作者单位:浙江省上虞市教育体育局教研室)

作者简介:小学高级教师,浙江省绍兴市学科带头人。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工作,倡导“朴实、简洁、有效”的数学课堂。在报刊发表了《深层对话:数学课堂的倾心追求》《“数学广角”的灵魂:数学思想方法》等数十篇论文。

□责任编辑 邓园生

文化开发主题 第7篇

关键词:九龙山,茶文化,主题旅游,旅游产品

1 引言

中国是茶叶的起源地, “四大茶区”、“十大名茶”享誉世界。自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问世起, 茶作为一种文化开始逐渐盛行, 民间种茶、饮茶等习俗相继出现。茶早已从单纯的饮品上升为一种境界, 成为了一种修养。国内茶文化历史悠久的产茶区, 将茶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 建设了一批茶文化主题旅游区, 如浙江杭州的中国茶叶博物馆、云南临沧茶文化风情园、福建漳浦的天福茶博物院[1]等。这些园区的建设使茶文化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传承和升华, 传统茶产业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然而近几年, 由于茶主题旅游区数量日益增加, 项目产品出现千篇一律大同小异的现象, 国内茶文化主题旅游产品的开发也遇到了瓶颈。因此, 不少学者另辟蹊径, 提出诸如茶文化组合型产品开发[2]、茶文化生态可持续旅游模式[3]、绿色化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4]、“点、线、面”茶文化深度产品设计的探讨, 茶文化旅游产品更加趋于综合化和组合性, 更加注重当地其他自然风景、民俗文化元素的挖掘与融入。

2 温州市文成县九龙山茶产业概况

九龙山位于温州市文成县峃口镇平和社区, 茶叶是当地的主导产业, 基地茶园面积4166亩, 茶叶年产量约50t, 是全县茶园面积最多, 最集中的区域。2012年起, 为了响应国家一号文件中“鼓励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和温州市“三边四化”、“两区”建设等政策, 当地积极围绕茶叶这一特色优势农产品, 以“茶”为主题, 推进农业产业化, 提升农业附加值, 加快发展都市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和农家乐项目[5]。而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首要问题是九龙山茶旅游产业如何在当前竞争激烈的茶文化旅游市场中寻求差异化的发展空间。

因此, 本文针对温州市文成县九龙山主题旅游产品体系设计, 结合现有的景观生态资源, 通过挖掘茶文化与当地风俗文化、旅游要素, 提出了多文化融合的茶文化精品路线的旅游产品设计构想, 以期为其他类似的茶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提供参考。

3 九龙山茶文化主题旅游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九龙山是温州至文成的东大门, 交通十分便利。该区域内拥有依山傍水的自然山水景观, 加之初具规模的九龙山茶场、古朴宁静的东方古村落、香火旺盛的灵德寺等, 是旅游度假的黄金宝地。九龙山开发以茶文化为主题的生态旅游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同时也十分有必要, 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旅游资源丰富, 但资源分散待整合

九龙山茶文化主题旅游从56省道大垟口村起到九龙山茶场共约11km, 涉及大垟口村、梅垟下村、东方村3个行政村, 沿线旅游资源众多, 类型丰富。如大垟口村新兴产业———根雕文化, 是自然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体现了当地村民高超的艺术工艺和丰富的想象力。梅垟下村灵德寺有着较为浓厚的佛教文化, 曾多次举办了“一宿觉”禅修营、“十一”禅修活动, 吸引了全国各地信徒。东方村文化底蕴深厚, 尤以耕读文化为最, 古村内有多处明清古建筑被列为文成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目前这些珍贵的人文自然资源还处于各自为伍, 分散发展的状态, 它们规模不大, 旅游吸引力不足。而这些人文自然景观恰恰都与当地的主导产业———茶叶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比如寺庙和茶叶, 自古“名寺出名茶”, 特别是在南方寺庙几乎都是“庙庙种茶, 无僧不茶”[6]。因此, 假如能挖掘这些文化与茶文化之间的联系, 开发有特色的边缘旅游产品, 将分散的文化有效地串联整合, 那么这条九龙山茶文化精品路线必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3.2 茶文化旅游刚起步, 但历史发展机遇良好

温州是茶叶的主要产地, 茶叶产量和茶园种植面积都十分喜人, 虽然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旅游刚刚起步, 茶文化旅游收入还不理想, 茶叶主题休闲旅游路线还很不成熟。但是2014年温州早茶节上, 文成县的“文成贡茶”作为全县茶叶统一公用品牌获得了“冠名”权, 表明文成茶叶产业正走上区域协同发展之路, 茶叶产业的区域影响力在不断扩大。

另一方面, 文成县一直在精心培育旅游产业, 2013年提出了“全域景区化, 打造旅游一号产业”的口号。据统计, 文成县2013年全年接待游客382万人次, 旅游综合收入19.2亿元。因此, 假若九龙山茶文化精品旅游路线能够依托周边现有的重点景区如百丈飞瀑、铜铃山、刘基故里等, 发挥景点的带动作用, 打响知名度, 那么在项目开发的前期游客量是能够得到保证的。

3.3 差异化的旅游定位, 满足了多元化的游客需求

北京大学陈传康教授旅游产品三个层次的理论为:基础层次的观光旅游、提高层次的娱乐和购物旅游以及专项层次的度假、宗教、会议和节事旅游等[7]。九龙山茶文化主题旅游路线属于专项层次, 它主打为游客提供茶科普、茶度假、佛茶体验等服务, 满足游客追求心灵宁静祥和的需求, 是相对静态的文化品质游。而百丈飞瀑、铜铃山等自然风景名胜区大多为基础层次的观光旅游, 让游客观赏山河、湖海、地貌、森林、动植物等自然风貌和文化遗迹, 是相对动态的科普健身游。因此, 九龙山茶文化精品旅游路线与其他景点存在差异化定位, 满足了游客多元化的需求。

4 茶与其他文化融合的理论研究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茶的精神渗透了各个领域, 包括诗歌、绘画、书法、宗教等领域, 这些文化之间又相互融合, 积累了更加丰富的茶的精神文化。在九龙山茶文化主题旅游中, 茶与根雕、茶与佛教、茶与古村落等均有一些历史渊源。

4.1 茶与根雕

根雕, 是以树根 (包括树身、树瘤、竹根等) 的自生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 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 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术形象作品[8]。根雕的历史可追溯到原始社会, 隋唐趋于繁荣。在唐代, 根雕艺术品出现了一些根制实用品、陈设品和家具, 根雕茶具便是其中的一类。根雕茶桌是茶与根雕的完美结合, “化腐朽为神奇”, 是集实用、艺术、欣赏、收藏于一体的艺术品。每件产品都是唯一的, 深得名人雅士的喜爱, 是收藏界的新宠。中国根雕之都———福建建瓯市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规模化生产根雕茶桌工艺品, 拥有企业290余家, 年产值达16.2亿元, 产品被广泛用于博物馆、展览馆、展厅、大堂、公司、酒店、茶楼、家庭等高端场所。

茶艺和根艺本不同类, 但也有相通之处, 相通之处在于“韵味”。茶讲究味道醇厚, 过齿留香, 回味无穷。根艺则是百看不厌, 揣度思索, 形神兼备。两者都必须有韵味, 都是耐人寻味的艺术精品。

茶艺与根雕都取材于大自然, 根雕充分利用了树根的自然造型, 茶叶是南方之嘉木, 保健饮品。两者朴实而毫不虚夸, 都是大自然的精华。

4.2 茶与佛教

在五大宗教中, 佛教与茶文化的渊源虽然不是最早的, 但却是贡献最大的, 它贯穿了茶文化发展兴盛时期。古有“茶中有禅、茶禅一体、茶禅一味”之说。意指禅与茶叶同为一味, 品茶成为参禅的前奏, 参禅成了品茶之目的, 二位一体, 到了水乳交融的境地[9]。中国名优佛茶众多, 如四川蒙山茶、武夷岩茶、普陀山的普茶、黄山的云雾茶、大理的威通茶等。

茶与禅相通之道均重在主体感受, 非深味之不可。饮茶需心平气静地品味, 讲究井然有序地啜饮, 以求环境与心静的宁静、清静、安谧。参禅要澄心静虑地体味, 讲究专注精进, 直指心性, 以求清逸、冲和、幽寂。茶禅共同追求的是精神境界的提纯与升华, 从而开辟了茶文化的新途径[10]。

茶和佛教的发展历史形影不离。茶在禅门中由特殊功能到以茶敬客乃至形成一整套庄重严肃的茶礼仪式, 最后成为禅事活动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另一方面, 茶是佛教的灵魂, 佛教视茶为神物, 唐人陆羽因茶顿悟, 达到以茶通心的禅境。

4.3 茶与古村落

倘若细究中国茶史, 大多茶艺歌舞、茶事活动都来自于民间, 各地的古村流传着不少地方特色的茶俗活动。深山古乡中, 生活节奏缓慢, 人文韵味浓厚, 最适宜种茶品茶。古村落农家的古朴气息, 配上品茶区, 以及当地特色的茶艺表演, 可谓珠联璧合。

茶与古村落相通之处在于两者均有较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古朴有内涵, 值得细细体会, 用心感受。有形的古村落作为茶文化的载体, 将其打造成品茶、购茶、赏茶和休闲的场所, 充分体现茶文化的内涵和农村茶乡的特色。而茶园则可作为古村落开放的大公园, 秉承“古韵茶香, 田园村落”的理念。

茶产业结合古村落旅游产业, 大力发展农家乐休闲产业, 由此谱出一曲崭新的现代产业之歌。农家乐休闲产业的迅速发展, 实现了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 使茶农从传统的农耕时代种茶、卖茶向现代商业文明的“泡茶”转变;而为了更好地发展茶产业, 也促进了古村落面貌及卫生条件的改变, 两者交相辉映, 携手更好地发展。

当然, 九龙山茶文化主题旅游路线中, 与茶有关的文化还有很多, 如茶与农耕文化发展起来的“种茶—采茶”体验文化, 茶与音乐舞蹈传统文化发展起来的茶歌舞表演文化等等, 本文不一一阐述。

5 多文化茶主题旅游产品的组合开发构想

5.1 九龙山茶文化主题旅游产品体系

基于茶与根雕文化、佛教文化、古村落文化相通之处的理论研究, 结合与茶文化相关的其他文化内涵挖掘, 本研究整合提炼了各文化内在的旅游价值, 提出了一套凸显当地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的构想。

5.1.1 多文化主题组合设计

九龙山沿线的6个重要节点与茶文化融合进行功能提升, 6个节点赋予6种文化, 划分6类功能, 串联出一条集观光、娱乐、体验、度假为一体的茶文化精品旅游路线 (图1) 。分别为:茶与根雕为主的茶艺术展示功能块、茶与农耕为主的茶农事体验功能块、茶与美丽乡村为主的茶品味鉴赏功能块、茶与佛教为主的茶主题禅修功能块、茶与古村落为主的茶民俗古街功能块、茶与庄园为主的茶生态农庄功能块。

5.1.2 丰富的茶文化旅游产品

6个节点的九龙山茶文化旅游产品虽各有主题, 但却是紧密联系, 相辅相成的。大多游客可以学习考察茶事, 体验炒茶制茶, 可以去茶庄品尝体验自己的劳动成果、欣赏古村落的茶艺表演, 最后到茶园农庄与友人茶话度假, 感悟人生。而少部分游客则可直奔或茶主题禅修或根雕艺术鉴赏等区域, 开启心仪的深度主题游。

5.2 九龙山茶文化主题旅游项目设计

5.2.1 茶艺术展示———大垟口茶道展示区

该区域位于九龙山茶文化精品旅游路线的起点, 是接待游人的主要场所。规划吃、住、娱一体化设施, 注重根雕文化、品茶文化、养生文化的研究, 形成茶文化综合区。大垟口村的根雕文化融入茶文化, 设置根雕茶具展示馆, 介绍根雕的起源、发展历程、根雕艺术品制作等科普知识, 发展以根雕茶桌、根雕茶几等为产业特色的艺术鉴赏。扶持企业培育根雕文化交易市场, 举办温州根雕艺术文化节。

5.2.2 茶农事体验———平和坑茶事养生区

茶事是茶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茶事体验是茶文化的娱乐性与观赏性的有机结合。该区域设计定位成“茶事体验, 生态养生”。在原有茶山的基础上, 建设约300亩茶叶生产基地, 让游客不仅可以体验采茶、制茶、泡茶乐趣, 而且还可以参观茶叶的生产过程与生机盎然的种植场, 在品尝甘醇茶水的同时, 融入到当地的茶文化氛围之中, 全面接触茶的采摘、炒茶、茶艺、品茶的全过程。此外, 在茶园中开辟一处趣味性的茶园迷宫, 供小孩子嬉戏游乐, 增加娱乐性。

5.2.3 茶品味鉴赏———梅垟下茶庄风情区

梅垟下村是为温州市“美丽乡村”示范点, 近年来村庄沿溪公园景观绿化进展良好。该区域以当地的风俗习惯、茶叶茶具、茶艺或乡村田园风格为主线, 提供茶品、香茶, 吸引游客休憩住宿。通过对农家院子和乡土院落式建筑稍加修葺改造, 统一建筑风格来凸显茶文化主题, 开展庄园式的茶庄个体承包经营。农房立面统一采用白墙灰瓦加入中式元素, 打造古朴与现代相融合的新中式风格。

5.2.4 茶主题禅修———灵德寺禅茶宗教区

梅垟下村灵德寺规模庞大, 寺内保留国内知名书法家的墨宝, 文化氛围浓厚。规划将茶文化融入到寺庙景区, 主打高端“茶禅养生”, 通过禅修课程、佛果采摘等方式体现“茶禅一味”的理念。寺内开办“禅修养生班”、茶宴、无我茶会等。户外, 利用寺庙对面蜜柚林, 开发寺庙农业产业。适当开发“心灵净土”、“心灵净果”等农业项目, 吸引信徒认养果树、观光采摘等。

5.2.5 茶民俗古街———东方村茶艺古街区

东方村结合古村保护, 重点提升村庄的整体风貌, 再现传统的戏楼、戏院、集市和广场, 开发历史文化广场、展览馆、古玩收藏等, 为游客提供茶文化交流的场所。东方古村遗存风貌在修缮整治的基础上, 修复重点建筑, 恢复古街风貌, 激活古村旅游功能。

5.2.6 茶生态农庄———九龙山茶园观光区

九龙山茶园 (日省名茶精品园) 是目前温州市龙头企业———文成县日省名茶开发有限公司的茶叶生产基地之一, 年产茶叶300t, 销售额4200万元以上。主产“日省”牌半天香茶叶是“浙江名牌产品”, 多次获得国内外名茶评比中金、银奖。规划将其打造一个集名茶种植与加工、旅游观光、风光摄影、生态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的茶文化观光体验园, 满足商务会议、休闲度假的需求。农庄内可针对青少年开展夏令营生态科普游, 请专家为他们讲授茶艺、茶礼, 培养他们兴趣爱好。

6 结论与讨论

茶文化旅游是未来茶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 文成九龙山茶文化旅游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 主题旅游路线周边人文旅游资源丰富, 历史发展机遇良好。本文在分析九龙山茶文化旅游开发优劣势的基础上, 整合了当地多元化的自然人文资源, 开发出一条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旅游产品体系。该体系深度挖掘了根雕文化、农耕文化、古村落文化、佛教文化等文化的核心价值, 同时又与茶文化相融合开发出了一系列的旅游组合产品, 有效地实现了当地茶文化旅游的转型升级, 进一步提高了当地文化旅游的核心吸引力。

当然, 九龙山茶文化主题旅游的合理开发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任务, 本研究提出的温州九龙山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体系只是笔者的一家之见, 旅游产品体系的开发也将遇到各种困难与挑战。比如由于九龙山范围内的大部分用地都属于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林地, 旅游项目的建设会不可避免地遇到保护与开发的矛盾, 特别是茶艺表演场所、茶文化展示博物馆等永久性建筑的建设。目前本研究已尽量利用原有的民居建筑和农林地, 采用立面改造、景观美化、茶园改造等方式, 赋予它们新的形式和功能, 节约建设成本, 以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最大保护。

总之, 随着乡村文化旅游研究的不断深入, 九龙山茶文化主题旅游产品体系的开发与设计也将不断地深入完善。至于旅游产品开发的实际成效, 还待市场进一步的检验与考量。

参考文献

[1]杨坤武, 明庆忠, 李庆雷.基于深度旅游理念的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J].昆明大学学报, 2008, 19 (4) :48~51.

[2]文南薰.茶文化旅游产品组合性开发研究——以普洱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为例[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07 (2) :81~85.

[3]李维锦.茶文化旅游:一种新的文化生态旅游模式——以云南茶文化生态旅游为例[J].学术探索, 2007 (1) :137~140.

[4]吴倩.茶文化绿色生态旅游发展思考[J].贵州农业科学, 2011, 39 (12) :275~279.

[5]温州市人民政府.2013年温州市政府工作报告[R].温州:温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2013:8~10.

[6]程晓丽.九华山佛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7, 23 (12) :1148~1150.

[7]陈传康.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的理论和案例研究[J].旅游论坛, 1986, 1 (1) :14~20.

[8]马红艳.浅谈根雕艺术[J].金田, 2012 (3) :98.

[9]张锦绣.茶文化与宗教文化初探[J].大观周刊, 2011 (44) :23~23.

文化开发主题 第8篇

茶文化与旅游自古以来就关系密切。茶文化与旅游相互促进、互相交融, 茶文化也因其底蕴深厚而成为旅游的重要资源。从黎族人民采摘五指山的野生大叶茶算起, 海南茶事已有近千年历史, 茶叶品质高, 茶文化底蕴深厚, 绿茶中的五指山绿茶和白沙绿茶更是享誉海内外。海南的主要绿茶产区景色优美、民族风情浓郁, 有着发展绿茶文化主题旅游的天然优势。开发绿茶文化主题旅游不仅弘扬了海南的茶文化, 丰富了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 也使得海南的旅游产品更加多样化。

一、海南省绿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1、海南具有发展茶文化旅游的政策条件

2009年, 将海南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岛被提升为国家战略, 在国发[2009]44号文件《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指导意见:着力提高旅游业发展质量, 打造具有海南特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旅游产业体系;逐步将海南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祥和的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打造精品旅游景区。科学规划和布局景区景点, 精心设计旅游线路, 优化时间、空间配置, 逐步形成区域特色明显、山海互补的旅游格局, 塑造“阳光海南、度假天堂”的整体旅游形象。

依据《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 随着提高旅游, 会展, 生态建设, 农业等行业的发展质量, 将茶文化的发展整合其中, 构建魅力独特的茶文化传播体系, 培育具有海南地域和民族特色的茶文化旅游产品是海南旅游产品推陈出新的重要手段。

2、海南有着适宜开展茶文化旅游的气候

茶叶种植产业是茶文化旅游发展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依托。海南岛属典型的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 四季不分明, 夏无酷热, 冬无严寒, 气温年较差小, 年平均气温高, 干季、雨季明显, 冬春干旱, 夏秋多雨, 多热带气旋, 光、热、水资源丰富。茶叶具有喜温暖湿润, 较为耐荫、需水肥、怕冻、怕旱的生态特征, 而海南的气候特别适合茶树生长。另一方面, 优质的气候资源也能保证各类茶文化主题旅游活动的开展。

3、海南茶历史源远流长, 茶文化底蕴深厚

海南的很多茶叶种植基地都地处黎族自治区, 例如五指山、白沙县等。这里的茶文化和黎族文化相熟渗透、影响, 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茶文化。文化是发展旅游的动力和根源, 有独特文化魅力的旅游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旅游。海南的特色茶文化不仅是发展茶文化主题旅游的资源, 更是旅游市场号召力。

4、主要茶叶种植区风景优美, 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海南产业种植区多位于植被丰富, 景色优美的山区, 不仅茶园可作为旅游吸引物, 周边的地文、水文、人文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例如, 著名的五指山水满地区, 水满乡地处五指山脚下, 五指山是海南五大原始森林之一, 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原生热带雨林之一。除了茶叶, 水满还有“小黄牛”、“五脚猪”、“水满鸭”、山兰米饭和用山兰米酿造的米酒等风味特产。除此之外, 这里还有黎族织锦为代表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旅游资源。类型多样的旅游资源为发展茶文化旅游提供了更多的组合元素。使茶文化旅游不仅主题鲜明且内容丰富。

二、海南省绿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现状

目前, 海南旅游市场上“茶+旅游”的组合主要体现在旅游观光中的茶艺展示和旅游购物环节, 尚无茶文化主题旅游线路, 更没有以绿茶为主题的旅游产品。在课题组调研过的五指山和白沙等绿茶产区, 各类茶园均没有开展过任何形式的茶文化主题旅游, 部分国营茶园表示他们不会开展这类旅游活动。少数民营茶园对这类茶文化主题旅游产品有浓厚的兴趣和开发意识, 但苦于基础设施不完善, 旅游可进入性差等硬件不足而无法开展。

三、海南绿茶文化主题旅游产品开发的基本思路

海南有着辉煌的红茶生产历史, 目前茶叶市场上也有特色的海南苦丁茶、兰贵人等知名品种, 课题组选择以绿茶为突破口来开展海南茶文化旅游, 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原因:首先, 绿茶一直在茶叶生产领域占主导。其次, 海南绿茶品质较高, 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第三, 从茶叶的制作和生产工艺角度而言, 绿茶制作过程相对简单, 可提高开展旅游活动时的游客参与度。最后, 绿茶以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保健价值受到越来越多饮茶者的欢迎, 且绿茶汤色清亮、碧绿通透、清雅恬淡, 更象征着一种精神, 一种现代都市人所追求的悠然洒脱。深入开发绿茶文化主题旅游, 突出绿茶文化, 一种新主题文化旅游产品一定收到消费者的欢迎。

结合海南旅游发展特点及现状, 海南开展绿茶文化主题旅游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这是发展绿茶文化主题旅游的硬件, 在五指山和白沙等绿茶主要产区应建设能突出浓厚茶文化氛围的茶文化度假村、茶文化主题酒店等。建设和完善可供开展旅游的生态茶园, 另外, 通往主要茶文化旅游区的道路决定着旅游项目点可进入性, 政府和相关企业应共同做好规划和建设。

2、加大对茶文化主题旅游发展的扶持力度

要真正做好茶文化主题旅游不仅需要茶叶种植企业、旅行社等共同努力更需要政府在资金、政策、人才等方面的扶持力度。

3、开展茶叶博览会、茶文化节等大型茶文化活动

海南目前的茶叶博览会在海口举办, 无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上看都属于初级的茶叶展销会。单一的茶叶博览会根本不能带动茶文化旅游的发展, 海南要办大型的绿茶文化旅游节, 通过内容丰富的节庆活动弘扬茶文化推动茶文化主题旅游的开展。每年应选择一个茶叶产区来举办绿茶文化旅游节, 旅游节除绿茶的产品展览还要有“绿茶仙子”选美大赛、茶艺师比赛、采茶比赛、炒茶比赛、茶文化知识竞赛等内容。这样不仅弘扬了茶文化, 提高海南绿茶的影响力, 营造热烈的节庆氛围, 更能吸引对茶主题旅游感兴趣的游客。

4、加强旅游观光茶园建设

观光茶园与一般茶叶生产园既有相同之处, 又有明显的区别。观光茶园是供旅游者参观游览、休闲度假的茶园, 应有风景可观, 有茶可品, 有茶的纪念品可购。这样, 既要考虑茶叶生产的要求, 又要考虑观光休闲度假的要求;既要符合茶树生物学特性的栽培管理要求, 又要符合园林的美学要求。

5、重视绿茶文化纪念品的设计推出

茶文化旅游纪念品与一般纪念品相比, 更有实用价值、收藏价值和欣赏价值。茶文化旅游购物必须以高档茶为主, 同时生产适应时代要求的绿色食品茶叶、有机茶叶、保健茶, 开发更多装璜精美的茶叶礼品、茶叶食品和与茶文化有关的各种茶具、用品。应该指出, 在研究茶叶之外, 茶具也是旅游文化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各式精巧的古今茶具, 精美包装的高档名茶以及茶的诗画, 都是很有价值的旅游纪念品, 又是馈赠亲友的理想礼品。今后还将运用各种现代新技术、新工艺开发食品行业、医药行业、保健功能产品, 文化行业中的产品, 以满足不同层次旅游者的不同需求, 提高茶叶附价值, 促进山民增收。

6、把茶园建设成为青少年科教实践基地

茶叶科教基地作为中小学生学习茶叶科学技术, 认识我国的茶文化和培养学生爱劳动的思想品德极好的实践和教育基地。海南五指山可以依托茶叶种植产业、良好的气候和旅游资源来开展这一活动。这对海南茶叶产业的发展、海南茶文化的传承、提高海南茶文化的影响力将有积极的作用和长远的意义。

7、积极兴建茶文化休闲村

五指山水满乡便有这样的绝佳条件, 水满乡坐落在五指山下, 在青山碧水间兴建这样的茶文化休闲村是对绿茶文化和绿茶精髓的最佳诠释。海南椰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水满乡的茶园地理位置绝佳, 且该公司具有发展茶文化旅游的前瞻性, 海南省相关政府部门可联合椰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先在水满乡建立一个“水满乡绿茶文化中心”, 以此为起点, 慢慢推动绿茶文化旅游发展的其他工作环节。

8、建设海南茶文化博物馆

可尝试借鉴国内其他茶叶主产区的成功经验来建设属于海南的茶文化博物馆, 更好的展示海南的茶文化。海南目前还没有茶文化博物馆, 当然, 兴建这样的茶文化博物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要经过精心设计、反复论证, 这就需要政府部门的魄力和决心, 相信建设这样一座茶文化博物馆不仅有利于提高海南茶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对于推动国际旅游岛建设也将大有裨益。

9、逐步开展绿茶文化主题旅游产品的设计

海南旅游市场上目前尚无绿茶文化主题旅游线路, 设计绿茶主题旅游线路需要旅游企业、茶叶学会、茶叶种植企业共同来完成。根据旅游者的层次和绿茶文化旅游发展的阶段设计形式多样的绿茶文化主题旅游线路, 最终使这类产品成为海南旅游产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四、海南绿茶文化主题旅游产品设计

由于目前海南主要茶叶种植区和绿茶生产区域尚未配置发展旅游文化主题旅游的相关硬件条件, 课题组设计了以下对硬件条件和基础设施要求相对较低的三类绿茶文化主题旅游产品雏形, 具体的行程安排还要由旅游企业将这类旅游产品推向市场时再进行详细安排, 设计理念供茶叶种植企业和旅游企业参考, 其中“高级茶艺师修学之旅”由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职业技能鉴定站茶艺师培训老师协助完成。

1、“昌化源头水, 五指山下茶---五指山绿茶品味之旅”

线路简介:人生如茶, 轻轻啜饮, 于茶的意韵中寻找生命的乐章, 用茶香洗梦, 把梦洗亮, 用茶香静心, 把心清明。远离尘世的喧嚣和纷纷扰扰, 在悠闲的五指山深处, 结缘一杯茶, 人生是否也如淡淡的茶香, 留下的是一种回味、挽留、恳求?

活动内容:五指山水满乡有机茶园采茶、学习绿茶制作工艺、绿茶的品鉴、五指山观光

时间安排:3天2晚

成团规模:10人以下

2、“依山傍水品香茗, 乐做世间别茶人-----高级茶艺师修学之旅”

线路简介:一方茶席便是浓缩的人生舞台, 一张茶几、一套茶器是描绘梦境的道具;与茶香相伴, 一举手, 一投足, 散发着茶的幽香, 清淡的茶, 平常的心, 品味人生的际遇。做高级茶艺师, 开始一段诗意的绿茶之旅。

活动内容:五指山水满乡有机茶园系统学习采茶、学习绿茶制作工艺、绿茶的品鉴并按国家标准完成高级茶艺师的课程培训, 参加高级茶艺师考试, 取得高级茶艺师职业资格证书。

时间安排:20天

成团规模:10人以下 (报名者需有本科以上学历)

3、“水静月分明, 茶香满白沙----白沙观光品茶之旅”

线路简介:茶中三味, 人生百态。品过知茶浓, 经过知酸甜。世间之事纷纷扰扰, 人间沧桑寒来暑往, 需要香茗的过滤, 把囚禁的灵魂放牧在茶香的韵味中。在茶中, 领悟人生的箴言。

活动内容:赴白沙茶园细细品味白沙绿茶的清淡幽香与浓醇滋味、亲自参与采茶活动, 体验采茶乐趣, 欣赏白沙绝美的自然风光。

时间安排:2天

成团规模:10人以下

五、结束语

现代的都市人特别是年轻一代, 很少接触农事活动, 城市节奏快、压力大, 在工作余暇自然想寻找一些农事活动放松自我, 享受田园风光。农业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其中, 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与茶文化的融合, 可以让茶兴旅, 使旅兴茶。海南可以借鉴国内的成功做法来发展自己的特色茶文化旅游。由于茶文化博大精深, 发展茶文化旅游并非能一蹴而就, 首先开展绿茶文化主题旅游, 以此为切入点, 逐步地来发展海南的茶文化旅游, 只要政府、行业协会、茶叶种植企业、旅游企业共同致力于海南的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海南的茶文化旅游就一定能赢得旅游者的认可。

参考文献

[1]宋惠平.云南茶文化旅游开发浅论[J].民族论坛.2007 (02)

[2]杨军.佛茶文化及其旅游开发——以浙江为例[J].社会科学家.1999 (04)

[3]赵媛媛.绿茶文化主题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设计[J].生物技术世界.2013 (01)

[4]李伟, 郭芳.论茶文化对旅游业的牵引作用[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01)

文化开发主题 第9篇

1. 体育旅游相关界定

体育旅游是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异出来的,体育与旅游结合的产物。广义上讲,体育旅游是旅游者在旅游中所从事的各种身体娱乐、身体锻炼、体育竞赛、体育康复及体育文化交流活动等与旅游地、体育旅游企业及社会之间关系的总和;狭义上可理解为,为满足和适应旅游者的各种体育需求,借助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并充分发挥其诸种功能,使旅游者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从而达到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的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游客可以借助自然资源,以旅游的形式,来获得心理满足和身体健康。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体育旅游也逐渐向文化交流、康复保健、刺激冒险、观光体验等等方向发展。

2. 问题的提出

宿迁市作为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下辖两区(宿豫区、宿城区)三县(沭阳县、泗阳县、泗洪县),以及湖滨新城,总人口达530万、面积8555平方公里。境内融山、林、河、湖、湿地、洞、园、寺、珍稀物种于一体,拥有良好的生态资源,以及人文历史资源。但是一直以来,开发的深度不够,资源利用率较低。如何利用这些丰富的资源,通过合理的规划、开发,发展宿迁的体育旅游事业,促进宿迁体育产业的增长,就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二、宿迁市体育旅游资源概况分析

宿迁自古被乾隆称为“江南第一春好处”,目前已开发的景点46处,国家3A级1处,2A级10处,正在创建4A级的3处,国家级湿地保护区1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处。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众多的历史传说、人文资源,构成了宿迁体育旅游资源的坚实基础。

自古以来,宿迁就有“北望齐鲁、南接江淮,居两水中道、扼二京咽喉”之称。地处陇海经济带、沿江经济带和沿海经济带的交叉辐射区,京沪高速、宁宿徐、徐宿淮盐高速贯穿全境,由于位于淮海经济区的中心位置,依托淮海经济区20个省辖市,具有1.2亿人口的主消费市场,此外,新长铁路穿越境内,市区到徐州观音机场60公里,离连云港白塔埠机场100公里,这样就扩大了市场范围,争取到京津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的消费群体。现在的体育旅游主要集中在假日短线游,据有关专家分析,一个景区最主要的消费群体是吸引行程在5小时之内的人群,所以独特的区位,成就了宿迁发展体育旅游的优势。以下是宿迁现已开发的体育旅游项目简表:

三、宿迁市体育旅游开发的若干特色主题

1. 宿迁市体育旅游开发的核心问题

现在,国内城市都在大力发展旅游事业,不仅可以扩大城市影响力,还可以增加收益,在这个大环境下,大量的人造景区相继涌现,但是相当一部分在火热的开端过后,都以冷淡的结局收尾,究其内在,就是缺乏内涵本质——文化核心。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这样说过:“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文化和旅游是密不可分的,旅游是文化最好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没有文化,景区的生命力是不可能长久的。宿迁的体育旅游事业正处于刚起步的阶段,所以要借鉴经验,利用后发展优势,打造以西楚文化为核心,两湖文化、红色文化、田园风俗文化为依托的体育旅游文化,这样才会让宿迁的体育旅游发展更富生命力。

2. 以古夷文化发源为核心的体育旅游

据考证,宿迁是世界生物进化中心之一,在泗洪县双沟镇的下草湾地区,发现了江苏最早的古人类遗址,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从最早期开始,体育就决定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生存状况。人类想获取食物,必须发展以体力为主的身体活动,而这正是体育的本质。人类只有丰富自己的跑、跳、掷等活动技能才能在残酷的自然界生存下来。下草湾遗址对人们了解早期人类的进化,以及原始的体育行为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很强的吸引力。

3. 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体育旅游

宿迁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新四军的驻扎地。抗战期间,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著名的宿北大战三台山阻击战遗址,是当年陈毅和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开创了解放战争中全歼国民党整编师先例的地方。我国八大抗日名将彭雪枫将军,他率领新四军第四师的英雄事迹在宿迁广为流传。此外,刘少奇、朱瑞、邓子恢、张震等许多老一辈革命家在此运筹帷幄,这些珍贵的物质遗产都是体育旅游的重要资源,可以让人们在感受革命精神的同时,重温红色之路,锻炼身体,加强意志品质。

4. 以西楚文化为特色的民俗体育旅游

宿迁是古楚文化孕育的摇篮,是叱咤风云的西楚霸王项羽的家乡,有着丰富的民俗风情体育旅游文化资源,霸王举鼎、霸王扳倒井、洋河美人泉、伍子胥血染斩龙墩、乾隆下宿迁等历史故事家喻户晓,霸王的豪气和淳朴的民风为开展体育旅游奠定了基础,今年举办的第一届西楚文化节,设立了有武术、象棋、举鼎、健身操四项的传统运动会,这为发展以西楚为特色的体育旅游树立了招牌,增加了关注度。

5. 以文化休闲为目的的体育旅游

宿迁作为省级园林城市,全市森林覆盖率25.5%,全年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天数达301天,被誉为淮海地区最大的氧吧。洪泽湖有国家级的湿地保护区,珍稀物种繁多,现已建成一座具规模的康复理疗中心。骆马湖的水质达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质量达一级标准。优质的沙滩,清澈的湖水,目前已经开展了沙滩排球、游泳、垂钓、帆船、水上滑伞等项目,正在规划中的骆马湖国际度假城,使宿迁具备了国际级优秀湖滨体育休闲、度假胜地的条件。

6. 以体验乡村文化为主的体育旅游

宿迁是生态农业大市,使得以观光、采摘、体验为主的乡村体育旅游有着先的优势。泗阳平原森林和苏北花卉示范园是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云龙山庄葡萄采摘园和嶂山林场柿子采摘园为人们近距离体验,提供了方便,农夫庄园、林海渔村可以让认为更好的享受农家乐。众多的生态资源,极具开发潜力。

四、宿迁市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结合以上的分析,联系宿迁当地的实际情况,本文初步提出宿迁市体育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的总体设想:以生态为中心,环洪泽湖旅游圈的建成和骆马湖体育休闲度假区的建设为基本点,构建具有湖滨特色的体育旅游文化休闲度假圈;挖掘西楚文化内涵,以其为内核,推动民俗传统体育旅游文化项目。

1. 加强整体规划,提升城市个性

“先发展后治理”是大多数城市发展旅游的弊病,宿迁要充分利用后发展这一优势,科学的综合开发,把处理好加快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放在首要位置,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原则,充分考虑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合理性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为了经济利益或体育旅游企业的短期行为,以牺牲体育旅游资源环境为代价。

开发体育旅游资源,一方面可能通过开发、建设、美化环境;另一方面,也能破坏自然生态和社会环境。体育旅游资源并非“用之不竭”,有些一旦被破坏,往往不能恢复,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保护好体育旅游资源,维护旅游点的生态环境,刻不容缓。必须依靠当地政府出台相关文件,加强规划管理,来保证体育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打造绿色之都。

2. 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发挥资源优势

体育旅游的实质是文化,游客的主要原因,深度挖掘包含了宿迁地理环境、楚韵风情、历史文化、遗址名迹等的旅游文化内涵,这样可以丰富体育旅游的文化结构层次,激发游客对宿迁特色文化的兴趣,产生进行体育旅游的动机。围绕绿色生态的发展战略,将自然环境、西楚文化、民风习俗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开发一系列的体育特色文化旅游项目。

3. 明确消费市场,规划梯次,加强区域联合机制

首先明确主体消费市场,根据宿迁的区位,细分国内旅客市场:立足淮海经济区这一核心市场,融入长三角,发展皖、鲁周边市场,争取京津唐和珠三角的远程市场。

宿迁处于国内最具活力的以沪宁杭为核心的长三角体育圈辐射区,紧邻环太湖体育圈,可以利用它们崛起的机会,建立环洪泽湖、骆马湖体育带,通过规模扩张,提升产品档次。加强与它们之间的合作,同类体育旅游地之间以各自价值链中的强势部分相结合,产生规模经济和集群效应,异质体育旅游地之间突出比较优势,从而形成区域完整的产品链和产品体系,实现体育旅游要素一体化经营和体育旅游价值链的重构,形成相关产品配套协作网络,从而产生体育旅游空间竞争上的“近邻效应”,形成良性互动的双赢格局。

4. 重视品牌建设,强化旅游服务

树立知名的品牌,就是城市的名片,围绕环两湖体育带,积极引进国内外高水平比赛项目,精心包装洪泽湖螃蟹节、泗阳国际越野摩托车赛,以及极具地方特色的西楚文化节,扩大宣传力度,整合现有的资源,有计划的进行体育旅游品牌策划。在宿迁政府网、旅游局、体育局网站建立相关体育资源链接,发展体育旅游电子商务,丰富宣传手段。在市内37家旅行社开展以体育旅游为内容的旅游线路,加强导游专业素质的培养,一方面从原有职工入手,学习体育旅游相关知识。另一方面,从高校、职业院校引进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韩鲁安杨春青:体育旅游学初探[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8,13(4):61~64

[2]钟华:开发苏州太湖体育旅游资源优势与对策[J].体育与科学,2007,(6):62~64

[3]闵健:体育旅游及界定[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6):2~4

体育主题餐厅开发初探 第10篇

关键词:体育旅游,主题餐厅,开发

随着北京2008奥运会, 以及广州2010亚运会的成功申办, 体育旅游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各行各业均在借奥运的东风积极进行体育旅游相关主题的开发与营销以吸引大众眼球。体育主题餐厅的开发无疑将成为餐饮业带来新的商业契机。

一、主题餐厅及其发展现状

主题餐厅是通过一系列围绕一个或多个历史或其他的主题为吸引标志, 向顾客提供饮食所需的基本场所。它的最大特点是赋予一般餐厅以某种主题, 围绕既定的主题来营造餐厅的经营气氛。

主题的本质是差异和文化。较之于大众餐厅, 主题餐厅强调差异——通过塑造一种与众不同的形象, 使自己的产品与服务区别于竞争对手, 继而得到顾客的偏爱。另外, 主题餐厅并不仅仅是一个提供餐饮消费的场所, 而应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以此作为商业卖点。

在我国, 主题餐厅起步于上个世纪末, 以地方特色主题餐厅为主导, 多集中于沿海城市及内地大城市。目前虽已建成一批独具特色选材丰富的主题餐厅, 但在质和量上仍然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主题餐厅的主题选择主要集中在文学作品, 地方风情, 特产风物及异国风情几大类别上。以广州为例, 主题餐厅的主题选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以文化 (学) 为主题的西游记主题餐厅和桃园馆;以特产风物为主题的果真掂、广州活力果子、广州水果捞;以湖南地方风情为主题的老乡村;以怀旧复古为主题的荔湾亭;以外国风情为主题的聚彩轩 (东南亚风情) 、巴西烧烤餐厅及阿根廷主题餐厅。

二、体育主题餐厅的发展现状

体育主题属于休闲主题的一种。世界餐饮潮流, 大体经历了四个时期:上个世纪初, 餐饮业仅是单纯提供饮食消费, 与娱乐完全分离;20年代, 随着汽车工业的崛起, 以讲求效率为核心的快餐业在美国萌芽;二战以后, 经济萧条, 人们普遍怀念战前时光, 以怀旧为主题的文化餐饮流行于欧美;70年代以来, 欧美公司年假的普及、物质条件的提高、消费意识的觉醒, 为休闲主题餐厅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现代人精神压力的增加, 更加注重精神上的休息于放松, 则是休闲主题餐厅产生的主观条件。

在国外, 体育主题餐厅于20世纪90年代, 借奥运会的影响力及各项运动的普及得到了迅猛发展, 并很快成为餐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餐馆一般比普通餐厅规模稍大 (约在200个至400个餐位之间) , 消费水平则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餐饮形式。在美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 体育主题餐厅已成为餐厅业的主流形式, 主要有Sports Café和Shoeless Joe’s、Sports Bar&Grill、TGI Fri-days、Old Orleans等大型体育主题餐饮连锁集团。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 体育主题餐厅在北京进入发展阶段。在市场上比较有影响力的几家体育主题餐厅分别是维京锐点餐厅、千禧园球迷餐厅及全聚德亚运村店。其中前者为瑞典乒坛名将瓦尔德内尔于2004年在北京开设的乒乓主题餐厅。姚餐厅也将在08年正式落户北京。

在上海, “姚餐厅”在中国开设的首家餐厅“YEEHA”已于06年6月开业。上海“姚餐厅”的投资方来自美国姚餐厅的股东。“YEEHA”分为两部分, 一楼为美式中餐厅, 二楼为得克萨斯烤肉餐厅, 其中, 美式中餐厅80%的菜肴都与美国姚餐厅一样, 而价格则比美国姚餐厅至少便宜七成。另一家比较有影响力的体育主题餐厅是2004年落成开张的首家F1主题餐厅GPC (CHINESE GRAND PRIX) , 坐落于上海中山公园附近的玫瑰坊内。

而广州作为南中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大城市, 几乎找不到一家有影响力的体育主题餐厅, 这与广州国际化大都市的定位似乎不相匹配。从另外一个角度讲, 体育主题餐厅的空白领域, 又为餐饮业的发展提供了潜在的市场。

三、体育主题餐厅开发策略

1. 突出体育主题特色的同时, 扩大主题适应性

时代的进步, 使体育成为一个老少皆宜的主题。相对于其他主题来讲, 体育主体的适应性是比较广泛的。但是, 形成体育主题, 并非绝对化地排斥其他客源。体育主题餐厅并不一定只有一个体育主题, 又时可以形成一主几辅的格局, 同时适当渗入拓展若干个其他细分市场。这不但可以保持客源量, 还可以为将来主题餐厅的长期发展做一个试探性的市场摸底。

2. 强化体育参与性

体育主题餐厅可以设计一些顾客参与的互动性节目, 这是体育主题餐厅较之于其他类型的主题餐厅得天独厚的优势。例如可借助一些模拟机器、设施设备等营造一个运动天地, 设置一些奖项, 让顾客在用餐之余积极参与运动节目, 提升体育主题对顾客的吸引力, 保持客源对体育主题的热情不减。

3. 避免概念空壳化

体育主题在当今体育运动全面普及的情形下是一个比较有挖掘潜力的概念。借鉴英国主题餐厅业的经验, 主题餐厅很容易将注意力过于放在装修和气氛的营造上, 而忽视了作为餐厅的主体功能——提供餐食。五分之一的顾客反映这类餐厅的菜肴食品毫无特色可言, 这在影视主题餐厅中表现更为明显。顾客们已不再乐意光顾那些虽有超级名星题词或签名, 但只提供炸土豆和汉堡包的餐厅。

4. 以动态性发展的眼光看待体育主题的更新

一般而言, 一个产品在市场上总是有或长或短的生命周期, 主题特色餐厅亦然。体育主题餐厅因为体育项目的广泛性, 相比其他类型的主题餐厅, 生命周期要相对长一些。但是, 体育主题餐厅要走上一条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 还需要以动态性发展的眼光看体育主题更新的问题, 要前瞻性地把握世界体育风潮, 及时介绍外国风行或即将流行而我国还未出现的体育项目, 结合广州本土流行的体育项目, 积极更新体育主题, 做到长做长新。

四、成功案例及其启示

美国姚餐厅 (YAO Restaurant&Bar) 在筹建一年多、试营业三个多月后于2005年美国中部时间5月21日下午在休斯敦正式开张。从大堂的左手边进入, 是餐厅区域。墙壁上是一些木刻画, 天花是富有中国特色的吊顶。靠窗一侧的餐桌不像一般美国餐厅之间是完全开放式的, 中间隔有中国式屏风。从大堂的右手边进入, 则是姚餐厅的酒吧区域。进门的一面墙是一面镜框, 里面陈列着《体育画报》报道姚明请穆汤博、尤因等火箭成员吃饭的报道和相关照片, 另一面墙边放着一个橱窗, 里面有着很多关于姚明的纪念品, 如姚明的比赛照片、范甘迪和穆汤博、麦蒂等的签名照片和篮球, 都摆放在此。吧台上方装有3台70英寸的超宽屏幕电视, 不间断地转播各个体育节目, 其中包括NBA、MLB、NFL等在美国最受欢迎的职业体育运动。吧台两侧上方还有两盏吊灯, 灯罩被做成篮球造型, 后面还装着一面篮板, 挂着篮网。姚餐厅的主要食谱以上海菜和川扬菜为基础, 最贵的主餐是价格为34美金的北京烤鸭。更能体现特色的是, 姚妈妈平常为姚明做的一些家常菜也出现在这里的餐桌上, 像“姚妈妈馄饨汤”、“姚妈妈鸡汤”等, 菜单里专门指出, 这是按姚妈妈的专门配方所做。

姚餐厅的体育主题特色体现在内部装潢及功能分区设置上。首先是用餐环境的主体化, 如展示姚明的签名照片、篮球、比赛照片、纪念品, 做成篮球造型的灯罩等, 营造出一个与众不同的关于篮球的主体环境。再者, 转播各个体育节目的超宽屏幕电视, 即突出了篮球主体, 又兼顾了对其他体育项目感兴趣的顾客, 扩大了主体的适应范围。姚餐厅的食谱也比较成功地避免了主体概念的空壳化, 因为它不是简单地提供汉堡之类的美国大众食品, 而是强调中国特色, 并独辟蹊径地推出姚妈妈家常菜, 充分利用了姚明的名人效应。

NBA在美国有最广泛的爱好者。借助电视等媒体, NBA文化在美国本土以外也日益受到追捧。这使得以NBA和姚明为主题的姚餐厅的市场关注度相对而言高一些。但一个运动员的运动生涯是有限的, 如何在姚明影响力减弱的时候, 保持其主题的新鲜感和受关注程度, 将是姚餐厅要面临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黄浏英:主题餐厅设计与管理[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2

[2]陈德超.论餐饮文化营销策略与竞争优势[J].华东经济管理, 2001: (6) 108-110

[3]郭华:主题餐厅营销策略思考-兼论广州市主题餐厅的发展现状[J].广东商学院学报, 2003: (3) :26-27

[4]The Role of Authenticity in Ethnic Theme Restaurants;Ebster, C.;Guist, I.Journal of Foodservice Business Research;2004Vol.7Issue2, p41-52, 12p.Document Type:Article Citation; (AN JFBR.G.DA.EBSTER.RAETR) [Citation Record]

[5]陈觉:英国主题餐厅业现状分析及启示[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 2003: (1) :58-60

主题背景下民间游戏的开发与利用 第11篇

关键词:幼儿园;民间游戏;园本课程体系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提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我园自开展“十二”五课题“c多元化体育活动价值与实践研究”以来,立足实际,充分挖掘、开展了多形式的体育游戏,其中作为底蕴深厚、氛围宽松、简便易行的民间体育游戏,满足了幼儿好动、好学、好模仿、好游戏的心理特点,同时也促进了幼儿德、智、体、美等全方位的发展。可是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指南》也指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间、目标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我们意识到了当今主题背景下民间体育游戏与幼儿园课程内容融合的重要性,由此我园就“主题背景下如何开发和利用民间体育游戏”做了以下探究:

一、主题背景下民间游戏的搜集

为了使园内园外的每一种可利用资源不再孤立、零散,每一个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家长资源的最大教育价值,在“家园桥”中,将本月主题活动的计划和网络图向家长进行了公布,请家长配合搜集民间游戏,填写征集表,同时鼓励教师多渠道如通过网络、查阅文献等搜集游戏。

“大班主题:甜蜜一家亲”民间游戏征集表

二、主题背景下民间游戏的选择

民间游戏征集上来以后,我们会进行两次筛选整理和一次划分整理:

第一次筛选:在每周的教研活动时间组织教师进行分组教研活动,带领教师学习本学期各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和发展目标,把适宜的民间游戏筛选出后整理;第二次筛选:从安全性、趣味性、可操作性等角度进行二次筛选整理;第三次划分:结合每一个主题的活动目标,把筛选出的民间游戏划分到每一个主题下,制订出主题网络图,同时把民间游戏开展列入月计划、周计划中。

三、主题背景下民间游戏的开展

我园自开展民间体育游戏以来,一直通过让民间游戏与集体活动整合、让民间游戏在户外区域中延伸、让民间游戏在一日活动中渗透等主要形式进行开展,灵活、综合地安排教育内容,力争使幼儿获得较为完整的经验。

1.民间体育游戏在户外区域活动中延伸

我园有近3000平方米的户外运动场地,为了让空间发挥最大的教育价值,尝试开辟了户外体育共享区域。其中主要开设了投掷区、平衡区、运动区与跳跃区,在每个区域中通过搜集、自制材料为幼儿提供了不同层次的多种材料,使户外体育区域真正成为集体教学的延伸。

2.民间游戏开展与集体活动整合

如开展大班主题“甜蜜一家亲”时,正值春节、元宵节,我们就设置了“舞龙”和“踩高跷”等民间体育游戏。为了达到预期教育效果,我们首先通过教学活动“过节趣事”让幼儿了解了传统节日的习俗,同时通过观看视频让幼儿进一步清楚了舞龙和踩高跷等一系列游戏形式和规则,从而为体育游戏的开展做了铺垫。在美术活动中,利用搜集来的废旧纸箱做成了一条威风凛凛的巨龙,用易拉罐自制高跷,最后在开展体育游戏“舞龙”和“踩高跷”时,幼儿参与积极性浓、规则意识强,活动效果好。

3.民间游戏在一日生活中渗透

民间游戏以其特定的简易性、趣味性决定了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各个环节随时都可以渗透,如利用早读、餐后、间隙活动、离园前等,大多可选择带有朗朗上口童谣的游戏和无需准备材料的徒手游戏如木头人、小老鼠上灯台、炒黄豆等。实践证明科学有效地利用零散时间进行民间游戏,提高了保教质量,巩固了班级常规秩序,避免和减少了幼儿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主题背景下民间游戏的改编与传承

1.民间游戏改编

民间游戏开展过程中,发现有些游戏不符合时代精神和园所实际、幼儿参与积极性差、儿歌教育价值不高等现象,我们就要做到吸取精华,可以进行童谣、材料、玩法等方面的改编。如通过大班民间游戏“斗鸡”,除了锻炼幼儿单脚跳动的能力、身体的平衡能力外,我们为了增强其趣味性,用废旧材料制作了头饰、创设了群鸡互斗的情节,进一步培养了幼儿勇敢克服困难、团结合作的良好意志品质。

2.民间游戏整理与汇集

民间游戏是我国优秀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理应形成一种发扬传统文化、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识。为此,每学期我园都会通过民间游戏评比、幼儿竞技等活动分享优秀游戏案例,把优秀游戏整理汇集成册,推广使用,逐步探索出具有本土特色的民间游戏,进一步构建民间游戏园本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安丽晔.民间游戏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开展[J].教师教育,2008(6).

[2]王蔚.传统民间游戏开发利用研究[J].2007(9).

摘 要:民间游戏是我国优秀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得以传承。现在多数幼儿园也都有发扬传统文化的意识,但民间游戏在幼儿园的开展仍然比较零散、孤立,当今课程方案采用了主题的组织形式,在主题背景下只有把民间游戏融入到幼儿园课程中,才能实现幼儿学习的综合性和完整性,本文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理念以及实践中的需要三方面内容,围绕主题背景下民间游戏的搜集、选择、开展、改编与传承等方面展开阐述。

关键词:幼儿园;民间游戏;园本课程体系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提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我园自开展“十二”五课题“c多元化体育活动价值与实践研究”以来,立足实际,充分挖掘、开展了多形式的体育游戏,其中作为底蕴深厚、氛围宽松、简便易行的民间体育游戏,满足了幼儿好动、好学、好模仿、好游戏的心理特点,同时也促进了幼儿德、智、体、美等全方位的发展。可是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指南》也指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间、目标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我们意识到了当今主题背景下民间体育游戏与幼儿园课程内容融合的重要性,由此我园就“主题背景下如何开发和利用民间体育游戏”做了以下探究:

一、主题背景下民间游戏的搜集

为了使园内园外的每一种可利用资源不再孤立、零散,每一个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家长资源的最大教育价值,在“家园桥”中,将本月主题活动的计划和网络图向家长进行了公布,请家长配合搜集民间游戏,填写征集表,同时鼓励教师多渠道如通过网络、查阅文献等搜集游戏。

“大班主题:甜蜜一家亲”民间游戏征集表

二、主题背景下民间游戏的选择

民间游戏征集上来以后,我们会进行两次筛选整理和一次划分整理:

第一次筛选:在每周的教研活动时间组织教师进行分组教研活动,带领教师学习本学期各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和发展目标,把适宜的民间游戏筛选出后整理;第二次筛选:从安全性、趣味性、可操作性等角度进行二次筛选整理;第三次划分:结合每一个主题的活动目标,把筛选出的民间游戏划分到每一个主题下,制订出主题网络图,同时把民间游戏开展列入月计划、周计划中。

三、主题背景下民间游戏的开展

我园自开展民间体育游戏以来,一直通过让民间游戏与集体活动整合、让民间游戏在户外区域中延伸、让民间游戏在一日活动中渗透等主要形式进行开展,灵活、综合地安排教育内容,力争使幼儿获得较为完整的经验。

1.民间体育游戏在户外区域活动中延伸

我园有近3000平方米的户外运动场地,为了让空间发挥最大的教育价值,尝试开辟了户外体育共享区域。其中主要开设了投掷区、平衡区、运动区与跳跃区,在每个区域中通过搜集、自制材料为幼儿提供了不同层次的多种材料,使户外体育区域真正成为集体教学的延伸。

2.民间游戏开展与集体活动整合

如开展大班主题“甜蜜一家亲”时,正值春节、元宵节,我们就设置了“舞龙”和“踩高跷”等民间体育游戏。为了达到预期教育效果,我们首先通过教学活动“过节趣事”让幼儿了解了传统节日的习俗,同时通过观看视频让幼儿进一步清楚了舞龙和踩高跷等一系列游戏形式和规则,从而为体育游戏的开展做了铺垫。在美术活动中,利用搜集来的废旧纸箱做成了一条威风凛凛的巨龙,用易拉罐自制高跷,最后在开展体育游戏“舞龙”和“踩高跷”时,幼儿参与积极性浓、规则意识强,活动效果好。

3.民间游戏在一日生活中渗透

民间游戏以其特定的简易性、趣味性决定了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各个环节随时都可以渗透,如利用早读、餐后、间隙活动、离园前等,大多可选择带有朗朗上口童谣的游戏和无需准备材料的徒手游戏如木头人、小老鼠上灯台、炒黄豆等。实践证明科学有效地利用零散时间进行民间游戏,提高了保教质量,巩固了班级常规秩序,避免和减少了幼儿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主题背景下民间游戏的改编与传承

1.民间游戏改编

民间游戏开展过程中,发现有些游戏不符合时代精神和园所实际、幼儿参与积极性差、儿歌教育价值不高等现象,我们就要做到吸取精华,可以进行童谣、材料、玩法等方面的改编。如通过大班民间游戏“斗鸡”,除了锻炼幼儿单脚跳动的能力、身体的平衡能力外,我们为了增强其趣味性,用废旧材料制作了头饰、创设了群鸡互斗的情节,进一步培养了幼儿勇敢克服困难、团结合作的良好意志品质。

2.民间游戏整理与汇集

民间游戏是我国优秀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理应形成一种发扬传统文化、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识。为此,每学期我园都会通过民间游戏评比、幼儿竞技等活动分享优秀游戏案例,把优秀游戏整理汇集成册,推广使用,逐步探索出具有本土特色的民间游戏,进一步构建民间游戏园本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安丽晔.民间游戏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开展[J].教师教育,2008(6).

[2]王蔚.传统民间游戏开发利用研究[J].2007(9).

摘 要:民间游戏是我国优秀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得以传承。现在多数幼儿园也都有发扬传统文化的意识,但民间游戏在幼儿园的开展仍然比较零散、孤立,当今课程方案采用了主题的组织形式,在主题背景下只有把民间游戏融入到幼儿园课程中,才能实现幼儿学习的综合性和完整性,本文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理念以及实践中的需要三方面内容,围绕主题背景下民间游戏的搜集、选择、开展、改编与传承等方面展开阐述。

关键词:幼儿园;民间游戏;园本课程体系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提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我园自开展“十二”五课题“c多元化体育活动价值与实践研究”以来,立足实际,充分挖掘、开展了多形式的体育游戏,其中作为底蕴深厚、氛围宽松、简便易行的民间体育游戏,满足了幼儿好动、好学、好模仿、好游戏的心理特点,同时也促进了幼儿德、智、体、美等全方位的发展。可是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指南》也指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间、目标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我们意识到了当今主题背景下民间体育游戏与幼儿园课程内容融合的重要性,由此我园就“主题背景下如何开发和利用民间体育游戏”做了以下探究:

一、主题背景下民间游戏的搜集

为了使园内园外的每一种可利用资源不再孤立、零散,每一个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家长资源的最大教育价值,在“家园桥”中,将本月主题活动的计划和网络图向家长进行了公布,请家长配合搜集民间游戏,填写征集表,同时鼓励教师多渠道如通过网络、查阅文献等搜集游戏。

“大班主题:甜蜜一家亲”民间游戏征集表

二、主题背景下民间游戏的选择

民间游戏征集上来以后,我们会进行两次筛选整理和一次划分整理:

第一次筛选:在每周的教研活动时间组织教师进行分组教研活动,带领教师学习本学期各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和发展目标,把适宜的民间游戏筛选出后整理;第二次筛选:从安全性、趣味性、可操作性等角度进行二次筛选整理;第三次划分:结合每一个主题的活动目标,把筛选出的民间游戏划分到每一个主题下,制订出主题网络图,同时把民间游戏开展列入月计划、周计划中。

三、主题背景下民间游戏的开展

我园自开展民间体育游戏以来,一直通过让民间游戏与集体活动整合、让民间游戏在户外区域中延伸、让民间游戏在一日活动中渗透等主要形式进行开展,灵活、综合地安排教育内容,力争使幼儿获得较为完整的经验。

1.民间体育游戏在户外区域活动中延伸

我园有近3000平方米的户外运动场地,为了让空间发挥最大的教育价值,尝试开辟了户外体育共享区域。其中主要开设了投掷区、平衡区、运动区与跳跃区,在每个区域中通过搜集、自制材料为幼儿提供了不同层次的多种材料,使户外体育区域真正成为集体教学的延伸。

2.民间游戏开展与集体活动整合

如开展大班主题“甜蜜一家亲”时,正值春节、元宵节,我们就设置了“舞龙”和“踩高跷”等民间体育游戏。为了达到预期教育效果,我们首先通过教学活动“过节趣事”让幼儿了解了传统节日的习俗,同时通过观看视频让幼儿进一步清楚了舞龙和踩高跷等一系列游戏形式和规则,从而为体育游戏的开展做了铺垫。在美术活动中,利用搜集来的废旧纸箱做成了一条威风凛凛的巨龙,用易拉罐自制高跷,最后在开展体育游戏“舞龙”和“踩高跷”时,幼儿参与积极性浓、规则意识强,活动效果好。

3.民间游戏在一日生活中渗透

民间游戏以其特定的简易性、趣味性决定了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各个环节随时都可以渗透,如利用早读、餐后、间隙活动、离园前等,大多可选择带有朗朗上口童谣的游戏和无需准备材料的徒手游戏如木头人、小老鼠上灯台、炒黄豆等。实践证明科学有效地利用零散时间进行民间游戏,提高了保教质量,巩固了班级常规秩序,避免和减少了幼儿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主题背景下民间游戏的改编与传承

1.民间游戏改编

民间游戏开展过程中,发现有些游戏不符合时代精神和园所实际、幼儿参与积极性差、儿歌教育价值不高等现象,我们就要做到吸取精华,可以进行童谣、材料、玩法等方面的改编。如通过大班民间游戏“斗鸡”,除了锻炼幼儿单脚跳动的能力、身体的平衡能力外,我们为了增强其趣味性,用废旧材料制作了头饰、创设了群鸡互斗的情节,进一步培养了幼儿勇敢克服困难、团结合作的良好意志品质。

2.民间游戏整理与汇集

民间游戏是我国优秀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理应形成一种发扬传统文化、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识。为此,每学期我园都会通过民间游戏评比、幼儿竞技等活动分享优秀游戏案例,把优秀游戏整理汇集成册,推广使用,逐步探索出具有本土特色的民间游戏,进一步构建民间游戏园本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安丽晔.民间游戏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开展[J].教师教育,2008(6).

沙漠旅游产品开发主题初探 第12篇

世界沙漠旅游最早可追溯到汉“丝绸之路”,而近代世界沙漠旅游活动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我国沙漠旅游则开始于20世纪中叶,以敦煌鸣沙山-月牙泉等少数沙漠旅游地的开发为标志。截止到2012年,我国开发的沙漠旅游景区(点)有40个左右,沙漠已成为与海岸、山岳、森林和水体等同样受关注的旅游自然环境地域类型。沙漠旅游是指以沙漠地域和以沙漠为载体的事物、活动等为吸引物,以猎奇、探险、环保、科考、求知等方面的需求为目的,进行的一种富有很高情趣和刺激性的旅游活动。根据语境的不同,沙漠旅游产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整体沙漠旅游产品,一种是单项沙漠旅游产品。整体沙漠旅游产品是指旅游者花费一定时间、费用和经历所换取的一次沙漠旅游经历,包括旅游者出门旅游至回家期间所有涉及的设施与服务所共同构成的综合体;单项沙漠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凭借沙漠旅游吸引物、交通和旅游设施,向旅游者提供的用于满足其沙漠旅游活动需求的全部服务。

一、沙漠旅游产品发展现状

(一)国外沙漠旅游产品发展现状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简称UNEP)的游憩部门(Recreation Sector)在《旅游与沙漠》(Tourism and Desert,2006)实践指导手册以单项沙漠旅游产品的定义为基础,从交通、住宿、餐饮、服务、文化及休闲活动和环境、文化和传统资源五个方面,对沙漠旅游产品进行了介绍,并相应的列出了相应单项旅游产品提供者。马哈迪和莫和德(Mahdi;Mohd,2010)等人列举了沙漠区域内可开展的活动,其中主要包括体验型、参观观看型、疗养型、户外游憩运动型和购物型(表1)。迪拜地区沙漠旅游发展一直处在世界前列,其提供各类型的沙漠旅游产品,包括民俗文化体验类、交通型旅游产品、教育类旅游产品、餐饮文化体验类、娱乐活动类、休闲类、会奖旅游类等(表2)。现阶段,在国外较为流行的还有奢华旅游产品,克瑞斯和莫泰格(Chris;Morag,2008)以迪拜的阿玛哈度假区(Al Maha Desert Resort)为例,探讨了生态旅游背景下的奢华旅游产品。总体来说,理论上,国外专家学者对沙漠旅游产品及活动进行了初步介绍和列举,缺乏系统全面的的归纳分类;在实践上国外旅游产品类型丰富多元,体验性强,注重生态环境。

资料来源:根据Eco-tourism and luxury–the case of Al Maha,Dubai文章整理,有改动。

资料来源:根据Desert Breeze Tourism及Desert Knight Tourism旅游目的地管理公司和Art Desert Tourism&Travel私人有限责任公司官网上提供的沙漠旅游项目进行总结。

(二)国内沙漠旅游产品发展现状

黄耀丽、李凡等(2006)学者认为沙漠旅游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类:沙漠观光娱乐旅游、沙漠康体度假旅游、沙漠科考探险旅游、沙漠生态教育旅游、沙—湖组合度假旅游,笔者认为其中应加入沙漠体育旅游这一类别,因为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我国已经出现了沙漠体育游,如宁夏回族自治区从2000年以来已连续举办六届国际银川摩托旅游节,并成功地举办了两届大漠体育运动会。张强(2010)从游客旅游目的的角度,将沙漠旅游产品分为大众大漠观光游、沙漠探险游和遗址考古游。从沙漠旅游产品实践发展角度看,目前我国沙漠旅游产品仍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体,有少数发展较好的沙漠度假产品,如内蒙古的月亮湖沙漠景区发展较好;不同旅游区域的旅游产品开发存在同质化现象,可替代性严重;旅游产品的文化性和生态性较差。

二、沙漠旅游产品设计的主题

(一)沙漠中文化遗存

在沙漠中多有各类文化遗存,如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尼雅遗址、汉代的精绝国故址和轮台古城;位于库姆塔格沙漠东缘的敦煌鸣沙山、月牙泉和世界级文化遗址莫高窟;伊拉克哈尔拉古城遗址、伊朗的波斯波利斯万国门遗址、埃及金字塔等都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沙漠中的文化遗存。沙漠中的文化遗存不胜枚举,这些文化遗存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开发设计沙漠生态旅游产品设计的重要主题之一。旅游产品设计者可以根据这些丰富的文化遗存设计丰富的旅游产品,如沙漠遗存建筑物、博物馆的参观活动。

(二)沙漠民俗民风

沙漠地区浓厚的民风民俗是开发设计沙漠旅游产品重要主题之一。居于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的与世隔绝的克里雅人的奇风异俗对游客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居于西奈沙漠地区,被称为“沙漠之子”的贝多因人,几个世纪以来保持着以豢养家畜和贸易为生的游牧生活方式,没有电、电话和电视。沙漠地区浓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族情调为沙漠增添了几分色彩,其吸引力体现在生活习惯、民族、服装、饮食、建筑、传统等方面,这些正是设计沙漠旅游产品灵感的源泉,如在迪拜提供的贝多因人生活体验、阿拉伯人服饰餐饮文化体验、阿拉伯人抽水烟体验等旅游产品都是收到了沙漠民俗民风的启发。

(三)沙漠景观及景观文化

沙漠景观游面向的客源层最广,广袤的大漠风情是吸引大批游客到沙漠中去观光赏玩的重要要素。沙漠景观是沙漠旅游产品设计的重要部分,以沙漠特色景观为基础,游客可以摄影和观星。沙漠景观文化主要分为两类:沙漠景观自然文化和沙漠景观诗词文化。沙漠景观自然文化,也称沙漠奇观文化,包括沙漠里特有的海市蜃楼、碎石圈、鸣沙、风蚀蘑菇等景观,这些景象向游客展示了自然的鬼斧神工;沙漠景观诗词文化是指诗词中描述的景观在沙漠中呈现,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句。

(四)沙漠生态及生态文化

沙漠生态主要包括独特的沙漠生态系统和动植物。沙漠生态文化主要包括沙漠生态系统和动植物文化。受严酷的自然条件限制,沙漠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和物种多样性远不如森林、草地、湿地丰富,但是能够存活于此的动植物,均有独特的形态和顽强的生命力,这些都独具吸引力。如沙漠中胡杨——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朽——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沙漠动物为了适应干旱炎热的气候,形成了特殊的体型特征、表皮特征。沙漠动植物为适应恶劣生存环境,而进行不断的进化,谱写了沙漠生态文化的精髓——顽强。在此值得一提的是,依托独特的沙漠生态系统及特色的动植物,可以开发设计出具有科学导向的旅游产品,科学导向的旅游产品对产品设计者有较高的要求,它要求产品设计人员要对沙漠的自然旅游资源有深刻的认识,即要对沙漠的生物群系(沙漠生物群系常常被认为是旅游吸引物的重要部分)、地形特点及其形成过程、沙风气候等有所了解。

(五)沙漠探险及探险文化

沙漠在游客心中一直有着神秘的形象。近年来,针对喜欢猎奇的游客开展的探险游,如沙漠徒步(骆驼)穿越、自驾越野车、沙漠生存挑战等,使沙漠探险游日益火爆,游客数量呈上升态势。在沙漠探险旅游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沙漠探险文化,沙漠探险文化的精髓在于对冒险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在我国新疆沙漠探险游已呈高速发展趋势,承接各类沙漠探险的旅行社和户外店达近百家之多,每年可组织沙漠探险团队大小300多支,平均每天都有一支活跃在沙漠中。这都说明了探险文化已经成为了沙漠生态旅游产品设计的重要文化主题之一。

(六)沙漠体育、娱乐活动

与之前五种较为传统的沙漠旅游产品开发主题相比,沙漠体育、娱乐活动更加具有现代化的气息,也备受现代游客的喜爱。运动作为一种活化旅游方式,不仅是一种教育经历或仅是某种项目的训练,而是一种“游戏”,通过这种游戏,可以使参与者得到运动的乐趣,从玩耍中获得愉快,使原来的竞赛方式转变为交流方式。这类沙漠旅游产品可以包括各种各样的沙漠骑骆驼,滑沙,沙漠飞人,沙漠保龄球,沙漠足球,沙漠排球,拉沙橇等运动项目,除了这些日常体育活动,还包括沙漠极限体育运动,如沙漠赛车——环塔拉力赛沙漠赛段。沙漠娱乐活动如沙漠化妆舞会,沙漠文化演艺等。

三、结语

上一篇:勇敢精神下一篇:大鼠肢体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