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活动范文

2024-07-04

朗读活动范文(精选12篇)

朗读活动 第1篇

一、激发学习兴趣, 明确活动目的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对于孩子们来说, 有兴趣更是学习的良好开端。活动刚开展时, 不可急于求成, 重在“以趣为饵, 引人入胜”。第一次活动, 我给学生带来的是一些好听的故事和精彩的童话剧录像。当孩子们津津有味地欣赏后, 还沉醉于美丽的声音和动人的故事中时, 我及时地告诉学生:想要学到这些本领并不难, 只要我们掌握了朗读的技巧, 我们也能像这些小演员一样在舞台上尽情地表演, 说不定还能比他们演得更好呢!这样, 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激发出来了。不仅如此, 他们还奔走相告。一时间, “朗读兴趣小组”竟成了校园中颇为热门的活动小组之一。参加活动的人数从刚开始计划的十余人, 发展到现在的几十人。

二、注重活动实效, 坚持三个结合

1.要与课堂相结合

由于课时的限制, 课文中一些重要、精彩的段落很难在课堂上花太多的时间让学生细细品味。朗读活动正起着这样“以外补内”的作用, 它可以在声情并茂的反复朗读中让学生细细品味文章的深刻内涵, 从而达到填补课堂缺漏的功用。低年级的很多课文如《小马过河》《狐狸和乌鸦》《狐假虎威》等的分角色朗读这一要求就可放在活动中多训练, 通过语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及气息的长短等技巧来表现不同人物的不同语言特征。再如, 《可爱草塘》一文中有关草塘美景的精彩语句, 学生朗读时的感情色彩、重音轻声、舒缓顿挫、起煞衔接等都有了很大进步。草塘美丽的景物以及志愿军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场面在学生的有声语音中体现得更生动更淋漓尽致。

教师艺术性的朗读比听录音更能让学生感到亲切, 更能激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 教师成功的范读是激发学生朗读兴趣的催化剂。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富有艺术性的范读具有强烈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对学生产生的效果比放录音更好, 范读的正迁移效应也更为明显。因此, 教师必须练好朗读的基本功, 充分发挥范读的艺术功能, 把学生带进教材所描绘的各种境界之中, 从而达到激发学生朗读兴趣的目的。如学习《燕子》一文时, 老师用清新、轻柔的声音, 伴随着轻快的音乐朗读课文, 让学生感受到燕子的到来使本来生机勃勃的春天变得更加光彩夺目。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 连平时很少举手发言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学生竞相上台表演朗读, 对朗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老师也可以注重学生之间的评价, 及时有效地表扬朗读优秀的学生, 让学生之间的典范自然形成。

总之, 朗读课外活动与语文的课堂教学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 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进一步理解, 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语感。

2.要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

“教学要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和个性的充分发展为目标。”活动中, 教师可根据学生不同的音色、语感以及年龄、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征以及学生本人的意愿, 安排不同的训练重点。如活泼好动的低年级学生可让他们多朗读、表演童话故事;文静沉稳的高年级学生则可侧重于一些抒情散文、诗歌的朗读训练。这样, 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师因材施教中学到自己最喜欢也是最适合自己的朗读技法, 做到“人人有技能, 个个有所长”。同时, 他们的个性也在活动中得到充分发展。

3.要坚持校内外结合

校内与校外结合起来, 体现活动课开放性的原则。语文活动课不同于语文课, 它有较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 可以根据活动内容的需要, 把活动放到户外进行。比如, 进行不同语调的训练时, 就要把学生带到户外, 根据实际情况创设情境, 这样做既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又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真正深入的训练。再如, 在训练朗读《春天》这篇散文时就可把学生带进大自然, 让学生在观察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从而更好地理解体会文章的感情, 收到理想的训练效果。

三、活动形式多样, 创设成功机会

每个学生不管基础如何, 都有表现的欲望。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经常选择一些文质优美的文章, 在班上组织朗读比赛。对一些缺乏勇气的学生多鼓励, 学生的表现欲望激发了, 都争先恐后地参加比赛, 并进行评比, 选出“朗读之星”, 给予表扬。班上经常进行这样的朗读比赛, 学生在学习中渐渐养成了朗读习惯, 对朗读兴趣也越来越浓。

从小培养学生“试一试”的精神, 长此以往, 就能逐步使学生形成一种敢于实践的精神。课堂内“试一试”的机会不多, 课外活动就应为他们尽量创设尝试成功的机会。广播站的播音、电视台的小主持人、诗歌朗诵会、故事大王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课本剧表演、创设情境自主表演……多种多样的自我表现机会, 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成功的体验, 他们觉得自己所学的这项技能很棒、很有用。于是, 学生们在成功的体验中提高了参加活动的热情, 他们的胆量和自信心也得到了锻炼和增强。

四、发挥主导作用, 增强活动自主性

新时代的学生应是“自主学习的学生”。在课外活动中, 我们也同样要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杜威的儿童中心课程理论认为:“儿童是有行为、有感情的人, 儿童的行为是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

首先, 在活动过程中, 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 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朗读材料, 也可让学生自备自己喜欢的材料。同时尊重学生, 把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人, 自始至终保护学生活动的积极性, 从欣赏、肯定的角度来评价学生, 引导学生体验活动的乐趣, 使学生对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其次, 通过以上所说的系统的操作性强的朗读训练, 让他们在自主活动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第三, 树立学生的创造意识, 培养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朗读比赛活动方案 第2篇

1、三至六年级学生全员参与竞赛准备,由班级初赛展示选拔参加学校展示比赛。让每一个学生都经历准备的过程,重在体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通过选拔比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校园学习英语氛围。达到让每一个学生“敢说英语”的目的。

3、强化所学知识,拓展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英语视野,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情趣,提高成绩。

4、通过英语朗读比赛,让学生找到差距,互相帮助,增强团队的竞争意识。

二、参赛对象:

三至六年级全体学生

三、参赛内容:

结合相应年级的英语教材选择短文或教师写的英语小作文。

四、实施安排:

1.早读为英语朗读时间,这段时间主要是由班主任或英语较好的学生负责组织全体学生听录音,模仿朗读指定内容,英语老师巡视做指导。老师应该每天都要对学生都提出相对不同的要求。

2.每堂英语课教师要有针对性对学生进行课文朗读指导,时间的长短可以根据课文本身的长短、难易程度、学生掌握情况来决定。

3.每天晚上回家学生都要听录音朗读至少5分钟,可以采取家长签字的形式,教师检查指导。

五、参赛时间及地点:

1、初赛:

时间:五月中下旬(课间操时间)

地点:各班教室

2、决赛

地点:各学校

六、比赛形式:

集体朗读和个人朗读两种形式。

每班在班内初赛的基础上选拔参加校个人朗读评比,每位比赛选手提前5分钟进入准备区,抽签领取朗读材料,作比赛准备,内容为所学所练。

七、朗读要求

1、语音标准、语调优美。能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

2、朗读时有节奏。快慢、轻重、语速适当。

3、注意发音的技巧(连读、弱读、爆破、失去爆破、不完全爆破、送气与不送气等)。

八、评比要求

1、评分标准(满分10分)

(1)发音准确,语调自然流畅,语速适当。(5分);

(2)表达生动、富有感染力(3分);

(3)仪态整洁、表演端庄大方(2分)。

刍议初中语文教学中朗读活动的开展 第3篇

一、朗读的作用

朗读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朗读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之中,朗读能够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学生通过阅读能够吸收知识,但是通过朗读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之中同时产生自己的想法,这可以大大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记忆效率,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供积极的帮助。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人们都已经比较深刻地认识到了朗读的重要性。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而朱熹更是告诉人们读书必须要大声响亮,这样其效果才更好。

二、当前朗读活动开展现状

实事求是地讲,当前我国朗读活动的开展比较糟糕。这主要是因为受到传统教学因素的影响,我国应试教育对学生的考试成绩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但是在现代考试制度之中并没有针对学生朗读能力的考察,因此为了提升学生的成绩,不少教师都选择将用来开展朗读活动的时间让学生学习文化知识。虽然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教师会让学生进行朗读,但是因為学生没有受到过专门的训练,因此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一些问题。第一,学生不愿意朗读。不少学生以前都没有当中朗读的经验,他们也害怕朗读。第二,因为教师对朗读活动的开展的轻视导致学生对开展朗读活动也没有正确的认识,所以学生也认为开展朗读活动是浪费时间。第三,即便有部分教师开展朗读活动,但是因为考虑到时间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教师往往会让学生一起朗读,这对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三、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好朗读活动

1.交给学生科学的朗读方法,提高对学生朗读的要求。为了真正开展好朗读活动,教师首先应该交给学生科学的朗读方法。只有在学生真正掌握了科学的朗读方法我们才能够开展朗读活动。举个例子来讲,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之中会首先给学生做好示范然后让学生模仿笔者的示范进行朗读,同时为了提高学生朗读的正确率,笔者会对每一个学生的错误发音进行纠正。在这一方面学生能够达到笔者的要求之后笔者才会进行第二步骤的教学。在第二步骤笔者会着重锻炼学生朗读的连贯性。为了训练学生朗读的连贯性笔者会让学生在大声朗读之前先仔细阅读课文,正确将课文烂熟于心。这样在阅读的时候学生才能够少出错甚至不出错。在学生达到了这样的要求之后笔者会进一步提高对学生的要求,那就是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之中理解文章的内容。先前的训练对学生的情感要求比较低,但是朗读活动的开展要求学生必须要带着情感进行朗读,所以这个时候笔者会要求学生尝试理解文章的情感,这个时候因为有前面的基础所以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都能够体会到文章的情感并且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2.丰富朗读活动的开展形式。如果只是让学生站着朗读的话,即便学生有着高超的朗读技巧和丰富的情感也不能够很好地表达文章。因此为了提高朗读活动的开展质量,教师应该有意识地丰富朗读活动的开展形式。通过朗读比赛学生之间会形成竞争,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其朗读的质量会得到明显的提高。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笔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之下会安排学生进行比赛,有时候笔者会让两个学生朗读同一篇文章然后让所有的学生进行评判,这样既公平又能够真正调动其余学生的积极性。除了比赛之外笔者还会让学生以配合的形式进行朗读,让两个甚至更多的学生一起朗读文章,这样学生就需要相互配合,无形之中又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从课前朗读活动谈有效教学 第4篇

关键词:有效教学,课前朗读活动,新课程改革

就高三而言,有效教学应该指的是有效复习。复习不是简单地重复高一、高二已经学过的内容,而是更高层次的学习。复习的任务不仅仅是巩固记忆,记忆的方法也不仅仅是靠死记硬背。复习的任务除了巩固记忆之外,还要整理知识系统,掌握知识之间的联系,总结知识规律,培养思维能力,建立智能体系,并能学以致用。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 英语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为基本任务的课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标的颁布,教育的培养目标已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同时,高三英语复习内容繁多、任务繁重。作为一名高三的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我明显感觉到能否实现有效教学直接影响着每一节课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及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如下我就以高三英语教学过程中的课前朗读活动为例,浅议如何促进有效教学。课前朗读活动的设计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乏味的高三复习变得有声有色,又能体现新课程强调学生活动的理念。

一、巧妙地 “设”

动机一直被视为教学的关键,不论是听说读写还是语法教学,如果不能激发好的动机,教学则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参与意识。为此,我设置了一个课前朗读活动: 每天英语课前由一名学生到讲台前朗读一至两段课文 ( 根据复习进度,从必修一至必修八中由学生本人自行选择) ,其他学生听并纠正发音错误( 这一点对培养学生的听力有所帮助) ;然后学生就这一段课文所涉及的单词、词组及语法对该学生进行提问 ( 这一点有助于学生知识点的复习) 。期间,同学们都在认真思考,并能对问题及答案作出正确与否的判断。若不正确,学生们会积极地讨论,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并给出正确的答案。这一活动的设计,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中。

二、大胆地 “放”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活动的主体。在课前朗读活动期间,我会根据学生的表现适时参与其中,或聆听或点拨或指导。我的任务就是做一个学生遇到困难时的帮助者 ( helper,facilitator)和让学生 体验成功 的创造者( provi-der) 。大胆“放手”于学生,留给学生自由的空间,让学生充分讨论,寻求答案,让学生在探究中更高效地复习。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不仅说出了是什么,更通过自己的探究说出了为什么,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建立了学习的自信心,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三、及时地 “改”

经过一轮的课前朗读活动之后,我暂停了一周。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个任务: 就此课前朗读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以说它的优点或缺点,并表明是否继续此项学习活动的意向。学生们都很真诚地发表了他们的意见,并提出了改进建议。两个班90% 以上的学生都认为从这项活动中获益良多,对他们的高三英语复习很有益。针对学生们的看法和建议,在第二轮活动中,我作出了改进: 增加了写作这个环节。

四、及时地 “用”

不论是复习单词、词组还是语法,最终的目的还是“运用”。于是,我增加了写作这个环节。之前的课前朗读活动基本不变,在此基础上,每天翻译两个句子,这些句子与前一环节复习到的知识点紧密相连,使学生能及时学以致用,并提高了学生的薄弱环节———书面表达能力。

班级朗读活动总结 第5篇

此次诗文朗诵大赛共分为三个篇章《追忆革命》、《感恩生活》、《青春奋斗》。杨文安教授和同学们朗诵的《感悟清明》拉开本次活动的序幕。大赛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篇章是来自通信10-1班的韩建鑫同学以一篇《祖国啊!我要燃烧》振撼了所有来宾,和一篇来自武老师的《囚歌》(叶挺)给我极大振奋使我热血沸腾,当他读到:“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仿佛见到伟大的烈士叶挺正在敌人的霜剑严逼下痛苦地生存着。虽然他身上戴着满身的刑具,虽然他每天都身心受伤,但是他是为了中国共产党,为了新中国的成立而艰苦奋斗,为了队员的安全。

虽然他们没有打敌人的武器,但是他们有一颗赤诚的心和笔。《囚歌》是首诗,也是激励成千上万用鲜血和身命谱写的气壮山河的战歌,它那字字句句都充满了战斗激情。然而俗话说得好:“人心不足蛇吞象”。假如每个统治者都能三思而后行,学习叶挺那种忠贞不屈的精神,不再贪心,那么世界和平,没有战争的那一天,迟早要来到!我感受到了我们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珍惜现在美好时光充分利用好现在的每一分钟,将来我们才可以用今天学来的本领强大我们的祖国,让我们的未来更加美好。

春天生机勃勃,春天美妙安好,春天互相协助,春天有孩子欢快的笑声,而春天就是规律的约束,一切之间,无限之间,我们的人生在慢慢成长和发展,觉悟中,我们和别人交融。一首来自网络10-1班的刘力榕同学以及全班同学的诗朗诵《我能行》加入了手语的表演,更是鼓舞着我,给我力量。因为李白说过: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她让我看到了我们每个人都有尚未发气掘出来的潜力和特质。没有必要自卑,也不应该自负,而是应该努力去扬长避短,从而赢得别人的尊重。如果能用尊重自己的态度努力发现和发挥这些潜能,我相信自己可以取得成功。

人生没有一帆风顺,成功的背后总有很多汗水,更何况你我普通的草根大众。然而,无论贫富贵贱,我们的心灵可以保持高尚,我们的态度可以保持尊严,我们的勤奋可以帮助自己实现梦想,我们应该感恩生活给予我们的一切,无论顺境还是逆境,淡然坚定,继续过好自己的每一天,继续做好自己的本份,成就自己的生命。

强化朗读训练 提高朗读能力 第6篇

【关键词】朗读训练 朗读能力 语文 兴趣 朗读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中高年级要重视默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三句话告诉我们,阅读教学必须坚持以读为主的正确导向,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也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感悟自得,不断进步。

一、加强朗读指导,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朗诵训练的基本要求。朗诵时,应要求学生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确、读清楚,还要不丢字、不添字、不颠倒、不重复、不拖读。因此,教师就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有的放矢地加强训练。在每次朗读前,教师都要提出明确的要求,读后按要求加以指导,使学生知道哪些地方读错了,怎样改进。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就会明显提高。

二、加强朗读指导,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朗读也如此。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可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学习了诗歌后,可开展一次诗歌朗诵会;学习了散文后,开展散文朗诵会也可进行配乐朗诵……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任何人都会努力去做,极大地调动学生朗读的热情,唤起学生内心深处的欲望。

三、加强朗读指导,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朗读对学生领悟课文内容、增强语感有特殊的作用。如在教《骆驼和羊》一课时,为了使学生理解“一……就……”的作用,可采用重读的方式,让学生在“一”“就”下面点上重读符号,指导他们读“骆驼一抬头就吃到树叶”这句话,并体会这句话的意思,同时将这句话与“骆驼抬头吃到了树叶”进行对比,让学生自己读,自己体会。学生很快就会说:“加上‘一……就……,说明骆驼很高,吃树叶很容易。”在此教师虽然没有详细讲解“一……就……”的用法,但是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

四、加强朗读指导,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学生阅读能力高的主要标志是善于理解,能够记忆,并有一定速度。其中最重要的是理解,这个理解的前提是读,主要是朗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强调的正是读对理解的重要意义。例如《桂林山水》这篇课文,用了许多形象的比喻来写景抒情,表现了“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一中心思想。要使学生体会和理解漓江山水的“静、清、绿”和桂林山水的“奇、秀、险”,以及“行舟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等重点词语的丰富含义,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朗读。朗读可以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可以使课文中的景物在学生心中“活”起来,从而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什么是“甲天下”。也可以指导学生背诵课文,以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五、加强朗读指导,激发朗读情感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将学生的阅读能力单独作为一个重点环节。不少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将这一知识点作为单独章节反复强调和训练,旨在使学生能在不断的阅读中加深对课文的认识,独立感悟课文的思想。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和精髓后有助于学生在朗读中加深情感。我的语文教学经历中,对阅读教学这部分也很重视。在引导学生朗读和理解课文时,我反复强调,要让学生的朗读与自身的情感结合起来,做到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例如:我在引导学生朗读漫步园内,我会将课文的意境给学生分析,让学生独立感知,犹如身临其境地朗读出来,然后鼓励学生模仿这种意境朗读课文。不少同学都敢于尝试。虽然存在一些不足,但是通过交流,学生在语速和气势方面也有改善。在朗读教学方面,我仍在不断地学习和改进,希望能通过各种途径来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在不断的尝试中,逐见效果。

六、加强朗读指导,使学生养成正确的朗读习惯

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朗读之前,要给朗读的每个细节都把好关。比如对学到的每个生字,要求学生都要读准音,不读破句;对于文章中的长句,要引导学生有节奏地去读,让学生一步一步地理顺课文,切不可走形式,让学生每一个生字、每一篇课文都读完、读好,把握朗读的气势和速度,争取让学生都能有感情去读每篇课文,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

拨动朗读心弦培养朗读兴趣 第7篇

一、立足课堂, 重视朗读

1. 多样训练。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朗读是极为重要, 教师一定要明确朗读是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之一, 并要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例如在教《小小的船》中的一句“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我示范读完后, 我是这样跟学生分享的:“老师读到这里, 也好像坐在月亮上悠悠荡荡的, 看见很多星星是一闪一闪的, 所以我喜欢把闪闪的连起来读快一点, 周围的天空那么大那么蓝, 所以我喜欢把蓝蓝的连起来读的慢一点”。所以, 即使是一年级的学生, 能把这一句话的语气节奏模仿得很好。哪怕只是成功读好一句, 也能激发他们朗读的兴趣

2. 适度指导。

由于受地方方言的影响, 要求低年级的学生说普通话极为困难, 可能有些家长以为自己的孩子会说普通话, 作为我们身在农村的小孩子, 刚入学时, 他们平翘舌音大部分是不分的。我们年级除了课文内容还加了一本《新编365儿歌》, 我选择的时间是早上7点40分到8点, 因为儿歌篇幅都比较短, 10分钟复习读昨天的儿歌, 10分钟读今天新学的儿歌的, 然后下午放学后要求学生读给家长听, 每天坚持这样做, 现在学生的朗读有了很大的进步, 平时朗读时, 发现学生读音中的错误, 及时纠正。

3. 适时范读。

开学到现在我每上一节语文课, 在进行有趣的导学后, 我让小朋友们坐端正, 小眼睛看着老师, 小耳朵认真听。

有一位语言学家发现, 人们谈话时, 35%的内容是靠语言表达的, 65%的内容是靠伴随语言手势表达的。看来, 讲话者的伴随语言在表情达意方面是多么的重要。平时讲话都这样, 那么朗读当然也不例外的。还有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发现:小孩获得的信息总效果等于7%的文字家38%的声调加55%的面部表情。这位研究者则从小朋友的角度, 道出了伴随语言的重要性。

以上两个事例告诉我们:作为老师只有从表情朗读, 才能充分的表达出语文的思想感情;学生只有看老师朗读, 听老师朗读的声音, 观看老师朗读时的表情和形体动作, 这样, 小朋友们就能充分的获取老师所传出的信息, 深刻的感知课文的内容。如在执教《一株紫金香》时, 我考虑到小朋友对文章的理解没有那么深刻, 无法理解学生对老师的敬爱之情。于是, 我先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 让学生感受到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 这样学生们对课文就产生了强烈的亲切感。接下来的他们的朗读沉浸在爱师敬师的浓浓氛围中。

记得在班上我刚这样做的时候, 学生们就会都觉得很奇怪, 现在当我在有滋有味时, 一个个眉开眼笑的, 并为老师鼓掌, 也投来羡慕的眼神。

这样已经一个学期了, 当我在教室里美美的范时, 我发现我们的小朋友也都摇头晃脑, 面带表情, 享受老师带给他们的范读。

二、课后延伸, 提升朗读

我认为要把朗读真正的落实下去, 广靠课堂上的朗读时足足不够的, 还必须借助课堂上的朗读技巧, 加强课外朗读, 提高朗读水平。

1. 在玩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低段的教材大部分以童话和寓言为主, 这些课文的内容非常有趣, 每个人物都栩栩如生, 小朋友们都非常喜欢, 如课文《荷叶圆圆》、《比尾巴》等非常适合拿来给学生演课本和朗读, 作为老师, 注重引导学的作用, 让他们区别好朗读和课本剧的区别, 课本剧是把自己当成当成课文中的人物, 也可以适当的想象的, 我经常利用班队课和阅读课让孩子们来演演这些人物, 他们把人物演的栩栩如生, 真像一群群小演员在演戏呢!在这样演和读得过程中, 大大的激发了孩子们的朗读兴趣。

2. 亲子共读, 促成成长。

从开学初, 我给每个孩子一本笔记本, 取名叫亲子共读本, 要求学生每天晚上回家和家长一起看课外书, 让他们在读课外书中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 如每天布置小朋友看课外书, 把自己从课外书上看到的故事晚上和家长一起分享, 请家长记录在亲子共读本上, 一个星期检查一次, 学生从一开始的为检查而读到后来的自愿读, 这样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朗读兴趣。

小朋友有了朗读的兴趣, 就会自己去读。把朗读的种子的播撒到学生的心里。

三、搭建舞台, 积极评价

培养感情朗读 提高朗读水平 第8篇

一、创设氛围, 激发朗读兴趣

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爱模仿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 在课堂中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朗读形式, 创设轻松有趣的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1. 配乐朗读法

我国传统的诗、词、歌、赋常与音乐交融在一起, 显现出文章音律的优美。因此, 在朗读一篇篇文章时, 配上恰当的音乐, 将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如, 在教北师大版《流动的画》时, 配上一曲《春江花月夜》的小曲, 会让诗中描绘的美丽景色更完美地浮现出来。学生在朗读中也不知不觉地体会到文中的意境, 从而领悟出文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 演读法

朗读时可以让学生边读边演, 通过简单的动作, 让学生充分地表达内心的情感, 以达到感情朗读的效果。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一些简短的诗歌《大自然的语言》《我们知道》等;也可以在学完课文后, 让学生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 自编自演。如教学一些童话故事的课文《特殊的考试》《一片树叶》《小马过河》等。这样通过表演动作和表演课本剧的朗读形式来满足他们的天性。既达到了朗读能力的训练, 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创造能力以及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3. 想象朗读法

教学时借助音乐、语言、图画等教具来渲染气氛, 再现课文情境, 发挥想象, 领悟人物的情感, 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下雪的早晨》时, 可运用创设情境想象的朗读法。先用多媒体播放下雪的画面, 再配上优美的乐曲, 让学生闭上眼睛, 再由老师通过语言创设想象的情境:“窗外雪轻轻地下着、下着……没有声音, 一刻不停……整个世界多么静, 多么静……看着飘飞的雪花, 我想得很远、很远……想起了夏天树林里的早晨……一个小男孩赤着脚……”随着情境的创设, 学生不知不觉的入情入境, 伴着乐声朗朗而读, 形成了一幅优美的朗读画面。这样既达到有感情朗读的目的, 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对语言文字的领悟能力。

二、注重落实, 培养朗读能力

1. 强化主体意识, 注重个性感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 朗读教学老师应首先树立和尊重学生有独立见解的观念。像“你读得真好!”“你读得真棒!”的语言应成为老师课堂上常用的鼓励语。只有让学生充分地自由朗读课文, 读出自己的感受和个性, 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例如教北师大版《下雪的早晨》一课, 在指导朗读时, 有一个同学就站起来说:“老师, 我觉得第一小节‘雪下着, 下着, 没有声音, /雪下着, 下着, 一刻不停。/洁白的雪, 盖满院子, /洁白的雪, 盖满屋顶, /整个世界多么静, 多么静。’应读得轻一点, 小声点, 而且要越来越小声。”于是我及时让大家展开讨论评价, 最后大家都认为他说得对, 应该像他那样读。又如“老师, 让我来读。”“老师, 我会比他读得更好。”“老师, 我有意见”等等。这些生动的富有个性的语言, 都是学生自信朗读的体现。

2. 落实主体, 以读代讲, 以读悟情

我国历史悠久, 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宝库, 传统的经典文章都非常重视辞藻的华丽和用词的准确。因而, 在理解朗读文章时,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让学生自主发现疑难字、词、句、段, 抓住重点的中心词句, 反复品读, 反复体会, 这样就可以抓住文章的灵魂, 悟出作者的意旨, 以达到挖掘和理解课文的深层意境。再通过反复诵读, 仔细品味, 就能以读代讲, 以读悟情, 读中释疑。

3. 提倡有创意的阅读评价

在朗读教学中, 要注重对学生的阅读进行评价, 并创设机会, 加强培养学生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阅读评价的能力。开展多种评价形式, 从而了解学生在阅读中的感受、体验。可以采用以下几种评价方式: (1) 师自读自评, 教给学生评价的技巧; (2) 师生互评, 创设民主的气氛, 增强评价乐趣; (3) 生生互评, 各抒己见, 培养敢于争议的精神, 提高评价和欣赏的水平; (4) 开展朗读比赛, 在活动中激发兴趣, 在快乐中提高技能。

三、掌握技巧, 提高朗读水平

在课堂的朗读教学中, 如果能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 抓住重点字词, 运用语速、语调、语气、语态以及停顿的方法等, 采取抑扬顿挫的技巧, 进行持之以恒的朗读训练, 将会收到理想的效果。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 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贵在老师的导行, 持之以恒;重在实践中落实提高, 创造机会多读多练。

让有感情朗读走出“朗读腔” 第9篇

一、准确定位:从表演展示到分享交流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强调的是在对话活动中的交流分享,而不是展示活动中的竞技表演。我们认为这应是对小学阶段“有感情朗读”的准确定位。作为交流的朗读是来自于文本与自我,是朝向文本细读与理解的。在日常阅读教学的朗读中,我们应尽量避免向学生提出展示的要求,只需要他们出声清晰响亮地读出自己的感受就可以了。

二、细读文本:从“带着感情读”到“读出自己的感情”

语文阅读课堂普遍的诟病就是以教师的讲解分析去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学生还没有熟读文本教师就急于开讲,学生还没有潜心细读,教师便按着教参、自己或他人一贯的“标准化、标签化”的解读与操作去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求学生“带着……感情去读”。殊不知,学生不知其言,不明其意,则有口无心矣。这种荒芜了文本细读的朗读,带来的只能是一种无病呻吟的假情、虚情和煽情,带来的只能是生硬造作的朗读腔。

“只有读才会读”。教师在课堂上应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一遍一遍反复地品读,学生才能知其言,明其意,才能在口诵心惟中逐渐读出他们自己的感受。这样才是学生真感情的流露,而这种朗读也才是学生主动的、清醒的、自觉的、有意识的。

三、灵活施教:从“示范朗读”到“区别对待”

通常情况下,面对学生的“朗读腔”,大部分教师采用的多是示范朗读,试图让学生在试听模仿中有所体悟并有效矫正。但这种模仿的指导方式依赖性强,显得机械浅显,不能很好地让学生读出真实的自我感受。示范朗读只有在学生细读文本的基础上,辅以教师简要的分析,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是这样读而不是那样读,这样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朗读。

同时,朗读是一种特定类型的语用情境,不同文本、不同文体、不同情境甚至不同学生个体都应有不同的朗读指导策略。当语言使用的情境发生变化时,相应的语体样式也要有所变化,这就要求教师指导时应区别对待,面对不同文本、不同情境下的听众和表达任务(如解说、配音、角色朗读等),朗读的表现方式也应有所不同,不能一概以“有感情地朗读”来作为标准化统一的要求,防止“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朗读腔”的形成。

四、科学评价:从主观模糊到科学合理

学生读书有没有感情,感情到不到位,评价的标准是很难统一的,只能从听者个人主观判断中笼统地评价“真有感情”或“感情还不够”。至于每个人“有感情朗读”表现的方式要怎样,要读到什么样的程度才算“有感情朗读”,很难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我们主张小学阶段的朗读应把“大声读、准确读、流利读”作为重要的评判标准,这三个方面既是最基础的科学合理的要求,也是最易把控、可测量的。教师多关注这三个方面,就能多给学生一些客观合理的建议和鼓励,指导就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此基础上,学生如果能凭借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生成个性化的语音、语调、语速,恰如其分地以声传达“如己所是”,当然更值得点赞。

把“有感情地朗读”定位为阅读对话中的分享交流,摈弃标准化、表演化的朗读展示,在“正确、流利”上做足功夫,扎实训练,才能实现对“朗读腔”的有效管控。教师在阅读教学时能根据不同文本、语体语境和具体学情灵活施教,合理考量,我们的朗读教学才能找到更加科学合理的依据。

展现朗读教学魅力提高朗读教学实效 第10篇

一、展现朗读教学的魅力

1. 朗读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试想, 当抑扬顿挫的朗读给人以悦耳的享受时, 当声情并茂的朗读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时, 当富有韵律的朗读撞击人的心灵时, 有谁会无动于衷?有谁不产生尝试一番的念头, 进而激发其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例如学孟郊《游子吟》一诗时, 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导语:“母亲拨亮了那盏昏暗的油灯, 温暖顿时洒满了简陋的屋子。灯光下, 母亲又颤颤地瞄准了针眼。一次, 又一次, 一次, 又一次, 母亲就这样用那根细细的线、长长的线, 串起了一个又一个艰辛的日子。每一针, 都仔仔细细;每一线, 都饱蘸深情。看着母亲满头的银发和饱经风霜的脸, 泪水禁不住淌满了我年轻的面颊。缝好了, 母亲又比试着, 觉得满意了, 才套到了我的身上, 把扣子一粒粒地扣好, 就像打点一粒即将洒播的种子。母亲哽咽着, 用有点哆嗦的手轻轻拍着我的肩:‘儿呀, 要记住回家的路……’我知道, 我是一棵土生土长的小草, 一棵春天里的小草。母亲阳光般的注视, 将把我的一生覆盖。无论漂泊多远, 黑暗中的那盏油灯, 永远是我生活中惟一的方向, 惟一的牵挂。今生今世, 我, 明白了……”。这样, 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 又何尝担心效果呢?

2. 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同是一篇诗文, 干巴巴地读和声情并茂地朗读, 其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正如人们所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这就是由于审美观念的不同造成的。朗读时, 语气的轻重, 语调的高低, 语速的快慢, 加上情感的起伏迂回, 形成了或铿锵有力, 或婉转缠绵, 或回旋往复, 或一泻千里的音乐之美。它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听觉、视觉, 扣击他们的灵魂, 拨动他们的心弦, 使其产生强烈的共鸣, 获得极美的艺术享受, 并由此而逐渐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例如《听潮》, 此文着力突出海潮这部“伟大的乐章”之美, 由恬静柔美的“梦幻曲”到明快悦耳的“奏鸣曲”, 再到撼人心魄的“交响曲”, 加之作者多种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 构成了极美的意境。在教学中, 教师和学生反复朗读、吟诵, 在诵读中大家仿佛同作者一起在夜幕笼罩的海边听潮, 具有身临其境之感, 进而形成对海潮完美艺术形象的体验与感受。

3. 朗读可以激发人的情感美。

声情并茂的朗读有助于文中蕴涵感情的抒发与宣泄, 使静态的无声的语言文字化为动态的有声的具体情景, 从而激发读者与听者的情感美。好的朗读可以使读者、听者、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 化为一种难以言传的情感力量, 拨动人的心弦, 撼动人的灵魂。例如《白杨礼赞》, 作者由衷赞美了白杨树, 从白杨树的外形到内在精神, 再到抗日军民的精神和意志, 感情层层深入, 逐步推向高潮。反复朗读, 自然会激发学生对白杨树、对英勇的抗日军民的钦佩、热爱与赞美之情。

4. 朗读可以丰富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美文佳作都具有极佳的意境美, 而这种美常常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正所谓“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这意境美是需要借助联想和想象实现的。朗读, 将语言文字创设的意境美展示出来, 而造成人们身临其境感觉的就是借助合乎情理的联想和想象。所以, 我们说联想和想象是语言的翅膀, 朗读, 则是托起这双翅膀的空气。在朗读中根据具体的语境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 使他们展开双翅自由翱翔于语言的天空。例如, 朗读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 就会联想到牛郎织女在天空自由翱翔的情景;朗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就会使人联想到辽阔无边、无限美好的北国雪天风光图。再如朱自清的《春》, 文章描绘了五幅图画———春草图、春风图、春花图、春雨图和迎春图。朗读时, 用恰当的语气语调营造一种氛围, 将学生带入“春”的美境之中, 并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 为文中描绘的意境增添更加丰富的色彩、内容。反复朗读, 这种意境感就会越明显、越强烈, 联想和想象力就会越丰富。

5. 朗读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

我们知道, 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 即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思维所运用的载体正是语言。所以, 朗读不单是对语言能力的训练, 更是对思维能力的训练。思维能力的提高自然意味着智力的提高。那些高谈阔论、令人折服的政治家, 辞锋犀利、语言缜密的名律师, 妙语连珠、使人感动的演说家, 逻辑严密、富有创意的大学者, 莫不是智力超群的佼佼者。而一个口齿不清, 说起话来颠三倒四、辞不达意的人, 要说他思维敏捷、智力超群, 恐怕是没有人会相信的。所以, 通过朗读来发展学生的智力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

6. 朗读可以陶冶美好情操,

培养高尚品德, 使学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在前面几项的基础上, 朗读还能最大限度地将作者的意图和文章的主题表现出来, 从而使学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而这也正是朗读的最高境界。比如:朗读文天祥的《正气歌》, 会体味何谓浩然正气;朗读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会感受朋友情谊的深厚;朗读屈原的《离骚》, 会感知爱国之情的源远流长;朗读朱自清的《背影》, 会领悟父爱的伟大;朗读孟郊《游子吟》时, 会知道母爱的伟大与无私……在朗读中, 要体会文章的情感, 随主人公的命运或悲或喜;或爱或恨。学会在朗读中辨别真善美、假丑恶, 进而领悟到做人的道理, 为自己今后的人生之路构建起一座健康而美丽的精神家园。

二、采取有效的朗读教学方法

朗读是引导学生还原语言形象, 感受语言情境, 体味语言情感, 理解语言蕴含的重要方法, 是培养学生语言的感受力、领悟力、品评力的有效手段。我们要把朗读指导与语言的感知、运用、积累有机融为一体, 使朗读教学更有效, 笔者尝试了如下几种方法。

1. 层递推进法。

朗读是体会情感的重要方法, 是理解语言内涵, 理解语言情感的复杂的心理过程。因此, 对一些情感丰富的内容的朗读指导要带学生走近作者, 进入课文, 全身心地感受, 以准确体会、表达情感。例如, 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 笔者引导学生分步朗读, 逐步体会, 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然后逐步理解鲁迅先生对后代的关心、对旧社会的憎恨, 最后理解到伯父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 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感情体会逐步加深, 朗读中的感情表达就达到了理想的境地。

2. 情境创设法。

在阅读教学中, 我们要善于运用情境创设法, 将学生引入情境, 借助朗读, 去想象, 去体会, 去理解, 去表达, 使朗读达到语言与语境的融合, 情感与情理的结合, 体会与表达的结合, 情思与情趣的一体。例如, 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 笔者采取了情境创设法指导学生朗读, 通过“激发朗读, 角色朗读→要求朗读, 自读记忆→指名演讲, 合理配合→各自再读, 联系理解”的分层练读, 使课文情境活现于课堂, 使课文人物活现在眼前, 使人物语言活现在耳边, 从而使学生在朗读中达到了情境想象还原的真实, 语言理解体会的准确, 感情体会表达的得体, 达到了以情境促朗读, 促理解, 促感悟的多重目标。

3. 气氛渲染法。

有些课文, 教师不必过多讲述, 不作过多指点, 而是通过情境创设, 气氛渲染, 使学生产生如临其境、似见其景的心理图像, 再让学生设身处地, 朗读表达, 其效果颇好。例如, 教学《月光曲》时, 笔者通过播放《月光曲》片断, 以美妙的音乐渲染气氛, 听其乐, 见其景, 生其情, 学生朗读课文就达到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

4. 设身处地法。

在朗读教学中, 有些文章教师虽然三番五次、竭尽全力去对学生进行情感的启发, 可学生还是无动于衷。这时, 教师可让学生充当角色, 以缩小学生与文中人物的差距, 从而设身处地理解内容, 感受情境, 体会情感。例如, 教学《再见了, 亲人》一文, 在指导朗读与大娘告别一段时, 笔者先引导把握大娘为志愿军战士所做的三件事, 理解大娘对志愿军的深情厚谊, 再假设让学生充当志愿军, 面对大娘话别抒情, 让学生直接充当人物, 体会情感, 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5. 自我领悟法。

对于一些文章而言, 由于阅读者生活阅历、理解水平、认识能力的不同, 因而对语义的理解和情感的体会也存在差异。如果我们以成人的眼光看孩子, 把他们的情感纳入作者或教者的情感渠道, 不仅会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可以这样指导朗读:这一句话该怎么读呢?你认为该怎么读就怎么读, 要把你所想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然后在学生自我朗读的基础上指名朗读, 并让学生说说自己为什么这么读, 只要言之有理, 一概予以肯定。如果有学生出现语言、语调、语速、语音表达方面的“针锋相对”, 教师可以不强求统一, 而是尊重学生的理解。这样能充分发挥学生在朗读中的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自我把握学法的能力。

加强朗读指导,提升语文朗读能力 第11篇

朗读是语文学习中必备的一项技能,也是老师组织语文教学时常用的一种方式。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语文基础较弱,理解能力较低,需要老师加强朗读的指导,做好示范朗读,帮助学生正确的理解朗读的内容,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

【关键词】

小学低段 语文学习 朗读技巧

在小学语文学习中,越来越多的老师意识到朗读的重要性,进行了各种方式的朗读训练,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朗读形成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但是,对于小学低段学生来说,由于学生的语文知识还比较少,生活经验不够丰富,对于事物的感知能力还比较薄弱,仅凭学生自己的朗读学习还远远不够。朗读虽然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但还需要老师给予及时的指导,提升学生朗读能力和语文学习效果。

一、结合实际情况,做好示范朗读

小学低段学生由于受到自身语文基础、认知水平的限制,在朗读时经常会出现添字、漏字、颠倒顺序、读错字音,缺乏语调的变化等问题。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不能概括的点评,含糊抽象的指出朗读的问题,需要有的放矢的,结合具体的问题,进行正确的示范,带领学生朗读,让学生真正认识到错误,并且知道正确的朗读方法。

如,在小学二年级上册的《小动物过冬》一课时,老师先给学生进行了示范朗读,采用了灵活的语气,把青蛙、小蜜蜂、小燕子这些小动物的话读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们模仿的兴趣。老师又让学生进行自由朗读,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朗读了课文,有的学生把“那儿暖和”读成了“那儿温暖”、把“冬天地上都是冰雪”读成了“冬天地上都是雪花”等,有的学生朗读的语调没有起伏,过于平淡,还有的学生语速太快,不能清楚的发音等。老师明确的指出了学生的问题,并且告诉学生应该怎么朗读。之后,老师又让学生模仿朗读,同桌之间相互听读,指出对方的错误。老师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也加强了巡视,及时的纠正学生朗读中错误,使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达到了训练学生朗读技能的目的。

由此看来,小学低段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朗读指导还需要老师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结合学生朗读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朗读训练,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二、避免无效评价,引导反复朗读

对于朗读的重要性,很多语文老师已经达成了共识,也在日常教学中加大了学生朗读的力度,对于学生朗读的情况,进行了及时点评,其目的在于通过评价指导学生朗读。小学低段学生还无法理解这些笼统的评价,点评达不到指导朗读的效果,反而浪费了很多时间。只有让学生多次的跟读,反复的练习,才能促使学生掌握朗读的技巧。

如,在学习小学二年级上册的《狐狸与乌鸦》一课时,老师让学生先自己朗读课文,画出课文中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由于很多学生听过这个故事,对故事内容比较熟悉,朗读也比较顺利完成。老师表扬了认真自由朗读的学生。接下来,老师借助多媒体播放了配有插图的朗读,提醒学生注意听狐狸谄媚的语气,以及乌鸦愚蠢的语气。学生们借助插图和认真的倾听,进行了模仿朗读练习。老师又点名让学生朗读,表扬学生朗读准确,语调高低、语速快慢、轻重、停顿恰当的学生,指出学生朗读时需要改进的地方,并且给学生做出正确的示范,再让学生进行反复的朗读。学生经过反复的朗读这篇课文,在模仿狐狸和乌鸦的口气时,加深了对课文内容主题的理解。

由此说明,在小学低段朗读训练中,老师要减少一些没有意义的评价,让学生反复的跟读练习,扩大朗读量,增强学生朗读的亲身体验,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

三、正确解读课文,指导学生朗读

朗读是为语文学习服务的,主要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于文本的感知,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体会课文中的思想情感。课文是学生朗读的依据,也是学习的内容。由于低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理解能力的不足,对于课文的思想情感的把握可能存在着不到位的情况,这就需要老师当好学生朗读的引导者,帮助学生正确的理解课文。

如,在学习小学二年级下册的《母亲的恩情》一课时,由于课文主题是为了赞美伟大而无私的母爱,体会母亲恩情的珍贵,抒发一种发自内心的报答母亲的情感。老师让学生自读课文,结合自己日常生活经历,理解体会母亲的恩情。老师先用多媒体配乐朗读了《游子吟》这首诗,创设学习情境,感染学生的心灵。老师又点拨学生要体会古诗中父母的养育之恩。接下来,老师又让学生以平和的语调朗读课文的前半部分。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朗读练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想象,理解母亲在油灯下为孩子缝衣服的情感,寄托着母亲无限的爱。学生在朗读中对于这些平实的描写产生了深刻的感受。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把握了这篇课文的情感基调,锻炼了朗读能力。

由此发现,朗读并不只是学生的任务,尤其对于小学低段学生来说,老师更需要加强指导,促使学生正确的理解课文的内容主题,把握文本的思想情感,从而在朗读时准确的加以表达,实现提升朗读能力的效果。

总而言之,语文学习离不开高效的朗读,在小学低段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至关重要。老师需要根据小学低段学生的特点,运用示范朗读和领读,让学生在模仿中反复练读,读准字音,正确断句,把握朗读的节奏,准确的理解思想情感,丰富朗读技能,使学生可以更好的驾驭朗读,高效学习语文。

【参考文献】

【1】孙航认鹰.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探微【J】.中国校外教育,2014(12)

【2】朱晓零.浅议新课程理念下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J】.才智,2014(05)

朗读活动 第12篇

朗读, 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

所谓朗读, 就是读出声音来。

朗读是用语言的声音形象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的方式之一。

朗读是出声的阅读, 把诉诸视觉的文字语言转换为诉诸听觉的有声语言, 并通过喉头、声带和嘴唇的发声动作读出词和句子的阅读活动。这是一种眼、口、手、脑协同动作的过程。它绝不是见字读音的直觉过程, 而是一个有着复杂的心理、生理变化的驾驭语言的过程。

由上定义, 不难看出人们对朗读的认识不外朗读的外显形式与内因机制这两个方面。简言之, 朗读是读者心理机能的外显形式。

一、由“声”而“音”是“有感情地朗读”的必然过程

从朗读的外显形式看, 它是视听转换的声音传播。强调朗读主体用声音传递信息与表达情感的功能, 这体现了作为音意结合体的语言最基本的属性———表情达意。声音可以达意, 亦可传情, 但具体而论, “声”与“音”在分工上还是有所不同的。《道德经》有“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之说;《乐记》认为:“凡音者, 生人心者也。情动於中, 故形於声。声成文, 谓之音。”意指“音”是经过文饰的人类心声, 只有发自内心而又“成文” (有节奏) 之声, 才能称为“音”。晚晴理学家、文学家曾国藩在《冰鉴》中对“声”与“音”的关系作了具体的阐述:“音者, 声之余也……声主‘张’, 寻发处见;音主‘敛’, 寻歇处见。”可见, 声和音密不可分, 但亦不尽相同, 从产生的过程看, 音, 是声的余波或余韵。二者相去不远, 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声产生于发音器官的启动之时, 可以在发音器官启动的时候听到它;音产生于发音器官的闭合之时, 可以在发音器官闭合的时候感觉到它。而从听觉上看, 声多为噪声, 无节奏、音调与情感之分, 声以其物理性多寓意;音多乐音, 有节奏、音调与情感之别, 音以其社会性可传情。

因此, “声”的基本功能就是表意———客观的信息, 若在“声”的基础上, 学会用心去发“音”、听“音”, 方可传递主观的情感。同一句话, 不同的人从中体会到不同的情感, “善听在知音”、“听话要听音”,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为音的高低、强弱、快慢、顿挫、抑扬都可能显示出某种情感的变化。如音多扬少抑、多轻少重, 表欢畅;多抑少扬、缓慢低沉, 表悲痛;多快少慢、急促音短, 表紧张。音种类很多, 它给人以不同的感受, 诱导着人的情感的发生与转换。简言之, 传情、悟情的是由“声”而“音”的结果。倘若读者仅用“声”朗读, 充其量是声嘶力竭般的“动口”, 这种大声疾呼正是当下课堂朗读的通病。相反, 如果学会发“音”, 利用语音的轻重、高低、长短与停顿等构成抑扬顿挫的节律, 则使文章读来朗朗上口, 铿锵悦耳, 呈现令人动心、动情, 甚至动容的境界。富有节律的语音“不仅对于人是一种很自然的工具, 能说服人使人愉快, 而且还有一种惊人力量, 能表达强烈的感情。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人们用语言互相传达自己的思想, 而人们用艺术互相传达自己的感情。”其实, 朗读时, “声”与“音”在表情达意功能上的分化与关系又何尝不是这样的, 语音的节律变化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形式。由“声”而“音”, 是有感情朗读的必然过程。文章之所以强调声音在表情达意上的关系, 意在指出朗读中那种放声疾呼的“学生腔”的结症所在———有声无音, 有口无心。不可否认的是, 音可传情, 但音不能生情, 情终生于心。

二、“用心朗读”代称“有感情地朗读”更恰当

就朗读的内隐机制而言, 它又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音”固然可以传“情”, 但归根于心, 是人的心理机能表现, “凡音之起, 由人心生也。”所以朗读是内隐的心理机能的外显行为。朗读中的目视、脑想、唇动与耳听等环节无不与感知、想象、情感、思维等心理现象密切联系。其中, 情感作为朗读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 广泛地弥散并浸透于其他心理因素之中, 成为触发其他因素的诱因与动力。因此, 人们才提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叶圣陶称之为“美读”课文。在朗读中, 如果没有主体的情感体验, 美感也就不复存在。其实, 人们早已注意到朗读与审美的关系, 只不过还仅将朗读视为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 殊不知, 朗读本身就是一种审美活动, 审美层次的朗读必然是有感情的。对此, 英国艺术理论家科林伍德早有论述:“感觉因素和情感因素两者不仅在经验中结合起来, 而且是按照一定的结构样式结合起来的, 这种样式可以说成是感觉先于情感。先于在此并不意味着时间上在前, 如果是那种情况, 就不会是一种经验而是两种经验了。”所以, 朗读不单纯是一种发声行为, 也不纯粹是一种普通的心理活动, 而是一种具有强烈情感的审美活动。

但从另一方面看,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提法又不够科学、严谨。首先, 朗读不仅可以传情, 亦可启智、明理, “有感情地朗读”, 容易单纯地追求朗读的情感化, 甚至情绪化。尽管情感是朗读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 但并不意味着它是最重要的因素。朗读是感知、想象、情感与思维等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审美过程。“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提法容易弱化感知、想象与思维等心理因素在朗读中的协同作用, 因为朗读者在情感上首先就是以一种顶礼膜拜式的“欣赏者”的姿态去揣摩, 甚至迎合作品的情感基调, 他们没有去用自己的心智深入解读、评价, 对于文本的理解不免单一。而就教师的朗读指导而言, 过于丰富、夸张的表情、语调, 挤占了读者想象的空间, 缺乏对读者完整心智的尊重与开发。

其次, “感情”不完全等同于“情感”。通常, 人们在使用中没有对它们进行严格区分, 如“情感丰富”, 亦可说成“感情丰富”。然而, 任何词语的形式总是对该词语的功用作了不同程度的分工与规定, 从而体现人类思维的丰富程度与认知的不同倾向。因此, 词语结构、语素顺序的不同, 本质上必然意味着概念的精细差别, 如人们常言“有感情地朗读”, 却不说“有情感地朗读”。这固然有语用习惯的问题, 此处暂且不对“感情”与“情感”的区别作语法上的深入剖析。单从语义看, 《现代汉语词典》将“情感”解释为:“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映, 如喜欢、愤怒、悲伤、恐惧、爱慕、厌恶等”;对“感情”的解释是:“对外界刺激的比较强烈的心理反应;对人或事物关切、喜爱的心情。”可见, 这两个词意思相近, 但作为日常用语的“感情”, 却又可以表示个体在活动中肯定的心理反应, 即对客观事物的关切、喜爱。因而, “有感情地朗读”, 首先强调的就是读者应喜欢朗读, 能用心地、专注地朗读, 或全身心投入到朗读活动中。读者“感情”投射的对象首先是朗读活动本身, 其次才是文本中的艺术形象, 这是对朗读者的心智状态与动机的最基本要求。没有读者积极的心智准备, 何来朗读的情感表现。最后, 国外母语教育中并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笼统要求, 而是在关注读者的兴趣、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批判性、反思性精神的基本原则下, 根据文章、读者的差异, 分别提出或大声的、或流利的、或有表情的、或想象性的、或批判性的、或反思的阅读要求。

鉴于此, 与其“有感情地朗读”, 不如“用心朗读”这一提法较为科学、直观、易懂。不仅对读者的心智状态与动机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 而且突出了朗读过程中是读者的感知、想象、情感与思维等心理因素协同作用的认知规律, 从而能以“解读者”而不是一味地以“欣赏者”的姿态参与朗读。

三、朗读指导中莫把态度当作情感体验产生的条件

对“有感情地朗读”中“感情”一词的理解要把握两个不同层次:其一, 心智准备层次的“感情”, 即“用心朗读”。其二, 目标层次的“感情”, 即情感。心理学以“情绪”与“情感”作为一个统一的心理过程来研究“感情”, 帮助学生体验并表达情感是朗读的目标之一, 从而实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目标。以下文章正是从这个层次上指出朗读中莫把态度当作产生情感体验的条件。

朗读教学中, 朗读者在“请带着崇敬的 (或热爱、或仇恨等) 情感朗读课文”类似的教学语言指导下, 朗读还是不能声情并茂。究其原因来说, 这种指导方式不仅违背了“入乎其内, 出乎其外”的情感生成规律, 更重要的是, 指导者还混淆了态度与情感, 没有把理性的态度转化为感性的情感体验。客观地说, 词语“崇敬”、“热爱”、“仇恨”既可以表示“情绪情感体验”, 又体现了人的“态度”, 两者相互纠缠。心理学认为, 体验是情感这个心理过程的基本运动形式, 而态度是体验这种反应方式留下来的痕迹, 是一种结果, 不是情感产生的前提条件。在体验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喜怒哀乐才是情感, 情感总是在体验过程中产生的, 体验过程一经完成, 作为“痕迹”的“态度”才会表现出来。莫把态度等于情感, 甚至把“态度”与情绪情感的体验过程搅合在一起。正因为如此, 态度是个体不仅对人和物、事与景的认知和感受, 同时它也可能对既已存在于人们内心世界里的认知来一番演绎、提炼和升华。它更侧重于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结果和对结果的进一步深化, 换言之, 态度是一种思维的结果, 受意识直接控制, 属于抽象思维的范畴。而情绪、情感的体验却只是个体对人和物、事与景的认知和感受, 它侧重的是反应过程中较为具体的表现形式, 需要更多的具体形象刺激来表达与承载。体验所产生的情感是不受意识直接控制的, 谁能说他要想产生某种体验就产生某种体验?因此, 那种“请用……的情感来朗读”的指导是徒劳的。

可以说, 态度和情绪情感的体验都是认知的结果, 但态度是思维的结果, 而情绪体验是行为的结果;态度可以抽象地存在, 当它需要具体的载体来承载的时候, 它可能就会转化为一种情绪体验了。如爱国主义与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普遍地深藏在每一个国人的心底, 但有时却表现为观众对获胜的欣喜若狂与运动员的热泪盈眶, 有时却表现为革命者对敌人的满腔怒火与放声大笑。而情绪情感的体验是以态度的方式保留在大脑里的, 又随着体验和需要系统的发展变化或加深或减弱, 这种痕迹逐渐形成个体的态度体系。

这种区分, 对朗读来说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从朗读的目标上看, 朗读就是要把相对波动的、暂时的体验升华为稳定的、持久的态度。但就朗读的方式而言, 同时也要为稳定的、持久的态度寻找艺术形象这一载体, 审美者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单说后者, 那种“请带着某种情感朗读”的指导之所以没有起到良好的效果, 表面上看是错将态度视为情感体验的条件, 实质是没有为情感体验寻找到艺术形象这一载体。因为, 文章是作者通过语言文字创造了不同的意象表达情感的, 即由言到象再到情的过程。所以, 读者朗读时也必须遵循“言—象—情”的审美规律。

比如说, 当人们置身于桂林山水之间时, 可能会用“这个地方真美”这句话就足以自然表现当时的情感体验了。但我们也看用“漓江的水真静啊, 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 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 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样的书面语言创造艺术形象。比较这两种表达, 前者是用“美”这样抽象的、含义确定的概念, 后者是用艺术化的语言创造艺术形象。语词本身虽然是抽象的, 没有形象性, 但却可以通过艺术的手段引发读者的形象感, 更容易激发读者内心的情感体验。这种形象感并非是对语言符号的直接感受, 乃是由这些符号引起了读者头脑中的表象活动。词和表象之间的联系从个体咿呀学语之际就已经开始训练并逐步建立起来。朗读中, 情感体验的获得是在艺术语言所表述的条件下, 读者进行了再造艺术形象的结果。因此, 朗读指导中, 单纯地用“读出你的热爱、喜欢”这些表态度的词语不能激发起读者的形象感。因为人的情感体验是动态的, 变化起伏的、活生生的, “死”的抽象概念是无法表达“活的”内在情感体验的, 必须通过语言渲染、创设情境、移情想象等措施再造艺术形象, 使读者如见其形, 如闻其声, 如临其境, 才能有效地把读者对桂林山水的热爱通过朗读化为具体的情感体验。类似激活艺术形象的实践研究成果颇丰, 文章无须在此赘言。总之, 成功的朗读审美无不是通过再造艺术形象来唤起审美者的情感体验的, 而不是把态度简单地移植到读者内心的。

上一篇:企业的目标下一篇:低成本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