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问题范文

2024-06-30

巧妙问题范文(精选12篇)

巧妙问题 第1篇

一、力学中的动态问题

所谓动态平衡问题是指通过控制某些物理量, 使物体的状态发生缓慢变化, 而在这个过程中物体又始终处于一系列的平衡状态中.

解题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1) 图解法:当三力平衡中有一个力大小方向均不变, 还有个力方向不变, 分析当第三个力方向变化时两个分力大小变化情况.用图解法具有简单、直观的优点.

处理方法:画出变化过程中不同时刻的三力平衡图, 再由平行四边形各边长度变化及角度变化确定力的大小及方向的变化情况.

(2) 计算法:利用三角函数关系或正交分解法, 写出所求力的函数表达式, 并根据函数表达式中变量的变化, 得出相应力的变化.

例1 一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如图1所示, 当斜面的倾角θ逐渐增大而物体仍静止在斜面上时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如何变化?

解析:画出三力平衡图, 由三角函数可知N=mgcosθ, f=mgsinθ, 又由于θ↑→cosθ↓→N↓; θ↑→sinθ↑→ f↑

(3) 相似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适用于物体所受的三个力中, 一个力大小、方向不变, 其他二个力的方向均发生变化, 且三个力中没有二力保持垂直关系, 但可以发现由力组成的矢量三角形和由边长组成的几何三角形相似, 利用相似比可以迅速的解力的问题.

二、机车启动中的动态问题

1.以恒定功率启动

undefined当a=0时,

即F=f时v达最大vm⇒保持vm匀速运动

2.以恒定加速度启动:

a定undefined

即F一定undefined定v↑

即P随v增大而增大 →

当P=P额时, a定undefined

所以v还要增大, 但是P已经不能变大, 保持P额

undefined

此后保持匀速运动

三、电学中的动态问题

1.电容器问题中的动态分析

(1) 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 切断与电源的连接, 电容器的带电量Q保持不变.

第二种情况: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 继续保持电容器两极板与电池两极相连接, 两板间的电压U保持不变.

(2) 物理依据

任意电容器电容的度量式:C=Q/U

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决定式:C=εS/4πkd

匀强电场场强的度量式:E=U/d

例2 连接在电池两极上的平行板电容器, 当两极板间的距离减小时 ( )

(A) 电容器的电容C变大

(B) 电容器极板的带电量Q变大

(C) 电容器两极间的电势差U变大

(D) 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E变大

解析:由题意可知, 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压U保持不变.先由C=εS/4πkd可知d↓⇒C↑, 又由C=Q/U可知C↑⇒Q↑, 再由E=U/d可知d↓⇒E↑.答案为 (A) (B) (D) .

2.电路问题中的动态分析

在闭合电路中, 由于局部电阻的变化, 会引起整个电路总电阻的变化, 从而引起内、外电路之间, 外电路各部分之间电压分配的变化和各支路电流分配的变化.

如何巧妙回答离职问题 第2篇

职场面试,必然要谈及为何要离开老东家的话题,无可回避。那么该如何回答“为何要离开老东家”的问题呢?

首先,我们来分析职场人离开的原因是什么。

现实中,职场跳槽离开老东家的原因千奇百怪,林林总总,一万个人会有一万个原因。即使同一个人,如果是主动离开,其原因很有可能不止一种,甚至是10种以上原因的组合。不然,人是不会跳槽的,因为跳槽和人的懒惰天性相冲突。职场人常见的离职原因大致如下。主动离职

1.生活与工作的冲突。一是个人健康原因影响到工作;二是本人生活习惯和工作性质冲突,如:需要熬夜、出差、喝酒、陪客等;三是家庭生活和工作冲突,比如:配偶出国、家里有人需要自己陪护等。

2.个人与企业的冲突。第一,和上司之间的冲突,自己实在不想忍受;其次,和同事之间的冲突,而这个冲突自己又无法协调;第三,和企业文化的冲突,自己极不认同企业的价值观,又无法改变;第四,自己的职业发展遭遇天花板,如:在外企遭遇到国籍天花板,民企里面会遭遇关键岗位被家族成员把持,自己干得再好也是副职,得不到全面锻炼。第五,上司和自己年龄差不多,而自己对职业发展还有更高预期。

被动离职

1.不可抗客观因素。一是企业搬家了,工作单位距离家里太远了;二是部门搬到外地了;三是企业老板跑路了,企业散了;四是企业发展停滞,或被并购;五是行业衰退。

2.自己被淘汰出局。一是自己专业能力上不能胜任,被考核或考核的压力所淘汰;二是自己违犯企业制度或职业操守;三是自己有重大的道德问题甚至违法问题,搞得声名狼藉。

被动离开是没有办法,离开后寻找机会的主动权小一些。主动离开一般都有新的职业机会,其实主动跳槽者都是失望和希望的交汇。希望减去失望,如果是正数,人就选择离开老东家。当然现在90前后者很多情况都是裸辞。

面试官借此想考你什么?

首先,判断候选人讲述离开的原因是否真实。第一,至少有1/3的候选人讲述离职的原因是不真实的。但假话也有判断价值,至少判断这人不坦诚。第二,判断候选人讲述的原因是否全部真实。其实很多候选人讲述了离职的真实原因,但还有其他真实原因没有讲。第三,即使讲述的是真实的原因,但这个真实的程度究竟有多少。

其次,深刻而全方位判断候选人。一是通过候选人描述离职的原因,可判断候选人的价值观。无论候选人讲述的原因是否真实,至少自己都认为是冠冕堂皇的,尤其说的是假原因的更能表达候选人深层次的价值观,即认为只有这个原因才是自己最体面的离开理由。二是通过候选人描述离开的前因后果和过程,判断候选人处理矛盾的方式和风格。三是判断候选人看问题的视角和客观程度。四是判断候选人的思维模式,是正面思维主导还是负面思维主导。五是判断候选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及习惯。六是判断候选人的职业发展规划是否清晰。

第三,印证。一是印证前面讲述的很多事情是否真实,二是印证候选人与下一步要讲的职业诉求和职业发展规划是否有机贯通。三是和面试官已知的信息相互印证。四是为拟录用时的职业背景调查做铺垫。

第四,综合假设和预估。一是假设候选人进入组织后与现有组织人员的冲突性、互补性,从而判定是否录用、录用后如何定位、如何融入、如何使用。二是预测候选人进入组织后的职业发展路径,进入组织后可能为组织带来的正面的和负面的影响。三是判断候选人进入组织后会大致什么时间离开、会以什么方式离开、离开时会给组织带来什么麻烦。

看似简单的一问一答,也就短短的一两分钟时间,作为一名合格的面试官会脑子飞快旋转,做出种种价值及风险评估。

候选人该如何回答?

一、正面回答。对这个问题候选人要正面回答,不要绕,也不要回避。因为回避,会让面试官认为你有难以启齿的负面原因。如果绕着回答,面试官会认为你不爽快,对你性格和风格做出不利于录用的判断。

二、回答的原因要真实。第一,在这个问题上不能含糊,因为只有真实的才符合逻辑。你回答可以不是真实的全部,也可以不是主要真实,但一定是真实的。第二,如果不真实,面试官也许从已知的事实中会判断出你在说谎。第三,只要是真实的,你就会心里坦然。第四,你可以发掘真实。这些真实是真实存在的,只是自己没有总结提炼而已。只有真实,才能经得起背景调查。

三、原因不要超过三个。正常一个人离开老东家,有太多的理由。我曾见过一位善于发现问题和总结问题的老总,把离开老东家的理由罗列了20条,可见这位老总深受老东家“伤害”。但面试官的时间有限,正常对这个问题的预设时间一般也就在一两分钟之内。所以,离开老东家的原因最好不超过三个。讲多了,一是花费时间长,二是容易导致各条原因之间冲突,或原因有相互包含关系,给人思维混乱的印象。

四、原因最好有主次之分。你可以这样回答:“我离开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职业发展与我预期的发生了偏离;其次是每天上下班路途太远,耗去了太多的时间;第三,刚好三年合同到期。”这样回答有主有次,让面试官感觉你思路很清晰,回答问题有逻辑性、有结构性、有主见,同时也可以判断你真正的主要职业诉求是什么,新东家能否满足。这种清晰的职业诉求对自己面试是加分的。

五、希望和失望刚好相结合。正常的职业跳槽都是失望和希望的交汇。老东家不能满足你,所以失望了,欲离开或准备离开,要加盟的新东家一般都是刚好对应地弥补你的失望,给予希望。所以,当你坐到面试官面前时,最好提前做些功课,对应聘单位做过了解,且明确其刚好能够弥补你的失望,满足你的希望。因此,当面试官问你离开老东家原因时,你可以暗合和明说失

望和希望。比如:你了解到应聘单位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且有清晰明确的发展战略,行业又是朝阳产业,你就可以实话实说:“我离开老东家的主要原因是行业处于成熟期,很多企业都在转型,老板也想转,但没有明确往哪个方向转型,只是维持。所以我也没有什么重要的挑战性工作要做,我就想寻找一个像贵公司这样处于朝阳行业、企业有明确发展方向,也正处在蓬勃发展阶段的企业,到这里我可以有很多事情要做,所以今天我们就有幸见面了。”这样既讲述了离开老东家的真实原因,又表达了自己寻找新平台的渴望,展现给面试官的是寻找舞台的高层次职业需求,同时还赞美了面试官,以及表达了加盟的意愿。如果面试官是老板,会非常希望听到这样的表述。

六、三个匹配。描述离开老东家原因要做到三个匹配。

与职业发展相匹配。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两三年,正处于职业的学习期,你可以说:“我还很年轻,想寻找一个更加规范和成熟的能让我学习成长的平台。”这个年龄段,不适合说我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太多的思路和才华无处施展,我想寻找一个能识货、充分授权、采纳我建议的老板。如果你这样说,面试官一般会认为你太嫩,招来也麻烦。但如是35岁以上了还这样说,面试官不会认为你谦虚,反而很有可能认为你不自信,或认为你太造作。

与职业身份相匹配。如果是基层员工,如果说离职原因是老板刚愎自用,自己没有发挥能量的舞台,面试官会认为你不着调。如果是中层经理,离职的很多原因是出在协调能力上,这符合身份。如果是高层职务、决策层职业经理人,离职原因是老板不授权、到处插手、放不开手脚干等这正常。但不要说是经济压力比较大、车配得级别低、费用给报销得不够,纠结于什么保险、住房公积金,或因老板和同事很偏狭的八卦,不愿意与这些人为伍等。曝老板和同事层次低,正说明自己层次不够。这话回家可以说,不能说给面试官听。

与行业特点相匹配。比如:行业内潜规则,自己不认同等;行业该衰退了,希望尽早退出,并能说出一二三来,说明你有前瞻性。

七、控制情绪,积极思维。很多人描述离职老东家原因时,一下子负面情绪大爆发,尤其是刚刚离职前后,把老东家的事情抖落个底掉,把老东家扁得一无是处、骂得狗血喷头,末了还捎带自嘲一下自己:我当时就不大情愿,现在自认倒霉。这种情绪化的描述,对你应聘没有任何益处。见面试官前,一是应针对离职原因思考一个不带情绪的理性的客观理由。二是现场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如果感觉到自己还在气头上,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就先不要见面试官,等过后再见。进而正面思考问题,积极的态度看待问题,客观理性地分析问题,可以讲一些冲突,但讲后应补一句换位思考的话,这样就是客观看问题。有些经理人爱讲老板抠,其实这是老板创业过程中长期养成的节俭习惯。这一是老板的生活习惯,二是老板的人生态度,因而不能由此推出“对自己都抠,更何况对别人呢”的结论。真正有成就的大老板都是节俭得很,尤其对自己近乎吝啬,原因是这类老板的人生态度和人生理念已超越物质需求层面,他们活着的价值观就是为社会创造财富。也许正是老板的节俭,才创造了伟大的企业。不然,大手大脚,企业早就垮了。

巧妙设计问题,组织高效教学 第3篇

一、设计问题导入,渗入故事内容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故事教学方式得以实施的前提条件是学生能够被背景故事所吸引,愿意去了解这个故事。因此,英语故事教学一开始,首先要让学生对故事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了解情节,产生兴趣。这个效果可以通过巧妙设计问题来实现。

在故事教学开始前,一两个简单却具有整体性的问题,就能让学生对故事产生兴趣。如:在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Seasons》这个单元中,重点需要学习关于四季的相关表达。于是,我准备了一个猫妈妈带着猫宝宝乘飞机游历全球的故事。故事中融入了四季的名称、天气的描述和旅途中所见所闻的表达等。我将故事分段,用不同的卡通图片展示出来,然后提问学生:“Where are they traveling?”“What season is the country?”学生在回答问题前必须对整个故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才能知道两只猫到底去了多少个国家。就在浏览整个故事的过程中,学生们已经被故事中的情节深深吸引并自发讨论起来了。

二、设计细节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故事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蕴涵在故事中的英语知识点。因此,学生从整体上了解了故事的背景与内容后,便可以开始对知识点进行重点学习了。我们可以通过在细节上设计问题的方式,收到强调知识点的效果。

在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My Friends》单元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有关朋友聚会的英语故事。故事中涉及了很多老朋友见面互相问候、新朋友见面相互了解,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家人朋友,聚会结束后互相道别等环节,很好地融入了本单元所学的表达方式。介绍了故事情景后,我要求学生分别找到特定的几个人物在见面和分别时的表达。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同时,不知不觉中多次用到了“Hi…” “Goodbye…”“He is my friend…” “She is my sister…”等重点表达方式。所有问答完成后,学生们已经对这些表达烂熟于心了。

针对知识点所在的细节设计问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接触知识、深化记忆。学生通过自己的力量掌握知识,必然能更加容易地消化吸收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问题回顾故事,强化知识巩固

任何学习都需要复习巩固,英语学习亦是如此。这个阶段的教学,作为课程最后的巩固和升华,设计问题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对整个故事和各个知识点进行一次整体的回顾和复习。

例如,在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Lets Make a Fruit Salad》的教学过程中,我向学生讲述了一个小伙伴们一起制作水果沙拉的故事。通过学习,学生们对于一些常用水果的表达方式、询问对方是否喜欢某物品、是否拥有某个物品以及简单的数量描述等都有了一个初步的掌握。我在这堂课的最后设计了一个问题:“How do the students make the fruit salad in this story?”简单一个问题,引入了对故事全局的回顾。学生若想完整而精彩地描述出沙拉的制作过程,便会很自然地用到本课的重点词汇和句型。对于自己不熟练的表达方式,学生们也能够及时意识到,会在课后有重点地进行回顾。

巧妙设置课堂质疑问题 第4篇

关键词:历史教学,质疑问题,有效教学

历史学科是一门以史论结合为特点的思维学科。灌输式的教学不仅无意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而且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在课堂教学前,教师要设计适当的质疑问题。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的形式展开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可以取得认知思维的高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富有创造性的学习能力。

教师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及教材的具体内容,恰到好处地设置质疑问题,合情合理地解决问题,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知识,增强学生对人类历史的认同感,加深对人类历史进程的理解,并做出诠释。

下面我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谈谈怎样更好地设计课堂质疑问题。

一、设计的问题要有思考的价值

实施课改之初,有些老师确实摈弃了满言堂、满堂灌,在课堂中出现了满堂问,这实际上也就走向另一个极端。虽然满堂问在形式上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课堂表面很热闹,但仔细看看在老师接二连三的问题中,很多问题在书上一眼就能找到。一般说来,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总提那些不假思索就可回答的问题。课堂问题要难易深度合理。实践证明,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与老师所提问题的难易深度密切相关:问题太浅,学生提不起兴趣,甚至觉得不屑一答。所以对于问题的设计,教师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1. 了解学生的实际状况(备学生)。

教师讲课前应该对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及相关知识的水平有所了解。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问题情境,设计比较合适的问题。对于不同班级,问题设计还应有区别。

2. 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备课本)。

采用问题教学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思绪,但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于采用问题教学法。对于那些教学内容浅显,学生一看就懂,或道理过于艰深只须简单记忆的教学内容,则宜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加以点拨。

如讲授《鸦片战争》一课时,对于有关战争的基本史实知识点,学生自己看书解决,课堂上主要解决四个问题,即为什么会爆发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中国为什么会战败?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对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中国战败给我们什么启示?这样,一堂课就做到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了解了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认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自己总结出鸦片战争“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二、设计的问题要有思维的必要

问题的设计,注意对突破、理解重、难点问题的引导。依据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把前后知识联成一体。教学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方法的指导,引领学生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体验生活,在对历史事物的认识中吸取历史智慧,在与历史人物的对话中感悟英雄的灵光,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我一般把教学目标确定为三个层次:浅层———是什么?怎么样?即让学生在阅读、观察基础上感知历史,在分析、归纳基础上整理历史知识。中层———为什么?即启发学生从知识的纵面、横面进行联系、比较,深刻理解并正确认识;深层———怎么办?即在得出历史结论的基础上,再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思考,进一步验证、完善、审定、修改已有结论,或就历史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解决办法。三个层次由浅入深,从认知到理解再到认识,使学生获得的不仅是知识本身,而且是经验和能力。

如在设计《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浅层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史实;《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中层目标是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分析《辛丑条约》的签定给中华民族造成的严重危害,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深层目标是引导学生认识到: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外侵略掠夺空前野蛮残暴的殖民战争,中国人民不会忘记1900年的国耻与国难;中华民族有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义和团的英勇抵抗,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是阻止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最主要的力量。在比较《辛丑条约》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时,学生全情投入、义愤填膺,大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或观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人民正义的爱国举动。并结合史实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论证,努力使认识提升到理性高度。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当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学生面临的问题,也可以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学中不仅注重设置合理的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加强师生互动,而且从单向的师问生答到多向的生问师答、生问生答,创造一切机会引导学生求问质疑。一般情况下,课堂上我都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提问看不懂的内容、想不出的原因、解决不了的问题,或交流见解、观点等。经常性的交流、提问,学生也能在不同思维碰撞中闪出智慧的火花。

三、设计的问题要让学生有解决的可能性

从心理发展和认知发展阶段特征来看:初一要求“能简单地复述教科书中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主要活动,提高记忆历史知识的能力”;初二要求“能够初步综合、归纳所学重要问题的史实、找出因果关系”;初三要求“能够对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概括、编出提纲”。要求的逐步提高,体现了历史教学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教学规律和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问题的设计,既要让学生有思考的价值,又要让学生有解决的可能性。如何做到让学生“跳一跳,够得到”。设计的问题要有合理的深度。问题太深,学生望而生畏,问题太浅,学生又提不起兴趣,甚至觉得不屑一答。而合理深度的提问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透彻地理解问题,深刻地领会教材中所反映的实质性、本质性的东西。如我在讲授《新文化运动》时,就把“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作为最主要的提问,因为这两个问题深度合理,而要回答好这两个问题则几乎涉及全课堂知识点,广度适宜。因此,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联系前面相关的知识,鼓励学生进行讨论。最后,通过列表的形式来帮助学生归纳和理解。至于问题该达到怎样深度,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既要符合教学大纲,又要符合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

据心理学家研究,如果学生能用现有的知识去回答问题,那么思维过程就不会发生,相反,当提出的问题必须借助于那些他们还未掌握的知识才能解决时,思维过程也不会发生。为此,提问必须与学生应有的知识水平、智力水平、学习风气与态度等各方面相关联、相衔接。

四、设计的问题要有拓展的空间

问题的切口不要太窄,而要有梯度。在进行课堂提问时我们要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尽量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在易,浅的问题上找到“成功感”,从而激发学习探讨的兴趣,而且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相反,提问不讲究梯度,时不时迸出一两个难题,如突兀之石,学生一时无法回答,整个课堂就失去了生机和活力。如讲授《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时,对于西藏的有效管辖,我们可以设问:达赖和班禅的封号由来如何?驻藏大臣是何时设立的?它在西藏起到什么作用?它的设立有何意义?为什么说西藏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直接提问最后一个问题,学生就显得无从下手,回答得不好。通过讲述驻藏大臣的设立:雍正时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标志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管辖。引导学生分析这些重大事件有何意义,说明这些措施使边疆地区得到开发,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基本奠定了今天的民族格局。因此,对那些难度较大的问题,我们一定要精心设计,将其分解成一组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问题,层层推进,最终得到圆满解决。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照顾全体学生,不至于使有些学生连笔都不敢动,连口也不敢开,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回答不同层次梯度的问题,使每个学生都去积极思考,积极讨论,积极作答,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一般学生进入高年级段后,不愿意举手发言,但是老师在课前精心准备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质疑问题,学生参与课堂发言的热情就高,而且发言的质量有所提高,用历史思维的方法去考虑问题。在历史课堂上,不仅气氛活跃,而且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得到一定提高。例如:在学完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之后,我设计了问题:“如果你是身处于19世纪末的爱国青年,面对国家和民族的危亡,你会怎样去做?”学生经过一分钟考虑之后,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想法:发动起义,抗击洋人和清政府;游说慈禧,劝她联合人民,抵抗侵略者;要效仿历史上“挟天子以令诸侯”,抗击侵略者;甚至还有提出要刺杀慈禧,但是此观点一出,马上遭到大部分学生的反对,这样属于鲁莽行为,会造成天下局势混乱,不利于抗击侵略者,学生还是比较理性的。当时发言的同学很多,提出了八种各不相同的观点,但是基本上每个发言的同学都提及到了采取行动之前,要进行思想(反抗侵略)传播,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联合更多的力量反抗外来侵略。

在历史课堂上,不仅我设计质疑问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积极提出质疑问题。如在讲授《红军不怕远征难》这课时,学生提出红军为什么要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的问题。学习《海峡两岸的交往》,学生提出:新中国刚成立时,党为什么决定武力解放台湾;20世纪50年代中期,党为什么确立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改革开放后,党为什么不再用“解放”一词谈台湾问题,而确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等问题。学生对历史课的喜爱不言而喻,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的提高有目可睹,学生对历史的感悟潜移默化在平时的学习当中。

巧妙回答开放性问题 第5篇

问题一:“请你自我介绍一下”

思路:

1、这是面试的必考题目。

2、介绍内容要与个人简历相一致。

3、表述方式上尽量口语化。

4、要切中要害,不谈无关、无用的内容。

5、条理要清晰,层次要分明。

6、事先最好以文字的形式写好背熟。

问题二:“谈谈你的家庭情况”

思路:

1、况对于了解应聘者的性格、观念、心态等有一定的作用,这是招聘单位问该问题的主要原因。

2、简单地罗列家庭人口。

3、宜强调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

4、宜强调父母对自己教育的重视。

5、宜强调各位家庭成员的良好状况。

6、宜强调家庭成员对自己工作的支持。

7、宜强调自己对家庭的责任感。

问题三:“你有什么业余爱好?”

思路:

1、业余爱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应聘者的性格、观念、心态,这是招聘单位问该问题的主要原因,自我介绍《巧妙回答开放性问题》。

2、最好不要说自己没有业余爱好。

3、不要说自己有那些庸俗的、令人感觉不好的爱好。

4、最好不要说自己仅限于读书、听音乐、上网,否则可能令面试官怀疑应聘者性格孤僻。

5、最好能有一些户外的业余爱好来“点缀”你的形象。

问题四:“你最崇拜谁?”

思路:

1、最崇拜的人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应聘者的性格、观念、心态,这是面试官问该问题的主要原因。

2、不宜说自己谁都不崇拜。

3、不宜说崇拜自己。

4、不宜说崇拜一个虚幻的、或是不知名的人。

5、不宜说崇拜一个明显具有负面形象的人。

6、所崇拜的人人最好与自己所应聘的工作能“搭”上关系。

7、最好说出自己所崇拜的人的哪些品质、哪些思想感染着自己、鼓舞着自己。

问题五:“你的座右铭是什么?”

思路:

1、座右铭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应聘者的性格、观念、心态,这是面试官问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

2、不宜说那些医引起不好联想的座右铭。

3、不宜说那些太抽象的座右铭。

4、不宜说太长的座右铭。

5、座右铭最好能反映出自己某种优秀品质。

6、参考答案——“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问题六:“谈谈你的缺点”

思路:

1、不宜说自己没缺点。

2、不宜把那些明显的优点说成缺点。

3、不宜说出严重影响所应聘工作的缺点。

4、不宜说出令人不放心、不舒服的缺点。

5、可以说出一些对于所应聘工作“无关紧要”的缺点,甚至是一些表面上看是缺点,从工作的角度看却是优点的缺点。

问题七:“谈一谈你的一次失败经历”

思路:

1、不宜说自己没有失败的经历。

2、不宜把那些明显的成功说成是失败。

3、不宜说出严重影响所应聘工作的失败经历,4、所谈经历的结果应是失败的。

5、宜说明失败之前自己曾信心白倍、尽心尽力。

6、说明仅仅是由于外在客观原因导致失败。

7、失败后自己很快振作起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面对以后的工作。

问题八:“如果我录用你,你将怎样开展工作”

思路:

巧妙回答让你难堪的问题 第6篇

不要回答别人问你的问题;回答你想回答的问题——这是在越南战争时期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的心得。

如何躲过那些“必须”回答的问题

狡猾地逃避记者的刁难,或者是不想回答的问题,甚至是自己的丑闻,也许是政客们惯用的把戏。那我们日常生活中怎样才能巧妙地回答问题呢?

设想一下,如果你是公司新闻发言人,记者提出了对公司不利的问题,你要怎么回答?如果你是个明星,记者问你隐私,你要怎么面对?如果你的老婆追问你:“昨天晚上死哪里去了?为什么不回家!”你又该怎样说呢?

转移话题是个办法,可是怎样才能将提问者的注意力分散到其他方面,不会发现你回答的不是他所要问的那个呢?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的托兹·罗杰斯和商学院的迈克尔·诺顿认为两种情况下比较适合使用“转移话题策略”:一种是演讲者回答相似的问题,使观众难以回忆起刚才的问题;或者当观众们的注意力集中在社会性的目标或是没有明确目标时,更难发现演讲者避开了问题。

实验过程中,研究者让参与者看4分钟的政治辩论视频。视频有两种,一种视频中回答者直接回答问题,而另一种视频中,回答者避开原有问题,自己回答了一个相似的问题。每个参与者随机看两种视频中的一种,然后,再将所有的参与者随机分成三组,分别是三种不同的情境。

第一组是“没有目标”组。参与者只需要认真地看视频,之后,研究者才开始提问:“刚才的问题是什么?”以及“视频中的人回答得对吗?”结果令人十分意外,看“回答相似问题”视频的参与者当中能回忆起刚才问题的人不到40%,而看“直接回答问题”视频的人却有将近90%的人记得。换句话说,听你讲话的人其实在听了4分钟之后已经是云里雾里了,谁还记得当初是什么问题,即使答非所问,别人也不会意识到。

然而,在平时生活中,交流不仅仅是几句对话或者听一个演讲这么简单,还会对与你交谈或者正在演讲的人做出评价,比如:“这个人看上去很成熟稳重”“这个人绝对是个学术专家”等等。

于是,研究者把这种情境叫作“社会性的目标”组。这组的参与者就要比前一组多一个任务,不仅要看视频,还要思考“演讲者是个怎么样的人”“你喜不喜欢这个人”。

看完视频后,当研究者问“还记得刚才的问题吗?”“视频中人物回答的对吗?”这组的结果会怎么样呢?他们比上一组的表现更糟。参与者一部分的注意力分配到评价演讲者上去了。结果看“回答相似问题”视频的参与者,当中能回忆起刚才问题的人连25%都不到了,而看“直接回答问题”视频的人也只有80名的人还记得原问题。其实仔细想一下,这第二种情境日常生活更加接近,也就是说,真正能发现你“答非所问”的人少之又少。

那么会不会是因为这些参与者比较健忘或者问题太难了,所以很难被记住呢?研究者设计了第三种情境,叫作“监测”组。这次参与者需要带着问题看视频,直接判断视频中有没有“转移话题”的现象。

这时大多数参与者都发现了视频中没有直接回答提问者的问题。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其实很难提前假定别人会转移问题,然后去捉他。所以你可以巧妙地通过这个方法躲过别人的问题。

转移话题不等于是欺骗,只是转移注意力

美国语言学家格赖斯曾提出一个合作交流的原则:(1)交流含有一定的信息量;(2)交流是诚信的;(3)交流应该采用适当的方式;(4)交流应该与当前的话题相联系。

然而,早期的一些研究者认为避开问题,而回答一个相似的问题是带有欺诈性质的,这违背了合作交流的准则。其实并非如此,我们只是侧重于另一个方面而已,因为提问者或其他听众假定的是你说的话是诚信的,而你说的话是与问题或主题密切相关的,并且能让对方从你的对话中得到一定量的信息,但不致引起怀疑,那你就成功地做了一回滑头。其实当一个滑头并不代表着欺骗,只是成功地转移了注意力而已。就好像在一场篮球比赛中的假动作,不是道德问题,只是技术问题。

学会灵活变通,切勿死板守旧

除了要注意回答问题的方式,说话语气也很重要。人们对于那些能够流利回答相似问题的人,往往会给予更高的评价,而直接回答问题的人,如果说得结结巴巴,得到的评价就没有前者好。

和上一个实验一样,参与者还是随机观看两段4分钟政治辩论的视频中的一段,一个人回答一个相似的问题,但说得很流畅;另一个人直接回答那个问题,稿子与前一个实验的一模一样,只且加了一些停顿,还有“嗯”、“呃”之类的词。结果呢,参与者对前者的评价明显好于后者。

正如格莱斯的合作原则中提到的第3条——要用合适的方式来交谈。所以,很多事要善于随机应变,思维敏捷灵活的人比起那些死板守旧的人来说要更受欢迎。同时,自信也很重要,自信的女人更美丽,自信的滑头更不易被发现。

社交场合尴尬问题的巧妙回答

1.“这个不好说,你觉得呢?”

你可以用这个回答把尴尬的问题踢给对方,并表明你对这一话题不感兴趣。但假如对方愿意谈,你也愿意洗耳恭听。

2.“我记不得了。”

对于你确实不清楚的问题,应该这样直截了当告诉对方。

3.“(耸肩)当然!”

简单的一句“当然”,无需多做解释,会让对方识趣地换个话题。

4.“你猜吧。”

对于某些让人不舒服的问题,不妨以笑掩之,随后换个话题。

5.“我们还是回头再谈这个吧。”

用这个来回答一些自己注定要被问到的问题能让你及时脱身。

6.“这个我得好好想想。”

这样回答可使你不用回答刚才的尴尬问题。

7.“你要再取些饭菜/酒水吗?”

可以不回答尴尬问题,用此话岔开。

8.“你是说那个啊?咱们还是谈点别的吧。”

明确表示你对该话题不感兴趣,这样好换个别的话题。

巧妙构造图形解决数学问题 第7篇

1构造直线

如图1显然点B到点A的距离不小于点B到直线x+y-1=0的距离。

2构造圆

3构造三角形

由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结论显然成立。

4构造正方形

证明:依题意构造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 如图4所示,

5构造平行四边形

例5:已知, AD是△ABC的边BC上的中线, 求证:

证明:延长中线AD, 使DE=AD, 连接BE、EC。

因为AD=DE, BD=DC;

所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即BE=AC;

在△ABC中, AE<AB+BE, 即2AD<AB+AC;

6构造立体几何图形

7结语

由上述实例可以看出, 要善于构造图形简化问题, 关键是平时我们要多注意知识的掌握和积累, 并能用发散性的思维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思考, 然后大胆的展开联想与实验, 这样我们的构思才能更加精巧灵活, 进而达到快速解决问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玉峰.构造圆锥曲线解决代数问题的几个特例[J].数字大世界, 2012 (3) :52.

[2]陈雪松.构造概率模型, 巧解数学问题[J].中学教学, 2007 (9) :60-61.

设计巧妙提问,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第8篇

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实质上是完成了两次认识上的转化。第一个转化是从纷乱的实际问题中收集、观察、比较、筛选出有用的信息, 从而抽象出数学问题;第二个转化是根据已经抽象出的数学问题, 全面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 从而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进而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和应用。

【案例1】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材“有括线的实际问题”一课中, 有一个试一试的内容:

这是“求一部分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初步尝试, 要求学生用在例题中刚刚获得的体验去解决“求一部分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课上教师将苹果图放入事先准备好的盒中, 并贴在了黑板上。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例图 (图1) , 问:“猜猜盒子里有多少个苹果?”

多数学生对盒中苹果的个数展开了争论:

生1:两个。

生2:可能是5个。

……

只有少数几个学生显得若有所思, 教师发现后及时进行了提问:“你认为盒子里有几个苹果呢?”

生3:不知道!

师:为什么?

生3:你没有告诉我总共有几个苹果, 我怎么能知道盒子里有几个苹果呢?

请注意这位学生的回答, 她已经会反问了。生活是数学教学的源头与归宿。因此, 数学活动也不是一般的活动, 而是教师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 展开的以提升学生数学思维为目标的充满数学味的活动。学生在课堂中, 不是单纯地听数学、看数学、练数学, 更多的是玩数学、做数学, 在数学思维活动中经历体验、探索、质疑、思考, 从而获得更广泛的数学价值和意义。案例1中, 教师从生活情境出发, 提出了“你认为盒子里有多少个苹果?”教师的提问看似平淡, 其中却蕴含着教师的价值选择, 这是及时把握住学生思维转折的时机适时的追问, 使他们在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在质疑中释放自己的数学思维, 成功地探究出解题的思路。本问题的提出, 其出发点是诱导学生在回答中进行合理的质疑, 去发现问题之外的问题, 从而自发地提出一个更深层次的数学问题, 这不仅为学生轻松地接受“总数”这一数学名词埋下了伏笔, 也为学生解决本课的难点“求一部分的实际问题”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二、把握提问的技巧, 让学生在“悱”中“问”

孔子曰:“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宋代理学家朱熹对这句话的理解是:“愤者, 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 口欲言而未能之貌。”现代教育学者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 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 不要去启发他。”

在《24时记时法》一课的教学中, “0”时的理解是一个难点, 怎样用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的投入, 来收获到最大的效益呢?在对“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这句至理名言的透彻理解后, 我感悟到教师应从教学实践出发, 把握好提问的时机, 将会收获意料之外的效果。

【案例2】

出示课件 (中间是一个钟面, 右上角是标有10月28日的台历) 。

师:现在钟面上的时间是10月28日夜里的11时59分55秒, 今天就要结束了, 让我们一起静静地等待着新一天的开始吧! (教师带着学生一起注视着课件上的钟面, 秒针走了5下后, 时针、分针、秒针都指向了12, 同时, 课件上标有10月28日的日历的右下角向上卷起, 只隐隐露出10月这样的字样) 新的一天就开始了, 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吗?

这时的学生已完全被课件所吸引, 面对卷起一角的日历和静静走过的5秒, 早已产生了“现在是什么时间的”的疑惑, 可碍于自己的能力水平, 一时也很难想出这到底是什么时间。

生1:现在是什么时间?

生2:这个时候我们在做什么?

学生在自然生成的条件下形成的思考, 显示着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 这时学生的学习状况已达到“愤”“悱”的程度, 心中的问题也就自然地产生了, 只要适时地点拨, 学生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师:你们的问题提得很好, 同桌交流一下, 想想现在是几月几日的几时呢?

生1:10月29日凌晨12点。

生2:10月29日0时0分0秒。

生3:10月29日凌晨12点60分。

师:友情提示, 夜里的12时既是今天一天的结束, 也是明天的开始。在数学上一般用“0”来表示开始。在这些同学的回答中, 你认为哪种回答最合理呢?

生 (齐说) :10月29日0时0分0秒。

师:来看一下正确的答案。 (课件中的日历完全显现出10月29日, 同时在钟面的下方出现“0”) 当我们还在睡梦中时, 新的一天就是从“0”时开始的。

问题的呈现应该能激起学生的思考, 我从学生感兴趣的课件演示入手, 进行积极的思考, 千方百计地去探究其中的奥秘, 在获取心理上满足的同时, 发现原来0时表示一天的开始, 这不仅为学生轻松地接受“0时”这一时间名词埋下了伏笔, 也为学生解决本课的难点“夜里的12时既是今天的结束, 又是明天的开始”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三、把握提问的力度, 让学生在“留白”中“问”

“空白”即艺术中的“以虚当实, 虚实相生”。例如, 中国画中常有“几个蝌蚪, 便画出十里蛙声”的意境, 这种留下一定的空间, 让读者去自己感悟、去想象画者的意图的艺术手法, 即是绘画中的“留白”艺术, 使“无画处皆成妙境”。教师的提问也需要这样的艺术, 在提问中留有余地, 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理解、感悟、想象来填补空白, 充分激发学生去探究、思考, 培养问题意识。

【案例3】

一年级下册教材的46页, 这是本册书中第一次出现和加法估算有关的内容。

教师先出示56+3。

师:不计算, 说说得数是几十多?

生:50多。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6+3=9, 56+3=59, 所以是50多。

师:你是通过计算想出来的, 能不能不计算就能想出来呢?

生:6+3不满10, 所以56+3的得数是50多。

师:你说得真棒, 尤其是能想到从个位去观察。那么, 由6+3不满10, 你还能想到什么呢?

这就是教师在提问中的“留白”, 留有余地, 不让学生囫囵吞枣地生搬硬套, 让学生去思考探索, 形成无求的意味。

生1:如果个位上的数相加正好等于10呢?

生2:如果个位上的数相加超过10呢?

其实, 本课的练习只是让学生学会100以内不进位加法的估算, 而教师巧妙设置“空白”, 在学生的思维深处激起火花, 引出和100以内进位加法有关的估算内容, 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估算意识, 还很好地诱导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巧妙设置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 第9篇

一、设置有效问题,快速导入新课

理科类的学科导入往往单调乏味,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用说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了。因 此,在导入新课时,笔者试着采用设置疑问,创设情境的方式进行。

例如,在学习“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这一章节时,由于所学内容微观、抽象,理论性强,理解难度较大,所以如果在上课伊始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那么势必会影响相关内容的教学效果。因此,笔者设置了以下问题:1有性生殖 与无性生殖的最本质区别是什么?2两性生殖细胞是怎样形成的?3两性生殖细胞是不是通过进行有丝分裂产生?

通过对知识回顾,学生很容易认识 到,如果两性 生殖细胞是通过进行有丝分裂产生,那么生物通过不断繁殖,其后代个体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将成倍增加变成一个天文数字,这与物种染色体数目恒定是相悖的。这时,可设置问题:两性生殖细胞到底是怎样产 生的?这样设置问题,调动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

二、延伸课内问题,升华学科知识

目前采用的生物学教材,由于受编 排体系、篇幅 及编者的理解等因素的影响,其中许多概念、原理并没有充分展开,但在高考试题中,往往又考查相关知识的延伸与拓展。这就要求教师改 变学生传 统的“尽信书”的思维模式,通过延伸课内问题,引领学生将已有知识进行适当的升华。

例如,教材中将“基因”的概念表述为“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学生在理 解了“有遗传 效应”的含义后,已是“树欲静”,其实“风不止”。那么在这样的情形下,教师就可以设置一个问题:RNA病毒能否控制某种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其相对性状?在这一问题设置之后,学生就可以据此将基因的概念进一步理解为“具有遗传效应的核酸片段”。

这样设问质疑,学生不但可以完善 相关知识,而且会产生冲突,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三、适当设问提醒,还原经典实验过程

不少高中生物实验是许多生物学家毕生智慧的 结晶,其设计科学合 理,分析推理 过程严谨,而且取材 巧妙,因此成为历年高考试题涉及的必考内容。但是由于教材编写条件的限制,很多版本的教材只是对这些实验的重点内容进行选取,而忽略了一些原本不可或缺的实验步骤。因此,教师在教 学过程中 就要引导 学生按照“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科学思维流程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例如,在学习“光合作用的发现”时,大多数学 生只是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几个科学家的实验过程和结论。这时,教师可以设疑:课本里普里斯特利的实验步骤完整吗?学生听后反 问:难道教材 里的经典 实验还不 完整?这时,教师趁机提醒他们:只从教材里表述 的几个步骤,普里斯特利就能够发现蜡烛不容易熄灭、小鼠不容易死亡吗?因为前两节课刚做过探索酶的高效性的实验,学生很快就明白过来:还应该设置对照 实验。教师接着追问:哪位同学知道对照实验应该如何设置?通过层层设问引导学生补充完善实验,让学生明白科学的严谨性的同时也对生物实验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四、巧设问题串,拓宽学生探究角度

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学生实验大多是验证性实验,因此教师有必要创设问题串引导学生拓宽思考角度,并重新设计实验步骤,以加深学生对实验原理、方法、结论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

例如,在做“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之前,教师不妨设置问题串:除了紫色洋葱表皮外,用无色透明表皮做实验,现象会是怎样的?能不能用其他材料来替代?用低于或高于30%的蔗糖溶液做外界溶液又会出现什么 情况?除了蔗糖 溶液,用其他溶 液 (如NaCl溶液、KNO3溶液替代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将红细胞置于上述溶液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并让学生逐一通过实验来探究,然后得出结论。这样设置问题 串,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拓宽了学生的探究角度。

总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科特点,课堂教学实际和知识点、立足于学生的接受能力,设置与之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收获,以此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摘要:机械单调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往往会抹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巧妙设置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让学生乐学善学尤为重要。

如何通过列方程巧妙解决数学问题 第10篇

一、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数学应用题

对于数学应用题的解答采用列方程的方法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它会帮助学生梳理数学问题中的各个数量关系, 让学生对于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和探究. 常用的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题通常有行程问题、工程问题、调配问题、分配问题、 配套问题以及增长率问题等方面的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把这些数学问题给学生归类,使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轻松地设出一个未知数,找到等量关系,顺利地解答问题. 例如:某厂一车间有64人,二车间有56人. 现因工作需要,要求第一车间人数是第二车间人数的一半. 问需从第一车间调多少人到第二车间? 这就是一道典型的劳动力调配问题,为了解决这类问题,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列一元一次方程的方式来解决这类问题. 在解题时教师首先要带领学生搞清楚人数的变化,使学生能够理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从而解决问题.

二、列二元一次方程解数学应用题

需要列二元一次方程来解决的应用题比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题要复杂,学生需要设置两个未知数,并且理清这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 学生在解题时要从整体上考虑, 列出符合要求的代数式. 二元一次方程一般涉及两个未知数x和y,根据题意以及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学生可以列出两个数量关系,构成一个方程组. 例如:一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和是7,把这个两位数加上后,结果恰好成为数字对调后组成的两位数,则这个两位数是几? 根据题目的要求,学生设出两个未知数,根据他们的数量关系,学生可以列出x + y = 7; 10x + y = 10y + x. 通过学生对于题目的分析, 学生可以充分地理解题意,进而总结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总结出这两组关系式. 通过学生对于题目的阅读,学生可以找到两个相等的关系,从而列出代数式,帮助学生顺利地解决问题.

三、二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区别

二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们的未知数的数量是不同的, 二元一次方程中包含了两个未知数,而一元一次方程中只有一个未知数,解答起来要更容易、 简便. 学生通过对于题目的阅读可以轻松地梳理出一个数量关系的方程式就可以列出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而一个未知数无法解决问题时, 学生则应该考虑到采用列方程组的形式, 列出两个未知数.

例如教师设置问题:某加工厂用稻谷加工大米出米率为70%,现在加工大米100公斤 ,设要这种稻谷多少公斤 ? 通过学生对于问题的阅读,学生会发现这是一元一次方程中经常会出现的增长率方面的问题. 学生可以设需要这种稻谷x公斤,通过题目中给出的关系,学生可以列出方程:70%x = 100. 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就可以解决问题. 但是面对题目中出现了复杂的数量关系的应用题时,学生则要考虑二元一次方程. 通过对于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的分析和判断来寻找有效的数量关系. 例如:某班学生参加义务劳动,男生全部挑土,女生全部抬土,这样安排恰需筐68个,扁担40根 ,问这个班 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 通过对于题目的分析,学生可以设班级男生为x人,女生为y人,用方程组可以列出方程组2x +y /2 = 68;x +y /2= 40. 题目中有两个数量关系 , 学生根据题目的要求可以列出两组方程,构成一个方程组.

在选择是用一元一次方程还是二元一次方程时,学生首先需要认真阅读题目,了解题意,通过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学生在确定解题几个未知数,进而确定所使用的方程.

四、二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联系

二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学生要想顺利地解答二元一次方程就必须要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学生通过对于一元一次方程的学习, 可以掌握方程的解法,进而把这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引用到解二元一次方程中,让学生能够顺利地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是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的前提. 学生要想学好二元一次方程就必须要把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学好,为二元一次方程的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进步.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教学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通过思考和探究能够掌握解题策略,学会分析问题,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教师有效的指导, 学生会更加明确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的区别和联系,在解决应用题过程中快速地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设置出有效的方程组,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数学解题能力的提高.

摘要:为了提高学生解决数学应用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轻松地解决各类应用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解应用题的方法.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确什么样的题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方便,什么时候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即可,以及两者间的区别与联系,促进学生掌握应用题的解法,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巧妙问题 第11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问题启发式教学;自主学习;教师主导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初中生物知识虽然和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也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如果教学中教师只是一味地讲授,学生不容易接受,学习兴趣也不高。相反,在教学中通过情境来让学生从生活中了解生物,引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在对旧知识复习的基础上引入新知识,这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去主动探究。

如在“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的教学中,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已了解了绝大多数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而该课要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掌握细胞分裂的过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细胞的分裂过程,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学生熟悉的种子萌发、小鸡长大、受精卵发育等动画来引导学生观察,接着演示变形虫的细胞分裂画面,并提出问题:“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和细胞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细胞分裂的结果是什么?”由此而导入新课,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提出目标,自主学习

实施问题启发式教学,问题是启发学生思考的重要手段。要让学生在课堂探究中能更好地分析并解决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通过自主学习获得初步构建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同时,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目标性不强,这就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学生自主学习前以明确的目标来进行引导。

教师所提出的目标一要符合大多数学生的知识基础,二要做到明确,让学生知道要了解什么、知道什么。如在“神奇的微生物”的自主学习阶段,教师提出的自主学习目标为:①知道病毒和细菌的主要特征;②了解真菌的主要特征;③初步了解病毒、细菌以及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因自主学习阶段是初步感知阶段,学习目标多以“知道”和“了解”为主,而“掌握”则要放到探究过程中。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深入到学生群体中,帮助学生解决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三、合作探究,分析問题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了一定的知识构建,但其中也会遇到诸多问题,同时,因学生的知识基础、经验、学习方法等多种因素所限,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在问题启发式教学中,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综合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从而促进学生的知识构建。学生小组在自学的基础上群学,而群学则需要教师用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目标提出探究问题,学生小组间相互交流、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师再引导归纳。如在“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的教学中,教师围绕“四W”提出问题:“哪一方发出交配信号?交配一般发生在什么时候?蛙的生殖与发育在何处进行?精子和卵细胞如何相遇?”通过上述问题的讨论让学生明确蛙的生殖与发育,以此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将蛙和蝌蚪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引出“变态发育”的概念。而在概念的总结过程中,先让学生尝试表述,教师再归纳。要让学生从变态发育拓展到两栖纲特征的认知上,教学中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分析蟾蜍、大鲵、蠓螈的发育过程,小组在组内填表综合,最后教师归纳。如此,学生在问题和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究,摆脱了被动接受的束缚,更好地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构建。

四、教师主导,解决问题

在问题启发式教学中,学生在教师问题引导下进行合作探究,但因学生知识基础、经验、学习能力等因素所限,学生的讨论不一定能完全达到教师的预期目标,或者说,学生的讨论不一定能形成一致性认识。因此,在学生讨论后就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引导学生进行归纳的同时,采用讲授的方式来向学生解释重点和难点问题。同时,教师精讲后要注重引导学生质疑,通过质疑来引导学生查找学习过程中还未理解或未掌握的知识。

首先,在引导学生归纳的基础上结合重难点进行讲解。以问题启发引导学生探究,教师的讲解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如在“昆虫的生殖与发育”的教学中,教师以家蝉为例来引导学生在观察录像之后分析生殖和发育过程,从而引出完全变态的概念,用蝗虫和家蝉的对比来引出不完全变态的概念。此时,学生对两个概念有了初步感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概念,教师此时采用精讲方式来阐述这两个概念,并结合具体的例子(如不完全变态:蝗虫、蟑螂、蟋蟀)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这样才能让学生通过问题分析而获得知识的构建。

总之,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固守传统教学模式,而要以学生为主体,树立新课程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应用问题来启发学生进行探究,引导学生学会主动学习,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发展。

巧妙应对信息技术课堂棘手问题两例 第12篇

案例一、学生电脑水平参差不齐———同伴互助各有所得

事件:

在教学五年级下册《我型我秀》时, 有许多同学已经对“打开Power Point”“Power Point界面”“Power Point中插入艺术字”“插入文本框”了如指掌。当教师教学这些知识点时, 这部分学生或东张西望, 或和边上的同学交头接耳, 显得心不在焉;当教师布置完操作任务, 好多同学正在制作时, 这部分同学已经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他们开始无所事事, 和边上的同学聊起了天, 玩起了网络游戏。许多未完成的同学看到边上有同学玩游戏, 就喊了起来:“老师, 有人玩游戏!”有的同学甚至跑到玩游戏的同学座位边上去看。而有的同学也不管任务完成与否, 干脆也来个浑水摸鱼, 玩起了游戏。此时班里只有小部分同学在认真地做着幻灯片。

分析: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对象是一群知识经验、能力水平、个性特点等有着很大差异的学生。有的学生很少接触计算机, 对计算机操作一无所知;有的学生有一些初步的知识, 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 而有些学生对计算机达到了“精通”的等级。对那些从没有接触过Power Point的同学, 如果不通过一步步教学, 他们很难真正掌握知识点。但如果教师按部就班进行教学, 势必造成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 上课就好似“炒陈饭”, 没有新鲜感可言。也难怪他们对课堂丧失学习兴趣, 或把时间和精力用在玩游戏上。对此, 责任出在教师身上, 不能怪学生纪律不好, 要怪教师课堂没组织好。

应对:

学生信息水平差异是很正常的, 教师要正视这种差异, 差异不是问题, 差异是可以很好利用的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我通过“分层教学”和“伙伴教学”来应对课堂中的差异, 促进学生整体提高。 (1) 目标分层。根据学生层次, 将课堂目标分为基础性目标和提高性目标。基础性目标是保底目标, 要求人人达标;提高性目标是给学有余力的优等生提出的更高要求, 如在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比其他同学略有提高。 (2) 教学分层。原本教师讲的知识点, 让学生去探究, 让优等生去讲;需要演示的操作, 让会的同学来演示;回顾小结时让水平较好的同学进行总结, 给优等生表现机会和成就感。后进的学生在模仿课堂上的一些演示操作中获得提高。 (3) 任务分层。后进生完成基本任务, 对优等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本课的操作任务, 普通同学做一张介绍自己的幻灯片, 做得快的同学, 老师鼓励其做第二张, 并要求他们不但会操作, 而且作品要合适与美观。这样, 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感受到完成任务后的成就感。 (4) 伙伴教学。课前有意识地将学生分为不同等级, 结成“强弱搭配”小组, 好的同学可以在上课的时候指导差的同学, 充当其他学生的“辅导员”。这样人人有事做, 人尽其才。作为“辅导员”的优秀生, 他们水平当然要高一些, 上课自然要认真听了, 当他们把多余的精力迁移到学习和辅导同组学生身上时, 就不太会想玩游戏了。

案例二、学生意见出现分歧———正反辩论形成统一

事件:

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学生意见不统一的情况, 有时还会明显地形成两个意见对立的阵营, 有些教师往往措手不及, 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 最后只好采用强制打压的方法平息“事端”。如教学四年级上册《画龙点睛写标题》这课时, 学生就出现了完全对立的“两派”。展示学生作品环节教学片段记录如下:

师:接下来我们展示一下同学们的作品, 看看哪些同学的作品既合适又美观。

师随机选择了一幅作品进行展示。

师:这位同学的作品做得怎么样?

生:哇, 真好看!

师:我们再来看一幅作品。

师:这幅作品怎么样?

生:好!

生:好什么呢?

生:好!

生:不好!

学生意见很不统一, 形成两个阵营, “起哄”似地说着“好”与“不好”。教师只好无奈地站着, 失去了课堂的有效调控。

分析:

上述情况, 其实是学生真正参与课堂的表现。每位同学的审美能力、审美观各有不同, 都有发表自己言论的自由, 教师完全不必“惊慌失措”, 可以通过“引进辩论”的方法来推进课堂教学:教师可以让对立的阵营各自阐述己方的立场, 接着“正反双方”交替发言, 为己方观点进行论证并反驳对方观点。两方在辩论过程中越辩越明, 逐渐提高了认识, 统一了思想, 并推进了课堂教学进度。

应对:

师:有些同学觉得不太好看, 不太好看在什么地方?或者说好看在什么地方?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艺术字像石头一样厚重, 我觉得好看。

师:“字像石头一样”, 你这比喻还是挺有意思的, 为什么这么说?

生:字有阴影, 很重, 看上去一块一块的。

生:有一点看不清楚。我觉得不好看, 字的颜色不怎么鲜艳。

师:好多同学对字的颜色不太满意, 如果还是这种字体, 谁能把颜色改鲜艳些?

生想通过更改字体颜色来使艺术字颜色鲜艳一些, 但没有成功。

师:更改艺术字的颜色, 要怎么操作呢?

教师引出接下去的学习内容———“艺术字工具栏”。

此片段中教师面对两个“阵营”, 没有采用“打压强制”的方法平息事端, 而是让双方说说“好”与“不好”的理由, 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提高了审美能力, 并为学习艺术字工具栏作了铺垫。

课堂上的学情总在变化, 教师如果能巧妙地使用一些课堂应对策略, 可以让教师从容面对意外。教师虽不能预料到具体的结果, 但教学仍能在预设的框架内开放、有序地进行, 使意外不再“意外”, 衍生精彩。

上一篇:昌吉地区论文下一篇:爱国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