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的问题预设

2024-07-13

语文课堂的问题预设(精选10篇)

语文课堂的问题预设 第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预设生成,问题,处理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 预设与生成是一对很典型的矛盾统一体。 充分而又切合学情的预设是课堂教学方向的保障, 它直接关系到教学任务的完成。 所以说, 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预设其实就是一堂课的蓝本。 可是作为受教育的主体的学生又是鲜活的,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会从不同角度对知识点产生疑问的, 而这个生疑求解的过程就是课堂的“ 生成”。 课堂 “ 生成” 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它可能使既定的教学计划发生变化甚至可能直接导致教学任务的完成受影响;而另一方面它却有可能使课堂教学走向纵深, 得到意料之外的教学效果。 所以说, 如何有效处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预设”与 “生成”的问题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不得不去面对和思考的。

单纯地讲“预设”而忽略“生成”显然是不对的, 这样会造成学生的被动学习的局面, 教学效率自然就好不了;而单纯地讲“生成”却忽略“预设”也是不可取的, 这样会使课堂缺乏应有的方向, 课堂教学会变得杂乱无章。 所以,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较好的办法是“预设”和“生成”双线并行, 各有侧重。 特别是在“预设”与“生成”出现矛盾的时候要有效处理二者之间的问题。

一、注重文本细读

学生的语文能力也是有高下之分的。 比如, 同样的一个语段, 有的学生就能够顺利地读出这个语段的情感, 能够和作者心灵上很好地沟通。 而有的学生则是阅读能力要差些, 从语段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对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都有待提高, 因此, 就读不出语段应有的韵味来。 在教学中碰到这种“预设”与“生成”出现矛盾的时候, 小学语文教师要认真面对这种情况, 然后在教与学生相应技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注重对文本的细读, 必要的时候甚至要给予一些有益的提醒, 尽可能地让学生读出更多的正确信息来。

比如,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有:“四周围黑洞洞的, 能不碰壁吗? ”这一句话。 这句话对理解鲁迅先生的思想性格很重要, 属于重点语句。 可是在教学过程中, 我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就是不能完全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后来, 通过学生反复的朗读, 再加上我从鲁迅先生所处的时代背景、人生经历以及思想性格等方面加以提醒, 学生终于正确地领会了这句话的含义。

二、鼓励思维碰撞

课堂讨论的效果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 正因为如此, 小学语文教师总会选择适宜的时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让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 在选择讨论内容的时候, 有经验的教师会从学情出发对讨论的问题进行合理的设计, 尽可能地让讨论的问题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教师要么从教学的重难点出发, 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要么从重点语段出发, 引导学生说说各自的说法, 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要么针对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 组织他们展开讨论。 不管是何种情况, 学生“生成”的东西都是我们教师很难预设得到的。 所以, 这个时候的最好办法就是放开手脚让学生畅所欲言。 毕竟, 真理是愈辩愈明的。

比如,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白杨》一课, 在研读课文的环节, 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把第14 段和第16 段对比着阅读并思考: “ 爸爸只是单纯地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 爸爸还想表达什么呢? 爸爸和白杨之间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呢? ”在讨论的时候, 相信学生会有自己的独特看法。 这些看法可能有的是合理的, 有的是不合理的。 但是我们教师可以先不急着下结论, 而是可以把学生的所有看法都写在黑板上, 然后再让学生进行讨论, 让他们找出支持自己观点的依据来。 这样, 相信学生很快就会得出正确的结论来。

三、引导合作交流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的一个很重要的要求就是突出学生的课堂学习主体意识。 学生的课堂学习主体意识的培养有赖于教师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学习小组的组建能够很好地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培养他们的合作交流能力。 特别是通过学生之间的互教更是能够使那些原本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的学困生更好地融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更好地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 而对于那些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 通过小组间的合作交流, 可以使他们更好地取长补短, 促进他们的语文能力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比如, 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女娲补天》的时候, 我们就可以在教学完这篇课文之后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 让他们交流一下课外学习到的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这样, 我们就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课外主动学习的热情, 更可以借此使他们更进一步地理解了我们的先人有着多么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崇高美好的理想, 引导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总之,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 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课前充分的预设, 这样能够保证课堂教学的方向不致于偏离。 与此同时, 我们还要更注重学生课堂的动态生成, 只有这样, 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更加深入, 教学效果才能更好。 所以, 我们一定要在教学过程中保持“ 预设” 和 “ 生成” 双线并行, 并且恰当处理好“预设”与 “生成”二者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余国良, 肖细白.语文教学对话的预设与生成[J].语文教学通讯, 2010.

[2]路世成.预设和生成的辩证统一[J].语文教学之友, 2010.

语文课堂的问题预设 第2篇

一、语文课堂预设存在的问题

1892年德国哲学家弗雷格曾经提到过:预设,又称为前提、先设和前设,指的是说话者在说出某个话语或句子时所做的假设,即说话者为保证句子或语段的合适性而必须满足的前提。就好比一个厨师想要做一道美味的菜,要做什么样的菜和这道菜需要的配料、食物材料都是需要事先准备好的,而这些也都属于预设的范畴。在教学中也是如此,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认知能力,有意识地引导和培养学生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而课堂预设是教师针对不同情境的课堂需要完成的任务做出的不同的设计、假设和预想,以使学生进一步对所学知识进行认知和领悟。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推行与实施,虽然许多学校已经改变了传统的教授模式,把学生放到了课堂教学主体的位置,教师也不仅仅只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更多的是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之中,充当学生的家长、朋友、管理者等,但是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教师为了完成每堂课的任务,设置多个课堂环节。对于提问环节,如果说学生无法回答出标准答案,也会硬性地引导学生往正确的答案上靠拢,完成课堂任务。这种硬性的牵着牛鼻子走的课堂模式,不仅没有将课堂预设的作用发挥出来,还增加了学生对课堂回答的抵触心理。

此外,课堂问题预设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问题炮轰式教学,学生思考时间过少

苏教版语文教材更重视人文思想,文言文的比重相对来说较大。许多的文言常识、文言手法等学生并不熟悉,如果说教师只注重对学生进行文言提问,不去补充相关的文学常识、写作手法、文言语法。不仅会阻碍课堂学习的进度,也会影响学生对于文言知识的掌握。

另外,有些教师认为把一篇完整的文章分解为若干部分,再对若干部分进行细分,就是对文章的深入透彻的了解。他们将原本富有生气的文章撕碎,让学生死记硬背大量的琐碎点。殊不知,这是对文本最大的戕害。此外,有些教师为了赶进度,习惯集体回答问题的形式,学生缺少思考问题的时间。还有些教师一节课四十分钟里,大多数时间用来提问题,留给学生每道题思考的时间也只不过是短短的几秒钟。

2.学生对教师提问的猜测心理过重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过于强调书本上知识的权威性,而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不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去得出答案,而是拼命去想去猜测老师需要的答案,最终导致学生对问题的意识能动性差,否定性差。

3.学生回答问题的参与面过窄

回顾我们的小学课堂,每次教师进行提问的时候就会有许多的小朋友举手回答。而到了初中、高中,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少。现在的高中语文课堂,大多数教师只会提问那些举手回答或者是成绩好的学生,不举手和成绩不好的学生往往会被教师忽略。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思维懒散,不愿意主动去思考问题。

除以上所述,还存在教师对学生回答处理欠妥,学生对问题的质疑声太少,教师备课不足等问题。

二、问题预设现状的改善措施

1.提高教师设计问题的能力

问题,本身是枯燥无味的。如何将问题生动形象化,就看教师设计问题的能力。有两位教师同时讲论语中的《仁者爱人》,一位教师这样向学生提问:“你们觉得孔子是不是一位仁者,作为一位仁者需要具备哪些方面的特质呢?”另一位教师向学生提问:“贯穿孔子一生的思想是什么?孔子的仁爱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相比来说,前一位教师的提问更简单,更具有开放性、趣味性。

一位语文教师,除了应当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知识储备,也需要更多的幽默感和情趣。语文本来就是博大精深的,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引入,便会觉得枯燥无味。一个好的课堂,一个有意思的课堂提问,是需要教师和学生互动的。

2.针对性、灵活性、适度性原则

高中语文知识点琐碎繁杂,如何更好地掌握相应的语文知识点,提高高中语文课堂问题预设的有效性呢?

①针对性原则。所谓针对性原则是针对教学的目的、教材的重难点进行的。中心思想,往往贯穿于整篇文章,是文章的重要线索。因此,教师可以从文章内容出发,由浅到深、从易到难设置问题。同时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适当的补充。

②灵活性原则。所谓灵活性原则是针对教师对课堂问题的把握提出的,包括问题方式、问题时间的控制。语文学习本身是充满开阔性、灵活性的。伴随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的思维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教师可以抓住学生思维的变化,对问题的提问方式进行改变。例如疑问、反问等形式,每一种提问方式都会带给人不同的感受,有助于活跃课堂的气氛,增加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此外,教师也应当注意对问题难易程度的把握,如果问题太难,或者说学生长时间无法得出答案,教师就需要将问题分解,或者是转变一下问问题的角度去引导学生回答。同时,教师应增加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给予学生组织语言的时间,这也是对学生的尊重。

③适度性原则。所谓适度性原则是指问题的难易程度、学生回答问题所用时间、问题的数量都要适应绝大多数学生的水平。

对于疑难问题,大多数学生都会选择坐等教师宣布答案。因此,教师就应当把握问题的难度,将疑难问题分解成小问题,再抽丝剥茧,层层深入。针对不同的问题应当给予学生不同的思考时间,确保学生能够充分思考。

另外,一节课四十分钟如果大部分的时间都被回答问题所占据,那这节课本身就是不合格的。一个人如果总是处于紧张状态,往往会忽略许多细节。合理分配问题的数量和时间,多选取适合绝大多数学生思考的问题是语文课堂问题预设有效性的关键。把握课堂的每一分钟,做好适度的课堂提问预设,有助于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

关注语文课堂内容的预设与生成 第3篇

在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中, 如果只有“预设”没有“生成”, 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重视, 是一种灌输教学;如果有了“预设”, 并在“预设”中有所“生成”, 就说明师生间有了较好的互动。有了许多非预设的“生成”, 说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这样的教学是有生命力的。那么如何享受愉快的动态课堂构建过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案例中得到启发。

一.以大多数学生所关注的问题为基点渐进式发展动态课堂

《行道树》是台湾著名散文家张晓风关注自然、礼赞生命系列散文中的代表性作品。作者以物喻人, 赋予行道树以人的生命、人的思想、人的情感, 写出了作为奉献者的行道树真实而坦诚的心路历程。教学中的预设是:先整体感知行道树的形象, 再理清结构, 后赏析语言。

1.初读之后, 谈整体感受时, 学生大多从“行道树是一种______的树”来回答, 且发言的同学十分踊跃, 因为每一个同学都渴望自己的理解不被忽视。于是教师可以记录并板书:

行道树是一种自由的树

行道树是一种快乐的树

行道树是一种乐于奉献的树

树行道树是一种勇于牺牲的树

行道树是一种忧愁的树

行道树是一种不被人理解的树……

2.随后, 教师请各位发言的同学记住自己所选用的词语, 再读课文, 来进行举证分析。

3.又经一番交流讨论后, 有同学发现许多说法都可以合并、归类。于是, 大家又七嘴八舌地进行了归类:行道树——忧愁、痛苦、深沉 (形象) ;快乐、无私奉献、神圣 (人生哲理) 。

这堂课自然而又流畅, 一气呵成, 连教师也没料到会这样进行下去, 而这种“始料未及”就是课堂动态生成的特征。当学生在回答“行道树是一种______的树”时, 学生的思维在激烈的碰撞。所以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必须不断地调整教学设计, 使课堂教学永远朝着引导学生思考、引发创新欲望、激发创新灵感的方向发展。

二.以课堂突发事件为契机推动课堂的重新生成

怀着对朱自清先生深深的敬意, 我和学生一起欣赏了《背影》。学生被朱自清先生那优美的文笔、质朴的文风和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浓浓亲情所感动。“同学们还有问题吗?”我问了一句。“老师, 我们可以谈谈自己的看法吗?”班长问。“当然可以。”我马上把目光转向他。“假如我是朱自清, 看到父亲这样艰难的爬月台为我买橘子, 我不会只在车上流泪, 我一定要自己去买橘子。”他的提问激起了层层波澜。

“要是朱自清去买橘子, 那我们还会读到《背影》这样脍炙人口的作品吗?”一个女生反驳道。“宁愿没有《背影》, 也不能只在车上流泪。”班长显得很激动。两人各抒己见, 班里顿时乱了起来。此时, 我想学生的争执已远远不是语文范畴的问题了。于是, 我布置了晚上的作业:“回去查资料, 明天举行辩论会———朱自清该不该自己去买橘子。”

第二天上课, 黑板上醒目地写着:辩论会——朱自清该不该自己去买橘子。显然, 同学们已做好充分的准备, 情绪高涨。我再一次强调:要用道理和事例来证明观点。就这样一场辩论会开始了。

甲方:我同意父亲的做法。文中已说“祖母去世, 父亲赋闲”, “茶房”只认得钱。父亲深知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 因此, 一定要自己亲自爬月台买橘子。可见, 父母之爱, 是什么力量也阻挡不了的。

乙方:我认为朱自清应该自己去买橘子, 父亲不让, 也一定要劝说父亲。居里夫人为了帮助姐姐解决一部分学费, 15岁时就独自一人到偏远的地方当家庭教师。正是由于从小的磨炼, 才使她在以后的科学道路和人生道路上, 特别是居里遇难之后, 能坚强地生活下去, 成为世界上著名的科学家。而朱自清看到父亲那么艰难地为自己买橘子, 只是流泪, 太不像大丈夫了。

甲方:不对!朱自清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他在清华大学任教授时, 美国欺负我们, 他告诫全家宁可饿死, 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毛主席都称赞他是有骨气的人。我认为文中朱自清流的是感激的泪, 悔恨的泪, 绝不是懦弱的泪。

乙方:我还是认为朱自清应该自己去买橘子。文中说过:“北京已来过两三次。”朱自清应该亲自去做一些事, 证明自己已长大了, 让刚刚失去母亲的父亲心里得到安慰。如果说“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那么, “自立”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显得更重要。假如我们现在太依赖父母, 以后即使我们掌握了一些知识, 又怎能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呢?

甲方:文章开头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有余力”, 末尾说道:“我身体欠安……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推测, 可能父亲南京送我时就感到身体不好, 也许怕自己以后再见不到儿子了吧。再说, 文中已介绍父亲“迂”。我想, 对父亲来说, 只有自己亲自去买橘子, 才最能表达出父爱。那时无论什么样的语言都不会打动父亲的。父亲不仅仅给儿子生命, 更重要的是给儿子人间真情。

乙方:记得一位哲人说过:“磨难是一所人们最不愿意上却最能锻炼人的大学。”高尔基上“人间大学”时就常常跑到伏尔加河的码头上去挣钱。他说, 在流浪人和无赖中间时, 觉得好像是一块炉火烧红的生铁一样。请问, 如果高尔基没有这段生活, 哪有《童年》《在人间》等力作。

甲方:如果没有父亲艰难的买橘子, 能有《背影》吗?

乙方:感人至深的事例可写别的, 但我认为橘子一定要自己去买。

在《背影》的教学设计中, 本来没有预设举行“辩论会”这一环节, 但恰恰是这一环节最精彩。这使我们不禁对新课程的教案如何写、课堂教学设计如何进行、怎样才算是一节课的结束等系列问题进行思考。当学生设计出“朱自清该不该去买橘子时”, 显然, 学生的思维正在激烈地碰撞, 而教育的真正目的就在于观察和引发这种碰撞。所以,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必须不断调整教学设计, 使课堂教学永远朝着引导学生思考、引发创新欲望、激发创新灵感的方向发展。

三.在学生费解时, 善搭桥, 除其困, 带动课堂生成

教学《孔乙己》在投影出示孔乙己的图像, 并很有感情地引导学生通读全文时, 不料, 一个学生站了起来。

学生甲:《孔乙己》中说孔乙己贫困潦倒, 那么孔乙己究竟叫什么名字呢?

其他同学就笑了, 并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叫孔乙己呗。”可是真的是这样吗?教师可以抓住课堂生成的这一契机, 让学生自己思索:“孔乙己是他的名字吗?”学生稍一沉吟, 集体回答道:“是绰号。”紧接着教师还可提问:“孔乙己读了一辈子书, 为什么会没有名字呢?”学生面对这“反常”现象, 沉思起来。

教师:孔乙己姓孔, 但是“孔乙己”只是别人从描红纸上给他取的绰号, 他实际上有姓无名, 说明他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 (学生们都在静静地思考琢磨。)

学生乙:那么, 孔乙己又为什么不去找工作呢?

教师:“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又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说明什么?

学生丙:说明孔乙己的奇特身份:站着喝酒, 说明他在经济上和短衣帮一样穷困;穿长衫, 说明他总想保持读书人的架势。

教师:孔乙己的长衫“又脏又破, 仿佛十多年没有补, 也没有洗”, 说明他有什么思想特征?

学生丁:好喝懒做……总想保持读书人的臭架子。

教师:在他看来, 长衫再破, 也是读书人的标志, 他是在卖弄学问炫耀读书人的身份, 所以非穿不可。他的观念是: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孔乙己所处的时代, 正值清末民初, 那是一个大变革的年代, 一个社会转型期, 但孔乙己显然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

教师尊重学生这个教学的主体, 关注学生阅读中生成的问题, 关注学生的独特感悟, 把个体的感悟置于群体之中。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熏陶感悟, 启迪思维, 明辨是非, 从而明确课文的价值取向。在这样的过程中, 教师没有把标准答案直接抛给学生, 也没有跟着学生的感觉走, 而是“欲擒故纵”、“迂回包抄”, 杀了一个漂亮的教学“回马枪”。许多课堂上的情况, 如小动作, 小主意, 一个手势, 一句错话, 一个玩笑, 一次意外……都有可能促成新的课堂结构形式的产生, 利用好这些支点, 撬起动态课堂的构建, 是极具意义和挑战性的。

运动——变化——发展, 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命题, 也应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思维方法。传统的、相对静止的课堂教学, 本身并没有错, 然而, 它因循守旧, 机械单一, 容易使语文教学陷入一种僵化的状态。关注语文教学的动态, 关注语文课堂的变化, 使学生“活”起来, 让课堂“美”起来, 就能激活语文课堂教学的活力, 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生机。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6期

[2].《对文学教育问题的若干思考》2006年5月人民教育出版社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预设 第4篇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目标预设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涉及“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这三维目标就是指师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提升语文能力的过程中,注重学习过程的展示、学习方法的渗透、学习情感的陶冶,从而促进师生全面素养的提高。

课程目标具体体现在教师课堂教学的层面,即为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学习主体在教学活动中要达到的具体标准和结果。它既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归宿。根据布鲁姆目标教学定向、执行、评价三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环节,我们足以发现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具有指示方向的作用、引导教学有序展开的作用以及检验学习效果的作用。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基础性强的学科,字词句篇、读写听说无所不涉,内容繁杂。

首先,预设的教学目标应是明晰的。

一般地说,语文学科的目标体系应包括认知、技能、情感三个领域,具体到课堂操作时既要坚持多样性的原则,又要处理好主与次、显与隐的关系,不能贪大求合或者含糊不清、概括笼统,而应该鲜明突出,利教利学,并体现出由浅而入深的层次性、连续性。研读那些优秀老师的课堂实录,尽管教法、风格千差万别,但在教学目标的明晰集中这点上大致相同。笔者在一次市重点中学青年教师赛课活动中执教《故都的秋》一文,在妙语引入课文后开宗明义提出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请一学生写在黑板上,即: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②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自始至终用声情并茂的语言把同学们带到北平,同郁达夫一起共同领略故都的悲凉秋景。笔者一边引导学生揣摩语言,借助语言发掘内涵,体会作者感情,一边采用范读、齐读、师生交叉读等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使每个学生如临其境。特别是老师精彩的诵读、同学们入情入境的体会,博得了听课老师雷鸣般的掌声。试想,如果目标预设强调面面俱到,杂乱无章,课堂上全是老师头头是道的分析讲解,学生则兴趣索味,眼睁睁地痛失一次朗读和欣赏的好机会,那效果可想而知。可见,制订一个明晰的、集中的教学目标并很好地实施,尽可能地减少课堂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现行语文教材的编排意图和体系在教材中反映得非常清楚。这些都是教学目标体系在课本上的具体体现。如果教师很好地借助教材引导学生去读、去归纳,理清教材中知识、能力的训练框架,就能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矢。由此可见,制订一个明晰的目标还必须有赖于教师吃透教学内容。

其次,预设的教学目标应是切合实际的。

新课程倡导“以学论教”,预设教学目标不能脱离学生实际,过高过低都会影响教学效果。课堂教学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个体,其差异是明显的,确定目标应该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接受能力。而目标脱离实际的现状最突出地就表现在教师缺乏或很少研究学生、掌握学情。根据“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赞可夫认为教学要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与教学要求之间的矛盾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基于此,老师必须了解学生,了解其现有的水平和潜在的能力。同样的教材、同样的课文在不同的学生中,其目标就有所不同,就像同一篇文章编在不同的单元其教学目标有差异一样。

确定目标也不能全盘机械照搬文本或者教师的教学参考书。如果某个训练点学生已经达标,教学时完全可以放弃,不必重复劳动。教师应当灵活处理,避易就难。教学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根据课本及教参,定标时一般都应该考虑到探究刘兰芝为什么被焦家休弃这一话题。刘兰芝在文本中表现得如此完美,她的悲剧完全是由封建家长制造成的。但是,她本人就没责任吗?她的性格有无缺陷?对正在成长的中学生来说,教学应该引导他们合理地思考人物自身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特殊角色,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同样,很多课文涉及到学生比较敏感的苛税、金钱、腐败等社会问题,确定思想情感目标时教师都要注意联系现在学生的生活背景,一定把握好分寸,不能误导。

总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语文教师一定要在充分了解学生、吃透教材的基础上,预设简洁明晰的课堂教学目标,切实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陈建伟.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版)[M].暨南大学出版社.

[2]魏传宪.语文教学概论[M].四川大学出版社.

小学语文课堂预设与生成的探究 第5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教材, 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语文课程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因此, 教师应立足文本, 充分解读文本, 多角度地切入文本, 充分挖掘文本信息。要对文本中学生容易产生个性解读的地方进行充分预设, 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诱发学生的生成, 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如《丑石》一课中, “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一句, 是学生容易产生个性解读的地方。丑石是如何以丑为美, 对此学生容易产生分歧。教师在备课时, 要对这个地方进行充分预设:这里的丑和美分别指什么?是不是越丑的就越美呢……果然, 上课时有学生质疑:“是不是外表越丑的就越美?那外表美的呢?”于是, 教师让学生仔细阅读文本, 了解丑石的外表之丑, 人们对它的嫌弃, 以及后来丑石的用处, 在对比中, 让学生明白:“这里的丑是外在的, 而美是内在的。不管是人或物, 都不能以外表去评价他, 而应该看他的内在价值。当然, 如果能达到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 就更好了。”这时, 忽然有位学生说:“我明白了, 丑石的美还在于它几十年如一日地默默忍受着这一切。”“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纷纷发言。总之, 教师引导学生充分解读文本, 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二精心设计, 促进生成

现代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精心地预设, 这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障, 也是精彩生成的前提。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 注重吸收新知识, 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 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 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启迪学生智慧,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教师要预设开放的教学目标, 设计精到的教学过程, 选择精巧的教学方法, 准备丰富的教学资源。只有精心预设课堂教学, 才能促进动态生成。

如在教学《你, 浪花的一滴水》时, 由于这首诗发表于20世纪60年代, 离现在已经五十多年了, 学生对雷锋不那么熟悉, 难以深刻地理解雷锋的精神, 也不易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 课堂上甚至有学生认为雷锋是傻子, 做了好事不留名。于是, 教师设计了开放的教学目标:辩论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雷锋精神吗?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组成正反两方, 各自去找资料。辩论课上, 学生们妙语连珠, 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正方的同学列举了雷锋的一个个英雄事迹, 朗读了雷锋的一篇篇日记, 诵读了雷锋的一句句名言, 最终使反方同学的“雷锋是个傻子”“雷锋三月来四月走了”“雷锋出国了”等观点站不住脚, 被雷锋的精神所感染。这样的课堂, 学生得到的何止是一首诗所能传授的?

三尊重学生, 动态生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 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

如在教学《金色的鱼钩》时, 课堂在教师的精心预设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当教学到“老班长牺牲”这个环节时, 有学生发表不同观点:“老班长为了照顾三个病号而牺牲自己实为不妥, 平时给三个病号吃的应该分成四份, 自己把身体养好了, 才能更好地照顾病人。”学生的观点有道理, 但与文本的价值取向出现偏差。教师在肯定学生独特感悟的同时, 又想着应如何让学生理解老班长在当时情况下的所作所为呢?于是, 教师让学生从文中找出老班长这样做的理由, 再结合二万五千里长征发生的感人事迹, 让学生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

学生是一群鲜活的个体, 每个人的知识经验、认知水平皆有不同。所以, 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可能会得出许多新颖的、个性化的观点,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 去应对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教师只有充分尊重学生, 课堂才会有动态生成。

生成性教学对教师提出了严峻的考验。生成分两类:一类是教师预设下的现象, 教师都能灵活应对;一类是教师不曾预设的现象。预设外的生成, 具有突发性、情境性、发展性, 教师处置起来难度较大, 会出现生成有偏差, 生成浅显化, 教师要凭借教学智慧, 把这些生成性内容看作新的教学资源, 对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及时进行调整, 立足文本, 灵活取舍、引导, 乃至突破。当然, 预设外的生成有时也很精彩, 是课堂的意外收获, 点睛之笔。

语文课堂教学要达到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课程专家吴永军教授曾说:“在现实教学中, 如果抛弃了预设, 而一味地追求生成, 这就偏离了生成性本质, 也难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相反, 如果教师只注重预设, 对于课堂上学生的动态生成视而不见, 任凭智慧的火花自生自灭, 这样的课堂必定是一潭死水, 毫无生机可言。教师只有精心预设, 课堂才会有美丽生成。这也才是新课程下所需要的充满灵性与人文的语文课堂教学。

摘要:教学预设是指教学预测与设计, 是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教学的教案环节和程序。生成是相对于预设而言的, 即在预设下产生出新教学资源的创造过程。预设与生成作为一对矛盾统一体, 共同存在于课堂教学中。预设中有生成, 生成中有预设。预设是生成的基础, 生成是预设的提升。精心预设与随机生成相辅相成, 教师只有课前进行精心预设, 课堂教学才会有美丽生成。

在语文课堂中如何进行有效的预设 第6篇

一、预设生动的情境

在生动的情境中学习语文是新课程课堂的一个最显著的变化。它体现了“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的意图,从而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情感和态度。”一位教师在上《紫藤萝瀑布》一文,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导入:大屏幕出示紫藤萝的画面,放一首轻音乐,教师深情配上导语:同学们,当你面对大自然时,你会感受到大自然赋予我们许多许多。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花草,同样的花草面对不同的人,可能会唤起不同的审美感受。有人喜欢富贵的牡丹,有人关注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还有人赞美菊花的傲洁、腊梅的勇敢,然而女作家宗璞更多注意的却是紫藤萝,作者笔下的紫藤萝有炫目的美丽,有闪烁的生命。作者从这些小小的生命中发掘出许多美好的品格,并以此表达对于美好人性的追求。就这样,美丽的画面、优美的音乐、切题的导语预设激发了学生学习本文的欲望,为文本的学习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二、预设学生的“已知”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他的作品中有过这样的一段经典表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可以说这段话道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的起点”这样一个教学理念。而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这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基础理论,因此,在进行课堂预设的时候,要分外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以下是《不朽的失眠》的课例片段:

师: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篇课外的文章,题目是《不朽的失眠》,这是一篇小说,是以《枫桥夜泊》的四句诗所描绘的意境为背景,细致地描写了诗人当时的心理的文章。那么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枫桥夜泊》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生:诗的作者是张继。

师:对,你们还知道他是什么时代的人吗?谁能介绍一下?

生:张继是唐代的诗人。

师:好。谁能来背诵这首诗给大家听?

生:《枫桥夜泊》作者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鱼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学生背诵得很有感情)。

师:背诵得很好,这首诗是你们很早的时候就学过的,谁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一下这首诗的内容?

生:这首诗是写在一个秋天的半夜,一艘客船停泊在枫桥附近的岸边,半夜里由于月亮的时隐时现,惊动了树上的乌鸦,乌鸦不停地叫着,江上的渔火还在闪闪烁烁,此时的作者寂寞不能入眠,听着不远处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更增加了几分愁思。

师:很好。下面我们共同学习台湾作家张晓风的《不朽的失眠》这篇文章,看一看他是如何来评价张继以及他的作品的。……张继生活在一千二百年前,然而本文作者张晓风以自己对诗歌的独特的感悟,张开想象的翅膀,跨越千年的时空,寻求与张继感情上的共鸣,更挖掘出了千百年来众多失意者的共同心声。

《不朽的失眠》是一篇小说,是以《枫桥夜泊》的四句诗所描绘的意境为背景,细致地描写了诗人当时的心理的文章。那么,学生要想真正深刻理解这篇文章的内容,《枫桥夜泊》诗作者以及诗的内容和创作背景,都是学生先备的知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创作心情等这些背景知识是学好这篇小说的基础,而这些知识学生在以往学习中早已储备。因此,在课的开始,教师就做了以上三个问题的预设,意在激活学生的“已知”,为学生学习本文奠定基础,扫清障碍。

三、预设学生的“未知”

教师不但要预设学生的“已知”,还应该注重预设学生的“未知”。对于一篇文章,学生可能知道了什么,不知道什么,教师应该“心中有数”。因此,在教学方案设计中要有“弹性区间”,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与空间,对过程要多作假设:学生会如何说?教师又该如何引?不妨多模拟各种情境,多估计各种情况,使预设更有宽度、厚度、深度和广度,在横向、纵向相结合的预设中追求课堂教学的精彩。这样,教师才能从容不迫地面对学生,才能胸有成竹地进行对话,也才有可能收到许多预约的精彩。也只有这样,当课堂出现未曾或无法预见的情况时,教师才有足够的智慧去应对,从而将课堂引向精彩,而不至于听之任之,甚至手足无措,方寸大乱。

前不久听一位老师上一年级的《小小竹排江中游》,课上,老师请小朋友找出乘着竹排看到的两岸的景物,一学生找出了“顺水流”,似乎这样的状况没有在这位老师的课前预设中,因此她有些不知所措了,混乱之中竟然没有引导学生理解“顺水流”的意思,也没有肯定地告诉学生这不是景物。到了后面课堂学习中又出现了没有预设的情况,当老师问及“鱼米乡”是什么意思时,学生误把此“乡”理解成彼“香”了,而教师似乎也料知不及,匆匆过场,没有纠正错误。出现上述情况,都是由于教师在备课时对教材的理解还不透彻,还不能充分地以学生为本,不能为学生提供探索“未知”的时间与空间,因此教师在课堂中才会出现如此尴尬的场面。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预设 第7篇

课程目标具体体现在教师课堂教学的层面,即为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学习主体在教学活动中要达到的具体标准和结果。它既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归宿。根据布鲁姆目标教学定向、执行、评价三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环节,我们足以发现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具有指示方向的作用、引导教学有序展开的作用以及检验学习效果的作用。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基础性强的学科,字词句篇、读写听说无所不涉,内容繁杂。

首先,预设的教学目标应是明晰的。

一般地说,语文学科的目标体系应包括认知、技能、情感三个领域,具体到课堂操作时既要坚持多样性的原则,又要处理好主与次、显与隐的关系,不能贪大求合或者含糊不清、概括笼统,而应该鲜明突出,利教利学,并体现出由浅而入深的层次性、连续性。研读那些优秀老师的课堂实录,尽管教法、风格千差万别,但在教学目标的明晰集中这点上大致相同。笔者在一次市重点中学青年教师赛课活动中执教《故都的秋》一文,在妙语引入课文后开宗明义提出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请一学生写在黑板上,即: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②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自始至终用声情并茂的语言把同学们带到北平,同郁达夫一起共同领略故都的悲凉秋景。笔者一边引导学生揣摩语言,借助语言发掘内涵,体会作者感情,一边采用范读、齐读、师生交叉读等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使每个学生如临其境。特别是老师精彩的诵读、同学们入情入境的体会,博得了听课老师雷鸣般的掌声。试想,如果目标预设强调面面俱到,杂乱无章,课堂上全是老师头头是道的分析讲解,学生则兴趣索味,眼睁睁地痛失一次朗读和欣赏的好机会,那效果可想而知。可见,制订一个明晰的、集中的教学目标并很好地实施,尽可能地减少课堂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现行语文教材的编排意图和体系在教材中反映得非常清楚。这些都是教学目标体系在课本上的具体体现。如果教师很好地借助教材引导学生去读、去归纳,理清教材中知识、能力的训练框架,就能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矢。由此可见,制订一个明晰的目标还必须有赖于教师吃透教学内容。

其次,预设的教学目标应是切合实际的。

新课程倡导“以学论教”,预设教学目标不能脱离学生实际,过高过低都会影响教学效果。课堂教学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个体,其差异是明显的,确定目标应该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接受能力。而目标脱离实际的现状最突出地就表现在教师缺乏或很少研究学生、掌握学情。根据“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赞可夫认为教学要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与教学要求之间的矛盾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基于此,老师必须了解学生,了解其现有的水平和潜在的能力。同样的教材、同样的课文在不同的学生中,其目标就有所不同,就像同一篇文章编在不同的单元其教学目标有差异一样。

确定目标也不能全盘机械照搬文本或者教师的教学参考书。如果某个训练点学生已经达标,教学时完全可以放弃,不必重复劳动。教师应当灵活处理,避易就难。教学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根据课本及教参,定标时一般都应该考虑到探究刘兰芝为什么被焦家休弃这一话题。刘兰芝在文本中表现得如此完美,她的悲剧完全是由封建家长制造成的。但是,她本人就没责任吗?她的性格有无缺陷?对正在成长的中学生来说,教学应该引导他们合理地思考人物自身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特殊角色,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同样,很多课文涉及到学生比较敏感的苛税、金钱、腐败等社会问题,确定思想情感目标时教师都要注意联系现在学生的生活背景,一定把握好分寸,不能误导。

总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语文教师一定要在充分了解学生、吃透教材的基础上,预设简洁明晰的课堂教学目标,切实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陈建伟.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版)[M].暨南大学出版社.

[2]魏传宪.语文教学概论[M].四川大学出版社.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达到 第8篇

一、厘清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

教学目标是通过课堂教学预期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教师对“教与学的内容、教与学的方法、教与学的结果”的一种预想。教学目标在表述上都以学生为主体,即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表述的时候,常常会将主语“教师”或“学生”省略,但不管教与学的主体是谁,从语言文字叙述的角度,前后句的主语应该是一致的。一些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表述中依然存在将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混淆在一起的现象。

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就要清晰、准确地表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相统一的教学目标,关键是首先应明确行为主体、行为表现、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四个要素,其次再进行教学目标的叙写。任何课程学习的行为主体都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在表述教学目标的时候,行为主体可以省略,但不能在目标语境中隐含教师和学生两个行为主体。行为表现、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是学生在学习、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行为能力和所达到的程度,以及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的情感和获得的价值取向,这些也必须在教学目标中有所体现。

二、厘清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有共同点,都是指预期的结果。不同的是,课程目标站在宏观的角度上,关注的是一门课程力图达到的基本标准和要求;教学目标则关注的是一个班在一定的时间里,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一些教师用课程目标取代教学目标,导致教学没有抓手,教师对“教什么,怎么教”并不清楚。

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是“课标”,因此,要在“课标”的指导下,整体考虑学段目标、教科书单元目标等,找准学生学习的“起点”和目标的“落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教师在撰写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分解、揭示、提炼、选择等目标研制策略。比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以先采用分解策略,细化成纵向关联的指标:低年级侧重指导学生用普通话正确地读课文,读好一句话;中年级侧重指导学生用普通话熟练地读课文,读好一段话,读好停顿和语气变化;高年级侧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不同文体课文的语气、语调、韵味和节奏。然后采用揭示策略,揭示出“读好一句话、读好一段话常用的朗读方法”“朗读方法的运用”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等具有横向关联的指标,从而形成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此外,教师还可以从“课标”提出的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文体、文学等知识中,结合年段要求、学生认知水平、教科书等选择适切的教学内容,研制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应适应儿童最近发展区

课堂教学应呈现出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的变化,以及学生由不会说到会说,由不会写到会写,认知水平由浅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找准学生学习的起点,激活学生学习的状态,落实学生学习的成果,推动学生的言语能力呈阶梯上升式发展。因此,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就显得十分重要。起点低了,学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起点高了,学生会因认知上的困难而放弃学习。

教师必须在“备学生”上做足功课。依据维果茨基从心理学角度提出的儿童“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的预设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现在状态和潜在状态两者之间的距离。现在状态是指学生当前的心智发展水平,对此的分析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习惯和思维基础,以及在下阶段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或困难;潜在状态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即未来的发展状态。教师要充分预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要呈现出的各种可能状态。

四、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

一些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二者之间不适切。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复杂问题简单化设计,“蜻蜓点水式”地达到教学目标,学生似懂非懂,教学实效性低;另一类是简单问题复杂化设计,呈现出拖沓、冗长的教学过程,看似达到了目标但教学实效性低。

这一问题的解决途径与“教学目标游离于儿童最近发展区”的问题解决一脉相承。维果茨基不仅提出“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还指出,教学在促进学生发展中主要是通过“教学支架”发挥作用。“教学支架”是指教师为帮助学生顺利通过最近发展区所给予的支持与指导。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状态,找出学生认知发展的真实水平和认知发展的潜在水平之间的差距,确认学生学习的真实需要,从而搭设“教学支架”。

五、防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标签化”

语文课程三维目标之一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以下简称“价值目标”),作为教育目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化与深化。从价值目标的表述与课堂观察的分析来看,价值目标常常被贴上“高、大、上”的标签。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别是对学生学习目标的一种具体表述,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到三位一体。对此,教师不仅要有理论的了解,更要有实践方面的认识。具体到价值目标的预设与达到,教师要提高对语文课程功能与性质的认识,做到对语文课程内容的准确把握。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将语文课程内容划分为“本体性课程内容”和“非本体性课程内容”两类。“本体性课程内容”包括语文知识、语文方法和语文技能,属于语文课程独有的、反映语文课程本质特点的教学内容;“非本体性课程内容”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审美教育、多元文化等,属于各学科共同承担的教学内容。这一观点与语文课程“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功能和性质相吻合,可以成为教师预设与达到价值目标的实践指导。因此,教师一方面要将价值目标渗透在学习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与方法”目标中,将抽象的情感、品质等转化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做得到”的行为,只有行为形成习惯,才会上升为情感态度价值观。另一方面,教师要围绕“学习运用语言文字”展开教学,设计适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言语实践活动,在活动中用“情感态度价值观”濡染学生的心灵。如此,语文课堂教学才会有活力与灵性。

六、重视“过程与方法”目标

“过程与方法”是语文课程三维目标中的另一个维度,伴随着“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而发生,是隐含在“知识与技能”背后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

语文是实践性课程,学生要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但凡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势必蕴含着一定的知识与技能,且实践活动必然发生在特定的时空之中,并伴随着一定的“应答性学习环境与交往体验”,自然也伴随着人的兴趣、态度等。因此,教师首先要清楚,什么样的“知识与技能”是必须教给学生的;其次,挖掘出知识背后的过程与方法,用其激活知识,帮助学生真正会学;最后,将价值目标渗透进“过程与方法”,优化过程,激活方法,促使学生真正乐学。

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达到,是当前教学理论和实践聚焦的核心,只有厘清和解决教学目标预设与达到过程中的问题,才能真正实现有效教学,提高小学语文教育质量。

语文课堂的问题预设 第9篇

一、“预设”充分,“生成”自然

课堂上“动态生成”的质量绝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专业化的“预设”,所以课前的预设工作非常重要。笔者认为,新课标下课堂教学的“预设”必须要充分。新课标指引下的“预设”应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预设,人性化的预设,同时更应是一种富有弹性的预设。进行这种预设时,教师必须要充分关注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的对象——文本。并给自己预留一个可以自由支配的弹性空间,让自己能够很有把握地接受并进行课堂生成。下面就语文课堂教学谈谈基本预设策略。

1.预设学生情况。对课堂教学的预设首先要从学生入手。我们知道,学生生是一群鲜活的生命个体,而每个人的知识经验、认知水平等皆不相同,再加之课前准备的程度不一,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在备课时了解他们的知识储备,了解他们的课前准备,并预测可能发生的一些课堂变化,并思考其对策,然后存储在自己的弹性预设空间内。

2.预设个性解读。“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化体验可能会得出许多新颖的个性化的观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充分的准备来应对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对文章容易产生个性解读的部分进行充分预设。

以《看云识天气》一课为例:课前教师深入到学生中,获取学生对课文知识了解情况的第一手资料,从而设计了巧妙的激情环节——猜谜:“爱花的孩子说我像花,馋嘴的孩子说我像棉花糖……”大部分学生对谜底脱口而出,学生的情绪很快被调动起来,进入角色,进而提出大量有价值的问题:

看云识天气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哪些云是天气晴朗的象征?哪些云是阴风雨雪的预兆?

……

随着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师要凭借自己的教学智慧,敏锐地捕捉每一个稍纵即逝的“生成”的契机,对“预设”的内容进行调整,逐渐改变“预设”,丰富“预设”,以便更加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

3.预设文本的情感点。文本为作者创造,其中自然也就有着作者的情感。而这蕴含在文本中的作者的情感,学生自然也能在对文本的解读中感受到,甚至形成共鸣。因此教师在预设的时候,就要关注文本的情感点,尤其在进行诗歌、散文、小说教学时,教师对文章的“动情点”一定要进行细致深入地挖掘,预测学生可能会有哪些情感的迸发,只有进行充分地预设,才能取得较理学的效果。

总之,课堂教学的预设方面有很多,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见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管从哪个方面入手,我们都必须关注两个基本点:一是学生,一是文本。新课标指引下的预设要求教师要更深更细地钻研教材,要求教师眼中更要有“人”的概念,在这样的基础上,逐渐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智慧,找寻自己驾驭课堂的方法。

二、慧眼识得,放手捕捉

当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之后,教师要顺应学生的思维走向,对于那些即兴闪现出来的火花,应敏锐捕捉,并予以引燃,及时开发新的课程资源增长点。

以《死海不死》一课为例:课前教师做了精心的“预设”,而一上课学生就提出一个问题:“老师,您亲自感受过死海吗?”显然,“生成”超越了“预设”的范围,此时引导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要敢于放弃“预设”,生成新的方法。教师以平和的心态,运用巧妙的语言,将话题过渡到课文的中心内容:“死海是大自然的杰作,我没有去过,但我相信,当你真正认识了死海以后,一定非常想去拥抱它!”在教师巧妙的激情引导之后,学生饶有兴趣地提出了许多有意义的问题:

作者说是死海,又称之为“不死”,是不是自相矛盾?

人们是怎样开发死海海水资源的?为什么说“那时,死海真的要死了”?

……

一节课即将结束,教师带着遗憾的表情留了一份作业:“美丽的死海,我只能与它擦肩而过了,但我相信:不久的明天,你们不但会走进它,而且会用知识的武器改变它!”

生成是课堂教学的诗意追求,是一剂催开心灵、焕发魅力的灵丹妙药。有效的生成应该是相机行事,应该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过程。合理运用生成,我们的课堂将会精彩无限。需要说明的是,在课堂上,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生成,在语文课堂上,一切的生成都是为了学生更好地感受语文,体会语文。其他的超出语文范畴的生成,无论多么精彩,教师都应该用巧妙的方式将学生的视角引回到语文上来。同时,教师还要在收集处理这些信息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能够引发学生新的生成的兴奋点。

三、厚积薄发,妙手偶得

语文教师扎实的功底是预设与生成融合的基础。预设所要借助的是教师的理性思考,生成所要借助的是教师的灵性发挥,当学生迷途时,教师要让人们步入正轨;当学生走投无路时,教师要为他们架起一座桥,而这些特别需要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育机智。语文教师扎实的功底靠平日的锤炼和积淀,特级教师王松舟说过这样精辟的话:“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有四大支柱的坚固支撑:丰富的文化底蕴支撑起语文教师的诗性;高超的教育智慧支撑起语文教师的灵性;宏阔的课程资源支撑起语文教师的活性;远大的职业境界支撑起语文教师的神性。”本人在引导学生赏析贺知章的《咏柳》这首诗时,围绕“柳”的象征意义,组织了一场男女生对抗赛,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男生:“柳,轻风习习,杨柳依依。多情的柳总想挽留住远行人。”

女生:“轻风吹来,垂柳轻拂,一副媚态,对轻风点头哈腰,活像吹牛拍马之徒。”

男生:“人们常说‘识时务者为俊杰,‘好汉不吃眼前亏,柳能顺应时代潮流,有积极适应力。”

女生:“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垂柳亲吻着大地,这是对养育她的大地的回报,由此想到海外学成归来报效祖国的游子。”

男生:“‘无心插柳柳成荫,由此我赞赏柳旺盛的生命力。”“柳木心实,人们做案板都用它,它象征着那些脚踏实地的实干家。”

……

教师小结:“真是不知道,我们竟然给柳开掘出这么多象征意义。现在以‘柳为题目,写一篇托物抒情的散文吧!”

如此精彩生动充满活力的课堂,达到了“预设”与“生成”的有机融合,靠的就是教师有比较广泛的知识面。“长期积累,偶然得之”,教师深厚的知识功底、宽广的视野,是捕捉瞬间“生成”性问题的前提,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知所措,不能及时作出评价,谈何精彩预设,谈何动态生成?

语文课堂的问题预设 第10篇

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反思,我们教给了学生什么?学生学会了什么?其实,无论语文教学被注入什么新的精神,有一点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做到务实高效。也就是说,语文课堂无论采用什么方法教学,都要尽量做到在短短一堂课里,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多的方法,让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验证,让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兴趣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加强。

语文课堂教学是具有科学性、序列性的教学活动。它离不开教学预设,有效的教学预设应具备两项功能。

一、有效的预设应能促进课堂上的有效生成

我校有新教师在上《背影》时,做了这样一个预设:请同学们划出父亲帮“我”买橘子一系列的动词,并读一读。后来评课时大家问她为什么做这样的预设,她却答不出来。我们知道像这样的预设就属于无效预设,因为这根本不能激发起学生的思维,不能促使课堂的有效生成,是毫无意义的。但如果我们换一下,通过对文中的动词进行换置、删除,然后与原文比较,促使学生情感思维的生成。让学生体味到动词背后蕴含的那份深沉细腻的父爱,这就成了十分有效的一个预设。

二、有效的预设应逐步推进课堂教学向纵深发展

有效的预设应是有教学梯度,而不是盲目的、随意的,应能促进课堂教学向纵深发展。曾听了一位老师的《紫藤萝瀑布》一课,课堂从一导入之后,提了两个问题:今天我们这篇课文如果让你教该教什么?让你学的话你觉得该学什么?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再让学生回答。整个课堂大家不难想象,大部分学生不知学什么,讨论什么,学生的一些问题不断重复,整个课堂显得杂乱而沉闷,其原因是其过分注重课堂的生成性而忽视了有效预设。致使教学无法向纵深发展,时间也无法掌控。

总之,有效的预设是语文教学高效的必要前提,是活水之源,是开启智慧的金钥匙。愿每个人都能握好这把金钥匙,在预设中融进我们教师的匠心,让我们的语文课闪亮起来。让我们精心预设、预约精彩!

上一篇:猜想和验证论文下一篇: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