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生产与水泥工业

2024-05-12

清洁生产与水泥工业(精选7篇)

清洁生产与水泥工业 第1篇

1 清洁生产的概念

所谓的清洁生产不同于传统粗放式的生产方式, 讲求运用先进的生产技术, 使用清洁的原材料和能源, 改进管理方式。通过这些措施从生产的源头上减少工业生产带来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原料的使用效率, 减少生产、服务过程的污染物排放, 保护人类的身体健康, 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以此来促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达到节能减排的生产目的。

2 我国水泥清洁生产的现状

水泥生产是一项对环境污染非常大的行业, 一直以来传统粗放的生产管理方式造成了很大的环境污染, 国家对此非常重视, 从政府管理和法律完善等多角度进行治理, 陆续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 并且针对水泥行业的特殊性于2011年1月11日正式出台《水泥行业准入条件》, 对于一些不符合环保条件的小型水泥厂, 坚决关闭。可以说, 目前我国的水泥清洁生产正处于良好的发展时期。

一般来讲, 水泥的生产过程大致分成生料制备、孰料煅烧以及水泥磨粉三大步骤, 而水泥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常温的有尘气体和高温的烟尘, 其飘散范围可达几千米。现代清洁生产一般都会使用除尘设备即袋式收尘器来除尘。除尘工序是采用二级除尘的办法, 先使用旋风收尘器来吸入颗粒较大的灰尘, 在使用静电除尘器进行二次收尘, 主要收集那些非常微小的粉尘。这样的办法一般除尘率都会在98%~99%;对于在生料制备的过程中产生的污染, 多采用干法窑的办法进行治理。在生产中将预热器的排风设置在生料制备的烘干热源上, 使一部分窑的废气引入到窑尾除尘器中, 但要注意保持风管温度。现在我国的水泥生产袋式除尘和静电除尘技术已经趋于成熟, 从废气的处理效果上看已经处于比较先进的水平。但是在防污设备改进, 推进环境污染自动测量及污染监控系统的技术上, 以及原料的回收再利用等方面还存在很多的不足。

3 水泥清洁生产的技术发展趋势

3.1 石灰石破碎与水泥粉末节电技术

粉磨电耗占水泥生产综合电耗约70%, 可通过用高效的立式磨、辊压磨、挤压磨、高细磨等取代低效的小磨机, 改进粉磨工艺, 使用高效助磨剂, 增加预破碎或选粉机, 及安装变频调速器等措施可有效降低电耗。新建严格控制水泥粉磨站可比水泥综合电耗≤34k W·h/t, 充分符合水泥生产清洁型的相关要求。

3.2 发展水泥厂低温余热发电技术

在水泥生产过程中, 存在大量的余热可以进行回收, 将这些热量回收达到一定的数量就可以采用低温发电技术进行回收。比如一座日产量为1000t/d熟料转窑, 其余热的发电装机容量就可以达到14~18MW, 并且在回收发电的过程中不会影响正常的生产, 这样一年下来发电量可以达到9800×104k W, 如此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 不但节约了煤炭资源, 还可以减少8万吨CO2的排放, 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3.3 对可燃废料的回收再利用

在水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有相当一部分是可燃的, 将这些可燃废料进行回收来代替煤炭进行熟料的煅烧, 将废料变成可利用的资源, 如此可以降低能耗, 减少水泥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 有效减少煅烧过程中产生的CO2排放, 对环境也是一种保护。

3.4 利用工业废渣生产水泥

生产水泥的原料可以在各种工业废渣中提取, 这样既减少了资源消耗又能减轻环境的污染。促进水泥清洁生产。具体来讲, 在水泥生产的过程中, 掺加采矿产生的废石碎屑以此来代替一部分石灰石, 将一些如矿渣、煤粉灰及工业的复产石膏等工业废料加以混合作为水泥生产的原料。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熟料的用量, 减少熟料和煤炭的原料消耗, 还可以享受到国家对于资源循环利用的财政补贴, 可谓是一举双得。

3.5 节水技术发展

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相对严重, 在水泥生产作业的实施期间, 水资源供需方面的矛盾问题表现突出。除以水泥窑外分解新型干法生产工艺替代传统湿法工艺以外, 还需要加大对于水资源重复利用技术的发展工作。一方面, 需要对冷却效率较低, 用水量较大的冷却池、喷水池进行淘汰, 逐步推广使用高效的旁滤器装置;另一方面, 需要在水泥生产工艺中, 积极引入高效冷却节水技术, 对循环冷却水系统进行合理的优化, 兼顾降低成本的目的。

4 结语

综上所述, 清洁生产目前已经成为水泥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国目前的水泥清洁生产中静电除尘和袋式吸尘技术已经趋于成熟, 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更加促进了水泥清洁生产的发展。在未来的技术发展中, 要坚持环境保护和资源、能源的回收再利用。通过利用余热发电、回收工业废料、发展散装水泥等办法, 加快水泥行业生产技术的更新换代, 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刘永丽.浅谈我厂建设的环保措施[J].四川建材, 2004 (4) .

[2]王卫平.中小型水泥企业粉尘治理的几项措施[J], 2003 (15) .

清洁生产与水泥工业 第2篇

清洁生产是将污染整体预防战略持续地应用于生产全过程, 通过不断改善管理和技术进步, 从而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减少污染物排放以降低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 企业实施清洁生产不仅可以有效控制环境污染, 减少能源消耗, 而且可以增强市场竞争力。因此, 清洁生产不仅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也是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手段。

一、工业清洁生产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工业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主体地位, 2007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过10万亿元, 占国民经济的40%以上。工业的清洁生产水平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整体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

1. 清洁生产推进初见成效

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以下简称《清洁生产促进法》) 颁布实施后, 我国尤其是工业领域推行清洁生产的力度和广度明显增大。

一是制定了包括《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 (16号令) 、《中央补助地方清洁生产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配套的清洁生产法律法规体系, 为各地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二是加强清洁生产资金引导, 2003年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的《排污费资金收缴使用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可用于并优先用于清洁生产项目, 使排污费用于清洁生产技术示范、推广的额度逐年增加。三是组织开展了近9000家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 通过清洁生产方案的实施, 获得经济效益120多亿元, 主要污染物削减10%以上, 企业取得巨大经济和环境效益。四是加强标准制定, 推动清洁生产技术进步, 2003年以来, 国家有关部门发布了三批涉及10个行业、144项技术的《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 颁布了钢铁等24项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39项行业清洁生产标准;近几年, 清洁生产科研力度不断加大, 重点开发了冶金行业干熄焦、焦炉煤气脱硫脱氮工艺技术、建材行业节能型隧道窑焙烧技术、煤炭行业矿井水净化回用技术及电力行业冷热电三联供技术等清洁生产技术。

《清洁生产促进法》实施五年多来, 国家和地方研究制定配套法规和政策, 积极推行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在节能减排, 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方面已初见成效。2007年我国铜、铅冶炼先进熔炼工艺产能占总产能的70%, 新型干法水泥比重提高到53%, 500千伏直流输电设备实现组织设计、自主成套, 国产化率达到70%。

2. 清洁生产整体水平不高

尽管近年来我国工业清洁生产取得了一些进展, 但必须充分认识到:长期以来, 我国工业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消耗大量物质资源实现的, 增长方式比较粗放, 呈现出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特征。当前, 全国能耗70%在工业, 两项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 (COD) 、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分别占全国的37%和87%左右。

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工业不论是从生产率、资源利用效率还是从企业管理角度, 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工业整体清洁生产水平不高。例如, 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 吨钢可比能耗高1 5%, 火电供电能耗高2 0%, 水泥综合能耗高2 3.6%, 废钢利用量不到粗钢总产量的2 0%, 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矿产资源总回收率、煤炭回采率和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分别约为3 0%、3 0%和6 0%, 分别比国际先进水平低2 0、1 0和2 0个百分点;同时, 我国多数企业装备缺乏完整的效率数据采集系统, 对工况监测数据准确性低、可靠性差;在冶金、炼化、电力、煤炭、石油石化等高能耗行业中某些企业装置设备本身技术落后, 存在严重的能源浪费, 迫切需要加强管理、提升系统效率尤其是设备的实际运行效率。

二、存在问题

我国工业清洁生产整体水平不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

尽管《清洁生产促进法》的颁布对推动清洁生产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由于是促进法, 强制性的条款较少, 激励性的条款较多, 而激励性条款在法律中又是原则性的, 需要具体的、可操作的配套政策。由于配套的激励政策没有出台, 如财政支持政策、减排激励政策等支持力度不够, 使清洁生产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2) 对清洁生产概念、技术及相关法规认识不足

目前某些地方一些企业还存在“清洁生产等同于清洁工厂、企业实施清洁生产会增加企业负担”等错误观念, 这说明清洁生产理念还没有深入人心, 企业还没真正认识到推行清洁生产是实现企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抓手, 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自觉实施清洁生产的力度不够。

(3) 清洁生产投入不足, 尚未形成稳定的投资机制

《清洁生产促进法》要求建立清洁生产专项资金, 财政部虽设立了专项资金, 但由于种种问题, 资金没有发挥应有的引导效果, 2 0 0 8年已被取消。各省 (区、市) 只有少数几个省建立了专项资金, 而且规模有限。企业在清洁生产方面的投入有限, 金融机构对清洁生产项目的融资渠道也没有建立。

(4) 清洁生产技术开发、推广力度不够

清洁生产的持续发展, 必须依托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提升。尽管加大了清洁生产的科技投入, 但一些关键的、共性的清洁生产技术研发、创新力度不够, 特别是适应各行业特点的技术研发、创新不足。清洁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也有待加强, 一些先进、成熟的清洁生产技术由于缺乏机制和资金, 难以全面推广应用。

(5) 清洁生产审核推行力度不够

清洁生产审核作为促进清洁生产工作的主要抓手, 工作进展十分缓慢。一是全国仅9000余家企业开展审核, 按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计算, 仅占工业企业总数的0.62%。位于经济发达地区的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 江苏省有2%的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 浙江省为0.75%, 上海市仅0.25%, 部分省市清洁生产工作尚未开展。二是强制性审核没有按计划推进, 未能发挥应有作用。如在某经济发达城市, 属于强审范围的450家电镀企业中, 4年仅30家开展审核, 且未按要求向社会公布名单和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 远远不能达到《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中关于“强制性审核企业两次审核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五年”的要求。

(6) 企业缺乏清洁生产专项制度和专业人才, 难以持续开展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范围广、专业知识强, 是一项跨学科、综合性、可持续的工作, 需要专门的组织机构、明确的规章制度和高素质的专业人员。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普遍反应缺乏明确制度和专业人员, 工作不知从何下手, 造成某些企业清洁生产流于形式, 没有扎实推进下去。

三、对策研究

推行清洁生产, 落实节能减排, 实现可持续发展, 需要政府引导, 企业自觉执行, 在当前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推进我国工业清洁生产工作:

(1) 建立配套政策进一步落实《清洁生产促进法》

各级工业清洁生产主管部门应协调财政、税务等相关部门, 建立有利于清洁生产和资源节约的市场价格机制。探索建立污染物减排激励机制;对于清洁生产达标排放企业, 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与企业签订进一步节能减排的协议, 加大政府资金支持, 引导企业落实协议中的技术改造项目;鼓励地方探索污染防治市场化发展模式, 大力发展节能减排专业化公司, 鼓励独立第三方对污染防治项目进行建设和运营。

(2) 加强清洁生产宣传培训

将清洁生产作为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抓手, 利用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体进行深入宣传报道。加大对工业企业培训和指导力度, 引导行业协会、咨询机构开展清洁生产服务, 支持行业协会和清洁生产审核机构开展清洁生产经验交流或技术研讨等活动。

(3) 加大财政资金支持清洁生产

一是恢复财政部清洁生产专项资金, 奖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 对清洁生产项目给予资金支持;二是各省市从排污费中提取一定的资金用于推行企业清洁生产;三是利用有关节能和循环经济发展的专项资金, 引导清洁生产项目的实施。

(4) 推广先进适用的清洁生产技术

编制化工、冶金、造纸、电镀、印染等重点污染行业清洁生产项目改造专项规划, 筛选先进适用的清洁生产设备和技术, 加大政府投资力度, 引导先进适用的技术在行业内快速实施。

(5) 加大工业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力度

一是总结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经验, 研究制定有利于推动清洁生产审核的政策措施, 进一步加大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力度。出台《工业清洁生产审核指南编制通则》, 指导行业和企业科学合理地编制清洁生产审核指南, 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加强审核评估工作, 要加强审核评估工作的管理和领导, 不断完善评估方法, 简化评估程序, 切实提高清洁生产审核质量。

二是加大清洁生产审核监督管理。工业清洁生产主管部门要加大对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全过程的监管, 严把审核质量关:对于强制审核的企业, 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依法公布强制性审核企业的名单, 采取有效手段推进技改项目的实施;对于自愿审核和清洁生产方案实施后成效显著的企业, 要对其表彰, 并在当地主要媒体上公布;加大对咨询服务机构的指导和规范管理, 定期公布咨询机构清洁生产审核的业绩, 建立优胜劣汰机制。

三是重点推进电力、钢铁、建材、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焦炭、造纸、染整、酒精、味精等重点行业的清洁生产工作。在工作中要以清洁生产审核为重点, 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带动全面工作。

(6) 鼓励企业建立持续清洁生产机制

各级工业清洁生产主管部门应加大对企业清洁生产培训力度, 充分发挥企业作为清洁生产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鼓励企业建立清洁生产组织机构, 配备相关专职人员, 系统制定公司清洁生产长远规划、短期计划、年度项目和目标等, 建立企业清洁生产管理办法, 设立内部表彰奖励机制, 使企业持续高效地开展清洁生产。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不断推进, 人民对资源和环境的需求日益提高, 工业领域能耗高, 污染重, 新形势下推行清洁生产, 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坚持以企业为主体, 政府指导与推动, 强化政策引导和激励, 逐步形成企业自觉实施清洁生产的机制, 为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摘要:通过对我国工业近几年清洁生产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 找出我国工业清洁生产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对策措施, 为我国工业领域推行清洁生产、实现节能减排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参考。

清洁生产与食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3篇

1 清洁生产

2012年2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的决定》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在这部法中, 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 从源头削减污染,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3]。

2 清洁生产的必要性

2.1 食品工业正处于加速发展的阶段, 食品工业的加速发展必然导致污染物排放量增加, 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污染情况将会进一步加剧。

2.2 现有的食品工业总体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 因此原料加工深度不高, 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不高, 这是造成“三废”排放量大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推行清洁生产技术, 可以提高产品附加值, 减少资源和能源的使用。

2.3 清洁生产是食品企业达到国际环境管理认证ISO 14000系列的关键, 所以推行清洁生产, 遵守ISO 14000系列的规定并适时去取得其认证, 是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有助于提高食品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3 清洁生产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实例[3,4,5]

食品清洁生产可以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收入, 就是降低生产投入, 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同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和环境工程技术措施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 使其达到国家制定标准, 不断推动企业技术进步, 全方位改善企业的环境形象。因此, 越来越多的食品企业开始重视清洁生产, 并取得了一些成效。如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采用膜技术、喷雾干燥等技术, 是国内首次实现具有高附加值脱盐乳清粉、浓缩蛋白产品的自动化生产, 基本上解决了干酪生产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此外, 珠江啤酒集团增加投资, 购进了二氧化然回收设备, 充分回收啤酒发酵过程中的二氧化碳并进行提纯, 既为企业创造了经济效益, 又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我国的蒙牛集团已经建成万吨级污水处理厂, 排出污水可以直接进行农业灌溉或者养鱼。贵州千里山生态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则利用鸭粪制造沼气, 方便廉价, 大大节约了成本, 而且鸭粪经过发酵后的残留物是一种非常好的有机肥料, 而沼液则可以用于周围农田灌溉。国外对食品清洁生产更加重视, 澳大利亚Bonlac食品有限公司通过研发新的乳酪生产方法已经全面获得了经济效益也环境效益。

4 对策与建议

我国食品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技术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下文笔者就我国食品企业清洁生产提出一些建议。

4.1 企业应该加大宣传力度, 增强员工培训, 让食品生产相关员工切实认识到清洁生产的重要性。

这样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清洁生产。这样有利于企业提高清洁生产, 调整产业结构, 最大限度降低能源消耗, 降低环境污染, 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最佳统一。

4.2 加强食品清洁生产技术的研发。

食品加工企业应该大力支持清洁技术的使用, 包括废物利用、无毒无害生产、消除环境污染等先进技术。

4.3 加大食品工业清洁生产的资金投入。

首先, 国家需要制定一些利于食品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优惠税收政策, 给企业一定的经济补偿, 这样可以鼓励企业加紧实施清洁生产。其次, 食品生产企业应该增加新技术的使用, 加大对清洁生产技术的研究投入, 这样不仅可以建立食品工业清洁生产体系, 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

4.4 应食品工业的清洁生产进行严格的审核。

这是食品企业进行清洁生产的基础前提, 也是企业进行清洁生产的关键与核心。只有通过进一步审核, 才能找到彻底找到企业生产的污染源, 找到那些能耗高、污染重的主要原因, 较少有毒有害材料的使用, 降低生产能耗, 进而选定事业清洁生产的方式、技术, 满足食品企业生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5 结束语

人类是地球生物链的最终消费者, 但是人类不能为了自己生存盲目从自然界大肆掠夺, 在受到大自然给予的恩惠时, 也要考虑到生态环境的保护。近几年, 全球环境恶化已经为人类社会敲响了警钟, 为了全人类的然荣发展, 为了我国社会能够持续发展, 需要人类不断进行探索新的方法。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必须从源头做起, 以预防和控制为主, 对生产全过程进行严格控制, 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清洁生产必然可以对食品加工企业带来新的活力。通过国外对污染防治经验研究得出, 清洁成产是食品加工企业防止污染的最佳生产模式, 也是实现我国食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摘要:本文对清洁生产的定义, 食品工业推行清洁生产的必要性, 清洁生产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实例, 以及实现清洁生产的对策与建议进行了综述, 指出清洁生产是实现食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清洁生产,食品工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幸翔, 孙静, 廖梦洁.中国食品工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基于河南、四川、青海三省食品企业的调查[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14, 7 (7) :19-24.

[2]史德芳, 孙晓雪.清洁生产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与发展前景[J].现代化农业, 2007, (11) :16-18.

[3]刘丽, 吴述松, 龙华平.贵州三穗鸭清洁生产初探[J].经济研究导刊, 2012, 27:58-60.

[4]董文萱.澳大利亚Bonlac食品有限公司──环境管理体系与清洁生产结合获效益[J].中国环保产业, 1998, 8:24.

水泥清洁生产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 第4篇

1 当前我国水泥行业进行清洁生产的具体情况

水泥生产作为一项有着较大环境污染的行业, 在过去的生产管理中由于受粗放管理方式的影响, 其常常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针对这种情况, 国家已经从法律完善和政府管理等多个角度来加强治理, 并通过陆续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积极进行对水泥行业发展的治理, 坚决处罚和关闭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水泥厂。因此, 从总体上来看, 当前我国水泥行业进行的清洁生产已经处于良好的生产和发展状态。

从整个生产过程来看, 水泥的生产大致可以分为制备生料、煅烧熟料和水泥磨粉等多个步骤, 其中水泥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则主要是高温状态下的烟尘和常温状态下的有尘气体, 一般来说, 其飘散的范围能够达到几千米的距离。而新时期发展背景下采用的清洁生产技术常常会采用袋式收尘器等除尘设备来进行除尘, 并运用二级除尘的方式来进行除尘。即一般先通过旋风收尘器来吸取一些较大颗粒的灰尘, 然后再运用静电除尘器来吸收较小的粉尘, 从而达到二次收尘的目的。通过这样的除尘方式一般会使除尘率达到98%到99%之间。当前我国水泥行业的清洁生产在静电除尘和袋式除尘等技术方面已趋于成熟, 而关于废气的处理也已经达到了较为先进的水平。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我国的水泥行业清洁生产在原材料的回收利用、污染监控技术和污染自动测量以及防污设备改进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2 我国水泥行业进行清洁生产的相关技术发展趋势

2.1 关于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发展

在进行水泥生产的整个过程中常常会散发出大量的余热, 当这些余热的储存到一定的数量时, 生产单位就可以运用低温发电技术来对这些余热进行回收再利用。如对于一座熟料砖窑来说, 如果其每日的生产量为1000t/d, 而容纳其余热的整个发电装机容量能够达到14~18MW, 这样通过回收发电之后, 其一年的发电量能够9800×104k W。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极大地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还可以节约煤炭资源, 从而达到保护环境, 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2.2 关于节水技术的发展

水资源短缺是当前我国在经济发展中面对的重要问题, 在水泥行业的生产作业期间, 其表现出的突出问题就是水资源的供需矛盾问题。因此, 这就要求在进行水泥行业的清洁生产时要注意发展节水技术, 积极运用新型的干法生产方式来代替传统生产中的湿法工艺, 并不断加大对各类水资源的重复利用。具体来说, 在实际的节水技术开展过程中, 要加强对高效冷却节水技术的引入, 并积极优化循环冷却水系统, 以降低用水成本。同时还要淘汰同水量大、冷却效率低的喷水池和冷却池, 加大对高效旁滤器等相关装置的推广, 从而实现节水的目的。

2.3 积极对可燃废料进行回收和再利用

对于水泥生产中产生的可燃废料要注意运用回收来替代熟料的煅烧, 并运用相关的技术来将废料变成能够再次利用的资源, 以减少其在生产中产生的环境污染, 降低能源消耗, 从而起到改善环境的良好目的。

2.4 关于水泥粉磨节电和石灰石破碎的相关技术发展

由于粉磨电耗占整体水泥生产中70%的综合电耗, 在实际的水泥生产过程中, 可以采用高效的挤压磨、辊压磨、高细磨和立式磨等方式来代替传统低效率的小磨机。同时还要注意加强对高效助磨剂的使用, 通过粉磨工艺的改进和选粉机、变频调速器等设备的使用来降低电耗, 从而达到节电的目的。与传统的生产方式相比, 水泥粉磨站的整体电耗量为≤34k W·h/t, 因此, 在新时期进行水泥生产时, 还要注意建立新型的水泥粉磨站, 以充分满足新时期水泥行业清洁生产的发展要求。

2.5 注意通过工业废渣的利用来进行水泥生产

一般来说, 工业废渣中包含有大量的能够用来进行水泥生产的原材料, 因此, 在进行水泥生产时应注意从工业废渣中来进行水泥原材料的提取, 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还可以降低资源浪费,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具体来说, 在进行水泥行业的清洁生产过程中, 可以通过掺加废石碎屑来替代一些生产所需要的石灰石, 同时还可以将工业生产中的复产石膏、煤粉灰和矿渣等工业废料来进行混合, 并将其作为进行生产水泥的原材料。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减少煤炭和熟料等的原料消耗, 降低熟料等材料的使用量, 同时还可以得到国家在资源重复循环利用等方面的财政补贴, 并从根本上促使我国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清洁生产已经成为我国未来水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我国在水泥行业的清洁生产中运用的袋式吸尘和静电除尘等相关技术发展已渐趋成熟, 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促进我国水泥行业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 在未来的水泥行业清洁技术发展中, 要加强对能源和各类资源的回收再利用, 并注意通过散装水泥的发展、工业废料的回收和余热发电的利用等方法来进行生产技术的改进与更新, 从而促使我国水泥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摘要:水泥是我国在经济建设过程中所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之一, 其在当前的工程建筑业中有着巨大的需求量。由于传统的生产工艺有着较大的落后性, 这就使得传统的水泥生产不仅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 同时还产生了严重的粉尘污染和其它环境污染。针对传统水泥生产中存在的这些问题, 在新时期的发展中, 要注意积极推行清洁生产的方法, 加强对先进生产技术的采用, 以克服生产过程中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以促使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

关键词:水泥行业,清洁生产,现状,技术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倪任付.我国水泥行业项目投资风险管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 .2013 (3) .

[2]庞翠娟.水泥工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及数学建模[D].华南理工大学.2012 (6) .

[3]杨贵芳.云南省水泥工业清洁生产模式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 (11) .

清洁生产与水泥工业 第5篇

1. 清洁生产的背景

去年新疆水泥生产实际产量已经突破4 000万吨, 其中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比重占水泥行业生产的90%以上, 但是水泥生产是个高能耗、高污染行业, 是要消耗大量的原燃材料, 对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因此, 在水泥生产过程中作好清洁生产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清洁生产的内容

水泥产品的原料与燃料、生产制造、包装出厂、工程应用, 构成整个水泥的生产周期, 而清洁生产的工作则要在水泥生产的所有过程中进行。比如, 在原料制备的环结, 在石灰石、铁矿、粘土、石膏等运输过程中, 会产生种种粉尘, 在燃料制备环节中, 由于对煤的运输与应用产生大量的煤粉尘, 在生料制备、熟料烧成、水泥粉磨等生产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粉尘, 水泥产品的清洁生产工作, 需要对这些粉尘进行有效控制。

3. 清洁生产的目标

在水泥行业中开展清洁生产, 主要的目标是降低成本, 它包含降低在生产过程中各种热耗、电耗等等其他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 它要将一切原材料进行最有效的利用, 将其他行业的废弃物也进行综合利用, 变废弃物为生产原料;减少环境的污染, 它能对各种废弃物有效的利用或处理, 把水泥产品对环境污染的程度降到最低, 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能使水泥行业生产尽量减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同时, 做好清洁生产过程中能有效减少工程发生的事故, 这是在实践过程中, 大量的实践与统计都能证实这一点。

二、清洁生产管理的内容

1. 清洁生产控制的环节

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模式, 首先就要从观点出发, 从观点上要树立降低成本、提高资源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的意识, 再找到一套科学的管理模式。在生产过程中, 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控制。

(1) 做好详尽的数据统计

这要求在生产过程中, 要将生产中的物料消耗、水平衡数据、污染数据做好详细的统计工作, 这些数据的统计是生产决策的基础, 也是生产管理的基础, 它是开展清洁生产研究工作的重要依据, 因此数据必须真实、完整、科学。

(2) 对燃料进行有效的控制

在水泥生产过程中, 我国目前主要使用煤作为主生产燃料, 燃料的成本占生产成本的2/3左右, 因此对成本进行控制, 主要就是对燃料进行控制, 在使用燃料过程中, 要对生产工艺进行优化, 使燃料能真正做到物尽其用。

(3) 对工业废渣的再利用

在水泥生产中, 如果能对生产废渣进行再利用, 不仅可以资源的使用与污染减少, 而且可以大幅度的降低成本。比如, 水泥生产中常常要使用石膏等矿物, 而工业废渣中的石膏尾矿、化学石膏等等都能满足水泥生产的需要, 对工业废渣的利用中, 要做好工艺研究工作, 既要对废渣能有效的利用, 又必须控制工业废渣对水泥生产质量产生的影响, 要通过科学的工艺, 对工业废渣进行最有效的利用。

(4) 对废气进行综合利用

在水泥生产中会大量产生工业废气, 特别是窑头与窑尾会产生大量的高温废气, 如果能对这些废气进行有效的利用, 既可以节约生生成本, 又可以有效的保护环境, 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比如, 可以将余热转化为电能, 投入到生产使用中。

(5) 研究水泥生产范围

根据水泥的品种, 可以将水泥分为通用水泥与特种水泥, 两种水泥的成分不同、性质不同、生产工艺也不相同。如果能研究出更多的水泥生产范围, 则可以实现对资源的再利用, 达到清洁生产的目的。

2. 建立生产控制的指标

(1) 生产控制指标的内容

生产控制的指标包含:评价指标, 它用一套科学的方法对清洁生产的每个过程都能进行评估, 使评估、判断的结果客观、准确;评价方法, 这是已经得出的评价指标用一种科学的方法进行综合比较、综合衡量, 使得到的结果能反映清洁生产的实效;评价标准, 是指通过评价方法将清洁生产的结果划分出等级, 用等级的方法来对实效进行评定。

(2) 生产控制指标的作用

有水泥生产中, 生产控制指标有以下几个作用:有效考核成绩, 可以通过指标的建立, 了解水泥生产的全部状况。各个企业生产的技术水平、管理水评等能作综合考核;有效认识, 对生产控制进行考核, 能对水泥行业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的差距能有全面的了解;重新定位, 它能让水泥行业的生产有一个全新、具体的定位, 知道自己的生产方法;挖掘潜力, 通过生产控制的考核, 水泥生产的企业能了解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弱势在哪里, 需要在哪个方法进行再投入、哪个环节进行弥补, 最后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

3. 制订生产的管理制度

要用制度的方法对清节生产的过程进行有效控制, 对清洁生产的结果进行确保。清洁生产管理制度包含:总则, 它概括水泥生产总的方向, 企业总的生产方针;组织制度, 建立一套建全的管理职度, 这要求做到权责能分明, 责任能层层落实;日常清洁制度, 这包含日常的宣传工作、管理工作与统计工作等;资金筹措制度, 指对成本资金的各种筹措与控制, 通过对资金的规划做到成本的控制;奖惩制度, 用有效的激励方式落实清洁生产。水泥行业生产的企业要用制度的方法使清洁生产的过程落实、目标实现。

三、水泥行业清洁生产的现状

1. 国内现状

我国国内清洁生产的工作起步较晚, 自从1993年才提出清节生产的概念, 2002年才正式推出清洁生产相关的法律, 而在实际的清洁生产中, 面监种种难题。在我国, 企业目前还采用一人决策的制度, 目前我国水泥行业的决策者对清洁生产的概念与重要意义理解得都不够充分,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也不够重视;水泥技术是水泥行业各个企业竞争的生命线, 普通工人不能了解水泥生产的全貌, 也不能理解清洁生产的意义, 因此清洁生产的工序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在执行过程中也得不到有效的重视;特别是对环境、资源的控制方法无论从立法的角度上, 还是社会重视的角度上都做得不够。

2. 国外现状

在80年代, 先进发达国家已经提出清洁生产的观点, 他们提出清洁生产对水泥行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这些呼吁得到相关行业的重视。1989年末, 联合国在全球推行《清洁生产计划》, 该计划提出清洁生产是水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 也是水泥行业企业要进行竞争的重要方法, 之后提出一系列新的生产技术、新的原材料、新的管理方法等等。网络的发展也促使国外清洁生产的发展, 通过网络交流, 清洁生产的理念得到进一步推广, 生产的方法得到进一步提高, 他们制定出大量安全生产的政策、法规。国外大多数水泥行业生产的部门推出清洁生产审核的标准、清洁生产的工艺标准, 通过大量实践可以证明这些标准非常具有实用价值, 且具有先进性。

四、水泥行业清洁生产的目标

1. 全面实行绿色生产

绿色、环保工作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键, 这是全球进行倡的工作, 也是我国目前正在重视的工作, 水泥行业也要重视绿色、环保工作, 通过清洁生产工作全部过程的实现与清洁生产的提高, 用既符合工业标准又无毒无害的工艺实行水泥生产, 使水泥生产能提高生产效率、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2. 提高水泥产业竞争力

通过几十年的努力, 我国水泥行业的技术水平与生产管理有极大的提高, 大部分的技术与设备具有自主的知识产权, 我国水泥产业已经逐步进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标准中, 但是与国外先进发达国家相比, 还有相当大的一段距离, 要在市场经济中提高竞争力, 使我国水泥行业能在国际中拥有一席之地, 那么必须全面实行清洁生产。

五、结语

水泥行业开展清洁生产管理工作是经济的趋势, 也是社会要求的趋势, 只有对清洁生产工作进行全面的把握, 水泥行业生产才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摘要:本文对水泥行业的发展进行概述, 并描述清洁生产管理的内容, 它包括生产控制的环节、建立生产控制的指标、做好制订生产管理制度三个方面。本文对国内外清洁生产的管理工作进行比较, 最后提出清洁生展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水泥,清洁生产

参考文献

[1]熊文强, 郭孝菊, 洪卫.绿色环保与清洁生产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2]洪皓.现代企业如何实施有效的成本控制[J].管理科学文摘, 2006 (03) .

清洁生产与水泥工业 第6篇

《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1]已发布, 国家对水泥行业清洁生产水平的要求愈趋严格, 清洁生产远不止提高污染物排放标准、减少污染物排放那样简单, 其涵盖资源和能源利用、资源重复利用以及清洁生产管理等诸多方面。本文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实地调研和数据采集, 对现阶段我国水泥行业清洁生产水平情况进行评价和分析。

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参考《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其涵盖6个主要一级指标, 分别为生产工艺及装备指标、资源能源消耗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产品特征指标和清洁生产管理指标。6个一级指标下共包括近50个二级指标。针对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分配不同权重值, 各二级指标对应三类基准值 (分别为Ⅰ级基准值、Ⅱ级基准值和Ⅲ级基准值) , 建立隶属函数ygk, 当实际指标满足该类基准值时计为100分, 当实际指标不满足该类基准值时计为0分。最后根据权重值, 计算各评价对象在不同级别的总得分Ygk。

其中w为一级指标权重值, ω为二级指标权重值。

2 调研和数据采集

根据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 制定了《水泥行业清洁生产水平调研表》, 选取有代表性的生产企业 (含水泥熟料生产企业和粉磨站) , 通过发放调研函、组织现场问卷和现场数据采集等形式, 共收集有效调研问卷200余份, 从区域代表性、生产线规模代表性以及生产工艺特点等角度出发, 选择60个案例作为评价对象 (含40个水泥熟料生产线和20个水泥粉磨站) 。涵盖各主要水泥生产企业、1 000~10 000t/d不同规模熟料生产线、不同规模粉磨站, 其中水泥熟料生产线均为新型干法生产线。

3 清洁生产水平评价与分析

根据评价指标体系, 计算各评价对象的清洁生产综合评价指数Ygk, 然后依据表1对各评价对象的清洁生产水平进行定级。

3.1 指标计算与清洁生产水平定级

60个评价对象, 其各级综合评价指数 (Yg1、Yg2、Yg3) 计算结果和企业清洁生产水平级别见表2 (仅摘录部分) 。

参照《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结果为一级的定为清洁生产领先企业, 评价结果为二级的定为清洁生产先进企业, 评价结果为三级的定为清洁生产一般企业。在60个评价对象中, 达到清洁生产领先水平的企业仅占8.3%, 达到清洁生产先进水平的企业占到大多数 (70%) 。

就水泥熟料生产企业和水泥粉磨站分别统计, 水泥熟料生产企业清洁生产达到领先水平的占10%, 达到先进水平的占62.5%;水泥粉磨站中清洁生产达到领先水平的占5%, 达到先进水平的占85%。

注:限定性指标中: (1) 表示全部满足Ⅰ级基准值要求; (2) 表示全部满足Ⅱ级基准值要求及以上; (3) 表示全部满足Ⅲ级基准值要求及以上。

3.2 各主要评价指标的分类统计与分析

在评价过程中, 虽然各企业在清洁生产水平指标总分上有差别, 但就6大类一级指标统计结果看具有一定的规律, 故分类统计如表2、表3所示 (部分摘录) 。

在6个一级指标中, 各评价对象在后三项一级指标 (即污染物产生指标、产品特征指标和清洁生产管理指标) 上得分比较接近且较高, 也就是说在这三个方面, 各企业基本都能较好地满足清洁生产要求, 结合调研过程体现在:环保投入、达标排放监测与执行等各项环保措施落实方面大部分企业都做得较好;在产品出厂合格率、产品环保质量等方面基本能达标或满足要求;日常生产中各项清洁生产管理措施和制度执行情况较好, 能及时地掌握和执行最新的环保政策和清洁生产政策, 表现在法律法规执行、产业政策执行、人员配备、岗位培训、管理制度制定、质检、节能管理、规范排污口、生态修复、制订应急预案以及公开环境信息等各方面都能积极落实。

注:水泥粉磨站的二级指标数量较少, 将其最后得分累计, 然后与各指标按满分利用公式 (1) 计算得分 (38.8分) 进行相除, 所占的比例即为最后评价得分。

在前三项一级指标中 (即生产工艺及装备指标、资源能源消耗指标和资源综合利用指标) 各评价对象得分差异较大, 尤其在限定性指标上, 很多对象都是在这三大类指标当中的限定性指标上不能满足Ⅰ级基准值要求或Ⅱ级基准值要求, 从而影响清洁生产水平最后的定级。这三类指标中尤以资源能源消耗指标和资源综合利用指标得分差异最大, 体现在一方面各评价对象在该两类指标上得分差异较大, 另一方面在该两类指标上得分普遍偏低。结合调研过程分析, 资源能源消耗指标和资源综合利用指标涵盖单位熟料新鲜用水量、综合煤耗、综合电耗、循环水利用率、余热利用率、矿山资源综合利用率、低品位煤利用率、废污水处理与利用等二级指标。各企业在该三类一级指标上的得分普遍较低, 也反映出该三类一级指标是影响企业清洁生产水平高低最重要的因素。

4 结论

1) 从评价结果看, 现阶段清洁生产达到领先水平的企业仅占8.3%, 处于先进水平的占到70%, 占大部分, 处于一般水平的占21.7%。

2) 各评价对象在生产工艺及装备指标、资源能源消耗指标以及资源综合利用指标三类一级指标上的得分差异大且偏低, 尤其体现在资源能源消耗指标和资源综合利用指标上。在污染物产生指标、产品特征指标以及清洁生产管理指标上各企业得分较为平均, 且得分普遍较高。

3) 具体分析资源能源消耗指标和资源综合利用指标, 该两类指标主要涵盖能耗、电耗、余热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矿山资源综合利用、燃料替代、废污水处理与利用等各方面, 因此, 从进一步提高各企业清洁生产水平的角度考虑, 建议主要从以上指标出发, 提高工艺操作水平、加强节能降耗管理和技改升级、提高资源的重复利用和再生利用。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环境保护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2014, 4.

[2]吴萱.水泥行业清洁生产分析[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08 (5) :18-21.

清洁生产与水泥工业 第7篇

关键词:水泥,清洁生产,施工期,环境监理

环境监理制度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保竣工验收制度两者之间一个重要的环境管理手段, 通过环境监理制度一方面可以落实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保护措施, 另一方面可以保证工程可以满足环保竣工验收的要求[1-2]。在关于进一步推进建设项目环境监理试点工作的通知 (环办[2012]5号) 中指出水泥行业作为污染较重的建设项目要求项目建设过程开展建设项目环境监理。本文对水泥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工作的开展进行探讨, 提出施工期监理中的时段、区域范围、目标、任务及主要工作重点。

1 水泥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的必要性

一般大型的水泥清洁生产建设项目主要包括石灰石矿山的开采、水泥熟料生产、水泥粉磨三个环节, 所以大型水泥项目既是工业污染型项目, 也是一个生态污染型的项目。水泥建设项目具有以下特点: (1) 水泥行业属于一个产能相对过剩的行业, 项目建设需要按照国家产业导向进行“上大压小、等量淘汰”等措施; (2) 石灰石矿山开采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 (3) 水泥熟料及粉磨过程的主要污染物为气态污染物, 如颗粒物、氮氧化物等; (4) 水泥项目的废水产生量不大, 废水水质情况较为简单, 经处理后可回用; (5) 项目具有一定的环境风险, 需要加强环境管理。

水泥建设项目对周边的环境影响较大, 开展施工期的环境监理, 可以控制石灰石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也可以保证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批复中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的落实, 还可以减轻施工期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完善环境管理制度的落实。因此, 开展水泥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2 水泥建设项目施工环境监理的时段与范围

2.1 监理时段

为落实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 应对水泥建设项目实行全过程环境监理。水泥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工作应从项目施工开始, 至环保竣工验收结束。

本文主要研究施工期阶段的环境监理重点。

2.2 监理区域范围

水泥建设项目主要的监理区域范围包括 (1) 石灰石矿山开采的红线范围及影响范围; (2) 水泥厂区的红线范围及施工营地、施工辅道、堆场、取土场等; (3) 施工期间影响到的周边环境敏感区域; (4) 如项目涉及移民安置及拆迁等问题, 则范围还包括移民安置区和专项设施建设区。

3 水泥建设项目施工环境监理的目标与任务

3.1 施工期环境监理的目标

通过环境监理, 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批复中环境保护措施, 使得施工期产生的环境影响可以接受, 项目的污染防治措施符合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有关的环境标准, 达到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条件的要求。

3.2 施工期环境监理的任务

3.2.1施工期环保达标监理, 对施工期产生噪声、废气、污水等污染物控制在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范围内。减少矿山开采对周边环境的生态影响。

3.2.2项目配套环保设施监理,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及批复的要求, 对环保设备、设施的建设进度、质量及资金控制。如对水泥窑头及窑尾的除尘装置的建设, 是否满足“三同时”制度, 并核实该装置的选型是否满足工艺要求, 施工布置、时序是否合理, 确保设施设备满足环保验收的要求。

4 水泥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重点

4.1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监理

4.1.1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批复要求落实生态保护措施和恢复措施。

监督检查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环境敏感保护目标的保护措施落实情况。

结合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生态特点和保护要求, 采取必要的生态保护措施减少和缓解施工过程中对生态的破坏, 尽量减少不可避免的生态影响的程度和范围。

严格按照施工红线进行管理;减少施工期对植被的破坏, 保留表土层用于复土;施工结束后及时采取植被恢复和生态补偿措施。

4.1.2 落实水土保持监理

督促建设单位落实水利行政主管部门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

4.1.3 陆生动植物环境监理

施工单位应了解工程影响区陆生动植物情况, 特别是受保护的珍稀濒危物种、关键种、土著种、建群种和特有种, 天然的重要经济物种等。预留动物迁移通道。严禁砍伐征占地范围外的森林植被, 对征占地范围内的保护物种应在施工前采取有效保护措施。严禁捕猎。

4.1.4 加强移民安置工作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批复要求, 落实移民安置工作。并对移民区的生态保护措施进行监督落实。

4.2 施工期环境达标监理

水泥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批复中的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的落实。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管理规定, 监督施工期废水、废气、噪声和固体废物等对周边的环境影响是否可以接受。

4.3 污染防治措施的监理

检查水泥建设项目污染防治措施特备是废气污染防治措施是否按照“三同时”要求与主体工程一起设计、施工, 监理其建设的规模、处理容量、工艺流程是否与环境影响评价及批复相一致。设备的选型及施工单位是否符合相关资质及规范的要求。

4.4 风险防范措施的监理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与批复中关于风险防范措施的要求, 督促企业建设相应的设施设备。

4.5 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的建立

督促协助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督促施工单位制定与环保相关的培训及宣传计划, 提高环保意识。对群体性公众环保诉求、环保事件及重大污染事故处理情况开展环境监理。

5 结语

水泥建设项目属于高污染行业, 既是生态污染型项目也是属于工业污染型项目。水泥项目开展环境监理工作具有必要性。环境监理工作的开展重点在于 (1) 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监理; (2) 项目在施工过程环境影响达标监理; (3) 污染防治措施落实情况监理; (4) 协助企业建立环境管理制度。加强水泥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管理, 更有利于项目实现工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促进项目的健康发展[3,4]。

参考文献

[1]虞涛.工业类项目实行环境监理的初步实践和思考[J].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7, 32 (10) :8-10.

[2]张泽乾, 涂为民, 刘玉达.电路板生产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实践重点.四川环境, 2013, 32 (6) :97-100.

[3]齐立新, 杨超, 吴波, 建设项目环境监理 (工业类) 体系的构建和实践.环境污染防治, 2012, 34 (12) :105-109.

上一篇:人力资本价值实现下一篇:航空装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