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普通本科高校论文

2024-07-12

新建普通本科高校论文(精选11篇)

新建普通本科高校论文 第1篇

一、新建本科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 赤字预算困扰着新建本科高校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由于新建本科高校办学规模与办学层次的提高, 大多组织新建校舍、引进人才、支持学科专业建设、奖励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全面开展。又由于新建本科高校与老牌地方本科高校相比, 在非全日制教育、政府资金支持、社会校友捐助等创收能力上有限, 不能较好地解决快速发展所需的大量资金的要求。据不完成统计, 到2008年全国有两百多所新建本科高校, 其中大多因为高校扩建校区或直接建新校区, 导致许多高校有着不同程度的赤字出现, 多则十几亿, 少则一两亿。赤字的表现就是收不抵支, 因此就出现这些高校向政府、银行、教职工借款以填补赤字保证学校的建设与发展。赤字预算困挠着高校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也影响了高校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行, 严重的财务赤字甚至可能引发学校的生存危机。

(二) 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不公开。

当前高校使用较多的是增量预算、减量预算或根据国家拨款来进行“估算”。这种预算方法不利于凋整和优化支出结构, 预算项目增加和调整的随意性比较大, 不能维护预算的严肃性。由于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也不符合公平原则, 容易形成虚报, 造成资金浪费和安于现状, 或者是造成预算的不足。采用这种方法编制预算时, 参与预算编制的一般为与财务事务相关的人员, 实际的预算执行部门往往不实质参与预算的编制, 尤其是预算编制及调整缺乏自上而下的动态化真实需求数据, 编制预算人员对纷繁复杂的业务活动及变化情况的了解有较大局限性, 缺乏缜密、科学的论证, 使预算不切实际, 造成计划与实际经济业务的脱节, 存在不科学性。这种方法制约了各部门创收节支的积极性, 影响学校各项事业的均衡发展。

(三) 预算执行力不强。

据调查资料显示, 高校预算弹性很大, 校内单位随意扩大开支范围, 决算与预算脱离是普通现象, 预算的控制作用被弱化。如在资金的使用上, 有些高校领导不按预算安排使用资金, 随意开口子, 批条子, 造成预算变更频繁, 预算执行刚性不强, 预算调整也缺乏民主性。执行部分不大了解预算的执行效果, 只知这是学校下达经费, 想采购建设的不在预算内, 部分预算的经费节余不少, 形成想建设但有钱又不能花现象。

(四) 预算缺乏监管机制。

许多高校在预算管理方面只注重预算的编制和执行, 对预算下达后的执行情况和进度缺乏监管, 使预算运行效果成为盲点。许多高校往往是财务部门单打独斗, 预算目标的确定、预算编制、预算考评都由财务部门一手完成, 这样造成对资金使用效果的了解仅停留在报销的凭证上, 无法深人到实际中去。预算下达往往要到每年的5-6月, 而这时己有1/2的经济业务成为过去, 无法进行事前、事中控制, 成为一种事后预算, 失去了预算编制的作用, 必然会使学校管理的有效性降低。使用单位认为资金短缺、该办的事还未办, 而财务部门认为预算编制得很完美。财务部门与使用单位之间对立状况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预算缺乏监督协调机制。

二、构建科学的新建本科高校财务预算与管理的模式

(一) 改革思路与总体目标。

新时期新建本科高校预算改革的最终目标应当是:学校所有收支均纳入预算管理, 建立与学校事业发展协调运行的综合财务预算, 先有预算后有支出, 严格按照学校批准的预算支出执行, 杜绝支出预算之外的支出项目。要逐步实现和完善校内各级预算管理经济责任制:预算编制工作机构根据各部门提出的预算编制预算, 学校最高经济决策机构审查和批准预算, 各预算经费使用部门严格执行预算, 财务部门严格按预算项目进行管理, 审计部门对预算进行审计, 同时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对预算的监督作用。

新建本科高校预算管理改革模式构建总体目标如下:第一, 健全和强化预算管理职能。推行部门预算, 支出预算按部门编制, 落实到项目, 增强预算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第二, 建立起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分离的运行机制。改革预算管理运行机制, 预算编制、执行适当分离, 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各个环节全部纳入法制化监督管理。第三, 努力推进理财科学化、民主化。积极研究运用科学先进的预算编制方法, 加强财政资金和账户管理, 确保预算安全稳健运行。第四, 加强预算管理的法制建设, 进一步硬化预算约束。依法制定并不断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和办法, 预算管理各个环节管理做到有法可依;修订和调整与预算管理有关的政策条文, 努力创造良好的预算管理法律和政策环境;严格规范资金使用申请、分配、下达、追加的业务办理程序, 实现依法管理, 规范运作。

(二) 构建适应新形势的高校预算管理模式框架。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构建的新形势下的新建本科高校预算管理模式框架, 主要应在预算管理运行机制、组织形式、编制方法、监督体系等几个方面进行构建:

第一, 建立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分离的预算管理新机制。运行机制是高校预算管理改革的基础性框架内容。建立新的预算管理运行机制, 从根本上讲, 就是要改革传统预算管理编制、执行职责界定不清, 部门交叉扯皮的做法, 将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三个环节在工作中清楚划分, 相互分离。三个环节一脉相承但又彼此间相对独立运作。与此相适应, 高校内部原来行使预算管理职能的机构要进行重新调整, 划分为编制、执行、监督三个大的部类, 各负其责。

第二, 建立学校内部分层次的预算管理体系。高校的预算应该包括校级预算、系级预算。校级预算, 是学校一级进行资金配置、调控财力分布的手段。它所反映的是校级财力的收支信息, 约束的是校级可支配资金的配置。系级预算, 是高校中各个二级财政主体进行资源配置的手段, 它所反映的是本单位可支配财力的使用计划。专项预算, 上述校系两级预算一般指经常性预算和建设性预算, 但除此之外, 校系两级还会有专项预算。

第三, 改变粗放的预算编制方法, 提高预算的准确度和透明度。目前高校常用的预算方法是增减量预算, 预算编制较粗放, 这使得预算项目不细化, 透明度不够。因此, 有必要加以改革。在预算编制中可采用以下预算编方法。在财力分配上推行综合财务预算, 为使支出真正体现“有目标、有效性、有效率”三原则, 可以试用零基预算。其基本思路和初步目标是:在编制年度预算时, 对各项支出均不以上预算为基数, 一切从零开始, 按正常经费和专项经费两部分重新核定;同时结合复式预算、滚动预算和绩效预算相结合的预算方法, 使预算的编制更科学、更准确。

第四, 硬化预算的执行和控制。准确、合理的预算本身并不能改善财务管理,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只有认真严格执行预算, 使每一项业务的发生都与相应的预算项目联系起来, 才能真正达到预算管理控制的目的。为了硬化预算的执行, 预算执行前需制定各种预算指标, 以便预算执行控制具有评价参数。在预算执行过程中, 要定期追踪、检查和分析, 及时掌握预算收支情况, 并将信息反馈到决策部门, 发现偏离, 应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研究解决, 确保年度预算收支平衡。要调整预算时, 应由校财经管理委员会或相关机构充分讨论后报校决策层审批。通过严格的程序的调整才不会削弱预算的控制力度。

第五, 进一步完善高校预算管理的监督体系。预算的监督性是指对预算编制、执行、决算等运行全过程的监督。监督办法可采用两种方式双管齐下, 其一是在整个预算执行过程中, 用计算机对用款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其二是制作经费使用进程表下发各单位、各部门, 要求如实用款, 并作定期检查。对于高校来说, 预算草案编制出后, 应先向教职工代表大会征求意见, 后由学校的相关财务领导小组审议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再由执行机构去执行预算。同时, 审计部门在整个预算执行的过程中要进行跟踪审计;教代会有监督预算执行的职能;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进行财务公开, 接受广大师生员工的监督。

总之;新建本科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作为配置高校资源的有效方式与手段, 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 对于高校财务管理乃至整个高校事业的发展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保障和促进作用。因此, 急需构建新建本科高校科学化, 合理化的财务预算管理模式, 以适应新形势高校发展的需要。

摘要:本文先对新建本科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 接着对构建科学的新建本科高校财务预算与管理的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校,财务,预算

参考文献

[1]郭淑萍浅析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金融经济2008/16;

新建普通本科高校论文 第2篇

大学德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的全面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高校德育环境以及大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许多变化,大学生德育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何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理念,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德育工作,已经成为大学德育工作者思考的重要课题。新建本科院校作为高等教育中的新生力量,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需要特别重视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需要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上突出德育工作,加强学生党建工作是促进德育工作开展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推进新建本科院校德育创新的现实选择

近年来,随着新建本科院校规模的逐渐扩大,其学生党员人数也不断增长,这不仅使该类院校加强学生党建工作变得更为迫切和重要,同时也为加强学生党建工作带动整个新建本科院校的德育工作,提供了良好契机和客观条件。

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党建工作与德育工作具有内在契合性。这主要表现为两者在总体目标上的一致性。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目标是以发展学生党员为导向,以强化党员的教育管理为内容,以发挥学生党员在思想教育、学业探究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核心,培养和发展具有坚定信念和高素质的骨干人才。而新建本科院校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则是全方位提升这类院校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思想道德素质,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成为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学生的德育工作是党建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而党建工作又成为德育工作具体与深化的现实表征。二者有机融合,在总体目标上是契合一致的。

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党建在德育工作中承载着重要的功能。这主要表现在新建本科院校党建如何融入德育工作的具体要素。一是党建工作在德育目标价值上的导向功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就是要培养有明确的政治方向、正确的政治立场、敏锐的政治观察力和鉴别力的大学生,使他们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并引导他们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也是新建本科院校德育工作的最重要目标之一。二是党建工作在德育行为中的表率功能。榜样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丰富的党建资源为大学生树立光辉榜样,是诠释大学生德育功能的重要体现。三是党建工作在德育过程中的领导功能。党建工作是一种综合实施德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以及师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并且将各种力量凝聚在党建目标上,进而形成有机配合的德育机制。

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党建是提升德育工作层次和水平的必然要求。这主要表现在新建本科

院校德育工作的方式和载体上。目前,不少高校都将党建工作作为驱动力,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这已经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主要方式和载体。换言之,党建工作已被视为高校加强德育工作的重要基石。此外,以党建为核心推进新建本科院校的德育工作,不仅符合我国的政治发展主流,有利于把握德育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而且它还是新建本科院校德育工作的创新点之一,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法宝。可见,加强学生党建工作已经是新形势下新建本科院校提升德育工作的层次和水平,深化德育工作的必然要求。

二、“互联共建”机制是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的有力抓手

近年来,新建本科院校发展很快。然而,很多新建本科院校却存在着党建工作基础薄弱、发展党员工作力度不够、党员质量不够高等问题。因此,如何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提高党建工作的有效性,进而不断促进新建本科院校的德育工作,是各类新建本科院校管理者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笔者就所在新建本科院校构建的“互联共建”机制,谈谈党建工作如何成为德育工作的有力抓手。

所谓“互联共建”机制,其要点在于进一步创新和优化学生党建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整合校内资源,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网络化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型育人工作模式,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形成“互联共建,全员育人”的学生党建工作新格局,不断提升学校的德育工作水平。它的基本内容主要是开展和深化“五联系”活动,建立“共促共建,先锋同行”的学生党建工作新格局。一是建立学校领导联系教学系部党组织制度,主动关心和指导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通过联系基层、服务师生,有力促进基层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教学科研工作健康有序开展;二是建立中层干部联系学生班级制度,采取深入教室、宿舍、食堂等多种方式,定期与班级沟通联系,为他们解答疑惑,提高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落实管理;三是建立教职工党支部联系学生党支部制度。充分发挥教职工党支部的专业和经历优势,通过讲座、报告、就业指导等方式深入到学生中间去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拓宽党建空间;四是建立教职工党员联系入党积极分子制度,定期分析他们的思想状况与优缺点,指出不足与努力方向,使入党积极分子尽快成长成熟起来;五是学生党员联系普通学生。即“一帮一”、“一对一”,带动学生学先进、争先进,配合学校做好入党启发教育,协助做好班级党建工作,强化普通学生的入党意识。

从运行现状看,“互联共建”机制通过科学利用学校基层党组织资源,构建共管网络,优势互补,有效融合,形成合力,使学校党建工作更加系统化、合理化,成为学校党建工作创新的有力抓手;从目前的运行效果看,“互联共建”机制充分发挥了党建工作在学校德育工作

中的作用,保证了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助于学校党建队伍从经验型向复合型转变、党建工作方法从灌输型向渗透型转变、党建工作载体从单一型向多样型转变,学校党建工作和德育工作充分融合,形成德育工作的新格局。

三、建立新建本科院校“抓党建促德育”工作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

构建“互联共建”机制,是推进新建本科院校“抓党建促德育”工作的有益尝试。结合本校开展的“互联共建”机制的实践探索,笔者就如何建立新建本科院校“抓党建促德育”工作长效机制作出以下思考:

(一)从学校层面为“抓党建促德育”工作提供制度设计与运行保障

以“互联共建”机制为例,新建本科院校的“抓党建促德育”工作是学校基层党组织在党委领导下,以党组织坚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来带动德育工作的发展,从而不断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生机与活力。因此,要做实新建本科院校的“抓党建促德育”工作,首先要从学校层面提供可行的制度设计与可靠的运行保障。

一是建立民主的领导决策机制。所谓建立“抓党建促德育”工作机制,就是将高校党建工作和德育工作作为一项统一的工作来谋划,这必然就要发挥党委在其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一方面涉及到高校党委领导班子是否坚强有力。而制度机制则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各种制度一旦形成机制,便会形成长久持续的保障,并且会作用于班子成员的思维,规范其行为,使之自觉按有关规章制度办事,这是形成良好机制的前提。另一方面则是学校制度制定的民主化程度。这直接涉及到师生对制度的认同,进而影响到学校成员对党建和德育制度框架的接受与认可。

二是建立稳定的工作运行机制。新建本科院校工作任务艰巨,如何把“抓党建促德育”工作做好,并且能与学校其他工作有机融合,就必须要建立稳定的工作运行机制。除了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外,还必须要遵守高校党建和德育工作的基本规律,并且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师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尤其是要把加强和弘扬优良的党风与培育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紧密结合起来,以党风促教风带学风,以形成良好的校风。要把党风建设贯穿于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的全过程及各个环节,并内化于“三风”建设之中,起好引领和示范作用。

三是建立科学的监督考核机制。新建本科院校的“抓党建促德育”是一项系统且涉及面很广的工作。因此,必须从学校层面进行目标责任考核,督促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具体来看,不但要将学校的总体目标分解到相关职能部门和二级院系,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而且要实行交叉考核,以保证考核的客观公正性。此外,有必要将考核结果作为创先争优以及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才能真正调动党员干部教师的积极性和发挥考核的促进作用。

(二)坚持把学生党建工作贯穿于新建本科院校德育工作的全过程

一是注重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党员发展的全过程。新建本科院校因为刚刚开始本科教育工作,有必要将党员的发展、教育、培养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递进过程。比如在入党启发教育阶段需要实施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在申请入党阶段需要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在“推优”发展阶段需要让学生接受触及灵魂的思想教育;而在入党后则需要学生思想上的不断提高,尤其是接受政治上思想上的再教育。坚定学生信念,从对党的思想认识稚嫩模糊到成熟稳定,从普通学生的培养到党员的教育管理,从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到支部政治学习和组织生活,集中体现了德育教育的内涵。

二是注重搭建各种培养教育平台。构建的党的工作“互联共建”机制,其中显著的特点就在于建立了“两级党校、四级培训”的学生党员培训机制,并且把党建带团建工作纳入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格局中,建立了“党建带团建”工作领导责任制度。充分发挥了党、团组织日常思想教育的作用,从而达到了多渠道加强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目的。

三是围绕学生成长成才抓党建,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的学习基础层次不一,学生党建要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尤其是为学生学习提供动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更新党建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切实体现其对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比如将学业成绩作为学生入党和评选优秀党员的重要标准。如同“互联共建”机制中的党员联系普通学生那样,让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党员在同学中起到表率作用,在同学中形成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达到“以党建带学业,以德育促学业”的效果。

四是强化实践教育抓党建。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是立足地方的院校,他们承担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任务。一方面,可以有意识地把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调整到学生干部岗位,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培养他们关心集体和为同学服务的精神,发挥他们的骨干作用,并接受师生的监督和组织的考验;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学生党员参加当地社会实践和挂职锻炼。努力从实践教育中引导他们投身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党员对马克思主义和党的认识。

概言之,全程育人中加强学生党建更有助于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和感染力,也易于使学生感到党建工作的持久与魅力,从而增强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效果。

(三)以学生党支部工作创新推动新建本科院校德育工作有效开展

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生党建创新工作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观念、内容及方法的创新等。因此,抓住党建创新点至关重要。而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基层党组织中承上启下的关键,围绕新建本科院校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务,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的内涵及其对学生党员提出的新要求,重点加强学生党支部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方面的创新,核心是从围绕“带头学习理论,坚定理想信念”、“带头勤奋学习,学好专业知识”、“带头加强实

践,实现全面发展”、“带头遵纪守法,促进校园和谐”、“带头弘扬正气,争当模范先锋”等方面不断促进党建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并以此带动和促进学生党建工作,这也是开创新形势下大学生德育工作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一是思想建设的创新。主要涉及工作思路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问题。思想建设是学生党建工作中渗透面最广的环节,应坚持系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采取不同层次和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就社会热点话题和大家关心的实际问题展开讨论和分析,解决他们深层次的思想问题,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水平和政治辨别能力。要注重运用多种载体、通过各种途径实施对学生生党员的思想建设,如党校、党小组、支部活动、组织生活及各类党报党刊、校园广播和网络媒体等等,增强党组织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是组织建设的创新。主要涉及党建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问题。学生党支部是学生德育工作的物质载体和战斗堡垒,加强和改进新建本科院校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推动学生党支部组织创新。首先,一套强有力的大学生德育工作保障体系必须要按照提高素质、优化结构、专兼结合、功能互补、相对稳定的要求,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学生德育工作队伍。其次,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设置学生党支部。如按年级、班级、专业、宿舍等,不定期举行工作交流会,不断提高党支部的战斗力。最后要加强制度建设,扭转当前学生党建工作中要求不够明确、内容不够具体、机构不够完善的状况,加强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学习制度、党员民主评议制度及党员教育培养制度的创新,使大学生德育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三是作风建设的创新。主要涉及学生党员发展、培养及教育管理中的理念问题。从学生党支部来讲,要通过建立健全制度,不断纠正在党员培养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重发展、轻过程,重考察、轻培养,重数量、轻质量”等片面做法。从学生来讲,不断改进自身作风,把切实关心同学的思想、学习、工作、生活作为立足点,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确保学生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新建普通本科高校论文 第3篇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普通话水平测试 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7C-0091-03

近年来,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就业需要,新建本科院校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学生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人数呈逐年递增之势。自治区语委《广西贯彻〈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实施意见》提出:“从2013年起5年内,增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点,在全区本科院校实现全体全日制大学生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为实现这一目标,自治区语委出台了《关于做好普通高校全体在校大学生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通知》,提出“从2014年开始实施全体在校大学生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此举标志广西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进入新常态,也对新建本科院校普通话水平测试档案管理提出了挑战。如何加强建设,做好普通话水平测试档案的科学管理,成为新建本科院校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人员需要认真思考并着力解决的问题。

一、新建本科院校普通话水平测试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当前新建本科院校普通话水平测试档案管理工作不容乐观,主要是缺少统一要求,管理不规范。2013年6月,为了学习其他新建本科院校普通话水平测试档案管理经验,做好本校普通话水平测试档案规范管理,笔者通过电话对广西7所新建本科院校普通话水平测试中8种基本材料存档情况进行了了解,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广西7所新建本科院校普通话水平测试中8种基本材料

存档情况

从表1看出,7所新建本科院校对普通话水平测试中8种基本材料管理缺少统一要求,普遍管理不到位。根据《广西普通话水平测试考务工作管理规定(试行)》要求,应列入保存的档案材料包括测试工作档案、应试人备查档案和测试员业务档案3类,其中测试工作档案就包括12种材料。而新建本科院校对基本材料管理都没有落实好,其他材料的保管情况可想而知。

在电话了解中,笔者还涉及普通话水平测试档案管理制度问题,7所院校均没有建立覆盖各项管理环节的制度,没有很好把普通话水平测试档案纳入学校档案进行统一管理。

(二)重测试轻管理现象严重。随着师范生增多和就业形势需要,主动要求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学生呈逐年增加之势。新建本科院校建设普通话水平测试站人员少,要保证测试工作规范,尤其是对形成的大量材料进行整理归档,科学管理,确实是勉为其难。笔者所在学校为新建本科院校,2011年师范专业新生643人、2012年916人、2013年1336人,平均年递增44.25%。2014年秋季学期计划招生师范专业1146人,还有部分师范和非师范学生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任务愈发艰巨。而当前普通话水平测试站人员只有4人,其中主任、副主任各1人,工作人员2人,都是兼职。实际上负责普通话水平测试具体业务只有2人。在完成正常工作情况下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全面负责组织报名、录入名册、打印准考证、安排测试、上传数据、选择测评员、分发证书等一系列工作,任务重,困难大。没有更多精力和人力投入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和保管工作中去。

(三)档案管理员意识淡漠。新建本科院校一般在高职高专学校基础上发展起来,管理不规范不到位是普遍问题。负责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知识欠缺,观念陈旧,普遍存在普通话水平测试档案管理可要可不要的错误认识。普通话水平测试与其他课程考试不同,学校对测试档案管理没有作为一项硬性要求。普通话水平测试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任务。这期间,由于管理人员的认识问题,缺乏有意识保留许多有价值的材料。任务完成后也没有更多时间精力来整理,往往造成大量应该存档的材料流失。

(四)测试档案管理要求高。当前,测试档案包括纸质材料,还包括录音数据(备份),数量大,要求高,需要大量的资金、人力和技术条件。上级对新建本科院校普通话水平测试站测试档案管理缺乏具体业务指导,缺少检查督促。这也是新建本科院校不重视普通话水平测试材料整理入档的原因。

二、做好新建本科院校普通话水平测试档案管理的意见建议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语委在有关文件中对普通话水平测试档案管理做出了指导意见,广西普通话水平测试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但新建本科院校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历史不长,经验不足,管理薄弱,在档案管理上遇到了一些亟须规范的问题。在面对“全区本科院校实现全日制大学生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任务下,如果新建本科院校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还停留在过去的管理理念管理水平,就无法很好完成任务,也影响到广西整个普通话水平测试规范的总体水平。笔者认为,新建本科院校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应该有区别于过去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一)上级管理部门加强指导。上级管理部门应把普通话水平测试档案管理规范要求列入测试任务一同部署,并加强指导检查,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妥善处理,避免出现重测试轻管理的偏差。上级管理部门应加大培训力度,把档案管理列入培训计划,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档案业务培训。应创新培训方法,通过组织管理人员考察学习那些测试管理工作做得比较好的院校,现场了解经验做法,发挥示范引导作用。上级管理部门应加强督查,对档案管理不规范的院校进行督查督办,帮助新建本科院校测试站人员提高管理水平。

(二)加强自身建设。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新建本科院校测试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测试队伍严重不足、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导致测试档案管理没有落实到位。打铁还需本身硬。笔者认为,破解这一问题,关键在强化自身建设。各新建本科院校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是普通话测试工作的领导机构,负责对整个测试工作的组织领导、规范建设和业务指导。学校语委领导同志要根据普通话水平测试新任务新要求,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深入调研,经常过问测试工作情况,了解测试各个环节工作管理,协调遇到的问题,帮助测试站解决实际困难,不断规范测试站工作。普通话水平测试视导员应根据自治区语委《关于聘任普通话水平测试视导员的通知》赋予的职责,为促进测试工作健康发展进一步发挥应有的作用。学校语委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根据国家《档案法》精神,结合实际,加强建章立制工作,建立健全覆盖整个测试工作各个环节的规章制度,包括测试档案专兼职管理员岗位职责制度、材料预立卷制度、档案保管制度、保密制度、利用制度等,保证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规范到位。学校语委要适应新任务新形势,加强测试管理队伍力量建设。通过选配兼职管理员,充实测试管理队伍。具体说,可以聘用熟悉测试工作要求的人员、从事普通话教学的教师、熟悉档案业务的人员。要关心管理队伍的培训,重视专兼职档案管理员的业务水平提高,积极鼓励、支持他们提高自身素质。具体说,在选派人员参加各种档案业务工作会议、培训活动问题上,应适当考虑测试站人员。当前,自治区语委已经把全日制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列为语言文字工作一项重要任务。建议各新建本科院校也应把测试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制订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健全机构,落实经费,加强建设。同时,把测试工作纳入绩效考核范围进行管理,把测试档案纳入学校档案管理范畴,细化到包括测试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工作的考核,并做到一分部署九分抓落实,加强跟踪,检查督促,严格考评,促进管理到位。通过完善各层级机制,形成上下联动机制,才能确保测试工作不断规范。

(三)掌握普通话水平测试材料存档的各项要求。掌握测试材料归档范围是做好收集工作的基础和关键。1996年7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对档案的定义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广西普通话水平测试考务工作管理规定(试行)》对测试档案的建立与保管工作做出详细明确的规定。因此,笔者认为,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一项历时长工作量大的实践活动,其间形成的有参考意义和凭证作用的文字、图表、照片、音像、计算机软件等材料,都具有保存和查考价值。普通话水平测试测评过程时间长、环节复杂,形成的材料种类多,主要包括以下材料:(1)上级政策性、指令性、指导性的文件材料;(2)会议、活动等材料;(3)测试队伍材料(管理员、测试员信息);(4)语委领导、视导员检查指导材料;(5)测试组织材料(报名通知、报名登记表);(6)培训材料(培训计划、培训安排、参加学生名单等);(7)考务管理材料(测试员安排、工作人员安排、考生安排、考场情况登记表等);(8)考生测试材料(备份的录音数据、考生试卷等);(9)成绩管理材料(测试评分表、成绩登记表、测试成绩复审情况登记表、成绩表);(10)证书材料(证书领取登记、证书补办登记等);(11)考务经费材料(收费情况、预算方案、上交收据、劳务费领取签单等);(12)评估验收材料[上级评估、成绩(过关)统计分析等]。大量材料给收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因此,管理人员要有很强的档案意识、掌握归档材料范围,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细心,才能保证各类材料完整系统归档。管理人员还要以《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为依据,对各种材料进行审阅、分类、排序、编号、编目、装盒。依照国家档案局《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要求,对保存档案的科学价值、历史价值、使用价值进行鉴定,确定保存期限。档案材料包括大量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新建本科院校应根据测试材料量大的情况,根据录音数据保存的特殊技术要求,加强档案硬件建设,添置必要的设备,保证专柜专用,进行科学有效管理,以维护测试国家级考试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四)加强普通话水平测试档案的开发利用。档案材料开发利用属于档案管理的最高要求和最终目的。新建本科院校普通话水平测试档案管理应突出强调利用导向,通过理顺档案管理与利用的关系,找准切入点,把“死档案”变成“活档案”,实现应有的使用价值。笔者认为,普通话水平测试档案利用主要体现在教学、科研和提供凭证。一是用于普通话教学。广西是个多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生源复杂,学生来自(下转第97页)(上接第92页)不同的方言区。受方言的影响,其语音面貌必然带上不同的方言色彩;另一方面,学生的文化素质也不尽相同,语言表达能力也有很大的差别。如果能组织从事普通话教学教师对录音数据按照不同方言进行分类整理,研究方言的特点,作为制订普通话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的依据,对不同方言学生实施因材施教,就能提高教学效果。二是用于研究。利用方言研究对应规律,把研究成果用于普通话教学和训练,可以为普通话教学的理论增添新的视野和内容。利用研究成果开展学术交流,增长见识,推动语言的推广应用。三是强化服务意识。当前,越来越多的行业和用人单位把普通话水平作为准入条件之一。做好普通话水平测试档案管理,为用人单位查询证书真伪,为毕业生查询成绩补办证书,或者为毕业生职务职称晋升评定提供凭证,实现档案的服务价值。档案管理通过服务普通话教学,服务科研工作,服务广大毕业生,就会使测试工作人员看到了测试档案的价值所在,对测试档案有了足够的认识,反过来就会增强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1]孙田歌.高师院校建立普通话水平测试档案的思考[J].兰台世界,2006(16)

[2]国家档案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Z].1996

[3]教育部语用司.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操作规程(试行)[Z].2008

[4]广西普通话水平测试考务工作管理规定(试行)[Z].2004

[5]黄瑛.谈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档案管理工作[J].云南档案,2007(7)

注:本文获2014年自治区语委普通话测试学术论文评选二等奖(桂语办[2015]7号);2014全国第六届普通话培训测试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三等奖。

【作者简介】陈洪诚,男,壮族,广西凌云人,百色学院,档案系列馆员。

新建普通本科高校论文 第4篇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全球化的推进, 聘请外籍教师到校从事教学工作, 已成为高校提高外语教学、提升办学水平以及扩大学校知名度的有效途径, 也是各高校国际化的标志。对于起步晚、办学水平较低的地方新建本科高校, 外籍教师作为一支特殊的教师队伍, 在带来国外先进教学理念、为学校注入新鲜活力的同时, 也带来了一系列日益凸显的管理问题, 如何科学规范地做好外教聘请和管理工作, 提高聘用效益, 是地方新建本科高校管理者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二、外教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外籍教师聘用和管理具有一般管理的共通性, 又具有较强的原则性、跨文化性、政策性等特殊性。对于地方新建本科高校, 由于地理位置影响和办学经验缺乏等原因, 外籍教师管理工作中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急于求成, 追求数量, 不考虑实际效果。有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了急于赶上成熟的本科院校, 突显学校国际性办学形象, 提高学校知名度, 没有结合自身的办学类型、专业设置、学生素质等因素, 忽略考虑外籍教师管理队伍建设和后勤保障等软件和硬件条件, 盲目招收大量的外教, 容易在教学上出现问题, 如学生底子薄听不懂外教的上课内容, 干脆破罐破摔不去上课, 外教在教学过程中受挫, 无法安心地工作, 学校没有达到聘用外教应有的效益。

2.外籍教师聘请渠道有限, 聘期短, 成本高, 质量参差不齐。很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地处偏僻, 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缓慢, 对外合作与交流少, 海外知名度低, 外籍教师主动申请来校任教的情况及其少。因此很多学校主要依靠中介公司为其物色合适的应聘者, 聘请方式十分被动, 并且需要支付昂贵的中介费。而应聘的外教有些是为了到一个新的城市体验生活而顺便教书, 经常一个聘期结束后就转而到另外一个城市, 聘请工作无法做到可持续发展, 使得学校必须重新开始重复新一轮的招聘工作, 而每一轮的招聘工作需要向省教育厅、省外国专家局、省外办和公安局出入境等多个部门报批, 前后至少需要两个月的工作周期, 人力和财力的成本较高。同时, 通过中介公司聘请的外教往往质量参差不齐, 原因是通过中介公司学校无法具体了解外教的性格、脾气、身体健康状况和生活习惯等问题, 导致聘请到的外教有些性格怪癖, 不服从学校管理, 我行我素, 教学能力或者适应新环境新生活的能力差, 与学校和学生的矛盾和冲突不断。由于外籍资源匮乏, 学校往往退而求其次, 采取忍气吞声的态度, 导致外籍教师队伍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学校因此蒙受损失。

3 . 学校缺乏一支专业的外教管理队伍, 外教管理水平低。在很多地方高校, 外事部门大多被看作是学校锦上添花的部门, 仅在有外宾来访或有领导出国任务时发挥一下作用, 普遍存在领导重视不够, 缺少一支专业的外事管理队伍。很多学校的外事部门甚至挂靠在学校党政办公室, 有些学校的外事部门虽然独立, 但是人员稀少。由于外事工作繁杂, 事情太多无法兼顾, 只能勉强完成日常各项工作, 对于外教的管理只能做到手续办理无延误, 无暇顾及如何更好地、创新地开展外教管理工作, 主要造成对外教疏于管理, 与外教沟通不够, 关心不够。

有些学校的用人单位虽然为外教配备了合作教师, 但是工作职责及分工不够明确, 经常“上课来, 下课走”, 与外教交流的时间少, 人员频繁更换, 缺乏业务经验积累。有些合作教师语言和业务能力不够, 或者在与外教沟通时忽略外国人的习惯, 信息传递时有偏差, 很多问题的解决还是过度依赖学校外事部门。

4.外籍教师工作和生活环境不尽人意, 人文关怀不够。地方新建本科高校由于受区域和学校本身条件的制约, 为外教提供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无法达到外教的要求, 主要表现在教学和办公条件不足, 如大部分学校均没有为外教配备休息室, 而外教上课经常要准备许多道具, 在课与课之间没有一个中转站, 给外教上课带来了诸多不便, 学生对课堂上讲的知识点有疑问课下要找外教探讨也经常难觅其踪。有些高校在校园内无法为外教提供住宿, 只能在校外另外租房子, 房内配置简陋, 周围人员混杂, 外教生活区没有任何管理和组织可言。另一方面, 一些地方高校把外教仅仅用于“装饰门面”, 聘请进来后不管不问, 很多教学单位更是没有真正将外籍教师纳入到自己的教师队伍中来, 平时的教师活动和例会没有邀请外教参加, 降低了外教的集体归属感, 影响了其工作的积极性, 从而产生到别的学校就职的想法。

三、关于加强外籍教师管理的几点建议

1.讲求实际, 改变观念, 合理聘用, 保证效益。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摒弃把外教作为“形象工程”的观念, 结合学校自身条件和学生实际情况, 聘请适当数量的外教担任相关课程, 对于一些课程较难懂的课程, 应由中方教师先打基础再慢慢过渡到由外教上课。另外, 对于由外教授课的学生课外可增设语言辅导, 提高英语水平, 确保聘请外教的教学效益。

2.积极开拓聘请外教渠道, 保证外籍教师队伍的稳定。学校应摒弃单纯依靠中介公司推荐的被动作法, 主动探索可持续的聘用外教渠道。

第一, 加强学校网站建设特别是英文网站的建设, 突显学校优势及地方特色人文环境, 吸引外教了解学校从而产生兴趣主动申请来校任教。

第二, 通过国外合作高校或在国外的校友推荐质量可靠的外教。

第三, 和其他院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互通有无, 共享外籍教师资源, 在其他院校的优秀外教想换工作环境的时候主动邀请。

3.加强外事管理队伍建设, 提高外教管理水平。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虽然外教人数较少, 但还是应有独立的外事部门作为学校的外事管理职能部门, 并配备足够的专业外教管理专员。除此之外, 还应组建一支由用人单位指派的外教合作教师队伍。明确用人单位作为外教日常管理的主体, 要求用人单位必须指定业务能力较强的中方教师当外教的合作教师, 平时帮助外教解决生活和教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并在必要时给予翻译服务。新的合作教师上任前应进行业务培训和外事纪律教育, 明确其工作职责, 予以适当工作补贴。

4.改善外教工作和生活环境, 强化服务意识, 重视人文关怀。全心全意为外教服务, 尽量提供给外教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舒适的生活条件, 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和氛围, 可以大幅度的提高工作积极性。第一, 外教到校后及时为其办理外国专家证和居留签证等必要证件, 为外教举行岗前培训, 由合作教师带领外教尽快熟悉校园和了解学校的教学管理体系, 以便日后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并且有章可循。院系应把外籍教师纳入到自己的教师队伍, 让外教有归属感。第二, 学校应当尊重文化差异和外教的风俗习惯, 以人为本, 每逢外教家乡重大传统节日, 如圣诞节等, 学校要为外教安排庆祝活动。第三, 外籍教师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往往与我们有着不同的想法和思维方式, 如时间观念和计划性比较强, 学校在制定工作计划和组织活动时要尊敬外教的个性和习惯, 尽量不要随便对计划进行变动, 如有变动, 应尽早提前通知他们。第四, 重视人文关怀, 每聘请一位新外教应有专人对他们的生日进行备忘, 在生日时给他们送去一份温馨礼物。另外, 在外教的家乡遇到灾难时, 应由学校领导或指派代表亲自给外教带去慰问并关心其家中情况, 让外教感到家的温暖。第五, 学校还可定期组织外教外出活动, 考察周边名胜古迹和美丽风景, 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产生留任的想法。

四、结语

新建普通本科高校论文 第5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近几年,随着教育不断深化改革,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不断的发展和建设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相比较传统的本科高校来说,应用型本科高校更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所以师资力量建设也成了重中之重的任务。加强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资力量的建设,不仅能从根本上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还能提升学校的整体形象,为学校稳定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但是在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资力量建设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善和创新。

一、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现状

首先,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时间还不是很长,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还不够完善,导致没有从根本上体现应用功能。而且正在发展的应用型高校教师队伍数量严重不足,导致学校全面建设速度较慢;其次,有的老师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进行及时的创新改革,不利于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也不适合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管理理念,老师在高校发展的过程中也缺乏创新意识,没能够及时的调整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学结构,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最后,各个地方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程度也不一样,使得应用型本科高校不能在规范性文件上实行统一的管理制度,管理起来十分困难。

二、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师资队伍力量严重缺乏。应用型本科高校不断的建设和发展,在我国各个省市都有普及,而且高等学校近几年招生数量巨增,严重造成了师资力量的缺乏,在校学生的数量上升比例严重超过了在校教师的上升比例,出现了不均衡的发展情况,师资力量不足已经成了应用型本科高校首要面临的问题,因为师资力量的建设不仅能够保证应用型教学质量,还能进一步完善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管理制度和教学模式,是一个学校的基本基础建设。同时,在加强师资数量的时候,也要提高质量,强化老师们的专业能力。

2.师资管理体系和实践能力不够完善。在广招教师的同时,对师资力量没有进行科学高效的管理,造成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进程缓慢,管理工作效率较低,对于教师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方面的评价系统也不够完善,不利于学校进行创新和改革,极大程度上忽视了对老师们的管理,没有规范日常工作制度,导致工作效率不够高,同时也缺乏奖惩制度方面的管理,没能从根本上鼓励老师进行继续教育,也不能对出现错误的行为加以约束,加大了本科院校日常管理的工作量和复杂程度。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目标就是为了培养实践能力强的高质量人才,这就要求高校教师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求老师具有丰富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但是从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情况来看,教师明显缺乏实践能力,不能够对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解答,在灌输理论知识的时候,没有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这样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达到办学目标和宗旨[3]。

3.师资建设经费不足。新建的应用型高校都处于初期阶段,建设资金可能比较紧张,这直接导致对师资力量这一项投入的经费不足,严重制约了师资力量的壮大和发展,不能为老师提供完善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导致师资队伍建设缓慢,阻碍了学校快速发展。

三、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策略

1.加大力度引进教师资源。学校在建设初期,应该加大力度引进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面对教师资源缺乏的情况,应该沉着冷静的面对,制定引进高学术水平的人才,进行相关办学理念和宗旨的培训,合理划分教师资源,得到高效利用的同时,缓解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学校可以推广特色教学理念来吸引人才,利用学校提升实践应用能力为主的鲜明特点来吸引各个专业的教师人才任教,以此来解决学校师资数量不足的问题。

2.加强师资队伍的综合能力培养。学校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师资综合能力的发展,鼓励学校老师进行不断学习的同时,也要为其提供进修教育的机会;提升他们专业能力的时候,也要注重老师实践能力的发展,老师有了较高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才能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更好地结合,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水平。强化师资队伍的综合能力,也是发展学校的基本途径之一。

结束语

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资力量的建设,是发展学校的基础,也是为社会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有效途径。应用型学校师资力量的建设也是顺应现代教育方针的必然发展趋势,对师资力量进行完善,不仅能提高学校教学的整体水平,还能提高学校的整体形象,有利于学校稳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燕,张洪斌.试论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资队伍建设[J].琼州学院学报,2012,19(2):76-78

[2]徐延宇,向礁.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4,45(12):54-56

[3]朱骅,陈冠亚.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高层次师资队伍建设策略探究[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7(3):88-92

新建普通本科高校论文 第6篇

1. 电子阅览室的功能和建设原则

1.1 电子阅览室功能定位

电子阅览室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重要信息载体。它运用了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等, 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多媒体光盘、网上电子文献和其他电子载体文献为目的, 向广大读者提供范围广泛的文献信息服务, 将文字、图像、声音、影视等多种信息媒体融合为一体, 使图书馆能以更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为读者提供文献信息。大学生可以通过电子阅览室实现网络资源的查询和共享、网络信息的发布与沟通、学术专业知识的了解与延伸[1]。

1.2 电子阅览室建设原则

新建本科院校面对着办学资金短缺的现状, 如何将有限的资金合理地应用于电子阅览室的建设, 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建设应从各馆的实际出发, 遵循以下原则, 力求提供集教、学、视、听、信息收发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

1.2.1 电子阅览室的设置合理原则。

电子阅览室设置应结合图书馆的布局总体考虑, 尽量选择宽敞、通风条件好、灰尘少、安静的位置, 室内光线要充足。一般采用开放式的设计, 便于工作人员的管理和读者的利用。宿迁学院电子阅览室分别位于图书馆西侧的二层 (配有计算机, 收费式的) 、三层 (自备计算机, 开放式的) 和四层 (视听阅览室, 光盘借阅) , 较好地满足了师生不同层次的需求。

1.2.2“有所为, 有所不为”的原则。

有所为是为读者提供上网、馆藏资源的查询、读者信息资源的查询、电子资源的阅读和下载、网络信息资源的检索与下载等基本服务所需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如电脑桌、计算机、服务器和空调等基本设施, 以及学习和科研所必须的网络数据库。有所不为是指根据读者需求情况, 在硬件配置和软件建设上采取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购买, 盲目地追求大而全, 一是办学资金不允许, 二是因使用量不足而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是不可取的。通过对我院学生的调查, 大二时自备计算机的学生在80%左右, 其中有一半以上为笔记本电脑。调查发现, 学生更倾向于使用自己的计算机上网, 计算机使用和资源下载更为方便。由此, 在三层开设了开放电子阅览室, 配备电脑桌, 网线到位, 读者只要自带笔记本电脑, 即可使用电子阅览室的所有功能。因为上网是免费的, 管理的约束性不强, 学生的使用率较高, 同时也为学院节省了部分硬件投入的费用。二层的电子阅览室配有台式计算机, 可以满足不能自带计算机读者的需求。另外, 新建本科院校的师资队伍主要由返聘的老教授老专家和刚刚毕业的研究生甚至本科生组成, 科研需求不是很大;再者, 新建本科院校一般是在“本二”甚至“本三”批次中录取学生, 生源质量差强人意, 学生无论是学习意识还是科研意识都较一般高校欠缺[2], 由此产生读者需求不足的状况, 网上数据库便采取分步骤购买的方式。像宿迁学院图书院自2007年以来购买了9个数据库, 在逐步丰富图书馆馆藏的情况下, 也提高了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1.2.3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指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服务空间的拓展和发展。电子阅览室“网吧化”现象的根本原因, 就是没有解决好电子阅览室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 新建本科高校电子阅览室应在加强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基础上, 树立精品意识和“以用定藏”的理念, 加快建设特色数据库和走数字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道路[3]。宿迁学院图书馆在2002年加入江苏省高等学校文献保障系统 (JALIS) , 实现了和全省高校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享。2007年初, 图书馆和扬州大学图书馆合作, 面向本院师生开展了科技查新、查收查引、原文传递等服务。2009年购买了维普网络考试学习系统, 创建了“机电专业学科导航数据库”。以上措施受到了读者的欢迎, 为优化信息服务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内容支撑。

2. 电子阅览室的管理

2.1 制度管理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是保障各项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对新建本科高校来说, 制度管理是空白的。在借鉴国内高校电子阅览室制度管理的基础上, 对参与电子阅览室的管理人员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使管理有章可循;对来上机的读者, 规定了操作规范, 杜绝了一些不良行为的发生。在管理方式上积极推行管理人员参与, 读者根据自身需求实现网络自助的服务方式。对收费电子阅览室实行系统监控, 对开放电子阅览室加强巡视, 真正发挥电子阅览室检索阅览功能, 形成良好的信息环境和井然有序的学习环境。

2.2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

在做好日常计算机定期维护的基础上, 图书馆应逐步引进更为丰富的数据库资源, 开发与利用多种数据库, 包括中外文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数据库、全国报刊索引、科学文摘、中国化学文献数据库和各种学习、考试数据库等, 为学生查阅资料和学习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另外电子阅览室管理人员在做好网络学术资源导航建设的同时, 及时更新和充实网站内容, 加强自身数据库建设, 如本校教师论文数据库、重点学科数据库等。

2.3 随书光盘的管理

新建高校近年来采购的书籍大都是印刷型和电子型混合形态出版物 (指附带光盘图书) 。我院图书馆采取了“分别收藏, 各自管理”的管理模式。当光盘和书一起由采编人员加工后, 光盘移交电子阅览室收藏。读者需要借阅、复制光盘时, 可以通过查阅书目信息得到附盘号码, 到电子期刊阅览室查找登记借阅, 也可选择直接阅览和光盘刻录复制。

随书光盘的网络化管理, 是图书馆网络服务管理理念的具体表现。读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访问网站下载文件, 而且管理人员一次上传可以同时为多个读者提供多次下载, 读者可以很方便地把资料拿回去自由使用, 减少光盘损坏的同时也提高了光盘的使用率[4]。

3. 结语

和许多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一样, 宿迁学院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在建设与管理过程中也面临着电子阅览室的微机、馆藏资料闲置, 电子阅览室“网吧化”现象。为此, 笔者认为应改变电子阅览室管理人员“看门人”的角色。一是要在思想上树立“读者第一, 服务第一”的理念, 创造优美环境和优良秩序。二是要提高其业务素质, 不仅能熟练解决计算机的硬件故障, 而且能顺利解答读者提出的关于信息资源检索方面的问题, 成为读者自助服务的“导航者”, 这样才能提供深层次、全方位的服务。三是要主动与一线教师联系, 了解教学中需求的数据库, 同时向教师宣传现有的数据库, 通过教师督促学生使用馆藏数据库。四是要对读者进行培训, 将电子阅览室的功能、设备配置、开放时间等情况向学生尤其是新生宣传, 让学生尽早了解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并学会利用电子阅览室的相关资源, 力争使电子阅览室成为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宿迁学院电子阅览室建设与管理的实际, 指出新建高校在电子阅览室组建上应本着设置合理“有所为、有所不为”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在制度建立、网络资源信息和随书光盘三个方面着手加强电子阅览室的管理, 使电子阅览室成为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

关键词:新建本科高校,电子阅览室,建设,管理

参考文献

[1]于丽君.高校应加快图书馆信息化步伐[J].教育探索, 2006, (5) .

[2]杨建永, 邹宇瑞.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2) :97-99.

[3]吴彤.以数字图书馆为依托促进电子阅览室的可持续发展[J].成人教育, 2009, (8) :57-58.

新建普通本科高校论文 第7篇

一、协同育人的理论基石:三螺旋理论

“三螺旋”是生物学中的一个概念,用来描述基因、组织和环境之间互为因果、像螺旋一样缠绕在一起的关系。20世纪90年代,生物学领域中的 “三螺旋”概念被美国社会学家亨利·埃茨科威兹和勒特·雷德斯道夫移植到社会学领域中来。亨利·埃茨科威兹在《三螺旋》一书中详细阐述了三螺旋模型理论,他认为:在知识经济背景下,“高校———产业界———政府”的共同利益是给他们所处的社会创造价值,三方应该相互协调,以推动知识的生产、转化、应用、产业化以及升级,促进系统在三者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中不断提升[4]。三螺旋理论的重要特点是打破三方原有边界,实现相互交叉和融合,三方共同结合的部分则是混生组织或产学研合作联盟,这一结合相当于构造了一个自由交往的平台,三方人员、资源、信息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自由流动,从而节省知识转移的时间,降低技术转化成本。这种联盟建立在三方优势互补的基础之上,即高校拥用技术优势,产业拥有资金优势,而政府就是制定政策和法规提供制度保障,在不同层次的科学和技术政策中去塑造三者之间关系[5]。

在三螺旋理论中,大学成为主要知识资产,具有更高的社会价值,“大学及其知识生产机构正在成为社会的主要机构,在某些情况下,它将取代产业和政府,成为创新组织者领导作用的核心螺旋线”[6]和发达国家不同,我国企业目前并没有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大学及科研院所却占主体地位, 目前大学中从事科研人员的数量占全国科研总人数的22%,每年发表的科技论文占到70%,发表在SCI、EI的论文分别占到SCI、EI收录论文总数的70%和75%[7]。这就决定了在中国特殊的国情下和特殊的历史时期,高校在协同创新中处于关键地位,必须担当起协同创新的助推器角色,产学研合作、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是高校除了教学和科研之外的“第三使命”。

二、协同育人的实践及意义

如果说协同创新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地方、文化传承“四位一体”,那么协同育人则是协同创新的第一要义,因为高校最根本的使命是培育人才。协同创新对高校来讲,本质上就是要协同育人,通过协同来培养高质量的人才。

1.协同育人概念的生成轨迹。“协同育人”的理念产生于20世纪中叶的欧洲,当时欧洲一些发达国家为了培养出高技能型人才,纷纷进行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如英国的“三明治”、德国的“双元制” 教学模式就是典型意义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这也是两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我国“协同育人”是在2010年《纲要》和2012年《高教30条》和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相继提出并不断强化的。协同育人处于协同创新概念体系中的核心位置,二者本质都是一样的,协同育人的实践早于概念的产生,且与协同创新实践紧密相联。协同育人的实践雏形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德国柏林大学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再到20世纪中叶美国威斯康辛运动提出的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相结合。但最初的产学研用结合与“协同育人”具有本质的区别,因为它们强调的是“合作”,而非“协同”。两者的区别在于:“合作”不强调同步性,参与各方可以各自执行,而“协同”则强调参与各方的紧密配合,步调一致,更加注重同步性和实时性。概念的生成总是落后于思想的萌芽和实践的开展。协同创新概念最早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中心的研究员彼得·葛洛(Pe- ter Gloor)提出,他认为“协同创新即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目标”[8]我国协同创新、协同育人的实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教学、生产劳动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思想,不过,当时的背景下,生产劳动还属于劳动密集型的粗放增长阶段,“三结合”中生产劳动更多的是劳动教育意义,与今天的“协同创新”、“协同育人”还有着一定的差异。我国协同创新概念是2011年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中首先提出的,其后,教育部启动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旨在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通过创新资源和要素的深度融合,充分释放共同的人才流、资本流、信息流等活力,通过物理组合优化实现化学反应增殖。学者陈劲指出高校协同创新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人才培养和科技研发知识增值。把高校的育人活动仅局限于校园内部, 不可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协同育人作为协同创新的本质,是高校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主导育人范式。

2.协同育人的战略意义。协同育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是有助于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办校起步较晚,本科培养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协同育人,借力于地方政府、企业、 行业显得尤为重要。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典型特征是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只靠校内的力量是完成不了的,必须对传统的产学研合作教育进行超越, 建立协同育人的长效体制机制,借力企业、行业、科研院所等社会主体优质资源,才能实现培养优秀人才的目标。二是有助于提高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协同育人要求按照“打破围墙‘开门办学’和‘订单式’培养”的思路,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同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模式,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训练学生的教学模式,形成人才培养的 “双主体”。实践证明,单纯通过整合利用高校自身有限办学资源,在取得一定的进步后,改革就进入一个瓶颈期,只有将协同育人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迎来高校持续发展的新局面。三是有助于创新型国家建设。我国创新性应用型人才比较匮乏,特别是高级技能型人才匮乏问题十分突出。我国人才问题面临的突出问题是 “结构性短缺”,即高等教育培养出的人才数量多,但能够较好适应社会需要、适销对路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却严重不足,造成“双损”局面:一是大学生就业难,二是企业求才难。

三、三螺旋理论解析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协同育人路径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相比于研究型大学,地方新建本科高校优势在于其教学科研工作所具有的地方特色和与区域发展的密切关联。

1.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协同育人的原则。一是要紧贴时代、服务大局;二是要立足地方、彰显特色。“地方性”是地方本科高校的根本属性。地方本科高校要确立不同于其他类型高校的办学理念: 要立足地方,面向基层,通过积极有效地参与协同育人工作,服务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特色性”是地方本科高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要把办学特色作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主导因素,科学定位,凸显定位特色、人才培养特色,打造地域特色和管理特色,推进内涵建设,克服同质化倾向,强化错位竞争理念,在与社会的互动中找到自己的办学位置和发展优势,逐步凝练自身特色,走既区别于研究性大学又区别于高职院校的发展之路。三是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学科专业建设是地方本科高校建设的龙头和核心,因为它关系到学校的性质、类型和社会服务功能,因此,专业定位是学校办学定位的关键。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大多是由专科合并或重组而成,学科比较齐全,其综合性、基础性和特色性决定了学科专业建设的时候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选择成熟的专业先行试点,通过优势项目先行,重点支持,带动后发展、弱势项目,有步骤推进学科建设。四是要协同融通、 优化组合。各种育人资源分散在不同的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因此,地方本科高校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打通众多孤立的“井”,联成相互融合的“海”, 在本地区乃至全社会、全世界中寻找资源合作流, 搭建协同育人平台,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

2.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协同育人的路径。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在高教强国的战略背景下,要办出特色和水平,需要树立 “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谋地位”的理念,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 走“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之路。一是推进校内协同育人。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组建各种跨学科研究中心、实验中心、教学中心、校级协同创新中心,组织不同学院、不同专业学科的教师突破学科壁垒,组成跨学科教学小组,实行全校范围内的选课制,开设跨学科选修课,鼓励学生跨学科跨学院选课,促进学生综合化知识结构的形成,培养复合型创新性人才。二是推进校校协同育人。各高校拥有不同的办学资源和办学优势,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要在同类、不同类、同地区、不同地区高校中借力,拆除围墙,相互沟通。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高校战略联盟,搭建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通过协同科研、互聘师资、共享课程和实验资源等途径,充分激活人才、信息、资源、技术等育人要素活力。校际合作具有多向性和连续性,可以采取学分互认、联合培养研究生、教学资源共享、双导师制、师资互动等形式,一方面增强重点院校的科技、文化辐射力, 另一方面提升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育人水平。三是推进政产学研协同育人。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契机,政产学研协同培养卓越工程师。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就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采用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企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以求得政产学研互赢。在此协同系统中, 政府的主要工作主线是利用行政权力、资金优势, 通过政策法规充分发挥主导、协调作用。可以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的企业培训中心成功模式,建立政产学研教育平台,开辟 “学校元———教育中心———企业元”人才培养创新路径,使协同教育中心成为政校企对接的有效载体和学生实训的稳定平台。协同教育平台实行共建、共管、共享,承担课堂向岗位转变、知识向能力转变、学生向企业员工转变的职能,实现人才培养的多方深度合作。

摘要: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因在办学历史、师资力量、硬件设施、软件特色等方面与高水平大学有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对协同育人的需求显得更为迫切。基于三螺旋理论,地方新建本科高校的发展思路应是:根据国家战略需要,凸显地方特色,发挥自身优势,通过积极参与协同创新,开展协同育人活动,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走“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之路。

关键词:三螺旋理论,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协同创新,协同育人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7/201008/93785.html.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Z].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342/201301/xxgk_146673.html.

[3]十八大报告全文[Z].http://www.bisu.edu.cn/Item/38258.aspx.

[4]王成军.大学——产业——政府三重螺旋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5,(1).

[5]邵任薇.产学研结合中政府的作用及策略选择[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9,(6).

[6]亨利·埃茨科威兹.三螺旋[M].周春彦,译.上海:东方出版社,2005:1-2.

[7]王明道.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5).

新建普通本科高校论文 第8篇

人事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新建普通高校的人事管理工作经过升本办学的历程, 不管是在经验方面还是在数据方面都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正是由于这些发展和进步, 新建普通高校应该建立一套完善、健全的“人事管理系统”, 实现高校人事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全面化管理。目前“人力资源信息化专家” (夏谷软件公司开发) 、“人事信息管理系统” (郑州新开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开发) 、“人事基本信息管理系统” (北京希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 及“金智人事”等是高校人事管理系统软件较为常用的代表性系统管理软件, 笔者就“金智人事”探讨新建普通高校人事管理系统建设的最佳方案和路线。

一、评估“金智人事”总体架构

1.“金智人事”开发理念。

“金智人事”开发主要是希望通过网络化、信息化系统使人事管理的单一职能转向人力资本管理的全面研究, 在确保人事管理工作高效运行的前提下能够有更多的精力、时间研究如何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附加值, 将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战略性角度, 构建现代数字化的人事管理平台, 为学校领导做出人事决策, 规划学校教职工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金智人事”的开发理念非常新颖、前卫, 明确的指出了人事管理系统实现智能化构建的方向和目标, 值得人们深入思考。“金智人事”开发理念不仅体现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同时也体现了客观事物的发展趋势。新建普通高校“人事管理系统”建设应充分理解“金智人事”的开发理念及其内涵, 抓住“金智人事”的核心, 并以此作为系统建设的指导思想。

2. 核心模块。

“金智人事”主要包括“数据”“服务”“决策”三大核心模块, 这三大核心模块的目标明确又相互统一, 在系统运作上采取的是分层、分步方式。但笔者经过分析研究, 认为“金智人事”仍需进一步完善、改进, 首先, 应该将“人力资源”转变成“人力资本”, 主要是由于“人力资源”主要强调挖掘、配置人力资源, 而“人力资本”主要强调的是在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的基础上最优化人力资本, 将人力资本的效益发挥到最大限度, 从而提高个人及学校的绩效。同时应密切监控人事数据, 新建普通高校的人事管理系统一本包含工作简历、新进人员管理、组织机构管理、教职工信息管理、行政党务职务、专业技术职务、家庭信息情况、学习简历、合同信息登记管理、资格培训管理、离校管理、退休管理、档案管理、校内调动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模块, 由此可见, 整个高校人事管理系统的信息数据非常庞大。为更好的实现实时动态管理, 全面、及时的掌握相关的人事管理信息数据, 应该实现“人事数据监控”。

3. 总体目标。

新建普通高校“人事管理系统”中引入“金智人事”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向, 高效整合高校内部各部门教职工的相关信息, 为高校各组织机构进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准确、全面的数据参考, 以防重复填报同一信息, 实现校内教职工信息资源共享。目前, 在普通高校实现这些目标仍然存在很大的困难, 首先人事部门内部涉及到的管理职能科室很多, 每一个部门都根据业务的不同具有不同的管理权限, 导致整个学校管理局面分散、混乱, 缺乏系统化。同时, 学校内部各部门的信息交流、沟通较少, 信息资源共享程度较低, 很难确保人事信息的全面性、准确性。而且学校各部门的数据库软件功能、应用模式、技术平台等都不尽相同, 很难实现系统化管理。这些问题都是普通高校建设“人事管理系统”需要解决的。

二、“金智人事”引入新建普通高校人事管理系统的条件

想要启用、建立、完善、维护一个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必须通过相应的专业管理人员作为坚强的支持后盾, 因此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是构建普通高校“人事管理系统”基础保障, 在培养专业技术员工队伍的同时, 也需要制定相应的员工管理规章制度, 规范专业队伍的行为, 从而确保数据的全面性、规范性、系统性、准确性。同时重视人事信息档案管理, 广泛收集各部门的原始数据, 不管是教职工基本信息, 还是部门及学校的信息都需要收集, 然后通过办公软件进行数字化处理。其次, 应仔细梳理原始数据, 做到去粗取精, 尽量提高数据采集质量。

三、结语

新建普通本科高校论文 第9篇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反馈机制

反馈机制[1]是一种系统调节机制。反馈又称回馈, 是控制论的基本概念, 指将系统的输出返回到输入端并以某种方式改变输入, 进而影响系统功能的过程, 即将输出量通过恰当的检测装置返回到输入端并与输入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 可以使用反馈机制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反馈系统中包括调节器、反馈、执行器、对象和用人单位等几个环节。

1. 人才培养目标

新建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区别于学术型研究人才培养模式, 需要建立新的课程体系, 对于基础理论知识只要够用就行; 新建本科高校还应该借鉴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经验, 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 培养学生工程应用技能, 增强就业能力和就业后的发展潜力; 广泛吸收其它高校相关专业教学改革的最新理念和成果, 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不断更新完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 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建立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2. 调节器

依据人才培养的目标, 对照学生的在校学习和就业后的工作表现的反馈情况, 根据两者之间的差距, 修正人才培养方案, 完成调节。

调节器是根据偏差来进行调节的。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 也是持续的。调节的内容包括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

调节器的功能由专家、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 经过教师交流会、学生座谈会、年度教学计划与发展研讨会等, 定期修改人才培养方案。

3. 执行器

执行器是指人才培养中的各种教学环节, 包括理论教学、实验实训和综合设计等。

根据偏差, 将理论课程进行调整。在某些专业课中可以按学生就业岗位进行部分课程教学试点;试点“项目教学法”和“行为引导教学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探讨将部分行业标准引入课堂教学中。

实践教学要贯穿到学生整个大学学习中。学生一进校就进行参观实验室活动, 并与教师交流了解专业动态; 应将实践课程体系看成一种与理论并重的教学环节, 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根据多年的经验, 毕业生的实践能力与企业的需要有很大的差距, 因此应该考虑加强和提高。部分专业课程的验证性实验, 应实行“减负”, 少提交报告数量, 少关注形式, 但质量要高, 独立完成。

课程设计项目选题上, 采取小而易实现的项目, 体现对全过程的透彻理解, 比如综合性设计课题, 注重2 ~ 3 门课的综合运用和同学之间的协作。

毕业设计是毕业前的综合性设计环节。提倡学生自主选题, 鼓励学生从企业需要出发选择真实课题, 力争“真题真做”。

课外科技活动上, 引导学生自我管理, 进行项目管理的实践, 选择重点竞赛取得成绩; 职业资格证书上, 由于目前的职业资格证书鱼龙混杂, 学生疲于应付, 抓不住重点, 有时甚至本末倒置, 因此应该加强引导学生有选择的考证。

以上各环节都是根据调节器的输出, 具体进行执行的各教学环节。

4. 对象

学生是反馈系统的控制对象, 执行器的输出是作用在控制对象上的。学生自身的特点和现状是我们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限定条件。

我国新建本科高校普遍存在生源质量偏低的现状。根据生源现状, 必须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定位[2]。新建本科高校的本科教育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 应着重培养学生具备就业的能力, 这有助于完善整个高等教育体系, 改变目前高层次实用人才结构性紧缺的局面。因此, 作为新建本科高校, 应以“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为主要培养目标, 重心着眼于理论的运用, 提高学生由基础理论向应用转化的综合素质, 为未来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而不是偏重于理论的探讨和学术素养的培养。

5. 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在反馈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他们是人才的需求者和消费者, 当然他们也是社会价值的创造者。

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工作表现和在岗位上所发挥的作用是学校培养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否达到只有通过用人单位的检验才能得知, 因此用人单位在反馈系统中起检测单元的作用。

当然, 学生就业的用人单位的层次和行业也是考量人才培养方案是否合理的重要因素。若学生就业的岗位是现场工程师, 则人才培养方案也必须调整到培养现场工程师, 而不是高端的设计工程师。人才结构性缺失是目前高校人才培养的弊端, 一方面企业招不到需要的毕业生, 另一方面是很多毕业生又找不到工作。

用人单位是整个反馈系统的传感器, 负责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通过反馈环节反馈给系统。

6. 反馈

反馈环节是指通过各种手段获取用人单位的毕业生工作信息。

学校可以主动与企业联系。通过进企业实习、挂职、参观和调查, 与企业进行项目合作, 做好分析和预测; 邀请企业相关人员来校讲座; 分行业进行应用调查: 如电力、环境、石化、冶金、机械、仪表、纺织、食品等。

学校也可以直接与毕业生联系, 调查统计学生一次就业行业岗位, 3 ~ 5 年后的就业行业岗位情况, 定期开展校友返校交流活动。

综上,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反馈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各环节的配合和协作, 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促进学生的就业和后续发展。对学生的就业情况和工作发展情况进行跟踪。通过走访用人单位了解学生工作情况以及新的人才需要, 再回过头来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 形成一个闭环的系统。

二、反馈机制的实践与应用

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构建, 应集中体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学科专业结构既决定人才培养规格, 也直接影响办学的特色与质量[3]。笔者所在高校是一所新建本科院校, 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 通过近些年毕业生就业数据统计, 在中小企业就业的比例约为75% , 升学读研的比例为6% 到10% , 两块相加达到85% 。根据反馈机制, 我们把人才培养的方向定位为服务地方中小企业, 培养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同时, 结合长三角地区产业升级急需大量的现场工程师现状, 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正。学校针对新建本科院校生源特点及就业趋势, 以“增强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 提高毕业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 改革课程体系, 摸索一条因材施教、区别化教学的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道路。具体做法如下: ( 1) 实施区别化教学。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实现因材施教、区别化教学。 ( 2) 优化理论教学课程体系。优化理论教学课程体系, 使之更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对于公共基础课, 打破原来过分强调自成体系的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 整合专业基础课, 优化专业课。 ( 3) 注重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升实践性环节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注重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增设课外实践创新学分, 吸引学生到实验室, 开展各类有益、有趣的实践创新活动。

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新建本科院校的当务之急。通过反馈机制, 不断修改和修正人才培养方案, 使之切合社会的需要。通过反馈机制, 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从而促进新建本科院校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Charles L.Phillips.反馈控制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2.

[2]胡大白, 等.民办高校类型定位和办学特色研究成果报告[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05, (2) :1-4.

新建普通本科高校论文 第10篇

【关键词】第二课堂 素质教育

【基金项目】2010年度广西新世纪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基于北部湾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0JGZ037)阶段性成果。2011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商务类专业双语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1JGB118)阶段性成果。2016年百色学院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应用技术大学“六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22-02

百色学院自2006年升本以来一直在探索符合自己办学定位的发展道路。经过长期摸索,百色学院于2013年8月颁布《百色学院发展定位规划(2012—2020)》(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中明确提出,将建设成为“立足百色,服务广西,面向全国,对接东盟的以百色起义精神办学育人的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应用型区域高水平大学”。作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百色学院在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其他高校普遍存在得到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有效提升的问题。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是百色学院2015年成立的新学院。目前设有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两个本科专业和建设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物业管理三个专科专业。在探索如何突破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瓶颈的过程中,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地方新建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困局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工程管理专业和工程造价专业分别拥有了8年和3年的办学历史,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进入2015年,上述两专业的内涵发展遇到瓶颈,办学过程中的遗留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限制了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应用型本科转型发展,具体如下:

第一,学生理论知识与工作实际脱节。

长期以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大部分学生不知道学到的专业知识如何应用到,也不注重扩宽专业视角,缺乏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不符合应用型人才标准。

第二,学生的专业知识得不到有效内化,教学效率低下。

根据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的意义学习理论,学习过程就是新的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性的联系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在实践项目“再现”的工作中的情景中内化知识、获取综合素养。同时,在实践中不断进行体验和总结,形成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

在过去的日常教学中,虽然强调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却收效甚微。学生的专业知识得不到内化,无法形成稳定的认知结构,教学效率低下。

第三,学生的专业科研能力低下,不能得到系统的科研训练。

高等教育所培养出的人才可以根据人才的认知结构和能力偏向划分为工程型、技术性、技能型三种人才。其中,工程型人才处于研发、规划、设计、决策等环节,技能型人才主要处于操作一线环节中的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技术型人才也是处于操作一线环节中的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的,不过相较于技能型人才来讲,技术性人才还要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具有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工程实际中的新问题的能力。

第四,学生实践教学管理松散,未形成严密的实践教学体系。

百色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历来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对每一门课程都规定了实践环节的课时。这样的设置虽然确保了实践教学的“量”,却无法保证实践教学的“质”。

实践教学作为高等教育对接工程实际的部分,与课程设置存在一定差异。考虑到知识的逻辑关系和接受顺序,课程是以学生的标准专业知识结构为基础设置的。而实践教学是以获取职业能力为目标的教学,应该以能力为基础设置模块。

传统的实践教学,以课程为单位组织实施,缺乏结构性和衔接性。其结果就是学生通过课程实践,只获得了零散的能力碎片,并未形成完整的应用能力。

二、突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困局的探究

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的症结在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突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困局的关键亦在于此。要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就必须充分调动校内外教育资源的潜力,使学生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课余活动参与实际工程或与实际工况高度符合的训练项目;同时,通过多种手段与渠道促使学生对自己学到的专业知识进行持续性的再现和内化;组织学生将传统课程的专业知识重新组合,形成以能力为模块的知识结构。

因此,为了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仅靠传统的课程教学是不够的,应该加强对课程教学之外的学生学习活动的干预和指导,开辟课堂教学之外的第二课堂。对于第二课堂的概念,学术界各执一词,尚无定论。为了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应用型本科必须扩宽知识传授的途径,强调能力的获得和素养与文化的传承之间的有机结合。第一课堂更注重“教授”与“学习”,第二课堂更注重“操练”与“创新”,两者各有分工,侧重不同。将上述两者有机结合将更好的实现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文章从解决教学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角度出发,姑且将第二课堂定义为:以形成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为目的的,有组织、有计划的课外学习和锻炼过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工程管理与工程造价两个本科专业均属于建立在特殊技术基础上的管理类专业。针对上述两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所组织的第二课堂教学应该形式多样,加强实操,注重职业道德培养和综合素质提升。

为了组织系统而有效的第二课堂,校方应从组织、制度、经费、人员、设施等多方面对第二课堂进行支持和保障。前人在第二课堂领域进行很多有益的研究,不过更多集中在第二课堂的意义、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结合、第二课堂可能存在的问题与整改措施等方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充分吸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开创了专业协会这一独特的第二课堂组织形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专业协会简介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联合会是在百色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指导和支持下以夯实工程管理专业知识、塑造学生工程管理特色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观、培养管理特色土木工程专业能力和工程管理特色人生发展观为目标的学生社团。专业联合会下设工程造价协会、工程管理协会、测量协会三个分会。

(二)依托专业协会开辟第二课堂的做法及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取得的成效

为了充分发挥专业联合会组织、管理、保障第二课堂的核心职能,便于对不同专业的实践训练进行管理,必须将以专业联合会为代表的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有机结合起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将专业联合会纳入到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在专业联合会框架下组织跨课程能力导向实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为了适应学生在不同情况下的专业发展需求,使第二课堂更加深入学生的课余生活。专业联合会开发了多种第二课堂形式和课外素质拓展活动具体如下:

(1)开设专业讲座。由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邀请合作企业资深专家和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为学生进行以职业道德培养、职业生涯规划、专业前沿技术为核心的系列讲座,讲授土木工程和工程管理的前沿知识、分享项目实际操作经验,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合理进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拓展和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框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心理素质、职业道德、基本能力、服务社会意识、创新意识。

(2)组织竞赛活动。竞赛是大学生展示知识储备、锻炼应用能力、获得职业成就感的竞技舞台,也是培养系统有效的专业执行能力的有效途径。目前,专业联合会所举办的竞赛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以巩固知识和增加知识储备为目标的“学生专家”知识竞赛,以培养专业实操能力为目标的,以鼓励学生增强身体素质,适应施工现场条件为目标的,工程专业特色体育比赛等等。为了进一步扩展学生的专业视野、提高学校的专业影响力,专业联合会还积极推进与其他高校、企业的联合比赛,使专业联合会内的学生专业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拓展。

(3)开展专项能力培训。为了进一步优化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将学生的专业知识转化为专业能力,专业联合会开展了以能力导向为基础的专业能力模块化培训。在整合传统课堂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专业协会先后开设了以合格工程管理人才所必须具备的较强的工程造价管理能力、工程成本管理能力、工程投标招标能力、工程项目审计能力、工程项目管理能力、工程项目策划管理能力、工程项目融资管理能力、工程项目采购管理能力等八大核心应用能力及应用创新能力为核心的能力培训,为学生进行项目实操训练,进入企业实习打下了坚实的能力基础。

(4)开展项目实操。专业联合会通过与企业合作,引领学生走出校门了解工程实际,进行自我完善。以真题假作的方式,将企业已经完成的实际工程作为学生实操训练的案例,指导学生按照实际工况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交底、造价文件编制等训练,通过工程实际问题的自我解决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5)开展宿舍专业文化建设。宿舍是大学生的重要活动场所,构建以专业文化为基础的新型宿舍文化,鼓励学生自发打造专业学习氛围,形成竞争型专业学习文化。 例如通过举办专业宿舍文化节,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建设造价知识学习宿舍、工程管理创新宿舍、等等,鼓励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6)组织认知实习。认知实习是组织在校学生到工程企业、施工现场进行现场观摩,使学生能够在踏入社会前对企业现场操作有所了解。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实践部广泛联络百色地区、南宁地区的工程领域企业,为学生提供专业认知实习的机会。

三、结语

在探讨如何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上,文章深入探讨了从组织、制度、人员、经费等方面支持第二课堂开辟的方法,提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第二课堂活动支撑体系——专业联合会。专业联合会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应用型本科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完善应用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发挥了第二课堂教育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许爱德.行动导向型教学模式在本科第二课堂中的实践应用[J].航海教育研究,2015,1:81-83.

[2]刘瑞芳.应用型本科院校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的新视域[J].许昌学院学报,2011,4:154-156.

新建普通本科高校论文 第11篇

1 背景与方法

《三明学院学报》前身为《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于2005年改为现学报名, 并延续以往的出版方式, 如出版周期采取季刊方式, 作为综合性刊物采取文理科分期交叉方式出版。2010年学报由季刊改为双月刊, 但仍实行文理科交叉出版, 即第一、三、五期刊发人文社科类的论文, 第二、四、六期刊发自然科学类的论文。近年来, 《三明学院学报》取得了多项荣誉, 2006年获“福建省高校学报特色奖”, 2007年获评“全国地方高校优秀学报”, 2010年获评“全国高校优秀社科学报”, 2013年入选“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扩展版”, 反映了学报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较高的学术地位。其中, 作者对学报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们提供的优质学术论文为学报提升出版质量并取得各项荣誉奠定了稳固的基石, 因而学报论文的作者情况是值得研究的。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 对《三明学院学报》2008-2012年期间发表的570篇论文的作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另外, 2004年是三明学院升本的第一年, 也是学报变革发展的重要节点, 且2004年、2008年和2012年形成时间周期, 本文在必要时引入2004年的数据进行对比, 通过比较法展现学报作者队伍的变化趋势、存在不足等现象。

2 学报作者分析

2.1 作者地区分布状况

一般而言, 作者投稿是基于对学报有所了解, 作者会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学报的信息, 了解学报的定位、栏目的设置、影响因子等, 即先作为刊物的“读者”出现的, 而学报首先应有一定的影响力, 方能进入作者的视野。那么, 作者的地区分布也可以反映出学报的影响范围。从统计数据来看, 《三明学院学报》2008-2012年的作者分布在北京、湖南、河南、江苏、重庆、上海、新疆等14个省区 (见表1) , 但各省的作者数量差异较大, 呈现分布不均的特点。最多的是福建省, 共有528篇论文的作者在福建, 占总数的92.63%, 说明学报更为本省的作者所熟悉;其次是湖南、北京、河南、江苏、重庆, 这些省份的高校、科研院所较多, 学报与这些地区的交流相对也较多;有些省份只有一位作者甚至没有发文的作者, 体现学报影响力有限性, 在全国的辐射范围还不够广。

:人

就福建省内而言, 作者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校内作者, 即《三明学院学报》所在学校的师生;一是校外作者, 即三明学院以外的福建省域作者。从表2可见, 校外作者所占的比例呈增长趋势, 从2004年22.90%到2008年的24.24%, 再到2012年的39.81%, 相应地, 校内作者呈减少趋势, 但校内作者在2012年仍占省内作者的60.19%, 占学报作者总数的59.65%, 仍是《三明学院学报》作者群的主体。从表1可知, 虽然学报具有开放办刊的姿态, 但校外作者所占的比例还是相对较少。这一方面体现了学报仍是校内作者展示教学与科研成果的重要平台, 另一方面也体现学报对外宣传力度和影响力的有限性, 在短期内尚难改变作者的分布情况。

2.2 作者职称结构

在大多数情况下, 作者的职称能够反映出作者的学术能力, 高职称的作者更能创作出高水平高质量的论文。本文将作者职称分为正高、副高、中级、初级及其他五个等级, 其他包括了在读大学生、在读研究生等。从表3可见, 与2004年相比, 学报的正高级与副高级职称的作者数量已有所增加, 二者约占各年份作者数的1/3;中级职称的作者所占比例有所下降, 但仍是作者职称结构中人数最多的;初级职称及其他的作者也占有一定份额。就2008-2012年的总体情况而言, 作者队伍中正高职称占9.47%, 副高职称占24.74%, 中级职称占37.89%, 初级职称占13.86%, 其他占14.04%, 这反映了近年来《三明学院学报》作者职称结构的整体情况:正高职称的作者相对较少, 副高及中级职称的作者是学报作者群的主体。由于《三明学院学报》对作者的年龄进行保密, 尚无法分析作者群的年龄结构, 但作者职称与年龄在大体上是对应的, 作者的职称结构可反映出学报老中青三代作者的组成情况。从表3数据可见, 副高及中级职称的作者即中青年作者是作者群的主力军, 表明《三明学院学报》具有较好的作者职称与年龄结构。

:人

2.3 作者论文选题

作者的学术水平、论文内容、投稿取向与学报的学术层次、出版计划、征稿要求等构成潜在的“对话”关系, 二者的契合度越高, 作者投稿的成功率也越大。《三明学院学报》作为综合性刊物, 发表了各个专业的论文, 作者的选题或专业也“全”而“散”, 但学报在“人文社科版”设置了“地方经济”“地方文化”等有特色的栏目, 支持研究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等选题的论文。由于自然科学类论文的地域性不是很明显, 本文仅以人文社科类作者的选题为研究对象, 其中涉及三明地区和福建省域的论文数呈增长趋势, 由2004的7.30%增至2012年的18.58% (见表4) 。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三:一是《三明学院学报》比较关注与支持有关本土题材的论文, 作为地方高校学报, 希望借此创办成既有地方特色又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报。二是福建省的作者在学报作者群中占主要部分, 由于地缘关系, 福建省包括校内作者更了解学报的编辑出版思想。三是作者具有的基金课题以及学报对有基金项目论文的偏好, 在《三明学院学报》拥有基金课题的作者中, 有高级别的基金项目相对较少, 而有关地方的市厅级和校级等基金课题占大多数, 这必然使学报涉及福建省域的论文相应增加。

2.4 作者合作情况

在文献计量分析中, 合作度与合著率是反映刊物作者合作情况的两个重要指标。合作度是指在确定的时间内某类期刊论文的平均作者数。合著率则是指期刊发表的合作论文数与论文总数之比。本文选取合著率这一指标分析学报的作者合作情况。从表5可知, 学报的合著率呈上升趋势, 而2008-2012年间的合者率为38.25%, 体现作者的合作意识在增强。当然, 作者独立完成的论文仍占很大部分, 这一方面是由于有些自然科学类的论文是关于基础理论研究的, 另一方面是由于学报中有半数的人文社科类论文, 这两类论文采取合作方式的必要性较低。因此, 用合著率指标来分析自然科学类的刊物更有意义。

以2008-2012年《三明学院学报》中自然科学类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 2004年作者独立完成的论文占71.01%, 而2008年降为37.50%, 其后每年作者独立完成的论文约占40% (见表6) 。换言之, 自然科学类的论文采取作者合作的达到60%左右, 说明自然科学类论文的作者合作率较大。“合作研究是一种优势互补的研究方式, 较高的合作度一方面反映出作者良好的合作精神, 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所载论文学科交叉的程度、涉及领域的广度和学术研究的深度。”[2]在2008-2012年期间, 第一作者与同单位作者合作的论文有114篇, 第一作者与外单位作者合作的论文有65篇。可以预见, 自然科学类作者合作研究是一种发展趋势。

2.5 作者频次

作者频次是指在一定时期里同一作者在该刊物发表论文的次数。作者频次可以反映出学报作者群的变动情况。在2008-2012年学报发表的论文中, 大部分作者为发表一次的作者, 尤其是福建省外的作者, 几乎没有“回头客”。三明学院师生除外的福建省内作者, 在《三明学院学报》上发表二次以上的也极少。福建省内作者的论文有528篇, 其中有340篇的作者为三明学院的师生 (有36篇论文的作者为在校大学生) , 他们是学报作者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现学报在发现和培养学术人才的同时, 也充分发挥了为本校教学与科研服务的功能。基于学报的这种特殊现状, 本文更有针对性地选取三明学院校内作者为分析对象。

根据普赖斯公式N=0.749 (ηmax) 1/2可计算出论文核心作者发表论文的最低数量, 其中ηmax为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所发表的数量。《三明学院学报》上作者发表频次最高的为5篇, 即ηmax=5, 从而N=1.674, 也就是说, 论文发表在2篇以上的作者便是《三明学院学报》的核心作者。通过统计, 学报上发表2篇以上的校内作者有70位, 其中发表5篇的有3位, 发表4篇的有4位, 发表3篇的有15位, 发表2篇的有48位, (见表7) 。核心作者队伍主要为高级、副高和中级职称的教师, 中青年教师是其中的主体, 反映了学报具备较好的核心作者。同时, 校内作者中只发表一次的有132位教师, 这些频次较低作者的潜力值得进一步挖掘和发挥。

3 结论与建议

《三明学院学报》在福建省众多学报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一定的影响力, 其作者群也以福建省域作者为主体, 尤其是学报所在地的三明学院形成了核心作者队伍。《三明学院学报》的作者群具有较

好的职称结构, 为学报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作者的选题与基金课题具有一定的地方色彩和地域特点, 这与学报的栏目建设和出版宗旨形成较好的互动与合作, 体现了学报发挥服务高校科研与教学,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作用与功能, 是新建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办学的一个缩影。当然, 《三明学院学报》的作者队伍建设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省外作者相对较少, 说明学报在全国范围的影响力仍较小;二是作者队伍里高级职称的作者比例较小, 有高级别的基金课题的作者也较少;三是核心队伍规模相对较小, 而且较少校外和省外的核心作者。

“没有一流的作者提供一流的书稿, 出版社不可能推出一流的产品。没有一流的产品,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出版社就难以为继, 更谈不上快速发展。”[3]同样, 没有一流的作者提供一流的论文, 学报也不可能推出一流的刊物, 也谈不上更好更快地发展。针对《三明学院学报》作者队伍存在的不足, 学校和学报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深化作者队伍的建设, 努力培养一批优秀的作者。

首先是对学报进行宣传。目前, 《三明学院学报》与许多高校学报一样, 通过赠阅或交流刊物的方式进行宣传, 但是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4]。因此, 学报必须发挥自身刊物、网络平台等媒介的作用, 以多元化宣传策略扩大学报的影响力, 从而引起省内外读者或潜在作者对学报的注意。其次是激励高职称高水平的作者进行投稿。学报可采取优稿优酬等办法, 激励学报编委、校内外教授、博士生投稿的积极性。再次是注重核心作者和年轻作者的培养。加强学报编辑与投稿作者的交流, 听取作者的建议与意见。对于优秀作者, 可采取一些奖励办法, 鼓励再次来稿。对于年轻作者, “作者所希望的并非‘虚往’之礼, 而是‘实归’之尊, 是尊重真理、尊重知识之尊”[5], 学报应以鼓励科研为主, 指导年轻作者创作、修改论文, 助推作者学术科研水平的提升, 进而提升学报论文学术水平, 实现良好互动, 而不致使学报单纯地成为年轻作者晋升、评职称、结课题等的工具。总之, 发展优秀作者、培育核心作者, 完善作者队伍结构, 是学报可持续发展并不断扩大影响力的重要条件, 而如何建设学报作者队伍值得学报界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士端.论普通高校学报作者资源的开发与维护[J].江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4) :170.

[2]张丽洁, 张剑, 王秀红, 等.《情报学报》2009~2011年载文计量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3 (10) :139-142.

[3]郑一奇.编辑的悟性[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49.

[4]梁洁.提高高校学报知名度的宣传策略[J].编辑学报, 2013, (2) :153.

上一篇:空心加压螺钉关节镜下一篇:即时性影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