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潜能教育理念

2024-07-25

启发潜能教育理念(精选4篇)

启发潜能教育理念 第1篇

把握作品内涵, 奠定创新基础

文学作品内容和意义的丰富性、多解性、模糊性是文学作品独有的属性, 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条件。文学作品的全部意义并不是作者在完成作品时就已产生的, 而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完成的。正是在生生不息的阅读过程中, 不同的读者总用富有时代个性的理解赋予文章全新的意义, 从而使文章的意涵得到不断地开拓和构建, 形成了永恒的艺术生命力。高职院校语文教材的大部分内容都是选用历代优秀的文学作品, 而传统的语文教学实践, 人们总是想把文学作品的含义固定为一成不变的思想模型, 让所有的学生都认同这一模型, 追求纯粹的统一性, 显然这是一种善良的误解。

语文教学涉及方方面面,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 生活的时空涵盖历史的时空, 范围何其广阔, 语文教学更应该既具体、但也应模糊。模糊就是承认作品意义的多解性。多解性是由作品的开放性所造成的, 对所有读者来说, 每篇作品都是开放性的“召唤式”结构, 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也是一个不断开放和生成的过程。这样就出现了“有一千个读者, 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结果。形象思维不同于逻辑思维, 它是从直觉、情感的角度把握世界, 由此导致作品的答案绝不会是唯一的。文学艺术形象不是一种精确的和定型的形象, 带有一定的模糊性, 因为塑造形象的语言不是绝对、精确性的语言, 语言概括和提炼, 常常导致意义上的丰富性、多解性和模糊性, 这就为学生领会文学作品时充分发挥创新思维提供了条件。

体现教育主体, 搭建创新平台

二十一世纪呼唤科学的教育理念和语文教学艺术, 强化学生主体功能, 发起对传统教育观念的挑战。如果说以前是“太阳每天照样升起”, 那么在当今时代,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从现代观念来看, 教师传授的知识终究只能是无限中的有限, 仅仅拥有较多知识的符号, 并不算什么优势, 重要的是拥有准确地运用这些符号的能力。况且, 学生也不是知识的容器, 教师要冲破自我中心意识, 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到学生手里, 变教师教授为师生互动, 变注重知识为提高能力, 引导学生做可充电的电池, 而不是一次性的, 有意识地营造一种主体意识, 实现主体精神。主体性理念的核心是充分尊重每一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 “教”始终围绕“学”来开展, 以最大限度地开启学生的内在潜力与学习动力, 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性客体变成积极的、主动的主体和中心, 使教育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主自觉的活动和自我建构过程。主体性教学的内涵是丰富多彩的, 主要内容有: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 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的主人;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学校、教师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要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 就应该让学生用自己的经验和情感去体悟作品, 把作品的不确定性和空白结构按照自己的理解组织起来, 从而得出对作品的自我理解。这里所说的“空白”, 是指作品中未实写出来, 或未明写出来的部分。一部作品的有限词句不可能穷尽对所有内涵的确定性质。教师的主要任务也不只是滔滔不绝地讲解, 而是帮助学生自己去把握作品, 让学生在融自然美、情感美、艺术美于一身的语文学习中, 充分诵读、咀嚼、讨论、欣赏、感悟、整合, 培养学生的求同、求异的思辨能力。《荷塘月色》是文学大师朱自清写景抒情美文中的典范之作, 许多人都认为这是作者对某大学校园美景的描写。我们能否可以这样理解, 作者是在借此营造一片仙境, 一幻荷塘月色, 再幻江南采莲, 用来逃避尘世的烦恼, 更有一种不满与抗争的真实心态。前面分析的这一复杂过程, 是兴趣生发的温床, 想象力驰骋的天宇, 创造力萌发的摇篮。

坚持启发诱导, 激活创新潜能

高明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把课教活了, 如果说一种教学方法是一把钥匙, 那么在各种教学方法之上, 还有一把总钥匙, 它的名字叫做“活”。语文教学贵在激活, 即创新思维的培养, 是以激发求知热情、求知欲望为前提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坚持启发诱导的原则, 巧妙地提问、设疑, 使学生踊跃尝试, 兴趣大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 才能唤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使他们处于积极兴奋的情境氛围中, 从而激励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 促进智能的发展。科学巨匠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 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科学上的实验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 新的可能性以及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 都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 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 一定要放下架子, 少一些训诫, 多一些点拨, 鼓励学生多一些质疑、发问。在学习莫泊桑的《项链》时, 同学们可能会对女主人公——路瓦栽夫人, 提出不同的看法, 我们认为, 老师不要急忙一锤定言, 而应该充分肯定同学们的不同声音乃至创新精神。从原小说字面上理解, 路瓦栽夫人由爱慕虚荣——受到爱慕虚荣的惩罚。但也可以理解为路瓦栽夫人牺牲十年青春, 绝不失信于朋友, 这是主人公的涅槃, 回归了自我。退一步说, 即是学生的质疑、发问是幼稚的, 甚至是错误的, 教师同样要以饱满的热情, 认真倾听, 给予关注, 找出其中的闪光点。这样, 学生才能在学习中得到快乐, 创新思维才有可能在快乐中不知不觉地迸发出来。

拓展联想空间, 强化创新能力

联想和想象都属于人的高级心理活动, 需要以大脑贮存的知识信息、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为基础, 对记忆材料进行魔术般的重新组合。文学作品是形象思维的结晶, 语文课教学应引导学生与艺术形象进行“对话”, 帮助学生体会、把握作品内容的真正含义。教师要指导学生联想和想象, 对作品的艺术形象进行再加工、再创造。想象是创新的基础, 一切发明创造源于想象, 一切文学作品成功于想象。优秀文学作品都有许多艺术空白, 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人生体验, 依靠联想和想象去填充它, 因为作品的最终完成是在读者的接受过程中。可见, 我们的语文课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弄懂课文词句, 了解作品表面上所反映的内容,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领会到文字以外的东西。这种形象地再创造往往是逻辑推理无法完成的, 它需要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而现实情况是, 部分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往往以真理的化身出现, 这是偏颇的。作家都无法用逻辑概念讲明的东西, 教师总想自圆其说, 这无疑是对作家形象思维的蔑视, 会限制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 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发展。

比海洋广阔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青年学生最富于创新思维, 教师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启者和引导者。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的技巧不在于传授, 而在于把学生引入艺术的殿堂, 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人文素质, 提高他们的鉴赏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唯有如此, 未来祖国建设的创新型、开拓型人才才能在这里起步, 无止境的追求之路将在脚下延伸。

摘要:传统教育的一大弊端是限制了青年学生的自由发展空间, 影响他们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新潜力的发挥。新时代呼唤科学的教育理念,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时代赋予人民教师的天职。文学作品的丰富性、多解性、模糊性之特点, 为学生发挥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提供了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强化主体性教学, 坚持启发诱导, 发挥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潜能。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潜能培养

参考文献

[1]胡君辰, 郑邵源主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年12月.

[2]邵瑞珍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年10月.

[3]黄济, 王策三主编.《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年.

[4]施良方编著.《学习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年8月.

[5]《高等教育学》陕西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编写组, 2007年7月.

潜能教育理念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第2篇

一、潜能教育理念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模式

我校的教师队伍建设,立足教师的职业特点,着眼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服务,在尊重教师个性、关注教师心灵、激活教师潜能的过程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形成了“树立职业榜样、探索多元路径、创设共同发展氛围”的教师专业发展实践模式。

1.尊重个性,树立典型,成长有榜样

自2002年起,我校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2.8%,其中独生子女居多,出现了独生子女教师教育独生子女学生的新状况。如何激发青年教师对职业的热爱、对未来美好愿景的向往、心甘情愿为教育事业贡献青春和热情,成为学校教育中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教育工作是高度个别化的工作。解决新问题的核心是尊重教师生命个体的需求,本质是唤醒心灵深处的情感及潜能,理解工作中的艰辛,体验工作的快乐和幸福。于是,我们通过树立个性鲜明、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典型,唤醒青年教师内心对职业的热爱,充满激情地做教育。

激情如火是大家对班主任杨卫红老师的赞誉。北方的冬季滴水成冰,每逢课间操跑步,杨卫红老师总是与学生们在一起,用有力响亮的口号感染着一个个小小少年。她曾经设计了别具特色、充满奇思妙想的“20年后再相会”的班会,当孩子们从椅子下拿出家长充满情感的信时,读得泪流满面。她还用激情感染着身边的同事,身为英语教研组长,她带领全组老师连年创造佳绩,2012年3月,荣获吉林省总工会颁发的“五一劳动奖状先进班组”称号。我们树立了一批像杨卫红这样的典型教师,并将这种做法称之为“影子引导法”,只要与他们在一个年级组、教研组,他们就会像“影子”一样感染你,带动你。

全国师德标兵、爱生如子的李婧伟老师为全校教师树立了做教师的“样子”。她是吉林省树立的课改典型。从教的30年,她每天必须和班级的每位学生说一句话,让孩子感到母亲般的爱。她给予了学生话语权,架起了与孩子心灵沟通的桥梁。她所带的班集体,年年被评为优秀班集体。学校通过“挖掘本质法”组织教师大讨论,在追根问底的过程中理解李老师平凡背后爱的精髓,用爱做好教育是我们担负的社会责任、职业要求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的内在需求。

执教如诗的石馨老师是专业发展的业务典型。她的语文教学,有思想、有内涵、有见地、有悟性,常常给人一种另辟蹊径的豁然开朗。她把对文学的热爱融入了职业精神,用语文教材的文本剖析孩子眼中晦涩的社会现象、成长难题或人生困惑,被学校推荐并成为“吉林省初中语文课改典型”。

我们倡导尊重个性,关注教师的正能量,“不求全,而求精;不求完美,而求率真”的教师发展文化。在“潜能教育”理念实施中,尊重教师的个性特点、心灵感受、情感体验、幸福追求,通过用不同时期、不同特点、不同学科树立的榜样去引导教师“做最好的自己,做有特色的自己”,从而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2.激活潜能,搭建平台,成长有路径

实施潜能教育还需要有“科学施教”的专业素养与技能。学校从教师发展的内在需求出发创设常态化、制度化、人性化的专业支持体系,引导教师自主成长,鼓励教师创新工作,实现跨越发展。

常态学习,为成长铺路。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是对教育家型教师的基本要求。“只有学习进入常态,工作才能进入状态。”要让教师认识到:“读书是生命的最佳状态,学习是进步的最大动力,培训是最好的福利待遇。”学校为教师创设了专业发展的常态化学习氛围。

首先是满足个性需求。2007年秋季我们成立了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利用每周六和寒暑假期,对来校不足5年的青年教师进行专门培训,满足他们的成长需求。聘请校内外的名师担任培训工作,通过专家引领、校本培训、“一对一”的师徒结对子、学科教研、读书交流、小课题研究等系列活动,为青年教师搭建起学校、部门、年级、教研组、备课组五位一体的成长平台,使他们尽快适应学校工作,融入学校文化。

其次是完善学习制度。我校形成六种完善的学习制度,如校长外出学习报告会制度,A级教师(最高级教师,学校教师分为ABC三级)研究发表制度,骨干教师学科示范制度,外出学习人员汇报制度,全员读书报告制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制度。读书、学习、培训成为教师成长的必需和常态,一人外出学习,全组、全校教师受益;一人读书学习、大家共同体验分享。营造了浓厚的专业成长氛围。

激活优势,为成长架桥。每位教师都蕴藏着无限的潜能。唤醒教师的潜能,培养教育智慧,就是为学校发展积蓄力量。教师成长的速度决定学校发展的速度。只有激活教师潜能,才能借助教师激活学生潜能。因此,学校给予教师施展才能的空间,帮助他们激活潜能,让教师的生命价值得到实现。

康建国是一位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的生物教师,但他爱学习、善研究、动手能力很强。他带着学生搞科学小实验,研究昆虫的习性,观察植物生长,了解家乡特产,自酿葡萄酒,师生携手乐此不疲。他的课堂不局限在教室内,凡是与生物有关的环境都能成为他教学的场所。为充分发挥他的特长,学校让他指导学生社团活动,为他提供发展的平台。在他的指导下,学生的小论文纷纷获奖。2011年他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

经验分享,为成长搭台。心理学认为,人们感受快乐的较高层次是努力工作,创造成绩,与人分享快乐。基于关注教师在专业发展中的心理需求,我们为教师搭建与他人分享成功的体会、分享心灵成长的收获、分享幸福快乐感受的平台。我校借助阶段性工作总结的形式,由教师介绍自己实施“潜能教育”的案例,介绍个人工作中的苦辣酸甜,讲述专业成长的经历和在别人帮助下获得的快乐。借助这个平台,帮助普通教师挖掘精神资源,帮助优秀教师跃上新的阶梯。这个交流平台,为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能量,打造了无数个平凡而又富有教育个性的教师,使众多教师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超越,实现着自我改变,形成了“善于观察发现潜能、关注个性因材施教、宽厚包容平等待人、坚韧不拔持之以恒、涵养品德以身作则、正确反思修正自己”的六种能力。

3.“捆绑”发展,荣辱与共,成长有氛围

每位教师都是实施“潜能教育”的主体,都有责任和义务挖掘学生潜能,帮助孩子走向成功。实施“潜能教育”需要团队的合力,学校创设氛围,实现教师“捆绑”成长。

“捆绑式”的专业发展团队满足了不同教师的发展需求。例如,每学期预备周的教材解读由学科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或学科骨干承担,每位教师能够非常清楚地知道本学期教学工作“要做什么”、“如何去做”。教材解读后要做精品课分析。备课组长上启发课,作用在于“引领”;A级教师上示范课,目的在于“打样”;青年教师上汇报课,重点在于“体验”。每一次教学活动都帮助教师找到自己在团队中的位置、应达到的专业水平和专业发展的切入点。

我们采取“捆绑式”评价方式。如将每个备课组确定为一个考评作业单位,要求备课组长和骨干教师在日常的备课、学生辅导等工作中带动和指导组内的教师。如果期末考试评价,备课组长任教班级的平均成绩远高于组员,不仅不能表扬,还要受到批评。因为备课组长的职责不仅是自己要做得好,重要的是带动大家一起做好。

合作化的团队创造了喜人成绩。在长春市中青年教师基本功教学大赛中,我校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学校借助“捆绑”的团队力量,培养了一批业务能力强、成长速度快的青年教师,推出了一支“特别能奉献、特别肯吃苦、特别爱钻研、特别能创造”的专业团队,在共同发展的氛围中,教师将自身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整合在一起,荣辱与共,形成了“追求卓越,勇于担当”的学校精神和“没有完美的个体,只有完美的团队”的团队文化。

二、关于潜能教育理念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与思考

实施“潜能教育”有三个必须把握的重点。

1.理念认同是前提

我校的办学理念是在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凝炼出的思想,进而转化为学校的办学行为。它促进了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引领着教师专业成长。理念不仅是口号,而且是学校全体成员的共同追求,是对价值观的认同并付诸行动的信念。“潜能教育”理念要贯通于学校各项工作之中,实现理念向实践的转化,达到思想的认同到行为的自觉,这是在“潜能教育”理念下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

2.健全机制是保障

健全机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校完善了奖励机制,建立了督导机制,制定了动力机制。每两年一次的校长专项奖是学校教职工认同的最高奖励,由最初单一的“优秀教师”奖,逐步完善为教学专项奖、教育专项奖、服务专项奖、科研专项奖和金牛奖,每位获奖教师在发表获奖感言时,感受到的不仅是“我很重要”,“我可以做得更好”,同时更感受到蕴藏在内心的潜能被激活的快乐。我校成立了以特级教师为主体的“教育督导室”,进行校内督导评价,推动常规教育教学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们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制定并实施了《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校内职级制》。职级制让每位教师找准位置,明确任务,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各自应有的作用,从而获得最佳的工作效率。

3.自主成长是关键

启发潜能教育理念 第3篇

关键词:新理念,发散思维,人的潜能,创造能力,教学改革,创新

在以科技为导向的知识经济时代, 科技和人才越来越成为国家繁荣、民族振兴和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为此我们国家着力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 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可见, 国家非常重视人的全面发展, 而推进素质教育是寻求全面发展的最佳途径。而这一教育过程又是教育者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挖掘人的潜能、展现人格魅力的过程。那么, 在现实教育中如何更新理念、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呢?针对这个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培养发散思维, 提升创新能力

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创造能力的人才, 而培养创造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打破原来呆板的、束缚人的思想的定向思维教育理念, 树立发散性思维教育理念。发散思维的主要方式有:横向思维、多向思维、逆向思维等。

(一) 横向思维教育

横向思维是把事物放到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去考查事物运动的特点和它的本质的一种思维特性。这就要求在发散思维时既要不受任何限制的进行发散, 又要注意考察发散点和其他事物的联系, 否则, 就无法正确的反映问题。例如:在初中思想政治课中讲到, 我国现阶段的最基本国情是: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那么, 这一结论是如何总结出来的呢?这就需要教师和同学联系我国现阶段的具体国情和基本国情去整合、归纳, 有众多的具体国情 (如:人口、资源、环境、地理环境、军事力量等面临的实际情况) 归纳出几点基本国情 (如:生产力水平低、国民科学文化素质不高、各项制度不完善等) , 进而归结到一点主要特征就是不发达, 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 而解决不发达需要很长时间, 从而得出我国现阶段的最基本国情是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结论。这一分析过程实质就是事物之间的横向思维过程, 在联系的过程中对开发学生的智力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 多向思维教育

多向思维教育是指人们运用多种多样的思维方式, 从思维的各个层次出发, 对一个事物进行多角度、多方面、多因素、多变量的系统考察。因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所以通过多向思维教育, 可以使学生思维多角度辐射, 多方求索, 不拘一格, 思路多变的考虑问题, 使潜意识得到发挥。例如:在讲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有哪些时, 在教师的指导下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归纳原因, 各抒己见。这样, 不仅能将教材所学得以运用, 而且能将时事和国家大政方针加以整合、提取。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多种答案, 激发了其积极性, 培养了创造力。

(三) 逆向思维教育

逆向思维是有意识的改变原思维模式用相反的方法和方向去分析、判断、推理问题的思维模式。这非常符合中学生的身心特点, 符合其逆反心理、独创精神, 我们教师不能毫无分辨的加以压抑, 应做到因势利导, 循循善诱, 可使创造力大大增强, 使潜能得到体现。例如:在革命战争时期, 毛泽东打破了其他国家惯用的城市包围农村的战争模式, 而是根据中国的实际采用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方针, 使中国革命逐步取得了胜利。可见, 逆向思维能做出惊天动地之举。我们要鼓励和指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

总之, 发散思维教育是一种立体的、全方位的思维教育模式, 使学生的思路开阔、思维活跃, 是开发人的潜能的有效途径, 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要不断加以运用。

二、深化教学改革, 加强开放教学

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和时代发展以及开发学生潜能的需求, 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包括现行教材的改革、教学空间的改革、考试办法的改革等。当今教育追求的理念应该是开放式的, 而不可能是闭塞的。经济的全球化势必带来教育的全球化, 尤其是因特网的逐渐普及, 更使教育的开放性空前加强, 教育已不能仅仅满足于课堂, 应做到走出去。在教学中, 教师要敢于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 和学生共同学习, 使师生从对立面中走出来从而打破师生间沟通的心理障碍, 让学生天真烂漫的个性得到展现, 使潜在的动源得以奔流。

(一) 教学内容的改革

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全面发展、自主发展, 培养学生个性, 以成功激励学生新的成功, 从今秋开始执行新的《课程标准》, 使用新的教材。新的《课程标准》更具有时代性和开放性, 这就为教学内容的改革铺平了道路。同时, 开设互相渗透的必修课、选修课与活动课。其一, 努力构建省时、轻负、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进一步规范必修课, 认真实施课程设置方案, 执行课程标准。其二, 以发展特长, 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发挥潜能为目的, 开设选修课, 选修课的内容是相应的必修课的内容的拓宽、延展与深化。其三, 丰富第二课堂, 陶冶学生情操, 组织开展活动课教学。活动课是课程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如开展音乐、乒乓球、书法、绘画、剪纸、理化生实验、英语口语, 信息技术等活动课, 举办校园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校运会、普通话比赛等活动。鼓励学生发展特长, 使一大批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有了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不但开发了智力, 而且挖掘了潜能。

(二) 教学空间的改革

当今社会,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令人目不暇接, 学校教育也不应该成为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 而应主动与社会接轨。教师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受教育空间, 不要害怕“这样行不行”、“安全不安全”等。我想, 众所周知的中国小朋友和日本小朋友举行的“夏令营”活动, 面对困难两国孩子截然不同的表现就是一个佐证, 中国孩子的表现向我们发出了警示。我们应大胆的让孩子走出去, 如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畅所欲言, 让学生走向大自然, 走向生活, 走向社会等等。这样在一定程度上磨练了学生的意志, 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社会。从某种角度说, 开放教学空间, 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前提, 是开发学生潜能的不竭源泉。

(三) 考试制度的改革

加强课堂教学自然涉及考试, 只改课程不改考试, 课堂教学改革就失去保障, 因为考试往往成为教与学的指挥棒。为有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过去的“一试定成绩”、“一试定乾坤”的做法毕竟太残酷, 应该废止;分层教学、分类考试成为必然趋势。因材、分类施考, 从每一个学生的实际出发, 面向全体学生, 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发现其长处, 使每个孩子都有成功体验, 从而增强学习信心。根据学生存在基础与学生能力差异的实际, 单元检测应避免一张试卷分高下、判优劣。即每一次检测, 试卷应根据难易程度分成不同层次, 学生根据自身能力和水平自选, 使学生淡化分数与名次的比较, 真正通过检测了解自己知识掌握现状, 从而考出学习的动力。在试卷中应有开放性试题, 让学生各抒己见;在中考、高考中理应增加能力方面的考试, 有效遏制“高分低能”的现象发生。这样, 在日常的学习中学生就会全面发展, 潜能不自觉的得到挖掘。

总之,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在教改中求创新, 在创新中求发展, 是时代的主旋律。相信, 人的潜能的开发也在于此。

可见, 人的潜能是无穷的, 潜能的挖掘、开发是不竭的, 而方法又是多样的、不定的。学生潜能的开发和实施素质教育是相辅相成、目标一致的。我们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改进教学方法, 与时俱进, 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让我们紧握时代的命脉, 以创新、开发人的潜能作为发展的动力, 深化改革, 努力开创知识创新、人才创新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陈心五.中小学课堂教学策略.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化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中学理科教学与实践》.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4]王祖浩等.化学新课程中的科学探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启发潜能教育理念 第4篇

一、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潜能的必要性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在不断学习中理解和领会英语知识中的含义,从而认可英语语言、学习英语语言,初中英语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阶段,所以教师要重视初中英语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有效促进学生未来良好发展。但在传统的教学中初中英语教学一直是以教学为中心,却欠缺对英语知识的深层次的挖掘,只是强调死记硬背、被动听课的形式,而这样的教学模式也只会影响教学效果,显得英语教学特别严肃、枯燥,这也会使得学生对英语教学产生厌恶感,无法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并且更加不能激发学生学习潜能。要想从根本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效果,那么就要先将学生的内在潜能与优势挖掘出来,包括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接受英语知识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等为重点,在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和尊重学生学习方式的通过,根据学生学习需求选择正确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有效的激发出学生学习用英语的能力,也能促进学生良好发展。

二、将英语教学生活化,激发学生观察能力的潜能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效将教学内容转变为生活化,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英语知识,也能有效激发学生在生活中的观察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实物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实物来掌握英语知识,而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力主要是靠模仿,在课堂上学生主要是模仿教师,包括模仿教师的语音、语调、表情、动作等等,而模仿就必须要进行观察,学生要通过观察教师的发音和口型才能学习到英语知识,所以教师要起到榜样的作用,这样才能将学生的观察能力的潜能激发出来。例如,教师在讲授初中英语(冀教版)Pink、Orange、Purple、Green中,教师在课前准备了相应颜色的实物和图片,并且在课前教师也让学生在生活观察和记录了相关颜色的实物,在教学中,教师利用课前准备的实物和图片进行教学,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观察实物和图片的同时,更好的理解本课教学内容,从而加深学生对本课英语知识的记忆。教师在讲授到本来的句型结构时,教师让学生对句子进行观察,让学生观察英语结构的内在联系和英汉结构之间初中的差异,学生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语句的结构进行分析,这样可以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英语语句的表达。而在讲授本课课文时,教师运用的是让学生理解文章意思,之后再让学生理解其中句子的意思,由于学生先了解了文章的意思,在学习句子的时候,会很容易掌握句子,学生理解单词和短语也是这个道理,这样学生在进行英语阅读时,不再是以生词为开端,而是让学生先在阅读全文时更好的观察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内容,在通过学生的观察让学生更快的理解本课内容,提高学习英语的能力,并且也能有效激发出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营造良好的情景教学模式,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潜能

想象力是人们进行创造时的一重要部分,良好的形象力是创造新事物的重要条件,而创造想象一般都表现为幻想,这是一切发明创造活动的重要前提,所以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是形式个性发展的这一部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也要不断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未来能够健康稳定的发展,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选择有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英语能力的同时,也要不断激发学生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例如,在初中英语教学(冀教版)中,教师在讲授Hot、cold时,教师利用了情境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前利用多媒体技术准备了教学课件,并在其中添加了冷与热的图片和视频,在教学中教师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并根据教学内容将教学课件播放给学生,并在讲授英语句子的时候,让学生根据播放的图片和视频来想象出对话内容,并与小组一同进行对话表演,最后教师让学生根据本来的教学内容,以小组为单位来创造一篇小文章或者是对话,教师为学生规范了一定的范围,在让学生展开想象力,根据本课的重点来设计文字,并让学生大胆的将自己写的短文讲述与大家,教师也要及时的纠正学生在文章中出现的错误,让学生更好的利用和掌握本课知识点,这样比较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也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潜能。

四、设计有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记忆力

记忆是人们反映心理过程的重要部分,它通过识记、保持、再现、回忆来形成记忆,而识记的方法是最为重要的部分,它是会影响遗忘过程的部分。如果学生进行毫无意义的识记,那么很容易会忘掉所学内容,而如果学生通过有效的方法理解识记,那么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则会保持时间不可长久,所以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理解是影响识记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识记的特点来设计教学活动和教学方式,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记忆力,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例如,教师在讲授Let’s go shopping这一课,在教师教学生记单词时,教师先讲授了读音规则和拼写法来对词源和构词进行分析,在利用同形异义词和同音异义词进行对比,教师也通过了连续发问的形式来激发学生适应逻辑推理思维来探索单词的含义,学生也可以通过联想的形式将单词以某些事物联系起来,这会让学生更快的加深对单词的记忆,从而提高学生对本课英语单词的记忆,并且这一形式有效的利用了比较、归纳、分析、推测等方式,有效将传统的教学模式给改变,这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了本课知识,而且在进行英语语法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利用直观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这样不仅能够通过学生学习英语语法的能力,也能有效提高学生形象记忆能力。

五、结语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潜力的方式有多种多样,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个人特点和英语教学内容进行不断的探究,并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坚持素质教育原则,有效设计教学模式,教师也要自身激发学生学习潜能,要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要不断提高英语整体教学水平,从而提高学生各个方面能力,促进学生健康稳定地发展。

摘要:在教学中学生学习潜能的启发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目的,也是现今素质教育的关键部分。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坚持以学生为教学中心,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等各方面综合能力为目标,从而选择有效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学习英语的潜能良好激发出来,有效推动学生未来良好发展。对激发学生学习潜能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根据其特点设计有效的教学方式,有效将学生学习的潜能激发出来。

关键词:英语教学,学习潜能,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孙艳丽.激发学生英语学习潜能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水平[J].中学生英语,2014,(07):69-71.

[2]廖灿华.初中英语教学中学习潜能的开发[J].全国教育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中国会议,2016,(05):113-114.

上一篇:服装营销策划下一篇:体育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