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组织范文

2024-07-22

保存组织范文(精选8篇)

保存组织 第1篇

1 玻璃化冷冻保存法

生物材料 (细胞、组织、器官) 脱离供体后实现长时间的保存很难。伴随着低温保存技术的不断发展, 学者们发现在深低温环境中的离体生物材料会逐渐减缓其新陈代谢, 严重的停止新陈代谢, 因此能够使其得以长期保存。玻璃化冷冻保存法自被人发明至今一直都是低温保存领域内的专家所研究的焦点话题。由于科技进步, 随着研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 玻璃化保存技术和方法已广泛地用于各种生物材料的低温保存中。

玻璃化冷冻保存技术里面所述的“玻璃化”是着眼于物理层面所定义的, 即在短时间内降低液体的温度, 使其变成玻璃体 (非晶体固态) 。影响玻璃化保存的主要因素包括冷冻保护剂 (cryoprotective agents, CPAs) 的种类及浓度、降温速率、升温速率和储存温度等。要实现玻璃化的关键是需要极快的降温速率和较高浓度的CPAs。当前一共有50多种冷冻保护剂是运用比较广泛的, 一共有3个类别。CPAs的的挑选是非常关键的, 运用在玻璃化冷冻保存的CPAs浓度要比另外一些诸如程序性降温的冻存工艺浓度更高。研究得知[2], CPAs溶液的浓度与在相同时间范围内低温保护剂所渗进软骨内部的剂量呈现正向关联, 但CPAs的浓度越高, 意味着对软骨会造成越大的损伤, 毒性非常大。科学分配CPAs, 让它不仅仅发挥其玻璃化与穿透性作用, 而且还可以减轻冷冻保护剂对细胞可能造成的伤害。玻璃化冷冻保存技术为组织器官的长期保存提供更为广阔的前景, 玻璃化冷存工艺能够使得原本生物细胞活性、完整性得以维持, 抗原性得以缩减。如今, 美国红十字会已经对CPAs的成分表示了认可, 允许运用其来保存人体组织器官[3], 到现在, 在人精子、红细胞单核细胞、胰岛等的保存中得以广泛的运用[4]。

2 玻璃化冷冻保存法在运动医学骨关节组织保存的应用

2.1 关节软骨组织的玻璃化冷冻保存

运动医学领域非常普遍的病变就包括了软骨损伤与缺损, 缺损后软骨不具有较好的自身修复与重建能力, 假若治疗不及时, 会使得软骨出现严重的退变[5]。关节软骨包括了诸多细胞外基质 (占据比重为98%~99%) 与少部分的软骨细胞, 细胞外基质的成分包括水、胶原与蛋白多糖、糖蛋白与一些其他类别的蛋白。关节软骨含有丰富的水分, 占据了65%~80%的湿重比。关节软骨不具有神经支配与血液、淋巴供应, 相对来说它的细胞密度与活性都非常低, 所以软骨一直往往不会导致剧烈的免疫反应[6]。因此, 软骨病变最长运用的修复手段就是关节软骨移植。相关研究得知, 假若并未对软骨实施低温处理, 常温状态下软骨只可以保存2 h, 软骨在3 h之后其排列出现紊乱, 形成了非常多的裂隙[7];鲜活的软骨移植物没有广泛的来源, 会出现免疫排斥、移植软骨易被吸收[8]。因此如今很多的专家都将注意力集中在冷冻软骨移植技术, 期望妥善处理鲜活异体软骨移植导致的各种问题。

相关研究表明[9]:通过玻璃化冷冻保存液对软骨组织实施预处理保存之后, 软骨组织活性得以提升, 在8周的时间内, 其存活率高达74.5%, 此外细胞基质成分有着优越的代谢活性, 此方法的成效非常理想。相对于缓速梯度降温这一方法, 玻璃化法能够将冷冻保存后软骨细胞存活率得以明显增强, 软骨基质内蛋白多糖稳定性得以保持, 基质受到的损伤降低。通过玻璃化法对关节软骨进行体外冷冻保存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但其移植效果还要展开更深入地研究。

2.2 肌腱组织的玻璃化保存

肌腱采用玻璃化冷冻保存, 其细胞活性得到较好的维持, 对于肌腱细胞外基质和胶原结构的损伤非常小, 所以在移植处理之后的肌腱细胞有着较好的生物活性, 其修复成效和鲜活的自体肌腱无异, 但相对于自体组织来说, 修复重建所耗费的时间较多[10]。

肌腱是一种低免疫的原性组织, 肌腱细胞承担其免疫抗原性的表达[11]。Kagabu等[12]在分析研究了卵巢玻璃化保存后, 得知组织免疫原性会在此过程中显著下降, 可能的原理为: (1) 低温保存对异体抗原呈递细胞产生了抑制。 (2) 细胞膜组织主要的相容性抗原会被浓度较高的玻璃化溶液浸透和渗透性脱水所改变, 因此供体的免疫原性被缩减。

1992年, 异体肌腱移植开始在临床运用[13,14,15]。相关研究得知, 玻璃化保存肌腱能够使得肌腱组织抗原性得以下降, 肌腱生物活性得以保存, 相对于另外一些处理方法, 移植后的痊愈速度更快, 获得世界众多专家学者的赞许[16]。

3 小结与展望

如何保存香椿?香椿的保存方法 第2篇

吃香椿要遵循“嫩芽、鲜吃、焯烫、慢腌”的原则,现在讲讲“慢腌”。到底香椿怎样保存才能最大限度的保持它的鲜味儿呢?如果保存好了是不是全年都可吃到新鲜的香椿呢?别着急,下面,为您介绍两种常见香椿保存法:

第一种:

很久前人们没有冰箱的时候,大多采用这样腌制的方法:摘下的鲜香椿,不要洗,放入无油无水的容器里,直接放入盐,可以多放一些,用手把香椿与盐搓匀。置阴凉处腌制1周左右,然后摊开风干几天。之后,就可以放入塑料袋里密封储存了。这样可以储存半年没有问题。吃前先泡开,然后过水焯烫一下。可以炸香椿鱼,可以炒鸡蛋等。

可以选用有‘梗’,相对大些的香椿芽,这样腌制的香椿吃时非常有韧劲,虽不够新鲜,却也别有一番滋味。

第二种:

如今我们多采用这样的方法:摘下的鲜香椿,洗净,然后过热水焯烫一下,看香椿由红变绿即可。捞出,浸泡凉水几分钟。然后挤干水份。分成一份一份,装入保鲜袋中,卷起来,封口。直接入冰箱冷冻。这样同样可保存半年之久,而且,化冻之后香椿味十足,和鲜的没多少区别。

保存后,保存 第3篇

我已经不是一个孩子了啊。

终于送走了小煞星,我一屁股靠回椅子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望着眼前闲置了20分钟的windows桌面,竞有些恍惚起来。

五花八门的图标堆满了半个屏幕,系统默认的壁纸与窗外的万家灯火形成着鲜明的对比。

就这样静静地望着,视线一遍遍划过那些杂乱无章的排列。

曾经我以为,我将永远是那个坚定不移的单机阵营维护者,面对“忽如一夜春风来”的网络大潮不屑一顾。

是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对这个“千树万树梨花开”却寻不到半个单机游戏影子的桌面竟是生不出半点的怨恨呢?

于是漫无目的的,鼠标点啊点啊,鬼使神差的,便点开了一个文件夹。

也许很多人也会有这么一个文件夹,静静地躺在硬盘的角落,永远游离于自己的视线之外,只有在夜深人静时,才会偶尔给呆坐在屏幕前的人提个醒:这里,有你的过去。

旅行的乐趣,并不是自己去了什么地方,而是在漫漫旅途中,留下一串长长的脚印,在自己疲累彷徨时驻足欣赏,然后融入淡淡的月光中进入梦乡。

当点开这个文件夹的那一刻起,周围的一切都已经不再清晰。

第一次手握滑鼠,第一次学会“安全关闭计算机”;第一次成功双击,第一次学会安装自己辛苦攒钱买来的游戏;然后,从学会存档的那一刻起,留存至今的,在这个名为save的文件夹里,没有游戏,只有回忆。

于是便回忆起那个没有网络的时代来,于是便回忆起已经各奔东西的朋友们,和那些我们共同经历的,懵懂的年代。

我们共同经受了核战阴云,劫后余生的辐射;我们共同亲历了开创帝国、成就梦想的时代;

我们共同见证了人类与兽人那血染圣门的魔兽争霸;

我们共同保存下与诗织紧紧相拥、深情一吻的心跳回忆……

即便这些淡去了原有色彩的记忆早已被肆意美化、赋予了这样那样的含义,

但是,我始终无法忘记:

我忘不掉,磐天岭上,封寒月那饱含幸福的笑意;我忘不掉,剑门关下,那对超越了世俗界限的夫妻;

我忘不掉,桃花深处,伴随着少女的娇喝从天而降的闪电;

我忘不掉,通天塔顶,宁做千古恶人只为拯救苍生的背影……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但是却总是令人禁不住伤感,即便只是靠在这里无所事事,窗外不时卷来的秋风也直萧瑟得人心如潮水思绪翻飞。

于是,又看到那一顶小小的竹伞在等待远方归来的少年,一泓浅浅的笑意驱散了无边的风雪,模糊了少年的视线……时间就此停止,定格为一卷悠长的画卷,这一瞬便是所谓的“永远”,以梦之名,融入你我的生命。

史老板说过:网络游戏根本不是“游戏”。

难道说,单机游戏便是单纯的娱乐么?

就像曾经那只不再追逐着时代的“火狼”,在思考了太多关于游戏的意义后,隐没在《希特勒复活复刻版》中,沉醉于午后斜阳下的那般执著。

其实,我想说:

保存组织 第4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收集及分组

选择2008年5月至2009年1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科手术患者卵巢组织共10例, 患者年龄21~36岁。收集送病理检查后剩余的部分卵巢皮质组织, 病理检查证实有癌细胞转移至卵巢者剔除。将卵巢组织标本快速去除卵巢组织髓质后, 将厚约1~2 mm的卵巢组织皮质块分割成面积约为2~3 mm2大小的组织小块。将10例患者中每例患者卵巢标本裁剪成若干组织小块后, 随机等量分配到4组:新鲜对照组, 采用程序化慢速冷冻方法 (慢速冷冻组) , 采用滴入法玻璃化冷冻法 (滴入法组) , 采用NIV冷冻法 (NIV组) 。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且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认可。

1.2 冷冻方法

1.2.1 程序化慢速冷冻法

采用Gosden等[2]提出的程序化慢速冷冻法, 并略作修改。冷冻保护剂采用1.5 mol/L二甲亚砜 (DMSO) +0.1 mol/L蔗糖的程序化冷冻保护液。将人卵巢组织皮质片放置于含1 ml程序化冷冻保护剂的1.8 ml冷冻管中, 每管装入2~3片组织。使组织块在4℃的保护剂中平衡30分钟后, 将冷冻管放入程序降温仪中, 按照设定程序降温, 最后快速将冷冻管投入液氮罐储存。

1.2.2 滴入法玻璃化冷冻法

采用Yeoman等[3]提出的滴入法玻璃化冷冻法, 对组织采用两步法进行脱水:第一步:放入玻璃化冷冻平衡液[10%DMSO+10%乙二醇 (EG) ]5分钟;第二步:再放入玻璃化冷冻液 (20%DMSO+20%EG+0.5 mol/L蔗糖) 5分钟。卵巢组织块经两步法脱水处理后, 用无菌巴氏管吸取组织块, 将包含组织的液滴直接滴入盛有液氮的浅金属容器中, 再使用预冷镊子将玻璃化的组织小滴收集到盛有液氮的无菌冷冻管中, 投入液氮罐保存。

1.2.3 NIV冷冻法

在该方法中, 采用了一种特殊载体———超细针灸针。在标本收集液中将人卵巢组织片每3~4片穿于一根针体上, 室温下用镊子钳夹针臂端放入平衡液 (7.5%DMSO+7.5%EG) 10分钟;再放入冷冻液 (15%DMSO+15%EG+0.5 mol/L蔗糖) 2分钟。组织经过脱水后, 用消毒纱布吸去组织周围剩余的冷冻保护剂, 再同时钳夹多根针臂快速浸入装有液氮的金属容器中, 并在液氮中将针和组织装入充有液氮预冷的冷冻小管中, 放入液氮罐中保存[1]。

1.3 研究方法

1.3.1 形态学分析

采用HE染色进行形态学分析。新鲜或冷冻复苏后的卵巢组织经常规脱水、二甲苯透明、石蜡包埋, 按5μm连续切片, 间隔10张进行苏木素-伊红染色,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始基卵泡的形态。为了避免重复计数, 只有卵母细胞核深染的卵泡被计数在内。参照Gougeon标准[4]进行始基卵泡、形态正常的始基卵泡和形态异常的始基卵泡的形态分析。

1.3.2凋亡测定

采用原位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的切口末端标记法 (TUNEL) 检测。新鲜或冷冻复苏后的卵巢组织经常规脱水、二甲苯透明、石蜡包埋, 按5μm连续切片, 间隔10张进行TUNEL染色。按Enzo Life Sciences公司生产的TUNEL检测试剂盒说明书中步骤操作。

结果判定: (1) 细胞染色阳性:所观察细胞的细胞核为棕黄色深染时, 记录为阳性染色。 (2) 凋亡阳性始基卵泡:参照Raffaell所述标准, 当始基卵泡中卵母细胞染色阳性和 (或) 超过50%颗粒细胞染色阳性, 则记录为凋亡阳性[5]。 (3) 参照Kim所述方法, 间质凋亡阳性率=染色阳性的间质细胞面积/组织总面积×100%;当评判间质细胞凋亡面积时, 用图像分析软件半定量测定[6]。

1.3.3 卵巢组织体外培养及培养液乳酸脱氢酶 (LDH) 浓度测定

体外培养法采用Scott等[7]提出的培养方法, 并做一定的改进。将新鲜或冷冻复苏后各组的卵巢组织片切成约1 mm3大小, 分组放入24孔培养皿中培养, 每孔放4片组织块。培养皿底部预先用100μl细胞外基质包埋。每孔中加入800μl新鲜培养液, 培养皿放置在37℃培养箱中培养14天。每隔1天, 更换等量新鲜培养液, 旧培养液分别收集后用化学发光法测定LDH浓度。每组培养结束后, 按Kim等[6]描述的方法收集组织块称重, LDH浓度 (U/L·mg) =每孔测定的LDH浓度 (U/L) /每孔中组织块重量 (mg) 。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Chi-square检验分析不同冷冻组和新鲜组形态学正常始基卵泡的百分率和凋亡卵泡百分率;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冷冻组和新鲜组凋亡间质细胞百分率。采用Two-way repeated measures ANOVA分析不同冷冻组和新鲜组培养液中LDH的浓度。P<0.05被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统计学软件为SPSS 13.0。

2 结果

2.1 NIV组与其他冷冻组中始基卵泡形态学比较

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 冷冻后的人卵巢组织与冷冻前相比, 大多数始基卵泡形态基本保存满意, 但新鲜组中正常始基卵泡百分率高于各冷冻组 (P<0.01) 。正常形态始基卵泡数目在各冷冻组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图1。

A:新鲜组形态正常始基卵泡, 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卵泡形态, 颗粒细胞分布均匀, 卵母细胞和颗粒细胞未见浓缩核。B:NIV组形态正常始基卵泡。C:程序化慢速冷冻组形态异常始基卵泡, 表现为卵泡结构不完整, 卵母细胞或颗粒细胞出现核固缩, 颗粒细胞排列紊乱。

2.2 NIV组与其他冷冻组中始基卵泡和间质细胞凋亡发生率比较

在光学显微镜下对各组卵巢皮质中始基卵泡进行凋亡分析可见, 各组冷冻后凋亡发生率较新鲜组均明显增加,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在各冷冻组间两两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对于卵巢间质细胞凋亡分析可见, 各冷冻组间质细胞凋亡发生率较新鲜组明显增加, 差异有统计意义 (P<0.01) ;在各冷冻组间比较, NIV组间质细胞凋亡率较慢速冷冻组和滴入法组明显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3 NIV组与其他冷冻组中LDH曲线比较

见图2。

在体外培养4~6天后, 光镜下观察到培养皿中卵巢组织片贴壁生长, 组织块形状变为圆形或椭圆形, 组织边缘间质细胞开始逐渐向外生长。在体外培养2周后, 组织块的间质组织已明显向外生长, 组织边缘伸出触手样组织束。在体外培养中, 通过测定收集的培养液中LDH浓度评价组织的损伤程度, 结果见图2。新鲜组与各冷冻组LDH浓度曲线之间比较, 其LDH浓度均低于其他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在各冷冻组间比较, NIV组LDH浓度均低于慢速冷冻组和滴入法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3 讨论

随着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以及放疗、化疗手段的进步, 许多患恶性肿瘤的年轻女性的长期生存率得到明显改善。但儿童期、青春期以及育龄期女性接受大剂量联合化疗和放疗后, 其性腺毒性的副反应使她们的生殖前景变得短暂或者完全失去生育功能。卵巢组织深低温保存由于不需要使用超促排卵治疗, 不延误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时机, 不受年龄和婚姻状况的限制, 因而对女性生育力的保存具有潜在的优势。目前卵巢组织冷冻采取的方法主要为程序化慢速冷冻和玻璃化冷冻两种方法。玻璃化冷冻法是近年提出的超快速冷冻方法, 它比程序化冷冻经济、简便, 更重要的是它避免了细胞内冰晶形成, 具有取代程序化冷冻的潜在优势。因此, 近年来, 玻璃化冷冻已成为卵巢组织保存研究的热点, 但由于目前研究资料有限, 尚无公认的标准玻璃化冷冻方案。

在传统玻璃化冷冻中采用麦管作为载体, 温度传导需经过较厚的管壁, 降温速率较慢, 冷冻保存效果不太理想。随着载体选择的进步, 目前在卵巢组织冷冻中, 直接接触液态氮的方法包括采用固体表面法[8]、电镜铜网[9]等作为载体, 均取得了较好的冷冻效果, 但仍不能使组织完全与液氮直接接触。Li等[10]提出用无载体的方法对人卵巢组织进行玻璃化冷冻, 用巴氏管吸取组织和冷冻液滴入液氮中, 再将冻结的玻璃化小粒储存于冷冻管中, 取得了优于传统慢速冷冻的效果。但在该方法中, 降温速率仍受保护剂体积较大的影响而不能达到最佳降温速率。在以上研究基础上, 我们首创了一种高效便捷的玻璃化冷冻方法———NIV法, 采用超细针灸针作为载体, 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降温速率, 操作方便、省时, 一次可冷冻较多组织块;此外能保证同一根针上的每片组织以相同的条件暴露于冷冻保护剂和接触液氮, 使冷冻效果更稳定。在小鼠卵巢组织深低温保存中, 通过形态学、超微结构、活性检测和发育潜能等指标的评价, 发现该方法较程序化慢速冷冻和滴入法玻璃化冷冻的冷冻保存效果更佳[1]。在前期研究基础上, 本研究进一步研究NIV法对人卵巢组织的冷冻保存效果, 通过光镜下形态学比较, 发现NIV法同新鲜组相比较, 大多数始基卵泡形态基本保存满意, 提示NIV法能很好地保存始基卵泡的形态。

由于形态学分析在卵巢组织发育潜能评价中的局限性, 我们通过对凋亡指标的分析比较不同冷冻方法在保存卵巢发育潜能方面的效果。细胞凋亡指细胞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发生程序化死亡, 细胞最后裂解成若干凋亡小体并被其他细胞所吞噬。各种环境刺激, 包括温度、创伤等均可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在卵巢组织中, 卵泡闭锁、排卵、黄素化等过程都观察到凋亡现象的发生, 因此, 凋亡同人卵巢组织正常发育及其功能有密切关系。通过凋亡发生率的分析, 发现NIV法与程序化慢速冷冻法和滴入法玻璃化法相比较, 间质组织凋亡发生率降低, 提示NIV法可能更好地保护卵巢组织的发育潜能, 为卵巢组织冻融后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好的组织样本。

近年来, 人们对卵巢间质在卵泡发育中的局部调节作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认为卵巢间质细胞和细胞外基质在卵泡发育过程中具有促进作用。细胞外基质成分可以调节细胞外分子信号的分布, 并传递一些与细胞增殖、黏附和迁移相关的分子信号, 因而卵巢间质的局部调节对卵泡发育起促进作用。因此, 在对卵巢组织冷冻效果的评判中, 间质保存效果的评价也具有重要意义。近年研究发现, 玻璃化冷冻对间质组织形态及超微结构保存优于程序化慢速冷冻。另有研究发现, 培养液中LDH浓度能反映组织损伤程度, 并与组织受损程度呈正相关, 通过LDH水平的测定, 能间接反应组织, 尤其是间质的保存情况[6]。因此, 我们检测了不同方法冷冻后组织在体外培养过程中培养液LDH的水平, 发现NIV法与程序化慢速冷冻法和滴入法玻璃化法相比, 组织培养液中LDH水平更低, 提示NIV法对组织的损伤更轻, 组织在解冻后, 在体外培养过程中能更好地恢复其生长功能, 这与体外培养过程中观察的组织贴壁生长情况相一致, 提示NIV法能更好地保存卵巢间质成分。总之, NIV在深低温保存人卵巢组织中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摘要:目的:分析新型玻璃化冷冻方法 (NIV) 与其他冷冻方法在人卵巢组织冷冻中的保存效果。方法:对10例患者的卵巢组织皮质片进行NIV法 (NIV组) 与程序化慢速冷冻法 (慢速冷冻组) 、滴入法玻璃化冷冻法 (滴入法组) 深低温保存, 并与未行冷冻的新鲜卵巢组织 (新鲜组) 进行凋亡检测、组织体外培养和形态学分析、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 (LDH) 浓度测定, 并进行比较。结果:①新鲜组中正常始基卵泡百分率高于各冷冻组 (P<0.01) 。正常形态始基卵泡数目在各冷冻组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②各组卵巢皮质中始基卵泡凋亡发生率:各冷冻组均较新鲜组明显增加 (P<0.01) ;各冷冻组间两两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卵巢间质细胞凋亡发生率:各冷冻组较新鲜组明显增加 (P<0.01) ;在各冷冻组间比较, NIV组间质细胞凋亡率较慢速冷冻组和滴入法组明显降低 (P<0.05) 。③各冷冻组LDH浓度均高于新鲜组 (P<0.01) 。在各冷冻组间比较, NIV组LDH浓度低于慢速冷冻组和滴入法组 (P<0.01) 。结论:NIV法较程序化慢速冷冻和滴入法玻璃化冷冻法能更好地保存卵泡周围的间质细胞。

关键词:玻璃化冷冻,深低温保存,人卵巢组织,冷冻保护剂

参考文献

[1]Wang Y, Xiao Z, Li L, et al.Novel needle immersed vitrification:a practical and convenient method with potential advantages in mouse and human ovarian tissue cryopreservation[J].Hum Reprod, 2008, 23 (10) :2256-2265.

[2]Gosden RG, Baird DT, Wade JC, et al.Restoration of fertility to oophorectomized sheep by ovarian autografts stored at-196 degrees C[J].Hum Reprod, 1994, 9 (4) :597-603.

[3]Yeoman RR, Wolf DP, Lee DM.Coculture of monkey ovarian tissue increases survival after vitrification and slow-rate freezing[J].Fertil Steril, 2005, 83 (4) :1248-1254.

[4]Gougeon A.Dynamics of follicular growth in the human, a model from preliminary results[J].Hum Reprod, 1986, 1 (2) :81-87.

[5]Raffaella D, Luigi N, Giuseppe L, et al.Evidence of apoptosis in human primordial and primary follicles[J].Hum Reprod, 2003, 18 (12) :2678-2682.

[6]Kim SS, Yang HW, Kang HG, et al.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ischemic tissue damage in ovarian cortical tissue with or without antioxidant (ascorbic acid) treatment[J].Fertil Steril, 2004, 82 (3) :679-685.

[7]Scott JE, Carlsson IB, Bavister BD, et al.Human ovarian tissue cultures, extracellular matrix composition, coating density and tissue dimensions[J].Reprod Biomed Online, 2004, 9 (3) :287-293.

[8]Huang LL, Mo YQ, Wang WJ, et al.Cryopreservation of human ovarian tissue by solid-surface vitrification[J].Eur J Obstet Gynecol Reprod Biol, 2008, 139 (2) 193-198.

[9]Isachenko E, Isachenko V, Rahimi G, et al.Cryopreservation of human ovarian tissue by direct plunging into liquid nitrogen[J].Eur J Obstet Gynecol Reprod Biol, 2003, 108 (2) :186-193.

如何保存网页 保存网页的8种方法 第5篇

图1

2.保存网页中所有图片的方法:利用文件菜单中的“另存为”

如果你想保存整个网页中的所有图片时可以采用本方法,因为它可以一次性的把所有图片文件都保存下来,

方法是:看到你想保存的图片网页后,在IE浏览器中点击“文件”菜单中的“另存为”,把整个网页保存到硬盘,然后从中找到图片即可。注意,要选择“保存类型”中的“网页,全部(*.htm;*.html)”(图2)。

图2

3.一般方法:利用专门的下载软件

如果网页中的图片比较大,利用下载软件可以加快下载的速度。方法是先在电脑中安装下载软件如网络蚂蚁NetAnts或网际快车FlashGet等软件(如果已经安装有这些软件可以忽略这一步),然后右键点击网页中要下载的图片,在弹出菜单中选择“DownloadbyNetAnts”或“使用网际快车下载”(图3),最后选择好你要保存的路径即可。

如何保存历史记忆 第6篇

位于香港岛科士街的石墙,有120年历史,长约154米、高逾10米,最早为巩固斜坡而建。墙上的20多棵大榕树抓实墙体而长,密密麻麻的气根分布于石墙上,甚为壮观。

港铁公司新建线路之一——西港岛线原规划会影响石墙树,在环保人士和团体争取下,最终耗资约7.5亿港币使树墙得以完整保存。目前西港岛线已完工93%,预计今年12月份正式通车。参与树墙保护的主要人士称,虽然保护工程耗费巨资,但石墙树具多元价值,其坚韧品质与香港人精神有不谋而合之处,值得“花这么多心思”。

虽然香港的文物及历史建筑物历史都并不久远,一座20世纪初的唐楼,足以被评为2级建筑物。香港对文物的鉴定和评级,除了基于文物的年代,还注重它的建筑、人文和社会学上的意义。到目前为止,香港共有98项法定古迹、1444项历史建筑物。香港文物保护制度之完备,尤其是平衡私人物权与文物保护之间的经验,值得内地借鉴。

一堵树墙的幸运

西港岛线是港岛线的延线,由上环站延至坚尼地城,途经西营盘站及香港大学站。其中坚尼地城站原设于科士街游乐场底下,但挖掘工程会影响到科士街树墙上的树木生存。“工程一旦动工,不只会震荡到古树赖以生存的石墙,还会污染地下水质,那些树分分钟面临死亡。”参与此次保护工作的香港大学地理系教授詹志勇说。

一批环保人士和团体先后发起多次保护石墙树运动,当中包括2005年的“保树快闪行动”和“地铁到我家,古树不搬家”行动。詹志勇形容,石墙树的生长十分偶然——啄食榕树的无花果后,雀鸟排出的粪便里有完好无损的榕树种子,这些种子散落在石缝中,靠到处散发的气根提供养分才慢慢发展壮大。

“在悬崖峭壁中,它们也能排除万难生长,这种精神难能可贵。”詹志勇认为,榕树极通人性,其在生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坚毅、坚韧及包容特质,与一路奋斗过来的香港人十分相似。

除了巩固石墙,石墙树还能吸取汽车排出的废气、净化空气及降低路面温度,提高市民的生活质素,兼具观赏和实用价值。“很多小区居民走进走出,早已习惯这些石墙树的陪伴,又可以遮荫,要砍掉的话很舍不得。”

詹志勇担心,打造石墙的原有技艺已失传,石墙树不可能再复制,类似植物与建筑相互依附的奇观只会有减无增。

这不是香港社会首次面对基建发展与古迹保护的抉择。原定于2018年通车的港铁沙中线工程,早前因发现千年古井而延误。但保护石墙树,此前无法条可依。

詹志勇坦言,他曾建议将石墙树纳入《古物及古迹条例》的保护范围内,但被以石墙树非“文化遗产”为由拒绝。“有什么理由只保护石墙不保护树呢?两者不是生死相依的吗?”

回忆起石墙树保护过程中最难的一步,詹志勇表示,当初要说服港铁放弃原计划、再耗费巨资迁移旧坚尼地城游泳池是极具挑战的。“他们最初时不愿劳师动众,何况新计划还需加投资金。”

但他坦承,石墙树是很多香港居民小时候的集体回忆,榕树下的许愿、集会都是人与自然共生的象征,意义深远。“即使保护工程耗资不小,困难重重,也是值得的。”

最后一个围村面临重建

衙前围村是香港市区最后一个围村,矗立数百年见证城市变迁。随着重建令的颁布,占地4000多平方米的村落近乎人去楼空。

7月中旬,香港地政总署宣布收回九龙衙前围村土地,以进行黄大仙衙前围村市区重建发展项目。有关项目的推行有助改善区内整体环境,同时可保留村内三项主要历史文物,即门楼、在门楼上嵌有“庆有余”的石牌匾和天后古庙。

香港的围村,顾名思义是“被城墙包围起来的村庄”。在1842年英国强占以前,香港已有许多繁华的围村和墟市。随着社会的脉搏变化,这些具岭南特色的中国传统建筑,已所剩无几。

位于九龙东部的衙前围村是香港市区唯一保留至今的围村建筑,建于元末明初,至今有逾600年历史,被视为英国占领九龙前的“历史遗迹”之一。

与北京四合院不同,围村的布局有一条明显的中轴线,将房屋左右分成三列,狭窄的几条小巷子笔直地通到街头。内里布局井井有条,路窄屋小,道路只能容下两个成年人并肩行走。小屋很多都用铁皮制成,现已经生锈脱皮。

“二战”时期,衙前围村的城墙、古树被日军摧毁,但传统建筑仍保留下来。地产商从30年前开始陆续收购村屋,并一一拆毁,村内露出几块秃地皮,并用铁丝网将其包围。

由于这些古老小屋属于“排屋”设计,即每间屋互相依傍,以保持平衡。一旦部分房屋拆毁,邻近屋宇的结构必将受到影响。

衙前围村最有历史价值的是村中央的“天后庙”,18世纪兴建,奉祀海神妈祖娘娘。未填海前,村子面向大海,主巷尽头就是“天后庙”,这是整条村的共同福祉。

该村另外“两宝”是南宋末年帝昺皇帝赠予的“庆有余”牌匾,以及中轴在线八所古屋。此“三宝”都在重建中被保留下来,香港市建局称,将八所古屋整修作商铺之用,村民们亦可租用商铺继续维持原本的小生意。

按照重建计划,该村所在地15米上空将建750个住宅单位,楼下是新建的保育公园,以及受文物保护而存留下的衙前围村“三宝”。

历史建筑保护难题

港府古物咨询委员会正就历史建筑的保护政策咨询公众,港府发展局局长陈茂波表示,当局希望尽力保护香港的历史建筑,但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不少难题,需要整个社会商议抉择。

陈茂波指出,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保护的定义,和新旧共融的理解、期望都有所不同,有人建议政府购入历史建筑,但现实是,香港有超过1000幢由私人拥有的古迹和历史建筑,当中不少价值不菲。以位于香港岛山顶的何东花园为例,要保护估计需要十多亿港元补偿。这难免会有人质疑,这么庞大的公共资源,该用在保护历史建筑上,还是如扶贫安老等民生用途。另外,香港市民又愿意为保护历史建筑承担多少其他成本?

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曾在2013年国际文物保育研讨会上表示,香港在实现文物保护与城市发展平衡上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有效兼顾了公众利益、私人财产和财政负担的关系,对内地的文物保护和利用有积极借鉴意义。

古迹“活化”

近些年,香港的文物保护意识一再高涨。前法院变成艺术课堂,旧警署变身文物酒店,医院旧址化身文化园林……一种新的文物保护理念不断被实践、传播和理论化,同时也不断刷新着人们的惊喜。这个理念,就是文物的“活化”保护。

建于1930年代的中华电力的总办事处有个钟楼,开车经过时都能见到它,它和周围的一片土地属于私人,业主打算拆掉钟楼建豪宅。香港发展局跟业主沟通后把钟楼保留下来,并改造成一个关于香港电力供应和一个家族的博物馆。业主放弃了钟楼占用的土地,发展局以放宽新建筑物的高度等作为补偿。

景贤里是1930年代建的中国文艺复兴建筑。业主本来要把它拆掉,发展局根据文物条例,把它定为一个古迹。发展局和业主协商,为业主提供了一个换地的安排,用同等的地和业主交换景贤里的土地。现在景贤里这个建筑物属于香港政府,这是香港一个比较务实的做法。

地处香港九龙旺角繁华地段的“雷生春”,是当地“活化”的一大标本。这座有着80余年历史、已弃用近20年的雷氏私家住宅,历经四年“活化”,成为保留原有风貌的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诊室。这个“活化”项目以竞标形式进行,从32家非营利投标机构中胜出的浸会大学,只需要付给政府1港元的租金。

为了保护这座老建筑,里面所有需使用的旧门窗一律加装了新门窗,旧门窗仅做展示用。浸会大学哪怕要在墙上钉个钉子,都要先向政府古物古迹办事处提交申请。

引入民间“活水”,既保护了历史文化建筑,又节省了财政支出,成为香港古建筑“活化”的一大特点。

所谓“活化”,即为历史建筑寻得新生命,开发新用途,让公众得以走进并欣赏这个历史建筑。为此,港府力推“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如今改造项目已进行到第三期,多座逾百年历史的古迹遗址被改造,在保留传统文明的基础上换了新颜,创造新价值。

曾几何时,在绝大多数人的印象中,香港作为一个繁华的现代化大都市,和历史挂钩的文物保护常常被观察者忽略。如何平衡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如何决定一个建筑物或拆或留,文物保护资金从何而来,怎样和民意进行有效沟通……一路走来,香港人正在城市发展中求证和追寻着自己的文化身份。

香港文物保护有个特色,即以社区为单位,利用NGO或社区中心来发动居民共同参与。一个社区生活展馆,作为一种“集体回忆”的载体,三五街坊聚在一起,睹物思人话当年,很好地提升了社区居民对于地区文保的意识和归属感。

古迹“活化”理念还需要被不断传递。港府特别强调以破解传统思维的方式推广文物“活化”保护意识,如推出各种通俗易懂的文物保护政策教材,向全港中学免费派发,让“活化”和保护政策走进课堂。同时,通过组织不同类型的历史建筑导赏团,让市民免费游览和体验各种历史建筑,了解其背后的故事。

保存组织 第7篇

1 试验材料

20, 50 m L的一次性注射器, 18号、20号的兽用静脉注射针头 (针头磨钝) , 手术台、止血钳、镊子、手术刀、结扎线、各型乳导管、剪子、缝针、粗的缝线、棉花、速眠新、ABS塑胶、丙酮、不同浓度的ABS丙酮溶液。

2 试验方法

2.1 试验动物及处理

选择4只12月龄左右的健康幼犬, 用速眠新全身麻醉。在颈部分离出一侧颈总动脉和颈静脉。分别将其剪开一个出血口, 使犬头部及全身血液尽量排出。选择两侧颈动脉作为全身动脉的灌注点, 灌注含红色颜料的ABS丙酮溶液。间隔2 h补灌1次, 共补灌5~6次, 灌满为止。

2.2 腐蚀

将已灌注好的2只幼犬放在注入40%的浓碱的方形塑料箱中, 加入95%的酒精使腐蚀液中乙醇含量为20%, 防止发生皂化现象。另外2只在室外放置2 d, 然后在表面涂上薄层的石膏, 隔5 d浇灌适量的水。并随时观察2种腐蚀方法的腐蚀程度。

2.3 冲洗及修整

浓碱腐蚀的灌注标本在放入浓碱后约3 h左右取出, 铸型血管已经显露, 达到了腐蚀的效果。自然腐蚀法经过2月的腐蚀, 腐蚀基本完全。对标本进行冲洗, 在自然流水的情况下冲洗, 防治水太大而冲掉部分微血管, 同时防止骨骼的位置发生变化。

2.4 保存

将成型的幼犬保存骨骼的整体血管铸型标本装置于桌面上, 用清漆对标本的表面进行涂喷, 置于空玻璃缸中进行保存。

3 讨论

3.1 腐蚀方法

标本腐蚀的原则是既要保存骨和关节, 重点是四肢骨、肋骨、脊柱的完整与连结, 又能使多余软组织腐蚀干净。常用酸、碱、自然腐蚀法。酸腐蚀速度较慢, 且容易控制, 腐蚀完全, 腐蚀周期较长, 通常需要1~2月, 但是在腐蚀掉肌肉组织的同时也将骨骼腐蚀掉。所以在保存骨骼标本的制作中, 不能用酸腐蚀标本。

因碱对不同组织的作用快慢不同:皮肤较快, 肌肉次之, 脂肪最慢。碱腐蚀时, 如果浓度低, 其腐蚀速度太慢, 而且腐蚀液温度也较低, 影响腐蚀效果。采用浓碱时, 当浓碱迅速溶解到水里, 散发大量的热量而使水温升高。试验发现, 应用浓氢氧化钠要比应用浓氢氧化钾产生热量速度快, 而且产热多, 温度维持时间长。但是腐蚀速度快, 常常在20~30 min腐蚀至骨骼开始显露, 45 min后发现四肢骨骼和肋骨开始松散, 甚至掉到腐蚀液中。90 min后腐蚀基本完成。腐蚀程度不好控制, 常常导致腐蚀过度或腐蚀不均, 甚至骨骼掉到腐蚀液中或骨骼散架而丧失了骨骼在标本中的自然位置, 2008年石小田等人对在人的保存骨骼的全身血管铸型标本的制作中, 将标本固定起来, 这样有利于标本的局部腐蚀, 但是在犬, 由于解剖结构的差异, 不可能把犬固定在平板上, 如果一面肋骨固定在上面, 也会发生标本骨骼位置的变化, 故采用抽吸腐蚀液的方法控制腐蚀程度。

自然腐蚀法, 腐蚀速度慢, 周期最长, 常常达到2个月左右, 夏秋由于温度高, 所需时间相对短一些, 春冬需要时间长一些, 试验在7—9月份进行, 正是宁夏最热的时候, 腐蚀45 d基本完成。腐蚀过程中, 腐蚀程度随时可以观察, 腐蚀完全。对微血管和骨骼都没有损伤, 且骨骼和血管保持原有的位置。2008年陈敏等人采用开放式的水槽进行全开放式的腐蚀, 这样由于大量繁殖的蛆虫和尸体暴露在空气中容易造成环境污染。本试验采用在全尸体表面涂抹1 cm的石膏固定并留有8~10个洞, 在洞内灌水, 使标本保持潮湿。同时苍蝇可以将卵产在洞内, 有利于繁殖蛆虫。这样克服了尸体和大量蛆虫对环境的污染, 达到了腐蚀的效果。所以在保存骨骼标本的制作中, 自然腐蚀法是一种安全、易于控制的腐蚀方法。

3.2 保存方法

常用的标本保存方法采用在10%甲醛溶液中保存, 但是甲醛溶液具有挥发性, 对人容易造成损伤, 同时造成试验室环境的污染;而且在长期放置过程中由于水分的蒸发导致部分标本暴露在空气中造成霉菌的滋生, 影响标本的美观, 故需要隔一段时间加入一些甲醛和蒸馏水。这种方法常常用于不保存骨骼的血管铸型标本的保存, 对于保存骨骼整体标本的保存没有可以参考的方法, 常常采用固定在支架上, 各个骨骼之间用铁丝固定在一起。在保存骨骼的整体血管铸型标本的表面喷涂清漆, 使骨骼和血管固定成为一个整体, 这样骨骼和血管、脏器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 而且清漆为无色的, 不会影响对标本的观察。在喷涂清漆时发现, 在离微血管很近的位置进行喷涂, 不会造成微血管的连接。

4 结论

揭秘信息动态保存 第8篇

关键词:动态保存 静态保存 长久保存

档案长久保存的实质是档案信息的长久保存。档案介质作为档案信息的载体,其保存时间终究有限。如果人们希望档案信息不随档案介质的自然损毁而消失,希望档案发挥作用的时间更长久,就需要找到更能有效延长档案信息保存时间的方法。

一、以不同的视角看信息保存

信息是广泛存在的。相对于人的认识活动而言,信息是对象之间相互区别的、复杂多样的表现形式。例如:由氢和氧构成的水是最常见的物质。水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状态表现出不同信息。雨露滋润传递出水为生命之源的信息,洪水猛兽传递出水的可怕信息。记录人类活动的档案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信息。

物质对象是信息的载体,信息依赖物质对象而存在。存在时间越长的物质对象,其信息保存时间也越长。例如地球形成已经有45亿年左右的时间。已知构成地球的最古老岩石存在了近40亿年,其中保存了地球形成演化的信息。质地坚固的载体有助于信息的长久保存。但是坚固的岩石也可以被风化水蚀,使其保存时间大大缩短,并且一旦被破坏就难以再生复原。那么质地相对柔弱的载体能否长久保存信息呢?这是自然进化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档案长久保存面临的其实是类似的问题。

自然的令人敬畏之处就在于它不仅提出问题,也在解决问题。在上世纪60年代诞生的仿生学看来,人类今天面临的种种技术难题,有许多是生物曾经面临并且已经解决的生存问题。例如人类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羡慕鸟类的飞行,因为飞行可以极大地扩展生存空间。但是当人类发明了能够飞得更高、更快、更远的飞机之后,对鸟类的飞行就不屑一顾了。然而仿生学研究发现,鸟类飞行时的能量转换效率远比人类的飞行器要高。这使得人类重新对鸟类的飞行刮目相看。原来在亿万年的进化过程中,自然对问题的解决总有更高明之处!面对自然、向生物进化寻找答案,这是仿生学对档案面临的长久保存问题的启示。

相对于坚固的岩石,质地柔弱的生物对信息长久保存做得又如何呢?有些生物被人们称为活化石。由于适应了生存环境,它们在漫长的年代中变化很少。例如鳄鱼已经存在了约2.3亿年,其间几乎没有发生多少变化。生活在海中的鹦鹉螺甚至在近5亿年间没有发生变化。这些活化石今天的形态和习性与数亿年前的几乎相同。这意味着它们携带的信息保存延续了数亿年。可这又是怎么做到的呢?现代生物遗传学的分支基因学说告诉我们,是一种特殊的物质使然,这就是遗传基因。遗传基因通过“代代相传”来长久保存信息,而不是依靠某种质地坚固的载体。质地坚固的载体能够长久保存信息离不开环境的稳定少动,因此这种保存方式可以被称为“静态保存”。而与之相对的是以“代代相传”为特征的保存方式,我们可称之为“动态保存”。

二、信息动态保存与其特点

用图形能够直观地表示信息动态保存。可以看到图中处在横竖轴上的是一组随时间推移而延续的波浪形曲线。其中每条曲线表示一个携带遗传信息的生物个体的生命周期。一组曲线则表示一个代代相传的生命传承。通过图形可以看到,当一个生物载体的活力将要减退时,它已经将遗传信息传递给新一代更具活力的载体。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在看来起伏很大的个体生命曲线的波峰顶部,可以模拟出一条跨越数代、接近平直的长曲线。为了让这条长曲线更容易理解,图中在它原来的位置稍稍抬高并且以虚线表示。由每一个体的最佳状态接力组成的长曲线不仅模拟了生命的传承,更模拟了承载信息的保存状态。长曲线在竖轴上的位置表示信息保存状态良好,而在横轴上只有小幅度的波动,这意味着信息得到相当稳定的长久保存。如果考虑到在自然状态下有无数条峰谷并行或交错的生命传承,那么对一个物种模拟出的曲线就愈加平直,其信息保存状态就更为稳定。动态保存可以大大超越载体质地的保存局限。这是静态保存不可比拟的。从低等的单细胞生物到高等生物乃至人类,无不以动态保存的方式延续着各自的遗传信息。

下面将以有限的篇幅描述信息动态保存的一些重要特点。

动态保存的必要条件是信息可以与其载体分离。如果二者不能分离,再坚固的载体也难免在极端灾难性事件中被损毁,结果导致承载信息的消失。既然信息可以与其载体分离,载体本身的坚固与否就不再重要。在进化过程中,自然终于选择了柔弱的物质作为信息长久保存的另一种载体。信息与载体的关系从此不再唯一。在自然状态下能够代代相传的柔弱物质可能只有生命物质。生物的柔弱质地导致个体寿命的短促,例如蜉蝣的成熟期寿命仅有数小时。但是,选择柔弱反而换来了生机与活力。这为生物带来可以逃避灾变的优势。亿万年来历经灾难依然生机盎然、丰富多样的生物世界,已经证明信息与其载体分离的必要。

动态保存的关键机制是遗传信息的复制。遗传信息精确决定着生物个体生老病死的过程和生物的各种性状。基因是细胞核内DNA大分子中携带遗传信息的功能片段。将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是基因的基本功能。每个基因中有4种碱基的不同成对组合,以此保存不同的遗传信息。它们排列成双螺旋长链,并且盘绕紧缩。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基因复制开始于碱基长链从盘绕状态的展开,随后长链像拉锁一样拆开,两个半边的碱基长链依据互补配对原则分别复制出自己的另一边。生物的柔弱质地为复制带来便利。复制出的两对完整碱基长链再各自盘绕紧缩为两个基因,完成基因复制。结果是遗传信息被复制到新的将更具活力的载体。那些活化石表明历经亿万年、难以计次的基因复制完整可靠。

动态保存的显著特点是趋于长久。时间本来就是存在的基本属性。在生存竞争中,基因能够得到长久保存的物种具有无可置疑的优势。因此每个物种的基因都自然趋向于长久保存,就像它们有一个共同目的。以至于有一种观点认为,基因才是不朽的,生物个体不过是它的一件件外套;基因通过不断更换外套,实现保存自己的目的。其实,通过不断变化实现长久保存才是自然的真正高明之处。基因中的碱基构成不断更新也表明,它并不需要什么恒久不变。但是,无数基因长久保存的共同趋势在人脑中的反映形成所谓目的性。而目的性恰恰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属性。有意识的强化目的性,对人类活动信息的长久保存将大有裨益。

动态保存的重要组成是需要付出代价。原因一方面在于动态保存的载体质地原本就柔弱,另一方面动态保存是由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的各种生物来实现的。这使许多生物个体面临覆灭的可能,而不能走完正常的生命全程。前面图形中的尖峰曲线就表示了这种情况。生物应对险恶环境的方法之一就是大量复制。例如一条翻车鱼一次产卵的数量可以达到惊人的3亿个,其中只有极少数能够长大到繁殖下一代。遗传信息动态保存的不惜一切代价,由此可见一斑。所幸随着物种进化程度的提高,需要付出的代价也在相对降低。但无论如何,不付出代价,遗传信息就不能长久保存,令人惊艳的生物世界就不能持久繁荣。同样也很难设想,不付出代价就能长久保存人类活动的信息。

三、人类活动中类似动态保存的踪迹

动态保存的概念是以生物实例为基础提出的。那么在人类活动中能否找到动态保存的些许踪迹呢?

人类活动中确有某些现象与动态保存存在不谋而合之处。例如信息技术发展了使用多块磁盘存储信息的阵列技术。当阵列中一块硬盘出现故障时,通过人工更换故障盘,可以保证存储信息的完整可靠。这类似于遗传信息从一个生物个体转移到另一个体。但是二者之间至少存在三大差异:阵列技术的复制只是局部复制,并非整体复制;另外阵列技术更看重信息存储的可靠性,而不是要长久保存信息;由于磁盘更新不是系统的内在机制,它需要外部人工干预才能实现,结果降低了系统设计预期的可靠性。虽然阵列存储与动态保存之间远不具有可比性,但是二者的某种相似性还是值得关注。

在收藏中,古旧字画由于存世年代久远,往往出现纸张以至画面缺损。这时不仅要补上缺失的纸,甚至还要重绘缺失的那部分字画。这也类似基因复制,不过同样只是局部复制。随着时间推移,字画的其他部分也将逐渐破损,局部复制积累而成全局复制。但是对真迹与否重于信息真伪的字画收藏来说,越是完整复制越可能是一种灾难。对于档案信息长久保存来说,这两个实例具有不同的借鉴意义。

四、结束语

本文从更为一般的角度探讨了信息的重要属性——动态保存。这种探讨也有助于档案信息的长久保存。因为信息的一般属性具有更普遍的意义。信息的其他特殊属性则依托于长久保存这个一般属性。这让精彩纷呈的世界持续了亿万年。从这个意义上说:信息越持久,世界越精彩!如果记录人类活动的档案信息能够得到长久保存,就能够为这个世界增加更多一份精彩。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保存组织】相关文章:

安全保存05-14

保存策略05-15

保存温度07-05

自动保存07-23

资料保存07-24

资源保存09-07

低温保存09-07

先行登记保存08-03

保存图片教案08-16

传承和保存论文05-25

上一篇:政府环境规制下一篇:企业信贷风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