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实务范文

2024-08-23

社会工作实务范文(精选12篇)

社会工作实务 第1篇

笔者在上海市杨浦区社会福利院实习的过程中, 发现机构中的专业社会工作者都遇到过一些伦理困惑。福利院中的社工在开展工作时需要考虑到案主的特殊需求, 社工为了满足服务对象的特殊需求又将面临伦理困境, 社工接下来采取何种行动将对服务效果有着显著的影响。与此同时, 笔者也曾在上海市救灾站实习, 对于救助站里的社工对待社会弱势群体的方式表示出困惑, 社会工作价值观要求社工遵守案主自决原则, 救助站的服务对象由于本身的受教育程度不好, 案主的一些抉择对其自身发展并不利, 同时我国的救助体系还是存在行政性质, 因此社工在制定服务方案的时候, 需要充分考虑案主利益和遵从机构决定两者之间的权衡。

笔者认为, 社会工作伦理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加之个人兴趣, 并且结合学习经历来看, 以目前高校社会工作教学来看, 大部分院校重实务轻理论, 没有专门设立社会工作伦理课程, 缺少对伦理困境的思考与训练。基于上诉情况, 笔者认为弄清伦理困境的内涵和类型, 并在其基础上理解伦理困境的判断模式极其重要。

二、社会工作伦理困境的内涵

笔者在查阅文献的过程中, 在整合前人观点的过程中总结出笔者对伦理困境内涵的理解。

首先, 关系引发的伦理困境。在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 社工会处于一系列的关系之中, 如社工与案主及案主系统、同事、机构、社会等复杂的关系, 而这些错中复杂的关系在协调过程中会出现顾此失彼或不能两全的情况, 于是就导致了伦理困境。

其次, 价值观冲突导致的伦理困境。由于不同个体间价值观念不完全相同或者观念对立导致价值观冲突的伦理困境, 正如Gold stein (1973) 把社工定义为“满载价值的个体”, 形象地说明了社会工作专业与价值观的密切联系。

再次, “两种善的伦理力量冲突“。社会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面对需要在两个或者多个善的伦理力量中做出抉择。例如, 社工为弱势群体提供专业服务的时候, 社工首先要考虑弱势群体的基本利益, 但是社工在维护弱势群体利益的同时有义务不损害社会他人的基本利益, 在实际情况下, 二者的利益经常发生冲突。此时社会工作者应当如何抉择呢?

最后, 当社工在实际工作中面临问题特别是伦理问题的时候, 专业技巧和知识并不能解决这类问题, 没有对于社会、专业、案主的高度的道德责任感, 就不可能承担起社会工作的职责。

三、社会工作伦理困境的分类

关于社会工作伦理的分类, 国内外学者对其分类各有不同。国际上, Reamer对伦理困境的分类可以概括为直接和间接实务工作中的困境以及机构同事关系的困境。笔者认为, Reamer的伦理困境比较系统且全面地概括了伦理困境的各个方面。

国内学者也尝试着将伦理困境进行分类, 其代表性的观点是罗肖泉和尹保华以及徐震提出的。罗肖泉和尹保华认为, 社会工作伦理困境表现在四方面:一是社会价值与专业伦理的冲突;二是专业伦理内部的冲突;三是专业伦理与工作者个人价值的矛盾;四是工作者个人价值与案主价值的冲突。而徐震把社会工作伦理困境归纳为决策困境和结构困境。决策困境表现为保密的程度与情况、自决的权利与尊重、自由意志与环境、协助的方式与选择。结构困境表现为:一是弱势个体与强势社会的冲突;二是案主需求对科层制的矛盾;三是专业伦理与个人伦理的分际;四是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

针对上述分类标准, 一些学者从整体上将社会工作过程中的伦理困境依据其特点划分五大类: (1) 目标冲突所造成的伦理困境; (2) 忠诚冲突所造成的伦理困境; (3) 责任冲突造成的伦理困境; (4) 角色冲突造成的伦理困境; (5) 利益冲突造成的伦理困境。

笔者从两个维度对社会工作进行了诠释。社会工作强调“人在情境中 (Person in situation) ”这一概念, 展示了社会工作对社会问题解决的双视角路径的介入。笔者将伦理困境分为两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是与个体有关的伦理困境, 第二个维度是与情境有关的伦理困境。与个体有关的伦理困境主要包括:

1.人的基本权利。一个基本的社会人所具备的隐私和自主自觉权利, 社工必须去遵守, 即使案主具有特殊性。但在真实情况中, 社工经常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而不能做到为案主绝对保密。比如, 当案主告诉社工, 他决定要对前夫进行人身报复, 为了保护第三者, 也同时保障案主的权益, 社工就面临着两难境况, 一方面社工需要对案主所提供的信息保密, 同时社工要尊重案主的隐私权, 另一方面为了保护第三者, 社工面临不得不揭露案主的某些秘密的风险, 这就违背了与案主所建立的专业关系。

2.专业介入与案主自决。案主的自决对于案主的成长以及恢复社会功能有一定的重要性, 而专业介入又是体现科学助人的理念, 以及以辅助案主成长为目的, 两者的共同之处都是希望案主成长, 重拾社会功能。一方面, 在本土化过程中, 中国根深蒂固的家长制与案主自觉格格不入, 这样的文化背景下, 强调案主自觉又会出现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受到质疑的情况;另一方面, 从专业角度出发, 案主的自我决定, 从专业角度看, 反而会加重案主面临的问题, 此时社工是尊重案主自决还是进行专业干预?

3.忠于谁。社工在工作过程中, 经常面临着多重的忠诚对象, 社会工作者面临着忠于谁的问题。忠于谁的问题可以反映出社工在服务过程中工作目标、角色、社会责任, 以及利益代表者等问题。

4.双重、多重专业关系。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中认为, 中国社会结构是一种差序格局。在中国, 社会关系是人与人之间联系的增加, 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按中国人的处事方式, “滴水之恩, 当涌泉相报”, 而如果社工拒绝案主的要求就会不利于专业关系的建立, 社会工作者就会面临违背专业伦理和如何建立专业关系的两难局面。

四、与情境有关的伦理困境

1.社会资源分配。在有限的社会资源中, 社工如何与权利部门争取社会资源, 或者将社会资源链接到案主, 社工不仅要考虑个人利益又要维护社会正义, 那么社会工作者应依据什么标准来分配有限的公共资源呢?

2.专业伦理与法律冲突。社工追求的是比法律更高的善, 很多情社工作者会面临法律、法规的不公正情形, 此时社会工作者要坚守更高的善良, 还是遵守法律、法规?

3.社工的实务服务与学术研究。有些一线社工既做实务又做学术研究, 他们在实务服务中会基于学术研究的目的和要求等, 在对案主的服务过程中进行一些特殊安排, 以达到学术研究的目的, 而不是治疗的需要, 这种特殊安排可能会对案主造成欺骗和伤害。

摘要:在实习过程中, 笔者深刻地领悟到社会工作伦理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灵魂, 社会工作者常常置身于各种伦理困境之中.本文通过对前人观点的梳理, 试图定义社会工作伦理困境的内涵及其主要伦理困境的相关类型, 以期使社工在实际的工作中遇到类似的伦理困境时能够知道如何解决, 并且为一线社工的行动决策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关键词:社会工作,困境内涵,困境类型,社会工作者

参考文献

[1]Charles S.Levy.DSW:Social Work Ethics on the line.New York.Norwood:The Haworth Press, Inc, 1992 (1) :20-21.

[2]顾东辉.社会工作伦理:视角、困境与应对[J].中国社会导刊, 2008 (9) .

[3]罗肖泉.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伦理困境[J].广西社会科学, 2003 (9) .

[4]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社会工作实务 第2篇

1、所谓模式是指对现象所做的总结和概括,是以一种结构性、广泛性和一般性的方式描述事物运行发展的过程,是将现象具有的共同元素进行提炼和概括后的一种抽象,它能够为行动提供指引。

2、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是对社会工作实务活动共性的概括,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涵盖了社会工作实务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系统。

3、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

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是关于“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的理论,包括人们生活所处的各个社会环境系统的理论,重点放在个人、群体、社会和经济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上”。社会工作者为了评估和解决人的问题:必须了解人在每个发展阶段的需要和资源,同时也要了解在不同的文化中,人们如何认定和满足这些需要,包括人们生活中的各个社会系统(个人、家庭、群体和社区),以及社会系统是如何推动或阻碍人们保持与获得健康、幸福的理论和知识。②系统理论

社会系统理论就是一个具有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社会组织,系统的每个部分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社会秩序。社会系统论重视分析社会系统内部和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这些相互作用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系统理论分析组织、政策、社区和群体对个人的影响,认为个人处于环境中的各种系统不断的相互作用中。社会工作的目的就是要改善服务对象与其系统间的相互作用的形态和性质。在系统视角下,个人、群体、组织和社区的环境系统是社会工作者介入和改变的场域。系统视角的社会工作实务强调:(1)注重个人的整体性和完整性;(2)强调社会系统、特别是家庭系统在塑造和影响人的行为及生活状态中的重要作用。(3)注重运用社会资源,包括正式和非正式的社会网络资源帮助个人、群体、组织和社区解决问题,满足需要。系统视角下的社会工作实务对服务对象问题所持的观点:

一、问题形成原因的分析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疾病医疗模式或心理病理模式,即不再是一种个人归因。其问题的产生是内部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即采取“社会病理”模式,既考虑对象外在环境中的社会支持网络和情况,也考虑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均问题,以及人们所处环境与社会制度的限制或不公平。

二、对个人问题的评估,焦点不仅在于服务对象个人内在生理或心理的行为特征层面,而且涉及与服务对象问题相关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等各层次相关的外在环境的特质、功能和运作情况。

三、服务对象问题的相关层面或系统的各部分是动态的。

四、服务对象问题的处理需要采取周延和连续的整合观点。③生态系统理论

生态系统理论与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人在情境中”的观点一脉相承。栖息地是指人生活的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生存空间是指人在社会所处的地位和扮演的角色。滋养性环境能够在适当的时刻和方式下提供必要的资源、安全和支持,以增进社区成员的认知、社会及情绪发展。如果人面对生活压力又缺乏 社会支持,便会出现严重沮丧,甚至产生偏差行为,这种环境是不友善环境。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个体需握有取得资源的机会,否则无法建立自己的生存空间。适应良好与病态、偏差等问题无关,而是天时、地利、人和下的成功交流,适应不良指的是个人的需求和环境提供的资源、支持之间无法搭配调和。生态系统理论提出人类的发展公式是D=F(P。E)即发展是人与环境的函数,主张个人的发展是主动的、有目的和目标的,人会为自己做最好的决定及选择。生态系统工作切入点:1)微观系统指个人在亲密情境下的人际关系活动形态与角色扮演,它包括影响个人的生物、心理和社会系统。2)中观指小群体,包括家庭、工作群体和社会群体。一是中间系统,两个以上的系统间发生关联,二是外在系统即两个以上的关联系统发生关联。3)宏观系统包括组织、机构、社区和文化。生态系统理论强调社会工作的目标是使个人、群体、组织和社区能够适应环境的要求。据生态系统理论的观点,社会工作将焦点放在:一是促进人们的成长和发展,二是增强人们适应环境的能力,三是先移除环境对人和群体的阻碍,四是增加社会和物理环境对人们需求的响应和营养成分的提供。

生态系统理论下工作实务的任务,生态系统理论说明,个人或家庭问题产生的根源不单纯是个体内在原因,很多情况下是由于环境资源的不足与障碍,是多种因素互动而形成的。

一、人与环境的调和程度,二、环境的品质,三、生活中的问题。社会工作实务干预的目标在于:一要增强个人和群体的能力,二要聚集于加强或建立社会支持。通过对环境进行干预,从而增进人与环境的调和度。社会工作的功能就在于增进个人、家庭、群体的需要与环境中的支持资源的两相调和度,同时兼具直接服务和宏观干预两个层次的专业功能。直接服务重在通过环境工作提升个人应对环境压力的能力,满足发展的需要。间接服务是在社区、组织及政策倡导等层面发挥专业功能。④优势视角和增能理论

(1)优势视角认为,每个人、群体、组织和社区都有其内在的能力,包括天赋、知识、社会支持和资源,只要存在适当的条件,就可以建设性地发挥自身功能。优势视角的宗旨是:动员服务对象的力量(天才,知识、能力和资源)来达到他们自己的目标和愿望。都要立足于发现和寻求、探索和利用服务对象的优势和资源,协助他们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梦想,并面对他们生命中的挫折和不幸,抗拒社会主流的控制。优势视角的优点在于它有分析、探索和发展服务对象自身的优势和能力,也在于它为服务对象培养那些能够解决他们问题的环境资源,协助他们达到自己的目标以及满足他们自己的需求。社会工作的角色是帮助对象自我增能。优势视角认为:个人和社区的优势是可以再生的、可以发展和可以扩展的资源。优势视角强调:1)每个人小组家庭都有优点,都有他们内在和外在的资源。2)创伤疾病可能是伤害,也可能成为挑战和机遇。3)个人和小组家庭潜能是无限的,4)社工与服务对象协作才能更好提供服务。5)每一种环境都充满资源。优势视角将增能建立在五个理念之上: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对扩大对象能力的优势的强调;关注个人或家庭与环境;将对象视为积极的能动主体;将个人的精神指向一直受到剥夺和压制的人群。社工的角色不是为他人增能还是帮助人们自我增能,社工要避免以一种父爱主义的姿态与服务对象沟通。优势视角提供另外一种态度:个人和社区的优势是可以再生、可以发展和可以扩展的资源。

4.系统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强调个人和群体、组织以及社区的需要和问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即有内部原因,也有其外在的诱因。

5.内外影响力范式试图解释为什么对相同的处境每个人会有不同的反应行为,协助社会性工作者理出其中的头绪。基本假设是人自身及其环境中生成的各种力量促成了他用某种方式行事,即内部力量与外部力量等各种力量的交互作用导致的行为。

6.生命周期理论观点,通用过程模式的社会工作实务要求有系统地、全面地思考个人或者群体在成长与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找出影响个人或群体的内外因素,进而给予协助,消除影响人们成长和发展的那些个人和社会因素。7.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的基本要素:个人或系统完成生命任务的条件与资源;个人或系统与资源系统的互动;个人或系统的困难与社会问题的关系。(1)非正式系统:家庭、朋友、邻居、同事、亲戚等。非正式系统资源能够提供物资与精神的帮助,情感支持,建议、信息,或直接提供具体服务和资源,如帮助照顾孩子、料理家务;临时性帮助,如借与钱财。(2)正式资源系统:一种是群团组织,如工作单位、各专来团体、群众组织及各种协会等。另一种是社会性资源,如学校、医院、各种社会服务机构、派出所。

8.通用过程模式的特点:

一、强调助人是一个过程。改变必须是一种主动与自发的过程。必须启发与促进对象内心的动机与愿望,使改变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二、运用综合方法。

三、工作过程阶段化。

四、工作任务阶段化。

五、整合的价值观。

发展性社区社会工作实务模式探析 第3篇

关键词: 社区发展; 发展性社区工作; 社区实务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23X(2016)01-0012-07

无论时代和社会结构如何变迁,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如何改变,社区依然是构成整个社会系统的基本单位之一,也是一个由个人、家庭、社区组织乃至各类社会机构团体等次系统集结而成的独立系统。一方面,社区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聚居地,承担着经济生活、社会化、社会治理以及社会服务保障等多种功能,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反映社会运作的机制,凝结着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另一方面,由于儿童、青少年、老年人、妇女及身心障碍者等社会服务人群的出现,他们大多生于社区、长于社区、甚至终老于社区,因而社区又与整个国家的社会福利政策以及社会服务体制有着互为一体的关系。为了广泛地满足居民多元化的服务需求,改善社区居民生活和环境的品质,促进各个地方与整体社会的繁荣与进步,自18世纪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以来,各个国家莫不借由推展各类社区工作来培养基层社区民众民主参与、自助自决与邻里互助的力量,尝试通过社区发展和社区建设来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繁荣发展。

一、社区发展与发展性社会工作

社区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题中之义。社区发展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F·法林顿1915年在《社区发展:将小城镇建成更加适宜生活和经营的地方》一书中提出的;1960年由联合国出版的《社区发展与经济发展》一书中将社区发展定义为,社区发展是一种过程,即由社区居民通过自己的努力与政府部门、社会福利服务机构的积极配合,共同去改善社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等环境,从而在整体上提高社区的发育程度,进而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1]“社区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起源于落后或发展中国家,所提出的重要意义在于直指贫困问题,旨在改变贫困落后的状态,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演变成为联合国所倡导的一项世界性运动,目的是结合国家政府及社区的力量以改善人民的生活福祉,重点在于鼓励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以及国家建设,强调社区自助与互助精神,运用和调动社区本身的资源以提高生活素质与水平。

进入20 世纪90 年代后,为回应新自由主义对制度性福利的挑战,米奇利等学者把发展观点引入社会福利领域,逐步形成发展性社会福利理念,同时在社会福利的传递系统、社会工作领域逐步形成发展性社会工作取向。[2]米奇利所强调的在社区层面进行的发展性社会工作的探索主要有三个方面[3]30-55:(1)在理论方面,发展性社会工作强调变迁、优势视角、增权等概念,注重社区整合与正常化,其直接目标是促进社会工作服务对象整合于社区;(2)在实务方面,发展性社区工作促成服务对象在社区生活所有层面的融入,注重社区经济的发展、社区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社区文化的发展,经由社区居民自助互助精神的培养和互动,增强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3)在工作技巧方面,强调动员当地社区居民从事发展性计划的社会工作技巧,包括协助动员当地的地方领袖并培养其领导才能,强调社区能力建设和社区问题解决。

因此,从社区发展的角度去回应居民的需要,采取“发展性”模式的工作方法来建立支持性社会关系网络,增加国家与政府同社区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能动性和参与积极性,以提升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这对于既是发展中国家又有着广阔“社区”土壤的中国具有重要意义,也成为了当今中国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的重要途径。而这无疑为发展性社会工作在社区层面的介入提供了更广阔的活动空间,从而给专门从事社区发展的社会工作者带来了曙光和契机。在这一过程中,发展性社区工作者秉持社区发展性的社会工作取向,从社区本身出发,扎根于社区,动员和整合社区的资产、资源、优势和能力,促进社区建设和社区进步,协助社区居民组织起来参与行动。通过自下而上的形式,评估社区的共同需求,协调、整合和利用社区内外部各种资源和力量,采用自助和互助的方式,以达到解决社区问题、增强社区归属感和凝聚力、提升社区居民生活水平的目标,促进社区居民协调发展,进而从整体上提高社区的发育程度,建立和谐的关怀型社区,最终实现和谐社会。

二、发展性社区社会工作实务模式讨论与社区实践运用

在总结其他学者对于发展性社区社会工作探究的基础之上,结合当前在社区层面发展性社会工作的实务内容和实践,笔者试图在实务领域的层面上梳理和建构一整套发展性社区社会工作的实务模式,从“个人层次——经济层次——社区层次——社会层次”出发,搭建发展性社会工作的社区发展模型(见图1)。从中对发展性社区工作进行深入探讨,从而回应米奇利在社区发展性社会工作取向的探索。

在发展性社区社会工作实务模式里,第一层次是个人发展层次,也是最基础的层次,主要强调以人为本。发展性社区工作主要回应的是社区中的个人需求。这一层次主要包括知识普及、能力建设和意识提升层面等,是发展性社区工作在微观层面实现的“助人自助”。第二层次是经济发展层次,主要强调以资产为本。发展性社区工作主要回应的是社区中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需求,直指社区的贫困问题,旨在改变社区居民贫困落后的状况,提升其物质生活水平。这一层次主要包括实物、资金和社区社会企业的建立层面等,是发展性社区工作在中观层面所实现的“助人自助”。第三层次是社区发展层次,主要强调以社区为本。发展性社区工作主要回应的是社群和社区的需求。这一层次主要包括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社区领袖的培养以及社区互助支持网络的建立等,也是发展性社区工作在中观层面实现的“助人自助”。第四层次是社会发展的层次,这是发展性社区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最后一个层次,也是最高层次,主要强调以社会需求为本,回应社会问题。个人需求、经济需求和社区发展需求得到极大满足,上下贯通并相互发挥作用,从社区治理上升到社会治理并达到善治的目的。社区中的经济、政治、教育、文化、卫生、福利等事业都能实现长足发展,社区居民的意识、能力和生活水平得以提升,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得以加强,和谐共荣的社区氛围得以形成,社区事务和社会事务得以积极参与,患难相恤、守望相助的社区文化得以实现,最终实现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福祉,是发展性社区工作在宏观层面所实现的“助人自助”。endprint

需要注意的是,这四个层次虽然内部存在层层递进的关系,但在发展性社区工作的实务模式里每一个层次并不是单一独立的存在,也不是逐一被满足后递进的线性关系,而是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发挥作用的关系。一方面,个人、经济和社区发展层次相互影响,并上下贯通才能真正促进社会的发展,而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又能够反作用于各个层次,使得各个层次本身得以提升,从而促进各个层次之间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发展性社区社会工作实务模式并不是臆想,而是在现有实践和具体的社区实务工作中都能探寻到发展性社区工作的痕迹。如果能够把彼此串联起来,共享经验和相互借鉴,形成一个完整体系的模式,无论对发展性社会工作和社区工作本身,还是对现实中的社区发展乃至社会发展都将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一)个人发展层次:以人为本,注重社区居民能力提升和社区参与

1.知识普及层面

个人发展层次是发展性社区工作中最基础的层次,而知识普及又是发展性社区工作实务中最基本的工作。这一层面在19世纪初的南方地区发展。新中国建立初期,梁漱溟、晏阳初和李景汉等老一辈社会学家针对中国农村社区进行开发民力、平民教育和乡村改造等乡村建设运动中体现得最为明显。他们都开展实施了“群众识字”方案和贫民教育运动,主要通过识字训练以及各种农业知识的普及,引进现代农业技术,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以及社区中心、学校与诊所的创设。而到了现代的城乡社区,知识普及除了传统知识技术的普及之外,主要以成人教育、老年大学等形式呈现。比如在社区中开展成人技能培训班,举办各种知识普及的讲座(老人身心健康、卫生、孕产与儿童保健等内容)和进行社区知识文化的教育、社区科学知识的教育普及等。知识普及不仅能够超越其他部门所提供的传统补救式服务,更重要的是为之后其他层次的发展打下了坚实良好的基础。

2.能力建设层面

能力建设是个人发展层次中的重要一环,包括整合资源、组织协调、方案规划、建立网络和政治领导能力等。发展性社区工作者需要通过赋权与增能的方式来促进社区居民的参与和能力建设。一是将社区治理的权力下放或授予社区居民,倡导社区“自下而上”进行自我决策,让社区居民决定社区的公共事务。二是使居民具有能力。社区居民通过人与人之间、社区与社区之间的讨论和互动,增进其改善社区的信心和实际操作能力。三是激励并提升自我效能。通过增强权能的方式,唤醒居民潜在的社区意识,鼓励居民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参与社区的行动,激发居民对社区切身问题的关心和重视。因而,社区能力建设的具体手段主要是通过社区教育和管理培训的形式实现,提升社区居民、社区组织和社区整体的能力。例如,在实践中开展的就业培训、能力提升训练、职业发展规划等针对不同居民需求的能力发展,将被视为发展性社区工作在个人发展层次上的一个重要途径。

3.意识提升层面

发展性社区工作是一种组织和教育社区居民的工作,其目的在于鼓励社区居民参与和社区发展相关的工作,通过运用社区资源,采取社区行动,来推进社区建设,促进社区进步。这些组织、教育、参与、协调和自助互助等策略的有效运用需要依赖于社区意识的凝聚和提升,需要他们形成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因而,在发展性社会工作的实践领域需要增进社区居民彼此互动的机会,提升社区居民的社区意识。例如,发展性社区工作可以通过社区各种活动的举办(大型社区拓展活动、社区探访活动、文娱趣味活动、社区摊位游戏活动、社区室内小组活动等),增进社区居民对于社会工作专业和发展性社区工作者本身的认同,增进社区居民之间的沟通,增加相互了解及互助合作的机会,最终发展出社区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成社区意识。

(二)经济发展层次:以资产为本,强调资产建设,培育社区资本,促进社区经济发展

1.实物层面

对于社区经济发展来说,实物层面是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发展性社区工作者要组织、协助和指引社区居民完成具体的实质性的工作项目或解决具体的社区问题。例如社区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比如社区桥梁道路建设、社区水利设施的建设、社区垃圾处理、社区供电设施建设、社区房屋道路的规划、社区绿化公园维护、社区活动设施、社区福利服务设施,等等。而发展性社区工作者除了在实物层面进行以上的尝试和努力之外,香港食物银行也许会给发展性社区工作带来不同的启示,同时增加了实物层面的社区服务内容。在面对社区贫穷及饥饿问题时,香港的“食物银行”从贫穷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出发,向超市、食铺和富裕家庭等地收集临近保质期的食物。针对低保、低残、流浪等弱势群体和经济困难人士,为他们提供暂时性的膳食支持,减缓贫困问题,维护粮食安全,实现减少资源浪费和环保节约的目的,有助于社会稳定,缓和社会矛盾,实现社区发展乃至社会的整体发展。

2.资金层面

资金层面是社区经济发展层次中的一个核心层面,也是以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模式的重要体现。发展性社区工作者要想实现社区的经济发展,必须经由这一层面才能得以实现。在资金层面促进社区发展的尝试中,早有学者涉及并进行探索。例如,现金转移支付、“小额贷款”的方式发展可持续生计、社区经济的利用开发,等等。美国学者谢若登教授于20世纪90年代初倡导的“以资产为主的社会福利政策”和“个人发展账户”无疑是重要代表。[4]个人发展账户的理念不仅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贫困状态,更为重要的是,积累资产本身对穷人的心理促进、意识提升以及行为方式的改变等均具有巨大的潜在作用,有助于促进其长远生计的维持。在社区发展实践中,扶贫领域普遍开展的小额贷款、“母亲水窖”项目和社区个人发展账户等都是非常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3.社区社会企业层面

社会企业是一种新型的社会组织形态:它以社会责任为使命,以商业运营为手段,同时创造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从而达到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是一种将生产与福利相结合并使其相互促进以实现共赢的组织形式,其灵魂是“助人自助”。[5]发展社区社会企业是对发展性社会工作实务的新拓展,社区社会企业是立足于社区的社会企业,是通过企业策略以及商业运作的手段,达到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和谐发展目的的社区服务组织。在发展性社区工作实务中,香港的母婴康逸协会有限公司(社会企业)是社区社会企业的代表。[6]该社区社会企业向较为贫困的社区妇女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提供就业岗位,创造就业机会,培训其成为月嫂,为婴幼儿和孕妇提供家政服务。强调社区资源网络的建立和资源共享,承担社区责任,促进社区就业和社区发展。但是,社区社会企业在国内还处于萌芽阶段,它的成长以及社区建设功能的发挥还需要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及发展性社区工作者的不断发掘。endprint

(三)社区发展层次:以社区为本,主张社区自助互助体系和社区支持网络的建立

1.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

发展性社区工作视域下的社区社会组织相比传统意义上的概念有所延伸,在这里更强调以满足社区居民生计发展需求的居民自助互助工作坊和合作社形式为主的社区社会工作组织。这类社区社会组织注重社会工作服务的发展性,突出服务对象的广泛参与和能力提升,实现助人自助下的可持续生计建设。最有代表性的是由陈涛等人所主持的绵竹青红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其在灾后重建恢复实践中,以团结社区、发展生计为核心,通过妇女手工作坊、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形式开展发展性社区服务,将其发展性社会工作取向引入社区生计发展项目之中,对社区生计发展进行了一定的探索。[7]同时,张和清、古学斌等人所主持的绿耕城乡互助社,将行动研究与社会工作本土情境相结合,在实践中推动当地妇女组建羌绣互助小组、鼓励当地居民组建种植养殖小组和民宿小组等,以推动社区可持续生计和民众自助与互助。[8]无论是绵竹青红还是绿耕的模式,都是在社区发展层面对于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方面的有益尝试和创新,都在社区实践中注重绿色发展的可能性,强调地区经济发展和地区生态发展的平衡与协调、城乡共同体的建立以及生计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与主流或者片面地强调经济发展不同,发展性社区工作注重地方性生计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将发展重新放到了人类活动的核心,最终回归到经济发展与环境、区域发展相互协调的层次,真正实现了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2.社区领袖的培养

社区发展是一种借由邻里团队组织运作,来引发社区居民持续参与社区事务的行动过程。在此过程中,一位或少数几位积极公正且具有人格魅力的社区领袖不但能够激励社区居民,给予其信心和动力,也能和社区居民一起开发资源,寻找发展机会,共担社区责任,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改变和社区建设。因此,作为社区发展的灵魂人物,社区领袖对于社区层面的发展性社会工作实务来说尤为重要,社区领袖的发掘和培养也将作为发展性社区工作者工作内容的重中之重。在现阶段的发展性社区工作实务领域,发掘社区领袖方面较为有代表性的是类似于“社区领袖之家”“社区领袖培养”的专业服务。以培育和发掘社区领袖为服务目标,通过开放空间、案例交流、参与式讨论、社区行动工作坊以及其他形式的主题活动,促进社区领袖之间的沟通交流、团结协作,培养社区领袖的综合素质能力,以形成多元参与的社区治理模式,实现联络感情、经验分享、互助成长和社区发展。

3.社区互助支持网络的建立

伴随着现代工业化、城市化和理性化而来的社区变迁,社区居民间共通性的减少和异质性的增多,使得我们很难再强求社区内部的统一和拥有共同的意识和价值观念。这就需要在社区发展层次注重社区自助互助体系和社区支持网络的建立,对于社会支持网络缺乏或羸弱的社区居民,发展性社会工作者应当协助其争取资源,消除影响其生活和发展的不利因素,针对其需求,利用社区这一个“动力场”来恢复信心、信念和动力,挖掘其优势和潜能,重新构建相应的社会支持网络和互助体系。使得他们能够获得组织或网络的信息、资源和支持,同时也实现自助式和互助式的社区发展。在此方面,香港“同路人社区互助网络计划”[9]可以作为有益参考。它通过互助网络的扩大带动了社区人际关系的重新构建,是链接社区并实现社区发展的一种新尝试,借由回应社区内贫穷及低收入人士的需要,开办以社区为本的社区互助项目,改善他们及其家庭的生活水平,并透过交换才能、技术和经验,互相服务,共营生计,重建自尊和生活意义,使得一个守望相助和睦邻友爱的社区得以重现。

(四)社会发展层次:以社会为本,个人、经济与社区层面的发展及相互之间的良性互动共同促进社会发展

社会发展层次是发展性社区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最后一个层次,也是整个模式的最高层次,从个人发展到社区经济发展再到社区发展最后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在这一层次中主要是以社会为本,回应社会问题和社会需求。当个人、经济与社区层面的需求得以发展并且相互之间的良性互动和上下贯通时,才能共同促进整个社会和谐有序发展。因此,在此层次中,以发展取向的社会工作服务应当采取以社会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策略,更强调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整合与综合运用,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积极性,利用社区内外部资源提升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改善其生活状况,解决社区问题,在更宏观的层面实现经济的发展、政治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等等。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培养居民互助合作的精神,协调社区力量以增加社区关系,提倡守望相助和邻里关爱,促进和谐的社区秩序,最终渐进式地实现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人类的福祉。

三、结论与讨论

从仅强调物质性的社区建设逐步演变为物质与精神协调互动的社区发展,再拓展为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发展,时间已悄然走过了一百多个年头。发展性社会福利政策与发展性社会工作紧密相连,其最大意义在于对民众福利的保护方式从被动型、事后补救型、消费型向积极干预型、促进型和投资型转变。而发展性社会工作在社区层面的介入并发挥重要作用将是未来社区发展的趋势。与传统的社区工作注重社区能力建构、社会服务规划或社区行动不同的是,发展性社区工作则既注重运用经济与社会投资,满足贫困社区的物质需求,又能够促进社区居民能力和意识的提升,既满足社区的精神文化需求,还能够建立一个患难相恤、邻里互助、睦邻有爱的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区。总之,无论在社区当中是以人为本、以资产为本、以社区为本,还是以社会为本,从总体上来说,都是以发展为本,这就是发展性社区工作的核心要义所在,一切为了发展,一切依靠发展。发展不应该仅仅只在贫困领域得以实现,其应有更广阔的内涵和拓展的空间,发展一样能够延伸到其他领域,在不同层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发展性社会工作在社区层面,特别在社区发展层面所做出的积极贡献和努力能够为社会发展埋下一粒种子,假以时日,在未来的某一天绽放出最美丽的花朵。

[1]陈涛.社区发展:历史、理论和模式[J].社会学研究,1997(2):18.

[2]马凤芝.流浪青年的发展性社会工作介入策略——以社会企业介入模型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14(3):32.

[3]MIDGLEY J,CONLEY A. Social Work and Social Development:Theories and Skills for Developmental Social Work[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30-55.

[4]冯希莹.社会福利政策范式新走向:实施以资产为本的社会福利政策——对谢若登的《资产与穷人:一项新的美国福利政策》的解读[J].社会学研究,2009(2):216.

[5]李伟,梁刘艳.社区社会企业的责任承担及培育发展[J].社会工作:学术版,2011(5):34-35.

[6]母婴康逸协会有限公司[EB/OL].[2015-04-03].https://www.mbaby.org/.

[7]陈涛,陈锋,王小兰.震后社区生计项目实践与发展性社会工作的探索——绵竹青红社工服务站的经验及反思[J].社会工作:学术版,2011(2):14-24.

[8]张和清,斐谕新,古学斌,等.灾害社会工作——中国的实践与反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9]香港同路人社区互助网络计划[EB/OL].[2015-04-03].http://www.ktmss.org.hk/node/710/.

社会工作实务 第4篇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了“高职教育应采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高职教育理念,要求高职课程改革要按照“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了实现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应采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方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和工作任务为载体,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社会工作实务》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课程,其理论知识和工作技能必须通过具体工作任务的训练加以深化,因此,很有必要对该课程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改革和设计。

一、课程整体设计

1、课程情况介绍

《社会工作实务》课程的设计是以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二年级学生为教学对象,班级人数30人左右,共64学时,授课时间安排在第二学年的第二学期。他们前期已经修完的专业课程主要有社会工作伦理、慈善工作实务、心理咨询和人际沟通,后续课程社会福利政策及应用和社区服务岗位顶岗实习。

2、课程性质和定位

“社会工作实务”是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一门核心能力课程,是实现社区社会工作者岗位培养目标的专业技能核心课程之一。

本课程主要是培养具有“爱人助人”的社会工作价值观,熟练掌握社会工作实务的操作技能,能够及时发现并回应社区居民的诉求,为社区居民提供不同层次的服务,进而提升社区整体形象的高素质技能型社会工作人才。

3、课程设计的思路

(1)校企合作共同开发

要实现“工学结合”,以工作任务为导向,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就必须校企联合开发和设计课程。我们在课程的设计过程中,多次邀请大连市民政局及部分街道、社区的一线工作人员分析岗位需求、能力需求和工作内容,让他们参与课程设计。

(2)以社会工作方法为主线设计学习情境

社会工作的过程有多种模式,为适应处理与解决社区社会问题工作过程,并方便学生进行训练,我们从社会工作的实践入手,按照工作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思路设计了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和社区社会工作三个学习情境。

(3)以社会工作的流程为基础设计教学单元

根据我们对社区社会工作的调查,社区工作者进行社会工作的主要流程是: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结案。所以,在课程的实际授课中,我们也是按照这六步法进行设计,以帮助学生通过通过反复的训练提高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4、课程目标设计

5、课程项目设计

按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以课程设计的原则为依据进行《社会工作实务》课程项目设计。按照社会工作的工作过程,将综合项目分解成三个学习情境,每个情境下设六个学习单元。如图所示。

以上三个学习情境,18个学习单元能够涵盖社会工作所有内容及其技能。这样就可以在保证课程系统性、完整性的同时,将课程所涉及的内容细分成若干个具体的技能和任务对学生进行训练。

二、课程内容设计

1、课程整体内容设计

依据《社会工作实务》课程的整体设计方案。同时,针对社区岗位具体任务,选用了相应的案例作为训练项目的载体。课程具体内容设计如表2。

学习单元教学内容设计

以第一个子项目“个案社会工作”中的任务一“接案”为例设计单元教学任务设计。

(1)学习单元教学任务设计

(2)学习单元教学内容设计

三、考核方案设计

本课程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关注了过程评价,强调了职业技能学习的核心地位。评价由三部分组成:过程考核占20%,实操考核占40%,理论考试占40%。评价的主体力求多元化,主要由学生本人、同学、教师、行业人士组成。

结束语

当然,对于一门课程的设计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行业的实际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只有这样,高职教学才能真正培养出符合行业需求和时代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摘要:《社会工作实务》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课程, 其理论知识和工作技能必须通过具体工作任务的训练加以深化, 因此, 很有必要对该课程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改革和设计。按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以课程设计的原则为依据进行《社会工作实务》课程项目设计。

关键词:社会工作实务,基于工作过程,课程设计

参考文献

[l]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2006 (11) 。

[2]戴士弘、毕蓉:《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3]邓恩远、卞国凤:《社会工作方法与实务》,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4]张跃西:《论高职教育与课程项目化》, 《光明日报》, 2007-12-10。

社会工作实务案例 第5篇

小孟,女,18岁,辍学3个月。小孟在儿童期的时候,行为能力的发展有点跟不上同龄儿童,容易摔跤,所以儿童期的游戏她都没办法参与。与此同时,小孟的语言发展方面比同龄人有更高天分,在读小学前,她已经看完了儿童简读版的中国四大名著,会背诵唐诗宋词还有诸子百家。进入小学以后,老师经常向家长反映,小孟上课不遵守纪律,喜欢“钻牛角尖”,质问老师到尴尬的地步,而且不接受批评。父母认为是孩子还小,是正常的,所以放任自流。到中学后,小孟不仅经常逃课,还习惯性对父母撒谎。居委会人员也反映小孟特别敏感,拒人于千里之外,不愿意和别人交往。

小孟父亲开了个公司,平时工作忙,对她无暇顾及,并且在老师“告状”后,如果说教无效,就痛打女儿一顿。小孟母亲要经常去照顾外婆,与小孟交流很少。经常觉得她什么都做不好,从小孟辍学之后怕她出去玩变坏,经常把她关在家里。

最近几天小孟大哭大喊,情绪较激动,不愿意见来家里玩的同学。母亲觉得这样下去也没有办法,所以电话求助社会工作者希望得到帮助。服务方案

一、与小孟及其有关系统建立信任关系

(一)社工能力评估:在接到小孟母亲的求助后,并且了解了小孟的大概情况,社工认为自己有能力接这个案子,不过有一点要避免的是,社工自身童年期也是不受到家里人的关心,注意避免自己价值介入,对小孟父母进行无意识的操控。

(二)方法运用:会谈法、文字记录法(soap法)

(三)建立关系具体步骤:

1.做好第一次会谈准备,拟定会谈提纲

(1)资料收集:需要收集到小孟基本资料(籍贯、年龄、性别、教育程度、职业等)、社会支持网络(正式、非正式)、生理状况(疾病史、成长大事记)、心理状况(智力水平、个性特点等)。

(2)会面安排:时间定在电话求助的一天后,地点定在社工事务所,并且保证等小孟父母来咨询时能够有一个隐私的环境,提前给同事打招呼,要求回避。

(3)会谈提纲:介绍自己,寻求小孟父母的自我介绍,确定目标和方向,了解家庭成员的特质,了解家庭发展史,了解家庭解决问题的方式,总结会谈并预测将会发生什么。

(4)注意事项:由于电话求助中孟母提到孟父工作太忙,所以假设孟父可能会“爽约”; 2.第一次:会谈

(1)时间:×年×月×日(2)地点:×社会工作事务所(3)对象:小孟(父)母(4)内容:介绍自己:“您好,我是主管家庭服务的社工小陈,主要是协助人们处理家庭困扰的,请您(二位)介绍一下自己和让您困惑的事,可以吗?”注意观察孟父孟母使用何种方式介绍自己、介绍家庭成员的,能大概了解自我评价、家庭成员关系怎么样;然后表明“保密”的相对性原则;简要反馈一下孟父孟母的期待,可能用到的语言是:“你刚刚说的那些是想达到......这样的目的,是吗?”;告诉他们社工的义务、责任和权利,然后澄清各自的角色。

(5)社工反思:家庭规则、家庭关系对每一个成员都有很大影响。父母的沟通方式、处事方式对小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且很期待小孟的改变。

3.第二次:家访收集资料(1)时间:×年×月×日(2)地点:小孟家(3)对象:小孟

(4)内容:利用情绪疗法平复小孟的焦虑激动情绪,鼓励小孟勇敢表达对自己的想法、对自己的期望、对父母的想法、对学习的看法、对学校老师同学的看法。

(5)社工反思:当表示出对小孟的同理心(如运用“我曾经也有过不开心、非常焦虑的时候”)时,小孟明显放下了心里防备,并且小孟表示,她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像别人家一样,能多关心她多和她说话,也表示希望继续上学。但是注意避免价值先入、评价案主的行为,如尽量避免这样的话语:“你应该......”“你这样做不好”等。

4.第三次:走访社区、学校收集有关资料 1)时间:×年×月×日

(2)地点:小孟所在社区、学校

(3)对象:社区居民、社区居委会、学校老师、同学(4)内容:挖掘小孟的社会支持关系网络。

(5)社工反思:最大的困难就是链接小孟的正式资源,因为这些资源都注重小孟的表面问题,对于她的深层次困难特质表现出不关心的态度。

5.初步预估

小孟出现的情绪激动问题、厌学问题以及人际交往问题都和家庭系统、学校系统以及自身生理发展有很大关系。

6.签订服务协议

在与小孟交谈后,以及征得了父母的同意,小孟愿意继续接受我的服务,我也愿意继续服务,所以共同签署的服务协议。

二、对小孟及其有关系统进行预估及专业判断

(一)方法运用:社会生态系统图(能清晰展现小孟所在系统的疏密关系)、DAC评估

(二)通过前期家访过程中的咨询、观察,将收集到的资料按照个人资料、环境资料和社会环境分类,了解小孟的硬件与软件资料、家庭的静态与动态资料(成员、角色与互动、家庭规则、家庭关系等)、正式与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

(三)预估具体方面 1.对小孟自身系统的预估

优势:(1)从个性看,小孟个性独立、坚定,有自己的主见,敢于对家长当面提出和坚持自己的观点,表现出比同龄人更勇敢、坚定的气质;(2)从感受性看,小孟对身边发生的事情以及学习的知识有比较高的敏感性,善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从深层次说,小孟渴望能通过提问的方式加强与身边人的交流,自主性的接受一些知识经验;(3)从个人能力看,小孟在口头和书面表达方面很擅长;从小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记忆力惊人,理解力也非常好;小孟心智方面发展较同龄人提前,这和父母对她较少关心的表现有很大关系。

困难特质:(1)生理发展角度:小孟刚出生时因为出现过短暂窒息的情况,可能对其大脑神经系统发育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动作协调能力发展不足,身体平衡和肌肉控制不理想;(2)人际交往方面:由于缺少玩伴、童年期的游戏经历,所以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方式比较欠缺;小学阶段表现出对于一些学龄儿童的规则和规范不太适应,这和童年期的成长经验有关;(3)个性方面:过于执着和强调“自我的感受和看法”,在处理问题时比较缺乏弹性和灵活变通的能力。

2.对小孟所在家庭系统的预估 优势:(1)家庭结构:家庭结构完整,父母都有稳定的工作,创造了一个较为优越的物质生活;(2)教育方面:重视小孟的早期教育,表明对小孟的期望较高;(3)动机方面:对于小孟的改变持积极态度。

困难特质:(1)关注点:父母过多在意满足小孟的物质条件,对于孩子内心的感受和想法和解不多;对小孟出生时短暂窒息的后遗症没有足够重视;(2)教育方面: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忽视了儿童期的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3)人际交往:从社区居民及社工观察得知,父母双方的交流沟通方式非常僵化,不利于小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4)处理问题方式:父亲对于小孟的“出轨行为”问题,采取暴力手段来解决,这对于父女关系、小孟个性和行为处事能力都有影响。

3.对学校老师和同学系统的预估 优势:(1)老师:从对学生的管理层面说,态度都比较积极认真,能及时与家长沟通,希望家长能够配合共同教育;(2)同学:有几个同学明确表示愿意成为小孟的朋友,希望自己能够为小孟的改变尽一份力。

困难特质:(1)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公正,认为学生对于课堂上的追问就是不守纪律、不尊重老师;(2)在访问班主任时发现,“贴标签”现象很严重,总是会因为一些小事把一部分学生定义为“坏学生”;(3)因材施教不能得到很好的实施,学校职能没有很好体现。

4.对社区及其他资源体系的预估

优势:在走访中发现,亲友系统、社区支持系统中,都有一部分人关注小孟及其家庭的成长,包括社区工作人员、亲戚、新闻媒体等。

困难特质:没有人专门从事协调和整合的工作,再加上“好奇心”、“八卦心态”的存在,使得“关心”有点变质,也很难保证处理问题的隐私性。

三、与小孟共同制定服务计划、介入手段和签署服务计划协议书

(一)目的:改善小孟的生理功能上的不足;加强小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让小孟能够理性分析自己,对自己有一个较为正确的评价。

(二)服务模式:行为主义理论、优势视角理论、生态系统理论

(三)具体服务步骤: 1.初期

(1)目标:通过肢体训练改善小孟的肢体协调能力,提高身体平衡能力

(2)服务模式:行为主义理论(认为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服务对象的不适行为进行治疗或矫正)、埃里克森的人生八阶段理论(自我同一性对青少年社会化任务有重大作用,在生命每个周期都应该完成每个阶段的社会化任务,否则会导致内在的连续感断裂)

(3)介入手段:间接介入(协调医务社工,联系医院资源)(4)频次:每周一次(5)地点:×医院

(6)协同人员:医务社会工作者(机构资源链接、不同领域社工合作)、肢体矫正医生(7)社工反思:生理方面的健全发展对个体的心理有很大影响,小孟在接受治疗过程中,极其认真,她对于儿童期的游戏达到一种迷恋的程度,随着她肢体协调能力的进步,她更加渴望去体会游戏带来的乐趣,但是到后期我们发现,她对儿童期的“游戏迷恋”已经开始减弱,我想,这个阶段的成功过渡对她心理的“缺陷感”有很大积极作用。

2.中期

(1)目标:通过重建家庭沟通模式、家庭规则和父母沟通方式来改善小孟的人际交往关系,提高她的人际交往能力

(2)服务模式: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人本治疗在萨提亚模式的理论中扮演基础性角色,认为家庭成员的改变是家庭关系稳固的关键。在介入的案例中,萨提亚不断扩展了自我价值内涵、家庭系统理论,形成了基本三角关系、家庭重塑、沟通姿态等主要理念。)

(3)介入手段:直接介入(通过角色扮演使父母认识到他们的沟通模式存在的不足,以及由此对小孟带来的负面影响,并通过“家庭作业”手法给小孟及其家人布置任务,这不仅能够巩固服务效果,而且能对家庭规则、家庭关系的重塑自主能力有积极作用;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作为每一个子系统,对家庭其他成员都有影响。)

(4)频次:每周一次(5)地点:小孟家

(6)协同人员:机构另一名社工(做记录、观察)3.后期

(1)目标:通过社会支持网络的连接发挥小孟的记忆能力和学习能力,增强小孟的自信心,对自己有全面的评价

(2)服务模式:优势视角理论(我们应该看到服务对象身上拥有的资源,并且有效利用,从而促成她的改变和发展。)

(3)介入手段:直接介入和间接介入结合(与小孟父母沟通,让他们多关注小孟的优点,并且重点培养,不仅能增强小梦自信,也能激励她继续学习;联系学校,共同挖掘小孟的记忆力,为小孟的发展尽一份力量;联系同学,鼓励他们多与小孟交流交往,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联系当地社区,为有相同困惑的家庭开展小组,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4)频次:每周一次

(5)地点:×社会工作事务所

(6)协同人员:学校老师、社区工作人员等

注:服务中可使用的技巧:观点重构、当面对质(当小孟的行为感受和语言不一致时)、直接应对(探索小孟的经历、对我的感受、对我们之间的关系都可以坦白询问)、提醒结案(要经常性的提醒小孟实现目标的时间进度以及截止时间,促成她加快改变)、随时记录(SOAP记录法,对状态的主客观评估、协议的修改部分都要及时记录)

(四)签署协议书

和小孟及其父母简要精确的回顾和案主达成协议的内容,如工作、目标、行动方案、任务和行动步骤以及评估方法。在与小孟及其家人一起商量后,对于服务计划没有异议,并且愿意接受进一步服务,所以签署了协议书。

注:由于介入手段具有社工隐私性,所以签署的那一份协议书是不包含“(3)介入手段”这一项的。

四、介入行动及策略

注:以上服务计划包含了介入手段及策略。

五、服务过程、效果评估和社工自我评估

(一)服务过程评估:

1.评估内容:服务进程是否按照计划进行,是否符合案主的阶段性需求,资料的完整性 2.评估手段:基线测量法(在对小孟每次服务之前测量一下,然后服务之后需要再测量一次)

3.评估指标:小孟的情绪焦虑程度、肢体协调度(医务社工提供)、家庭每天交流次数、与同学的交往次数、资料记录的完整度

4.评估人员:参与服务的所有社工

(二)服务效果评估

1.评估内容:介入目标、总体目标的完整度 2.评估手段:目标实现程度测量方法(制作小孟的目标核对表,罗列计划中定下的目标,使用等级程度进行测量)

3.评估指标:目标实现等级

4.评估人员:小孟、小孟父母、学校老师、同学、社区工作人员

(三)社工自我评估

1.评估内容:社工的服务水平、知识水平、反思能力、处事能力 2.评估手段:满意度测量(问卷——满意度)3.评估指标:满意度达到85%及以上

4.评估人员:机构督导、小孟、小孟父母、学校老师、同学、社区工作人员

六、结束服务

(一)结案具体步骤

社会工作实务 第6篇

关键词 社会工作 社区工作 职业能力培养

社会工作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它强调助人自助,以协助个人、家庭、团体或社会发挥潜能、调整关系,解决或预防各种社会问题为目标,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职业岗位。《社会工作实务》是目前国内大多数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群的核心必修课,旨在通过课堂教学与实习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专业技能,熟悉社会工作的个案方法、团体方法、社区方法、行政方法及一般的社会工作流程,能够在社会保障、社会福利、民政、司法、卫生等机构和社会团体从事社会工作实务的应用型人才。从目前该课程开设的情况来看,不少高职院校的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也开设了社会工作的相关课程,但大多数院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与社会工作专业基本相同,甚至有的院校还沿用了本科社会工作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系,开设了个案工作、小组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等课程,作为对《社会工作实务》课程的细化与补充。笔者认为,作为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其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工作专业是有一定区别的,社会工作的课程对 本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养成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但是却不能全盘照搬,必须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职业岗位的特点进行该课程的改革。

一、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着眼于培养一线的社区实务工作者,具体来说,本专业主要面向基层政府、城乡社区培养具有社区管理与服务工作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具备从事城乡社区管理与服务实际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热爱基层社区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身心健康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在这一培养目标下,本专业的主要就业方向城乡社区服务中心以及居委会的专职社区工作人员。就目前情况来看,国内大多数开设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院校其培养目标及主要就业岗位与上述阐述是基本一致的。而这一培养目标和就业岗位与上述的社会工作专业是有明显的区别的。后者是以培养社会工作者为主要目标,其工作岗位为民政、司法、卫生、教育等各个机构和社会团体中的社会工作者。社区工作和社会工作在职业能力要求上有相同的方面,都需要从业者有较高的人际沟通、语言表达、组织协调和分析处理社会问题的实践能力,而《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满足了对学生这些方面能力的训练,因此无论是本科院校的社会工作专业还是高职层次的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大多都开设了此课程或与其相近的课程。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目前社会工作专业大多学制四年,招收本科层次的学生。作为高职层次的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学生无论是从生源质量还是人才培养质量上都很难达到社会工作者的要求。因此,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社会工作实务》课程要围绕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改革。

二、《社会工作实务》课程的定位

根据以上分析,对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开设的《社会工作实务》课程进行了重新定位。本课程培养具备社会工作核心价值观,熟练掌握个案社会工作、团体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等实务技能,能及时回应并解决社区居民服务需求,为社区各种人群提供专业服务,建立和谐社区,适应我国社区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帮助学生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养成社区工作者的品质与职业道德,初步具备运用专业知识分析社会工作问题的能力,并在社区工作实际工作岗位中能够与用社会工作的个案、团体、社区等方法,处理与解决相关社会问题。通过课程的学习,须具备在日常社区工作中及时觉察和发现社区居民的问题和需要,并能主动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对问题进行预估和分析,选择合适的介入策略,充分寻找利用有效的资源,解决社区居民的问题,为他们提供专业服务的能力,使工作更具有成效。

由此可见,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社会工作课程不可能脱离社区这个环境而独立存在,必须紧紧围绕社区环境中的工作任务进行课程构建。

三、《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模块构建

社区工作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分析和处理社会问题的实践操作能力,强调人际关系沟通技巧的训练和运用。根据社区岗位工作的实际以及上述课程的重新定位,对本课程进行了重新构建,建立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本的高职课程。以模块为单位,任务为基础将本课程内容以三个模块的形式表现出来,分别是走进社会工作、掌握社会工作方法、参与社会工作实务。第一模块以任务为导向,引导学生把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树立社会工作价值观;第二个模块是重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组织教学,主要涉及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通过大量的实训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三大方法进行实践;第三个模块主要是综合运用三种工作方法实践于三个常见的实务领域即家庭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和老年社会工作。以情景为导向来组织教学,如家庭社会工作中重点涉及夫妻关系个案和亲子个案的实训。通过这些任务的学习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组织协调、临场应变、人际沟通能力这是学生将来从事社区工作,面临繁琐复杂的事务所必不可少的知识与技能。

四、课程的实施

本课程的重点为第二个模块,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针对这个重点内容,在实际教学中采用了三种不同的教学模式。第一种是基于工作过程的模拟实战模式。这种模式主要应用于个案工作部分。在此种模式下,根据个案工作的工作过程,为完成六个子任务为主要目标,开展教学。与传统的社会工作专业的课程相区别,在本单元中没有过分强调个案工作的理论,而是重点放在了个案工作的会谈上,对于如何接案,如何维持会谈,如何进一步探索案主情况作为重点实训项目。这种训练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社区工作中能够有效的接待居民,针对居民的问题寻找妥善的解决办法。第二种模式是基于真实情境的互动体验模式。这种模式主要用于小组工作环节。由于小组工作比较抽象,很难用小组工作的理论来讲述清楚,因此主要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通过在班级组建真实的小组,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体验小组活动,获得自我提高。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全面参与为核心,进行教学做一体化的体验式教学。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由教师作为社会工作者,在学生中招募具有人际交往障碍的同学成立了“大学生人际交往调试小组”,通过组织各种小组活动,使组员的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其他同学也见证了小组工作的具体实施与活动过程。通过这种模式,学生能够亲眼见证小组工作的组织和开展,亲身体验到小组工作方法的无穷魅力。第三种模式是基于真案真做的自主学习模式,此模式主要用于社区社会工作部分。这也是在真实的社区工作中运用最多的社会工作方法。社区社会工作部分非常重视实践教学的作用,我们在济南历下区燕子山社区和甸柳社区建立实训基地,将课堂搬进社区,进行实地教学。另外,根据我院进行警务化封闭式管理的特点,还把整个校区作为一个真实的社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身边的真实案例作为工作任务,分三个阶段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第一阶段的教师引路确定了社区工作的目标,第二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制定并实施具体的工作计划,第三阶段由师生对社区活动进行共同归纳总结。此模式完全突破了传统的模拟案例的做法,更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每一级学生选择的案例也不尽相同。

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中也遇到了一些阻力,也有不甚成熟的地方,但是,传统教学中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对于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不能完全适应,需要围绕职业核心能力的训练不断进行改革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李华,女,籍贯青岛,研究方向为民商法学,地址山东省济南市二环东路6997号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讲师,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公共管理与技能系教师。

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伦理与关系 第7篇

韦伯试图探讨世界主要民族的精神文化气质与该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 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我们可以把资本主义与新教伦理这样联系起来——社会所尊崇的价值观合乎理性行动。新教伦理促成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特别是在原始资本的积累阶段。因为有合乎社会价值的伦理支持, 资本主义更为名正言顺。

那么什么是伦理, 合乎社会价值的伦理, 为我们所需要的伦理?

“伦理”一词在我国最早出自于《乐记·乐本》:凡音者, 生于心者也。乐者, 通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 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 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伦理, 事物的道理。这段话的意思是, 世上所有的音乐都产生于人的内心。音乐与事物的道理想通。所以, 只懂得声音不懂得音乐的人, 是禽兽。只懂得音乐而不懂乐理的人是普通百姓。只有君子才懂得乐理。

也可以这样理解, 只有君子才能懂得事物的道理。也就是, 只有君子才懂得伦理。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 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 资本主义精神与当时社会广泛推崇的价值观念 (也就是新教伦理) 相符合, 那么资本主义者也就是懂得了新教伦理, 资本主义家就是君子, 其行为也值得推崇。

对于伦理, 还有其他的一些理解。在美国《韦氏大词典》中, 伦理是一门探讨什么是好, 什么是坏, 以及讨论道德责任与义务的学科。从这里看, 伦理是一门学科, 需要去辨别探讨好坏, 而不是已经定义好的好坏。那么什么是好, 什么是坏, 什么有时道德, 又由谁来定义。

霍金认为, 伦理、道德是需要建构的, 而不是让人发现, 凭空产生的。从战争的角度看, 道德不以被侵略国家的价值来判断。从这里可以看出, 弱者、失败者是不掌握对事物好坏, 道德善恶的定义权。在书中, 霍金又指出, 想要得到战争的胜利, 需要道德的支持。站在道德至高点的人, 名正言顺。《论语·子路》中“名不正则言不顺, 言不顺则事不利。”所以, 要获得战争的顺利, 道德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现在我们所熟悉的“伦理”, 指在处理人与人, 人与社会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是一系列指导行为的观念, 是从概念角度上对道德现象的哲学思考。它不仅包含着对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处理中的行为规范, 而且也深刻地蕴涵着依照一定原则来规范行为的深刻道理。是指做人的道理, 包括人的情感、意志、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是指人际之间符合某种道德标准的行为准则。

二、社会工作实务伦理中的“关系”

在社会工作实务中, 我们总是强调要遵守社会工作的伦理规范, 那么究竟什么是社会工作的伦理规范。各国都制定不同的社会工作守则, 但是都基于同一目的:确使社会工作的使命所立于核心价值。反映专业的核心价值, 知道社会工作实务的展开。

在本文中, 我试图探讨社会工作伦理守则中的一则“亲密关系”。社会工作伦理明确表示社会工作者与案主之间是一种明确的专业关系, 社会工作者不得与案主建立除专业关系以外的任何关系。

“亲密关系”在伦理守则中被更多的强调为“性关系”, 社会工作者绝对不可以与案主发生性关系。但是除去性关系, 还包括其他的亲密关系, 比如说, 情感关系, 恋人。“恋人”这一关系, 因为案主大多是弱势群体, 在某一阶段, 某一方面遭受的情况与一般人有所差别, 使案主在情感上发生了某些变化。在这个时候, 案主容易对给予他/ 她帮助的社会工作者产生感情, 超出专业关系的情感, 也就是社会工作专业中所说的“移情”。移情指受助者将早期生活经验中对某个特定人士 (如父母, 或者前对象) 的特殊感受反应或投射到工作者身上, 将其视为受助者早年情绪生活的某个特定人来看待, 并将其情感和态度表现在专业关系上。一旦“移情”发生, 受助者会通过一些方式来表达, 比如说, 表白爱情, 希望从社会工作者身上获得爱恋情感的欲望。

那么为什么社会工作者与案主之间产生超过专业关系的情感是违反伦理守则的。首先, 社会工作的伦理守则是这样制定的。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建立的关系是专业关系, 所有的一切都是建立在专业基础上, 而不是出于其他。伯纳德·威廉斯在《道德运气》一书中提到“判断一件事的好坏, 要从事情原因、环境等可能性上判断, 不能但从事件本身看。判断原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道德运气。”威廉姆斯将“道德”与“运气”并置, 构成“道德运气”这个在他看来自相矛盾的修辞, 意在揭示道德免于运气的努力不可能成功。从道德运气的角度看, 为什么社工伦理守则中会出现在关系方面的规定。首先, 长期的社工实务经验告诉我们, 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产生超出专业关系的情感, 并不利于服务对象问题的解决。看来, 运气并没有站在情感那一边。然后, 我们从事情的原因角度来看。事情的起因, 社会工作者为什么会和案主接触, 从而建立关系。因为这是社会工作者的工作之一, 换句话说, 是一种工作关系, 而不是因为个人特质 (热心、善良) 而为之。用从一而终, 善始善终的说法就是, 工作关系开始, 工作关系结束, 结束后, 亲密关系还是需要避免, 社会工作者在实务时被要求不可以互留电话, 也是出于这样的目的。接下来, 我们从事情的环境方面来分析。环境方面的运气指向践行者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处境。从社会工作实务的角度来说, 也就是社会工作者面临的问题和处境。当社会工作者面临服务对象“移情”的问题时, 他应该做的是及时发现, 并转移服务对象这种情绪, 妥善处理, 如果实在不行, 把个案进行转介。所以, 无论是从事情的原因, 还是事情的环境来看, 社会工作者与案主产生亲密关系, 在道德层面上都是恶的。如果社会工作者与案主执意要这样做, 那么伦理是站不住的, 名不正则言不顺, 言不顺则事不成, 所以多半都是悲剧。

除去恋人关系之类的“移情”关系外, 还有一种普遍被大家忽视的关系, 也就是“朋友”关系。通常, 我们在接案的时候, 都需要得到案主的信任, 怎样快速得到案主的信任, 那就是与案主成为“朋友”, 虽然我们通常都是用“良好的专业关系”这类的词去避免误区。那么这样的“朋友”关系, 是专业关系, 还是私人关系。“拉关系”是绝大多数社会工作者会做的一件事, 为了做好个案, 为了获得更多关于案主的信息, 为了获取案主的信任, 我们又要更努力地拉关系, 使我们的案主更安全地“打开心扉”。一旦“朋友”这种关系形成, 社会工作者是否要承担朋友的一切责任。这与我们的专业关系又是相违背的。

从社会工作实务的现实情况看, 私人关系的建立, “朋友”关系的形成, 会容易出现矛盾, 产生更多的伦理问题, 比如说案主送礼物、请吃饭, 社会工作者应该以什么角色去面对和处理?另外, 社会工作者也与朋友不同, 社会工作者在下班后没有特殊情况, 没有必要去时刻关心案主, 也就没有办法随时为案主分忧解难。这样会给社会工作者带来更多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

社会工作实务 第8篇

善是贯穿于伦理学研究过程始终的一个重要问题。石里克在《伦理学问题》中讨论了伦理学的目的, 他认为伦理学问题是关于善的问题, 因为它在本质上是一种理论, 它的任务不是产生道德, 或者用道德去指导生活, 而是使善成为人类生活的现实, 规定、裁决善的意思。他认为善的概念不需要进行严格定义, 所以研究“善”这个概念的伦理学至多只能算是伦理学研究的准备。伦理学的真正任务, 应该是研究“善”这个概念的相关知识。

具体到社会工作的伦理中来说, 我认为“善”也涵盖了伦理内容的各个方面, 是各种伦理价值观念的基础。这种善, 我认为与助人自助的宗旨也是相互呼应的, 因为从本质上来讲, 这种善包含的内容不仅是社会工作者给予服务对象的光明和希望的力量, 也是社会工作者在实务过程中所收获的、沉淀在自己内心深处的善的力量。

在社会工作的专业领域中, 实务中的很多技巧都体现了善, 例如倾听、共情、同理、保密、自决、真诚、尊重等。只有怀有一颗善的心, 才能真正想案主所想, 了解他们的真实心境。

二、社会工作实务中善的抉择

在社会工作实务的过程中, 一线社工能深切的感受到善的力量以及重要性。最能体现善的就是作为社工对案主的同理心。真正做到这点真的很难, 因为每个人都在各自的文化体系中长大, 都有自己独特的一套价值观念, 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可能出现意见根本相反的情况。此时的社工要能做到价值中立, 接纳案主的价值观, 需要“善”来对不同的文化、价值以及观念进行包容和理解。

同时, 善的道德可以看成由一系列道德规范组成, 这些规范有不同的层级, 如金字塔一般。当我们解释某个规范, 我们说因为他是由更高一级的规范决定的。由此逐级推演直至最顶层的少数道德原则, 也就是善。

善的这种形态, 总会让人产生“善善与共, 天下大同”的感觉, 似乎作为道德的实践, 社会工作的过程是幸福的, 结果是甜美的。然而事实却总是不尽如人意。作为一线社工服务的人总是会在服务过程中经历到艰辛与苦涩, 因为在坚持善的大方向的道路上, 会遇到各种让人困扰的社会工作伦理困境。而同理, 是最常见, 且最能体现出善的意义, 也是比较难做到的一项。

同理不同于同情。同理能激发人们之间的联结, 而同情却只会把社工与案主的距离越拉越远。当案主内心苦闷, 倾吐诉说时, 他们需要的是同理, 而非同情。同时, 同理心还要求社工接纳案主, 对案主不加评论。其实这是很难做到的, 似乎只有圣人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基于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慎重, 司法社工的实际工作在检察机关介入案件时就已经开始。一次笔者陪同检察官去看守所提审一个未成年犯罪嫌疑人, 孩子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就已经开始了价值判断:高高瘦瘦, 纹了个大花臂, 眼神冷漠, 肯定不是个好孩子。再加上之前了解的他的罪行:多次犯罪, 包括吸毒贩毒、容留他人吸毒、盗窃, 这次又是在取保候审期间再犯寻衅滋事罪, 这……其实在检察官讯问的期间我一直在做着自己的价值判断, 但是当我向他提问, 进行社会调查, 了解他的一些基本情况及家庭关系时, 我又能很好地从我的价值判断中脱离出来, 非常接纳、和善的问他问题。我时常在反思:这是不是一种伪善呢?还是只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需的人生戏剧舞台上的人格面具?男孩的母亲也在, 提审完之后笔者与其母亲谈话了解家庭状况。母亲表达了她简直要对这个孩子灰心了, 不知道他还能不能改好的心情。在向笔者叙述他们的家庭, 以及男孩的成长经历的时候, 她只是一个单纯的母亲。此刻她需要的仅仅是一个人能听她诉说, 诉说这些年来为了他家里吃了多少苦、家人如何不能安宁、小时候男孩多么聪明、多么受到祖父母的宠爱。笔者的确一直在认真的听, 并表达出是的, 我懂得这种感受, 我知道这很难过。但是却无法与她分享作为一个母亲的感受, 无法说出知道经历这种事情是怎样的感受, 你并不孤单;并且, 笔者的同情心会忍不住的在心里暗自评论:噢这太糟糕了, 自己以后有了孩子如果也这样我会怎么样?我能承受这种折磨吗?

而在做个案会谈的时候, 同理心的把握也是需要忍耐力的。有时候案主可能会迟到一两个小时, 或者索性不来;而约在外面的咖啡店里时, 可能需要忍受案主随地吐瓜子壳等不良行为, 以及忍受别人质疑的目光。对于案主的这些做法, 经过反思笔者也能说服自己:或许对于我来说这是丢脸的、抱歉的事情, 但可能对于他来讲很平常, 是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小事。为何要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别人身上, 逼迫他们接受你的观念呢?

可以说,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 时时刻刻充满了价值判断, 该如何保持中立和共情, 实属不易。社会工作者在现实复杂的情境中, 既要保持尊重、接纳、不批判的态度, 而又能协助案主寻找其问题的解决策略;既要实践真诚与热心的专业伦理, 还要保持其客观冷静的个人态度;既要秉持价值中立的原则, 还要思考强价值介入的适切性。度的把握与拿捏实属不易。但是不要放弃, 坚持修炼自己, 真的能看到改变的契机。

在一次社区公益劳动中, 笔者通知了几个附条件不起诉考察期内的男孩过来做志愿者。其中一个给人印象最为深刻:他是由于犯寻衅滋事罪被帮教。那天他来的很准时, 整天都在帮忙搬桌椅、活动物资、装卸脚手架、分发绿豆汤, 忙忙碌碌几乎没有停过, 干活一点不偷懒。但是, 给我印象深刻的原因不是这些, 而是他纹了个大花臂, 图案是一半佛祖, 一半魔鬼。

在社会工作实务中, 善的抉择大致可以包括“善心”与“善行”两个方面。“善心”是社会工作的立足根基, “善行”是其专业保障。善心是指社会工作者自身的价值观。保持善心, 深入探索影响自我决定和行动偏好的深层想法及情感基础, 有助于社会工作者面临价值挑战时, 明白问题的症结所在。而善行, 则是社会工作者在服务中持守专业责任的“善”, 在社会工作实践中遵守伦理守则的约束。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 才能守住社会工作的“善”。

参考文献

社会工作实务 第9篇

一、观念差异

过去的美国社会属于典型的畜牧业社会, 在畜牧业社会, 牛羊是主要的财富。在美国人的传统中, 一旦子女成年, 父母会给予子女部分财产 (即牛羊) , 与子女分家。在现如今的美国也是如此, 子女一旦成年, 一般不会与父母同住, 老年人也不会需要子女养老, 他们崇尚的是自由精神。“空巢老人”这个社会工作名词在美国是一个中性词, 空巢老人也不会觉得自己和其他社会群体有什么区别。在美国社会工作者看来, 空巢老人是老年人群里中很正常的一部分, 美国社会工作者不会主动关注空巢老人。

中国国代是农业社会, 土地是主要的生产资料, 即便子女成年, 也不会远离父母。从文化角度来说, 正如《社会工作概论》一书所示, 中国传统文化推崇“孝道”。孔子讲“父母在, 不远游。”孟子讲“孝子之至, 莫大乎尊亲。”庄子讲“事其亲者, 不择地而安之, 孝之至也。”代表儒家经典的《孝经》也有“天地之性, 人为贵;人之行, 莫大于孝, 孝莫大于严父”“身体发肤, 受之父母, 不敢毁伤, 孝之始也;立身行道, 扬名于后世, 以显父母, 孝之终也”。在中国人眼中, 让父母成为空巢老人是不孝顺的, 背离社会道德的, 这也导致了即使老人主动要求成为空巢老人, 子女也会因为社会压力而反对。社会工作者即使发现空巢老人自己生活比和子女生活更快乐也会建议空巢老人与子女同住。在我国社会工作者眼中, 空巢老人不管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否愉快, 都是弱势群体, 需要得到特殊关注。

二、工作方向差异

美国作为发达国家, 物质基础比较完善, 社会福利制度比较健全。在美国, 大多数社区都有一所甚至数所社区大学, 一代两所社区医院和其他的社区福利设施。空巢老人能够得到很好的照顾。政府采用“社会服务街区补助计划” (The Social Services BlockGrant Program) , 为社区内的老年人提供家政、运输以及医疗等上门服务, 试图在各州区内帮助独居老年人培养在家里独立生活的能力。美国的医疗保险制度非常完善, 空巢老人常见的医疗问题很好解决。所以空巢老人的主要问题是精神生活方面的。美国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方向主要是关注空巢老人的精神生活问题。在这些问题中, 社会工作者主要解决的是空巢老人的宗教信仰问题和社区内居民纠纷。宗教信仰问参加礼拜或者其他宗教仪式的一般都是老人, 基于美国的传统, 老年人一般都是空巢老人。美国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 在一个社区内一般都会有很多民族和宗教团体, 各个民族和宗教的风俗习惯有很多不同之处, 很多时候空巢老人会因为宗教问题和其他人产生纠纷。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一些基础设施还不完善, 特别是在一些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城市和乡镇, 社区作为行政的基础单位, 并不提供老人再教育和社区医疗服务, 社区工作人员多数不是社会工作者。空巢老人多为失独老人和绝对独居老人, 在经济和就医等方面比较困难。我国社会工作者更多关注的是空巢老人的物质生活, 在实践中多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 社区建设

社会工作者为社区培训社区工作人员, 帮助社区建立老年人活动团队, 组织老年人定期活动, 向社区工作人员讲解空巢老人的特点和共性, 帮助社区工作人员为空巢老人服务。

(二) 医疗服务

社会工作者与临近医院合作, 为空巢老人建立健康档案, 定期为空巢老人上门检查, 向空巢老人宣讲保健知识, 以栋为单位提醒有需要的空巢老人按时定量服药。

三、工作建议

我国国情和民俗习惯与美国并不相同, 我国空巢老人的需求也与美国空巢老人不同, 这就意味着在实践中也会有所不同。美国社会工作发展较早, 有很多成熟的理论和研究值得我国社会工作者借鉴, 但这并不表示我们能把理论直接拿来用。我国空巢老人更多的是被迫的, 他们是老无所养、老无所依的弱势群体, 很多基本的物质需求都不能得到满足。所以我国社会工作者在针对空巢老人的工作实践中要灵活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巧, 根据空巢老人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先解决哪个问题、怎么解决问题。在工作中, 要优先确保空巢老人的物质生活, 再解决其精神生活问题。在实践中, 要借鉴美国社会工作经验, 跟要在实践中研究和探寻符合我国空巢老人的工作经验。

摘要:中国已经逐渐不如老龄化社会, 老年人养老问题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重视,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美社工在针对老年人的服务的研究, 探讨中美社工关于空巢老人社会工作实务的思路和工作方向的差异, 并为我国社工在空巢老人的工作提出一点建议。

关键词:空巢老人,观念差异,工作方向差异

参考文献

社会工作实务 第10篇

工程竣工财务决算工作包括编制和审计两方面工作。编制工作一般是由建设单位完成, 审计工作一般是由建设单位的相关主管单位或中介机构完成。工程竣工财务决算审计就是对工程竣工财务决算报告所反映情况的合规性、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和评价的活动, 是加强工程造价管理, 合理控制工程投资的一种有效手段。下面从工程竣工财务决算编制和审计两方面, 结合工程竣工财务决算工作的实际, 谈谈如何做好工程竣工财务决算工作。

一、工程竣工财务决算编制工作

根据《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补充规定》 (财会字[1998]17号) 、财政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建 (2002) 394号文及地方法规等, 要编制好工程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就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 组建由专业人员组成的工程竣工财务决算编制小组

编制工程竣工财务决算并非全是财务数据的加减组合, 还涉及工程立项、概算, 单体工程结算的审核, 施工现场的管理, 隐蔽工程的验收, 工程竣工验收评审, 相关材料的收集整理等等, 所以就需要成立由财务人员、现场施工管理人员、造价审核人员等专业人员共同参加的工程竣工决算小组负责此项工作。财政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建 (2002) 394号第三十七条规定:“建设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的组织领导, 组织专门人员, 及时编制竣工财务决算。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应积极配合建设单位做好竣工财务决算编制工作。建设单位应在项目竣工后3个月内完成竣工财务决算的编制工作。在竣工财务决算未经批复之前, 原机构不得撤销, 项目负责人及财务主管人员不得调离。”

(二) 收集整理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有关资料

1、工程准备阶段的资料。

项目建议书及立项批文, 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批复, 初步设计文件、设计概算、调整概算及相应批复, 土地证、征地红线图、规划部门批文、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工程施工许可证, 建设资金的落实情况等。这部分资料可以说是工程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它直接确定工程项目的合法性、投资规模及建设规模, 是重点收集资料, 不可或缺。

2、工程建设阶段的资料。

工程项目招标文件及相关评标资料, 标底 (预算) 及审核资料, 中标通知书、中标单位投标文件、投标预算及相关资料,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及相关文件, 施工单位资质等级证书, 设计合同、戡察合同、监理合同及确定方式, 开工报告、施工图纸、设计变更、签证单及工程量核定单等资料, 预付款和工程款支付情况, 形象进度统计表, 年度投资计划, 工程监理报告, 工程审计报告, 材料、设备购货合同及招投标相关资料, 甲供材料名称、数量、价格, 工程有关索赔情况等。这部分资料据以反映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管理是否规范, 工程建设中投资控制是否合理, 现场管理手续是否齐全, 因此应全力收集。

3、工程竣工验收阶段的资料。

竣工结算资料及审核资料, 隐蔽工程验收报告, 工程竣工图纸、竣工验收报告、竣工财务决算表, 财务账册凭证、报表及其它相关资料等。这部分资料反映项目建设最终成果, 实际投资完成情况以及建设过程中基建支出是否规范、合理。

(三) 汇总数据资料, 综合进行各项指标分析

工程项目投资效果分析指标主要有以下几种。建设工期分析:即反映实际建设工期情况是否如期完成;工程质量分析:即工程合格率及评比获奖情况;建设总投资分析:即投资超 (节) 支绝对额和超 (节) 支比例, 超 (节) 支的原因分析;技术经济指标分析:即项目每平米造价、单位生产能力投资、单位投资增加的生产能力、建安工程三材每平米耗用量等。

(四) 梳理整个建设过程基建支出

工程在编制竣工财务决算报告前, 要认真做好各项清理工作。清理内容主要有:基建工程支出有无计划外工程、审查报废工程和应核销工程, 其他支出的真实性, 账务处理有无重记、漏记, 基建收入分成是否合理、符合规定, 核实债权及债务的清偿等。如有与规定冲突则需要予以调整, 做到账账、账证、账实、账表相符。

二、工程竣工财务决算审计工作

(一) 明确工程竣工财务决算审计的内容

工程竣工财务决算审计, 是工程审计的一个组成部分, 要审查的方面较多, 这些内容需要审计人员仔细审查。包括工程项目立项手续是否完善;工程招投标工作是否按规定要求程序执行;施工、安装费的计入是否按规定经过审核或审计;工程中设备的数量和选型及其价格;费用的分摊是否正确;实际投资数是否超概算以及建设单位管理费是否按限额使用;工程项目是否存在尾项工程、是否存在将概算外项目列入本工程项目的现象;工程竣工验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 财务部门是否及时依据竣工验收报告及有关资料将资产暂估入账, 工程竣工财务决算报告审批后是否及时对原估价入账的资产价值进行相应调整;竣工财务决算报告中的固定资产分类是否按规定的固定资产目录进行等。

(二) 严格执行工程竣工财务决算审计流程

首先要对工程竣工财务决算过程涉及的内部控制制度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如物资的采购和领用流程、其它费用的审批流程、工程款的支付流程等, 并对这些流程进行初步的评价, 对内控制度的关键点和薄弱点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通过查阅资料, 或抽取一定量的样本, 对竣工财务决算中各种内控制度的遵守情况进行符合性测试, 检查内控制度是否得到应有的遵守。例如物资采取应招投标的是否已经招投标, 物资的领用该由相关人员签字的是否已签字等等, 确定下一步审计实质性测试的重点。

通过内部控制的初步评价和符合性测试, 发现的竣工财务决算过程中管理的薄弱点应该是审计的重点。审计人员需针对这些重点, 进行大量的实质性测试, 找出问题, 并提出审计的建议, 最后完成审计工作。

(三) 全面系统地评价工程实施情况

工程竣工财务决算审计人员, 除了要较全面地掌握工程财务方面的数据和信息外, 还需同工程报建、招投标、施工、监理、造价等工程技术人员广泛沟通协作, 了解和熟悉工程设计、施工安装、工程结算及审核的具体情况, 结合工程实施的具体环节来监督和评价工程建设的执行情况。

参考文献

[1]戚安邦, 孙贤伟.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理论与方法.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4.

[2]许高峰.国际招投标.2001.

社会工作实务 第11篇

关键词:纳税实务;改革;工作过程导向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93-02

工作过程导向是近年来高职院校十分青睐的东西。工作过程不但是指工作的一系列工作流程和任务,同时还包括工作实施的条件、环境及情景,工作所需要的能力和其他相关条件等,这些都是在未来工作岗位中所要认知、熟悉的及所要具备的[1]。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与传统的学科体系课程相比,最大的不同是课程结构。学科体系课程的结构是学科知识,而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结构是学习性工作任务。这就要求教师要把学生带入企业真实的工作情境使学生能够“做中学”、“学中做”、“学做结合”,迅速地提高职业技能,因此教师要设计合理的学习情境[2]。本文以《纳税实务》课程为例,根据岗位要求确定了学习情境,选择典型工作任务作为教学内容,采用“六步教学法”进行教学组织和实施,同时以“增值税办税”这一学习情境的教学实施为例子,详细阐述工作过程导向在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纳税实务》课程的性质和作用

《纳税实务》是高职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前导课程是《基础会计》、《计算机基础》和《经济法》等,后续课程是《纳税筹划》和《财务管理》等。该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对税收相关知识以及各个税种的基本要素的学习,学生能够按照《税收征管法》的相关规定完成企业税务登记、发票领购、税额计算和税款等办税岗位的相应工作。通过各个实际项目的训练,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个中小企业的开票、报税等工作,具备税款计算和纳税申报的基本技能的同时,也强化了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实现课堂所教、学生所学与企业所需、学生就业的直接对接。

二、《纳税实务》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

1.设计理念。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本课程设计以模拟完成企业办税员岗位工作任务为导向,课程培养目标直接面向企业办税员职业岗位,将办税岗位的日常工作分解成若干工作项目,根据工作项目确定教学项目,每个学习项目设计多个学习型工作任务,教学过程也依照办税员的工作过程来组织。

2.设计原则。针对性与适用性。本课程在内容的取舍上重点考虑了税务部门和企业对办税员岗位的知识以及职业能力方面的要求,课程内容主要是侧重于税款的计算、会计处理和税款的申报,而不再是枯燥的一系列的税法条文。此外,考虑到学生将来的可持续发展,本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也充分考虑了会计从业资格证、注册会计师考试税法课程考试大纲的主要内容,为学生将来参加证书考试打下基础。

3.设计思路。根据岗位工作过程进行项目教学。根据会计专业“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该课程的培养目标,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上打破学科体系,按税务工作过程进行分解和归纳,按培养目标进行内容的取舍。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具体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完整的工作过程(即: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为行动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3],“纳税实务”课程以培养中小企业各种税种的税额计算、会计业务处理、税款申报和办税员岗位能力为基本目标,紧紧围绕完成“各种税种的税款的计算、会计处理和税款申报”任务、具备胜任“办税员岗位”所要求的职业能力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实现课程内容结构由学科结构向工作过程结构的转变。

三、课程学习情境的设计

改变了传统的以知识点教授为主的方式,每个学习情境设计都以办税员工作任务为载体,将该课程进行了重构,以办税员工作过程为主线,根据办税员的工作过程以及相应的知识和能力要求,选取办税员岗位认知、涉税事项的处理以及中小企业涉及的主要税种的核算和申报为主要任务,构建“纳税工作岗位认知、增值税办税、消费税办税、营业税办税、城建税及附加办税、关税办税、其他税办税、企业所得办税和个人所得税办税”九大学习情境,每一个学习情境都以办税工作任务为载体,都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这6个工作步骤进行设计,其内容编排的依据是办税员的典型工作任务即税款的计算、会计处理和纳税申报,而不是税法学科知识体系。在任务驱动下,通过完整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进行教学活动。

四、教学的组织和实施

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教学的组织和实施与传统教学的组织和实施有着较大的不同。传统的教学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目的是侧重学生认知目标的实现,其特点是在学科体系中学习,与工作缺乏直接联系,教学的组织也是按照课时节次进行,学生的参与程度不高;而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获得综合职业能力,其特点是在贴近工作实践的学习情境中学习,与工作有直接联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按照学习情境进行,学生有安排学习進程的空间,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教学的实施遵循“六步教学法”,即:“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每一个学习情境都是遵循这六步法展开教学。本文选取了“增值税办税”这一学习情境,按六步骤展开,给学生以完整的思维过程训练。六个步骤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如下。

资讯:教师下发任务书,提供具体任务信息;与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明确任务目标;教师下发学习资源,包括参考教材、引导文、课程标准、课件和课程网站等,引导学生分析教学资源,观看课件,学生可以通过相关资源了解该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同时通过课程教案,明确了每个项目或学习单元的重点和难点,进一步明确任务目标。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讨论法等教学法。

计划决策:下发引导文,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教学任务单、实践教学方案、电子课件、案例等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的内容;填写小组任务分配表;小组讨论制定增值税计算与申报组织方案。主要采用引导文教学法、小组讨论法、讲授法等。

实施:采用模块教学,四节连排的上课方式;学生根据任务单中的要求以及该任务的实施说明等,分组完成任务,包括判定增值税纳税人身份,填制增值税纳税人身份认定表、计算增值税税额,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主要采用引导文教学法、小组讨论法、讲授法等。

检查评价:填写评价表,学生小组按照工作要求进行自评和互评,来完成对各税种税额计算的检查、纳税申报表的填写检查;教师对学生的自评、互评结果进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并综合评价学生各项能力,完成对整个工作任务的评价。

总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设计,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做中学”、“学中做”、“学做结合”。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以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仿真的企业生产学习情境,通过“六步法”进行组织和实施教学,使学生在校的学习内容尽可能的与企业工作岗位相接近。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包括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引导文法、演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学生在教学中得到专业能力、团结协作能力、沟通能力、职业素养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姜金鑫.工作过程导向的实践性课程构建[J].职教通讯,2008:33-36.

[2]赵蓉.课程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实践[J].企业纳税实务,2010,4(3):89-92.

社会工作实务 第12篇

一、课程开发的两个重要概念

在实践过程中很多教师对工作过程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概念理解仍然存在误区。

1. 工作过程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内容不是指向科学学科的子区域, 而是来自职业行动领域里的工作过程, 即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定义很容易导致对工作过程的狭义理解, 认为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只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具体学习情境下的具体工作过程要素:对象、内容、手段、组织、产品和环境。这种理解是不够的。

具体的工作过程要素由于社会的进步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中, 但其结构 (抽象的工作过程) 却是相对固定的。由于职业学校的学生一般擅长形象思维, 而抽象思维相对较差。因而教师需要在具体的学习情境教学中, 抽象出工作过程的六步骤: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估, 让学生边干边学。干中学不是教师做什么, 学生跟着做一遍。干中学要求教师在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时, 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头脑风暴法, 角色扮演法, 分组讨论法等) , 根据抽象的工作过程六步骤, 一步步引导学生收集资讯、做出决策、制订计划、实施计划、检查结果和评估结果。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反复的学习情境教学中获取职业知识和技能,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信息接受和处理能力, 经营管理、社会交往和不断学习的能力, 即抽象的职业能力, 以应对日后现实工作中变化了的职业环境。

2. 综合职业能力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教学培养的是综合职业能力, 即在真实工作情境中整体化地解决综合性的专业问题的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个方面。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容易理解, 对于方法能力, 很多一线教师认为需要通过教师向学生灌输由概念、原理和定理等所谓理论性知识才能由学生获得, 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既然重点在于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 因而在事实上学生方法能力的获得是一种奢望。

这种想法究其本质来源于对理论的仰视, 对技能的轻视。其直接后果是在职业教育教学时教师只强调技能或业务流程的复制和组装, 工作条件或工作环境稍有变动, 学生就会束手无策, 无处下手。事实上技能型人才不仅包括操作性、技巧性强的普通技能型人才, 还包括策略型的高技能人才。我们的培养目标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再现和重组已有的经验和理解, 而且要使学生能够具有在类似情境中的迁移能力和创造性解决新问题的应用能力, 即方法能力。

二、课程开发方法

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有其基本的路径, 在课程内容和选择和课程内容的序化上也有其独到之处。

1. 课程开发的路径

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分为5个步骤, 即收集行业情况、确定实际工作任务、确定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学习领域和确定学习情境与课业文本。

其中, 实际的工作任务指的是与本地区本职业紧密相关的职业情境中全部工作任务的总和, 这是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的基础;整合的工作任务指的是经过对实际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分析, 根据能力复杂程度凝练出本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它采用工作过程描述的方式, 体现了职业的、社会的和个人的需求, 这是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开发平台;学习性的工作任务 (学习领域) 指的是职教老师根据认知和职业成长规律递进的需要, 把典型工作任务转换为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方案 (课程名称) ;学习情境则是把学习领域基于教学论和方法论进行转换后, 将其分解成三个以上的“小型”主题学习单元, 例如:项目、任务案例和产品等。学习情境是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实施方案。

2. 课程内容的选择

针对职校学生擅长形象思维的特点, 教师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 应尽量避免直接使用符号组织概念以及运用概念推导原理和定理等。对于逻辑思维擅长的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理解性知识和论证性知识, 教师点到即止, 够用即可。“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对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 教师要传的“道”主要是过程性知识:经验型知识———怎样做的知识, 以及策略性知识———怎样做更好的知识。

3. 课程内容的序化

课程开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课程内容的序化。教师在开发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时, 需要基于教学论目标并在考虑教学过程方法论设计的前提下, 对整个课程或者在一个课堂单元里所教的内容按照“事实逻辑”或“事实结构”重新予以界定和排序。逻辑是一种通过概念、判断、推理、论证等理解和区分客观世界的思维过程, “事实逻辑”或“事实结构”遵循的不是人的思维过程, 其内容排序的参照系是“工作过程”。教师需要以“工作过程”为标准解构学科体系, 重构行动体系。

三、实践与探索

2012年, 我院电算会计专业作为省级示范专业的建设专业, 组织了面向高职电会专业毕业生财会工作岗位职业能力需求的专项调查研究。在对毕业生第一份工作的调查中, 20.34%的毕业生的首份工作是出纳员, 3.5%是收款员, 38.37%为会计岗位, 约有不到37.8的毕业生为非财会岗位。在对需要增加课程的建议调查中, 有62.64%的毕业生选择了“出纳实务操作”课程, 位居课程单的首位。

基于此项专项调查, 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 我院基于工作过程修订了典型工作任务, 重构了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修订后的体系增加了出纳实务学习领域课程。

1. 典型工作任务“出纳实务操作”简述

和学科体系下的课程不同, 出纳实务课程的重心是实务操作。表1是对典型工作任务“出纳实务操作”的简单描述。

2. 课程目标

学习领域课程的培养目标是综合职业能力, 综合职业能力含有很多隐性能力和经验性成分, 因此不完全采用传统的行为主义学习目标表述方式, 如“办理库存现金结算业务”。表2是我院电会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出纳实务”的课程目标表述。

3. 学习情境与课业设计

“出纳实务”学习领域课程, 以业务处理对象为载体, 设计了两个并行结构的学习情境:现金结算业务办理和银行结算业务办理。情境设计与课时分配表如下:

典型工作任务“出纳实务操作”属于会计岗位群行动领域中的新手任务, 也是操作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如果教师只是按照具体工作过程讲解每一个学习任务, 然后布置实训作业要求学生依样画葫芦完成, 那么很难奢谈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也无法指望学生抽象出工作过程的六步骤以应对日后变化了的就业环境。因而教师在引领学生完成每一个学习任务时, 一定要遵循抽象的工作过程六步骤 (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估) 引导学生完成。其关键步骤是让学生搜寻学习任务相关内部控制应用指引资料, 并据以进行决策。

在具体教学中, 学习子情境1.1和1.2可由教师全面指导学生完成;子情境1.3在完成过程中可适当增加学生的自学能力;有了现金结算业务办理的基础, 教师在指导完成子情境2.2、2.3、2.6、和2.8过程中应逐步强化学生的计划和自查能力;子情境2.1和2.5比较简单, 查询相关资料后由学生独立完成;由于子情境2.4和2.3、2.7和2.6业务重合度很高, 教师采取比较教学法, 让学生寻找任务之间的异同, 也由学生独立完成工作过程。这样, 通过完成渐次复杂的工作任务, 不仅强化了学生的专业能力, 而且学生的团队合作、沟通等社会能力不断增强, 分析能力、获取信息能力、解决问题的策略等方法能力也得以提升。

限于篇幅, 下表以学习子情境1.1中的销售收取现金业务办理为例, 详细说明出纳实务学习领域的课业计划。

由于我院工作过程导向的出纳实务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按照课程开发的基本路径, 起始于市场调研, 因而学生在主观上的接受度高。实践教学中跳出学科教学的怪圈, 以“工作过程”为“事实逻辑”分析会计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后, 以业务处理对象为载体把出纳实务学习领域课程浓缩为两个并行的学习情境。在具体学习情境教学中, 让学生自主参与, 依据抽象工作过程六步骤完成具体的工作过程, 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文章首先指出了工作过程和综合职业能力这两个重要概念存在的理解误区, 然后介绍了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开发方法, 包括课程开发的基本路径、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课程内容的序化三个方面。最后以出纳实务学习领域课程开发为例, 分析和探讨了如何依据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的基本原理确定学习领域、描述典型工作任务、制定课程目标、设计学习情境以及进行相应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工作过程,出纳实务,课程开发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上一篇:高中语文教学现状下一篇:现场造价影响原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