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科范文

2024-06-26

公共管理学科范文(精选12篇)

公共管理学科 第1篇

关键词:公共管理学科,学科整合,二级学科,课程体系

学科建设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系统工程, 随着“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实施, 我国学科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作为一门发展中的新兴学科, 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落后于中国改革与发展的实践, 落后于其他社会科学领域, 以至于学者们对公共管理学科的学科划分、学科设置、学科建制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争议, 急需解决学科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问题。

一、国外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主要特征

西方政府管理的研究始于19世纪末, 此时公共管理仅处于学科前时期, 公共管理特别是行政学长期附属于政治学之中, 并没有独立出来[1]。1887年, 伍德罗·威尔逊发表《行政学研究》 (The Study of Administration) 标志着以行政学 (Public Administration) 为名称的公共管理学正式诞生。在百余年的发展与演变历程中, 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公共管理学科关注的焦点有所变化, 但核心争议话题始终是政治与行政的关系问题, 公共管理学科领域曾出现过三次范式转换, 即从公共行政学到新公共行政学, 然后到政策分析, 最后到新公共管理, 每种研究范式都有自己的背景、内容、基本特征及优势[2]。以公共事务管理为中心的“新公共管理思潮”把当代经济学、管理学、政策分析、政治学、行政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和方法融合到政府管理的研究中, 为公共管理学科的形成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进而对当代公共管理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从1924年美国希拉丘斯大学首开麦克斯韦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起, 公共管理研究生教育在欧洲、北美的一些发达国家已有超过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史。尤其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 各种社会问题日益增多, 设立公共管理学科已成为很多国家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的主要途径, 公共管理学科已逐渐成长为一门对各国公共部门管理具有指导作用的新兴学科。

欧美国家办学的根本经验在于:公共管理的转变与国家行政改革过程紧密相联, 公共管理教育发展与公共管理社会需求相一致。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公共管理学科呈现出以下特征: (1) 公共管理学科的研究目的是将管理从混乱和狭隘经验主义的现状中解救出来, 使之建立在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知识之上; (2) 培养专业化管理人才, 注重公共服务精神和社会责任, 强调公共服务的实践性; (3) 公共管理的理论研究、政策研究和教育目标都注重社会实践。

二、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现状

我国的公共管理学科发展较晚, 直到1986年, 其前身———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和教育才得以恢复。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原国家教委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设立了管理学门类, 下设管理科学与工程, 工商管理学, 农林经济管理学, 公共管理学, 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学5个一级学科;其中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设行政管理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社会保障学、土地资源管理学5个二级学科;1999年5月,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设立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学位

(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简称MPA) 。

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的设立, 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迄今全国建立公共管理学院的高校已有百所, 13所高校具有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数十所高校具有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83所院校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MPA培养单位。随着MPA毕业生增多, 公共管理学科的影响也正在从大学溢出, 逐步获得全社会, 尤其是政府部门的认同, 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日益把公共管理作为干部培训的主要课程。

公共管理学科引入我国的历史虽然不长, 但发展的态势却异乎寻常, 俨然成为管理学门类中的“显学”[3]。目前, 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内在观念建制和外在社会建制都还处于探索之中学科建设中面临的问题集中表现为:学科边界模糊, 学科体系单一, 研究方法陈旧, 知识创新不足, 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发展[4];学科范式尚未形成, 不同学科之间、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之间、中外公共管理理念之间的冲突与融合共存, 以及公共管

*本文系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公共管理一级学科背景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 (项目编号:G0818) 的研究

成果理领域的学术共同体尚未形成[5]。总之, 公共管理研究的“问题域”边界不甚清晰、问题细化分层不甚明确、研究呈现多元化状态, 学科发展正面临着学科队伍、学科方向、项目设立、学科基地建设、学术成果产出、学科环境营造、二级学科划分、学科建制、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困惑。

三、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二级学科建设现存问题

(一) 缺乏科学规划, 学科结构不完整

学科组织形式可分为树状型、网络型、行列式型、星团状型和原子团簇型5种, 理想的公共管理学科结构应该是树状结构, 即:以一级学科为主干, 延伸出若干二级学科, 再由二级学科生成多个研究方向, 其特点是发展方向的单向性与学科关系的平行性。

学科作为一个独立的知识体系有自身发展的逻辑轨迹, 其发展受到内在逻辑的制约。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的划分是建立在公共管理知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基础上的, 学科的边界理论很清晰, 但是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二级学科的结构还没有完全理顺, 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 (1) 二级学科设置缺位。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应该包括公共行政管理、公共政策管理、国民经济管理、财政税收管理、土地资源管理、教育管理、城市与规划管理、劳动和社会保障管理、外交政策与管理、科技管理、非营利组织管理、国防与国家安全管理以及电子政务管理等十几个专业方向, 现在仅覆盖了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土地资源4个而舍弃了其他领域, 相对于公共管理学科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的要求而言, 这样的学科分类还很不健全。 (2) 二级学科设置越位。行政管理学的研究范畴突破了公共管理学科的分支领域。从纵向的层次而言, 学科的划分应该遵循知识体系自身的逻辑, 形成树状分支结构, 但“行政管理学”研究内容却相当于“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的定位, 与其他二级学科在研究对象上存在总、分关系。从横向关系上, 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设的5个二级学科, 应该类似于5条平行线, 其他4个二级学科边界非常清晰, 存在并列关系, 但行政管理学与所有二级学科存在研究上的各种交叉。特别是从课程结构来看, 目前国内行政管理学教育的学科依托依次为政法、管理、经济, 与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的其他二级学科很少关联。

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二级学科设置的越位与缺位现象同时存在。学科性质和学科边界的模糊不利于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因此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需要解决的首要难题就是二级学科的设置问题。

(二) 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二级学科设置缺乏公共知识平台

公共管理学科基本特征体现为:跨学科与专门化的统一、学术性与应用性的统一、实证性与规范性的统一、公共性与管理性的统一。作为一个科际整合的交叉学科群, 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研究对象和范畴既要有区别于其他一级学科的相对独立性, 又要有实现研究领域内二级学科分工的内在联系性。

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统领5个二级学科, 作为每一个二级学科的逻辑范畴和知识体系应该为“一级学科”理论知识体系中的一部分。实际上, 行政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学、公共卫生管理学、社会保障学、土地资源管理学原来分属于不同的一级学科, 相互间在研究对象、理论基础、研究方法、概念范畴等方面区别非常明显, 现归属于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后, 因为没有建立起公共知识平台, 学科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和共通之处, 导致学科特色不突出。目前, 公共管理学科知识体系基本上处于袋状结构[6], 没有形成核心理论基础, 主要靠公共管理这一外壳维系, 学科整合的任务尤为繁重。

(三) 教研机构建制混乱, 人才培养质量受到影响

据学者周志忍2004年对全国63所高校公共管理院系建制的一项调查统计表明[7]:大多数高校并没有建立起以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为依托、囊括所有5个二级学科在内的教学机构建制。公共管理学科教研机构建制现存问题体现为: (1) 各校公共管理院系设置中很大程度上受该校性质和校内原有机构建制的影响与约束, 呈现出多元化特点。 (2) 各校公共管理类院系的发育基础很不一致, 明显存在几个主导学科取向, 依次为管理、政法、人文、文法、经济等。 (3) 公共管理院系的机构建制与学科结构很不一致, 除行政管理学之外, 其他4个二级学科的教研机构分别隶属于相关院系, 与公共管理院系极少发生联系。 (4) 公共管理学二级学科大规模分散于公共管理教研建制之外, 完全以二级学科为基本单元的学科组织结构体系, 给公共管理学科的统筹规划、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等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从而影响公共管理学科的长远发展。

不同办学层次的高校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二级学科的设置受到办学理念、办学资源、师资以及学术素质等方面影响, 呈现出以下弊端: (1) 部分高校脱离本院校传统学科基础优势, 在教学计划上以“拼盘式”的相关课程为主, 课程体系脉络雷同性强[8], 公共管理学科学术著作数量惊人[9], 但在理论体系和逻辑结构上鲜有突破和创新, 高水平、针对性强的教材还相当缺乏。 (2) 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专业教师以前大多是从事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和哲学等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 师资水平参差不齐, 导致办学资源紧张、办学竞争更加激烈。 (3) 培养方式落后, 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资源匮乏, 培养方案中没能体现跨学科、复合型、应用型的特点。 (4) 公共管理知识教育与生产实践脱节, 偏重于理论教育, 优秀的案例研究和教学极为欠缺, 培养出的人才知识结构不合理、职业能力不突出、就业渠道拥堵。

四、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二级学科建设对策

(一) 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二级学科的重构

对于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设置, 学者们提出了诸多建议, 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点: (1) 突破一级学科边界向外扩展:在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 设公共政策、政府管理、非政府部门管理三个基本的二级学科, 而把一些具体领域的管理, 如教育经济管理、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管理等, 作为相应的学科研究方向来考虑[1]。 (2) 现有二级学科合并:将目前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5个二级专业分为两类, 保留“行政管理”专业, 其他4个并为一个, 如设立“部门公共管理”专业, 各个学校根据自己的主体学科、办学实力和师资情况, 自由设立“部门公共管理”专业中的专攻研究方向[10]。 (3) 增设二级学科:将公共管理划分为公共管理实施主体及其运行机制和公共管理具体职能两大部分, 设置10个二级学科, 即行政管理、非营利组织、公共政策、公共财政、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国民经济管理、社会发展管理、公共卫生与医疗管理、公共安全管理、公共资源管理, 并在此基础上设置三级学科的研究方向[11]。

笔者认为, 公共管理学科作为社会特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条件下的产物, 其研究对象、范围、主题、方法和理论形态必然随着国家行政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及现实公共管理活动的范围、内容和方式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二级学科的设定应具有开放性与兼容性, 在公共管理学科核心知识和理论的统领下, 可按照“同素异构”的原则, 进行学科组织结构的创新、融合与重构。

(二) 构建公共管理学二级学科公共研究平台

在新“公共管理”学科的大框架下, “公共行政”、“公共事务管理”、“公共政策”日益成为当代公共管理学科的三大领域, 它们之间互相促进、互相渗透、共同发展, 已成为公共管理学科的三大理论基石[12], 其中“公共行政”是公共管理学科的核心和主干部分。

在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的现有二级学科中, 可以将行政管理学的某些内容和范畴建设成为其他二级学科的共同知识基础, 建造统一的研究平台。如:在行政管理学为公共知识平台内设“公共管理理论与方法”、“公共政策”、“公共经济学”、“公共组织管理”4门核心课程, 其中“公共管理理论与方法”为现有二级学科搭建统一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从而克服目前5个二级学科随意拼凑的问题;“公共政策”、“公共经济学”及“公共组织管理”为现有二级专业提供解决问题的工具, 以此体现出学科间内在逻辑联系和理论共通性。

以行政管理学为公共知识平台的构建可以将现有二级学科凝聚在公共管理核心知识周围, 服务于核心理念研究, 汇聚学科优势, 从而深化公共管理领域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拓展学科研究范畴, 扩大学术影响, 促进学科长足发展。

(三) 构建学科社会建制, 形成学术共同体

公共管理学科虽然存在内在的逻辑和规律, 但由于公共管理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 各院校办学的背景差别也很大, 任何一所高校想覆盖全部研究领域都十分困难, 在学术共同体中保持多样性和竞争性, 是学科发展的动力所在。公共管理学科可以通过学者的职业化、固定教席、培养计划的设置、学术组织和学术会议制度的建立、专业期刊的创办等形式, 打造一个学术共同体, 形成研究合力,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促进专业教育和机构建制方面的交流和融合。

在尊重学科规范的前提下应当鼓励各种不同办学模式的选择和竞争, 各高校应根据自己学科优势, 应按“一级学科打基础, 二级学科搞建设, 三级学科抓特色”的办学思路, 从学科特色、学科方向、学科梯队、学科基地、重点学科、项目建设以及学科组织管理方式等方面探求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二级学科的建设模式, 形成各自的人才培养特色。

(四) 专业知识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有机契合

公共管理专业内部方向的多元化和学生就业的广泛性, 要求公共管理学科在专业体系的构造上将理论研究与公共管理实践结合起来, 价值设定与经验验证结合起来, 经验试验与模式归纳结合起来, 创造出解决中国实际问题、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知识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

借鉴国外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体系, 在人才培养方面做到: (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保证专业教师能够同时胜任教学、科研及担任公共部门咨询三方面任务。 (2) 教学体系创新, 重视多学科的渗透, 强调方法论的学习, 重视经济学定量方法的运用。 (3) 教学方法创新, 强调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研讨式教学、实习式教学等方法, 强化学生参与公共政策讨论、政策执行和政策评估的过程教学, 提高其社会公共问题诊断、预防和治理能力。 (4) 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和信息化建设, 完善实验室管理建立管理案例中心库, 促进教材、讲义编写, 实现图书文献等基础设施重新配置和资源共享。 (5) 建立国际化交流平台, 利用师资、实验设备等方面的联合优势, 采取课题合作、联合培养、学术会议等方式进行人才培养。

五、结论

目前, 中国的公共管理学科发展面临着的内、外环境的变迁, 界定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边界、理顺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二级学科关系、整合学科建制、有序配置研究资源, 对改变公共管理教育现存种种弊端、促进学科健康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

(喻燕, 华中科技大学土地管理系博士研究生、讲师, 湖北武汉430074;卢新海, 华中科技大学土地管理学系教授, 湖北武汉430074)

参考文献

[1]薛澜, 彭宗超.公共管理与中国发展——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回顾与前瞻[J].管理世界, 2002 (02) .

[2]赵怡.完善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若干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 2006 (03) .

[3]丁云龙.一个学科、两种传统和三个方法论层面[J].公共管理学报, 2006 (02) .

[4]陈振明.公共管理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科? (下) [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2006 (03) .

[5]韩福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与人才培养模式——全国首届公共管理院长论坛”综述[J].中国行政管理, 2005 (12) .

[6]王乐夫.试论公共管理的内涵演变与公共管理学的纵向学科体系[J].管理世界, 2005 (06) .

[7]周志忍.论公共管理的学科整合:问题、挑战与思路[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4) .

[8]杨来胜, 周敏, 周长洪.公共管理核心课程设置依据及其优化取向[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02) .

[9]朱立言.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动力与源泉[J].公共管理学报, 2006 (02) .

[10]童星.公共管理学科分类与学科管理[J].公共管理学报, 2006 (02) .

[11]董克用.关于公共管理学科体系与专业设置的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 2005 (11) .

公共管理学科的困境 第2篇

一、公共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

公共事业管理是社会公共组织为了社会整体利益的协调发展,满足社会全体或部分成员的共同需要采取各种形式,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生产调节和控制的过程,事宜管理学为主,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等的综合。

下面仅以作者所在的吉林师范大学近四年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为例进行分析。

吉林师范大学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立于2001年,是新兴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校之一。2005年第一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1.8%,接下来呈现逐年下滑的趋势。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近四年来我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整体就业率呈下滑趋势,并明显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考研率逐年高升,且高于我校平均考研率。高校扩招直接导致毕业生人数增加,市场需求供大于求,岗位出现短缺。公共事业管理自身不愠不火的发展情况也间接导致了该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缺少直接对应的岗位和部门。为了缓解就业压力,更好的探寻就业出路,学生只能通过考取研究生的方法拓宽就业渠道。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并不招收硕士研究生,学生只能通过考取管理类其它专业的研究生或直接跨专业考研,这在无形中给考研学生增加了很多困难。

其次,考取公务员人数并不高。根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考取公务员应是该专业毕业生的重要就业出路和对接就业方向。但随着国家机构改革和公务员招录统一考试,加之招录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公务员岗位少之又少,本可以通过考取公务员实现就业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只能局限于在仅有的几个专项岗位恶性竞争。

最后,进公司企业工作的毕业生逐年增加。到公共事业单位就业,按理论上讲才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可实际上,中国非营利性组织和民间组织由于不成熟、欠规范、规模小、机构少等限制因素,能够接受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比例也相对对较低,因此毕业生只能另辟蹊径,与其他专业毕业生到企业等就业面相对较广的单位竞争。从整体看,企业的招募方向多为文秘、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等与组织运行和发展息息相关的专业,很少有真正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这也是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变得越来越狭窄。

二导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因素分析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并不是简单一个原因引起,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当前情况分析,造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认可度差

社 社会认可度差,专业认知度低直接导致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就业难。公共事业的改革及市场化程度比一般企业起步晚,发展要慢,社会对公共事业的认识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

2、课程设置与社会实际需要脱节

现各高校基本都按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组提出的“三级平台课”原则进行课程设置。三级平台课程设置既保证了该专业的健康、有序、规范发展,又充分展示各学校的办学特色,有利于 培养学生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可在具体操作中的实际情况并不乐观,面对如此庞杂的课程体系,大多学生在经历长时间的学习后都无所适从,感觉自己什么都学了,但什么都不会,可谓“样样通,样样松”。

3、师资力量薄弱,培养模式单一

公共事业管理作为新生事物,各个高校都没有专门的师资力量,任课教师都是从相关专业中分离出来。直到今天,全国都还没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博士点,而其他相关专业,如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经济与管理等专业的博士点也比较少,有的甚至是近几年才开办。缺乏专门培养机构和研究人员的现状,造成高学历师资引进困难,现有师资学历层次较低。

目前多数高校仍基本采用系统的“四年一贯制”的培养模式,他虽然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系统性掌握,但在各高校师资力量单薄,办学条件有限,专业理论不成熟的条件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保证教学质量,不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扩充和各种专业技能的掌握,专业培养目标难以实现。

4、实践环节薄弱

据调查,各高校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实习监督松散,缺乏规范要求。实习方案中的实习内容专业性、针对性及时效性不强,无法与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接轨。加之建立专门有效的校外实习基地比较困难,在事业单位强调成本的情况下,大多数事业单位不愿接受实习生,长此以往,毕业实习论为学生完成学业而非发展自身综合素质的形式套路。

5、毕业生自身问题

浅谈艺术管理学科 第3篇

艺术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学科,艺术是在物质得到满足后才被人们深深的考虑,我认为在开始的阶段,艺术管理是在艺术活动中使得艺术活动有效并且有收益的进行和完成的操作性学科。也许后来面对更加复杂的艺术形式和艺术环境而对艺术管理进入深入的探究,比如利用管理学的相关的概念来对艺术活动和艺术家进行管理;曹意强在他所著的《艺术管理概论》中也提到了前面一点,而没有触碰后面的问题。

我认为艺术管理并不复杂,但是也不简单。

2、艺术管理的研究对象

艺术管理的研究对象,就是在艺术活动中的各个因素的集合;包括艺术家、艺术创作、艺术鉴赏、艺术组织、艺术活动、艺术产业等,可以从艺术价值构思、表达、再现这三个过程来理解。

在艺术价值构思阶段,对于艺术家的研究,我们首先想到的艺术家的个性和创作风格,毕竟在艺术活动中管理的对象是人,如何让艺术家在整个艺术活动中发挥出效率和完美的价值,是艺术管理者和艺术管理研究者们应该思考的;对于艺术家人性和创作的理解和尊重就显得尤为重要;艺术创作到艺术鉴赏以及后面的过程都是艺术家的思想在驱动着这些过程在发展,因此对于艺术家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在艺术价值表达阶段,这个过程就是艺术家创作得到完成;这个过程主要思考的是前期创作的定位的问题,艺术家前期的定位和个性的结合对于后续的艺术的成功商业化显得异常重要;这个过程是艺术家独自思索的过程,也许谈不上管理,但是艺术家应该有自我管理的能力,为了自己和生活,达到物质和精神层次的双重满足。

在艺术价值再现阶段,这个过程就是艺术家的创作得到价值实现的过程,艺术品得到欣赏者的理解和欣赏到最后的被售出。这个过程管理主要体现在组织价值再现的场所、联系买家和欣赏者。是偏向于营销管理的部分。

艺术产业则是由无数个艺术活动组成和规模化的结果,经过政府的审批而形成的行业区域。产业的发展在艺术活动的进步和艺术政策的指引的双重提高下而发展的。

二、艺术管理的研究方法

1、实践法

实践法就是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而进行学科研究的方法,在日常艺术活动的管理中,通过不断提升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总结和探讨,就是实践法的充分体现。

2、理论法

理论法主要体现在中国艺术管理学科发展的初期所采用的方法,这种方法在于研究先行的原则,实践没发展到一定程度,所以只能靠理论先行的做法。理论法主要是借鉴国外艺术管理发展史、研究方法和实践经验积累的理论;国内研究者对于理论法的应用主要体现两种情况:第一、把国外艺术管理的理论直接中国化的方法;第二、把艺术的理论和管理学的理论结合的方法。但是,在艺术管理发展层次的演化角度上看,理论的研究显得具有前瞻性。 艺术管理学是建立在艺术管理实践基础上的学科,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理论研究的学科。

三、艺术管理学在艺术活动中的作用

1、个人价值实现的作用

在艺术活动中,通过艺术管理理论的指导,对于艺术家的个人的艺术价值和欣赏者的审美价值得到充分的实现,这个也是艺术管理在艺术活动中的作用。当然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艺术和审美价值,在艺术市场流通的过程中,艺术品的每次售卖都伴随着艺术家本人的收益和艺术收藏者的对审美和艺术的爱的表达,也许还有可能是经济上的期望。但是这些都是个人价值实现的体现,在每个个人价值实现的过程中,艺术管理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集中在对于这个过程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这四个基本的职能。艺术管理者通过计划对艺术家和创作进行前期的市场预计和定位;然后组织相关的资源进行创作和推广活动,为后期的售卖服务;领导体现在价值实现的过程中,艺术管理者对于事物发展的总体把握和对于艺术家的激励上面来。对于艺术创作的引导起到重要作用;控制就是在价值实现中,对于艺术创作的控制和对于艺术消费过程的控制,在艺术创作中,要始终引导艺术家对于定位跟自我风格的确证方向,以及对于艺术消费过程中对于艺术消费的推广和进度工作进行监督保障。

2、产业价值实现的作用

在产业价值实现层面,这主要是从宏观的角度去思考这个作用,无数个人价值的实现也铸就了产业价值的实现,突显出作为整体性艺术的成功感。提到产业层面就不能不提到政府对于艺术产业的发展的影响,政府提出大力发展艺术文化产业的号召,下面的组织和集体都配合着或者迎合着政府的操作,以到达自己所谓的堂而皇之的目的上去,政府的引导是必不可少的,产业的发展需要资金,也就需要艺术管理者要有资金的渠道选择,艺术管理者保证经费的稳定性是确保艺术项目正常进行的前提。出色的艺术管理往往在努力维护主要审美价值的同时理解经费精打细算使用的重要性,它是一个艺术机构稳定发展的标志。对于产业价值实现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把更多的观众吸引到艺术产业中来的关键问题也是产业价值实现过程中需要思考的。在这一方面,一直存在着艺术项目制定与观众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长期以来,观众开发一直受市场营销范畴的限制。过去艺术教育者面临的是“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的矛盾,今天在把文化视为事件、艺术视为娱乐的市场营销环境中,这个问题转化为如何在尽可能吸引公众的情境下保护专业卓越性价值。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艺术遗产,依然是艺术管理者的重大责任。

[1]坦利•罗森.狼逼门前:1994--200年的好莱坞与中国电影市场(上)[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01

[2]沈芸.中国电影产业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3]饶曙光.改革三十年中国电影市场演变及其发展[J].艺术评论,2008.12

公共管理学科 第4篇

一、药事管理学科的性质、研究内容与方法

在药学科学中, 药事管理学 (The discipline of Pharmacy Administration) 属于其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高等药学的专业分支课程。它主要研究药学作用于社会, 具有一定的行为, 依照法律科学, 有一定的管理方法, 完成一些药学实践, 实行专业服务, 扩大药学科学的影响。做为交叉学科, 药事管理学涉及广泛, 与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等紧密相连。随着社会的文明的提升, 法制社会逐步形成, 人们对于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关根据条款执法, 按照法律章程, 根据授权条例, 执行监管任务。在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当中, 有很多先进的管理手段和分析方法, 足可以为药事管理学科提供服务, 做为辅助, 帮助药事管理学科进行分析。药事管理学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他的社会属性, 这就和药学事业的各个层面交叉, 相互佐证。由于有药事管理的各方面的限制, 药学活动得以规范, 严密而有秩序, 并且规律性凸显, 使得药学活动公平合法, 有条不紊。药事管理学科学习的意义, 是让学生对药事管理法律法规和药师的职责与行为准则有切实的了解, 谙熟药品的研发特点, 熟悉制作过程, 掌握生产标准以及在流通过程中的需要注意的事项, 对于质量的保证策略和控制方法, 能够了然;药事管理学科的学习, 对药品安全问题、管理方法问题、药学的社会性、药事管理学科的性质、发展、前景以及经济全球化形势下药事管理的趋势都有所涉及, 可以说内容博杂涉及广泛, 有很强的应用型。社会不断地发展, 经济迅速腾飞, 对药事管理学科提出更多的要求;另一方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药事管理学科形成促进, 健全的法律体系对药事管理学科亦形成引领和指导, 药事管理学科逐步完善, 形成药品监督法制化管理程序, 有了更多的保证。问题在于, 药事管理法律法规在不断修订, 陆续更新, 要研究药事管理学科, 就要对教材内容不断更新、补充, 使之丰实、与药事管理法律法规相匹配。

二、药事管理学科建设的重要性

20世纪30年代初期, 我国一些高等药学院系陆续开设药事管理学, 当时由于是初步阶段, 课程不多, 仅仅限于“药物管理法及药学伦理”、“药房管理”等几门有限的课程, 随着时代的前进, 课程不断增多和完善。药品规范化管理是当今世界药学三大中心任务之一, 而药品规范化管理中所遇到的问题必须借助药事管理学来处理, 二者相辅相成, 彼此促进和完善。药品虽然也是商品, 但其因为关系到大众的健康、社会的和谐而具有特殊性, 因此, 药事管理学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药事管理学涉及广, 关系到社会的各个阶层, 牵扯到大众的健康问题, 甚至关乎生命安全, 这一点业内看法一致, 毋庸置疑。随着与国际的接轨, 药学事业国际化的发展势在必然, 药事管理学的重要性更加突出。西方文化的冲击, 国际市场的严格要求, 国际药事法规的严谨, 任何一项都促进了我们对药事管理学的重视, 这是考验与挑战, 更是机会。药学行业非同一般行业, 药学行业规范、严谨, 承担着重要的职能, 依托这国家的法律法规, 遵照着各种章程制度, 概括的讲, 药事管理学就是药学行业的理论学, 是对药学行业的说明、归纳、引领和指导, 药事管理学与药学行业相得益彰, 彼此促进, 相互作用、相互完善。

三、我国药事管理学科的现状及改进的建议

1) 现状:a.药事管理学研究内容杂乱无序。研究的内容欠缺明朗而准确的定位, 问题不集中, 重点不明, 主次混淆。理论是指导实践的, 理论不明, 存在一定的误区, 就会在管理实践中产生矛盾。b.药事管理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虽然有些院校在药学或者管理学一级学科项下自主设立了药事管理学二级学科, 然而, 作为一个学科地位的标志, 药事管理学在国家高等教育学科目录中依然没有一席之地。c.教育人才匮乏, 教育机制不完善。纵观全国医药高等院校, 药事管理学专职教师仍然是远远达不到要求, 无论是数量抑或是质量;有的院校由于无人授课, 就委派其他教师兼职, 甚至是一些行政人员代替, 前景堪忧。

2) 改进建议:a.结合我国实际国情, 从学科设置、课程安排的合理性、全面性以及从发展的长远性方向等方面考虑, 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教学实践。改善教育目标与教育规划不相符合的地方, 使其保持一致性。b.学校应将课程设置变得循序渐进, 教学过程中, 要结合实际的案例加以学习分析, 提高学生对药学实践相关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结合各种文献, 借鉴各国的最新知识和方法, 并把它灵活运用在学习工作之中。同时, 设置相关专业外语课程, 为学生与国际接轨打好基础。c.在校设置相关药事管理教育组织, 为教师的交流提供平台, 并可定期举办交流会, 分享经验, 共享资源。及时更新相关信息, 与国际接轨, 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完善药事管理教学实践体系;设立教师与学生互动机制。举办学科竞赛, 让学生亲身参与, 在实践中提高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该学科培养应用型人才。方便老师与学生交流, 与学生一起共同促进该学科建设的完善。

四、结语

综上所述, 药事管理学是很重要的学科, 是药学与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和行为科学等学科相互交叉、渗透而形成的具有社会学性质的边缘学科, 是药学学生的必修专业课程。该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探索和实践把理论教学和实践应用紧密结合的教学方法, 对于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旭.新形势下的药事管理学建设[M].科学出版社, 2014.

薄弱学科管理措施 第5篇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工程。搞好这项工程的关键,就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我校属农村小学,在加强各学科教学的同时,特别注意抓了薄弱学科的教学管理,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一、强化薄弱学科教学管理

中小学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下,只注重智育,不重视音体美劳课的教学,违背了我国全面发展的方针。我校领导注重引导广大教师联系实际学习理论,明确“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根本区别。围绕“办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展开讨论,使教师们更新观念,端正教育思想,从而确立了“办规范加特色的学校,育合格加特长的人才”的目标。

(一)充实音体美劳等学科的教学力量

为确保音乐、体育、美术、劳技课在整个教学中的地位,学校强调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为此,我校配备1名音乐专职教师,1名体育专职教师和1名美术专职教师。他们均是专业学校或专业班毕业的学生。劳动课教师1人,也是经过多次培训学习的业务素质高的教师,做到薄弱学科力量不薄弱,除校长、主任各自分管一科,具体抓好这些学科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外,还成立了教研组,加强教学研究并建立健全了考核评比制度。把这些学科列为重点检查的内容,评优质备课,优质讲课,给教学任务规定两率,期末成绩填入记分册,记入教师的档案。同其他学科一样,使教与学落到实处。

(二)配齐音体美劳课的教学设备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从校舍到教学设备都需要完善。在教育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学校挖掘潜力,发挥各方面的优势,千方百计筹集资金,用于购买教学仪器和设备。社会捐资,甚至教师节各单位给教师的慰问费都用来购置了教学设备,使我校达到了县规范化学校要求的标准。

二、注重农村小学生爱好和特长培养

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合格加特长的人才,我们扎扎实实地做了大量工作。

(一)重抓常规教学管理,严格考核制度

我校把音、体、美、劳课放到重要位置,加强管理,从制订教学计划、备课、课堂教学到检查考核等方面都做了具体要求。要求教师像对待语文、数学科一样,潜心钻研教材,认真备课、上课,严格考核。

(二)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教研活动经常化,由教导主任亲自抓。认真开展了“三备”和“四课”活动:“三备”即“备好新授课”、“备好欣赏课”、“备好技能练习课”,“四课”即“备一节课、说一节课、讲一节课、评一节课”。这样开展教研活动,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薄弱学科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三)开辟校本课程及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在保证

上好课的同时,积极开展课外和校外的艺术活动,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使学生动脑、动手和文化课学习的能力普遍提高。

过风楼镇中心小学

高校学科竞赛管理机制创新的探讨 第6篇

【关键词】高校 学科竞赛 管理机制 创新

一、高校学科竞赛工作的意义

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大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提高大学生学习能力、竞争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中都明确提出了为使大学生提高就业创业能力,高校要继续加强对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高校学科竞赛工作正是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突破口,高校应充分结合自身特色和条件为学生搭建各类学科竞赛平台,不断提高学科竞赛的受益面,促进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二、影响学科竞赛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学科竞赛组织管理问题:从近年来的学科竞赛组织情况看,除了几项国家级重点学科竞赛组织承办的学院在赛前制定了详细的竞赛计划方案外,其他竞赛基本没有制定竞赛方案,而是凭借往年参赛的经验临时安排一些教师带队辅导,基本属于“走一步、看一步”的模式。这种现象说明有的教学单位对学科竞赛工作的重视程度还不足,没有真正意识到学科竞赛工作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作用。学校应在各类竞赛的组织方面加强引导,提高各学院组织学科竞赛的积极性,同时对在该项工作中表现优秀的学院应当给予精神或物质上的奖励,巩固其积极性。

(二)学科竞赛经费问题:目前制约各类学科竞赛发展的最大障碍是竞赛经费的问题,随着当前社会物价不断上涨,各类学科竞赛的花费也在逐年增加,有些竞赛需要高额的材料费(如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结构设计竞赛等),再加上交通和住宿等的费用花销,原有的预算标准已不能满足当前竞赛费用的支付。由于竞赛经费的制约,在一些重点竞赛的参赛队数上受到限制,直接影响到了高校的竞赛成绩,也使一些有能力获奖的学生没有机会参加比赛。因此为保证各类竞赛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应继续加大对学科竞赛的投入,增加学科竞赛经费,提高竞赛对学生的受益面。

(三)学科竞赛指导教师问题:近年来,部分重点学科竞赛的指导教师年龄偏大,中青年教师比例偏少,整个培训教师队伍后备人员不足,这种现象将会直接影响学科竞赛工作的开展。部分指导教师由于常年负责竞赛培训、指导等工作,而且各类培训、选拔队员、竞赛指导等工作都需要在节假日进行,工作非常辛苦,加之部分高校竞赛奖励标准常年不变,指导教师的直接经济收益不明显,从而思想开始懈怠,重视程度和积极性均有所下降。

(四)学科竞赛场地及实验设备问题:目前,许多高校的学科竞赛场地和实验设备仍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学校没有能够为学科竞赛提供适合的使用场地,只能利用学院的实验室、会议室等地点,而这些地方又受到上课和行政办公等的限制和干扰。

学院实验室中的实验设备也不能完全满足学科竞赛的需求,往往需要购置新设备,但又受到竞赛经费的限制。因此为了使学科竞赛工作能够长期有效地可持续发展,学校应开辟更多的竞赛场地或创新实验室,并购置一些可长期反复使用的竞赛设备,保证各类竞赛的使用。

三、学科竞赛管理机制的创新

(一)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设立第二课堂学分。为使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渗透到本科教学中,高校应全面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设立第二课堂学分,将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学科竞赛、学术活动、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举办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科普知识竞赛、设置大学生创新基金、资助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等活动,使课内培养与课外培养相结合,加强学生第二课堂竞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实行学科竞赛三级遴选机制。学科竞赛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一些高校在组织各类学科竞赛的经验基础上不断完善了校级、省级、国家级三级竞赛遴选机制。尤其是在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机械创新、电子商务等重点学科竞赛中,形成了一套符合学科竞赛发展规律的运行模式,即申报竞赛计划、全校公开选拔、赛前专业培训、竞赛专项指导、赛后总结经验的竞赛运行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每年上半年由负责各类学科竞赛的学院向教务处提交本年度竞赛计划,教务处审核批准后得以实施,暑假期间组织指导教师对选拔出的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并且实施优胜劣汰的淘汰选拔制度确保竞赛队伍的质量,保证竞赛成绩,并在竞赛后及时总结竞赛经验,为以后的竞赛提供借鉴。

(三)优化学科竞赛师资队伍。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学科竞赛取得好成绩的重要保障。学科竞赛涉及科学前沿问题,需要新的设计思维和理念,因此高校在遴选竞赛指导教师的时候,除了注重选择教学一线实践性较强的教师外,还注重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特别是尽可能的吸收正在担任学科前沿研究课题的教师到竞赛指导教师队伍中来,充分发挥他们在学科科研上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

(四)建立学科竞赛激励机制。为了激发师生参与学科竞赛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竞赛环境,学校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获奖的指导教师给予表彰奖励和一定的物质奖励;按照竞赛的层次、影响力和竞赛获奖的情况,补贴一定金额的培训课时费用;竞赛获奖列入教师的绩效考核加分项目,与年终考评和工资挂钩;对获得省级以上奖项的指导教师,在晋升职称时,视为同等教学成果奖,予以政策支持。

对获奖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并授予荣誉称号。竞赛成绩可以作为学校评优和评奖学金的有利条件,同时在免试推荐研究生方面予以加分。除了对获奖师生的奖励以外,为调动竞赛组织者的积极性,还给组织者一定的表彰和奖励。

公共管理学科参与式教学模式探究 第7篇

一、公共管理的学科特色

公共管理学科是研究公共组织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活动规律的科学,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交叉性与开放性。

(一)应用性

与传统社会科学学科相比,公共管理既有基础理论研究的一面,要追寻公共管理的原理和规律,也有应用的一面,要解决公共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实际问题。事实上,公共管理学科自产生之日起,就与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很多基础理论来源于人们在政府管理经验的总结,反过来,公共管理学科教学和科研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实践。要求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必须与时俱进,密切结合实践,把实践中出现的一些新理论和新看法应用于教学,培养的学生应以实际应用能力为先,把理论转化为应用,转化为生产力。

(二)交叉性

公共管理学科的基础学科比较多,涉及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心理学等,甚至可以说是运用各种社会科学原理去分析公共组织在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中的客观规律,有着明显的学科交叉性。突破了传统公共行政学的思维界限,通过引入最新经济学、政策分析、管理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假设和研究方法融合到公共管理之中,其主题也由传统的政治过程和行政管理扩展到新公共管理、治理、经济人、社会资本、政府失灵、多元共治、新公共服务、整体性治理等大量新主题。因此,公共管理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交叉性的广域知识,学生的学习要求宽口径、厚基础、重创新,以适应复杂治理环境下的公共管理需要。

(三)开放性

在社会日趋复杂的今天,面临“不可治理”的外部环境,政府独白式的包揽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方法已经不适应于后现代语境下的治理。政府只有采取开放的姿态,与外部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形成多元共治的治理结构。这不仅是政治民主的需求,也是政府组织自身发展的需求,同时是迎接社会日益不可治理挑战的现实需要。公共管理学科要求教学与研究内容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不断吸收管理实践中的新理论,注意吸收其他学科的营养,通过开放式的姿态,既发展了自我,同时也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

二、参与式教学模式的理念和价值

参与式教学是通过学生积极地参与、探讨,学生在师生平等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地介入到教学过程中,与教师互动,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其基本假设是,“用户最有资格来决定如何改进他们的工作和工作环境。”[1]只有这种教学模式,学生才能感觉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并为此付出自己的努力,教学活动才实现其真实价值和预期目的。

按照心理学的看法,人的需要可分为内在性需要和外在性需要。外在性需要被周边环境所支配,自我无法控制,往往要适应环境的要求;而内在性需要则是自我能够掌握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由教师决定教学过程,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感到外在激励强而内在激励弱,由于无法控制而使学习过程变得十分乏味且异常艰难,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而参与式教学属于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动互动,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都有效发挥了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也因此更加有趣、有意义,更富于挑战性,学生能从学习中获得乐趣,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参与式教学法再加上教师的表扬和鼓励,会使外在激励加强,内外激励结合会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显著提高。”[2]

参与式教学方式注重营造民主、宽容、开放的课堂环境,创造和谐、热烈、活泼的教学氛围,打造师生平等、互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它特别强调和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和创造力,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从而有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

参与式教学模式对于公共管理学科教学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未来复杂社会的治理对于公共管理学科大学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求他们掌握广博的基础知识,同时培养积极主动的创新精神。对于多元社会的治理,民主和参与精神是其内核。作为未来社会的公共管理主体,在学生阶段就应该培养这种参与精神,把大学阶段当做训练场。学生在参与科研和教学过程中体验到,“在大学学习期间,不仅是知识的获取和积累过程,而且也是知识增值和创新的地方。”[3]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完全成为被动的接受者和猜测者,学生没有任何的权利,也就不用承担任何责任。参与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参与学习计划的制订、学习目标的明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创新精神,同时在享有权利的同时承担相应的责任。赋予学生参与权,享有权利,履行责任,权责的明确对于未来的公共管理实践意义重大。正是由于这种责任感,学生会在学习过程中采取更负责的态度。未来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孕育了学习型政府和学习型组织,要求其工作人员培养成终身学习的理念,而参与式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主、终身学习能力,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相互探讨,共同学习,最终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精神。

(二)有助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

社会对于公共管理学科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于公共管理学科教师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通过参与式教学,为教师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教学相长,有利于教师吸收学生的创新思想,丰富教学实践和经验,从学生的理解与支持中获得鼓舞,有利于形成一种相互信任、相互尊重、民主协商的氛围,避免师生之间的误解,有助于相互体谅,这是传统的那种完全由教师进行的教学模式无法企及的。“参与式教学中课堂交流与讨论的驾驭更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4]

(三)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在参与式教学过程中,学生意见和想法得以充分表达,虽然有可能肤浅,但有利于彰显学生的差异性,对于教师更全面、更准确地认识学生更有帮助。同时,互动式教学有利于实现由“以师为本”向“以生为本”的转化,这是教学模式和理念的重大调整和变革,避免人才培养的标准化模式,着眼于学生个体的多样性,有效生成契合学生个性特点的教学方案。在参与式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努力也是整个教学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教师和学生的整体努力,避免了教师的单向思考,产生了“1+N”的良好效果。“高质量的教学以及师生之间的高度协作,必然有助于教学的直接目标———教学效果的提高。”[5]

三、公共管理学科参与式教学模式的设计

在公共管理教学中,我们参照参与式教学的特色,设计出一套符合教师和学生特点的参与式教学模式。

(一)本科导师制的制度设计

一般研究生阶段的学习配备导师,但是,面对浮躁的社会风气,大学生的学习面临着严重的困惑,对于专业的学习缺乏明确的目标。特别是公共管理学科属于新兴学科,专业的学习和未来的人生发展往往存在脱节。为此,我们设计了导师制。导师的基本职责是,在学生就读本科期间,以专业指导为主,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基本素质培养,学习方法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培养等进行全面的指导和教育。为避免导师制下学生的被动,要求学生和导师共同设计大学四年的学习规划,以学生为主。这样,学生进校之后就开始参与到自己的规划里面,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变旁观为参与。

(二)互动式的课堂教学

公共管理学科的应用性和时效性很强,单纯对学生的填鸭式讲解只能成为教师的独白,学生并没有很好地掌握理论和知识。公共管理学科要加强全方位、多视角的教学,转变“教师一堂课讲到底”的传统模式,积极引入互动式教学,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把更多的机会留给课堂。教师应该认识到,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也更能开启学生的思考,这比单纯通过教学所获得知识更加重要,事实上,这种教学开启了知识的大门,学习是无止境的。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广泛应用案例教学法、辩论赛、现场观摩、角色扮演、专题讲座、读书会、学生主持课堂等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立足于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扮演相关角色,有效避免了教学的“搭便车”,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三)参与式的实践教学

实习是高校培养人才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前提。为此,加强公共管理实习基地建设,构建以桂林市为基础,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核心,并拓展到全国(特别是“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并渗透到各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公检法部门和大中型企业的实习基地网络。在实践流程上,大一安排的认知实习,是学生在完成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公共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之后对现代公共组织的管理过程进行全面认识,培养学生对现代课程组织及公共管理过程的感性认识,使学生理解、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使抽象的书本知识变得生动具体,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二上学期安排的专业实习,深入各乡镇和企业实习基地,实地学习、了解中国最基层组织的运作流程,参与基层管理。下学期的行政管理专项调查侧重通过学生的实际调查统计,从宏观定性的角度去考察地方政府治理现状。大三上学期安排的E化电子政务实习,一方面让学生在校内公共管理综合实验室通过电子模拟公共管理的流程,另一方面安排学生前往市级以上政府实习基地实习,以了解中国地方政府的电子政府和门户网站建设。下学期安排的专业综合实习则是安排学生“挂职实习”。所谓“挂职实习”是指根据实习单位岗位的实际情况,通常安排实习学生到实习基地担任一定的职务,参加实习单位的实际管理。事实上,虽然只是“挂职”,但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融入到这个单位之中,除了不享有工资福利之外,其余的和单位员工一样。可以说,“挂职实习”是检验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最好方法,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施展才能的广阔舞台。而大四的毕业实习则是学生与社会的真正接轨,是学生将公共管理理论运用于实践最重要的环节。

(四)学生考核的配套改革

参与式教学模式必须重视考核的配套改革,如果考试还是传统死记硬背的模式,即使参与式教学和实践取得了部分成功,也会因突击背诵进行考试而前功尽弃,作为学生学习指挥棒的考试,如果不能取得好的成绩,一些热衷于参与式教学的学生可能选择放弃。因此,我们扩大了开卷考试和综合考试的范围,并将平时课堂和实践中的参与表现也纳入到综合测评中,并占据很大的比重,重点加强考核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理论性比较强的课程,也要求联系现实进行分析,不能泛泛而谈;对于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课程,则重点以现实热点问题为切入点进行考核。既避免了学生“一考就背、考完就忘”的传统习惯,对于遏制学生作弊也有不错的功效。

(五)丰富的课外活动

除了课堂和实践教学之外,课外活动也有可能成为参与式教学的重要战场。依托大学生科技活动“奥林匹克”的“挑战杯”,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博览群书,收集社会前沿领域的资料,敏锐而富有创造性地捕捉社会热点,结合社会实践选取研究的切入点。一次“挑战杯”的参赛过程,考验了学生理解现实社会的能力。通过调研、选题、查新、假设、调查、分析、论证、撰写等完整的分析流程,学生收获颇丰。同时开展学生科技立项,围绕社会公共问题开展社会调查和理论研究,以此作为参加“挑战杯”的选拔标准。这样,既能让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外科技作品创新,同时又为“挑战杯”积累了经验。我们每年还举办一次公共管理实践技能活动周,在活动周期间,在公共管理实验室举办办公自动化软件技能操作大赛,旨在提高学生的办公自动化和电子政务操作水平。面向专业所有学生开展公文写作大赛,以考察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邀请校内公共管理方面的专家学者围绕当年热点话题和学生对话座谈。活动周期间,还举行“乡长论坛”、“县长论坛”,邀请基层政府官员为学生进行讲座,传授公共管理经验技能。当然,公共管理活动周从策划到实施都由学生来组织,教师只是加以指导并负责联系专家学者和基层领导。

总的来说,参与式教学十分有利于培养复合型的公共管理人才。但在实践过程中,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参与式教学对于公共管理学科教师提出了挑战和更高的要求,可能会让适应于传统教学的教师感到困惑。过度强调参与,可能会忽视教师的责任,很多学生难以承受。一些学生不能承担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压力,很可能在参与过程中“搭便车”,应付检查。参与式教学还需要整个教学计划包括学校相关教学政策的调整,不是一个专业学科所能完全兼顾到的。如何评价参与式教学模式,仍需要在实践中总结完善。

参考文献

[1]Andrew Large, Jamshid Beheshti, Valerie Nesset, Leanne Bowler.Designing Web Portals in Interge-nerational Teams:Two Prototype Portals for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4, 55 (13) .

[2]金丽, 张守凤.参与式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1, (1) .

[3]过增元.提倡参与式教学强化创新意识[J].中国高等教育, 2000, (6) .

[4]诸培新, 石晓平, 曲福田.完善参与式教学改革[J].江苏高教, 2004, (5) .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学科的建设 第8篇

1 计划经济时期 (1949-1979) 的经验和不足

新中国初期卫生事业的建设, 主要依据解放区和苏联的经验, 这一时期的卫生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被国际公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卫生典范。主要成功经验如下。

1.1 卫生工作四大方针

内容是:面向工农兵, 预防为主, 团结中西医, 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

1.2 卫生发展的三大支柱

第一, 建立三级卫生机构。农村的县、乡、村, 城市的市 (区) 、街道、居委会, 都建立卫生机构, 广泛覆盖全体人民群众。

第二, 建立三级卫生队伍。建国初期卫生人员缺少。故采用高级、中级、初级三种卫生人员, 分布在城乡三级卫生机构工作。

第三, 建立三种医疗保障制度。即国家负责公费医疗 (公务人员) , 工厂负责劳保医疗 (工人) , 农村集体负责合作医疗 (农民) 。三种医疗保障制度都是福利性质, 幷需兼顾家属补偿。

1.3 卫生事业的四大特色

第一, 明确卫生事业的性质是福利事业, 卫生经费基本上是国家提供, 社会和群众配合。

第二, 明确卫生事业的两种所有制, 一种是国家所有制, 由国家举办。另一种是集体所有制, 指基层机构如联合诊所。以适应福利事业的需要。

第三, 明确卫生事业的低投入和高效益。要求充分发挥中西医药廉价作用, 强调勤俭办一切事业, 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第四, 明确卫生事业的国际支援。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 就重视有需要的发展中国家, 派出医疗队, 解决困难, 培训人员, 很收欢迎, 至今未停。

1.4 健康状况明显好转

婴儿死亡率:200‰→25.55‰

孕产妇死亡率:1500/10万→51.3/10万

人口死亡率:17‰→6.42‰

人均期望寿命:35岁→71岁

计划经济时期卫生事业的不足, 由于当时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反映在医疗保障覆盖面不宽, 深度也有限。另外是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较低, 有待提高。

2 改革开放时期 (1980-现在) 的问题和发展

2.1 改革开放初期卫生事业改革走了一段弯路

由于卫生改革开始没有经验, 再加当时社会的经济都比较困难。故卫生改革出现了市场化、私有化、商业化的大发展, 结果产生了80%的卫生资源集中在大城市, 其中2/3又集中在大医院, 以致扩大了城市与农村、上层与基层、预防与医疗的三大差别, 更为严重的是全国人民强烈地反映出“看病难、看病贵”的突出问题。引起了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才于1996年12月, 由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卫生工作会议, 会后于1997年1月15日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总结了历史经验, 提出了今后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

在会议总结中, 提出市场的本质是根据供求关系决定资源流向。如果靠市场自发地配置卫生资源, 就会出现卫生资源从贫困地区向富裕地区集中, 从农村向城市集中, 从基层机构向高端机构集中。以上现象被经济学术界, 鉴定为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 医疗卫生是一个“市场失灵”的典型领域, 故市场化道路, 不符合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规律。再加上私有化、商业化都是以盈利的最大化主要目标, 同样不适应公益性卫生事业的发展。

卫生事业改革不能走市场化、私有化、商业化道路, 这是一条重要的收获, 今后必须注意。

2.2 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是一条新路

党中央和国务院为了更好地开展卫生事业的改革, 又组织了一次全国性的调查研究, 于2009年3月17日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全面启动了新一轮的医改。改革的基本理念, 是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改革的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

新医改执行三年多来, 已取得了初步成果。表现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了城乡居民。基本药物制度实现了基层全覆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公立医院改革有序推进。公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所缓解。

3 中国卫生管理学科的新建议

3.1 要进一步明确卫生事业的地位、性质和目标

地位:生命最宝贵, 健康应第一。

生命和健康是人民群众最宝贵、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它能促进经济、科技、社会的全面发展, 特别是扩大内需的坚实基础, 又是家庭和谐幸福的重要保证。

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应该把保障人民生命和健康的卫生事业, 列在民生首要的国策地位。该明确健康第一, 教育优先, 住房、就业、养老等可随时代发展有效安排解决。

性质:卫生事业应当以国家为主导, 社会和群众共同承担责任的公益性质。它的内涵应该突出非营利性, 公平性和准福利性。

目标:卫生事业的目标应体现在三满意。

一是人民群众的满意。具体表现为人人享有优质、廉价、安全、就近, 逐步减免费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是医务人员的满意。他们应该享有全国教师队伍和公务人员同样的绩效工资待遇。要改变强调医生作用特殊, 可以高工资的政策。2013年8月27日健康报仍在刊登福建省三明市县级以上医院院长、主任医师年薪制30万元→25万元的改革。前一时期普遍提倡卫生人员高工资, 终于出现了职业形象排行, 医生演员垫底的报导。更为严重的问题是70%以上的医院都出现“医闹”的局面。中国特色的医务人员还是应恢复发扬白衣天使, 救死扶伤精神为好。

三是党政领导的满意。医疗卫生工作的满意表彰, 应是考核主要党政领导的业绩指标。

3.2 要妥善解决卫生总费用的筹集和使用

世界各国通行做法是, 政府收税后, 将税收的一定比例反馈给纳税人, 主要反馈在医疗卫生和教育两项。这两大项应是政府责任, 体现为对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障和素质提高。

我国卫生总费用2011年占GDP的5.1%, 其中国家1.56%, 社会1.76%, 个人1.77%。学术界认为应作适当调整, 三方比例宜为5∶3∶2较好。今后应占GDP, 可提高到6%~7%为宜。

卫生总费用的使用也宜调整, 可将1/2用于需方, 由卫生部门为主开展健康保障制度, 实施逐步减免费的预防保健、慢病防治、健康管理、康复服务、小病防治、大病保险等, 要改变费用补偿中的市场化行为。

另将1/2用于供方, 合理解决城乡三级卫生机构工作用房、仪器设备、人员工资和日常运行经费。

3.3 要调整城乡三级卫生机构的一体化管理

为了实现人民群众对卫生工作确实满意的目标, 就应该下决心对卫生资源做一次根本性的科学调整, 坚决贯彻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政策, 采取城乡三级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就是唯一有效的措施。

具体做法:首先是抓“强基层”, 重点又是网底的建设, 是对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合格的家庭全科医生 (对家庭全科医生培养产生, 后面另有专题讨论) , 同时解决合格的房屋和设备。然后要抓网底与乡 (镇) 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的配套, 即可形成真正能完成“保基本”任务的城乡基层卫生组织。

建机制则是最重要的部分。要明确贯彻卫生事业以农村为重点, 城市支援农村, 城乡工作相结合的精神。全国各大、中城市卫生局都要带领指导周围一批县 (市) 的卫生工作, 以实现分片负责, 竞争发展。

城乡三级卫生机构, 应实行金字塔型的分级分工组建。高层三级医院和机构要严格控制规模, 主要负责疑难危重疾病, 指导基层和研究提高工作。中层二级医院和机构, 主要负责需要住院的疾病和基层指导。80%以上的多发、常见病防治和预防保健工作, 主要由城乡社区、乡村基层负责, 是当前建设重点, 要广泛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活动, 真正落实到家庭。

现在大城市、大医院的盲目发展, 实际上仍然是卫生市场化的反映, 应该进一步的控制调整。

城乡三级分工, 要贯彻逐级指导, 双向转诊, 体现基层首诊, 开展防治结合, 中西医结合, 医疗卫生服务的整体性和连续性。三级机构的人、财、物应统一管理。医务人员可统一调配。仪器设备可统一使用。财务实行收支两条线。人员工资统一绩效考核, 保持公务员水平, 高、中、基三层待遇相同, 基层可适当偏高, 体现优惠。

城乡三级机构的所有制, 可实行具备公有制属性的股份合作制、集体所有制、公有制、私有制或混合所有制, 在经营中可体现, 有薄利、有福利、有红利, 以调动公私两个积极性, 但必须贯彻公益性, 不搞盈利的最大化。

以上活动是为了保证实现群众确实满意的目标, 在改革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突破性、创新型的体制改革。

3.4 创建中国新医药学的卫生队伍

由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积极倡导的通过中西医结合, 创建中国新医药学, 是毛泽东思想对我国卫生事业和人类健康保障的伟大贡献。中国新医药学的内涵, 可概括为:要培养造就既优于中医, 又优于西医;并具备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 中西医结合的医药卫生队伍。

中医的精华是“整体平衡, 辩证论治”, 西医的精华是“科学诊断, 重点突破”。现在, 中西医之间都已互相理解, 认识到中西医结合, 能优势互补, 共同提高。

1928年, 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的斗争》中提出:“医院要用中西医两法治疗”。1956年, 毛泽东同志在对音乐工作者谈话中指出:要以近代科学来研究中国传统医学的规律, 发展中国的新医药学。1958年, 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应当努力发掘, 加以提高。同年又提出:要组织西医离职学习中医。从而掀起了西医学习中医的高潮。1970年12月10日至1971年2月28日, 周恩来同志在北京饭店亲自主持全国第一届中西医结合工作会议, 发布了重要的“会议纪要”, 明确提出:中西医结合, 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1980年4月卫生部召开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会议, 后经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 明确提出:“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 三大力量都要发展, 长期并存”的方针。在此以后, 除继续组织西医学习中医外, 又相继建立了“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和“中西医结合专业”等, 从而推动了中西医结合活动的全面开张。目前在我国基层卫生机构, 有70%-80%的医生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 防治疾病。

由此可见, 中西医结合, 创建中国新医药学, 已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尤其是当前, 国家提倡科技创新是改革的核心。医疗卫生是科技, 就更应该通过中西医结合的科技创新来提高水平。随着历史的发展, 我国出现了慢性病和老年病的增多趋势, 急需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应对。因此, 推进中西医结合, 创建中国新医药学, 将是提高卫生队伍素质水平, 做好卫生改革的中心环节。也是医务人员和人民群众长期希望实现的卫生中国梦的典型范例。

由于卫生队伍的质量是做好卫生工作的关键。因此, 创建中国新医药学, 将是关键的关键。具体的做法建议如下。

首先要组织中、西医生相互学习。要组织西医学习中医, 应由国家制定计划, 组织全国西医可分期分批, 也可脱产、业余 (双休日) 系统学习中医, 达到理论、实践合格, 能结合临床应用。最后经过考试及格发给证书。用同样办法组织中医学习西医, 最后经过考试及格发给证书。以上要求, 可先在中央或部分省、市, 先做试点, 而后推广。

要组织医学教育改革, 今后年青人入学, 要求中医为主兼学西医, 或西医为主兼学中医。也可以直接上中西医结合专业, 毕业后即中西结合医。

社会上可建立一个过渡期, 即医生可分中医、西医、中西结合医三类, 可以经过较长时间, 随情况变化而调整。

其次要组织医生学历水平的调整。由于历史的原因, 我国医生的学历水平, 总体上还偏低。根据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的资料, 我国2012年执业 (助理) 医师的学历构成 (%) 是, 研究生8.1, 大学本科37.3, 大专31.8, 中专20.5, 高中及以下2.3。在本科以下的仍占54.6, 特别是在农村和基层, 不达本科的比例都偏高。尤其是城乡的网底, 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绝大部分地区, 都没有本科医生。但网底又是最关键的, 他们都直接与人民群众的家庭联系, 水平低了, 就很难得到人民群众满意。我们建议, 今后要有计划的调整, 逐步达到网底都应该配备本科及以上水平的家庭全科医生, 才能实现群众满意的目标。

关于学历偏低的解决办法, 当前要重点抓在职人员的培养提高转型。可以由中专→大专→本科。可以采用脱产、业余、远程教育的办法, 有计划的进行。另一条路, 医学教育要改革, 直接办本科, 不再办大专和中专。

以上医生学历水平的调整, 虽有一定难度。但这是卫生事业和人民群众确实的需要, 我们认为中国共产党一定能做到做好, 因为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特点之一, 就是能集中力量办成大事。

3.5 中国必须创建家庭全科医学的独立学科, 举办全科医学院 (系) 和专业

中国如何建立全科医生队伍, 它关系整体卫生事业的成败, 也是卫生改革分歧的焦点之一, 是需要我们学术界继续探讨研究的问题, 也是国家应该研究解决的问题之一。

当前对全科医生的建设有两大学派。一派主张搞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 故称全科医疗, 培养的模式是搞毕业后教育。即所谓5+3模式, 指在临床医学本科毕业后, 再加3年临床轮转为主的结合基层七个月的培养。这一派得到当前党政领导的支持, 故先后发表了2次重要文件, 即1999年由卫生部发布的《关于发展全科医学的意见》, 以及2011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 执行至今, 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

另一派主张搞家庭全科医学的独立学科, 培养的模式主要是建立全科医学院 (系) , 举办家庭全科医学专业, 培养具备防治结合、中西医结合, 能深入网底 (即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 完成六功能任务的家庭全科医生。这一派以往曾开展了大量工作, 受到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但现在由于国家政策调整, 这一派被迫停止了活动。

根据百花齐放的原则, 下面对两派主张发表我们的意见。

家庭全科医学自20世纪60年代在欧美蓬勃兴起。1988年引入我国, 从开始各地自行试验, 到1999年由卫生部统一行动以来, 已有25个年头了。至今是应该总结经验, 提出中国特色模式, 解决问题的时候了。

根据卫生部《意见》执行情况是, 国内北京、上海、浙江等地都做了很多工作。事实证明, 由于没有学科组织的统一指挥, 结果, 至今还没有培养出能在基层开展六功能工作的全科医生, 也没有形成能指导全面实际工作的教师队伍和实习基地, 更谈不上配合医改工作开展科学研究。由于开展岗位培训, 主要依靠行政力量, 以致培训形式不规范, 培训制度不健全, 培训的结果也不理想, 效果不好。已经培养过的全科医生, 一般只停留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 基本上没有进入网底。已经培养的全科医生, 又分出了西医临床全科医生和中医临床全科医生, 这就很难完成基层需要的六功能任务。究其根原, 是与确定全科医学属临床二级学科, 搞毕业后教育有关。由于自己不是独立学科, 一切活动都要附属于医院, 这就很难完成, 我国全科医生应能承担基层综合任务的需要。

关于我国全科医生的任务, 1999年我国十部委联合发出的《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中, 就有明确的表述。社区卫生服务, 是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 全科医师为骨干, 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 以人的健康为中心, 家庭为单位, 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 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为重点, 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 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 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 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 从以上表述来看, 我国全科医生, 就不能是单纯的临床医生, 而是一种为综合性, 多功能的医疗卫生服务的医生。因此, 将全科医生确定为临床二级学科, 本身就是不符合医学教育发展规律的反映, 必须调整。

为了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 我们经慎重研究后建议:应明确建立全科医学是综合性的独立学科, 可以定名为“家庭全科医学”, 以体现中国的特色。“家庭全科医学”能清楚的说明, 这门医学学科是以家庭为对象, 研究解决家庭中男女老幼, 生老病死的全部医学问题。这种名称会引导家庭全科医生, 主动学好有关知识和技能。家庭全科医学专业的教学计划, 就必须完成这些重要任务, 由此可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尊敬。

要建立家庭全科医学的独立学科, 则需要根据我国建设新学科的成功经验。首先要根据独立学科的需要, 综合国内外的信息, 将学科的相关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专业知识, 进行一次性的科学设计, 形成教学计划, 医学本科教育一般都在五年内完成。我国已设置的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妇幼保健、儿童医学、卫生管理等学科设计, 都是一次性的五年制完成, 然后, 再用研究生教育发展提高。

然后的具体工作, 要解决新学科的行政支持机构 (全科医学院或系) , 专业设置 (家庭全科医学专业) , 师资队伍, 教材建设, 附属医院, 教学基地, 研究机构, 学术刊物等一系列工作。最后可通过招收学生, 开始培养工作, 进一步的毕业就业。如此, 整个家庭全科医学的学科发展, 就能蓬勃开展。

3.6 中国急需建立一所中国卫生管理学院

卫生部在文革以前, 于北京天坛有一所卫生干部进修学院, 负责全国卫生管理高级干部的进修提高工作, 同时组织重大卫生管理工作的学术研究活动, 起到了很好的重要作用。文革期间就停办了。改革开放以后, 卫生管理学术界, 普遍反映请卫生部要新建一所中国卫生管理学院, 特别是1983年5月在扬州市瓜州渡会议上, 重点讨论了“中国卫生管理学科”的建设问题, 一致提出要建设一所中国卫生管理学院, 幷逐步解决专业设置、研究机构, 以及学会、刊物等活动。钱信忠部长、陈海峰同志等参加会议, 幷确定了开展工作的步骤。为此, 卫生部先后在北京、上海、保定、镇江、苏州、合肥等地, 开展调查研究, 由于多种原因, 当时苏州、合肥两地的积极性较高。钱部长亲自参加了活动, 经过与各方面研究协商, 最后确定在合肥安徽医科大学开展工作。于1984年9月开始了卫生管理系活动, 1988年10月成立了卫生管理学院。关于成立中国卫生管理学院问题, 因当时意见不一致而暂缓。以后又逐步建立了卫生管理学会、刊物和研究所, 形成了我国卫生管理学科的综合基地。

近十几年来, 我国卫生管理学科呈现蓬勃发展之势。目前已有101所高等学校开展卫生管理学历教育, 年招生约5000人, 在校生约2万人, 设置22个专业 (方向) , 其中80%培养本科生, 61.4%培养硕士研究生, 17.8%培养博士研究生。这些单位, 还在本地区结合医改, 开展学术研究活动, 有力地配合了卫生改革的发展。

中共十八大以来, 中国的改革开放形势进入新阶段。为了推动卫生改革, 提高卫生事业的管理水平, 我们建议, 我国卫生管理学术界, 含有大量专家学者和师生力量, 在完成原有教育任务的同时, 可以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第一, 是配合中央和地方参与经常性的卫生改革活动, 使卫生改革逐步深入和提高。

第二, 是配合中央和地方, 对在职卫生管理干部进行培训、进修提高工作。主要是针对非卫生管理专业人员, 从一般的业务技术岗位, 走上管理岗位时, 要做到经过培训, 凭证上岗。这对保证提高卫生管理干部质量, 十分重要。

为了完成以上两项任务, 我们建议, 对现有卫生管理教育单位安排一下分工, 可推荐一所学校, 提升为“中国卫生管理学院”, 这所学校, 可承担配合中央部门卫生改革的研究和策划。同时承担轮训卫生厅局长及以上干部, 含准备提升厅局长的干部。以便建立凭证上岗制度。同时可配合中央部门完成与全国卫管单位的联系。另外的卫管学校, 则主要配合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开展以上的两项任务。这样所有的卫管学校, 都可加强党政部门的联系, 做到互利互惠, 有利于双方的健康发展。

我国艺术管理学科建设浅析 第9篇

一、艺术学科管理学科的开端

艺术管理是一个传统的概念,但是艺术管理并没有明确定义。艺术管理概念一出现,就随着社会变化在不断的变化,也随着新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艺术管理发展到现在,形成了一个范围比较宽广的研究体系,它既包括管理体制,也包括艺术供求、艺术销售等原理、原则与方法;除此之外,围绕这些环节而延伸出的管理方式、管理人才、管理技巧也成为艺术管理学科所需要涉猎的范畴。总的来讲,从目前我国市场的多样化来看,艺术管理的发展主要集中在艺术作品的商品化、艺术创作的产业化,这也成为当前艺术管理最主要、最集中的内容。艺术管理的最主要功能,是在艺术家和受众之间搭建一种隐形的桥梁,使二者能够有效地联系在一起。最终目的是要促进艺术的发展和被广大受众群体所接受。

二、艺术管理学科的探讨

历史上,艺术管理的工作一直在不断延续。从西方来看,古希腊已有对戏剧和演出的管理,在柏拉图的《理想国》的记述里已经出现了对艺术管理的描述。在中国古代时期,也曾经出现诸如宋王朝时期翰林图画院那样的专业美术机构。但是,他们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艺术管理”。

我们所说的“艺术管理”是随工业革命而来,并伴随着现代的管理体制出现而出现的。在文化艺术领域,无论公私艺术机构,其艺术管理的体系都是基于传统模式而建立的,在现代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发展。因此,进行现代管理制度研究,必然要配备一整套完善的艺术管理模式。

当前,人们对艺术管理认识程度还不是很深,正如上面所说,目前学界还没有对艺术管理有一个比较清晰具体的定位。总体来看,艺术管理的研究范围有管理体制,也有艺术供求、艺术销售等原理。

(一)艺术管理学科的出现的历程

首先,是文学研究性的文章出现。我国艺术管理发展高潮期在20世纪80年代和21世纪初期,李军的《文艺改革需要研究文艺管理学》,有了建立文艺管理学的最初设想;其次,1986年3月文化部又召开“文化艺术管理科学建设与发展座谈会”,到21世纪初,我国文学刊物不断出现的情况更加频繁。在随后的数年间,新的出版刊物也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从2005年到2010年的五年间。就有大批的论文出现。如商尔刚、曹意强等发表新的学说,余丁2008发表编著的《艺术管理学概论》等。

其次,是我国文学在艺术管理学科方面会议的积累。20世纪8年代,文化部首先召开了“文化艺术管理科学建设与发展座谈会”为首的其他的座谈会。接着,关于艺术管理的学术研讨会迅速在全国展开。整个八十年代,在文化部的组织下,研讨会分别在大连、吉林、北戴河等地召开。在这些学术会议上,学者们对不同的艺术管理方式和体制进行激烈讨论。国际方面,在1988年到2007年之间也多次在北京和上海举办学术交流会,讨论的主题更加艺术管理本身,而不是如过去那样侧重于宏观和体制方面的讨论。

所有的这些活动,使我国艺术管理学科的探讨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新的专业人才的培养、学会组织和研究性队伍的建设。

(二)艺术管理学科所要探讨的问题

所有的学科研究,都应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价值和探究对象。否则,它就不能被称为学科。而对于艺术管理学科的理解及其内涵的定性,直接会影响到它的发展和构建。鉴于此,从艺术管理学被提出来的那一天开始,学者们便开始探讨它们的研究对象问题。

在艺术管理学科的研究方向上具有积极推进作用的一位学者李军,另一位学者李准,他们从不同角度出发进行研究,李俊指出艺术生产是独特的精神生产活动,它和人类物质生产活动有许多不同之处。李准指出它不但研究艺术管理的一般规律,还将把研究中国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管理的特殊性及要求放在重要位置。除了这两位学者之外,还出现了高占祥、龚心瀚等学者的研究。这些学者的观点为艺术管理的探讨方向做了指点。

从目前我们所接触到的文献上的观点来看,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艺术管理规律说,二是艺术管理现象说,三是艺术管理问题说。这三种观点虽然从各个个角度分析了所提出的观点。但是,这些观点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呼应,这也是新兴学科在发展初级阶段的必经之路。在一门新的学科诞生之初,都会有多种研究方向。

(三)艺术管理学科研究的必要性

艺术管理学科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体系,它的出现与存在,肯定是有其社会价值,我们在研究这类新型学科时,必须要知道我们为什么要研究它们,研究它们的加之在哪里以及它们能为社会发展带来哪些变化。

艺术管理学科的研究,首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艺术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其次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艺产业发展规律的需要;第三是为了面对我国艺术探索与发展的需求。从目前来的全国范围来看,各地高校大都在开设艺术管理专业课程,这些院校以本校优势资源为依托,在建设学科、大纲制定上进行重大调整。虽然各大高校在开设课程上有自己独特的做法,但是,艺术管理学科建设的建构及经验仍需要尽快探索总结。我们知道,专业是社会和科学之间的桥梁,专业研究把科技专化成社会进步的力量。由此可知,在新兴专业诞生之初,在专业构建上不能过分地倚重任何一方。所以就需要科学研究参与进来,业界需要和社会分工共同来验证它的可行性。

三、艺术管理学科建设的前景

艺术管理学科从20世纪80年代起已经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虽然没有对它内涵的界定,但是在我国各高校的专业设置中仍然会出现,由于它们自身专业内涵的不完整性,所以它们开始时是挂靠在其他大的专业分类上的。

艺术管理,总体上来看是艺术学和管理学的综合学科,还注意和会计学、法学、统计学等其他门类较多的学科相结合。多样性的学科综合,必然要求设置多样化的专业课程。很多的艺术类大学并未设置管理类学科,结果就出现把本校学生寄托在普通大学里学习管理类知识,之后再回本校学习艺术知识的现象;有的是艺术类大学聘请其他大学的老师来教授管理学知识。这就造成了教学的游离状态,使艺术管理学科变成了“零散件”。所以,目前高校开设的艺术管理课程,就是希望传授学生专业的艺术管理知识,发掘出一大批能够利用有限的资源获得最大管理效益的管理精英。

综上所述,从目前的学科划分和学科的设置上来看,未来对艺术管理的学科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需要更多人的共同努力。未来对艺术管理学科建设的前景一定有一种更详细更规范的策划。

四、结语

艺术管理学科建设是一个新兴的的学科,这需要更多的专家学者进行广泛的交流,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在未来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相信会出现跟规范的学科划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也会让这一交叉性学科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满足社会主义市场对这一方面的人才需求。

摘要:我国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文化大国,在我国科技发展不断进步的前提下,市场变化也被带动起来。科技带动市场,市场带动了艺术的发展。我国艺术发展的不断更新,就需要有专门的艺术管理学科来做相应的配合。所以本文要从艺术管理的兴起、现状、研究状况及目前的学科建设情况作出简单分析。

学科化服务与人本管理 第10篇

一、学科化服务

当代社会是知识经济社会,价值的创造以充分获取和有效利用知识信息为前提。传统的文献信息服务已不能满足用户深层次需求,学科化服务作为一种新的服务理念和模式应运而生。学科化服务是以学科为基础,以学科馆员为核心,针对用户专业及学科体系,采用先进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展开的介于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之间的一种新型服务模式。[2]学科化服务是当代图书馆服务的创新趋势之一,是一种个性化、主动式服务;强调依托先进的学科建设服务平台这一有效工具,组织多种类型的学科信息资源,整合多种类型的服务方式,为用户提供更为专业化、深层次的服务。清华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的学科化服务实践证明,学科化服务是适合图书馆开展的一种服务模式,也是图书馆最具发展潜力的一种的服务方式。学科化服务要有一个良性的发展,要提供高质量的学科服务,就要有一个良好的管理机制。因此,组织机构和内部管理机制的调整势在必行。

二、人本管理理念

与图书馆发展相适应,图书馆管理的内涵要求、发展目标、工作方法和行为方式也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管理创新的关键是观念的转变,要将管理重点放在对人能力的开发、积极性的调动、创造性的激发上。人本管理理念是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图书馆服务新理念,它把人视作管理的主要对象和最重要资源,把人的发展作为管理的目的。一切管理活动都以人的生存、安全、自尊、发展、享受等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把提高人的素质,处理人际关系,满足人的需要,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工作放在首位。[3]人的需要是人实践活动的内在因素和动力,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深层动因。人为了满足自己多种需要而从事各种社会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又产生更新更多的需要,从而推动人们从事更多更新的实践活动。

藏书、读者、馆员、技术方法、建筑与设备是图书馆的五大基本要素,其中读者和馆员是最活跃、最积极和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图书馆要实现保存和传递人类知识的社会职能,在管理活动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考虑读者和馆员两方面的因素,最大程度地满足他们的需要,体现他们的价值。运用人本管理思想,重视人的地位和作用,创新图书馆管理和服务内容是新形势下图书馆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需要,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三、学科化服务需要人本管理

图书馆学科服务系统是由学科服务用户、学科馆员、学科服务平台、信息资源库、学科馆员业务平台几部分构成。[4]学科服务用户、学科馆员是该系统中起决定作用的部分。学科化服务需要用户的全面参与,只有充分调动学科馆员与用户之间、学科馆员与学科馆员之间和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协作与互动,学科化服务才可能取得实效。

1.以学科服务用户为中心的管理理念

图书馆学科服务把方便快捷、有效提供服务作为工作的中心,把服务质量看作是自己的生命线。

(1)建立与用户沟通的机制。

图书馆要拓宽沟通渠道与用户建立密切联系,全面深入了解学科服务用户的需求,倾听用户的心声。图书馆应逐步建全与用户的沟通机制,建立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通过多渠道的信息沟通方式,不断了解用户的需求,切实改进服务手段,深化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学科服务用户的知识需求状况、利用水平、满意程度乃至各种反馈意见、评价等对图书馆学科服务系统的建立和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2)规范用户服务制度,维护用户权益。

用户有自由平等获取信息的权利,对自己学术成果有知识产权,学术研究和隐私有受保护的权利。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要求制定制度时,充分考虑用户权益,不侵犯他们的权利,在全面衡量其行为意义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进行规范。减少生硬语言和限制性措施,增加鼓励性措施,吸引用户。制度制定出来后,要宣传在前,惩罚在后。

2.建设调动学科馆员积极性的管理机制

配合学科服务的整体发展模式,图书馆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着重进行优化管理、提高效率、强化服务、奖惩分明和注重效果的机制建设。

(1)转变服务理念,以学科馆员为本,为学科服务提供人才保障。当前图书馆界普遍认为,图书馆服务所发挥的作用,建筑占5%、资源占20%、馆员占75%,可见馆员是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和财富。图书馆管理目标的确定,任务的提出,措施的落实,机构的运转,活动的开展,效益的提高,都与馆员有着密切的联系。[5]学科馆员是图书馆学科服务体系中的重要成员之一,是学科服务的主体,参与学科服务系统的各个环节。学科馆员既有某专业的学科知识背景,又精通图书馆业务,是最积极、最活跃的人才资源。

(2)建立重组机制,整合图书馆机构设置和资源,为学科服务提供物质保障。用户关注快速便捷检索和获取所需信息。图书馆应面向学科化服务重组业务工作流程:遵循按学科需求配置资源的原则,重组采编流程。按需采访,根据用户需求采购文献信息;按学科划分,细化采访工作,实行学科专家选书制度。遵循按学科主题提供服务的原则,重组流通流程。摒弃藏、借、阅、咨各自为政的流通模式,按学科专题设立阅览室,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6]图书馆要研究制定整体发展规划和战略目标,将面向学科的资源建设、面向用户的技术平台与面向需求的主动服务有机整合在一起,实现学科服务的预期目标。

(3)改革人事制度,引入有利于调动学科馆员积极性的机制,对学科服务进行科学规范管理。在人事管理方面,引入竞争、培训、激励、约束等机制。树立竞争意识,全馆竞争上岗,使有能力的人脱颖而出,充分激发学科馆员的积极性。针对馆员的学科结构和专业能力,通过多种形式开展馆员素质系列培训,以提高整体素质。对服务能力强、服务水平高的学科馆员,予以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且奖金报酬也应超出普通馆员。对不胜任学科馆员工作的则让其退下来,重新评聘。制定以人为本、科学规范、权责清晰的全新规章制度和业务流程标准,建立人员考核制度与服务质量评估制度,建立资源采购利用的分析和评价体系。[7]通过以上相应制度建设,增强学科馆员的竞争意识和敬业精神,促使其不断完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能力结构,在图书馆学科化服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保障学科化服务高效有序的进行。

参考文献

[1]柯平.当代图书馆服务的创新趋势[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8(2):1-7.

[2]宋惠兰.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创新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8(11):88-90.

[3]申明,李剑,常浩.以人为本[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

[4]李文.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优化策略[J].晋图学刊,2008(5):9-11.

[5]杨润月.人本管理思想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J].图书馆,2005(3):115-117.

[6]颜小燕.刍议学科化服务与图书馆管理[J].科技信息,2008(21):284-286.

工商管理学科实验教学改革探究 第11篇

关键词:工商管理学科;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改革

一、引言

工商管理学科是一门系统研究工商管理活动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应用科学,其目的是研究各种类型的组织如何利用有限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活动过程,从而发现复杂管理行为背后运行规律的学科。随着我国企业改革实践的深入和高等教育教学目标的转变,工商管理学科目前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都面临着严峻挑战,改革势在必行。

二、工商管理学科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我校和学院在工商管理学科设立之初就开始重视设立实验教学环节,然而现有的教学体系设置中,工商管理学科在实验教学中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实验教学环节设计不足,缺乏计划性

目前,在工商管理课程教学体系中,主要开设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物流管理、市场营销、企业战略管理、组织行为学、管理信息系统、供应链管理等9门课程。这些专业基础课程几乎都需要通过相关的实验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但是,目前这些课程在设置理念上存在以理论课程为中心、实验课程为辅的传统观念,侧重理论教学,不太重视实验教学,实验课程基本上处于从属地位,甚至有些课程根本没有开设实验课程。此外,在实验教学环节的安排上缺乏总体规划,没有形成一个前后衔接,层次清晰的有机整体,导致不同教师根据自己课程和教学需要安排不同教学内容,有可能造成重复实验或者断裂的现象,影响了实验教学环节的延续性和体系化。

(二)实验教学方式单一,缺乏互动性

实验教学法在工商管理学科中的应用目前大多停留在案例型实验教学法这种单一模式上,在案例教学的分析和讨论中,由于没法设定边界明确的企业及企业活动的范围,学生在案例教学中角色不明,解决问题的方案不能得到验证,使得案例型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且从实验教学过程来看,由于案例教学这种方式,需要教师和学生的良好互动,一方面教师要先优选出合适的案例,另一方面学生要提前研读案例文案并课前讨论,目前的实际状况是学生缺乏课前准备,存在“搭便车”的思想,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较差,导师无法形成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从而让案例讨论课流于形式,严重影响了实验教学的质量。

(三)实验教学内容落后,缺乏实效性

针对工商管理学科实验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必须重新系统规划工商管理学科的实验教学体系,综合利用多种实验教学方式,分阶段分层次的进行完善,才能更好地践行高校素质教育理念,推动学科建设和发展。

三、工商管理学科实验教学的改进措施

(一)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验教学体系构建

高校目前培养的工商管理本科生大多存在动手能力差,不能适应企业实际需要等问题,由此引发了高校对于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学大改革。实验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顺利进入企业,适应企业的发展和需要。教育部 《 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的通知》(教高[ 200518号])指出“从人才培养体系整体出发,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科学系统的实验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既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

(二)以师生互动为主体的多元化实验教学改革

针对以往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性差,参与程度不高,教学方式单一的问题,我们针对工商管理学科的特性和学生的学习习惯,开展了多元化的实验教学改革,包括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沙盘(ERP)模拟经营法等多元化的实验教学形式。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经济管理学科采用最早也是最常见的实验教学模式,通过将经典案例引入到课堂中,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比如哈佛商学院的案例教学就是我们可以借鉴的典范。但是为了避免以往案例教学容易流于形式的现状,我们在改革过程中增加了“微课”这一环节。改变以往学生对文字材料的厌倦,我们提前制作5-10分钟相关案例的背景材料,采用PPT或者小视频的方式提前发送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增加了案例讨论的成功性,改善了案例教学的质量。

2、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具体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例如我们针对在《市场营销学》课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如市场调查与预测、市场环境分析、促销策略制定等,运用项目教学法等实践教学方式来进行,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开展有针对性的市场调研活动,编写调研问题,分析数据结果,形成分析报告,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以贴近社会为指导理念的实验教学内容更新

工商管理专业作为应用型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就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熟悉经济领域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工商管理人才。而实验教学作为重要的培养组成方式,自然要贴近社会的需求。无论是实验内容的选择,实验项目的确定,还是实验软件的更新方面都要能满足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需求。比如我们组织相关任课教师共同编写案例库和素材库,特别是要保证经常持续更新案例和情景游戏,要求又能力的教室翻译国外的最新案例和游戏,或者直接采用国内企业的实际发展的案例和困境,给学生不断的新刺激,来保持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结语

高校学科管理中创新思想及其实施 第12篇

一、高校学科管理中概况及其问题

学科是对知识的分类,在同一学科中有着共同的学术历史,使用共同的学术语言,在学科的研究中有着内在的逻辑。每一个学科之间都对于自然社会中某一个方面的抽象化理论探讨,在研究的方式上都采用的是大致相同的研究模型与研究基础理论。学科术语是每一个学科内交流的语言,在学科之外,语言使用的范围很小。

学科实质上是一种人为的对知识模块化的处理,将知识内部的联系主观的割裂,随着社会的分工细化,社会交集的增大,行业间的明显区分已经被学科交叉融合所替代,因此对于学科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在我国的学科分类中将学科划分为等级对待,同时在高校的建制上匹配学科的分类需求,将学科与高校建制机构融合在一起: 学校、院、系、专业。[1]学科建设上虽然把握了大类的分类取向,但是在学科内部的建设思路上还没有完全的发挥出科学的建设效果。

学科管理上首先是对于交叉学科的重视度不高。学科间是相互联系的,学科思维以及学科方法都可以借用,但是在学科的发展实际上,学科管理按照分类来管理,特别是在社会快速发展,学科交叉融合的背景下,这种局面还没有改变,所以学科的整体实力不是很强,同时在学科管理中采取的是行政为主导,而真正在学科上有权威性发言的教授在学科的管理中缺少建设性的作用。

二、高校学科管理中的创新思想

高校学科管理中要把握学科内在的发展脉络,就创新性而言,要结合社会发展对学科的外在要求,特别是学科要融合,实现交叉学科的发展,协同学科之间的理论资源,进行开拓式的创新。对于高校学科管理的重视存在高校的行政管理中,就创新性的思想而言,潜在的层次上主要是在学科内的融合,学科专业划分并入新的院系,通过对院系的建设来加强学科的管理,这种创新的思想以专业的协同发展实现学科整体实力的创新。

在高校的学科管理中存在着学部制改革的思想,学部制改革从优化学科群出发,将具有相似的学科进行整合,在学部制下建立学院。[2]学部制的建立优化了相关专业的结构,并在资源的配合利用以及课程的设置上能够满足教学与科研的需要,同时在整体学科群的建立中,学科间能够发挥出自身的特色助推相关研究方向研究性项目的发展。

为解决学科在发展中出现的与实践脱节,以及对生产发展的动力不足问题,学科管理上开始探索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路径。校企合作是其创新的一个方面,将企业的优势与学校的优势结合在一起,将理论直接拉向前沿的技术运用,避免了理论的单向发展。学科的发展融合了更多的生产实践元素,丰富学科的实用性元素。在学科的管理发展中,学科将自己突破了单纯的以理论为基础来实现自身的纵深发展。

三、高校学科管理中创新思想的实施

以提升学科的综合影响力和竞争力为目的,高校在学科管理中开始结合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探索实践学科发展的各种路径策略。在学科管理上学校加大对相关学科建设的制度规划以及资金投入,重视对于社会资源的开发利用,利用自己的潜在优势实现对学科的创新性发展。[3]具体在高校学科管理上,学校根据社会需要而增加相关的学科,加强学科间的资源整合,将学科的发展与社会的需要融合在一起。

其次,学科管理上通过建立重点学科,突出学科特色来实现学科的发展。在高校的学科建设中,一般会根据学科实力申报相关的重点实验室或者研究基地。学科管理上实现梯阶式的发展,由学科带头人来引领研究基地的发展方向,通过学科骨干增强学科的整体实力。学科管理中研究基地的建设突破了以行政干涉为主导的模式,重点突出学科内在发展的规律。学科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除了对学校内师资力量的整合,对于院校外的师资也会产生较强的吸引力。受重点实验室以及研究基地的影响会有更优秀的资源涌入,从而增强对学科发展的拉动力。

最后,学科建设在实际的操作中还要注意对学科间均衡发展的重视。学科发展的整体水平并不是一致的,因此在学科管理中也要区别对待,重点发展优势学科的同时不能忽视对于弱势学科的发展,对接社会需求的应用学科发展时不能忽视对于基础学科的发展。学科管理是一个复杂性的过程,既要突出重点,又不能忽略一般。

四、结语

高校学科管理结合学科内在的发展规律,需要重视学科与社会发展相融合。在学科管理的创新上把握学科发展的趋势,注重对交叉学科资源的整合,特别需要对于一些特色学科的培育和发展。在学科发展中学科管理不仅仅是对学校自身实力的一个整体衡量,还要在此基础上加强对于其他高校学科管理经验的借鉴和吸收。

参考文献

[1]江庆华,伍雄文.新建高校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的思考[J].人力资源管理,2014,06:16-17.

[2]林涛.论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高校学科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2,02:23-24.

上一篇:慢性肺部疾病下一篇:城市化进程中物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