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题材范文

2024-07-03

战争题材范文(精选5篇)

战争题材 第1篇

一、以抒发建功立业之情为主题的诗歌

1. 该类主题的诗歌出现的原因

就思想上讲, 从西汉汉武帝“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开始, 一度盛行的黄老学说沉寂下去, 代之而起的是儒家学说。这种学说为后世历代统治者所推崇, 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的主导思想。儒家思想中, 很重要的一条, 就是鼓励读书人积极出仕, 为朝廷建功立业, 所谓“学成文武艺, 货于帝王家”。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 许多读书人形成了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 渴望投身报国, 建功立业。除走科举这条应试之路外, 从军征战以建立功业, 报效国家, 也是一条很重要的道路。

2. 该类诗歌的主题

在国运昌盛之时, 如唐代, 诗人们处在和平的环境里, 迫切希望建立功业, 以实现自身价值, 则他们往往把这种思想诉诸诗歌;在国势孱弱、屡受外族侵扰的时期, 如宋代, 诗人们的生活受政局和战局的影响, 他们的思想中, 考虑最多的问题是如何为国出力, 如何从军报国以及抵御外侮、收复失地。这种思想时时盘踞在他们的头脑中, 当他们提笔写诗的时候, 不能不流露出来。以上这两种思想主题, 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所以读起来都很感人, 很激励人。

二、表现反对战争为主题的诗歌

1. 通过描写士兵的思乡情绪, 表现诗人反对战争的思想主题

在古代, 战争往往持续的时间较长久, 许多士兵年轻时就随军征战, 头发白了也不得退伍归家, 多年的征战, 使他们思念家乡的亲人, 希望早日罢战解甲。同时, 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正是表现了他们对无休止战争的厌烦。

2. 刻画战争所造成的悲惨后果, 来反映作者反对战争的思想主题

在这些诗歌中, 诗人描写和刻画战争带给人们的悲惨后果, 足以让人们消除对于战争的热情。

以战争为题材的诗词 第2篇

《赤壁》

年代: 唐 作者: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凉州词》

年代: 唐 作者: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蒿里行》

年代: 魏晋 作者: 曹操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新婚别》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妻子,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沈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晚次鄂州》

年代: 唐 作者: 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陇西行》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

《马上作》

年代: 明 作者: 戚继光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

爱情在战争题材电影中的特殊价值 第3篇

关键词:爱情,战争,电影

对于影视教学来说, 爱情题材的价值实现是必须要面对的内容, 我们首先要告诉学生虽然世界各国在文化传统、历史背景、电影技巧、意识形态等存在诸多差异, 但是世界战争电影在创作主题上仍然显现出趋同性, 即以“正义战胜邪恶”、“生命的尊严”与“渴望和平”为核心价值, 其他人类积极意义的文化主题, 如:男性友谊、集体主义、挚真爱情、化敌为友、牺牲精神……也在战争电影中获得丰富呈现。而绝大部分战争题材的电影中都是以爱情为一条线索贯穿, 这是由于爱情能够赋予战争电影触动灵魂的叙事力量, 因此, “战争与爱情”已成为电影作品演绎人生的永恒主题。在战争电影中, 爱情作为讲述故事、塑造人物的重要元素, 不仅可以引发人们对人性更多更深的思索, 而且丰富了战争电影所包蕴的文化阐释价值。我们必须看到, 中国的战争电影有着自身的发展逻辑, 而今天, 处于东西方文化冲突与交融语境下的中国电影, 正在寻找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在这个过程中, “战争与爱情”这一已经被实践证明的成功经验, 将使我们得到宝贵的启迪。我们认为, 课堂教学可以结合几部电影作品充分认识爱情在战争电影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表现人类情感的复杂性与丰富性

首先要告诉学生战争本身往往体现出的是人类阳刚、争雄的一面, 但是仅仅靠这种绝对主义的简单极致的表现是很难与观众交流的, 尤其是很难表现完整的人性.这样战争就失去了动力和意义, 因此, 战争题材的电影在讲述故事时, 爱往往成为战争中人们的最重要的意义。

《英国病人》 (THE ENGLISH PATIENT) , 在第69届奥斯卡奖评选中赢得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等九项大奖, 这部影片没有宏大的战争场面, 也不是以战争中英勇悲壮的前线战士为主角, 却讲述了一个毫不逊色的“战争与爱情”故事, 充分体现了爱情之于人类情感中的特殊性。电影中战争毁灭了他们的一切, 爱人、朋友、爱园, 但是爱支撑着他们等到了最后的光明。通过观赏该部影片, 让学生看到爱对人类的重要性, 在面对死亡的时刻, 人类需要爱的力量拯救世界。二战影片《赤月》是一部日本对战争罪恶进行反思的影片, 同时它也通过波子与冰室的这一爱情元素展示了爱在绝境中支撑信念、生命、真理和正义的巨大力量。二战经典《辛德勒名单》 (SCHINDLER'S LIST) 则向我们传递了强大的信息———战争毁灭了我们的现实世界, 而爱情支撑着我们的精神世界, 所以人类的意志不会消亡。

这几部影片中的战争都摧毁了人们的世界, 但是爱情都成为挽救人们心灵和世界的重要因素, 是面对绝境时的勇气和希望。人类情感的复杂性因此而完整。

二.揭示人类情感所遭受的巨大创伤

其次要使学生认识到战争题材本身就是为了表现背离正常生活的一种矛盾和困境下的挣扎, 战争对人类的摧残不仅仅是身体上的, 血腥镜头可以显示的只有表面, 真正要引起情感共鸣那必须要体现战争对人类情感的摧残。因此, 爱情出现在战争影片中其意义就在于由这种人类美好感情的支离破碎体现战争的毁灭性, 揭示人类情感所遭受的巨大创伤。

由著名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执导的巨片《拯救大兵瑞恩》 (SAVINGPRIVATERYAN) , 被誉为“最真实反映二战的影片”。小伙子们还都没经历过爱情, 他们说着对爱情的向往, “等战争结束了, 会有美丽的姑娘。”被誉为史诗巨制的《钢琴师》 (THE PIANIST) , 取材于波兰钢琴家斯皮曼的真实经历, 也带着犹太籍导演波兰斯基自己的惨痛印记。在纳粹统治下种族灭绝的阴影下, 在无处不在的死亡笼罩中, 斯皮曼只能把心头的一切爱意埋葬。战争对美好的扼杀几乎无处不在。

前苏联著名影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虽然只是表现了一场小战斗, 但同样渗透着无穷的力量。五个正值妙龄的美丽女兵投入了保卫祖国的战斗, 她们战前美好的爱情不时闪回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刻。然而美丽生命终于被战争夺走, 那些爱情也随风而逝。

所有这些影片中爱情的失去和破碎都是因为战争, 爱情成为催化剂, 强化了战争的破坏性, 爱情象征的是一切美好, 战争剥夺了人们享受美好事物的权利。

三.表现了人类情感中的绝望与希望

绝望与希望并存的电影才能完整, 战争中人们失去美好家园未必会绝望, 但是失去爱人可能会暂时绝望, 而爱情的力量会继续在生活中延续, 给人希望。为了爱情成为人们面对新生活的勇气来源。

战争爱情巨片《珍珠港》 (PEARLHARBOR) , 将战争的残酷、胜利的辉煌、军人的精神和爱情的伟大结合得天衣无缝, 充分展示了电影作为综合艺术的魅力。英勇的战士们心底藏着温柔的爱恋, 他们相信即使失去生命, 那份爱也会在终有一天硝烟散尽的蓝天中永生。《卡萨布兰卡》是“战争与爱情”影片中凄美而伟大的经典, 成为一个爱的传奇, 它穿通战争的黑暗, 像明灯一样照亮了我们心底的希望。《兵临城下》 (ENEMY AT THE GATES) 里的爱情浪漫色彩也是它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战火中的分离, 阳光下的重逢。这段铁血战士的至爱柔情使影片的战争主题有了更深的含义, 带给人希望的力量。法国著名电影《虎口脱险》中以喜剧形式出现、作为精神寄托的爱情短章, 同样令人回味深长、久久难忘。

四.带动大众文化与都市消费

最后, 我们还要使学生意识到作为文化产品, 爱情在战争题材影片中还起着非常重要的文化符号的意义生成作用, 工业民主社会必然产生大众型文化, 这时的社会所要求的是使人可以冲动起来的感情, 而且还需要同时把商业精神引进了文化界。电影作为文化产品的通俗化孕育了新的文化进步因素, 促进了文化的垂直流动和市场化, 也改变了文化传播, 文化需求和文化人的价值取向。现代社会中战争离人们的生活很远, 但是爱情却使得其情感距离很近, 加强了战争题材的合理性, 电影作为文化产品, 其实质还是取悦于消费者的商品, 那么, 战争电影中的爱情则是其原动力, 形成个体的精神需求, 并进入社会商业文化和消费文化。爱情比战争更容易给消费符号以合理身份和地位, 同时战争背景使人对生命的意义产生新的解读, 更容易刺激消费。

总之:战争难免出现生离死别的场景, 这自然加深了剧情的冲突性, 而危难时刻的情感纠葛, 则更能展示人性的复杂性。战争中的爱情, 不仅使电影获得感人的效果, 也使电影的商业性和娱乐功能得到了极大的发挥。相对于世界战争电影中成功地运用爱情描述, 而提升影片的品质, 作为文化产品, 中国本土战争电影在表现人类情感方面虽然做了不少探索, 但仍有漫长的道路要走。希望通过课堂影视作品赏析, 能够使学生对其价值有更深刻的认识。

参考文献

[1]电影的世纪末怀旧:好莱坞·老上海·新台北.张英进著.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

[2]电影剧本选.李先奎著.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

[3]电影艺术通论.康尔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电影的形式与文化 (美) 罗伯特·考克尔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影视艺术心理学.宋家玲, 宋素丽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战争题材《淬火成钢》观后感 第4篇

在幸福生活的今天,通过观看《淬火成钢》,使我为自己的党、自己的军队、自己的先辈、自己的人民和国家倍感无比骄傲和荣光,也被毛泽东、周恩来等一代天骄和成千上万革命烈士的革命气概、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所折服和感动。正是我们的革命前辈、先烈们用满腔的热血和激情换来了新中国的解放,繁荣与富强。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当年的红军战士们经过长途的跋涉,历尽艰辛万苦的革命精神,根本就不可能有我们今天安定、幸福的生活与自由民主。”

历史的红色旅程结束了,未来的红色旅程却刚刚开始,革命先烈用血肉和气魄竖起了一座万世瞩目的丰碑,英雄们的斗争精神也将靠我们这些后世子孙去延伸,我们只有从发奋学习,做一个正直、勤勉的人,才能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

当今革命战争题材小说中罕见的佳作 第5篇

读过小说之后,我十分信服王蒙的评点:精炼,准确,有未及而无过之,绝非溢美之词。 所谓“史”,说的是1946年以李先念为首的中原军区数万部队,突破蒋介石30万大军的重重包围,胜利回到了根据地,从此,拉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中原突围,并不是广为人知的一段史实。小说之所以选择这一题材,是因为作者本人不但有着数十年的军旅生涯,而且,在这数十年中间,他始终是与当年参加过中原突同的某支劲旅生活在一起的。他熟悉众多当年突围的亲历者。听他们为军史、战史作正式的回忆,也在日常聊天中,听他们讲述中原突围时残酷战斗、壮烈牺牲的具体情景,还有大量不宜入史的轶闻趣事,从而在他的脑海中,保留了一部突围的“正史”和丰富的“野史”,以及众多活生生的真人。 综观《突围》,作者只坚持了三个字:“写真实”。他力求再现那个历史时期真实的存在,而一切价值观、道德观,则自然体现于小说的人物情节之中了。无疑,《突围》是战争小说,但作者倾全力描写的则只是战争中的人。这里,作家似乎是有意一反文艺创作的定式,没有突出塑造“这一个”或“那一个”典型人物。这是对既有文学观念的挑战,也是对作家功力的考验。作者以他独特的语言叙事风格,轻松诙谐,“细针密缝”,成功地绘制了一幅战争中革命军人的群像图。

司令员赵龙。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诸如特意安排旅、闭干部写家信,他自己当信使;给下属积极张罗找老婆;闹洞房,听窗根等等,勾勒出了一位粗中有细、充满人情味的人。而在椴树崖,面对敌人两个师的堵截,已是濒临绝境。赵龙经过一番调兵遣将后,端坐椴树下,悠然地叫人为他剃头刮胡子,等待夜幕降临,成功突围。战斗中,不像我们在所有军事文艺作品中看到的那样,司令员总是在指挥所里一边举着望远镜观察一边不断地下达作战命令。这位赵龙赵司令不是这样。他腾身而起,跃上战场。不是战斗的需要,纯粹是他自己要寻求并享受冲锋陷阵与敌厮杀时的那种战争快感。

旅政委张子学,是一位韬略过人深孚众望的政治家,幽深的内心世界,涌动若树立个人威信的政治欲望。旅长孙学义,战斗一打响,如同战神附体,所向披靡,不愧是军中一员战将;而在和平的空隙,却又丑魂附体,找来集镇上的暗娼泄欲。小说尽皆和盘托出,写得繁简有度,是当代文学中不曾见过的形象。

冯苗是《突罔》中的“另类”人物。这位品、才、貌俱佳的青年女性,知名大学新闻系的高材生,军区报社的记者。她拒绝了旅政治部主任柳燕荪的求婚,深深地暗恋着一个外号“大洋马”的小连长——杨茂。她被诬陷为“特嫌”,遭受监督审查,屈辱中依然大度乐观,卓而不群。在电闪雷鸣的荒野之地,一对恋人相遇初欢。不意冯苗怀孕。审讯批斗,冯苗保持沉默,保护着自己神圣的爱之秘密。杨茂尚不知自己已有爱果,却突然壮烈牺牲。冯苗扑倒在杨茂坟前,泣血不止,无声地向世界宣告:我怀的是小洋马!冯苗“正正经经跪在杨茂面前,端端正正磕了二十六个响头,为的是纪念大洋马二十六岁的寿数”。原来负责监督冯苗的兩个女兵,苏端阳和华桦,现在却成了冯苗的护卫。二人陪着冯苗哭了一场,扶她骑上毛驴,“苏端阳在前面牵着缰绳,华桦拿树枝在后面鞭打毛驴的屁股,驴背上端坐着尚未出生的小洋马的母亲……”小说读到这里,仿佛升起了一幅圣母图。

《突围》绘制的革命军人群像图,还有旅政治部主任柳燕荪、团政委龚言斌、团长高震、团参谋长李立春、高参金光祖等。性格各异,情趣不同,但都围绕着“老婆问题”演绎了不同的故事,有喜剧,有闹剧,亦有悲剧。喜怒哀乐,苦辣酸甜,美丑真假,无所不包,展现了人性之种种。《突围》中还有一群来自重庆的大中学生,男女青年。或工笔细绘,或简笔素描,形象鲜明,展现出不同的人生。

有位以酷评著称的作家曾经撰文说,老了就不能也不要再写小说了。据说,写小说是与荷尔蒙有关的。附和者众。也有著名的小说家践行之。老夫聊发少年狂。年近八旬的丁朗不仅打破惯例写了小说,而且作了性描写。性描写,在古典小说《金瓶梅》、《红楼梦》中,一般用于负面人物的刻画,性行为通常被指为淫荡、腐化之代名词。丁朗却一反其道,把性描写用于正面人物,写出性爱之美,为性正名。作家匠心独运,在“千里雷声万里闪”一章内,设计了一场性爱盛典,把人物一步步推向圣殿。先是椴树崖突围,冯苗为了陪伴抚慰一个身受重伤即将死亡的年轻生命而掉队;继而自己坠下山崖;尔后,攀沿着树木在死亡线上挣扎;她呼唤着杨茂,用爱支撑着生命力。与此同时,杨茂也在寻找他的爱人,满山遍野地呼唤着“冯苗——”作者首先把人物置于这样的特殊情境,之后,“一道闪电撕裂了天空”,一对互相呼唤的情人,终于发现了对方。“两人都像发了疯似的,跌跌撞撞地在雨中向着对方奔跑,向着一起靠拢,再靠拢。在降隆雷声和哗哗豪雨之中,他们壮烈而豪迈地,放肆而狂野地拥抱在了一起”。接下去的描写是喃喃私语,热烈狂吻……再接下去,“在无边夜雨的掩盖和伴奏下,他们倒下去而且滚动着,顾不得水流,顾不得泥泞……”灵与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呻吟着,尖叫着,完成着人生的一次盛典。而在他们看来,那雷也好,那雨也好,那吓人的闪电也好,此刻,都不过是为他们的结合而前来凑趣的礼花、唢呐和锣鼓”。前后两千多字的描写,从铺垫到高潮,酣畅淋漓,节奏明快,语言典雅,刚柔相融,全然是一首性爱的赞美诗。

正因为作家坚持了写真实,我们在《突同》中看到了人性的多面性和复杂性;看到了真善美和假恶丑同在;看到了“光明”与“黑暗”、“歌颂”与“暴露”共存;看到了建构与解构并行。真实是残酷的,也许有人接受不了。但,这就是生活,这就是文学。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战争题材】相关文章:

浅谈历史地图在战争题材教学中的突出作用09-12

诗歌的题材与题材06-17

系列题材05-31

题材类型06-08

诗歌题材06-12

影视题材06-16

重大题材07-20

童话题材08-06

题材发掘论文05-07

青春题材电影06-05

上一篇:急性颅脑创伤下一篇:多媒体技术下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