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范文

2024-07-04

高中物理必修范文(精选12篇)

高中物理必修 第1篇

按照高中物理新课程的模块构成, 选择理科的学生一般均在完成共同必修模块物理1、2的学习后, 进入选修模块物理3系列的学习。目前大多数学校均在高一下学期期中后不长时间即完成了物理1、2的学习, 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感到对高一学生来说, 物理必修1、2, 与选修3-1之间有一个较大的“台阶”, 认清“台阶”的成因, 做好必修1、2与选修3-1之间的衔接, 帮助学生跨过这一“台阶”, 对贯彻新课程的理念, 实现新课程的目标,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均有重要的意义。

一、必修与选修之间台阶的具体表现

必修1、2与选修3-1之间的“台阶”的形成, 是由新课程所设置的必修和选修框架决定的。

1. 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台阶

必修1、2中, 只讲了高中物理力学部分中的主干知识, 为了适应必修课时的要求, 教材的编写者, 把动量、机械振动、机械波等内容放到了选修课中, 这样学完必修1、2后, 学生缺少用力的观点和能量观点分析物理问题的历练, 还未形成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的习惯, 力学基础知识是单薄的, 而选修3-1的第一章对电场的分析, 正是基于力的观点和能量观点的应用, 学生普遍感到吃力!生涩!

2. 宏观和微观之间的台阶

从物理学发展史来看, 物理学家们对物理现象的探索和认识有一个从宏观到微观逐渐深入的过程, 理论的成熟是先力学、后热学, 再电磁学发展而来的。在必修1、2的学习中, 学生研究的是宏观世界中机械运动现象, 与

筅江苏建湖高级中学

许可

学生的生活经验较近, 而在选修3-1第一章电场学习中, 一开始就涉及到导体的微观结构, 正离子热振动、自由电子杂乱无章热运动, 这对学生来说“太突兀”很难想像, 学生极不适应, 究其原因, “分子运动理论”等热学知识被安排在选修3-3中, 学生还未学, 缺少了由实验和分析从宏观世界进入宏观世界这一环节。

3. 具体和抽象之间的台阶

在必修1、2中, 学生遇到的力只是常见的具体的重力、弹力、摩擦力, 均能用感官直接感受。即使万有引力有一定的抽象性, 但对其讨论仅停留在“超距作用”层面, 未深究其本质。而在选修3-1第一章中对带电体间的作用力讨论进入“近距作用”层面, 场的概念及其特性描述比较抽象, 不能用感官直接感受, 加上电场是分布在空间中的, 所以需要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才能形成正确的物理图景。

4. 进度和程度之间的台阶

按照新课程的教学进度, 必修1、2应在高一年级一学年教完, 而目前大多数学校只用一学期半就完成了;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人的认知速度与知识内容的深广度和人的心智成熟度相关, 对高一学生来说, 他们的心智能力, 决定了对高一必修1、2中物理知识和概念的掌握程度赶不上这样的课程进度, 在3-1第一章电场的教学中常常出现对电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还未认清, 就要求学生熟练运用力学知识分析的状况, 学生缺少了回味、思考、感悟的时间, 导致力学知识不会用, 力学和电学概念混淆不清的情况。

因此, 在完成必修1、2学习后, 怎样使学生适应选修3-1内容的学习, 是进行物理新课程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这一“台阶”处衔接教学工作的好坏, 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整个选修课程的学习质量和学习兴趣!

二、教师应如何搞好衔接工作

1. 耐心算, 展现宏观和微观的联系

正像3-1教材编者所认为的那样, “学生以前学习物理、化学知识时, 已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对原子结构也有了解”。因此教科书直接从物质微观结构的角度阐述物体带电以及物体电中性的本质, 用物质微观结构理论去解释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本质。教学现实告诉我们, 尽管这两个演示实验现象很明显, 但学生对这样的解释还是显得很困惑, 有强迫记忆的现象发生, 究其原因, 学生缺少了由宏观世界进入微观世界的体验和探究, 正如诺贝尔奖获得者费恩曼说过:“如果在某次大灾难中所有的科学知识都将被毁灭, 只有一句话能够传给下一代人, 那么怎样的说法能够以最少的词汇包含最多的信息呢?我相信那就是原子假说, 即万物是由原子构成的。”[1]

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 学生个个知道, 但这句话的信息量是如此之大, 能理解其内涵, 能用它来理解宏观现象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须给学生补上这一课, 要花时间介绍分子和原子大小的测定方法。阿伏伽德罗常数是怎样得出的?并且让学生耐心地计算, 一立方厘米铁块中有多少个铁原子?估算有多少个自由电子?然后, 让学生猜想演示实验中枕形铜导体中自由电子和铜离子是如何构成一个不带电光滑无缝的铜导体的, 导体两端的感应电荷是怎样形成的?才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 耐心导, 揭示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人类对电现象的认识和研究是物理学产生和发展的源头之一”[2]。选修3-1的第一章是高中阶段电学内容的开始, 教科书致力于从物质结构出发揭示物体带电的本质和从场的角度研究带电体的相互作用规律。人们常说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实际教学中学生能对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电场强度等知识倒背如流, 但就是答不出什么叫电现象?为什么说电子是带负电的?什么是电场?这些基本问题, 归根结底在于教者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从现象到本质的探究过程, 学生对电现象感到陌生, 为此选修3-1在第一章导语中讲了电现象的研究简史, 在教学过程中, 必须高度重视这段内容的教学, 耐心引导学生循着人类对电现象研究的历史过程, 了解我国古代和与古希腊关于电的知识都是由经验得出, 比较零散, 而且在一千多年时间内很少进展;了解吉尔伯特是如何把电现象和磁现象区别开的;了解在18世纪40年代的德国整个社会都对电现象感兴趣, 许多人出于好奇心购买摩擦起电机作实验来娱乐;了解18世纪杜菲是如何发现电有两种的等, 从而使接下来对电的本质的研究, 建筑在坚实的现象基础上, 提高学生的兴趣。

3. 耐心比, 落实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

学生通过必修1、2的学习, 对力的概念应该有清晰的认识, 但教学实践告诉我们, 大多学生往往对力的运算比较关注。对力的物质性认识并不深刻。因此对带电体间的作用力是怎样发生的这一问题没有强烈的疑问, “超距作用”观点根深蒂固, 这也是电场概念及其特性的描述一直是教学难点的原因, 由于概念比较抽象, 不能用感官直接感受, 因此教学中要耐心运用类比的方法:介绍库仑定律时, 将它与万有引力定律类比;介绍电场性质时, 可把电场与“风”比, 树头动有风, 电荷受力有电场;介绍电场强度定义时让学生类比求出重力场强度表达式;介绍电势能时与重力势能、引力势能类比;介绍电势概念时把等势面与等高线类比。通过耐心比, 帮助学生从具体到抽象, 有利于学生用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的观点去看待事物, 使思维水平跃上新台阶。

4. 耐心做, 追求“进度”与“程度”的协调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电场这章的演示实验众多, 而且静电实验的效果受环境影响大, 耐心做好多个演示实验, 对学生正确理解基本现象和形成基本电学概念,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考虑到学生在初中的学习状况, 还应补充“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异种电荷互相吸引”“电中和”等演示实验;坚决克服“做实验不如讲实验”, “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思想。在耐心做好演示实验的同时, 还要耐心分析实验现象中蕴涵的物理思想, 如:关于电容器教学, 如果教者只是像教科书中所讲的那样, 直接告诉学生“任何两个彼此绝缘的导体就构成了电容器”, 显然不能解除学生心中的疑问:容纳电荷为何要两个彼此绝缘的导体呢?如果启发学生分析静电感应演示实验, 启发提问:把不带电的导体B按近带电导体A, 在B两端出现感应电荷±Q, 如将B接地, 会产生什么现象?如果断开B的接地线, 将A接地会产生什么现象?在学生探究得出结论的过程自然发现:只要保持A、B不导通, 即绝缘, 无论将谁接地, 其上的电荷均能保持住!可见, 任何两个彼此绝缘的导体是能够容纳等量异种电荷的, 所以叫电容器, 此时学生一定会对电容器的充、放电及容纳电荷本领的大小的问题兴趣盎然, 对电容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就比较自如。

参考文献

[1]费曼讲物理 (入门)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高中物理提纲必修一 第2篇

一、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弹性形变(撤去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后能恢复原来形状的物体的形变)范性形变(撤去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后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物体的形变)3、弹性限度:若物体形变过大,超过一定限度,撤去外力后,无法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弹性限度。

二、探究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当于另一个物体滑动的时候,要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说明:摩擦力的产生是由于物体表面不光滑造成的。

三、力的合成与分解

(1)若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仅受两个力作用,这两个力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即二力平衡

(2)若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三个力作用,则这三个力中的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另一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3)若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力的作用,则宜用正交分解法处理,此时的平衡方程可写成

①确定研究对象;

②分析受力情况;

③建立适当坐标;

④列出平衡方程

四、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1.共点力:物体受到的各力的作用线或作用线的延长线能相交于一点的力

2.平衡状态:在共点力的作用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说明:这里的静止需要二个条件,一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二是物体的速度为零,仅速度为零时物体不一定处于静止状态,如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达到点时刻,物体速度为零,但物体不是处于静止状态,因为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

3.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合力为零,即0

说明;

①三力汇交原理:当物体受到三个非平行的共点力作用而平衡时,这三个力必交于一点;

②物体受到N个共点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时,取出其中的一个力,则这个力必与剩下的(N-1)个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③若采用正交分解法求平衡问题,则其平衡条件为:FX合=0,FY合=0;

④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的平衡条件

五、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学过物理学的人都会知道牛顿第三定律,此定律主要说明了作用力和反作用的关系。在对一个物体用力的时候同时会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这对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第一节认识运动

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样性

参考系

1.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这个参照物称为参考系。

2.参考系的选取是自由的。

(1)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用同一参考系。

(2)参照物不一定静止,但被认为是静止的。

质点

1.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是,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2.质点条件:

(1)物体中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物体做平动)

(2)物体的大小(线度)<<它通过的距离

3.质点具有相对性,而不具有绝对性。

4.理想化模型: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为便于研究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

第二节时间位移

时间与时刻

1.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个瞬间,就是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点。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

△t=t2—t1

2.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是秒,符号为s,常见单位还有min,h。

3.通常以问题中的初始时刻为零点。

路程和位移

1.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能完全确定物体位置的变化,是标量。

2.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重点的有向线段称为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学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称为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

4.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是,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两者运算法则不同。

第三节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

打点记时器:通过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来记录物体运动信息的仪器。(电火花打点记时器——火花打点,电磁打点记时器——电磁打点);一般打出两个相邻的点的时间间隔是0.02s。

第四节物体运动的速度

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平均速度(与位移、时间间隔相对应)

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v是物体的位移s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其方向与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同。单位是m/s。

v=s/t

瞬时速度(与位置时刻相对应)

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时刻前后无穷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其方向是物体在运动轨迹上过该点的切线方向。瞬时速率(简称速率)即瞬时速度的大小。

速率≥速度

第五节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

1.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速度变化(vt—v0)与完成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a=(vt—v0)/t

2.a不由△v、t决定,而是由F、m决定。

3.变化量=末态量值—初态量值……表示变化的大小或多少

4.变化率=变化量/时间……表示变化快慢

5.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且其速度均匀变化,该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随时间改变)。

6.速度是状态量,加速度是性质量,速度改变量(速度改变大小程度)是过程量。

第六节用图象描述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

1.s-t图象是描述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的曲线。(不反映物体运动的轨迹)

2.物理中,斜率k≠tanα(2坐标轴单位、物理意义不同)

3.图象中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在这一时刻相遇。

匀变速

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

1.v-t图象是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岁时间变化关系的图线。(不反映物体运动轨迹)

2.图象与时间轴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在t轴上方位移为正,下方为负,整个过程中位移为各段位移之和,即各面积的代数和。

实用的物理学习方法

1、提高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物理的学习。其实学习每一科的时候都是由易到难的,当遇到不好理解的知识时,要保持学习物理的兴趣,不要有畏惧心理,首先老师以及各种学习站会为你的学习保驾护航,难理解的知识,慢慢来,从懵懂到知道到理解到灵活应用需要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

那么怎么提高物理的学习兴趣呢?首先,物理学与生活、科技、社会联系很大。把日常生活中那些有趣的现象用物理的知识解释,会使我们感觉物理不是书本上的条条框框,而是生动有趣的,慢慢就会发现物理学习的乐趣。然后可以购买或观看一些科普类的书籍或节目,你会发现物理的奥妙。

2、要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

我们学习物理知识不是为了背诵定义公式,也不是为了做题,物理最大的魅力是当把它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时,它可以为你又快又好的解决问题。比如说利用简单机械的知识,可以制作称或者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惯性的知识可以帮我们更好的理解交通运输中为什么货车为什么要减速慢行,火车为什么刹车距离以及启动到规定速度时距离很长。

还有神奇的电学、我们可以看懂简单的电路图、连接简单的电路,处理简单的电路故障。利用这些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就可以学以致用。

3、重点关注实验:

物理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相关规律并能更深入理解好公式。同时物理的电学和力学实验是中考的压轴题,今年的长春中考物理压轴题就将难度加大,把浮力和电学综合在一起,很多小伙伴都没答好。对于实验,最基本的要求是我们要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掌握物理研究方法、学会从实验数据中归纳总结出物理规律,并能画出相关图像。学会处理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难度大的实验往往是中考重点,也经常出现在平时考试的压轴题中,如特殊法测密度测电阻特殊法测电功率等。还有一些小实验是需要我们自己创造条件来做,这样我们就能更加深刻的理解及应用我们所学的知识。

4、做好练习十分重要:

我们利用物理知识解释现象,解决问题,前提是我们正确的理解并掌握了这些知识,适当的练习可以帮助我们正确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概念,并能达到灵活应用、融会贯通的效果。

物理距离

距离的概念与位移的模(或大小)并不完全相同。由于位移是不同时刻(运动起始和终结两个时间点)的同一物体(在质点力学下指的是质点)所处位置的矢量差,其模对应的这一位置之间的连线长。其中由于位移与不同的参考系相关,而不同的参考系可能对应的状态不同,从而带来的问题是不在同一时刻下的坐标空间两点的距离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针对不同的参考系同一物理过程的位移大小是不同的。

高中物理必修 第3篇

(1)课程性质。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所研究的是物质的基本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高中物理课程有助于学生继续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认识物理学对科技进步以及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为终身发展,形成科学世界观和科学价值观打下基础。

(2)课程基本理念。

①在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②在课程结构上重视基础,体现课程的选择性。

③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

④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⑤在课程评价上强调更新观念,促进学生发展。

对高一物理教学而言,是急功近利的要分数,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注入式”式教学(实践证明效果不好);还是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去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课程标准应该说为我们的教学目标指明了方向。

2.分析课程结构,合理构建知识框架

必修1模块是高中物理的第一个模块,是共同必修模块。是为全体学生设计的,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的物理内容,了解物理学的思想和研究方法,初步认识物理学对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的影响。

本模块划分为以下两个二级主题:

运动的描述

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

(1)本模块的概念和规律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核心依然是“力和运动”的关系。

说明:本模块的教学要十分注意与初中物理的衔接。在教学中要时时注意降低台阶,引导学生从初中已经学过的内容过渡到高中要学习的新内容,进而逐步适应高中阶段的教学要求。切不可盲目追求一步到位,否则必然是欲速则不达。

由初中到高中,认识上的一个台阶:矢量。我们清楚力是运动改变的原因,运动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对学生而言,运动是形象的、具体的,通过物体的运动去渗透矢量的观点(只是引入矢理的概念)学生易于接收、易于理解。因此教材的安排是从“运动的描述”开始的。

(2)突出了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有关实验在高中物理中具有典型性。要通过这些实验学习基本的操作技能,体会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及实践在人类认识世界中的作用。

本模块中的实验,根据它们在物理学中和物理教学中的地位、难易程度、用时长短、学校的器材条件,分成学生实验、实验、演示、做一做,在问题与练习中也有实验性的题目,还安排了很多探究性的学习活动,要求学生要有意识地运用本模块常用的研究方法和典型的实验方法来思考和研究自己身边的物理现象。总之,学生将在学习物理基础知识的同时,初步经历对自然规律的探究过程,从中体会物理学的思想,并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等受到熏陶。

(3)课程的呈现方式具有开放性。

普通高中物理教学要实现课程标准所设定的三个维度的具体目标,就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的“注入式教学”,要努力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逐步适应自主、合作、探究等新型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和谐发展。开放的课程呈现方式就是为了适应这种需要。教材的几个栏目还是值得我们去关注的,例如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与讨论(本册至少12处要求学生“思考与讨论”);介绍科技,让学生增长见识激发学习热情(本册有6处介绍科学漫步,两处介绍STS(科学—技术—社会));适时提醒,让学生对易错的问题和重点的问题理解更加准确深刻到位(教材旁边的注解共有34处,教师教学时和学生学习时都容易忽视)。

3.了解高考走势,准确定位教学起点

高考试题中必修1的内容占比并不大,这一点很好理解。必修1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不应该搞得难;但并不是说必修1不重要,相反必修1涉及到物理学的核心思想和方法,而这一点可以以选修的内容为载体进行考查。

我认为把握教学的起点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基本概念的教学。

物理概念是物理科学知识的基本组元,是物理知识结构的基础。物理概念的准确建立,是学好物理的基础,也是发展物理思维的出发点。有针对性的物理概念教学(并注重讲练结合),能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使课堂教学更具有科学性。加强概念教学是完成好规律教学的前提。

(2)重视基本规律的教学。

物理规律是物理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必然趋势的反映。物理规律可分为定性和定量的两类。只揭示物理过程中各物理概念间的联系及物理过程发展趋势的规律属于定性规律,如惯性定律等。能够揭示各相关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制约关系的规律属于定量规律,如牛顿第二定律等。物理规律包括定律、定理、法则和公式等。

物理规律是建立在物理概念基础上的更深一层次的物理知识,它反映了物理概念间的相互联系。物理规律是物理知识的核心。物理规律的教学是物理现象教学和物理概念教学的归宿,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

(3)加强物理实验的教学。

观察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明确的认识,这是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必要的基础。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技能,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

4.把握重点难点,有效渗透科学方法

认真分析教材,要把握重点(难点)章节,而每一节又有重点(难点)概念或重点(难点)规律。在充分认真备课、备学生的基础上才能实现重点难点的有效突破。

(1)矢量的教学。

高中接触到的第一个矢量是位移(第一章第二节)。它指明了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重要特点。在这里暂时不宜对矢量及其运算作太多的扩展,只要求学生初步认识到有一类物理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并且会用正负号来表示直线运动中位移的方向。要用实例来启发引导学生认识位移与路程的区别。

(2)加速度的教学。

对加速度的理解不可能一步到位,而是逐步加深。通过图象去认识理解加速度,在本节不宜过多地提平均加速度与瞬时加速度。当然这个理解也是逐步的。关注教材第一章第五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的“思考与讨论”;第二章第二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的“说一说”,对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和非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变化的规律、加速度的特点及其关系有很大帮助。

(2)匀变速运动和变加速运动中的加速度。

引入加速度是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研究物体运动就包含了研究加速度这个重要因素。对匀变速运动的几个公式的理解也是对加速度的理解的一个方面。

(3)牛顿第二定律与加速度。

牛顿第二定律揭示了加速度产生的原因,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决定的因素。

3.牛顿第二定律的教学

牛顿第二定律是在实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重要规律,它是动力学的核心规律,也是学习其它动力学规律的基础。

牛顿第二定律新授课的教学分两课时进行的。

(1)第一课时是“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质量、力三者的关系,强调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

体会探究过程中所用的科学方法。①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或实际问题中,常有多个因素在变化,造成规律不易表现出来,这时可以先控制一些物理量不变,依次研究某一个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它是高中物理非常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再如探究电阻率、安培力等都利用了控制变量法。②物理归纳法是指“从特殊到一般”,即从各种实验事实的分析中,归纳出自然规律。亲历规律发现历程,让学生参与互动,通过分析加速度与质量、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归纳出牛顿第二定律,得到体验和感悟,培养创新精神或创新意识。③图像分析法。通过图像分析处理数据,易于发现规律和消除误差。分别作出表示加速度与力、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的图象,根据图象写出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式。通过定律的探究过程,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运用、实验归纳法研究三个变量的关系),是整个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和任务。④等效处理思想。该实验应在光滑水平的水平面完成,简单明了。但并不存在真正光滑的平面,在此将平板倾斜“平衡摩擦力”就是一种等效处理的思想。

本节课教学设计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亲身体验,体现了“做中学”和“关注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思想。培养学生探究的思想,训练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及数据分析处理的能力。

(2)第二课时“牛顿第二定律”。应使学生对于牛顿第二定律有深入理解、能全面掌握,即理解几个物理量和公式的内涵和外延,能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解决问题。关于这一点高中物理教师都很清楚,在此不再赘述。

对高中物理必修模块的解析 第4篇

一、对高中物理新课程理念的理解

1. 在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这是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育目的的延续, 即高中物理课程的教育目的仍然侧重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尽管高中物理教育已不属于义务教育, 但仍属于基础教育, 因此提升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仍然是高中物理课程肩负的主要责任。高中物理课程仍然需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培养学生,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使其今后能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

2. 在课程结构上重视基础, 体现课程的选择性。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仍然是基础教育课程, 因此课程的基础性非常重要, 在建构高中物理课程时, 应该考虑到全体高中学生的学习需求, 确定基本的必修课程。但是, 高中物理课程不同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 它不仅应考虑到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而且还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潜能和今后的职业需求构建不同类型的选修课程, 为学生提供选择的空间, 促进学生自主地、有个性地发展, 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

3. 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

高中物理课程内容需要加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联系, 而且还应反映科技进步带来的如环保、可持续发展等社会热点问题, 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另外, 还应注重课程内容的基础性, 注重让学生学习对其终身发展有用的基础知识与技能, 学习基本的研究方法和科学思想, 养成一定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课程的选择性不仅体现在课程结构上, 而且还体现在课程内容上, 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 让其选择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物理内容。

4. 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 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探究, 需要教师较多的指导和帮助, 而高中阶段则应给学生更多的空间, 让学生较独立地进行科学探究,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应该是多种教学方式的结合, 注意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 具有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 养成一定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5. 在课程评价上强调更新观念。

促进学生发展课程评价应始终围绕课程培养目标进行, 不仅评价学生掌握的知识与技能, 而且还应评价学生经历的过程与学得的方法, 评价学生形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注重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促进学生发展。应改革教学评价, 推动教师积极投入课程改革, 发挥教师的创造才能。

二、对高中物理必修模块的认识

1. 必修模块的构成。

高中物理由过去的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共3册教材, 变为现在分模块设制的共同必修2个模块、选修I系列2个模块、选修Ⅱ系列3个模块、选修Ⅲ系列5个模块共12个模块对应的12册教材。教材的巨大变革, 势必将对高中物理教学带来深刻的影响。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 由于广大教师都是首次实施模块教学, 难免出现各种困惑和疑问:教学时间的安排、教学内容之间的衔接?学生对内容的掌握有何不同?学生在学习共同必修后, 如何在选修1-1、2-1和3-1中选择一个必修模块?模块教学与以往的单元教学有何不同?模块中的几个主题的关联度如何?如何根据主题来开展教学?在模块教学的方法上有哪些规律?模块教学有哪些优势?在实施中又存在那些困难?如何发挥模块教学的优势, 克服模块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等问题,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等, 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因此, 为了能尽快找到适合高中物理新课程模块教学的规律, 使高中物理教师适应新课程的模块教学, 就很有必要对高中物理新课程进行实践研究。

2. 对有关概念的理解。

“模块”:“模块是基于明确的教学目标, 围绕某一特定内容, 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 所构成的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在普通高中新课程中, 模块是构成科目的基本单位。以往的高中物理教材, 基本上是按照“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原子物理”的框架统一编排的, 有很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文科学生和理科学生都比较系统的了解了物理学各领域的基础知识。高中物理新课程则是将高中物理知识划分为12个模块, 其中, 必修2个模块、选修设三个系列10个模块。高中物理新课程体现了很强的选择性和多样化,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修相关模块。

“教学”:一般意义上, 教学是指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统一活动, 它包含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方面。这里所讨论的“教学”主要是指基于模块下教师课堂教学中引起、维持或者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

高中物理必修1弹力教案 第5篇

弹力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弹力产生的条件.

2.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能在力的示意图中画出它们的方向.

3.知道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知道弹簧的弹力跟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胡克定律.会用胡克定律解决有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在实际问题中确定弹力方向的能力. 2.自己动手进行设计实验和操作实验的能力.

3.知道实验数据处理常用的方法,尝试使用图象法处理数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真实准确地记录实验数据,体会科学的精神和态度在科学探究过程的重要作用.

2.在体验用简单的工具和方法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物理的乐趣,培养学生善于把物理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的习惯.

教学重点

1.弹力有无的判断和弹力方向的判断. 2.弹力大小的计算. 3.实验设计与操作. 教学难点

弹力有无的判断及弹力方向的判断.

教学方法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教学手段

教具准备 弹簧、钩码、泡沫塑料块、粉笔、烧瓶(内装红墨水瓶塞上面插细玻璃管)、演示胡克定律用的铁架台、刻度尺、弹簧、钩码等等.

教学活动

[新课导入] 撑杆跳高运动员要使用撑杆,跳水时要使用跳板,你能说明这样做的目的

观看伊辛巴耶娃撑杆跳破世界纪录及运动员跳水的视频。

吗?由此引入新课

师:那么,这又是个什么力呢?它是怎样产生的,它的大小、方向各如何?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探究有关弹力的有关知识.

[新课教学] [实验演示]

一、形变

演示实验1:弹簧挂上钩码后伸长。

演示实验2:泡沫塑料块受力而被压缩、弯曲与扭转。演示实验3:粉笔用力被折断。学生观察思考什么是形变

给出形变的定义——物体形状或体积的变化叫做形变.

刚才举的那些例子都很容易观察到,如果一本书放在桌面上,书和桌面发生

形变了没有? 生1:没有.

生2:可能发生了形变,但是由于形变量太小,所以肉眼观察不出来. 演示实验1视频播放

桌面微小形变的激光演示(在一个大桌上放两个平面镜M和N,让一束光依次被这两面镜子反射,最后射在刻度尺上形成一个光点。用力压桌面,观察刻度尺上光点位置的变化。)

演示实验2 用手挤压时烧瓶的形变

(双手握住注满红墨水的烧瓶,用力挤压底部。上插玻璃管中的红墨水液面上升。)

师: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观察到什么样的实验现象? 生: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原来不容易观察的瓶子和桌面也发生了形变.

师:我们用了什么样的方法? 生:微观放大的方法.

师:由此我们可以想到一切物体都可以发生形变,形变分为很多种类,有些物体在形变后能够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是不是在所有的情况下都可以恢复原状呢? 给出形变的分类——弹性形变、范性形变

弹性形变 :外力在撤去后能够恢复原状

范性形变:外力在撤去后不能够恢复原状 师:刚刚我举的例子中哪个属于范性形变?

生:粉笔用力后被折断

二、弹力

师:之前我们观察了伊辛巴耶娃撑杆跳视频,大家想想如果没有那根撑杆,她能跳5米06那么高吗?不能,那撑杆对它一定有了一个力的作用。这个力我们就叫它弹力。

弹力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从定义中我们可以得出

向链子收缩的方向 弹力产生的条件——①直接接触②发生弹性形变

确定弹力的方向

实例1:给出吊灯图片,做出分析。以灯为研究受力对象,链子

吊住吊灯,链子发生形变。链子被拉长,就要企图恢复形变。这里施力物体----链子,受力物体----灯。这时候链子对灯的拉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指向链子收缩的方向。

实例2:播放小朋友跳蹦蹦床的图片,分析蹦床凹下去时它想要恢复形变,弹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指向受力物体人。

做出总结:

弹力方向——施力物体形变恢复的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方向相反;施力物体指向受力物体

[课堂训练] 关于弹力的产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两物体相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 B.只要两物体相互吸引就一定产生弹力 C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有弹力产生

D.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作用 答案:D 解析:此题根据弹力的产生条件,接触和弹性形变缺一不可.A、C都只有弹力产生条件的一个方面,而B只说“有相互吸引”,只能证明有力存在,不是弹力,故选项D正确.

几种弹力:压力、支持力和拉力

通过几种常见的弹力进一步来研究弹力问题.

压力 支持力

拉力 物块 桌面 物块

桌面

物块

桌面

绳子 物块

绳子

列表分析压力、支持力和拉力它们的施力物体、受力物体、力由谁的形变产生、和力的方向这几个问题。

进一步得出:弹力总是指向施力物体形变恢复的方向 判断有无弹力:

例1:如图所示,一球体静止于一水平面与一侧壁之间,不计任何摩擦,判断侧壁对球体有无弹力。F分析:方法1:①假设水平面和侧壁对球体 均产生弹力,分别为F1、F2,对球体受力分析

如图所示。由图可知,F2的存在显然不能使还应体处于静止状态,与题设条件(球体静止)相矛盾,故侧壁对球体无弹力。或 ②假设侧壁对球体无弹力,则球体只受重力和水平面的弹力(支持力),球体能够保持静止,满足题意,故假设成立。

F2 假设法——就是假设这个力存在,看在这个力存在时作用效果是否与物

体实际的运动状态相符合,如果符合,说明这个力确实存在,否则这个力不存在.

方法2:条件法——撤去斜面,球能保持静止,则斜面对球无弹力。

[练习]:判断图2中物体有无弹力作用。

④ 四种接触情况下弹力的方向 ①面面接触:垂直于接触面

③点点接触: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切面 并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课堂训练] 1.请在图中画出杆及球所受的弹力.

④绳子拉力:沿着绳

甲 乙

解析:(1)甲图中杆在重力的作用下,对A、B两处都产生挤压的作用,故A、B两点处对杆有弹力,弹力的方向与接触点的平面垂直

(2)乙图中杆对C、D两处有挤压作用,因C处是曲面.D处为支承点,所以,C处的弹力垂直其切面指向球心,D处的弹力垂直于杆斜向上.

(3)丙图中绳子拉住小球,两只小球互相挤压,绳子对球的弹力沿绳斜向上.

(4)丁图中球与两点接触并且挤压,球受的弹力F1、F2垂直于接触点的切面(虚线是切面),沿着半径方向指向球心.

三、胡克定律

用悬挂钩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系统静止时,弹簧的弹力等于所悬挂钩码的总重;弹簧的长度及伸长量可由刻度尺测出.

注意事项

(1)本实验要求定量测量,因此要尽可能减小实验误差.标尺要竖直且紧靠指针以减小读数带来的误差,每次改变悬挂钩码个数后,要待系统稳定后再读数.

(2)实验中所提供的米尺精确度为1 mm,应估读一位.

(3)弹簧组的说明书已说明每个弹簧的弹性限度,注意不要超过它的弹性限度使用.

实验过程

(1)选择器材: 选择一只弹簧(注意它的弹性限度)悬挂在铁架台的横杆上,固定刻度尺的位置。

(2)首先将实验装置调整妥当(如整个装置是否竖直平稳,标尺与弹簧的距离是否合适,标尺面与弹簧上的指针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是否便于读数等).

(3)读出弹簧自然下垂时指针所指刻度.

(4)悬挂200g钩码一个,待稳定后,读出弹簧上指针所指刻度并计算出弹簧的伸长量记入表格

(5)逐个增加钩码,重复第4步,至少做4组数据.

(6)图象法处理数据:将数据输入Excel,以弹簧弹力为纵轴,弹簧伸长量为横轴建立坐标系,描出4个特殊点,以寻找弹簧弹力和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关系. 得出结论----弹簧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师:用一个公式来表示这种关系.

生:F=KX.

师:这个公式实际上是一个定律,叫做胡克定律,是英国科学家胡克首先发现的,其中式子中的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是牛每米,符号是N/m.其中F是弹簧受到的弹力大小,X是弹簧的形变量,既可以是弹簧的伸长量,又可以是弹簧的压缩量。弹簧的劲度系数跟弹簧丝的粗细、材料、弹簧的直径、绕法、弹簧的长度等量有关,这个量反映了弹簧的特性.

[课堂延伸] 利用胡克定律原理设计制作简易弹簧秤。(课后有兴趣

可以做)

材料:弹簧(或橡皮筋)、50克钩码5个、回形针2 枚、卡纸片、直尺、水笔

[课堂训练] 一个弹簧原长8cm,下端悬挂4N的重物,静止时,弹

簧的长 度为10cm,此弹簧的劲度系数多大? 解:由F = k x得

4N=K?(0.1-0.08)m K=200 N/m [板书设计] 形变

定义——物体形状或体积的变化叫做形变

分类——弹性形变、范性形变

弹力 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

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发生弹性形变

判断有无弹力的方法——假设法、条件法

方向——指向施力物体形变恢复的方向

大小——胡克定律F = k x 荐初二物理《浮力》教学案例(5000荐荐初初二中物物理

教理

案教

案物

态例

字)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 第6篇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将进入这个模块的最后一个专题——像山那样思考。首先让我们一起来读导言。

学生大声朗读

师:从这段导言中我们知道本专题探讨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它是从哪几个角度来解说的呢?

生:大自然有很多美,我们要欣赏它。

生:人们可以在自然中体味人生。

生:如何与自然相处。

师:这三位同学回答地很好。这也是本专题三个板块的内容:谛听天籁——欣赏和表达自然之美;感悟自然——在自然中体味人世的纷繁,感慨历史的沧桑;湖山沉思——思考人与自然怎样和谐相处。今天我们首先一同进入第一个板块:谛听天籁,去感受郁达夫笔下江南冬景特有的味道。(板书:江南的冬景 郁达夫)

师:《江南的冬景》,从文章题目来看,作者写的是江南这一特定区域冬天的景象。为了突出说明这一点,作者选择了哪些地方与其进行比较。请大家阅读文本的第1小节,然后回答这个问题。

很快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北国冬天,北国夏夜,闽粤冬天

师:(板书:北国冬天北国夏夜 闽粤冬天)这几组比较说明了什么?结合文章内容来分析看。

生:江南冬景与众不同。比北国冬天暖和、可爱,比北国夏夜更给人一种明朗的情调,又比闽粤冬天更像冬天。

师:其实我们通过比较,也只能对江南冬天有一个大体的感受,而江南冬景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就让我们来重点研读文章的第5——10小节,具体感受这份与众不同的魅力。首先要解决的是:这几小节,分别从哪几个角度写了江南的冬景?

学生自读

生:植被、散步、冬雨、冬雪、旱冬。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我觉得散步不是。散步是由上一小节引发的联想,是为了说明江南冬天给人舒适的感觉。

师:大家同意吗?

大部分学生点头

师:那我们少数服从多数。(学生笑)

(板书:植被冬雨冬雪旱冬)

师:画家刘海粟曾经这样高度评价过郁达夫的散文:“青年画家不读郁达夫的散文,就画不了江浙的山水。”可见,郁达夫散文行文如一幅幅画。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文中这四幅画。

如何欣赏:

①给每一段文字取一个既优美又恰当的题目。

②每段文字中分别刻画了哪些景物?

③这幅画面表现了江南冬景怎样的特征?

操作步骤:分组讨论

①每大组同学按次序分别讨论一幅画面。

②每位同学先静下心,将这段文字反复朗读几遍,并把自己对前面三个问题的思考和体会用一段流畅的文字表达出来。

③四人小组进行交流,选出取得最好的一个题目和表达最美的一段文字。

④最后我们进行全班交流。

(每个学生都很投入地朗读起来,并不时地在书上圈圈点点,随后在课堂记录本上快速地写着。接着四人小组热烈地讨论,有的小组还不时有掌声响起,也有的为了一个题目,为了一个词,一句话在讨论着,反复推敲着……)

全班交流

第一幅画:

师:同学们讨论得那么热烈,可见,已渐渐走进了郁达夫笔下的江南美景。谁先来为我们描画一下第一幅画呢?

生:(一生主动站起交流)风和日暖的午后,到冬郊去走走。你看到的将会是一幅明丽的江南冬景图:成片的雪白芦花昂然挺立,红叶迎风颤动,似乎在向过往的行人招手。乌桕树上点缀着雪白的乌桕子,小草虽然大都变成了赭色,根部依然带着绿意。江南的冬天不会使你感到冬的肃杀,反而会感到莫名的含蓄,那里的生机,仿佛在告诉大家春天快来了。

师:这位同学很敏锐地抓住了江南冬天植物色彩的特点,很好。其他同学还有想和大家分享的吗?

生:有。(一同学站起。)江南由于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即使已至冬至,依然有不败的芦花,火红的枫叶。草虽有赭色,但根部还带着绿意,可谓秋去花还在。不像北国的冬天,一入冬,立即冰天雪地,纯白得耀眼,安静得可怕,一片肃杀之气,没有一点生机,人们只能过着蛰居生活。江南的冬是春的前奏,依然会有丛丛绿意,仿佛预示着春天马上要来。不像北国的冬春两季完全是两个断章,似乎从来就没有任何关系一般。故我称这之为“春的前奏”。

师:(学生鼓掌)好一幅“春的前奏”啊!我不禁想到雪莱的一句诗:“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闭上眼睛,感受到的是一幅鲜活而真实,与色彩单调而肃杀的北国冬景截然不同的明丽且富有生气的“春的前奏”图,你们感受到了吗?

(有的学生自然地闭上了眼睛,有的不住地点头。)

第二幅画:

师:好,当我们还沉浸在这一幅“春的前奏”中时,第二组同学早已等不及了,你们也一定有好的作品要奉献给我们吧!

生:(第二组同学)对。(大家鼓掌)

师:好,来吧。

生:我们小组的题目是:江村暮雨图。纯正的江南小村,清澈见底的小河从远处像一条丝带飘来。两旁的树木虽没有了绿意,却不失几分生气。几间小屋里人们正在闲谈,他们坐在一起,显得十分高兴。屋外下着绵绵的细雨,雨声和谈话声交错在一起,组成了一首美妙的乐曲。

师:江南的冬雨确实别有一番韵味。只是既然题目叫:江村暮雨图,“暮”字从你的文字中如何体现呢?作者又为何把冬雨放在垂暮?

(学生同桌讨论起来)

生:(同组另一同学站起,大家停止讨论。)文中写到“一味红黄”、“月晕”暗示天渐渐暗下,并写出了灯火的颜色和效果,显得很柔和,在屋外淅淅沥沥的微雨衬托下,给人一种很温馨,悠闲的感觉。而把冬雨放在垂暮,是为了更好地表现整个环境的静谧。

师:从哪些细节可以感受到这份静谧呢?

生:(又一学生发言)这个问题其实不难。(大家笑)我们从小就生活在江南,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当天已垂暮,江南农村,人们早已回家,更何况在这样的季节,这样的雨中。屋外惟有被微寒的濛濛冬雨浸润了的小桥、远山和那树枝杈桠的杂木树林还在那静静地享受着。门前泊了一只乌篷小船,在雨中独自摇摆。江南的冬雨洒脱却不失柔美,微寒却不失温馨,在这垂暮时分,灰白蒙蒙,整个儿给人一种朦胧之感。她的降临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飘逸的薄纱。这时最惬意的事莫过于躲在家中静静品味这份朦胧与细腻。或者两三知己,斟上酒尽情谈笑,任凭灯光与喧哗点缀屋外的一片静谧。环境的静谧,其实也是更好地展现了人心灵的宁静。江南的冬雨就应该是这样美,而我们生活的江南,也正是给了我们这样的感受。

师:(学生和听课老师鼓掌)这真是一番灵魂的享受啊!此般如诗如画的境界,怎能不令人为之陶醉?怪不得作者在这江南微雨寒村中会发出如此感慨:“人到了这样的境界,自然得会胸襟洒脱起来,终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作者在这里还提到了一句诗,“暮雨潇潇江上村”,请大家看大屏幕有关介绍。作者的用意何在呢?

(幻灯片:唐五代 李涉《井栏砂宿遇夜客》:“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他时不用逃姓名,世上如今半是君。”李涉曾官至太学博士,颇有诗名。一天夜里,江上遇群盗,盗首问:“来者何人?”李涉随从答道:“李涉博士也。”盗首云:“若是李博士,吾辈不须剽他金帛,闻其诗名久矣,但希一篇,金帛非贵也。”李乃赠这首《井栏砂宿遇夜客》。)

(学生思考片刻)

师:让我们想象诗人与绿林豪客相遇的场面,没有刀光剑影,没有血肉横飞,人们印象中性格彪悍、暴躁的绿林豪客,此时也变得平淡温和了,而诗人也那么客气地赠诗一切是那么宁静而悠闲,这难道不是从一个侧面表现潇潇暮雨笼罩下的静谧江村迷人的魅力吗?

第三幅画

高中物理必修 第7篇

一、《物理 ( 必修1) 》体现的科学思想

1. 建立物理模型

实际物理问题是复杂的, 如何切入问题呢?用理想化的模型替代实际问题, 抓住主要的因素, 忽略次要的因素, 做到大致反映实际问题。理想化模型有:质点、轻杆、轻质弹簧等;理想化的规律:匀变速直线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等。

2. 等效替代法

在效果相同的前提下以简代繁。如:合力、分力、重心等概念的建立都是应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让问题得到简化。

3. 应用列表、图像表、公式表示物理规律

这些是初中学习的方法, 在高一学习中得到进一步深化和提升, 特别是图像法更能够直观反映物理规律。

4. 应用物理规律把物理问题转化为方程或方程组

应用物理规律把物理问题转化为方程或方程组, 通过解方程或方程组解决问题。初中问题相对简单, 多用算式 ( 公式) 计算, 高中平衡问题和匀加速运动动力学问题多用方程或方程组解决, 教学中重视这种意识的培养。

5. 整体法和隔离体法

解决动力学问题时在研究对象的选取上采用的方法。如果是连接体之间是相对静止时可以取整体为研究对象, 不考虑内力作用, 仅考虑外力的作用效果;隔离体法把研究对象从连接体中隔离出了分析物体受力, 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

6. 用数学思想建立物理概念

《物理 ( 必修1) 》在讲到瞬时速度概念时应用了极限的思想;在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用了微积分的思想;在解决平衡问题和匀加速直线运动动力学问题时用了平面向量的知识, 这些数学知识的应用先于在数学上学习, 虽然学习起来有点困难但可以帮助我们建立物理概念, 为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7. 建立对立统一辩证思想

牛顿第三定律反映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 体现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相互矛盾又依存关系, 学生学习理解牛顿第三定律并不困难, 但是解决在连接体时往往忽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此外, 牛顿第二定律也反映出了合力与惯性 ( 质量) 在产生加速度方面也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

二、《物理 ( 必修1) 》体现的过程性学习

《物理 ( 必修1) 》编写更是体现了物理教学的三维目标的落实, 在教学中重视概念和规律过程的学习, 重视学生的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经历认识的过程, 体验物理学习的乐趣。

1.《物理 ( 必修1) 》强调物理规律的探究过程

人对自然有着好奇心, 探究自然规律是人的天性, 我们教学中要注意保护学生这种天性。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 经历曲折学习过程, 在过程中激发学习的热情, 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实验中, 学生通过研究小车在拉力下的运动, 用打出的纸带测量出速度, 填入列表中, 做出速度—时间图像, 找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用列表和图像处理数据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物理问题研究中的价值。

在“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 让学生先猜想合力和分力的关系是否是加的关系, 通过实验检验猜想是否正确。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做出合力和分力的力的图示, 寻找它们之间的关系。当学生发现力的合成遵从平行四边形规律时会惊喜地发现:力的合成竟然遵从初中的几何关系, 体会到数学和物理的高度统一, 体会到自然规律的高度统一。

2.《物理 ( 必修1) 》重视规律产生过程的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物理知识的逻辑过程, 让学生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 追寻规律或概念的根源, 知道适用的范围和条件,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对知识理解深刻, 解决问题时才能灵活而准确的应用。

例如,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一节时, 需要经历了以下的逻辑过程 ( 如图1所示) 。

可以看到整个推理过程逻辑线索清晰, 由特殊到一般, 由匀速到变速展示了微积分思想的应用, 图形与运算结合直观易懂, 学生容易接受。

3. 矢量及矢量的思想贯彻《物理 ( 必修1) 》

学生最初接触到位移矢量感到非常困惑, 长期形成的标量的观念和运算法则排斥着矢量的概念接受。教材采取的逐步渗透的方式, 让学生在没有平面向量知识的支撑的情况下完成了力学基础知识的学习 (如图2所示) 。

在《物理 ( 必修1) 》中有的概念的学习是随着学生的认知水平的提高逐步加深的, 在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切不可操之过急一步到位。类似的概念还有加速度的概念、力的概念、质量的概念等。

4.《物理 ( 必修1) 》重视物理知识与科学和社会的联系

通过小的栏目如:“思考与讨论”“做一做”“说一说”“科学漫步”, 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实用价值, 体会到用物理知识在科学和社会中的作用, 增加学习物理知识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创造条件完成生活中的小实验;鼓励学生善于提出问题, 鼓励学生通过网络查找答案, 做到“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

三、结束语

当今社会无论是从事科学领域还是社会领域工作, 也许学生毕业若干年后物理知识已经淡忘了, 形成的科学世界观和科学价值观将使他们受益终生, 我们物理教师将肩负这一重任。

高中物理必修 第8篇

一、明确探究性教学的基本要求

第一, 通过演示或实例, 让学生了解物体的动能跟物体的质量和速度都有关系。第二, 依据功能关系对动能跟质量和速度的关系进行理论探究和实验探究。第三, 在设计实验进行探究的过程中, 引导学生明确探究目标, 设计实验装置和实验步骤, 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 尽可能地得到动能跟质量和速度的定量关系。第四, 实验探究和理论探究相结合, 充分体现物理学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方法,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对教材中这部分教学内容的商榷

教材中第6节课题为“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而不是探究动能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 给出的两个参考案例的探究结果只能推知动能可能包含“速度二次方”这个因子, 这样就不能从本质上揭示动能与质量和速度的定量关系。另外, 参考案例一由于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的重量, 会带来一定的系统误差;参考案例二中很难做到每个橡皮条做的功都相同, 也会给探究实验的数据分析带来一定的困难。如果从功能关系出发, 利用课本上的两个参考案例的实验装置, 根据力对静止物体的功等于物体获得的动能探究计算, 可以直接探究动能跟质量和速度的关系。

三、对课本上两个参考案例探究目标的改进

首先, 单位制上探究动能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 根据功能关系, 功和能的单位都为焦耳, 即“1J=1N·m=1kg·m/sm=1kg· (m/s) 2”, 从而推知动能中可能包括质量和速度平方的因子, 然后再由实验进行探究。

对参考案例一, 平衡小车所受的摩擦力, 将小车和重物作为一个运动系统, 探究重物下落过程中对系统做的功跟系统质量和速度的定量关系。实验时, 测出小车的质量M和重物的质量m, 打下的纸带上的一系列计数点对应下落高度和速度 (如表1) , 算出重力的功mgh, 分析 (M+m) 和v2满足怎样的关系才能表示系统的动能 (如表2) 。

对参考案例二, 实验是通过改变橡皮条根数, 对小车的功依次为W、2W、3W……, 探索功和速度的关系, 从而得出“功和速度的二次方成正比”的结论。在实验中, 由于很难做到每根橡皮条的功都相同, 给实验带来较大的系统误差, 增大了探究过程的难度。为定量探究动能跟质量和速度的关系, 实验中只使用一根橡皮条, 每次实验使橡皮的伸长量都相同, 在拉力做功的条件下, 改变小车的质量, 分别探究小车质量m和速度v满足怎样的关系, 才能使m、v组成的关系式的值都相等。在探究中发现, 改变小车的质量m, 对小车做的功相同时, 总有m和v的二次方的乘积相等。进而得到动能的表达式中包含质量和速度的二次方的因子。

四、在理论探究中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和逻辑推理能力

新课程教学理念要求我们把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 将知识的学习寓探究和发现的过程之中。除实验探究外, 运用已有的知识, 通过缜密的推导, 得到新的知识或理论也是常用的学习和研究的方法。在探究动能跟质量和速度的关系以及动能定理的教学过程中, 以“功能关系”为主线, 对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用水平拉力做功, 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速度位移公式, 导出力对物体的功等于物体获得的动能, 建立“动能等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二次方乘积的一半”的概念, 这样的推导过程, 思路清晰, 逻辑严密, 易于学生理解, 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在教学内容安排上, 先进行动能概念的理论探究, 再设计合理的实验验证, 就避免了复杂的实验探究过程, 降低了教学难度。

高中物理必修 第9篇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对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未来将要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大学物理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有必要深入地了解教育改革的新思想、新理念,明确新的教育目标,掌握新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STS教育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在的物理教育专业的学生,更应该对它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

STS教育课程在我国的发展过程

“STS教育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以来成为世界各国科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在八十年代中后期传入我国。”[1]STS教育虽然已经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越来越深入地思考、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但由于STS内涵的广泛性和多源性,使人们从多角度认识理解STS教育,也决定了STS教育至今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统一的定义表述。但在某种程度上,各国的研究学者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即STS教育的意义是在技术和社会环境的可靠的范围内教授科学内容,STS教育课程应向学生传授当代社会重大问题的概貌,应指明学生肩负的社会责任,培养其有助于日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素质。

我国的STS教育和STS教育课程研究起步较晚,90年代后,我国STS教育研究与探索才真正兴起。特别是进入新世纪,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STS教育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明确写入新的课程标准中。

与基础教育相比较,在大学教育中STS教育和STS教育课程却显得有些滞后。虽然许多研究者已经认识到了STS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在大学教育阶段还是处于探讨时期,到目前为止,也只是为数不多的几所大学开设了相应的STS教育的相应课程。

21世纪是科技竞争的时代,提升国家的科技竞争力依靠于大学教育。以培养各方面高素质人才为目的的大学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所以STS教育必将会成为大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在大学物理教育专业开设STS教育课程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使我们的新课程适应社会的发展,基础教育不再是具有甄别功能的精英教育,而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公民的科学素质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STS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明确写入中学科学课程的标准中,在新教材中都有充分的体现,例如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课程基本理念之一:“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2]。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高中物理课程在内容上应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加强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的联系,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新的科学思想,关注物理学的技术应用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3]

中学物理课程对学生做出了如此要求,那么作为老师又该具备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呢?这是现在的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现在大学物理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需面临的问题。对于非师范专业的学生来说,STS教育可以采取渗透式,即在物理教学的同时,结合物理教学内容渗透STS教育。但对于师范专业学生来说,渗透的方式不足以让学生全面、系统地认识STS教育。所以在物理教育专业开设STS教育课程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急需进行的。

STS教育课程的目标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社会的不断变革,决定了STS教育应该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动态性、发展性”[4]等特点。因为STS教育所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广泛和深入,根据教育环境、对象、目的的不同,决定了STS教育课程的出发点和侧重点的不同。对于大学物理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STS教育课程的目标主要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首先引导学生明确STS教育的内涵。STS教育不是单纯的科学知识、技术水平教育,也不是社会学教育,而是结合历史、哲学、社会等诸多方面综合地去理解科学、技术,这里既包含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作用的积极因素,同时更要学会从不同的文化角度认识它们的负面作用。

2.引导学生明确科学、技术产生的内在动机。只有学生明确了科学技术产生的动机,才可能学习和运用有关的科学和技术,才能够理解科学、技术的社会意义,真正去认识科学、技术的价值。

3.使学生明确他们未来职业的需求。STS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强调学生的职业教育,让学生通过学习对他们的未来职业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了解他们在未来职业中所需要的知识及可能遇到的问题。

4.加强发展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伦理观。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是STS教育课程的主要目标之一,通过学生个人生活环境、国内、国际的有关问题和主题(主要是与物理学有关的),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关系,并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的道德判断和价值判断能力得到发展。

5.强调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合作。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高度综合发展,经济、文化、社会的一体化趋势都强烈地要求人们之间的相互合作。

STS教育课程的内容

STS教育的综合性、开放性、多元性、不断发展等特点,决定了STS教育课程内容的开放性、多元化、发展性等。针对于大学物理教育专业的学生开设STS教育课程这门课程,目的是要使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正确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关系,能够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的需要,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恰当地对学生进行STS教育。因此,这门课程的内容应该从以下几方面选择:

1.从历史的回顾入手,以不同的角度分析科学知识给技术的发展带来的作用,以及科学、技术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科学、技术与社会原本就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所以这门课程的首要部分应该是从人类已经掌握的科学和技术入手,从不同角度认识具体的某一科学内容的产生,给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带来的影响,以及社会因素在其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中的影响。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一般方法。

2.从现代科学技术(与物理学有关的科学内容)着手,分析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正在发展、运用的科学技术,也同时正在对社会产生作用,学生可以在现实的生活中感受到这种作用,使学生真正认识科学、技术的价值,也认识到社会的价值。

3.选择与科技有关的社会问题,进一步引起学生对社会的关注。科技的进步繁荣了经济、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此同时科技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如资源的枯竭、粮食问题、环境污染、土地沙化、战争等问题。通过专题的形式让学生从不同的社会问题中认识到科技已经在深刻的影响着所有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4.让学生了解当前科技发展的前沿,根据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运用科学方法,分析新的科学与技术可能给社会带来的各方面的影响。当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我们每天都会面对新的问题。让学生学会客观地认识事物,多方位的了解事物,有预测事物发展方向的能力,从而科学的运用它,合理的改造它。创造更有效的社会价值。

总之,针对物理教育专业的学生开设STS教育课程是学生个人发展的必需、职业教育的要求、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展开,这场课程改革将会使人们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以及评价方式等诸多方面产生重大变革。以培养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合格教师为目标的师范教育,必须要适应社会发展,这样我国的教育改革才会持久、深入地进行下去;才会真正提高全体公民的科学素质,在新世纪中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参考文献

[1]洪文梅.中外STS课程开发比较研究[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奎屯市2004 (12) (65—68) .

[2]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国家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黄晓.论STS教育的特点[J]比较教育研究北京新街口外大街19号2002 (9 () 30—35) .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诗歌教学实践 第10篇

一、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诗歌单元的认识

1.必修二反映了先秦到南北朝时期。在先秦到南北朝时期这个关键时期,诞生了以诗歌为主的艺术表现形式,从最早的《诗经》,到屈原惊世骇俗的《离骚》,都证明了战国人民在诗歌艺术上的造诣。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又陆续诞生了最长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以及以《短歌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等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教师对这些诗歌进行讲解,重点要表明诗歌在我国的文化价值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让学生对诗歌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学习中也能更加投入。

2.必修三讲述了唐代诗。来自唐代的诗歌,也是大部分人比较熟悉的部分。学生对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等人也有一定的了解,对这些诗人的生平事迹十分明白。其实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诗人之外,唐代诗坛也涌现出了其他非常优秀的诗人,诗歌艺术在唐代被推向了巅峰。在必修三的诗歌教学中,收入了李商隐的《锦瑟》、李白的《蜀道难》以及白居易的 《琵琶行》。

3.必修四描述宋词。词发展到宋代,进入了黄金的发展时期,在高中语文第四册当中,将宋词分成了豪放派与婉约派进行单独的分析。在婉约派中,有李清照的《醉花阴》有柳永的《望海潮》;而在豪放派之中有辛弃疾的《水龙吟》、苏轼《念奴娇》等词赋,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也展现了宋词极高的艺术造诣水平。

二、诗歌单元的教学实践

1.以补与增相结合的形式来整合课程资源。在高中语文的教学当中,应当充分肯定必修教材的核心作用,在学生消化掉了课本知识的基础上,适当增添课外读物以及辅助联系,有效地将一个单元内的诗歌课文整合起来进行教学。例如可以将不同类型的诗歌整合到一块进行教学,根据诗歌的表达思想、时代背景以及其他因素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类教学,达到连接整个单元的目的。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注重学生的理解程度,根据其理解程度的高低灵活调整能够教学的进度。例如在进行《诗三首》的教学时,由于这三首诗来自于不同的时间段,例如较早的《涉江采芙蓉》,三国时期的《短歌行》,最后是晋朝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因此在导入这一课的时候,用《西北有高楼》这一首诗,让学生理解到诗人在作者失意的时候的情感变化,才能更好的理解这首诗所表现出的现实主义风格,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语文学习的质量。

2.采用朗诵与背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地点,课堂教学必须得到充分重视,教师要有计划的开展教学,确保教学目标被学生所理解,并且要保持课堂教学的高效。在一节课的四十分钟内,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优势,进而提高诗歌教学的效率。这样的教学方法被形象的称为“一二一”。

高中新课标《化学必修一》 第11篇

关键词:提问质疑;创设情景;推举代表;登台表演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312-02

这节课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1)钠的物理性质——可溶性。(2)钠的化学性质——与水的反应。(3)钠与水反应的生成物——氢氧化钠的特性。[来源:学科网]

过程与方法方面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知道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等方法在研究物质性质过程中的应用。知道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引导学生活动、实验、探究,让他们体 验怎样科学、合理地 运用观察方法。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他们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利用他们亲手做漂白实验和阅读《身边的化学》栏目,培养他们将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相结合 的意識。

那么,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怎样才能很好地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方面相互联系,融为一体。真正体现知识、能力、态度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把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落到课堂教学的实处呢?经过 认真钻研教材和充分准备实验,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及教学环节。

一、提问质疑,创设情景

钠能与水反应吗?

美丽的焰火中有谁的贡献?

电影特技中失火的场景可以怎样设计?

工业广泛应用的污水处理剂是 什么?

告诉学生这都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钠与水反应以及生成物之一氢氧化钠的功劳。通过以上问题引入新 课:“钠与水的反应”

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质疑,首先就让学生感到了今天所学的知识(钠和氢氧化物)是有魅力的、有价值的,不是枯燥而骇人听闻的,也不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更不是毫无用处的“玄学”。我们以前和以后所学的知识和今天所研究的知识一样,是绿色的、鲜活,就在我们的身边。让同学们怀着对知识的深厚感情和浓厚的情绪投入下一步的教学环节。

二、分组实验 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指导】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首先, 在小烧杯中加入约1/2的水,滴入1~2滴酚酞,取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放入水中,盖上玻璃片。注意观察现象,观察时应注意几方面内容:钠在水中的哪个部位反应,形态有何变化,如何运动,发出怎样的声音,溶液颜色有何变化?

(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教师巡视学生实验情况,对学生的不规范操作进行指导。)

【讨论交流】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是怎样的?尽量用规范的化学语言来描述。从这些现象能得出怎样的实验结论?

1、钠浮在水面上(浮)──钠的密度比水小。

2、立刻熔成一个闪亮的小球(熔)──钠的熔点较低,钠与水反应放热。

3、在水面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最后完全消失(游、响)──钠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气体。

4、反应后溶液由 无色变为红色(红)──钠与水反应生成碱性物质。

【提 出问题】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Flash实验演示】展示钠投入装有水、酚酞试液的U型管的课件,观察到生成的气体点燃时火焰为淡蓝色。

【引导思考】燃烧产生蓝色火焰的气体有哪些?

【学生回忆】可能是 CO、CH4、H2

【教师引导】我们的反应物是钠和水,不存在碳元素,所以产物应该是氮气。请写出反应方程式。

【学生书写】

2Na+2H2O =2NaOH+H2↑[来源:学。科。网]

【教师引导】该反应是否是 氧化还原反应,谁是氧化剂,谁是还原剂?

【学生回答】是氧化还原反应,钠是还原剂,水是氧化剂。

【设疑】钠既能与氧气反应,又能与水 反应,那么钠应该如何保存呢?

我们不能把钠暴露在空气中,因为它会跟氧气反应,也不能保存在水里,因为钠会与水反应,实验室选择保存钠的试剂应注意两个问题:

1、选用的试剂和钠不反应;

2、试剂的密度比钠小。

所以应选用什么试剂来保存钠呢?

【学生回答】煤油或石蜡油。[来源:学&科&网]

【问题】已知钠和四氯化碳不能反应,那么钠能否保存在四氯化碳中?

【学生回答】不能,四氯化碳密度比钠大,钠浮在四氯化碳上面,起不到隔绝空气的作用。

【问题】钠着火应该怎么扑灭?用水行吗?泡沫灭火器呢?

【讨论】不能用水灭火,水和钠可以反应生成可燃性气体H2;也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因为钠燃烧生成的Na2O2能够跟CO2反应生成助燃 性气体氧气。所以应该用沙来扑灭。

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现象:各组同学讨论的非常热烈,集思广益,设计了实验方案和操作方法,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优化组合。这样的活动即复习了初中的有关知识和实验,又总结了今天所学的新知识,还体现了合作学习的优势。

讨论,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还可以使学生在语言表达中锻炼自己,寻找自信。这无疑为刚上高中进入陌生班级才几天的学生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展示自己学习才能的机会。

三、推举代表 登台表演

同学们在经过了群策群力的精心设计后,都在跃跃欲试。各组代表上台对他们的实验方案进行了:说明——演示——解释——评价。使课堂气氛活跃而热烈,达到了高潮。锻炼了学生的胆识和动手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说——做——说中主动参与了学习,促进了他们化学语言和认识水平的提高以及与人交流合作的勇气。这时,教师再趁热打铁、恰到好处地给予点评和小结。

高中物理必修 第12篇

我们先比较人教版和苏教版在写作指导的编排上有着各自怎样不同的构设。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写作指导, 记叙文写作技术专题:

必修一:主题一: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主题二: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

主题三:人性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

主题四:黄河九曲———写事要有点波澜

必修二:主题一: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

主题二:直面挫折———学习描写

主题三:美的发现———学习抒情

主题四:想象世界———学习虚构

议论文写作技术专题:

必修三:主题一: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主题二: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主题三:善待生命———学习论证

主题四: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

必修四:主题一:解读时间———学习横向展开议论

主题二:发展幸福———学习纵向展开议论

主题三:确立自信———学习反驳

以上记叙文和议论文写作, 分别用两册教材, 八个和七个写作技术专题。且记叙文写作和议论文写作都是发展等级要求, 共五个写作技术专题。

必修五:主题一:善于思辨———学习辩证分析

主题二:缘事析理———学习写得深刻

主题三: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

主题四:锤炼思想———学习写得有文采

主题五:注重创新———学习写得新颖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写作指导:

必修一:专题一:向青春举杯———记叙文写作一:激活我们的诗情

专题二:获得教养的途径———议论文写作一:鲜明的观点是议论文的灵魂

专题三:月是故乡明———记叙文写作二:夹叙夹议, 枝繁叶茂

专题四:像山那样思考———记叙文写作三:写难状之景如在目前

必修二:专题一:珍爱生命———记叙文写作四:用墨如泼与惜墨如金

专题二:和平的祈祷———记叙文写作五: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

专题三:历史的回声———消息写作:准确、及时与便捷

专题四:慢慢走欣赏啊———鉴赏文写作:看好处, 说门道

必修三:专题一:祖国土———文学写作:生成诗歌的意象

专题二:号角为你长鸣———记叙文写作六: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

专题三:文明的对话———议论文写作二:为观点提供有力的支撑

必修四:专题一:我有一个梦想———议论文写作三:让说理更令人信服

专题二:一滴眼中的人性世界———记叙文写作七:要有描写意识

专题三:笔落惊风雨) ———短评写作:文学短评的写作

专题四:走进语言现场———演讲稿写作:演讲稿, 写给听众

必修五:专题一:科学之光———说明文文写作:说明要说得清楚明白

专题二:此情可待成追忆———记叙文写作八:写出你的真情实感

专题三:直面人生———议论文写作四:学会分析

专题四:我们头上的灿烂天空———议论文写作五:让你的认识更深刻

通过比较, 我们会发现, 与人教版教材写作指导相比, 苏教版教材写作指导编排的最大问题是:不系统。具体有三点不足:

一是写作指导不能形成序列。人教版写作指导的编排是必修一和必修二是写人叙事, 必修三和必修四是议论说理, 必修五是写作综合:深刻、丰富、有文采、新颖。由叙事到议论, 由基础等级到发展等级, 人教版这一合理的逻辑顺序, 是以一种金字塔模式构设的, 而苏教版的写作指导明显以散状呈无序编排, 令作文教学不好把握。再者, 苏教版的十九个写作专题, 有的介绍某一文体的写作要点, 有的介绍某一表达方式, 有的介绍某一写作技巧, 显然, 编排缺乏序列化、系统性, 使同一文体的几个训练点之间也无渐进式的训练关系。

二是同一文体的写作指导跳跃性太大。这一点尤其令人觉得不可思议。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同一文体写作横跨全教材。如议论文的写作指导, 人教版集中以必修三和必修四两本教材连续对议论文写作的各个技术要点作不间断的连贯指导, 体现了指导的全面性和连贯性。而苏教版对议论文的写作指导编排甚为奇怪, 必修一第二个写作指导“鲜明的观点是议论文的灵魂”, 必修三第三个写作指导“为观点提供有力的支撑”, 必修四第一个写作指导“让说理更令人信服”, 必修五第三个写作指导“说明要说得清楚明白”、“学会分析”。一种文体的系统写作指导竟然跨越四本书, 横亘高一、高二两学年, 且中间间杂叙事、描写、文学短评、说明文、鉴赏文等其他文体的写作指导, 这种跳跃性太大, 不利于学生论述类文章写作技能的训练与强化。

第二种情况是同一册教材中设置多种文体写作。再如如必修三, 按照教材编排, 教师要完成三个作文教学与指导, 即:诗歌写作→写出人物的个性→为观点提供支撑。再如必修四, 按照教材编排, 教师要完成四个作文教学与指导, 即:学会说理→如何描写→文学短评写作→演讲稿写作。

这种安排实在让人找不着北!这种紧随专题思想内涵的写作指导编排, 让教师对一种写作文体的写作指导时断时续, 极不系统, 极不连贯;让学生对的同一写作文体的训练常常是浮光掠影, 甚至是支离破碎!

三是写作指导和写作实践油水分离。苏教版的写作编排“写作指导+写作实践”二元组合样式, “写作指导”是抽取专题文本的突出写作特点, 进行写作理论指导;“写作实践”是结合所在专题的人文内涵设计几个作文题。应该说, 专题内涵、写作指导和写作实践三者应该是相互融合相互统一相辅相成的, 但事实并非如此。如《六国论》《阿房宫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课文后面配的写作专题是“消息”的写作, 《蜀道难》《登高》等古诗词后面配的是文学短评的写作。

另外, 在“写作实践”中出示的三至四个作文训练题与“写作指导”的内容还出现了不配套的现象。如必修二第一专题“珍爱生命”的写作指导安排的是“用墨如泼与惜墨如金 (详略安排) ”, 而写作实践却是要求“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手法”写一篇散文, 表达你对生命的感悟和思考, 抒发你对生命的赞美之情”。如在“准确、及时与便捷” (关于消息的写作) 这一“写作指导”后, 提供的训练题是“请写一篇咏史的诗歌或散文”和“写一篇读史随笔”等;在“看好处, 说门道” (关于文学鉴赏评论) 这一“写作指导”后, 提供的作文题是“请以‘美的瞬间’为题写两三个一两百字的片段”和“请以‘老师们’为题写一组片段”等。这些缺憾直接影响到必修课教学阶段作文教学序列化的有效训练。

苏教版写作指导紧随专题内涵, 偏重从人文角度构建作文写作序列, 忽略了文体写作指导及同一文体写作指导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使写作指导编排缺乏科学合理的安排脉络, 缺乏清晰连贯的指导秩序, 比起人教版布局科学、知识连贯、指导全面的写作指导体系, 苏教版的写作指导在教学实践中非常难以操作。

教材编排的序列, 常常就是教师指导写作的序列。教材编排的无序, 指导就可能随性、散漫, 学生的写作也会散乱、无序, 文体规范的达成就会落空。这样, 既不利于学生写作知识的积累、写作框架的建构, 也不利于写作习惯的培养、写作技能的形成。

“有序”才可能“有效”。鉴于此, 必须重组作文指导序列, 让作文教学变得规范有序。具体反复是:以表达方式为主线, 吸取写作选修教材中的相关专题, 重组写作序列。

即把教材中将诗歌、记叙、论述、应用同类表达方式相对集中, 循序展开, 并穿插、附加写作选修教材中的相关技术专题, 从而建构起写作指导新的操作序列。可以分为诗歌、记叙文、议论文、应用文和修改五个大专题, 27课时写作指导。

诗歌:第1讲激活我们的诗情

第2讲生成诗歌的意象

记叙文:第3讲夹叙夹议, 枝繁叶茂

第4讲写难状之景如在目前第5讲叙事贵曲 (选修)

第6讲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第7讲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第8讲要有描写意识

第9讲细节描写 (选修) 第10讲写出你的真情实感

第11讲情感的表达 (选修) (可与

第10讲合二为一)

第12讲用墨如泼与惜墨如金

议论文:第13讲鲜明的观点是议论文的灵魂

第14讲让你的认识更加深刻第15讲为观点提供有力的支撑

第16讲论点与论据 (选修) (可与

第15讲合二为一)

第17讲学会分析

第18讲议论文的分析 (选修)

第19讲让说理更令人信服 (可与第

17讲、第18讲合三为一)

第20讲议论文的结构 (选修)

应用文:第21讲看好处, 说门道 (鉴赏文)

第22讲文学短评的写作 (短评) 第23讲准确、及时与便捷 (消息) 第24讲演讲稿, 写给听众 (演讲

稿)

第25讲说明要说得清楚明白 (说明

文)

修改:第26讲语言的锤炼 (选修)

第27讲修改 (选修)

如此安排, 以文体为线索, 有效地串起作文训练的多方面的能力要求, 是纲举目张的作文训练思路。主题单元模式下的写作教学也能以写作知识、写作能力为核心和序列, 从上述五个途径入手, 整合与写作教学目标一致的所有内容, 这一重组必将促进学生写作素养乃至语文素养和人文素质的全面提高。

上一篇:故障检测与隔离下一篇:绿地景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