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的真实性与倾向性

2024-07-26

新闻的真实性与倾向性(精选7篇)

新闻的真实性与倾向性 第1篇

首先, 新闻选择是保证新闻真实性的有效手段。它不仅表现在最终的编辑环节, 在早期的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过程中也十分必要。具体来讲, 新闻采访是对事实材料的初步挑选, 新闻写作则是对事实的加工整合, 而编辑出版则是对新闻事实的再次审视和最终认可。传者按照新闻选择的标准对事实材料进行公正且负责任的把关, 有力地保障了新闻的真实性, 使得新闻作品更接近事实真相。同时, 新闻工作者通过新闻媒介向受众提供什么样的新闻, 这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人们思考什么, 怎样思考以及思考的结果, 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人们的思想和情绪。

其次, 对于同一事实, 不同传者从不同角度去解读和把握, 可以起到丰富新闻传播内容, 活跃新闻传播活动的效果。在宏观的媒介传播环境中, 事实真相只有一个, 新闻传者却有很多。每一家新闻媒体出于自身性质和定位, 针对相同的新闻事件却有着各自不同的看法和表达。对于各种大相径庭的报道内容, 我们却很少只尊其一而对其他媒体报道的真实性提出质疑。同时, 我们也十分乐于享受各家媒体为我们这些越来越挑剔的受众所“私人定制”的立异标新的成果。

然而, 新闻选择又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从唯物主义角度来说, 新闻是一种主观意识的存在。由于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客观事实经过人的大脑转化为阐述性的文字, 便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痕迹。此外, 由于记者的阶级立场、价值取向、思维观点以及知识构成的限制, 客观发生的事实经由采访、写作以及编辑直到最终成为新闻, 即便其真实性没有折扣, 新闻选材或解读的方面太过狭窄也会给受众全方位的认知带来不利影响, 正如朝鲜国内新闻“主旋律”式的宣传。由于信息传播的单一性和狭隘性特点, 绝大多数普通朝鲜民众对于自己所在的国家的真实情况了解不深, 更不用说风云变幻的外部世界了。因此, 他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容易被传播媒介所控制和左右, 而对新闻事实的自我甄别能力也大体丧失。

除此之外,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 许多新闻从业者不从挖掘新闻深度上做文章, 不在提高质量上求成效, 反而动起了“编发虚假失实报道、恶意篡改新闻标题”的歪脑筋, 妄图通过夸张、刺激的题目招揽眼球, 增加点击量。这种消极的新闻选择手段也给新闻真实性带来极大的损害。此类事例, 不胜枚举。

综上所述, 新闻选择与新闻真实性的关系是矛盾的, 但同时矛盾也是可以部分化解的。作为新闻传播活动的重要环节, 传者在新闻选择过程中一定要严格要求和规范自己, 切实履行自身职责, 坚信新闻理想, 不为名利所诱, 相信绝大多数虚假新闻是可以杜绝的。

同时, 我们也必须意识到这一点:事实真相是客观存在的, 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但却可以为人所认识和感知。新闻是提供给受众的, 说到底, 新闻真实与否, 传者把关虽是关键, 但最重要的还要靠受众自身的自我甄别和判断。

对于那些明显违背常识或受众经过一番甄别便可以辨别出的, 自然可以归结为假新闻。而对于那些错综复杂、真相不易显露的新闻, 受众任何批评、怀疑和求证都是合理的, 但我们也要记得不能把正常的批评、合理的怀疑和善意的求证都归到假新闻一类。例如2013年春节将至, 连霍高速河南义昌大桥段发生垮塌。很多网民质疑大桥的质量, 怀疑是豆腐渣工程, 在这种信息不公开的情况下, 这种猜测自然是合理的。此时记者将此怀疑写入新闻报道中受众自然不能说是假新闻。然而之后新闻发布会则报告了大桥垮塌的原因, 是货车超载烟花爆竹。此时记者再用之前的怀疑作为解释, 则必然违背基本事实, 成为了假新闻。此外, 近来频发的所谓“高铁事故”也可以证明这一点。列车在正常运行过程中突然发生警鸣, 由此中途停车致使大面积晚点。经过事故排查, 我们才知, 发生的原因并非中国高铁技术欠缺, 竟是乘客在车厢内吸烟。众所周知, 吸烟是高铁车厢内严格禁止的。

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与视角 第2篇

一、新闻报道角度的选择对新闻的影响

从叙事学角度来说, 叙事角度是作品中由谁以及从哪一个位置和角度来叙述的出发点, 也就是从叙述者所站的位置来讲述故事。我们在叙述一件事情的过程中, 往往要通过故事本身和故事讲述者来形成一次完整的讲述, 在此过程中, 讲述者的观点、角度必然会对读者产生影响。

新闻报道是我们生活中最为典型的故事叙述, 新闻报道的多样叙事角度理应由记者对新闻事件叙述时的身份和口吻来构架完成。记者在报道中所处的位置、观察事件的角度是否得当, 必将成为新闻报道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适当的角度、适当的叙述将为报道增色不少, 增加它的可传播性。在此过程中, 我们还必须注意到新闻最重要的要素———客观的真实性, 它不同于其他文学创作, 可以采用各种手法来增添作品的表现力, 新闻报道必须为其所报道的内容负责、为其所反映的真实的客观存在负责, 这就要求新闻报道者即记者必须依存于真实性, 合理选择报道的角度。

一件新闻报道的产生大体上分为两个部分, 即前期采访和后期的制作播出, 在此过程种, 将会有两个层面叙述的主体出现, 那就是被采访者和记者本身。在很多时候, 记者的采访会受到时间或空间条件的制约, 无法与新闻事实的发生、发展并肩而行, 要进行事后采访工作, 因此记者经常要借助与新闻事实相关人员的力量来进行新闻捕捉, 所采访的内容将来自于新闻事件的亲历者、参与者或者目击者, 结果这些人物就成为新闻中的第一叙述者即第一叙述主体, 而记者则要运用所了解到的新闻素材, 通过相应的描述来构架报道, 在这个过程中记者成为第二位的叙述主体, 这两种叙述主体共同完成了新闻事件的报道。在此过程中, 作为采访者的记者所得到的新闻素材来源于被采访者, 这就使第二叙述主体受到第一叙述主体的制约, 也因此决定了新闻必须在真实性的制约下完成, 否则也就失去了新闻报道的生命力。

二、记者的视角对新闻真实性的影响

在新闻采写的过程中很普遍的现象是记者采访时有众多的材料叙述者向记者提供新闻材料, 但在形成新闻报道的时候, 记者常常会以自己的视角来代替其他叙述者以完成报道, 这种以记者的视角来进行的报道方式是一种普遍的方式, 运用这种方式来构架新闻稿件, 不仅叙述灵活自由, 在广度上拓宽跨度, 更可以在报道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主观看法和见解, 使报道内容更加人性化, 从而达到更深远的传播目的。在这个过程中, 报道者的主观意识是否可任意使用呢?笔者认为, 在新闻报道中主观意识过多使用将会影响到新闻的真实性。

新闻事件通常都是错综复杂的, 不容易立时辨识出事实的真相, 但是出于播出时效的限制, 现如今的新闻机构普遍会尽可能快地将掌握的新闻事件播报出去, 然后再层层抽丝剥茧地向公众展示新闻全貌, 这是当今媒体普遍的做法, 也符合了在运动中还原新闻事件的原则, 此时如果记者的主观分析、选取出现差错, 将必然影响他的判断, 从而导致所报道的新闻事件产生连锁性变异。

新闻应该用事实说话, 而报道者的主观意识应该隐含在对事实客观、真实的报道之中, 而不应该是显山露水地存在于作品之中。在叙述过程中, 记者掺杂进去的主观看法和情绪经常会与新闻事实产生一定的矛盾, 而这种矛盾在简单的新闻事件中, 表现并不深刻, 一旦出现复杂的新闻内容, 这种矛盾往往会影响记者报道的真实性。因此, 记者在新闻采写的整个过程中, 都应该尽可能多地搜集素材, 并将其呈现在受众面前。

三、记者如何运用主观视角

我们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 媒体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展示独特的新闻观点越来越被现代媒体所重视, 个人的主观意识越来越显露在报道之中, 并为很多人所追捧, 认为这是个性化的时代、新闻报道是展示记者全面能力的平台。这些观点本没有错, 但是请不要忘记, 这种让记者全知全能的叙事角度如果过多地从新闻写作者带有主观色彩的视角来架构新闻, 必然会影响到很多复杂新闻的真实性, 会给受众的心理描述造成混乱。

新闻的真实性与倾向性 第3篇

关键词:“90后”,新闻框架,倾向性,偏见

一、理论阐释和应用

有学者对新闻框架理论给出了自己的解释:“‘框架建构’指的是传媒通过对有关某一事件、问题、现象的事实、细节、特点等的选择, 强调和排除, 形成传媒对事件、问题、现象的解释与思考结构, 亦即框架, 这种框架在凸现某些事实、细节、特点等的同时将被传媒视为无关紧要的东西排斥在外。”

与李普曼提出的“拟态环境”的概念相似, 他就认为拟态环境不是现实环境“镜子式”的摹写, 不是“真”的客观环境, 或多或少与现实环境存在偏离。经过媒介中介报道之后形成的主观现实, 已经不可能是对客观现实“镜子式”的反映, 而是产生了一定的偏移, 成为了一种“拟态”的现实。

二、两媒体对“90后”报道新闻框架的综合分析

(一) 在时间轴上的纵向分析

《中国青年报》2009年至2011年12月报道内容多为社会新闻 (包含社会公益和社会问题) 与有关于教育学习方面的新闻, 在这一时期教育学习方面的报道占报道总比重高达28%。而在2012年至2014年报道内容除社会新闻比重未发生明显变化外, 有关教育学习方面的新闻明显下降至11.7%, 取而代之的多为有关就业工作的新闻报道, 在这段时间范围内, 新闻报道主题是关于工作就业的比重高达25%。《燕赵都市报》2009年至2011年期间关于社会问题的新闻报道的比重为79.1%, 其他类型的新闻报道只占总比重的20.9%, 在这一阶段负面消息的比重占到79%。而在2012年至2014年期间, 新闻的题材开始发生变化, 社会新闻的比重降低为报道总数量的25%, 正面新闻的报道也占到了53.6%的比重。数据说明, 《燕赵都市报》关于“90后”的报道也受到了新闻框架的影响, 在一个时间段内一种题材或者一种立场的报道占据绝对的优势。

(二) 媒体间的横向分析

根据数据我们可以发现, 《中国青年报》和《燕赵都市报》对“90后”群体的新闻报道, 无论是在新闻主题上还是在新闻体裁上均存在着差异。《中国青年报》在新闻主题上多以教育学习和90后观念态度为主, 分别占报道总数量的23.6%和21.7%;而《燕赵都市报》则较为单一, 涉及社会问题的新闻报道共48条, 占了63.2%的比重。

新闻体裁方面, 中青报明显以通讯为主, 占总报道数的64.6%;而《燕赵都市报》多以消息为主, 比重高达60.5%。

尤其是在报道主题的倾向性方面, 两份报刊的立场倾向是完全不同的。《中国青年报》正面报道的比例高达64.6%, 而《燕赵都市报》的正面报道比重仅为27.6%, 负面报道以63.2%的比重占据绝对优势。

三、研究结论和分析

(一) 媒介形象建构中的社会环境框架

“新闻事实一旦被报道, 其表现形式不再是生活原型的事实, 把关人把某些因素加工到新闻中去, 使新闻被涵化了”, 在媒体构建的过程中, 政治、经济、文化等意识形态会对媒体形象的形成产生制约作用。

《中国青年报》作为全国性日报和团中央机关报, 必然受到政治制度的影响。把关人会自然而然地去选择相对正面的报道素材, 以防止造成不好的影响和舆论, 这是从报纸的性质和立场出发而必然发生的事实。从整体社会制度来看, 中国新闻报道的政策为以正面宣传为主, 作为宣扬党中央思想的中央机关报中青报来说, 正面报道也正是题中之意。

《燕赵都市报》作为地方性都市报, 考虑到报纸的发行区域较小, 地域限制使得它报道的影响力与中青报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而其都市报的性质, 也使得它少受到政治制度的限制, 而多去考虑经济与效益。这样考虑《燕赵都市报》针对“90后”的报道多倾向于消极和负面也就可以解释和理解了。

(二) 新闻框架造成的报道偏见

以上两个因素客观上造成了新闻框架的形成, 而新闻框架形成之后传播者往往在建构新闻和进行新闻传播的过程中, 将自己认为重要的事实进行凸显, 而把不符合自己观点的部分忽略掉。传播者一方面利用自己的“新闻框架”为公众提供筛选后的信息;一方面这部分信息建构的社会印象往往会偏离事实。当然, 新闻框架中的偏见也能起到一定的积极的效果, 从报纸的立场来说, 可以增加报纸发行量或者起到增强报道效果的作用;从国家层面来说, 能够提供给公众以相对稳定且正确的舆论导向。

可能由于种种原因, 新闻框架带来的偏见会一直存在于新闻报道中, 完全客观性的报道不可能完全做到。但是作为一名新闻从业者, 至少不应该忘记新闻的灵魂就是客观, 尊重事实是新闻传播过程中最应该铭记的一点。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 媒介的新闻框架总会被特定的政治体制影响, 所以我们更应该用敏锐的眼睛去观察世界, 不要被新闻框架束缚住, 使我们的新闻报道客观公正且呈现多样性。

参考文献

[1]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2]白贵, 彭焕萍.当代新闻写作[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

[3]陈军.论新闻框架中的“偏见”极其规避[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4]夏倩芳, 张明新.新闻框架与固定成见:1979-2005年中国大陆主流报纸新闻中的党员形象与精英形象[J].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7 (02) .

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与主流价值观 第4篇

一、对新闻事实的选择

如今是信息爆炸时代, “新近发生的”、“新近变动的”事实比比皆是, 加之人们对事实中所传递的新闻价值的判断, 对构建新闻价值的诸要素也越来越赋予更为丰富的内涵;当今的新闻人又有了互联网、电视、手机等更加立体的新闻管道, 因此, 我们每天可供选择的新闻事实越来越多、越来越方便快捷。“新闻传播是一种选择的艺术, 在无限事实和有限渠道的矛盾中, 选择是一种必然。要选择, 就要有一定的标准, 而标准的形成是历史的、文化的、利益的等诸因素交杂的产物。 (1) ”怎么选、选什么, 才称得上是坚持真实性原则呢?

中国的经济目前进入了第四轮高速发展时期, 此前的一个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是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程度越来越高, 在此大背景下的中国都市报 (包括与时俱进的传统晚报) 空前繁荣。这个繁荣的另一件伴生品即与其他行业一样, 都市类报纸之间的新闻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这种新闻竞争, 实质上是对读者、对市场的一种争夺。都市里的读者资源越来越受到办报人的重视, 他们喜欢看什么样的新闻、哪些新闻应放在醒目位置、哪些新闻应弱化处理?如此等等, 每天都是办报人需面对的新鲜的、具体的问题。当然, 与此对应的是都市里的读者从未有过目前这么强烈的“上帝”意识。实事求是地说, 一只无形的、巨大的手, 同样左右着我们对每天发生的新闻事实的选择与判断。什么样的新闻才能吸引读者的眼球、形成卖点?这是每一个报人都要认真对待的问题。于是, 追求热点新闻, 选择热点、包装热点、推出热点, 似乎成为记者、编辑每天的规定动作之一。

从具体操作层面上讲, 一般来说, 对热点新闻我们首先是不回避。比如, 你所在的城市闹区一辆公交车在行进过程中突然起火, 一度堵塞交通;在市中心的某座高楼上, 一位农民工要跳楼讨薪;一座地处城乡结合部的民房内非法储存的烟花爆炸酿成火灾……这些突发性新闻事件, 如果主流媒体视而不见不去报道, 也是一种没有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的态度, 那么在互联网时代, 就会有小道消息铺天盖地而来, 甚至以讹传讹造成新闻失真, 影响社会安定稳定。

这些年, 《东南快报》对当地发生的一些重大热点新闻大多采取了既不回避, 又以积极正面的态度加以报道的做法。比如福建平潭县8位农民通过非正常途径赴伊拉克打工, 被伊武装人员绑架为人质后获救的新闻, 闽侯县沙堤村地下烟花鞭炮厂大爆炸的事件, 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对医疗服务是否纳入“消法”管辖范畴举行听证会等等。以上的热点新闻, 如果从不同角度切入报道, 那么所选择的新闻、展现在读者面前的事实是不一样的但又都是真实地发生过的。比如平潭县几位农民通过非正常途径进入伊拉克, 以为伊战结束商机多多, 可以挖来第一桶金, 没想到该国安全形势严峻, 打工不成反而被宗教武装派别人员绑架为人质。从人质事件发生到中方作出反应, 出手解救人质到人质获释安全返乡, 整个新闻事件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对社会负责任的媒体应如何报道这一震惊全国、全球的热点事件呢?媒体可以选择被扣人质生死不明, 渲染家属哭天喊地的悲痛;可以报道他们发财不成反而欠下大笔偷渡费用, 陷入负债累累的境地;也可以披露他们的父母、妻儿一时无助的悲情;还可以挖掘相关背景, 揭示当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一些农民家庭处于贫困线之下的生活状况, 以衬托这8位贫困乡村的年轻人冒着极大风险不远万里偷赴战火纷飞的伊拉克的深层次的无奈。从这种角度切入, 以及对以上内容的挖掘都是事实。但《东南快报》的系列报道虽然也披露了在人质生死不明的情况下家属们的悲伤与痛苦、披露了他们因贫负债的内幕, 但还是把更多的笔墨留给了我国政府、外交部、驻伊使馆、全国人民对人质的密切关注和积极营救、对人质家属的关心、安抚、救助以及伊拉克友好人士的友好行为。

这种角度切入, 这些内容的挖掘、展开也都是事实。但我们觉得选择这些正面、积极的救助事实进行系列报道, 无论是对当事人或人质的家属, 还是对广大读者, 这种报道给人的不是一种无助的悲痛与绝望, 而是能给人以重新开始的信心和勇气、给人以挫折后的新的希望。因此, 这种报道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使读者更能从总体上接近新闻, 也能更真实地反映出当今社会风貌, 反映这个时代的主流精神。整体报道所揭示的新闻事实的基调是积极向上的, 因而是更高一种层次上的新闻真实, 体现了当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这种层面的新闻真实恰恰是主流媒体应努力追求的一个方向。

福建省人大常委会财经委曾主持过一次广泛引起社会各界关注的听证会, 即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办法 (简称《实施办法》) (修定草案) 征求意见稿, 医疗服务要不要纳入这个《实施办法》管辖范围, 引起了有关方面的激烈争论。《东南快报》的报道也揭露了这些年医患之间的矛盾与存在的问题, 但并没有过多地渲染那些极端的个案, 而是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指导思想作理性报道。最后, 《实施办法》把部分医疗服务纳入其中, 社会各界对此较为满意, 媒体也完成了一次对更高层次新闻真实性的追求。

新闻实践告诉我们, 面对强大的市场, 办报人往往是不自由的, 经常会受到无形的手的推搡, 但新闻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作为为社会负责任的一员, 其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等所构成的这一只有形的手又可以很好地对自己所报道的事实加以有效选择, 从而完成对新闻宏观层面的真实性把握。

二、对新闻事实的加工

新闻首先是客观发生的事实, 通过对新闻事实的选择、传播, 报人也客观上表达了自己的一种倾向性或曰新闻事实是报纸传递自身观念的一种载体。报纸有各种各样的功能, “寓教于事”是一种最基本的功能, 即通过新闻“事实”这一载体来传播某种或某些理念。

判断一条新闻的新闻价值高不高, 以往都有什么性、什么性的各种构建, 实际上, 换个角度也可看这一新闻事实中透露出多少新苗头、折射出多少新趋势、蕴含有几多新观点、传递了什么样的新观念。从新闻工作实践上看亦如是。人们往往据此来加工、处理到手的每条新闻:这条新闻要不要强化处理、要不要加以必要的包装、提升而使之“升值”;反之, 要不要弱化处理, 使之相对“贬值”。于是, 在具体办报实践中往往会出现同样发生的新闻事实, 有的媒体被选择强化处理, 有的媒体却选择弱化处理, 二者虽然都是在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 但其中所体现、所追求的内涵是不同的, 反映了不同媒体不同的理念和不同的价值观, 实质上也反映了对新闻真实性的不同理解与追求。

前些年, 福州市鼓楼区人大代表决定每周安排固定时间进社区, 倾听居民 (选民) 的建议、意见, 包括各种投诉等。这个事实本来被编辑安排在《东南快报》一个内版的边栏上, 作为一条小消息处理, 但报社管理者认真阅读后发现这条新闻既是人大工作的一种延伸与创新, 又是市民比较关心、与市民贴近的一个新鲜事, 其真正意义在于:作为一种苗头, 此类举措反映了我们国家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一种趋势, 值得大力倡导和弘扬。于是报社管理者安排记者详细采访, 并在第二天独家处理成头版头条新闻刊出, 引起了有关方面的关注和普通市民的关心, 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这条新闻如果当时就放在内版边栏上作一般小消息和后来放在头版头条隆重推出, 从表象上看, 同样的事实、同样是一种新闻的真实展现, 其所分别产生的影响肯定不同。笔者认为, 在头版头条推出, 其产生的广泛影响体现了主流社会对这一新鲜事物的认同感, 真正体现了这条新闻的价值, 是对新闻真实性的一种到位把握和追求;而放在边栏作小消息刊出, 其弱势影响体现不了这条新闻本身固有的价值, 其传播的效果是对这条新闻的不真实把握。

从某种意义上讲, 一条新闻其价值大小主要体现在其中蕴含的新的观念含量上, 而这新的观念又体现了当今主流社会的价值观, 反之亦然。一些事实发生了, 也很新鲜、很接近、很有份量, 但其中所蕴含的观念如不能被大众、被社会、被时代所接受或只能部分地被接受, 那么这种新闻还是不太真实或不真实的, 应弱化处理或干脆不必刊发。也许这也是报人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的一条底线吧!比如说, 我们充分尊重“性”学工作者在性解放领域的各种学术探讨, 对“一夜情”等事实也可作为社会新闻作适当弱化处理后刊发一二;但对当下有人津津乐道的新近发生的、新近变动的“换偶”事实, 这种事实也可能将来会发生得更多些, 但这毕竟不是未来生活的大趋势且与当今社会的风气、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并不合拍, 所以这种“新近发生的事实”不是新闻真实, 媒体大可不必跟风炒作。

三、对新闻责任的坚守

“成绩、发展、进步是当今社会的主流, 如果我们的新闻以渲染灾难为主、以负面报道为主, 是不符合初级阶段国情的”, 一位资深新闻人的这段语重心长的寄语, 实质上也是在当今文化产业化、报业走市场的大背景下, 对媒体社会责任的一种强调和再提醒。

我们的报纸是党和人民的喉舌, 从社会角色的定位看, 它又具有社会平台的功能, 担负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社会发展进步的责任。因此, 报纸的舆论导向必须与时代的主流精神相符、与当今的社会风貌合拍, 这是判断新闻价值、选择加工新闻事实的一个重要标准, 也是媒体追求卖点、看点的一个重要前提。报业可以走市场, 但媒体不能成为一种纯粹的逐利工具。为了吸引眼球、扩大营销, 炒作一些违背宏观真实的“热点”、“看点”或客观上成为某些商业利益的代言人, 这都是媒体的自我迷失、是对自身社会责任的一种丢失。

总之, 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是新闻事业的安身立命之本, 是都市类报纸取信于民的关键, 也是媒体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与职业责任所在, 更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的工作与坚守的理念。

摘要:新闻是客观变动的事实, 但对新闻事实的选择、加工等从表面上看又带有很强的主观性。正确发挥这种“很强的主观性”, 使得所传播的新闻事实能真实反映时代潮流、体现主流社会的观念与价值, 这才算真正坚持了新闻真实性原则, 也是报人在当今报业走市场的情况下对新闻工作责任的一种坚守。

关键词:新闻真实性,新闻责任,主流价值观

参考文献

新闻的真实性与倾向性 第5篇

事实上最早的记者应该就是我国的史官, 而且在《史记》中便已经出现了“采访”这个词汇。而在信息化发展迅速的今天, 新闻采访工作的意义不言而喻。然而新闻采访工作在实际进行时, 却面临着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那就是采访资料的真实性, 这将严重的影响到新闻工作的进行。而且如果一个错误的新闻被报道, 那么很有可能对整个社会都产生不可挽回的影响和损失。

新闻采访讲述真实与客观真实的探讨

对新闻采访的讲述真实与客观真实进行探讨, 那么我们必须要了解新闻采访的采访方式。由于新闻采访本身的工作方式非常类似于沟通, 所以在记者采访时, 所获得的采访资料的真实性基本上完全取决于被采访者。

而一个新闻的产生, 第一份资料便是记者对被采访者口述的记载, 而这部分资料主要是来自于被采访者对自身行为和状态的一种主观认识。由于每个人都有主观的回避性, 令被采访者所讲述的事实都成为经过其主观加工后的“产物”, 这也是采访资料真实性难以把握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另一部分资料则是来自于记者的观察和客观分析, 这部分的资料的真实度完全取决于记者本身的洞察力, 和对讲述真实的把握程度。虽然这部分资料与客观真实非常接近, 但是它也会受到客观舆论的影响, 从而使客观真实也存在着很大的扭曲性。

在采访中, 讲述真实受到“被采访者肯不肯说出真实情况”和“被采访者能不能说出真实情况”的影响, 令其与客观的真实性存在着巨大的距离。而就这一现象, 记者根本无法对讲述真实做出判断, 因为被采访者根本没有必须回答你所提出的问题的必要, 因为每个人都有隐私权, 受到国家的保护。在被问烦了的情况下, 即使是应付一下, 骗骗记者也没有关系, 因为每个人都有言论自由的权利。

特别是涉及到一些隐私问题、政治问题的时候, 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回避, 而如果是官方、直播等采访, 人们更是会毫不犹豫的选择那些虚假的官方语言, 从而隐藏起自身的真实想法。而且由于很多事情报道以后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 这也导致了人们开始怀疑新闻报道的“有用性”, 从而产生“反正说了也没用”的心态, 选择回避正面的话题。

由于这种种条件、环境的影响, 从而导致了讲述真实与客观真实那不可跨越的距离严重阻碍了新闻采访的发展。

新闻采访讲述真实与客观真实的相关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影响新闻采访真实性的主要因素, 就是被采访者这个主体。我们只有想办法让被采访者“肯”回答、“能”回答, 那么我们就可以保证讲述真实, 从而令讲述真实与客观真实相统一。

而如果我们想要解决被采访者不肯说的问题, 首先就要分析如何才能让“他”说。针对我们自己而言, 如果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陌生人, 自然不会多说什么, 但是和自己的朋友在一起, 那么就会有很多话说。而朋友和陌生人的差别, 便在于“了解”两个字上。

所以, 我们在进行采访的时候, 首先要做的就是调查被采访者的生活习惯、爱好、工作等等, 以便于在采访中不会出现冷场的现象;其次就是要注意采访时的语言意思, 在调查了对方的一些习惯后, 通过语言的艺术增进两人之间的距离, 只有在一个代入感极强的环境下谈话, 才会令人发自内心的与你沟通, 这便解决了不肯说的问题。

解决了“不肯”回答的问题之后, 面临我们的便是“不能”回答的问题。关于这一点,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哪些问题是被采访者不愿回答的问题, 针对这部分隐私问题, 我们应该经过艺术性的加工之后, 再进行询问。

而首先需要注意的就是, 切忌开场就提出这样尴尬的问题。刚开始应该是两个人逐渐熟悉的一个过程, 上来就提出较为隐私的问题, 直接会导致采访的失败。而且对于隐私类的问题, 我们应该将其打乱, 然后进行艺术性的加工, 将其融入到生活中去, 从侧面来寻求我们想要探知的答案, 而不是直接询问出这种隐私问题。并且在询问时, 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如“和被采访者一起回忆”“举一些与被采访者相似经历的自身例子”等沟通技巧, 在增加代入感的同时, 诱使被采访者在不知不觉中透露出事实的真相, 从而达到讲述真实和客观真实相统一的目标。

结束语

新闻采访作为一种新闻工作, 其意义及其深远, 其包含的领域也相当广阔。新闻报道不但涉及到我们的生活起居, 还涉及到社会经济、时事政治。因此, 一个新闻的真实性不仅仅只是一个信息真假的问题, 它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所以, 对于新闻采访工作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 不断的加强其真实性, 努力探索令其讲述真实和客观真实相统一的方法。

新闻的真实性与倾向性 第6篇

自1997年11月7日开通后, 新华网 (www.xinhuanet.com) 历经多次改版, 首页设置越来越适应传播规律和传播生态。2009年5月8日, 新华网总网首页再次全面改版, 突出了图片的视觉效果、改变导航条及部分导航栏设置, 页面更为整洁大方、清晰而有条理, 其访问量排名在改版后一个月里上升了100多位。 (1) 但从实际运用中来看, 其首页设置仍存在编辑导向意识过于明显, 而导航功能有欠缺等不足之处。

CNN.com在全球网站访问量中位居第54位, (2) 在全美新闻网站中访问量和影响力列于首位, 与《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等报社网站相比, 其网站首页的功能定位更加明确, 新闻意识也更加清晰。因此, 本文就CNN.com的首页与新华网首页进行比较, 分析新闻网站首页强化导航性与弱化导向性之间的关系。

一、结构设计的功能定位:首页导航性之比较

CNN.com与新华网总网首页的最大区别体现在导航功能上。

网民上网的主要目的就是寻找信息。因此, 内容成为各大新闻网站争取受众的重要手段。网站把大量经过选择加工的内容提供给受众, 固然使受众获取信息的过程变得更简单, 但是这些信息并非都是受众需要的, 而受众又不一定能在第一时间在网站上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这时, 传、受双方就发生了传播的偏差。长期得不到纠正的传播偏差必然导致受众对网站的信心降低, 转而选择其他媒体寻求信息。因此, 新闻网站不仅要保证新闻内容的质量 (及时、准确、全面) 、新闻信息的数量, 更要改进新闻的形式, 优化传播效果。

1. 导航条

CNN.com首页上方的导航条极尽简约之能事, 仅有一行, 用红色六号Arial字体, 字号小而节省空间, 但是非常醒目。导航栏左侧为亚洲、欧洲、美国、世界、世界商业、技术、娱乐、世界体育、旅行。导航栏右侧则是CNN电视新闻、网上视频、受众原创新闻等。导航栏下面则为一行近期热点话题的关键词, 如伊朗、迈克·杰克逊、法航空难。

新华网首页的导航条数目则相当繁多, 仅频道标签就有43项。最近一次改版后, 导航条采用了逻辑分类来方便导航。导航条中的43个频道标签被分为5大类, 从左到右依次为:新闻、财经、社区、多媒体和文体。如新闻类包括时政新闻、国际新闻、地方新闻、法治新闻等。在这些按内容分类的频道标签上面是几个其他网站的链接和其他语言网页的链接;在下面, 则是二十多个地方频道的标签。所有这些链接都密密麻麻地挤在长不过20厘米多一点、宽不超过4厘米的空间内, 供受众选择。

2. 导航栏

CNN.com首页的主要导航栏目包括焦点专题、“头条新闻” (Top News) 、新闻图片、本地新闻、CNN独家, 以及把亚洲、欧洲、美国、非洲、中东、政治、娱乐、世界商业、世界体育等多项导航栏集中在一起的“更多其它新闻”版块 (More News) 。焦点专题一般每天仅更新一次;“头条新闻”导航栏有8条当日更新链接;“CNN独家新闻”为6条;其余各项导航栏则显示2条更新的链接。

可以看到, CNN.com首页的页面设计相当简洁, 但是打开任何一个导航栏目的链接, 就会发现又是一个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页面。每个板块链接进去的网页中, 新闻与板块的设计风格与首页大同小异, 只是内容分类不同而已。

CNN.com并不在首页上提供很多新闻链接, 让新闻链接来吸引网民点击进入板块, 而是让网民点击进入板块之后再来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新闻。这样既保证了网站内容的充实, 同时又保证了整个网站结构层次分明, 首页及各个链接页面中内容层次清晰分明, 一目了然。

我们再来看一下新华网首页主要导航栏中的每日链接:重点栏目“封面报道”导航栏每天有三条更新链接;“即时要闻”的首页导航栏每天滚动播放10条左右的链接;“新华聚焦”的导航栏约有新闻链接24条;“新华图片”以幻灯片形式分别在网页左上方两处位置播放每日10张图片;“视频新闻”的首页导航栏上展示4个视频;“访谈”导航栏有6条导读链接。

二、提示或不提示:结构之外的导向意识之比较

在确定了首页的基本内容结构之后, 就剩下大量新闻信息的选择、编辑, 然后填充进页面上各项栏目中的问题了。如何编辑处理新闻?这里有显性和隐性两种性质的操作手法。

1. 显性和隐性的编辑手法

一般认为, 受众在接触报刊时, 首先感知的是版面中最具有刺激强度的部分, 如图片、标题、色彩等。 (3) 此外, 据研究, 习惯横排文阅读的受众, 往往先把注意力放在左上角, 然后挨次下移。 (4) 无论是报刊的版面还是网页的版面, 道理都大同小异。页面位置的安排、图片的使用、加新闻提要等都是较为隐性的表现主观感受的元素, 而加粗或改变字体、加大字号、改变颜色、加导读提示则是在非常明确地传达主观感受。前者是隐性的编辑手法, 而后者则是显性的编辑手法。

新华网通常使用对较重要的新闻链接加粗、加大字号、附加新闻提要等显性手法进行处理, 有时甚至在网页多个地方重复提供链接。目的很明确, 就是要增加受众点击这些新闻的概率。这无疑就是在用突出重点栏目和重点新闻的显性手段引导注意力。

西方的新闻网站如CNN、UPI (合众社) 则通常采用隐性手法处理新闻。CNN.com的首页也有重点栏目和重点新闻, 如“最新事件”、“头条报道”、“焦点新闻”。这三个导航栏分别从首页左上角向右、向下排列, 占据了网页最显眼的位置。除“图片新闻”和“CNN独家报道”之外, 所有的导航栏都没有新闻提示, 而且也没有任何一项导航栏中的链接采取了加粗字体、加大字号、改变颜色等形式。

2. 重点新闻、焦点新闻与导向意识的差异化

严格来讲, 重点新闻和焦点新闻是有区别的。重点新闻带有更多的主观色彩, 是新闻价值中“重要性”的延伸。而焦点新闻更近于热点新闻, 是社会上近期普遍关注的话题或事件, 媒体机构及其人员附加其上的主观色彩较为淡薄, 其体现的导向意识不如重点新闻, 实际上, 使用重点新闻还是焦点新闻或流行话题、热点新闻, 不仅仅是选用哪一个概念的问题, 也是编辑意识的反映。也正是这种强烈的导向意识导致显性编辑手法的频繁使用。

但是, 新闻网站是否需要提示重点新闻?这种加粗、加大字号、重复提供链接的操作手法是否真的有效?

实际上, 传播效果好坏与新闻数量并无本质联系。并不是新闻数量越多, 传播效果越好。相反, 难分轻重的新闻数量越多、越密集, 越会削弱有效传播。编辑运用一定手段提示新闻无可厚非, 但过多使用加粗字体、改变颜色等显性手法却不一定会有效。编辑提示的新闻不一定是受众感兴趣的新闻。重复提供链接会加重页面的信息负担, 同时削弱首页的导航性。因此, 弱化导向性、强化导航性是新闻性网站首页设置时呈反相关的两条规律。

注释

1[1]http://www.alexa.cn/?url=xinhuanet.com&RandPasswd=123

2[2]http://www.alexa.com/siteinfo/cnn.com

3[3]吴飞.新闻编辑学[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0.88-89.

新闻的真实性与倾向性 第7篇

医患矛盾有着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相关数据显示,2002年, 医疗纠纷案件总数为5000多起,到2006年则高达1万起。

上升趋势以几何级数递增。近年来的态势可以用另外一组数据来证实:全国各级医疗机构的医疗纠纷发生率高达98.7%, 医疗纠纷案件年增长率平均为22.9%。[1]在医疗资源相对优越和集中的大城市,医患冲突现象更加突出。医疗纠纷的高发从影响实际的治疗效果,演化到影响患者和医生双方的社会心态和职业心态。医疗事故发生的概率越低越好,做到完全杜绝又是不符合医学科学的。当各类以索赔为目的的患者在媒体上生动地诉说自己的悲情、陈述自己治疗经历的悲剧时,热点报道的效果潜藏着两个偏向:一是增加了其他患者对医生治疗的不信任感,二是强化了医生由社会舆论压力而促成的心理压力。中国医师协会发布的第四次医师执业状况调研报告显示,全国有高达48.51%的医师对目前的执业环境不满意, 占到近一半的比例, 而满意的比例仅为19.02%。在职称上,级别越高的医师对医疗执业环境的不满意程度也越高 , 其中正高 级别医师 的不满意 比例最高 ,占55.47%。[2]在满意程度欠佳的工作环境下,医疗从业者一方面要完成工作任务医治病人,另一方面还要担心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误引发的医疗纠纷。所谓的工作环境满意度,在很大程度上指的是医疗从业者在社会舆论环境下派生的心理和情绪上的失度。

追逐热点问题报道是新闻媒体实现新闻传播的一个重要方面, 也是新闻操作的基本路径。从2001年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的爆炸案到2012年哈医大一附院恶性伤医事件,从2002年衡阳恶性辱医事件到2014年8月10日湖南湘潭医院孕妇死亡案,医患关系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紧张程度, 介入报道相关新闻的媒体规模扩展到了所有媒介类型的大小媒体。由此形成的新闻舆论场域,一方面可以促使医疗从业者直面社会对医疗评价的诉求, 从而提升自己的职业精神; 另一方面也让医疗从业者产生了畏惧意识,弱化具有风险性的科学探索动力。面对各种复杂性疾病、高风险手术和日益升级的医患矛盾,医生为了规避医疗风险,往往采取保守性、防御性的医疗措施,这虽然降低了风险,但患者却因此失去了得到救治的机会。医患矛盾作为公共服务与商业利益的纠纷,之所以演化为社会热点问题,汇集着多重交集、复杂而深重的医患之间的制度性症结。从政策机制构建到医疗体系运行,从社会道德价值重塑、法制精神陶冶到职业人格形成、社会公平正义回归,医患矛盾是对这些深层次社会问题的显性呈现。

医患矛盾很容易成为热点新闻事件, 一是事件本身具有新闻报道的热点因素, 因为患者及其家属为了宣泄不满情绪, 或者为了达到院方满足其索赔要求的目的,往往采取非正常手段,在医院内外进行各种形式的哭诉,展示标语,集体悲情于公共场所,阻挡其他患者就医,甚至威胁恐吓医疗单位,暴力伤害医务人员,这些形形色色的事件,媒体可以作多项分类后在 不同的报 道范围内予以报道。二是医患矛 盾反映出 社会转型时 期各方利 益不平衡所 折射出的 社会问题,具有比较高的社会关注度,可以作多视角的深度报道,自然会成为媒体报道的热点。

有关医患 纠纷的新闻 不仅在传 统媒体上成 为议程设 置上的关注点,也已成为当下互联网热点之一。梳理以往医患 矛盾新闻 的发展,通常遵循这样的路线:网友借助自媒体曝光,随后敏锐媒体跟进,将矛头直指院方,引发舆论关注,此后院方在舆论压力下做出回应, 与此同时独立第三方 (一些专家或机构)对事件进行分析,通常舆论会对院方的回应进行二次质疑, 这时候可能伴随着院方一些负责人的被问责。当事件发酵到一定程度时, 则跳转到传统媒体,报纸、电视等则一同跟进。

重“缝” 新华社发 蒋跃新 作 图片来源:《青岛早报》

恩特曼在对框架理论进行阐述时认为, 新闻报道的框架包含“选择和凸显两个作用”。依照框架理论的学理阐述,恩特曼认为框架事实的目标是“在报道中特别处理,以体现意义解释、归因推论、道德评估及处理方式的建议”。新闻对一般客观事实进行选择、解释、归因、评估等方面的处理是基本的新闻操作手段,但并不等于只选择、解释、归因、评估的偏向性。新闻在涵化客观事实时, 基本的原则为平衡原则,即对客观事实的多方面叙述,而不是渲染某一个层面。

所谓的新闻失实, 重点指的是所报道的新闻事件整体或部分不具有客观性, 采访对象叙述的虚构或新闻涵化过程的虚构。对此,所有的态度都非常明确,都会旗帜鲜明地加以否定和排斥。而对于新闻失范, 在理论的认知和实际业务操作上存在很大的差距。我们只需对医患纠纷新闻报道的陈述和对话部分做案例分析, 就可以对一些失范性新闻叙述一叶知秋:

一是煽情的患者陈述。在涉及对患者及家属人物、事件或环境描写时,大量带有负面情绪的词汇总是会出现在其中,如“痛苦”“绝望”“惊恐”“悲剧”“凄凉”“悲哀”“低沉”“辛苦”“困难”“狂躁”等,好像不用这些词汇就无法展现患方群体的处境。同时,涉及与患方群体相关的细节描述也是偏激而困苦的。

如2012年3月30日《哈医大一院血案再调查》:“发病的时候我非常痛苦,腿部、膝盖和胯骨都特别疼、肿,行动不便。”李梦南说,他家离哈尔滨挺远, 家里条件也很困难, 爷爷还患有胃癌, 一次次做检查加上人生地不熟等因素,让他和爷 爷都非常 辛苦。[3]

再如2010年4月29日《北大医院治死教授终审败诉》:年近九旬的管女士,身体很弱,神情倦怠,说话声音低沉缓慢,且时断时续。她颤颤巍巍地告诉记者,她是一名退休医生,对医疗知识和实践都非常了解,此次前来是想弄清楚女儿的死因到底是什么,法院会如何判决。[4]

一方面,这些报道话语展现在受众面前的是一群处境凄惨却又求助无门,只好转而杀(伤)医泄愤的非理智形象, 极容易加深公众对医疗机构的负面印象;另一方面,社会上患者群体看到此类报道之后,会引发极大的心理共鸣,认为自己同样是如此可怜、悲哀地处于弱势地位,很容易对医生、社会产生仇视、报复等负面情绪,从而造成更大的医患冲突隐患。

二是悲情的沟通对话。纠纷往往存在两方甚至多方当事人,除诉讼、行政干预等处理手段外,沟通协商解决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式。有些报道医患纠纷的新闻中见不到任何有助于沟通的对话, 充斥着患者悲情的愤怒以及偏激的话语。

另如2010年9月3日《患者杀医生法庭求死》:卜某的父亲说,卜某很狂躁地在家叫骂,还拿刀架在他姥姥的脖子上扬言要杀人。卜某在法庭上说,出院后他就产生了强烈的报复想法。“我在家睡不着的时候,我就想‘非法维权’,我要杀医院院长和杨大夫。”[5]

上述新闻中, 首先通过煽情化的话语凸显患方的悲惨境况,继而提出对院方的诸多质疑,认为由此才致其处境如此悲凉,希望得到院方解释及赔偿。但在叙述院方在新闻事件中的状态时, 他们各方面对质疑的回应仅仅是将客观的治疗过程予以呈现,运用一连串普通大众无法理解的医疗专业名词, 或者是事务性的简单过程的交代。至于医生究竟是否“伪造签名”“伪造记录”,如何“积极对症治疗”的细节,缺少应有的描述及说明,呈现在受众面前的是置身事外的医生群体。记者在采访时,医疗机构或许存在不予配合的问题,但作为新闻记者,应该具有新闻专业精神,应坚守新闻平衡原则做最大努力的采访,绝对不应该仅仅在倾听患者的哭诉之后,就程序性地找到医院进行核实, 甚至用答非所问的新闻细节或镜头,以及“实问虚答”的状态,去凸显一方的无奈和尴尬。

新闻热点报道中一旦只站在一方的立场上进行新闻叙述, 其结果就是客观事实的本真被割裂为一个层面,新闻叙述的平衡性被打破。记者站在患者的立场上进行新闻叙事时,患者质疑医院、控诉医生成为新闻报道的主体事实, 不仅矛盾的症结点无从理清,而且会激化社会矛盾。记者站在医院的立场上进行新闻叙事时,大部分内容为医院或医生发表声明,澄清、解释医疗事故,所引述的医院或医生的话语振振有词,总是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不给沟通与对话留一丝空间。这种报道无法激发社会普通群体减弱对医疗机构和从业者已经形成的刻板负面印象,当严重的伤医事件发生后, 仍不能引发社会对医生的广泛同情与理解。

医患关系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社会关系,是支出与购买的利益关系,更是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的人性与道德的关系。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发生在医患双方之间有明确目的的有意义的互动活动, 沟通的目的在于让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 同时让患者了解医生的治疗方案。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医患关系属于人际传播的一种范式, 医生和患者及其家属属于传受关系。双方的沟通是建立在一个拥有共同语言的语意空间基础上的互动。新闻传播作为公共传播,其目的是改善医患之间的人际传播。

新闻报道的平衡原则是新闻媒体的基本准则。新闻传播的平衡有量的平衡, 也有正负面传播的平衡。坚持新闻传播的平衡,取向有两个:一是为了信息传播的完整性, 在传播中充分反映出事物的多个侧面,让社会享有更多的知情权;二是要将社会多元的意见在媒体上传播,即使是已经确定确实是医方责任的报道,保持新闻报道的平衡性也是非常必要的。

保证报道平衡是实现新闻真实性和新闻客观性的首要条件。热点新闻报道对于事实的追求,如果仅仅局限在对于一个事件中一个部分的真实是远远不够的。新闻报道的平衡性可以是对一个事件报道的平衡性,但更多的是对社会热点问题报道的平衡性。

首先,从事实层面上说,保证新闻报道平衡是实现新闻真实性的前提条件。任何新闻都有从客观事实进行涵化的新闻操作过程, 新闻的真实性既体现在对客观事实的坚守上, 也体现在进行新闻涵化的操作手法的专业性上。所谓新闻的平衡性,就是必须做到叙述的全面性和整体性。新闻报道的失衡,导致事实不能全面客观呈现,受众的正当需求不能满足。同样,实现医患新闻的平衡报道,对受众能否获得全面客观的信息从而作出正确的认知判断起重要作用。医患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媒体在热点新闻报道、舆论引导与社会协调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作用力, 应该积极做好医患之间良性沟通的桥梁。新闻报道对于热点问题整体性的实事性叙述,就是让客观、正确的医患问题进入公众领域,有助于提高公众对医患问题的认知,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使医患关系得到缓解。新闻报道是受众了解社会最可信与权威的途径,如果新闻报道失衡,后果不仅是信息的闭塞滞留,最大的危害是会造成社会认知的偏颇。

其次,从价值层面上说,新闻的报道平衡是实现新闻客观公正的要求。新闻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实现需要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 要实现公正报道首先要做到平衡报道, 如何平衡地呈现信息对新闻客观公正的实现起重要作用。杨保军认为,“公正原则落实到具体的、微观的新闻报道活动中,其最典型的体现是要求传播主体在再现新闻事实时,必须以‘平等’的态度与方式对待新闻事实的‘当事者’各方”[6]。新闻正义的实现正是通过公正报道完成的, 公正报道体现在对任何新闻叙述对象的平等性原则上, 保证他们在新闻叙述中的话语权。追逐热点问题不能绑架民众的情绪和判断, 影响他们对事实真相的认识和评价。新闻媒体在报道医疗事故的“举证责任倒置”制度的实施时,只注意到了在一定程度上为缺乏专业医学知识的患者提供权益保障, 却较少提示社会思索另一个问题,“举证责任倒置”制度可能会使越来越多的医生力求自保,釆取自卫性医疗行为,多做医疗会诊和化验检查、开高额处方药来避免漏诊误诊,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加深医患双方的不信任与矛盾。

再次,从社会层面上说,保证新闻报道平衡是实现社会理性的要求。新闻报道构建了民众参与社会问题的公共空间,有助于社会文明进步。新闻媒体在报道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方面的新闻事件时, 应该呈现不同的观点和诉求, 给对立或利益诉求不同的双方平等表达的机会, 最终的目标是推进矛盾双方的和解,而不是激化矛盾。媒介环境的转型,使得媒体为了满足社会各种内容的传播需要, 自身开始了多元化和分众化发展。媒体的选择先于受众的选择,媒体的工具属性从属于其中, 因此媒体的选择应该以推动社会进步为基本原则。新闻媒体是一种公共品,是公器,媒体应该坚持原本不变的价值取向,对社会担负起“瞭望哨”的责任和使命。

新闻传播是赋予社会责任的传播。“志同道合的团体会彼此进行沟通讨论, 到最后他们的想法和原先一样,只是形式上变得更极端了。”[7]为达到传播效果的凸显, 极端化可能外显为群体不理性情绪的表达, 极端化的情绪表达可能会引发恶性群体事件或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 这就与新闻媒体“使社会各部分为适应环境而建立相互关系”的功能相左了。

平衡性传播原则是西方媒体长期坚持的媒体原则,西方媒体的公信力是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日常的传播中、在社会热点事件的报道中,都要考虑传播的平衡性。社会热点事件背后的因素极为复杂,许多因素只能渐渐浮出水面,如果报道的内容和报道观点过早下结论,或过早偏向一方,反而会激起持相反态度的人另寻传播通道。新闻媒体要善于运用平衡报道的方式, 给予事件中所有涉及的矛盾各方表达意见的机会, 因为不同的利益群体有着各自的诉求,是否合理合法,传播出来后交给社会公众评判。传播中的流量和流向是传播的关键要素,当社会热点事件发生时, 媒介应该适当地控制好传播的流量和流向,保持平衡传播的状态。

新闻报道的平衡性原则, 要求对新闻对象进行多元化采访,不仅反映一方的看法,还要反映多方的见解,使一篇报道更加充实且有力度;同时进行浅层表象与深层挖掘相结合的报道, 努力揭示新闻背后更深层次的内涵。在采访主体上,要做到主我与客我意识相协调,同时加强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修养,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好的新闻,做出真正公正、平衡的报道。孙培旭先生在他的《论新闻报道的平衡》一文中,对平衡的概念是这样界定的:“平衡就是在突出报道一种主要因素时,还要顾及其他因素,特别是相反的因素;在突出报道一种主要意见时,还要注意点出其他意见,特别是相反的意见。”[8]纽约时报总编辑艾布·罗森索在20世纪60年代于报纸右下角每天设立一个固定的“更正栏”,对之前报道中出现的不平衡问题进行纠正, 通常采取的方式是对已经遗漏的报道重新在“更正栏”里予以补充报道。他认为,“当他们坐在打字机前从事新闻写作时,应尽自己所能,不受情绪的影响”[9]。

上一篇:深部勘查下一篇:主动性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