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条件平台范文

2024-08-18

基础条件平台范文(精选10篇)

基础条件平台 第1篇

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通过探索新型的科技资源整合与开放共享的方式,利用信息技术有效的将科技资源为本地区或全国的技术创新、科学研究和社会民生提供公共服务的组织体系。在信息化时代,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作为国家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已经成为政府部门优化资源和推动资源开放共享的重要载体之一。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加强科技平台建设工作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保障,对于实现科技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科技平台建设既要依照国家科技平台建设纲要的精神,也要结合区域的特色,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科技平台。所以必须遵循下列原则:(1) 体现特色,突出特点。根据区域独特的科技资源特色,依据经济建设、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需求,优先建设科技资源丰富、社会需求量大和独具特色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积极促进区域支撑产业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坚持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2) 突出共享,制度创新。在完善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加强创新机制建设,有效的调控科技资源的存量和增量,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科技资源的潜能。积极探索科技资源共建共享的奖励机制和良性运行管理机制,坚持地方需求与国家布局相结合,切实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源共享。 (3) 基础为本,发展重点。以基础平台为根本,重点发展专业平台。在完善大型科学仪器、科技文献资源和实验动物公共服务平台,满足公共性、基础性需要的同时,在区域主导产业等领域建立多个科技创新专业平台,努力突破关键技术,提高区域支撑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4) 政府主导,多方共建。在政府资金投入为主体的前提下,充分吸引和动员社会各方的加盟。充分的调动社会公众的积极性,激励区域内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相关企业积极参与平台的整合与建设,形成全社会共建、共享科技平台的合力。

2 我国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投入约29. 1 亿元在平台建设项目上,建设了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学数据和自然科技资源等共6 大公共服务平台,启动了41 个平台建设项目,在国家层面推进了1. 7 万余台/ 套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160TB的科学数据等大量科技资源的重组、整合、开放与共享。目前,已经建成了一批服务效率优秀的综合性科技平台,初步建成跨区域、跨部门的资源整合与共享网络体系。

自然科技资源和科学数据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性、基础性科技资源,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与经济利益。 “十一五” 期间,共建立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农业科学数据和气象科学数据等共14 个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形成了800 多个科技资源数据库,共有160TB的存量科学数据向社会开放共享,激活了各行各业多年积累的宝贵数据资源,形成了科技资源数据共建、共用、共享的初步格局,数据共享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果。 “十一五”期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为1037 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课题、1306 项科技支撑(攻关) 计划项目/课题、1276 项 “863”计划项目/课题、5081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数千项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提供了基础性支撑与服务,支撑了国家重大科研活动和科技计划。科技平台长期的累计研究的数据,为我国载人航天、南水北调、“天宫一号”空间站等近百余项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和技术支撑。

通过高效的整合优化区域内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等优势单位的科技资源以及在地区市、县建立子平台等途径,以区域企业的技术创新需求为出发点,提供技术咨询、分析测试、成果转化等公共性服务。各地区根据自身特点,建成一系列具有区域特色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进而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办法,针对区域支柱性产业开展技术服务,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等方面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3 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影响因素分析

3.1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影响因素

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社会公共性资源,是由不同种类的资源要素组合而成的整体。而在科技平台的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不同主体之间的信息流通。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作为科技资源宏观调控的主体,主要将科技资源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进行最大化的配置。而区域内科研院所和高校则是科技活动的承担者,负责将科技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转化和再利用。在这个运行的过程中,政府部门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显而易见,科技平台建设不仅是内部资源要素的互相作用,还要依托相应的外部机制进行有效调配。因此,本文从影响科技平台建设的内、外部因素进行剖析探索,将平台建设的影响因素进行划分,如图1 所示。

3. 2 核心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影响区域科研资源条件平台建设的核心因素。

3. 2. 1 构建递阶层次结构,如图2 所示:

3. 2. 2 构造判断矩阵

选取10 名专家对图2 所示的影响因素进行重要性打分,在0 ~ 1 分范围内,分数越高,表示其对于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建设发展情况影响越大,如表1 所示:

构建准则层B对于目标层A重要程度的判断矩阵,其一致性检验系数为0. 0578,通过一致性检验。

构建方案层C对于准则层B1 重要程度的判断矩阵,如表2 所示。其一致性检验系数为0. 0640,通过一致性检验。

构建方案层C对于准则层B2 重要程度的判断矩阵,如表3 所示。其一致性检验系数为0. 0742,通过一致性检验。

构建方案层C对于准则层B3 重要程度的判断矩阵,如表4 所示。其一致性检验系数为0. 0719,通过一致性检验。

构建方案层C对于准则层B4 重要程度的判断矩阵,依据公式算得其一致性检验系数为0. 0855,通过一致性检验。

3. 2. 3 影响因素排序

由此可以得到对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建设影响因素的层次总排序。如表5 所示:

由此可见政策和科技因素是影响区域科研基础条件资源平台建设的核心要素,也是平台建设工作的主要任务。

4 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内容

4. 1 建设目标与任务

4. 1. 1 建设目标

以满足区域科技创新需求为导向,以建立共享服务机制为核心,增强区域科技创新活力,提升科技进步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能力,优化科技资源增量,构建统筹规划、功能齐全、高效利用、配置完善的科技创新服务保障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对外服务水平,逐步推动区域科技协调稳步快速的发展。

4. 1. 2 主要任务

通过探索新型科技资源整合之路,形成一个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按照市场化机制运作的科技条件平台。整合、重组和优化现有科技资源,以区域重点实验室、试验基地为基础,依托区域优势学科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专业平台; 建立以科技信息交流和服务,技术成果孵化、科技成果转化等科技服务体系为主的技术转化服务平台,保证科技信息的有效交流,强化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

4. 2 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重点

4. 2. 1 建立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平台

在原有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大型科研设施与仪器的建设与共享工作,逐步形成区域性的共享网络; 建立社会需求与大型科学仪器资源互通机制,打破封闭,营造开放、共享的研究实验环境。建立大型科学仪器对外开放、查重评议和服务后补助的激励机制,合理地分配大型科学仪器的新增资源,避免重复建设,提高大型科学仪器的利用率。

4. 2. 2 建立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

科技文献资源作为宝贵的国家战略资源,它凝聚着科技创新活动的成果,是传播科技知识的重要途径和科技创新体系的必备条件。科技文献资源平台的建设借助多种现代化手段和服务方式,通过互联网向广大用户提供便捷的文献信息服务,按照 “统一协调,资源共享”的原则,建立区域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社会公共三大图书信息系统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体系,扩大共享范围,减少资源重复。

4. 2. 3 建立实验动物平台

严格实验动物许可证发放和验收工作,切实提高实验动物的质量,规范动物实验。加强科技、工商和技术监督等部门的合作,加强对动物实验人员的培训。进一步抓好实验动物生产和动物实验的基地建设,稳定和培养一支科研队伍。积极支持和鼓励有关单位开展实验动物的生产和动物实验。

4. 2. 4 建立科技创新专业平台

以区域内省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和部级重点实验室为基础,结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建设与区域支柱产业相配套的科技创新专业平台,为突破关键技术提供科研保障,提升区域支柱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提供科技服务,为增强抵抗各种灾害能力提供科技支撑。

4. 2. 5 建立技术转化服务平台

联合科技评估、科技成果孵化、科技咨询和知识产权代理服务等中介服务机构,建立科技信息技术转让服务平台,为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提供成果转化、科技信息、技术交易、成果孵化、科技咨询和人才中介等方面的服务。

5 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措施保障

5. 1 加大资本投入与人力投入

在平台的建设过程中应该加大政府投入力度。设立平台建设专项资金,制订相关的资金管理办法,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和服务绩效考评制度,使经费管理纳入科学规范的轨道,积极鼓励和动员全社会各方面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科技资源开放共享,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导,以企业投入为主体、优惠政策作引导、银行贷款为扶持、社会集资和引进外资为补充的全社会科技投入体系。建立和完善人才的评价机制、使用机制,构建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吸引和激励高水平人才,进一步促进项目、基地、人才的有机结合,从而形成一种 “优势效应” 的良性循环。

5. 2 落实政策保障与体制保障

完善科技体制改革。把工作重心放在为社会营造技术创新的环境上,把加快培养企业的竞争力作为创新工作的首要任务。完善科技管理体制,加强对重大科技政策的制定、管理和统筹协调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切实提高科技政策实施的效率和效益,使科技活动可以在有序的市场环境中顺利进行。

5. 3 完善平台建设与共享机制

在现有国家和地方平台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布局,完善开放共享服务机制,构建支撑科技创新的平台体系。完善区域科技平台建设方式,在科技平台建设中引入市场经济手段,以区域科技资源拥有者为主体进行科技资源的高效整合,提高科技资源对外开放共享的质与量。进一步提高各领域科技平台的社会服务能力,增加科技平台的公平竞争,促使各种类型的科技平台能够被社会上的各创新主体有效的利用。

5. 4 加强地区合作与国际合作

在遵循市场规律和科技创新集聚效应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促进区域科技资源的稳步发展。探索与科技基础条件发展较好的国家或地区进行合作,同时应与周边国家进行合作,增强区域科技资源的集聚效应,加快构建以推进科技知识的生产、转化和应用为主要任务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参考文献

[1]赵雄罡.论自主创新能力与创新管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解读[J].商业文化,2006,(4):26~28

[2]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战略研究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战略研究报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6)

[3]周效门.以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提升上海科研公共服务水平[J].科学发展,2012,(9):46~49

[4]孙庆,王宏起.区域科技创新平台网络化发展路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7):44~47

[5]姜卫平,李蕾,庄汇文.科研基础设施与装备条件区域共享平台的资源整合[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9):1172~1174

[6]胡兴旺.科技基础平台建设模式构建初探[J].中州学刊,2006,(4):74~76

[7]林建衡.层次分析法在高校科研项目评估中的应用[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4,(2):39~41

基础条件平台 第2篇

1 基础层

基础层是整个平台的载体。基础建设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两个方面。其中,基础设施包括大型科学仪器装备、科技数据和文献资源、实验基地、信息网络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大型科学仪器装备的购置和调配、科技数据和文献资料的积累与管理、实验基地的建设以及用来提供共享和通讯等功能的信息网络系统。电信行业是知识密集型行业,电信工程的规模一般都非常大。

2 研发层

研发层在电信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的科技发展和创新的中坚力量。研发机构包括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研发中心、实验室、博士后流动站等等。大中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中人才济济,拥有完善的科研基础资源,理论功底扎实,可以说是科技发展和创新的发祥地。

3 生产层

生产层主要负责对研发层所取得的科研成果进行转化,使之形成科技产品。起初,生产层只有企业,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大学科技园区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企业是生产的主要机构。一般来讲,企业的规模比较大,资金比较充足,更加贴近客户,了解客户需求,综合实力比较强,是科研成果转化的主力军。

4 中介

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经济时代,国家之间的竞争靠知识,企业之间的竞争靠速度,只有技术创新比他人领先,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然而,科技成果却并不是都能够很快实现。一方面,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高新技术成果层出不穷,却大多被束之高阁;另一方面,企业又没有有效的手段在短时间之内从浩如烟海的研究成果中找到自己所需。中介机构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

5 管理层

管理层负责实现整个平台的协调运转,制定游戏规则。电信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目的就在于要为全社会的电信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有效、高质、公平的服务。因此,只有把基础、研发和生产三个层次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构成一个系统化的能够正常运转的公共电信科技平台,这就需要管理层制定出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平台的制度体系是其建设和运作的核心,它主要包括相关的法律、法规、管理条例、管理办法、规则、标准等。

电信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运作机制

电信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功能要求其自身也必须要注重体制和机制的创新,要以科技条件资源整合为主线,以共享共建为核心,最终建立起既体现市场需求导向,又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市场化、社会化的运作机制。使科技平台真正成为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电信业科技创新活动的依托和支撑。

1 共建共享机制

目前对于我们这个大国来说,仍然存在总量不足、调配不当的问题。为解决此问题,就必须引入共享共建机制。以共建共享为特征的运行机制是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制度体系的灵魂所在。首先,共享机制是资源少、需求多的最直接的解决方案。通过共享机制对已有的资源存量进行整合,打破壁垒,走向共享,使电信科技基础资源配置日趋合理,提高资源利用率。其次,建设电信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一项非常大的系统工程,必须要通过共建方式才能完成平台的建设工作。单单依靠政府一方的力量是不可能完成的,还需要企业、院校等各方面的参与,为平台建设提供仪器仪表等设备、试验场地等设施以及建设、试验等所需的资金和费用。另外,为实现电信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共建共享,需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建立起参与建设和使用平台的.机构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有效实施对科技基础资源的战略重组和系统优化,促进全社会相关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利用。

2 竞争合作机制

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在电信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和使用中,通过竞争机制的引入,可以保持平台的活力。在平台建设过程中,国家参与投入的部分要有所侧重,重点解决关键战略技术的突破以及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的研究开发工作。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主动性,促进电信技术创新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电信技术创新成果的数量和质量。

3 协调发展机制

电信行业包括运营、制造等诸多产业,并且各个产业发展程度不尽相同,分别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这需要政府进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根据具体情况和具体的发展阶段调整支持的重点,从而使得各个产业之间能够协调发展。就通信设备制造业来讲,目前我国已经基本上能够生产大多数网络和终端设备,这时就应该适时地转向重点支持核心技术的研究开发项目,这样才能突出国外专利技术的重围,打破国外的技术壁垒。

结论

创设条件为素质教育铺设平台 第3篇

新课程强调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革,转变学生学习中被动的学习态度,提倡和发展多样化学习方式,义务教育《课标》特别对观察与实验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强调学生积极参与科学观察、动手体验、学会设计、主动探究,为了全面推进物理新课程的实施,特别是为了能全面开展正常的实验教学,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合理分配学生成员,争取每一位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

对于大班年级来说,学生多难控制是教学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如果组织不好,实验课就会出现像一片散沙一样,不但教师无法从中指导,学生的实验有时不但完成不了,而且一节课中得不到任何效果,所以为了能使学生很好地探究每一个实验课题,在每组学生分配上我根据每班学生的情况做了精心的安排,每一小组有优、中生和学困生组成,而且各自有各自的任务,动手能力强的来完成实验装置及其过程,并在完成过程中逐步讲解,这样不但提高了这部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让动手能力差的学生做辅助工作,来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例如:我在组织学生探究九年级物理《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时,我首先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导线芯,提出问题:“生活中的导线芯为什么多的是铜芯和铝芯,而不用石墨或其他导体?”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猜想,根据学生猜想让学生制定实验计划,在学生进行探究实验时,我让各实验小组的组长将每一位学生的职责分配好,然后再进行实验,这样学生会有序的进行实验探究,并做好实验记录,实验完毕,整理仪器,然后讨论实验结论,最后在总结时我常提问每组的一些学困生,让他回答他们小组的实验结论,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有些教师总认为大班学生多,当仪器少时无法来完成实验探究,其实我认为实验分组不一定人数越少越好,有些实验是需要通力合作才能完成的,分大组实验的好处是(1)优生可帮助学困生,(2)在完成实验猜想时大家可充分发表意见,拓展思路,(3)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2化整为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课程改革中侧重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对于农村学校来说虽然国家给于了大量支持,但实验仪器缺少还是关键性问题,有些实验无法正常进行,对于这方面的问题我觉得应分散处理,例如,在九年级物理实验《根据欧姆定律测量导体的电阻》一节中,我根据学生情况分了三个大组,十八个小组,第一大组既有电流表又有电压表;第二大组有电流表而无电压表,但给已知电阻;第三大组有电压表而无电流表,也配给已知电阻,然后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实验,这样,即克服了实验器材的短缺,同时更重要的是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开发了学生思维创新能力,在《探究——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我也采取了此类方法,效果很好,如果学校器材充足,也可将学生分成两部分,同时在两个实验室中进行探究,这样也,解决了学生多难管理的问题。

3培养学生课外兴趣,利用身边的材料探究有关实验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其实生活中有很多现成的物理实验器材,教师只要适当点拨,学生就可以收集,建立一个家庭实验室,来自主完成一些探究性实验或创新实验,例如:在讲解《导体和绝缘体》一节时,我就首先让学生预习这节课的内容,并回家利用身边的干电池、小灯泡、导线等器材探究一下不同物质的导电能力,并将他们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等到上课时我首先拿出一根导线让学生观察,接着提出问题:“为什么导线内部要用金属而外面却包上了一层塑料或橡胶?”此时学生根据自己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踊跃回答提出的问题,热情高涨,然后教师再演示一遍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特别是酸、碱、盐水溶液的导电性,加强了学生对导体和绝缘体的进一步理解,还有在讲完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后,我让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自制弹簧测力计;在讲液体压强时,让他们利用矿泉水瓶探究液体对容器侧壁压强与深度的关系等,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鼓励学生勤于动手动脑,达到帮助自己学习的目的,最主要的是将学生化整为零,让学生自主探究,使他们在每一次实验中都有收获,享受成功的快感,保持旺盛的探究热情。

我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体系初步建成 第4篇

但是, 在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我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还不能满足科技发展的需要, 仍然存在着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无论与发达国家相比, 还是与科技经济发展日益增长的需求相比, 都存在一定的差距。科技基础条件建设的滞后与薄弱, 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建设, 已经成为我国科技界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也是全科技界一致的呼声。

为了更好的实施自主创新战略, 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 2006年, 国家颁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 (以下简称《纲要》) 指出, 科技投入和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是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 是科技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纲要》明确要求要“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建立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共享机制”。自《纲要》实施以来,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体系初步建成, 平台数量和经费投入持续增加, 开放共享机制有序推进。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成效显著, 为科技创新和国防建设提供了支撑, 为社会进步和服务民生提供了保障。

一、基础平台建设领域工作的具体内容

科技基础条件的优化与重整,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与共享, 正在成为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我国经济、社会、科技和环境发展带来的新挑战和新机遇, 《纲要》对了科技基础平台领域的要求是要进一步加强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高层次统筹规划和布局, 进一步加大投入, 推动平台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同时, 分别在科技基础平台建设和共享机制中布局工作重点。

其中,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包括5个方面, 分别是:

1. 国家研究实验基地

根据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和具有我国特色和优势的领域, 主要依托国家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学, 建设若干队伍强、水平高、学科综合交叉的国家实验室和其他科学研究实验基地。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 不断提高其运行和管理的整体水平。构建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台站网络体系。

2. 大型科学工程和设施

重视科学仪器与设备对科学研究的作用, 加强科学仪器设备及检测技术的自主研究开发。建设若干大型科学工程和基础设施, 包括在高性能计算、大型空气动力研究试验和极端条件下进行科学实验等方面的大科学工程或大型基础设施。推进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设施的共享与建设, 逐步形成全国性的共享网络。

3. 科学数据与信息平台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建设基于科技条件资源信息化的数字科技平台, 促进科学数据与文献资源的共享, 构建网络科研环境, 面向全社会提供服务, 推动科学研究手段、方式的变革。

4. 自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

建立完备的植物、动物种质资源, 微生物菌种和人类遗传资源, 以及实验材料, 标本、岩矿化石等自然科技资源保护与利用体系。

5. 国家标准、计量和检测技术体系

研究制定高精确度和高稳定性的计量基标准和标准物质体系, 以及重点领域的技术标准, 完善检测实验室体系、认证认可体系及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共享工作的重点是:建立有效的共享制度和机制是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取得成效的关键和前提。根据“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原则, 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制定各类科技资源的标准规范, 建立促进科技资源共享的政策法规体系。针对不同类型科技条件资源的特点, 采用灵活多样的共享模式, 打破当前条块分割、相互封闭、重复分散的格局。

自《纲要》实施以来, 各级政府部门做出积极响应, 全面落实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任务部署。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体系初步建成, 平台数量和经费投入持续增加, 开放共享机制有序推进。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成效显著, 为科技创新和国防建设提供了支撑, 为社会进步和服务民生提供了保障。

二、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与共享任务部署落实情况

《纲要》发布后, 各级政府部门积极响应, 全面落实基础平台建设的任务部署。国家各部委出台或发布了涉及基础条件平台工作的发展规划、计划或纲领性文件。大部分省 (市/自治区) 依托自身优势与需求, 在“十一五”、“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等科技政策中, 落实了《纲要》平台建设的各项任务, 出台了一系列相关配套政策, 保障各项任务的顺利实施。

1. 政策响应

(1) 中央的政策响应

党中央、国务院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等重要会议中提出, 要进一步推动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近年来, 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 (2012-2030年) 》等系列科技政策和规划, 推动了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工作, 在科技立法中对基础条件平台工作提出了要求明确。

据初步统计, 科技部、财政部、农业部、发改委、中科院等20多个部门, 出台或发布了涉及基础条件平台工作的发展规划、计划或纲领性文件 (见表1) 。

(2) 地方政府的政策响应

《纲要》颁布实施以来, 各地方对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与共享工作均作出了相关的部署。以山东省为例, 山东省政府印发了《山东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实施意见》;山东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教育厅联合印发《山东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暂行管理办法》和《山东省省级新购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联合评议管理试行办法》等。山东省16地市分别制定出台了《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实施意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暂行管理办法》、《大型科学仪器设施资源共享实施细则》等指导本地区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的办法和制度。

2. 总体实施效果

《纲要》实施以来,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体系初步建成, 科技资源共享体系逐步形成, 专业化人才队伍基本建立, 开放共享理念得到广泛认同。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在支撑科技创新、国防建设、服务民生等方面, 取得显著成效。

(1)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体系初步建成, 平台数量和经费投入持续增加, 开放共享机制有序推进

自《纲要》实施以来, 国家加大了对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与共享的支持力度, 组织实施了多类研究专项, 建立和完善了23个国家级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十一五”期间, 科技平台建设专项启动了42项项目, 并提供了财政支持和保障。

“十一五”期间, 各省 (市/自治区) 均对平台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 60%以上的省市设立了科技平台建设专项资金, 共建成了2000余个公共研发平台、近3000个企业创新研发平台, 建立了300余个产业共性技术服务平台、近400个技术转移转化服务平台。

在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自然科技资源、科技文献、科学数据、网络科技环境等领域, 整合建立了200余个公益性地方科技资源共享平台, 资源共享服务成效显著。

1在国家研究实验基地方面

依托高校和院所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260个、国家实验室 (试点) 6个, 依托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99个, 军民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 港澳国家重点实验室伙伴实验室14个,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05个, 建设国家工程中心294个, 分布在全国29个省 (市/自治区) 。整合、建设运行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05个, 初步形成了生态系统、材料腐蚀、特殊环境和特殊功能等国家野外观测台站网络 (见图1) 。

2在大型科学工程和设施方面

推进了13个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建设, 整合各类大型科学仪器设备81台 (套) , 价值约3.5亿元, 平均开放共享机时达到了50%以上;支撑了1360项国家和地方科技计划、重大专项项目的实施;助力了500多篇科技论文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 起草或支撑起草了7项国际标准。在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建设上, 整合了分布在全国7大区域单台套原值50万元以上的大型科学仪器1.7万台套, 形成了全国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

重大科学工程实施以来, 截至2011年底, 正在建设和即将建设的项目超过40项。建设的国家大型空气动力实验设备设施平台、超级计算平台, 极大地改善了中国科研基础条件, 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 为有关学科取得突破性研究进展、大飞机重大科技专项的顺利实施, 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科技部、财政部等部门, 设立了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和开发专项。科技部部署实施了53个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项目, 支持了多维生物色谱仪等119个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的开发。

3在科学数据与信息平台方面

科学数据共享资源规模进一步扩大, 数据库和数据资源总存量有了大幅增长, 形成了800多个, 共有160TB的存量科学数据对外开放;科技文献保障体系和标准信息资源整合体系不断完善, 引进国外文献品种逐步增加, 数据产品加工和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网络科技环境平台充分利用网络基础设施, 建成了一批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远程操作系统, 通过对外宣传和参加国际项目合作, 网络实验环境和网络协同环境进一步改善。

4在自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方面

在“共享共建”的理念下, 聚集了700余家资源收藏机构, 拥有国内70%以上的自然科技资源, 形成了资源集中、相对开放的共享体系。通过平台建设, 统一了自然科技资源描述标准;保证了自然科技资源实物和数据的原初质量, 数据的真实性、可比性和可靠性;首次实现了整合和数字化表达工作, 从非标准到标准的重大突破。

“十一五”期间, 自然科技资源平台共收集整合了植物种质资源39.2万份, 种质信息资源135万条, 实现了25.2万份植物种质资源的信息共享, 向1831个单位提供农作物种质资源实物共享13万份次。

5在国家标准、计量和检测技术体系方面。

国家计量基标准、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量传溯源体系不断完善, 标准物质数量迅速增加, 国家计量基标准体系资源共享平台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重要领域的技术标准工程顺利推进, 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能力显著增强, 以我国技术和标准为基础的国际标准数量不断增加;检测实验室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国际交流和基础管理建设方面, 取得一定成效, 有效认证证书数量已位居世界前列, 技术性贸易措施开始成为研究重点。

(2) 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成效显著, 为科技创新和国防建设提供了支撑, 为社会进步和服务民生提供了保障

支撑国家科技计划和重大科研活动。基础条件平台为国家重大科技创新科研活动, 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与信息保障。“十一五”期间, 科技平台专项的实施, 为1037项“973”计划项目、1276项“863”计划项目、1306项科技支撑计划项目、508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千项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 提供了基础支撑与服务。

基于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平台长期的观测研究和数据积累, 在“成熟森林土壤可以持续积累有机碳”、生物“多样性-稳定性”关系研究、“高能宇宙线各向异性”研究等方面, 取得了重大突破,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和《Nature》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 引起国际上的巨大反响。

支撑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基础条件平台基于长期的观测研究和数据积累, 为三峡工程、青藏铁路、西气东输、南水北调、载人航天、“天宫一号”空间站等近百项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项目, 提供了数据和技术支撑。

在青藏铁路建设过程中, 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交通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地震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等, 积累的青藏高原基础地理数据、青藏冻土观测数据、生态环境变化、高原气候变化等大量科学数据, 为青藏铁路在冻土区建设的可行性论证和运营维护, 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持。

支撑政府决策和国防建设。平台建设、运行中整合的科学数据和实物资源, 在政府决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林业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为国家退耕还林宏观决策提供了支撑和服务;农业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为全国及区域农业发展规划、政策的制定, 提供了决策支持;基于海洋科学数据共享中心的大量基础数据和图集产品,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建立了亚丁湾区域的海洋实况分析系统, 为亚丁湾护航舰队提供了强有力的海洋军事环境保障。

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期间, 全国各省市建设了6000余个不同类别的平台, 为十万余家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提供了科技服务, 为用户带来了上千亿的经济效益。北京市联合中国科学院、清华、北大等14家高校院所, 共建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研发实验服务基地。自2009年6月, 首都科技平台激活了109亿元的科技资源, 423个国家级及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价值109亿元的1.8万台 (套) 仪器设备资源向社会开放。6300多家企业享受到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的研发实验任务, 服务金额达到6.8亿元, 为北京市经济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和服务。

服务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十一五”期间,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为全国50余万家企业提供了服务。基于平台提供的科学数据和技术服务, 促进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的健康发展。国家材料环境腐蚀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平台利用钢铁材料在我国13个大气环境试验站长期观测研究的数据积累, 为武钢、宝钢、鞍钢等企业研究开发新型耐候钢和热轧带钢制品, 提供了科学依据, 促进了我国钢铁制造业的创新发展。

服务民生。平台不但是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 也是应对自然灾害、突发灾难、改善民生的重要保障。在汶川、玉树大地震发生后, 地震科学数据、医药卫生科学数据等共享平台, 为抢险救灾提供了全方位的科技支持服务。通过中国应急分析测试平台和计量基标准平台等, 提供了地球物理、卫星遥感影像、地理信息、森林植被、畜牧养殖、卫生防疫等方面的大量科学数据, 在第一时间提供了应急分析检测技术和现场服务。

国家科技平台服务对象的数量和比重见图2。

三、我国科技基础平台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 科技平台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科技平台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浩繁、艰巨的世纪工程, 面对新的形势与需求, 科技平台在一些方面还存在问题和诸多不足, 相关体制机制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1. 存在的问题

(1) 缺乏科技资源共享意识, 仍需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建设

经过几年的建设, 科技平台已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开放、整合、共享”的社会氛围。但在现行体制下, 科技资源自我封闭、条块分割、信息滞留和垄断等问题影响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思想羁绊仍然存在。同时, 缺乏统一观测标准与规范, 观测和研究数据资料共享方式落后、共享服务面窄、共享水平低, 不能有效地利用现有大量资料, 从更大空间尺度和更长时间序列上分析和揭示自然现象, 阻碍学科交叉与渗透, 致使观测和研究长期分离, 无法吸引多领域科学家参与观测和进行交叉协同科学研究, 影响了以试验观测为基础的研究成果。

(2) 基础条件平台行业布局仍不均衡, 区域分布有待优化

基础条件平台行业主要集中于制造业、信息与现代服务业、农业等, 其他行业领域的平台数量较少;区域分布主要在北京、山东、上海、广东等科技发达地区, 中西部地区平台建设有待加强, 投入水平有待提高。此外, 部分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相对滞后, 例如, 我国量子计量基标准体系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 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需要进一步加强。

2. 变化和挑战

(1) 国家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为科技平台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近年来, 世界科技保持快速发展态势, 科学技术正孕育着新的突破。网络和信息技术加速渗透和深度应用, 将引发以智能、泛在、融合和普适为特征的新一轮信息产业变革。新型节能环保技术、新能源技术等加速突破, 将推动世界进入绿色、清洁、低碳发展的新阶段。生物医药、海洋开发、空间观测、新材料等领域的研发创新和产业集聚, 将成为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强大动力。因此, 我国科技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2010年9月8日, 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 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 , 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决定》提出, 对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7大产业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 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 并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这就要求我们要在能源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空间和天文科学、粒子物理和核物理、工程技术科学等领域, 布局建设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大科学装置。此外, 还要在能源、信息、资源环境、农业、人口健康、先进制造、交通运输和公共安全等国家战略需求领域, 以及基础前沿领域和新兴交叉学科领域, 按照择优布局的原则, 打造国际一流水平的基础研究骨干基地。结合技术创新工程实施, 加强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

(2)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 为科技平台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进入2012年以来, 大数据 (Big Data) 越来越多地被提及与使用, 人们用它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大数据的价值是通过数据共享、交叉复用后获取最大的数据价值。未来社会大数据将会如基础设施一样, 有数据提供方、管理者、监管者, 数据的交叉复用将大数据变成一大产业。将来大数据产业的发展会催生许多新兴职业, 会产生数据分析师、数据科学家、数据工程师, 有丰富数据经验的人才会成为稀缺人才。随着大数据的发展, 数据共享联盟将逐渐壮大成为产业的核心一环。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建设基于科技条件资源信息化的数字科技平台, 促进科学数据与文献资源的共享, 构建网络科研环境, 面向全社会提供服务, 推动科学研究手段、方式的变革是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重要环节。目前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是在以政府行为来推动数据和信息的共享, 然而政府单方面的力量毕竟有限, 开放和共用的数据共享环境需要研究院所、高等院校、企业、科学界的共同主动参与;另一方面, 以数据信息为基础的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中, 没有哪一个部门能够拥有科研活动需要的所有数据产品, 因此, 实践中, 只有联合开发, 联网发布, 构建科学数据共享联盟, 才能提升数据的价值, 创造更多的财富。科学数据共享联盟不仅仅是数据中心以及数据拥有机构的联盟, 更是科研人员的联盟。如何在联盟内部最大限度地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挖掘、整合、集成分散异构的数据资源, 为我国科学研究人员提供优质的数据共享服务, 应当是我国科学数据共享致力探索、研究的一个问题。

(3) 以共享为核心的制度建设, 将成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重点与难点

目前, 我国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已逐渐发展到由以资源建设为主转向以运行服务为主的阶段。在这个阶段, 以共享为核心的机制建设是平台建设的核心, 是衡量整个平台建设成败与否的首要标志。因为如果没有使这些科技资源联成一个网络且能共享使用的机制, 则仍将是一个个分散的、相对封闭的“科研自留地”, 不能称其为平台。但涉及具体科技基础条件的共享时, 又必须充分考虑各种约束条件, 如利益约束、产权约束、安全约束、技术约束等, 这些约束条件的存在使得共享实现存在许多逻辑上的困难。

四、新形势下进一步完善我国基础平台建设的对策建议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 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科技基础平台体系, 许多专家提出以下建议:

1. 进一步加强高层次的统筹规划, 推进服务共享战略的实施

近年来, 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 纷纷加大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投入, 扩大平台规模和覆盖领域, 抢占未来科技发展制高点。在《纲要》下一阶段实施中, 要加强基础条件平台的高层次统筹规划, 推进服务共享战略的实施, 对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工作予以调整充实, 凸显基础条件平台在促进科技创新、国防建设、服务民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 进一步强化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

在国家层面, 要审查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在行业和区域中的布局问题;在部门和地方层面, 要加强统筹和交流、协作, 按照不同类型基础条件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结合不同领域和东、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需求, 调整布局、突出重点, 分阶段积极稳妥地推进平台建设工作。

3. 积极把握和应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形势和新需求, 在能源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空间和天文科学、粒子物理和核物理、工程技术科学等领域, 布局建设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大科学装置。在能源、信息、资源环境、现代农业、人口健康、先进制造、交通运输和公共安全等国家战略需求领域, 以及基础前沿领域和新兴交叉学科领域, 按照择优布局的原则, 超前部署一批国际一流水平的基础研究骨干基地。

4. 加快推进科技资源服务共享战略的实施

目前, 我国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已逐渐发展到“由以资源建设为主, 转向以服务共享为主”的阶段。在这个阶段, 以共享为核心的机制建设, 是平台建设的核心, 是衡量整个平台建设成败与否的首要标志。建议通过全国人大或常委会制定高位阶、统一综合的科技资源共享法, 对科技资源共享做出明确规定;突出重点急需, 研究制定全国统一适用的科技资源共享的综合性行政法规及实施细则, 逐步形成比较系统的、完善的、专业性和操作性强的科技资源共享法律法规体系。要引入适当的竞争机制和以用户为主导的市场机制, 突破开放互联和智能化服务的关键技术, 逐步打破科技资源共享中利益、产权和技术等方面的约束。

摘要:科技基础平台建设是我国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服务于全社会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的基础支撑体系。面对科技经济发展的日益需求, 我国科技基础平台建设比较薄弱, 为了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2006年, 我国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 (以下简称《纲要》) , 将“科技基础平台建设与共享”作为重点领域进行研究, 并制定出台了相关任务部署。本文针对这些任务的实施情况、进展成效, 以及许多领域专家提出的政策建议进行了综合报道。

关键词:基础平台,共享机制,科技创新,政策响应

注释

基础条件平台 第5篇

“十一五”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施意见

(国科发财字〔2005〕295号)

国务院各有关部委、各有关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厅(委、局)、财政厅(局),发展改革委、教育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精神,加快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特制定《“十一五”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施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科学技术部 财 政 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教 育 部

二OO五年七月十八日

“十一五”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技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教育部制定的《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精神,加快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建设,为全社会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提供有效支撑,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目标与实施原则

(一)目标

到2010年,建立与平台建设和管理相适应的政策法规和制度规范,初步形成以共享为核心的制度框架;搭建由研究实验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科技文献共享平台、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和网络科技环境平台等六大平台为主体框架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为各类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使全社会成员都能享受到科技进步的成果。

主要目标:建成资源丰富、面向社会开放的重要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信息平台,率先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建设和完善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推动全国仪器设备资源高效利用;新建一批大型科技基础设施,整合、优化各类重点实验室,初步形成国家研究实验基地;建成以20余个资源、环境等领域的观测、考察数据中心和科学数据网为主构成的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实现外文科技期刊网上资源种类占国际主要科技期刊资源的50%以上,实时服务系统延伸到县市;在自然科技资源领域,农作物、林木、微生物等种质资源保存率和利用率实现大幅度提高;建成全国统一规范的科技成果与技术交易信息平台,在能源、材料、制造业等重点行业建立共性技术服务平台,为国家支柱产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二)实施原则

1.有限目标,科学部署。贯彻落实《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精神,根据国家中长期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确定平台建设的有限目标,强化科学部署和严格论证,按轻重缓急分阶段实施,成熟一个启动一个。

2.分层建设,分级管理。根据国家、行业部门(单位)(以下统称部门)、地方科技、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特点,分层次开展平台建设,国家层面的平台建设在部门和地方资源整合的基础上进行;明确各级管理机构的责任和权利,分级加强管理;促进军民优势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有机结合和高效共享。

3.整合为主线,共享为核心。贯彻“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平台建设方针,按照不同类型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特点和发展规律,采取灵活多样的整合方式和共享模式,实现科技基础条件资源高效利用,积极推进与国际科技基础条件资源互补、共享。

4.调控增量,激活存量。有效调控新增经费,调整支出结构,统筹协调涉及平台建设的经费,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有效调控新增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激活存量资源,最大限度发挥现有资源的潜能。

二、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重点

(一)研究实验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

1.全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

对全国单台(套)价值50万元以上,总价值超过150亿元的科学仪器设备资源进行信息整合,形成全国性的共享网络;在北京、上海、武汉、广州等八个中心城市现有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取得成效的基础上,继续依靠各地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推动区域性的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实行政府引导和市场竞争相结合,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提高科学仪器的综合使用效益。

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和各级分析测试中心集聚了我国各类先进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是全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这些中心的能力建设,提高仪器设备装备水平,开展分析测试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整合和推广工作,为基础研究、高新技术发展、行业技术进步提供支撑;在综合集成现有优势资源的基础上,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资源环境等领域新建若干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

2.研究实验基地

进一步强化“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在国家、部门、地方现有实验室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在生命、海洋、医学、农业、林业、地学等重要基础学科和部分前沿学科领域,组建一批重点实验室,为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根据国际发展趋势和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建设若干为多学科研究服务并具有强大支撑能力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以支撑新兴学科和相关技术的发展与突破。

3.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台站体系

按照不同类型野外台站的特点,结合不同学科领域和区域科学发展的需求,以现有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台站为基础,遴选出百余个具有代表性的野外科学观测台站,在“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分阶段稳步实施”的原则下,进行整合与布局,改造并完善野外台站动态观测与研究所需要的野外仪器设备、站内试验室、标本和数据存储等实验研究基础设施,分别形成生态系统观测研究台站网络、材料环境腐蚀野外观测研究台站网络、地球物理野外观测研究台站网、特殊环境和特殊功能观测研究台站网,使其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

4.计量基标准体系及检测技术体系

建立和完善以量子物理为基础的、高准确度和高稳定性的计量基标准体系,重点完善长度、力学、光学、热工、无线电、时间频率、电学、电离辐射、声学、化学等计量领域的计量基准、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加强重要标准物质研究,建立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领域的计量基标准。解决量值传递及量值溯源的关键技术,建立完善计量基准标准共享服务平台。

建立和完善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与国际接轨的检测资源共享体系。重点解决涉及国家与社会公共安全、人身健康、食品安全、公平贸易、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在线、快速测试技术及检测技术标准;着力解决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信息工程、生物技术、现代农业、大型工程等领域重要参量的有效测量;建立完善国家检测/校准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二)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

1.植物种质资源

重点开展农作物、林木、多年生和无性繁殖作物、热带作物、牧草植物、药用植物、野生植物等种质资源整合共享体系建设。加强植物种质资源共享条件建设,形成新型共享机制,提高保存设施的水平,实现约45万份植物种质资源实物共享。

2.微生物菌种资源

整合具有一定科学意义、有实际或潜在研究应用价值的细菌、真菌、病毒及相关的信息资源,重点开展农、林、医、药、食品、兽医、海洋基础研究及教学实验用微生物菌种资源的共享体系建设;建立国家微生物菌种资源库和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微生物菌种资源约10万株。

3.人类遗传资源

结合我国人种特点和民族众多的国情,以我国各民族生命健康和人种安全关系密切的少数民族遗传资源、特殊健康体质人群遗传资源、亚健康人群遗传资源为重点,整合共享人类遗传资源约15万份。

4.动物种质资源

根据国家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求,充分调研我国动物种质资源的发展现状,筛选、整合现有的畜禽、水产、特种经济动物、寄生虫、经济昆虫等种质资源,开展珍稀、濒危动物的种质资源库建设。选择具有种群数量优势的单位,进行种质资源共享体系建设。

5.标本类资源共享体系

重点开展动物标本、植物标本和菌物标本等生物标本资源的整合共享体系建设,实现约1000万号生物标本的整合共享;开展岩矿标本、化石标本和国家紧缺与战略性矿产资源的矿床模型整合共享体系建设。

6.实验动物遗传资源及实验细胞库

整合目前国内已有实验动物遗传资源,开展常用实验动物品种资源的种子中心建设,建立以7~10个国家实验动物种质资源中心及20~30个功能独特的实验动物种源单位共同形成的实验动物遗传资源共享服务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开发、自主创新、国际合作等不同方式,不断扩大资源种类。建成细胞株(系)近千种、容量超过5,000份、符合国际标准的国家实验细胞库。

7.自然科技资源虚拟博物馆

按照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数据质量规范,对植物、动物、人类遗传种质、微生物菌种、生物标本、岩矿标本和矿床模型、实验材料等资源开展数字化建设工作,实现约1,100多万份(号)自然科技资源信息共享;形成自然科技资源虚拟博物馆,推动我国的自然科技资源信息的全面共享。

(三)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1.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针对国家长期布局的公益性、基础性科学数据采集系统持续积累的科学数据,重点对观测性、考查与监测性数据汇交整理,按照行业特点整合集成规模化的主体数据库,建设和完善包括气象、测绘、地震、水文水资源、农业、林业、海洋、国土资源、地质与矿产、对地观测等领域在内的10余个国家科学数据共享中心,实现数据采集、加工、保存的标准化、规范化,使科技人员可以方便地获取科学数据,保证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

2.科学数据共享网

在数据资源管理相对分散的科学技术领域,集成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企业和科技人员拥有的数据资源,按照学科领域构建主体数据库,在地球系统、医药卫生、基础科学、能源与交通等领域建设约11个科学数据共享网。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建立科学数据共享信息发布系统;开展科学数据元数据资源目录库建设及其检索等系统的开发;形成科学数据共享平台信息系统。

(四)科技文献共享平台

1.科技图书文献信息保障系统

以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为主体,按照“统一采购,规范加工,联合上网,资源共享”的原则,扩大科技期刊、图书、科技报告、会议论文、学位论文、声像文献等文献资源的收集和服务;到2010年外文科技期刊总量达到约30,000种以上;以国家科技图书文献网络服务系统为基础,加强与高校文献资源保障系统、国家图书馆等科技文献信息服务系统的互联与对接,实现外文科技期刊网上资源种类占国际主要刊物的50%以上;向用户提供网络化、集成化和可定制的文献信息服务;实施精品战略,提高我国科技期刊的水平和质量,增强国际影响力。

2.专利文献共享服务系统

以国家知识产权专利文献资源为主,收集我国相关部门和世界各国的专利文献信息,使专利文献收藏数量占全世界出版专利文献总量的比例由目前的80%左右提高到90%以上;建立联合目录和全文数据库,构建从目录到全文的检索和传递公共服务系统。

3.标准文献共享服务系统

以国家标准文献资源为基础,整合行业、部门与地方标准文献,提高我国标准文献收藏比率;建设标准文献全文数据库;开发标准检索、阅览和服务系统,形成完善的标准文献的检索与传递公共服务系统;推动我国和世界各国以及主要国际组织的标准文献信息网的链接,拓展标准文献的资源和服务范围。

(五)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

1.科技成果信息服务体系

以全国科技成果信息服务网络为基础,集成科技成果信息、技术交易服务、工程化中试、创业孵化相关的信息资源,完善成果信息资源库、技术交易数据库及创业孵化服务数据库,构建基本覆盖全国主要行业和区域的科技成果转化信息共享服务网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深入到基层中小企业和农村。

2.公益与行业共性技术转化平台

建立行业技术评价推广服务体系,制定重大共性技术、公益性技术推广绩效评价体系;整合重点共性技术开发、中间试验、产品测试等领域的基础条件资源,在国家安全、社会公益领域和能源、材料、制造业等重点行业,每年选择建立10个左右公益与共性技术转化中心,提高公益性技术和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集成、配套能力和工程化技术服务水平。构建国家、部门和地方在公益性技术、共性技术转化方面的协同工作网络平台。

3.技术标准支撑体系

开展农业、能源、环境、公共健康与安全等方面的基础性、公益性技术标准研究和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与自动化、生物等高新技术领域的重要技术标准研究;开展与技术性贸易措施预警工作相关技术标准的支撑性研究,提高应对国际竞争的能力;构建全国技术标准研究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整合建立与技术标准相配套的研究和验证的工作体系,提高技术标准研究能力。

(六)网络科技环境平台

1.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应用服务支撑系统

围绕国家科技基础条件资源信息共享的目标,制定统一的平台信息系统标准规范,集成研究实验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科学数据共享平台、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技文献共享和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等信息资源,形成统一的平台应用服务系统,实现与全国科技信息服务网的互联与对接,向科技工作者和科研管理人员提供方便、快捷的资源信息服务。

2.网络计算应用系统

依托成熟的网络计算技术,在全国范围规划建设若干个计算节点,在气象、地震、医药等领域开展网络计算环境系统和网络计算重大应用示范系统建设,为重大科学发现和前沿科学技术研究的突破提供重要手段,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支撑服务。

3.网络协同研究与工作环境

充分利用国家网络基础设施, 建设分布于全国的视频、音频及数据交互服务系统,开发便捷的网络协同研究工具软件包,形成网络协同研究公共支撑系统;建立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远程操作应用示范系统,打破科研工作中的地域和时空界限,促进我国科研方式的变革。

4.全国科普数字博物馆

联合有关部门,汇集国内现有的数字博物馆资源和相关科技资源信息,通过开展优秀科普作品评选征集活动、择优购买版权、扶持开发创作等方式,最大限度地把可利用的社会科普资源进行数字化入库,制定规范要求,综合集成,实现与相关科技信息资源的连接,形成全国科普数字博物馆,为我国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全民素质教育提供基础性支撑。

5.全国科技信息服务网

整合各类科技信息资源,建成技术先进、资源共享的国家级科技信息资源库,提供分类科学、实用有效的科技信息;形成以1个国家级、30个省级科技信息服务节点及部分地区科技信息服务节点为支撑的全国科技信息资源加工处理、共享利用体系;建立县(市)科技信息服务平台试点示范,扩展基层科技信息的推广应用渠道。

三、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1.平台建设是一项涉及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安排,切实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国务院有关综合部门成立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平台建设整体规划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制订工作,对平台建设重大问题进行协商和协调,联合审定平台重大建设任务,组织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工作;发挥平台建设部际联席会和平台建设专家顾问组的作用,保障平台建设规范、有序地开展。

平台建设领导小组具体办事机构设在科技部。

2.各部门、地方是平台建设组织实施的主体,负责本部门、地方平台建设规划和实施工作。

各地要根据本地特点和需求,成立本地方平台建设领导小组,采取有效的组织保障措施,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二)加大投入力度,明确投入渠道

1.各级财政根据需要安排平台建设资金;原有用于支持文献、数据、种质等资源采集,仪器设备购置和基本建设等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建设的经费渠道保持不变,并根据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

2.各地方财政负责地方平台建设的投入,各部门负责落实本部门平台建设的经费,中央财政平台建设专项经费主要支持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平台建设。

3.政府资金要发挥引导、调控作用,调动有关企业、社会组织的积极性,鼓励政策性金融机构等为平台建设投融资提供便利条件。

4.各级财政应根据需求安排平台运行经费,运行经费要与绩效考评挂钩。具体管理由科技等相关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共同负责。

(三)强化监督管理

1.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和制度,实行对平台建设项目和运行全过程的规范管理。

2.建立以绩效考评为基础的奖优罚劣制度,对执行良好的项目、运行服务效果好的平台和在平台建设中有特殊贡献的科技工作者给予表彰,及时调整或中止执行不力的项目,充分体现“谁先共享,谁先受益”。

3.平台建设工作要公开透明,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平台建设项目和平台运行情况数据库,及时将平台建设项目和平台运行情况向社会公示,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4.财政部门、科技等相关主管部门负责平台建设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实行新型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1.强化牵头部门(地方)的权利和责任。平台建设项目实行项目储备及滚动支持的机制,对于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平台建设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领导小组确定拟实施项目的牵头部门(地方),由牵头部门(地方)负责,联合各有关部门、地方根据整体框架和项目实施方案,明确各方任务和责任,负责协调各方面关系,保障平台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和完成。

2.实行资源整合、制度规范以及队伍建设三结合的项目管理模式。在平台建设项目执行过程中,制度规范、标准规范以及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要结合具体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平台建设同时开展,项目验收时,每一个建设项目成果都应成为服务于科技进步与创新的资源共享平台。

3.建立有效的平台运行管理机制。资源共享平台必须建立、健全资源汇交管理制度,制定可行的共享服务方案,保障一定规模的相关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持续增加、不断汇集和对社会开放服务,有一批较高水平的专业人员队伍和稳定的工作场所;组织管理模式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成立用户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对平台的运行服务加强监督指导。

4.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标准和培养方式。建立符合科技基础条件工作特点的人才评价标准,设置相应的岗位,在有条件的领域推行上岗资格认证工作;设置与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相关的学科专业,培养高层次的人才,开展从事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有关工作的专业科技人员技能培训和在岗继续教育工作;形成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科技基础条件管理与技术支撑的人才队伍。

(五)营造共享的社会环境

1.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体系,形成公共资源共享的文化,宣传和弘扬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共建共享的理念,提高社会公共资源的共享意识。

2.通过平台的开放共享,创造社会成员享有使用科技资源和参与科技创新的公平机会;与科普活动相结合,为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提供支撑。

论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条件与基础 第6篇

关键词:农村金融 普惠金融 金融排斥 金融体系

一、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理论基础

1976年,孟加拉国的著名教授默罕默德·尤努斯提出贷款是一种人权,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都应该有权利获得金融服务。基于这样的理念,尤努斯教授在孟加拉国创建了第一家以小额信贷为核心业务的乡村银行——格莱珉银行。20世纪70年代国际“扶贫咨询委员会”启动了微型金融的实验,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更为全面金融服务,小额信贷便开始向微型金融转变。联合国在“2005 国际小额信贷年”活动中推出普惠金融体系的概念,其宗旨是要为弱势产业、弱势地区和弱势群体提供金融服务,并将这种金融服务,并将其融入到主流金融中,形成一种完整的、包容性金融体系。由此可见,普惠金融是对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理论和实践的延伸与发展。

“农村普惠金融”这一理念是在普惠金融的基础上提出的,因为普惠金融的实质是为弱势产业、弱势地区和弱势群体提供金融服务,所以普惠金融的根本在农村。我国在发展农村普惠金融上进行积极的实践,提供政策的支持。2013年11月,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发展普惠金融;2014 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提出“大力发展农村普惠金融”;2015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明确提出“强化农村普惠金融”。

二、从普惠金融的内涵上论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现实基础

(一)穆罕默德·尤努斯关于普惠金融的论述

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认为人在做任何事情时都是从自己的最大化利益出发的,这种观点认为人是单维度的。尤努斯认为人是多维度的,不光是自私自利的,也有利他的一面,将这种利他的一面引入商界就提出了“社会企业”这种新型企业。另外,尤努斯还提出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都应该有权利获得金融服务。所以,无论是从金融服务的受益者还是金融服务的实施者都应该是多维度的,有差异的。这种思想也为普惠金融提供了理论支撑。鉴于此,各金融企业和部门都应将为贫困和低收入人口提供的金融服务纳入到其发展战略中,并且利用各自的比较优势发掘服务低端客户所涌现出来的商业机会。

(二)联合国和世界银行关于普惠金融涵义的论述

联合国2006年《建设普惠金融体系蓝皮书》和世界银行“扶贫协商小组”①2006年出版的《服务于所有的人——建设普惠性金融体系》中都提出每个发展中国家都应该有一整套金融机构体系,为所有层面的人提供金融服务,这样就可以使过去被排斥在金融服务之外的客户群体受益。这种包容性金融体系对所有人和地区开放金融市场。

普惠金融体系这个包括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具体来看微观上需要有健全的机构,包括商业银行、正规民间借贷及位于这两者中间的各种机构。这些机构可以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同时要有可持续发展能力而且应该遵循合理的管理体系、行业业绩标准和市场监督机制;中观上需要有基础性的金融设施和辅助型的中介机构,这些可以帮助金融服务提供者在扩大服务规模和深度的基础上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业务技能。比如专业业务网络、信息技术、技术咨询、行业协会、征信机构、评级机构等;在宏观上需要有适宜的法规和政策框架的支持。具体来看包括政府的融资政策、利率政策、财税政策等;另外还需要良好的信用环境。

三、条件约束造成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现实困境

(一)金融机构的经营理念与普惠金融的理念是矛盾的

1、收益因素

只要城市经济、工业经济中的项目投资平均收益率高于农业经济中的项目投资平均收益率,商业性正规金融机构的就会将从农村吸收的资金投放于城市信贷市场的非农部门或者是投向农村内部的生产性领域,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用于农业生产的大额、长期信贷需求。总而言之,商业性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是具有盈利能力的生产性领域,这是由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决定的。这就对农户信贷需求形成排斥,使得农户信贷可得程度处于低水平状态,难以提高。

以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为主的传统农村金融机构在改革后均转变为在城乡统一经营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追求规模经济和盈利是其首要目标。在实际经营中也偏离“支农”政策的目标。

2、成本和风险因素

由于目标客户是农村中的低收入者甚至是贫困群体,他们一般没有抵押贷款的能力,也无人替他们担保,使金融机构对农户的信贷监督成本提高,也使金融机构对农户提供贷款时现行的信用风险防控手段失效,而金融机构开发信用风险管理新方法的动力不足,信用风险的防控手段和技术难以实现突破。

(二)金融机构和农村客户之间的信任关系约束

1、农户主动利用金融机构获得信贷资金的意识比较薄弱

农户的综合素质偏低,创业技能不高,很多农户只有具备初中以上文化,相当一部分农户属于文盲户。农户整体文化素质偏低,真正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仍不多,创业意识不强,多数都存在“安于现状,不求改变”的心态,小富即安、小成即满的传统观念仍然比较普遍。加上农户对金融知识了解甚少,只知存,不知贷,所以主动利用银行信贷资金发展和创业的意识不强。这是农户的自我排斥和约束。

2、农户获得信贷资金的积极性受到融资难和融资贵的打击

现代农村经济条件改善之后,农民在进行农业规模化生产、个体经营甚至是建议小微企业中需求的资金较多,但从金融机构获得信贷资金的难度较高而且成本也很高。主要是因为金融机构参照非农贷款的标准和程序来审核贷款,程序比较复杂,另外,农户缺乏可质押、抵押的物品,所以按照这些标准,农民很难获取贷款。再者,涉农贷款由于考虑农业领域的风险性,往往制定较高的利率。这也打击了农民获得信贷资金的积极性。

3、金融机构不相信农户的信用

由于贫困主体在获得收入的能力上受到质疑,所以金融机构不相信穷人可以创造财富,也不相信他们更有信用,认为给穷人发放贷款成为一种公益与扶贫,而不是盈利性的。而建议农户的信用档案,对农户的信用情况进行甄别,针对穷人设计灵活的金融产品,开发信用风险防控技术等成本较高。所以金融机构的为农户提供信贷服务的内在动力是缺乏的。

(三)农村金融服务的供给需求不匹配

1、数量上不匹配

农户的金融服务需求主要包括储蓄存款、贷款、转账汇款和保险。农村居民将自己拥有的资金存入农村金融机构,这些金融机构却因为自己本身盈利第一的商业特性和农业生产的特性,不愿意将资金贷给农户。农户的储蓄资金通过银行存款大量流失转移到城市,农村金融的覆盖面、供给规模以及深度与金融需求的满足都还有很大差距。

2、结构上错配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以满足农户的生产性信贷需求为主,而大部分农户仍然是家庭承包、分散经营的农业生产模式下,对贷款的需求主要是短期小额贷款,如自建房屋或购买农用车辆等消费性信贷。而农户一般没有符合正规金融机构要求的抵押品或信贷记录,所以农户的消费资金需求主要通过亲戚、朋友等熟人之间的、具有互助性质的名义上的“零利率”借贷满足。所以正规金融机构的生产性信贷供给与农户的生活性消费信贷需求所形成的结构性错配。

农户通过熟人之间的自由借贷、钱背和私人钱庄、合会等方式满足生活消费性的资金需求,在农村内部自发形成了非正规信贷市场,这加重了农户对正规金融机构信贷的自我排斥,这也加深了农户与正规金融机构的不信任关系。

(四)缺乏适宜的政策框架和法规支持

1、政府政策的契合度不高

多年来,政府的一号文件均体现对农村金融的重视,但是政府提出的政策支持和农村金融实际情况的契合度仍有待提高。政府对于农村金融机构的一些监管措施和控制限制了金融机构的活力,另外也使金融机构在与民间金融竞争时表现乏力。这也是造成农户贷款受约束的一个原因,同时还不能引导资金从城市流向农村,真正促进“三农”发展。另一方面,当越来越多的民间投资者进入农村金融市场时,如果政府不能对当地农村金融市场的有效管理、整合和促进,那么农民在此过程中出于完全被动的状态,并不能成为农村金融的主体和受益者。

2、有关普惠金融的法律不健全

我国还没有一部单独针对农村普惠金融实施监管的法律,除了农商行,其他类型农村普惠金融机构的专门法律法规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并且现行的金融法律中也没有相应的规定。这样造成了农村普惠金融机构在制度上没有获得更多保障,有的甚至没有得到银监会的承认,处于半地下状态,这是构建我国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的主要障碍。

3、农业保险制度有待完善

农民生产经营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农业生产的高风险容易向普惠金融机构传递。所以农业保险非常重要。但目前农业保险尚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覆盖面有待扩大,保险品种有待丰富,农民保险意识有待增强。

4、基础设施不完善

农村地区电话、网络、支付体系、信息系统等金融技术设施不完善,缺乏金融行业标准、审计与会计准则以及评级机构。

四、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对策建议

(一)金融机构要转变经营理念,承担企业社会责任

金融机构要把相信穷人、关爱客户作为经营的一个重要理念,相信发放贷款不是对穷人的施舍,并相信穷人有信用也可以创造财富,针对穷人设计了灵活的金融产品,在取得社会效益、惠及更多人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可持续发展。普惠金融体系重在关注、支持和服务弱势群体,强调参与主体的社会责任意识,因此,各类金融机构在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要承担起金融业的社会责任,提供机会使贫困群体脱贫致富。

(二)保障银行业金融机构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村

保监会主席项俊波于2010年曾提出普惠金融发展基金概念,其观点是可将所有金融机构每年营业收入的1%抽调出来放进设立的“农村金融普惠基金”。对设立的这一基金,可以由国家指定用途、运营机构、运作流程和监督管理规则,统一调度,用于三农。这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三)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建立和完善信用信息的征集和信用评价机制,创建“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将由各部门掌握的、分散的农户信息进行整合,构建信息通报和应用机制,依托信用档案系统提供查询服务,实现农户信用信息共享。同时在农村进行增强信用意识的宣传教育,让农户注重自身的信用。

(四)金融机构灵活设计普惠金融产品

农村金融有其复杂性和特殊性,农村金融机构农村特殊的客户灵活设计其金融产品,除了传统的金融服务,还可以开展理财、代理等产品,引领农村金融消费观念;另一方面,针对性的为某一群体设计定制化服务模式,将目标群体细化,根据不同的群体定位产品。农村金融机构应根据自身情况主动开展相应的调研工作,尤其注重与农民客户的沟通,要增强互信交流。增强金融机构与农户信任度,同时也进行金融信息进行宣传,提高农户获取金融服务的意识。

(五)政府加快相关政策措施的推进

通过税收优惠和奖励政策支持,鼓励资金回流农村。对于农村信用社等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实行加大农村地区微型金融的立法力度;规范和引导民间金融,加快制定民间借贷的法律法规;出台合作金融法、农业保险法、民间金融法等。

进行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如金融网点设立,网络电话渠道的疏通,方便农村居民获取相关金融信息。这需要政府鼓励政策与强制力度双管齐下,鼓励金融机构等金融网络在农村的搭建,同时鼓励农民参与金融活动,将需求与供给有效结合,给双方建立良好互信的空间。同时,也要加强对金融知识的普及,消除农民心理上的排斥。

注:

①世界银行“扶贫协商小组”是世界银行属下的一个专门的小额信贷工作部门,英文简称CGAP

参考文献:

[1]焦作. 构建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的障碍与突破[J].征信,2014(12)

[2]杜晓山.小额信贷与普惠金融体系[J].中国金融,2010(10)

[3]焦瑾璞.构建普惠金融体系的重要性[J].中国金融,2010(10)

[4]吴国华. 进一步完善中国农村普惠金融体系[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7),15

[5]晏海运.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13

[6]焦瑾璞.微型金融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3

新疆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分析 第7篇

资源概况

截至2013年底, 调查的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中原值20万元以上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总量为688台 (套) , 原值合计4.82亿元。与2008~2012年相比, 仪器设备原值总量呈逐年增长态势。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单台原值主要集中在20万~40万元之间, 共计348台 (套) , 占总量的50.58%。原值20万元以上的仪器中, 分析仪器共有408台 (套) , 占大型科学仪器设备数量和原值的比重分别为59.3%和59.75%。

调查的688台 (套) 大型科学仪器主要应用在生物医药领域、现代农业领域和高技术服务领域, 生物医药领域大型科学仪器共计161台 (套) , 占比为23.4%, 原值9944.29万元, 占比20.64%。从原值分布区间看, 10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高技术服务、地球科学和生物医药三个领域。100万元~50万元的仪器设备主要集中在地球科学、现代农业和生物医药三个领域。

资源利用情况

截至2013年底, 国务院部门单位所属的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中的大型仪器设备数量和原值分别为400台 (套) 和3.16亿元, 占调查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总量的58.14%、原值的65.56%。

2008年调查的平均每台 (套) 仪器设备年有效工作机时1为1324.48h, 利用率2为82.78%, 平均对外服务机时为462.38h, 2013年平均每台 (套) 仪器设备年有效工作机时下降为1096.06h, 利用率为68.5%, 平均对外服务机时为下降为334.96h。

我区大型科学仪器的利用率在2008年和2009年增长较快, 但从2011年开始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对外服务机时从2008年开始逐年下降, 在2013年有所回升, 2013年的平均对外服务机时比2012年提高了160.39%。

从仪器设备所属的单位类型看, 科研院所仪器设备平均每台 (套) 工组机时1585.69小时, 利用率高达99.11%。高等学校每台 (套) 工作机时为405.41小时, 利用率仅为25.34%。

从仪器设备原值区间的平均利用率来看, 原值在200万元及以上的仪器设备年有效工作机时为1928h, 利用率为120%, 超过了额定机时。原值100万~200万元的仪器设备年有效工作机时为1811.95小时, 利用率113.25%。原值50万~100万元的仪器设备年有效工作机时为1374.66小时, 利用率为85.92%。原值20万~50万元的仪器设备年有效工作机时为709.58h, 利用率仅为44.35%, 低于平均利用率24.15个百分点。

我区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台 (套) 数呈逐年上升趋势, 但共享率仍然偏低。截至2013年底, 在调查的688台 (套)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中, 仅有337台 (套) 提供外部共享, 占比为48.98%, 远远低于国家数据的83.4%。

从不同原值区间的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情况看, 2013年原值200万元以上的仪器开放共享率为87.18%, 100万~200万元的仪器开放共享率为74.68%, 原值50万元以下的仪器开放共享率仅为28.65%。从开放共享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单位类型看, 科研院所开放率较高, 为66.58%。高等学校拥有的266台 (套) 大型科学仪器中, 提供外部共享的仅53台 (套) , 开放率为19.92%。

资源状况分析及建议

我区大型仪器设备的统计数量每年都有100台 (套) 左右的增长, 说明财政资金在大型仪器设备的购置上有较大的投入。但从数据来看, 原值低的大型仪器设备开放率和利用率相对较低, 高等院校的仪器共享和利用率还有待提升。

我区的大型科学仪器共用协作网在管理部门的推动下, 近两年的使用量有了较大地提升, 共用协作网所吸纳和服务的仪器设备, 建议以通用型的大型科学仪器为主, 数据显示使用率高的设备其开放共享率往往会较高。除此以外, 我区还应积极督促和宣传大型科学仪器向社会开放。

建议在今后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联合评议工作中, 以本调查中的数据为参考, 做出更合理的购买建议, 以提高社会共享为主要目标, 向高原值的高端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倾斜, 减少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 节省财政资金。

摘要:本文通过对2009年至201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调查工作”所收集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统计数据进行基本的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促进大型科学仪器等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开放共享的政策建议。

注释

11.年有效工作机时=仪器设备必要的开机时间+测试时间+必要的后处理时间。

产业集群条件下技术创新的平台建设 第8篇

自1999年美国竞争力委员会提出创新平台概念以来,创新平台已成为一个热点的研究问题。关于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的概念,目前没有明确的、 统一的定义。要阐释专业技术创新平台这一概念, 必须先对国内外关于创新平台及技术创新平台等相关概念进行梳理。有代表性的定义有:美国竞争力委员会认为创新平台是指创新基础设施以及创新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1]

吴国林认为技术创新平台是某一区域中一系列共享要素的集合, 包括知识、信息、技术、人才、 政策及其相互关系。技术创新平台可以定义为:它是某一区域中一系列共享要素的集合,包括知识、 信息、技术、人才、政策及其相互联系。它包括物质性的公共设施与公共组织,以形成一个有利于提出原创性理念,进行研究开发,科技成果转化,收集创新信息,交流与扩散的共享平台,构建技术创新平台在于解决本区域或本行业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促进科技产业化。[2]

余忠、石德金等在分析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基础之上,以政府主导型、龙头企业主导型和行业协会主导型三种为主要构建模式,推进专业镇技术研发协作平台、科技中介服务平台、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建设。[3]

产业集群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和与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集聚体。[4]成熟的产业集群还能够形成整体创新能力,培育出区域品牌,使集群内每个企业都能够获利。因此,在产业集群条件下的技术创新平台建设问题具有其独特性。成熟的产业集群合作创新机制的形成和完善的配套服务网络能够形成整体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决定了其对技术路径的控制能力。[5]

戴卫明认为产业集群条件下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围绕某一特定产业的技术研究与开发的一些组织共同兴建的,满足产业集群内企业对技术需要的公共服务机构。以技术创新主体—— 技术创新中心为核心,通过资金流、信息流、 人才流与地方政府、集群内企业、集群内外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组成紧密联系的集合体。

二、技术创新平台的必要性

建设技术创新平台是弥补“市场失灵”、 集结创新资源和完善区域创新体系的需要。

(一)建设技术创新平台是弥补“市场失灵” 的需要

随着竞争的加剧,集群中的企业亟待在市场信息、技术提升、设备引进、人员培训等方面获得支持, 以实现升级的需要,这就产生了强大的制度创新需求。由于集群中的企业大多是民营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企业主素质相对较低,同时也由于创新的供给具有外部性和容易产生搭便车行为,难以完全通过市场机制自行解决,客观上需要地方政府的积极介入,即需要技术创新平台来协调。

(二)建设技术创新平台是集结创新资源的需要

矿产资源块状经济特色明显,块状经济的持久生命力依赖于集群创新水平。对于大多数县来说, 人才、资金、设备、技术等创新资源有限,并且常常集中在几个大企业集团中。受小农经济思想影响, 企业之间往往缺乏协作,使原本就有限的资源发挥不了应有作用。从企业个体来说,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逼迫其加速科技进步,但个体的力量又有限, 它们需要有这样一种机构能够帮助他们整合资源, 即刻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创新平台的建设正是基于上述两方面的情况,通过整合企业间的优势创新资源和企业以外的资金、智力资源,在带动企业提升创新能力的同时,实现铸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构建创新平台是完善区域创新体系的需要

区域创新体系是由企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公共研发平台、风险投资、产权交易、法律服务物流平台等共同组成的,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是技术依托,创新平台是联结体系各因素的重要媒介,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从当前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来看,创新平台是最为薄弱的一环。

区域创新体系主导产业是具有一定规模,能够充分发挥经济技术优势,以技术优势改变生产函数并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有强大的促进和带动作用的产业。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获得与新技术相关联的新的生产函数,能够实现“产业突破”是主导产业的显著特征之一。

三、技术创新平台及特点

产业集群条件下技术创新平台的四种模式分别为,政府推动型、企业运作型、行业协会主导型和专业化服务公司型。技术创新平台的功能具体从产品研发体系、信息化服务体系、质量检测体系、 融资担保体系和物流体系等进行分析。

(一)技术创新平台的几种模式

产业集群创新平台包括以下几个层次:实质是一定区域内(产业聚集区内)的一组具有共享性的制度性安排;主要目的是培育产业聚集区内的创新机制,激发区内各创新主体,尤其是企业的创新欲望;主体主要包括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政府部门;创新资源主要包括人才、资金、知识、信息这四个方面;接口与联系是指产业集群创新平台的各行为主体之间、各创新要素之间及各主体与要素之间形成的相互关系;产业集群创新平台必定是数字化与信息化的创新平台。

根据设立主体的不同,产业集群条件下技术创新平台可以分为四种模式(见图1)。

一是政府推动型。政府推动型是指由地方政府牵头组建技术创新中心,作为技术创新平台的核心部分,整合集群内企业、集群内外的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中介机构,共同组成技术创新平台,为集群内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服务。此外,政府部门应把创新平台视为准公共产品,通过制定扶持政策,提供有利于技术创新的良好环境。政府推动型的优点是:平台建立和运行所需的资金有保障,整合集群内外部资源的效率比较高,企业共享技术创新的成本比较低,技术研发成果推广比较快。

二是企业运作型。企业运作型是指一个大型企业出资创立技术创新中心,进行技术研发,为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服务。这类技术创新中心属于出资企业专属机构,其研发成果和服务供出资企业共享, 也可以有偿提供给其他企业。企业运作型的优点是: 研发与企业技术需求紧密结合,成果转化率高;管理机制灵活,工作效率高。

三是行业协会主导型。行业协会主导型是介于政府推动型与企业运作型之间的一种模式,[6]它同时具有另外两种模式的优点和缺点。行业协会主导型的创新中心中企业的参与程度比政府主导型高, 其研发成果与企业技术需求的结合程度比政府推动型高,官僚化程度也比政府推动型低,工作效率比较高。但由于行业协会是半官方组织,其经费由政府和企业共同承担,因此资金实力比政府推动型低。 由于集群中参加行业协会的企业比较多,行业协会主导型创新中心整合集群内资源的能力比企业运作型高,研发成果的共享程度也比较高。

四是专业化服务公司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专业化服务公司是产学研的纽带,是联结科技和经济的桥梁。其主体可以多样化,通过专业化服务公司将众多的企业和大学、研发机构联系起来,是提高创新效率、降低创新风险的一个重要途径。[7]

(二)技术创新平台的功能

本文以铸件产业为例,其技术创新平台主要是从服务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介绍,如图1所示,具体是从产品研发体系、信息化服务体系、质量检测体系、融资担保体系、物流体系等逐一分析。

1. 产品研发体系

产品研发体系主要是根据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由政府主导,依托于行业相关的高等院校、 科研院所及其他专业技术机构,建立官产学研合作平台。[8]官产学研合作平台是主体层面上的创新平台,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均是创新主体, 但就各创新主体的地位和作用而言,政府是创新的中心,企业是核心,而大学与科研机构则是重要保障。就产业集群官产学研合作平台的现状而言,要加强该平台建设,从宏观上必须改革现有的科技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官产学研合作机制;从微观上应该转变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观念,明确其创新的主体地位。政府微观协调功能的发挥有利于官产学研合作平台的建设。

铸件产业应该与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紧密地合作,加大集结国内铸件的技术成果和人才力度, 形成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紧密关系,既能在铸件园区内形成技术和人才的高地,又能促进科技成果的开发和转化。政府要真正确立企业创新的核心主体地位,进一步完善官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强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促使企业与公共科研机构进行紧密的联系;加强铸件企业间的合作,提高企业总体创新水平。[9]

2. 信息化服务体系

加大专业网站建设的力度,在网上发布相关政策法规和行业发展动态,为中小企业提供产品供求、 技术供求、资金供求、产权供求等信息,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项目库、技术成果转让库、闲置设备调剂库、人才库等各类信息库。以网络为载体,结合其他途径为中小企业提供法律、政策、生产经营和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建立面向社会、开放的信息服务体系。通过不断扩展中小企业信息平台的服务功能,增加信息量,提高信息实用性,既可以提高企业生产和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也可以为政府各部门、 服务机构、企业之间搭建一个信息有效沟通的桥梁, 从而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

要充分利用网络及计算机技术带来的便利,建立面向铸件产业的设计信息、资料库,为企业提供公共技术信息服务。同时,还要根据企业的共性技术需求,组织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开发远程设计服务程序,并通过会员制方式把程序提供给企业使用。这样,可以降低企业的软件购置及运行费用,为企业的产品创新做好技术及信息服务。[10]

3. 质量检测体系

质量就是效益,产品质量已成为一个企业在市场中立足的根本和发展的保证。但是对于那些相对分散的中小企业,由于其资金、实力等处于弱势, 尚不能生产高质量的铸件产品。而产业集群条件下的技术创新平台为其提供了向高质量产品跨越的平台。产业集群条件下的技术创新平台提高了整个产业的整体实力,使整个铸件产业可以充分享受大型企业的待遇,此外还降低了整个产业的成本。整个平台在检测和质量认证体系的构建上,技术创新平台专门设立一个铸件检测中心,整个产业都在其中享受待遇。通过该中心的科学权威的检测,一方面提高了铸件产品的竞争能力;另一方面强化了铸件产业带的质量意识,规范了企业质量管理,提高了企业的产品档次。为了提高铸件的可靠性、适用性, 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对铸件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铸件质量的概念主要包括:一是产品质量,即铸件满足用户要求的程度;或按其用途在使用中应取得的功效,这功效反映铸件结构特征、材质的工作特性和物理学特性的总和,是评价铸件质量水平和技术水平的基本指标。二是工程质量,指的是铸制毛坯和铸制零件的生产过程对产品质量的保证程度,即铸件在具体的使用条件下的可靠性。 这一指标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于其功效指标、稳定性、耐用性和工艺性等。

4. 融资担保体系

融资担保机构能为铸件行业技术创新提供支撑。积极引进融资担保机构,能为企业提供技术转让、科技信息、贷款融资等服务,解决中小铸件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产业集群条件下的技术创新平台为中小铸件企业的融资担保问题提供了一个平台—— 融资担保服务平台,有政府担保,企业的融资问题就会有保障。 发展融资信用担保、产权交易、股权质押、大型设备租赁、闲置设备调剂以及会计、审计、评估、律师等中介机构,为有条件的企业上市、发行债券提供咨询和辅导,为企业股权融资、租赁融资和产权转让提供服务,帮助中小企业提高融资能力。当前的一项重点任务是建立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包括制定风险补偿等优惠政策,引导社会资本进入; 整合现有担保机构,逐步形成政策性担保机构、商业性担保机构、互助性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

5. 物流体系

中小型企业迫切需要在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上发布共享信息,但由于企业物流信息化投资巨大, 企业没有能力独自承担建设物流信息系统。构建物流平台主要提供:第一,在线订车功能。货主或货代可以通过在线订车专栏,联系订车,订船,订飞机等。通过填写相关信息(包括货物信息、目的地信息、集装箱信息等),并将其发给相关公司,从而完成订车服务。第二,辅助服务功能。物流信息平台通过与银行、税务、海关等信息系统的连接, 为物流系统各方提供电子支付与结算、网上报税、 报关等服务功能。[11]

此外,还有其他体系均是技术创新平台为各企业提供提高竞争能力的平台。为科技创新创业型企业提供研发、中试生产以及政策、管理、法律、财务、融资、市场推广和培训等方面的服务。

四、结论

针对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的劣势,认为需要在产业集群的条件下,提供一个技术创新的平台,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针对技术创新的平台,本文阐述了四种模式,并对各个模式的特点进行简单的阐述。最后,对技术创新平台的具体功能进行详细的分析。当然,技术创新平台无论是功能还是其他方面还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摘要:对国内外关于创新平台及技术创新平台等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在产业集群的条件下阐述了建设技术创新平台的必要性,提出了四种技术创新平台的模式;针对技术创新平台的功能,以铸件产业为例,对技术创新平台的具体功能进行详细的阐述。

微平台在网络化条件下的应用前景 第9篇

1 微信平台的四个优势

微信平台的商业化进程一直是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其商业化的发展之所以得到如此多的关注,原因在于它具有巨大的商业化价值。微信平台的商业化进程已经开始推进,它的商业化价值,即主要优势主要体现在用户、行业、公司和产品四个方面。首当其冲的是微信平台拥有海量用户,它是微信平台商业化的坚实基础,也是任何一款产品商业化的价值基础。微信 /We-Chat( 微信海外版 ) 月活跃账户数达到2.719亿人的惊人数字,同时还以相当迅猛的速度增长,发展前景见好。其次,微信平台所处的行业正是目前移动互联网行业新的燃火点。再次,微信平台是由腾讯公司开发的一款应用程序,其技术能力和资源背景也是得到业内公认的。最后,微信平台是一款优秀的移动端产品,在其基础上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挖掘。

2 微信平台在网络化生活中的应用

微信公众平台是在增加宣传推广的受众人群范围,增强品牌关注度的基础上,同时增强用户对所接受信息的认同感,提升用户对平台的体验度。下面列举了微信平台在销售行业、公共服务业、监管部门、媒体行业等的具体应用。

2.1 微信平台在销售行业中的应用

微信平台的营销是随着微信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创新型的营销方式。它是一种点对点的营销手段,商家是通过微信平台将自己的产品相关信息发送给微信用户来推销自己。目前,在微信发布公共平台中,许多微博大号纷纷参与微信营销。包括京东商城、凡客诚品等一大批企业也都会员推广方式,开展微信营销。会员卡是通过扫描商家专属二维码获得的,再通过会员卡来享受商家提供的优惠特权。微信公众平台的推出是其正式涉足商业领域的重要标志,随着微信功能的扩展和丰富,微信平台在销售行业的应用将进入飞速发展的时代。

2.2 微信平台在公共服务业中的应用

微信推出免费公众平台后,使用这一平台,人们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实现和特定群体的图片、文字、语音、视频的全方位沟通与互动。在此基础上,微信平台在诸如学校、政府、银行、医院等公共服务行业中的应用也随之推广。以银行为例,招商银行首先推出了“微信银行”,其服务涵盖了业务办理、账户咨询、投资等。不仅实现了借记卡信用卡的账户查询、转账汇款等卡类业务,更可以实现贷款申请、办卡申请、网点查询和跨行资金归集等多种便捷服务。

2.3 微信平台在监管部门中的应用

监理部门根据自身需要创建综合办公微信平台。微信平台在监管部门的应用可以实现以下优势 :第一,微信平台使得信息传递更加高效快捷。监管部门可以利用微信平台,发送相关通知消息,以多种形式宣传监管的相关知识,达到教育员工,增强安全生产意识的效果。第二,微信平台使得上下沟通变得更加便捷。微信平台的搭建,为企业管理人员、基层监理人员和被监管人的交流提供平台和空间,缩短了三者间的距离,架起了上下沟通、相互理解的桥梁,为监管工作良性开展提供了空间。第三,微信平台有利于实时监管的实现。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微信平台获取现场监管人员传法的第一手实时情况报道和图片。在车辆的管控调度方面,需求用车人员可以利用微信提供第一手的路况消息,将电子地图等发送到司机手机。同时,监管部门根据行车时间和路况推出即时短信提醒,加强车辆安全管理,让司机更规范更安全地行驶在路上。

2.4 微信平台在媒体行业中的应用

随着微信的受众群体是增加,微信平台同电视媒体等的合作成为必然。央视率先开通“央视新闻”微信公共平台,当天即引发了将近十万的用户参与互动,体现出了微信的号召力。微信平台在电视媒体的应用方式主要包括 :屏幕显示二维码、主持人进行口头播报和网络宣传。使用微信平台应用于媒体行业既能提高受众的接受度以及认可度较高,还能够较快引发观众的关注和获得受众的较高期待。

3 微信平台在网络化生活中应用的不足及前景

微信平台在网络化生活中应用的不足首选是体现在用户方面。对于用户来说,微信平台的本质就是一款移动即时通讯应用。用户主要使用微信的目的是与朋友进行社交活动。而随着微信平台功能的丰富,用户是否愿意使用同一款应用完成各种需求还是未知数,怎样改变用户惯性使用习惯是目前微信平台面临的最大问题。其次是合作方的,大量的实体企业开始选择使用微信公众平台,它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服务客户展示自身品牌特色的平台。但是由于腾讯技术和开放性的问题,也限制了一些企业原始APP的调用,使得用户体验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第三是竞争者,微信平台因为其海量的用户量成为整个移动互联网行业内备受瞩目的应用,也受到各方的关注和警惕。电信与网易共同推出易信,新浪推出微米,阿里推出来往等都体现了业界看好这一行业。因此,微信平台一家独大也给竞争者带来相当大的压力。

业务基础平台怎么选? 第10篇

在互联网、云计算蓬勃发展的环境下,正在积极尝试业务、产品和服务创新的企业对IT的需求已经发生了明显转变,他们希望IT系统在提升效率、优化流程的同时,能够改变工作模式、增加用户体验,与其业务、市场、服务甚至运营管理深度融合。

IDC认为,中国宏观经济走入新常态发展阶段,互联网对传统行业原有的经营业态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因此传统行业客户纷纷寻求业务变革,互联网转型成为众多行业客户共同关注的焦点。互联网促使企业业务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驱动企业IT需要交付新价值,快速应对市场变化,助力企业业务创新,以此来支撑业务从前端到后台的全面变革与发展。

未来,所有企业都是技术驱动型的公司,IT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不再扮演辅助角色,更多的是主导作用,IT会越来越多地融入到产品与服务中去,而不仅仅是支撑企业的管理和运营,因此企业自有IT建设能力将会逐步加强。

越来越复杂的IT建设

除了互联网+,现在还有个炙手可热的词就是“工业4.0”。不同于早期的工业自动化,制造业在转型的过程中不再只涉及制造、销售、商业化这样一些流程,互联网+时代的工业4.0让制造业遇到了市场营销、销售服务、设计生产、管理决策、组织模式一整套的企业变革。

然而,传统的IT建设模式开发周期长、成本高,后续容易出现难于集成整合、运营监控等问题。

从IT交付价值的角度看,用户体验、业务持续创新和围绕数据产生的新的寻求,如何将这些企业业务在IT层面进行市场化,这些问题最终会落实到应用系统上来。

具体来看,IT应用面临着四方面挑战。

首先是标准化解决方案和用户深度定制间带来的挑战。不同行业情况不一样,同一行业不同客户情况也千差万别,业务模型不一样、发展思路不一样、组织架构不一样、商业模型不一样,这就导致一个标准化的解决方案无法适应所有客户。不同的客户会有针对自身特点的深度定制需求;

第二,是一劳永逸和快速适应变化带来的挑战。供应商自然很希望做出一个系统长期稳定运行,一个版本永远不要变,但事实证明这根本不现实。随着企业业务的变化和扩张,IT必须要快速适应业务需求的变化;

第三,来自数据孤岛的挑战。经过二十几年的信息化建设,国内大量应用相互独立、关系复杂,依附这些应用形成了很多数据孤岛,这种现状跟互联互通趋势相违背;

第四,应用系统分散带来的建设管理挑战。而未来趋势是统一技术路线,统一框架和集中管控。

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利用平台打造IT系统,以便快速响应市场与业务转型需求。

业务基础平台是什么?

在解释业务基础平台是什么之前,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它不是什么。

业务基础平台不是具体的行业应用,也不是传统的应用服务器,不是消息中间件,不是系统管理软件,更不是数据库。

业务基础平台是构建在IT基础设施和行业应用之间一个逻辑层次。是通过对业务的抽象和理解,梳理出来的由应用开发平台、应用支撑平台、监控运维平台构成的三位一体的有机统一软件平台。

从构成的角度来看,一方面业务基础平台贯穿了IT系统建设运营的全过程,能够覆盖整个软件生命周期,确保产品的设计与开发的一致性;第二个方面,平台会内置标准化的技术框架和开发规范,能够屏蔽技术架构的复杂性,使平台的使用者可以专注前端的业务具体实现;第三,软件工程相关的开发人员、测试人员、运维人员等基于统一的平台和规范能够共同协作完成业务系统的建设和运维工作;最后一个层面,除了基础功能之外,业务基础平台一定要聚合行业用户通用的一些属性和组件,通过积木拼装的方式,能够实现不同行业快速的开发、快速的迭代,这是整个业务基础平台重要的特性。

如何跨过“两山加一河”

如果把业务基础平台比作即将到达的一座山,那么,企业的IT运行现状就是脚下的这座山,而在两座山中间还有一条河,这是平台导入之前需要做的IT准备工作。只有完成了下山、过河、上山的过程,才能实现基础业务平台的导入。

下山区主要对现有一些存在问题的IT系统进行改造,比如,对烟囱式或者竖井式的IT系统进行改造。过河区是平台导入前IT预处理或者准备工作,爬山区可以借助平台产品组合,帮助企业按照新的建设思路,把所有的产品或项目构建在一个业务基础平台之上。

东软集团平台产品事业本部基础软件事业部总经理纪勇表示,平台的实施过程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以东软为例,他们在帮助客户导入平台之前,会进行系统解耦,以资产化为目标重新梳理业务系统,同时完成技术统一;其次,帮助客户进行组织、流程及相关规范的重构和建立;最后是基于东软平台产品Unieap和Saca,构建符合企业自身发展需求的IT平台。

早在2007年,东软帮助美国著名制造商波音公司做咨询项目。当时,波音公司有2000多个业务系统,如果想查询所有系统里的物料使用情况和销售数据,这个简单工作变得非常难。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一种后果,这一种现象到底隐藏什么?

经过东软的调研发现,波音公司这2000多个系统一共用到20多种开发语言,而且其中任何一个系统里面都用到了4~5种开发语言。这么复杂的技术路线之下,不仅波音公司的技术人员难于学习和掌握问题,即使对供应商而言,因为每个供应商都熟悉不同技术,一旦一个供应商出了问题,不可能在极短时间内迅速找到其他供应商加以补足。这样背景下,面临的是开发效率极低的现状。

为了能够达到一个理想的IT的建设目标,首先要做的是什么工作?

要帮助波音公司“下山”,解决他们遇到的那些有挑战性的实际的问题。系统耦合度比较高要通过系统解耦解决,统一技术路线,通过组建复用形式提升整个开发效率。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工作做完之后就可以导入平台产品。实际上企业还会面临一些问题,比如内部IT管理,原来IT管理方式是按照业务系统管理,有人力资源的IT小组、有供应链系统的IT小组、有销售管理的小组。这样组织单元在基于平台模式的研发之下,实际已经满足不了研发需求。更适合的IT管理方式应该是按照软件全生命周期来划分。

再比如数据的统一。有的企业A系统里面对于原材料编码是四位数,B系统里面又采用八位数,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想要写一个统一查询语句是不可能把“相同类型的原材料到底有多少”这样的一个数量统计清楚的。所以,在这样背景之下,还需要通过制定统一技术标准进一步做好平台导入准备。

这些工作就像是河里的暗礁,只有通过优化组织、梳理过程、建立规范,提升整个交付能力这些手段,才能把这些“暗礁”除掉。

这些工作做完之后,就可以开始“爬山”了,也就是平台产品的正式导入。在正式导入之前都是在帮助企业梳理内部研发存在的问题的阶段。

选业务基础平台,看准这六点

业务基础平台有这么多好处,那么,这么好的东西怎么选呢?以下六大核心能力不妨参考一下。

首先是软件全生命周期支撑能力。只有增强软件全生命周期的支撑能力,才能为不同的业务系统开发提供最好的支撑;

第二,一定要具有开放的定制能力。这一点特别重要,特别是在中国市场。整个中国市场业务快速变化的需求,要求业务基础平台一定要具有标准组件开放能力,此外还要能配合企业个性化需求,有定制能力;

第三,适应前沿技术发展趋势的能力,这将会影响到未来这些技术如何能够适应业务基础平台。以自然接口为例,现在我们还在键盘、鼠标上使用触摸技术,不排除未来可以实现体感操作。或许Google眼镜可以应用于仓储的管理,管理人员戴着眼镜就可以看到下一个仓储货架上产品是什么,交互能力、自然接口能力就变得很重要;

第四,软件业务资产沉淀能力。模块的沉淀最后会成为企业的软件资产,IT资产的复用可以大大节约成本;

第五,DevOps支撑能力。DevOps是软件开发、运维和质量保证三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和集成所采用的流程、方法和体系的一个集合。DevOps是一个很好的开放规范流程,可以集质量开发、运营于一体,更好地适应未来企业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实现快速迭代。

第六,厂商的专业服务能力。任何一个产品、任何一个服务,抑或任何一个平台,都需要厂商有非常专业的服务能力。特别是在初期,如果平台应用不好,很可能后续这个产品和服务就是一个失败的案例。面对复杂的企业流程,包括培训在内的专业服务能力非常重要。

“两山一河”是什么?如何“下山”、“过河”,再“爬山”?企业在选择平台产品时应该注意什么?

上一篇:大直径立井下一篇:SYB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