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教学分类教学

2024-06-28

模块教学分类教学(精选7篇)

模块教学分类教学 第1篇

当前, 高职模具专业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 与我们职业教育“对接产业、工学结合、提高质量”的教育目标和方向还有的差距, 培养的学生不能迅速的融入社会, 不能很快的适应自己的工作, 不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需要。因此, 我们对现有教学与培养模式入手进行研究、改革, 通过实践, 建立一个适应企业要求的基于模具设计与加工的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模块式的教学模式。

一、目前专业课程的课程设计

目前, 我们的高职模具教学模式还是老套的中专教育或者是基础教育的模式, 在专业课程设计方面采用本科或基础教育模式编著的教材, 按部就班的进行。课程设计明显重理论, 轻实践。理论性教学课时多;枯燥的理论科目繁多, 复杂难懂, 提不高学生的兴趣;没有突出重点, 没有突出高职教育“实用”、“够用”之目的;在专业课程设计与实践教学方面更没有强调和突出基于工作过程的特色, 与模具设计及加工的工作过程对接, 因此学生的能力方面的培养有先天不足。

二、专业模块体系建立与分析

由于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有着本质区别:前者培养目标是一线岗位上的员工, 或者说是培养“能工巧匠”;后者着眼于培养“学究型人才”, 或者说是“知识分子”。这就决定了职业教育教学目标、重点、方式与普通高等教育有很大的差异。因此,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面向市场的高技能的职业人, 不是面向考场的博学的读书人, 也就是说我们高职学生要掌握适度理论知识前提下, 注重对技术应用的掌握。由此, 从高职模具专业学生技能入手, 兼顾学生就业面, 确立如下几个方面核心能力:机械制造基本技能;普通切削加工;机械设计;普/特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冷冲模设计与制造;塑料模设计与制造。

基于高职模具专业学生能力的要求, 遵循模具专业自身的教学目的及专业的特点, 采取“实用主义”的策略, 理论够用就行的原则, 对高职模具专业设置了六个专业模块, 即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软件操作与应用, 模具制造基本技术, 模具数控加工技术, 冷冲压模设计与制造, 塑料模设计与制造, 毕业设计等。

1.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软件操作与应用

该模块要求学生掌握模具三维建模, 后置处理, NC加工等操作技能。用PRO/E、UG、CAXA等建模, 用Master CAM、CAXA制造工程师、UG等加工, 学生必须掌握其中一个建模和一个加工方面的软件, 才能完成能力目标考核的内容。该模块的学制设置在一年级二期, 并在技能考证时强化训练, 提升应用水平和能力。

2. 模具制造基本技术

模具制造基本技术是模具数控加工技术的基础, 它含模具制造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 如机械设计、模具钳工工艺学、模具材料与热处理、互换性原理与技术测量、模具制造工艺与设备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有普通机床的操作与使用、刀具刃磨、工量夹具的使用以及模具钳工。因此, 在教学中重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着力抓好一年级二期金工实习和二年级一期技能考证等实践环节。

3. 模具数控加工技术

模具数控加工技术是模具专业人才能力培养见基本功的一个重要模块, 考察学生对加工中心 (或数控铣) 、电火花成型机、电火花线切割等数控机床的操作熟练程度和加工零件的质量保证能力。所以, 在二年级一期, 在能力培养过程中, 把握专业实训, 强化技能考证。

4. 冷冲模设计与制造和塑料模设计与制造

冷冲压模和塑料模是目前模具行业中两类重要模具, 其设计与制造是模具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二年级开设这两课程, 在老师的指导下, 用工厂的管理模式要求, 让学生通过两课程设计、专业技能的实习, 亲自动手系统的、完整的设计和制造一两付典型模具, 加深领会和掌握模具设计的要点、生产的工艺, 更熟练的操作设备, 确保学生具备应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5. 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安排在学生毕业实习时同时进行, 毕业设计课题最好来自于生产现场, 设计成果能付诸于实际, 在实践中发现问题, 减少学生在以后工作中的出错几率, 同时也是专业教学持续改进的重要依据。三年高职模具专业学生的毕业实习安排一年时间,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工厂中得到更好的生产锻炼, 夯实理论基础知识, 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和现场问题的处理能力。

三、专业模块实施路线和要点

从专业模块建立到能力目标的落实, 要重在于实践, 重点抓好金工实习、技能考证、塑料模和冷冲模课程设计、数控技术专业实训、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性环节。因此, 教学实施要点有:

1. 能力分析、教学设计与课程开发

在专项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划分多组专项能力模块, 将每一模块内的知识、技能、工作态度按顺序排列, 将各模块排出顺序并认定核心课程, 写出课程大纲。设计每个教学模块的教学目标、内容体系、基本环境、内容组织、开发模块课程课件和教材。

2. 教学实施

包括实现教学目的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在模块化课程教学中, 教师是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负责按各工作任务提供学习资源, 编制模块化课程的学习指南, 并给学生注入信心, 不断对学生的成就进行评定和鼓励, 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对自己负责, 边做边学, 按学习指南的要求完成学习后, 先按考核标准进行自我评价或相互批评, 认为达到要求后, 再由教师、现场专家评定。

3. 切实做好“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最好用企业实际生产产品, 学生完成设计时, 既较好运用和强化了所学知识, 是一项综合知识的检验, 又能使学生所设计的东西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拿到企业去不需作太多的修改就能生产出成品。

4. 认真落实“三实习”

(1) 金工实习

金工实习基于模具加工的工作过程, 重在车、铣、刨、磨、钳、焊等工种, 及测量工具的使用。选用模具零部件, 进行实训, 使学生机对加工方法和加工工艺有一定的了解, 掌握钳工修配基本技能。

(2) 专业实训

专业实习时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设计、制造和装配一两付典型的冷冲压模具和塑料模具, 让学生主要学习电加工、NC加工、精密测量、模具装配和调试等技术, 掌握现代模具制造的特点。

(3) 毕业实习

充分利用校企合作成果, 将学生的毕业实习安排至工作单位。使学生尽早熟悉企业运作模式、认识新工艺和设备、了解模具行业前沿信息, 达到职业教育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目的。三年制的学生安排一年的实训时间, 学生在能更好地与社会接轨, 提高学生就业的能力。

摘要:模块式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新教学模式, 涉及的面广、线长。本文探讨分析了目前教学模式的不足, 从高职模具专业能力要求入手, 研究与建立了创新型的模块化教学模式的专业模块, 并对专业模块实施路线和要点作简要剖析。

关键词:高职模具,模块式教学,专业模块

参考文献

[1]高鸿庭.模具制造工[M].北京,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4年11月第1版.

[2]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年6月第1版.

[3]邓泽民, 陈庆合.职业教育课程设计[M].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6年7月第1版.

模块教学分类教学 第2篇

关键词: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块教学,学习评价,研究

一、问题提出

高中体育与健康模块教学 (以下简称模块教学) 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是许多高中体育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 为突破这一难题, 课题组从评价管理、评价内容、评价等级、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实验与研讨, 强调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 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互补, 体现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和评价内容的多样性, 优化评价的激励功能, 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二、研究方法与对象

1.文献资料法

查阅《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福建省教育厅颁布的关于《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模块学习评价与学分认定实施意见 (试行) 》等相关文献与资料, 为建立评价方案、加强评价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2.访谈法

实验过程中, 对模块教学学习评价中的评价管理、评价内容、评价方法等若干问题, 通过对专家的访谈和课题组老师的研讨, 研究其对策与措施, 并在实验中加于完善。

3.实验法

课题立项以来, 在厦门市禾山中学高一、高二、高三实验班实施, 经过多年来的实践、研讨、修订, 逐渐形成该评价方案。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 研究结果

建立一套以《高中体育与健康模块教学学生学习评价表》 (见附表) 为主体, 以《学生模块修习成绩认定登记表》 (个人与模块班共两种表格) (略) 为两翼的模块教学的评价方案。

1. 评价管理

以《高中体育与健康模块教学学生学习评价表》为总体管理模式。其一, 加强行政班级学生自然情况管理, 例如, 行政班学生姓名、座号、性别, 及每生每次参加模块学习详细情况;其二, 将该表建立在“Excel工作簿”中, 利用“Excel”的“排序 (S) ”功能, 对各模块班级学生进行归类, 方便任课教师提取模块班学生名单;其三, 学生模块学习的总体评价, 包括修习情况、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师评以及获得学分情况等, 同时利用“Excel工作簿”中的“冻结窗口 (F) ”方便各模块评价成绩的录入;其四, 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在教师的指导下, 由小组长主持, 依据参照值进行评定, 教师对自评、互评的结果及时进行总结, 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2. 评价内容

修习课时、过程评价、模块考核。

3. 评价等级与参照值

(1) 评价等级

优 (A) 80~100分, 良 (B) 70~79分, 合格 (C) 60~69分, 不合格 (D) 60分以下。

(2) 参照值

(1) 修习课时

优:不迟到、不早退、不缺课、出满勤, 表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

良:偶尔有迟到、早退或缺课现象, 但主观上表现出积极改进的态度。

合格:有迟到、早退或缺课现象, 缺课在3课时以内 (含3课时) 。

不合格:迟到、早退或缺课常有发生, 缺课累计在3课时以上。

(2) 过程评价

优:表现出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 积极参与各项体育活动, 体验与感受体育活动带来的酸甜苦辣, 善于与同学和老师沟通, 关心集体, 帮助同学, 表现出良好的协作精神与意志品质, 自信心十足, 有良好的锻炼习惯和健康行为, 利用课余时间进一步拓展自己的体育知识。

良:学习态度较为乐观, 能参加各项体育活动, 对体育活动带来的酸甜苦辣尚能接受, 能与同学和老师沟通、能关心集体, 帮助同学, 能与同学相互协作, 有一定的意志品质和自信心, 有较好的锻炼习惯和健康行为, 能利用课余时间进一步拓展自己的体育知识。

合格:学习态度尚能端正, 能参加体育活动, 但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 与同学和老师沟通、交流较少, 关心集体不够, 帮助同学、与同学相处一般, 协作能力与自信心有待提高, 锻炼习惯和健康行为尚待养成, 希望能利用课余时间拓展自己的体育知识。

不合格: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不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吃苦能力较差, 不善于与同学和老师沟通, 对班集体、同学不够关心, 不能与同学较好地相处, 缺乏协作能力与自信心, 锻炼习惯和健康行为较差, 对拓展自己的体育知识漠不关心。

(3) 模块考核———技能、体能

技能:考查学生在模块学习中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 根据各模块的学习内容, 进行一至二项的考核, 考核等级参照如下。

优:运动技能掌握良好, 动作协调连贯, 基本功扎实, 进步显著, 富有感染力, 善于利用自己的所长帮助同学, 带领同学一起进步, 得到同学的高度赞赏。

良:运动技能掌握较好, 动作较为协调连贯, 具备一定的基本功, 有明显的进步, 富有感染力, 能利用自己的所长帮助同学, 带动同学一起进步, 得到同学的较好评价。

合格:运动技能掌握一般, 动作不够协调, 基本功有待提高, 进步不够明显, 缺乏感染力, 与同学互动不够, 运动技能有待提高。

不合格:运动技能掌握较差, 动作不够协调连贯, 基本功缺乏, 进步不明显, 缺乏与同学互动和交流, 运动技能有待较大的提高。

体能:根据各模块的学习内容, 进行一至二项体能的考核, 评分标准主要参照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来执行。

为了切合学生的需求, 优化评价的激励功能, 可将技能与体能考核设置为必测与选测, 让学生有选择的余地, 体现评价的严肃性与针对性,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激发学生的个性发展, 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4. 评价方法———自评、互评、师评、考核、总评、模块学分认定

自评、互评、师评:主要体现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 通过自我评价, 让学生了解自我, 解剖自己;从互评中, 增进了解, 促进沟通, 提高合作能力, 体现评价的客观性;教师的评价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看到学生闪光的一面, 多鼓励, 常激励, 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考核:技能和体能主要采取考核的形式进行, 参照评价等级和评分标准确定学生成绩。

总评 (均分) :根据各评价内容的分项得分, 计算出均分, 依据均分, 得出等级。

模块学分认定:学生必须在修习课时、过程评价、模块考核中, 都获得合格或合格以上的等级, 方可获得该模块学分。模块学分由教师评定, 教研组核实, 教务处审核认定。

(二) 结果分析

1. 修习课时

高中模块教学是在打破行政班界限, 根据学生的选项组成新的模块教学班级, 每次模块班级的组合, 生源都会出现新的变化。因此, 加强修习课时的评价, 就成为对学生动态管理的有效方法, 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遵纪守法、自律、自纠、自尊能力。

2. 过程评价———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参与与体验、协作与沟通、健康行为、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评价应树立一个正确的导向目标, 以培养学生良好情感、学习态度和坚定的意志品质为基本出发点, 以激发学生乐学、好学、积极向上、善于协作为目的, 启迪学生良好的道德取向和价值观, 懂得感恩, 懂得回报, 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朝着良好方向发展。

参与与体验:运动参与是模块教学评价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学生只有在参与中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 才能从中激发体育运动的热情, 逐渐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协作与沟通:体现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的“社会适应”目标, 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处事的人生哲理, 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爱护他人、帮助他人、理解他人的健康心理。

健康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行为是体育与健康教学中义不容辞的职责, 尤其在高中阶段, 男生抽烟、酗酒偶有发生, 女生不适时的化妆打扮也有其数, 把健康行为纳入评价之中, 对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帮助。

动手能力:体现模块教学的拓展部分, 是教学的延续。例如, 课后布置收集相关资料和课余锻炼作业, 对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拓展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等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 模块考核———技能、体能

运动技能与体能是完成体育运动的基础, 是实现运动感受的基石。发展了学生的运动技能与体能, 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学习灵感, 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四、结论与建议

该评价方案是经过多年的课题实验逐步摸索而成的, 着实对模块教学的评价管理、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过程、学分认定等方面加强研讨, 制订了一套高中模块学习评价方案, 对一线教师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但并不是唯一的结果。建议上级主管行政部门牵头, 联合其他地市学校共同研究, 一起解决高中模块教学中学生学习评价的瓶颈问题, 为高中体育模块教学健康有序的发展共同努力, 制订出更确实可行和行之有效的高中体育模块学习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05.

[2]《走进新课程》丛书编委会,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实验) 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

[3]魏国栋, 吕达, 丁朝蓬.新课程评价的理念与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06.

[4]钟启泉, 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08.

MAYA的模块教学 第3篇

关键词:建模,材质,灯光,渲染,动画,模块

三维动画是借助电脑技术充分展示个人想象力和艺术才能的新天地, 它是艺术和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近年来, 随着技术的进步, 三维动画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 如影视特技、商业广告、游戏、计算机辅助教育等领域等。

三维动画当今主流的制作软件是MAYA, 它在此领域中几乎形成了垄断地位。Alias/Wavefront推出的MAYA是新一代的具有全新架构的动画软件。蕴涵着巨大的不可思意的能量。所以, MAYA也被广泛应用于教学之中, 下面就介绍一下MAYA的主要教学模块与其功能。

1 MAYA教学的模块一:建模

建模主要包括动画造型建立, 场景建立和道具。建模是Maya动画制作的基础。常用的三维动画软件都有自己独立的建模系统, 另外还有一些专门的建模软件。Maya中的模型全是由点、线、面所构成, 因而动画模型的布线一定要合理、均匀, 即线与线的距离要等长, 线与线最好是平行的。另外模型的比例要符合实际。就Maya来说, 它包含了大多数三维软件所拥有的建模方法, 包括: (1) NURBS建模, (2) 多边形建模, (3) 细分建模, (4) 雕刻建模。

1.1 NURBS建模

NURBS建模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建模技术, 其表面是由一系列曲线和控制点确定的, 编辑根据使用的表面或曲线的类型而有所不同, NURBS曲线可以由定位点或CV确定, 定位点和节点类似, 它位于曲线上, 并直接控制着曲线的形状。CV点实际上不是正好在曲线上, 而是属于栅格的一部分, 它的作用像磁铁一样当你在曲线附近移动CV时, CV就推拉曲线。CV的点控制着曲线上的点的响应。所有的CV都有既可以静态编辑, 也可以动态编辑的点。NURBS建模好处是具有多边形方法的建模及编辑的灵活性。

1.2 多边形建模

多边形建模是出现时间最早, 并且使用最广泛、最易被掌握的建模方法。它是由三角形和四边形的面拼接而成的, 每个“面”有小同的尺寸和力向, 通过排列这些面, 可以用非常简单的方法建立起非常复杂的三维模型。几乎所有模型都可以使用多边形建模的方法来实现。但是, 多边形建模也有不足, 当表现细节过多时, 随着面数的增加, 电脑运行速度也会显著下降, 而且一个很小的变化就需要很多的修改。

1.3 细分建模

细分建模吸取了NURBS和Polygon两种建模方法的技术优势, 不但拥有多边形建模的灵活多变的强大功能, 而且还能象NURBS模型一样保持模型的圆滑。对多边形进行多次细分, 从而达到光滑细腻的效果, 也就是说可以对局部区域的多边形进行细分, 并能控制模型的渲染精度, 是多边形建模的强有力的升级, 但是细分技术出现的较晚, 虽然其功能强大, 但现在角色建模中还是以多边形的方法居多。

1.4 雕刻建模

MAYA软件有独创的雕刻建模, 直接使用雕刻刀工具对表面进行雕刻, 是建模过程更加形象化, 就象在做泥塑一样。MAYA同时还独创了立体绘图技术, 可以在模型表面直接绘制三维物体, 如羽毛、胡须、头发、草等。

2 MAYA教学的模块二:材质、灯光、渲染

2.1 材质

MAYA提供了丰富的材质节点。材质中比较重要的是绘制贴图, 贴图设计是整个动画制作过程中最具挑战性的, 也是最容易使制作人员获得成就感的。前面只是指定了模型属于哪种物质, 而具体的一些特征很难通过材质来完成的。比方说, 服饰上的花纹, 物体表面的一些擦横痕等。这时我们就要通过从MAYA中导出物体原UV坐标, 然后在Photoshop等绘图软件中绘制出来, 再赋予该物体。在制作贴图时, 要尽可能详细的描述出你所设计地物体的表面特征与细节比方说色彩的表现明暗的表现。

2.2 灯光

灯光是MAYA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可以说没有灯光就没有渲染, 有了灯光才会有形体的质感表现, MAYA中的灯光能充分表现现实世界中的各种灯光效果, 渲染出模拟世界的美丽画面。合理布置灯光是相当重要的。场景中需用多个灯光的配合才行, 在MAYA中, 有不同的灯光组合, 每种灯的功能又各有特色, 比如:环境灯 (Ambient light) 主要表现模拟世界的四周光效, 方向灯 (Direction light) 则能体现出光源的方向等等。

2.3 渲染

在3D制作过程中, 渲染是其中最重要的阶段。渲染, 英文为RENDER, 以前也有人译为“着色”。渲染的过程就是将组成图片的N个像素按照场景中模型、灯光和材质要求一一填上颜色。它的工作过程就是:场景数据———坐标转换———计算消隐面———计算可见面颜色。

3 MAYA教学的模块三:动画

前面的工作都做好后, 就是动画了。动画的本质就是动作的变化。动画的基础就是时间与空间的控制。用MAYA制作动画, 我们可以利用多元素, 如模型位置、动作, 灯光, 场景等变化。在调节动画时一定要注意动画速度的处理, 理论上来看, 动画中完成的变化过程要比真实世界中的变化过程短, 这是动画速度处理的特点。

三维高级人物动画特性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可储存, 可重新排序的多种变形工具;二是一整套用以精确控制人物动画的反向运动学工具;三是基于若干融合形态 (lend shapes) 面部表情动画控制;四是一整套皮肤工具;五是对人物任一属性的细微表情控制;六是内置运输和捕捉支持;七是集成声音同步;八是模型上的缝合曲面, 即使是再复杂的变形动画中也保持连续性。我们可以用MAYA把微妙的表情及动作赋予数字角色, 就好像是在指导一批真正的演员。

由此可见, 制作动画不是一个简单的熟悉软件的问题, 而包含了多种学科。另外,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络等新技术、新媒体的发展, CG正以特有的艺术形式在许多领域广泛应用, 技术已经成为实现艺术视觉化的一种手段。想要有高水平的动画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技艺双修是对现代设计师和动画师的一种挑战, 时代的发展需要更多有项目规划能力和创作能力的“设计型人才”, 而不是只会软件操作和纯技术面的“工匠”。

参考文献

[1]冯文.孙立军.动画艺术概论[M].海洋出版社, 2007

[2]吕新欣.MAYA高级角色动画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浅析中学体育模块教学 第4篇

一、模块教学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结合中学体育教学中对于模块教学方式的应用情况, 主要表现为模块教学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应用实现的时间比较早, 但是, 对于模块教学的应用并不是非常广泛。根据相关研究统计显示, 中学体育教学中对于模块教学方式的应用最早出现在上世纪, 同时, 模块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发展推动下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中学体育学科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 不仅包含的课程内容形式越来越多样化, 而且范围也更加广泛, 与传统的体育课程相比, 所包含的功能与价值也更多, 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促进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 新课程标准下, 中学体育课程形式多样以及广泛丰富的课程内容, 有利于学生通过多形式运动来增强自身的体质, 同时能够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课堂的兴趣, 发挥自己的运动特长, 实现学生体育技能与体育素质的提升。结合上述模块教学的特征优势, 应用模块教学方式开展中学体育教学, 则不仅能够丰富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内容, 避免体育课堂教学的单一性, 还有利于促进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朝着综合多样和开放独立的方向发展。

二、模块教学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一) 模块教学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结合上述模块教学的特征优势, 应用模块教学方式开展中学体育教学, 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 应用模块教学方式开展中学体育教学时, 应注意改进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 在新课程标准要求指导下, 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与精神。这就要求在中学体育教学开展过程中, 首先要对于体育学科内容含义进行全面的掌握和理解, 注意掌握体育课程中包含的基本思想和教学理念, 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 除了需要指导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基本技巧以及技能进行掌握以外, 还需要拓展学生课外运动与知识范围, 在帮助学生树立良好体育运动锻炼习惯的同时, 自主的选择适合自身的体育运动进行重点训练和培养发展, 以从体育运动和训练过程中掌握其中的乐趣, 建立起对体育学科的学习兴趣。

其次, 应用模块教学开展中学体育教学, 还应注意通过对于学生自主学习环境改善,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性学习习惯。随着新课程要求标准的提出, 为了推进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 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精神逐渐成为多数学校追求的教学目标, 但是, 一些学校虽然提出了学生自主性学习精神培养的目标, 但是并没有落到实处, 并且由于在各种因素的作用影响, 学生自主性学习环境受到很大的不良影响, 导致学生学习中被动选择的成份比较多。比如, 由于受到国家体育训练相关规定的影响, 体育教学开展中部分学生在进行体育训练项目选择过程中, 受到学分影响多会选择运动训练量比较大的体育项目, 影响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针对这种情况, 在新课程要求标准下, 中学体育教学开展在引进模块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应用过程中, 注意进行学生自主性学习环境营造, 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能力。

再次, 应用模块教学方式进行中学体育教学的开展, 还应注意通过主体引导的形式, 对于学生体育潜能进行挖掘和培养, 以提升中学体育教学质量与效果, 促进中学体育教学的发展。通过主体引导进行学生体育潜能的发掘, 要求在体育运动训练开展过程中, 在向学生进行体育运动训练知识教育的同时, 引导学生掌握不同的运动训练技巧和方法, 领悟不同体育运动训练项目的益处, 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 选择合适的运动训练项目, 以培养学生的运动训练兴趣, 实现对于学生体育技能和素质的培养提升。

最后, 应用模块教学方式进行体育运动训练教学开展, 还需要注意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 应用多元化评价进行学生学习评价, 以保证对于学生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帮助学生实现全面的发展与提升。

(二) 模块教学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的思考

应用模块教学方式开展中学体育教学, 需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首先, 应注意模块化教学不是纯技能化的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下, 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 传统教学模式逐渐被符合新课程标准精神的教学方式所取代, 除了不能够满足新时期教学发展的需求外, 还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带有较为浓厚的竞技性特征, 导致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受到遏制, 影响教学效果以及学生个性能力的培养。而新课程标准注重以学生兴趣以及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而模块教学虽然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以及改革精神, 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学手段的影响, 因此, 新颖并且具有创意的教学手段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的有效因素。其次, 应用模块教学进行中学体育教学开展, 还需要注意模块教学内容之间的搭配要合理。模块教学对于学生体育学习方面虽然有着明确的要求, 但是在模块选项的具体内容方面并没有明确要求, 因此, 一方面对于学生学习选择提供了较大的自由性和空间, 但也极容易造成内容选择不合理, 影响教学质量与效果, 应予以关注。

结束语

总之, 模块教学作为新课程改革推动下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 在中学体育教学应用中具有较为突出的特征优势, 进行中学体育模块教学分析, 有利于推进中学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颜庆.贵州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探讨——基于贵州省高中体育模块教学的需求[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3 (4) .

[2]陈文斌, 林明好, 颜能志, 贺勇胜.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模块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模块教学学生学习评价的对策[J].新课程?上旬, 2013 (8) .

《模块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第5篇

一、模块教学的主要特点

1.模块教学体现了教学的互动性

模块教学始终把学生的需要放在第一位, 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主要是帮助学生明确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需要学习什么, 帮助学生安排适宜的学习材料和活动情境, 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学习目标。要把教师的有效指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结合起来, 也要避免教师撒手不管的错误倾向。

2.模块教学强调学生学习的个性化

模块教学承认学生个体差异的客观性, 树立起“尊重差异, 追求个性, 宽容另类”的现代教学观念, 大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它有意识地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学习和展现自己的机会, 给后进生特别的关注,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分享到探求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

3.模块教学具有很强的灵活性

一个模块可以是一个单元的知识, 可以是几个单元的组合, 也可以是一本书的整合。从小的方面说, 可以是一节课、一个小的学习点。大的模块由小模块组成, 大的模块可以组成更大的模块, 一环套一环。这样的设计便于教学, 也便于学生反馈。学生由学期末的反馈变成模块的反馈, 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进展, 对学生进行更有效的指导。

二、模块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1.“二合一”模块教学

绍兴地区的体育新课程改革能取得初步的成功与当地的深厚的文化与体育底蕴是分不开的, 尤其是有一批优秀的体育工作者。所谓“二合一”是指:把传统的单元与课时两种教学计划合二为一, 形成模块教学方案。在确定每个项目模块学习目标及其统领下, 对模块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评价等方面进行相对完整的架构, 力求体现教学的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2.模块教学方案的基本元素建构

3.我校必修与选修的模块设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学生将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 加深对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学会体育学习及其评价, 增强体育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 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 增强人际交往技能和团队意识;具有健康素养, 塑造健康体魄, 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社会责任感, 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根据本课程这一总目标, 确定了我校课程教学模块内容。

(1) 必修模块内容

①田径:

快速跑3课时、中长跑4课时、接力跑3课时、跳高 (介绍) 2课时、三级跳远4课时、铅球 (介绍) 2课时, 合计18课时, 在高一年级集中完成。

②健康教育:

第一章:自觉参与和科学锻炼2课时

第二章:促进身体健康5课时

第三章:促进心理健康5课时

第四章:培养社会适应能力3课时

第五章:奥林匹克运动2课时

第六章: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1课时 合计:18课时

(2) 选修模块内容安排

①选项内容:

在尽可能挖掘体育资源的前提下, 根据我校现有条件, 新学年可供学生选项的内容有篮球、足球、软式排球与气排球、乒乓球、羽毛球 (女) 、武术、体操与健美操。

②选项内容安排:

确定每个模块 (项目) 为18课时, 高中三年设置为水平五。

高一年级:制定单元教学计划1、单元教学计划2、单元教学计划3;

高二年级:制定单元教学计划1、单元教学计划2、单元教学计划3、单元教学计划4;

高三年级:制定单元教学计划1、单元教学计划2、单元教学计划3。

如:高一年级篮球:

单元教学计划1:主题:基本技术 (18课时)

单元教学计划2:主题:基本技术、战术 (18课时)

单元教学计划3:主题:基本技术、战术、裁判能力培养 (18课时)

(3) 课外选项计划

学校成立课外讲座、校本课程体育俱乐部及学校各项运动队, 鼓励有体育兴趣和爱好的学生在完成11个必修学分的基础上, 修得更多的学分。凡参加上述组织的活动满18课时可得到1个学分。

(4) 模块教学在教学中应注意的事项

①量的把握

它主要是指模块教材的容量控制。模块教学是通过一定的时间来实现教学目标, 而这一有限时间 (通常为一学期) , 除了必要的讲授外, 还要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学习、消化。故而, 一个模块的内容不能超量, 但也不能不足量, 量的大小要恰到好处, 大到充实、饱满, 小到精炼、实在。因此, 一定要控制好模块教材的容量, 并抓住模块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才能体现体育与健康教育的魅力所在。

②质的把握

它主要是指模块教材的难度系数控制。模块教材既不可过高过难, 也不可太容易操作,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 知识的难度系数稍高于学生的接受能力系数, 教学才有感召力。正如美国的教育家克伯屈所说的:“学习太容易是一种危险。”教学难度系数太小, 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极易涣散注意力, 从而放松警惕, 诱发伤害事故;难度系数太高, 超出大纲的要求, 脱离学生的实际水平, 学生又会望而却步, 丧失信心, 无法体验到体育所带来的情趣。因而, 模块教材的选择应有一定的层次性、科学性, 经过学生的自身努力能获得成功。

③度的把握

它主要是指由模块教材所波及的心理、生理负荷。模块教材的学习是通过学生练习的次数、时间、密度、强度等载体而实现的, 在学习模块教材的过程中, 应合理安排心理、生理负荷, 使行之有“度”, 超过一定的度, 就会产生质的变化。由此而知, 我们在安排模块教材以前, 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体育基础、体质状况等因素, 教学时根据课上的临场情况, 及时地写好“课后感”, 为调整练习的速度、幅度、顺序、组合与条件 (增高或降低) 做好依据。实践证明, 适宜的生理、心理负荷, 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健康, 也直接影响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效果。

④安保措施的把握

它主要是指模块教学时的安全意识的高低以及保护与帮助措施的到位情况。通过模块教学我们不难看出, 它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基本满足不同层次学生体育学习的需求, 能极大地唤醒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因此极易刺激他们的兴奋点, 凸显他们张扬的个性。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师生的安全意识不强, 相关的安保措施不到位, 后果则不言而喻。因此, 体育教师要能及时捕捉到这些信息, 在不降低学生练习热情的前提下, 妥善地安排好保护与帮助, 以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例谈“英语模块教学法” 第6篇

我把英语模块教学法与以话题为中心的新课本相结合, 在研究中探索出“四有”原则:模块的形成要有理, 模块的衔接要有序, 模块的训练要有法, 模块的教学要有效, 并力求达到“四化”目的:同类知识板块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枯燥知识趣味化、英语教学高效化。

在这种创新过程中, 我始终注意:一是模块的形成是循序渐进的, 即随着平时教学的进展和英语知识与能力的提升而同步变化, 到了总复习阶段, 各种模块才最终定型;二是各种模块知识的运用要通过“话题”这个载体得到充分利用;三是一定要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 借助直观生动形象的教具图片、多媒体课件和交际性语言创设有关语境, 创造性地开发课本资源, 把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具有感染力, 让学生在模块学习中充分感受自主探究学习的乐趣及成功的体验, 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良好习惯和高效优质的学习方法。

我的“英语模块教学法”主要是把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模块化, 在不断运用中转化为语言能力。语言基础知识主要指的是英语词汇、语法、会话的教学。根据课本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 运用“自主、合作、互动、探究”的教学模式, 启发学生主动参与到语言基础知识系统的共同构建过程中来, 集体完成再整合、模块化、最优化的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下的词汇模块教学

我的词汇模块教学理念是充分利用了联想记忆法和归类法, 让学生每接触到一个生词时, 就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模块中相关的一串词语, 使词语与词语之间形成一条条“记忆链”, 这样学生既学习了生词、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也养成了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新教科书的特点是单词量很大, 六年级一年要掌握487个单词, 几乎每个单元都有30多个单词, 如果只是沿袭旧的教法, 让学生把这么多的词都死记硬背下来, 是不现实的。如一个刚升入六年级的小学生已掌握500多个单词, 完全可以在学新单词时用上旧知识, 做到以新代旧, 以旧促新。于是, 在刚开始讲单词时, 我注重趣味性地导入, 集声音信息、图像信息和文字信息于一体, 让学生迅速建立有机联系。学生调动的感官越多, 记忆就越深刻。接着着重帮助学生总结, 根据词形、词义、搭配等给出其他有关系的词, 组成一个模块。逐渐地培养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自己形成模块, 我将这种词汇模块学习设计成小组竞赛的形式, 看哪个组的模块设计更合理, 词汇量更大。讲完几个单词模块后, 我会设计各种练习的活动, 如造句、给出情景编对话、用模块中的词写文章等, 以此来训练学生的运用能力, 使他们能“学为所用”。

词汇模块教学通过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 自己形成模块;另一方面使教师的学法指导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相结合, 教给学生自己梳理知识的能力, 为他们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二、合作探究中的语法教学模块

根据模块教学原理, 我们把繁杂的小学英语语法重组为6大模块、4大表格、3条锁链等。我和历届的学生共同总结出若干线条、图表、口诀、绕口令等丰富多彩的独特的学习方法, 教学效果特别好。我们整理出每个单元的所有知识点, 学生为自己的笔记本设计了很多栏目, 如语法串串烧、动词词组库、介词大全等, 学生们还在课堂中编制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英语顺口溜, 如序数词、数位词顺口溜等, 被一届又一届学生传诵和发扬。学生自主地参与到语言知识系统的构建过程之中, 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一节英语课上, 教学目标是复习动词不定式的所有用法。我改变了教师讲授、学生记录的传统形式, 而是采用合作探究模式, 给学生充分自由的空间, 进行模块构建。我先让学生课前自由结合了四个大组, 分四组就坐, 然后每组领到一张大大的图画纸和颜色不同的笔, 学生为了此节课的活动, 课前自主搜集资料进行整理。课上活动开始后, 每组在纸上用彩笔尽可能多地写上他们组想得到的动词不定式用法, 三分钟后, 交换小组, 在另一个组的纸上先浏览他们组已经写过的用法, 然后帮忙补充他们没写出来的, 继续排号往下写。依次轮换下去, 直到每个组都浏览和补充完, 交流活动结束。然后回到本组将自己总结获得的所有信息进行分类整理, 每组再找一名代表为全班同学作展示交流。最后由全体学生参与评价哪个组模块创建的最好, 教师总结补充, 就这样, 小学36条不定式用法一条不少地总结齐全, 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记忆能不深刻吗?这是一场头脑风暴, 一次思维碰撞, 还是一个知识共享的过程, 更是一次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语言知识高度概括能力的提升。

三、小组互动中的会话教学模块

通过视、听结合的途径给学生输入信息后, 再用边演边说的趣味操练法, 然后学生能自主选择话题, 在教师给出的关键词句的点拨下, 在学生之间的相互启发中, 小组合作完成, 尽量真实地创设语言情境, 灵活地运用所学, 来表达各种功能语句, 进而加大语言学习的输出量,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

我的模块教学法, 使语法知识板块化、复杂问题简单化、语言教学趣味化, 深受学生喜爱。以“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为课堂教学活动主线, 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变革的重点, 将小组合作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 我的课堂充满了自主、合作、探究、快乐、高效, 学生期盼着每节英语课的到来。

总之, 只有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师生的负担才能真正地减下来, 学科教学的高效才有望得以实现。语言教学一定要遵循语言教育的规律, 切勿将语言教学装扮得过于隆重、深沉与华丽, 切忌花枝招展。还课堂教学一份自然与真实, 让我们的学科教学真真正正体现出它的功能所在!

我推荐的书

《乖孩子的伤, 最重》, 李雅卿著,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赏识你的学生》, 孟繁华主编, 海南出版社

《爱满天下———陶行知文学传记》, 周毅、向明著, 江苏教育出版社

有效阅读模块教学“三要素” 第7篇

所谓“言语场景”是文本背景或相关现实的言语环境, 是链接儿童生活与语言积累的场景。在“模块”构建过程中, 要把教学目标、过程方法、教学评价等要素都交融到所谓的场景中。“模块教学”要求师生共同构建一个从教学时空到教学内容、从教学方式到教学过程都相对开放的阅读教学系统和言语实践情境, 让阅读教学走向生活、融入生活, 增强场效应, 让学生自己利用课内外、校内外的学习资源开展实践活动, 在实践活动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主人翁意识, 在实际情境中、社会实践中、生活体验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语文综合素质。

2. 有效阅读教学要确立基本的言语实践

“模块教学”十分注重言语实践, 一是“模块”设计强调言语实践, 设计“模块”要基于单元内容、表达方式、思想情感、学习方式, 基于学生语文学习发展需要。二是教学实施凸显言语实践, “预习”环节充分遵循“以学定教”理念, 放手让学生依据自学提纲自学, 让读书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教师要抓住重点, 设计精练简约的探究点;巧设情境, 构建生动活泼的动态课堂。“反馈”环节着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完成“小组学习报告单”, 对教学预案做出适当而及时的调整。在“研读”中, 教师要找到“切入点”, 揭示“模块”的内在联系。教师还要建构“拓展”教学的链接点, 在课内课外引领学生开展综合语言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综合活动中得到知识、情感、能力的和谐整体发展。

3. 有效阅读教学要建构深度的文本思辨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模块教学分类教学】相关文章:

教学模块教学大纲07-20

单元模块教学06-17

高中语文模块教学05-08

教学模块式论文07-05

模块化教学应用05-22

一体化模块教学06-27

MAYA的模块教学07-01

中学音乐教学模块08-24

模块教学论文提纲09-14

对模块教学的认识06-23

上一篇:生物质热解下一篇:山西特色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