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影响范文

2024-05-15

多元化影响范文(精选12篇)

多元化影响 第1篇

一、多元化社团发展概况

与20 世纪80 年代相比, 当代大学生参加社团的目的不再单纯和理想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市场经济要求人们的经济行为是工具合理性的, 要求以最有效的手段去实现经济目标, 即利润最大化。

高校为社团的概念赋予了更广泛的意义, 具体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社团目标的扩大化, 学生的需求和目的多种多样, 不再局限于相同的兴趣爱好, 还有出于对未知领域的探索, 对生活的体验, 对生命意义的感受, 对社会的贡献和个人价值的实现;有为了提高实践能力, 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有需要一定的人数才能完成的娱乐项目, 在集体中更能找到游戏意义, 或是集体的行动为娱乐本身提供一种保障, 降低成本等, 诸多的目的, 都成为大众对社团概念的延伸解读。二是社团运作的易操作性, 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 通讯技术发达, 社团的运作以及对社团事务和社员的管理都更加方便快捷, 从很大程度上来讲, 社团的运作较之从前降低了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使社团运作管理更加方便、易于操作, 社团的维系和生存成本降低, 社团数量增多, 种类也日益丰富。

二、多元化社团发展的时代背景分析

1、高校教育发展

高校的硬件设施更加完善, 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方式与休闲娱乐项目, 给高校的社团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使许多学生需要活动的项目成为了可能。随着社会的进步, 学校更加注重素质教育, 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发展学生的个性与特长, 发展多元化的社团有利于学生培养各方面的能力, 因此高校普遍重视培养与发展多元化社团, 给予更多的经费保障。

2、新一代的学生群体

这是一个信息不断更新交替的时代, 社会中不断涌现各种新鲜事物。而在高校中, 这种每时每刻变化的信息能够带给学生无尽的遐想, 学生群体是充满活力与想象的群体, 这一代的学生群体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与个性, 他们能够很快地接受新鲜事物, 并能成为新事件的发起人。在这样的背景下, 许多新兴的社团出现了。如一群热爱旅行的驴友们组建了“旅行社”, 热爱美食的吃货组建了“美食协会”, 有心早起但难以摆脱温暖被窝的学生组建了“起床协会”等等。

3、新媒体的发展

新媒体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 作为当前时代最易接受新生事物的群体, 在校大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交等方面呈现出对新媒体的依赖性特性, 高校学生社团活动与新媒体的结合趋势也愈加凸显。在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 社团纷纷建立自己独特的自媒体与官方平台。借助新媒体平台, 社团成员间的交流更加便利, 互动更多, 有利于社团传播自己的信息与理念, 方便了社团的活动宣传, 信息的共享性更强, 成员能及时的了解社团的动向, 这更有利于高校多元化社团的发展与完善。

4、多元化社团的影响

多样化社团适应了个人成长, 技能学习和社交交流, 提供了更加多样性的选择, 为学生创造出成熟的实践空间, 为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了平台, 为展示才华智慧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但与此同时, 多样化社团的形式种类文化的复杂性, 会让学生在面临社团的选择和接受上存在问题。

多元化社团打破了传统社团的选择制约性, 以多样化, 多方位, 多角度的特点建设新型社团, 更具有文化包容性, 新颖性, 使社团本身更加具备吸引力和创造力, 从社团建设本身来说是更具有超前性, 符合学生需求。

多元化趋势使更多类型的社团进入校园, 学校设立和健全学生社团, 正确引导多元化社团的正确发展方向, 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 营造健康校园活力校园形象。同时, 学校要加强对社团制度的调整完善, 适应社团的多元化趋势, 更好的管理社团, 秉承“不立规矩, 不成方圆”的原则, 以收放有度的制度化管理社团发展建设, 以免社团文化混乱的情况发生。

5、多元化社团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展望

注重社团多元化建设, 开展精彩纷呈的社团活动, 要强化内涵, 创建社团品牌, 立足于专业实际, 发挥高校专业特色, 使多元化的社团成为课堂学习的重要补充和延伸。将专业特色、社团特色结合起来, 走精品化建设道路。多元化的社团要重视社团宣传, 扩大社团的辐射能力, 让更多的大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得到锻炼。加强多元化社团建设, 规范和丰富社团活动, 创建精品社团, 使学生积极参与、积极反思、积极进取, 积极奉献, 拓展综合能力, 提升学生人文素质, 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三、结论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日益发展, 多元化社团已经成为高校社团的新鲜血液。不论是教育体系还是学生个性意识的日益彰显, 又或是新媒体的促进, 都是多元化社团成长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多元化社团在丰富校园生活的同时也为学生和社团建设带来一些困扰, 在多元化社团发展的今天, 我们更应加强社团内部建设, 优化社团外部环境, 发挥多元化社团对学生群体、社团文化及校园文化建设的最大的作用。

摘要:高校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同时也在时代的变化中不断发展。了解社团多元化的发展概况, 探求多元化社团发展的时代背景, 分析其存在意义及对高校学子、社团文化及校园生活的影响, 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对促进社团文化全面发展, 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校社团,多元化,时代背景

参考文献

李金发.高校学生社团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2007:17.

孙海清, 陈尧.探析新媒体对高校社团文化建设的影响.[J]今传媒, 2015 (4) .

多元化影响 第2篇

丁伟民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

本文摘自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编辑部-2006年-第1期 查看本文时间2011-1-17 13:53:39

摘要:

改革时期多元化的媒介文化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大众媒体多元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日益凸显。面对大众传媒多元化的挑战,学校德育必须重新定位教师角色、建构受教育者主体性地位、发挥校园媒体的育人功能。还必须开展大学生媒体素养教育、新闻传播自律、社会监督等各种形式,多管齐下,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关键词:

价值观; 大众传媒; 多元化; 学校德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宣传、理论、新闻、文艺、出版等方面要坚持弘扬主旋律,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在新闻传媒空前发展,信息传播无处不在的今天,大学生的生存意识、价值观念以及社会心理定位在相当程度上受到传播媒体的深刻影响。传播媒介的内容愈来愈丰富,国产和进口内容鼎立共存,“严肃”与“流行”娱乐交相呼应,政策宣传与商业广告互不菲薄,形成了改革时期多姿多彩的媒介文化。多元化的媒介文化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一、大众传媒多元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不容质疑,我国的大众传媒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监测社会环境、协调社会关系、传承文化等方面起到了代表先进文化的作用,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也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

大众传媒提供的丰富多彩的信息,使大学生认识了社会、认识了自身,也使社会加强了对大学生的了解。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使异质文化之间的交流将更加直接、更加频繁、更加广泛。正是通过双向的沟通与交流,大众传媒使大学生与学校、家庭和社会凝聚起来,使处在不同的身份背景、交往背景下的不同价值观念得以整合,从而促进了大学生个体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整合。

大众传媒肯定社会某些行为的价值意义,促使大学生对这些行为及其主体进行仿效,并进一步植入深层次的价值观念之中。同时,大众传媒对某些给社会带来消极影响的社会行动和社会行为的公开性揭露,使大学生取消和反对某种不良现象,纠正某些错误的价值观念,从而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导向作用。

大众传媒还能够赋予大学生某种社会地位或角色,而这种角色或社会地位通常是社会所希望的,通过这种角色或社会地位的赋予影响他们的价值选择。事实上,这是对大学生行为和价值观念的一种评价过程,这种评价必然会影响大学生价值选择和主体地位的确立,从而对大学生价值主体角色的确立具有定位作用。

大众传媒通过发布和传递蕴涵不同层次的社会群体、组织和人物类型的行为规范和思想准则,对传统价值观念进行重新评价、选择和认可,使得大学生重新认识自身的价值观,从而对大学生价值目标的实现过程具有调整与评价作用。

但是,近几年来,有的媒体在新闻宣传和娱乐报道中的低俗之风愈演愈烈,造成了很不好的社会影响。有的媒体在报道时政新闻时,为“做秀”者张目,使受众认为媒体是在表演、搞形式主义,从而导致了时政新闻的娱乐化倾向,也减弱了传媒的公信力。

有的媒体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夺受众“眼球”,热衷于抢新闻、挖新闻、大揭社会阴暗面,炒作“黄、赌、毒”和“星(影星、球星、歌星)、性(两性关系)、腥(血腥暴力)”等,导致社会新闻的庸俗化。

有的媒体的娱乐节目为抢夺观众源,正在变得越来越媚俗化:有的节目津津乐道于“两性”关系、个人隐私、追星捧星、绯闻猎奇等等,价值取向不健康,舆论导向不正确;有的节目通过美女主持、骚首弄姿来吸引眼球,以语言低俗为特色,以荒诞怪异为能事,文化底蕴不浓厚,品位格调不高雅。这种一味地追求市场“卖点”,迎合大众猎奇心理,把肉麻当有趣,以媚俗为时尚的低俗之风,成为了部分娱乐节目的一大“特色”。

大众传媒的低俗化,影响了大学生对客观价值的认知和判断,使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功利化,精神生活具有享乐主义、颓废主义的物质价值取向。在思想和行为上表现出不关心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崇尚自我,唯我独尊,我行我素的个人英雄主义的自我化价值倾向。

二、学校德育面对挑战的对策

在现代大众传媒越来越多地参与塑造和建构大学生价值观的现实背景下,学校德育必须回应大众传媒多元化的挑战,这既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德育现代化的自身要求。

1.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在传统学校德育中,相对于学生,教师是知识的垄断者和知识源,拥有无可争议的绝对权威的地位,并有制度的、观念的以及自然因素等客观条件为保障。而大众传媒多元化拓宽了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丰富了信息的内容,从而使教师作为“知识化身”的知识权威地位受到挑战。现代大众传媒的发展,使大众传媒的教育功能得到了更大的发挥。而教师按照社会要求塑造学生的中心权威格局发生了变化,打破了教师在知识传授中的垄断地位,学生掌握的知识、价值、规范既可能是教师教授的结果,也可能是受大众传媒所负载的信息影响的结果。所以,教师角色的转型势在必行,教师应由外铄的权威者变为内生的权威者,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所说:“教师的职责现在已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励。”

2.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建构成为学校德育的重要目标

在大众传媒多元化下,社会控制结构的扁平化以及正式社会监督的削弱或瓦解使得控制和监督变成了非常复杂的问题,传统过滤器和把关人的作用被弱化,对舆论导向缺乏有力的控制。媒介形态和技术的发展要求受众具有更强的道德自律能力,因为具有自主、理性、自律的道德判断、道德选择和道德实践的个体是民主社会建立的基础。由他律道德转变为自律道德,是生活准则由外向内的发展,是主体道德境界的提升和超越。传统学校德育理论以一种主客二元对立模式来解释师生关系,教育者希望通过线性关系直接“塑造”学生的价值观,要求学生“服从”和“模仿”。大众传媒多元化环境下,学校德育不仅要求学生服从与重复社会公认的规范,而且要使学生在生活的丰富性面前、道德的两难境遇面前,学会自主地选择、创造性地选择,从道德守成转向“法由己出”。因此,学校德育为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能力,其教育目标要从知识授受走向主体性的培养,教育过程要从对象化活动走向交往活动,教育内容除了知识学习、操作学习之外,还应包括交往学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要通过教育资料和师生共同塑造的文本而结成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关系,通过交往活动相互影响、借鉴和调适而形成认知的、情感的和价值取向上的共识、视界融合或主体间性,从而塑造和建构教学活动主体,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和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

3.充分发挥校园媒体的育人功能

校园广播、报纸、电视、网站和学生刊物等是大学生喜爱的传播媒体。校园媒体发挥着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营造一个对大学生进行人文关怀的媒体育人氛围,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打下了基础。同时,校园媒体要坚持以学生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吸引力、感染力,提高针对性、实效性,使校园媒体与广大学生形成一种和谐的关系,发挥潜移默化的价值导向作用。学校还应加强大学生的实践环节。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增强劳动观念、锻炼意志品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结合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投身现实生活和改革大潮,通过了解社会与国情,了解社会对大学生的角色期待,促使学生面向社会、面向现实,从而认识自我,在追求自身价值过程中,确立符合社会共同利益的价值观。

三、面对挑战的其他对策

为了减少和消除大众媒体低俗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还必须开展大学生媒体素养教育、新闻传播自律、社会监督等各种形式,多管齐下,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创造良好的条件。

面对媒体,大学生出现价值观上的种种不良倾向,与他们缺乏必要的媒体素质修养是分不开的。媒体素养就是指公众面对各种媒体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体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具体包括对媒体信息选择、理解、评价、质疑、创造和批评的能力。通过接受媒体素养教育,使大学生了解媒体语言、媒体信息技术,懂得媒体再现现实的特性,反思媒体信息的意义,分析媒体组织和传播影响及效果,有助于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我们要探索如何根据个体的不同发展阶段设置不同的媒体素养教育的内容,如何分阶段的对不同对象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培训等等,在实践中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媒介素养教育之路。

浅谈美育对学生成长的多元化影响 第3篇

美术课程已经突破其传统意义上的“照着画”与“学着做”,有机地与九年制义务教育中的学生素质多元化发展结合起来,这是顺应素质教育的趋势,也是科学育人的必然要求。因此,研究美术教育的多元化作用,探讨美育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一、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美与丑、善与恶是对立的,美术教育在对其评判中包含着引导过程。一个人的生活环境充满着美好的事物与积极向上的氛围,在耳濡目染中必然会形成对美的认知,养成欣赏美、寻找美、创造美的习惯,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一种固有的美好品质和性情。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感情和信念端正。经过美的陶冶与熏陶,会在无声无息中使人感到丑恶的东西是不能容忍的。美把丑与恶摈弃,这是教育应当遵循的规律”[1]。在美术课程的设置中根据学生的成长阶段和所掌握的认知范畴,有意识地融入美术的感染力,使得教材内容按照一定的步骤,全面与系统地推进,用美感熏陶学生的同时,使其在不知不觉中自发地去认识美,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追求美好事物的个性,从而逐渐树立起追求美好事物的理想,陶冶情操,最终形成高尚的人格。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高速发展,对个体的综合要求日益提高,需要人的见识具有更宽泛的维度,更需要一定的欣赏能力。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融入大量的欣赏环节,能有效拓宽学生的视野,使他们学会辨别美与丑、善与恶,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在欣赏具有积极向上内涵的艺术作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将美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的言谈与举止中,塑造完善的人格,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使学生的外在美与内在美达到有机的统一。“美与善是一对亲姐妹”,美育使人具有美的灵魂,成为更完善的人[2]。

二、德育美育融合,提高学生道德品质

美术教学的一项基本内容就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陶冶,近代著名教育学家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提出:“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此又教育者所不可不留意也”[3]。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审美活动通过感性的审美向理性的德育架起了一座桥梁,情感教育对理性教育起到了催化作用。

美育与德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美育过程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充实了美育的内容,德育赋予了美育新的方向;美育增强了德育的感染力,使得在德育过程中能够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德育工作更好地推进。

传统的课堂中,老师喜欢将德育以条文的形式灌输给学生,严厉地告诉学生哪个是对哪个是错,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但并不考虑学生是否能理解好与坏的价值标准,能否积极地接受并在生活中很好的实施。学生不是机器人,直接将德育像编程序一样输入孩子脑子是不科学且低效的,这样的德育活动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在美术教育中贯穿德育,依靠美的形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一步打动他们的心灵,在美育中融入思想品德的教育,以美引善,在享受美的过程中提升思想品质。这种教育方式有别于“填鸭式”教育,不带有强制性,在潜移默化中熏陶人的情感,感染人的心灵,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转向主动的心灵净化。

三、注重学生感知,发展形象思维能力

美是一种社会机能,使人能够提高自己和超越自己,是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桥梁,使人从无意识的简单的自然存在走向了具有自主意识的精神存在状态。因此,美可以说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它提高了人的精神修养和精神境界[4]。审美教育正是通过美本身自带的感染力诱发学生的感知能力,有助于发展和健全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审美教育过程中的趣味性正是体现在其直达心灵深处的感性作用,有助于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因此,鉴赏生活和自然美的审美教育对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我的科学成就,有很多是从音乐启发而来的。”创造世界“可以由音乐的音符组成,也可以由数学的公式组成”[5]。一些灵感的激发可以成就伟大的发明创造,同样美术教育也有此功效。人体右半脑与创造力有重要关系,审美教育具有刺激右半脑起到的作用,能够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一步基于想象力、观察力和创造力的增强而全面提升其思维能力。传统意义上对思维的划分,人的思维包括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高思维能力正是这两者有机统一的结果。而形象思维源于艺术,美术课程培养的正是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直观的欣赏和接触具体的事物和环境,让学生的思维汲取丰富的养分。美术的课堂不像数学、英语这些学科,有明确的对与错,这门学科的表现活动是自由性的、评价标准是多样性的。这让学生在课堂中思维不受约束,不会害怕回答不正确而不敢出声,他们想象的天空更加广阔。教师也会不断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喜欢有创造性的孩子,这无疑让孩子身上跳跃式思维能更好地发展。

四、形成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指出解放儿童创造力的重要性,提出了实践在发挥创造力的过程中起着引导作用,要“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空间”,全面发挥儿童的想象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6]。美术教育也是一门实践的教育,与上述能力的发展具有全方位的契合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情趣性和表现活动的自由性,为创造的实践活动提供了最适宜的环境。在现代化教学的美术课堂中,教学环境应当是开放的,学生的思维流畅性、独特性和灵活性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开发。endprint

创造力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综合物——一个无意识思维原始的、无理性方面与有意识思维逻辑的、有理性认知的综合体”[7]。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得到解放,欣赏美的事物使得大脑完全进入到舒展状态,而这种状态下是最容易接收知识输入的,学生回答问题时能够减轻答案是否正确的紧张感,大脑在开放性思维过程中不断得到激发。值得注意的是,美术教学大纲中设置的手工课程也非常多,学生需要亲自动手去创造和实践,有利于培养其实践能力,在裁剪、拼接、绘画的过程中积极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有乐趣地去学,去想,去做,在具体的思维情境中去进行初步的研究学习和创造实现,综合实践能力得到发展,创造性思维得以激发。

素质教育思想的精髓在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美术课程中融入的实践环节让其得到实现和发展,为学生成长为一个21世纪合格的接班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培养爱国精神

英国著名美术评论家罗斯金指出:“各个伟大的民族都以三种手稿书写他们的传记,第一本手稿是他们的行为,第二本是他们的言论,第三本是他们的艺术,要理解其中一本都得读完其余两本,但是这三本手稿最值得信赖的是第三本”[8]。美术是人类文化史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众多美术作品中记录了大量的历史瞬间,从岩间壁画到甲骨文,再到青铜器,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大概只有数千年,而美术却将我们对历史的了解推至数万年。例如史前美术正是通过墙壁上的作品与现代文明进行着交流。可以说,如果没有美术作品,我们的文化史就失去了旺盛的生命力。美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语言,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史中,美术作品是记录和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因此,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以图像、影音资料的形式将作品的内涵传达给学生,使学生了解并熟悉历史,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进一步树立促进文化发展的意愿。

当今社会处于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很多方面都在相互融合。在这样一个提倡开放,提倡解放的时代,明显感到传统民族文化在退化。现代的美术教材创造性地将传统文化中的美术元素(例如中国画、戏曲、变脸、年画、剪纸等)列入其中,让学生直观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的文化,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激发民族自豪感。

六、培养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爱因斯坦说:“全体人民的完全一致,即使可以做到,也是不值得向往的。”尊重和保护人的个性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9]。美术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具有人文性,在发展人的个性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美术课程是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老师以丰富的活动形式来设计教学流程,每一节课都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贴近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课堂不拘一格,丰富多彩,给学生一个广阔的创作空间。学生充分利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来进行美术活动,学生的手、眼、脑协调并用,培养他们在艺术审美上的鲜明个性。美术学科在学习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选择上,也应当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体的意愿,注重保护和发展个性。因此,美术课程是最尊重学生个性的课程之一,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从教育方式的内涵上看,各个学科不应是孤立的关系,而应该互相联系、相辅相成。学生在接受美术教育时,对学生实施立体的影响,多元化的教育,能够更加丰富教育的内涵。

参考文献:

[1]方芳.苏霍姆林斯基美育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73.

[2]王东莉.论学校德语的审美渗透[J].当代青年研究,2008(4).

[3]尚莲霞.王国维美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75.

[4]常文学.略论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实现[J].艺术教育,2008(2).

[5]姜法生.论无力教学中的美育[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63.

[6]陈昌铎.陶行知“创造的儿童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42.

[7]庞学光.创造性人格的培养与学校教育的革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20).

[8]谢俊宇.发挥美术与文学的同构性开展美术教学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12(6).

社会需求多元化对风景园林的影响 第4篇

1 风景园林与社会需求的关系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风景园林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全社会都表示关心, 而且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风景园林事业是为全社会服务的, 离开了全社会对它的需求, 风景园林也就成了一潭死水。社会需求多元化, 也就是群众从各自的角度需求出发, 去欣赏它, 享受它的魅力, 从而有力地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同时, 人们又向它提出新的需求, 来方便群众, 更好地为游客服务。一定程度上衡量风景园林事业, 应以赢得全社会多方的赞许与否为尺度, 总的来说, 社会需求与风景园林应是相互促进, 相辅相成的。

2 社会需求多元化的对风景园林的影响

2.1 地方党政领导, 特别是主管部门的领导人, 对风景园林事业, 是否重视, 并从实际出发和科学的态度是至关重要的。如我省的马鞍山市对影响风景园林发展的单位和村庄, 采取果断措施。下大力气, 该迁走的迁走, 该整理的整理。为马鞍山市被批为全国第三批园林城市打下坚实基础。反过来, 也有许多城市对风景园林不够重视, 没有从实际出发和科学的态度, 导致不少城市风景园林面临危局。

2.2 规划部门没有按国务院颁布的《园林绿地工作条例》规划风景园林, 而是以满足社会需求多元化为由, 大搞商业经济, 毁绿地建商场, 连机关院内多年保留完好的庭院绿地也被毁坏殆尽, 终日为叫卖声和前店后坊所取代。

2.3 风景园林事业部门, 只顾一时利益, 盲目建索道、宾馆、开公路、毁坏了难以恢复的绿地和自然景观。风景区的坏境污染也日益严重, 这些都对风景园林的发展, 产生很坏的影响。

2.4 不是科学的对待风景园林植物品种的优缺来决定取舍, 而是片面听取某些人的需求。如上世纪90年代初, 安徽的“大砍法梧风”, 法梧通过整形、修剪、夏荫冬阳, 造型优美, 是城市街道优良的街道树种, 却惨遭厄运。

2.5 某些地方领导出国参观, 对西方城市风景园林大加赞叹, 并要一味地照搬洋人的风景园林, 强调大力发展草坪绿化, 却不明人口多, 耕地少、不富裕的国情, 将多年庭院绿化效果美的花木砍去, 栽上草坪, 这是对风景园林的摧残。

2.6 风景园林不能无休止地过量接受游客的观光旅游活动, 必须有一个量的控制和养护、管理的恢复期。风景园林经受不起人们超负荷的活动, 如果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 打着满足社会需要的旗号, 无休止地, 全天候开放接纳游人, 那对风景园林来说简直是一种慢性自杀。

2.7“以园养园”应适度控制, 不能只顾挣钱, 没有投入, 单纯的以园养园, 任其自然, 长此以住, 园将不园。

3 保护和发展中国特色式的风景园林, 是对社会需求最大限度的满足

社会需求多元化, 必须是在保护和发展风景园林的原则下, 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满足。风景园林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和发展, 必然日趋破坏, 甚至面目全非, 最后消失, 怎么能谈得上满足社会需求多元化呢?而且还关系到人类生存的环境优劣问题, 所以保护和发展风景园林是与人类生存至关重要的事情, 没有风景园林也就谈不上社会需求了, 何况又是多元化呢?

保护和发展风景园林要从国情, 省情、市情入手, 也就是要保护和发展中国特色式的风景园林。不能离开我国人口多, 耕地少, 刚脱贫, 全社会文化素质偏低, 这个国情现实。否则不是劳民伤财, 就是空谈。

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发展风景园林, 最大限度地满足全社会的需求多元化, 要求各级领导实事实是, 尊重科学, 循序渐进, 提高各地民众文化素养, 从而使中国特色式的风景园林事业大踏步前进!

摘要:就随着社会进步发展浅谈社会需求多元化与风景园林的关系, 影响、保护和发展。

关键词:社会需求多元化,风景园林,影响

参考文献

[1]城市规划原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园林规划设计[M].安徽大学出版社.

多元化影响 第5篇

在“地球村”的理想尚未实现的`今日,虽然全球化和国际化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文化差异的地域性是明显而无可避免的.创意源自文化,不同文化的创意人,拥有不同的心灵和思考逻辑.在诠释同一个商品时有可能造成截然不同的效果.自从人类文明产生以来,广告一直是文明的重要一环,显然与文化息息相关、不可分割.因此,在探讨广告表现时,文化差异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

作 者:李久亮 王群 作者单位:李久亮(北京服装学院,北京,100029)

王群(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102206)

多元化影响 第6篇

摘 要: 为了探讨多元化评价考核对高职基础课程《方剂学》教学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两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班级采取一般性终结性评价,观察班级采取多元化评价考核,对两个班同学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和考核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学生对学习效果和学习收获评价方面,观察班要优于对照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班对课程改革认可度达到98%;观察班与对照班对《方剂学》课程学习时间投入精力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考核成绩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多元化评价考核对高职基础课程《方剂学》教学有显著帮助。

关键词: 多元化评价考核 高职教育 《方剂学》 教学影响

在中医药高职专业中,《方剂学》属于中医基础课程,具有基础课与临床课双重性质,《方剂学》历来都是中医高职院校里医学类同学的必修课,一直都是中医课程中的重点学习内容。《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治法与方剂理论,揭示方剂配伍及其运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各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十二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中有常用方230首、正方150首、附方89首,正方内容有组成、功用、主治、方解、临床运用、加减变化、现代运用、使用注意等繁多内容,因此学习起来较为困难。方剂数目庞大,方歌众多,内容繁杂,头绪太多,难以掌握,学习往往事倍功半,对本门课程具有较高的畏难情绪。《方剂学》是中医基础课到临床课的桥梁课,中医临床的根本便是处方的运用,由此可知课程的重要性。由于该课程难度相对较大,且一次考试就认定该课程成绩的终结性评价也不能合理反映同学的学习情况,任课教师针对本门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以期找到合适方法。减少学生在学习《方剂学》过程中的困难,需要老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一学期的研究中,任课教师尝试性在教学中引入了自主学习,转换课堂角色,让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角,趁着高职院校培养人才方案、开设门课程都在不断改革的影响下,多元化评价考核已经成为考查学生学习情况的一个必然方式。有鉴于此,职业院校基础课程《方剂学》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任课教师要加大多元化评价考核力度,并全力倡导。在前期问卷调查、学生访谈等工作的基础上,任课教师认真分析总结,教学改革先从学生最关心的终结性评价开始,最终的评价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制定,将会逐步降低学生对《方剂学》的畏难情绪,培养学习兴趣,此教改的目的才有意义。此次教学改革的重点在于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不能像以往一样让期末试卷占据绝对的主导,要在考核中引入多元化评价考核,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应该从平时课程学习的点滴开始,让最终的成绩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本次任课教师抽取两个班级采取多元化评价考核为观察班,另外两个班级采取常规终结性评价的班级作为对照班进行抽样调查并统计分析。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观察班级学生108人,年龄19~23岁,平均(20.70±0.77)岁。最终有效问卷回收106份,男生38人,女生68人。对照班级学生共100人,年龄19~25岁,平均(20.90±0.95)岁。最终的有效问卷回收94份,男生24人,女生70人。任课教师在期末考试后对两组班均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在问卷数量、男女生性别、年龄方面,经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班级组运用常规教学,以传统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终结性评价按照平时成绩30%,期末试卷成绩占70%的比例给出。观察组班级除了平时出勤、作业之外的成绩,还加入一系列多元化评价考核。其内容包括每次课堂提问,学生课堂进行病案分析,抽查背诵《方剂学》中的方歌,撰写、学习笔记、学习心得等。除一般方法外,任课教师还需在教学中挑选部分内容引导同学自行授课。本次教学改革就选择《方剂学》中安神剂、开窍剂、驱虫剂、涌吐之剂、治燥剂这五方面内容进行分组讲授。每班级学生自行组成5个小组,在选取题目后,成员搜集授课材料,准备相应多媒体课件,然后每个小组选举两名学生进行不少于20分钟的课堂讲授。学生在备课过程中如有困难,就可以向任课教师提出困难,教师给予帮助。在准备过程中,所有5个学习小组均独立完成了全部内容,没有寻求教师帮助,总体学生授课情况令人满意。在每个小组授课结束后,经全班同学和教师按各占50%比例的分数给出授课成绩,得出最终的授课评价。最终形成性评价中期末试卷成绩占50%,出勤率、课堂提问、方歌背诵、病案讨论、心得体会、自行授课等综合成绩占50%。学习成绩等级评定,分数≥90为优秀,分数≥80为良好,分数≥70为中等,分数≥60为及格,分数<60为不及格。

1.3统计方法。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用χ2表示,设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学生学习效果对比。经过对课程进行多元化评价考核的改革后,观察班学生与对照班学生比较,学生认为对自身《方剂学》学习效果和状态的评价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为采用不记名问卷,问卷统计过程中有极少数同学没有全部完成所有统计问题,不能计入,所以统计结果的成绩总人数和统计的问卷数不一,样本量在合理范围,不影响任课教师对两组班级的成绩分析评价。结果见表1:

2.2学生对课程教学改革的认可度。经过形成性评价的改革后,观察班学生对本次课程考试改革的认可程度是100%。

2.3两组考核成绩比较。经过形成性评价改革后,观察班和对照班的卷面成绩和综合成绩均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表3。

2.4两组学生学习投入时间精力的比较。在形成评价改革后,两组班级学生对本课程投入的时间经历比较无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首先,在学生学习效果与学习状态方面,观察班级要优于对照班级,且观察班级学生对课程改革的认可度达到了100%;其次,统计结果表明,投入课程学习时间精力没有明显差异,观察组最终成绩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考试改革对培养人才模式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都有重要的意义,在高职教育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求为标准的原则,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要体现在“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注重质量意识,实用性、适用性,贴近岗位、贴近社会,《方剂学》学习不只是死记硬背,社会需求是实用性需求,这是中医药高等职业教育的方针,也是《方剂学》考试改革的方向标[1]。经过一学期的探索,在整个学期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通过多元化评价考核最终构成学生整个成绩的形成性评价,在完成多元化评价考核过程中,任课教师逐渐达成共识,即这种多方式考核方法对学生更合理、更贴近学生学习的真实水平。此次《方剂学》课程的多元化评价考核包括学生对自行授课、学习心得、方歌熟记、病案讨论、心得总结等方面,学生普遍反映以上方式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改变以往由被动灌输式教育为主动学习。在学生准备过程中,可以将以往中药知识、中医基础知识、中医诊断知识与方药的理解有效结合起来,更灵活地运用所学。运用小组合作病案讨论授课等方式,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中医临证思维的锻炼。同时,多元化评价考核改变了以为期末“一卷定终身”、考前“临时抱佛脚”等消极备考状态,既减轻了学生期末备考负担、杜绝考试作弊、消除考试麻痹,又将平时有效的精力探求知识的本质,学生愿意探索知识、感兴趣运用中医方药知识解决身边的疾病问题,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能将之前学的知识加以整理形成体系,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分析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元化评价考核的改革,对教师教学本身也有益处,教师关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以多种方式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在授课中把握学生对本课程的认识的真实水平,以及时依据反馈情况进行课程授课调整。多元化评价考核对于低分值学生没有明显的差异,这需要结合其他途径,教师对不同学生知识背景、城市乡村户籍背景、家庭背景、学习兴趣、专业认可程度等个体差异还需要研究,在今后的《方剂学》等课程的教学改革中还需要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现代色彩观对现代油画多元化的影响 第7篇

在西方早期的绘画中, 用色彩描绘对象使得画面具有很强的装饰性。由于作画材料和作画程序的原因使得色彩上基本以固有色为标准来描绘单一物体。直到15世纪凡·爱克兄弟发明的纯油颜料才为油画色彩的丰富提供了材料和技术上的保证。需要指出的是从文艺复兴开始绘画一直是对自然进行“模仿”, 在这种固有的思想观念下, 绘画开始追求视觉的真实性。由此产生了透视学和空间色彩理论, 色彩力求接近自然, 表现在作品上色彩是按照一种理想的科学性的颜色按部就班的进行操作的, 固有色的观念得到进一步的肯定。古典油画的多层透明画法也使得古典油画的固有色观念得到巩固, 画面的颜色表现相对单纯, 色彩和造型得到完美的结合。使得古典油画作品有一种理想的美, 色彩有一种由于多层纯色相互罩染所产生的视觉灰色, 虽然古典油画的固有色观念并不符合科学的光学原理, 但是由于色彩和造型的完美结合, 使得欧洲古典油画作品有一种理性的美感。但是这种理性的绘画方法阻碍了古典油画在色彩上的多元化发展, 画面的色彩多以褐色为主。

近代欧洲色彩观念随着科学的发展得到重大的改变。17世纪末物理光学理论对色彩原理的论证, 为以后印象派画家在色彩上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印象派画家在科学色彩理论的基础上将光与色有机的结合起来, 既表现了作品的色彩之美, 也创造了色彩在视觉上的真实, 既丰富了绘画的色彩表现力, 又拓展了绘画的表现手段, 使人们对色彩的认识达到了以个全新的高度。后印象主义绘画的诞生把人们对绘画色彩的理解又向前推近了一步。后印象主义画家把绘画的色彩独立于自然之外, 并用色彩来主动地创造自然景物, 把被动的对自然景物的客观反映变成对自然景物的主观创造。他们不再受客观写实主义的影响, 也不再模仿自然的色彩真实性, 变得更为主动地去创造和改变自然的色彩。绘画作品在不同的思想观念下变得更为主观, 色彩的符号化和象征性变得更为明确, 色彩更加直接的反映画家内心世界的主观感受。这说明色彩观念的改变已经成为绘画风格和流派形成的重要因素。

所谓色彩观是指以特定人群的文化思想为依托, 建立在特定人群视觉思维模式基础上的色彩构成体系, 它反映了人们的时代精神以及人们内在的精神追求。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文化特征, 也就要求要有相对应的色彩观念。如古代帝王的黄色富贵、文革时期的军绿色和工业灰都反映了当时的时代主题和精神追求。而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一个高度文明, 思想自由的时代, 也就决定了我们的色彩观是一个自由的, 可以全方位运用自己的色彩表达心中的情感。所以我们这个时代的色彩观是一个色彩选择自由和色彩表现自由的时代。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今天, 各种色彩信息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个人都寻找着属于自己的色彩体系, 从中获取精神的灵感。他们既要寻找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色彩, 同时也影响着周围的人群。这也使得当代艺术作品面:一是学习传统而得的。多阅读, 多写生。二是自己创造的。平日看得多, 记得多, 到时可随机调整位置、色彩及笔墨量, 就有可能创造方法。如无自己的创造, 光依靠传统, 画出的画必然陈腐。

山水画写生是一个长期的锻炼过程, 只有笔耕不缀长期实践, 才能有所收获。诚然, 画好山水画不只有写生一条路可走, 传统中有许多东西值得学习和借鉴。临摹和写生是相辅相成的, 中产生了更多的自由主义色彩情怀, 以不同的色彩体系来表达自己内心的色彩情感。

在改革开放以后, 中国的美术家大量走出国门, 西方的各种艺术思想被源源不断介绍到国内。这其中也包括不同的色彩观念, 反映在油画创作中, 表现在对苏化教学体系进行了一定的否定, 油画创作也不在满足于单一的创作模式。中国艺术家的思想得以解放, 新的思想理念使得艺术家有了新的创作方式和创作手段。人们的思想中不再是传统保守的色彩观念, 自由的色彩观念使艺术家产生了更多的创作欲望。在西方现代色彩观念的启迪下, 中国的油画家创作出了具有现代主义风格的艺术作品, 单一的创作模式逐渐被打破, 油画创作呈现了多元化的趋势, 形成了一个百花齐放的局面。

20世纪90年代艺术家在艺术创作语言和艺术观念上都有了重大的突破, 无论是色彩还是造型都得到了史无前例的释放。而作为经典的古典绘画不再是独立的绘画形式, 现实主义多元化和艺术的多样化正逐渐显现, 作为多元油画表现形式而存在的抽象主义油画、表现主义油画、观念性油画等多种油画创作形式大量的产生。不管是在创作形式, 还是在创作语言上都有所体现, 创作方法和创作语言上也从“单一”走向“多元”, 从传统走向现代。艺术的多元化使艺术观念和艺术语言得到了全面的更新。

在现代油画发展过程中, 艺术家越来越注重运用色彩来表达内心情感和思想内涵。1987年, 在首届中国油画展上, 鲁迅美院的韦尔申和胡建成创作的《土地:黄色的和谐和蓝色的和谐》的油画作品以独特的视觉语言获得了最高奖。继“伤痕美术”之后, 一大批农村和农民题材的作品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其中代表作是罗中立的《父亲》、陈丹青的《西藏组画》、何多苓的《春天已苏醒》被认为是乡土写实主义的代表。他们被农民的朴实和勤劳所感动, 对农民的纯朴自然的美有着深刻的体验, 当这些体验被反映到画面之上时, 便产生了打动人心的艺术魅力。20世纪90年代, 中国美术界出现了一股“玩世现实主义”的潮流。这些作品的特点是流露出浓浓的无聊情绪和一点正经都没有的“泼皮幽默”。这其中的代表是方力均, 他的一系列代表作“光头泼皮”系列形象, 形成了玩世现实主义的经典符号。他的作品《2004年9元30日》色彩直接, 大胆, 摒弃了印象派的色彩理论, 被认为是中国前卫艺术的代言。

艺术源于生活, 艺术家的创作是生活的反映, 色彩的运用是绘画作品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同时色彩又体现着艺术家在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和精神本质。在油画艺术中, 色彩是主要表现手段, 同时又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不同的色彩观念决定了色彩不同的表现力和它所产生的情感力量, 能够直接在艺术家和观众的心灵之间架起一道互动沟通的桥梁。

参考文献

[1]周颖.浅析中西方绘画色彩观念的差异[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09)

[2]李丹.中西绘画色彩观念的差异比较[J].科教文汇 (下旬刊) .2009 (04)

多元化影响 第8篇

一、舆论多元化的含义

“舆论多元化”是由“舆论”和“多元化”组合而成的。

1.舆论

关于舆论的概念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 人们在各抒己见的过程中都认识到了舆论的重要性, 然而, 对于舆论的定义, 至今没有达成共识。有学者认为, 在一定社会范围内, 反映社会知觉和集合意识的共同意见即舆论。但是, 学界对这种定义并不看好, 原因在于舆论的核心本体是“意见”还是“态度”, 存在较大分歧。

为了消除分歧, 学界不再仅仅停留在舆论是什么的争论上, 而是将目光转向了舆论应该包含的若干要素, 比如“议题”“公众”和“共同意见”等, 并试图通过对这些要素的分析, 找出其间的共性含义。但是, 学者们从各自学科领域出发, 侧重点不同, 不管怎样去分析和揭示舆论要素, 都无法找到舆论的普遍特性, 因此对舆论所下定义, 都存在学科的局限性。

虽然让多学科普遍接受的舆论定义没有找到, 但是学者们在大争论中却发现, 不管从什么角度去定义舆论, “意见”始终是舆论研究的核心。也就是说, 舆论的本体是“意见”。意见的流动问题始终是舆论传播所关注的核心。这里的意见是指对某一事情的一定看法或想法, 通常是通过态度、信念和价值来表现的。若从社会学角度来看意见概念, 意见即对某种态度、信念或者价值的言语表现。换而言之, 意见也可以用行为去表达, 比如用服从或者抗议等方式表现出来。

这样说来, 态度与意见之间也存在差别, 具体地说, 态度是对事物的一种基本倾向, 是一种直接和直观的感性定向。意见则是对某种时局的理性反应。

研究结果表明, 社会舆论形成过程有两个要素密不可分:一是自发地产生于群众的议题, 二是被利益集团有目的地引导。社会一旦发生什么新问题, 就会有相应的议题或思潮出现, 一些人会敏锐地把握时机, 站在自己的政治立场和经济基础上, 用既有的文化素养自发地、分散地表达对该问题的意见和态度。随着持有类似意见和态度的人群在一定时期内逐步聚集, 在一个比较大的区域内不断传播, 最后凝聚成令人注目的社会议题或群体意见。在这种语境下, 某些政治团体领袖或权威人物, 会根据社会群体的意愿, 有目的地迎合需求, 积极设置议程, 提出相应主张或号召, 以引起社会广泛共鸣, 最后形成社会舆论。社会舆论这两个要素缺一不可, 意见或态度先从群众中来, 经权威人士有目的地设置, 再传播到群众中去。[1]

新闻媒介在反映社会舆论, 积极推动、促成和引导社会舆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 一种社会舆论若只停留在茶余饭后的街谈巷议中, 它所发挥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经过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等新闻传播工具的广泛传播, 唤起人们对某一社会问题的注意, 才能把舆论凝聚起来, 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所以新闻界又被公认为“舆论界”。有的政治集团利用新闻传播工具放出“政治空气”, 以试探社会舆论反应, 这是对新闻工具舆论作用的进一步扩张。舆论是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 新闻报道是舆论传播的主要方式, 舆论与新闻关系密切。[2]

新闻媒介不时介入舆论产生和作用的各个环节中, 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反映并代表舆论, 二是引发舆论, 三是引导舆论。[3]

由此可见, 舆论即群众的言论, 是一定范围内的多数人针对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 以言语、情感、行为等方式表达出来的大体一致的信念和态度, 通过新闻媒介, 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地在社会上广泛传播, 以唤起民众对某一社会现象或问题的注意力, 最后凝练成社会舆论, 以达到影响人们思想和行动的目的。

2.多元化

关于多元化的概念是个仁者见仁的话题, 原本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哲学观点, 认为世界是由多种独立的、不相互依存的实体构成的, 并且始终是由单一性向多样化发展, 由统一性向多样化发展。

笔者认为, 多元化不同于多样化, 多样化指一个统一的或共同的东西有越来越多的不同表现。多样性并不排斥统一性或共同性。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正如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一样。比如人人都要穿衣服, 这是共同的, 但衣服的花样是各色各样的, 尤其是女装, 颜色艳丽, 花样翻新。这是多样化, 不是多元化。

多元化显然不同于多样化。俄文中的多元化 (плюрализм) 一词是从英文引进的, 而英文中的Pluralize (多元化) 是由Pluralism (多元论) 引申出来的。从字面上说, 多元化就是多数化, 但多元论绝不仅仅主张事物是由多数组成部分构成的, 而是有着特殊的含义。如众所知, 唯物论主张精神从属于物质, 唯心论主张物质从属于精神, 因而它们都是一元论, 不是多元论。但是, 多元论则认为世界是由多种本原构成的, 即主张世界是由多数彼此独立的组成部分构成的, 它们之间缺乏从属性或统一性。比如, 主张心物平行的二元论就是一种多元论。此外, 承认物质或精神是最后的实在, 却否定物质本身或精神本身的内在有机联系, 也可以说是多元论。比如,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可以称为唯物主义多元论, 莱布尼茨的单子论可以称为唯心主义多元论。[4]

由此可见, 多元论在哲学上是以承认世界的多元化或一定程度的多元化为前提的,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彻底否定统一性, 或在一定程度上否定统一性。可以说, 多元化现象就是指完全缺乏或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统一性, 统一物分为彼此绝对独立或在一定程度上独立的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 多元化就是多中心, 多元论就是多中心论。诚然, 在现实生活中, 这种相对的多元化与多样化很难截然分开, 但在一定的条件下, 多元化和多样化之间存在着不容抹杀的界限。我们且按照这一理解就可以得出多元化定义。

多元化的简要定义应该是多个在某种程度上相似, 但独立并行、平起平坐的物体、人员、意识、观念、文化、机构或组织等。在一个专业环境里保持多元化意味着更多。多元化可以应用到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战略、经营、投资、市场、教育、思维方式、舆论等。

由此看来, 多元化意味着多种利益集团、政治力量、决策中心的共存与相互制衡。多元化之所以产生, 首先是因为没有一个压倒一切其他力量的绝对权威, 其次是因为存在着鼓励多种权力参与竞争的机制。

3.舆论多元化

什么是舆论多元化?从上述关于“舆论”和“多元化”的分析论述结果, 我们可以给“舆论多元化”下个定义:舆论多元化, 就是各个不同利益的阶级、阶层和团体, 都有平等利用舆论工具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建议与要求的权利。

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提倡舆论多元化, 就是要求执政的共产党放弃对意识形态的领导, 放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 放弃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戈尔巴乔夫主张, 党不应垄断领导作用和垄断探索的权利;认为党领导舆论, 以马克思主义引导舆论, 使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起主导作用, 会导致僵化、教条主义和官僚专制主义, 窒息人们的首创精神。因此, 他要求所有大众传媒要推行舆论多元化, 其目的就是要促进意识形态多元化、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的建立, 并使党的思想来源和指导思想多元化。[5]

二、舆论多元化的本质

1917年11月10日, 即十月革命胜利后的第三天, 列宁签署了新闻出版法令, 封闭了一批鼓噪要推翻苏维埃政权的资产阶级报刊。西方资产阶级报刊和俄国资产阶级文人对此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在辩驳中, 列宁提出了影响深远的论断:“出版自由会加强世界资产阶级的力量。”

这一特定环境下提出的论断, 在斯大林时期演变成了舆论必须一律。人民管理体制向党代表人民管理体制的转变, 从舆论工具的管理机制上保护了这一做法。当时, 苏联不仅在宣传口径上坚持舆论一律, 而且全苏新闻事业的巨细事务, 都由斯大林和苏共中央包办。[6]1948年, 苏共中央曾为一份普通的《鳄鱼》杂志作出决议:更换主编, 扩大杂志0.5个印张。

赫鲁晓夫出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后, 大力破除个人迷信和教条主义, 鼎力促进舆论界的改革, 借以推动苏联的民主建设。他提出了提高新闻工作者社会地位和加速舆论工具大众化的方针, 批准塔斯社可以不经过苏共中央机关报《真理报》直接向世界发布新闻。赫鲁晓夫的女婿、《消息报》主编阿朱别伊, 则促成了苏联新闻社的成立。塔斯社的独立和带有“民间”性质的苏联新闻社的出现, 打破了通讯社必须由党中央直接管理的惯例。

舆论一律的观念重新占据主导地位是在勃列日涅夫时代。一个典型的事例是, 1980年4月苏共中央和苏维埃最高主席团授予勃列日涅夫列宁奖金的消息, 《真理报》《消息报》《莫斯科晚报》都在同一天的第一版使用了同一个主标题《始终不渝为和平而奋斗》, 副标题和内容也完全相同。根据勃列日涅夫的舆论观, 苏联权威教科书认为舆论系统“是社会政治报道活动的一种形式”, 其功能是“用共产主义精神影响人们的意识和行为, 形成人们的观点、志向和理想”[7]。

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上任后, 尖锐地批评苏联社会发展停滞、面临危机, 必须彻底改革。他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的理论, 与理论界、新闻界多次探讨舆论工具在这一历史阶段的地位及作用。1987年1月苏共中央全会闭幕不久, 中央就召开了全苏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戈尔巴乔夫在会上要求苏联所有的舆论工具都应贯彻党的公开性和批评与自我批评原则, 参与和促进改革。他要求舆论界与社会改革现实“对表”。戈尔巴乔夫明确提出:“为了加深社会主义民主和提高人民的政治素养, 需要更充分地利用舆论工具。”“为了使整个社会参与讨论, 广开言路是非常有益的;这也可以说是要使每一种报刊上都出现社会主义的多元化。”戈尔巴乔夫为这种舆论多元化的注释是, 捍卫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 公开讨论国家和社会的重大问题, 扩大社会监督, 以完善和保证党和政府决策的正确性。在这里, 戈尔巴乔夫明确地将舆论界放在了国家和社会监督体系的位置。[8]

针对苏联过去片面强调社会主义“政治上、道义上一致”的传统观念, 以及党内外不允许存在不同意见的实际做法, 强调并推行舆论多元化。如果出发点是为了推进社会主义制度建设, 加强党的领导地位, 改善民生条件, 可以说, 这无可非议。

但是, 戈尔巴乔夫则是片面强调舆论多元化, 允许并鼓励各种资产阶级思潮、反马克思主义观点自由泛滥。确切地说, 改革之初, 作为苏共中央总书记的戈尔巴乔夫不可能去反对马克思主义, 也没必要去鼓励各种资产阶级思潮。只是在极力推进经济改革的过程中, 他发现苏共党内积弊如山, 重重保守势力严重制约着经济改革措施的实行。所以, 他急于求成, 以社会存在不同利益群体为由, 重用那些在思想、理论、舆论、文艺等领域主张自由的人或持不同政见者, 大力提倡“意见多元论”“言论多样性”, 夸大个人在社会变革大潮中的作用, 推进各种思潮进行“百家争鸣”, 主张实行“政治多元化”, 进而怀疑坚持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是在搞“精神垄断”, 以至于他最后提倡“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9]

如此看来, 戈尔巴乔夫推崇舆论多元化的本质就是要取消马列主义的指导地位, 使党失去正确而统一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 从而使苏共的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使资产阶级思想成为其指导思想的一元。只允许反共反社会主义的观点、思想公开发表, 而决不许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的人进行反驳。[10]同时, 推行舆论多元化的目的还在于让广大党员动摇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对党的前途失去信心, 使阵营最终溃散或者无疾而亡。

三、舆论多元化对苏联晚期新闻思想的影响

前面分析了舆论多元化的含义与实质, 下面着重观察一下舆论多元化对苏联晚期新闻思想造成的深刻影响:

(一) 多党制确立, 苏共失去对舆论阵地的领导

舆论多元化是戈尔巴乔夫继“公开性”原则之后, 推出的又一大“革命性”倡议。准确地说, 舆论多元化是从戈尔巴乔夫的意见多元化、思想多元化、意识形态多元化和政治多元化等步步演变过来的。戈尔巴乔夫的意识形态多元化是他的政治多元化的舆论准备, 政治多元化则是他的意识形态多元化的必然归宿。

戈尔巴乔夫意识形态的多元化, 就是对新闻舆论工具实行“开禁”, 允许人们有批评马克思列宁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自由, 而唯独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反批评的自由和社会主义的地位。戈尔巴乔夫的政治多元化就是要搞多党制, 反对苏共对权力的“垄断”。他认为, 实行多党制是“真正民主制度的特征”, 只有这样做, 才能消除党的“政治垄断”现象, 排除“官僚管理体制的独裁专政”。

从1987年起苏共党内逐渐形成了三大派别, 即以叶利钦为代表的所谓“激进派”, 以利加乔夫为代表的所谓“传统派”和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所谓“主流派”, 而且斗争不断加剧。

在戈尔巴乔夫政治多元化的倡议下, 苏联国内一夜之间冒出了大大小小6万多个不同的政治组织和派别, 各种反共反社会主义人物以其本来面目粉墨登场。从此, 各派政治力量在混乱中向苏共夺权, 致使苏共丧失领导权, 丧失执政地位。1990年3月, 苏联举行人代会, 修改宪法第6条, 取消苏共法定的领导地位, 正式确立多党制。

自此, 苏联新闻事业脱党去共化的演变在法律程序上宣告完成。

(二) 媒介逐步进入无政府状态

坚持党性原则, 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根本原则。执政党坚持对新闻事业进行领导, 这是党性原则的具体体现。但是, 苏联晚期新闻事业由于受到舆论多元化的冲击, 先前对新闻宣传工作的各种行政管理措施被逐步明令废止, 导致苏共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 在短期内完全放弃了对原属媒介机构的直接领导。大批媒介机构纷纷独立, 各自为政, 从制度上放弃了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 从根本上抛弃了党性原则。

特别是1990年6月, 苏联政府颁布《苏联报刊与其他大众传媒法》规定“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宗教组织, 以及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有登记创办媒介机构的权利”这使反对党派、团体和私人办报完全合法化。到1990年10月, 在短短4个月内, 苏联就有700多家报刊进行了登记, 其中私人报刊约占七分之一。与此同时, 还出现了独立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及相关独立经营频道。苏联媒介领域从此进入了无政府状态。

在上述媒介机构中, 约有三分之一新创刊的媒介属于苏共各反对派政党, 它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制造各种反共言论, 甚至不断刊登那些退党者的文章, 污蔑继续留在苏共党内的都是些“不正派的人”, 直接导致退党人数剧增, 从心理上起到了瓦解苏共的作用。[11]与此同时, 原属苏共中央和苏联政府的一些大报大刊, 如《真理报》《共青团真理报》《劳动报》《红星报》《莫斯科新闻》《文学报》《消息报》等许多机关报刊都纷纷脱离原属机关, 宣告独立。《消息报》甚至长期批评苏共和苏联政府, 支持各地的“民主派”和民族主义者。[12]

(三) 负面新闻虚假新闻泛滥成灾

媒介脱离苏共管理之后, 仿佛脱缰的野马、出笼的猛虎, 任何一件小事, 不管是今天的一件交通意外还是历史上的一件错案, 都能成为新闻媒体长篇累牍报道和炒作的对象。

媒介纷纷扬扬揭露官场的黑暗、任人唯亲、营私舞弊、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的文章, 以及夸大其词、淋漓尽致地宣扬酗酒、吸毒、赌博、卖淫等社会阴暗面, 严重扰乱了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与此同时, 那些激进派报刊还大量刊登否定苏联历史和歪曲苏共历史功绩的文章、发生在列宁和斯大林时期的一些鲜为人知的事实和失误, 被一些居心叵测的政客和阴谋家无限夸大和歪曲后渲染于报端。为了扩大发行量, 一些媒体不惜煽风点火, 故意捏造耸人听闻、荒诞无稽的假新闻以吸引读者眼球。有些反对派报刊不惜重金, 专门邀请一些社会名流和权威人士, 开辟专栏, 针对苏共和苏联社会主义阵营大肆造谣, 戏说民族关系, 蛊惑民族独立等。这些虚假新闻和虚无报道, 很快就引起民众对政府的强烈不满, 国内民族矛盾尖锐。人们对社会主义制度产生怀疑, 对苏共的威信丧失殆尽, 自第二次卫国战争养成的民族自豪感受到沉重打击。

(四) 内外媒介勾结形成反共浪潮

舆论多元化为西方反共思潮提供机会, 内外媒介勾结, 沆瀣一气, 形形色色的反共势力, 如同山洪般奔涌而出, 在苏联境内外策动和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共反苏反社会主义浪潮。

根据戈尔巴乔夫的指示, 苏联从1987年1月起, 完全停止干扰英国BBC对苏联的广播。随后, 对美国之音和欧洲自由广播电台等多家西方电台的对苏广播开放了领空与频道管制。从此, 苏联民众可以随时随地收听到来自西方自由电台的声音。这些西方国家政府的喉舌大肆宣扬西方的生活方式, 介绍西方对苏联改革的态度和观点, 用西方的立场和视角评价苏联的政治局势。这对当时正处于改革十字路口的苏联人来说, 其蛊惑性、煽动性不言自明。对此, 美国国际广播委员会认为, “苏联停止干扰西方广播, 可能比戈尔巴乔夫决定从东欧撤军50万的允诺更重要。对美国来说, 它为促进苏联社会的和平演变, 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但是, 苏联并没有就此打住, 同年12月, 苏联决定拨款400万外汇卢布, 进口20种西方国家的报刊, 在国内公开出售。这进一步助长了西方对苏联的舆论攻势。[12]

综上所述, 戈尔巴乔夫推行的舆论多元化, 在执政的最初几年里, 新闻解禁, 批评的声音增多, 可读性增强, 读者也随之增多, 这些都证明了舆论多元化的积极作用。但是, 戈尔巴乔夫高估了大众传媒的作用, 指望靠新闻自由去推动政治改革, 却没有料到舆论多元化的自由会带来意识形态的混乱, 导致苏联媒介在改革中被反对派言论裹挟着, 一步步偏离改革目标, 走向异化。

与此同时, 各种形形色色的政治团体和社团组织掀起办报热潮, 大肆宣传各自的观点和主张, 把苏联新闻业变成了一片无政府主义的海洋。可以说, 舆论多元化起初虽然不是为了直接推进新闻自由改革, 但在实施过程中则极大地刺激了新闻自由化的发展进程, 使苏共经过几代人不懈努力才构建起来的社会主义思想大厦, 在短短五六年间就从内部垮塌, 并最终促成了苏共解散和苏联解体。这种刻骨铭心的教训值得我们警醒。

参考文献

[1]http://www.baike.com/wiki/%e8%88%86%e8%ae%ba.

[2]http://wenku.baidu.com/view/4f980e37b90d6c85ec3ac695.html;http://cache.baiducontent.com.

[3]http://baike.baidu.com/view/83472.html.

[4]黄枬森.试论多元化[M].北京: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5]李振城.苏联兴亡的沉思[M].北京:改革出版社, 1998.

[6]АлтунянА.Оединстве, гласностииплюрализме//Знамя.-2001.-№2.-С.174.

[7]Прохоров.Е.П.《Введениевтеориюжурналистики》1980г.

[8]唐惠虎.戈尔巴乔夫舆论观初探[J].社会主义研究, 1989 (4) .

[9]李慎明.居安思危之三: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0d50110102e00v.html.

[10]李慎明.苏联亡党亡国反思:“公开性”与指导思想“多元化”[J].红旗文稿, 2012 (5) .

[11]НенашевМ.Ф.Иллюзиисвободы:российскиеСМИвэпохуперемен (1985-2009) -М.:Логос, 2010.с-37.

多元化影响 第9篇

关键词:社会思潮,大学生,多元思想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前言:当代高校职能与教育理念首应以学生为中心, 围绕学生实际所需、将来所求展开教学, 关注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和谐发展, 将能力与思维作为学生发展与培养的方向。西方名言称:“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 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由此, 高校育人应将道德教育置于学习文化技术之前, 深刻认识到对思想道德教育对学生个人、对教学工作的双重作用与意义。

一、当前高校学生普遍思想政治面貌

受多元社会思潮的冲击, 当前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着的思想政治面貌不够端正、精神文化不够充实等现象, 亟待强化思政教育。社会思潮是以相应的意识形态为理论核心, 以一定的社会存在为基础, 在某一时期内在某一阶层或阶层中反映当时社会政治情况而有较大影响的一股思想集中, 它与某种社会心理同时发生作用, 并且相互影响制约, 乃至渗透。作为一种非主流意识形态, 社会思潮在传播时并无明显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政治倾向性、话语强制性。学校是各种社会思潮整合和汇集的重要场所, 也是思想文化发源与传承的重要阵地, 从而使多元思潮迎合了广大青年学生的客观需求和社会心理期待, 并得以在潜移默化中受之影响。涌入我国的思潮组成全面覆盖了经济、政治、哲学、文艺、宗教、伦理等众多社会科学领域, 且在这一系列领域之中更有分支学派, 这是转型期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以及思想观念等系列深化与革新的结果, 也是对社会现状的真实反映。

二、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1. 积极影响。

其一在于拓展学生思维视域。多元思潮的丰富性和角度的多变化, 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学生眼界的开阔, 提高思维的活跃指数, 促使他们对现实问题的多向度思考。其二在于锻炼学生理性思维。社会正处于新旧体制交替和利益格局分化整合的社会转型重要期, 不同思潮之间的共生互促, 将大学生带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之中, 使得他们有了站在“巨人”肩膀上, 将陈腐的思想解放, 打破一孔之见的禁锢, 真正的观望世界, 去审视不同文化、不同观念、不同世界, 充分促进开放思维的形成。其三在于强化学生的鉴别能力。针对部分偏远地区因闭塞落后, 在信息获取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困难, 而思潮一旦被学生所接受, 必然会引起他们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 多种思潮的对错、优劣都需要学生自行鉴别, 从而在这一过程提高了认识社会的能力, 又提高了适应社会的能力, 客观上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2. 消极影响。

当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正处于向上发展时期, 同时社会主义事业也正处于初步成长时期, 然而就在这一关键时期, 国际上出现了大量否定社会主义的思潮。同时, 在国际舞台上一直存在着一种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思潮, 西方一些学者大肆鼓吹意识形态的冲突与矛盾将在21世纪不复存在, 西方的自由民主价值观将成为人类历史的终结, 等等类如由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提出的, “意识形态终结论”、“民族国家过时论”的论调, 本质即在于制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塑成。上述种种对我国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是一个挑战, 久而久之, 这些思潮的长期大量存在也会造成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紊乱, 使之产生信仰危机。试想, 一个没有信仰和理想的民族, 那便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种种不良社会思潮不仅加重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困难和任务, 还极可能埋下相关风险危害, 给中华民族的未来带来隐忧。

基于社会心理学角度而论, 思想与观念是能够很大程度上控制一个人的行为, 即意味着多元思潮对学生的心理、情绪等有着调控作用, 加之大学生尚不够成人经验丰富, 心性未清, 极易受人利用来为他人实现其他目的, 且这一思想侵蚀的过程极为隐蔽。如何摒弃、杜绝这一思潮对广大学生的“荼毒”, 可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所在。同时, 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逐步形成阶段, 对未来有着格外强烈的追求, 但也普遍存在判断与追求缺乏明确选择, 思考问题过于简单化与理想化。也正是由于大学生对事物本质缺乏深刻体悟, 导致其极易被外表蛊惑。所以, 多元化思潮交织的当下不可避免的包含了许多消极因素, 不断冲刷着学生的理想信念, 使之迷茫、混乱。

三、社会思潮下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 刷新教育思路贴近生活融入社会。

最难改变的就是思想, 所谓“顽固不化”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而现在很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 早已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 什么事都要顺着自己的意愿去做, 个性很强, 从小形成的这种思想, 不可能一下子就改变过来。所以, 高校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 一定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耐心、细心, 循序渐进地开展工作。同时, 现实社会中的日新月异, 也是书本无法跟进与比拟的, 基于这一大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讲授, 更是不应局限于教材之内, 所以教师备课必须有针对性的进行, 除了要对将教授的教材上的固有内容、知识进行全面梳理, 还要对这一内容有所拓展, 将诸如社会热点、大众话题引入课堂, 结合教材中的理论讲授, 一方面能够摆脱思想政治课的说教形象, 另一方面也能带动学生关心身边大小事务, 在开拓视域之余也锻炼的思考能力。同时, 还要针对有如“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如何讲授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如何与学生交流互动”等问题。

2. 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国家的统一, 源于各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 是历史延续的保障。基于社会思潮的不断冲刷之下, 高校思政教育更应积极展开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与引导, 使其真正认识到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可贵的同时, 也看到世界各国的发展态势、政治格局, 继而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促成民族团结, 为国家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用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指导自己的行动。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所倡导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此同时, 还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梦”结合。中国梦是我国当前重要的政治理念, 其内涵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由此,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学生端正价值观念, 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须知, 只有民族振兴了, 国家富强了, 自己才有能力基础去实现个人的梦想。

3. 全面客观地认识各类种社会思潮。

当前形势下, 如果听任于四面八方用来的社会思潮自由自在地在大学校园与师生群体之中肆意传播和流行, 势必对大学教育、学生个体, 乃至整个社会风气与社会发展都造成消极影响。就目前情况来看, 多元思潮的出现形式多变, 并借以不同的形态在不同的归属范畴中出现, 不断地对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发动”着一次次干扰或是某程度上的冲击。因此, 对待多元思潮的冲击, 必须客观、理性对待。不能“一竿子打倒”, 即完全否决、抵制部分含有隐性或是显性威胁的社会思潮, 从而忽视其在某一方面的合理、有效性;反之亦然。所以, 必须要端正认知观, 对每件事物或观念思想的存在, 持有公平、合理、客观的态度, 深入了解、分析后再行定夺取舍, 切不可一味“疏”或“堵”。

4. 构建良好的社会舆论和文化环境。

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构建良好的社会舆论和文化环境也是高校文化建设的中心工作, 在此过程中, 要将思想政治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在文化建设中推进思想政治工作, 在文化活动中融入思想教育, 将爱国、敬业、孝顺、友爱、互助等传统用喜闻乐见的方式传达给学生, 使他们能够在休闲娱乐中慢慢接受思想教育, 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同时也为高校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此外, 社会舆论和文化环境的“潜移默化”和“润物细无声”的特点还对于引领社会思潮有着显著实效。换言之, 即良好的社会舆论和文化环境是引领社会思潮的有力保障。藉此, 高校思政工作可利用舆论的强大宣传作用来宣扬我国传统文化, 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感召力,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扩大主流舆论的覆盖面和影响力。高校校园文化作为高校师生们的群体意识的载体, 拥有无限可延生的职能作用。置身于具有良好风气的校园之中, 不仅可使学生塑成高尚人格与之优良品行, 健康向上的校园活动还有助于学生情操的锻造, 继而促成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夯实个人思想品德、价值观念的基础, 由此足以抵制各种社会思潮中消极和腐朽的观点。

四、结语

综上所述,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自身的长足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大学生的思想也会随之出现新的情况、面临的新问题, 只有对思想政治工作不断进行创新, 才能从容应对新形式、新挑战, 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李玲芬.当代社会思潮视域中的高校思想政治[J].教育湖北社会科学, 2012, (1) .

[2]李红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思潮[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0, (10) .

[3]李红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思潮[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0, (10) .

多元化影响 第10篇

2003年,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提出要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2008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 并召开了首次中央林业工作会议, 提出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权制度的改革符合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有利于我国林业的发展。

2 林权制度的内涵

2.1 林业产权的定义

产权是一个经济社会所实现的选择一种经济品的使用权利, 属于行为性权利。在我国民法通则中规定:“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林业产权是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的集合, 属于一种具体的产权形态。

2.2 林业产权的特点

林业产权是对森林资源的处置, 森林资源所特有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使林业产权具有多元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林业产权具有外部性, 这是由于森林资源对外界环境具有影响作用。林业产权的交易和分离具有复杂性, 因为林业产权包括森林资源、林木资源和林地资源, 这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使林业产权难以交易和分离。林业产权缺乏有力保障, 由于我国对林业产权改制起步较晚, 而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没有建立健全, 导致林业产权收益、界定和结构不科学、不合理。

2.3 林业产权的形式

2.3.1 国有林权

《森林法》明确规定:“森林资源属于国家所有, 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除外”。国有林权单一的, 即山林权属于全民所有。从2008年起, 实施集体林权改革, 逐步推行国有林场改革、国有林区改革。

2.3.2 集体林权

2000年国家林业局制定“分类经营, 分区突破”的林业发展策略, 规划了公益林中的集体林权。集体林权是指在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 依法将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户, 明晰山林权属, 落实经营主体, 放活林业经营, 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 重新确定集体林地的生产关系, 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集体林管理体制。

2.3.3 非公有制林权

非公有制林权来源于两个方面, 一是源于20世纪90年代, 取得林木经营权是通过出让、租赁、拍卖等形式, 租期为30~70年。二是源于林业“三定”划定的自留山、责任山, 及 2005年起实施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其形式包括独户经营、家庭承包经营和联户经营。

2.4 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作用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 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我国的林业产权制度必须以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林业生产效率为目标, 建立以市场化为导向、产权清晰、主体多元、流转自由交易规范、权益对等、保障充分的林业产权制度, 才能保障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3 林业产权多元化对森林资源管理的影响

3.1 森林资源管理的现状

据我国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调查数据显示, 截至2008年, 全国森林面积19 545.22万hm2, 森林覆盖率20.36%。活立木总蓄积149.13亿m3, 森林蓄积137.21亿m3。我国的森林资源森林面积蓄积持续增长、天然林和人工林面积持续增加、森林质量不断提高、个体经营面积比例也有所上升, 国有林、集体林、个体林及其他非公有制林业共同发展,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林业产权多元化对森林资源管理造成了诸多的影响, 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仍有待加强。

3.2 林业产权多元化对森林资源管理的影响

(1) 森林资源管理在林业产权多元化形势下变得更加复杂,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 森林资源管理中以行政命令和指令性计划的方式, 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林业产权制度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使林业注重木材的经营产生的经济效益, 忽视森林资源的社会属性, 造成森林资源开发过度, 森林资源消耗大, 生产成本过高等问题, 也造成了森林资源管理和经营者利益之间的矛盾。森林资源管理工作要变革传统的工作模式, 综合考虑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所产生的新问题, 才能增强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才能保障集体林权、国有林场、国有林区改革的不断深化。

(2) 森林资源管理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体系。多元化的林业产权必须纳入法制轨道, 而目前的森林资源管理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 导致出现森林资源管护工作难以落实, 如一些乡、村、组经济组织以发展地方公益事业等理由, 变相转让生态公益林的林权, 增加了生态公益林管理工作的难度。另外集体林权制改革和非公有制林业的迅速发展, 暴露出个体林主法律意识不强, 在个体经营中出现违法行为, 林业部门管理难以执行的问题。

(3) 森林资源管理形式变革, 林业产权多元化增加了林权结构的复杂性, 相应的森林资源管理也需要变革管理形式, 传统林业县、乡、村护林一直是非公有林业管理中的薄弱环节, 缺乏有效地自主护林、联合护林。

4 在林业产权多元化背景下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对策

4.1 明确森林资源管理的指导思想

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 坚持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我国市场经济与农村经济体制的完善, 要求林权制度继续深化改革, 逐步建立产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到位、责权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规范有序、监管服务有效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 这也成为了我国森林资源管理的指导思想, 森林资源管理要以增加森林数量, 提升森林质量, 提高人们经济收益为己任, 促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 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4.2 完善森林资源管理法律体系

森林资源管理在林业和生态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是林业产业发展的基础, 也是林业行政执法的主体。因此要不断完善森林资源管理法律体系, 建立科学的林地承包经营权制度、建立基本林地保护制度。例如在《物权法》中规范林地承包权的法律制度, 给予林地承包权完整的物权保护。颁布《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 (2008~2020年) 》、《征占用林地定额管理办法》等。通过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 保障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促进我国林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4.3 创新森林资源管理模式

新时期森林资源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林业产权结构的调整, 森林资源管理工作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 有效发挥其管理职能, 要落实林权登记发证工作, 严格依法行政。要加强林地保护管理, 这是森林资源稳定增长的基础。要简化采伐审批的流程, 在保障森林采伐限额制度不变的基础上, 简化采伐审批的环节, 提高管理的效率。规范木材运输经营管理, 森林资源管理部门要在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下指导木材运输及经营, 优化资源结构, 合理利用森林资源, 增长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 结语

林业体制的改革促进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强化了政府服务职能。林业产权多元化发展为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路, 因此继续落实森林资源管理, 完善林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 能够规范林企的市场行为, 也能促进农民就业增收,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冬川.王丰华.林业产权多元化对森林资源管理的影响及对策[J].林业资源管理, 2006 (6) :37~38.

[2]周锐.许先鹏.浅议可持续发展思想下森林资源管理对策-征税及明晰产权[J].林业建设, 2008 (3) :63~64.

[3]徐永飞.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法律制度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 2007.

[4]田葆华.加强森林资源管理积极推进集体林改[J].甘肃林业, 2010 (2) :71~72.

[5]王厚俊, 徐妍.基于森林产权制度变迁对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 2008 (6) :121~122.

[6]杨芳.我国国有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思路及对策[J].湖南林业科技, 2006 (3) :51~52.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血压影响因素分析 第11篇

【关键词】血压;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

一、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首先做出散点图分析血压与年龄、血压与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m的平方)之间的关系,如下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1)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压有增高趋势,随着体重增长血压也有增高趋势;(2)总体上血压与年龄、血压与体重指数存在一定的线性相关关系。

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其中,a0,a1,a2,a3是回归系数,ε是随机误差。结果如表(1):

由表知a1,a3的置信区间包含零点,需要改进模型,通过残差置信区间图,剔除异常点后得到改进后的回归模型,结果如表2

由上表知,此时所有参数置信区间不包含零点,F统计量增大,可决系数从0.6855增大到0.8462,得回归模型为

最后,对模型进行检验,说明模型合理性。

(1)残差正态检验:进行jbtest检验与t检验,,故残差服从均值为零的正态分布。

(2)残差异方差检验。进行Goldfeld-Quant检验,将28个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去掉中间6个数据,得到F统计量观测值f=1.6604,F(7,7)=3.79,可知f

(3)残差自相关性检验。进行D-W检验,D=1.4330,查阅表得,因为,所以残差不存在自相关性。

二、结论

由模型结果知,年龄增加1岁,血压平均升高0.4303/mmHg,体重指数上升1个单位,血压平均升高2.3449/mmHg,另外,长期吸烟对血压的变化影响巨大。

因此,对于中老年人,要注意控制体重,改掉吸烟的习惯,从而避免血压过高,出现疾病;对于偏瘦的年轻人,适当增重,从而保持血压的正常。

参考文献

[1]张宇山.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实例研究[J].科技信息,2009(9).

[2]吴礼斌.经济数学实验与建模[M].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06.

多元化教学模式对太极拳教学的影响 第12篇

一、互助式教学法

互助式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 将教学班级按照一定人数分为若干小组 (一般每组6~8人) , 并注意培养骨干为小组长, 由其组织练习的教学方法。孙晔“互助式学习在太极拳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一文中指出:“互助式教学”的运作过程是一种以“团体行为”为基础的学习过程, 它要求保证“互助组”在一定时间内的相对稳定 (一般为一学期) 。旨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下的学生主体作用, 使每一个学生在帮助他人或者在受到他人帮助的过程中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 能使每一个学生在不同的层面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向认知、技能、情感三者的“立体式”前进, 从而为实现体育教育的最高境界——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王文红“互交式教学法在高校女生太极拳教学中的运用”一文中研究出经过相关实验研究证明, 在高校女生简化太极拳教学中采用“互交式教学法。”明显优于常规教学法。主要表现在“互交式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向的网络化的信息传递过程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加速了太极拳的教学过程, 教学效果显著, 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二、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应用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了多媒体技术, 但在体育教学中很少运用多媒体技术, 在24式太极拳教学中许多教师仍采用传统的示范、讲解、模仿与练习的教学模式。姜振“24式太极拳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应用的实验研究”一文中得出结论:无论是技术动作的准确性, 还是动作的熟练程度, 多媒体课件实验组都明显优于普通教学组, 教学效果有显著性差异。对学生的调查结果, 说明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教学具有适用性和具有推广价值。同样安学涛“太极拳教学课件的运用与效果研究”一文中也指出:太极拳课件能使教材中的某些环节以文字、声音、图像等综合方式表现, 清晰地把教学的要点、难点和细节展现在学生面前, 使学生在“相对真实”的视觉情境中学习有关的教学方法、手段、技术, 有效的沟通了“书本”和“实践”两个世界。正确运用太极拳课件对学生的学习发生着积极的影响, 它能增强教学效率、拓展教学时空、提高教学质量、降低学习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 因此使教与学变得事半功倍。

三、教学目标延伸法

所谓“目标延伸教学法”, 就是授课前先将要学的内容划分为几个目标, 然后根据目标, 分项、分段进行教学, 课后让学生以班为单位, 在课外活动或其他时间内自行进行复习巩固的教学方法。包汉文“不同教学方法对太极拳教学效果的影响”中得出:目标延伸教学法能较显著地提高学生学习太极拳的兴趣和教学效果, 较传统的直接教学法比较有较大优越性, 值得推广应用。

四、念动教学法

“念动教学法” (想象) 是运用自我暗示与运动表象训练相结合的一种心理训练法, 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新形象的过程。高庆琦“念动训练在太极拳教学中的应用”中指出:念动训练在太极拳教学中的运用。新授动作后及时进行“念动”。可起到事半功倍作用。在太极拳教学过程中, 往往有这样情况, 有的学生虽然已基本学会了动作, 但做出来的动作生硬, 势不圆, 不连贯, 因而不能较好的体现太极拳的风格特点, “念动”对解决这一问题有较好效果。

综上所述, 以上四种的教学方法都已在不同程度上进行过相关的实验研究, 并得出了一些结论, 但是如何深入的探究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太极拳教学的效果是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 其次如何将四种有效的教学方法相互结合起来, 合理的运用到太极拳的教学中也是值得进一步实验和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孙晔:《互助式学习在太极拳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贵州体育科技》, 2007, 6。

[2]王文红:《互交式教学法在高校女生太极拳教学中的运用》,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3, 8。

[3]姜振:《24式太极拳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应用的实验研究》, 《安徽体育科技》, 2003, 3。

[4]安学涛:《太极拳教学课件的运用与效果研究》, 《琼州学院学报》, 2007, 10。

[5]包汉文:《不同教学方法对太极拳教学效果的影响》, 《临沂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4 (26) 。

上一篇:教师综合素质的评价下一篇:高中作文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