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区保护范文

2024-05-25

历史地区保护范文(精选11篇)

历史地区保护 第1篇

拥有悠久历史的柘皋老街作为柘皋镇的商业和文化中心, 见证了柘皋镇的发展, 集中体现了柘皋古镇的历史文化风貌。在柘皋旅游景点布局中, 规划中的历史街区是“靠皋河旅游风光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规划通过对柘皋老街的历史建筑、特色要素及居民生活状态的实地调查, 在综合分析街区整体风貌、街巷空间以及功能要求的基础上编制完成。

1街区现状与问题

柘皋老街形成于明朝万历年间, 距今已有近400年历史。街区占地11.7公顷, 是皖中地区保护最好的一条古街, 2007年被巢湖市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街区内的北闸老街与靠皋河平行, 曾是一条2000米的长街, 在水运发达的年代里, 老街是柘皋镇主要的商业街。但随着黄金水道上船只的逐渐减少, 老街逐渐衰败, 现在只剩下短短的200多米长。

经济环境的衰败导致了历史风貌的衰败, 历史风貌的衰败反过来又加剧了经济与社会环境的衰败。街区中现有历史建筑中只有少部分建筑结构及围护材料保存完好、可以继续使用的建筑 (质量好的建筑) ;还有一部分结构基本完好, 需要维护修缮方可继续使用的建筑 (质量较好的建筑) ;另有一部分严重老化腐朽, 已成危房 (质量差) 的建筑。后两类建筑占街区建筑的大多数。

街区内的市政基础设施落后, 道路普遍狭窄, 建筑密度高, 缺少消防通道和其他消防设施, 对于街区内大量高密度、木结构的古建筑是极大的安全隐患。街区内虽有污水管道, 但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 污水、雨水不能有效地纳入排水系统中, 造成环境卫生比较差。此外, 街区中缺少公共绿地和公共活动场地, 开敞空间较少, 也影响了居民生活质量和环境景观质量。

2街区特色分析

2.1整体风貌

柘皋历史街区位于镇区东北部, 靠皋河自北向南穿越其中。街区内建筑以明清时期为主, 其中较为著名有的李鸿章当铺、李鸿章粮仓、基督教堂等。街区整体风貌完好, 局部有建筑改建现象 (图1) 。街区格局呈S形, 形成了较好的街巷空间。

街区在整体格局上保持和体现了江淮地区传统商贸中心和居住区相互交织的特点。古镇的商贸和服务业设施集中在主要街道两侧。整个街区由北闸老街、部分西街和玉兰街等组成, 其中北闸老街是核心区域。

2.2街巷空间

传统街巷是构成历史街区的骨架, 既是重要交通空间, 又是居民的交往空间。柘皋老街至今仍保存着原有的功能与尺度。从开敞的街道到封闭的巷、弄的转化, 从公共空间到私家空间的转化, 老街的街巷空间富有层次性;同时, 街巷两侧建筑立面在细部处理、建筑材料和色彩运用上又富于变化, 从而使其变得很有韵味。

作为街区中保护最完整的一条老街, 北闸老街平均宽度2米-2.5米, 高宽比约2:1。老街两边的古建筑多为江淮民居风格, 木板门、马头墙以及所承载的传统生活方式几乎完全的保留了下来。在街中会有很多隐性小巷, 通往内部各户, 每户民宅多为院落式或内天井式布局。西街和玉兰街相对北闸老街要宽一些, 而且已形成比较现代化的商业街, 传统建筑保留的不是太多, 但有很多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历史建筑, 如新华饭店、新华书店等 (图2) 。

2.3历史建筑

由于柘皋历史上曾是著名的转口码头和商贸中心, 经贸发达, 因而兴建了很多形式丰富的建筑类型, 例如李鸿章当铺、李鸿章粮仓等。尽管功能和使用目的不尽相同, 但建筑形式风格极为相似, 两层为主, 一般都分为几进, 前店后坊或前店后居, 中间以内天井相连。一般情况下, 天井两侧有厢房或围廊, 也有单边内天井, 一侧厢房或围廊, 通常在建筑面宽比较小的情况下出现。建筑一般都为木结构形式, 围护材料为青砖, 青砖墙面多不粉以白色, 一般临街店面多板门或板壁。马头墙、灰色小瓦, 马头墙一般都比较低。许多建筑都比较注意细部处理和雕饰, 雕花木窗、栏杆、柱头、马腿等采用较多。

3保护规划的设计策略

3.1保护层次和保护范围的确定

规划依据柘皋镇历史街区的现实需求出发, 本着统筹规划、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科学管理的原则, 实行分层次与分级保护:建立两个层次的保护体系;划定核心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进行分级保护和控制。

规划确定两个保护层次是考虑到既要保证整体柘皋古镇的风貌协调统一, 为古镇的保护和恢复发展留有空地, 又要保证管理、政策及行政工作的简洁、有效。基于以上原则, 规划将北闸老街和柘皋河西侧沿河古民居划为核心保护区, 规划范围内其余区域为建设控制区。规划总平面图见图3。

3.2传统街巷的梳理整治

街区内的北闸老街、部分西街和玉兰街, 都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 各具特色。尤其是北闸老街至今仍保存着原有的风貌和功能。为实现街景的重现, 规划根据现状街巷的等级和尺度, 以及墙体、门窗、屋顶、地面铺装等特征, 在整治过程中进行相应的设计处理 (图4) 。

3.3历史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并存

为体现历史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 规划在对北闸老街等传统街巷进行整治的同时, 还对与历史风貌息息相关的自然景观进行保护与利用。依托靠皋河两岸形成的自然景观廊道, 将街区的南北两部分完美联系起来, 这是规划中应该保护和利用的重要景观资源。这样的景致与老街的历史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3.4保护与更新相结合

历史街区的保护规划应本着两个基本目标:保护历史街区风貌、建筑环境、文化遗存, 实现历史延续性和文化多样性;保护居民享受现代化科技的基本权利, 实现生活环境的舒适、卫生、健康和优美。为此, 规划确立了以保护为基础、进行适当更新和改造, 从而实现整个街区复兴的设计策略。

规划选取靠皋河以西、西街以南控制区内范围为更新重点区域。鉴于该区域内的建筑大多已丧失传统风貌, 留存下来的历史遗迹也残缺不全, 规划根据街区的整体风貌特征和要求, 对于少数保留的建筑进行整饬, 通过整饬恢复建筑原有风貌;对于其它影响传统风貌的建筑采取拆除更新的方法, 通过提取古街建筑元素, 规划建设新中式商业街, 同时引入新型业态给该区域注入血液, 以实现整个街区的复兴和持久发展 (图5) 。

参考文献

[1]赵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2]常青.历史环境的再生之道——历史意识与设计探索[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3]王景慧.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与规划[J].城市规划, 2004, 28 (10) :68-73.

[4]阮仪三, 孙萌.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的若干问题研究[J].城市规划, 2001, 25 (10) :25-32.

2012年台湾地区高考历史试题 第2篇

编辑:九江市一中周明学 时间:2012、7、5 说明:涂红者为答案

1.台湾人原本习于“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规律,在日本统治台湾之后,台人对于时间观念的认识较为精确,这与下列哪一项变化最有关系?

(A)工厂与学校普及(B)引进度量衡制度(C)机械力取代畜力(D)钟表行普遍出现

2.某一时期,欧洲各地开始出现一种团体,成员需学习古代希腊哲学、基督教神学与人文学知识。后来,法学与医学逐渐成为重要学习科目。这些成员学成后多担任教师或进入政府与教会服务,该团体是:

(A)行会

(B)大学(C)修道院(D)皇家学会

3.历史教科书描述某场战争:此为欧洲第一次大规模国际战争,主要战场在日耳曼地区,因而使该地的经济遭到极大破坏,而战后所签订的合约,不但影响到国际关系的发展,也确立国家独立主权的原则,这场战争是:

(A)三十年战争(B)七年战争(C)第一次世界大战(D)第二次世界大战

4.一位学者指出∶这个佛教宗派的主张,与传统儒学重人文的理念趋同,大幅削弱佛教的宗教性质。这个宗派的兴起与流行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重大发展。这个佛教宗派是指∶

(A)禅宗(B)天台宗(C)白莲教(D)密宗

5.甲午战争之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流行用语,在新式学堂及学会均以其作为办学及创会的口号,然而新式学堂及学会的教学内容与发展目标,却偏重于西学或新学。形成此一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因为新式学堂及学会的创办人∶

(A)多半是接受西方新式教育的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较为陌生(B)多对中国传统文化抱持否定的态度,认为它会阻碍西学的发展(C)多为外国人士或在华传教士,自然会偏重于西学或新学的引介(D)多以「中学为体」作为对付保守势力攻击学堂及学会的挡箭牌

6.五代时期,位于南方的楚国,曾大量种植一种盛行于唐代的商品作物,成为该国主要的经济来源。楚国国君曾向梁太祖请求,每年上贡 25 万斤,换取该项作物的贩卖权,意即允许楚国将该项作物运至黄河南北,交换北方的衣料和战马,楚国因此获利甚丰。该项商品作物是∶

(A)茶叶(B)棉花(C)罂粟(D)烟草

7.一位史家评论:“查士丁尼可算是最后一个真正的罗马国王: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如假包换的拜占庭皇帝。”从罗马国王与拜占庭皇帝的差异判断,下列哪一项可以呼应查士丁尼是“一个如假包换的拜占庭皇帝”?

(A)说出“皇诏就是法律”的名言(B)领导编成庞大的查士丁尼法典(C)积极恢复罗马帝国的旧时疆域(D)重建君士坦丁堡并使用拉丁文

8.表1是“连续五年移入台湾在户口单位登记的人口数”,这最可能是下列哪个年代的统计?(A)17世纪60年代(B)17世纪80年代(C)19世纪90年代

(D)20世纪40年代

9.《诗经·卫风》∶「瞻彼淇奥,绿竹猗猗」,可知上古中原地区产有竹子。史书记载∶隋唐时期,在现今河南、陕西等地设有管理竹园的竹监司;到了宋代,仅凤翔(属陕西)设有监司;明初,黄河以北,已不见竹子大量种植。上述记载,最能印证历史上的哪一现象或变迁?

(A)竹子在人民生活中的重要性(B)东周到明代初年的气候变化(C)政府对管理竹子种植的重视(D)东周到明代初年的经济变化

10.有人认为:工厂工人的薪资只要能维持其生计即可,如果工资够过高,工人生活改善,就会多生小孩,人口随之增加;如此一来,劳动力便增加,工资随之下降,甚至低于先前水准。我们应如何理解这种说法?

(A)反映出中古时期行会对工资的看法(B)代表法国大革命前夕保守派的观点(C)反映出十九世纪英国资本家的态度(D)代表二十世纪初俄国共产党的主张

11.一位大学者的诗∶「闻道西园春色深,急穿芒屩去登临。千芭万蕊争红紫,谁识乾坤 造化心。」他要从春意盎然中体会「生意」的根源,也就是「天地生物之心」,藉以识仁」。这种把自然与人心结合加以论述的学问应是∶

(A)汉代经学(B)唐代佛学(C)宋代理学(D)清代考据学

12.顾炎武《日知录》指出∶唐代州县政府,修筑的城郭必皆宽广,街道必皆正直,官署也多基址弘敞。而宋代以降,州县政府所修筑的城郭、街道和官署,则相对简陋,且有越来越简陋的趋势。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种现象?

(A)唐代国力强盛;宋代以降国力转趋衰弱(B)唐代建筑技术已达颠峰,后代难以超越(C)宋以后坊市制崩溃,无力维修城郭街道(D)宋代以降财政集权中央,地方经费困窘

13.日本在一份文告中宣示:“为帝国之存于东亚之安宁,我们必须对该两国宣战。”而一本历史著作提到:“日本为了快速跨出南进步伐,控制南太平洋,声称不惜与两国一战。这两份资料中所指的两国是:

(A)中、美(B)中、苏

(C)美、英(D)美、苏

14.台湾某报刊谱写宣传歌曲,说明其宗旨,歌词如下:“黑潮澎湃,恶气满天,强暴横行,莫感言;赖有志,奋起当先,开笔战,解倒悬。光荣哉,言论先鞭。”这最可能是那个报刊?

(A)20世纪30年代的总督府公报(B)20世纪20年代的台湾日日新报(C)20世纪30年代的台湾新民报(D)20世纪50年代的中央日报

15.一位学者主张:“国家、民族、语言与文化应该互为一体,国家是民族的本体,每个民族都受到召唤,建立国家。这种主张最可能出现在何时?

(A)十五世纪初英法百年战争时(B)马丁·路德发动宗教改革时(C)法王路易十四废除南特诏书(D)十九世纪意、得两国运动时

16.与洪秀全齐名的太平天国首领杨秀清,出身广西,世代以烧炭种山为业,父母去世后,离家流浪,与人结夥护送洋货,交结不少两广江湖豪客。后来因失业回到家乡,仍作烧炭工人。杨秀清此时的「失业」,与某一城市的开港有关。这一城市应是∶

(A)广州(B)上海(C)天津(D)南京

17.课堂上同学们进行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专题报告时,讨论起照片和绘画两种资料的价值。以下哪位同学的观点最合理?

甲:照片是科技产品,不会造假,是过去的真实翻版 乙:绘画是画家所作,只要不虚构,就是过去的重现 丙:照片和绘画并非当时人留下的作品,都不可行 丁:照片和绘画都不等于过去,只是通往过去的路径(A)甲(B)乙(C)丙(D)丁

18.一位外国人前往某城市旅行,搭火车要先取得通行许可证明,才能买车票;到了目的地,看到满城尽是脚踏车;在路边摊买烧饼时,摊贩向他要粮票。这位观光客见到的景象最可能在∶

(A)1919年的上海(B)1936年的南京(C)1955年的香港(D)1970年的北京

19.王元规是太原人,父亲过世后,母亲带他回娘家。当地一位富豪,欲将女儿嫁给他。母亲考虑自己的贫困处境,有意结此亲事,当时才十二岁的王元规却哭著说∶「古人 讲究门当户对,我们不能因为暂时住在这里,就不顾身分。」母亲觉得有道理,就婉拒了这门亲事。这则故事反映出什么样的社会观念?

(A)这应是发生在西汉初年,反映当时的门第观念(B)当时的世家子弟年纪虽幼,却可自己决定婚事(C)地方富豪有意与高门子弟联姻,提高社会地位(D)当时女性地位高涨,子女的婚姻全由母亲决定

20.某国科学家提出一份医学报告,指出:该国人的尿液无尿氮高达20%,而其他人种只含15%,这证明其人种的排泄物比其他人种洁净,足见其种族更为进化与优越。这种看法最可能流行于何时?

(A)十七世纪初期(B)十八世纪初期(C)十九世纪初期(D)二十世纪初期

21.某时期中,道教开始盛行「神仙须下凡,历经劫难」的想法,神仙须在人世行善立功,造福庶民,才能修得正果,重返天庭,位列仙班。这类故事反映道教因应当时社会变迁,因此强调参与、改善社会。这种社会变迁是指∶

(A)汉末工商濒临破产,故太平道要救济生民(B)唐代门阀制度即将崩溃,故道教重视立功(C)宋代庶民社会崛起,故道教强调入世苦行(D)明清社会贫富不均,故道教提倡行善济民

22.图1为某一西班牙著名画家的作品。从这幅绘画的风格可推测出此艺术风潮产生的时期为何?(A)文艺复兴时期(B)浪漫主义时期(C)法国大革命时期(D)战间期

23.努尔哈赤创立八旗制度,分为满洲、蒙古及汉军八旗。但八旗制度亦可视个别需要而作调整,并无严格划分界限;有汉军改满洲八旗者,有蒙古改汉军八旗者,亦有蒙古改满洲八旗者,甚至有同一家族分隶满洲及汉军八旗者。故入关后,一般人皆以「旗人」来通称满洲人。我们应如何解读以上叙述?

(A)满洲人为显示血统之纯正,故「旗人」指的是通晓满洲语的正统八旗军人及其家属(B)满洲人及蒙古人地缘与血缘相近,故「旗人」指的是满洲及蒙古八旗军人及其家属(C)满洲人为笼络汉人,允许汉人加入八旗,故「旗人」是指满洲及汉军八旗及其家属(D)满洲人为了塑造族群融和,混编八旗,故「旗人」是指满、蒙及汉军八旗及其家属

24.牡丹社事件后,沈葆桢来台善后,其善后某一政策的具体内容有:屯兵卫、刊林木、焚草莱、通水道、定壤则、招垦户、给牛种、立村塾、设隘碉、致工商、设官吏、建城邦、设邮驿、置廨署等。此项政策应为

(A)开山(B)抚番(C)海防(D)吏治

25.有人说中国这一历史事件,是一些知识分子聚在一起,讲明圣学,阐发义理,激扬廉 耻,使天下皆能尚气节。国家灭亡后,这些知识分子,皆知捐躯效命,但求一死以求仁,可以说是「亡国有光」。但乾隆皇帝却批评他们「始以正而终以乱」,是导致国家灭亡的祸首,怎么能说是亡国的光荣呢?并感慨说∶「真所谓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这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A)东汉的党锢之祸(B)唐代的牛李党争(C)宋代的新旧党争(D)明代的东林党争

26.一位学者指出∶有一个朝代,《史记》以〈殷本纪〉作为记载此一朝代历史的篇章,唯「商」字实已出现于较《史记》更早的古本《竹书纪年》中。在甲骨刻辞中,「大邑商」也出现了不只一次,但却从未出现过「殷」这个字。根据上述分析,这位学者主张此一朝代的人应自称为∶

(A)殷人(B)商人(C)殷人或商人(D)中国人

27.同学以某个中东国家作为报告主题,他所收集的资料重点:甲、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经此处;乙、曾是数个古文明的发源地,首都在中世纪时是阿拉伯世界的中心;丙、1930年代独立,因石油矿藏丰富而享有一段和平时期;丁、1980年代独裁政权崛起,初始美国积极拉拢支持,藉此抗衡其他伊斯兰国家。其后该政权与美国交恶,美国出兵攻打,自此控制该国内政。这个国家是:

(A)叙利亚(B)埃及(C)伊拉克(D)土耳其

28.哲学家迪卡尔因其思想不见容于当道,被迫流亡他国。他于1630年代旅居某个城市时,称赞道:“要找到世人所可能希翼的各种货物和珍奇物品,世上还有哪个地方比这个城市更让人如愿?”这个城市是?

(A)巴黎(B)日内瓦(C)阿姆斯特丹(D)佛罗伦萨

29.为了参观历史博物馆举办的「微笑彩俑-汉景帝的地下王国」,老师要求同学们先阅读相关的背景资料。同学们应参考下列哪些图书?

甲、《春秋左氏传》;乙、《春秋繁露》;丙、《战国策》;丁、《史记》;戊、《汉书》(A)甲乙丙(B)乙丙丁(C)丙丁戊(D)乙丁戊

30.史家评论某地的历史发展,指出:这个地方因具备良好的地理条件,当地人们继承古代文化遗产,率先从中世纪转变到近代,创造出新的时尚。“某地”是指:

(A)西班牙(B)义大利(C)日耳曼(D)法兰西

31.政府往往透过修筑铁路带动本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所采取的作法之一是对进口钢铁课征较高的关税,以保障本国钢铁工业的生产。民国以来,生产钢铁的汉冶萍公司仅于民国 5 至 8 年,获有盈余,其他时间都是亏损;11 年,汉阳铁厂不堪亏损停工;14 年,开办不久的大冶炼铁厂也停工。根据上述说明及历史背景,民国 5 至 8 年何以会有盈余?其长期亏损的主要原因为何?

(A)盈∶因欧战爆发,钢铁价格大涨;亏∶不平等条约束缚,关税不能自主(B)盈∶机器由国外进口,设备新颖;亏∶军阀混战,故无法继续修建铁路(C)盈∶因欧战爆发,钢铁价格大涨;亏∶军阀混战,故无法继续修建铁路(D)盈∶机器由国外进口,设备新颖;亏∶不平等条约束缚,关税不能自主

32.从1960到1980年代期间,台湾的经济发展深受世界瞩目,甚至有“台湾经验”的美称,其特色包括:出口导向的工业、经济高速成长、国民所得迅速上升、对国际贸易高度依赖等。有学者认为:从经济发展高速成长过程中所得分配并没有恶化,其原因在于资本密集的重工业聘雇力较弱;相反的,劳力密集、输出加工导向的产业聘雇力较强。由此可知,还有一个特色必须注意,此特色应为:

(A)跨国公司及外资(B)众多的中小企业(C)全面的自由经济(D)金融开放国际化

33.哥白尼写到:“我确信,数学家们只要认真而不肤浅地研究,就会同意我的这些结论。……如果有人利用圣经某些段落来攻击我、歪曲我的原意,我会断然予以拒接。数学的真理只能由数学家来判断。”伽利略表示:“哲学写在宇宙这本大书里面,为懂得这本书,人必须首先懂得它的语言和符号。它是以数学的语言写成的,人若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就无法懂得宇宙。”根据上文和你的历史知识判断,这两位天文学者共同的观点最有可能是

(A)宇宙是本难以理解的大书(B)科学与宗教二者势不两立(C)圣经成为攻击科学的利器(D)宇宙奥秘不能由教会独断

34.某人认为:神的惩罚非常恐怖,为了免除世人的重罪,神先用瘟疫、饥荒、战争折磨世人。我们境内子民越来越堕落,犯下无数罪行,才会受到疫病摧残。我们应如何理解此一说法?

(A)这是佛家轮回之说,以解释世间苦难的来源(B)这是十四世纪时,对黑死病发生原因的解释(C这是十七世纪的细菌学说,解释疫病的来源(D)这是二十世纪苏联解体,共产主义者的警告 35.以下为有关人与神关系的三段资料。

资料一:世人因为神赐的灵魂,才能领略神创造的世界;人的全部生命经历都需通过信仰的解释,才能显示意义。

资料二:人无法自己挣得拯救,上帝自动将拯救赐予信仰他的人;人只有对上帝负责,才能自由体验上帝的恩宠。

资料三:个人是独特、理性和有创造性的;每个人的特性都是神赐,但每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特长才是对神的最高尊崇。

这三段资料分别来自不同时期的作者,他们依次是:(A)人文主义者、中世纪基督徒、路德教徒(B)中世纪基督徒、路德教徒、人文主义者(C)路德教徒、中世纪基督徒、人文主义者(D)路德教徒、人文主义者、中世纪基督徒

36.东汉末年,一位生于豫州的月氏僧人支谦来到吴地,翻译多部经书。孙权称帝之后,请支谦辅佐太子,西元 241 年太子死,支谦隐遁。另一位生于交址郡的康居僧人康僧会于西元 247 年,初抵建业,孙权为他建立建初寺,「江南大法遂兴」。两位僧人均以译经著称,译文典雅,常掇拾中华名词与理论掺入经文。根据上文可知,江南佛教开始于何时?支谦与康僧会译经何以有上述特色?

历史城镇保护规划 第3篇

1.历史城镇保护规划研究基础

1.1简介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是标志人类所处时代和所处地域的社会缩影,它反映了某个时代和地域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最高成就,是一批长期积累起来的历史文化遗产。

1.2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许多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或是近、现代革命运动和发生重大历史事件的地方。保护这些历史文化名城,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1.3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特点

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丰富多彩,各具特色。按照历史和自然文化特征,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可分为 7类:①历史上以政治中心为主的都城、省城、州城或府城、县城;②风景如画、依托山水名胜和重点文物古迹为主的名城;③以传统手工业、商业特别著称的名城;④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特色突出的名城;⑤边境、口岸及长城沿线以军事防御为主的历史城镇;⑥以海外交通为主的港口名城;⑦重点革命纪念地名城。其中有不少名城可以兼有几个特征。

2.延安历史城镇文化保护与规划

2.1历史城镇场所

历史城镇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聚集地,它最可能成为文化承载的土壤,其保护应当从物质保护转向活太的历史环境与场所的保护,注重其自然环境与城市文化的融合。

延安古称延州,历来是陕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城区处于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三山鼎峙,延河、汾川河二水交汇之处的位置。

2.2延安历史文脉延续

在现状延安中心城区范围内,古城遗址主要有5处,即延安州城、延安府城、肤施县城、南关围城、北关围城。五座城池相距很近,布局上形似莲花,古有“莲花五城”的总称。

延安具有悠久的历史,也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当地居民的传统民俗、历史源流、道德伦理、宗教信仰、建筑理念、审美和价值取向等等,具有极高的社会和文化价值。

首先,延安丰富的古建筑、建筑群、传统民居建筑为研究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宝物。我国古代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形成了丰富、独特的传统建筑文化。延安的窑洞就是适应了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好民俗民风所形成的,充满智慧和地方特色的产物。不仅为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保存和延續发挥重要作用,更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其次,延安作为一个保存较为完整的历史文化名城,为人们体验、研究城市发展历史和黄土高原传统文化提供了方便。延安城市的发展记录了当地社会历史文明发展的历程,反映了延安人们传统民俗、道德伦理、哲学思想等深层次文化内涵以及衣食住行等生活状况和社会状况,为研究人类文化发展演进提供了宝贵的史料依据,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2.3延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现状

延安文物保护部门积极抢修了一批重要的革命旧居、旧址和历史古建筑,如南泥湾王震旧居、中宣部旧址、杨家岭中组部、延长东征会议旧址、吴旗革命旧址、富县东村会议旧址等。重建了独具特色的子长钟山石窟钟楼和富县石泓寺大殿,完成了黄帝陵而起改造祭祀大大殿的修建。

2.4延安名城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1)城市的过度发展和名城保护工作缺失,是的延安城市风貌和独特的“三山对峙”的城市格局收到你强烈冲击,破坏严重。

延安市区地处狭长的河川地带,革命纪念地旧址和文物古迹散点分布其中,二忧郁城市建设用地紧张,市区建设密度越来越大、建筑高度越来越高,使得城市景观比例失调,强烈对比使得原本蜿蜒清秀的市区水系看起来像一条小臭水沟,同时,这些大体建筑还严重阻挡了城市景观视廊。

(2)过快的城市发展及管理、控制层面的失当,延安城市规模的剧烈扩张导致许多革命旧址周边环境的混乱,严重所害了原有的传统风貌景观、影响延安革命纪念地的形象。

(3)城市环境质量差。城市内河流污染严重,城市大气及水土流失治理虽有所改善,但空气质量仍然不尽人意,城区内建筑密度大,缺少公共绿地和防护绿地。

(4)共鸣历史文化保护意识淡薄,一旦局部利益与城市保护发生冲突是,往往牺牲历史文化保护,导致文化遗产容易被随意破坏。

2.5延安历史名城保护

作为中华名族的发祥地、中国革命的摇篮,延安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旅游资源。延安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城市依山傍水,沿三川谷地进行建设。南川、东川、西北川三川交汇处是相互对峙的宝塔山、清凉山和凤凰山,山上存有宝塔山、清凉寺等众多名胜古迹。这就形成了延安“以宝塔为核心,三山对峙,延水中流”的城市格局。所以保护要从格局入手。

2.5.1古城保护与新区建设协调发展,保护城市格局

由于延安城市中心地段是老城中心区,周边新区的发展速度较慢,功能较单一,多为居住与工业,这样使得老城区大量珍贵文物和历史建筑被毁坏,严重破坏古城传统风貌,虽然城市大部分都被现代城市风貌覆盖,但是延安“三山、一塔、延水中流”的基本城市格局保存较完整,若能及时降低老城区人口和建筑密度,减少交通量,垃圾污水的排放量,同时完善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必然焕然一新。

2.5.2传统风貌与古城环境保护并进,还原周边环境风貌

延安是依山傍水的城市,所以城市风貌与周围环境息息相关,所以加强环境建设与改造才是保护历史城镇的首要任务。整治河道,绿化美化河道,两岸建设滨河公园,是城市内和周围环境形成完整的绿化系统。

2.5.3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合理利用遗产资源

旅游开发是提高人们对历史文化遗产价值认识和促进保护利用的直接手段,也是形成保护与发展良性循环的捷径。所以在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前提下,大力宣传延安的特色与文化,通过旅游的开发使城市历史文化得到保护。

3.结语

历史城镇的保护在考虑诸多社会原因的情况下,最终需要将城镇整体保护与历史空间场所精神的延续问题落实到具体的城市规划与设计方法中去,才能实现真正的意义上得分历史城镇保护与更新。

历史地区保护 第4篇

2006年, 胡锦涛总书记在听取广西工作汇报时指出“广西沿海发展应形成新的一极”, 为广西北部湾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总体思路。这也引起广西文化界对沿海地区的极大关注, 并在《广西日报》上展开了“从山到海———广西文化战略转移”的讨论。2008年, 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 (下称《规划》) , 把广西北部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又进一步推动学术界对于这一地区文化的研究。广西社会科学院吕余生课题组的基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 是与区位、政策、投资环境、环保、人才等政治、社会、文化因素密切相关的, 而文化软实力对当代经济和企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更是为现代投资家、企业家所看重”的判断和“推进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 需要开展相关文化研究”的认识 (1) , 对北部湾地区历史文化展开了研究, 在2011年奉献了《广西北部湾地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 (以下简称《研究》) 这样一部比较厚重而颇具新意的学术力作。

一、开展北部湾地区文化研究意义重大

通过《研究》一书可以看到, 开展北部湾地区文化研究意义重大, 该书在选题上就十分重要。它虽然研究广西的北部湾, 但是却具有全国的性质, 主要表现在:

1. 它与国家战略紧密联系。

书的“广西北部湾地区”概念正是《规划》中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所界定的“地处我国沿海西南端, 由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所辖行政区域组成” (2) 。它契合“国家高度重视广西沿海地区发展, 明确将北部湾经济区作为西部大开发和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点地区, 提出新要求, 赋予新使命”的历史机遇 (3) , 体现“加快推进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 既关系到广西自身发展, 也关系到国家整体发展, 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4) 。对广西北部湾历史文化研究有利于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 因此这一课题的研究上升到国家级的层面。

2. 它与中央精神一脉相通。

该书所论述和分析的问题是我国及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亟待解决的重大实际问题, 也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所关注的问题。例如关于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 其实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中提出的“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并重”;“加强国家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建设, 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是一致的。而关于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 也与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所论述的“发掘城市文化资源, 发展特色文化产业, 建设特色文化城市”, “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 增加相关产业文化含量, 延伸文化产业链, 提高附加值”, 以及“积极发展文化旅游, 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相结合, 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等思想是一样的。这两者的相通, 既说明了课题组成员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他们对时代发展脉搏与中央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贯方针的正确把握, 又显示出该书对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提供有力佐证的价值, 以及促使其贯彻和落实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

3. 它与世界潮流彼此一致。

课题组紧扣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这一世界关注的问题, 切入文化资源开发这一经济发展的热点, 并将这一课题研究放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国家以及广西经济发展的背景下, 进行全球、全国、全区等多层次的考察, 从而对广西北部湾地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做出学术判断和提出应对策略。因此, 该书的选题不但具有全国性, 而且还彰显国际色彩。

二、《研究》的学术价值

《研究》一书在理论上学术价值突出, 有不少值得圈点的地方。

首先是内容的新颖。根据我们所掌握的学术信息, 从文化和经济相结合的角度观照广西北部湾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成果并不多, 而且主要是吕余生课题组成员的著述和本课题的前期成果。因此, 《研究》的主要观点和论述内容均呈现出创新的面貌。它的考察视野开阔, 能够联系到中国与东盟的合作, 涉及到文化融合与传播、文化产业与旅游等诸多方面;分析问题细致, 能够结合北部湾地区的具体情况, 进行深入剖析;提出观点独特, 能够言之成理, 许多见解与众不同, 给人以新颖之感。

其次是资料的全面。关于广西北部湾地区历史文化资源的记录早已有之, 但是学术界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范畴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整理当推《研究》。课题组为此不仅搜集和参考了大量文献, 而且还进行了两次实地调研, 通过田野调查、开会座谈、电话访谈、个别咨询等办法, 挖掘到许多新的资料, 从而使该书的信息全面而翔实, 被列入全国与广西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历史文化资源均无遗漏, 并呈现得图文并茂, 形象生动。这为后人在这一领域的继续研究,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是概括的准确。该书由“总论”、“分论”、“专论”和“附录”四个部分组成的理论框架, 有利于课题组对于研究对象的把握能够兼顾全面、概括准确。它不但在“面”上对北部湾文化进行“海洋文化”、“珍珠文化”、“民族民俗文化”、“历史文化”和“艺术文化”的分类, 对它的文化特征做出了“开放性”、“多元性”、“包容性”和“国际性”的概括, 而且还在“点”上勾勒、描述和归纳了南宁、北海、钦州和防城港四个市的历史沿革、文化背景、文化类型和文化特征, 进而得出这些城市的“文化地理环境与物产资源既有整体上的一致性与相似性, 也因地理、历史与社会的差异而各具特色与优势, 为城市群内的资源合理配置与集群性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现实基础”的结论 (1) , 理论概括非常到位。

三、突出应用价值的对策研究

《研究》一书在实践上应用价值也很高。它不仅是广西北部湾区域历史文化研究的理论著作, 同时也是对这些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研究报告。它对北部湾地区以及各个城市的文化发展所提出的许多切合实际的思路和对策, 可以为北部湾地区各级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强劲的支撑。例如就北部湾地区而言, 它不但在战略上提出了“以区域内核心城市的优势文化板块为增长极点, 提升北部湾城市群文化竞争力与合作吸引力;以文化发展创造区域开放格局, 扩大北部湾文化圈与相邻文化圈的互动, 强化中国—东盟文化交流与合作, 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 最终打造以北部湾城市群与城市文化互动发展的北部湾经济区历史文化保护开发战略”等指导思想, 而且还在战术上指出“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增强城市软实力”;“整合历史文化资源, 加快发展文化旅游”;“建设功能强大、特色鲜明的都市文化”;“开展面向东盟国家的文化产业合作经营”;“积极打造文化创意产业, 提升产业经营层次”等一系列实施途径;同时还提出“制订北部湾历史人文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的总体规划”;“建构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机制”;“增加文化投入和融资, 增强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加强对文化基础设施、重大文化产业园区和项目的建设”;“进一步完善相关文化经济政策”;“积极申报联合国‘世界遗产’, 提升文化知名度和文化氛围”;“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 促成各类文化人才在北部湾经济区创业成功”等富于建设性的政策建议, 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凸显出该书的应用价值。此外, 它所提出的“把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文化中心”的构想, 丰富了《规划》的内涵。它所提出的“推进北海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以及“北海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路径”等思路, 对北海市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在“十二五”期间谋求大发展也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该书在实践层面的研究, 调研充分, 材料翔实, 分析具体, 思路清晰, 对策正确, 举措有力, 切合实际, 便于实施, 能够对北部湾地区的文化发展和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起到一定的推动和帮助作用。

我们认为, 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既是一个科学性和学术性很强的理论命题, 又是一个实践性和对策性很强的应用课题。只有两者的有机结合, 才能取得研究成果的综合效果, 体现其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研究》在这一方面是一部做得比较好的优秀之作。

摘要:北部湾经济区建设需要文化软实力的支撑, 开展相关文化研究十分重要。《广西北部湾地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一书系统整体发掘、梳理、认知、把握北部湾历史文化资源, 总结、分析、探索北部湾区域文化发展的历史、现状、问题、原因, 科学理性地明确提出北部湾历史文化保护与开发思路、指导思想、实施路径、政策建议以及制度建设的长效机制, 具有促进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实践应用价值。

关键词:北部湾经济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

注释

1 吕余生等著:《广西北部湾地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 第3页, 广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6月版。

2 中共北海市委员会、北海市人民政府编:《新战略新北海: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构想与展望》第3页,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3 中共北海市委员会、北海市人民政府编:《新战略新北海: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构想与展望》第4-5页,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4 中共北海市委员会、北海市人民政府编:《新战略新北海: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构想与展望》第5页,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浅谈农村地区高中历史课堂的改革 第5篇

山西省从2008年开始提出了新课程改革和课堂教育教学改革,但是在过去的这些年当中,有许多老师还没有摆脱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以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较低、学习能力较差、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成效不明显。那么,要改变农村地区高中历史课堂的这种情况,就要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方法。

首先我們要明确:高中历史课程的教育目标是什么?我认为,我们高中历史课堂所面对的是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时期的高中生,而历史是人类和民族的整体记忆, 那么,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促进人性完善和提升”就是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反观当下,在一些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却教学无目标、或把目标停留在掌握重难点以应付考试上,直接导致了历史课堂上,教学没有中心、课堂没有灵魂、历史没有神韵。以致学生的素养没有得到提升,也无法完成培养社会主义社会合格公民这一主要目标。例如,关于《宋明理学》一课的教育目的。有的教师认为:本课的教学目的就是掌握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人的主要观点,理解理学和心学的思想主张及历史地位。有一部分老师认为:本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们通过儒学的发展变化的有关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史观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些教学目标,我认为都是不完善的,他们都缺少了对宋明理学精神内涵的领悟,无法让学生深刻的领会到其中的人生智慧、人文的价值、致思的取向,而这些内容恰恰是这一课教学中最重要的学习内容。

由此可见,如果历史教学的实践中,教师缺少了对现阶段历史教育根本目的考虑,课堂上只是过多的关注了知识目标、考试目标,而把历史教育的根——培养社会主义社会合格公民的目标丢失了,那么,这个课堂,就是不完整的。

那么,高中历史课堂该教什么呢?是不是教学大纲写什么我们教什么,教材和教参上有什么我们教什么?这个问题看似无聊,但是只要仔细琢磨,我们就会发现其中存在很大的问题:新课改制课程权力下放,省内各市在教材的选择上有了很大的自主权,这本来是对现今陈旧化教学体制一个很好的改革,但是,有一部分教师却仍旧以传统的教学思想,把教材像过去一样作为标准的教科书讲授,没有意识到现在的历史教材已经发生了变化,教师的备课应该是凌驾于教材之上的,教材只应该是学生历史课堂学习中的参考。

所以,在新课改条件下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首先确立高中历史的教学目标,其次确立本单元、本课的教学目标,在层层的目标引领下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则需要立足于教材更高于教材。高中历史课堂要教给学生历史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树立和健全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有鉴于此,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因此教师怎么教不是教师单方面就能决定的。相对来说,农村地区的高中学生知识面比较狭窄,自主能力有限,接触新事物的机会较少,并且受初中教学模式和考试模式影响很深,所以他们习惯于只掌握教材知识和死记硬背。那么,作为农村地区高中历史教师,我们面临的问题就是:既要使历史课堂教学能实现教育的目标,又能适应农村地区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这一问题,我认为,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改变教材观,课堂不再是教教材,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每节课都归入到实现自己历史教育大目标之下。其次,我们在课前要精心编制导学案——导学案的编制,既要满足学生掌握教材知识和死记硬背的习惯,又要满足教师实现历史教育最终目标实现的拓展。对此,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以满足教师上课后进行进一步提升的需要。然而,历史课上学生喜欢听而不喜欢参与课堂的思考、分析,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就要求我们在课堂的设计中,要打破满堂灌的教学传统,让学生动起来,可以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进行导学案问题的研究成果展示,或讨论课堂中生成的问题等。当然还有很多历史问题,尤其是文化史中的很多知识是枯燥无味而且晦涩难懂的,学生听课的兴趣不高,问题研究也困难重重,这就需要老师尽量把枯燥的问题有趣化,晦涩的问题通俗化。如《宋明理学》一课中,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区别,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兴趣极低、理解难度极大,我们就可以用唐代高僧弘忍的两个弟子神秀和慧能做诗的历史故事来进行引导,从而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一知识点。

当然,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自己需要做出改变外,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改变也迫在眉睫。所以我们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的培养。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和促进者,如果不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那么教师的教就是无用功。对于农村地区高中生学习方法中所固有的问题,需要有针对性地解决方法。我认为:自主学习、导学案独立思考以及课堂展示、课堂生成问题等小组讨论的学习方法,是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地区高中生在学习中的一些问题的。

历史地区保护 第6篇

2011年11月27~28日, 由广西社会科学院、广西北部湾发展研究院主办, 广西抗战文化研究会承办的“广西北部湾地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讨会”在南宁召开, 研讨会围绕《广西北部湾地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一书和广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某些主要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价值:发掘文化资源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

从2009年开始, 广西社科院《广西北部湾历史文化研究》课题组对北部湾地区历史文化资源展开研究, 于2010年完成《广西北部湾地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课题报告, 后经过加工修改, 2011年交付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成书。该书全面系统地挖掘、整理了广西北部湾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 并提出北部湾历史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实施路径与政策建议, 得到了与会专家的充分肯定。广西区党校教授陈学璞认为, 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提出不久, 北部湾文化研究还刚刚起步、相关研究成果还稀缺的时刻, 《文化研究》一书就以专著形式比较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广西北部湾地区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等四城市的文化, 可以说是“开山之作”, 体现了该书对广西文化建设的高度自觉。广西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级作家罗传洲认为, 该书的结构齐全, 资料也比较全面, 可以称得上是反映广西北部湾历史文化的“小百科全书”;在某些有针对性的问题上, 还显示了作者们可贵的理论勇气, 体现了该书作者对广西文化的自觉与自信。

广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利群对该书做了比较全面的评价。他认为《文化研究》一书主要意义有三:一是文化资源系统整体发掘的价值意义, 它比较系统、比较全面地整理了广西北部湾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 把这些“散金碎玉”连贯成一条较有品位的“文化项链”, 具有全面性、系统性、整体性;二是有对北部湾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保护与开发的价值意义, 对具体开发北部湾地区的文化产业有可操作性的措施方法, 是一部有应用价值的著作;三是北部湾历史文化研究的价值意义。《文化研究》是广西社科院具有明确的本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意识的体现。因此, 该书作为研究成果的价值意义也就不言而喻。可以说, 该书既有国家战略的高度, 也有区域文化的广度, 还有内涵挖掘的深度, 而且还有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厚度。该书的研究彰显出北部湾历史文化研究的价值意义。

广西大学教授王建平也从三个方面评价了该书的价值与意义。一是在选题上意义重大。它虽然研究广西北部湾, 但具有全国的性质, 主要表现在与作为国家战略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紧密相连, 与“文化强国”的中央精神保持一致, 也与“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国际潮流相呼应。二是在理论上学术上有突出价值。首先是内容的新颖, 该书以“北部湾地区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开发”作为专著的选题, 从文化与经济相结合的角度做研究, 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开山之作”。其次是资料方面比较全面, 从文物保护到非物质遗产名录, 从案头资料搜集到田野调查, 都尽力搜罗了北部湾文化资料。再次是各章的概括比较准确到位。该书既对北部湾文化进行“海洋文化”、“珍珠文化”、“民族民俗文化”、“历史文化”和“艺术文化”的分类, 又对它的文化特征做出了“开放性”、“多元性”、“包容性”和“国际性”的概括, 的确比较准确到位。三是在实践应用上也很有价值。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既是一个科学性和学术性很强的理论命题, 又是一个实践性和对策性很强的应用课题。只有两者的有机结合, 才能取得研究成果的综合效果, 体现其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文化研究》在这一方面是一部做得比较好的优秀之作。

广西先进文化发展促进会会长杨炳忠研究员肯定了该书点面结合、微观与宏观结合的研究方法。如该书既有“总论、分论、专题、附录”的宏观架构, 又有脚踏实地的田野调查和条分缕析的微观研究。如“专论”部分关于“北部湾经济区文化发展对策研究”, 就站在“大北部湾”的制高点上, 全方位提出9项对策, 既有理论分析, 又有具体措施, 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关于“把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文化中心”部分, 这是自治区党委的正确指导思想在该书中的具体呈现, 从而把北部湾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推向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和更高层次的发展格局。他指出, 该书对北部湾历史文化资源“有点有面”的研究, 有利于开发北部湾地区的文化旅游产业, 有利于提升北部湾地区的文化软实力。因此, 北部湾《文化研究》一书, 是值得推崇和借鉴的研究成果。

图为广西北部湾地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讨会会场

广西大学文理学院教授梁扬肯定了该书的应用价值。他认为该书在研究方法上倾向于对策研究, 对北部湾地区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各城市的文化开发利用上都有可行性对策措施研究, 这很必要, 也很重要。这种应用性对策研究, 比先前类似的“概览性”或“展示性”成果要好。因为该书彰显了北部湾地区历史文化对今天的现实意义, 而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对促进广西北部湾地区乃至广西全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都有着迫切的现实意义。

广西妇女干部学校校长黄晓娜教授认为, 前几年我们讨论了广西“从山到海”的文化走向, 在《文化研究》一书中, 我们深切感到了北部湾海洋文化对整个广西文化的引领性;从风生水起的北部湾, 我们强烈感受到广西文化新的时代气息和开放性质。

与会专家也客观地指出了该书的一些有待改进之处。张利群提出, 《文化研究》一书虽然对北部湾区域文化有了初步展示, 但还缺乏一种学理观点的贯穿或北部湾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的支撑;广西北部湾文化的本质应该主要是海洋性和开放性, 但书中缺乏这种文化符号的概括。广西教育学院院长容本镇教授认为, 还可以进一步细化北部湾历史文化研究, 比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海洋文化研究、汉墓群文化研究、海豚文化研究, 等等。杨炳忠认为, 书中内容涉及“保护”少而“开发”多, 显得不够平衡。

拓展:推动广西经济文化全面发展

可贵的是, 除了讨论《文化研究》一书, 与会专家还就更广泛的广西经济文化全面发展问题, 做了更深入的、自由的、热烈的讨论。主要话题包括:

要依托文化资源发展北部湾旅游产业。北部湾经济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与优越的环境条件, 为经济社会建设与文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研讨会上, 专家学者们提出, 应整合北部湾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 加快发展旅游产业, 把文化和旅游结合起来, 使文化成为旅游的灵魂和提升力。

杨炳忠认为, 北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但旅游开发起步较晚, 在知名度上南不及三亚, 北不及大连。其实, 北海滩涂开阔, 在地域上比三亚更宽, 这里是真正的“天涯海角”所在地。北海在旅游开发上应依托文化, 保护环境, 保持特色。在新的形势下, 北海已从“天之涯、海之角”变成中国与东盟经济文化交流的最前沿, 在文化研究上要深入挖掘北海的特色、优势, 让人们认识北海, 走进北海。

陈学璞提出, 应该加强北部湾地区旅游文化的研究, 能否连同东盟国家一起纳入旅游规划, 形成北部湾与东盟一体的大旅游圈。他同时对环境污染表示担心, “一些重化企业落户沿海地区, 海豚会不会离我们而去?企业来了, 财政收入提高了, 中国最后的这块沿海处女地如何在发展的同时给予保护?经济发展万万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 否则这种发展就是不成功的”。他提出, 落户北部湾的企业应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增强企业的道德感、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要辩证看待文化产业。陈学璞教授说, 作为文化学者, 尤其是作为主管文化的各级领导, 一定要深刻领会中央提出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两大概念。要清醒地认识到, 只能是部分文化可以“产业化”, 不能笼统提出一切都是“文化工业化”、“文化产品化”, 否则容易滑入急功近利的泥淖, 甚至可能导致损害文化的恶果。

要有理论创新与文化创意。罗传洲认为, 社会科学院应该不同于党委政府系列直属的应用性研究部门, 而应该创新理论, 具有超越性和前瞻性, 其理论成果不只是“师爷”般的具体对策, 而应该具有引导性和批判性, 是经得起较长历史检验的思想成果, 这需要学者的才学胆识。这还涉及到文化创新以及发展创意产业。有学者说中国文化产业主要“缺创意、缺资本、缺整合”, 我们认为广西最缺的是“创意”, 其实根本上最缺文化创意人才。人才是第一资源, 而创意人才是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 广西要快速培养和引进高素质创意型文化人才;否则, 发展广西文化产业就是一句空话。

要重视成果的社会转化。容本镇认为, 要加快社科成果的社会转化。社会科学成果多是理论性的, 不应当长期束之高阁, 而应该尽可能又好又多地转化为政府的决策, 才能实现理论成果的最终价值。按照中国的国情, 希望各级政府领导真正重视文化, 真正是懂文化的内行。现在具有从政资源的广西社会科学院的领导人, 首先应该尽力促进优秀社科成果的转化。当然, 最终还得依靠文化立法, 以尽快完善和解决一系列文化建设“瓶颈”问题。

专家们论析的社会文化问题, 是在认真和踊跃的气氛中进行的, 这些思维成果凝聚了广西专家们的智慧, 也彰显了人文学者们炽热的爱国热情和高度的文化责任感。

方向:进一步深化文化研究以推动广西全面发展

专家发言之后, 吕余生院长做了会议总结。他指出, 该次会议虽然时间不长, 却凝聚着广西文化精英的博大智慧, 它将有助于广西社会科学院的科研事业的发展, 甚至对广西全区的文化建设都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吕余生进一步指出,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 类似于近70年前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是指引我们推进“文化强国”伟大征程的明灯, 是我们发掘广西文化软实力、促进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宏伟目标的巨大动力。

他衷心地感谢各位专家对《文化研究》一书做了客观公正的肯定与批评, 感谢与会专家为提升广西文化的自觉与自信而积极的建言献策。他说, 刚刚出版的这一本《广西北部湾地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 只是抛砖引玉之作, 希望以此召唤更多更好的北部湾文化研究成果问世, 以共同推进广西经济社会的全面快速发展。广西社科院今后将继续深化北部湾文化研究, 思想上要全方位开放, 题材上要进一步拓展, 内涵上要进一步深化。

吕余生对未来几年广西社会科学院的科研发展规划做了大体介绍:一是将组织精兵强将开展下一步重大课题研究, 题目拟为《提升北部湾经济区软实力研究》, 力争为提升北部湾经济区软实力、推动北部湾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提供更厚实更实用的文化研究成果;二是推出“北部湾文化系列研究计划”, 要进一步细化和深化北部湾文化研究, 比如北部湾海洋文化、南珠文化、商贸文化、合浦汉墓群、海上丝绸之路等等系列专题研究将逐步展开;三是进一步加强北部湾文化研究成果的宣传、转化和推广工作。他表示积极回应专家们对广西社科院的期望, 要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和社会资源, 尽力推动广西优秀社科成果进入党委政府决策, 以最大化的效益服务广西、服务社会。

广西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刘汉富在会上向与会专家介绍了广西社会科学院正日益繁荣的科研概况。他希望院外专家继续与社科院联合, 共同攻关研究重大课题, 共同为广西文化发展作出新贡献。

历史地区保护 第7篇

相比之下, 虽然北部湾各城市的文化这些年都有所发展, 北海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获得批准, 实现了北部湾城市群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零的突破。但总体而言, 北部湾城市群的文化还处于各自发展的状态。

北部湾经济区包括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个城市, 文化资源相当丰富。南宁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 是广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不待言, 北海、钦州、防城港是紧接北部湾的滨海城市, 历史悠久, 集中西文化于一身, 海洋文化发育充分。防城港与越南海陆相通, 边疆文化相当发达。北部湾四城市, 每个城市的文化底蕴都不薄, 每个城市说起自己的文化, 都可以津津乐道, 如数家珍。然而, 一旦将北部湾文化作为一个整体, 让我们去思考它的发展之道, 我们可能会觉得茫然无措, 抓不住主脑。

这种情况与我们长期以来没有将北部湾地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思维有关。人们囿于行政区划的格局, 各自为阵, 城市与城市之间, “鸡犬之声相闻, 老死不相往来”, 颇有井水不犯河水之势。显而易见, 这种状态对整个地区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北部湾地区, 有如此好的区位优势, 有如此丰富的资源优势, 但在中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 却明显滞后, 虽然20世纪90年代初北海也曾经一度显赫, 演绎过百万精英北海淘金的大戏, 但最终在宏观调控的大局势中, 偃旗息鼓, 留下一堆烂尾楼。今天, 人们反思这段历史, 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结论, 但在笔者看来, 没有形成区域发展的整体思维, 没有北部湾文化的整体支撑, 应该是北部湾优势明显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

世纪之初, 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2001年,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区内有关专家学者对广西环北部湾文化进行研究, 通过深入实地调研, 写出了主题调研报告和一批研究论文, 并于2002年在北海、钦州、防城港市召开了研讨会。同年, 潘琦主编的《广西环北部湾文化研究》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这可能是广西第一次将北部湾作为一个整体, 对其文化资源进行整体性的调查研究, 在此基础上思考其发展之道。其时, 北部湾经济区虽然已显端倪, 但并未形成完整格局。然而, 专家、学者的思考显然为北部湾经济区的尘埃落定起了助推的作用。6年以后, 国家批准实施的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 终于确定了北部湾的发展格局和发展思路。作为南中国最后一片尚未得到充分开发的沿海区域, 北部湾终于风生水起。

正如近些年举国所形成的共识,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基于这样的认识, 可以说, 文化将成为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重要支撑。换言之, 北部湾的文化如果不能形成整体性, 那么, 北部湾的经济发展也难以获得整体性的支撑。从这个角度看问题, 吕余生、李建平等著的《广西北部湾地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一书的出版就变得意义重大。

《广西北部湾地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是迄今为止第一部将广西北部湾历史文化作为整体进行系统研究的专著。全书分总论、分论、专论以及附录四个部分。总论对广西北部湾地区历史文化资源的概况、类型、特征、保护与开发思路、保护与开发的政策建议进行了总体论述。分论对南宁、北海、钦州和防城港四个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进行了分项论述。专论包括五个部分:一是北部湾经济区文化发展对策研究;二是把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文化中心;三是推进北海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四是“十二五”期间推进北海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五是北海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路径。附录则对北海历史文化底蕴和泛北部湾文化参与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意义和途径进入了深入探讨。

综观全书, 可以发现, 总体性研究是其最大亮点。总体性研究解决的是北部湾区域文化资源的整合问题, 是将北部湾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聚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建构北部湾文化的总体格局, 为北部湾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整体性支撑。其次, 对策性研究是本书的第二大亮点。文化研究长期以来的问题是有学理性乏应用性, 如何使文化研究有用于社会经济建设, 这是文化研究多年来力图突破的瓶颈。本书作者大都对北部湾历史文化资源了然于心, 有多年北部湾文化研究的学术积累, 而撰写本书的目的, 不仅是要展示北部湾的历史文化资源, 而是要提供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思路和对策, 这就将文化研究的重心从纯粹学理的层面推进到了应用层面, 将象牙之塔中的学者引进到了社会服务的大舞台, 这是对学者能力的一个全新考量。从本书作者提供的各种对策和建议中, 可以看出, 这批学者还是经得起这个考量的。其三, 本书集中笔墨的一个领域是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是文化与经济密切结合的地方, 是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新的生长点。然而, 文化学者在进行文化研究往往感到捉襟见肘, 经济专家在进行产业研究时面对文化又往往找不到着力点。相对而言, 该书作者长期研究文化产业, 这方面确实颇有心得, 为北部湾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思路, 成为本书第三大亮点。本书的第四个亮点是理出了泛北部文化参与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思路, 提出了将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文化中心的观点, 为北部湾文化在国家文化战略发展格局中找到了一个有利又有为的发展空间, 激活了北部湾文化发展的想象力。

广西能否崛起于21世纪初期, 彻底改变原来的消极面貌, 很大程度上要看北部湾经济区能否真正风生水起, 大展宏图, 实现广西从中国西部走向中国东部、走向世界前沿的目标。北部湾经济区格局的构建, 为广西的复兴提供了一条快速通道, 而这条快速通道能否真正通畅、真正实现快速, 还有待于北部湾的文化建设去支撑, 去铺垫。因此, 北部湾文化的整体性研究就变得非常重要和迫切。也因此, 吕余生、李建平等著的《广西北部湾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的出版就显得十分及时、相当给力。它是广西一批前沿学者长期思考研究北部湾文化建设的重要结果, 为今后北部湾文化的整体性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 为北部湾经济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诸多实事求是的思想。

摘要:北部湾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 以文化软实力助推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十分重要。《广西北部湾地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一书系统整体发掘、梳理、认知、把握北部湾历史文化资源, 总结、分析、探索北部湾区域文化发展的历史、现状、问题、原因, 科学理性地明确提出北部湾历史文化保护与开发思路、指导思想、实施路径、政策建议以及制度建设的长效机制, 具有促进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实践应用价值。

历史街区边界地区的建筑创作 第8篇

1. 城市发展与历史街区脱离

到目前为止, 国内也不乏历史文化街区开发较为成功的例子。通过对这些例子进行分析可以得出, 对历史文化街区边界地区建筑的开发核心思想是既要做到对原有遗产的保护, 也要能够为城市建设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但是我国大部分历史文化街区的边界建设发展并不是很理想, 许多边界地区因为种种原因选择维持原状。以韩城古城为例, 80年代初韩城“新旧分离”的保护模式虽然帮助古城的历史风貌较好的保存下来, 但如今古城了无生气, 边界地区呈现未开发的状态。如何给古城注入活力, 边界地区的适度和合理开发建设是一种策略。

2. 精神传承的缺失

边界区域作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设计理念中更应该注重渗透精神文化思想, 不能单纯的为了经济利益而进行设计。历史街区边界地区作为现代城市建筑与历史建筑交接地区, 建筑类型、功能都体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规划文件也往往通过控制建筑材料、高度、密度的形式来保证整体风貌的协调。然而在目前我国历史街区边界地区的建筑创作中, 存在从传统建筑形式中“断章取义”的现象。例如在一个大体量建筑中不恰当的运用大屋顶其形制也未加考虑等, 造成历史文化街区传承内容的缺失。还有许多边界地区的建筑不能很好的体现出现代城市整体的协调感, 没有为历史与现代相接处提供更多的空间。历史街区边界地区不能只是单纯的过渡空间, 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的都要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因此对于历史街区边界地区的建筑设计要从现代生活理念以及现代建筑的特点出发来进行设计, 避免单纯的从规模和风格上对历史建筑进行复制。

3. 商业开发过度

现在历史街区的旅游产业开发在重建历史街区城市机能的同时, 也带动了相关配套服务业的发展。历史街区的开发往往会受到文物保护规范的制约以及建筑形式与现代功能矛盾的制约, 因此边界区域往往被设计成资金回收的功能区。例如大型商业购物中心、宾馆、餐饮等, 商业味过重。在历史街区边界地区规划重建过程中, 应该以低调的姿态对话历史建筑, 从而烘托历史街区营造的文化氛围。

二、对特定历史文化环境中建筑创作的认识

随着我国对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 对于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也逐渐提高, 并且逐渐成为现代建筑师必须具备的一种职业素质。当下建筑设计者普遍认为, 文化环境对于建筑创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融主要体现在历史街区边界地区。在这一地区的建筑创作中, 历史与现代的矛盾也较为激烈。如何化解双方建筑形式、空间和功能的转变, 建筑创作就像是在完成一个命题作文。既要在一定的范围内体现出对原有历史文化的传承, 也要体现出现代建筑的特点。

所谓的历史文化环境是以历史建筑或者是建筑群为主体, 能够表达出明确的历史文化意义的环境, 具体可以为城市的历史街区、传统村落以及古镇等。在这种环境中, 建筑就成为历史文化意义和形象的具体体现。因此, 如何完整的表达出历史街区的文化形象以及意义就是建筑师进行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历史街区边界地区的建筑主体不仅能够起到对文化的传承作用, 还能向群众展示一种城市文化意向, 而这种城市文化意向能够引导公众置身于现代生活中更全面的了解和欣赏历史文化。

三、历史街区边界地区建筑创作思路

1. 城市肌理的延用

城市肌理是一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与其他城市不同的特征, 包括建筑尺度组合方法、路网形态街道尺度等。在边界地区的建筑创作中可以延用城市的肌理, 将历史街区的生活方式生活场景在现代建筑中呈现出来。在我国历史街区周边规划建设中, 就有很多案例采用这个方法。例如在苏州平江历史街区周边开发中采用商业步行街的形式, 将步行街的商业建筑也参照历史街区的建筑尺度及组合, 设置成小型商业店面在店内消费的人们可以来回穿梭。与传统建筑不同的是, 建筑底层设置室外穿越空间, 保持整条商业街与历史街区的连贯性。整体来看, 步行街的空间界面与老建筑保持一样的格调, 实质上却用微弱的高度和材质变化营造出一定的渐变效果。同时尽量保留原有树木和建筑布局, 以还原和纪念基地原有的生活方式。

2. 现代技术材料的运用

历史街区边界地区的建筑创作在尊重传统文脉传承历史文化内涵的同时, 也应充分利用新的技术和材料来体现现代建筑的时代特点。可以借助错位、虚实对比等建筑创作语汇来达到新建建筑与老建筑空间形态的平衡, 或者引进新的建筑技术材料来建设和传统建筑形式相近、比例相当、布局相似的新建筑。在充分体现历史建筑秩序感的同时, 带来新的活力和生机。在建筑创作中充斥着新旧元素的延续与冲击, 充分演绎着历史内涵与现代科技。例如西安大唐不夜城文化交流中心的设计, 用玻璃、穿孔铝板等材料形成多层次的表皮, 用新的材料工艺和当代美学的表现方式诠释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3. 城市设计的视角

在历史街区边界地区的建筑创作中, 对其原有环境中的调研和现代功能需求的综合考虑是非常有必要的。将边界地区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进行设计, 对历史街区与现代城市的连接性以及街区内部的多样性都有着明显的积极作用。在历史街区的边界地区设计中, 要考虑整个街区的建设规划。实现边界地区与历史街区的功能互补, 重组历史街区的游览流线, 强化衬托历史建筑的主体地位。基于边界区域常常所产生的被忽视、被割裂的问题, 城市设计的范围可以覆盖更广泛地区。从空间秩序的延续、空间场所的营造、景观风貌的控制等方面, 形成历史街区边界地区的城市设计策略和整体框架。通过对这类边界区域的城市设计, 能够更好的引导边界区域融入城市, 成为其有活力的一部分。

四、结语

通过对历史街区边界地区建筑创作的研究, 我们认识到, 在历史文化环境中进行建筑创作, 首先要尊重历史文化环境中的主体, 最大程度的体现历史建筑的价值和地位, 充分理解历史建筑中传达的精神内涵。再者就是, 新建的建筑要在与历史建筑的功能、形体以及风格等几个方面协调妥当。边界地区的建筑创作势必要兼顾现代城市发展的高科技因素, 还要体现出历史建筑的文化意义。我们要站在现代城市化发展的基础上, 以城市设计的视角来积极创造历史街区边界与现代城市发展共生环境, 为历史街区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和城市规模日益扩大, 设计者常常会遇到历史街区边界地区的创作问题。本文主要就现阶段历史街区边界地区建筑创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城市,边界区域,建筑,创作

参考文献

[1]王景慧, 阮仪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7.

[2]方可.当代北京旧城更新[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多年冻土地区路基保护技术研究 第9篇

我国多年冻土地区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阿尔泰山、祁连山、天山及东北大、小兴安岭等地, 多年冻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2.4%。因多年冻土地区施工环境复杂, 如不采取有效措施, 多年冻土区道路工程则可能遭受病害威胁。大量的工程实践表明, 以多年冻土为地基的道路工程的破坏主要来自冻土地基融化下沉。如何使地基土保持冻结状态是保持路基稳定性的关键。从对于路基温度影响的方式来说, 国内外已有的工程措施主要可以分为被动地温控制措施和主动降温措施。国外普遍从能量的观点来进行划分, 而本文是以对冻土路基的处理态度上来区分被动与主动的。被动措施是通过工程措施来减缓或者维持冻土退化速度;主动措施不仅仅限于抑制冻土的退化速度, 还要采取积极手段, 使地温向有利于路基稳定的方向发展。

2 被动地温控制措施

被动地温控制措施主要是通过改变路基路面的热辐射条件, 改变路基土体与外界空间和冻土之间的热传导来实现的。主要的技术措施包括:通过抬高路基来阻隔热传导;在路基内加铺保温材料阻止上部热量进入下部土层;提高路面及路基边坡的反射率等。

2.1 抬高路基

长期的工程实践表明, 在低温冻土区, 抬高路堤高度可有效地保护多年冻土, 使多年冻土上限抬升。但在高温多年冻土区, 抬高路堤不但不能使冻土上限上升, 反而形成融化夹层, 使路基承载能力降低, 从而导致路基的沉陷。抬高路堤高度保护冻土路基的方法, 不可能完全消除冻土路基的融化下沉, 在全球气温升高的背景下更是如此。

2.2 铺设保温材料

保温处理措施的原理是利用保温材料的热阻效应来减少进入路基内的热量。这种作用只有在多年冻土的吸热季节方可产生很好的效果, 进入冷季时地温高于气温, 而路基中的保温材料仍然保持着其热阻效应, 不利于冻土的散热。虽然保温处理处理措施并不能根本改变路基吸热趋势, 但在工程实践中加铺保温材料仍具有一定的作用。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 加铺保温层的技术措施也会克服弊端, 发挥出较好的作用。热半导材料的应用就可以变被动为主动, 是冻土路基保护的一种很有潜力的方法。

2.3 提高路面及路基边坡的反射率

通过改变沥青路面为浅色路面, 改变路基边坡颜色或铺设浅色碎石等措施来增加反射率也是减少路基热量吸收的一种方法。初期能够反射大量的太阳辐射。但是随着道路的使用, 由于汽车的磨耗, 灰尘的影响反射率降低, 导致达不到期望的效果。

3 主动降温措施

为应对高温冻土和全球变暖的严峻挑战, 必须改变以往的消极被动保护冻土的措施, 而应采用积极主动的主动降温措施, 以保护多年冻土。主动的地温调控技术应用范围广泛, 可以有效地抬升多年冻土上限, 保护冻土路基稳定性。主动降温措施包括通风管路基、遮阳板设置、碎石路基、埋设热棒、人工冻结技术等。

3.1 通风管路基

通风管路基工作原理是:在寒冷季节冷空气有较大的密度, 在自重和风的作用下将管中的热空气挤出, 并不断将周围土体中的热量带走, 达到保护地基土冻结状态的目的。国内道路工作者对通风管路基在多年冻土区的应用进行了多年的实验研究, 对于通风管在多年冻土区的应用有了很好的指导作用。通风管埋设高度、管径、间距、埋置角度等对冻土路基的冷却效果有影响。工程技术的发展使通风管路基极具潜力, 自动控温通风管的应用就大大提高了冻土路基降温效率。

3.2 设置遮阳板

遮阳板遮挡路堤, 可以明显地减少太阳对路堤的有效辐射, 对减少冻土的融化量起到很大的作用。另外, 遮阳板还能有效地防止路堤坡面的风蚀和水蚀。在设置遮阳板后, 遮阳板与坡面之间的空间为开放系统, 在“烟囱效应”的作用下空气由此不断循环带走坡面的热能。由于坡面空气流速的增加, 其对流换热能力也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通过工程实践表明遮阳板在保护冻土路基的应用上效果明显,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注意路基边坡坡脚的排水与防水。

3.3 碎石路基

作为多空介质的碎石路基, 在冬季由于其内部空气的密度差, 形成较强的自然对流, 能起到主动冷却路基的作用。在夏季由于碎石层的导热系数很低, 还具有一定的保温作用。在青藏高原常年冻土区碎石资源丰富, 碎石路基施工方便, 因此, 在高原多年冻土区碎石路基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3.4 埋设热棒

热棒是由一根封闭的管, 里面充以工质, 管的上部称为冷凝段, 管的下部埋入多年冻土中, 称为蒸发段。当冷凝段的温度低于蒸发段时热棒自行启动。蒸发段液体工质吸热蒸发成气体, 气体沿管内空腔上升至冷凝段, 与相对较冷的管壁接触, 放热冷凝成液体, 在重力作用下, 液体工质沿管壁流回蒸发段再吸热蒸发。通过汽液的转化, 利用热对流来将冷量在寒季不断地传入路基内部, 保持冻土路基的稳定。热棒具有单向传热的特点, 因此, 大气中的热量不能通过热棒传至冻土。国内对热棒应用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 热棒有效地防止了冻土融化, 提高了多年冻土强度。

3.5 人工冻结技术

人工冻结法是将冻结管插入土中, 利用人工冷液在冻结管中循环, 使土层冻结, 原理与热棒工作原理类似, 但是热棒利用的是自然冷能, 而人工冻结技术则需要人工制冷。正是因此人工冻结效率更高, 速度快。可是人工冻结造价高, 这也是制约其发展的因素。目前人工冻结技术应利用于已经发生融化的冻土地基, 虽然短期内造价高, 但是从长远看有效地防止了冻土的退化。如何降低人工冻结的造价, 使其普遍应用于多年冻土的保护是现在的研究方向。

总结:被动控制地温措施如控制路基填土高度、采用保温材料等施工简单, 但工程效果不如主动降温措施明显。主动降温措施可使冻土吸取更多冷量, 利于保持多年冻土路基的稳定。采取主动降温措施保持多年冻土的稳定是一种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周幼吾, 郭东信, 邱国庆, 等.中国冻土[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

[2]马巍, 程国栋, 吴青柏, 等.多年冻土地区主动冷却地基方法研究[J].冰川冻土, 2002, 24 (5) :579-587.

[3]窦明健, 胡长顺.多年冻土地区路基设计原则及其应用[J].冰川冻土, 2001, 23 (4) :402-406.

[4]马巍, 余邵水, 吴青柏, 等.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冷却路基技术现场实效检测研究[J].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 25 (3) :563-571.

浅谈鸡西地区植被恢复与保护途径 第10篇

【关键词】植被;恢复与保护;途径

原始森林被毁后,如果合理经营,天然次生林的发展完全可以恢复森林植被,但当时并没有采取任何保护措施,而是对残林和天然次生林继续破坏。这一地区的茂密森林被破坏殆尽,其生态平衡日趋失调,境内山泉基本枯竭,河流水量大为减少,甚至呈季节性干涸,水土流失严重。为了改善这种局面,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78年三北防护林工程实施以来,我省开展大规模的植树造林种草,植被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多,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但是,植物群落不稳定,病虫害大面积发生,森林生态效益低下,森林火灾隐患严重。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要研究如何恢复被破坏的天然植被,使人工植被与生态环境重新融合为一体,并获得与天然植被相当的生态功能和生态产出效益。

1.植被恢复状况评价

所谓生态恢复理论包括三个方面,即恢复、重建和改建等三个方面。生态恢复就是使受损害的生态系统从远离其初始状态的方向回到干扰、开发或破坏前的初始状态所做的努力。而重建是将生态系统现有状态进行改善,增加了人类所期望的某些特点,压低那些人类不希望的某些自然特点。通过一定的生物、生态以及工程的技术与方法,人为地改变和切断生态系统退化的主导因子或过程,调整、配置和优化系统内部及其与外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过程及其时空秩序,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态学潜力尽快成功地恢复到一定的或原有的乃至更高的水平。改建则是将恢复和重建措施有机地结合起来。森林生态系统退化的突出表现是植被破坏后的水土流失、土地退化,恢复与重建的重要目标是恢复地力,使其具有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能力。

虽然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的稳定关系一直有不同的观点,但生态系统结构的复杂性和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是极为重要的,它是森林进化和发展的基础,是森林生态系统抗干扰、自我恢复、适应环境变化的基础,也是生态系统稳定和功能优化的基础。许多人类活动极大地改变了物种多样性,这种变化反过来又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退化生态系统土壤、植被严重退化,进而造成土壤抗蚀性差、涵养水源功能差等环境问题,因而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最终目标是改善退化系统的环境。鸡西地区为了恢复原有的生态系统,改善现有的生态环境,开展了大规模的植被恢复、提高植被覆盖的生态建设工程,取得了世人瞩目效果,20世纪林工程开始建设,开展了一系列的生态恢复工程。但有些恢复与重建实践缺乏对恢复植被及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生态过程、健康状况等的研究和充分认识,缺乏对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随着时间的推移,恢复生态系统内由于生物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变化而发生动态变化,植被恢复不能达到预期目标。具体表现为: 重乔木,轻灌、草,层次结构不合理,功能不完善; 树种单一,抗虫、抗病能力差,稳定性差; 纯林太多,缺乏树种的合理配置,土壤肥力自我维持、调节能力差,地力衰退严重; 生物多样性差。

2.植被恢复与保护途径

2.1飞播造林

飞播造林重点解决播区地面处理和种子处理。播区地面处理主要指植被处理。让飞播区保持适当的植被,有利于防止种子移位流失,减少鸟兽危害,提供幼苗遮阴等作用。但植被过高过密,枯草层过厚时,反而妨碍种子着土发芽和光照,幼苗发育不良,生长纤弱,甚至被压死亡; 相反,如植被过稀,不仅影响种子固定,幼苗也易受干旱和日灼危害。因此,在飞播前可以通过割灌措施或封育措施减少或增加植被,以提高飞播成效。种子是飞播的物质基础,飞播造林区别于天然下种更新就在于不仅可以根据立地条件选择造林树种,而且还可以根据需要,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必要的处理,以提高播种成效。一是在飞播的树种选择上,应以乡土树种为主,对引进树种必须经过引种试验成功并通过鉴定后,才能大面积播种,即使同一树种,也应注意树种分布的适生区,外调种子应执行国家标准所规定的用种调拨范围调集。二是加强种子检验,提供飞播造林用种必须进行种子品质检验,达不到标准的种子,不能使用。三是根据不同树种特点,对种子分别进行筛选、风选和包衣等处理,同时,还要进行药剂拌种,使用鸟鼠驱避剂。在飞播中,注意播区和播期的选择。设计播区中的宜播面积应在70%以上,从而增加有效播种面积。播期的选择应在雨季,理想的播期应选择在播前阴雨天,播后雨连绵,飞播后种子发芽早,根生长快,出苗面积大,保证飞播有效面积,达到预期效果。

2.2封育途径

封山育林包括封山育林和封育改造。一是对宜林地、无立木林地、疏林地封禁并辅以人工促进手段,使其形成森林或灌草植被的一项技术措施。二是对低质、低效有林地、灌木林地实施封禁,并采取定向培育的育林措施,即通过保留目的树种幼苗、幼树,适当补植改造,并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是提高林分质量的一项技术措施。在现有荒山面积中,对于有天然下种母树和天然幼树分布的地块实施封山育林。采取划定区域、工程围栏、设立标牌、工程封禁等技术措施,确保植被恢复,形成天然复层异龄林良好的植被结构类型。

2.3人工造林途径

造林树种选择在恢复植被过程中,由于受恶劣自然条件的限制,造林树种选择比较单一,水土保持林主要以油松为主,其次有少量的侧柏、沙棘、刺槐、山杏等; 防风固沙林主要是樟子松、杨树等; 农田防护林主要是杨树、榆树。同时,多年来为了迫切改善生态环境,植被恢复未考虑适地适树的原则,形成了大面积的“小老树”。通过对地区立地类型分类,确定适宜的造林树种、草种, 地区恢复植被主要造林适宜树种及草种立地类型 适宜造林树种、草种低山山地立地类型华北落叶松、蒙古栎、糠椴、樟子松、侧柏、山杏、油松、紫穗槐、花曲柳、色木槭、山杨、黑桦、沙棘、胡枝子、小叶锦鸡儿沙棘、柠条、黄柳等。

主要造林技术措施 整地方法:(1)水平沟整地;(2)鱼鳞坑整地;(3)穴状整地。栽植方法: 在水平沟、鱼鳞坑或穴状整地的栽植点上采取小坑靠壁栽植方法,坑深视苗木根系长短而定,一般比原根迹深1~3cm; 苗木植于坑内先填大半坑土,进行灌水,灌水量以土壤能否手握成坨,且水应浇到苗木根部; 待水渗下后填满坑土,并将坑面全部踩实,最后坑面再覆一层活土。

3.结论

历史地区保护 第11篇

历史街区的保护是历史遗产保护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国际上历史古城的保护工作同样经历了一个探索和发展的过程, 从最初的保护建筑艺术珍品, 如宫殿、教堂、官邸等发展到保护历史上普通人生活的一般建筑, 如住宅、作坊等, 到后来开始保护建筑周围的历史环境, 直至发展到保护成片的历史街区以及整个城市。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随着经济的复苏, 以及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 开始了大规模的拆旧换新建设。在这个过程中, 建筑的质量和街道整体景观虽然得到了改善, 却淡化了城市原有的风格和品味。一些历史文物建筑丧生于拆迁的大刀阔斧下, 即使有部分重要的建筑被保留下来了, 但是其周边环境已经物换景移, 与建筑极不相称了。城市与历史的联系被隔断, 千百年来累积的个性特色也逐渐消失。

城市的个性特色, 实质上是一个民族文明的发展中历史文化总体风格在建筑中的凝结和表现。世界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如雅典、罗马、开罗、伊斯坦布尔等城市的规划与建筑始终体现着他们民族的传统文化, 有着明显的民族特色, 到目前为止, 这些特色都被很好地保存并流传下来。

古希腊建筑的各项成就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柱式结构, 这种极具民族文化传统的结构至今都是其建筑中重要的元素和符号。柱式结构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雅典帕特农神庙, 它堪称科学技术与艺术的完美合体。帕特农神庙是供奉雅典娜女神的最大神殿, 此庙规模宏伟, 主体由46根高达34英尺的大理石柱支撑。古希腊建筑在造型艺术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能考虑视差矫正问题, 即使本来是直线的部分略呈曲线或内倾, 其目的是让建筑看起来更有弹力, 更觉生动。

以法国为代表的哥特式建筑是中世纪欧洲艺术与建筑发展极度辉煌的见证, 是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哥特式建筑以参天大树为意象, 呈高耸垂直的尖塔状, 给人以灵气和向上飞升的感觉。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作品是哥特式教堂, 如法国巴黎圣母院和意大利米兰大教堂等著名建筑。哥特式建筑结构上采用尖券、正券和骨架的方法, 造型上强调高纵的构图、玲珑剔透的雕饰, 使哥特教堂表现出“脱尘超俗”的神圣境界。

这些建筑形态都是人类发展中的心血和经验之果实, 是后代宝贵的精神财富, 对其进行保护自然是理所应当。不过人们也开始意识到, 除了保护文物建筑之外, 还应保存一些成片的历史街区。因为单就个体的建筑来说, 其价值有限, 并不足以作为文物来保护, 一旦和周围的环境形成整体, 往往就古老生动起来。而且保存历史街区的原貌, 也就是在保存城市的记忆和连续性。鉴于这一点, 英国的历史文化保护法首先提到的是保护包括建筑群体、户外空间、街道形式, 以至古都等群体文物的价值。

英国为了保护“有特殊建筑艺术和历史特征”的街区, 在1967年颁发了《城市文明法》, 从其字面意思“有关市民舒适, 愉悦的法律”即可看出英国人对保护古城和古建筑的态度。他们把保护历史街区、保护历史环境当成使市民精神愉悦、心情舒适的必要条件, 这种认识值得我们深思。现在全英国有保护区约9000个, 许多历史古城有相当多的保护区。伦敦的威斯敏斯特区就有51个保护区, 占了该区面积的70%。爱丁堡有保护区18个, 占了老城面积的90%。通过立法, 英国倡导城市规划部门要按要求制定保护规划, 保护区内的建筑除非经过事先申请, 否则不能任意拆除。区内新建改建要事先报送详细方案, 其设计要符合该地区的风貌特点。法令还规定了不鼓励在这类地区搞各种形式的再开发。由于有这些特殊的保护要求, 所以其他有关建设的法律规定的日照、防火、建筑密度等要求在保护区内可以适当灵活掌握。

与之类似, 日本在保护历史街区方面也做了很大的努力。在五六十年代的建设开发中, 日本兴起了“拆旧建新”的风潮, 于是制定了《文化财保存法》, 不过当时只规定保护零星的文物, 没有提到历史街区的概念。到了1975年, 随着大片的历史街区逐渐消殒, 日本人开始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只影响到人的肌体, 保护历史环境却涉及人的心灵, 而且保护整体的历史老街才能延续文物的价值, 于是修订了《文化财保存法》, 增加了保护“传统建筑群”的内容。现行的法律规定, “传统建筑集中, 与周围环境一体, 形成了历史风貌的地区”应定为“传统建筑群保护地区”加以保护, 先由地方城市规划部门通过城市规划确定保护范围, 然后制定地方的保存条例。国家择其价值较高者定为“重要的传统建筑群保存地区”。

不同于一般的法令的推行方式, 日本的这项文保制度是由市民自下而上推动的, 可以说日本民众对历史环境保护的自觉性是值得称道的。他们认为尊重历史即是尊重人性, 是对当下的认真负责, 所以在现代化进程中尤其要有文化保护意识, 否则文物一旦遭到损坏, 将再也无法挽回。这项法令可谓事无巨细, 它规定“传统群保存地区”中一切新建、扩建、改建及改变地形地貌、砍树等都要经过批准, 要由城市规划部门做保护规划, 确定保护的对象。要列出详细的保护清单, 包括对构成整体历史风貌的各种要素制定保护整修的计划, 对“传统建筑”进行原样修整, 对非“传统建筑”要进行改建或整饰, 对有些严重影响风貌的要改造或拆除重建。规划还要做出改善基础设施、治理环境、消防安全、旅游、展示、交流、停车等方面的有关措施计划。

上一篇:管理难点下一篇:长江大学学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