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产业结构分析

2024-07-28

云南省产业结构分析(精选12篇)

云南省产业结构分析 第1篇

一、云南省产业结构现状

自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云南省发挥其先天优势跻身大发展的前列 。 随着聚焦 “ 三农 ” 问题,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桥头堡战略,云南的经济不断增长,发展力水平逐渐提高,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地优化与调整 。

( 注 : 资料来源 : 根据 2 012 年 《 云南统计年鉴 》 历年数据计算整理 。 )

( 注 : 资料来源 : 根据 2 012 年 《 中国统计年鉴 》 历年数据计算整理 。 )

从图1可以看出,云南地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01年至2011年呈逐年下降趋势;第二产业的比重从2001年起至2010年均处于上升态势,在2011年稍微有所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在不规则发展中保持平衡。总的来说,第二、三产业的比重仍呈逐年上升趋势,且两产业所占比重差距不大,略有持平,而第三产业也存在赶超第二产业的潜力。

与全国的状况(见图2)相比,虽然云南整体分布与国家一样,都是呈“二、三、一”结构分布,但其第一产业所占比重的比值还是高于国家水平,第二、三产业差距不大,还出现了持平的现象。而我们认为云南省的三次产业结构比重应该呈“三、二、 一”分布,即以旅游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占据主导地位。但根据近些年我省的产业结构的发展状况看来,作为旅游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的云南省却没有完全充分体现出它的比较优势。

二、影响云南省产业结构的因素

1、自然环境与资源禀赋

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地理位置独特,气候也很复杂,全省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四季如春。这样的气候特征决定了云南省农业多样化:洼地发展渔业;平地发展种植业;平缓山地开发梯田;较陡且湿度大的地区发展林牧业;湿度较低的地区发展畜牧业等。同时云南高原地形复杂,低山与丘陵混杂,有着各种类型的岩溶地貌。云南西部为横断山脉纵谷区, 高山与峡谷相间,水系和湖泊广泛分布,它不仅对云南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灌溉支持,也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特色产品的研发。另外云南的矿产、能源资源极为丰富,尤其是水能资源的开发前景最为广阔。此外云南的光能、热能、风能、地热的利用前景都十分可观。

2、劳动力配置

一国或者一个地区劳动力配置是否合理也会影响到该国或者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就业水平是对劳动力配置的直观反映,它的投入与配置也必然与产业结构相关联。因地区而异, 就业水平也有所不同。

从图3中我们不难发现,乡村就业人员占云南省就业总人数的76.7%,户籍问题目前仍是影响劳动力异地流动、城乡之间流动的重要因素。农村人口比城市人口的3倍还要多,这和严格的户籍制度也有很大的关系。这不仅阻碍了劳动力在地区间的流动,还制约了产业结构中的劳动力配置。企业用工制度各有不同、因人而异或因职务而异的工资制度以及中国巨大的劳动力市场等因素,都会直接关系到劳动者是否愿意放弃手中的农具,选择走出农村,加入到在第二、三产业就业的行列中来。 因此,户籍制度改革对于产业结构起着不容小视的作用,劳动力的配置更取决于改革的力度,这也与劳动力在地区间的配置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 注 : 资料来源 : 根据 2 012 年 《 云南统计年鉴 》 年数据计算整 。)

3、产业资本

产业资本是产业经济中的核心,是实现工业化和提高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必要前提,也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在中央扶持政策的条件下,云南政府积极响应中央政府的号召, 对新型产业及重点扶持对象给予产业资本方面的帮助,在帮助企业实现和保持产业资本运动的连续性的基础之上,促进企业加快技术进步。除了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政府补贴和债券集资外,云南省可以凭借自身的特点和发展潜力,通过招商引资(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各类金融机构的自筹资金或其他资金来补充产业资本的源动力。

4、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也是促进产业结构转换和发展的重要因素。驱动技术进步的方式固然很多,但在选择方式中应特别注意“引进来”的方式,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引进,注重对先进技术的吸收和消化。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条路径。 一方面,政府应加大技术创新研发的投资,采取社会化、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另一方面,企业自身也应采取合作决策推动技术的创新,吸引高素质人才参与到创新中来,把文化、技术、产品和市场有机结合起来。重要的是将技术的进步与创新二者很好地结合,避免陷入资本的粗放使用、资源利用率过低和缺乏创新的尴尬境地。

三、云南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1、优一产 ———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发展

云南省应进一步围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这一主线,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扩大其辐射和带动作用。要重点建设高原粮仓、山地牧业、特色经作、淡水渔业、高效林业、 开放农业。要进一步突出云南农业特点、彰显云南农业特色、提高云南农业在全国地位。

第一,因地制宜,立体化、规模化地发展粗放型的种植作物和特色经济作物,如小麦、油菜花、天麻和茶叶等。同时加快发展大棚种植,培育细致优良的经济作物。第二,提高农民的素质,以适应现代化的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需求。第三,政府制定相关政策,给予农民大力支持。如进行创新农业种植培训,提供更多的土地流转方式,开办种植经验交流大会等,激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调动农民的种植热情,让农民主动提高种植技能和接受新技术的能力。第四,与旅游业相结合,发展开放农业, 如茶园或农庄可以让游客在参观的同时亲自采摘,提高游客的满足程度,增加茶园或农庄的经济效益。

2、强二产 ———加大工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为深入贯彻落实工业强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大力开发工业人才资源,推动云南省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为打造“工业强省”的战略特制定《云南省工业人才队伍开发行动计划(2010— 2020年)》,要立足全省工业人才队伍现状和工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全面提升各类工业人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为核心,培养造就一大批适应我省新型工业化发展需要的党政干部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

3、快三产 ———加快推动旅游业发展方式转变

全力加速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不言而喻。云南旅游的二次创业计划是个典型,随着二次创业计划在更高层次上纵深推进,云南旅游产业向更高目标转型升级的步伐也在加快,实施路径更为清晰。

第一,进一步提高外向度和国际化水平。云南旅游业要抓住建设中国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重大机遇,推进国际化进程, 把云南建成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重要旅游胜地。为此,要进一步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资金投资力度,提升旅游接待能力, 升级高速公路,完善省道或国道的保养,为旅客提供便捷通畅的旅游通道。第二,发展新型旅游动态,推出“沙发客”新型旅游模式,用最直接的方式降低游客的出游费用,特别是旺季的住宿成本,使游客更直接地感受到真实的本土生活文化气息和淳朴的民风。第三,旅游管理部门加强监管力度,遏制景区或旅游城市出现的“宰客”现象,维护游客的权益,提升游客的满意程度。第四,注重对旅游景区的开发与保护,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海南省会展产业的SWOT分析 第2篇

课程名称: 学 期:

分 院: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学 号: 任课教师: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

海南省会展产业的SWOT分析

摘要:在当前会展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环境中,要实现海南会展业的重大突破,必须要借鉴先进经验,遵循会展业的内在规律,立足海南省情,突出个性特色,发挥比较优势,倚借海南优良的生态环境、独特的优势区位、博鳌亚洲论坛落户海南的既有基础,加快推进我省会展业的发展,对促进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带动现代服务的发展、加快提升海南国际化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海南 会展 优势

进行城市会展分析业SWOT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分析一个目的地的会展业在某一特定地区中所处的竞争地位和作用,在此基础上才能明确会展目的地营销的方向及重点。

会展业是以会议和展览为载体,构建交易平台,组织和服务于交易行为的经济过程。其宗旨是有效促成交易行为的发生。会展业的主要经济功能直接体现于达成的经济交易量,实质是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会展具有强大的经济功能,包括联系和交易功能、整合营销功能、调节供需功能、技术扩散功能、产业联动功能、促进经济一体化等。

(一)海南会展业的优势分析(Strengths)

(1)自然环境优势。海南具有其他许多省份难以比拟的自然环境优势。全省空气质量长年优于国家一级标准;地表水质量总体良好,水质达到或优于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的监测河段占82.8%,湖库占88.9%;近岸海域一、二类海水占86.7%,大部分监测海域水质处于清洁状态;加上近60%的森林覆盖率、漫长的海岸线、广布的优质沙滩,使海南岛被誉为“回归大自然的好去处”、“未受污染的长寿岛”。海南是海洋性热带季风气候,每年温差小于15摄氏度。最冷的一、二月,气温降至16-21摄氏度;最热月七、八月,平均温度25-29摄氏度。除山区外,每日平均温度超过10摄氏度。海南气候四季如春,冬季很多人去海南旅游避寒。因此,海南在开发生态型、健康型、度假型会展旅游项目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通过这些类型产品的开发,共同打造海南特色会展旅游品牌。

(2)软硬件优势。海南在交通、酒店、网络信息、金融服务等方面也具备了诸多优势。东西环岛铁路公路、海上船运以及海口美兰和三亚凤凰国际机场构建起一条现代立体交通网络。近三百家星级酒店,近四十家五星级酒店使海南成为全国度假酒店最多,五星级酒店比例最大、顶级品牌最集中的区域。新建成的海南国际会展中心,规模大,档次高,功能多,设施全,环境美,是举办国际、国内会议和展览的理想场所。日益完善的交通网络、旅游服务设施和金融服务体系已成为推进海南会展发展的强大动力,使会展经济呈稳定快速发展趋势。(3)地理优势。海南省区位条件优越,是我国最南端的省份,内靠粤港澳深珠形成的华南经济圈外围要地,外临东南亚,处于中国-东盟自贸区地理中心位置,与香港、澳门、台湾、马来西亚、越南、印度尼西亚隔海相望,还处在亚太经贸往来最繁忙的海上航道附近。海域空间广阔,受权管辖 海域总面积约 200 万平方千米,其中环本岛海域使用管理拥面积约 2 万平方千米,与相关的陆域形成一个环岛“蓝宝石”经济圈,可以利用的大陆架浅海 83 万平方千米;南沙海域 73 万平方千米。

(二)海南会展业的劣势分析(Weaknesses)

海南会展旅游业发展起点较低,与国内外会展业发达城市相比,在许多方面仍有较大差距。

海南会展场馆建设滞后,功能服务不全对会展经济没有足够的认识,缺乏对会展业的长远规划和会展场馆的合理布局,导致会展的配套设施和综合服务长期跟不上发展需 要,以致在建省后的相当时期内,会展业长期倍受“游击式”的困 扰。

海南会展行业发展的管理模式落后,会展市场秩序混乱。主办主体的多元化虽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会展业发展的趋势,但由于没有严格的资质条件限制,没有统一的会展管理部门和行业自律组织,会展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不够规范,审批程序混乱,导致会展市场鱼龙混杂、竞争无序,行业间相互模仿、彼此拆台现象时有发生,造成展会重复、规模散乱、效益低下。

(三)海南会展业面临的机遇(Opportunities)

《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发 布,这标志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继 1988 年建省办经济特区之后,海南发展史上又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这是继建省办经济特区之后,中央有利的条件,将推动海南进入到一个新的重要发展机遇期。

(四)海南会展业面临的威胁(Threats)

威胁主要是中国各大城市都已认识到会展业的潜力,纷纷重视加快会展业的发展。无论省外的宁波、成都、青岛等城市还是省内的沈阳市,都已形成竞争的态势。海南会展必须在竞争中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服务功能、管理体制创新、培育国际知名展会等,才能形成竞争优势,不在竞争中逐渐被赶超。

第一,加强与相关组织的联系,加大与外资展览公司的合作力度。积极与世界知名的展览公司合作,学习其先进的办展理念,提升自身竞争优势。

第二,控制展会数量,提高展会质量。避免同质性的展会,将重点放在质量上。第三,转变政府角色。政府应转变由政府办展的传统角色,把会展业引入市场化的道路。政府回归市场经济裁判员的角色,只从宏观上维持会展业市场化的良性运行。

总结: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是相对。环境趋势是变化的,可能在一个阶段中表现出的是机会,在另一阶段却表现是威胁。海南应该利用优势,避开劣势,抓住机遇,消除威胁,促进会展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云南省产业结构分析 第3篇

【关键词】 五大支柱产业;产业竞争力;因子分析

支柱产业的竞争力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云南省的五大支柱产业总产值占全省总产值的2/3以上,研究它们的竞争力水平以及近几年来的变化,对于云南省未来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确定

目前,学术界结合社会需要,对各种层面上的竞争力展开分析,如国家竞争力、城市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等,有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也有度量竞争力的定量分析,定量分析的方法也多种多样。

(一)国内外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

在国际上,荷兰格林根大学的ICOP方法,是公认的一种较全面、合理的产业评价方法,主要用于工业。该评价体系从价格水平、生产率水平、质量水平和品牌竞争力等方面来选择指标。联合国产业发展组织(2002),通过人均制造业增加值、人均制成品出口、制造业增加值内中高技术产品的比重、制成品出口内中高技术产品的比重等四个指标来评价各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差异。在国内,金碚(1996)从竞争潜力、竞争实力以及竞争力的实现来选择间接因素指标、直接因素指标以及实现指标来衡量工业竞争力。龚奇峰、彭炜、于英川(2001)对荷兰格林根大学的ICOP法进行适应性改进(选取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而不是用购买力评价指数来计算工业产品的UVR指数),来评价工业竞争力。魏厚凯和吴利学(2002)从市场影响力、工业增长力、资源配置力、结构转换力和工业创新力这五个方面来选择指标,构建工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武义青和高钟庭(2002)将竞争力定义为竞争优势和生产规模的一个函数,即竞争力=F(竞争优势,生产规模),竞争力用市场占有率和生产要素占有率来描述、竞争优势用竞争优势系数来描述。金碚(2006)为了分析加入WTO以后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变化,从国内产业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两个方面来选择指标。

(二)本文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确定

根据国内外的工业指标选择,可以看出,若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产业竞争力状况及其变化,可以选择不一样的指标,大体思路并无太大差异,主要涉及两大类指标:一类是反映当前产业竞争实力的指标;另一类是反映产业竞争潜力的指标。本文将结合数据的可获性和云南省支柱产业的特征,从产业竞争实力和产业竞争潜力两方面设立指标(具体见表1)。

二、云南省五大支柱产业竞争力测算与说明

云南省的五大支柱产业分别是烟草加工业、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旅游业、矿产业以及以水电为主的电力产业,本部分将利用全国和云南省数据,测算云南省五大支柱产业的竞争力情况。

(一)相关数据的选择和指标测算

根据指标体系所需要的数据,通过2001、2005、2008年的国家统计年鉴和云南省统计年鉴搜集相关数据。数据收集时,由于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包含了一部分第一产业和一部分第二产业的内容,为了指标的同一和数据的获取,只选取第二产业中的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以天然药物为主的现代医药业、橡胶制品业;矿产业我们选择了第二产业中的煤炭采选业、黑色金属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加工及炼焦、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根据2007年的数据以及指标计算方法,可以得到相应指标值(见表2)。

(二)数据分析——因子分析

1.运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和表2中的指标数据(将数据标准化),进行因子分析。根据特征方程根大于1和主成分累计贡献率大于等于85%的原则,提取因子。其中,对于旅游盈利指数的缺失,我们对缺失值用均值来替代。根据选取原则,提取两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4.224%,即所提取的2个主成分能解释原6个变量84.224%的信息,进一步可以得到2007年的因子得分模型,即:

F1=0.255X1+0.255X2-0.78X3+0.218X4+0.255X5-0.096X6F1=-0.05X1-0.054X2-0.584X3+0.283X4-0.054X5+0.650X6

由此,可以得到2007年的综合评价函数模型:。通过计算,可以获得云南省五大支柱产业的竞争力水平值(如表3所示)。其中,若F值大于零,则该产业竞争力水平在全国该产业竞争力的平均水平之上;若F值小于零,则表示该产业竞争力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样,应用相同的方法,可以得到2004年各产业综合得分及排名表(见表4)。

2.2004年与2007年五大支柱产业竞争力比较。从五大支柱产业竞争力排名来看,烟草制造业、旅游业在五大支柱产业中一直存在相对较强的竞争力。以水电为主的电力产业有了相对进步,生物能源开发创新产业与矿产业的发展很不稳定。具体来说,烟草加工业的竞争力一直稳居榜首,竞争力在五大产业中最强;三年里,以水电为主的电力产业的竞争优势逐步增强,从第四名上升为第二名;矿产业的竞争力水平由2004年位于五大产业平均竞争力水平之上,变为五大产业平均竞争力水平之下。

3.影响产业竞争力变化的因素分析。根据数据所反映的竞争力变化、企业所采取的经济行为、以及企业面临的政策与经济环境,可以得到五大支柱产业竞争力变化的原因:

烟草加工业竞争力维持的不错,一个原因主要是云南省拥有大面积的烤烟种植区域,这一点其他省份难以与之竞争,另一个原因是近几年云南省也针对各种香烟品牌进行资源整合,构筑红云、红河和红塔三大烟草集团。烟草加工业也面临竞争潜力较低的问题,云南卷烟品牌虽然得到一定程度地调整和压缩,品牌批量少、集中度不高的问题依然存在。烟草制品并没有国际品牌,即使有市场存在,云南烟草产业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大规模进入。

旅游业赢利能力得到提升,得益于两方面原因:一是得益于云南旅游资源知名度的不断提升,云南具有奇特的自然景观、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和绚丽灿烂的民族风情等旅游资源。二是得益于旅游业内的不断整合,提出各种新的旅游商品。

以水电为主的电力产业在五大产业中的相对进步,一方面是由于我省加快了电源建设步伐和电力体制改革的顺利进展,另一方面是由于开扩了农村电力市场和推进了“西电东送”与“云电外送”工程。还要看到该产业所有指标都在1之下,较全国水平处于劣势。其原因有三:首先虽然水资源丰富,但是导致汛枯矛盾突出,枯期平均缺电率为28%;其次开发新的水电站时,存在妥善安置移民问题,导致工程进展缓慢;最后西电东送电价偏低,降低了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激励。

云南省素有“生物王国”的美称,这是与目前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出现的竞争状况来说是不相符的。一方面生物产业在研发创新方面的缓慢,制约了该产业的加速发展,同时融资难也加大了企业扩大投资、扩大产能、产品研发的困难性,另一方面由于该产业横跨第一、第二产业,所以没有专门的部分可以计划和引领、推进其发展。

云南省矿产业,在短时期内,企业透支开采矿产资源可以获得高利润,长期来说这是不可取。我省矿产业的市场占有率、盈利指数、规模指数显示存在进步,一方面由于加快了行业和资源整合步伐,使得优势资源得以集中,增强了竞争优势,另一方面由于我省从加拿大、美国和香港地区引入外来资金投资于矿产业,加速了建设和发展。

三、五大支柱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的措施与对策

要进一步提升五大支柱产业竞争力,要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角度入手,从政府角度,主要是解决好产业进一步发展所需公共品的提供方面,从企业角度,则是考虑如何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问题。

从政府的角度来看:需要充分考虑支柱产业发展的需要,不断增强交通基础设施的聚集功能和扩散功能,构建全省便捷的交通网络系统。这需要在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力度;二是加快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建立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运行机制;四是加快发展配套现代物流业。

从企业角度来看:首先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通过集成创新和在引进先进技术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创新,使企业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发展核心技术,并成为真正技术创新的主体,提升五大支柱产业的科技竞争力,加快其发展步伐。其次以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产业关联度和集中度。要注重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突出发展精深加工,积极延伸产业链,妥善处理好支柱产业与其它产业的关系,大力培育以五大支柱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链群,带动与支柱产业在在经济、技术上具有密切关联关系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产业发展的平台,促进云南的特色、优势等产业向支柱产业转化,形成支柱产业与其它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最后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提升支柱产业竞争力。云南支柱产业要继续实行品牌战略,以更宏大的视角和气魄,培植建设具有世界知名度的支柱产业品牌,创建一批国际国内知名的产品,扩大产品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金碚.《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2]金碚.《加入WTO以来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10)

[3]魏后凯,吴利学.《中国地区工业竞争力评价》[J].中国工业经济.2002(11)

[4]武义青,高钟庭.《中国区域工业化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5]龚奇峰,彭炜,于英川.《工业竞争力评价方法及其应用》[J].中国软科学.2001(9)

[6]林秀梅.《我国地区工业竞争力比较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07(9)

云南省产业结构特征分析 第4篇

关键词:社会核算矩阵,乘数分解,关联性,净效应

社会核算矩阵(SAM)是表现国民经济系统各部分之间数量关系的重要形式,相对于投入产出(IO)模型,SAM不仅反映了生产部门间的联系和收入的初次分配,而且反映了生产活动与要素、居民的联系和收入的再次分配状况。

本文依据云南省2007年42部门投入产出表,选择具有代表性的18个部门构建SAM表,并运用MATLAB软件对SAM进行求解,得到云南省部分账户点对点乘数分解数据,如表1所示:

情景I将外来冲击的作用端选为农林牧渔业,描述了农林牧渔业增加一个单位外生需求时,对其他相关生产部门、要素和居民收入产生的影响。从表1可以发现,云南省农林牧渔业依靠转移净效应对其他行业发生的影响非常小,主要依靠收入流循环产生的闭环净效应发生作用,转移净效应较小表明云南省农业目前尚处于中低级发展阶段,生产水平较落后。闭环净效应大说明当该产业受到一个单位的资金注入,该资金流经过经济系统的循环后,对整个经济系统的影响力比较大。情景II和情景III分别将外来冲击的作用端选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以和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二者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且是云南省第二产业的重要支柱产业,与其他行业的关联度较高,产业链较长,同时这两个部门又吸纳了大量的初级劳动力,在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方面都显示出了很大的影响力。情景IV、V、VI分别将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和仓储业、房地产业和教育业选为外来冲击的作用端,这三个行业对其他行业的影响中,仍然以闭环净效应带来的收入为主,且三个行业受到外来冲击后都分别对第一、二产业都有一定的影响。情景VI描述了居民收入受到外生冲击后对生产活动和要素收入产生的影响,假定外生驱动来自政府补贴、税收减免或者其他居民福利,农林牧渔业会通过相对较大的开环净效应受到一定的正向冲击,资本和劳动要素收入受到的冲击大致相同,且主要来自开环净效应。

结论:

1、云南省第一产业通过闭环效应对国民经济发挥着较为可观的带动作用。在新的发展阶段,各州县政府应继续加强对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协调,解决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生产规模化程度底、经营管理不规范的问题,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进一步深化对乡、县级政府的改革,构建农民利益的保护机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对农民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为农民提供技术支持。

2、云南省第二产业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行业都偏向于对资源依赖性较强或者与之关联度较大的行业,此外,云南省第二产业通过转移乘数效应对农林牧渔业有较明显的拉动作用,云南省应加强对第二产业的技术投入,大力引进现代科技,促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提高工业竞争力。

3、云南省第三产业各个行业主要通过开环净效应对第一、二产业相关行业发挥较大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整体竞争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第三产业内部存在劳资分配比例不合理的问题,云南省要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提高劳动要素收入份额在要素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者积极性,保障收入分配性公平性。调整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要从强化现代服务业、提升市场化水平、培植生产性服务业以及加快发展新型城市化等途径入手,要以第三产业带动经济系统的整体化、系统化发展,并采取以市场为主导、政府积极引导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河南省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分析 第5篇

摘要: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朝阳产业,对经济发展它与经济的发展有密切的影响关系,被称之为现代“无烟工业”。对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河南是旅游资源大省,文物众多、品味价值高、内涵丰富,发展旅游的潜力巨大,近年来旅游业已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在拉动全省消费,促进经济增长,树立河南形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旨在对河南旅游业发展现状和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对河南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对河南旅游业的和谐发展和加快河南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转变有所帮助。本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首先介绍河南业的发展现状、优势,对河南省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二部分主要对于河南旅游业发展中的不足和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则依据上一部分的问题分析提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旅游业、品牌、交通

一、河南旅游业发展现状

1、河南旅游业整体状况

河南的文化旅游资源可概括为五大特色,即“古、河、根、拳、花”。河南是古文化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份,地下文物居全国第一,地上文物居全国前列,馆藏文物达130万件,占全国馆藏文物总量的八分之一。

改革开放的20多年来,河南省的旅游业取得很大的发展。全省各地通过多种渠道,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已建成投入使用的景区、景点有300余处。龙门石窟、白马寺、嵩山少林寺、龙亭、等一大批名胜古迹景点面貌焕然一新,一些新的自然风光、生态环境、休闲度假旅游景区景点相继建成并对外开放,云台山、白云山、龙峪湾、等景区景点逐步成为新的旅游热点。

海南省发展油茶产业的经济效益分析 第6篇

关键词 海南 ;油茶 ;经济效益

分类号 F307.2

Abstract Based on a comprehensive survey and analysis of oil camellia forest construction in Hainan province, we combine dynamic and static analysis methods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nal Rate of Return, Net Present Value and Benefit/Cost Ratio.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project is high return on investment, earnings for a long time, very significant economic benefits. We hope to provide a reasonable economic basis for developing oil camellia industry in Hainan Province.

Keywords Hainan Province ; oil camellia ; economic benefit

油茶是山茶属植物中种子含油率较高且有一定栽培面积树种的统称[1]。中国是油茶原产地和自然分布中心,已有2 3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与乌桕、油桐和核桃并称为中国四大木本油料植物[1-2]。茶油营养价值超过橄榄油而高居食用油之首,被誉为“世界上最好的食用油”[2]。目前,中国油茶面积约有300万hm2,油茶籽年产量100万t左右,年产茶油约26万t,产值约110亿元,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14 个省(市、区),其中湖南、江西、广西3省(区)占全国总面积的76.2%[2]。海南油茶面积较小,产量极低[3-4]。海南人将茶油视为珍品,是逢年过节的必备品之一,因此当地人工压榨茶油价格高达300元/kg以上,且供不应求。当前海南各地发展油茶的热情高涨,许多市县提出了具体规划和发展意见[5]。根据油茶适生地区的土地资源现状,在油茶适宜生长的地区,通过大力推广应用油茶新品种、新技术,对现有油茶林进行抚育、更新和改造,或在宜林荒山荒地新造高产油茶林,对农民增产增收意义重大[6]。然而在海南营造油茶林的经济效益如何?与橡胶、槟榔、香蕉等作物相比是否具有比较优势?许多发展油茶的单位和个人对此并不清楚。

陈松等[7]研究发现,油茶人工造林投资回收期应在第10年与第11年之间,综合考虑有不确定因素,确定项目投资回收期为11 a。因此认为投资油茶工程造林项目,相对而言投资期限短,因受益期长达50 a以上,项目实施后经济效益显著。史芬等[8]对湖北麻城地区营造油茶人工林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通过分析净现值、益本比和投资收益率的变动情况,发现营造油茶人工林投资周期短,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蒋桂雄等[9]从种植成本、产值及利润等方面比较分析了广西油茶与甘蔗、木薯、速生桉及松树的经济效益差异发现,种植利润最高的是油茶,但油茶种植需要8 a才能达产,5 a后的收入才能与投入持平,由于见效慢,农民不愿意把资金长期投入其中。朱国华等[10]采用动态分析、盈亏平衡分析、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营造油茶林的动态经济指标发现,当生产时段的销售收入减少19.50%或生产成本增加24.20%时,发展良种油茶生产将变得不可接受,但从目前市场和生产实际情况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很小。以上研究证明,营造油茶人工林经济效益显著,且存在受益期长,具有比较优势等特点。海南油茶由于面积小,产量低,与内地产油茶在价格、生态因素和品质方面有很大区别。笔者以海南油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营造油茶人工林的净现值、投资收益率和益本比等经济指标,以茶油价格为单因素变动因子分析油茶造林的效益敏感性,以期为进一步发展海南油茶产业提供经济学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根据实践经验以及文昌、五指山、琼海、定安、琼中、白沙等市县油茶林基地建设的实际情况,对营造油茶林经济效益进行分析。按照每亩100株,株距×行距=2 m×3.3 m的丰产栽培模式计算。分析指标有:清山费用为1 500元/hm2;开水平带,

3 333 m/hm2×2.0元/m =6 666元/hm2;整地900元/hm2,地租为800元/hm2;施基肥,1 500株/hm2×5元/株 = 7 500元/hm2;追肥(每年2次),1 500株/hm2×2元/株×2=6 000元/hm2;造林费,1 500株/hm2×4元/株=6 000元;幼林抚育(每年2次)为1 200元/hm2;病虫害防治为900元/hm2;管理费为800元/hm2。对油茶林设定经营50 a为1个周期,造林的第1~4年为抚育管理阶段;第5~10年为试产期,平均每年产茶油300 kg/hm2;第11~50年为丰产期,平均每年产茶油600 kg/hm2,由茶籽提炼的茶油销售价格定为100元/kg,油茶的采摘、茶籽的挑选、茶油的销售费用及税费等按茶油销售收入的30%计算,投资折现率、收益率按照12%[11]。

1.2 方法

1.2.1 净现值

NPV=-

NPV:净现值;Bt:第t年的收入;Ct:第t年的费用;e:投资折现率;n:评价年限。

nlc202309030931

1.2.2 投资收益率

[NCF1/(1+r)1+NCF2/(1+r)2+...+NCFt/(1+r)t]-C=

NCFt:第t年的现金净流量;r:投资收益率;t:项目预计实施年限;C:初始投资额。

其计算步骤为:在计算净现值的基础上,如果净现值是正值,就采用这个净现值计算更高的折现率来测算,直到测算的净现值正值近于零;再继续提高折现率,直到测算出一个净现值为负值。如果负值过大,就降低折现率后再测算到接近于零的负值;根据接近于零的相邻正负2个净现值的折现率,用线性插值法求得投资收益率。

1.2.3 益本比

==

通过此方法计算益本比,如果其比值>1,说明收入大于费用,有利可图;反之,则为亏损。

2 结果与分析

2.1 营造油茶林经济效益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在海南营造1 hm2油茶林,50 a后其投资收益率为21.45%,远大于行业基准收益率(12%),其财务净现值为74 542.04元,益本比为1.46,大于1,说明有利可投。经综合分析可知,在海南营造油茶林投资风险小,利润可观,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2.1 效益敏感性分析

为进一步考察海南油茶造林投资的赢利、抗风险及偿还债务能力,当茶油的销售价格上下浮动时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其中设置的变动幅度为±20%。分别计算价格变动后的投资收益率、净现值和益本比3个指标的变化,以便明确其经济效益的变化幅度,提高海南油茶造林投资的抗风险性。由表2可以看出,当造林成本不变、产量达到预期时,茶油销售价格上升10%~20%时,油茶造林投资的投资收益率上升到23.09%~24.68%,益本比上升到1.54~1.61,净现值达到91 177.03~107 812.02元;当茶油销售价格下降10%~20%时,油茶造林投资的投资收益率下降到17.65%~19.59%,益本比下降到1.28~1.37,净现值为41 272.05~57 907.04元。从以上变动数据可以看出,当茶油销售价格变动在±20%范围内,营造油茶林的投资收益率均远大于行业基准收益率12%,净现值均大于零,益本比均大于1。以上分析说明,茶油价格的浮动对该项投资的亏损影响并不敏感。因此,在海南营造油茶林抗风险性强,经济效益显著。

3 讨论与结论

3.1 油茶造林的其他效益

笔者仅对油茶的主要经济产品茶油进行了50 a为生产周期的经济效益评估,但油茶的单次种植收益长达80 a以上,且具有易管理,用工少,耐瘠薄等特点。除此以外,茶枯可提取残油、茶皂素,制造刨光粉和饲料等[1-2]。茶壳是提取糖醛、糅料、木糖醇和栲胶的工业原料,亦可制作高级食品用活性炭和食用菌的培养基,本研究并未将以上副产品的价值计算在内。除经济效益以外,营造油茶林还具有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1-2]。油茶四季常青,适应范围广,耐干旱瘠薄,对绿化荒山和保持水土,改善山区生态面貌和居住环境有重要作用。创建油茶基地能够推动油茶产业规模化发展和集约化经营,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就地就业,带动山区经济和社会发展。

3.2 油茶造林的间作与套作

在油茶幼林抚育管理期间,可利用林地间隙进行间作与套作,以耕代抚,能有效地抑制杂草灌木生长,增加土壤蓄水保肥能力,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间作与套作的作物种类,可根据种间互利、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适应性强,管理方便的作物,如早熟高产薯类、豆类、油料、药用植物等;若以绿肥为主,实行套种轮作,及时压青,则可不断提高肥力。但高杆、藤本、耗水量大、影响油茶生长的作物不可选用。吴培付[12]研究发现,套种金银花后油茶株高和地径显著提高,其主要原因有:光强减弱,有利保墒,营造弱光环境;疏松土壤,促进根系生长;增施肥料,促进油茶苗生长。套种年平均新增收益为5.4万元/hm2,4 a新增收益21.6万元/hm2,而不套种的油茶林前4年无收益。明廷柏等[13]为进一步提高油茶林造林的经济效益,对油茶幼林不同套种模式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油茶-花生为最佳套种模式,其次是油茶-花生、西瓜、花生轮作套种模式,再次是油茶-黄豆和油茶-紫薯套种模式。以上研究为海南发展油茶产业获得更高经济效益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3.3 海南油茶造林与内陆省份相比的独特优势

海南发展油茶产业具有独特的优势。油茶种植在海南岛已有较长的历史,丰富的油茶资源,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特有的口感与滋味造就海南茶油的高品质与高价值,其市场价格是内地茶油价格的数倍。据笔者实地调查,油茶果售价在11~12元/kg,茶油售价在600元/kg以上。杨伟波等[14]研究发现,油茶花期的最适温度为14~18℃,从海南中部地区平均温度来看,1月份的气候非常适合油茶的开花授粉;在3~11月份,海南天气较好,没有明显的低温期,气候温暖,昆虫活跃,昆虫等的花粉传媒活动频繁,利于油茶授粉座果。陈良秋等[5]研究发现,海南岛的气候、森林植被、土壤等均适于发展油茶。结合油茶花芽分化期、开花授粉与果实膨大期、油脂积累期等重要生长发育期所需求的气候条件分析,海南的气候条件均有利于油茶各个时期的生长发育,认为在海南种植油茶能够实现早实、丰产、稳产和含油率高的目标。

3.4 油茶与其他经济作物的更替

陈良秋等[15]将海南油茶发展划分为3个阶段,其中20世纪80年代后期,海南岛植物种质资源考察组对海南岛19个市(县)的乡镇、农场实地考察,发现茶油价格低,比较效益差,许多单位和个人砍伐成片的油茶林改种经济作物。但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对高品质食用油的强大需求难以满足,造成高品质的海南茶油价格一路飙升,本研究也表明在海南营造油茶林的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海南各地迅速掀起营造油茶林的高潮。另一方面,目前海南本地的主要经济作物橡胶的收购价格持续疲软,而人工割胶不但费时费工,而且异常辛苦,农民迫切希望栽培一种易于管理且经济效益高的作物。由于橡胶与油茶均为多年生木本植物,具有投入大,见效慢,投资回收期长等特点,关于2种经济作物的长期经济效益比较尚需要进一步系统研究。

nlc202309030931

参考文献

[1] 李振纪. 油茶[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1.

[2] 庄瑞林. 中国油茶(第二版)[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3] 李 艳,陈良秋,杨伟波,等. 海南省五指山地区油茶林调查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11):53-55.

[4] 王兴胜,黄丽云,陈良秋,等. 海南省五指山油茶品种结构研究初报[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6(1):1-4.

[5] 陈良秋,牛晓庆,付登强,等. 海南发展油茶产业的优势及存在问题[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3,35(10):63-65.

[6] 陈永忠. 油茶优良种质资源[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7] 陈 松,邝先松,宋雅玲. 油茶工程造林经济效益分析[J]. 绿色中国,2006(19):57-59.

[8] 史 芬,史 锋. 油茶人工林经济效益分析研究[J]. 湖北林业科技,2010(6):19-20.

[9] 蒋桂雄,马锦林,李开祥,等. 广西油茶比较效益探析[J]. 经济林研究,2011,29(1):149-151.

[10] 朱国华,吴黎明,颜福花,等. 良种油茶栽培经济效益分析[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4,31(4):632-638.

[11] 唐继新,陆顺忠,秦武明,等. 油茶深加工项目效益评价[J]. 广西林业科技,2008,37(1):26-29.

[12] 吴培付. 油茶套种金银花栽培管理技术研究及其效益分析[J].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3):68-69,87.

[13] 明廷柏,李爱华,袁知雄,等. 油茶幼林不同套种模式与综合效益分析[J]. 林业科技开发,2012,26(4):98-101.

[14] 杨伟波,陈良秋,王兴胜,等. 海南省中部地区发展油茶的生态适应性分析[J].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5):93-95.

[15] 陈良秋,杨伟波,李 艳,等. 海南岛油茶产业发展历程及展望[J]. 现代农业科技,2012,(1):374.

云南省产业结构分析 第7篇

云南省经济发展有其重要意义, 首先在西部大开发中, 云南经济发展能够带动整个西部的经济增长。其次, 云南作为中国西南边疆省份, 是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主体。云南省也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CAFTA) 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发展无论对于促进西部大开发成效, 还是提高我国沿边开放质量, 建立西南边疆新的经济增长地带都有其现实价值。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 产业结构的演进除了受国内因素如:供需结构、技术进步的影响外, 还受到国际因素的影响, 国际贸易是这一外部影响的主要因素。国际贸易通过出口本国具备比较优势的产品, 来推动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 同时通过进口本国相对稀缺的资源及技术等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一国经济发展与自身产业结构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会促进经济总量的增长。

我国现有的研究结果, 主要集中于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自Balassa (1978) 提出出口引致经济增长的观点后, 国内的学者进行了探索。孙焱林 (2000) 通过横截面分析, 结果表明, 1984—1996年即使在51%的统计水平上, 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也是不明显的。赵陵、宋少华和宋泓明 (2001) 在多变量框架下, 运用协整检验, Granger因果检验, 结果表明, 1978—1999年我国的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在短期内有明显的拉动作用, 在长期效果并不明显。林毅夫、李永军 (2003) 在全面考察我国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及间接作用之后, 表明1981—2000年以来外贸出口每增加10%, 经济增长1%。李丽和杜凌 (2007) 通过协整及Granger因果检验, 利用1983—2003年的年度数据以及1995—2004年的季度数据, 双变量及多变量的实证分析表明, 我国的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并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 但具有互为因果的联系。潘文卿、李子奈 (2002) 通过统计支出法与实证分析, 表明在1991—2000年进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8.7%、3.5%。

国内研究的另一方面侧重于贸易与产业结构的关系。李磊 (2000) 通过相关性分析, 发现1985—1998年, 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与劳动密集型出口商品比重负相关, 资本密集型产业比重与资本密集型出口商品比重正相关。姜茜, 李荣林 (2010) 通过相关性分析, 发现1988—2007年, 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关性非常高, 但资源密集型产业与其贸易结构相关性不高。乐为, 钟意 (2009) 通过协整检验及脉冲响应分析, 发现1985—2006年, 产业结构在短期对出口结构影响明显, 但在长期会趋于平稳, 二次产业结构对出口结构改善的贡献度大于另外两个产业。张宇, 吴锦 (2010) 运用协整及Granger因果检验, 发现1992—2008年, 产业结构与出口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 出口对三次产业的产值及结构优化具有显著作用。

综上, 国内关于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研究居多, 针对贸易与产业结构的研究较少, 部分是基于总量上的分析, 部分根据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要素密集程度的划分来研究。研究者目的以及实证方法各有区别, 并没有统一的结论。我国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也存在差异。本文根据云南省产业结构的实际情况以及在现有数据的基础上, 分析出口贸易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探究云南省出口贸易对产业结构调整是否有推动作用, 是否能够促进经济增长。

二、实证分析

实证分析的数据源自《云南统计年鉴》, 选取1980—2010年的数据为样本, 本文将产业结构定义为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第一产业比例P, 第二产业比例S, 第三产业比例T。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人民币兑美元的年平均汇价 (中间价) , 将出口额EX的单位换算为人民币, 以1980年为基期, 通过各个年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分别对五个变量进行平减, 得到排除价格影响的实际值。最后取五个变量实际值数据的自然对数, 消除可能存在的异方差, 以减少波动。本部分实证分析均由软件stata11.0完成。

(一) 平稳性检验

在使用时间序列建立模型时, 如果序列是不平稳的, 则容易产生伪回归, 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关系便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非平稳序列可能带来以下问题:1.自回归系数的估计值向左偏向于0。2.传统的t检验失效。3.两个相互独立的单位根变量可能出现伪回归。

平稳性检验常用方法有:ADF检验、PP检验、DF-GLS检验。ADF检验与PP检验的共同缺点是, 检验的功效较低, 犯上述第二类错误的概率很大, 尤其是当样本容量不大, 或真实模型接近于单位根的情形。具体来说, 当一个时间序列为很接近于一阶单整的零阶单整序列时, 如果一阶自回归系数为0.98, 则单位根检验将很难根据数据区分其究竟是一阶单整或零阶单整, 如果上述检验中加入常数项或时间趋势项, 则进一步降低检验的功效。而DF-GLS检验是相对于前两者较为有效的单位根检验, 可以提高检验的效果。因此本文采用DF-GLS检验, 结果见表1。

由检验结果知:在10%、5%甚至1%的显著性水平下, lnP、lnS、lnT、lnEX均为非平稳序列, 所以不能直接用其建立模型, 但它们的一阶差分d.lnP、d.lnS、d.lnT、d.lnEX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都是平稳序列, 因此它们都是一阶单整序列, 若它们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则可建立VECM即向量误差修正模型。首先对变量的一阶差分数据进行协整检验。

(二) 协整检验

协整检验首先要确定模型的滞后阶数, 其滞后阶数与变量所对应的VAR模型的滞后阶数相同, 因此可以使用VAR系的命令进行检验, 检验结果见表2。

本文根据SBIC, 即BIC最小准则, 所有变量选择滞后一阶, 然后采用Johansen检验确定协整秩, 结果见表3。

从表中结果来看, 协整秩为0的情况下, 迹统计量虽显著, 但不存在协整关系。而不包含常数项及时间趋势项的协整秩迹检验结果表明, 各变量组只有一个线性无关的协整向量。因此协整秩为一。故仍可进一步建立滞后一阶, 协整秩为一阶的不包含常数项及时间趋势项的VECM模型。

(三) VECM模型

由表中结果可知只有“D.lnS”对应“P>z”的值大于0.05, 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接受系数为零的原假设。其他解释变量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均拒绝系数为零的原假设, 即它们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根据表中信息, 可将估计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主要部分总结如下:

短期而言, 从表四的分析结果来看, 出口每增加1%, 第一产业比重上升0.057%, 对第二产业没有影响, 第三产业比重上升0.95%。

方程1—3反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长期内, 出口对三次产业比重的影响, 在长期, 出口对三次产业比重均产生负效应, 出口每增加1%, 分别导致三次产业的比重下降0.318%、0.115%、0.12%。

注: (1) 表中的c表示常数项, t表示时间趋势项, l表示所采用的滞后期。 (2) d.表示一阶差分。

注:表五中含“D.”的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模型反映短期向长期均衡的调整过程;含“vecm”的为协整方程, 代表长期均衡关系。

注:*表示在选取滞后阶数时根据相应准则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检验。

注:表中的c表示常数项, t表示时间趋势项, l表示所采用的滞后期, r表示协整秩, *表示在对应的检验类型下, 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协整检验。

根据以上分析, 无论是在长期还是短期, 出口的增长对三次产业比重的影响都非常小。其次, 在长期, 出口的增长还会对三次产业的比重造成负效应。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持续增长, 从对外贸易依存度来看, 经济增长很大一部分依赖于出口贸易的增长。2010年, 我国出口依存度为27%, 而云南省的出口依存度仅为7%。经济全球化使得在世界市场上产品的竞争愈加激烈, 伴随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依靠原来的资源、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来创造外汇的方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模式。之前的分析是基于云南省出口贸易与产业结构总量上的考察, 有必要从云南省的实际情况进行深一层次的探讨。

三、产业结构与出口贸易的进一步分析

(一) 优势产业及其出口

专业化生产部门在地区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一个地区的比较优势, 是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通过区位商LQ来反映云南省的各专业化产业部门。根据投入产出表, 计算云南省42个产业部门的区位商LQi。则:

注:上表结果根据2007年我国及云南省《投入产出表》计算得出。

其中, A1i表示云南省第i产业的增加值, GDP1表示云南省的生产总值, A2i表示我国第i产业的增加值, GDP2表示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如果LQi值大于1, 表明第i产业在云南省为专业化部门, 如果LQi小于1, 则表明第i产业非专业化部门。所有LQi值大于1的产业就构成了主导云南省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

计算结果见表5, 区位商大于1的这些产业部门产出占云南省生产总值的比重相对大于区位商低于1的产业所占比重。云南省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达60%, 虽然其产业结构显示出“二、三、一”的特征, 但是云南省处于西部地区, 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第一产业在经济增长中对国民收入及财政收入等有很大的直接及间接作用。第二产业中LQ值大于1的产业部门集中体现了云南省的资源优势, 尤其是烟草加工业、矿产业、金属的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同时这些产业部门对资源的依赖性也较强。产业部门LQ值大于1最多的产业是第三产业, 从统计年鉴数据来看, 服务业占GDP比重逐步上升, 表中服务业区位商大于1的相关产业是带动云南省经济增长的主要部门。

出口可以解决生产剩余问题, 通过对外贸易将供给过剩的产品出口给周边国家或地区来拉动自身经济增长。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 4754-2011) 及《国际贸易标准分类》4位数进行划分, 通过2007年投入产出表相关数据, 我们发现云南省这些支柱产业的可出口产品一部分为资源与劳动密集型产品, 如农、林、牧、渔业、金属矿采选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另一部分产业的出口产品属于资本与技术密集型, 如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批发和零售业的出口产品既有资源与劳动密集型, 也有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其余的支柱产业由于自身特征与生产用途, 虽然占生产总值的份额较大, 但出口额为0。如建筑业以及第三产业的相关产业部门。

(二) 云南省低层次产业结构

与东部地区相比较, 云南省产业结构层次较低。东部各省市凭借地理优势、国家政策的支持, 经济发展在规模上及效益上, 都超越西部各省区, 在出口贸易上更加明显。资金的大量投入、高级人才所带来的知识储备, 先进技术的引进, 东部地区的出口商品结构早已由初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转变为具备高附加值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相较于第一、三产业, 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起主导作用。在产业结构上, 东部地区第二产业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为主, 而西部地区的第二产业仍以资源、劳动密集型部门为主 (董潘、郭波, 2004) 。东部各省市的第二产业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较小, 加工程度深。西部地区就云南省而言, 正如前文的分析, 其第二产业中的支柱产业部门对资源依赖程度大, 出口的多为初级产品。

沿边开放中, 边境贸易是主要方式, 根据《云南统计年鉴》中的数据, 1996年, 云南省边境贸易出口额为0.45亿美元, 截止2010年, 云南省边境贸易出口额增至9.9亿美元, 增加21倍。同样根据年鉴中的相关数据统计发现, 云南省的出口贸易中, 对周边国家的出口额在总出口额中占较大比重。2010年对东盟国家的出口额占云南省对亚洲出口额的57%, 占总出口额的38%。比重虽然高, 但这些云南省周边主要出口国家大多属于东南亚、南亚的发展中国家甚至是最不发达国家, 如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对这些国家的出口产品多为低层次的制成品, 虽然这些产品具备了云南省廉价劳动力与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 可以从中获取贸易利益, 但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 这些地区的经济同样会逐步发展。届时, 其对产品的需求结构与云南省出口贸易中的商品结构会产生矛盾, 并且周边国家地区的廉价劳动力等优势会对云南省出口造成竞争的压力, 前一阶段的贸易所得会逐步消失, 并不利于经济的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实证分析的结论, 短期由于比较优势, 出口的增长会促进一、三次产业比重增加, 但在长期, 由于比较优势的丧失, 出口的增长对产业结构会产生消极作用, 甚至阻碍经济的发展。

四、结论及建议

通过本文的分析, 发现云南省的出口在短期由于比较优势, 对产业结构有促进作用, 而在长期由于比较优势丧失, 出口对产业结构产生负效应, 不利于经济增长。作为我国通往东南亚和南亚的重要陆上通道, 将云南省建设成为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 有利于提高国家沿边开放的质量和水平。据此, 本文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 产业转移

云南省是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主体, 与次区域其他成员国相比, 其经济发展处于中等阶段。合作机制的完善, 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备, 云南省可将自身不再具备发展潜力的边际产业转移至经济发展较落后的成员国, 利用当地廉价的要素进行生产, 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同时, 云南省的新兴产业会吸收释放出来的生产要素, 在新兴产业的生产过程中, 配合资金、技术的投入, 这些生产要素的生产率也会提高。

(二) 外资引进

FDI能够促进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 但是FDI的进入和产业结构是相互影响的。如果产业结构和投资结构不相匹配, FDI进入也无益于云南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云南省产业对资源的依赖并不利于投资国边际产业的转移, 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根据自身实际, 调整本地区产业结构, 逐渐符合国际产业结构发展趋势, 吸引外资进入。同时扶持本地区的新兴产业如现代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等都会有助于外资的进入。

(三) 提高出口竞争力

在经济发展的初期, 各地区可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来进行出口贸易, 但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及其他国家经济环境改善, 有一定经济基础之后, 该地区应适时的对出口的商品结构进行改变, 加大资金投入, 提高技术支持, 从而将现阶段资源、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改变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 实现贸易结构的升级, 使得地区的出口贸易具备竞争力。同时, 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出口贸易结构适时的改变, 不仅可以获取相应阶段的贸易利益, 而且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是可持续的。

(四) 建立出口加工贸易基地

通过对原材料的深加工, 增加产品附加值, 脱离贸易初始阶段以量取胜的不合理现象。建立加工贸易基地, 进一步形成规模经济, 节约生产成本, 可以提高云南省出口贸易竞争力, 促进本地区经济增长。在建设出口加工贸易基地的过程中, 首先应该注重技术的进步, 掌握核心技术, 不仅仅关系到进行加工贸易时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技术进步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所在。无论是自主的技术创新还是技术引进, 对于云南省产业结构的调整都有不同程度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Balassa, B.Exports and Economic Growth:Further Evidence[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1978.

[2].孙焱林.我国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 2000 (2) .

[3].赵陵, 宋少华, 宋泓明.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 2001.

[4].林毅夫, 李永军.出口与中国的经济增长:需求导向的分析[J].经济学 (季刊) , 2003.

[5].李丽, 杜凌.我国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财贸研究, 2007 (4) .

[6].潘文卿, 李子奈.20世纪90年代中国外贸外资发展形势、作用及格局[J].世界经济, 2002 (5) .

[7].李磊.中国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 2000 (5) .

[8].姜茜, 李荣林.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分析[J].经济问题, 2010 (5) .

[9].乐为, 钟意.我国产业结构与出口结构的相关性研究[J].统计与决策, 2009 (4) .

[10].张宇, 吴瑾.我国出口结构对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J].国际经济合作, 2010 (3) .

云南省茶产业营销策略分析 第8篇

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 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因素, 云南省是我国重要的茶叶生产基地和产茶大省, 茶叶生产在云南省农业经济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云南省是世界公认的茶树原产地和天然基因库, 是中国重要的茶叶生产基地和产茶大省, 发展茶产业的潜力和优势得天独厚。

全省16个地州市129个县市区中, 有15个地州市110多个县市区产茶。2012年全省茶产业面积达580万亩, 产量达27.35万吨;茶叶综合产值达223.29亿元, 较2007年的历史最高水平增加22.39亿元, 创历史新高。

据云南省农业厅茶叶处统计, 茶叶综合产值中工业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元, 达102.20亿元, 同比增加22.91亿元, 增长28.89%;农业产值71.09亿元, 同比增加15.99亿元, 增长29.02%;茶农来自茶产业人均纯收入924元, 较上年人均增加235元, 增长34.11%。

2 从营销组合角度分析云南省茶产业存在的问题

简单地说, 从营销理论角度分析, 目前云南省茶产业的问题集中在产品、价格、渠道三个方面。

2.1 产品方面

茶产品质量比较低、产品种类比较单一, 产品同质化现象比较明显。之所以出现这些状况, 一是在茶叶种植和生产上的不规范, 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不能与国外同步, 产品种类开发意识也比较薄弱;站在国际市场的角度上看, 目前云南省茶叶的现状是在品质方面几乎无法与国外的茶产品相抗衡, 在出口方面, 很难完全打开国外市场, 在国外市场的份额很少。这不单单是由于贸易摩擦和绿色壁垒的原因, 更重要的是我们自身茶品的品质方面的缺陷造成的。一直以来, 我们的茶产品很难达到国外的品质标准, 我们再怎么样使劲宣传的“纯天然、纯生态、纯绿色”等美好词汇, 在西方人和行业协会看来, 也是幌子。他们只注重事实、数据和标准。我们的产品经他们的标准检测, 往往是不达标, 要么是有什么农药残留过多、要么是缺陷等。或许是西方的标准过于严格, 但是, 我们既然想打开他们的市场, 肯定得按照他们的标准。为什么很多国外产品已进入到中国市场, 就受到青睐呢,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严谨, 产品品质好。而我们自己却经常发生由于产品质量导致的不良事件呢?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

2.2 价格方面

价格方面来讲, 目前市场上茶叶的价格是比较混乱的, 这样就给消费者造成了迷惑, 进一步损害了茶产品在消费者心目当中的形象。可以说, 这反映了我们的茶行业的不规范的问题。混乱的价格不但没有使茶的价值和意义被开发出来, 还损害了商家的利益, 最重要的是损害了种植户的利益, 最终打击了种植户的积极性。从长远来说, 这是不利于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的, 不利于市场的发展。目前云南省有很多茶叶种植户宁肯把茶园荒芜, 也不愿意再种植和经营打理茶园了, 这不得不说, 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据调查得知, 这些茶农之所以这样做, 无非就是因为从茶叶中获得的利益甚微, 倒不如从其他谋生中得到的利益, 这与混乱的价格体系是密切相关的。

2.3 渠道方面

从销售渠道方面来说, 也就是云南省茶叶产业产供销供应链存在严重的脱节。第一点就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云南省茶叶生产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比重较大, 生产与市场需求结合较差, 产业链的延伸从意识到实施都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 即使是传统的绿茶、红茶生产也在科技含量和品质方面存在明显的差距。第二点就是商流不畅。市场经济要求以市场为导向, 适应市场需求乃至引导市场产生需求, 而云南省普遍未能变传统的坐商为行商, 建立畅通的营销网络, 没有应用现代高新技术进行市场开拓和客户关系管理, 甚至缺乏可行的商务模式。商流的不畅必然制约茶产业的发展。第三点就是物流不畅。茶叶从原料—加工—分销—消费者的转移过程就是物流。尽管近十年来云南省的交通运输得到了巨大的改善, 但云南省产茶区多属于边远山区, 有规模的茶叶交易市场较少, 物流运输成本高, 包括滇茶出省、出口也基本是传统方式, 缺乏现代物流模式和技术的运用。物流的不畅使得云南省茶叶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对省外、国外市场的开拓增加了困难。第四点就是信息流不畅。信息的作用是巨大的, 如有助于市场预测和市场变化的把握、协调生产与销售系统及其策略、为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等, 而云南省茶叶信息系统基本上是个空白, 这将使云南省茶产业在加盟后的新格局和新的营销模式的变革, 落后于外省区而丧失发展的机遇。第五点就是资金流不畅。云南省大型的茶叶企业中国有老企业较多, 离退休人员逐年增加, 加之企业办社会的问题突出, 企业普遍社会负担沉重、债务负担重和赋税负担重, 又难获得较低成本的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资金流的不畅使茶叶企业难于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3 云南省茶产业营销方案

3.1 产品策略

就产品方面而言, 最重要的是要保证茶品的品质, 品质是生命, 没有好的品质, 任何一个产品或者企业都不会在市场上长久地生存下去。要与国际接轨, 打造国际品牌, 中国的产品质量标准必须得严格和与时俱进, 茶产品更是如此。只有提高人们的标准意识, 才有可能使产品和行业规范化、质量化。

一方面, 必须从源头上保证茶叶的品质, 也就是在种植、养护、采摘、制作、包装等方面严格入手, 严格技术标准。加大对种植户的知识培训力度, 制定定期技术人员跟踪和指导种植户茶栽培、管理等的制度。在继承优异独特的传统工艺的同时, 加大对工艺的改善和创新;另一方面, 要重视对产品线的拓宽, 重视产品的深度、长度和宽度。前面我们分析到, 茶具有巨大的经济意义、文化意义、观赏意义、社会意义等重要的可开发、可挖掘的价值。

就经济意义而言, 我们要加强科研基础, 对茶叶进行精加工和深度开发, 茶叶可制作成多种多样的茶饮品、茶食品、茶保健品、茶艺术品等, 这大大地提高了茶叶的开发价值。就文化意义和观赏意义而言, 我们可以以茶产品和茶园为依托, 大力发展茶园博览会、茶园观光会等艺术商业活动, 强化茶文化挖掘, 强化茶旅游挖掘。这样一来, 茶叶的附加价值就被开发出来了, 而且大大地提升了茶自身的价值。当然, 以上这些方法的实施, 是以整个行业的质量标准的规范和提高、技术标准和技术实际应用水平的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国家政策法规的完善与支持为前提和保证的。

3.2 价格策略

从产品价格方面而言, 必须要规范茶产品价格, 而价格的规范, 既与其品质和成本相关, 也与整个行业相关, 与竞争环境相关。品质的提高, 成本的减少和控制又与技术工艺、产业规模直接关联。因此整合行业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资源的最优化利用, 是必然选择。整个行业也要规范, 掌握茶产品统一定价权。国家物价部门和工商管理部门也要及时和适当的监督市场上的价格, 打击哄抬物价者、投机倒把者、扰乱市场秩序者。对于种植户的利益和积极性要注重保护, 如果这些种植户的切身利益没有被保证, 就不用谈市场上的价格混乱问题了。所以, 应该严格地按照定价法, 对产品进行区别定价、档次定价等正确的定价方法, 以改变目前市场上混乱不堪的价格体系。只有价格回归到合理的区间, 才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保证商家和种植户的利益, 也才能使茶品企业树立品牌, 提高产品在顾客心目当中的形象, 促进云南地区茶产业的发展, 促进当地的农业经济、旅游经济发展。

3.3 渠道策略

必须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对症下药, 一是要调整产业结构, 整合资源, 淘汰市场竞争力小的企业, 形成一大批有规模、有技术的茶叶生产企业;二是要以市场为导向, 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营销体系, 强化战略性供应商和用户合作伙伴关系管理, 建立供应链产品需求预测和计划体系, 强化茶产品市场营销, 强化市场体系, 在云南省会城市昆明和条件适宜的地区建设一批规模大、档次高、功能全、辐射广、带动力强的, 集商贸、旅游、文化为一体的云南省茶叶专业市场或展示中心, 构建布局合理、统一开放的云南省茶叶市场体系;三是要提高计算机管理技术的应用, 提高广大种植户的计算机使用意识和能力, 建立完善和及时的信息体系, 包括国家政策信息体系、市场营销信息体系、科技工艺信息体系等, 让我们的种植户和茶产品生产企业能够更方便、更及时、更准确地查到有用的信息, 以指导自身的生产经营管理, 也为大家的技术、经验交流提供一个基础的平台;四是要多渠道筹集云南省茶产业发展资金。可以完善金融支持体系, 当地政府要提供及时的财政支持, 金融机构也要对符合资质的种植户和企业提供必要的和及时的资金贷款。可以引进外资。创造良好的云南省茶产业投资环境, 大胆引进外资。总之, 渠道好比血管, 只有渠道的顺畅, 才能灵活和正常的运转起来。

总之, 云南省在生产茶叶方面, 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人文优势, 然而, 目前的茶叶市场状况表明, 当地并没有有效地发挥这些优势, 所以云南省茶叶产业有着巨大的开发价值, 只要当地政府、企业、种植户三方团结合作, 有着正确的市场定位、先进的质量标准和技术标准、完善的渠道支持和政策支持, 假以时日, 云南省的茶产业会有巨大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

摘要:云南省的茶资源丰富、茶叶种植优势十分明显, 近年来茶产业发展比较明显, 产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但是云南省茶叶的产业发展优势并没有被挖掘出来, 本文站在营销组合的角度, 分析云南省茶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以期对云南省的茶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云南省,茶产业,营销方案

参考文献

[1]张小坡.近代安徽茶叶栽培加工技术的改良及其成效[J].中国农史, 2011 (2) .

[2]白芸.云南省普洱茶出口贸易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 2007.

云南旅游产业结构效益分析 第9篇

关键词:旅游,结构效益

一、引言

所谓的旅游业是指直接为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食、住、行、游、购、娱等活动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行业的总称。它包括的行业有:旅游饭店业、旅游交通运输业、旅行社业、游览、娱乐业、旅游购物 (旅游商业) 等5个行业。旅游业的经营活动是这5个行业形成的行业群。

从产业供给出发, 旅游产业应该是以旅游业生产力六要素吃 (旅游餐饮业) 、住 (旅游宾馆业) 、行 (旅游交通业) 、游 (旅游景观业) 、购 (旅游商品业) 、娱 (旅游娱乐业) 为核心, 以旅行社为产业龙头, 由一系列行业部门组成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整合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 云南省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 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发挥区位优势, 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进入新世纪后, 云南省在全国率先把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培育, 认真规划布局, 采取一系列措施, 促进旅游业的“二次创业”。

二、云南旅游产业各要素发展现状

下面从旅游饭店业、交通、购物等几个方面来分析云南旅游产业各要素的发展概况:

(一) 旅游饭店业

饭店业是旅游产业六大核心要素之一, 在旅游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截至2008年底, 云南省全省评定星级饭店总数为834家, 其中一星级99家, 二星级489家, 三星级181家, 四星级54家, 五星级11家。目前国际上旅游发达地区星级饭店的高、中、低比例均接近l︰4︰5, 云南省星级饭店中高级、中级饭店数量过多, 而低端的饭店数量偏少, 造成饭店业结构不合理, 饭店业经济效益低。

(二) 旅游交通业

交通业是旅游产业中的基础部门, 是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基本条件。云南地处云贵高原, 交通条件不占优势, 铁路、公路和水运条件较差, 交通运输的瓶颈长期制约云南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建设, 云南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以公路为主、铁路为重要运输工具、水路运输为辅的较为完善的陆地运输网络。2008年云南有民航机场11个, 其中国际口岸机场2个, 正在建设的昆明新机场是全国第四个门户机场。云南省交通基础设施有了较快的发展, 但是由于云南旅游景点分布广泛, 全省大部分旅游景点分布在滇西北、滇西南、滇东南、滇东北、滇西等旅游区, 旅游者需要在交通方面的花费较多。

(三) 旅游购物业

新加坡和香港的购物收入占旅游收入的60%以上, 而我国的比重大约是20%左右。云南省入境旅游者人均消费构成中购物比重接近我国平均水平。根据近几年对海外旅游者的抽样调查结果:50%以上的海外旅游者喜欢购买云南的土特产品、茶叶、工艺品和纪念品等;30%以上的海外旅游者喜欢购买云南的民族服饰、中成药和保健品等;大约18%-20%左右的海外旅游者喜欢在云南购买香烟、珠宝首饰、字画和瓷器等。

(四) 旅游游览业

游览是旅游的目的, 是现代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目前, 全省拥有10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8个国家级森林公园、24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5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2008年云南省有旅行社460家, 其中国际社60家, 国内社400家。拥有导游资格证的导游2.6万多人, 持有导游IC卡的导游员1.7万多人;旅游从业人员180多万人, 其中直接旅游从业人员30多万人, 间接旅游从业人员150多万人;旅游汽车公司17家, 旅游汽车1860辆。

(五) 旅游餐饮业和娱乐业

2008年云南旅游购物店有121家, 云南省物产丰富, 各地食品餐饮各具特色。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各种少数民族餐饮得到发掘和提升, 在云南可以品尝到种种地方佳肴和山珍美味, 使得海内外旅游者感受到云南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独特的旅游文化。

云南有丰富多样的娱乐活动。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如西双版纳的泼水节、楚雄州的火把节、大理的“三月街”等将多样的民族风情和人文旅游资源有机的结合。但是, 各个旅游景点还缺乏较为完善的娱乐设施, 娱乐业是一个需求收入弹性较大的部门, 云南发展娱乐业还有较大的空间。

三、旅游产业结构效益分析

合理的产业结构并不单单是几个产业部门的简单组合, 而是能够发挥经济效益的组合。本文采用西方区域经济研究中应用广泛的一种方法:偏离份额分析法, 来对产业结构的效益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产业结构的优劣或合理与否。该方法是以一定时期内旅游产业的年增长率为基准, 分别测算某一地区按照全国平均增长率可能形成的假定份额进行比较, 从而分析某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偏离状况, 进而分析和评价其旅游产业结构的效益状况。

根据偏离份额分析法, 区域经济增长与三个因素有关:经济增长的全国分量、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分量、经济增长的竞争分量, 即区域 (产业) 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率的 (全国分量+产业结构分量+竞争分量) 。

以云南入境旅游的外汇收入为例, 分析云南旅游产业的结构效益:Yjo和Yjt分别代表云南旅游产业j部门基期 (2002年) 和t时期 (2005年) 的旅游外汇收入;Zjo和Zjt分别代表全国旅游产业j部门基期 (2002年) 和t时期 (2005年) 的旅游外汇收入;YO和Yt分别代表云南旅游基期 (2002年) 和t时期 (2005年) 的旅游外汇总收入;ZO和Zt分别代表全国旅游基期 (2002年) 和t时期 (2005年) 的旅游外汇总收入;则云南旅游产业j部门的旅游外汇收人增长率

全国旅游产业j部门的旅游外汇收人增长率

云南旅游产业j部门外汇收入按全国j部门所占份额标准化后得

在 (0, t) 时段内, 云南第j个产业部门的增长量Gj可以分解为份额分量Nj、结构偏离分量Pj和竞争力偏离分量Dj三个分量, 表达为:

Nj为份额分量, 它是j部门全国总量按比例分配, 云南j部门规模所发生的变化, 即云南标准化的产业部门收入按全国的平均增长率发展所产生的变量。

Pj称为结构偏离分量, 它是指云南部门比重与全国相应部门比重的差异引起的云南第j个产业部门增长相对于全国标准所产生的偏差, 它排除了云南省增长速度与全国的平均速度差异, 假定两者相等, 而单独分析j部门结构对增长的影响和贡献。因此, 此值越大说明j部门结构对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越大。

Dj被称之为竞争力偏离分量, 它指云南旅游业第j个产业部门的增长速度与全国旅游业j部门增长速度的差异引起的偏差, 反映的是云南旅游业j产业部门的竞争能力。Dj越大则说明j产业部门竞争力强,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大。

根据偏离份额计算公式, 以2002年作为基期, 用云南旅游统计年鉴和云南统计年鉴提供的云南旅游外汇收入构成数据作为基础数据, 通过计算得到云南旅游业产业结构效益偏离份额分析表 (见表1) :

根据偏离份额分析表分析:

第一, 云南交通部门收入的增长慢于全国的增长速度, 竞争力偏离分量较小说明云南交通部门相对全国缺乏比较优势, 说明云南交通业还需要进一步建设, 尤其是通往省外国外方面。但是交通部门的结构偏离分量Pj较大, 说明其对整个云南旅游收入增长的贡献最大。

第二, 住宿餐饮部门收入增长速度均比全国高, 从竞争力偏离分量Dj看, 住宿餐饮部门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但住宿餐饮两个部门对云南整个旅游业收入增长额的贡献小, Pj值为负。应该增加中低档旅游酒店的数量, 提高住宿餐饮部门的经济效益。

第三, 景区旅游部门的结构效益较好, Pj、Dj值都是正, 景区旅游不但对云南旅游收入增长有贡献, 而且和全国比有竞争优势。主要得益于云南丰富的旅游资源, 和近年来对旅游资源的开发。

第四, 娱乐部门收入的增长速度非常快, 翻了一倍多, 从竞争力偏离分量Dj的值看, 娱乐部门与全国相比, 竞争力很强。但是值为负, 娱乐部门对整个云南旅游收入增长的贡献比较小, 所以还需完善景点娱乐设施, 才能充分发挥云南民族风情和人文旅游资源的优势, 把优势转化为收入。

第五, 购物部门收入增长速度缓慢, 落后于全国水平, 竞争力也不强。云南有丰富的、有特色的土特产品, 旅游购物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应该加强宣传, 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第六, 邮电通讯部门从指标的数值看结构效益比较好, 增长也很快, 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第七, 市内交通部门结构效益差, 没有竞争优势, 增长也很缓慢。

四、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旅游产业效益的对策

(一) 坚持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政府部门对旅游经济结构中不合理状况可以通过行政手段、税收等措施强制进行调整, 避免市场失效和滞后。同时在市场经济中, 旅游业供给是受市场需求引导的, 市场调节是不可替代的, 所以在促进旅游业结构优化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两者的作用, 协调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二) 加强旅游业各行业之间的互动发展

旅游业涉及的多数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进入门槛不高, 竞争激烈。景点企业收入单一, 成长性差;旅行社和酒店竞争激烈, 行业利润低。但旅游业产业链比较长, 产业延伸性好, 所以可通过旅游企业的集团化、多元化发展, 组建大型旅游集团, 形成旅游开发、经营、管理的一体化, 来实现旅游业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协调发展, 从而避免恶性竞争、资源浪费, 同时增强旅游企业的盈利能力。

以中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旅游企业集团锦江国际集团为例:锦江集团核心产业为酒店宾馆业、餐饮服务业和旅游客运交通业, 同时还涉足食品、商业贸易、教育、地产等产业。通过集团化、多元化发展, 锦江集团提升了核心竞争力, 提高了品牌影响力。“锦江”商标在“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中名列前50位。

参考文献

[1]、云南省统计局.云南统计年鉴2006[M].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6.

[2]、宁泽群.旅游经济、产业与政策[M].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5.

[3]、罗明义.旅游经济研究与探索[M].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3.

[4]、云南旅游年鉴编辑部.云南旅游年鉴2003[M].德宏民族出版社, 2003.

云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制度分析 第10篇

云南作为一个多民族交融的文化大省, 位于西南边陲, 受到周边邻国的影响, 文化发展有着鲜明的特点。独特神奇的民族文化环境、悠久灿烂的民族历史文化、丰富深邃的民族文献古籍、绚丽夺目的民族文学艺术、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风情, 这些沉淀深厚的民族文化资源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宝库, 构成了发展云南省民族文化产业的基础。

(一) 云南省文化资源丰富且文化产业发展起步较早

云南省文化产业起步较早, 有着强烈的地域特色, 在早期就对全国的文化产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广播影视、娱乐传媒、文化旅游等诸多方面给广大国人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早在20世纪90 年代后期, 云南省文化产业经过了思考起步、探索推进、快速发展的过程, 就走出一条具有鲜明云南特色的发展道路。云南省人文资源丰富, 是全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 除汉族外, 有彝族、白族、壮族等25个少数民族, 其中有15 个云南省独有民族, 又有众多民族分跨中越、中老、中缅国境而居。除此之外, 云南省还有世界级文化遗产———澄江动物化石群, 有人类和猿类共同的祖先——那玛古猿的化石基地, 还有苍山洱海玉龙雪山, 这些都是云南省发展文化产业独有的文化遗产优势。

(二) 云南省文化产业已经初具规模, 成为全省经济的重要支撑

目前, 云南省文化产业发展, 已完成了产业规划, 制定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行动纲要, 明确了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2012 年, 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600 亿元, 占GDP的比重达到6.5%;到2015 年, 文化产业增加值将超过1 200亿元, 占GDP比重超过8%, 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就业率有较大幅度增长;到2020 年, 全省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将达到10%左右, 成为该省重要的支柱产业。2001 年云南省文化及相关产业主营业务收入 (未含个体经济) 118.03 亿元;2005 年达到274.72 亿元, 增长1.33 倍, 年均增长23.52%。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 (含个体经济) 由2001 年的69.43 亿元发展到2005 年的183.58 亿元, 增长1.64 倍, 年均增长27.52%, 高于同期GDP平均增长速度。

(三) 云南省政府对于文化产业采取了大力的扶持政策

从2011 年起, 云南省明确每年新增文化用地1 万亩。云南省全年建设用地在14万亩左右, 明确提出1万亩文化用地还是第一次, 这将有利于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及文化产业集聚。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增加为1 亿元, 原来这一资金额度为2 500 万元, 同时, 建立10 亿元规模的文化产业发展引导基金。与此同时, 省级文化事业建设费增加到每年8000万元。省财政设立了1000 万元的云南文艺表彰经费。云南省文化产业增加值以年均20%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2010 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440亿元, 占全省GDP的比重达6.1%, 初步具备了支柱产业的条件, 云南省成为全国6 个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的省份。

(四) 云南省文化产业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虽然云南省文化产业整体发展势头良好, 但仍存在不少的问题和制度缺陷。首先, 资源总体开发力度不足与有效利用率不高, 除昆明旅游区外, 外线旅游设施建设较差, 如东部旅游线以石林, 溶洞, 高原湖泊为主体, 景区建设覆盖面积较大, 但旅游路线长, 景区开发较差, 服务设施还不配套, 景观资源的开发较单一, 造成资源特色的浪费, 开发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 其次, 文化产业精品产品少, 大多质量不高。虽然近几年来云南打出了“彩云之南”、“丽水金沙”等一系列的文化产品, 其中“幕府风云”等影视著作还走上了央视黄金档播出, 但是这些与云南的丰富的物质文化资源相比只是九牛一毛。 与此同时, 近几年来云南省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与物质资源, 但是与云南省文化发展所需要的物质条件相比还是远远不够的。云南作为经济落后的几大省份之一, 经济建设还比较落后, 虽然在昆明、大理等市区文化推广还有一定基础, 但在那边边远少数民族和偏远山区的文化产业还很落后, 而这些地区往往是民族文化的发源地, 值得我们去挖掘和推广。 最后, 对人才的缺乏。作为西部的经济不发达的省份之一, 对于优秀的人才缺乏吸引力, 从而导致在策划和管理上面无法取得跨越式的发展。人才是振兴一个产业所不可或缺的, 云南省文化产业想要迅猛发展必须引进相关的人才。

云南省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得不到预期的效果, 笔者认为, 最先需要解决的是制度问题。一个健全的制度体系能够更加合理的整合文化资源的相关配置, 完善文化市场的体制和健康运行、提高经济效益等诸多一系列的正面影响, 接下来将对云南文化产业制度上相关的滞后性进行分析。

二、云南省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的制度分析

(一) 缺乏相关制度整合, 众多产业零散, 不能形成合力

文化属于上层建筑, 是一种非正式制度, 它具有区域性和民族差异性。云南作为一个多民族融合且处于特殊地理位子的大省, 如何正确处理这两种属性成为如何制定相关政策的重中之重。目前最主要的问题是区域发展不均衡, 地域差异较大。云南省的旅游资源很丰富, 然而被世人所知的景点无非是西格里拉、大理、丽江等景点, 被人们所了解的民族文化也仅仅只有少数几十个而已, 还有更多的文化资源等待着被挖掘。缺乏相应的制度去整合这些文化资源和产业, 不同的民族和区域文化不应是仅仅的竞争关系而应该相互合作, 整合成一条完整丰富的文化产业链。相关的政策不应该细分到各个区域, 个人各自为阵, 整体合力发挥不够, 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云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力量不够理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政府在制定的宏观指导与调控时要防止地方政府投资中的互相攀比, 导致产业结构趋同造成产能过剩, 不利于基层产业的合作和整合。

(二) 相关政治环境不理想, 在法律和规定上缺乏强制力和执行力

由于立法的不完整, 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确实保障云南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 政策确实但无法可依的现象还存在, 而且针对性政策不够突出, 政策之间缺乏相关联。在产业融合, 整合产业结构等工作之时, 产生诸多不协调。相关的政策与制度往往缺乏硬性规定和要求, 逐层下放到基层往往缺乏执行力。关于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资本等政策多数停留在意向阶段, 缺乏细则。专项政策不够具体, 基础文化设施严重滞后, 许多政策在落实的时候产生了诸多的困难和问题, 影响了文化产业政策的真正实施。与此同时, 我国对于文化产业的管理实行事业单位管理, 相关行政管理机构的政治地位不高, 统筹协调能力不强, 而且地方层面的机构力量薄弱, 自主发展能力受到限制, 而且由于政府资金投入过大, 随之而来制定相关制度预防和解决贪污问题。

(三) 云南省总体上走的是“资源依赖性”的路子, 很难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相关政策和制度忽视了对环境及资源的合理利用, 没有把可持续发展的精神真正的融入到思想和行动中去。旅游业作为一种相对绿色的发展经济的确很合适云南省———这个天生具有自身环境优势的西南大省, 然而这也是在无形中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随着游客的增多随之而来的是相应的污染和不可逆的破坏, 很多景区已经不复往日, 在环境保护上缺乏相应的硬性法规和政策来监管和治理, 例如, 云南省大理古城是我国保护较好的古城, 系国家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旅游开发建设中, 片面考虑古城原石板地面不利旅游车行驶, 将石板撤毁换为柏油路, 破坏了石城的原有特色;石林外围石柱及部分珍贵地质现象在采石活动中遭到破坏;泸沽湖四周大规模采伐活动, 严重地破坏了湖区生态环境, 加重了水土流失, 使湖泊淤积严重, 湖边常有泥石流发生, 影响自然景观;滇池, 洱海等优质景区, 都受到污染的影响和威胁。以上都是环境受到破坏的实例。云南文化产业的相应制度忽视了持续发展这一重要前提, 仅仅着眼于眼前的经济利益, 这都将会给未来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困难。

(四) 政府宏观指导不够, 缺乏统筹规划, 产业内部结构亟待调整、优化

政府对整个文化产业的宏观经济分析、监测、预测机制尚不完整。产业结构上合力不足。传统的文化产业的主导地位比较突出, 资金、人才和技术优势明显;相比之下, 新兴的知识型、技术型、创意型的现代化文化产业发展落后于传统产业。虽然有部分优秀的民族文化产业企业, 但总体说来其规模较小、实力较弱, 产业化程度还比较低, 因此, 难以降低生产成本, 开拓市场, 这些成为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和阻力。与之同时, 由于缺乏相关的市场要素, 中介服务不健全。而且, 对于那种位于生产企业和消费群体的中介机构和企业, 政府的关注力还不够, 缺乏相应的扶持和鼓励政策。

(五) 云南省政府注重形象工程方面投资, 基础文化产业的投资不足

云南省的旅游业十分发达, 然而作为经济不发达的西部地区, 其基础文化建设还很薄弱。文化产业的建设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一味地宣传和扩大带来经济效益的产业, 吸引外来资金。由于大多数居民生活水平较为低下, 而且缺乏相关政策用于服务普通民众, 普通居民的文化水平不高, 在很大程度上对文化产业有着很大的制约和限制。云南省文化产业要做大做强, 基础文化设施的建设和基础文化教育的加强是不可或缺的。一味地扩大文化产业的规模、形式和推广, 在进行到一段时间后必将遇到瓶颈, 使发展受到限制。

关于云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滞后性只要是由于相关制度缺乏强制性和片面性, 忽视了可持续性, 合力和基础诸多方面, 从而导致云南省文化产业未能按照预期中的那样高速发展, 还有许多值得改进和加强的地方。

三、发展云南省文化产业的制度对策

(一) 创新体制机制, 大力培育骨干文化企业, 塑造云南文化产业品牌, 发挥先进示范性作用, 强化现代会展经济理念, 走专业化、品牌化之路

文化企业要自我发展就必须拥有属于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 重点扶持发展一批特色文化产品, 要注意软硬件设施的投资, 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细化措施, 拓宽融资渠道, 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全面推进文化开放合作, 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整合区域内的资源要素, 努力实现内外联动发展, 实行“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民族地区的自然环境、民俗、歌舞、节庆等资源, 打造有特色、大众参与、娱乐性强的文化知名品牌。以整体发展观念为指导, 注意先后顺序, 系统开发, 合理布局, 推进文化与旅游、文化与科技、文化与资本的结合, 强化扶持措施, 坚持两手抓, 实现两促进。

(二) 合理处理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加快产业结构转型, 尽快实现从“资源依赖型”向“市场依赖型”转变, 让市场主导企业的发展

不应忽视文化的事业性质和它的特殊规律, 积极扶持那些事业性、公益性强的和需要重点保护的文化艺术类和部门, 避免价值与价格的背离, 无法参与市场竞争, 走向萎缩, 导致整个文化事业的发展失衡。云南省文化产业要得到真正的高速发展必须迎合市场经济的走向和大的趋势, 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经受得住市场竞争的冲击和压力。政府在推出一系列的保护政策的同时, 也应该鼓励和尝试加快把文化产业的市场化进程, 加强竞争和合作。

合理处理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把集权、分权合于一体, 对不同的文化产业或同一文化产业的不同层次采取不同的管理。要加强文化体制改革, 就需要进一步理顺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 分散文化权力, 保留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集中文化权力的政策的同时, 把一些文化权力交给地方, 只增加对地方文化机构和文化组织的经济资助, 帮助其发展地方文化特色, 调动地方兴办文化产业、组织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对于文化企业的事业单位也应该加强其经济自主权, 给其自我发展的空间和机会。最后, 加强党对文化产业工作领导, 实现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三) 发展区域核心竞争力, 运用特定区域在经济发展中所独具的某些资源和条件

综合利用多种资源配套开发, 构建以昆明市为中心的文化交流、推广及创新的中心, 进一步发挥辐射作用和带动作用。昆明市作为省会, 物质基础和经济基础位于全省前列, 是最为理想的文化产业发展基地。作为省会城市, 文化相关部门的监管和政策更容易落实和实施, 打造云南省文化产业的龙头。可以推出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降低交易成本, 加快文化产业调整和发展进程, 合理的配置各种生产要素组合。

(四) 对相关文化企业进行一系列的深入的制度和政策的改革

首先, 转变管理单位制度, 完善经营体制, 切实政事分开, 从而从源头上降低贪污行为的发生。其次, 健全聘用制度, 岗位管理制度, “有效”人事管理制度。文化产业发展人才是关键, 人才强文化才强。只有聘用更加优秀的人, 才能真正的促进文化产业的高速发展。最后, 加强公众参与, 完善监督监管机制, 加强管理的透明化。有了公共监督的参与, 相关工作会更加的透明盒公正, 有利于企业的高效和稳定健康的发展。与此同时, 防止部分企业和个人的寻租行为的发生, 同时加大对贪污腐败的打击, 清理政府和企业内部的蛀虫。

(五) 加强基础文化建设, 促进基层文化事业建设与产业发展

财政应成立一部分专项资金用于基础文化产业的建设, 并严格监控资金的使用情况, 尤其是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县和贫困县, 更要加强保障和监察, 使县乡文化馆、文化站登记处设施建设确实到位。同时, 应加强民众的基础文化教育, 加强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 结合云南省民族文化资源丰厚、民族文化强省, 集中力量加强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 把云南省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基地。

云南省产业结构分析 第11篇

国外实践表明,加快产业集聚,发展产业集区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为此,2009年4月,河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科学规划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经过几年的发展,河南省产业集聚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重点突破到全面推进,尤其是新常态下,产业集聚区支撑全省经济发展的综合载体作用日益突出,已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发展的“第一引擎”,扛起了河南区域经济发展的半边天。

一、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现状

(一)产业集聚区规模竞争力显著提升

目前,河南省已经建有180个产业集聚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819.36平方公里。全省产业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产业集群达到123个。其中郑州电子信息、漯河食品、洛阳装备制造3个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均超过1000亿元。据统计,2014年,全省180个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达3512.83平方公里,全省“四上”企业12487家,比2013年增加1103家,全省产业集聚区对全省高成长性制造业增长的贡献超过八成,全省产业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省的比重、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的比重均超过五成,全省产业集聚区对全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及利润总额增长的贡献率均超过七成。

(二)产业集聚区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

产业集聚区发展质量持续提升,多地“晋级升位”势头良好。按照《河南省产业集聚区考核评价试行办法》,2015年4月公布的2014年度河南省产业集聚区考核评价中,郑州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达到六星级标准;郑州航空港产业集聚区达到五星级标准;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郑州市中牟汽车产业集聚区、开封汴西产业集聚区、尉氏县产业集聚区、洛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等24个产业集聚区达到二星级标准;郑州马寨產业集聚区、登封市产业集聚区、新郑新港产业集聚区、新密市产业集聚区、荥阳市产业集聚区等80个产业集聚区达到一星级标准。其中郑州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和郑州航空港产业集聚区发展势头迅猛,重在提质转型,一年时间越级晋升。郑州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达到六星级标准,即已完成经济增加值500亿元、税收收入50亿元、从业人员15万人以及所在城镇城区常住人口50万人等指标。郑州航空港产业集聚区达到五星级标准,即已完成经济增加值40。亿元、税收收入40亿元、从业人员12万人以及所在城镇城区常住人口40万人等指标。

(三)产业集聚区围绕主导产业打造特色产业链

在近五年的发展建设中,全省产业集聚区培育了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生物医药、化工、有色、农副产品加工、纺织服装、新材料、物流商贸、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轻工、电子信息、新能源、建材、钢铁十五大类。在主导产业数量上,拥有两大支柱产业的集聚区共有150个,占到全省产业集聚区总量的83.5%。围绕主导产业打造特色产业链,重视产业发展由产业零散向产业集聚转变,持续实施“全面产业链条一体化”工程,形成了一大批具有较高竞争力、影响力的特色产业链。

(四)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增强

产业集聚区向自主创新、产业升级转移,不断增强集聚区发展的“内生动力”。洛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紧盯“高精尖”项目,和北航、浙大等16家科研院校建立了科技成果孵化或产业化基地;金山产业集聚区万德芙镁料等企业不断引进、消化和研发有核心竞争力的精细深加工技术,转到产品广泛应用于高射炮管、神舟飞船等高端军事装备,掌握了全球金属镁的定价权和话语权,取得了“中国镁谷”的称号;孟州市产业集聚区90%以上的规模以上企业建立了工程技术中心。

(五)产业集聚区成为农民工转移就业主阵地

在国内外经济持续下行的严峻形势下,集聚区人气持续增强,已经成为农民工转移就业主阵地。随着产业集聚区就业吸纳能力的持续扩大,省外务工劳动力加速回流,自2011年农民出省务工人数连续三年低于省内务工人数。当前,河南每100个农村富余劳动力,就有25个进入产业集聚区就业,产业集聚区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农民工转移就业的主阵地”。

(六)产业集聚区产城融合效果显著

从产城融合上看,城镇公共服务逐步延伸到产业集聚区。公共配套设施逐步实现全覆盖;政策上优先将产业集聚区内村庄农业人口成建制地转为城镇户口;进入产业集聚区工作的农业户口可以转为城镇户口;集聚区公共租赁住房建设项目纳入全省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在产业集聚区的助推下,全省城镇化率由20。8年的36%提高到2014年的43.8%。总体上来说,产业集聚区已成为河南省经济发展的第一引擎,产业集聚区已经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发展速度、发展效益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产业集聚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新常态,“三期叠加”期,产业转移呈现新特点,区域资源环境约束持续强化,在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和新的条件约束下,河南产业集聚区发展存在以下问题:

(一)主导产业同质化强,区域竞争严重

全省产业集聚区发展存在较强的产业同质性,集聚区产业差异化和互补性偏低。全省180个产业集聚区主导的产业涉及装备制造的大于79个,其中涉及机械制造的有25个,涉及农副产品加工的有34个,涉及食品加工的有32个,涉及纺织服装的有27个,涉及化工行业的有22个。由于各集聚区初期发展中,以规模扩张为目标,在项目引进、产业培育上没有充分依托本土资源优势或产业基础,普遍存在产业培育与本土优势、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与战略新兴产业引进、产业链延伸与服务环节增值、龙头企业与中小配套企业等领域的割裂发展,导致各地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中出现了争项目、争企业、争产业的情况,甚至于陷入恶性竞争。

(二)产业链接度低,未形现代产业分工合作网络

从集聚区内部看,产业链环节不完整、本地配套率低仍是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制约。在产业集聚区发展初期,主管部门往往容易重“项目”轻“产业”、重“大块头企业”轻“小体格配套企业”、重“生产制造环节”轻“服务增值环节”,导致产业链条环节缺失,产业发展缺乏配套,产业集群以“堆”代“链”,集群效应发挥不足。与此同时,产业链整合难度大也较为突出,当前多个产业集聚区中,能真正发挥行业核心竞争力、引导中小企业进行产业链式发展的领袖型企业较少,行业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关系还处于松散状态,甚至有些还存在激烈竞争关系。

(三)自主创新能力弱,传统产业发展模式仍在延续

目前,集聚区内传统制造与加工企业所占比重依然较大,高新技术企业偏少,缺少研发机构和高素质人才,企业拥有发明专利较少、科技经费支出低、科技从业人员不足。甚至作为各地市自主创新高地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其发展战略也多与真正意义上高新区的内涵和定位开始有所偏离,也把上规模放在首位,而忽视投资规模小、发展潜力大的高技术项目,有“制造”无“创造”,创新驱动的后劲不足。当前大多数产业集聚区依然延续着基于投资驱动和规模扩张的传统产业发展模式,项目建设上新兴产业、新型项目的“双新”色彩不明显,产业结构中高新技术产业占比仍然偏低,发展路径上仍是过多依赖低端产业、低小散企业,低成本劳动力、资源要素消耗和传统商业模式。

(四)土地利用效率不高,集约发展水平偏低

2014年全省180个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已超过3512平方公里,同比增速高于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和利润增速。但还有一些产业集聚区大量土地批而未供,占用了宝贵的土地指标,一些项目存在夸大投资,圈占土地现象,造成土地闲置。当前,全省建成区固定资产投入产出强度为40.8万元/亩、工业经济密度为79.7万元/亩、省外资金到位密度为12.1万元/亩,虽然较2012年显示出单位效益逐步提升的态势,但是集聚区集约节约发展水平还不够,尤其相比国内一流产业园区差距较大,如2013年苏州工业园区投资强度就达到了600万元/亩。

三、产业集聚区发展思路与建议

(一)产业集聚区发展由规模扩张向创新驱动转变

当前,受资源、环境、土地等因素的制约,河南产业集聚区的面积很难再依靠规模扩张式的粗放发展方式。尤其现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产业集聚发展的重点是产业形态的创新、产业组织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以及品牌价值的塑造。这是一种基于创新驱动的集聚发展模式,关键是要努力建成国内领先的知识密集型产业高地和河南研发协同创新中心,不断提升集聚区平台对其周边地区及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力。

(二)产业集聚区发展由产業零散向产业集群转变

疏通集聚龙头企业与主导产业、集聚上下游产业链与横向服务链、集聚产业内配套网络与产业间融合网络三大路径,推动产业发展由加工环节向产业链两端高附加值环节延伸,强化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的融合,资金、项目、管理、品牌之间的融合以及产城融合。

(三)产业集聚区发展由硬件投入向软件提升转变

产业集聚区发展应从加快区内基础设施建设转到软环境打造上来,注重运用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及大数据,建设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智慧产业集聚区;注重节能减排、循环发展,建设集约化、绿色化的生态产业集聚区;注重塑造创业氛围、鼓励技术创新、疏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建设科技化、品牌化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

(四)积极培育龙头型产业集群

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带动效应明显、中小企业配套齐全、产业链环节完整”的龙头型产业集群,强化产业链式、配套、融合发展能力。持续强化承接转移,围绕培育“百千万”亿级产业集群,瞄准主导产业集群缺失和薄弱环节开展针对性招商,推动终端产业产品向上游延伸、基础工业向下游延伸,着力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和龙头项目,带动关联配套产业协同转移,力争省级层面重点发展2~3个万亿级优势产业集群,各省辖市打造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各县集中发展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

(五)持续推动创新平台建设

推动共性技术平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服务平台建设,加强企业技术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等技术创新载体建设。支持企业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在集聚区内申报一批国家级工程中心,攻克一批产业关键技术点,转化一批产业科技成果。推动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搭建创业者和投资者之间的合作交流平台。

(六)积极引导载体联动发展

云南省产业结构分析 第12篇

(一) 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是指各个产业、各个部门在总体经济中所占比例的转换, 它主要表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重点或产业结构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次转移的过程, 也是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产业竞争力、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的过程和不断满足市场对产品和服务的变化和更新的过程。 (1)

(二) 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是指能够社会和经济发展的, 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的总称。 (2)

(三) 结构偏离度

结构偏离度是用来考察各产业劳动力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之间对称状况的一种经济指标, 用各产业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该产业在总就业中所占的比重的比值与1的差值来表示。其计算公式如下:其中, 表示结构偏离度, Yi/Y (i=1, 2, 3) 表示一、二、三产业产值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 Li/LLi/L (i=1, 2, 3) 表示一、二、三产业人力资源数量在人力资源总数中所占的比重。

二、云南省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

结构偏离度可以清楚地描述各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之间的关系。如果结构偏离度为零, 则表示该产业的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在总量上达到均衡状态。也就是说, 结构偏离度越接近于零时, 该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就越合理。

云南省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 其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源结构的转换速度也在不断加快。根据云南历年统计年鉴整理, 1990年, 三次产业的产值构成分别为37.2:34.9:27.9, 三次产业的人力资源比重为80:9.6:10.4, 到2009年三次产业的产值构成和就业比重分别为17.2:41.8:41.0和62.3:12.0:25.7。可见, 云南省的产值构成和人力资源构成之间存在一定的非同步性。

根据统计资料计算可得, 1990年, 1990~2009年之间, 第一产业的偏离度分别为:-0.53、-0.51、-0.53、-0.68、-0.68、-0.67、-0.66、-0.68、-0.71、-0.70、-0.69、-0.71、-0.71、-0.73、-0.72、-0.72、-0.72、-0.7、-0.71、-0.72, 始终都是负值, 说明第一产业内部存在大量隐性失业, 而偏离度从1990年的-0.53减少到2009年的-0.72, 说明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正在逐年减少, 通过提高知识、技术能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1990-2009年之间, 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分别为:2.6、3.3、3.3、3.2、3.3、3.4、3.1、3.4、3.3、4.3、3.7、3.5、3.8、3.6、3.6、3.1、3.1、3.0、2.8、2.5, 一直以来都大于0, 且大多数时候都大于1, 最高时达到1999年的4.3, 之后又一直处于下降状态;1990-2009年之间, 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分别为:1.7、0.8、0.9、1.9、1.6、1.4、0.9、1.1、1.3、1.1、1.2、1.1、1.0、1.0、0.8、0.9、0.7、0.6、0.6、0.6, 从1990年的1.7转变为2009年的0.6, 其结构偏离度的变动轨迹同第二产业类似, 整体呈下降趋势。

由上述分析可知, 一、二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源结构存在严重的失衡。在第一产业中长期存在着大量隐形失业, 人力资源大量滞留在农村, 需要通过知识普及、加强教育培训等手段促使人力资源转向其他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则应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以使产业的发展与其吸纳人力资源的能力保持一致。

云南省产业结构正在逐步优化, 但是总体而言, 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就业结构之间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产业结构调整也增加了更多对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方面专业人力资源的需求。

三、云南产业结构调整对人力资源的新需求

在社会经济发展中, 人力资本所产生的收益高于物质资本带来的收益。 (3) 云南产业结构调整中, 人力资源的结构优化主要体现在数量和质量上。

(一) 产业结构调整对人力资源数量的需求

产业结构调整, 促使第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尤其是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二、三产业对人力资源数量的需求进一步加大, 三次产业年从业人员数量呈现“一三二”格局。2005年~2008年期间云南省净增人力资源从业人员177.1万人, 而第三产业净增从业人员154.4万人, 新增人力资源的87.1%在第三产业就业。

(二) 产业结构调整对人力资源质量的需求

云南产业结构调整需要高素质、高技能人力资源的支撑,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知识型人力资源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基础。

产业结构变动中新增长起来的这个部分, 就需要有掌握先进科学知识和技能的人力资源。因此, 提高人力资源的知识积累, 培养知识型员工, 是保障云南产业结构调整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

2. 创新型人力资源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条件。

创新型人力资源能够为云南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理念创新, 同时, 带来管理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营运创新, 能够为云南的经济发展带来活力, 促使云南产业结构调整的顺利实现。

3. 科技型人力资源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促进因素。

云南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 要促使中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高端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变, 从加工生产向研发设计转变, 这都离不开科技型人力资源的推动。科技型人力资源能够大大提高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信息化, 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 技能型人力资源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保障。

云南人力资源存在知识欠缺、技能较低的问题。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具有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队伍, 对企业的设备更新, 技术改造、产品质量和工艺水平提升、效益增加至关重要。在全面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发展先进生产力, 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方面起着决定性和保障性作用。

5. 复合型人力资源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撑。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 一些新的组织结构模式不断出现, 如扁平化组织、网络化组织、虚拟化组织等, 组织的变革需要具有丰富知识、管理能力、创新思维、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因此, 培养一批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的经营人才和管理人才, 能够更加有效地支撑云南产业结构调整的推进。

摘要:产业结构调整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 是一种低投入、高产出, 低消耗、高效益的增长方式, 本文将云南省产业结构调整与人力资源需求之间的矛盾进行偏离度分析, 以期找到有效的方法, 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

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人力资源,结构偏离度

参考文献

[1]萧鸣政, 郭丽娟, 顾家栋.《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白皮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12) .

[2]廖泉文.《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及其发展趋势》[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5.

上一篇:均衡优质特色下一篇:工务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