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新语文范文

2024-05-28

新技术新语文范文(精选7篇)

新技术新语文 第1篇

一、“新语文”的立意

关于“新语文”, 我们进行了四次大的立意、修正和提炼:

第一次立意: (1) “新语文”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新”相对于“旧”而言, “新语文”集中体现新课标的新理念。 (2) “新语文”是一个富有个性的概念, 应努力做到“你无我有, 你有我新, 你新我优”。 (3) “新语文”是一个新质的概念, 课堂教学追求动态、变化和生成, 有助于提升语文教学的品质。 (4) “新语文”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不同语文状态下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 统一、划一的“新”是不存在的。

第二次立意:“新语文”有以下特性:“新语文”是真实的;“新语文”是感性的;“新语文”是人文的;“新语文”是生本的;“新语文”是言语的;“新语文”是提升的;“新语文”是转换的。

第三次立意:“新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有五个指标:期待、正确、矛盾、变化、提升。因此, “新语文”课堂要多一点语文味, 少一点思想性;多一点聚焦, 少一点泛化;多一点语言, 少一点情节;多一点突破, 少一点描述;多一点曲折, 少一点直问;多一点课文, 少一点课件;多一点深度, 少一点平移。

第四次立意: (1) “新语文”是一种“感受”。它是一种整体感受, 很难用条目性语言罗列出来。对语文课, 不只是看、听、想和记录, 还要闻, 闻出课的气息, 即“闻课”观。 (2) “新语文”是一种“本质”。语文教学不能只看教学形式的新旧, 而要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本质所在, 抓两个“本”, 一是语言, 二是学生的身心特点, 即文本和生本。 (3) “新语文”是一种“简约”。简约是一种大气, 简约而不简单。简约是在精心设计、深沉思考之上的一种高境界。 (4) “新语文”是一种“效率”。新语文讲究实效, 在有限的时间里, 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发展。当前有效的语文教学应提倡“听、说”少一点, “读”要控制住, 把“写”挤进去。 (5) “新语文”是一种“特色”。一是语文文本的特征, 二是学生的学习特点, 再是教师自身的教学风格, 这三者要有机结合起来。 (6) “新语文”是一种“超越”。这种“新”应超越自我, 挑战极限。

二、“新语文”的体系

“新语文”的理念和实践体系从7个维度42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建构和验证。主要内容如下:

1.语文理念。主要包括11个理念:语文教育文化、语文教育智慧、语文思维方法、语文教学目标、语文教学主体、语言文字习得、语文思维训练、语文人文素养、语文教学实验、语文教学评价、西方语文模式等。

2.语文课改。主要包括3个内容:课改的构思、课改的理性反思、课改“课堂”的反思等。

3.语文课标。主要包括4个方面:课标的新体系、课标的新理念、课标的新策略、课标的新学习方式等。

4.语文教材。主要包括2个内容:教材编写的理念和教材编写特点。

5.语文心理。主要包括12个方面:识字教学、写字教学、阅读、语感、突破性教学、体验性教学、有感情朗读、课外阅读、读写结合、作文教学心理、作文与智力、作文与非智力。

6.语文课堂。主要包括6个内容:语文“新课堂”、情态语文课堂、“生成性”语文课堂、生态语文课堂、和谐语文课堂、语文课堂调控。

7.语文名师。主要是对4位名师的个案分析:丁有宽的读写结合教学法、张化万的语文教学思想、吉春亚的语文教学论点、卢雁红的阅读教学观点。

以上内容在本人60万字的专著《语文教学专论》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年3月) 中已有逐章阐述, 这里不再重复了。

三、“新语文”的形态

(一) 本色的语文

“本色”是针对“彩色”而言的。众多的语文课堂上了“彩”、涂了“色”, 如教学内容五颜六色, 教学形式五彩缤纷, 教学效果却远离语文教学目标, 华而不实。本色是自然的、朴实的、和谐的、有生命力的。本色语文有三个基本依据:

1. 语文教学的本位。

对语文教学本位、本体的确定, 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立足点问题。目前尚有师本、生本、文本之说。定位于“师本”, 已不多见。定位于“生本”或“文本”的争论则是常见的。从语文的本色看, 应侧重于“生本”。只有在对“生本”的解读中凸现“文本”, 才是科学而辩证的。脱离“生本”而去强化“文本”, 语文教学就可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容易陷入“本本主义”的泥潭之中。所以,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语文整体素养的发展, 是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的对话和解读, 去充实自己、完善自己。

2. 语文教学的本质。

关于语文教学本质的讨论, 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有文学性、思想性、工具性、综合性、情感性、人文性等众多观点。这些观点有其合理性, 它们各支撑着语文教学的某一个属性。事物有一般属性和关键属性之分。从理论上讲, “本质”有两个评判标准:一是这事物区别于那事物的关键属性, 反映了事物的独特之处;二是“本质”只有一个, 它可以兼容、带动其他有关的一般属性。据此, 语文教学的关键属性不是上述的众多观点, 而是言语性。就是说, 语文教学的本质是语言习得, 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学习、积累、训练、感悟和提升。这是语文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本质所在。

3. 语文教学的基本法则。

语文教学可以这样设计, 也可以那样设想, 但万变不离其宗, 这就是必须遵循中国语文的基本规律, 体现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特点。

(二) 简约的语文

“简约”是相对于“繁琐”而言的。语文教学中“繁琐哲学”时有抬头。有一句话很有哲理:把简单问题讲复杂很简单, 把复杂问题讲简单很复杂。任教语文课, 难;上好语文课, 更难;能把复杂的语文课教简约, 难上加难!

简约语文的基本思路是:简朴的教学理念、简明的教学目标、简要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过程、简练的教学方式。

关于简约语文, 笔者有四点温馨提示: (1) 简约并不简单。它是一种课堂感受。 (2) 简约排斥随意。它是一种精湛设计。 (3) 简约拒绝低效。它是一种高效整合。 (4) 简约不是无为。它是一种教学境界。

(三) 灵动的语文

智慧是灵动的, 凌空的。变化、发展、生成、提升是智慧的特质。唯有动态, 只有变化, 才能使语文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使学生“活”起来, 让课堂“动”起来, 就能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灵动, 不只是课堂表面的热闹, 更是师生思维的活跃。

1. 灵动的语文以“熟练”“巧妙”为基础。

靳家彦老师对小学一至六年级语文课本的所有课文都能背诵, 包括篇幅较长的契诃夫的《凡卡》、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学生背错一个字, 靳老师都能听出来。正是由于这种熟能生巧的基本功, 才使得他的课堂充满灵动。

2. 灵动的语文以“矛盾”为依托。

灵动的语文以矛盾为依托, 并作为其重要机制。这个矛盾就是课堂教学的内因, 即学生本身的内部矛盾, 主要表现为教师向学生提出的教学要求与学生原有水平之间的矛盾。

3. 灵动的语文以变化为标志。

“灵动”是相对于“静止”而言的。传统的、相对静止的课堂教学, 本身没有错。然而, 它因循守旧、机械单一, 容易使语文教学陷入一种僵化的状态。运动、变化、发展, 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命题, 也应是语文课堂教学基本的思维方法。“灵动语文”能激活语文课堂教学的活力, 改进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境界。语文课堂教学追求的是一种“变化”的状态, 变化意味着对现状的改变, 变化预示着进步和发展, 小变化小发展, 大变化就会大发展。正是由于不断的变化带来语文教学质量和品质的不断提升。“新语文”关注学生学习的动态, 关注语文课堂的变化。

(四) 人文的语文

语文既是语言的, 也是人文的。语言和人文的统一, 是语文教学发展的方向。

1. 人文语文的三要素。

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观念。“人文语文”的主要内容是:精神关怀、思维方式、审美意识、价值导向。

2. 人文资源的挖掘。

语文教材中的篇篇课文都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 无一不富有人文精神。如: (1) 课文描写了文化沉积的“物”。 (2) 课文记叙了有文化色彩的“事”。 (3) 课文歌颂了有人格魅力的“人”。 (4) 课文揭示了哲学启蒙的“理”。

3. 人文底蕴的揭示。

(1) 在语言积累中丰富人文知识。语言中有人文底蕴, 精彩的语言中人文底蕴更为丰富。在语文教学中, 对精彩的语言现象必须让学生多读、多背、多写, 在积累语言中培养人文意识。如《落花生》一文的背诵, 既积累了借物喻理的语言表达, 又丰富了人生哲理。 (2) 在语言感悟中弘扬人文精神。语文中的人文底蕴, 是蕴含在字里行间的。这些意蕴要用心去感悟, 领会语言背后的形象, 进而穿透形象领略其背后之意义。如《草船借箭》《赤壁之战》《晏子使楚》等课文通过对语言的感悟, 体会出人生智慧。随着语言的积累, 就能逐步形成强烈的人文意识。人文精神是渐进的, 沉淀的。 (3) 在语言品读中体会人文意蕴。良好的朗读, 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文内容, 领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而且可以再现作品形象, 使学生与作者之间产生情感、理念上的共鸣。

4. 课堂文化的建设。

语文是文化的载体, 课堂是文化交流的场所。在语文课堂上, 教师不是一味地宣讲, 而是在倾心地交谈。不是在展示口才和词汇量, 而是在付出爱心、传递信息。不是居高临下地训斥, 而是平等地对话、聊天。不只是师生间已知向未知的倾斜, 而应是朋友间走向共识的心灵共振。

(五) 和谐的语文

“和谐”指的是配合适当和匀称。如音调和谐、画的颜色和谐等。“和谐”的含义有三:一是涉及两个事物以上, 二是两者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三是这种联系是整体协调的。

1. 和谐语文的价值观。

(1) 它是一种理想的文化观。从某种意义上说, 和谐是一种文化观念, 是一种人文的认识和感受, 是人们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和谐语文课堂”的要求是:目标共有、资源共生、人际共和、成功共享。 (2) 科学的发展观。基本含义有三:发展是硬道理, 可持续性发展, 可持续性发展是平衡、生态、和谐、全面的发展。 (3) 整体的方法观。用整体、全局的观点审视语文教学, 追寻语文教学整体功能最大化、最优化。

2. 和谐语文的认识观。

(1) 有序是和谐语文的基础。语文教育“循序渐进”中的“序”包括4种顺序:教材的逻辑顺序、学生的学习顺序、教师的认识顺序、课堂的教学顺序。 (2) 趋同是和谐语文的外部要求。例如:课堂常规的允许、教学思路的认可、教学方法的接受。 (3) 兼容是和谐语文的内部要求。和谐语文尽管需要有绝大多数师生都认同的东西, 但在现实中总是存在差异。一个和谐课堂必须承认差异, 尊重差异, 体现多样性。没有一种包容的气度, 课堂很难和谐。 (4) 协调是和谐语文的重要机制。和谐不是一种“和和气气”的情调, 也不是一种“平安无事”的心态, 它是一种主动的面对、勇敢的出击。有差异, 就有不同。有差异, 就有矛盾。如果没有调控能力, 从而导致矛盾的激化、冲突, 就无法和谐。课堂必须有化解矛盾的机制和能力。

3. 和谐语文的实践观。

(1) 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人际关系的和谐, 是和谐课堂的基础。其基本要求是:师生的民主意识、课堂的参与文化、信息的对称思想。 (2) 弹性高效的课堂教学规则。其基本途径有:教师促成规则、集体促成规则、任务促成规则、自我促成规则。规则的形成需要经过规范化、习惯化、制度化和内隐化三个阶段。 (3) 多元整合的课堂教学设计。第一, 多种教学目标的整合。目标的单一性与多元性、认知性与交际性、群体性与个体性、外显性与内显性、长期性与短效性都需要整体认识、辩证把握。第二, 多种教学资源的整合。课内与课外、教师与学生、文本与媒体需要统一考虑。第三, 多种教学因素的整合。对情趣与理趣、内容与形式、数量与质量、过程与结果要有度处理。第四, 多种教学方式的整合。例如, 学思结合、学用结合、说写结合、读写结合。第五, 多种教学评价的整合。 (4) 化解矛盾的课堂教学机制。对课堂教学中的问题、矛盾要先归因, 分析原因, 再民主协商, 后有机调节。

(六) 个性的语文

1. 对语文教育个性的追求。

一个人的智慧具有强烈的个性化色彩, 是一个人所特有的个性特征, 在认识和解决问题时表现出特有的思想和方法。语文教育智慧更多地与教育个性联系在一起, 教育个性化本身就是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追求教育个性化是教育本质的体现, 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 是寻求教育思路创新的关键。寻求语文教育大智慧, 就是要追求教育的个性化发展, 教师个体应当努力追求个性风格, 大胆亮出个性风格, 敢于标新立异, 勇于开拓创新。语文教育个性化, 是语文教学的切入点。人们常说“不求完美, 但求卓越”, 就是对语文教育个性化要求的智慧应答。当然, 形成教育个性非一日之功, 需要长期的历练和不断的积累。

2. 语文教育个性的形成。

它是建立在文本的特点、学生的特长、语言的特例、教学的特性、教师的特色等因素基础上综合内化而成的。笔者认为, 名师各有特色, 如:于永正的本色语文、支玉恒的灵动语文、贾志敏的人文语文、靳家彦的深度语文、王崧舟的诗意语文、孙双金的情智语文等等。一般认为《泊船瓜洲》的诗眼是诗中的“绿”字, 而孙双金老师却把诗眼定在“明月何时照我还”的“还”字上。于是他的课堂上出现了这样一段:“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如此之近, 应该还;“春风又绿江南岸”, 离家又是一年, 时间久了, 早该还;“明月何时照我还”, 可终究羁旅他乡, 却不能还。一字之差, 决定着对诗的定位, 是写景诗还是写景抒情诗, 影响着对学生学习的不同引领。

四、“新语文”的走向

为了增强“新语文”教学研究和实践的前瞻性和针对性, 提出当前“新语文”的发展方向:

(一) 从“语言能力”走向“语文素养”

在我国解放以后历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 语文教学的目的基本上定位于“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其核心概念是“语言能力”。这种定位是有价值的, 并对小学语文教学发展产生了良好而深远的影响。但是,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 这种定位日益表现出它的保守性、单一性。

《语文课程标准》首次从“素养”这一角度对语文课程目的进行新的规定。在中国语文教学发展史上, 首次把语文课程目的规定为“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其核心概念是“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 它不是一种纯粹的知识或能力, 而是一种综合性的涵养, 是个体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修养之一。笔者认为, 语文素养的内容包括以下基本点:

1. 热爱祖国语文。

这是爱国主义情感在语文教学上的具体体现。热爱祖国语文包括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祖国的语言文化。

2. 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正确态度。

主要包括:尊重祖国语文的态度;关心当代文化、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的态度;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态度;主动学习语文的态度;敢于对自己的言行负责的态度;等等。

3. 丰富的语文知识。

对语文知识的规定主要有:在对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中规定, 九年义务教学阶段学生应背诵240篇诗文;在对课外读物的建议中规定, 九年义务教学阶段课外阅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在语法修辞知识要点中指出:学生应掌握词的基本分类、短语的结构、单句的成分、复句 (限于二重) 的类型以及常见的修辞格等。还要求把社会常识、科普常识作为教学内容安排在各年级的课程、教材之中。

4. 发展语文能力。

包括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并促使这些能力适应学生实际生活的需要。

5. 培养语感。

语感指的是对语言文学敏锐的领悟和品味能力, 主要包括形象感、意蕴感、情趣感。语感强调个人经验、个人感悟和个人的语言修养。

6. 提升思维水平。

语文课程以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为重点, 让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7. 养成良好的个性。

个性是个人面貌的独特侧面,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良好的气质和性格, 如自信、自主、创意等;二是良好的语文品质, 如个人的语言习惯、语言风格和语言品位等。

8. 完善健全的人格。

包括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审美情趣、文化品位、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健康的生活情趣等等。

(二) 从“单一教材”走向“课程资源”

开发课程资源是一种意识、观念和策略。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 教材是唯一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获取知识。教师教教材就能达到获取知识的目标。新课程改革以后, “三维”课程目标的提出, 仅用教材是难以达成的。有了课程资源这个概念, 教学的视野拓宽了, 教学的内容丰富了, 学习的方式也改变了, 最终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了。

课程资源是一种丰富多彩的“富矿”。正如美学家罗丹说的:“美到处都有, 就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课程资源有显性的, 也有隐性的, 我们要有对课程资源识别、开发和运用的意识和能力。不仅要重视条件性课程资源, 而且要重视素材性课程资源, 特别是要重视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即使是条件相对落后的边远贫困地区, 可能条件性课程资源相对不足, 但素材性课程资源是大量的。

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包括的内容十分宽泛, 类型也是多种多样的, 其中教材是最基本的。教材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国家意志, 反映了国家对于基础教育各学科的基本质量要求, 为基础教育树立了一个落实课程标准的参照性尺度。教材不是可有可无的课程资源, 而是最基本、政策性又很强的课程资源。

教师有权利和义务对教材进行二次“加工”。在课程政策上, 鼓励学校选用教育部审定的教材, 鼓励教师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发展, 教师可以对教材进行第二次加工和开发, 做出适合的调整、筛选和补充。教材“加工”的基本思路是:调整教材、补充教材、拓展教材和开发教材。

(三) 从“繁琐哲学”走向“简明扼要”

据此提出几个基本观点: (1) 从简论。学会“减法思维”, 删繁就简, 从繁分数走向简分数。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东西, 去掉非语文的东西, 即使是语文的东西也要突出重点。 (2) 朴实论。朴朴实实, 返璞归真。倡导语文教育的“三实”:朴实、真实、落实。 (3) 得失论。语文教育因素太多, 内容繁杂, 不可能面面俱到, 只能有所失, 才能更好有所得。正如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所言:“千鸟在林, 不如一鸟在手。”在某种意义上, 放弃也是一种智慧。 (4) 效益论。陶行知早在1919年的《新教育》杂志中就撰文指出:“凡做一事, 要用最简单、最省力、最省钱、最省时的法子, 去收最大的效果。”语文教育要从效果走向效率进而产生高效益。

(四) 从“人为注入”走向“生态生成”

尽管生态学研究的是自然生态问题, 但其基本原理和方法已逐步应用于教育研究。生态学的基本观点是“多样性的和谐”, 即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 通过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相互达到高度协调的状态。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的、能力的, 而且也是多样的、和谐的。如果从整体与部分、对象与环境、独立性与依赖性角度考察课堂, 其基本思路是强调课堂中部分对整体的不可分离性、环境对师生身心的滋养意义以及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生态学原理告诉我们:学习过程不是一个线性积累的过程, 而是一个生态式的“孕育”过程。前者只是知识的转移, 后者才是知识的学习。就是说, 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要经历精神的“孕育”, 必须在一个知识的生存图景中方能实现。

1. 课堂教学时间。

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迫切需要证明的是课堂教学时间多少与课堂教学效率高低之间的关系。生态性的课堂教学对教学时间提出了要求: (1) 时间对教学内容来说必须是充裕的; (2) 时间对师生的身心发展来说必须是适宜的; (3) 时间对教学效果来说必须是有效的。

2. 课堂物理空间。

课堂物理空间中的各种要素、位置及其结构制约着课堂教学的效益。大凡要素清晰、位置恰当、结构合理的物理空间, 都有利于增加课堂教学效益。反之, 则不然。

3. 课堂思维空间。

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之间一种思维产生、变化、交流的活动。问题从思维开始, 效益来源于思维。我们很难想象, 一个缺乏思维的课堂是高效益的课堂。思维是维系课堂教学效益的一个重要助力器。当前的中小学课堂应大力推进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直觉思维的培养, 提升思维的品质。

4. 课堂情感空间。

情感是课堂教学的调节者。生态性的课堂是流淌情感的, 而课堂的情感是丰富多彩而又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因情感而激荡, 因情感而高效, 也因情感而美丽。

(五) 从“平移教育”走向“智慧教育”

教育智慧是教师良好的教学行为体现的一种品质, 是教师具有的教育理念、教育意识、教学能力、教学艺术等方面的整合统一, 是教师专业化的一种新境界。教师的教育智慧是教育科学与艺术高度融合的产物, 是教师在探求教育教学规律基础上长期实践、感悟、反思的结果, 也是教师教育理念、知识学养、情感与价值观、教育机智、教学风格等多方面素质高度个性化的综合体现。一般来说, 教育智慧可以划分为知性智慧、理性智慧、情感智慧、实践智慧四个方面。智慧性课堂的基本描述是:有趣味、有情境、有疑问、有沉思、有灵气、有挑战、有联想、有生长。

庸者丧失教育机会, 弱者等待教育机会, 强者抓住教育机会, 智者创造教育机会。让智慧回归语文教育, 让智慧唤醒语文课堂, 让智慧引领语文教师专业成长。实现由普通教师向教育智者的转变, 拥有教育大智慧, 应当成为语文教师终身的追求。

新语文老师作文 第2篇

开学了,我升上了五年级,班里的老师也换了,不过,我比较喜欢我们班里新来的语文老师——张老师。张老师她有一顶乌黑亮丽的头发,还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一个小巧可爱的鼻子,还有一个元宝似的耳朵,她的脸又圆又白,非常好看,她还有一口洁白的牙齿,一笑起来,还有两个甜甜的酒窝。每当张老师走进班级,或是在上她的语文课时,她那双眼就像两只探照灯似的,在我们身上扫来扫去的。有一次,我上课食不小心走神了,她的双眼马上就扫到我身上来了,我看见了立马正了正身子,可老师还是用眼睛一直瞪着我,这时我的心砰砰直跳,同学们也用不同的眼光看着我,有的好像在为我担心,有的却是在幸灾乐祸,在嘲笑我……这事,教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我的心和太阳穴一直在快速狂跳,就差有只兔子要破胸而出了。从那时起,我上语文课就不敢再走神了。张老师她总是遇到好学生就表扬,遇到坏学生就批评。

还有一次,一个同学,在大扫除的过程中非常的勤劳,都没有休息,有时连同学都的活都帮忙,张老师见了就用微笑的目光看着他,并表扬了他。这就是我的新老师,虽然在上课时很严厉,目光很有杀伤力,但一到下课,这好像变了个人似的,比小孩子还可爱,和我们疯狂的做各种游戏。所以,我和同学都很喜欢她,我们都爱我们的语文老师。

“新语文”的构思 第3篇

课程改革以后,笔者致力于“新语文”体系的建设,在概念界定、理论体系、教材编辑、课堂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先后在杭州市青蓝小学、采荷一小,宁波市北仑区淮河小学,温州市蒲鞋市小学、广场路小学进行了较大范围的课堂实践。现将“新语文”的构思介绍如下,以求证于各位同行。

一、“新语文”的立意

关于“新语文”,我们进行了四次大的立意、修正和提炼:

第一次立意:(1)“新语文”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相对于“旧”而言,“新语文”集中体现新课标的新理念。(2)“新语文”是一个富有个性的概念,应努力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新,你新我优”。(3)“新语文”是一个新质的概念,课堂教学追求动态、变化和生成,有助于提升语文教学的品质。(4)“新语文”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不同语文状态下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统一、划一的“新”是不存在的。

第二次立意:“新语文”有以下特性:“新语文”是真实的;“新语文”是感性的;“新语文”是人文的;“新语文”是生本的;“新语文”是言语的:“新语文”是提升的;“新语文”是转换的。

第三次立意:“新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有五个指标:期待、正确、矛盾、变化、提升。因此,“新语文”课堂要多一点语文味,少一点思想性;多一点聚焦,少一点泛化;多一点语言,少一点情节:多一点突破,少一点描述:多一点曲折,少一点直问:多一点课文,少一点课件:多一点深度,少一点平移。

第四次立意:(1)“新语文”是一种“感受”。它是一种整体感受,很难用条目性语言罗列出来。对语文课,不只是看、听、想和记录,还要闻,闻出课的气息,即“闻课”观。(2)“新语文”是一种“本质”。语文教学不能只看教学形式的新旧,而要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本质所在,抓两个“本”,一是语言,二是学生的身心特点,即文本和生本。(3)“新语文”是一种“简约”。简约是一种大气,简约而不简单。简约是在精心设计、深沉思考之上的一种高境界。(4)“新语文”是一种“效率”。新语文讲究实效,在有限的时间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发展。当前有效的语文教学应提倡“听、说”少一点,“读”要控制住,把“写”挤进去。(5)“新语文”是一种“特色”。一是语文文本的特征,二是学生的学习特点,再是教师自身的教学风格,这三者要有机结合起来。(6)“新语文”是一种“超越”。这种“新”应超越自我,挑战极限。

二、“新语文”的体系

“新语文”的理念和实践体系从个维度42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建构和验证。主要内容如下:

1语文理念。主要包括11个理念:语文教育文化、语文教育智慧、语文思维方法、语文教学目标、语文教学主体、语言文字习得、语文思维训练、语文人文素养、语文教学实验、语文教学评价、西方语文模式等。

2语文课改。主要包括3个内容:课改的构思、课改的理性反思、课改“课堂”的反思等。

3语文课标。主要包括4个方面:课标的新体系、课标的新理念、课标的新策略、课标的新学习方式等。

4语文教材。主要包括2个内容:教材编写的理念和教材编写特点。

5语文心理。主要包括12个方面:识字教学、写字教学、阅读、语感、突破性教学、体验性教学、有感情朗读、课外阅读、读写结合、作文教学心理、作文与智力、作文与非智力。

6语文课堂。主要包括6个内容:语文“新课堂”、情态语文课堂、“生成性”语文课堂、生态语文课堂、和谐语文课堂、语文课堂调控。

7语文名师。主要是对4位名师的个案分析丁有宽的读写结合教学法、张化万的语文教学思想、吉春亚的语文教学论点、卢雁红的阅读教学观点。

以上内容在本人60万字的专著《语文教学专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3月)中已有逐章阐述,这里不再重复了。

三、“新语文”的形态

(一)本色的语文

“本色”是针对“彩色”而言的。众多的语文课堂上了“彩”、涂了“色”,如教学内容五颜六色,教学形式五彩缤纷,教学效果却远离语文教学目标,华而不实。本色是自然的、朴实的、和谐的、有生命力的。本色语文有三个基本依据:

1语文教学的本位。对语文教学本位、本体的确定,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立足点问题。目前尚有师本、生本、文本之说。定位于“师本”,已不多见。定位于“生本”或“文本”的争论则是常见的。从语文的本色看,应侧重于“生本”。只有在对“生本”的解读中凸现“文本”,才是科学而辩证的。脱离“生本”而去强化“文本”,语文教学就可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容易陷入“本本主义”的泥潭之中。所以,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语文整体素养的发展,是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的对话和解读,去充实自己、完善自己。

2语文教学的本质。关于语文教学本质的讨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文学性、思想性、工具性、综合性、情感性、人文性等众多观点。这些观点有其合理性,它们各支撑着语文教学的某一个属性。事物有一般属性和关键属性之分。从理论上讲,“本质”有两个评判标准:一是这事物区别于那事物的关键属性,反映了事物的独特之处;二是“本质”只有一个,它可以兼容、带动其他有关的一般属性。据此,语文教学的关键属性不是上述的众多观点,而是言语性。就是说,语文教学的本质是语言习得,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学习、积累、训练、感悟和提升。这是语文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本质所在。

3语文教学的基本法则。语文教学可以这样设计,也可以那样设想,但万变不离其宗,这就是必须遵循中国语文的基本规律,体现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特点。

(二)简约的语文

“简约”是相对于“繁琐”而言的。语文教学中“繁琐哲学”时有抬头。有一句话很有哲理:把简单问题讲复杂很简单,把复杂问题讲简单很复杂。任教语文课,难;上好语文课,更难;能把复杂的语文课教简约,难上加难!

简约语文的基本思路是:简朴的教学理念、简明的教学目标、简要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过程、简练的教学方式。

关于简约语文,笔者有四点温馨提示:(1)简约并不简单。它是一种课堂感受。(2)简约排斥随意。它是一种精湛设计。(3)简约拒绝低效。它是一种高效整合。(4)简约不是无为。它是一种教学境界。

(三)灵动的语文

智慧是灵动的,凌空的。变化、发展、生成、提升是智慧的特质。唯有动态,只有变化,才能使语文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使学生“活”起来,让课堂“动”起来,就能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灵动,不只是课堂表面的热闹,更是师生思维的活跃。

1灵动的语文以“熟练”“巧妙”为

基础。靳家彦老师对小学一至六年级语文课本的所有课文都能背诵,包括篇幅较长的契诃夫的《凡卡》、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学生背错一个字,靳老师都能听出来。正是由于这种熟能生巧的基本功,才使得他的课堂充满灵动。

2灵动的语文以“矛盾”为依托。灵动的语文以矛盾为依托,并作为其重要机制。这个矛盾就是课堂教学的内因,即学生本身的内部矛盾,主要表现为教师向学生提出的教学要求与学生原有水平之间的矛盾。

3灵动的语文以变化为标志。“灵动”是相对于“静止”而言的。传统的、相对静止的课堂教学,本身没有错。然而,它因循守旧、机械单一,容易使语文教学陷入一种僵化的状态。运动、变化、发展,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命题,也应是语文课堂教学基本的思维方法。“灵动语文”能激活语文课堂教学的活力,改进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境界。语文课堂教学追求的是一种“变化”的状态,变化意味着对现状的改变,变化预示着进步和发展,小变化小发展,大变化就会大发展。正是由于不断的变化带来语文教学质量和品质的不断提升。“新语文”关注学生学习的动态,关注语文课堂的变化。

(四)人文的语文

语文既是语言的,也是人文的。语言和人文的统一,是语文教学发展的方向。

1人文语文的三要素。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观念。“人文语文”的主要内容是:精神关怀、思维方式、审美意识、价值导向。

2人文资源的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篇篇课文都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无一不富有人文精神。如:(1)课文描写了文化沉积的”物”。(2)课文记叙了有文化色彩的“事”。{3)课文歌颂了有人格魅力的“人”。(4)课文揭示了哲学启蒙的“理”。

3人文底蕴的揭示。(1)在语言积累中丰富人文知识。语言中有人文底蕴,精彩的语言中人文底蕴更为丰富。在语文教学中,对精彩的语言现象必须让学生多读、多背、多写,在积累语言中培养人文意识。如《落花生》一文的背诵,既积累了借物喻理的语言表达,又丰富了人生哲理。(2)在语言感悟中弘扬人文精神。语文中的人文底蕴,是蕴含在字里行间的。这些意蕴要用心去感悟,领会语言背后的形象,进而穿透形象领略其背后之意义。如《草船借箭》《赤壁之战》《晏子使楚》等课文通过对语言的感悟,体会出人生智慧;随着语言的积累,就能逐步形成强烈的人文意识。人文精神是渐进的,沉淀的。(3)在语言品读中体会人文意蕴。良好的朗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而且可以再现作品形象,使学生与作者之间产生情感、理念上的共鸣。

4课堂文化的建设。语文是文化的载体,课堂是文化交流的场所。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不是一味地宣讲,而是在倾心地交谈。不是在展示口才和词汇量,而是在付出爱心、传递信息。不是居高临下地训斥,而是平等地对话、聊天。不只是师生间已知向未知的倾斜,而应是朋友间走向共识的心灵共振。

(五)和谐的语文

“和谐”指的是配合适当和匀称。如音调和谐、画的颜色和谐等。“和谐”的含义有三:一是涉及两个事物以上,二是两者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三是这种联系是整体协调的。

1和谐语文的价值观。(1)它是一种理想的文化观。从某种意义上说,和谐是一种文化观念,是一种人文的认识和感受,是人们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和谐语文课堂”的要求是:目标共有、资源共生、人际共和、成功共享。(2)科学的发展观。基本含义有三:发展是硬道理,可持续性发展,可持续性发展是平衡、生态、和谐、全面的发展。(3)整体的方法观。用整体、全局的观点审视语文教学,追寻语文教学整体功能最大化、最优化。

2和谐语文的认识观。(1)有序是和谐语文的基础。语文教育“循序渐进”中的“序”包括4种顺序:教材的逻辑顺序、学生的学习顺序、教师的认识顺序、课堂的教学顺序。(2)趋同是和谐语文的外部要求。例如:课堂常规的允许、教学思路的认可、教学方法的接受。(3)兼容是和谐语文的内部要求。和谐语文尽管需要有绝大多数师生都认同的东西,但在现实中总是存在差异。一个和谐课堂必须承认差异,尊重差异,体现多样性。没有一种包容的气度,课堂很难和谐。(4)协调是和谐语文的重要机制。和谐不是一种“和和气气”的情调,也不是一种“平安无事”的心态,它是一种主动的面对、勇敢的出击。有差异,就有不同。有差异,就有矛盾。如果没有调控能力,从而导致矛盾的激化、冲突,就无法和谐。课堂必须有化解矛盾的机制和能力。

3和谐语文的实践观。(1)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人际关系的和谐,是和谐课堂的基础。其基本要求是:师生的民主意识、课堂的参与文化、信息的对称思想。(2)弹性高效的课堂教学规则。其基本途径有:教师促成规则、集体促成规则、任务促成规则、自我促成规则。规则的形成需要经过规范化、习惯化、制度化和内隐化三个阶段。(3)多元整合的课堂教学设计。第一,多种教学目标的整合。目标的单一性与多元性、认知性与交际性、群体性与个体性、外显性与内显性、长期性与短效性都需要整体认识、辩证把握。第二,多种教学资源的整合。课内与课外、教师与学生、文本与媒体需要统一考虑。第三,多种教学因素的整合。对情趣与理趣、内容与形式、数量与质量、过程与结果要有度处理。第四,多种教学方式的整合。例如,学思结合、学用结合、说写结合、读写结合。第五,多种教学评价的整合。(4)化解矛盾的课堂教学机制。对课堂教学中的问题、矛盾要先归因,分析原因,再民主协商,后有机调节。

(六)个性的语文

1对语文教育个性的追求。一个人的智慧具有强烈的个性化色彩,是一个人所特有的个性特征,在认识和解决问题时表现出特有的思想和方法。语文教育智慧更多地与教育个性联系在一起,教育个性化本身就是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追求教育个性化是教育本质的体现,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是寻求教育思路创新的关键。寻求语文教育大智慧,就是要追求教育的个性化发展,教师个体应当努力追求个性风格,大胆亮出个性风格,敢于标新立异,勇于开拓创新。语文教育个性化,是语文教学的切入点。人们常说”不求完美,但求卓越”。就是对语文教育个性化要求的智慧应答。当然,形成教育个性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的历练和不断的积累。

2语文教育个性的形成。它是建立在文本的特点、学生的特长、语言的特例、教学的特性、教师的特色等因素基础上综合内化而成的。笔者认为,名师各有特色,如:于永正的本色语文、支玉恒的灵动语文、贾志敏的人文语文、靳家彦的深度语文、王崧舟的诗意语文、孙双金的情智语文等等。一般认

为《泊船瓜洲》的诗眼是诗中的“绿”字,而孙双金老师却把诗眼定在“明月何时照我还”的“还”字上。于是他的课堂上出现了这样一段:“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如此之近,应该还;“春风又绿江南岸”,离家又是一年,时间久了,早该还;“明月何时照我还”,可终究羁旅他乡,却不能还。一字之差,决定着对诗的定位,是写景诗还是写景抒情诗,影响着对学生学习的不同引领。

四、“新语文”的走向

为了增强“新语文”教学研究和实践的前瞻性和针对性,提出当前”新语文”的发展方向:

(一)从“语言能力”走向“语文素养”

在我国解放以后历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语文教学的目的基本上定位于“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其核心概念是,语言能力”。这种定位是有价值的,并对小学语文教学发展产生了良好而深远的影响。但是,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这种定位日益表现出它的保守性、单一性。

《语文课程标准》首次从“素养”这一角度对语文课程目的进行新的规定。在中国语文教学发展史上,首次把语文课程目的规定为“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其核心概念是“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它不是一种纯粹的知识或能力,而是一种综合性的涵养,是个体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修养之一。笔者认为,语文素养的内容包括以下基本点:

1热爱祖国语文。这是爱国主义情感在语文教学上的具体体现。热爱祖国语文包括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祖国的语言文化。

2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正确态度。主要包括:尊重祖国语文的态度;关心当代文化、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的态度;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态度;主动学习语文的态度:敢于对自己的言行负责的态度:等等。

3丰富的语文知识。对语文知识的规定主要有:在对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中规定,九年义务教学阶段学生应背诵240篇诗文:在对课外读物的建议中规定,九年义务教学阶段课外阅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在语法修辞知识要点中指出:学生应掌握词的基本分类、短语的结构、单句的成分、复句(限于二重)的类型以及常见的修辞格等。还要求把社会常识、科普常识作为教学内容安排在各年级的课程、教材之中。

4发展语文能力。包括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并促使这些能力适应学生实际生活的需要。

5培养语感。语感指的是对语言文学敏锐的领悟和品味能力,主要包括形象感、意蕴感、情趣感。语感强调个人经验、个人感悟和个人的语言修养。

6提升思维水平。语文课程以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为重点,让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7养成良好的个性。个性是个人面貌的独特侧面,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良好的气质和性格,如自信、自主、创意等;二是良好的语文品质,如个人的语言习惯、语言风格和语言品位等。

8完善健全的人格。包括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审美情趣、文化品位、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健康的生活情趣等等。

(二)从“单一教材”走向“课程资源”

开发课程资源是一种意识、观念和策略。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材是唯一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获取知识。教师教教材就能达到获取知识的目标。新课程改革以后,“三维”课程目标的提出,仅用教材是难以达成的。有了课程资源这个概念,教学的视野拓宽了,教学的内容丰富了,学习的方式也改变了,最终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了。

课程资源是一种丰富多彩的“富矿”。正如美学家罗丹说的:“美到处都有,就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课程资源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我们要有对课程资源识别、开发和运用的意识和能力。不仅要重视条件性课程资源,而且要重视素材性课程资源,特别是要重视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即使是条件相对落后的边远贫困地区,可能条件性课程资源相对不足,但素材性课程资源是大量的。

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包括的内容十分宽泛,类型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教材是最基本的。教材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国家意志,反映了国家对于基础教育各学科的基本质量要求,为基础教育树立了一个落实课程标准的参照性尺度。教材不是可有可无的课程资源,而是最基本、政策性又很强的课程资源。

教师有权利和义务对教材进行二次“加工”。在课程政策上,鼓励学校选用教育部审定的教材,鼓励教师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发展,教师可以对教材进行第二次加工和开发,做出适合的调整、筛选和补充。教材“加工”的基本思路是:调整教材、补充教材、拓展教材和开发教材。

(三)从“繁琐哲学”走向“简明扼要”

据此提出几个基本观点:(1)从简论。学会“减法思维”,删繁就简,从繁分数走向简分数。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东西,去掉非语文的东西,即使是语文的东西也要突出重点。(2)朴实论。朴朴实实,返璞归真。倡导语文教育的“三实”:朴实、真实、落实。(3)得失论。语文教育因素太多,内容繁杂,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有所失,才能更好有所得。正如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所言:“千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在某种意义上,放弃也是一种智慧。(4)效益论。陶行知早在1919年的《新教育》杂志中就撰文指出:“凡做一事,要用最简单、最省力、最省钱、最省时的法子,去收最大的效果。”语文教育要从效果走向效率进而产生高效益。

(四)从“人为注入”走向“生态生成”

尽管生态学研究的是自然生态问题,但其基本原理和方法已逐步应用于教育研究。生态学的基本观点是“多样性的和谐”,即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相互达到高度协调的状态。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的、能力的,而且也是多样的、和谐的,如果从整体与部分、对象与环境、独立性与依赖性角度考察课堂,其基本思路是强调课堂中部分对整体的不可分离性、环境对师生身心的滋养意义以及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生态学原理告诉我们:学习过程不是一个线性积累的过程,而是一个生态式的“孕育”过程。前者只是知识的转移,后者才是知识的学习。就是说,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要经历精神的“孕育”,必须在一个知识的生存图景中方能实现。

1课堂教学时间。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迫切需要证明的是课堂教学时间多少与课堂教学效率高低之间的关系。生态性的课堂教学对教学时间提出了要求:(1)时间对教学内容来说必须是充裕的:(2)时间对师生的身心发展来说必须是适宜的;(3)时间对教学效果来说必须是有效的。

2课堂物理空间。课堂物理空间中的各种要素、位置及其结构制约着课堂教学的效益。大凡要素清晰、位置恰当、结构合理的物理空间,都有利于增加课堂教学效益。反之,则不然。

3课堂思维空间。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之间一种思维产生、变化、交流的活动。问题从思维开始,效益来源于思维。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缺乏思维的课堂是高效益的课堂,思维是维系课堂教学效益的一个重要助力器。当前的中小学课堂应大力推进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直觉思维的培养,提升思维的品质。

4课堂情感空间。情感是课堂教学的调节者。生态性的课堂是流淌情感的,而课堂的情感是丰富多彩而又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因情感而激荡,因情感而高效,也因情感而美丽。

(五)从“平移教育”走向“智慧教育”

教育智慧是教师良好的教学行为体现的一种品质,是教师具有的教育理念、教育意识、教学能力、教学艺术等方面的整合统一,是教师专业化的一种新境界。教师的教育智慧是教育科学与艺术高度融合的产物,是教师在探求教育教学规律基础上长期实践、感悟、反思的结果,也是教师教育理念、知识学养、情感与价值观、教育机智、教学风格等多方面素质高度个性化的综合体现。一般来说,教育智慧可以划分为知性智慧、理性智慧、情感智慧、实践智慧四个方面。智慧性课堂的基本描述是:有趣味、有情境、有疑问、有沉思、有灵气、有挑战、有联想、有生长。

庸者丧失教育机会,弱者等待教育机会,强者抓住教育机会,智者创造教育机会。让智慧回归语文教育,让智慧唤醒语文课堂,让智慧引领语文教师专业成长。实现由普通教师向教育智者的转变,拥有教育大智慧,应当成为语文教师终身的追求。

语文教育智慧的培养和形成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文化积累的过程,是建筑在语文教育经验基础上不断感悟的过程。

“世说新语”话语文 第4篇

关键词:高考改革,反思,英语降分,语文增分

今年上半年在坊间传得最热闹的当属北京市2016年高考改革方案, 此方案这样说, “将语文分值从150分调到180分, 英语从150分下调到100分, 文理科综合300分调到320分, 数学不变, 还是150分。另外, 英语将增加一年两次考试, 如高一已考了100分, 高二高三可不考英语了。”初听这一消息, 似有几分欣喜, 语文学科真的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吗?作为语文老师应该高兴才对, 可是笔者总有一种深深的隐忧。

近日读了著名文学杂志《收获》副编审、上海作家叶开刊发于《东方教育时报》上的一篇《高考改革由英语下手, 语文教育失败不能怪罪英语》的评论, 该评论说, “母语教育失败不能怪罪于英语, 以为削弱英语就能提升母语教育质量, 无异于缘木求鱼。英语作为一种世界性通用语言, 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性。进入二十一世纪, 世界各国的交流日渐深入, 普通公民的交往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从有效学习的角度来说, 普通人具有英语的基本听说读写能力, 不但便于工作上与外国友人交流, 在旅游上可以获得自主自由便利, 在正规学习或者自我学习上, 更可以获得全世界无穷尽的资料和信息。新时代学生不具备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将会失去竞争力, 也将会失去很多人生机会。单方面削弱英语考试比重, 会给尚在成长、缺乏足够判断力的学生一种‘英语无用’的强烈暗示, 而降低学习热情。当他们长大后明白英语的重要性时, 已经错过了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 而事倍功半了。”

看了这段文字, 你是否会明白笔者的隐忧?你是否也会有感而发呢?我们的决策机构为什么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呢?国力的强大, 必须辅之以文化的强大。因为,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 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截至目前, 全球已建立322所孔子学院和369个孔子课堂, 共计691所, 分布在96个国家、地区。其中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率先兴起。各地孔子学院致力于适应世界各国、各地区人民对汉语学习的需要, 增进世界各国、各地区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 充分利用自身优势, 开展丰富多彩的汉语教学和中外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活动, 成为各国学习汉语言文化、了解当代中国的重要场所, 受到当地社会各界的热烈欢迎。当别人都在跟着我们去学习时, 我们却要减少去学别人的投入。清末魏源在他的《海国图志》一书中阐述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是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寻求御侮强国之术, 使中国富强起来。此观点历久而弥新, 应该对我们有所启发才对。

当我们发现开始“提笔不会写汉字”的时候, 当发现我们连一篇完整的文章都读不下去的时候, 当我们发现压根不会写毛笔字, 写出的钢笔字歪歪扭扭, 东倒西歪, 只有自己当时认识, 过了几天连自己都不认识的时候, 我们开始大力声讨英语, 都是英语惹的祸, 英语教育太热, 各种英语课外辅导班泛滥成灾, 占用和挤压了我们大量的时间, 最后学出来的还是“哑巴英语、聋子英语”。但笔者要说的是, 当世界变成一个地球村时, 作为炎黄子孙, 我们要学习英语, 要具备基本的听、说能力, 并且要有意识地自觉地构建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而对于那些外语专业人员, 则需要进行更深入的语法、翻译等方面的专业训练。但我们更要学好汉语, 当语文遇到所谓新课改, 遇到英语大规模蚕食, 遇到学生群体集体兴趣转移, 语文老师该要怎么做?当北京正式推行新考试改革, 削弱英文强化语文时, 一个系统庞大的新考试体系, 将有可能逐步地在全国推行。

那么, 英语降分, 语文真的可以学好吗?语文老师该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把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调动起来呢?笔者认为, 至少可以在自己的班级中, 小范围内进行实践。

1. 所有语文教师应该达成共识, 要从语文教材的狭隘视野里走出来, 让学生读书!阅读!要切实提高母语水平, 真正重视汉语, 就必须让学生系统地阅读, 学习文、史、哲等不同学科的经典著作。即使受到高考这根功利性指挥棒的导引, 也应该挤出最多的时间去阅读。近日笔者看了英国曼彻斯特都会大学视觉传播硕士陈之华先生的《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秘密》的文章, 根据国际学生评量计划 (PISA) 的研究, 芬兰中学生阅读能力表现极为出色。文中说, “芬兰法律规定, 每人每日至少进行半小时的阅读。在芬兰设有种类繁多的图书馆, 拥有琳琅满目的图书, 丰富的阅读资源让全民受益。芬兰教育为什么敢称全球第一 : 芬兰为什么是全球“成长竞争力”的第一名 ;芬兰教育为什么是全球最均衡、学生成绩落差最小的教育体制 ; 芬兰的高等教育, 为什么几乎被每一届世界经济论坛评为最佳 ;《经济学人》更是建议, 欧洲领导人应暂时放下所有活动, “回芬兰的学校上课。”看到此, 你该明白我写此文的目的, 文化的渗透应该比其他渗透来得更快、更直接吧!外界的诱惑太大, 应酬太多, 也要每天挤出半个小时来阅读。

2. 在教学上, 不应该满堂灌, 或者是从网上下载一个课件, 一点鼠标, 一播到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中国农业大学原党委书记瞿振元在南开大学举办的2013年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会年会暨第三届高层论坛上直言, 推进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瞿振元说,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 “一块黑板一支笔”已被白板取代。但是, 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依赖PPT (幻灯片演示文稿) , 只是把陈旧的教学内容放到PPT上, 教学效果不佳, 课程缺乏吸引力, 学生在昏昏欲睡中浪费青春、泯灭创新。他听到一个说法, 当今学生戏称老师的PPT为“泡泡糖”, 问题之突出可见一斑。他指出, 昏昏欲睡的课堂文化应该废止, 要倡导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 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让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 加快建设师生平等互动探讨的新型课堂文化。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也指出, 慕课 (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 浪潮来临之际, 教师应当具备哪些教学能力, 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教学方式, 值得我们思考。当学生能在网上找到费用低廉甚至免费教学课程的时候, 可以断言, 不久的将来, 那些没有师生互动的教学课程终将消失, 低水平教学终将被慕课取代。这虽然是对大学生讲的, 可对我们的中学课堂不也是敲了一记警钟吗?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去上课, 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 要告诉学生学好语文要做到“四会”:会说话、会读书、会作文、会写字。有意识地把“口语表达”“佳作展台”“成语接龙”“诗词鉴赏”引进课堂, 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口语表达能力。教师还可以充满激情地朗读一些励志文章, 或给学生推荐《演讲与口才》《交际与口才》;并要求学生多读书, 读好书。一个会读书的孩子, 会从书中汲取精神之钙, 来丰富自己的涵养。毕淑敏、余秋雨、周国平等大家的作品常常成为学生手中喜爱的读物 ;每天语文课前的几分钟时间里, 学生会按座位轮流上台或演讲或讲成语, 或读自己认为好的作文, 有时碰到好的段落让学生抄下来 ;作文课上, 秉持“评论家高于作家”的理念 ;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让学生相互评讲作文, 找出同学作文中的优点与不足 ;让学生每天临写钢笔字, 笔者认为, 练字就是练心, 可以少一分浮躁, 多一分沉稳。有了这些铺垫, 学生学习语文定会兴趣盎然。

我们的新语文老师 第5篇

新的学期开始了,过了一会儿,我们的班主任过来了,说:我们那个语文老师掉走了,又来了一个新的语文老师。我一听,就迫不及待的想见一见新的语文老师。

我们新的语文老师长的细高的个子,明亮的大眼睛,头发黑黑的。我们的语文老师爱好是看书。语文老师也很幽默。她有自我介绍了一下,不一会儿,她介绍完了,然后我们的新语文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课,我也认认真真的听了这一节课。她讲的很生动,内容很丰富。

我非常喜欢我们的新语文老师。

在质疑中创新语文教学 第6篇

一、营造民主的课堂,让学生勇于质疑

民主首先应从课堂开始,语文教学理应犹是。但受多年沿袭下来的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和一些习惯于扮演权威角色的教师的“教诲”,当前中学课堂上学生“听”得越来越多,“问”得越来越少,习惯于听从老师教导,听懂知识讲解,听清各类问题,听会各种方法,然后通过作业、复习、考试加以巩固。很少有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能通过自己思考或与同学讨论解决问题,更不用说积极主动提问题、解问题。长此以往,无疑可问、不敢问和没有机会问的学习环境致使学生的思维定势正逐渐形成,创新的能力正逐渐削弱,怀疑的勇气正逐渐丧失。

学则须疑,但“疑”从何来?首先应有生疑的环境,才会产生质疑的欲望。可以说,宽松的教学环境是学生质疑的一个首要前提。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主动地转变服务观点,转变主体角色,摆正教与学、师与生的位置,遵循民主教学的原则,积极创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从根本上改变循规蹈矩者为最优的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创新语文教学课堂,使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经常鼓励积极提问的学生,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培养他们勇于怀疑一切、敢于挑战一切的无畏精神,使他们在学习中勇于质疑、敢于质疑。同时,还应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做出科学判断,并不断鼓励他们产生新的想法,使他们大胆地向教师质疑,向教材质疑,向权威质疑,在生疑、存疑、质疑和解疑的过程中培养其创新的意识。

二、激发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善于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求知欲都是从提问题的情境开始的,有“疑”才产生“解疑”的渴望,“解疑”又调动“探究”,“探究”方能显现出学习的主动性。“科学始于好奇”,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即兴趣是发展之本,也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因此,在语文课堂上,要求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和心理特征,为学生创设好质疑情境,有意识地营造“问题”的氛围,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以趣生疑,由疑点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使之产生好奇,由好奇引发需要,因需要而进行积极探究,促使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达到自觉在学中疑,在疑中学的目的。

陶行知先生也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一旦让学生对质疑产生了兴趣,就会立刻改变学生在学习中的被动地位,使他们变得积极主动,以致其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也会在教学中得以发展。如在教学讲读课文《愚公移山》时,有学生好奇地问,愚公带领全家人去移挡在自己屋前的两座大山,为什么不选择更好的方法——搬家呢?这一问,立刻引起了全体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又转化成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也正是有了这个质疑,接下来的课堂,学生学得更认真、更主动。对此不可否认,是否具有探究的兴趣应是学生质疑的重要条件。

三、加以正确的引导,让学生精于质疑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中会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学生不是不想问,而是不会问,或不知该如何问。要使学生善问,必须“授之以渔”,让他们掌握提问的思路和方法,知道“问什么”,学会“怎么问”。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强化学生的提问意识,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指导学生发挥其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在敢问、爱问的前提下,把问题问得贴切,有深度,有价值。

譬如在教学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有学生对“下者飘转沉塘坳”一句的注释提出质疑:“课下的注释是沉到池塘水中,笔者觉得课本上的注释错了——茅草本身质量很轻,怎么会沉到水中呢?再说前面已经有一个动词飘转了,如果翻译成沉到水中,不符合客观事实啊。”听到学生的质疑笔者很高兴,本来备课时笔者也注意到了,原想在课堂上纠正一下的,没想到学生如此细心,自己就发现了。在课堂上,笔者表扬了提问的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行为。

四、给予充分的鼓励,让学生乐于质疑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是问题的开始,是创新的基础。从创新的角度说,语文教学的过程应该围绕着一个“疑”字展开,有疑才会产生问题,才能发人深思。当然,质疑仅仅是手段,最终的释疑才是目的。当学生怀着强烈的质疑意识进行探究和发现时,他们可以从具有挑战性和刺激性的创造中获得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逐渐对质疑解难产生兴趣和爱好,进而迸发出创造的思维火花。

把握了这一点,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就要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问题难易程度的不同,给学生充分质疑的时空,帮助学生对问题进行分类、梳理,发现学习的重点、难点,让他们任意地想象,尽情地表达,尊重他们不同寻常的提问,或不合情理的异议,进而带着问题去学习课文。同时制止学生中的冷嘲热讽的行为,对学生提出的一些不合常理、异想天开的问题更应保护其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其合理部分要给予肯定的评价。

新语文的课堂教学方法 第7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方法;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9-372-01

语文教学是我们的基础教学,是国家的语言,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也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播,也要兼顾学生一直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就要在教学过程中讲求语文教学的方法,合理安排教学流程,力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我将语文学科的教学实际相结合,并考虑到学生本身的特点和不足,探索出下面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简笔画的合理应用

一年级学生对新的环境和老师都是陌生的,他们不但要熟悉环境,还要学习知识,对于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的学生们来说,这些都是考验。一个活泼开朗的老师却能充分吸引孩子的眼球。而一个会画画的老师会更具有吸引力。以前的英语课为我打下的很好的简笔画基础,开学伊始我就发现班里的孩子都很喜欢画画,或许这就是一年级学生的一个重要特点。我成功的运用简笔画走进了孩子们的世界。例如:在拼音教学阶段,我在讲解an en in的过程中,边画边教,先画大山,画完讲解an,让学生认读并熟悉四个声调,拼读“大山”。然后画月亮,拼读“圆月”,学习整体认读yuan,同样的方式学习en in,在这样画画学学的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对老师喜爱,对知识掌握熟练,也就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简笔画教学也存在自己的弊端,只试用于简单教学的处理,如果教学内容相对复杂,涉及的内容不好画,或者说画完需要很多时间,那就要避开这种方法了。

二、多媒体好处多多

多媒体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其中的好处我就不多说了。在语文教学中可以把单调的识字教学借助于动画的形式呈献给学生,也可以设计合理的教学幻灯片供学生学习使用。多媒体在语文的诗歌教学中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它可以把死板难懂的诗歌以图片和配乐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同时还可以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进行回放和展播,方便学生深刻理解内涵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有利于把握文章的中心,从而轻松学会知识。例如:在去凌海参加教学研讨会时,我们听取了两节语文诗歌教学的示范课,两位老师就针对诗歌的内容设计了图片,配乐,历史背景等幻灯片,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学习生字,体会情感,最终学会课文内容,两节示范课非常成功。

三、课堂律动部分很关键

学生小,自制力就差,许多教育专家都曾经说过,一年级的学生课堂有效学习的时间只有15分钟,甚至更短,而我们一堂课却又40分钟,那么如何才能吸引学生注意,顺利完成课堂任务呢?而律动就成了不可或缺的环节。如果是多媒体课,我们可以播放学生感兴趣的儿歌,或者动画,如果是一节常规教学课,我们就要善于运用身边的材料结合本节课内容进行互动了。我的方法很简单,就是运用自己的手指来做操。“一根手指点点,两根手指剪剪,三根手指弯弯,四根手指叉叉,五根手指放下”,是不是觉得很熟悉,对了,我就是结合女儿幼儿园的活动进行了改造。这样的改造有很多,网络是个好东西,你可以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进行记忆和改编,它们就可以为你所用。

四、课堂小游戏的合理运用

无论数学还是语文,单纯的教学都缺少趣味性,所以游戏的渗透是必不可少的。我在教学中总结了很多游戏,现在把它们放在语文教学中也同样试用。

1,读字词的新方法。很多语文老师都喜欢用“开火车”的游戏读字词,这个方式有很多好处。可以检查每个学生的读音和对字词的掌握,我也选择了这个方法,同时我还加入了“大小声”,“分组比赛”,抢答词语,词语接龙,等多種方式,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喜欢,进而完成教学任务。

2,“小蜜蜂”的惩罚。两只小蜜蜂呀,飞在花丛中呀,飞呀,啪啪,飞呀,啪啪。这个大家应该都熟悉我把它改编用来惩罚溜号的学生,比如:呀,老师发现---没有听我说话,现在我要变成小蜜蜂,大家要和老师一起吗?那么我们面对他站好,和我一起变成小蜜蜂好不好?于是老师带领学生煽动“翅膀”“啪啪”两下溜号学生。当然不是真的去打,而只是比动作,学生们会在一片欢笑中继续学习,那些不注意听讲的学生也会回到听课的状态。

3,“小白兔”蹦一蹦。这个也是一种惩罚方式。可以把它与“大小声”游戏相结合使用,在“大小声”游戏中错了的同学被老师叫到前面,针对训练的词语,让该学生蹦一下,其他同学一起读一次词语,限定好合适的距离,蹦三到五下,也就说了三到五次。又一次学习了词语或者生字。

这样的游戏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五、不可缺失的“奖励”机制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新技术新语文】相关文章:

新技术07-03

新技术采用05-11

检测新技术05-18

新技术模式05-22

绿色新技术06-24

新技术教育08-13

农网配电新技术07-10

电量采集新技术07-16

新技术的运用08-13

测量新技术应用08-15

上一篇:遥视系统下一篇:无线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