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的实践逻辑

2024-07-01

生态文明的实践逻辑(精选12篇)

生态文明的实践逻辑 第1篇

2011年1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访问英国伦敦沃特福德郡的BRE创新园,受其启发提出中英两国生态技术合作、绿建标准研究和创新园落地中国的构想。2015年6月“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召开期间,中国第一个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创新园——贵安生态文明创新园顺利开园,引起了国内外生态规划、绿色建筑与绿色科技行业的广泛关注。

创新园集中呈现中英绿色低碳领域的最新技术、综合解决方案,建立了独特且领先的全球示范网络与绿色科技展示平台。同时,创新园也是各项新技术的权威评估基地、中国未来绿色建筑标准的制定机构,可对各项绿色科技和设备进行试验、测试和评估,且提供长期跟踪的专业技术服务、测试报告及绿色标识。

此外,创新园将先进的绿色科技与贵安新区独特的自然、人文、产业条件有机结合,致力于探索适合贵安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方案,其中海绵城市建设实践是创新园开展绿色规划建设、科技集成、示范推广的重要方面(见图1)。



2 海绵城市建设策略

中国贵安生态文明创新园位于贵安新区中心区,规划用地约6.9hm2,西邻百马大道、月亮湖公园,南邻贵安新区临时行政中心,距沪昆高铁贵安新区站约3km,具有优越的自然山水条件和交通区位优势。贵安新区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8%,年平均降水量为1129.5mm,雨量充沛,可谓“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创新园中心谷地,原始地形为冲沟及梯田,是我国西南地区典型的浅丘地形。规划充分尊重原有地形,因地制宜,塑造“海绵城市示范区”。

2.1 低冲击开发模式

创新园现状用地具有典型的浅丘特征,用地中部的谷地具有鲜明的梯田肌理,是用地的天然汇水区,谷地东、西侧的台地是适宜建设区。园区规划采用低冲击开发策略,充分利用天然地形布置功能组团,组织场地排水,对西南城市浅丘地区开发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见图2)。

如图3所示,创新园采用组团化的布局模式。规划围绕中心谷地,组织示范建筑展示区、科研检测中心、创新创业办公区、资源回收利用区等组团。园区规划建筑面积约1.2万m2,可建设约30栋示范建筑和科研创新型办公建筑。工程已实现填挖方自平衡,单位面积土石方量仅为0.28m3/m2,低于国家相关规范的低限值,可有效降低工程造价、缩短施工周期。同时,低冲击开发模式也为创新园充分利用中心谷地滞留、存蓄雨水及利用梯田肌理渗透、净化雨水提供了基础条件。

2.2 生态雨水系统

创新园的生态雨水系统规划综合运用自然的积存、渗透、净化等策略,采用梯田式台地、石笼挡土墙和蜂巢约束系统等技术,打造海绵城市示范区。

创新园的雨水系统规划转变了常规管渠集中收集雨水的模式,通过低势绿地、净化湿塘、透水铺装等措施实现雨水的自然积蓄、渗透和净化,整个园区不需埋设雨水管线(见图4,5)。园区景观规划设计因地制宜,尊重原有地形,利用石笼挡墙沿原有梯田肌理砌筑柔性挡土构筑物,保证水土自然交换。石笼挡土墙内侧设置1层土工布,在保证雨水渗透的同时可有效防止土壤流失。与传统挡土墙相比,其优势在于生态性好、造价低、工期短、承压能力强。同时创新园选用芦苇、干屈菜、灯芯草等本地水旱兼生植被,通过植被对雨水进行逐级净化,使其自然下渗,有效补充地下水,并形成自然、生态的海绵城市景观(见图6)。

园区道路和停车场,采用蜂巢约束系统,在延长使用寿命、缩短施工周期、降低维护成本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有助于雨水在垂直及水平方向的渗透。蜂巢约束系统技术最早在美军“沙漠风暴”行动中使用,可在沙漠中铺设装甲部队行军道路,具有施工速度快、承压能力强的特点。园区道路应用蜂巢约束技术铺设路面结构层,并采用碎石压实面层,园区主路仅用1天时间施工完成。巢格系统的孔隙和碎石路面便于雨水的自然渗透,且维护成本低廉,可作为海绵城市示范技术广泛应用于公园、景区、园区和其他城市景观区的建设(见图7)。若在碎石路面上增设一层透水混凝土面层,提高路面的稳定性,即可应用于城市道路建设。

创新园内示范建筑采用屋顶绿化、雨水收集罐等多种收集利用雨水的设施,如清控人居科技示范楼的屋面雨水通过重力流的自然方式收集,并利用模块化人工湿地进行高效净化,全面渗滤雨水中的固体颗粒、有机物、重金属、微生物等污染物,渗滤后的雨水进入雨水收集罐,经存储消毒后成为景观镜面水池、绿化浇灌水源。整个系统可有效减少雨水径流量,实现雨水回收利用与生态景观的结合(见图8)。

2.3 源分离排水系统

如图9所示,园区采用生态友好型市政排水系统,应用源分离排水技术,从源头上实现建筑排水中的灰水(盥洗、洗浴、洗衣废水)、黄水(尿液废水)和褐水(粪便废水及厨余垃圾)的分离式收集,在资源处理中心进行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回收,形成再生水和有机肥料,建立水、营养物质与能量的循环圈。资源处理中心可实现分布式污水处理,减少污水管网建设费用,源分离技术可降低集中污水处理难度,提高“变废为宝”的效率,形成的再生水可用于园区浇洒、冲厕,有机肥料可用于园区景观植物的施肥,真正实现污废零排放目标。

园区污水收集采用负压污水管道系统,具有封闭、卫生、安全、智能、可靠的特点,有利于实现分质排水和资源化处理。负压收集器、负压站收集污水达到预定量后,自动加压输送,即使项目分期开发、污水量不稳定,系统也能灵活适应。由于管道埋深浅、管径小,不需保持严格的管道坡降,故有利于适应复杂地形、节约土方、节约管材。

3 实施效果和未来展望

创新园的海绵城市建设注重因地制宜、顺应自然规律,综合集成各项生态技术,塑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海绵城市示范区,达到了海绵城市相关指标的要求(见表1)。同时形成生态化、低成本、低维护的建设运营模式,具有积极的示范推广意义。目前,创新园已成为贵安新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展示窗口。

未来,创新园将搭建海绵城市智慧监测系统,在园区内布置液位计、流量计等装置,实现对雨水、污水、给水系统的实时监测。该系统针对监测数据,可进行正常预警、报警及溢流分析,以实现对海绵城市运营状态的大数据分析、智慧管理和决策支持。

贵安生态文明创新园的开发建设标志着中英在生态规划、绿色建筑和绿色技术等方面的合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海绵城市的建设实践是创新园开展绿色规划建设、科技集成、示范推广的重要领域。创新园将集合中英两国在海绵城市建设和低冲击开发领域的理念、策略和技术,为贵安新区乃至我国西南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吉实践 第2篇

任重

2013-02-04 10:29:12来源:光明日报2013年02月02日

地处浙西山区的安吉县近年来大力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通过完善城市发展规划,严格保护生态资源,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积极倡导低碳生活,从省级贫困县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县、生态县,走出了一条既具时代特征又有地方特色的科学发展路子,积累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益经验,形成了“环境宜居一流、乡村美丽一流、百姓富裕一流、文化生态一流”等诸多优势。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吉实践,能够为我国其他地区的发展提供借鉴。

优化县域生态环境。县域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准确把握自身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立足于生态特色基础谋篇布局,因地制宜,扬长补短,不断优化生态环境,开辟一条差异化、有特色的发展之路。以安吉县的实践为例,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引下,安吉县确立了大力推进生态县建设的总体思路,以“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为总载体,以县域大景区为共同愿景,以“环境保护”和“资源永续利用”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的核心,经过环境资源化、资源经济化、经济生态化三大步骤,坚持城乡协同并进,初步建立了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产业协调、发展潜力强劲、生态文化活跃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模式,塑造了以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中国美丽乡村”为代表的生态文明建设县域综合品牌,成功打造了长三角特色制造业集聚区、新农村建设示范区、休闲经济先行区、山区新型城市化样板区和创业与人居优选地。

繁荣县域生态文化。首先,地方政府要通过各种社会活动营造良好的生态建

设氛围,提升全民生态文明意识,普及生态文化理念,实现从“山上有生态”向“心中有生态”的提升。其次,要加大文化保护力度,加强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发掘、整理和保护。第三,要营造共建共享的氛围,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民性,形成全民共建共创生态文明的生动局面;全面改善民生,着力构建完善的保障体系、均衡的公共服务、舒适的富裕生活、祥和的人居环境,开创民生发展的新局面。第四,要增强人才保障,吸引、培育各类人才,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发展县域生态经济。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在经济与生态两者之间找到结合点、寻求突破口。首先,要实现农业经济的“整合、联合、融合”。通过制定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总体规划,出台鼓励发展生态高效农业的政策,构建立体化生态农业开发格局。以建设高效化的生态农业为总目标,通过实施产业升级工程、品牌培育工程、竞争力提升工程、生态环境改善工程和科技兴农工程,推进特色优势农产品规模化、产业化和品牌化,打造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县。其次,要实现工业经济的“集中、集约、集聚”。一是推进企业集中,所有企业全部集中进园区;二是推进产业集聚,提升运营效率、节约土地和公共设施成本;三是推进要素集约,珍惜土地资源,推广产业的“亩均产出率”、“建筑容积率”和“开工投产率”等“三率考核法”,引入项目建设强制性标准。第三,要实现循环经济的“低耗、低排、高效”。以政策创新为先导,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制度创新为保障,注重产业的循环链接与节能减排。启动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建设,重点抓主要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推进废弃物循环综合利用,做大做强生态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物医药、生态休闲、生命养老等绿色产业。

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保护、治理和建设“三位一体”,整体推进,改善环境质量,优化人居环境,引领生态文明建设。要把生态

文明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把生态村建设作为生态县建设的基础工程。首先,要坚持“试点先行、有序推进,规划引领、差异发展”的建设思路,实行县乡村三级配套补助的办法,制订相应的配套补助激励政策和奖励补助措施,调动乡镇、村和农户的建设积极性,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其次,要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村公共设施,不断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加速建立城乡一体的物流配送体系,注重农村社区长效管理机制创新。第三,确立鲜明的主题,集中力量实现既定目标。例如,安吉县以实施“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为切入点,抓点成线、延伸扩面、完善提升,覆盖到全县187个行政村;持久开展“双十村示范、双百村整治”和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扩大生态精品覆盖面,高标准实施一批城乡生态项目,建设城市生态景观、公路沿线生态走廊、乡村生态群落。第四,在村庄改造的过程中,要坚持高品位、高起点,做足山、水、树、花的功夫,巧妙结合地方自然条件和文化元素,把当地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和现代文化进行融合,在共性中追求个性,彰显魅力,打造以生态文化为主题的多元化乡村,体现“一村一韵”。

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探讨 第3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发展

人类文明正经历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迈进的历史进程,工业文明带来的全球生态危机为人类文明发展敲响了警钟,建设生态文明已经成为全球的发展共识。党的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写入政治报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新理论、新实践,深入阐述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强调要积极探索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途径和措施。

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应将生态文明建设融会贯穿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各领域,具体来讲就是积极推动生态文明理念念建设、生态文明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法制建设,通过生态文明发展带动其他文明的进步,使人民享有高度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

1.生态文明理论的提出

在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写入党代会报告的“生态文明”是一个倍受关注的话题。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它的提出是经过长期的过程和深入的思考,有着深远的理论和现实背景。

1.1生态文明的提出过程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并且强调要抓好思想道德、党风廉政、社会风气,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到特别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种种政治和社会原因,生态文明建设一直未能真正的开展起来。现如今我国经过改革开放近30年的发展,三个文明的建设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在此时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正是恰到好处。同时,把生态文明纳入到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之中,也显示出中国共产党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反应出我国长远的发展目光,并不仅仅将目光局限于当下,而是为今后后代负责,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都将添上光辉的一笔。

1.2生态文明的提出背景

1.2.1中国环境现状

众所周知,我国环境问题已经到了非常严峻的程度,生态环境恶化,自然资源枯竭,严重影响了社会协调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据统计,我国人均不可再生资源储备不到世界平均值1/2,单位产值资源消耗率约为世界平均值3倍,我国人均森林面积不到世界1/10,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名列世界122位,我国5万公主要河流3/4以上都无法让鱼类生存,我国城市大气污染全球第一,我国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生态环境问题再也不是杞人忧天,而是迫在眉睫需要去解决的问题,正视环境危机和生态危机,成立环保机构,制定环保政策,推行环保措施刻不容缓。近年来,我国已经推行了一些法律措施,但是整体的效果并不明显,人们的整体意识仍然没有得到明显提高。

1.2.2国际环保的大趋势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全球环境污染进一步恶化以及“能源危机”的冲击,在世界范围内开始了关于生态环境的讨论,各种环保运动逐渐兴起。正是在这种情况下,1972年6月,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史以来第一次“人类与环境会议”,讨论并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从而揭开了全人类共同保护环境的序幕,也意味着环保运动由群众性活动上升到了政府行为。随着人们意识的提高,逐步形成并完善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尤其是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是人类建构生态文明的一座重要里程碑。它不仅使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最广泛和最高级别的承诺,而且还使这一思想由理论变成了各国人民的行动纲领和指南,为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由此可知,生态文明的提出,正是顺应这一潮流的必然结果。

2.生态文明的理论内涵

关于生态文明理论内涵,有很多种说法,潘岳认为,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说,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

以上每个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对此我也有自己的一些浅见,我认为,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它是指人类在遵循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存的前提下产生的,要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应将生态文明建设融会贯穿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各领域,而不是单一领域,具体来讲就是积极推动生态文明理念念建设、生态文明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法制建设,通过生态文明发展带动其他文明的进步,使人民享有高度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

3.生态文明理论的当代意义

生态文明理论的提出,是人类对于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所取得的最重要的认识成果,也是我国多年来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取得成果,必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与价值观念的进步和我国的现代化全面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3.1伦理价值观及生活方式的转变

罗尔斯顿曾经说:“没有人会否认,我们在对他人的某些义务上会涉及自然事物。环境的状况可以极大地有助于人,也可以极大地有害于人。”随着人们对自然的看法的转变,人的社会伦理价值观也会相应地发生转变。如果一个人连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都不爱,又如何呵护自己,如何呵护他人,你在为环境造成负担的同时就是在为你的后人增加生存的潜在危机。随着人们对环境的重视,生活方式也会随着转变,将主动以实用节约为原则,以适度消费为特征,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科学、艺术、教育、信仰、道德、审美、健康、娱乐等方面的活动日益成为社会活动的主导内容,人们对于名利的追逐也再不是占据生活的主导地位了,更多的追求精神层面的洁净生活。

3.2促进社会发展观念的转变

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的社会环境,更注重维护物种多样性,给更多生物一个生长的空间,做到物种平等,而另一方面,为了获得一个可持续的社会环境,我们应营造一个更加公正平等的社会环境,包括建设一个能够使人们的基本权利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实现的制度文明;适度控制人口规模,提高人口质量和人们受教育的水平等等。

3.3加速打造和谐世界的步伐

人们观念的转变,生活态度的转变,生活方式的转变,更多的去注重精神享受,更多的去爱护自己生存的环境,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再也没有了纷争,那么这个世界离乌托邦还远么。

【参考文献】

[1]任铃.生态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依托——基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和方法的思考[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3(3).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给水工程规划实践 第4篇

1 给水工程规划的属性定位转变

给水工程规划要从注重物理工程规划转变为注重公共政策规划。城市规划是一种公共政策,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指出, “城市规划是政府调控城乡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给水工程规划作为城市规划主要内容之一, 必须从注重物理工程规划转变为注重公共政策规划, 实现物理工程规划和公共政策规划的综合, 应按照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从保障国家可持续发展和水生态安全的战略高度, 结合水资源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 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 从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的各方面, 加强对规划政策的关注和引导, 与城市规划的其他公共政策共同对接其他社会经济政策, 并形成统一的政策框架和行动。

2 给水工程规划的研究范围扩大

给水工程规划要从注重城市规划转变为注重城乡整体规划。《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实施, 标志着我国已经全面由注重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转变为注重城乡整体规划、建设、管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年—2020年) 》明确要求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 强化城乡基础设施连接, 推动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城乡联网、共建共享;给水工程规划研究和服务的范围要涵盖工业和农业, 生活、生产和生态, 城市、乡镇和村庄, 广大的城乡居民点和广阔的生态涵养、保育区, 要矫正舍农村保城市、舍农业保工业、舍生态保生产、舍质保量的传统路径, 牢固树立与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力相协调城乡给水均好性的一体化发展理念, 探索给水工程规划在城乡整体发展和水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下的生活、生产、生态协调用水的科学路径。

3 给水工程规划的区域视野

给水工程规划要有破除行政管理边界的区域视野。2013年岁末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 把城市群作为我国城镇化宏观布局的主体形态,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年—2020年) 》更明确要求, 破除行政壁垒, 建立城市群管理协调模式, 建立城市群成本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 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给水工程作为城市群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规划阶段就要有破除行政管理边界的区域视野, 以城市群为主要平台, 统筹安排水源、预测水量、布局设施和污水资源化的优化配置, 特别是在城镇密集区 (含各类园区) 、城镇联绵区、城镇一体化建设区更具备经济可行性和水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必要性。。

4 给水工程规划的水资源流域统筹

给水工程规划必须严格落实水资源的流域统筹管理制度。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各项活动需要在流域内实行统一规划、统筹兼顾、综合利用。给水工程规划中确定水源取水时, 应按照需水管理的理念, 根据流域水资源的自然循环规律和水资源的总量, 以整个流域的经济、社会和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平衡为要求, 合理确定规划服务对象的取水量, 不能以满足规划服务对象的用水需求为己任, 更不能以满足城市用水需求为唯一目的。而是按照区域水资源调度应当服从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的原则, 自觉地、主动地从全流域的利益、从流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开发、利用规划服务区域内的水资源。既不允许顾此失彼, 更不允许以邻为壑, 需要统筹兼顾各行政区域、各部门之间的用水需求, 保证流域生态系统的优化平衡, 全面考虑流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充分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和综合效益。

5 给水工程规划对空间布局的约束

5.1 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约束

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是现阶段对水资源的认知水平和工程技术应用能力支撑下, 以保障水资源流域、水生态系统安全和水文循环不被破坏为基本要求, 按照流域多元化利益格局优化平衡后统一规划确定的总控制目标, 通过节水和优化配置后, 规划服务区域从水资源的最大取水量和向水环境的最大排污量等控制指标, 所能承载的具有较高品质的社会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的能力。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将对城镇产业结构、产业规模、人口规模和城镇功能定位产生正相关的影响, 对用地规划的空间布局产生约束, 而且将随着水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具有双重利害性。水资源承载力概念于20世纪80年代末在我国北方地区率先得到应用, 90年代后期开始得到较深入的研究, 并在城市规划实践中逐步获得重视, 其中, 2011年, 北京市提出“因水制宜、量水而行”, 将水资源承载量作为支撑城市发展和人口规模的重要决定性因素。

5.2 涉及饮用水水源的禁建、限建区约束

2006年, 建设部公布了新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新《办法》规定城市总体规划和中心城市规划中都要明确划定“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适宜建设区”;2010年, 住建部公布了《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要求在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明确划定“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适宜建设区”;并按照保护资源、生态环境和优化省域城乡空间布局的要求, 将空间开发管制要求、实现空间管制的措施、重要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作为规划的强制性内容。给水工程规划从流域、区域、城市三个层级的需要, 以满足保护、防治和水生态指标提升, 保障饮用水水质安全和水生态系统格局的连续性、完整性和安全性为基本原则, 将科学判别和划定的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下水源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纳入禁止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 对城市和区域对建设用地的选择进行干预, 对用地规划的空间布局进行约束。

5.3 城市蓝线、黄线约束

城市黄线, 是指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包括取水工程设施 (取水点、取水构筑物及一级泵站) 和水处理工程设施 (污水资源化回用) 等城市供水设施。城市蓝线, 是指城市规划确定的江、河、湖、库、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包括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大型市政通道控制带等城市给水工程相关内容。城市规划在划定城市蓝线、黄线时须统筹考虑城市供水系统和水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协调性、安全性和功能性, 并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有机更新之需留足发展用地。蓝线、黄线的范围可扩大至区域或流域, 将长输管线及附属配套构筑物纳入。

6 给水工程规划的其他实践

给水工程规划要结合规划目标的具体情况给定节水的目标、节水路径和实施办法, 以贯彻节水优先的理念;给水工程规划要研究在城乡一体化建设要求下, 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的内在变化规律, 为开源提供科学依据;给水工程规划在进行量的研究的同时, 必须重视水质标准的提高和水质的安全保障措施;给水工程规划要落实智慧水城市、智慧水城乡、智慧水生态的建设, 以先进工程技术的应用为支撑, 全面促进水生态文明的建设。

7 结语

生态文明时代与漫长的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相比, 才刚刚开启, 水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才由试点建设总结经验进行推广, 工业文明时代水资源粗放利用的巨大惯性依旧裹挟着经济、社会的用水意识、理念和方式, 与之叠加的是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 生活、生产用水持续增长, 生态修复、保护用水不断加大, 人均可用水资源量继续降低, 工程性、资源性、水质性缺水长期并存, 加之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 水资源问题更加突出, 水生态文明建设已刻不容缓。以水生态文明建设破解水资源的瓶颈制约, 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必然选择, 给水工程规划应定位于大尺度的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网络架构中, 作为多元、系统、复杂的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引起重视, 进行积极实践, 发挥规划的政策导向和刚性约束作用, 保障饮水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 并按照“开源”“节流”“保护”的理念, 进行水科技的创新性应用, 总结试点经验, “由下而上”推动给水工程规划规范等技术标准与水生态文明建设, 以及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相协调, 再“由上而下”对新型城镇化形成有效支撑。

参考文献

[1]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年—2020年) [Z].2014.

[2]陈明忠.关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水利, 2013 (15) :1-5.

[3]侯西勇, 王毅.水资源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J].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3 (28-2) :255-262.

[4]水资源[2013]1号, 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Z].

[5]钟玉秀.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认识及政策建议[J].中国水利, 2013 (15) :28-31.

生态文明实践报告 第5篇

12生态 张丹丹

在举世瞩目的十八大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作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报告首次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章,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作为一名生态学专业的大学生,为了深入学习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精神,真正学习和了解新农村建设的现状,我利用寒假时间去往山东省东营市龙居镇进行了社会实践调查,发现这几年来龙居在生态文明方面有切实的改进和发展。以下是我的调查结果。

在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过程中,东营市立足蓝黄两大战略,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建设,努力构建秀美宜居、幸福富裕的生态文明城市。

 绿化面积不断加大 农村景观不断美化

该区全面改善农业发展条件,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片、渠相连、路相通”的大格局。东营区先后投入8580余万元用于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还对重点村居统一供苗、连片绿化,共植树35.6万株,衬砌花池3200平方米,建成村庄小公园5处。

绿树成荫,让这里的空气更加清新

 垃圾回收践行环保理念 还农村干净街道

曾经的垃圾路边扔

如今垃圾普遍分类回收

投资200万元,开展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全镇55个村庄全部配备保洁员,对“三

大堆”进行了彻底清理。

在农村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聘用保洁人员710多人,保洁率达100%。推行“户集、村(居)收、镇运、区中转处理”的生活垃圾“一条龙”处理模式,建成小型移动式垃圾转运站9座,垃圾收集池196个,农村环境卫生面貌焕然一新。

 生态环保理念宣传 村民联手共建生态农村

领导高度重视龙居镇的生态文明建设

推行环保购物袋 增强民众环保意识

生态文明的实践逻辑 第6篇

关键词:检察机关;生态文明建设;检察建议

引言

生态环境资源保护是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社会能否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治国理念的战略高度。加大对环境资源的司法监督和保护力度,是检察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基层检察机关要从依法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刑事犯罪和职务犯罪、积极开展危害生态文明建设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加强对破坏生态环境犯罪的诉讼监督、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等方面,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打击、预防、监督、教育、保护等职能作用,积极服务生态文明建设。

一、检察机关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与定位

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战略性决策部署。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要切实肩负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捍卫者的职责使命。

1.生态文明建设社会环境的维护者

伴随着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我国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这一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影响着人民生活的幸福感。同时生态环境破坏的难以恢复性、灾难性,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刻不容缓。而建设生态文明需要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必须要有法律的规范、引导、制约和保障。这就要求,检察机关必须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优势,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维护者,通过严厉打击各类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的违犯犯罪行为,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坚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2.生态文明建设政务环境的推动者

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领域的犯罪高发,且生态环境状况仍在恶化的情况表明,环境领域“政府失灵”或者管理缺位和失效已经成为我国资源环境管理的瓶颈问题,而更为严重的是缺位、失效的背后隐藏着相当的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这就要求检察机关必须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把查办职务犯罪案件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严肃查办破坏生态资源环境、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执法司法不公背后的职务犯罪案件,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

3.生态文明建设司法保障的建设者

法律监督既是检察机关的基本职能,也是检察机关的根本任务。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要紧紧围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通过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保障资源能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等国家法制的统一正确实施,确保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

二、始终坚持执法为民宗旨,为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护航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检察机关作为党和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为民宗旨,为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提供法制宣传教育、矛盾纠纷调处、执法司法监督等方面的服务。

1.着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检察机关要紧紧围绕法律监督职能定位,在执法办案的同时,切实抓好环境资源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的法制宣传教育。要就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宣传力度,深入到基层宣传和引导群众了解破坏生态环境犯罪的相关问题,通过剖析典型案件、公开法律文书等形式,进行有关法律法规及环保知识的普及教育,提高社会公众对环境资源类法律的知晓度,增强其环境保护意识。

2.着力加强矛盾纠纷调处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检察机关要在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违法开发资源、违法规划建设等损害国家利益、损害群众健康的严重犯罪的同时,切实把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执法办案的始终,注重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积极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检调对接工作、释法说理以及刑事被害人救助等工作机制,加强调处和化解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矛盾纠纷。

3.着力加强执法司法监督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检察机关要认真做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加强与森林公安、环境保护、国土资源管理等行政执法机关的有效沟通,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调查处理举报、建议移送案件、立案监督等工作,督促行政执法机关依法行政、依法管理。要积极开展民事行政诉讼监督,加强对破坏环境、损害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案件的督促起诉、支持公诉工作,积极探索公益诉讼,完善资源环境开发利用方面民事申诉案件的检调对接机制,促使司法机关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三、加大危害生态环境资源法律监督力度

1.建立专门机构

在检察机关内部成立专门负责环境保护法律监督机构,建立环保案件办理的“绿色通道”,加大办理危害环境资源的刑事犯罪案件、涉及危害环境资源背后的职务犯罪案件的力度,监督行政执法部门对危害环境资源犯罪的惩治。

2.开展公益诉讼

要进一步明确检察机关提起环境保护公益诉讼的目的,是为了预防、减少或消除可能严重影响公共环境利益的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同时,本着有限参与原则、最后与最佳救济原则,把握诉与不诉的尺度,合理运用诉权,引领社会公众对环境资源保护的行为导向。

3.提出检察建议

生态文明的实践逻辑 第7篇

1. 协调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发展,促进资源节约

在对马尔萨斯的《人口论》进行批判的过程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协调发展的观点,并认为,物质资料再生产与人口再生产的统一就是社会再生产过程,这两者的协调发展,是社会扩大再生产顺利进行的保障。

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科技的进步可以实现人口增长与自然资源动态平衡。在1844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恩格斯写道:“科学,它的进步和人口的增长一样,是永无止境的,至少也是和人口的增长一样快。仅仅一门化学,甚至仅仅亨弗利·戴维爵士和尤斯图斯·李比希二人,就使本世纪的农业获得了怎样的成就?但是,科学发展的速度至少也是和人口增长的速度是一样的;人口的增长同前一代人的人数成比例,而科学的发展则同前一代人遗留下的知识量成比例,因此在最普通的情况下,科学也是按几何级数发展的。而对于科学来说,又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呢?当‘密西西比河流域有足够的荒地可供欧洲的全部人口移居’的时候,当地球上的土地才耕种了三分之一,而这三分之一的土地只要采用现在已经是人所共知的改良耕作方法,就能使产量提高五倍甚至五倍以上的时候,谈论什么人口过剩,这岂不是非常可笑的事情。”[1]也就是说,人们一方面可以利用科技的进步,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和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则可以通过科技创新,不断扩大自然界的利用对象,开发新的自然资源,拓展新的活动空间。从而解决人口增长与物质生活资料增长之间协调发展的问题。

其次,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对人口的掠夺是人口过剩的主要原因。所谓的人口过剩不是相对于谷物的过剩,而只是相对于资本的过剩。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又指出,造成人口过剩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资本主义制度对土地的掠夺。也就是说,资本主义制度对土地的破坏,使得农业耕地不足,并最终造成谷物产量不能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所以,他们认为要想从根本上消除人口过剩,就必须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只要目前处于对立状态的各个方面的利益能够融合起来,人口过剩和财富过剩的对立就会消失,一国人民正是由于富裕和过剩而饿死的这种不可思议的事实,这种比宗教中一切奇迹的总和更不可思议的事实就不会存在。那种认为土地不能养活人们的荒谬见解也就会不攻自破”。[2]

最后,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口的增长与物质生产资料增长之间的协调关系是一个需要长期关注的问题。即使是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当中,人口相对过剩问题得到了解决,人口的增长与物质生产资料增长之间的协调关系也要予以重视。一方面,可以从人类自身生产必须和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的观点出发,提出控制人口增长的构想。恩格斯在1881年2月1日致卡尔·考茨基的信中明确指出:“人类数量增多到必须为其增长规定一个限度的这种抽象可能性当然是存在的。但是,如果说共产主义社会在将来某个时候不得不像已经对物的生产进行调整那样,同时也对人的生产进行调整,那么正是那个社会,而且只有那个社会才能毫无困难地做到这点。在这样的社会里,有计划地达到现在法国和奥地利在自发的无计划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那种结果,在我看来,并不是那么困难的事情。无论如何,共产主义社会中的人们自己会决定,是否应当为此采取某种措施,在什么时候,用什么办法,以及究竟是什么样的措施。”[3]另一方面,从影响作为社会生产力中最主要要素的人的生存方式的自然界中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状况出发,强调人类自身发展必须与自然资源状况相一致。

2. 协调自然再生产与物质再生产发展,实现环境友好

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是人类进行创造性劳动的基础,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统一。人类通过劳动使自然资源进入社会物质生产过程中,并创造出人类所需要的经济价值。显然,正是因为自然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所以它才会为人类所关注。这是由自然物质的性质和人的需要决定的。但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必须积极协调自然物质生产与社会物质生产的关系。

(1)自然对人类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一般说来,客体对主体的需要而言的某种有用性即价值,“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关系中产生的”。[4]在这里,马克思主义明确指出,人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着价值关系,并对自然有使用价值始终予以肯定。此外,马克思主义还指出:“政治经济学家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其实,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它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5]所以,自然资源和劳动产品都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也就是说,自然资源与人的劳动同样都是社会的重要财富。当然,需要看到,一方面是劳动对象的数量和质量会受到自然条件好坏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生产力中工具要素的构成会受到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的情况变迁的影响。“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6]这也就告诉我们,工业的布局和经济类型的构成会受到自然资源天然分布与日后变动状况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对自然价值的考察,从而发现自然存在着不同向度意义上的价值,如:(1)“以人为尺度”,即以人的需要和利益为视角,从作为客体的自然对作为主体的人来看,所具有的有用性或积极作用向度上的价值,这意味着自然是具有使用价值的。(2)“以地球生态系统为尺度”,即以超越人的需要和利益为视角,从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以中介的方式,共同承载着地球大系统,这意味着自然界对人来讲是具有生态价值的,这些“中介”都不同程度地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及信息交换中发挥着各自的特殊功能,并维系着生态平衡。

然而,纵观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在人类对自然使用价值的偏好作用下,自然生态价值长期以来都被忽视,这就导致以损害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的出现。其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一,只讲索取,不思回报的资源使用心理,不仅造成自然资源的严重短缺,而且对生态的破坏也是极为严重的;其二,无序的污染排放,非科学的废弃物处理,严重损害自然界本身的自净能力,威胁人类生存。在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具有使用价值的判断中,我们不难得出如下观点: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须结合“以人为尺度”与“以地球生态系统为尺度”之间的关系来思考,突出以人的尺度为重,以人的生存为重的理念;在人的生存得到有效保障的同时,还必须充分考虑以地球生态系统为尺度,规范人类对自然的使用,限制不计后果的开发和利用。实际上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地球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将有助于促进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

(2)自然再生产是物质再生产的前提

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共同作用的社会性实践使社会物质生产得以实现,显然,社会物质生产与自然物质生产之间必须以协调一致的状态出现。所以说,提高社会生产率和自然生产率对于推动社会物质生产及自然物质生产是极其重要的。自然物质生产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基础,正是在这样一个基础上成功地将自然物质纳入到社会物质生产过程中;而人类在进行社会物质生产的同时又创造了一个人化自然的世界,如此一来,自然物质生产和社会物质生产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关系也就清晰了。这也就意味着,物质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过程的统一构成了社会再生产。“经济的再生产过程,不管它的特殊的社会性质如何,在这个部门(农业)内,总是同一个自然的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7]毫不避讳地说,自然再生产既是社会再生产的物质前提,又是其得以持续与扩大的物质保障。需要明确的是,自然物质生产与一般意义上的自然生态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过程是有着明显区别的,自然物质生产作为物质和能量的循环过程更多的是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社会物质生产过程。

然而在通常情况下,人类会忽视自然物质生产而更多的关注社会物质生产,并且发展社会物质生产的方式是以损害自然物质生产为前提,显然,这是极其错误的。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消耗自然物质的同时,也降低了自然生态系统的质量,最终影响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从这个角度讲,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提供包括实物和价值在内的补偿则是很有必要的,如推行绿色GDP等。为此,在马克思主义观点的指导下,我们在确立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时要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中环境和生态问题,不仅要考虑环境和资源的约束,而且要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可能。面对自然资源消耗过大及对环境造成损害的状况,我们要积极采取合适的方式,比如“储蓄”、“贴现”等形式进行补偿。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对当前我国的“两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基石是人与自然的辩证观。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本体论的角度分析得出自然对于人类的先在性,并进一步指出人类在必须尊重和善待自然的基础上改造和利用自然。此外,马克思和恩格斯还从实践论的角度分析得出人与自然的一致性,强调人类与自然共同进化、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其二,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目的指向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历史观角度,指出了人与自然要和谐发展的前提是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键则是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其三,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基础是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经济协调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从“人口再生产与物质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与物质再生产协调发展”的观点出发,指出了正确认识自然的价值,并在开发利用自然时加大对自然的再生产建设力度是合理解决经济建设中的环境和生态问题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621-62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620.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5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1:145-146.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9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3:406.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373.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204.

生态文明的实践逻辑 第8篇

这种新形势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式的多样化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关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内容已开始启动,也取得初步成效,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得到了初步提高。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生态文明的教育过程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生态文明教育的主动性有待提高;教学整体效果不理想;生态文明教育方式单一,实践环节薄弱等。所以,我们要基于生态文明素质内化的出发点,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态文明相关内容的实践路径。

一、整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的生态文明内容,形成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一体化”与“系统化”

(1)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进行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今天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源泉,所以要求学生对理论把握相对扎实。(2)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道德法律教育。同时,该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帮助学生梳理传统的生态文明脉络,让学生清楚生态文明也是我们中华传统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3)“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课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讲授从毛泽东的生态建设思想到胡锦涛的生态文明观,使学生理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与资本主义环境政策的本质区别,以及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基本国策。(4)“形势与政策”课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形势政策观,正确分析形势与处理问题。生态问题的有效处理已迫在眉睫,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理性分析生态问题产生的渊源,进而提出处理生态问题的建议。(5)通过“近现代史纲要”课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育,反思生态危机的历史教训,深刻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努力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除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干课程之外,还可以设置专门的生态文明公共选修课。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灵活的设置不同内容的生态知识校选课,让感兴趣的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互动程度较高的教学手段,引起学生共鸣与思考,达到教学目的。

二、在课堂外设置相应的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平台

行动必须有理论作指导,但是理论必须在行动中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可以延伸至不同教育领域和层面,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和践行能力,提升学生的生态文明综合素质。高校可以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建立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利用暑假或者特别设定的时间段开展生态实践活动,让学生可以将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与技能,通过亲身实践将知识更好的内化与理解。同时,有条件的高校可以通过本校生态相关专业开展相应的绿色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学生的生态科学知识水平,在生态文明意识的深化与绿色科技发展的深层互动中,体现生态文明建设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

三、以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为契机,促进生态化校园的转型

我们能否通过积极营造生态文明的校园精神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从学生的角度,高校需要通过不同的平台和媒体宣传生态文明知识,培养生态文明意识,使之成为校园精神文化的一部分。关注学生的校园生态文明行为。让学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从每时每刻做起,如维持一个整洁的宿舍、保护周围的草坪与绿树、节约生活用水、垃圾分类放置等。这种生态文明行为会产生一种惯性,当学生离开校园之后,也能保持这种生态化的行为模式;从学校建设的角度,校方应合理规划布局,营造情景融合、人与自然协调的校园氛围,努力构建“绿色校园”“生态校园”“美丽校园”。让学生感受到优美的环境所带来的积极力量,使之成为生态文明教育的“第二课堂”,达到“不教而教”的效果。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内容。在此背景下,高校应当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的生态文明内容,形成“一体化”与“系统化”发展;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公共选修课;拓展课外实践平台;促进生态化校园的转型,进而培养符合生态文明发展要求的新型人才。

关键词:生态文明,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参考文献

[1]吴菲琼.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路径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4.

生态文明的实践逻辑 第9篇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届四次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毕节试验区“三大主题”,加快农村改革发展步伐,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切实改善农业基础条件,美化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毕节地区按照“三线六翼”格局建设生态文明家园示范带,辐射带动全区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生态文明家园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如何按照中央的总体要求和战略部署,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家园建设是一个需要各级党委政府认真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为此,毕节地区人大工委、毕节地区新农村办公室、大方县新农村办公室组成调研组对生态文明家园建设试点进行了调查研究,本文试从黄泥塘镇社区黄泥组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的现状、存在的困难问题以及对策措施等方面展开一些思考和探索,通过座谈讨论、个别访谈、实地踏看、搜集资料等调查方法,掌握了村情民情,以求探寻一条推进欠发达地区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的有效途径。

1 基本情况

大方县位于黔西北中部,总面积3550.75km2,耕地面积5.043万hm2。2009年,全县辖34个乡镇(17个民族乡)389个村(居)委会,居住汉、彝、苗、白、蒙古、仡佬、布依和满族等23个民族,95.15万人(全省排名第五位)。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30.44%。海拔最高2325m,最低720m,年平均气温在11.8℃,无霜期长达254天,年平均降雨量1180.8mm,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山川秀丽,景色迷人。2009年按照毕节地委、行暑“一线六翼”格局建设生态文明家园示范带,大方县10个乡镇36个示范点开展生态文明家园建设。

2 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

1)自然地理条件恶劣,喀斯特地貌,山头岩石裸露,耕地零星破碎,以坡耕地为主,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黄泥组农业生产条件差,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土地资源匮乏,由于长期以来经济发展滞后,农村经济基础十分脆弱,农村经济发展的资本积累能力低下。

2)村庄民居改造建设难度大。由于地形地貌特殊,村庄民居主要为自然院落和散居型,建设杂乱无序,式样各异,烤烟房、厕所、畜圈零乱搭建,整治改造相对难度较大。

3)农村基础建设还比较薄弱,基础设施发展滞后。农村水利、电力、村组公路、连户路等基础设施仍然滞后。人畜饮水、农田灌溉困难,群众饮水靠小水池积蓄饮用,极不卫生。农村生态环境基础弱化,环境脏乱差现象还很突出。

4)农村投入严重不足。基层政府财力非常薄弱,无力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改善投入扶持资金,村级缺乏多种形式的文化体育活动及活动场所,农民人均纯收入低,贫困面大,资金缺乏成为加快发展和推进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的主要障碍。

5)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大多数农民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劳动力素质较低,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缺乏外出务工技能。

6)基层组织建设薄弱,作用发挥不够明显。村“两委”班子成员工资待遇普遍较低。村没有集体经济收入,领导发展农村经济的路子不宽。

7)农民的主体地位不够突出,依赖思想严重,不认为生态文明家园建设是国家在帮助农民建设自己的家园,感觉是基层干部在完成上面的任务。目前,黄泥组广大农民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单纯等靠上级建设资金投入,等待政府的贴息贷款,单方面认为是国家投资建设新农村,农民的主体地位还不够突出,缺乏自己动手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和热情,一些农户认为给多少钱办多少事,个别农户甚至还想在给自己房屋修建中赚钱,没有形成“政府补助、部门帮助、社会赞助、群众自助”的投入机制。同时,县职能部门在整合项目、捆绑资金上力度还不够大,配合须进一步加强。

8)除烤烟生产外,新的支柱产业还未真正形成。产业发展的思路不明晰,建设目标不明确,要发展1~

2 个能使农民稳定增收的支柱产业,并培育成“一村一品”、“一村一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9)生态文明家园建设时间与农业生产用工产生矛盾。工程建设启动的时间面临春耕生产及烤烟育苗移栽的大忙季节,黄泥组又有45名青壮年外出务工,而房屋改造与建设、公共设施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造成生态文明家园建设与农业生产用工的矛盾。

10)建材供应紧张、价格上扬。由于全县36个示范点1000多户同时启动,造成水泥、沙石、砖、木材等建筑材料供应紧张、价格上扬,尤其是木材的供应特别紧张。据测算,建80m2的房屋需要3cm厚的木材54m3,5m长的园木27棵。全县1000多户改建或新建房屋需要木材54000m3,园木27000棵以上,而县内木材供应商每年经营木材仅2000m3左右,木材供应缺口较大。同时木材供应量的突然激增,价格上扬,会产生林木乱砍滥伐,造成对森林新的破坏。

11)占地问题:居民住房、通村道路及文化体育活动场所的建设,势必占用一定的耕地,每个自然村寨由于人户不多,每个自然村寨都统一建文化体育活动场所会造成闲置,同时文化体育活动场所面积不一定要建得太大,避免占用耕地。建议利用村级小学活动场投资建设农村文化体育活动场所,一是满足了群众休闲时的文化体育活动所,二是建设了小学文化体育活动场,三是文化体育活动所平时有人维护管理。

12)干部群众思想认识有偏差。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对生态文明家园建设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比如,有的认为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就是盖新楼房,修新路、院坝硬化,大拆大建,忽视了全面发展,规划忽视了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有的群众认为生态文明家园建设是上级部门提出来的,应该由上面拿钱解决,忽视了生态文明家园建设要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

13)建材价格混乱,有待于规范,尤其是彩瓦的价格,彩瓦的生产是应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的开展而产生的,现建有的彩瓦生产厂比较少,物以稀为贵,彩瓦的销售价格差异非常大,无序竞争,哄抬物价,有待于将价格规范在农民群众能够接受的范围内。

14)小水池缺乏水源:在调查中,发现现有的民居经过改造后,原有的承接雨水的平房屋顶改变为屋脊,不能承接雨水,小水池无水源,这样会造成群众用水困难,已建的小水池将失去作用。因此必须想办法研究解决承接和输送雨水到小水池的设施。

3 几点建议及措施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认为,生态文明家园的建设,认识是前提,规划是龙头,产业是支撑,投入是基础,制度是保障,农民是主体,领导是关键。现根据我们调查的情况,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加强领导。建设生态文明家园,必须切实加强领导。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尤其是村支部书记作用的发挥是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的关键。

2)广泛动员,加强宣传,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家园建设。通过广播宣传、开辟宣传专栏、发放资料、张贴标语、悬挂横幅等形式,大力宣传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的作用和重要意义,广泛发动群众,营造浓厚氛围,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从而增强群众对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的意识。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充分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尊重群众的意愿,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家园建设。

3)依靠地、县各有关帮扶部门的通力合作和大力支持。建设生态文明家园涉及多个部门多个专业,绝不是一个部门就能做好的。建设生态文明家园必须得到地、县各业务部门的通力合作,团结一致,积极献技献策,使项目设计更科学合理,资金整合更加优化,治理效果会更加明显。

4)摸底调查、科学规划、理清发展思路清。广泛开展细致全面的摸底调查,走访村民,征求农民对农村生态建设、农村产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制定生态文明家园建设与发展规划。生态文明家园建设村级规划必须要有较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务必将规划落脚点放在项目上、落实到所需资金上,安排到规定的时间进度上,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规划标准和档次要科学合理,避免规划与实际操作脱节的现象。生态文明家园建设要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本着“量力而行、规模适度、经济适用、适当超前”的原则进行规划和建设,充分利用现有设施,避免大拆大建,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不盲目攀比,不搞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为保证建设规划的科学性,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政府引导,农民参与的原则,按农民的意愿和需要进行规划,特别是在产业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设施的布局上,要有区域特点,符合农民意愿,符合客观实际,要尊重农民意愿,调动农民积极性,使农民真正成为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的主体,以农民自愿、村民自治为主,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5)搞好农民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群众的种养殖技术水平。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把农村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之计。只有围绕当地农业生产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才能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生态文明家园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6)处理好政府引导与群众主体的关系。一是要加强教育引导,引导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能“等、靠、要”,要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建设生态文明家园。二是各级政府部门和帮扶单位要积极向上争取建设项目,用足用好国家关于新农村建设的一系列政策,加大对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的资金投入。

7)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建议恢复实施坡改梯工程,配套修田间便道,排洪沟渠,切实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安全问题和烤烟、辣椒等经济作物栽培灌溉用水的需要。大力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逐步建成了节约型、循环型、环保型社会主义新农村,美化环境,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努力让农民享受到和城市人一样质量的生活水平。

8)加大科技兴农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粮食增产。按照节约型、循环型、生态型的要求,在生态文明家园建设过程中必须十分注重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持续地利用自然资源,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大力开展圈舍、厕所、沼气池一体化建设,发展清洁能源,彻底解决生活垃圾乱堆放、污水乱流、蚊蝇满天飞的环境污染问题,逐步建成节约型、循环型、环保型社会主义新农村。

9)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投资机制,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大方县村级集体经济普遍薄弱,农民生活水平普遍偏低,无法拿出更多的钱投资改房建房。大多数行政村属于集体经济空壳村,农村集体经济无法给生态文明家园建设提供强大的财力支撑。建设投资按照“农民为主、贷款为辅、政府资助、部门帮扶”的原则筹措。采取财政拨、银行贷、农民筹、帮扶单位帮筹措建设资金。加强政府投资引导,对一些基础性和公益性建设项目,财政拿一部分,整合支农财政资金,争取上级补贴一部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

10)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季节与农业生产季节相重,相互争夺劳动力,产生生态文明家园建设与农业生产用工的矛盾,建议生态文明家园建设时期应该选择在秋收后的农闲季节。

11)重点突破,试点先行。针对农村实际情况,当前要抓好以下五个“突破口”,推进生态文明家园建设。一是要以产业扶持为突破口。农村经济发展是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的根本,因此,要因地制宜,项目重点倾斜进行产业扶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做强支柱产业,发展产业化经营;改造传统农业,造就新型农民,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二是要以“五建五改”为突破口。建农家书屋、文化体育活动场、卫生服务室、生态小公园、文化活动室和改建乡村道路、改造农民房舍、改善人畜饮水、改卫、改电,达到“五化”,山头绿化、庭院美化、水源净化、能源清洁化和产品无公害化。三是要以提升农民素质为突破口。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的主体力量是农民,要加强对农民综合素质的培训,培养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四是要以推进劳务输出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推进劳务输出,做强劳务产业,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五是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围绕改善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加强农村文化卫生体育等设施建设。

摘要:生态文明家园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按照中央的总体要求和战略部署,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家园建设是一个需要各级党委政府认真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毕节地区人大工委、毕节地区新农村办公室、大方县新农村办公室组成调研组对生态文明家园建设试点进行了调查研究,试从黄泥塘镇社区黄泥组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的现状、存在的困难问题以及对策措施等方面展开一些思考和探索,通过座谈讨论、个别访谈、实地踏看、搜集资料等调查方法,掌握了村情民情,以求探寻一条推进欠发达地区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的有效途径。

生态文明的实践逻辑 第10篇

生态文明, 是人与人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一种和谐的生活方式。它强调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 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处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2007年,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 建设生态文明, 构建生态文化, 大力弘扬人与自然相处的价值观, 提倡从我做起, 倡导绿色消费。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战略层面, 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格局。[1]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进行经济建设所要完成的重要目标之一。十八大对生态文明的定义是:人们要自觉尊重自然, 正确处理人与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 以达到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 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和体现的人类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和制度成果的总和。[2]

我国是农业大国, 只有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得到解决, 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才会有根本的改变。农村生态文明是指农民在日常的农业生产活动过程中, 自觉处理农村内部, 以及农村与自然、城市和社会的关系, 以建设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塑造美好的农村面貌、提高农民自身素质等方面所取得的一系列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3]

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以内乡县为例

内乡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 南阳盆地西缘, 是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和联合国绿色产业示范区。内乡山青水秀, 历史悠久, 生态资源得天独厚, 是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确定的“绿色产业示范区”, 先后被国务院或有关部门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县”、“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 省级“林业生态示范县”。为利用这些“青山绿水”金字招牌的优势, 探索一条适合内乡县情的新农村建设之路, 县委、县政府提出“保护生态环境, 建设绿色家园”的建设理念, 以争创“生态文明新村”为载体推动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

1. 政府引导和支持下的农民主体作用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涉及农村社会的各个方面, 政府要发挥好顶层设计的角色, 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相对宽松的体制机制, 对农民加以引导。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技术、政策等的支持。政府的引导和支持是不可或缺的。农民是农村生产活动的主体, 也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直接和最大受益者, 有责任、有义务保护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应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主体作用。

2. 生态优先与协调发展相结合

加强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 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毫不动摇地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战略方针, 在保护中促进发展, 在发展中落实保护, 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推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相统一, 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的、和谐的发展。

3. 市场运作与政府推动相结合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 不仅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 而且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同样不能忽视市场与政府的作用, 以农村示范工程和重点项目为创建工作中的“点”, 以农村特色区域、社会整体为创建工作的“面”, 点面结合, 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 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政府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制度, 积极出台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鼓励政策, 营造公平公正、规范有序的外部环境, 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三、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探索

1. 发展生态旅游业

生态旅游业强调生态性, 既发展旅游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又保护自然生态, 是新型的绿色产业和无烟产业, 发展最快, 见效最快。内乡境内山地面积1 662.9平方公里, 占全县总土地面积72.2%, 森林面积广大, 生态良好, 山水如画, 风景秀丽。北部山区风景无限, 雄奇俊美的宝天曼让天南地北的游客流连忘返;中部瓜果飘香, 赤眉油桃、杨沟柑橘、薄壳核桃、琴溪茶叶为主的四个十万亩种植片区也让追逐自然生态美的游客纷至沓来;南部丹江口水库水源区, 新型农村社区生态宜居。

有着如此丰富的旅游资源, 内乡政府不但积极争取和落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 进一步提高补偿标准, 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完善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 投入大量资金修路, 突破交通瓶颈, 而且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加快制作旅游标识, 改善景区内医疗条件, 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内乡政府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加大生态文明意识的宣传力度, 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湍河上下, 天更蓝了, 地更绿了, 水更清了, 林更密了, 空气更清新了。内乡已成为中原大地不可多得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旅游也成为内乡新的收入增长点和支撑点。

2. 探索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就是生态经济, 指人们利用生态经济规律, 把人类生产活动纳入自然生态环境中, 从而达到既发展经济又维护自然循环的目的, 也可称为绿色经济。内乡农业资源丰富, 但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低利用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当地政府和一些企业开始探索一条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的循环经济模式, 发展优质高效的生态农业, 从而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和谐统一。

内乡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是备受当地政府支持的大型现代化农业企业, 年可繁育、养殖生猪100万头, 该公司注重资源、社会与经济的和谐发展, 构建出“种植—养殖—沼肥—生态农业”的循环经济模式, 同时强力推广猪—沼—果、猪—沼—菜、猪—沼—鱼、猪—沼—花卉等立体种植和养殖模式, 稳步推进标准化生产, 建成了以牧原公司为依托的绿色无公害猪生产基地。绿色循环产业和生态经济已成为推动内乡生态文明新村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

3. 发展生态林业

生态林业是在遵循生态规律的前提下, 充分利用林业资源, 既发展当地经济, 提高农民收入, 又兼顾森林生态功能的保护。林业既是生态建设的主体, 又是绿色经济的宝库。在发展生态林业时, 要把林业的公益性和民生性联系在一起, 要做好生态公益林的管护工作, 发展可持续林业,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内乡山地面积多, 林业资源丰富。当地政府以外资贷款造林、合作造林、基地造林、长防林工程、生态公益造林、退耕还林等项目为载体, 实现“三区一带”建设区域化、规模化造林的林果产业格局, 建成了北部山区以板栗、山茱萸为主的10万亩干果和木本药林区, 中部平原丘陵以油桃为主的6万亩鲜果区, 西南部5万亩花椒区, 沿河流域和铁路、公路两侧建成了15万亩速生杨丰产林带;2008年开始投资大力发展核桃产业, 让荒山增绿, 让农民增收。仅仅四年, 一个从无到有而迅速崛起的新兴生态产业, 已开始圆着内乡人生态富民的大美梦想。大面积的林地不仅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而且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摘要: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既重要又紧迫, 我国是农业大国, 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对农村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以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之一的河南内乡为例, 分析了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 以期为我国其他农村地区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生态文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模式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2]张晓丹.生态文明建设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4 (1) .

[3]张学东.关于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和建设层面的思考[J].内蒙古林业, 2008 (10) :36-37.

思想政治课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探索 第11篇

健全的生态文明意识是准确的生态科学知识和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念的统一。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挖掘课程资源,加强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唤醒学生的生态良知、生态道德自觉,并最终落实到生态环保行动中。

一、整合教材内容,沟通生态理念与社会生活

思想政治教材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体现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的时代特征,将生态文明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和基本问题融入生活主题和教材内容之中。教师要整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对教材进行正确的发现、发掘和选择,协调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的关系。

例如,教师可结合“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教学,帮助学生增强节约节俭意识,避免铺张浪费;结合“围绕主题,抓住主线”,帮助学生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和加强生态环保的重要性;结合“政府的职能”,帮助学生明确政府要维护群众的生态权益,建设美丽中国;结合“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帮助学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结合“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帮助学生体会生态文明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的重要意义,等等。此外,教材中诸多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名言警句、诗词歌赋、图片图表、经典案例等,也是丰富的学习资源,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人类只有具备相应的生态环境知识,才能真正理解目前的生态环境危机的具体成因和解决措施,并付诸行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使用教学素材,沟通教材文本和社会生活,引导学生掌握生态知识,践行生态理念。

在学习《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时,笔者引用了如下素材:今年1月,我国京冀鲁豫鄂赣等地空气受到严重污染,北京出现了最严重的雾霾天。政府也提醒市民,“亲们,尽量宅着吧,出门记得戴口罩。”德国《时代》周刊报道说:“北京人已经习惯了恶劣的空气,但没人记得以前曾经出现过这么严重的雾霾天气。一些人担心‘呼吸致死’。”而直接推高北京最严重雾霾成因的PM2.5中,北京市机动车对于空气质量的影响大约占到22.2%,燃煤大约占到16.7%,扬尘占到16.3%,工业占到15.7%。因而在具体的治理上,除了“改造生产方式”,更应该从根本上“改造生活方式”。设问:(1)请从政治生活角度,谈谈在治理雾霾问题上我国政府应该如何发挥好自身职能。(2)请你设计一个促使人们“改造生活方式”以预防和治理雾霾的行动方案,并说明其经济生活依据。

这样的素材处理方式便于学生在教材理论的指导下开展探究,沟通了理论学习与社会生活。学生从我国政府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等职能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并从日常经济生活中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等角度提出具体的行动方案,从而在问题探究中树立了生态文明理念,并转化为行动。

二、挖掘乡土资源,增强生态理念认同教育

无锡作为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群,已经建成国家生态城市群,在太湖保护、水源治理、生态重建等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充分彰显了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关系。这一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文明体系涵盖了经济体系、环境体系、制度体系和文化体系,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丰富的乡土资源。

笔者在教学中引入本地生态环保典型事例,帮助学生在身边可触可感的生态案例中形成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积极情感,增强对生态理念的认同。

例如,在学习“文化创新的途径”时,笔者列述了如下材料:太湖岸边,生态景观林带宽阔悠长;古运河畔,十里风光带建设如火如荼。马山脚下,自然村落粉墙黛瓦;吴博园里,农耕湿地尽显田园情怀……无锡作为中国民族工商业的摇篮、乡镇企业的发源地,将大力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倾力打造生态环境优美的“魅力无锡”,确保到2017年全市生态文明制度更加健全,基本建成花园城市、美丽乡村。设问:(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建设“美丽无锡”应如何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2)政府有关部门准备开展“美丽无锡”主题创建活动,请从公民政治参与的角度谈谈自己可以怎样做。

学生对于无锡的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方式等有一定的认知,从传统文化的继承、文化创新的途径、文化的交流与传播等角度探讨了如何提高文化自信。例如,作为无锡公民,可以积极参与民主决策,为主题活动建言献策;或参与民主管理,投身生态社区建设;或参与民主监督,保证创建活动造福于人民。此外,还可以结合无锡蠡湖科学治理,学习“围绕主题,抓好主线”;结合无锡生态旅游发展,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结合无锡“美丽乡村”评选,学习“传统文化的继承”,等等。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生态文明典型事例,增强了学生对无锡生态文明建设的了解和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认同。

三、融入社会实践,引领生态文明践行

思想政治课程强调实践性和开放性,主张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感受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教学中,教师可将生态文明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有机融合,增强生态文明教育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

例如,在学习“围绕主题,抓住主线”时,笔者在课前布置了探究活动:中国生态环境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造成中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复杂的。它主要来自三大压力:人口压力、工业化压力、就业压力。请结合我们身边的生态建设事例,分析如何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活动中,学生进行了分组学习。有的小组系统查阅了2007年无锡太湖蓝藻污染事件,寻找事件原因和对生态造成的影响,并从政府的治理措施、居民消费方式的转变等角度,分析科学发展之策;有的小组根据“PM2.5监测网”中的监测点数据,绘制了无锡全市和市北高中监测点的空气质量指数(AQI)阶段变化情况,并探寻空气质量问题的成因和治理措施;有的小组实地走访了清名桥、惠山古镇、荣巷等一批历史文化街区,图文并茂地展现了无锡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并对科学发展提出了具体对策,等等。如此,将理论观点寓于社会生活主题之中,实现了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潜能,通过自主实践与探究引导学生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立足于社会发展实际和学生成长需要,与时俱进地充实生态文明的教学内容,对于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如何在教学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仍需教师不断探索。

责任编辑 毛伟娜

生态文明的实践逻辑 第12篇

关键词:创建,生态文明和谐油区,途径与方法

多年来, 油田的生产建设发展与地方政府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互相高度渗透、高度融合,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互惠共赢、共同发展的局面已经形成, “油地融合”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胜利石油管理局与东营市政府结合油地发展形势, 以推进区域共建共赢为目标, 以油田二级单位与乡镇“结对帮扶”为载体, 部署实施了创建生态文明和谐油区工作。

一、创建生态文明和谐油区的内涵及意义

在油地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层次不断提升、成效愈加明显的大背景下, 创建生态文明和谐油区是油地结合进一步向基层拓展、向区域延伸的必然结果, 是推进油地深度融合的最基层的载体平台, 是扩大油地互促共赢成果、实现油田生产与地方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创建生态文明和谐油区的途径与方法

作为油田二级单位, 创建生态文明和谐油区必须与本单位生产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必须紧扣本区域的油地工作特点, 采取并落实有针对性的措施, 并注重推动形成长效机制, 才能确保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收到实效。

1. 高度重视, 组织领导到位是创建生态文明和谐油区的基础

思想决定行动, 行动决定结果。对创建生态文明和谐油区来说, 无论是涉及油地共建、产业共兴、结对帮扶、生态建设哪一方面的工作, 都称得上是大动作。

河口采油厂正是清楚准确地认识到了这一点, 因而在工作开展的最初阶段就快速地融入了“角色”:采油厂把创建生态文明和谐油区作为改善油地环境、加快生产发展、推进油地共赢的有效平台, 高度重视, 把该项工作纳入了全年工作总体规划进行安排, 明确了“深化油地融合、推进油地共建、实现油地共赢”的指导思想。

2. 多方沟通, 统一创建思想是创建生态文明和谐油区的推力

创建生态文明和谐油区工作涉及区域经济、文明、生态、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是一项综合性工程, 绝不能只凭一己之工, 必须有效集合各方之力。同时, 必须各方目标一致、行动齐拍, 才能保证创建工作的顺利运行。

3. 发挥特色, 措施落实到位是创建生态文明和谐油区的保障

在区域范围内, 围绕创建生态文明和谐油区的内容, 油地军企各方在目标一致的前提下各显特色, 在相互合作的基础上各尽其能, 切实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将创建措施落到实处, 才能真正实现创建目标。河口采油厂结合企业特点, 不断摸索实践, 措施执行落地, 在创建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是注重实效, 积极支持地方生产生活建设。创建生态文明和谐油区不能为创建而创建, 不能只注重那些摆成绩、显政绩的形象工程, 必须真正在支持地方生产生活建设、为地方职工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难题上下功夫, 必须在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共建、便民利民上做文章。

二是优化方案, 提高油田生产建设与城乡综合规划的融合度。随着生产的发展, 油田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土地使用面积持续增长, 而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 地方城乡规划也愈加精细, 两者之间的矛盾日益突显。对油田企业来说, 积极主动优化开发方案, 盘活已有资源, 不断提高地面生产基础设施与地方城乡建设整体规划的融合度, 无疑是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促进油地产业共兴的有效途径。

三是清洁生产, 保护油区和谐优美生态环境。创建生态文明和谐油区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共建美丽家园。店家不仅是创建生态文明和谐油区被赋予的特定内容, 也是创建成交的一种外在体现。油田作为能源生产企业, 做到绿色生产、清洁生产不仅是企业安全环保工作的重要目标任务, 更是融入和支持地方发展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是主动合作, 加强油地互助维护油田良好生产秩序。良好的油区生产生活秩序是文明和谐油区最直观的体现, 需要油地双方共同投入人力物力去创造和维护。在这一点上, 河口采油厂采取主动合作、联动联治措施, 不断强化和巩固与各县区的互助合作关系, 争取到了地方县区相关部门对采油厂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协助, 为原油生产创造了良好有序的环境。

五是文化搭桥, 增进油地感情交流。创建生态文明和谐油区不仅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实现互助共赢, 也要在文化建设和人文情感上加强交流, 增进融合, 创造和谐融洽、亲如一家的油区人文氛围。

三、几点思考与认识

1. 思想上真重视是创建生态文明和谐油区的先决条件

思想上真正重视了, 才能在行动上有落实、有体现。只在真正认识到创建生态文明和谐油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认识到不能把创建生态文明和谐油区工作单纯地作为上级党委交付的一项政治任务来对待, 而是要把其作为全面改善油区环境、促进生产发展的有利机遇, 作为油田企业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推进区域经济繁荣的社会责任来看待。

2. 必须在创建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主动性

创建生态文明和谐油区工作需要油、地、军、企各方的共同协作, 任何一项措施的执行落实都需要提前沟通, 反复论证, 不断优化方案, 相互合作运行。在这种情况下, 作为油田企业必须始终保持一种积极主动的工作热情, 主动去与各方交流思想、沟通认识, 主动就具体创建措施去寻求支持辅助, 主动争取地方政府对油田生产建设的支持, 以主动作为去带动创建工作的高效开展。

3. 创建措施必须结合生产实际, 符合区域要求

上一篇:对内部控制审计下一篇:全程规范化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