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建设项目管理

2024-07-29

铁路建设项目管理(精选12篇)

铁路建设项目管理 第1篇

1 建设项目合同方式及类型

建设项目合同涵盖了建设项目的所有内容, 并贯穿项目建设的全过程。由于建设项目的建设规模不同、投资大小不同、项目建设周期长短不一, 项目建设的复杂程度各异, 还由于在承包方式、设备材料采购供应方式、融资方式上的区别, 建设项目的合同方式、合同类型、合同范围、合同条件的选择依据也各不相同。

1.1 建设项目合同方式

建设项目合同方式, 从发包人的角度, 大体上可以归纳为3种类型:一是总承包合同方式, 二是切块分包合同方式, 三是零星分包合同方式。从承包人的组成形式上, 可以是独立承包或联合体承包。

1.2 建设项目合同类型

建设项目合同按其范围和内容划分, 通常可以分以下几种主要类型:1) 工程咨询服务合同;2) 工程勘察、设计合同;3) “设计、采购、建造”/“交钥匙”工程总承包合同;4) 设计-采购承包合同;5) 工程施工承包合同;6) 建设项目管理总承包合同;7) 工程监理合同;8) 技术服务合同;9) 工程保险合同。

工程建设项目的合同根据付款方式的不同一般可分为总价合同、单价合同和成本加酬金合同3大类。在铁路工程建设项目中常见的合同类型是固定总价合同和固定单价合同。

1.3 建设合同的选择

建设项目业主在项目建设前期就必须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及自身管理能力, 精心设计能覆盖项目建设主要内容和主要阶段的合同体系, 在合理选择合同方式和类型时, 需要重点考虑以下3个方面的因素:

1) 建设项目的性质和特点, 工程复杂程度, 环境和风险等;

2) 建设项目业主因素, 包括业主的管理战略、目标、动机, 业主的管理能力、经验, 业主的融资能力, 业主管理风格以及对项目管理介入的深度。

3) 承包商因素, 包括承包商的经营战略目标、动机, 企业的规模、业绩、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管理水平、管理能力和管理风格, 融资能力等。

2 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铁路建设工程因其耗资巨大、涉及面广、个性差异大、建设工期长等特点, 合同内容往往十分庞杂, 合同管理也成为一项复杂的工作, 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从目前的铁路工程建设项目合同管理情况来看, 常见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法律意识淡薄, 合同签订不规范

大型铁路建设项目经常涉及几十种专业, 上百个工种, 合同内容自然庞大复杂。因此, 客观上要求合同条款细致严密, 尽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但在实际工作中, 合同签订双方由于经验不足, 订立的合同约束条款不全、内容不明、职责不清等现象经常发生。有的甚至采用口头委托的方式下达任务, 待工作完工后再补签合同, 这样的合同既违反了法律精神, 不能保证各方的合法权益, 也不利于促进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2.2 违反平等原则, 合同双方权利义务不对等

从目前实施的建设施工合同文本看, 施工合同中绝大多数条款是由发包方制定的, 其中大多强调了承包方的义务, 对业主的制约条款偏少, 特别是对业主违约、赔偿等方面的约定不具体, 也缺少行之有效的处罚办法。这不利于施工合同的公平、公正履行, 成为施工合同执行过程中发生争议较多的一个原因。

2.3 缺乏健全的合同管理机制

一些建设项目不重视合同管理体系的建设。合同归口管理、分级管理和授权管理机制不健全, 合同管理程序不明确, 或有制度不执行, 缺少必要的审查和评估步骤, 缺乏对合同管理的有效监督和控制。

2.4 缺乏合同管理专业人才

建设合同涉及内容多, 专业面广, 合同管理人员需要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法律知识和造价管理知识等。很多建设项目管理机构中, 没有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合同, 或合同管理人员缺少培训, 将合同管理简单地视为一种事务性工作。一旦发生合同纠纷, 缺少必要的法律支援。

3 加强工程建设阶段合同管理的措施

鉴于合同管理在铁路建设项目管理中的中心地位和合同管理本身的复杂性, 在工程建设阶段加强合同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该文结合目前铁路工程建设项目合同管理的实际情况, 总结了几点关于加强合同管理的措施。

3.1 专业化和程序化合同管理

铁路工程建设项目业主在工程建设阶段应组建高素质、分层次的合同管理团队, 成立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 实行全员合同管理, 加强对合同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技术素养的培训。同时合同管理应严格遵循相应的程序:即合同评审-合同订立-合同实施计划-合同实施控制-合同终止和评价-有关知识产权的合法使用。

3.2 采用合同示范文本

合同示范文本对合同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进行陈列, 以便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参考, 它的作用是提醒合同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 更好地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 防止事后发生纠纷。由于合同示范文本内容完整, 调控齐全, 双方责权明确、平衡, 从而风险较小, 对一些不可避免的风险, 分担也比较公正合理。因此, 铁路工程建设项目中应尽量采用合同示范文本, 提高合同管理质量。

3.3 加强工程招投标阶段的合同管理

为了合理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规范铁路建设市场行为, 铁路工程建设项目均采用招投标方式。在招投标阶段, 合同管理的重点主要体现在合同通用条款和专用条款、工程量清单的编写两个方面。

3.3.1 通用条款和专用条款的编写

为规范招投标工作, 国家发改委、铁道部等九部委于2007年以第56号令发布了“《标准施工招标资格预审文件》和《标准施工招标文件》试行规定”, 对合同通用条款和专用条款进行了明确的规定。通用条款一般不做任何更改, 专用条款则是根据本地区和项目的实际情况, 在通用条款的基础上对其中的某些商务和技术条款进行修正和补充, 形成了各自“专用本”。这样, 合同专用本的编制是招投标合同管理的重点, 合同文件专用本的重点条款有:履约保证金和有效期、保险条款, 税收条款, 业主为承包人提供的设施, 支付条款的动员预付款, 材料和设备预付款、保留金、暂定金、中期支付等, 价格调整条款和索赔条款等。

3.3.2 工程量清单的编写

工程量清单编写要以铁道部发布的《铁路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指南 (土建部分) 》和《铁路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指南 (四电部分) 》为基础, 根据各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增补和删减, 这样有利于合同管理。由于设计文件中的错误直接影响工程造价, 因此在清单工程量的填写前一定要认真复核设计文件图纸的工程量, 避免因设计错误而造成工程实施过程中过大的变更量, 确保清单工程量的准确性, 从而提高合同管理的效率。

3.4 加强工程实施中的计量支付管理

工程项目计量与支付的实质是根据承包商完成的合格工程量或工作量进行合理计价并办理支付的过程, 包括计量、计价、支付等工作内容, 是业主、监理工程师、承包商共同参与完成的工作。

3.4.1 合同清单工程的计量与支付

为便于管理支付项目, 有效控制造价, 应及时建立工程支付台帐, 通过台帐, 将每期的支付数量、支付金额等及时反映出来, 并与合同数量进行对照, 从而可以进一步反映工程量完成的总体情况、总的支付金额, 并可对照合同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保证工程按质如期完成。

3.4.2 合同外工程变更造价的计量与支付

铁路工程由于施工周期长, 许多的因素均可导致工程变更, 影响到工程造价和工期, 因此, 须根据具体变更情况及合同条款中的相关规定, 明确应支付给承包人的变更费用。

3.5 处理好工程索赔

工程索赔是合同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所谓工程索赔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 合同一方因对方不履行或没有完全履行合同所设定的义务而遭受损失时, 向对方提出赔偿要求的行为。工程索赔种类繁多, 有业主违约、监理工程师行为不当、合同文件缺陷、合同变更、不可抗力事件等。合同管理人员应预测和分析导致索赔的原因和可能性, 对合同进行有力的控制, 减少索赔事件的发生。遇到确实发生索赔事件时, 应根据合同约定, 按照公平合理的原则, 及时作出决定和处理索赔。索赔时需要注意:索赔证据必须具备真实性, 同时有关联性、及时性、可靠性。索赔费用均以赔偿实际损失为原则, 一般的索赔不含利润。

3.6 重视合同后评估

合同后评估是合同管理的总结阶段, 往往不为人所重视, 其实合同后评估工作是件很重要的工作, 它是对合同好坏、管理得失的评估, 它可为下一工程项目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合同后评估工作主要是:结合合同执行情况, 对合同管理好的经验加以总结并推广, 对过时、不符合现行法律法规, 以及不严谨、容易被对方索赔的条款要加以改正。因此, 合同后评估对进一步提升合同管理水平, 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有着重要意义。

4 结 语

合同管理贯穿于铁路工程建设的全过程, 涉及到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为了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保障铁路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 必须适当健全合同管理机构, 大力提高管理人员水平, 逐步完善管理机制, 这样在铁路建设过程中才能实现“科学定标、适度从紧、强本简末, 节约投资”的建设要求, 才能在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的基础上取得最大的投资效益。

摘要:从我国铁路建设项目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和管理现状出发, 首先介绍了建设项目合同方式及类型, 结合当前国内铁路建设项目合同管理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市场运作不规范、制度不完善等问题, 从机构设置与人员管理、合同示范文本选择、招投标阶段合同管理重点、工程索赔及合同后评估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加强项目建设阶段合同管理的措施, 目的在于强调合同管理的重点难点和重要意义, 引起从事合同管理人员的重视。

关键词:合同管理,招投标,计量支付,工程索赔,后评估

参考文献

[1]中国建设监理协会.建设工程合同管理[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9.

[2]邓铁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

[3]田金信.建设项目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铁路建设项目合同管理 第2篇

随着市场竞争的越来越激烈,铁路合同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已成为一个独立的管理分支,而且各公司越来越重视,并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完善。成立独立的铁路合同计划部门和培养专业的合同管理人员,合同管理不仅仅是简单的统计。专职的铁路合同管理人员不但要掌握合同管理的基础知识,而且还要了解法律和熟悉工程的施工现场、措施、工艺等。因为只有懂得施工技术、了解合同条款以及相关法律的综合性人才,才能在施工中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好相应措施,以便能够及时挽回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1、铁路建设项目合同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探析中国铁路建设工程管理 第3篇

[关键词]铁路建设;项目管理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分布不均,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铁路长期以来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与国民经济的先行官,在我国交通运输体系中一直起骨干作用。为解决铁路建设滞后并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严重问题,加快铁路建设与发展己成为政府当务之急。

一、铁路建设的作用及铁路建设工程管理现状

1.铁路建设的作用。目前,中国铁路的发展仍然远远滞后并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国因铁路运力不足,仅1991年工农业总产值就损失约4000亿元。1993年,中国铁路春运客流总量为2000万人次,2004年达到1.4亿人次,客运总量增长7倍。许多铁路干线的运输能力均己趋向饱和甚至严重超负荷。由于运力的不足,每年春运期间为保客运,不得不大量压缩货运列车。从长远来分析,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不断推进,对铁路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提供了更大的运输需求空间。

2.铁路建设工程管理现状。就铁路建设工程来说,建设单位是铁道部,它代表国家行使铁路建设管理权限。铁道部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从全路路网建设的全局出发,规划新线建设和旧线改造,形成计划上报并组织预可研和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工作,形成报告请求建设立项。一旦立项批准即组织设计部门进行勘察设计,编制投资计划,并核定设计概算上报。根据国务院下达的投资计划层层分解控制目标,即要求设计单位在批准的额度内编制施工预算,施工和监理单位在建设中严把投资关,将建设成本层层分解,逐级控制,最终将整个项目投资控制在限定的额度内。在工程建设阶段实行全过程监控,最终向国家交出合格产品。由此可见,在铁路工程项目中,铁道部受国务院委托,管理和解决铁路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二、铁路建设工程管理问题分析

1.投资管理问题。铁路是一个具有特殊性的行业,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铁路至今是计划经济作用最强、最突出的一个部门。因长期受计划经济模式的束缚,政企不分、体制不顺、产权不明、职责不清,机制不活。铁路建设投资仍然带有浓厚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色彩。改革开放以来,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进程中,铁路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但铁路体制转轨严重滞后,传统的依靠单一渠道建设铁路的体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铁路国有资产投资主体和铁路企业经营主体不明,政企职能不分,投资活动仍然主要是政府行为,投资决策权居高不下。作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铁路局和铁路分局投资建设自主权限却非常有限。铁路建设的这种投资模式影响到工程管理的很多方面。

2.管理模式问题。铁路建设单位的工程指挥部,指挥长一般由铁路局或分局的主管领导兼任,日常工作则由常务副指挥长负责。作为一种临时机构先天不足。指挥部随工程上马而成立,临时抽调管理人员,又随工程竣工结束而撤消,在铁路定编中属于一种临时性机构。在抽调人员时,被抽调人员所在单位部门本身就很缺乏专业人员,往往难以如愿。而另一方面则是在决定指挥部的人员时往往会受到铁路内部环境的很大影响,比如指挥部成为机构改革与减员分流人员的重点安排的地方,在设置时往往机构臃肿,人员年龄偏大,管理效率不高,专业知识结构不仅合理,被抽调人员又受其原所从事工作的局限,往往有一定的专业技术,但从事建设工程管理方面的经验却很缺乏。

另一方面,指挥部的管理目前都仍未采纳ISO9000管理思想与理念。所制定的制度措施仍然侧重于对结果的控制,而对全过程、各环节的事前和事中控制则缺少应有的保证措施。相对运营管理人员,铁路建设管理人员对ISO9000的管理理念显得更为滞后,长官意志相对更浓,随意性较大,而且对工程管理都还很少形成比较规范固定的质量体系文件,事实上这种管理是难以收到良好的控制效果。

3.安全质量问题。安全质量是铁路建设工程管理的重点,也是管理的主要任务。工程质量与安全保障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体系,它涉及到设计、施工、监理等多个部门,多个环节,多个工种间的相互协调配合,哪个环节的工作没做好都可能成为工程质量与安全问题。尽管建设管理部门付出了很多的人力、物力和精力,但问题依然不少。

三、改进铁路建设工程管理的对策建议

1.深化铁路体制改革。目前铁路体制存在的一个最大问题是“政企不分,权责不明,产权不清”,说不清铁路系统哪一级管理部门是法律意义上的企业法人,哪一级管理者是法律意义上的企业法人代表。这与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经济规则很不适应。这种体制严重束缚了铁路建设工程企业的自我壮大与发展。企业要发展壮大就必须把它推向市场,就需要进行体制改革。

2.改进既有管理模式。铁路建设工程项目投资额大,建设周期长,涉及专业多,点多线长,管理跨度大。铁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已成为一项专门的学问,需要一大批专门的机构和人才`,由建设单位全部完成众多专业工程组成的复杂的铁路工程项目管理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建设单位的项目管理应当走专业化和社会化的道路,即一种“小业主,大监理”模式。由监理单位代表业主实行项目专业化管理,这将极大地提高铁路建设工程管理水平。

3.加强安全质量控制。基础设施建设是百年大计,必须坚持质量第一,尤其是铁路建设更要把好质量关。鐵路是国家运输的主要方式,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它质量的好坏关系到众多方面。由于工程质量而造成的行车事故,其人员、经济损失巨大,教训深刻。近期,建设部门出现了不少的工程质量事故,也给铁路工程建设敲响了警钟,铁路建设必须加强工程质量管理,以质量的终身负责制促使建设各方加强建设过程中质量的各个环节的管理,最大限度地杜绝质量事故,消除质量隐患。建设单位以项目法人责任制形式对工程质量负总责,设计、监理、施工各方实行相应的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

四、结语

铁路建设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性问题,而且这些问题会随着铁路建设内部与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文中所指出的问题,提出的对策难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望有关部门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就如何深化铁路建设体制改革、加快铁路建设的市场化进程与规范管理等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同时也将更有效地指导自已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刘冬冬.试论基本建设中的全过程全方位审计.铁路运输与经济,2002(4).

[2] 钟章格,刘国强.谈建设项目的全过程投资控制.工程建设与设计,2002(4).

铁路建设项目管理的强化解析 第4篇

1 我国铁路建设项目管理的主要几种模式

我国的铁路建设在近几十年中也不断跟着时代的步伐进行变革, 其项目管理模式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工程建设指挥的管理模式

由于我国的实际国情决定了铁路管理的主要模式, 集中力量办大事, 在铁路工程建设上主要依靠指挥的管理模式, 其实际是依靠政府力量, 属于政府的派出机构, 在工程建设中, 依靠指挥部首长的个人权威、行政权力、个人经验等来开展工作, 这种模式在计划经济中充分发挥了起作用, 提高了建设效率, 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 指挥管理的模式已经逐渐不能适应铁路建设项目管理的需求。

1.2 铁路局托管模式

铁路局托管是指铁路总公司将铁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委托给各地方铁路局, 即上级铁道部门对下级铁路局授予一定的权限进行项目管理, 是一种下级对上级负责管理模式。如在河南境内的铁路建设, 铁路总公司委托给郑州局进行监督管理。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铁路管辖范围内的铁路线建设, 对于跨距建设的铁路项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例如从郑州到武汉的干线, 在河南境内委托郑州局, 在湖北境内则需要委托武汉局。

1.3 铁路建设项目承包模式

该种模式主要是指将工程承包给具有铁路建设能力的单位, 由承包单位根据合同规定, 实施组织管理建设工作, 最终铁路总公司按照标准进行验收。通常, 这种模式对承包单位的素质要求较高, 目前, 由于受到管理体制和市场的影响, 这种模式在实际推广中存在一定困难。

1.4 铁路建设监理模式

铁路工程监理模式主要是有第三方单位对工程建设进行项目管理, 通常要求监理单位具有较高的综合管理素质、专业化和社会化的管理机构, 在其工作中, 工程的质量、投资、进度以及合同管理的相关业务都由其全程监控, 而施工单位只负责工程的建设、资金的筹集以及横行、纵向关系的调整。这种模式能够有效地实现项目工程建设的专业化, 克服其他模式在建设管理中的诸多弊端, 使项目建设更具科学性。

2 目前我国铁路建设项目管理的不足

我国铁路通常由铁路总公司委托铁路建设公司和地方政府共同组建法人对铁路建设项目实施管理, 铁路总公司授权地方铁路局行使建设管理职能, 通过招标选择施工单位、监理单位, 然后按照合同标准进行铁路建设项目管理。目前我国铁路建设项目管理模式与国际通行模式相比, 还存在众多不足:

2.1 责任不明确

由于项目建设的不同阶段业主所代表的身份不明确, 例如项目建设的规划由计划管理部门部署, 而设计阶段由鉴定部门进行管理, 施工阶段铁路局基建部门又派出现场指挥单位, 与第三方监理单位形成多重领导, 这样造成业主代表身份不明确, 权利责任混乱。

2.2 缺乏统一的总体建设单位

通常来讲, 对于完整的铁路项目建设过程应按照决策、实施、运营三个阶段进行, 实施阶段主要由建设管理职能发挥作用, 由统一的总体单位全面负责, 但是在实际建设过程中, 铁路建设项目管理往往缺乏统一的单位进行负责, 造成建设过程被割裂的现象。

2.3 对前期的建设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在铁路项目建设中为了保证铁路建设的质量, 往往重视后期的施工管理工作, 缺忽略了前期的设计管理工作。由于管理程度的不统一, 制约了我国铁路项目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2.4 项目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铁路建设项目管理往往需要专业的人才、专业化的机构来实施管理, 但在我国明显存在项目建设管理能力不足的现象, 甚至指挥部都是现场临时搭建的机构, 导致人员流动性较大, 人员构成不确定。此外, 我国的铁路建设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监理, 无法全面实现三大目标的控制, 工程质量的监督薄弱化。

2.5 项目建设承包模式单一

在我国, 具有垄断性的铁路项目建设基本上都是采用设计———招标———建设的模式进行承包, 由于施工工程量和投资资金都巨大, 因此很少采用其他的先进管理模式, 承包的模式单一化。

2.6 信息咨询力量薄弱, 承包商的综合能力相对较低

目前我国铁路建设的咨询服务明显不足, 与国际先进的咨询公司相去甚远, 并且承包商主要进行施工管理工作, 缺乏相应的综合管理能力, 不能适应工程总承包等先进模式的推行。

3 加强我国铁路建设项目管理的措施

受我国地理环境的限制, 铁路工程表现出了复杂性、技术性、工期长的特点, 另一方面, 在我国铁路建设很大程度上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 因此, 铁路建设项目管理也具有一定的难度, 在复杂环境中, 既要设计符合标准的铁路, 又要加强管理保证工程的质量, 同时还要控制好资金的使用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通常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强化铁路建设项目的管理:

3.1 在铁路建设项目管理中引入投资约束机制

目前, 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我国现行铁路建设的投资管理仍属于计划经济体制范畴, 除少量的合资铁路外, 我国铁路建设项目没有真正的法人, 并且铁道总公司是一个政企合一的部门, 而工程建设的指挥部是代铁道总公司行使管理职责, 并不承担投资风险。因此, 引入投资管理机制, 组间真正的法人, 明确业主之间的责任, 是强化铁建项目管理的重要途径之一。

3.2 不断提高建立单位的综合素质, 发挥监理单位真正作用

由于我国铁建监理单位发展时间短, 工作制度不够健全, 检测手段、质量控制机制都相对落后, 也容易受到行政干涉。因此, 不断提高监理单位的工作水平, 明确监理单位、项目法人、承建单位的关系, 对强化铁建项目管理有重要作用。

3.3 加强项目的设计管理

设计时铁建工程的源头, 铁路承建单位需要根据勘察公司勘测的数据, 进行可行性评估, 在可行性获得批准后, 设计出符合标准的图纸并交付施工单位进行施工。首先通过合同约束, 强化设计与施工的配合;其次, 组织专业的人才及预算合同管理人员, 严格变更设计管理, 控制预算管理, 避免造成资源浪费;最后, 建立有效的控制变更实际投资的制度, 对设计单位提出设计的实效性, 以确保项目设计的经济技术性。

3.4 整合业务流程, 分类管理铁路建设, 对项目实行信息化管理, 加强合同管理

在铁建项目管理上引进信息化、网络化, 融合铁建项目管理的各个层面、各个方面的业务, 采用模块化技术提高各个系统之间的通用性和兼容性, 以适应不同项目、不同主体的业务需求。同时对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改造, 对管理层次进行扁平化再进, 拓宽管理幅度。此外, 强化合同管理, 加强管理的规范化, 严格按照合同规定的标准进行项目管理。

4 结束语

当前我国的铁路建设正如火如荼的进行, 高铁项目也大规模的建设, 但是我们也应当清楚地看到, 铁路建设项目管理的不足, 以及其面临的严峻挑战。因此, 创新铁路建设项目管理机制, 引进先进管理模式, 加快改革步伐, 才能实现更高标准的铁路项目建设。

参考文献

[1]韩同银, 杜守继.铁路建设项目管理模式分析[J].建筑管理现代化, 2006, 4.

铁路建设项目管理的法律框架 第5篇

铁路建设项目管理的法律框架

根据铁路建设发展形势的要求,指出建立铁路建设项目管理法律框架的必要性.通过分析铁路建设项目的干系人组成及其权益要求,从实现干系人利益的角度构建出铁路建设项目管理的`法律框架,提出实现良好法律秩序的策略及建议.

作 者:周君 刘伊生 Zhou Jun Liu Yisheng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44 刊 名:铁路工程造价管理 英文刊名:RAILWAY ENGINEERING COST MANAGEMENT 年,卷(期):2005 “”(4) 分类号:F530.31 关键词:铁路建设   干系人   项目管理   法律框架  

铁路建设路基工程技术管理方法 第6篇

【关键词】铁路建设;路基工程;技术管理;方法策略

步入21世纪后,国家增加了对铁路建设的投入和支持,我国的铁路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铁路建设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铁路技术的进步,目前我国的里程数跟高铁技术在世界上都处于领先的水平,在铁路建设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铁路路基工程的技术管理质量是国内铁路运输发展的一个重点,然而目前我国在铁路路基工程的技术管理方面还存在一系列问题,这对我国铁路建设技术的发展以及未来铁路建设走出國门走向世界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因此,加强对我国铁路路基工程技术管理方法的研究与改进具有现实意义,对未来我国铁路建设走向世界,增强我国铁路项目的竞争力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加强我国铁路建设路基工程技术管理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铁路也迎来了它的重要发展时机。人们现在出行的次数远远多与以前,所以铁路的发展也深深牵动着多数游子的心。我国铁路建设的施工技术以及铁路建设路基工程的技术管理的质量,是我国铁路建设所面临的两大重要问题。但是目前,我国的铁路建设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着我国铁路建设的迅速发展。比如技术管理的专业人才较少、专业的科技设备投入不足、理念设计规划方案较少等,所以要提高我国铁路建设的水平,首先要解决我国铁路发展现在所面临的问题。而铁路的发展,又会给同行业的其他运输方式造成一定的压力,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力,这样更能推动我国运输业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铁路要提升自身竞争力,就要对自身内部进行一定的管理分析,提高铁路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招聘一些有专业素养的人,提高服务质量,这样会使大家对铁路运输方式产生一定的良好印象,亦可以增加客流量。

二、目前我国铁路建设中路基工程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铁路建设从无到有,从落后到世界领先的过程中取得了许多瞩目的成就,突破了许多的技术瓶颈,解决了许多的技术难题,但是目前在路基工程技术管理层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设计管理投入不足,咨询制度不完善。

对于铁路路基工程技术管理而言,设计是铁路工程建设的前提,它为整个铁路建设的过程提供了宏观的指导和微观的技术支撑,一旦设计存在缺陷,很容易在日后造成严重的事故。目前我国对于铁路涉及管理方面的投入还是有所欠缺,对国内工程设计缺乏严格的监管体系,导致在用人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纰漏。铁路建设前期存在地质勘探不深入、不全面,甚至是在形式上走走过场,这对后期的铁路路基工程的施工造成了严重的误导。与此同时,对于工程设计过程当中的咨询制度好有待完善,工程在前期开展的过程中遇到技术难题或施工困难的时候存在无人问,该问谁这样的困惑。

2.技术管理观念落后,缺乏创新力。

放眼整个铁路建设的大局,铁路技术在不断进步与更新,但是在铁路建设技术管理方面的观念却没有及时跟上技术进步的步伐,技术管理观念方面却因循守旧,缺乏创新力。在一些地质环境复杂的地区建设铁路更需要新的路基工程技术管理理念以及足够的创新力的支撑,往往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下就更能体现出我们在技术管理理念以及创新力方面的滞后。这种理念上的滞后将直接影响我国铁路建设中路基工程技术的进步。

三、完善我国铁路建设路基工程技术管理的方法策略

1.创新铁路路基工程技术管理的理念

如前文所述,我国目前在铁路建设工程技术管理理念方面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我国铁路路基工程技术的发展,因此要积极创新我国铁路路基工程技术理念,将新的管理模式引入到路基工程技术管理当中去。创新是科技进步和行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对于铁路建设路基工程技术管理而言也是这样,只有对路基工程技术理念进行不断创新才能保证整个铁路建设行业的不断向前发展。

2.提高铁路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态度

在运输业发展迅速的今天,光有技术是不行的。任何一切行业都离不开人们对工作人员服务的态度的评价,所以首先工作人员要提高自己的服务态度。另外,最重要的是,工作人员要有极强的相关专业方面的认识,能够处理一些方面的小问题,并能够了解一些相关原理。另外,工作人员的职责要分工明确,具体到每一个细节问题,这样才更好地提高铁路建设路基工程技术管理质量。

3.建立相应的风险预警机制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的目的在于对铁路路基工程技术管理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估,让铁路建设在可控的风险度之内进行,一方面这样可以保证铁路施工的安全有序进行,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避免以后铁路正常运行期间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

四、小结

综上所述,我国铁路建设还有着一定的提升空间。要提高我国铁路建设的水平,首先必须要有一定的建设制度,这就需要铁路局引进一些相关方面的专业性人才来共同进行探讨,共同致力于铁路建设路基工程技术管理质量。其次,要提高铁路工作人员的集体素质,提升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再次,就是要做好相应的后备措施,对铁路出现的问题予以及时修正。做好一切准备措施,我国的铁路建设发展进程就会有一定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吴祖学.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的现状与发展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5):56-58.

[2]张锦平.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业的现状浅析[J].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2009(6):97-99.

[3]魏志娟.谈建筑企业造价管理[J].山西建筑,2014,40(4):246-247.

铁路工程项目管理研究 第7篇

1 铁路工程项目的特点

铁路工程项目是最为常见也是最为典型的项目类型, 它除了一般工程项目所具有特点以外, 还具有其他特点。

1.1 工程项目共有的特点

有明确的时间限制。人们对工程项目的需求有一定的时间限制, 希望尽快实现项目的目标, 发挥项目的效应。铁路工程项目同样具有明确的时间要求。

有资金限制和经济性要求。任何工程项目都有财力的限制, 必然存在着与任务相关的 (或相匹配的) 预算。随着铁路建设市场的逐步规范, 招投标机制的逐步健全, 施工单位承担的任务都是通过投标竞争得来的。报价预算就是所承担项目的资金限制。在报价预算之内, 承建单位还要设法使得项目效益最大化, 这是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一次性特点。任何工程项目作为总体来说是一次性的、不重复的。铁路工程项目同样具有一个独立的管理过程, 项目的计划、组织、控制都是一次性的特殊的组织和法律条件。由于社会化大生产和专业分工, 铁路工程项目不是一家或一个部门能完成的, 参与建设的施工单位分线上、线下、电力、通信信号、给排水、铺轨架桥、站后等施工单位, 要保证项目有秩序、按计划实施, 必须建立严密的项目组织指挥协调机构。项目参加单位之间主要靠经济合同作为纽带, 同时以经济合同作为分配工作, 分配经济责权的依据;而项目参加单位之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协调就通过合同和项目的业务工作条例实现。

铁路项目运用与建设相关的法律条件, 例如:经济合同法、招投标法、环境保护法、铁路法、税法等。

复杂性和系统性。铁路工程项目和现代许多工程项目一样越来越具有:项目规模大、范围广、投资大, 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要求。科技含量越来越高, 技术复杂, 由许多专业组成, 多个单位共同协作的活动构成。

1.2 铁路工程项目所特有的特点

单位工程多, 线路长, 受环境影晌大。铁路工程的一个项目经理部所承担的施工里程少则几公里, 多则几十公里。有大小不等的单位工程连接成一个整体, 遇到的水文、地质、地形、地貌会千差万别;对每个点情况认识和了解不透, 往往就会造成工作中的被动。

业主的部份职能的转嫁。由于新线铁路经过的地区多、线长、业主的管理跨度很大, 将部分管理职能转嫁给施工单位。一般工程项目中由业主负责的征地拆迁、“三电”拆迁, 管线、水系、道路改移等其他工作都转嫁给了施工单位。一些和当地政府及其职能需经协调的事情也委托给施工单位。业主部分日常管理职能, 施工单位在开工前和施工过程当中必须解决和处理好上述工作。否则项目的施工就不能正常的展。社会接触面广、干扰因素多。新线铁路施工要和地方的许多部门、政府、村民发生经济关系:如土地部门、水利部门、林业部门、环保部门、矿产资源部门、公安消防部门, 以及沿线经过的乡、镇一级政府、企业、村民。施工单位要投入很大一部分精力协调与这些部门和人员的关系。这方面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项目的进度、成本和经济效益。

2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具体作法

2.1 责权明确、奖惩分明

工程项目管理中, 教育项目参与者把标准变为自觉行动的同时, 要实行责权明确、工效挂钩、多劳多利的利益分配制度, 即严格按标准办事, 奖惩严明。项目全体成员逐级划分“责任制”, 进一步明确责、权、利, 使之与施工生产的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 形成一个互相督促、互相监控、共同运行的机制, 使生产力要素的配置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 充分发挥整体效能。

2.2 强化质量、安全、工期管理

质量、安全、工期与效益成正比关系, 三者缺一不可。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是信誉的来源, 在施工过程中, 要严格执行质量标准, 规范质量行为, 建立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 以工作质量保工序质量, 以工序质量保工保质量。“质量就是市场, 安全才有效益”。当前, 在铁路生产系统内, 将安全施工生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施工中如果出现重大安全问题, 往往是一票否决, 企业将失去进人铁路基建市场参与招投标的资格, 施工资职也要相应降低。因此, 安全施工生产直接影到企业的信誉、经济效益和企业的发展。所以, 项目经理要把安全管理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同时, 要强化工期控制, 加快施工进度, 按期或提前完工, 履行对精度合同的承诺, 这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重要途径。施工中要按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根据具体情况, 及时调整计划, 充分利用时间和现有的条件, 保证计划工期的顺利实现。

2.3 严格合同管理

完善工程项目承包责任制工程项目承包责任制是项目组织和职工在责任、权力、利益方面对施工企业的总承包, 是一种用契约的形式确定施工企业与工程项目之间、项目组织上下之间与项目组织内部的责权利关系, 从法规上落实各级和各部门的经济责任。为正确处理国家、施工企业、项目承包经营者和职工四者的利益关系, 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创造条件。虽说是企业内部承包合同, 也同样要对投资、工期、消耗、安全、质量、效益等方面均要在合同内明确具体的标准, 层层包, 项项包, 认真考核, 按时兑现奖惩, 使每一层承包人都有压力感、紧迫感、危机感, 确保项目承包合同的严肃性。

2.4 开发并应用新技术

西平铁路建设管理实践 第8篇

关键词:西平铁路,标准化管理,过程控制

西平铁路为国铁I级干线, 线路全长266km, 途径陕、甘两省3市10个县区。全线隧道、路基大部分位于湿陷性黄土、砂岩、页岩等不良地质区段, 个别隧道位于煤层上方, 桥梁工程与银武高速和312国道交错, 上跨、下穿公路和各种管线910处, 施工难度大, 安全风险高。为此, 以建设标准化管理为抓手, 紧盯关键, 落实责任, 保证了西平铁路施工质量安全稳定及按期开通。

1 坚持高标定位, 落实建设标准化管理

紧紧围绕建设安全线、生态线、精品线的目标, 认真落实建设单位的主体责任, 高标定位, 规范管理, 保证了各项施工有序开展。

1.1 健全工作机制

在路局指导和支持下, 借鉴外局项目管理机构的成功经验, 健全机构, 充实人员, 完善制度, 全面提升建设管理能力。针对西平铁路建设安全风险高的实际, 以防范施工安全风险为核心, 制定了34项管理制度, 编制了应对复杂地质、突发应急事件和重难点工程监控等8个专项预案, 形成了《西平铁路安全质量检查工作指南》, 为施工安全质量提供了制度保障。

1.2 深化标准化管理

以标准化管理为抓手, 扎实推行工厂化、机械化、专业化和信息化建设。指导各参建单位细化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将标准化管理渗透到质量、安全管理各个层面。组织对全线14个项目部、3个监理站进行达标验收, 一次验收合格的单位颁发奖牌、给予奖励;未达标单位组织帮教, 限期整改, 并与风险抵押金和信用评价挂钩, 有效调动了施工单位的积极性。

1.3 优化施工组织

按照“统筹安排、科学组织, 重点先行、有序推进”的原则, 妥善处理安全、质量、进度的关系。以铺架为主线, 紧盯控制性工程进度, 超前谋划, 抓早赶前, 动态优化施组方案, 保证了施工进度。制定样板示范工程管理实施细则, 在单体工程大面积开工前率先打造一个“标准示范工程”, 通过样板引路, 规范施工流程, 确保了工艺工法和设备、人员配置的科学合理。同时, 围绕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瓦斯隧道施工安全监控、钢桁架混凝土组合结构桥梁施工等9个项目, 与兰州交大、中南大学等高校开展合作, 联合攻关, 保证了施工安全高效推进。

2 紧盯安全质量关键, 严格施工过程控制

始终把施工安全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超前组织安全风险评估, 紧盯质量安全关键, 全面加强过程控制, 确保了建设施工安全质量稳定。

2.1 紧盯施工源头

开工前, 邀请路内外隧道、桥梁、地质方面的专家, 对全线工程进行安全风险评估, 梳理了5大高风险源。针对13座重难点隧道、30座公铁立交跨越、25座高墩大跨桥梁、2处既有线站改和铺轨架梁施工, 细化了57项施工安全防控措施。同时, 严格落实干部“五定三率”考核和“十五三”对规检查制度, 加强现场检查, 认真组织对规, 营造了按规范管理、按标准施工的良好氛围。

2.2 紧盯隧道施工

把地质预报和围岩量测纳入工序管理, 增加高风险隧道超前水平钻孔、红外线探水、TSP探测, 提前预知围岩地质的变化情况。严格隧道安全步长控制, 建立隧道安全步长动态图, 发现超标立即停工, 共纠正违规超标25次, 杜绝了隧道安全事故。紧盯围岩级别的判识, 动态调整初期支护参数, 落实监理对隐蔽工程的检查责任。加强火工品和防火用电安全管理, 规范隧道消防、用电作业标准, 实行“一库一警”制度, 卡控火工品的领取、使用、退库等各个环节。通过以上措施, 隧道施工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得到了部、局检查组的充分肯定, 全线24座隧道全部安全顺利贯通。

2.3 紧盯桥梁施工

邀请专家对高墩大跨和公铁立交桥梁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将公铁立交防护方案及时向地方交管部门送审, 提高方案可行性和施工安全性。对高墩、大跨桥脚手架移动模架梁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 委托第三方换手检算。对技术复杂跨度108m的田家窑2号四线桥、国内首次采用的80m钢砼组合桁梁等桥梁, 委托兰州交大、重庆大学等高校专家进行施工监控, 提高施工安全系数。

2.4 紧盯既有线施工

对既有线施工, 由工程部牵头, 组织相关部室对施工日计划进行施工技术交底, 确保盯控人员清楚施工内容和卡控要点。点前组织施工、监理及设备管理单位进行现场核对, 做到分工明确、措施到位。由班子成员、相关部室负责人和主管工程师到场全过程盯控, 紧盯点前审核交底关、点内过程控制关、点毕列车放行提速关。对邻近既有线施工, 按规定设置物理隔离, 对路基帮宽、涵洞接长采取硬隔离防护措施, 大型机械施工采取“一机两人”全程盯控, 并对挖方地段采取环形探沟进行挖探, 将光电缆探明防护后方准开工, 有效杜绝了挖断电缆问题发生。茂陵、平凉南站改自开工以来, 共开展I、II、III级施工300余次, 未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

2.5 紧盯铺架施工

严格执行铺架设备检修保养制度, 严把进场验收关, 确保铺架设备状态良好。对架桥机走行径路的限界严格检查, 认真落实铺架规程, 保证了铺架作业安全。同时动态优化调整装梁、运梁、架梁等各环节时间, 确保了铺架按期完成。

3 强化责任落实, 确保工程安全高效推进

我们以严格管理为主线, 落实包保责任, 加强监督检查, 严肃问责追究, 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一是严格落实责任。推行管段包干负责制, 对高风险隧道、特殊结构桥梁等重点工程实行领导包保, 按照“管生产必管安全”的原则, 要求主管工程师分段负责安全质量卡控。打破部室界限, 实行一体化管理, 保证生产、安质无缝对接, 形成工作合力。二是严格监督检查。实行分级检查制度, 细化检查内容和检查方法, 做到定人、定期、定岗、定点、定责。推行首检负责制, 由问题发现人对各类问题一盯到底, 实现闭环管理。建立月度分析、评价、考核和通报制度, 做到检查有记录、分析有数据、整改有措施、责任可追溯。三是严格考核问责。用好风险抵押金和信用评价制度, 对检查发现问题按照“红、橙、黄”等级, 评估预警、挂牌督办。自开工以来, 共发现安全质量问题802件, 下发整改通知书206份, 清退施工单位不合格管理人员15名、不合格监理人员13名, 促进了施工、监理单位履行投标承诺, 兑现合同约定。

4 结束语

西平铁路于2008年12月底开工, 2013年12月底建成通车, 建设期间未发生一起安全质量事故。正是因为高标定位, 落实建设标准化管理, 紧盯安全质量关键, 严格施工过程控制, 强化责任落实, 保证了西平铁路施工质量安全稳定及按期开通。

参考文献

[1]卢春房.铁路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13.

[2]卢春房.京沪高速铁路建设管理创新与实践[J].铁道工程学报, 2014, (9) :1~7.

[3]钱桂枫.沪杭高速铁路建设管理体会.铁道标准设计[J].2011, (6) :5~10.

浅谈铁路工程项目管理 第9篇

施工企业的主体是由众多的工程项目单元组成, 工程项目是施工企业生产力要素的集结地是企业管理水平的体现和来源, 直接维系和制约着企业的发展。施工企业只有把管理的基点放在工程项目管理和监督上, 为实现工程项目的合同目标, 不断提高工程项目管理和监督水平, 才能达到最终提高企业综合经济效益的目的, 求得施工企业全方位的社会信誉, 从而获得更为广阔的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的空间。当然要达到这一目的, 就需要从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和特点、工程项目施工的管理体系、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具体做法、加强对项目经理的管理和监督等方面人手, 对工程项目管理和监督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1 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和特点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这门科学, 是随着世界各国的一些大型和超大型工程的兴起, 在本世纪60年代以后, 才在西方国家开始出现的。而对于施工企业, 工程项目管理的研究内容是如何以高效益地实现项目目的, 以项目经理负责为核心, 以项目领导班子为基础, 依靠全体施工人员, 对项目按照其内在逻辑规律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 以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组织高效益的施工, 使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合理配置、保证施工生产的均衡性和连续性, 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手段, 以实现项目目标, 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综合效益。一个工程项目是由人、技术、资源、空间和信息等诸多要素组成的, 而这些要素具有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四个方面的特征, 是一种相互结合的立体多维的关系, 这就说明工程项目是具有系统性的, 工程项目管理是具有系统管理特点的。把工程项目作为一个系统, 利用管理和特殊手段, 使用权施工过程中各项工作之间、各生产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正常化。按照工程项目的客观规律, 保证各要素的良性运行, 使得工程项目的各项工作达到目标明确、责任落实、管理通畅的要求, 从而实现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综合效益, 促进整体优化的目的。

2 工程项目管理的施工系统

工程项目管理的施工系统包括技术、经济、社会三个分系统, 这三个分系统是工程项目系统的三个不同的侧面, 三者密切相关, 相辅相成。

2.1 技术系统三个系统中技术系统是核心。

施工活动首先是技术性活动。工程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要向业主交付合符要求的优质的工程产品。因此, 确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是技术系统的重要内容。从施工开始到竣工验交全过程都离不开技术管理工作。只有加强技术资料管理、现场测设、工艺管理、标准化现场管理, 以及工程试验管理, 使技术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才能生产出优质合格的产品。

2.2 经济系统经济系统是与技术系统相伴随而发生的, 是一个投入和产出的系统。

工程施工是一种生产活动, 更是一种经济活动, 是人力、材料、设备、资金的投入。因此, 这就需要对投入的量有准确的把握, 投入太多会造成浪费, 不足又会影响工程进度或施工质量, 甚至完不成任务, 造成经济损失。现在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 造成很多工程项目都低价中标, 如不加强经济系统的管理, 不精打细算, 不作好技术经济比较, 就很难保证项目管理的效益目标的实现。因此, 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要进行投入产出分析、搞好责任成本管理, 对所有资源要素按时间节奏进行动态优化组合, 保证以最低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2.3 社会系统工程项目的经济系统、技术系统都是由人来操作的, 必然产生人与人的关系, 即工程项目的社会系统。

人是系统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 但又是最复杂最具弹性的因素。所有的管理, 人是第一因素, 项目领导要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 加强班组建设, 充分凋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 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抓好人的管理;同时, 要直辖市好上下、内外的各种关系, 解决好当地民族、宗教与地方利益问题, 这也是顺利实现项目目标的重要条件之一。

3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具体作法

3.1 责权明确、奖惩分明工程项目管理中, 教育项目参与者把

标准变为自觉行动的同时, 要实行责权明确、工效挂钩、多劳多利的利益分配制度, 即严格按标准办事, 奖惩严明。项目全体成员逐级划分“责任田”, 进一步明确责、权、利, 使之与施工生产的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 形成一个互相督促、互相监控、共同运行的机制, 使生产力要素的配置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 充分发挥整体效能。

3.2 强化质量、安全、工期管理质量、安全、工期与效益成正比关系, 三者缺一不可。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是信誉的来源, 在施工过程中, 要严格执行质量标准, 规范质量行为, 建立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 以工作质量保工序质量, 以工序质量保工保质量。“质量就是市场, 安全才有效益”。当前, 在铁路生产系统内, 将安全施工生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施工中如果出现重大安全问题, 往往是一票否决, 企业将失去进人铁路基建市场参与招投标的资格, 施工资职也要相应降低。因此, 安全施工生产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信誉、经济效益和企业的发展。所以, 项目经理要把安全管理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同时, 要强化工期控制, 加快施工进度, 按期或提前完工, 履行对精度合同的承诺, 这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重要途径。施工中要按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根据具体情况, 及时调整计划, 充分利用时间和现有的条件, 保证计划工期的顺利实现。

3.3 严格合同管理。

完善工程项目承包责任制工程项目承包责任制是项目组织和职工在责任、权力、利益方面对施工企业的总承包, 是一种用契约的形式确定施工企业与工程项目之间、项目组织上下之间与项目组织内部的责权利关系, 从法规上落实各级和各部门的经济责任。为正确处理国家、施工企业、项目承包经营者和职工四者的利益关系, 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创造条件。虽说是企业内部承包合同, 也同样要对投资、工期、消耗、安全、质量、效益等方面均要在合同内明确具体的标准, 层层包, 项项包, 认真考核, 按时兑现奖惩, 使每一层承包人都有压力感、紧迫感、危机感, 确保项目承包合同的严肃性。

3.4 加强责任成本管理。

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效益责任成本管理, 就是把成本费用划分成若干责任中心, 根据规定的定额、取费标准、现行市场价格, 编制责任成本预算, 确保成本管理目标, 与责任者签订责任成本合同, 依据责任成本合同进行管理控制, 实行节奖超罚, 并落实成本管理责任制的过程。责任成本管理在项目管理中是合同参加的, 是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和全方位的, 设立责任成本管理机构, 制订责任成本管理办法, 对施工中的各个环节都进行费用包干, 责任到人, 实行成本一票否决, 杜绝亏损项目, 保证企业财务安全, 最大限度地挖掘潜力, 降低成本提高项目管理效益, 从而达到全面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同时, 在具体核算形式上, 应采取项目管理层与施工企业劳资、财务层双项核算体系, 即项目经理部全面负责项目成核算, 这样既能保证项目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又能使施工企业全面掌握项目的经营效果。不少项目管理者为了粉饰业绩, 掩盖成本, 经常修改成本数据粉饰财务报表。这种做法不仅使企业无法获得准确的成本资料进行管理, 而且会破坏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同时, 也使企业决策者对成本管理较好、经济效益有所提高的项目经营者缺乏有效的监督、激励机制, 无法调动管理者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3.5 采用现代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传统的成本管理只是被动地计划、记账、算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成本管理不能局限于产品的生产过程, 而应将视野向前延伸到产品的市场需求分析、相关技术的发展态势分析以及产品的设计;向后延伸到顾客的使用、维修及处置。按照成本全程管理的要求, 会涉及到产品的信息来源成本、技术成本、后勤成本、生产成本、库存成本、销售成本, 以及对顾客的维修成本、处置成本等成本范畴。对所有这些成本内容都应运用严格、细致的科学手段进行管理。

3.6 开展成本分析与成本考核这一环节可以说在成本管理框

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为没有这一环节, 就无从谈起成本管理的主观能动性, 也就无法行其他管理的实施。怎样开展成本分析与成本考核, 在各企业也是干差万别, 但总的来说是怎样将责、权、利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成本分析与成本考核是为了为更好地加强成本管理, 开展成本分析与成本考核有利于正确判断和评价各责任单位执行成本责任预算的好坏;有利于各责任单位规划和控制未来经济活动;有利于进一步明确经济责任, 调动企业内部的一切积极因素, 也有利于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成本分析与考核工作由厂财务部门和企管部门来共同完成。

3.7 开发并应用新技术。

实现成本新突破技术开发应用, 是提高设备效率、优化工艺和优化操作的重要手段, 也是化解各种制约、消除节能降耗“瓶颈”、挖潜增效、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因此, 一方面企业可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 选择一些影响重大的项目进行重点管理, 分解目标、责任到人, 组织技术攻关, 力争取得实质性突破。另一方面积极开发现代化成本控制系统, 实施生产成本的全天候监控, 实现节能降耗和信息流的科学管理, 为及时、准确地进行成本预测、决策和核算, 为有效地实施成本控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市场经济的今天, 经济环境发生了剧变, 信息技术的发展, 方面给企业提供了更好的成本控制手段, 另一方面, 使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同时, 市场需求瞬息万变, 竞争异常激烈, 成本优势的取得对于一个企业的生存至关重要。而成本优势的取得绝对不限于成本本身, 应从管理的高度去挖掘成本降低和获取效益的潜力。在我国, 对成本控制的研究和应用更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企业管理者要及时转变传统狭隘的成本观念, 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 充分运用现代的先进成本管理方法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摘要:施工企业只有把管理的基点放在工程项目的管理和监督上, 为实现工程项目的合同目标, 不断提高工程项目管理和监督水平, 才能达到最终提高企业综合经济效益的目的, 求得施工企业全方位的社会信誉, 从而获得更为广阔的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的空间。

关键词: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管理

参考文献

[1]刘斌红.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宏观视角[M].长沙:中华会计网校.2004.

[2]乐艳芬.成本会计[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3]曹海虹, 王洋.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弊端及成因[EB/OL].http://arti.ele.hbdx.corn.cn/class.asp.class—id=3/, 2004—12—22.

[4]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财务成本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5]郭建晖.中国陶瓷经济发展研究[EB/OL].http://www.csio2.net/book/jdzcerjfy//.2004—08—23.

[6]杨红玉.“对工程项目管理的再认识”.浙江万邦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时代经贸.2907年3月第5卷.总第60期.

[7]陈胜群.企业成本管理[M].

[8]战略[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0.

[9]颉茂华.“现代市场经济的成本控制新理念”[J].财会月刊.2002 (6) .

[10]陈洁.试论企业全面成本管理[J].上海财税.2001 (1) .

浅谈铁路工程项目管理 第10篇

1 铁路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工程项目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 执行能力差。

项目执行力是衡量施工企业运行效率的重要指标, 当前一些铁路工程项目的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执行力差。一是一些规章制度制定之后, 仅仅作为应付检查的材料, 在实际的工程项目管理中基本不执行或执行时大打折扣, 有些工程的项目经理独揽大权, 严重制约了规章制度的指导性和权威性;二是工程项目的责任体系不健全, 部门权责不清、考评不科学细致、奖惩制度走形式, 导致工程项目的管理者在执行一些规章制度和决策时没有积极性, 大大降低了项目管理的执行力度;三是对施工企业出台的重要文件和决策, 管理人员存在走过场、轻落实的现象, 最终真正落到实处执行的很少, 根本无法实现企业决策者的初衷。

1.2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不全面。

在铁路工程项目管理中, 成本管理和控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直接影响着施工企业最终的工程效益。但一些铁路项目中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方法落后, 不全面, 严重影响了最终经济效益的获得。如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只注重了材料费、人工费、现场管理费和机械费等, 而缺乏对施工生产全程的成本管理, 造成非制造成本直线上升, 超支严重。

1.3 安全质量监控不严, 存在各类隐患。

安全质量问题是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生死存亡的关键问题, 而铁路工程项目的施工环境决定着安全问题的重要性。而很多铁路工程在安全质量问题上存在管理不严的现象, 一是不够重视, 存在侥幸心里, 虽然有各项安全质量的规章制度, 但其实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总认为事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流于形式, 工作不细, 不能真正解决现场存在的安全问题;二是施工企业只注重眼前利益, 盲目抓效益赶进度, 甚至一些项目违章指挥、违规操作、偷工减料、野蛮施工等, 存在各类安全隐患。

2 铁路工程项目管理的有效措施

2.1 健全工程项目责任体系, 提升项目执行力。

提高项目执行力, 责任体系是关键。施工企业首先要明确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职责, 包括施工进度、安全质量、成本控制等各个方面;其次还要加强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问责管理, 坚决撤换和调整那些迁就应付、敷衍塞责、不想干成事、只想做好人的项目管理人员, 要用灵活的奖惩机制提升执行力;三是要增强工程项目管理的透明度, 发挥广大职工的民主监督作用, 切实提高项目管理人员落实上级决策和规章制度的主观能动性。

2.2 抓好工程质量, 严格督查。

工程质量是施工企业的生命, 也是施工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保证。在铁路工程质量监控方面, 企业领导要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 在整个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 必须始终做到严管理、严要求、严监督。一是要提高工程质量的标准, 采用优质原材料, 严格执行见证取样, 确保进场原材料能够满足工程要求;二是施工企业为了加强对施工过程和质量的监控管理, 可以成立专门的质量监督小组, 长期在沿线检查巡视, 发现质量问题及时妥善处理, 为加强工程质量增加一道保障;三是在铁路施工的过程中, 要求下属施工单位必须实行“零缺陷”质量管理, 尤其是重点部位、重要设备、重点环节及人员的控制方面, 多个层次强化工程质量控制。

2.3 加强铁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

铁路施工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必须不断提高和完善项目成本管理和控制, 强化各项管理工作, 健全成本管理与控制的责任制, 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 才能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工程项目是铁路施工企业利润的源头, 经济利益是工程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当今社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铁路工程企业往往采用“低标中标”的方式投中工程项目, 这种方式的中标工程, 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在工程成本管理上科学合理, 有效控制。铁路工程项目的成本通常包括材料费、人工费和机械使用费等, 这三方面成本的管理与控制必须要严格把关, 但除此之外的其他费用也要做好管理和控制, 否则成本管理难以达到最佳效果。

2.4 严格安全质量监控, 实行事故责任追究。

铁路工程各项目必须牢固树立安全质量是生命的观念, 建立健全安全质量保证体系, 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一要把项目主要负责人的职务任免、薪金收入与安全质量事故挂钩, 强化主要领导的安全质量意识, 避免麻木不仁和心存侥幸的行为;二要严格执行奖惩制度, 建立安全质量岗位责任制, 制定出符合各岗位特点的奖罚措施, 并进行严格考核, 对出现的隐患、问题和事故明确问责和处罚, 绝不姑息;三要按照需要配齐安全质量管理人员, 确保施工现场得到有效安全质量监控;四要特别注重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和监控, 尤其是关键过程、重点部位必须有专人全天候负责监督, 及时处理各类突发情况和紧急情况, 还有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安全质量隐患大排查, 努力把安全质量隐患扼杀在摇篮里;五要搞好安全风险分级监控管理, 对高桥、深坑、隧道、大型模架、既有线等高风险的工程要加强安全质量监控;六要加强各岗位工人的教育培训, 对新上岗的工人必须要进行技能考核和安全教育, 明确告知岗位隐患和应对措施, 熟练操作技能, 绝不能马虎过关、敷衍了事。

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铁路工程作为竞争激烈的行业, 必将会迎来机遇和风险, 我国铁路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在不断积极改进项目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基础上创新发展, 努力探索融合国际惯例、适合中国国情的铁路工程项目管理的新模式和新经验, 勇于探索、充实提高、坚持创新, 只有这样才能壮大发展。

参考文献

关于铁路工程项目物资管理的探讨 第11篇

关键词:铁路工程;物资管理研究

一、铁路工程物资管理的核心理念

1.功用与范围。铁路工程物资管理功用基本涵盖如下内容:防止物资的损失;协助施工作业的正常进行;避免超量存货积压资金;加强呆废料处理;避免停工待料;实际储存及账面数量清查容易(这为清查物资减少差异最有效方法);提高保管及收发效率。

从铁路工程物资管理的范围来看,物资管理业务从计划预算开始,至结账报销为止应订立作业章程,以便管理。这种管理又可分为“物资管理政策”及“物资业务执行”两方面。一是物资管理政策,其涵盖如下内容:物资管理计划的选定;国外采购计划的研究;仓库存料最低存量的决定;物资采购资金的预备与使用计划;一次采购或分批采购政策的决定;公证制度及物资试验方案;统一物资名称及分类编号制度的建立;安全防弊及考核制度的研究及实施;物资的标准化及规格的制订。二是物资业务执行,其涵盖如下内容:编列预算;库存量的控制;询价及按购调查;验收;物资储存及维护;分类编号的实施;领科、发料;提科及迟送;盘存;呆废料的处理;物资账登录。

2.规范及标准。就物资规范而言,也就是对于工程所使用的各项物资就某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尺寸大小及各种特征予以明确详实的规定。其功用乃是作为物资采购的准绳,并可使验收工作明确并有所依据,凡合于规范要求者,予以验收,不合者则予退换。物资的规范内容应包括: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尺寸大小及允许公差;检验方法;物资样式;其他。

物资标准是将各种相同种类的物资划分为一类的指导原则,将同种类物资规范予以划分为一类的行为称为物资的标准化。物资规范可以参考以下规范制订:中国国家标准;美国标准协会标准;日本工业标准;英国标准;德国工业标准;美国材料试验协会标准等。

二、铁路物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1 专业物资管理人员数量不足,素质偏低。随着企业规模的急剧扩张,物资管理人员的增加速度严重滞后,有些企业为了解决物资管理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只能降低用人标准,将一些非专业人员安排在物资管理岗位,根本做不到标准化、精细化管理。

2 对市场信息反应迟钝。大型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遍布全国各地,大部分项目地处偏远,信息不畅,而物资市场价格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价格波动频繁。由于项目部物资采购人员不能及时掌握市场行情的变化,在进行物资采购时处于被动地位,使物资采购工作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从而加大了采购成本。

3 部门之间缺乏协作与指导。项目物资成本控制仅仅依靠一个物资部门很难实现,需要各部门的相互配合、协作和指导,以实现总量控制、减少浪费。

4 现场的监管力度不足,从而造成现场物资存在丢失现象、施工操作不规范以及缺乏回收再利用的意识,给企业造成很大浪费。

5 对项目物资管理工作的考核和奖罚措施不够健全。

三、加强铁路工程项目物资管理的几点建议

1.加大物资管理人才培养力度,切实提升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业务水平

在施工企业中,想要顺利出色的完成施工任务,仍需要物资部门的良好配合,所以企业应积极主动对物资管理人员进行在职培训,使物资管理人员主动接受新理念新思路,加强自身学习提高素质和自身能力,对物资管理工作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责任感,能够坚持物资管理原则,对违反物资管理办法的行为坚决抵制。此外物资管理人员还应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对价格的变化提前做出反应,物资采购要做到好中选优、优中选廉。同时,物资管理人员要不断适应新的环境下新技术的要求和先进的管理办法,物资管理人员应主动接受现代信息化理念,不断完善自身业务素质,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做好施工现场物资管理工作。

2.加强对物资采购计划的管理,从源头上控制物资成本

在物资管理过程中,采购计划管理是重要一环,是采购施工所需物资的根本依据和基础。在施工初期,物资部门要尽早介入,编制预算时尽可能配合技术部门、成本部门,详细列清施工过程中所需物资,并根据实际情况对物资进行分类,排摆时间,结合库存适时适当的开展物资采购、进场工作。对于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紧急用料情况,做好提前安排,采购过程中降低材料价格远比生产过程中降低材料消耗容易得多。采购人员要在充分了解市场信息的基础上对供应商的经营范围、进货渠道、供货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保证所购物资质优价廉,对采购过程中发生的不利因素,要事先明确责任,把握主动权。  3.加大施工现场物资管理力度,建立健全现场物资人员的奖罚机制

上级单位要加强对现场物资库存的核算检查,对各种材料都应定期进行明细核算,每笔账务处理都要有完整的进出库单据,按月定期盘点,做到帐物相符。在施工过程中,物资管理人员应对施工现场进行统筹安排,对容易扭曲变形的物资堆放场地需夯实,平整垫好;对易腐蚀变质的物资应进行妥善保管,避免二次挪动造成额外支出。上级相关部门应定期去现场开展检查评比工作,监督指导现场物资的管理工作。

四、铁路建设工程物资各分类成本分析

1、部管甲供物资管理。部管甲供物资全路集中大批量的采购招标形式,决定了这类物资通过招标一般能够获得一个公允的市场价格,对项目成本控制有利。从施工成本角度讲,甲供物资不管招标采购价格如何,结算期均以实际采购价格与数量的总费用进行调差,承包商也不需承担该部分材料价格浮动带来的风险。

2、自购物资管理。甲控物资实行合格供应商名录管理,各项目建设单位按照规定程序自行立,报部核备后使用,但在实际管理中存在目录企业偏少或同类材料企业数目过少,或整体生产供应能力与项目需求不匹配,部分项目还存在生产企业覆盖区域范围过小,使得招标中批量采购优势不能充分发挥,缺乏竞争性,材料采购成本偏高。目录中企业数目过少,往往也会造成达不到开标要求或流标,导致招标延误而影响施工工期,同时提高了管理成本。另外出于产能限制,往往在施工用料高峰,这些企业不能提供足够的物资,严重制约工程进度。为应对这一问题,往往紧急增补合格供应商名录,跨地区引入一些供应商,解决本地区供应能力瓶颈和采购价格偏高问题。

结语

通过加强对铁路工程项目的物资管理,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优化公司的资源配置,积极采取新的物资管理机制,通过少量的投入,获得最低的成本消耗,形成最佳的物资管理理念,提高公司的管理效益和盈利水平,增强公司的竞争实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曹敏.合武铁路湖北段隧道工程施工设计对策分析[J]科技信息.2012(05)

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物资管理工作探讨 第12篇

1 新时期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物资管理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中国铁路迎来了高速发展期,在铁路施工建设费用中,工程材料费占总投资额的70%~80%,物资质量、价格及合理应用程度直接影响铁路工程的盈亏。物资质量与工程质量联系紧密,因此加强铁路建设的物资管理工作,是提高工程质量的前提和保障。铁路施工企业虽己逐渐认识物资管理的重要性,但具体管理工作仍然存在诸多问题:(1)物资采购通常采取事后把关的方式,很少参与到供应商的生产组织过程中,采购效率低下,物资积压、存货周转率低和资金占用量大、截留挪用货款等情况频发。(2)铁路工程项目管理层对物资管理缺乏重视,重点放在订货供应,工地材料消耗定额管理、现场位置管理制度不完善,随意性很大。对物资计划的管理缺乏科学性,储备不合理,特别是轨料、钢材、水泥等主要物资的计划安排不周,存在积压过多或是停工待料状况。(3)物资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物资管理的新要求。

2 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物资管理措施

2.1 提高物资管理意识,加强信息化建设

加强铁路项目工程物资采购管理,首先应促进物资管理人员的意识转变,提高管理意识,管理人员应加强学习,全面掌握新时代背景下铁路项目工程物资管理工作方法,创新工作理念和方法,不断探索研究适合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物资管理的新体制。其次,加强对物资市场的调查和分析研究,通过对物资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激励考核等方式提高物资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另外加强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加强铁路建设项目各参建方的联系和互动性,重点加强资源网、价格网和物资储备库存网的建设,并与其他信息系统合作,促进信息共享以及数据交换,实现采购、供应一体化和网络化。

2.2 物资管理人员的配备

物资部工作人员应强化物资管理意识,不断提升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自觉做好物资管理的工作,严格控制好材料质量,材料员在实际工程中可以经常下基层,与基层的技术员沟通交流,详细了解和掌握用料情况,并及时做好物资需求分析,对每一笔在库物资的到货周期和消耗做好心中有数,促进库存结构合理化,针对重要的工作计划进行必要跟踪和记录。在物资的把关验收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对需要资证的物资要核实清楚;严把质量关,做好验收记录;入库物资管理要严格按照物资的保管保养手册要求堆码摆放;实行动态盘点工作,随时了解在库物资状态。

2.3 物资采购管理

铁路建设物资设备种类繁多、数量庞大,且供应时间较长,鉴于这种情况在物资采购时,应重视合同的重要作用,认真拟定合同,对有关的尺寸规格和技术进行明确体现,合同拟定好后必须经过严密审核,按规定程序与物资供应单位签订合同。同时应加强招标采购行为的规范性,遵循公开、公正和公平的原则,对采购主体的行为进行规范,优化采购流程,合理设计采购管理设计方案,改进物资采购分类,依据物资属性、物资在施工生产中的作用以及与生产的密切程度等因素,根据不同类型的物资选取不同的采购策略和流程。同时进一步加强物资计划管理和物资消耗定额管理,在选择供应商时要坚持贯彻源头厂家优先原则,没有源头厂家的总代理商优先原则、质量保证下的价格优先原则,与供应商采取优化合作、长期合作策略,形成平稳供货和持续改善物料质量及服务。

2.4 物资供应管理

在铁路工程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物资供应管理直接关系工程建设的施工进度,因此有必要采取各种措施应对各种突发或是紧急需求下的物资供应工作。在物资供给方面,要分清缓急主次,加强对重点物资的管理力度,即对用量大、消耗集中、供应不便、有可能影响工程进度的物资加强管理,如新钢轨、轨枕和道碴等,加强沟通和协调,确保材料供应商按计划发货,做好可持续供应。非重点物资也需要有足够的储备量,做好合理规划,以免影响铁路建设的进度。

2.5 物资集中管理

物资集中管理要严把安全质量关,进一步推进“工厂化”发料制度,规范材料审批、领用、发放、使用等各环节的管理。同时提高物资管理集中化程度,以“一切服务于施工生产”为指导思想,认真执行“24小时保供应”服务制度,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和应急方案,多渠道组织供应,严格按照生产计划,落实月度材料供应计划。在物资集中管理过程中,强化过程监控,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实施安全管理,对于安全隐患做好排查工作,坚决杜绝违章指挥和野蛮装卸等行为。在物资的集中配送上,全面控制配送过程,尽力克服不利因素对物资配送的影响,做好各种材料的超前储备工作,如重点组织冬季雨雪天气水泥、粉煤灰等材料的运输工作。

2.6 现场物资管理,审计核算与材料盘点

现场物资管理与物资进、出、存三大环节紧密联系,为促进现场物资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应制定和健全现场物资管理制度,提高物流环节相关人员的成本意识,建立健全现场物资管理的绩效分析体系,降低物资的浪费和流失。在验收材料时,严把质量关,避免进场漏洞和损失,控制好量差。另外及时做好铁路物资和设备的定期盘点工作,加强仓库正规化管理,切实做到账账相符及账实相符,按月盘点库存材料,核算材料盈亏。对于一些保养不善或挤压物资,及时处理。同时健全“四位一体”的物资质量管理体系,即由工程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施工承包单位及监理单位来共同承担物资质量管理责任。

目前我国的铁路项目工程物资管理现状不容乐观,因此有必要采取各种措施加强物资管理,以先进物资管理理念为指导,创新物资管理机制,以完善我国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体系,保障我国铁路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物资保障与管理是铁路建设的基石,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物资管理对铁路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成本有重要影响,本文简要介绍了铁路工程项目物资管理的重要性及当前工作存在的普遍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管理措施,旨在推动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物资管理工作的优化。

关键词: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物资管理,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1]王李刚.铁路建设项目工程物资管理有关问题的探讨[J].铁道工程学报,2011(6):104-108.

[2]赵志强.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铁路物资管理工作[J].科学之友,2012(11):119,122.

上一篇:诊断现状下一篇: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