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体育旅游范文

2024-08-13

乡村体育旅游范文(精选11篇)

乡村体育旅游 第1篇

1 西安秦岭北麓乡村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发展的有利因素

1.1 自然旅游资源丰富

西安秦岭北麓指从秦岭主梁向北至山下平原到距西安市区南20公里的地带, 其东西方向贯穿蓝田县、长安区、户县和周至县, 共有汤峪、库峪等41峪和朱雀森林公园、太平森林公园、秦岭国家植物园等多处国家及省市级森林公园、景区、景点等。这些都为乡村民俗文化旅游提供了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

1.2 民俗体育文化历史悠久

西安秦岭北麓地处陕西关中地区, 耍社火、扭秧歌、跑旱船、陕西红拳、庙会等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如, 位于秦岭北麓中部周至县境内的楼观台, 是中国道教发源地, 每年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 楼观台庙会都有“集贤鼓乐”行乐、迎宾民俗表演、比武招亲、殿镇锣鼓芯子方阵、大玉木偶、牛斗虎、民俗趣演大巡游等传承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 让观众领略最古老、最传统、最具关中地域特色的民间闹春习俗。

1.3 城市居民闲暇时间增多, 体育消费意识增强

我国法定节假日制度的实施为城市居民参加体育休闲提供了更多机会, 人们的体育消费意识也在近年来不断加强, 顺应此环境, 西安市委、市政府不断构建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规划旅游项目如:终南山地质博物馆, 南五台佛光文化保护区, 朱雀冰晶顶旅游步道项目, 秦岭野生动物园周边景区环境整体改造等。

1.4 政府相关政策法规的保障

结合陕西省体育产业发展实际, 省政府作出了“利用秦岭山地资源优势, 推动陕西体育产业发展”的决定。西安市政府审议通过的《西安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修编) 》 (2013—2020) 提出立足“一核引领, 三心提升, 三带拓展”的格局。“一核”指西安主城区, “三带”就分别包括:秦岭山地休闲体验带、渭水生态休憩景观带、渭北历史文化体验带;《大秦岭西安段保护利用总体规划 (2011-2030) 》、《大秦岭西安市段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2011-2030) 》提出了“以生态环境保护为纲, 以实现城乡统筹为领, 以促进区域发展为重, 以适宜人居旅游为本”的原则。

2 西安秦岭北麓乡村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

2.1 民俗体育文化旅游规模效应不强

受到秦岭山地乡村的规模、交通、自然地理环境等条件, 以及资源的配置整合、产业的融合度等现实问题制约, 民俗文化旅游的市场发展缺乏竞争力, 没有形成规模效应。表现为品牌民俗文化旅游村落数量较少;一般性民俗文化村落受条件限制同质化严重, 恶性竞争激烈。

2.2 民俗体育文化资源传承受阻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进展, 大量秦岭山区青壮年人口涌入城市务工, 一些民俗工艺、文化面临着失传的危机。加之市场化利益驱动, 一些具有文化特征的资源、活动出现了商品化特征, 失去了民俗文化内涵, 有的甚至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过度开发, 阻碍了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

2.3 民俗体育文化旅游专业人才缺乏

民俗体育文化旅游是体育产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的融合产业, 其发展需要懂得体育经营管理、体育产业政策、体育文化内涵等方面知识的专业复合人才。目前我国体育文化旅游专业人才供给不足。

2.4 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宣传力度不够

目前, 秦岭北麓地区的翠华山登山节、太白山旅游登山节、大秦岭文化旅游节等重要赛事和节事开发才处于初级阶段, 宣传力度不够, 很难吸引游客。民俗文化融入体育产业的步伐有待提升。

3 西安秦岭北麓乡村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发展对策

民俗文化体育旅游受到越来越多的体育消费者的喜爱, 政府、企业、秦岭山地当地民众应该齐心协力营造体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环境。政府部门应该在现有基础上细化相关政策, 加强政策的可行性。企业应打造民俗文化旅游品牌, 扩大知名度。未来秦岭北麓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应着力打造与特色农业相结合的区域民俗文化旅游品牌示范区、观光带、产业园等。同时, 应该加强生态和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 并不断培养体育文化旅游人才, 吸引人才, 留住人才。

参考文献

[1]涂传飞, 陈志丹, 严伟.民间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的概念及其关系辨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7, 41 (8) :24-31, 51.

[2]邱春婷.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陕西民间手艺品的旅游市场价值探析[J].价值工程, 2012, (2) :312-313.

乡村体育旅游 第2篇

成都市。

四川省成都市农业旅游起步于90年代初,起始于城郊郸县农科村。该村从花木种植和观赏开始,逐步开辟了农业观光、游览、休闲等项目,形成了农家乐旅游的雏形。在郸县农科村农家旅游的启发下,城郊区龙泉骚区、锦江区、都江堰市等区(市、县纷纷结合各自农业旅游的特色,开发农家乐旅游、发展速度很快。

目前,成都市参与“农家乐”旅游经营的农户已达5000余家,已成为成都市旅游业的特色旅游产品,有利地促进了成都市旅游业的发展。成都市乡村旅游发展较早的类型:郸县农科村的农家乐、龙泉骚区兴龙镇万亩观光果园、锦江区三圣乡红砂村花乡农居观光休闲旅游等。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目前,中国乡村旅游发展主要有7种模式: 田园农业旅游模式 即以农村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为旅游吸引物,开发农乡游、果乡游、花乡游、渔乡游、水乡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题旅游活动,满足游客体验农业、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主要类型有: ①田园农业游。以大田农业为重点,开发欣赏田园风光、观看农业生产活动、品尝和购置绿色食品、学习农业技术知识等旅游活动,以达到了解和体验农业的目的,如上海孙桥现代农业观光园。

②园林观光游。以果林和园林为重点,开发采摘、观景、赏花、踏青、购置果品等旅游活动,让游客观看绿色景观,亲近美好自然,如四川沪州张坝桂园林。

③农业科技游。以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为重点,开发观看园区高新农业技术和品种、温室大棚内设施农业和生态农业,使游客增长现代农业知识。

④务农体验游。通过参加农业生产活动,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让游客接触实际的农业生产、农耕文化和特殊的乡土气息,如北京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园、广东高要广新农业生态园。

民俗风情旅游模式 即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旅游吸引物,充分突出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发农耕展示、民间技艺、时令民俗、节庆活动、民间歌舞等旅游活动,增加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主要类型有: ①农耕文化游。利用农耕技艺、农耕用具、农耕节气、农产品加工活动等,开展农业文化旅游,如新疆吐鲁番坎儿井民俗园。

②民俗文化游。利用居住民俗、服饰民俗、饮食民俗、礼仪民俗、节令民俗、游艺民俗等,开展民俗文化游,如山东日照任家台民俗村。

③乡土文化游。利用民俗歌舞、民间技艺、民间戏剧、民间表演等,开展乡土文化游,如湖南怀化荆坪古文化村。

④民族文化游。利用民族风俗、民族习惯、民族村落、民族歌舞、民族节日、民族宗教等,开展民族文化游,如西芷拉萨娘热民俗风情园。

农家乐旅游模式 即指农民利用自家庭院、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及周围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以低廉的价格吸引游客前来吃、住、玩、游、娱、购等旅游活动。主要类型: ①农业观光农家乐。利用田园农业生产及农家生活等,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和体验,如四川成都龙泉骚红砂村农家乐、湖南益阳花乡农家乐。

② 民俗文化农家乐。利用当地民俗文化,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娱乐、休闲,如贵州郎德上塞的民俗风情农家乐。

③民居型农家乐。利用当地古村落和民居住宅,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如广西阳朔特色民居农家乐。

④休闲娱乐农家乐。以优美的环境、齐全的设施,舒适的服务,为游客提供吃、住、玩等旅游活动,如四川成都碑县农科村农家乐。

⑤食宿接待农家乐。以舒适、卫生、安全的居住环境和可口的特色食品,吸引游客前来旅游。

⑥农事参与农家乐。以农业生产活动和农业工艺技术,吸引游客前来旅游。

村落乡镇旅游模式 以古村镇宅院建筑和新农村格局为旅游吸引物,开发观光旅游。主要类型有:

①古民居和古宅院游。大多数是利用明、清两代村镇建筑来发展观光旅游,如山西王家大院和乔家大院、福建闽南土楼。

②民族村寨游。利用民族特色的村寨发展观光旅游,如云南瑞丽傣族自然村、红河哈尼族民俗村。

③古镇建筑游。利用古镇房屋建筑、民居、街道、店铺、古寺庙、园林来发展观光旅游,如山西平遥、云南丽江、浙江南得、安徽徽州镇。

乡村旅游救古村 乡村规划要谨慎 第3篇

观点:保持原有风貌是旅游规划的根本目标。古村落旅游必须依靠当地居民的深度参与,是一种社区旅游。如果把居民外迁了,“社区”就没有了,“社区旅游”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成了空架子,剩下来的其实就是古建筑旅游、物质遗产旅游了。保持原有风貌,是旅游规划的根本目标。

观点:古村镇消亡,土地制度不可免责。城镇化吸引大量人口移出乡村,强势工业化占用大量农地,城镇数量剧增对应乡村聚落衰落。同时,在土地制度方面,由于一户一宅的规定,农民没有足够的自主权,使得拆旧建新屡见不鲜,最终传统古村落的文化景观遭到破坏。

观点:乡村旅游让古村镇免于“拆旧”厄运。古村落所具有的乡村观光旅游、乡村度假旅游、乡村文化遗产旅游等经济价值,给了传统村落一線希望,一丝曙光。正因为古村镇具有一定的旅游经济功能,使其避免了在高速城镇化过程中的“拆旧”厄运。

观点:乡村规划应以村民为主导。中国具有悠久的乡村自治、自主规划形成的乡建文化传统,很多古村落有着非常好的规划,在几千年的自治过程中,古村落形成了天人合一的空间格局,有着非常好的风水禀赋。古人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句话反过来,又可以推断出“一方人规划一方水土”。如此,水土养人,人规划水土,就形成了一个自治社会的良性循环。

乡村体育旅游 第4篇

关键词:地震灾后,新建羌寨,节庆体育文化

2008年汶川里氏8.0级特大地震的重灾区汶川县、北川县、茂县是羌族主要聚居区, 也是羌族文化保存最为完好的地方。地震对羌族文化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破坏性的影响, 是羌族文化的一次灾难。羌族居民世代居住的传统村寨多分布在高半山上, 在此次地震中也遭受到毁灭性的破坏, 恶劣的环境已不再适合人类居住, 大量的羌族同胞被移民安置到新的居住点。在灾区经济重建的大背景下, 新建羌寨开发乡村旅游, 如果沿用原有经营模式, 缺乏对景区内民族民俗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 不利于当地村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并且在失去原有乡村旅游原生态特色的现实中如何突出其民族民俗特色, 如何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吸引更多的外地游客, 更成为一个亟待思考的现实问题。

1 地震前后羌寨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1.1 震前羌寨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九寨旅游环线”作为四川一条重要的旅游干线, 贯穿川西北的羌族聚居区部分精品旅游景区, 是乘汽车从成都到九寨沟旅游的必经线路, 众多原生态的古老羌寨大多位于著名的九环线周边, 凭借一种独特而传统的民族聚合方式保持及延续着这个古老民族的生态文明。其中, 始建于西汉, 以雄伟壮丽的岷江河谷为背景, 以特色建筑为标志, 以浓郁的羌族风情为主要吸引物特色的我国唯一保存完好的羌族古堡——桃坪羌寨在地震前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旅游开发, 从产品结构上看, 震前羌寨乡村旅游产品以浅高原特殊自然环境和特色羌文化与农耕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为切入点, 以最具特色的羌农村、羌农民、羌农业为景观核心, 以古朴羌寨与自然田园风光为背景进行开发, 表现出对景区、农业生产活动极大依赖性, “食、住、行”旅游产品发展初具规模, 但“游、购、娱”三大要素开发相对落后, 一些“羌家乐”、“村寨游”等活动内容趋同, 缺乏特色和品牌, 难以满足旅游者想获得一次深层次的民族乡村文化体验的需求。

1.2 震后羌寨重建后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汶川特大地震使羌族人民生命财产遭受重创, 还毁坏了无数村寨和碉楼, 羌民的传统山寨。地震灾后, 按照国家关于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要求, 实现“家家有住房、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的目标, 灾区基本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总体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重建的吉娜羌寨是震后一个著名旅游景点, 村民放弃原有得的种植业、养殖业, 改做现代农家休闲旅游业。新建羌寨旅游产品与震前大体相同, 各羌寨间的同质化程度较高, 在旅游市场中所占的份额较低, 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较弱, 主要以羌族特色的农副产品为主。从服务质量和外部发展环境来看, 乡村旅游服务成分较单一, 服务不规范, 存在着“羌家乐”分散经营, 哄抢客源、相互杀价等现象。缺少娱乐休闲项目, 产品单一, 缺少精品, 不适合现代旅游市场的需求。不能满足多层次游客尤其是青少年求知、求乐的需要, 没有真正做到从绿色生态休闲的角度来增加游客的参与性项目。

2 羌寨乡村旅游与民族节庆体育文化的开发

文化也是生产力, 它既是一定的生产力、生产组织方式的反映, 又与一定的生产力、生产组织方式融合为一个宏大的生产力体系, 形成生产软件, 即生产力硬件赖以生存和发挥作用的氛围和环境。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优秀的旅游品牌要有文化的深化和升华。旅游与特色体育旅游的结合, 既有力地推进体育产业化、社会化的进程, 又有利于发展和传承民族文化。因此, 应充分重视具有自发性、观赏性和参与性, 文化内涵丰富的羌族节庆体育资源的开发。

2.1 羌族节庆体育文化资源分析

羌族是我国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 据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统计, 全国约有30余万人自称“尔玛”、“尔麦”, 现今主要分布在川西北岷江上游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的茂县、汶川、理县、黑水、松潘和绵阳市所辖的北川县, 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窖文化和宗日文化。羌族也和我国其他少数民族一样, 具有自己传统的体育文化, 这些传统的体育文化是羌族人内在精神需求的反映, 这些体育文化作为羌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羌族文化中。

节庆体育是指在节日文化活动的特定时空领域中, 根据宗教祭祀、农事生产、健身娱乐等需求, 在节日期间进行竞技运动实践所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羌族传统节日众多, 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了音乐、舞蹈及传统风俗等形式相结合, 带有浓郁民族气息和地方特色的民族传统节庆体育文化。由于其相对闭塞的自然环境, 至今仍保存了丰富的少数民族“原生态”特征, 是一笔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正月十七羌族的打靶节的骑马射箭, “祭山会” (又称转山会) 和“羌年节的推竿、扭棍子、摔跤、溜索、扭扁担、顶竿、跳拱、抱蛋、扳手劲、抽陀螺等, 主要内容与形式如下表1。节庆体育活动已经演变成为专门性的体育节日, 这样的节庆体育更是延展了节日体育活动的多元化功能及外在影响力, 他们在多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民族融合、文化共享等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 是促使羌族聚居区乃至整个西部多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2.2 新建羌寨节庆体育资源开发对策

2.2.1 突出羌民族节庆体育特色、坚持市场导向、统一规划

羌寨体育旅游的开发要以民族节庆体育特色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坚持节庆体育项目的特色不动摇, 积极对民族节庆体育旅游产品进行新的开发和定位, 这是民族节庆体育旅游发展的根本, 而坚持市场导向是羌寨节庆体育旅游发展的动力和经济基础, 二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结合羌寨当地民俗风情、地理状况、人文因素, 积极实施各具特色的精品战略。同时, 也要开发相关民族体育项目, 做到精品重点发展, 普通项目兼顾发展的原则, 为游客提供丰富多彩的民俗体育旅游大餐, 满足不同年龄和不同阶层消费群体的需求, 使之尽快成为知名度高、竞争力强的民族体育旅游带。目前, 新建羌寨大型民族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多由政府包办, 政府应出台政策, 应当扶持、补贴当地民族旅游区开发商, 可以充分利用民族传统节日, 大力开发民族旅游产品, 积极组织节日庆祝活动进行宣传促销。在充分尊重民族传统节日的节期、发生地和活动内容的前提下, 利用知名度较高、规模较大的民族传统节日, 做大做强做精做久民族节日中的看点、亮点、优秀文化艺术节目和活动。

2.2.2 创新羌族节庆体育旅游产品, 适应不同人群的体育旅游需求

目前, 民族体育项目作为旅游产品其开发度低、开发层次不高、创新度低。民族节庆体育与旅游产品的结合, 就是要在保持民俗风格的基础上, 逐步向现代人的文化娱乐、审美特征和价值取向等方向转化, 这样民族节庆体育旅游才会有新的活力。羌族的节日较丰富, 渊源深远且寓意明确。一类是指中华民族共有的传统节日, 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在节日期间除了保留原有风俗, 还根据本民族的文化与习俗, 添加了具有特色的风俗。正月初一需将劳动工具藏起, 八月十五需祭月亮神等就是其鲜明的例子;另一类就是羌族特有的节日, 以羌历年、领歌节、祭山会为代表。传统体育活动包括骑马射箭、固定的聚会、共同娱乐、欢宴、一起跳锅庄舞等。只有充分了解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的体育旅游需求和动机, 才能不断创新开发不同层次的体育旅游产品, 以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

2.2.3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

新建羌寨旅游事业的发展有赖于各方面人才的努力工作, 特别是管理人才、表演人才。因此, 要加强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 全面提高体育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政府和旅游企业应制定出各项优惠的方针政策, 留住现有的羌寨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人, 还要培养一批后备人才库。一方面, 在各村寨吸取部分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能手, 稍加培训就可表演;另一方面, 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 不但传承和发展了包括民族体育在内的民族优秀文化, 更重要的是从源头抓起, 提高了本民族青少年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使民族节庆文化形成活态的生存环境。

3 结语

新建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是以其文化保存和展示为基础的, 所以其文化保护是旅游重振的基础。由于羌族地区地理条件, 在对其经济发展进行筹划时要把发展旅游业放在首位, 以此带动其他相关产业。汶川地震虽使旅游业处于停滞状态, 但却使灾区和羌族地区名胜大噪, 这对加强羌族文化和羌寨风情的宣传都极为有利。要将地震的灾后重建变成发展旅游新的契机, 对其旅游线路及其景点及时通过报刊、网络、电视等媒体对外公布, 加大宣传力度, 强化旅游动机。独特民族风貌和民族文化是羌族旅游发展的核心价值和持续动力。羌族节庆体育文化品牌的建立和开发是针对羌族节庆体育文化为切入点探索羌寨乡村旅游开发的新路径, 开启地震灾害后恢复与重建旅游业的新思路, 对羌寨旅游的开发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对民族地区寻求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具有可行性建议, 特别是对遭受地质灾害地区的文化拯救与保护, 经济复苏与可持续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李义平.文化也是生产力[N].人民日报, 1996-2-12.

[2]邓永进.民族旅游研究[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3]罗颖.四川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开发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07 (10下) .

浅析乡村旅游 第5篇

【关键词】旅游 乡村旅游

前言:中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从导入期向成长期过渡的阶段。因地制宜地发展乡村旅游、城郊休闲游,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提升农村精神文明程度、丰富旅游产品、增强旅游业发展的活力、满足国内外游客的旅游文化消费需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世纪,“乡村旅游”在我国就已经有了一些发展。

一、界定

乡村旅游是以农村地区为特色,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旅游活动为内容,以促进农村发展为目社会活动。乡村秀丽的田园风光,与城市截然不同的悠闲、自在的生活方式和安的静祥和的生活氛围是城市旅游者参加乡村旅游的主要动机之一。依世界旅游组织在推荐给各国政府官员、地方社区和旅游经营者使用的《地方旅游规划指南》(《旅游与环境丛书》之一)的界定,那就是――“旅游者在乡村(通常是偏远地区的传统乡村)及其附近逗留、学习、体验乡村生活模式的活动。该村庄也可以作为旅游者探索附近地区的基地。”

二、乡村旅游与社区发展

(一)中国乡村旅游近年已经受到全球的关注

2002年底,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兰加利先生和亚太部主管沃玛博士专程访问了我国贵州巴拉河乡村旅游示范区,并对该地乡村旅游发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在2003年10月的世界旅游大会上,各国旅游部长及世界组织的贵宾近300人又聆听了贵州省旅游局局长关于贵州省发展乡村旅游实施扶贫的发言。发言中贵州同志不仅说到,到2002年底,贵州省农村已有53.2万人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而消除贫困;而且对乡村旅游,贵州同志还提出了保护当地农民利益的重要措施。很显然,只是一个旅游企业致富是不行的,一定要让老百姓参与进去,让农民在旅游发展中富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激发农民有保护自己文化的积极性,乡村旅游才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化”进程带来的机遇與挑战

如果将各种资料汇总测算,目前全国的农家乐接待户至少已达30万家。虽然我国研究者正在试图把目前农家乐分为几种模式或类型,但是却不能不看到,目前得到良好发展而且正在继续发展的大多数乡村旅游项目,仍然偏于本文前面所说的简单的“休息娱乐型”。因为这种类型最适合当前我国城市旅游者自身的工作节奏、适应于他们的生活习惯和消费水平。

这同时也预示着,乡村旅游的其他类型正面临着更大的发展机遇。

乡村旅游,虽然在全国常常多用“农家乐”来称呼,但是与成都“农家乐”却不尽相同。据笔者本人的实地走访考察,在成都郊区,不少“农家乐”的接待户都同时做着盆景、苗木和花卉的生意;他们为旅游者提供休闲和聚会的环境和餐饮(安排住宿的不多),其中,棋牌(麻将等)等几乎是家家都有的。而长沙郊区,“农家乐”虽然同样提供环境和餐饮(有的也安排住宿),也有棋牌(麻将),但是因为长沙郊区水面较多,所以多数的“农家乐”都把钓鱼作为主要的娱乐活动。而北京郊区的怀柔,虽然也有钓鱼,但是除了大型垂钓场外,不少虹鳟鱼、罗鲱鱼的垂钓地,钓鱼却只是虚晃一下,而供应鱼鲜和旅游者的大快朵颐,常常才是供需双方的真正目的。相比之下,珠三角的番禺、中山等地的农家乐,尽管也有餐饮和垂钓等等,但是最让旅游者心旷神怡的,却多是一望无际的农事天地。

三、农业旅游与乡村旅游

在2005年国家旅游局的一次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提出了“2006中国乡村游”的旅游宣传主题口号,这正是在此前提出的“农业旅游”基础上的新步骤,也正是为了贯彻落实此前中央有关会议的精神和部署,为了更好地发挥旅游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所采取的新措施。作为“2006中国乡村游”的主题的具体安排,国家旅游主管部门又提出了全国旅游行业的坚持服务农村、造福为民、积极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宗旨,并指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局采取有效措施,以期在“中国乡村游”的开展中实现“展示新农村、推动新旅游、倡导新体验、树立新风尚,不断为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的目标。可以预期,它对我国乡村建设的推动作用定将会陆续地展现出来。“2006中国乡村游”不仅将有促进我国乡村旅游的进一步的发展,而且也必将推动乡村旅游的进一步规范化和成型化。

四、与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紧密结合

乡村旅游,正是在人们意识到环境的恶化将使人类失去栖息地,文化一体化将是人类最大的悲剧之后,成为城里人青睐、追求的新方向。外来人的重视、崇拜与追求使乡下人在被歧视、嘲笑下所形成的自惭形秽的心态得到彻底地改变,这种心理的变化是传统文化得以保护的基础。目前,传统文化的保护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将民族聚居地建成民族文化村;一种是异地集中保护,即在旅游地集中重建。从目前两种保护方式的发展趋势来看,前者的生命力要强于后者。因为,它保留在原有的生态环境中,这是其形成的根基;其二旅游业是在原有产业基础上的附加,而不是单一的生产形式,这样的复合经济结构受旅游客源市场的冲击影响要小得多。乡村旅游正是第一种保护方式的体现。

我国的乡村旅游不能只停留在观赏、采摘的表象繁荣上,必须走与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相结合的道路,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挖掘民族文化中丰富的营养,才能持久兴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萍;乡村旅游开发研究[D];山东大学;2007

[2]王应霞;广东从化乡村旅游现状和发展对策探讨[J];技术与市场;2007

乡村体育旅游 第6篇

关键词:乡村,休闲体育,农村,就业,人口发展

1 前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 生产力的提高, 我国经济得到了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生活中也出现大量的富余时间。在这种背景下, 休闲体育形成了一个产业且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农村的发展从来都是我国政府关心的问题, 其有着城市所不具有的地域特征, 拥有丰富、美丽的自然资源, 逐渐成为了城市人口休闲体育旅游的好去处。同时我国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 加快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1], 以及“十二五”规划提出“富民”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等, 从而农村休闲体育产业开发既成为当地政府发展经济的最好选择, 同时也成为了当地政府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体现。因此, 笔者试图以乡村休闲体育的开发与农村人口就业与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 不仅是符合我国党和政府的“三农”政策, 与规划要求相一致, 更重要是有利于探寻乡村休闲体育与农村人口的就业与发展间的关系, 从而为各级政府开发乡村休闲体育进行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湖南省桃源县马宗岭鹤峰村、西安镇山洞溪、夷望溪、桃花源等地休闲体育旅游相关产业及农村人口就业与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其中问卷调查对象为435人, 男性为112人, 女性为323人。

2.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相关问题研究。其中调查问卷的设计是根据研究的需要, 大量查阅相关文献, 确定调查内容条目, 并征求相关专家意见, 在此基础上形成正式调查问卷, 故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3 结论与分析

3.1 乡村休闲体育旅游是促进农村人口就业与发展的动力机制

3.1.1 城市化不是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根本出路

理论界普遍认同走城市化道路, 尤其是发展中小城镇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出路, 但由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长期以来被人口压力、制度困境和自身素质所困扰, 存在较大的转移障碍[2]。在城市建设中, 特别是小城镇, 由于片面追求指标和数量, 忽视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 产生了“城市泡沫”, 事实证明, 除了在沿海地区和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城镇的发展形势比较乐观外, 在绝大多数地区, 城镇经济普遍不景气, 城镇吸收农村劳动力能力有限, 并未真正发挥其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湖南省桃源县位于常德西北部, 有回族、维吾尔族等十三个少数民族, 农业人口高达83.02万人, 2006年外出务工人员仅24万人[3], 尽管该县被国家劳动保障部评为“全国劳务输出工作示范县”, 但相对于而言, 还有相当部分劳动力留守在家, 而不能真正地使自身劳动力价值的最大化, 因而, 对于留守劳动力而言, 寻求本地就业机会充分发挥自身劳动力价值成为了一种迫切的需求。在这种城市化不是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时, 乡村休闲体育产业的开发为他们就业与发展提供了机遇, 成为了他们谋求就业与发展的最好选择。

3.1.2 发展乡村体育休闲业有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演变, 为农村人口提供了大量的就业与发展机会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成熟, 农村产业结构也在发展中进行着不断的演变,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 农村工业化速度加快, 农村第三产业化初显端倪, 非农领域不断拓宽, 农村劳动力资源进行了重新分配, 特别是随着乡村体育休闲业的发展, 它不仅带动了农村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文化娱乐业、旅馆业以及旅游商品、纪念品加工业的发展, 并且推动了农村第二、 第三产业的发展, 改变了传统的农村第一产业为主要产业的结构, 这种产业结构的变化促使农村经济活动的参与主体在数量上产生了明显的变化。由于我国农村可供开发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丰富, 任何一个省市区的广大农村都蕴藏着独特的休闲体育产业资源。如湖南桃源县的山洞溪原生态漂流、鹤峰村水库垂钓、桃花源登山、“打弹弓”、 “骑脚马”、“滚铁环”、“踢趽子”、“ 游泳”等休闲运动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城里人来休闲、消费[4]。正是休闲体育业的开发, 从而为增加农村人口的就业机会及其发展提供了机遇。

3.1.3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和谐的制度保障, 是实现农村产业结构转换的基本前提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是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提出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新任务, 具有科学的内涵, 是一项很复杂的系统工程。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多元化的, 是由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人文等因素构成的多位一体的综合目标。促进产业繁荣, 增加农民收入, ……, 实现和谐村组, 成为了各级政府的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总体目标。同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树立与落实科学发展观, 解决好“三农”问题则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 加快发展乡村休闲体育业, 不仅是坚决贯彻落实“三农”问题的真实反映, 更是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改变的体现, 既是符合国家的政策、经济目标, 同时随着农民工作性质的改变, 收入的增加, 则有利于促进农村和谐, 构建一个良好的农村社会、人文环境。马鬃岭镇位于湖南省桃源县东北角, 与石门、临澧接壤, 北邻夹山寺, 南接桃花源, 常张高速穿境而过, 交通便利, 山青水秀, 是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片, 当地政府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将目光投向了乡村休闲体育旅游这一新兴产业, 镇成立了乡村休闲体育旅游工作班子, 在市、县旅游局的指导下, 在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宣传力度, 在县旅游局的帮助下, 与四个旅行社联系合作, 不仅为全镇引进大量的游客, 且为周边农村居民增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促进了当地农村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结构的转换。

3.2 乡村休闲体育旅游开发与农村人口的就业及发展关系

3.2.1 促进了农村人口收入的增加

统计数据来自于桃源统计网

在农村, 农业生产所获得的收入是农民的主要生活来源, 但随着桃源县马宗岭鹤峰村、西安镇山洞溪、夷望溪、桃花源等地休闲体育旅游业的开发, 附近农村居民就开始逐渐放弃农业或从农业生产中合理节省出劳动力去从事与休闲体育产业有关的工作;另一方面, 乡村休闲体育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当地农村人口的参与, 从而政府或休闲体育业管理部门积极地鼓励他们加入到服务于外地游客的工作中去。在双重因素下, 每个乡村休闲体育旅游景点的农村人口均不仅不会降低或大幅度地降低农业收入, 并且还能从休闲体育相关产业中获得一定的收入, 从而使当地的人均收入大大增加。从上表可以看出, 从事休闲体育旅游相关产业的服务人员的家庭人均收入从2005至2009年均远高于桃源县全县人口的人均收入。

3.2.2 拓宽了农村人口就业范围

在农村传统生活中, 农村人口从事农业活动是其就业岗位的全部构成, 但随着乡村休闲体育旅游业的开发, 从事农业生产已不是农村人口就业的唯一途径。笔者在实地考察中了解到, 桃源县各个乡村休闲体育旅游点附近的居民, 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极少, 决大部分人员选择了留守乡村, 而这一选择的原因就是因为随着休闲体育旅游业的发展, 为景点附近的农村人口的就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在图1中的统计数据显示可以看出, 从事旅游商品销售的人数超过了被调查人数的60%以上, 而休闲体育旅游相关产业的项目就多达十多项, 这从而为农村人口增加了就业选择的范围, 同时也为农村人口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3.2.3 维护了工作稳定性, 增加了职业满意度

表2数据显示, 五年来从未更换过工作岗位的农村人口数量占全部调查人数的一半以上。这主要有三点原因:一是由于乡村休闲体育旅游产业开展不久, 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 从而农村劳动力选择就业项目的机会还不算多, 二是产业发展的规模还不够, 各个就业岗位的收入差距不大, 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更换工作岗位的诱惑力;三是由于他们现在所从事的工作相对于从事农业工作来说, 经济收入更高, 他们对现所从事工作的满意度较好, 这一点从表2调查结果中也反映出。同时, 由于从事休闲体育旅游业相关的工作主要是以个体经营或家庭模式经营的方式存在, 工作安排的自由性加强, 大多数经营户为了更多地满足游客的需求, 其中有74.2%的被调查对象工作时间超过 8 小时, 同时从表2还反映出工作时间的过长并未影响其职业的满意度, 这可能与劳动产品分配制度及具有较大自由度的工作性质对他们形成了潜在的激励有关。

3.2.4 更加有利于突显农村妇女的独立价值

女性价值的评判一直是女性主义学者研究的热点, 目前更多的是以男性指标作为衡量女性价值的标准, 结果使女性价值沦丧, 而男性价值却席卷社会[5]。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 尽管农村妇女一直都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 但由于主流文化的偏见与历史的不断塑造, 造成了对女性的各种歧视以及不公正待遇, 男主外女主内家庭分工模式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 使得在家带小孩、照顾老人、洗衣做饭成了农村妇女工作的代名词, 甚至还有相当部分女性在家庭生活中没有经济支配权, 很显然, 这种农村现象根本无法突显妇女的社会价值。但随着中国乡村休闲体育产业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中, 农村的社会结构也在悄然变化, 经营农村的主体构成正经历着解构与重构的过程, 原来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村妇女群体, 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逐渐崭露头角, 找到自己的位置, 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表3与图2统计结果中发现, 随着乡村休闲体育产业的开展及农村产业多元化趋向, 农村妇女不仅在乡村发展中不再受传统“妇女价值”观的束缚, 而是逐渐地从家庭事务中解脱出来, 其中在旅游商品销售行业中所占的人数比例更是高达57.5%, 她们的经济收入更是几乎达到了家庭收入的一半, 占农庭经济收入40—60%的人数比为61.1%。由此可见, 农村妇女已承担起了挣钱养家的角色, 使她们在经济地位上有了较大的翻身, 并且使她们在休闲体育旅游活动的参与过程中, 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发挥了自己的潜力, 从而提高了她们的自我意识, 突出了农村妇女的独立价值。

4 建议

发展休闲体育产业是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不可忽视的内容。在其发展过程中, 不仅扩大了农村人口的就业机会, 增加了农村人口的收入、突显了农村妇女的社会价值等, 更是符合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 加快了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但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乡村人口在参与休闲体育旅游相关产业的过程中还较多是以个人或家庭参与的模式为主, 因此, 当地政府在积极开发乡村休闲体育产业的同时, 还应规范休闲体育相关产业市场秩序, 正确引导农民服务的意识, 提高农民素质, 以便为地方经济的发展, 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乡村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红旗大参考编写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大参考[M].北京:红旗出版社, 2005:91.

[2]陈闻君.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路径[J].改革与战略, 2009, 25 (190) :101-102.

[3]周勇军, 朱本召等.桃源县劳务输出形成“品牌”[EB/OL].ht-tp://news.sina.com.cn/s/2006-07-19/07269505359s.shtml.

[4]张毅, 庞国庆.农村休闲体育产业——新农村建设中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项[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8, 24 (1) :38.

乡村体育旅游 第7篇

1 雨卜村开展体育旅游的基本情况

雨卜村位于香粉乡中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5公里。全村总面积9.7 km2,总人口1508人,共336户,是以苗、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村,其中苗族占全村总人口的95%,辖7个自然屯,13个村民小组。现有村党支部、村委会、团支部、妇代会各1个,并设有相应的民兵营、调解会、治保会、计生协会等村级机构,共有43名党员。

该村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霜冻期不长,雨量充沛,适合发展农业,木、竹、牧是主要产品,乡村体育旅游是经济支柱。共有耕地面积894亩,人均耕地0.7亩,其中水田人均0.5亩,年人均有粮297kg以上,粮食有保障。林地面积10451亩,林木蓄积量23,000m3。土特产有土鸡、竹笋、重阳笋、山楂、木耳、香糯等。

雨卜村的体育旅游景点一共有两个,规模一大一小,规模小的一家是2005年刚办起来的主要接待自助游游客的旅游点,地址在雨卜村水电站旁边,主要开展的活动有游泳、登山、棋牌等;另一家就是雨卜村口的东兴伯庄旅游度假村。该景点于2000年5月正式开业,有一支芦笙表演队、一支舞狮队和一支斗马队。芦笙表演队由20多名能歌善舞的苗族男女青年组成,节目丰富多彩,其中有迎宾舞、敬酒舞、女子地筒舞、芒歌舞、竹竿舞、绣球舞、背新娘、拉鼓对歌等游客参与性节目。舞狮队表演的舞狮节目精彩纷呈,令游客们叹为观止。晚会结束后,还有烧烤、跳交谊舞、坐妹等活动,让游客们度过一个难忘的良宵。第二天早上还有精彩的斗马表演,游客们还能在该景点进行游泳、划船和打乒乓球等活动。

2 发展乡村体育旅游的实效性

发展乡村体育旅游,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措施之一,对提高当地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促进农村文化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 发展乡村体育旅游能带来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更加宽裕

城乡之间的差距主要是经济发展的差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农村经济建设为中心,把重点放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大力发展村镇经济上。新农村建设重点是经济发展,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

众所周知,农村经济发展,需要进行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形成高附加值的经济产业。而旅游产业,是乡村经济中最具有附加值的产业。在农村地区,旅游业是最大的第三产业,其关联度很高,旅游开发具有整体效应。通过有效的空间布局,能够获取聚集效应与外部经济,对一、二、三产业均有巨大的带动作用,从而优化经济结构,带动整个村庄、整个区县,甚至整个市的经济发展,达到区域共同富裕的目标。乡村体育旅游开发可以带动相关的道路交通、旅馆、餐饮、娱乐以及手工艺品加工业的发展,产生投资的乘数效应。据世界旅游组织资料显示,旅游业每增加1元的直接收入,就能带来3元的间接收入。发展乡村体育旅游最直接最显著的效益就是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的收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从雨卜村的情况来看,1995年之前,该村人均纯收入不足200元,自2000年由村民梁某投资7万元办体育旅游以来,该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开发了多种可供旅游者参与的体育旅游项目,慕名而来的游客迅猛增加,随之带来的是经贸、物资交流的繁荣。农民也由单纯的劳作者,演变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演绎者和服务行业的主体,多重角色的融合带来了农民收入的增加。这种集健身娱乐、商贸、文化交流于一体的体育旅游,极大地刺激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繁荣,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2]。

2.2 发展乡村体育旅游能够加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使村容更加整洁

发展乡村体育旅游可以调动政府、集体、个人三方面投资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努力使农村生态环境,道路交通,供电供水,垃圾处理等方面发生明显改善,从而达到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容整洁”的要求。雨卜村的实地考察得知,在未开发体育旅游之前,该村各项建设处于半原始状态,全村不通电,各屯没有较好通道,七个屯有五个屯约900多人住在海拔650m和800m以上的山坡上,屯与屯之间,屯与乡镇之间汽车无法通行,人们与外界的联系方式只有通过竹阀的水路和双脚踏出来的山路,自2000年开发体育旅游以来,该村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在各级党委的关心和柳州钢铁(集团)公司的大力扶持下,该村开通了连接县城的柏油路,7个自然屯实现屯屯通水泥道路,屯屯有水泥球场,屯屯通程控电话,各屯道路上装上明亮的路灯,建有高山连心亭、候车亭。村中建有游泳池,卜令大寨屯还实施了农村消防工程。屯屯实施人畜饮水工程,村民都喝上了干净可口的自来水,村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3]。

2.3 发展乡村体育旅游能够带来农民观念更新,乡风更加文明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实行”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把城市的文明带入农村。发展乡村体育旅游可以推动城乡互动,促进环保意识、开放意识、服务意识、民主管理意识的提高,从而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农村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在新农村建设中,柳州市委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果断地作出在经济欠发达少数民族村寨优先发展旅游业的决策,融水县积极响应市委的号召,率先在雨卜村开展旅游试点,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通过开展体育旅游,村民素质显著提升。乡村体育旅游在给农民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对他们从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在雨卜,学文化、学技术成了一些农民的自觉行动,许多村民学起了普通话、外语和电脑。村文化活动室焕发了青春,重新成为农民学习的场所。互联网也已进入一些农民家庭,成为他们收集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其次,乡风民俗更加文明。乡村体育旅游的发展,按照一种新型的生产形式把村民联系起来,既有公平竞争又有相互合作,传统道德的约束和行政、行业组织的管理交互作用。农民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家庭和睦、邻里互助的观念和习惯得到强化,雨卜村自2000年开展民俗体育旅游以来,连续多年无刑事案件发生。最后,村民有了热爱家园的自豪感。村民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美化家园、传承文化的意识日益增强。如今的雨卜村,流过乡间的水系都是清澈的,路边、庭院的花草树木都是经过精心呵护的,人与自然显得非常和谐。

3 新农村建设中发展乡村体育旅游的基本策略

3.1 政府引导,加强软硬件环境建设

发展乡村体育旅游,当地政府要起主导作用,要有明确的思路和具体措施,要加强有利于乡村体育旅游发展的软硬环境建设。软环境建设主要是指政府要制定促进乡村体育旅游发展的优惠政策,把发展乡村体育旅游纳入解决“三农”问题,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战略范畴,从政策层面进行有效推动,创造一个具有激励性和较强吸引力的投资环境。硬环境建设是指建设发展乡村体育旅游所必需的基础配套设施。特别是选择作为体育旅游村落的村庄,政府更要对其水力电力、通讯、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更新进行投资。

3.2 精心规划,加强管理,确保乡村体育旅游健康发展

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做好乡村体育旅游规划。各乡镇(街道)或村要在上级旅游规划的指导下,做好本辖区的体育旅游发展规划。要充分考虑到当地自然、文化和农业产品的特性,旅游市场的需求、规模和发展趋势,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问题,量力而行、有序推进、逐步完善,避免一哄而上、急于求成、盲目发展。要加强对乡村体育旅游的管理,加快制定和完善乡村体育旅游建设、管理和服务质量标准,建立乡村体育旅游的统计体系和通报制度。政府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乡村体育旅游建设和经营活动的监管,实行标准化管理。一要加强经营活动的监管,制定服务设施、服务质量标准和经营守则,规范收费价格,教育农民要守法经营、诚信服务;二要加强环境卫生和食品安全监管,要保护好生态环境,治理好环境污染,做好自然村、农家院及房前屋后的绿化和美化工作,努力营造优美的自然景色和田园风光,特别要注意确保饮水、食品卫生安全;三要实行乡村体育旅游市场准入和淘汰制度,对符合要求的体育旅游景点实行挂牌制和评星制,对经营较差、服务水平不高或经常受到游客投诉的景点坚决吊销其经营资质。相关乡镇(街道)或村要建立体育旅游开发管理公司,引导农民成立体育旅游行业协会,不断提高体育旅游管理服务水平和行业自律能力,促进乡村体育旅游更好、更快地发展。

3.3 突出特色,精心设计乡村体育旅游项目

乡村体育旅游开发不能搞“人有我有”、“千人一面”,而应扬长避短,充分表现和突出自我特色,这是旅游活动能否吸引游客的保证,也是旅游经济的生命所在[4]。在设计乡村体育旅游线路及组织旅游活动中,应将其放在首位。乡村体育旅游资源的特色主要是在乡村文化景观上体现出来,在旅游线路的规划中应将这些内容作为重点。因此,我们在对乡村体育旅游进行规划和引导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当地自然环境、田园风光、生产经营形态、民俗风情、农耕文化、乡村聚落等资源特点,对乡村体育旅游景点实行区域化布局和差异化规划设计。

3.4 构建平台,加强培训,提高乡村体育旅游的整体素质

乡村体育旅游,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乡村体育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做好培训工作,是促进乡村体育旅游健康发展的前提保障。要依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优势,结合“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和其他各种途径广泛开展乡村体育旅游从业人员旅游基础知识、经营管理业务和服务技能培训,编制融人文历史、田园风光、生产经营形态、民俗风情、农耕文化、乡村聚落内容的乡村体育旅游教材,规范乡村体育旅游从业人员的言行举止,努力培育一批高素质的乡村体育旅游从业人员。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和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广西融水雨卜村发展体育旅游的实效性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发展乡村体育旅游,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措施之一,对提高当地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促进农村文化水平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体育旅游,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8(5):1-4

[2]钱应华.对少数民族地区村落农民体育的考察与分析——以广西融水雨卜村为例[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0,25(3):18-22

[3]杨翠丽.瑶族长鼓舞的体育文化社会功能及资源开发[J].体育学刊,2006,13(4):73-75

乡村体育旅游 第8篇

关键词:孝文化,乡村旅游,体验

挖掘乡村文化内涵,保持乡村旅游产品乡土气息的真实性,是乡村旅游魅力持续的基础。孝文化作为我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贯穿者,有着其独特的历史韵味和人格魅力。目前乡村旅游更多的是致力于开发考察、观光、娱乐和度假等于一体的现代大众化的旅游营销模式,过分依赖于乡村自然资源,从而缺乏乡村旅游的文化特色,成为旅游大河中的一抹沙子,失去了原有的文化韵味和文化依仗。因此,本文将在孝文化的背景下,以湖北省孝感市为切入点,探讨和研究在此背景下的体验式乡村旅游所具备的基础以及发展方向。

1 体验式乡村旅游概述

1.1 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我国农村区域以及城乡交接地带,并且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增加,90年代在偏远乡村也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乡村旅游在旅游大环境的冲击之下,经历了观光旅游、休闲旅游和体验式旅游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而体验式乡村旅游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完善。无论是乡村、农村、农业旅游还是古镇、古村、生态旅游,从孝文化背景观之,笔者笔下的体验式乡村旅游之乡村旅游是指与城市和原有古镇等生态环境造就的城市旅游景点不同,发生在具有文化特色和乡村自然景观的乡村地区,以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为导向,以满足旅游者修身、养性、乡土情愁等身心需求为消费导向,构建高档次的环境和文化盛宴,使旅游者从乡村旅游中获得身心愉悦和充实学习,供给者从中获得经济效益和文化传播。

1.2 体验式乡村旅游

体验式乡村旅游是对乡村旅游的继承和发展,作为更高阶阶段的乡村旅游,体验式乡村旅游更能够给旅游者生动、直观的全面感受乡村生活,通过全身心的参与获得独一无二的记忆。从旅游供给者和消费者的角度来分析,体验式乡村旅游是指发生在乡村地区,开发者站在旅客的需求角度,结合乡村原生态资源的结构导向,整合、设计乡村人文资源,吸引旅客到访并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其中,用眼睛观看乡村景观,用手体验乡村劳作,用脚丈量乡村土地,用心感悟乡村生活,将自己置身于乡村氛围,用身体和五官接触乡村,观察他们的乡土人情,学习他们的乡土文化,享受他们的乡土风光,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回忆。这是一种不同于乡村旅游和大众旅游的参与过程,也是体验是乡村旅游最大的特色。

1.3 孝文化与体验式乡村旅游

“孝”是儒家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中国的孝文化由来已久,也流芳百世。然而,目前我们社会出现大量的类似于“变形记”的教育类节目,从这些社会现状折射出我国存在的文化软肋。体验式乡村旅游是让人们在迷失自我的纷繁世界中回归本性的良药,而孝文化则是最好的药引。体验式乡村旅游或许在很多地方都可以实现,但是孝文化背景下的体验式乡村旅游,或许比我们所认识的体验式乡村旅游加入了许多新的元素。将孝文化血液注入体验式乡村旅游,那就是使乡村旅游将不仅仅是一场身心放松的旅游,也将是一堂心灵洗涤的课程。对于消费者而言,其在实现旅游目的的同时还可以使自己和他人在其中感悟中国传统“孝”,而供给者在这场交易中也不仅仅是经济效益的获利者还是文化传播和育人的载体。

2 孝文化背景下体验式乡村旅游的SWOT分析

2.1 优势(Strengths)与劣势(Weakness)

事物的两面性决定了孝文化背景下的体验式乡村旅游同样存在优势和劣势的两方面。具体而言,其优势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孝感作为孝文化的中心地带有着地理位置的优势。依托“1+8”武汉城市圈,连接着京广线的铁路运输和107国道的便利交通,以及孝感北站高铁的建成,不仅仅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也给乡村旅游提供了四通八达的地域优势,更是为孝文化背景下的体验式乡村旅游提供了可能性和传播的快捷性。其次,除去区域优势和资源环境的优势,孝文化背景下的体验式乡村旅游也是政府政策支持下的一种新型产物,孝感总体的中心思想就是孝文化,在街道的宣传栏目里最常见的也是“黄香暖床”等图文并茂的孝文化故事。由此可见政府对于孝文化的支持力度和孝文化本身丰富的内涵为其开拓了新的市场和存在空间。最后,在物质时代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有了古文化流失的危机感,他们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在通过各种途径唤醒人们关于“孝”要如何自处。孝文化背景下的体验式乡村旅游多了一种治愈现代社会家庭继承纷争的独特疗效,也是一种家庭教育方式,从而具有不可复制性。

劣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孝文化虽然有着市场优势但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打开市场,经济水平和旅游业发展的局限性将是其进一步打入市场的阻碍。第二,旅游人才短缺,尚未形成相应的旅游产品体系。第三,体验式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不齐全,并且环境条件和服务标准不足,是其发展缓慢的一大因素。有些偏远地区水力、电力设施匮乏,甚至是道路泥泞,虽然我们历来讲究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是结合社会实际来看这些都是人们乡村旅游的拦路虎。

2.2 机遇(Opportunities)与威胁(Threats)

孝文化背景下的体验式乡村旅游的优势也是其发展的机遇,而面临的劣势尽管是一种威胁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是一种机遇,至少可以洞察先机、预防威胁。其中,存在的机遇有两个。第一,社会经济发展对于旅游业的重视和社会大众对于旅游的需求一直居高不下。而且白领们忙里偷闲的压力释放和商人们市场开拓的社会需求,使孝文化背景下的体验式乡村旅游成为一个新的选择方向,也成为市场投资者的一个新的投资方向。第二,城市旅游高峰期的人山人海和各地景观的大同小异等也使游客需要新口味,而孝文化背景下的体验式乡村旅游更是新口味中加入了孝文化这一人生哲理,因此是具有市场潜力的。由此可见,孝文化本身已经得到诸多方面和层次的宣传,而孝文化背景下的体验式乡村旅游也可以成为一种全新的形式。

从前瞻性的角度来看,我们必须考虑到其可能面临的威胁,从而衡量其可行性。第一,众所周知这是一个新的市场,我们不仅要考虑如何将其做成体系,也要处理好市场中供求关系问题。对市场饱和度的把握对于这个新领域来说,是实现持续发展的标杆。第二,乡村旅游都市化现象已经逐渐显露,孝文化背景下体验式乡村旅游要避免走旅游发展的老路,要坚持自己的特色。如果将其发展成为其他城市景区那样的美轮美奂,那么也就失去了存活下去的意义。第三,我们要发展孝文化背景下体验式乡村旅游,但是我们也要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如何实现资源与人类的和平共处,自然资源给了人类生存的空间,那么人类也应该孝敬爱护自然资源,这是为人处世之道,也是孝道。

3 孝文化背景下体验式乡村旅游的项目分析

ASEB是体验式旅游的一种评价方法,它以旅客为导向,结合SWOT分析法,成为一种新型管理工具,并使体验式旅游有了可操作性,在消费中各个环节存在实用性。根据曼宁、布朗等对人类行为学的研究所创立的户外游憩需求的四层次理论,我们认为体验式旅游中也涉及到活动、环境、体验和利益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活动,即围绕特定主题展开营销活动;第二层次是环境,即结合孝文化的主题,将自然风光进行整合营销,创造绿色营销的布景;第三层次是体验,即孝文化背景下的体验式乡村旅游涉及到主题孝文化、体验和乡村旅游三个方面,通过体验,将孝文化和乡村旅游紧密联系在一起;第四层次是利益,也可以说是体验的效果。体验达到效果,那么旅客实现了自己消费的目的,而开发者获得了最终的经济收益。栅格分析法将上述的四层次需求同SWOT分析法结合起来,通过栅格和矩形的行列交叉方式逐次研究各个单元。

4 孝文化背景下体验式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策略

4.1 市场定位与主题凝练

一个明确的主体对于一项活动而言相当于确定了中心思想,那么就可以围绕该主体开展一系列活动,对于孝文化背景下的体验式乡村旅游而言,孝文化就是其主题,利用孝文化与游客产生思想共鸣,并对孝文化进行清晰、准确的市场定位。旅游市场是针对男女老少等各个领域和阶层的人群的一项活动,而文化背景下的体验式乡村旅游的市场是在此基础上多了一项思想的感悟。

4.2 体验营销与产品价值

我们可以结合现有资源,大力开发旅游产品,实现游客参与的价值和意义,将孝文化背景下的体验式乡村旅游,开发成为极富价值的体验式乡村旅游产品,在游客亲身参与的体验旅游过程中将孝文化体验式乡村旅游的营销目的在不经意间渗入游客内心,实现营销的目标。对于本文所论述的体验式乡村旅游,孝文化的品牌营销是一种新营销方式的突破,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文化。品牌文化是创造产品物质效用和赋予品牌文化精神的高度统一,成功的塑造品牌文化是超越时空给予消费者情感的满足,使其产生情感上的依恋。游客作为消费者在选择旅游景点和模式时,除了考虑其地理位置和市场定位,还会考虑该品牌文化所能给予他们的价值定位和个性彰显,以及情感接受力等。体验式乡村旅游可以确保其作为产品的价值,那就是树立属于自己的文化理念来寻求市场突破,而孝文化是其品牌文化理念的最佳选择。因为孝文化是一种家喻户晓的上古传承,也是目前经济时代家家渴望达成的一个理想状态。它不仅有着本身的文化底蕴,也承载着众人的理想,因此其作为品牌文化是具有先天优势。

4.3 活动策划与设计延伸

孝文化背景下的体验式乡村旅游也需要用广告为旅游发展服务,达到广而告之的目的。营销的市场化使营销的方式多样化,众多企业在营销自己产品时大多采用直销、促销、服务营销、体验营销、差异化营销等方式。但是笔者认为,实行绿色营销、知识营销和教育营销,是该项目也是孝文化对于现今社会众多忘本现象的一个提点和耳提面命。在孝文化背景下的体验式乡村旅游中我们也可以将图画故事设置成为情节剧,让希望孩子学习孝道的父母通过与子女表演体验式乡村旅游中的情景剧来感染孩子。而整合营销的创始人—唐·E·舒尔茨曾说过:“BIMC不是以一种表情,一种声音,而是以更多的要素构成的概念。”因此,孝文化背景下的体验式乡村旅游的整合营销要坚持4I原则,即Interesting趣味原则、Interests利益原则、Interaction互动原则、Individuality个性原则。在聚焦式宣传和传单宣传中也可以如古人所云“横看成岭侧成峰”,将孝文化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制造不同的视觉效果,从消费者的需要出发,来抓住和打动消费者,创造符合消费者需要的个性品牌,坚持与消费者的互动联络。

参考文献

[1]叶燕.乡村旅游经济对“三农”的影响力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4(19).

[2]单福彬.基于消费需求变化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模式[J].贵州农业科学,2015(2).

乡村旅游者旅游动机研究 第9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者,旅游,动机

中国乡村旅游经过数十年的发展, 目前已经成为整个旅游产业板块中最为重要的增长极之一。在需求方面, 亲近自然、崇尚郊野游憩日益成为市民休闲的主流方式, 自驾车旅游者的攀升更进一步刺激了乡村旅游市场。伴随着中国乡村旅游活动的蓬勃发展, 近几年来乡村旅游迅速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现有文献已广泛触及乡村旅游各个层面, 但由于我国乡村旅游起步较晚, 发展速度又比较快, 并受相关学科理论及乡村旅游自身发展程度的影响, 乡村旅游开发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旅游者作为乡村旅游活动中的构成主体, 是乡村旅游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研究乡村旅游者的动机可以更好的揭示其行为规律与特征, 对乡村旅游区的发展和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1]。

一、研究概述

心理学认为, 产生行为的直接原因是动机, 内部驱力和外部诱因都可以激发动机, 旅游行为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行为方式, 必然有其直接动机[2]。目前仅有为数不多的学者对乡村旅游动机进行过研究, 研究方法以传统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为主。方贤寨等 (2003) 通过对长沙城郊乡村者的活动选择分析, 依据旅游者参与旅游活动的得票情况, 将乡村旅游动机概括为休闲度假、释放工作压力、观光旅游、探亲访友、怀旧、商务考察、进修学习、猎奇等。张建国等 (2007) 从回归自然、求新求知、怀旧、休闲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宁波市民的乡村旅游需求, 所采用的依据仍是旅游者对旅游活动选择的频数。黄洁 (2003) 从“乡土情结”角度指出乡村旅游者对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下的“第一自然”的情结以及对同源性地域文化的认同。目前对旅游动机的研究, 陈德广 (2006) 运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方差分析和其他非参数分析及检验方法对河南省开封市居民的国内旅游动机进行定量分析。张宏梅 (2004) 运用因子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和一维方差对皖江城市居民旅游动机进行定量分析。乡村旅游动机是一种人类纯心理活动, 旅游动机不是单纯的, 根据旅游者活动选择来研究动机, 能从侧面反映出现有旅游者动机的激发情况, 而难以描述复合的旅游动机。因此凭借外部活动的诱导进行旅游动机研究, 能否据此全面分析旅游动机的构成情况, 以及如何分析主要动机和次要动机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乡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进行分析。问卷的内容由“乡村旅游动机”、“调查对象相关信息”和“乡村旅游活动意愿”三大部分组成。“乡村旅游动机”部分在结合文献研究和旅游者的访谈后采用18项因子来评价, 依据受访者对因子重要程度的认可情况, 采用李科特尺度测评, 其中1-5分别代表“非常不重要”、“不重要”、“一般”、“重要”、“非常重要”。受访者信息主要了解调查对象的“人口统计指标”、“乡村旅游时住宿地点选择倾向”、“旅游团形式”、“每年乡村旅游次数”等方面。乡村旅游活动意愿调查采用封闭式问卷和开放式问卷相结合的方法, 让旅游者列举其最愿意参与的乡村旅游活动。在正式调研前, 对预测问卷在广西南宁“美丽南方乡村旅游景点”进行了试调查, 对收集到的102份有效问卷进行了信度和效度分析。18项因子的KMO和Alpha分别为0.666、0.848, 删除“体验乡村生活”、“了解自然”“了解新奇的事物”3个变量后, KMO和Alpha分别为0.772、0.849, 达到问卷的信效度要求, 最后采用15项因子评价乡村旅游动机。

对被调查者的乡村旅游动机评价时采用同样的标准, 结合自身的真实感受进行评价无疑可以获得更切合实际的效果, 在乡村旅游景点进行调查, 可以让旅游者处于乡村旅游氛围中能更好地回答问卷, 同时为保证被调查者在评价中采用同样的标准, 调查人员在发放问卷时都对调查问卷的填写进行指导。正式调研对象为正在进行乡村旅游的游客, 调研地点选择在广西乡村旅游发展较早的地区, 分别为桂林阳朔高田乡、桂林龙胜县龙脊梯田景区 (平安壮寨) 和南宁扬美古镇。调研采用现场发放问卷, 问卷填好后直接回收的方法, 共发放问卷600份, 其中高田、平安、扬美各发放200份、250份和150份, 分别回收问卷194份、225份和139份, 总共回收问卷558份, 其中有效问卷547份, 占回收问卷的96.2%。

笔者采用SPSS15.0对数据进行分析。除了常规的描述性统计指标如均值、百分比等外, 独立样本t检验和一维方差分析用于分析不相关的样本在同一变量上的均值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意义, 另外采用因子分析法, 用较少的互相独立的因子变量代替原有乡村旅游动机的绝大部分信息, 为以后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中把握旅游者动机提供了简便的衡量方法。

三、数据分析

(一) 研究对象结构分析

调查对象从性别构成看, 女性比例达57.2%, 明显高于男性。年龄构成中18-24岁占57.2%, 25-44岁占35.6%。职业构成中学生占35.6%, 公务员、企事业管理人员、专业文教技术人员、军人这四类具有相对稳定职业的人员共计占41.4%。在学历构成中, 初中及以下学历者仅占10.6%, 大专以上学历者比例高达73.2%%。排除学生个人月收入比较低的影响, 在有固定收入的被调查者中, 约有40%的个人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通过旅游者相关乡村旅游信息发现, 旅游形式构成中独行者占24.8%, 亲友同行者占61.9%, 而通过旅行社组织的团队游客仅占13.3%。每年乡村旅游次数仅1次占35.9%, 2次占26.5%, 3次占20.0%, 4次及以上者占17.6%, 详细数据参见表1。

由此可见广西乡村旅游者具有以下特点:其一, 被调查者女性比例高于男性, 年龄层集中在18-44岁之间, 以学生和具有相对稳定职业的人士为主, 学历水平较高。其二, 被调查者来源广泛, 区内主要来自南宁、桂林、柳州等城市, 区外主要来自广东、湖南等周边省份以及北京、上海等地。其三, 被调查者总体收入水平偏低, 但考虑出游者往往与亲友同行, 以家庭团居多, 总体支付能力较强。其四, 被调查者每年乡村旅游的频率不高。其五, 被调查者每次乡村旅游停留时间普遍不长。

(二) 乡村旅游动机分析

1. 乡村旅游动机重要程度分析

在进行乡村旅游动机重要程度分析时, 对存在缺失值的数据剔除后计算其有效百分比和平均值, 并进行了排序, 具体数据参见表2。值得注意的是“缓解工作、生活压力 (M 1) ”、“享受自然 (M 9) ”是两个最重要评价因子, 平均值分别为4.07、4.02, 其中持正面看法的旅游者分别占81.8%和72.2%, 持负面看法的仅为3.4%和3.3%。“探亲访友 (M 14) ”、“怀旧 (M 18) ”是两个重要性认可程度最低的因子, 平均值分别为2.91、2.98, 其中持正面看法的旅游者分别仅占21.7%, 30.1%, 而持负面看法分别占28.3%, 31.8%。总的来看, 乡村旅游者希望在乡村环境中以旅游方式缓解工作、生活压力, 同时增进与亲朋好友的感情, 怀旧虽然也是乡村旅游动机之一, 但其重要性远远低于其它动机。

注:其中1-5分别代表“非常不重要”、“不重要”、“一般”、“重要”、“非常重要”。%代表认可的百分比。

2. 乡村旅游动机差异性分析

就表1中反映被调查者个体差异的9个项目对15项乡村旅游动机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或一维方差分析。在对旅游者进行划分时, 尽量遵循旅游市场细分的原则, 使划分出的旅游者群体具有可识别的共同特性。在对上述旅游者背景信息进行适当的归类后, 对细分后的旅游者群体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或一维方差分析, 其中性别、常住地、旅游形式、停留时间在分析时采用原划分方法, 而其它指标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根据年龄, 划分出15-24岁和25-44岁两个群体, 根据学历划分出高中及中专、大专、本科三个群体, 根据职业划分出学生、公务员+企事业管理人员+专业文教技术人员 (具有稳定工作人士) 两个群体、根据个人月收入划分出500-1499元 (低消费) 、1500-2999元 (中消费) 、3000元以上 (高消费) 共三个群体, 根据住宿地点的选择划分出愿意住农家旅游和宾馆两个群体, 根据停留时间划分为白天、一天一夜、两天两夜及以上共3个群体, 根据乡村旅游次数/年划分为1-2次, 3次及以上两个群体。结果显示, 乡村旅游动机评价指标重要性均值没有因性别的差异而存在显著差异, 不同乡村旅游者群体在“缓解工作、生活压力”、“欣赏田园风光”、“乡村采风”三个指标重要性方面具有一致的评价。具有显著性差异的具体情况见表3, 表中I、J表示就同一乡村旅游动机指标具有明显差异旅游者群体, 平均差值表示I情况下平均值与J情况下平均值之间的差值, “一”号表示I情况平均值小于J情况平均值。

不同乡村旅游者群体的旅游动机主要差异表现在:其一, 中年旅游者比青年旅游者更看重通过乡村旅游增进同行亲朋好友的感情。其二, 短程乡村旅游者更注重乡村旅游的精神放松功能。其三, 文化层次高的乡村旅游者对文化、民俗风情等具有文化内涵的产品更感兴趣。其四、收入水平较高的乡村旅游者对于探亲访友、怀旧兴趣较少。其四, 学生群体及每年乡村旅游次数少的旅游者更在意乡村旅游的康体健身功能。其五、收入水平较低的消费者愿意在乡村旅游过程中探亲访友, 但高档消费者和停留时间较短的乡村旅游者体现出较强的怀旧情结。其六, 通过旅行社组织的乡村旅游者对乡村旅游文化体验期望值不高。

*显著性水平0.05**显著性水平0.01***显著性水平0.001

3. 乡村旅游动机的因子分析

对乡村旅游动机评价因子进行抽样适当性 (KMO) 与巴特利 (Bartlett) 球度检验, 得出检验KMO为0.783, Bartlett值为136, 其对应的相伴概率值为0.000, 小于显著性水平0.001, 说明数据阵是相关阵而不是单位阵, 适合作因子分析。以16个乡村旅游动机评价因子为变量进行因子分析, 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 采用方差极大法作因子旋转, 提取特征值超过1的因子。结果显示4个公共因子可以描述原变量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2.531%, 具体情况参见表4。

基于因子变量的最大载荷, 公共因子命名尽量反应其所包含因子内容。第一个公共因子变量, 包括“了解乡村文化”、“感受乡村自然环境”、“了解乡村民俗风情”、“乡村采风”、“身体得到休息”, 除“身体得到休息”外, 其余因子反映了乡村旅游者对乡村文化、民风民俗等的了解需要, 命名为“乡村求知需求”。第二个公共因子变量, 包括“缓解工作、生活压力”、“休闲”、“精神放松”、“享受自然”、“欣赏田园风光”, 主要反映了通过乡村旅游实现缓解压力的需求, 命名为“缓解压力需求”。第三个公共因子变量, “增进感情”、“体验户外情趣”、“康体健身”, 命名为“交往需求”。第四个公共因子, 包括“怀旧”、“探亲访友”, 将其命名为“怀旧需求”。公共因子的平均值由高到低依次为:“缓解压力需求”“交往需求”、“乡村求知需求”、“怀旧需求”, 具体情况参见表5。

(三) 乡村旅游者参与活动意向分析

对目前乡村旅游景区开设的旅游活动进行总结并让旅游者选择其最愿意参与的3-5项旅游活动。旅游者最愿意参与的乡村旅游活动见表6。

旅游者上述旅游行为产生的动机很难界定为某一种特定的旅游动机, 如品尝农家美食, 很难界定其是由怀旧引发的, 还是因为想了解农村的饮食文化引发的, 因此, 凭借旅游活动很难找出旅游者真正的动机。

四、结语

乡村旅游动机是乡村旅游者行为产生的基础, 其对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和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把握乡村旅游动机可以细化乡村旅游产品和完善其服务体系。整体上看, 乡村旅游动机由主到次可归结为“缓解压力”、“交际”、“求知”和“怀旧”四大类, 从长远来看, 将来的乡村旅游产品设计以“缓解压力类”为主导, 融合旅游者交际和求知的需求, 怀旧仅是乡村旅游者附带的一种需要。其次在结合地方特色的前提下, 依据乡旅游者客源细分市场和乡村旅游者愿意参与的旅游活动情况来指导乡村旅游的规划与项目设计。另外, 研究细分乡村旅游者群体在相同的旅游动机评价上的均值之间的差异, 对于乡村旅游地把握旅游者多性化需求, 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旅游产品以及开展市场营销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孙延红.城市居民旅游动机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 2006 (11) .

[2]陈德广, 苗长虹.基于旅游动机的旅游者聚类研究-以河南省开封市居民的国内旅游为例[J].旅游学刊, 2006 (6) .

[3]方贤寨, 粟路军, 蒋术良.基于乡村旅游者调查的乡村旅游体验研究-以长沙市周边乡村旅游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3) .

[4]张建国, 俞益武, 白云晶.城市居民对乡村旅游产品需求趋势研究-以宁波市民为例[J].商业研究, 2007 (6) .

乡村旅游富矿如何挖 第10篇

尽管广西乡村旅游业势头较好,但仍处于起步阶段,旅游产品特色不突出、旅游配套功能有待完善、人才队伍建设严重滞后等问题亟待解决。若想从乡村旅游中挖出富矿,“特色”、配套、人才问题不能轻视。

1 做足“特色”文章

“特色是旅游的生命,乡村旅游更是要突出特色。”自治区旅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广西还有较多地方的乡村旅游存在盲目投资与开发、遍地开花和重复建设的问题,导致资源和产品开发的形式单一、水平不高、特色不强、产品雷同,缺乏市场吸引力。

该负责人认为,广西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关键在于挖掘,形成自己独有的东西,而不是低质量的模仿,要把“特色”贯穿到乡村旅游发展的每一个要素和每一个环节中,在特色上做足文章。要注重挖掘各地的特色元素,如特色民俗、特色餐饮、特色商品以及特色活动和特色服务等,努力打造“一乡一景、一村一品、一家一艺”品牌,在吃、住、行、游、购、娱各个旅游要素上尽可能体现地方乡土特色,展示本土文化内涵。

据介绍,今年广西将围绕广西乡村旅游发展“十百千万”工程(即在全区范围内创建10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00个特色旅游乡镇、1000个特色旅游村、10 000家农家乐),谋划、包装、推出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能够引领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重点项目。每个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创建县都要谋划建设一个乡村旅游集聚区,发挥其示范引领、典型带动、品牌辐射作用。

此外,我区还将策划推出“广西十大特色乡村旅游区”“十大特色农家乐”“十大特色民宿”“十大特色乡村美食”“十大乡村旅游商品”等,进一步挖掘广西独有的旅游特色。

2 完善配套设施

“五一期间,我们一家人去了南宁市美丽南方景区游玩,我感触很深的就是,景区里面不仅可以摘果,品尝特色风味美食,还可以观赏玫瑰庄园,还有卡丁车、滑翔伞等娱乐项目,可以满足各个年龄层次的人,这和只能吃饭的农家乐相比,品质和档次大大提升。”南宁市民张小姐说。

张小姐的感触其实也体现了我区乡村旅游发展的轨迹。

“乡村旅游经历了农家乐阶段、观光农业阶段,如今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即观光、休闲、度假旅游融合阶段。我区乡村旅游要实现健康持续发展,提档升级是必然趋势,而打破基础设施薄弱和完善配套设施便是重要的一环。”广西师范学院旅游学院博士曹世武说,必须要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投入、建设,提高旅游进入性和整体接待能力。目前广西的“道路硬化”路面普遍不够宽,还没能很好满足自驾车游客的交通需求。因此,首先要提升进入以村庄为主体的乡村旅游区的交通条件和水平;其次,要加快停车场、游客中心、旅游厕所和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完善旅游接待的配套条件;第三,要完善旅游标识标牌的设计和建设,提升乡村旅游整体的“旅游范。”

“我区乡村旅游的投入相对较少,乡村旅游资金极度短缺致使乡村基础设施和旅游公共服务设施非常薄弱,与产业发展需求存在较大差距。”自治区旅发委相关人士说,今年,自治区旅游发展资金将投向旅游咨询服务、旅游厕所、旅游交通标识体系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领域,重点向乡村旅游倾斜。

3 培养人才队伍

乡村旅游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远不能适应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这是目前我区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一个较大问题。

“当前,乡村旅游企业或经营户散、弱、小、差现象仍然存在,管理不善,效益不高,留不住较好的人才,用工矛盾较为突出。”据自治区旅发委相关人士介绍,我区乡村旅游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大多是本地及周边村民,文化水平不高,整体素质偏低,旅游服务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具有现代经营管理素质的乡村旅游企业管理人才以及乡村旅游产品开发、营销推广人才严重不足。

据广西乡村旅游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加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建设,提升管理水平和素质,今年3月,协会组织了行业人员赴台湾学习考察乡村旅游,举办了“2016第一期广西乡村旅游经营管理实操培训班”,取得较好的效果。今年目标开办10期培训班,并选择10个有代表性的乡村旅游区作为协会实训培训学习基地。

(摘自《广西日报》,2016-05-06 ,吴丽萍/文)

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乡村治理研究 第11篇

一、中国传统的乡村治理

1.治理

治理的基本理论不是本文探讨的中心问题, 本文只是作为乡村旅游研究的背景知识出现。治理一词是指“各种公共的或者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 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2]本文所涉及的治理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政治现象, 既有政府的统治, 但更多的是乡村精英的管理;既有法定的制度, 但更多的是村规民约。

2.中国传统的乡村治理

中国在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里, 即使国家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统治、拥有庞大的官僚集团和体系, 但也难于直接统治乡村, 形成了“政不下县”的局面, 国家的行政权力只抵达县一级, 县以下基本由地方或者宗族大户等“德才皆备”的“乡村精英”依据千百年来沿袭下来的宗族伦理支撑的权威自下而上来管理乡村的公共事务。两千多年来, 以地缘、血缘为特征的宗族伦理, 不仅作为文化形态而存在, 而且逐渐发展为一种政治和社会治理机制, 一种自成体系的具有完整文化内核的秩序, [3]它们共同决定了中国传统乡村治理是以地缘与亲缘关系为主要特征、以宗族伦理为准则的村民治理。

(1) 地缘关系指人们由出生或居住在同一地域而形成的人际关系, 中国乡村治理的地缘特征表现在地域范围上指乡村地域的封闭性, 由我国传统农耕文明的自给自足性引发, 同生产力的低下和社会经济力量的弱小相统一, 主要表现在不同村落之间缺乏常规性联系机制, 没有经济的、文化的和人际上的广泛交往, 流动性很小。

(2) 以地缘与亲缘为特征的乡村治理反映在治理准则上就是乡村伦理, 在思想意识上就是小农意识。农村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与地域的局限性, 阻碍了小农的社会交往和联系, 具有浓厚的以我为中心的圈子意识, 本能地抗拒鄙视其他血缘、地缘以外的人与事;而与小农意识相对应的乡村伦理, 则正如林语堂先生曾经指出, 中国的乡村田园背景使人得以发展出一种乡村意识, ……这种乡村意识与乡村精神使当地人民能够建立一种公共管理制度, 这是中国真正的政府。这种乡村政府是无形的……是由年长者凭借自己的岁月从精神上予以指导, 也由绅士们凭借自己对法律及历史的知识从精神上予以指导。从根本讲, 它是用习俗和惯例这些没有文字记录的法律进行统治。[4]

(3) 以地缘关系与亲缘关系为主要特征以宗族伦理为准则的乡村治理是一种基于“村民”这一成员身份即“村民身份”为基础的村民治理。“村民身份”是指在一个特定村庄中所获得的成员身份, 而“村民身份”以及通过村民身份享受的“村民权利”则是通过上文中的乡村伦理得到确认的。在落后农村有限的资源与弱小的经济力量条件下, “村民身份与集体财产的所有权和福利分配是密切相关的, 当村庄集体为其成员提供较多的福利的时候, 他们就会严格要求村庄成员的身份, 以保障利益不外流”。[5]乡村通过对“村民身份”的严格确定, 避免了在自给自足经济和小农经济中的地方利益扩散到外部社会, 形成了内外有别的高度排外权, 只有本村村民才有权利享受乡村资源与机会。

二、乡村旅游发展对传统乡村治理的影响

乡村旅游在推动乡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也相应的导致乡村政治生活的变化, 即推动了中国乡村传统的乡村治理向以开放为特征的以公民身份为基础的现代乡村治理发展。

1.乡村旅游发展打破了乡村的地缘关系与亲缘关系让乡村从封闭走向开放

经济的发展本身就会推动人口与资本的流动, 但是这种流动也仅仅是从贫困落后地区向富裕先进地区的单项流动, 正如像进城务工的农民再也不情愿回落后的农村一样, 因此在一般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 如果没有国家、政府的助力, 乡村不但会维持原有的封闭落后, 而且还会随着贫富差距的分化加大而越来越封闭落后, 这也是国家经济发展了城乡差距却进一步拉大的原因。乡村旅游的发展却能够改变这一现象的重大导因。①发展乡村旅游推动了人口在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双向流动——随着旅游的发展, 游客也从城市涌入乡村体验乡村的田园风光。②乡村旅游发展推动了资金从城市向农村的流动, 外来资本投入到乡村旅游发展中, 推动了乡村经济与外部市场经济渐渐联系在一起, 乡村逐渐被整合到一个全国性的经济共同体中去, 在与外部经济、文化和人际上的广泛交往中, 乡村地缘关系的封闭性被打破。血缘和地缘是相互渗透, 封闭的地缘必然带来对亲缘的重视, 而开放的地缘逐渐导致的是对亲缘的淡漠, 乡村从封闭走向开放。

2.以开放为特征的乡村治理映射在治理准则上就是国家的法律, 在思想意识上就是公民意识, 在治理的身份基础上就是由村民转向公民

(1) 公民意识与公民身份——从村民到公民。公民意识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形式之一, 它的内涵很广, 主要包括了参与意识、民主意识、法律意识等, 其中参与意识主要指公民作为政治共同体的成员具有积极参与 (包括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 公权力运行的主人意识, 参与意识与民主、法制意识紧密相联系, 只有在参与中, 公民才能切身体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并逐渐形成理性的参与意识, “政治参与也能够较快地培养公民的民主和法治意识”。[6]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人口与资本的流动, 带来了交换, 而交换既是破除自然经济——人身依附关系的利器, 又是形成独立、自由、平等的基础与前提。

公民身份是公民意识的基础。[7]所谓“公民身份”是指个人在特定民族国家中所获得的成员身份。[8]与村民身份相对, 公民身份是一种国家共同体中正式成员的地位, 公民的权利最终由国家赋予并给与保障, 个体身份定义只有一个, 就是国家。与公民资格相关的是公民权利。与村民权利的高度排外性相比, 公民权利特点表现为法定性、普遍性、平等性三大特点, 公民身份的实质在于公民权利是无条件的, 只要取得了特定国家的公民身份, 就享有同该国公民一样的权利。而小农意识与公民意识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前者只顾作为村民的个体而不顾他人, 而后者既顾个体利益, 同时又特别的注意社会公德的主张。

落后封闭的传统乡村缺乏培育公民意识的土壤, 村民也不能真正参与到旅游发展中, 在后文, 通过对旅游社区参与的分析我们会发现公民意识中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与社区参与中的“参与”具有相同的内涵。

(2) 乡村旅游发展淡化了基于村民身份进行乡村治理的基础。乡村旅游的开发逐渐瓦解了以村民身份为基础的乡村治理结构, 推动了封闭乡村向开放乡村的转化, 打破了内外有别向平等的资源与机会的占有分享演变, 而这些正是为法定、平等、普遍的以公民资格为基础的乡村现代治理提供了土壤, 乡村旅游开发成为乡村治理重构的内动力。

乡村正是通过对“村民身份”的严格确定, 避免了在自给自足经济和小农经济中的地方利益扩散到外部社会。而旅游发展让这一种“内外有别”失去了必要性与可能性。乡村旅游带动了乡村经济发展, 给农民带来了经济利益与未来生活的希望, 让他们学会了除了种地与发展乡镇企业以外新的、更好的经济发展方式, 得到以前乡村不能够提供的更好的福利。面对从乡土资源与乡村文化中所获取的新谋生手段, 他们学会了从单纯的利益不外流到与外人共同发展的利益分享, 愿意将手中的资源投入到旅游开发, 乡村资源也就失去了垄断的必要性。从村民以旅游景观投入乡村旅游发展那一天起, 资本进入流通领域后, 怎样流通需要遵从经济运行规律和受到其他投资者发展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不是村民能够决定的。最后, 在传统的中国乡村, 乡村内部对村民身份的高程度的认同, 是取决于乡村所能够控制的公共资源的数量以及村庄为村民提供的公共服务。[9]然而, 乡村旅游开发不但如上文论述削弱了乡村作为统一利益主体对公共资源的控制能力, 也为村民带来的公共服务远远高于乡村内部、甚至是国家单纯依靠行政力量为村民公共服务。

笔者将以乡村旅游商业化用地进一步论证上述结论。在中国, 基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的土地所有权制度, 乡村所能控制的公共资源就是土地, 而乡村旅游开发要求集乡村的原真性与商业开发为一体, 因此乡村旅游景区需要一定量的商业用地, [10]现阶段乡村旅游发展中解决商业用地的主要方法是农村土地置换等, 被置换后的农户土地不仅能满足农户生产、生活, 更有利于旅游投资者介入, 并且置换后的农民新居经过统一建设, 居住环境与配套得到改观, 集中的农民在聚居村落开展旅游接待, 发展餐饮、娱乐以及旅游商店等——乡村旅游的规模化发展与农民收入提高、得到更好的公共服务相互推动, 形成良性循环, 这是单单依靠村的集体能力甚至国家行政能力难以达到的。

三、现代乡村治理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反作用——以现代乡村治理与旅游社区参与为例

治理重构说到底是一种基层政治的变革, 一些政治现象的变化总是与一定经济基础密切相关。重构后的乡村治理可以反作用于经济, 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政治发展程度与经济发展程度从历史来看, 虽不是完全对应的, 但大体上是相互适应的。

以开放为特征的现代乡村治理对乡村旅游发展最大的影响表现在对村民参与旅游发展的思想意识上。这里, 我们将会涉及一个基本的概念, 那就是旅游社区参与。旅游社区参与是一个完全来自于西方的概念。1980年, 旅游社区参与的开创者Murphy将其定义为:“一种将社区作为资源加以利用的产业, 它将社区作为产品销售, 并从这一过程中影响到每个人的生活。”[11]至此, 社区与参与这两个概念被完整的联系到了一起, 并从此在世界范围得到广泛运用。[12]

“参与”一词源自于西方“参与式民主”概念, 而参与实质上是实现民主的模式, 维护的是一种民主的意识。在旅游社区参与概念中, “参与”是其核心的术语, 旅游发展所需要的参与意识也是指村民作为村庄的成员, 具有积极参加旅游发展决策制定施行的主人意识, 它实质是公民参与意识在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具体化。并且旅游社区参与中的实践活动也是实现旅游民主决策的模式, “旅游社区的决策”解释了旅游社区参与中参与的合法性, 正是由于做出的决策将对本社区旅游发展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 才需要其参与制定施行;“一部分决策由居民选举的代表制定, 一部分由居民自己直接参与制定”解决了参与的程度, 在社区旅游中, 最重要的参与就是决策的参与, 对旅游决策的参与应当满足“充分”的要求;对于其他对社区居民有直接或者间接影响的事物, 社区居民从参与的程度上讲可以交给由他们选举的代表实施。公民参与意识与社区参与意识具有同宗的“民主”, 因此具有公民意识的乡村治理其实也培育了旅游社区参与所需要的思想意识, 从而推定了旅游社区参与的有序发展。

摘要:乡村旅游的发展打破了乡村的封闭性, 推动其走向开放, 把乡村的经济发展与外部的广阔地界联系在一起, 村民超越乡村自治提出了更高的民主参与要求, 这些要求推动了中国乡村从传统的村民治理向现代公民治理发展, 乡村治理在乡村旅游发展的推动下开始了重构, 并且重构后的乡村治理反作用于乡村旅游, 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关键词:乡村旅游,治理,成员资格,公民参与

参考文献

[1]周玲.旅游规划与管理中利益相关者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 2004, (05) .

[2]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01) .

[3]林语堂.中国人[M].北京:学林出版社, 2001.

[4]姚洋, 刘一皋, 王晓毅.村庄内外[M].河北:河北人民出版, 2002.

[5]约翰密尔.代议制政府[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

[6]康立群.公民身份观念是公民意识的基础[J].河北法学, 1989, (02) .

[7]王小章.国家、市民社会与公民权利[J].浙江大学学报, 2003, (09) .

[8]黄宗智.中国的公民领域和市民社会, 国家与市民社会[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9.

[9]张静.身份认同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10]杨振之, 黄葵.乡村旅游规划中的土地流转与用地布局问题[C].中国国际乡村旅游发展论坛文集, 2006.

[11]Murphy.P.E.Tourism:MananexnenL in Host Communities[J].Canadian Geographer, 1980, (24) .

上一篇:市场风险溢价下一篇: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