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

2024-05-10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精选11篇)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共56例 (66只眼) , 男32例 (38眼) ;女24例 (28眼) , 年龄42~79岁, 平均65.5岁, 按Emery[1]分级法晶体核硬度Ⅰ级核10眼, Ⅱ级核11眼, III级核32眼, Ⅳ级核13眼。A超测量眼轴长度26.2~31.5mm, 平均28.6mm, 术前矫正视力为指数-0.5。

1.2 手术方法

术前用复方托品卡胺眼药水散瞳, 手术采用奥布卡因眼药水表面麻醉, 上方巩膜隧道切口, 3°方位角膜缘内做辅助切口, 连续环形撕囊, 直径5.0~5.5mm, 水分离, phaco-chop乳化吸除核, 吸除透明皮质, 囊袋内植入PMMA硬性人工晶体, 检查切口有无渗漏, 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2mg加庆大霉素2万U。

2 结果

2.1 术后视力

(表1、2)

2.2 并发症

2.3.1 角膜水肿

角膜水肿的分级, 角膜的水肿情况参照Olson[2]提出的角膜水肿分级法, 把角膜水肿分为0~3级。术后发生不同程度的后弹力层皱褶和角膜水肿47眼, 其中2周内消退9眼术后, 1周内消退38眼术后, 没有发生角膜内皮失代偿 (表3) 。

2.2.2 暂时性眼压升高

术后出现暂时性眼压升高11眼, 眼压23~35mmHg, 给予250mL 20%甘露醇注射液静脉滴注, 口服1~3d乙酰唑胺后眼压均降至正常 (表2) 。

2.2.3 其它并发症

虹膜损伤3眼, 后发障4眼, 视网膜脱离1眼。

3 讨论

高度近视患者脉络膜视网膜出现退行性改变, 眼底呈豹纹状, 形成各种形状的萎缩斑、弧形斑, 后巩膜葡萄肿, 周边视网膜囊样变性, 甚至形成裂孔, 玻璃体大多数有液化, 后脱离及各种形状的混浊。这些特殊性全部为人工晶状体植入增高了手术风险同时降低了手术效果。

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具有切口小、散光小、恢复快等优点。晶状体核或后囊下混浊是高度近视眼患者白内障主要表现, 早期影响视力或屈光度, 需要较长时间发展到低视力或致盲,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 应该尽早手术, 既摆脱厚重眼镜片带来的不便, 又解除了患者长期低视力的烦恼, 还可以减少因晶状体核过硬带来的手术并发症。通过对晶体的选择, 往往都能基本矫正术前的高度近视, 取得较好的裸眼视力及矫正视力。该类患者尽管术后视力不如常规白内障患者, 但术后同时达到脱镜的效果, 满意程度往往较高。本组病例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0.5者35眼, 占53.03%, 患者普遍满意, 往往眼轴长度及眼底病变与视力恢复的程度有直接关系, 眼底病变越重, 眼轴越长则术后视力越差[3]。本组中眼轴>29mm者, 术后7眼3个月视力≥0.5, 占25.93%, 眼轴﹤29mm者术后25眼3个月视力≥0.5, 占64.10%;术后视力与眼底病变程度有密切关系, 本组病例术后3个月视力≤0.1者10眼, 检查发现8眼眼底有明显的黄斑部萎缩灶, 2眼有明显的糖尿病眼底改变。对于高度近视眼, SRK-T公式的计算结果准确性较高, 再结合患者的职业、年龄、用眼习惯及另一眼的屈光状态综合考虑, 得出实际应植入的人工晶状体屈光度。本组所有手术后的屈光状态均为低中度近视 (-0.50~2.50D有利于近距离工作, 大部分患者对术后视力满意。

采取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 其并发症与普通白内障的超声乳化手术无特殊性, 角膜水肿是最多见的并发症, 常于术后3~7d恢复, 主要与灌注时间过长、乳化能量使用过多有关。术中保护角膜内皮使用黏弹剂, 采用劈核缩短乳化和囊袋内乳化时间可有效降低角膜水肿发生率。视网膜脱离的发生与以下因素有关:高度近视眼常有玻璃体液化, 后脱离其对视网膜的支撑作用下降, 及周边视网膜变性或存在裂孔, 术中前房涌动引起玻璃体动荡, 术中后囊破裂玻璃体脱出牵拉视网膜;其白内障术后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明显增高[4,5], 但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视网膜脱离发生例较低, 本组病例, 发生视网膜脱离1例, 仅占1.52%, 其原因主要是超声乳化手术眼球处于相对密闭状态, 眼内容积和压力稳定, 减少了玻璃体的前后移动, 从而降低了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

高度近视白内障往往以核性和后囊下为主, 大多有部分透明皮质及良好的眼底红光反光射, 连续环形撕囊的成功率较高, 高度近视眼巩膜壁薄, 玻璃体液化, 晶体悬韧带松驰, 故要求有良好的水分离, 减少核旋转过程中对悬韧带的作用, 避免造成悬韧带断裂, 适时降低灌注液高度, 调整灌注瓶的高度。高度近视眼巩膜壁比较薄, 玻璃体液化, 晶状体悬韧带松弛, 术中晶状体-虹膜隔后退, 虹膜失去晶状体的支撑而塌陷, 易导致术中瞳孔缩小, 给手术带来很大的不便。所以, 除了手术前充分散瞳外, 在手术过程中中应尽量避免晶状体-虹膜隔上下波动, 吊瓶的高度为40~60mm, 灌注瓶过低, 瞳孔容易缩小。灌注瓶过高, 易保持瞳孔扩大但是会造成角膜雾状混浊、前后房过深, 给手术带来不便, 并加重了悬韧带的受力。故术中应视悬韧带松弛程度和玻璃体液化调整灌注瓶的高度, 获得比较好的前后房深度和良好的瞳孔大小多采用劈核法, 减少核翻转, 保持前房稳定, 避免玻璃体脱出、后囊膜破裂, 人工晶状体植入囊袋内能降低术后视网膜脱离的风险同时对于预防术后黄斑囊样水肿也有很大意义。术后散瞳查眼底发现周边视网膜变性, 及时行预防性光凝, 对RD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总之, 了解高度近视白内障的解剖生理特性, 良好的手术切口, 成功的连续环形撕囊, 充分的水分离将使高度近视白内障的超声乳化吸除手术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EmeryJM, Litlle JH.Phacoemulsification and aspiration of catara[M].London:Mosby, 1979:46-49.

[2]Olson RJ.Clinical experience with 21-gauge manual microphaco e-mul-sification using Sovereign whiteStar Technology in eyes with densecataract[J].J Cataract Refract Surg, 2004, 30 (1) :168-172.

[3]王静, 陈薇, 张德荣, 等.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J].中华眼科杂志, 1999, 35 (2) :98-100.

[4]何守智.白内障及其现代手术治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3:240.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前术后护理 第2篇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前、术后系统的护理措施对手术效果的影响。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白内障患者复明的重要手段,手术的成功不仅要求手术者有精湛的技术,还需要护理人员在术前及术后做好各种工作,所以该项手术护理工作,对病人术后预防感染及能否达到预期目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做好白内障患者的术前及术后护理, ,防止差错事故及并发症的发生。我院自开展了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术前及术后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1 本组病人共132例,其中男性58例,女性74例,年龄最大90岁,最小17岁。2 手术前的准备

2.1 眼科检查:手术前术眼查视力、测眼压、角膜曲率、角膜内皮计数,眼部B超,晶体度数测量、散瞳后眼底检查,详细了解病人眼部疾病史,视力下降的原因、时间、有无感染、炎症发作史及青光眼、高度近视等眼科疾病的基础上,进一部了解有无其他器质性外眼疾病史。以上疾病均对手术效果有着重要影响理。

2.2 全身检查:术前应给病人做必要的常规检查,胸透、肝肾功能、心电图、血糖检查等,询问了解病人有无糖尿病史,术前应适当控制血糖,静脉血糖应在8mmol/L以下,病人有无高血压史,手术前应测量血压,血压在140/90 mm Hg以下,不正常时应及时报告医生,请有关专科医生给予处理,以决定是否可行白内障手术。3 手术前护理

3.1 术前眼部准备:一般手术前3天术眼点抗生素眼药水,每日5~6次,术前一天冲洗泪道,观察泪道有无分泌物流出,冲洗结膜囊。

3.2 心理准备:白内障患者大多属于老年人,心理承受力和理解力较差、情结不稳定,心理顾虑有多种,一是对手术效果怀疑;二是为自己身体状况能否接受手术治疗担忧。我们采取心理护理手段,解除患者恐慌及紧张心理,使患者主动配合手术。患者的、可靠性,用适当的语言交代术前各项准备,术中如何配合、术后的注意事项、解除病人的顾虑,恐惧紧张心理,积极配合医生手术。3.3 术前宣教 从语言上给予安慰、鼓励,增加患者对护士的信任,使其接受护士给予的心理支持和帮助,耐心讲解术中注意事项,使患者有安全感。

3.4 术前训练 做好术前训练,使患者术后更好的配合手术治疗和护理,对预防术后并发症有重要意义,嘱病人手术开始后不能咳嗽、打喷嚏、如有咳嗽的患者应术前口服止咳药或含片。

3.5 手术日准备 手术前30 min用复方托吡卡胺散瞳,每次间隔5min,共点3~4次,同时观察瞳孔散大情况。正常情况下嘱患者闭眼20~30 min是瞳孔即可散大,对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的患者切忌点散瞳药。4 术后护理

4.1 眼部护理 术后尽量嘱病人平躺,避免术眼这边侧睡,以免压迫术眼。

4.2 饮食护理 术后即可进普食,尽量以清淡饮食为主,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禁烟酒,如老年病人有便秘时可根据病情多吃水果蔬菜等易消化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使用缓泻剂以防大便干燥。术后一周内应避免脏水及肥皂水进入术眼,以免引起感染。避免做剧烈活动,避免眼外伤,勿低头弯腰,防止人工晶体脱位。

4.3 有少数病人术后5~7d天可出现对人工晶体产生异物反应症状,应嘱病人5~7d到医院复查。如出现眼痛、畏光、结膜充血等症状,勿揉术眼,应随时到医院检查,如无异常情况可间隙长一点时间再次到医院检查。5 手术并发症的护理

5.1 术后前房出血的护理,术后如发生前房出血,护理要点是嘱病人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做好生活护理,应特别重视饮食护理,吃流汁或半流饮食,应多吃带有粗纤维的食物,以防大便干燥,而致大便时用力增大腹压而加重出血,还应注意体位的护理,应根据出血多少及吸收情况采取体位,以避免角膜血染。

5.2 继发性青光眼,术后早期眼压升高很常见,大多因残留晶体皮质过多堵塞房角,粘弹剂残留堵塞房角所致。眼压升高可造成对视神经的永久性损害,应及时点降压药和全身应用甘露醇等降压药,此时病人心理负担非常重,可产生一种很失望的心情,应耐心向病人做好解释及心理疏导,解除心理压力,以便早日康复。5 出院宣教 术后3个月----6个月为视力稳定期,术后3个月时患者根据需要,可验光配镜,以弥补人工晶体不自动调节屈光度的不足,外出活动时,戴太阳镜或眼罩,防止灰尘进入眼内。避免剧烈咳嗽,过分用力及剧烈活动,防止视力过度疲劳。禁止用手及不洁物揉擦术眼。并注意用眼卫生。遵医嘱出院带药,坚持滴眼药,减轻眼部反应,预防眼内眼的发生。并交代病人复查时间。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 第3篇

[关键词]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围手术期;护理配合

[中图分类号] R473.7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1)23-139-01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近年来眼科手术领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手术过程精细、复杂,护理人员做好术前、术中、术后各环节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开展的技术保证[1]。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对370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给予围术期的护理配合,现将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入选对象共370例(460眼),其中男260例(320眼),女110例(140眼),年龄15~85岁,平均(58.54±10.16)岁;住院时间3~4 d;其中老年性白内障270例,先天性白内障30例,外伤性白内障38例,并发性白内障32例。少数患者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

1.2 围术期护理配合

1.2.1 术前护理配合 ①心理护理:患者术前存在紧张的心理,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告知手术的必要性及重要性,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病患的信心,使其能积极的配合手术;②术前准备:术前应做视力、光感、光定位及色觉、泪道、角膜、前房、瞳孔、晶体浑浊程序的检查及眼内压、晶体度数测定。常规双眼滴抗菌素眼水,用生理盐水清洁结膜囊训练患者自行转动眼球,尤其是向下转动眼球。术前散瞳,以5~6 mm为宜[2]。

1.2.2 术中护理配合 认真核对并确定需手术的眼睛;患者取平卧位。术前10 min应用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滴眼,每次1~2滴,每2~3分钟/次,共4次;调节灌注瓶高度;检查仪器指示是否正常;正确连接超声乳化手柄和各种管道,导管充满灌注液。根据患者晶体核硬度合理选择超声乳化能量及负压吸力;人工晶体植入后将人工晶体的合格证贴于手术护理记录单上随病历保存;切口关闭后,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及地塞米松预防感染。

1.2.3 术后护理配合 术后患者取平卧位,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6 h后方可起床活动,避免对术眼的碰撞[3]。术后24~48 h密切观察术眼的辅料有无松动、渗血、渗液,及有无疼痛与不适等。术后取平卧位,嘱患者避免低头或大声咳嗽,注意休息,勿揉按术眼,防止眼内压力增高或碰伤术眼影响切口愈合及前房形成。遵医嘱局部或全身应用抗生素,滴眼液时勿对眼球施加压力,用手轻拉下睑,注意观察术眼情况,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沟通。按医嘱使用散瞳剂,有利于松弛睫状肌、减轻疼痛、消退炎症,活动瞳孔以防止虹膜后粘连及人工晶體移位和瞳孔挟持等并发症。对于疼痛比较敏感者或影响睡眠时,可遵医嘱酌情口服塞来昔布、舒乐安定或阿普唑仑等,以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70例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0~15 min,平均住院时间3~4 d,无一例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术后1周内每日换药1次,常规裂隙灯、前房、眼底、视力等检查;1个月内每周复查1次,3个月后验光配镜。裸眼或矫正视力(仅5例配镜)均达到0.6或以上。

370例患者术前平均散光度数(0.85±0.42),术后4周平均散光度数(0.92±0.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日及出院后1周内2次向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表,了解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本组患者2次满意度调查表回收率为100%。结果显示,370例患者术后的满意度为100%(370/370)。

3 讨论

近年来,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已广泛应用于白内障的治疗,其具有切口小、视力恢复快、术后散光轻等优点[4]。

术前严格选择病例,掌握禁忌证,进行物品及药品准备。术中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手术。将手术显微镜调试好放置于操作者右边适当位置,将超声乳化仪放置在操作台上,调节好设定的各种参数值。根据术者要求随时调节负压开关,主动积极配合医师完成手术,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5]。通过心理护理可以减少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总之,笔者认为针对患者疾病的特点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笔者所在医院眼科对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围术期护理,提高了手术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 程雪梅,陈信华.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4):1362.

[2] 郭镭.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0,7(34):164-165.

[3] 许亚平.白内障超生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J].医学信息,2010,6:1519.

[4] 陈敏.62例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护理配合[J].中国医疗前沿,2010,5(9):88-89.

[5] 邱满春,罗丽娜.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1):125-126.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635例816眼, 男279例, 女356例, 单眼454例, 双眼181例, 年龄56~82岁, 平均68岁;晶状体核硬度LOCSⅡ分级[4]:Ⅱ级125眼, Ⅲ级571眼, Ⅳ级98眼, V级22眼;术前视力:光感~0.1者631例, 0.1以上~0.2者185例, 眼底检查正常者506眼, 伴有眼底疾病者310眼, 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14眼, 高度近视视网膜病变73眼, 老年性黄斑变性48眼, 视神经萎缩18眼, 玻璃体混浊16眼, 视神经缺血性病变16眼, 青光眼术后14眼, 其他11眼。将所有患者按眼底检查是否正常分为观察组 (眼底检查正常, n=506眼) 和对照组 (眼底检查异常, n=310眼) ,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晶状体核硬度LOCSⅡ分级及手术方式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手术均由同一医师使用完成, 超声乳化仪 (美国MTP) 。术前采用复方托比卡胺散瞳, 表面麻醉。在正上方角膜缘后2mm处作一5.5mm的巩膜隧道切口, 连续环行撕囊, 5.5mm, 水分离, PHACO CHOP方式乳化晶体核, I/A吸除皮质, 后囊混浊者行后囊抛光处理, 常规PMMA IOL植入。术毕给予典必殊眼膏点眼后单眼遮盖。

1.3 疗效标准[5]

优:术后3个月视力恢复>1.0;良:术后3个月视力恢复在0.6~1.0之间;可:术后3个月视力恢复在0.3~0.5之间;差:术后3个月视力恢复≤0.3。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 百分率的比较采用精确概率法和卡方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为77.86%, 对照组优良率为49.68%,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χ2=341.7120, P<0.01) 。见表1。

术后观察组出现角膜水肿43例 (8.50%) , 对照组出现角膜水肿26例 (8.39%) , 均经对症处理1周后消退,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χ2=0.0031, P>0.05) 。

3 讨论

白内障是眼科首位致盲性眼病, 可造成严重的视功能损害, 其早期表现主要为渐进性视力下降, 并常出现单眼复视或多视现象。有研究显示, 目前我国因白内障致盲者为290万人,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 白内障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估计到2020年时将达500万人[6], 手术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视功能, 提高其生存质量。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损伤小、不良反应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且能将白内障患者的手术时机由传统的成熟期提前为未成熟期, 甚至初发期, 是目前公认的治疗白内障的最先进的手术方法[7]。

但由于白内障术后视力的改善程度主要取决于视网膜, 尤其是黄斑部的视功能情况, 而老年患者机体机能减退且常常合并有各种慢性疾病, 这些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又会给手术造成影响, 从而导致部分患者得不到满意的术后视力, 其原因主要包括: (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主要与血糖控制程度及病程有关, 有研究显示[8], 糖尿病史少于5年者其发生率约为39%, 在5~10年之间者其发生率为50%~56%, 而病史在10年以上者其发生率约为69.90%。因此, 早期控制血糖能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 并能有效防止白内障术后低视力的发生。 (2) 老年性黄斑变性:随着年龄的增长, 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 并成为白内障超乳摘除术后视力恢复不良的一个重要原因[9]。 (3) 高度近视:由于患者眼轴的不断加长, 导致后极部脉络膜视网膜出现进行性变性病理损害, 而且眼轴越长, 其眼底病变越严重, 视力越难以满意矫正, 术后视力恢复越不好[10]。 (4) 青光眼术后视神经损害。

综上所述, 随着手术技巧的不断提高和仪器的飞速发展, 白内障手术已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从而为大量的白内障患者带来啦复明的希望, 只要准确掌握手术指征, 做好术前的各种准备工作, 绝大部分患者均可获得满意的术后视力。部分患者视力恢复不理想的原因主要和基础眼病有关, 因此完善的术前检查对预后视力的判断非常重要, 即使如此, 我们认为, 对那些术前视力非常差的患者也不应轻易放弃手术, 否则将会导致这些患者失去恢复有用视力的机会。

参考文献

[1]Ruit S, Tabin GC, Nissman SA, et al.Low-cost high-volume extra-capsular cataract extraction with posterior chamber intraocalarlens implantation in Nepal[J].Ophthalmology, 1999, 106 (10) :1887-1892.

[2]刘玉珉, 李钟实, 孟昭明, 等.山东省莱芜市白内障手术复明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调查[J].中华眼科杂志, 2001, 37 (5) :338-341.

[3]张晓晨, 高强, 王玏.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低视力原因分析[J].长治医学院学报, 2006, 20 (4) :289-290.

[4]Chylack LT, Leske MC, Sperduto R, et a1.Lens opacities classifica-tion system[J].Arch Ophthalmol, 1988, 106 (3) :330.

[5]闫莉丽.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后视力恢复及相关因素分析[J].海南医学, 2011, 22 (20) :95-97.

[6]李一壮.老年性白内障治疗的新进展[J].实用老年医学, 2008, 22 (5) :324-326.

[7]刘晓玲, 刘彦才, 缪爱红, 等.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与超声乳化手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J].眼科研究, 2009, 29 (6) :505-506.

[8]周炜, 郭希让.眼科激光学[M].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7:279.

[9]王凤翔, 何守志, 王瑛, 等.老年性黄斑变性合并白内障的手术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04, 22 (5) :363-364.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 第5篇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疗效

【中图分类号】R77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535-01

白内障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且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明显增加。手术是目前治疗白内障唯一有效方法,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是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新型白内障手术,本文就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行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该手术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行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32例(32眼)纳入研究,所有患者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0.2,且无其它眼部疾病,其中男性15例,女性17例,年龄44~76岁,平均年龄(60.2±5.1)岁,白内障类型:核性白内障17眼,后囊下白内障9眼,皮质性白内障6眼;按Emery以及Little核硬度分级标准为Ⅱ~Ⅳ级,其中Ⅱ级11眼,Ⅲ级13眼,Ⅳ级8眼。

1.2治疗方法对所有患者均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所有患者术前均给予复方托品酰胺散瞳,并严格控制眼压,常规应电子计算器超声眼轴测定仪测定,计算出所需人工晶状体屈光度,手术采用4g?L-1倍诺喜表面麻醉,选择巩膜隧道切口,于上方做一穹窿部位基底的球结膜瓣,潜行于角膜板层刺入前房,并注入适量黏弹剂,连续环形撕囊,用平衡盐灌注溶液做水分离和水分层,伸入超声乳化头,超声乳化晶状体核和皮质,吸出皮质,人工晶体植入囊袋内,并抽吸干净前房内的粘弹剂,外切口无需缝合,单眼包扎,完成手术。

2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囊膜破裂、角膜失代偿等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8~20min,平均手术时间为(11.2±3.4)min;所有患者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5共22眼,占68.8%(22/32);最佳矯正视力≥0.3共45眼,占81.3%(26/32)。术后并发症:术后13眼(40.6%)出现一过性角膜水肿、6眼(18.8%)出现短暂性眼压升高,但症状均较轻微,均经对症处理后痊愈,所有患者中均未见瞳孔变形、虹膜损伤、黄斑水肿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3讨论

凡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晶状体代谢紊乱,致使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均可称为白内障。白内障病因复杂多样,如遗传、老化、局部营养障碍、免疫代谢以及外伤等均可能导致晶状体代谢紊乱,从而引发白内障,视力进行性减退是白内障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并可伴有眩光感、单眼复视、近视度增加等症状[1]。对于该病的治疗,目前药物治疗无确切效果,国内外均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就目前而言,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唯一确切方法。

传统白内障摘除术切口大,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因而术后并发症多,且恢复时间长,而目前已被超声乳化手术所替代,并成为主流术式[2]。超声乳化技术是利于一个细针头通过很小的切口进入眼内,而后使用超声波经晶状体核粉碎使其呈乳糜状,而后连同皮质一起吸出,术毕保留晶状体后囊膜,可同时植入人工晶状体,该术式较传统的白内障摘除术切口小,组织损伤小,且手术时间段,术后恢复快,屈光状态稳定[3]。同时从本研究结果也可看出,本组32例患者手术时间最短的仅8min,最长仅20min,术后所有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恢复,其中81.3%(26/32)患者术后最佳最佳矫正视力≥0.3,术后无瞳孔变形、虹膜损伤、黄斑水肿等严重并发症发生,一过性角膜水肿和短暂性眼压升高,均经对症处理后痊愈,所有患者治疗效果显著。

虽然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手术效果显著,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时间短等特点,但手术过程中也应注意手术技巧的把握,更好的提高手术效果,如术中无菌观念要强,尽量在显微镜下进行操作;术中尽量完整撕囊,若不能完整撕囊,可扩大截囊口以为晶体核的处理留有足够的空间[4];控制前房深度,尽量使用巩膜隧道切口,可对前房维持起到很好的防渗漏作用;手术完毕后粘弹剂应及时冲出,并应用缩瞳剂,以防高眼压[5]。术后加强并发症防治,对高眼压以及炎症反应给予处理,术后高眼压症状可给予乙酰唑胺口服应用。

综上所述,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疗效显著,且具有切口小、组织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视力恢复快等优势,对于白内障程度或位置干扰视觉功能障碍,且希望有良好的视觉质量的患者,超声乳化手术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但术中应注意手术技巧的把握,合理使用超声乳化技术,以更好的提高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王哲宇,许权.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与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的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0):28-29.

[2]王照慧.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420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7):81-82.

[3]黄艺,伍继光,杨明善.超声乳化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4,16(17):15-17.

[4]蔡成平,张靖东.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效果观察及注意事项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19):2516-2517.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 第6篇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9年6月-2010年7月我院收治的80例白内障共93眼, 其中男46例, 女34例;年龄45~72岁, 中位年龄56.2岁。按照LOCSⅡ分类对晶体核硬度进行分级, 本组均为Ⅰ~Ⅴ级, 排除外伤性白内障以及合并青光眼等眼病者。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 (48眼) 和对照组40例 (45眼) 。2组在性别、年龄、术前视力以及晶状体核硬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1.2.1 研究组:

采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手术。术前使用复方托品酰胺眼药水散瞳, 使用2%利多卡因进行表面麻醉, 压迫眼球降低眼压。使用巩膜隧道刀以12点为中心, 在角膜缘后2mm处作水平切口, 切开深度约为巩膜厚度的1/2, 然后向前分离直至角膜缘内约1mm处, 向前房注满黏弹剂, 在9点处角膜缘穿刺作辅助切口, 作连续环形撕囊, 扩大隧道内口, 分离晶体核后, 用圆匙托出晶体核, 然后植入人工晶体, 冲冼前房, 若切口无渗漏则不需缝合, 若有渗漏则间断缝合1~2针。

1.2.2 对照组:

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术前处理以及巩膜切口与研究组一致, 在环形囊袋内进行原位超声乳化, 清除皮质扩大切口至5.5mm, 吸出晶体核, 在囊袋内植入硬性人工晶体后, 冲洗出黏弹剂以及残余皮质, 并检查巩膜切口有无渗漏情况。

1.3 观察指标

术后观察患者视力恢复、角膜散光程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视力恢复情况

2组术后2周视力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散光程度

术后1周和3个月角膜散光程度比较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3 并发症

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3讨论

随着对白内障的进一步研究和认识, 以及现代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 目前超声乳化术已广泛应用于白内障治疗, 超声乳化技术具有切口小、手术时间短、不需住院以及术后恢复快等诸多优点, 但对老年Ⅳ和Ⅴ级的晶状体硬核, 超声乳化需提高超声能量并且延长乳化时间, 很容易引发角膜内皮等眼内组织的损伤[3], 而且超声乳化治疗设备比较昂贵, 技术较难掌握, 若经验较少则易出现并发症。而小切口的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临床效果与超声乳化术接近, 且其不受晶状体核硬度的限制, 另外其对组织损伤较轻, 可以有效避免操作损伤后囊以及晶体悬韧带, 减少了术中并发症, 术后视力恢复较快, 缩短了手术时间, 眼压可以得到较好的控制, 且其对设备和操作要求较低, 治疗费用较低, 性价比较高[4]。

本研究结果显示,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手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疗效相似, 2组术后2周视力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 以及角膜散光程度比较差异均无有统计学意义。所以可根据白内障患者的不同情况选用不同的手术方式,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手术比较适用于硬核白内障患者, 且其对手术器械要求低, 手术操作简单, 易掌握、适应证广泛, 具有性价比高、手术时间短、恢复快以及手术安全稳定的特点, 适合在基层医院进行广泛开展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白内障患者共93眼, 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 (48眼) 和对照组角膜40例 (45眼) 。研究组采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 对照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观察2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散光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术后2周视力恢复情况、并发症以及角膜散光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疗效相似, 简单、易行、性价比较高。

关键词: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丁千兵, 罗伟荣.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9, 9 (2) :119.

[2]陈凤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与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对照研究[J].国际眼科杂志, 2008, 8 (12) :2506-2507.

[3]熊祖国, 董晓明, 李财保.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 2010, 15 (5) :48-49.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2006年9月至2009年10月共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306例。男性126例, 女性180例, 其中左眼131例, 右眼175例, 年龄45~94岁。

1.2 手术方法

采用德国ZEISS显微镜及美国眼力健AMO超声乳化仪, 于表麻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在11点钟位置做手术切口, 1点钟位置做辅助切口, 截囊或撕囊后行水分离, 用超声乳化手柄连接19G乳化针头在囊袋内将晶体核乳化后吸出, 用I/A手柄吸尽晶体皮质, 于囊袋内放入折叠式人工晶体后结膜下注射硫酸妥布霉素2单位和地塞米松2.5mg。

2 结果

除1例改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外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视力>1.0的88例, 在0.5~1.0的167例, <0.5的51例。无手术并发症。

3 讨论

3.1 物品的供应及消毒方法的选择

超声乳化手柄, 注吸手柄, 注吸管, 显微器械均采用高压蒸气灭菌。为满足手术中特殊需要, 不影响手术进程, 每台手术均有备用器械, 备用器械采用环氧乙烷消毒后备用, 达到随时用随时开, 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3.2 超声乳化手柄在调谐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分析处理

调谐前应将手柄与超声乳化仪连接正确, 眼内灌注液与注吸管连接通畅。如果I/A调谐失败, 可能是低灌注量造成。造成低灌注量的原因有:输血管针头插入灌注液瓶时被橡皮塞碎片堵塞导致流量太小, 灌注液高度或压力不够, 灌注管有破洞。根据不同的原因进行相应的处理后重新调谐。导致PHACO调谐失败的原因有:乳化针太紧或未上紧, 手柄与乳化机连接错误。查找原因后重新调谐。

3.3 术中晶体碎核堵塞乳化针头或注吸管的处理措施

3.3.1 注吸管堵塞的处理措施

可将注吸管从手柄连接处取下后两端对接, 乳化仪调到I/A模式, 将晶体碎核吸出。如果是因为注吸管老化导致注吸管堵塞, 应更换新的注吸管。

3.3.2 乳化针头堵塞的处理措施

将手柄上的注吸管取下后, 用10m L注射器抽取无菌生理盐水冲通即可。

3.4 术中显微镜模糊现象的处理方法

3.4.1 目镜起雾

术者戴上口罩后呼出的气体温度高于目镜温度, 由于温差引起目镜起雾, 视野模糊。可以调节室内温度或者将术者口罩上缘与鼻梁上皮肤接触处用纸塑胶布粘紧, 防止术者呼出的气体从口罩上缘溢出。

3.4.2 物镜模糊

手术中为了保护患者的角膜及保持视野清晰, 不断在患者眼球上冲水。当水珠或血点溅在物镜上致物镜模糊, 用镜头纸擦净即可。

3.4.3 视野模糊

瞳距、焦距、目镜度数不符导致视野模糊, 调整后即可。

3.5 手术中患者与医师的配合及预见性护理指导

手术中为了充分暴露手术野及利于手术操作, 防止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手术开始前应做好护理指导。

3.5.1 训练术眼转动

让患者仰卧在手术台上, 眼晴看灯 (正上方) -看左边-看右边-看头顶-看脚下进行训练, 利于术中做手术切口, 结膜下注射等操作的主动配合。

3.5.2 特殊环节的配合

当超声乳化针头放入囊袋内乳化抽吸混浊的晶体时, 头部不可摆动, 保持眼睛固视, 防止超声乳化针头吸住后囊膜或损伤后囊膜导致玻璃体脱出。具体训练的方法:两眼同时睁开, 眼睛注视灯光, 或者双眼有意识同时看一个方向2~3min。

3.5.3 避免咳嗽和打喷嚏的方法[1]

手术过程中, 切不可用力咳嗽或打喷嚏, 否则易导致眼内压突然剧烈升高造成玻璃体脱出或者其他手术并发症。指导患者张口呼吸或舌尖顶上腭的方法来制止咳嗽和打喷嚏。

3.6 仪器、器械的使用和保养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虽然手术时间短, 但所用器械和仪器精细、贵重, 因此要求手术室护士要熟知超声乳化仪的功能, 熟练地操作仪器, 能及时排除故障。护士还应懂得对显微精密器械的使用、清洗、保养和灭菌。显微精密器械使用后用过滤水冲洗后, 套上保护套, 放于多酶清洗剂的超声清洗机中清洗, 然后用氧气吹干, 环氧乙烷低温灭菌。超声乳化仪和显微镜要定期检查和保养, 保证仪器的性能正常。

摘要: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的护理配合。方法 对306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的手术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和探讨。结果 306例手术顺利完成, 护理配合密切, 手术疗效良好。结论 对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预见性的评估, 并了解其发生的原因, 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是使手术顺利完成, 减少手术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手术配合,白内障,超声乳化

参考文献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例 (80眼) 患者中, 其中男38例, 女42例;年龄25~85岁, 平均年龄68岁。其中68眼属老年性白内障, 7眼属并发性白内障, 5眼属外伤性白内障。除了高度近视的3眼, 其余均一次性同期植入硬性一体式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1.2 手术方法

术前抗菌药物眼药水, 4~6次/d, 用药2~3d。手术日为入院第2~3天。麻醉方式:表面麻醉或球后/球周阻滞麻醉;手术方式: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 (IOL) 如果核较小或软, 经切口伸人晶状体圈匙至晶状体核后, 然后将其娩出。如果核较大或较硬, 可使用劈核刀将晶状体核劈为2块, 然后再将其娩出。眼内植入物:人工晶体。术中用耗品:粘弹剂、一次性手术刀、缩瞳剂、眼内灌注液或平衡液、显微手术缝线。

2 结果

术后1d、1周、3个月裸眼视力达0.5以上者分别为53.12%、64.81%、76.88%。术后并发症少, 术后3个月角膜散光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着性。

3 讨论

近年来, 随着眼科显微手术的发展和现代囊外术的普及, 手术方法不断变化, 大切口白内障手术逐渐被小切口手术所替代。如何将核从囊袋内娩而不致囊膜破裂及玻璃体脱出是出手术的关键。首先, 环形撕囊, 旋转娩核。撕囊时应足够大, 以达到5.5~6.0mm为宜。其次, 粘弹剂要足量。应在旋转、圈套核时在晶状体前及囊袋内尽量多注入粘弹剂;如果娩核过程中发现核较硬、切口小、娩出有阻力时, 定不能强行娩核, 应该将其送回前房中央, 然后退出圈套器, 重新劈核或扩大切口。

在手术的过程中, 特别是开展初期, 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 要有针对性的选择在病人; (2) 正确选择切口的位置; (3) 娩核是关键的一步, 绝对不可一味追求小切口, 而使得前房内操作过多, 致使悬韧带及角膜内皮损伤, 甚至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自内障摘除手术主要有以下几个优点: (1) 手术利用圈套器将晶状体核取出, 所以切口小、组织损伤轻, 而且避免了大切口术中对眼球的挤压所导致的眼球变形, 除此之外, 也避免了术中虹膜、玻璃体脱出的危险, 术后瞳孔上移发生的情况也将减少; (2) 采用内外呈阶梯状的巩膜隧道切口, 使得手术的切口自闭性好。手术中较好的容易维持前房深度, 减小前房波动, 这样使得手术的过程处在相对密闭的状态, 而术中后囊破裂玻璃体脱出、爆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的危险也减少了; (3) 因为该手术不需要超声乳化设备和相应配件, 所以治疗费用相对低廉, 同时, 避免了超声乳化加大热量导致角膜内皮损伤的情况的发生, 更加安全可靠;第四小切口手术的切口小, 使得术后散光小, 视力恢复快。

综上,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白内障安全简便、创伤小、散光小、费用低、术后视力恢复快, 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何伟, 徐玲, 张欣.适合中国国情的非超乳小切口囊外白内障切除术[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05.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 第9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接受表面麻醉下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共240例 (240眼) , 其中男124例, 女116例, 年龄62岁~92岁, 均为老年性白内障患者, 术前视力光感~0.25.

1.2 表面麻醉方法

术前均按白内障常规处理术眼, 于准备开始手术前15 min用爱尔凯因滴眼, 每次1~2滴, 间隔5 min, 共3次。

1.3 手术方法

(1) 术前准备同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2) 颞上或鼻上象限做一以穹隆部为基底的结膜瓣, 充分止血, 距角膜缘后界1.5 mm处, 做一长约6 mm~7 mm的反眉状板层巩膜切口。 (3) 用隧道刀在巩膜层间向前分离到角膜缘前界前1 mm处, 换3.2 mm晶状体角膜刀在隧道尽头穿刺进入前房, 注入透明质酸钠, 充盈前房。 (4) 用连续环形撕囊法或邮票式截囊, 进行充分水分离。 (5) 前房注入透明质酸钠, 扩大切口, 使内口大于外口。 (6) 用自制破囊针和晶状体定位钩转动晶状体核, 使核游离, 且12点钟方位翘起, 再向核下方注入透明质酸钠, 使晶状体核游离于前房;用晶状体圈勺娩出晶状体核。 (7) 注吸干净残留皮质, 植入人工晶状体。 (8) 切口水密性不佳者, 缝合1针 (本文仅2只眼缝合) , 术毕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2 mg, 结膜瓣遮盖巩膜切口, 接口处烧灼。

2 结果

2.1 麻醉效果:

90%以上的患者无痛感, 多数叙述在手术结束时行结膜下注射时有明显痛感, 但可耐受。

2.2 手术后效果及术后感觉:

术后第1天多数患者角膜透明没有水肿或有轻度反应性水肿, 房水闪辉 (+) 。瞳孔圆, 人工晶状体位正, 术后视力多在0.3~1.0之间。患者普遍反映当闭眼或转眼时有异物感或不适感。

2.3 手术并发症:

术中后囊破裂6眼 (占2.5%) , 玻璃体脱出5眼 (占2.08%) , 术后轻度至中度角膜水肿45例 (18.8%) , 经治疗后均在2 d~5 d内消退。术中未发现角膜上皮剥脱现象, 未见过敏反应发生, 未出现由于眼球不自主转动所致的严重并发症, 如角膜失代偿、视网膜脱离等。

3 讨论

在单纯表面麻醉下行白内障手术是白内障手术的一项重大进步。因其可避免球后麻醉所致的球后出血、眼球穿孔伤、视神经损伤、视网膜血管阻塞、呼吸抑制及神经中枢抑制等比较严重的并发症[1,2], 尤其对伴有全身性疾病的患者如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在表面麻醉下手术, 安全性增加, 扩大了手术适应证。爱尔凯因滴眼液其主要成分是0.5%盐酸丙美卡因、0.01%氯苄烷胺。爱尔凯因是一种作用迅速、扩散面广、对组织的穿透性强、毒性低的新型表麻药, 用其点眼后, 20 s起效, 无痛持续时间约20 min左右。不影响瞳孔直径, 术中很少或不引起角膜上皮浑浊。麻醉强度较可卡因高, 对角膜上皮损伤较地卡因、可卡因弱。根据临床观察, 单纯应用爱尔凯因即可起到对结膜、角膜及巩膜等眼前部的麻醉效果, 其麻醉深度、麻醉持续性、速效性及安全性均令人满意, 但对眼睑缘麻醉效果差。在单纯表面麻醉下行白内障手术, 优点是避免了眶部注射的并发症, 适合惧怕打针手术的患者, 且患者能按医生的要求向任何方向转动。由于眼球可自主活动, 这就要求术者和患者在术中密切配合, 故术前对患者进行注视训练, 术中恰当的引导及安慰是非常必要的。其缺点是对语言或精神有障碍者无法进行医患沟通, 瞳孔不能充分散大者有时痛觉明显。

本观察结果显示, 应用爱尔凯因进行表面麻醉下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是安全可靠的。手术除了最后结膜下注射药物时部分患者有痛觉外, 全程手术基本在无知觉的情况下进行。其角膜水肿的发生率及程度, 以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与非表麻手术并无明显差异。观察术中的眼球运动情况发现多数患者的眼球移动是由于紧张、惧怕手术而造成的, 没有因疼痛而引起眼球移动的现象。提示此麻醉方式是安全可靠的。

临床实践中, 我们体会到: (1) 术前要充分散瞳, 麻痹睫状肌, 降低虹膜和睫状体对疼痛的敏感性; (2) 对心理紧张、手术耐受性差、合作性差的患者宜采用表麻联合球后阻滞麻醉的方法; (3) 由于对睑缘麻醉效果差, 术中应避免触碰睑缘发生反射性瞬目而影响手术过程; (4) 环形撕囊者行水分离时, 液流切勿注入过快; (5) 根据核之硬度及大小决定切口大小, 以皮质浑浊为主者, 切口5.5 mm~6.0 mm即可, 浅棕色核者切口6.0 mm~6.5 mm即可, 术中勿过分追求切口小, 而致娩核困难, 损伤角膜内皮; (6) 若术中发生后囊膜破裂、玻璃体脱出等并发症, 建议追加麻醉; (7) 术毕结膜下注射前, 结膜囊追加爱尔凯因1滴, 以减轻痛感。

综上所述, 针对目前国情, 表面麻醉下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一种很好的补充, 可在无痛的情况下顺利完成白内障手术。此法可避免因麻醉引起的诸多并发症的发生, 通过临床观察, 只要术者技术熟练, 医患密切配合, 在单纯爱尔凯因表面麻醉下,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是安全有效的, 且痛苦小、恢复快、术时短,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振平, 钟国庆.麻醉[M].//李绍珍主编.眼科手术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8385.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 第10篇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护理;围手术期

[中图分类号] R473.77???[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10-156-01

白内障是眼科常见病之一,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晶状体代谢紊乱,晶状体蛋白质变性,最终导致浑浊,影响患者视力[1]。超声乳化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其手术切口小,术后功能恢复快,但其手术过程精细、复杂,护理人员应对围手术期进行综合护理,以期提高手术效果,减轻患者负担,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96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给予围术期综合护理,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入选对象共96例(120眼),其中男61例(78眼),女35例(42眼),年龄21~83岁,平均(59.7士11.2)岁;其中老年性白内障53例,外伤性白内障22例,先天性白内障15例,并发性白内障6例。排除伴有严重不可控制的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影响手术进行的患者。

1.2?手术方法

所有患眼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并人工晶状体种植术,表麻后行透明角膜切口及辅助切口,撕囊,水分离核,超声乳化硬核,囊袋内注入黏弹剂,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经精心的护理配合,本组患者手术均顺利成功并痊愈出院,术后视力都有所提高。

1.3?围术期护理配合

1.3.1?术前护理[2]?(1)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加强病房巡视,因人而异采取个体化护理,使其能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手术,并详细讲解术中配合事项;(2)术前应查验各种眼科检查结果并发现问题及时报告主管医生,术前3 d常规双眼滴抗菌素眼水,用生理盐水清洁结膜囊训练患者自行转动眼球,尤其是向下转动眼球。术前1 d常规清洁眼球,冲洗泪道、结膜囊,剪睫毛,术前30 min散瞳,以>6 mm为宜;(3)检查各种仪器。

1.3.2?术中护理?(1)再次检查各种手术仪器并调整好角度,检查各种急救药物;(2)对患者三查七对,指导患者体位,并再次鼓励患者以配合手术;(3)配合医生进行麻醉,手术开始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1.3.3?术后护理?术后嘱患者不要急于揭开纱布,平卧位,切忌用力过度,密切观察各生命体征,无论发生何种情况均不可挤压和用力揉搓术眼,更不能碰撞。术后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术眼的辅料有无松动、渗液、渗血,及有各种疼痛与不适等并及时报告医生。嘱患者严格遵医嘱局部或全身应用抗生素、散瞳剂等药物,并活动瞳孔以防止人工晶体移位及虹膜后粘连等并发症,注意观察术眼情况,及时与医生沟通。保证睡眠充足,予营养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过度。术后1周内每日换药,常规检查,出院日向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叮嘱患者按照医嘱定期复查,3个月验光配镜。

2?结果

96例患者120眼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超声乳化时间(65.8±22.7)s,住院时间均3~4 d,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3个月后裸眼(或矫正视力2例)均达到0.6及以上。本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回收率100%,满意度为100%。

3?讨论

白内障影响患者视力,导致老龄患者摔伤及缺乏锻炼,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增加,年轻患者精神压力巨大,其增加社会和家庭负担重。超声乳化术是目前国际上一种先进的白内障手术方法,视力恢复快、术后散光轻,其利用显微镜下手术,因此不仅要求术者具有娴熟的技术和手术技巧,同时要求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情况及术者习惯,选择的不同模式和程序,调节各所需值,达到更好的配合。因此,对手术室护士要求熟悉各仪器规范使用及精确调节,且术前术后严格养护超乳仪、显微镜等精密仪器,预见性的采取护理应对,术中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手术、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3]。

总之,针对患者情况进行严格综合护理是确保白内障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笔者所在医院对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术的患者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护理,医护患三者配合默契,杜绝了严重并发症而定发生,提高了手术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效果满意。

[参考文献]

[1] 郭镭.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0,7(34):164-165.

[2] 程伟琴.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中护理风险及应对[J].浙江临床医学,2011,13(5):591-592.

[3] 王晶霞.老年糖尿病患者白內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护理要点[J].中国社区医师,2011,13(2):181-182.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 第11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5年6月~2012年6月1400例(1400只眼)在本院就诊的MSICS中Ⅳ~Ⅴ级核白内障患者临床资料,白内障术前检查视力光感(+)~0.3,无手术禁忌证。患者术前均常规行全身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严格控制在<8.0 mmol/L,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在<150/90 mm Hg(1 mm Hg=0.133 k Pa)。

1.2材料与仪器术中植入爱尔康产硬性或折叠晶体及粘弹剂。术后用电脑验光仪及角膜曲率计测量散光值及轴向。

1.3手术方法手术均由同一位技术娴熟医师进行。术前充分散瞳,常规消毒,球后及眼轮匝肌麻醉,爱尔凯因滴眼液表面麻醉3次,开睑器开睑,做上直肌牵引线,用3.0 mm巩膜穿刺刀于角膜缘后1 mm以10点半位为中心做“一”字形隧道切口,一直分离至透明角膜内1.0~1.5 mm,用5 ml注射器针头于2点位透明角膜左侧切口,撕囊镊连续居中环形撕囊。水平扩大切口。充分进行水分离及水分层,后极性白内障只做水分层,而不做水分离,晶状体前注入少许粘弹剂,将粘弹剂针头沿9点或3点撕囊口前,使核近切口侧翘起,一手持晶状体套圈伸入核下方,一手持虹膜复位器或批核刀于核上方,批核后三明治法娩核,注吸器接灌注液冲洗出残留皮质及行后囊抛光后,注入粘弹剂,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于囊袋内(术中若后囊破裂,人工晶体植入睫状沟处)。灌注液置换出粘弹剂,调整人工晶体位置,前房形成,切口密闭,地塞米松2 mg上方球结膜下注射,结膜瓣复位。观察3个月行视力、裂隙灯显微镜检查。

2结果

2.1视力术后第1天视力>0.5者900只眼,术后第2天视力>0.5者1205只眼,术后3个月视力>0.5者1240只眼。

2.2术中并发症(1)后囊破裂10只眼,为撕囊口直径过小,旋转晶状体核时划破囊袋,或注吸皮质时用力不当所致。其中4只眼因后囊破裂范围较大,改二期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视力恢复良好。(2)虹膜损伤3只眼,均为巩膜隧道短,虹膜脱出晶状体线环夹持部分断离,经缝合后均一期植入人工晶状体。

2.3术后并发症及处理(1)反应性虹膜炎18只眼,局部加强点眼,增加用药次数并用托吡卡胺滴眼液(美多丽)扩瞳,3~7 d炎症消退。(2)暂时性高眼压4只眼,其中2只眼是因为后囊破裂前房有玻璃体所致,另2只眼是因粘弹剂残余所致,给予对症治疗后眼压平稳。(3)角膜水肿93只眼,为术中操作时间过长或娩核时擦伤角膜内皮所致,术后第1天即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典必殊)点眼,7 d内角膜恢复透明90只眼,3只眼15 d内角膜恢复透明。(4)后囊混浊16只眼,因术后6个月行YAG激光后囊切开术,视力恢复良好。

3讨论

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白内障最有效的方法。目前的研究重点在于探寻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6],减少各种术后并发症,作者认为,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的手术费用低廉,切口小,非常适合分布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患者。此术式采用巩膜隧道式切口,切口小,自闭性好,损伤轻,散光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且手术适应证广,不受晶状体核硬度影响,均能顺利完成。总结体会如下:(1)巩膜隧道切口为直径形,深度为1/2巩膜厚度,宽度为5~6 mm,保持在同一平面上。隧道切口太深易穿破眼球,导致虹膜脱出,眼内出血的发生几率较大;隧道切口太浅容易导致巩膜瓣撕裂,甚至撕向角膜[7,8]。穿刺平面应与虹膜面平行,与隧道斜面形成45°斜角,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房角及角膜。此切口优点是隧道切口自闭性良好,其力学原理是切口两端角的牵引力类似倾斜拉桥拉力,维持切口不移开;内切口在眼内压作用下呈活瓣自闭,无需缝合。(2)撕囊是该手术非常重要步骤,对整个手术的成败起至关作用。撕囊口直径6 mm为宜,比超声乳化直径略大,边缘整齐,圆形居中,保证撕囊终点在起始部位的外侧,而不在内侧。对撕囊不成功者需改为截囊。(3)术中水分离注水要缓慢,轻柔,边注水边转动晶状体核,使晶状体核尽量游离,遇到囊膜发生撕裂时,应小心操作或停止水分离。(4)娩核或手法碎核时,应使用足量的粘弹剂保护好角膜内皮与后囊膜,预防角膜水肿及后囊膜破裂。后囊膜与不同类型白内障患者年龄、术式、术者手术熟练程度密切相关,重度葡萄膜炎、高度近视及严重的糖尿病等疾病因素导致晶状体纤维变性和囊膜上皮细胞变性形成白内障时,晶状体后囊膜很难保持其完整的生理特性,使晶状体后囊膜常发生萎缩、变性、粘连,水分离和清除皮质时极易发生晶状体后囊膜破裂。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悬韧带逐渐老化,晶状体后囊膜皱缩,弹性降低[9,10]。因此,当受到机械力作用时,高龄白内障患者发生晶状体后囊膜破裂几率较高。而术者操作不熟练和经验不足是导致晶状体后囊膜破裂的主要原因。(5)术中尽量清除周边皮质,抛光后囊膜,以减少术后炎症反应及后发障的发生。(6)人工晶状体尽量植入囊袋内,动作要轻柔,避免摩擦虹膜,防止虹膜脱色素。(7)白内障患者中,角膜散光>1.5 D的占15%~29%。矫正角膜散光的主要手段有手术,但手术损伤角膜,可导致视力下降等问题出现。目前植入Toric人工晶体,在解决白内障的同时,又矫正了角膜散光。(8)术后视力恢复快,小切口手术不需要缝合,可以明显减少手术源性散光,降低角膜内皮丢失率。一般术后1 d视力可与超声乳化手术后视力相当。(9)眼内炎是白内障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发生于术后2周内,药物治疗主要以玻璃体腔注药为主。(10)改良小梁切除联合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前眼压仍>30 mm Hg者,先行前房穿刺缓慢少量放液,并于术中再次放液,逐步降低眼压,避免爆发性脉络膜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术中切除巩膜深层时动作务必要轻柔,先于深层巩膜上划出三角形切除范围,然后切穿部分深层巩膜瓣后即用角膜剪一端伸入脉络膜上腔做潜行分离[11,12]。完整的晶状体囊袋和人工晶体植入囊袋内,可减少植入睫状沟内的葡萄膜炎症及降低术后高眼压。

上一篇:死亡医生下一篇:预测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