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教育信息化资源

2024-08-15

区域教育信息化资源(精选12篇)

区域教育信息化资源 第1篇

我们在区域创设新型教学环境方面做了系列尝试,引入平台、盘活资源,将3000余台学生计算机在空置时间转变为1:1教学环境下的“电子书包”,打造全新的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区域试运行一年多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整合优课、电子教室平台,搭建1:1新型“电子书包”教学环境

快速发展的教育信息化时代,教育硬件资源投资巨大,尤其是学生计算机因为要满足信息技术软件教学和英语人机互动考试的需求,更新周期缩短至4~5年。每年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在更新学生计算机方面花费较高,均占教育投入的较大比例。

虽然我们的学生计算机购置费用在教育信息化支出中占到很大比例,但是我们的实际应用情况却效率较低、非常不理想。经过对区域内32所学校学生计算机教室的使用情况进行调研,我们发现:区域层面共有71间专用计算机教室,共计3550台学生计算机,按照每天开设6节课计算,一周可以开设2130节课。而实际资源利用情况是,全区计算机教室用于信息技术课每周350节课,用于电脑绘画等校本课程64节课,共有效利用414节课。如图1所示,区域计算机教室使用率为16%,闲置率为84%,计算机教室仅用于开设信息技术课和小部分校本课程显然是巨大的浪费。

我区现在有20个电子书包实验班级,通过2年多的探索与实践,我们慢慢总结了一定的电子书包学科应用模式,积累了丰富经验。在进行电子书包实验和推广的同时,我们也开始逐步实践“闲置”计算机教室的高效利用方法,尝试将学生计算机搭载优课平台、电子教室等软件,转变为基于Windows平台的“电子书包”,把计算机教室的闲置时间转变为“电子书包”的实验时间,全区3000余台学生计算机全部面向所有师生开放,进行信息技术1:1环境下学科教与学的实践。

在基于学生机Windows平台的“电子书包”中,学生能一键调用线上正版教材、查看推送微课、进行灵活的线上学习等活动,彻底地把学生计算机扩充成了一台智能的“电子书包”。此外,还利用电子教室的互动功能实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实时互动、屏幕广播等功能。通过不断地调查分析,我们发现配置了优课平台和电子教室的学生计算机与PAD电子书包在功能性和使用性上是相同的。对比如表1所示。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基于优课平台和极域电子教室的学生机,在核心的自主学习支持等功能上相似度很大,最大的差别在移动性上。在这一点,优课系统提供了登录账户,师生只要拥有账户,便可以随时随地地在有PC机的地方进行登录和访问自主学习,这一点也弥补了相比PAD电子书包可移动性差的缺点。

自主研发计算机在线实时系统,3000余台“电子书包”上课状态一目了然

为了了解3000多台基于Windows平台的“电子书包”的使用情况,有效提高学生计算机教室学科开放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我们自主研发了计算机室开放应用区域平台,其功能逻辑结构如图2所示。

在平台设计中,我们的技术团队采用主流的B/S架构,编程语言我们选择了C#.NET最新程序框架来实现,后台数据库我们采用与目前区域教育数据库兼容的关系型数据库。为了保障数据的安全性,我们分别对代码和后台数据库在站点侦测、数据库连接加密进行了系列优化工作,满足全国信息技术安全等级要求。

通过我们自主研发的计算机教室开放应用区域平台,可以实时记录、动态显示每台学生计算机上课的信息。在计算机管理层面,提高了效率,可以准确地定位故障计算机,从而进行快速故障排除,有效保障计算机教室的正常运行。在学校管理层面,可以实时了解自己学校计算机教室的使用情况,为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探究实验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在区域教育信息化层面,搭建了区域内所有学校教师间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实现了区域内各学校开放信息的共享。并且,最终区域内所有学生计算机的运行信息汇集到区域教育大数据数据库,我们进行动态调用和分析,为区域整体信息化建设决策提供强有力的大数据支撑。

我们计划下一步继续充实这个平台,聚合电子书包教室、教师教研等专题应用,进一步优化教育信息化工作。

拓展家庭应用,3000余台“电子书包”巧“背”回家

据统计,我们区域层面有86%的学生家庭拥有个人电脑、PAD等终端设备,我们针对全区四万余名学生家庭电脑的使用情况进行等距SYS抽样调查,将所有拥有个人电脑、PAD等终端设备的学生家庭作为总体,抽取相等间隔的学生调查样本。调查结果统计如图3所示。

通过调查结果,我们发现:在参与调查的学生中,近一半的学生是将家庭电脑用于玩游戏、聊天、观看动画片等娱乐活动,还有部分家长因为怕学生玩各种游戏、网络聊天等有害学生身心健康,而坚决禁止学生操作电脑。除去其他应用,只有很少数的学生应用电脑等终端进行知识的检索或者探究性学习。

通过调查我们有了新的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这些设备,而不只是孩子们眼中的“游戏机”、大人眼中充斥着黄色和暴力信息的“诱坏器”呢?怎样才能将它们转化为优质的“求知机”“学习器”呢?我们能不能进一步拓展应用,在家庭也构建1:1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我们尝试引进优课人人通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家庭账号,在家里也可以一键同步登录,实现调用丰富的资源信息、观看微课、进行在线测试和讨论等操作,有效利用现有家庭设备构建了家庭1:1自主学习环境,巧妙地实现了把学校的“电子书包”带到了家中。学生在家里,目前可以利用在线正版电子教材进行自主学习,进行基本的知识点圈画和标注等;与同学和教师进行线上的班级问答和班级交流,进行课前的思考和课后的延伸讨论;随时看到教师推送的微课程等资源,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适当的巩固,学得快的同学也可以根据教师推送的资源进行知识深度和广度的拓展;在线作业更能实现“1秒”实时反馈,学生和家长省去了长达1天或2天的教师批改反馈时间,能够动态实时地了解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从而进行有效的查缺补漏;在学科工具应用等方面,小学英语点读互动的功能更是使很多孩子喜爱上了这个平台。

成果与反思

从2015年开始,我们区域尝试将学生计算机教室全天开放,在高质量保证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的同时,剩余的课时将3000余台学生计算机全部转变为“电子书包”用于学科课程教学的应用,利用“优课”等资源,进行1:1环境下在线教与学的实验。此外,我们还为全区所有中小学生开通网络人人通空间,同步进行“电子书包”的家庭拓展应用。

除了无法实施触摸功能外,计算机教室的Windows环境,基本不用改变学生使用习惯,全键盘输入也具有PAD无可比拟的优势。到目前为止,全区实验教师累计上传资源1946个,下载使用资源16620个,教师累计登录使用次数近10万次,其中使用最多的教师高达2428次,学生累计使用90余万次,试运行一年多来,师生、家长反响较好。

我们进行区域信息化深度融合,尝试创设适应信息时代特点的新型教学环境,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实践过程中也有了更多的感悟。

1.平台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提高便捷性、可靠性、实用性

实现更便捷的一键登录调用所有资源,并且记录所有的学习过程,进行智能的大数据分析,面向学生、教师、学校、区域层面,针对具体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提供灵活的大数据呈现方式,从而更有效提高平台的使用效率。如果能够引入游戏化、虚拟化、情境式的搭建方式,开启学生“游戏化”的学习进程,实现实时的装备评价,相信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平台的架构在带宽能够保证的条件下,B/S架构比C/S架构在开放性、便捷性、移动性等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建议尝试逐步调整为B/S架构的资源平台模式。

2.硬件是基础,其建设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与优化

区域教育信息化资源 第2篇

近年来,京口区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定了“高位均衡”的发展理念,扎实有效地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08年,京口区获得“江苏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区”称号。目前,全区学校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基本实现了均衡配置,为义务教育阶段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均衡的条件,创造了均衡的机会。

一、加强领导,落实政策,确保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1.理顺管理体制,均衡资源配置。一是创新和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全区中小学实行“集中核算,分校管理”的教育经费管理体制,统一财务管理制度,学校经费收支管理规范有序。二是优化均衡发展政策。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决定》等文件,明确提出了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目标、任务和措施。2008年,又出台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缩小义务教育阶段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差距,加快推进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加大教育投入,适度倾斜农村。一是经费支撑。区财政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将教育基本建设项目、公用经费、教职工人员经费、校舍维修经费等全额纳入区财政预算,帮困助学资金等全部落实到位,保障义务教育发展所需的各项经费,并以农村教育投入为重点,每年新增的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教育发展。二是重心下移。区教育局为扶持农村学校,自筹资金为每生每年增加公用经费50元,使得农村学校2009年小学、初中生均公用经费分别达到每生每年400元、600元的标准。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新进教师到乡镇学校任教,可直接转正定级且薪级工资上浮一级。同时,在评优评先、职务评审等方面向农村倾斜更多的优惠政策,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二、科学布局,优化资源,确保区域内办学条件高位均衡

1.统筹协调,建设标准化学校。一是调优调强教育布局。按照“高位均衡、城乡一体”的思路,推进学校布局调整。2008年,在城区,南门小学与原十一中整合改造后,与靳家巷小学合并办学,成立江苏科技大学附属小学。梦溪学校整体搬迁至原靳家巷小学,更名为京口区特殊教育中心。五条街小学一年级停止招生,生源非常平稳地分流到相关学校。市实验小学一年级新生已迁入原外国语学校就读。下一步将抓住市实小搬迁契机,分步实施,积极启动新一轮城区学校布局调整的整体联动,放大优质教育资源综合效应。最终形成“中山路小学、市实验小学、南门小学、红旗小学”4所规模较大的小学,带动一批特色学校竞相发展的生动格局。在乡镇,恒美小学正在加快建设,确保今年7月底建成投入使用,建成后撤并汝山小学和包家湾小学两所村完小。京口中学建设正在积极启动,建成后将整体搬迁丹徒中学,今后,两个乡镇将各形成1所现代化中学带1所现代化中心小学和1所村完小的办学格局。2.提升层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一是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我们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2008年,全区学校新添电脑1190台,新增多媒体投影设备45套。已建成京口教育信息中心和覆盖全区所有学校的京口教育宽带城域网;目前,全区所有学校都能实现宽带上网;信息化工程全部达省定二类标准;师机比达到1.2:1,生机比达到10:1,达到省标要求。全区学校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有效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提高信息技术“三服务”水平。二是实施优质资源扩大化工程。全区建成省实验小学8所,省示范初中2所,省三星级普高1所,目前,全区大部分中小学达省优标准,100%中学达合格标准。

三、加强交流,提高素质,确保区域内师资力量整体均衡

1.坚持教育培训,整体提高师资素质。一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坚持将师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常抓不懈。建立了由教育主管部门、教研室、教师培训中心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教师培养机制,通过“培养、培训”,进一步优化全区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学历层次,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教研室重点在业务上指导教师,教研员均定点到各学校;教师培训中心根据农村学校需求高质量开展了各层各类培训班,创造性开展“名师大课堂”,不断加大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村教师业务素质。积极鼓励教师参加高学历进修,全区初中专任教师本科学历、小学专任教师大专学历比例分别为73%、87%。二是实施名优工程。认真实施《京口区拔尖人才管理办法》,加大各级名优教师培养和选拔力度,设立名优教师专项奖励,2008年又大幅度提高拔尖人才奖励标准。

2.坚持改革创新,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一是政策支持。区委、区政府根据全区农村学校现有教师队伍状况,制订新教师安置向农村学校倾斜政策。区委、区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改善农村中小学工作和生活条件,保障教师身心健康。建立政策激励机制,对在农村中小学工作满10年的教师,分别在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二是制度保障。建立了支教制度,城区教师定期到农村学校支教,即便是在城区学校师资也比较紧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扩大支教教师范围,2008年有32名教师被派到各个农村学校任教;建立了送教下乡制度,城区学校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定期到农村中小学进行指导和上示范课。

四、济困助学,同等接纳,确保区域内适龄儿童教育机会均衡 1.依法规范管理行为。一是法制教育宣传到位。全区各校均配备了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积极开展法制教育宣传、实践活动。二是依法行政贯彻到位。坚决执行义务教育有关文件规定,实行政务、校务公开制度,规范各类办学行为。三是办学行为监督到位。规范中小学管理,严肃教学秩序,严禁中小学节假日乱办班、乱补课,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四是教育收费规范到位。坚决执行“一费制”收费标准及省市文件规定,认真落实教育收费“一把手”负责制、收费公示制、收费公众监督制和违规收费责任追究制。五是大力实施平安创建。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大力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全区各校在全市教育系统中率先建立了学校警务站(室),100%的学校安装了技防设施,全区校园综治、廉政文化进校园和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等工作受到了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的高度称赞。

2.努力促进教育公平。一是认真开展困难家庭学生资助工作。建立了“京口区义务教育阶段困难家庭学生资助体系”。2008年资助义务教育阶段困难家庭子女费用共计25万元。二是妥善解决外来务工子女入学问题。全区学校全面向“新京口人”子女开放,供“新京口人”子女自主选择,2008年接纳了4569名“新京口人”子女的入学工作,充分保障了广大青少年的受教育权利。三是盲聋哑及智障儿童入学得到保障。京口特殊教育中心经过异地改造搬迁后,已成为一所省内领先的培智学校,2008年,区财政预算内安排20万元,用于减免智障学生各项费用,让智障学生享受完全的免费义务教育。2009年,实施“十二年免费特殊教育”,将智障儿童的入学年龄向5-7岁儿童延伸。

五、强化管理,提升内涵,确保区域内教育质量全面优质

1.加强教育管理,提高教育质量。一是强化教育管理。认真执行《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修订实施《京口区中小学教育教学常规管理评估细则》。督促学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认真落实“每天锻炼1小时”规定。加大课程改革实施力度,所有学校都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要求开齐开足课程,并达到教学基本要求。积极开发校本课程,落实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二是建立帮扶制度。出台了《关于加强京口区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意见》,分别由5所优质小学结对帮扶5所农村小学,通过管理指导、教学交流、教学资源共享等举措,实现城乡学校的共同进步;采用教研员蹲点式服务和组织骨干教师指导团送教下乡等方法,提高农村学校教科研水平;坚持送教上门、培训上门,加强农村学校校本培训指导,提高农村教师业务素质。

区域教育信息化资源 第3篇

关键词:京津冀区域;政府信息资源;协同共享;策略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0-0087-04

一、国外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发展模式

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在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建设中起步较早,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发展模式。相对而言,我们在理论基础、发展规划、实施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实践中不可避免存在很多问题,面临很大挑战。我们应从发达国家信息共建共享中汲取经验,将适应于我国国情的新方法、新思路加以借鉴,促进政府信息资源协同共享的发展迈上一个新的阶段。

(一)美国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模式

1.联邦企业体系架构模式。美国是政府信息资源协同共享启动较早的国家之一,其信息化技术始终走在世界的前列。2007年11月美国总统执行办公室发布了FEA(Federal Enterprise Architecture)实施框架即联邦企业体系架构模型,旨在优化跨机构信息分析,识别信息化发展不均衡造成的部门数字鸿沟,从而逐渐转变为一个以客户为中心、面向结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电子政府,实现整个联邦政府间信息资源的交互与共享[1]。FEA模式是一种典型的基于顶层设计的战略规划,通过明确的信息交换标准、清晰的业务流程将联邦政府的各个部门的信息资源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其架构模型具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技术参考模型。(2)业务参考模型(3)服务参考模型(4)数据参考模型。数据参考模型由数据共享、数据描述和数据环境三个标准化域构成,旨在为数据共享提供标准化的支持。(5)绩效参考模型。在构架的实施过程中各层级政府与各部门政府之间的战略协作是FEA框架顺利实施的基础。

2.政府—企业的互动模式。政府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政府部门的宏观把控。作为共建共享的主体,美国政府非常重视电子政务的共建共享工作,其早在2008年建设之初就在法律法规、资金投入等方面进行了战略规划。(1)出台法律,规范运作。2008年前后美国联邦先后出台了《信息技术管理改革法案》、《电子政府法》、《电子政务实施指导法案》等一系列用于规范政府信息运作的法律条文。其规范的信息公开制度及电子政务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为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提供了法律依据[5]。(2)统筹规划,资金投入。此外着眼于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所带来的良好前景,政府于同年年底成立了专门负责宏观规划、统一领导的政府信息管理小组,统筹开展一系列关于政府电子政务项目工程的建设与实施。此外在资金方面一直注以大力支持。其早在电子政务建设之初就设立了“电子政府专用基金”,在2012年政府更是投入约3亿美金,用于政府部门的大数据分析,涉及教育、卫生、国防等多个领域。

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过程中,除了政府这个主体之外,积极适当的引入市场机制,将企业及其他组织纳入共建工程参与互动也是美国政府进行信息资源共享共建的特色之一。如美国从2000初就将美国教育信息化系统承包予ACS公司,随后又与EDS公司建立长期战略伙伴关系,以8.8亿军费签订了海军舰队内网项目。

美国政府与企业在政务共建方面的通力合作,大大提高了政府内部信息化管理效率,而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正是由于企业、社会组织等参与,不仅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模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对于整个信息资源产业的发展也是起到了一定的带动作用。纵观美国的政府—企业的互动模式主要以:合作模式、外协外包模式、整合模式为主。1.合作模式。政府负责电子政务共建共享的蓝图设计与规划,并没有资金注入。企业负责具体的系统设计、分析及运营,利润由建成后的电子政务系统所创造的收益按比例提取,自负盈亏。这种合作模式的优点是:(1)减轻政府财政负担。由于在共建工程中由企业进行建设投入,政府只需要监控项目的设计、运行,很大程度上节省了财政开支。(2)激化市场活力。整个电子政务共建共享项目建设者都由政府公共交易中心的公开招投标来决定,在规范行业秩序的同时,相应地也刺激了整个信息化产业的发展。2.外协外包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政府对于外包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同时拥有项目建设的所有权、控制权和监督权,通过招投标工作直接向各個分包商分派任务。企业负责分包项目的具体建设以及后期系统的运行和维护工作。这种模式的优点是:系统质量保证。由于政府在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均始终主导地位,为掌控项目的进度、质量起到决定性作用。除此之外,还提升信息安全。政府拥有对项目建设拥有绝对所有权,政府将项目拆分成多个子项目,分包给各个分包商,从某种程度上分散了信息泄露的风险。3.整合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政府出资负责涉密程度较高的信息资源系统建设,而企业则负责一些诸如资源整合、信息拓展业务的承接,最后将两者进行系统的整合对接。这种模式的最大优点就是极大程度的提高了政府部门信息资源的安全性。

(二)英国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模式

1.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交互框架模式。英国是世界上最早推出电子政务交互操作性框架的国家。英国政府早在2000年发布了E-GIF(E-Government Interoperability Framework)即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交互框架。该框架规定了实现交互性操作和信息无缝对接的技术标准及政策规范,涉及数据收集、数据整合、资源公开等几个方面。由于E-GIF规范适用于公共管理的任何部门,即政府部门中任何信息资源的交换共建都必须以E-GIF框架为标准,英国政府内部很大程度的减少了数字鸿沟,消除了机构间因标准化不一致而带来的信息化壁垒[2]。英国政府所推行的E-GIF交互框架的特点是基于管理的视角,优先考虑基层数据交换能力与操作系统软件的适用性,自下而上地逐步实现不同部门、不同层级间信息资源的交互共享,它不仅统一的技术参数和标准,资源畅通无阻的实现共享的同时亦兼顾了信息资源的安全防护。这种模式关注不同层级、不同领域间信息技术标准的可适性,对全局把控的要求相对减少,强调从底层的逐步推进,逐步适用于多个领域,最终实现政府部门技术标准的全面统一,使得原本单一存在某一机构的信息资源得以实现全面共享,发挥其最大的效用。

2.公共信息资源中心模式。英国政府非常重视政府信息门户的“一站式”协同服务。在深入研究本国数据资源共享现状、市场需求、管理政策与运行机制的基础上,英政府于2002年底组建了LEARN网(Levering External and Relations Network)即统帅于政府各个部门信息资源的公共信息资源中心,旨在实现各部门间信息的互动、交流,提供“无缝隙政府”的信息化管理。作为实现政府信息服务的纽带,公共信息资源中心的构建与其各个部门完善的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很好地实现了良性互动。主要体现在:(1)实现了行政关系的转化。即各个部门都是公共信息资源中心的信息提供者和利用者,淡化了政府内部上下级和各个层级部门间的行政关系,从某种程度而言彼此都是相互协作、互助的服务关系,而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是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基础。(2)信息标准的统一。公共信息资源中心有着明确的信息管理标准。数据的对接标准、形式都有统一的制度安排。基于严格统一的信息化标准,各个部门内部门户网站信息资源标准得以统一,如此一来,信息资源得以在不同层级,不同部门实现了交换与增值。在英国“一站式”协同管理顺利实施的背后同样离不开法律层面的保障。2002年英国政府颁布了《政府机制改革:文件、信息和知识的移交指南》文中明确阐释了政府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战略地位,于此同时具体的提出信息资源交换标准、操作方法、责任分工及安全防护等内容,为实现个层级间部门间的广泛合作提供了法律基础。

(三)新加坡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模式

新加坡电子政务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其信息化程度始终处于亚洲领先地位。2000年以来新加坡政府致力于政府信息资源整合的战略规划。打破常规的层级制度,一些业务开始由流程即“一站式服务链”进行开展,意在与为公众、企业、公务人员提供一站式体验、一体化合作以及一站式办公的一站式服务。公众、企业、公务人员成为其服务的三大目标对象[3]。(1)电子公民中心模式。新加坡政府所构建的“电子公民中心”是其电子政务信息建设的一大特色。“电子公民中心”将人的一人划分为诸多阶段,每个阶段都是政府服务的一个驿站,在“电子公民中心”中都相应地提供了服务包,公民凭借着独有的账号密码进行登录,实现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终身化服务。例如,在求职模块里,不同年龄层的公民可通过账号登录找到相应雇主为该年龄层次人员所提供所有工作岗位,实现从网络申请、网络答题、视频面试到最终的offer发放的一条龙服务。在出行模块里,公民可以轻易的通过“电子公民中心”平台实现一站式护照办理、签证签注、费用缴纳等一系列业务流程的办理。(2)面向企业的商务中心模式。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视政府的信息化投资,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商务平台,即电子商务中心,如今通讯行业已成为国家经济的主要驱动力。例如,在电子商务中心招标模块里,政府会公开提供政府部门招标信息。企业可通过在线投标、资格审查、在线竞标、合约签订等几个环节完成政府采购。(3)面向公务员的政务中心模式。新加坡政府在政务共建共享方面,在为公职人员提供了良好的诸如界面简洁、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基础设施的同时,对公职人员的技能培训的继续教育同样作为政务中心建设的目标之一。

二、京津冀区域政府信息资源协同共享策略

无论是美国“自上而下”进行的顶层设计还是英国“自下而上”所实施的逐层推进,亦或是新加坡的“一站式服务”模式,各个国家所作出的战略选择的背后都是基于本国国情和信息化发展程度。对于京津冀地区政府信息资源的协同共享我们也要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外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做出适用于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有益探索。

(一)统筹规划、逐层推进

联邦企业体系架构模式即FEA是基于全局出发,进行的顶层设计,而英国电子政务交互操作性框架E-GIF模式的管理理念是由基层的共建共享逐步推进。由于各国国情背景不尽相同,在实际操作中也需要结合本国情况进行借鉴。美国是信息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且其各个州、地方信息化水平差异较小,进行一体化的战略布局,可以很大程度的节省人力、物力,避免信息化标准不一致带来的信息壁垒,提高共建共享的效率。英国属于信息化发展较晚但发展程度较快的国家,选择自下而上共建共享的發展模式,也逐步的实现了整个政府部门的全面发展。而纵观我国京津冀地区,区域间信息化程度差异较为严重。北京、天津作为我国的一线城市,在经济发展、信息化程度等方面始终走在河北的前列。由于区域间信息化程度的不均等,数字鸿沟势必会阻碍京津冀区域政府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京津冀区域政府信息资源共享作为一项工程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全局的顶层设计,也需要适应基层情况实践化的逐步推进。具体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同时开展工作。宏观层面:第一,建立京津冀政府信息资源领导小组,负责区域间信息资源管理的统筹领导工作。第二,设立京津冀区域首席信息官制度。ICO即首席信息官,是信息系统内部对信息化进行科学管理,宏观规划的专业化管理人才。京津冀区域政府内部通过首席信息官(IOC)制度的建立,可以更好的实现对区域内部信息化的科学管理,促进区域内部资源的共享,减少资源配置中的浪费。微观层面:试点先行、逐步推进。可在某个信息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开展试点工程,基于顶层设计中统一的信息化标准及流程在北京、天津、河北三地行业内部实施共享。根据试点效果,逐层推进,逐步实现多个领域、跨领域区域内部的信息资源的协同共享。

(二)健全法律、完善制度

政府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战略实施离不开法律的规范与保障,发达国家在政府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过程中无一例外的都将出台规范的法律条文作为战略实施的重要保障如美国联邦政府所颁布的《信息自由法》、英国政府所出台的《政府机制改革:文件、信息和知识的移交指南》、加拿大的《信息获取法》。而目前京津冀区域关于政府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法律规范和行业标准还是一片空白。通过京津冀政府信息资源领导小组的顶层设计,加快有关区域间信息共建共享法律层面的合理化提案,对于填补区域间信息化的相关法律法规的空白势在必行。

(三)完善门户建设、构建信息平台

国外政府都非常重视建立统一的信息采集和存储中心,因而大大的提高了不同部门不同层级间信息传导的效率。由于京津冀三地间信息化发展程度的差异,在构建一体化的区域信息化平台的发展道路上我们可分三步来进行。第一步:完善各地基础设施的构建、门户网站的深度开发。英国政府LEARN网的成功建成,实现无缝政府的信息资源共享的背后,是其完备的基层门户网络建设。河北地区和信息化程度较低的部分天津地区,应以加快各地门户网站的而建设,提供基础及个性化的服务为目标。北京及信息化程度较高的部分天津地区应在挖掘信息资源增值服务、深度应用等方面着手开展建设。第二步:行业试点信息平台的构建。由京津冀政府信息资源领导小组进行统筹安排,在某些信息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建设行业内部的信息化平台。如在税务领域,可建设京津冀税收一体化信息平台。如此一来涉及三地的贸易税收、进出口退税等业务可实现一站式办理,不仅实现了领域内各部门门户网站与统一平台的无缝对接,促进了信息化的共建共享,更重要的是加强了区域间的合作,成为实现区域间协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第三步:构建京津冀政务一体化信息平台。随着试点工程由点到面的推广,各领域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不同领域内部也将逐步形成了独有的共享平台。此时,京津冀政府信息资源领导小组可统筹规划这些资源,通过建立京津冀政务一体化信息平台将各个领域内部共享平台实现互联、实现信息资源的跨领域的传递与增值。

(四)规范技术、统一标准

实现信息化平台的构建离不开统一的信息化标准作指导。无论是模式还是模式,纵观美国、英国、新加坡等信息化强国,规范的信息标准,打破了由于系统不兼容、端口不匹配而造成的信息化壁垒,为实现政务一体化平台的互联与共享提供了技术保障。

(五)加强部门协作、转变官僚作风

当前,国外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主要是以“以公众为中心”为主线开展的,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无论是从上而下的顶层设计还是自下往上的逐步推進、亦或是一站式服务模式,部门间的通力合作是实现政府资源的而共建共享,提高政务效率的基础。在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也是政府部门一直以来所倡导的,然而长久以来由于部门条块分割、层级设置等原因,一些单位和部门将部门内部所掌握的信息资源进行垄断,据为己有。在京津冀区域的发展中,河北承担了北京、天津发展所带来的诸多负外部效应,然而在经济发展、产业发展、高等教育等诸多方面,河北并没有享受由于京津两地发展所带来的红利。切实有效的从观念上实现官僚作风的改变,实现1+1+1>3的政务协作,对于京津冀区域的政府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意义重大。

(六)政企合作、外包模式

政府电子政务建设中信息资源的广泛性、信息技术的复杂性、资金投入、管理能力等因素,使得政府部门难以对诸多行业、各个部门系统化的进行有效的信息收集、整理分析。这些问题也是影响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成因。外国在电子政务的建设中引入政企合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政府部门信息化管理、投入的压力,同时也释放了市场活力[4]。如美国政府部门在进行电子政务的建设过程中,依据各类信息的特征适合时宜的开展合作模式、外协外包模式或整合模式的政企合作模式,不仅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减少投入开支,企业也在此过程中进行招标的公平竞争、优化服务质量,为信息行业领域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京津冀地区政府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过程可以适当参考国外的做法,可在涉密程度较低、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的项目上考虑政府公开招标方式的项目外包,并在建设规划等宏观方面进行把控。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电子政务建设方面起步较早,结合自身经济水平及信息化程度在政府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过程中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如美国自上而下的进行的顶层设计、英国“自下而上”所实施的逐层推进,以及新加坡的“一站式服务”模式。纵然国情不同、信息化程度的差异,在京津冀区域政府信息资源协同共享建设中,发达国家的一些成熟的思路、经验还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借鉴的。本文重点分析了美国、英国、新加坡在政府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方面的模式特点,结合京津冀区域的地域特色,在统筹规划、完善法律、平台构建、规范标准、转变作风、政企合作等方面进行借鉴思考,以期形成具有京津冀区域特色的政府信息资源协同共享的发展范式。

参考文献:

〔1〕Yichen Lin,Yichuan Wang b,LeeAnn Kung.Influences of cross-functional collaboration and knowledge creation on technology commercialization: Evidence from high-tech industries[J].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015,(49):128–138.

〔2〕Sharon S. Dawes.Governance in the digital age: A research and action framework for an uncertain future[J]. 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 2009, (26):257–264.

〔3〕Ramona McNeal,Jungwoo Lee.Developing fully functional E-government: A four stage model[J].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2001,(18):122–136.

〔4〕何振.试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政府主导模式[J].档案学研究,2010,(03):39-43.

〔5〕宋立荣,彭洁.美国政府“信息质量法”的介绍及其启示[J].情报杂志,2012,(12):12-18.

区域教育信息化资源 第4篇

湖南省基础教育资源中心作为湖南基础教育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规划、研发、编制和管理的教育科研部门, 长期致力于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建设, 积极跟踪并大胆借鉴国内外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先进技术和优秀成果, 以科研促建设、以建设促应用、以应用促发展, 有效地带动了全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 为湖南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和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注入了勃勃生机。

一、湖南省教育信息化资源质量体系与评价机制的现状

笔者有幸参加了湖南省小学数学资源设计、开发、评审与应用等一系列资源建设工作。特别是在参与资源的初审和终审过程中发现湖南省教育信息化资源质量体系及评审机制还存在一些不足:

1. 评价标准亟需完善

尽管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早在2001年就出台了《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等十几项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 但是由于我国目前远程教育资源建设环境还不完善, 致使标准规范难以有效推广, 低水平和重复资源的现象还比较普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日新月异的现代教育信息环境, 资源技术标准亟需进一步完善。

2. 导航定位不够精确

教育信息化资源多数以文本、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形式来表现, 但缺乏对资源本身进行准确描述。用户极容易在检索到的海量信息面前迷失方向, 无从下手, 无法快速找到自己真正需求的信息。随着垃圾信息的日益增多, 信息化资源的精确定位就变得更加困难, 信息超载和信息迷航问题越来越严重, 使用者很难从中提取出自己需要的信息。

3. 评价方式有待提高

由于与《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配套评估软件的开发相对滞后, 因此教育信息化资源的评价工作主要是人工进行的。湖南省资源中心每年聘请一部分学科资源评审专家对教师上传资源进行审核。评价形式相对比较单一, 不利于对教育信息化资源进行全面充分的评价。

4. 激励机制缺乏动力

为了鼓励老师上传资源、使用资源, 湖南省资源网采取积分制评价 (见下表) 。

这样的评分规则, 优质教育信息化资源的价值得不到很好的体现, 无法形成教育信息化资源价值的增值与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由于激励机制缺乏动力, 致使上传的教学资源质量良莠不齐, 出现部分老师为提高自己上传的资源数, 不断上传一些可有可无资源的现象。

因此, 湖南省资源网上的教育信息化资源从整体上来说还不够丰富, 特别是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和理念、适合信息技术环境特点、适应素质教育需求、真正能够应用到课堂教学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较为匮乏, 存在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问题。教育信息化资源的适用性不强, 动态更新和可扩充性较差, 不能完全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要求, 也不能完全满足全省教师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

2012年3月,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2020年) 》中提出:“到2020年, 需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 基本实现所有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强调要“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 要以资源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 以建设、应用和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为手段, 促进每一所学校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

教学资源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涉及大量的人员和部门, 且建设周期长, 需要长期的建设与维护。如何提高资源建设的效率?这就要求资源中心应不断健全和完善教育信息化资源质量体系及评审机制。

二、区域教育信息化资源质量体系的构建

教育信息化质量体系的构建对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及其应用有着重要作用。资源的分散性建设、针对性不强、标准不统一、适用性不强、导向功能不强是影响湖南省教育信息化资源质量的主要因素。针对湖南省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需要构建一个健全、规范的教育信息化资源质量体系来对教育信息化资源进行规范和约束。

1. 健全教育信息化资源标准体系

由于教育信息化涉及诸多因素;人们还在不断探索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与应用以及教育信息化发展模式等问题。因此, 确定教育信息化资源评价标准仍是目前亟需解决的一大难题。

首先, 应该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 目标性原则。教育信息化评价中, 目标不同, 会有不同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有了明确的评价目标, 才能避免评价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才能使教育信息化资源评价科学、有效地进行。

(2) 科学性原则。主要指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要有相关的科学依据, 不能想当然, 也不能凭以往的经验去运作。

(3) 发展性原则。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包含诸多因素、内容复杂的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其评价标准必须为评价者的具体操作留有空间, 同时可以不断修正和完善。

(4) 适应性原则。要符合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方针政策, 并充分考虑到湖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与各地的教育发展基础相适应。通过评价, 能有效地调动各地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积极性。

(5) 整体性原则。在教育信息化评价标准中必须树立整体性观念, 评价中应处理好诸多因素之间的关系, 通过评价对教育信息化有一个整体、全面的判断。

其次, 应该遵循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规律,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国外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化的质量, 并有一定的经验。教育信息化资源质量体系的构建应该既重视信息资源的数量, 又重视信息资源使用的有效性;不仅重视学生认知水平与能力的发展, 还要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及其学习情感的培养;既要重视资源建设过程的评价, 更要重视资源在后期试用与使用中的评价。

健全教育信息化资源标准体系, 有利于用户进行信息的检索, 尽量避免检索到许多无关的“垃圾信息”;有利于资源建设适应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和课程整合的新需求, 避免资源重复建设, 浪费资金和资源。

2. 建立教育信息化资源征集认证的激励制度

从湖南省资源网对教师的《积分细则》中可以看出教师们要获得积分是比较容易的。这样的《积分细则》对于资源网初期的规模建设与宣传扩大, 还是很有裨益的。但经历两年后, 省资源网的建设已经步入正轨, 资源网的优势已经得到了省内绝大部分教师的认可, 这时候的评价重心应该转移到提高资源的质量和应用效果上来。因此完善资源评分细则, 建立教育信息化资源征集认证的激励制度, 正确引导教师参与资源建设势在必行。

评分规则中“上传资源、本人上传的资源被评分、资源收藏、下载资源”等诸如此类的简单操作和消费性行为不应该再给予加分奖励, 而应对“上传资源审核通过、上传优质资源、使用在线备课”等建设性行为设置单项奖, 给予重分奖励。

湖南省资源中心还可采取虚拟货币或积分制将所有相关人员的责任和义务有效地结合起来, 建立教育信息化资源征集认证的激励制度, 运用激励机制促成教育信息化资源的良性滚动发展。

可对每位注册者免费发放一定数量的资源使用“电子货币”以进行试用, 如需使用更多则必须上传一定数量的优质教学资源, 才能获取更多的使用权限。这种方式有利于避免低水平重复资源和盲目追求资源数量忽视资源质量的现象发生, 使优质资源起到示范作用, 规范和提高湖南省教育信息化资源质量。

3. 增强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导向服务功能

资源网作为湖南教育信息化资源应用的桥梁, 其功能的设计与完善十分重要。笔者在上传和评审资源过程中, 发现资源网在上传资源时没有明确的指引和导向, 导致“资源名不符合要求”和“知识节点错误”等不合格资源大量上传, 这无疑增加了评审专家的无意义劳动。因此资源网在上传资源时应设置“资源上传须知”之类的导向服务, 告诉上传者应该如何正确上传合格资源, 并对某些明显不符合要求的低劣资源进行限制, 从源头遏制劣质或垃圾资源的存在, 提高湖南省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质量。

三、区域教育信息化资源评审机制的完善

教学资源的评审是对资源建设质量的把关。众所周知, 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可以反馈出教学效果, 及时调整和促进下一环节的教学, 优化教学质量。同样, 教育信息化资源评审机制的完善和构建也是资源建设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1. 固定资源评审队伍

湖南省教育信息化资源的评审主体是“省资源评审专家库”的成员。省资源中心每年均会挑选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一线学科教师参与资源评审工作。由于这些一线学科教师熟知本学科教材和新课程标准, 他们对资源的评价具有相当的权威性。虽然在评审之前资源网都会对这些评审专家进行专题培训, 但由于资源评审工作的周期长, 资源评审专家的队伍也应相对固定。只有每个学科每个版本每个学段固定一个评审专家, 坚持较长周期的评审工作, 才能保障资源评审的延续性, 避免出现大量重复资源。

2. 细化资源评审标准

资源评审标准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资源的教育性:教育性是教育信息化资源的主要特征。评价资源的教育性, 主要看它是否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正面的促进作用, 是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提高学习兴趣。

(2) 资源的科学性:科学性是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基本要求, 主要看它提供的知识性是否比较正确, 是否符合新课程标准, 能否为日常的教学活动提供相关参考, 是否有错别字以及产生歧义的科学性错误。

(3) 资源的技术性:技术性是资源信息化的体现, 主要要求资源提供的清晰度与画面结构以及运行的技术要求是否与现行浏览器相符。

(4) 资源的艺术性:艺术性主要是针对多媒体素材而言, 主要看其表现手法的多样性、情节的生动性、构图的合理性以及画面的灵活性。

(5) 资源的适用性:适用性是资源的价值体现, 只要看其是否适合湖南中小学校及师生教与学的需要, 是否符合当前的教学设备及教育技术水平, 能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在评审资源时除了要注意上述方面外, 还应考虑是否满足《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等国家教育部关于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各项要求。

3. 丰富资源评审方式

湖南目前对教育信息化资源采取的评审方式主要是网络评审和集中评审两种方式, 且多以网络评审为主。网络评审的方式容易受网速、网站稳定性等因素的影响, 集中评审则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资源评审方式还可综合使用工具软件、各种量表、问卷、留言版和E-mail等形式对资源进行评审。可以采用一定的工具软件 (如“百度”) 来记录和统计该资源被点击和链接的次数, 然后通过比较累计的点击和链接次数来确定资源的价值。这样既可减轻人工的繁杂劳动, 且评价结果也比较客观。

4. 统一资源评审要素

资源评审可根据资源内容、组织形式等方面从以下几个要素进行:

(1) 应用状况:即对已使用资源的人数、投入教学应用的时间、用户对效果的评价等主要因素进行评价。

(2) 使用方便:资源必须应用文档齐全、使用环境大众化、易于安装和卸载, 有易于理解和操作的交互界面、有明确的提示和联机帮助, 容易阅读、理解和修改, 且维护方便, 才能体现出它的教育价值。

(3) 选题适当:资源应是解决本学科教学中的重点或难点, 且为传统教学媒体或模式不易表达的内容, 又适宜发挥出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 以避免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4) 表达准确:合理地采用计算机技术, 不盲目追求高、精、尖, 准确真实地表达教学内容, 不出现教学内容的错误。

(5) 效益良好:能用最小的代价开发出更强功能的资源, 同时能在尽可能广的范围和在相对长的时间内应用, 适合于在网络上运行, 运行可靠, 容错能力强, 为推动教育进步作出更多贡献。

5. 完善评审管理和考核

湖南省资源中心可针对评审工作的过程和效果进行积分管理, 建立评审效果反馈评价机制。在每条资源的属性中均应注明评审专家名称, 实行谁评审谁负责的制度。资源网成立专门的督查员, 定期考核资源评审工作情况, 并将资源评审工作纳入到各单位的年度考核, 以保障资源评审工作的严肃性和严谨性。

四、结语

教育信息化资源的设计开发与应用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需要各部门和广大师生共同努力。通过项目研究, 以科研促建设、以建设促应用、以应用促发展, 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能力有机结合, 将资源开发与教学实践有机融合, 不断构建和完善区域教育信息化资源质量体系及评审机制, 才能开发出高质量的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教育信息化资源, 才能有力保证资源建设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从而实现湖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2010, (7) .

区域教育信息化资源 第5篇

1.资源库中海量教育资源存在与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的现象矛盾

各级各类网络教育资源库表面看似繁花似锦,内容中却大量粗枝烂叶。低水平重复性教育资源会给教师带来选择上的困难,浪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海量资源并非教师之所愿,优质资源才是真正之所需。

2.商业网站资源数量膨胀与资源质量控制的目标矛盾

教育资源网站为了商业利益,把资源数量作为网站的终极评价标准,动辄打出多少用户、多少资源、多少访问量、多少链接数的招牌。商业网站这种急功近利的追求,正是网络教育资源库低品质资源泛滥、高品质资源稀缺的根本原因。

3.教师拿来主义资源共享与奉献主义资源共建的心理矛盾

教师更多地从网络获取资源,却很少上传优质资源。经调查,教师较少参与网络资源共建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不愿他人共享自己的优质资源;认为自己的资源对别人帮助不大;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要不能满足。

4.组织部门完备充实的建设方案与财政拨款后劲不足的经费矛盾

根据目前的经费状况,面对这一笔庞大且持续的资金流,显然是力不从心,这恰是制约我省教育资源建设的瓶颈。

5.主管部门教育资源库普遍性与教育资源特色的个性矛盾

“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是经教育部科技司批准成立的非盈利机构,由教育部科技司和人大附中推进实施,具有很多优质教学资源,但是由于教材版本和考试制度的不同,不能为我所用。任何企图以共性代替个性的做法都不能成功,寻求独具我省特色的`发展道路才是王道。

二、建设河南省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区域联盟

1.建设经费为保证

(1)政府财政,专款专用。我省教育厅副厅长曾指出,要建立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的倾斜,保障教育信息化发展需求,发挥政府在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中的主体作用。

(2)面向社会,吸引资金。既然政府财力有限,我们可以另辟蹊径,动员社会力量通过集资、捐资、合作多渠道获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经费支持。

(3)政府采购,反向支援。教育部科技司司长王延觉建议,建立政府补助开发和政府采购推广应用相结合的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开发机制。

2.人力资源为支撑

(1)管理人员,组织服务。学科教研人员,负责学科教育资源的标准设定、对数据库的规范性、有序性、系统性进行全面规划。

(2)技术人员,网络支持。建立网络资源平台,网络技术人员不可或缺。由技术人员对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进行技术维护、技术支持才能保证资源共建共享的顺利实施。

(3)一线教师,资源开发。本区域内一线教师是这个平台最重要的资源建设群体。我们建立了这个联盟,一方面给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另一方可以利用官方政策激励广大教师的参与热情。

3.组织机构为依托

(1)区域分工,共享合力。为了避免各区域资源重复开发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由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分工,县区分别组织教育资源,进行各学科的区域分工。

(2)省级规划,层级管理。联盟的完整机构设置是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规划,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分别组织实施、县区级教育部门详细分工、校级单位紧抓落实的分层机构。

4.运行机制为保障

(1)激励机制,充实队伍。如何将区域内的教师有效组织起来,建立稳定的教育资源开发队伍,形成资源建设的长效机制,是探索有效的资源建设模式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这个稳定的资源开发队伍的建设离不开激励机制的催化作用。校方激励机制可以考虑与教师的绩效考核挂钩。

(2)保证质量,控制数量。建立定期淘汰劣质资源制度。一年审查制度,删除劣质资源;二年审查制度,删除时效性差的资源;三年审查制度,删除过量的重复资源,最终只保留最优质和最符合时效性的教育资源。

(3)实名认证,网络教研。参与联盟共享共建的教师必须实名认证取得用户资格,填写详细信息,包括所属学校、照片、职称、荣誉、教学博客、论坛、联系方式,并开通即时聊天软件便于相互学习交流。系统进入正常轨道后,在各科备课时设计与教学进度同步的教学课题,组织教师进行网络教研。

河南省基础资源共建共享区域联盟的建成和发展,将对我省教育资源网站的知名度、我省区域教育资源库的品牌形象、我省教师的专业化教育技能、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和我省总体的教学成绩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中关于我省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建设的评价和建议可能存在偏颇,也可能一些建议还不够成熟,希望对我省基础教育资源网的资源建设尽绵薄之力,这也是笔者需要继续研究的课题方向。

参考文献:

[1]林君芬。基于服务联盟的教育信息化资源整合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08):72-79.

[2]王延觉。推进资源共建共享等四大任务[J]。中国教育网络,(04):11.

[3]左文录。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促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0(06):93-94.

教育信息化与区域教育创新 第6篇

在教育信息化如何促进区域教育发展、创新的过程中,我们有必要澄清一个观念,信息技术成为教育的要素是指其工具性。其一表现在信息技术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有力手段;其二,信息技术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倍增器”、“转换器”、“助推器”。但是,在实际实践中,这个工具性另外一个层面的意义往往被我们的管理者、一线的实践者所忽略,那就是其必要性。

信息技术对于教育未来的进一步发展是必要条件。信息技术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消费、流通等方式,改变着经济运行的方式和各行各业的生态,最重要的是教育的对象——人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其思维方式、对教育的需求和以前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在看待信息技术的工具性时,不能停留在表层,应该看得更深层一些。

以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发展的角度看,首先要解决观念上的问题,不能流于形式。

二、技术与教育融合的发展趋势

从相对中观和微观的角度分析与思考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趋势,以此来把脉、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在这里强调六个关键词——数字化、融合、云化、量化、重塑、颠覆。

趋势一:数字化

我们做的很多信息化方面的事情都停留在数字化阶段,目前,数字化涉及的内容包括电子书包、电子课本、交互白板、交互终端、网络服务、云端资源等。下一步信息化的趋势会加强,例如电子课本的数字化,不再是简单的电子搬家,而是逐渐加入视频、动画等很多新的元素,实现交互,再进一步发展新的理念,甚至出现颠覆性的变化,带来新的不一样的教学体验。

趋势二:融合

从微观的角度看,融合涉及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表现在学习空间、学习过程、面向学科等方面。传统教学的物理空间与新兴的网络教学不再是两张皮,而是无缝对接,实现融合。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结合的一个典型例子是翻转课堂,课堂上下、课堂内外,正规的学习、非正规的学习得到整合,学习者能自由、自主地学习,实现更好的学习效果。不同的学科对信息技术要求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因此技术支撑的特点也相应不同,这也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点所在。

趋势三:云化

这方面既有公有云、私有云这种混搭的结构,也有云端一体化,在这个大环境下,为我们提供个人云的学习空间,促使学习者进入个人云时代,这也促使我们的教育方式、投入方式发生变化,教育信息化的从业者和公司也要适应这种变化,教育从业者不再关注教育云本身技术层面的东西,更多关注的是为自己提供什么样的应用和服务。

趋势四:量化

量化具备以下特征:一是教育大数据与学习分析,这不局限于一个学校甚至一个区域的教育;二是精确测量和个性化诊断;三是智能化与个性化。量化技术的出现,是解决我们教学实践很多问题的一把钥匙。通过量化的技术手段来解决教师、教育管理者所关心的问题。

趋势5:重塑

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重塑表现在:学习学科实现新的发展;教育理论体系获得重构;主体角色——教师重新定位。例如,在当下的信息化社会环境下,学生获取信息知识大部分来源于网络而不再是教师,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关于信息技术的知识与能力高于教师,而传统教育的师道尊严是建立在教师对知识的拥有量上面的,这就推动教学的传统主体角色——教师重新给自己定位。

趋势六:颠覆

在教育实现信息化的过程中,对传统教育的颠覆是一定会到来的,技术更新的周期短而教育更新的周期长,只是说教育的颠覆性变化不像技术更新那样快而已。例如“翻转课堂”简单理解是改变了我们的教学结构,但其意义远非如此,在这个课堂模式中,技术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须要有的教学手段,从而推动教育工作者进行很多教育教学方式的创新。

三、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痛点

其问题主要表现在均衡、质量、复杂几个方面。

均衡发展與公平是两个概念,需要关注三个方面。一是城乡的均衡。二是校际均衡问题,这个问题具有普遍性。三是教育如何支撑学生的均衡发展,不能只关注学业发展,还要关注其他方面的发展。

质量提升方面,首先应该关注质量提升的标准问题。大的方面说,通过教育培养大量人才来支撑建设创新型国家,从中微观角度,从区域教育发展范围看,如何确定质量提升的标准、采取何种方式等应该得到关注,而这些不是单纯的技术方面的问题。

在关注区域教育发展的均衡性、质量提升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实际操作的复杂性。

四、区域教育信息化创新的抓手

其内容包括规划、体制机制创新、区域云平台、课堂教学创新、教师培训等方面。

区域教育信息化方向需要有指引,这要求规划先行,让规划引领未来。要注意的是,要关注如何解决不断出现的困局问题。

体制机制创新是区域教育信息化创新的保障。其内容很多,例如管理机制,涉及激励机制、考评机制、运营机制等;建设机制;消费机制……

构建区域教育公共服务云是教育信息化创新的基本依托,这也是一项必要条件。其功能表现在,倍增器——加快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转换器——改变教育信息化资源、应用、服务的生产方式、流通方式和消费方式;助推器——为教育教学的创新和质量提升准备物质基础。

课堂教学创新是区域教育信息化创新的主要场所。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基础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创新的重点是课堂教学,表现在改善教育教学环境、转换教育教学模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

区域教育信息化资源 第7篇

与此同时, 各系统图书馆也在不断加强馆际之间的协作协调, 图书信息共建共享也蓬勃开展。如高校图书馆系统率先成立了全国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 并且提出了整体化建设, 资源共享的总体思路, 交通系统、医学系统、铁道系统、林业系统等各行业部属院校也先后成立了高校图书馆协作组织, 区域性的如西北、华北、华东等地区也先后建立了高校图书馆协作组织;全国高校图书工作委员会在管理全国高校图书馆建设和布局方面进行卓有成效的工作, 另外在资源共享活动的开展和协调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 全国高校图书工作委员会还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 进一步确立了高校图书馆在教学科研中的重要地位, 规范了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 对于加强全国高校图书馆的协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987年, 为适应高等院校发展的需要, 国家教委决定在全国高校开始建设“学科情报中心”,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共享共建工作也跃上了新台阶。如高校文科文献信息中心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以全国15所高校为主体组建的。但是, 基于条件限制, 高校图书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手段落后, 规模较小, 效益不明显等。20世纪90年代初, 全国进行了机构精简, 全国高校图书工作委员会也因机构精简被取消了事业单位编制, 从此, 我国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也几乎处于停顿状态。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 科教兴国战略被提高到了重要地位, 为落实好这一战略, 经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准, 高校图书馆系统启动并实施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信息保障体系 (CALIS) 计划, 为增强高校图书馆的综合竞争实力, 根据计划要求, 在继续坚持和完善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基础上, 以全国综合文献中心、学科文献中心和地区文献中心为主体, 建设一个文献信息服务体系, 实现与国内外文献信息服务系统联网对接。几年来, CALIS在馆藏书目数据库建设与查询、引进数据库的建设和检索、特色数据库与专题数据库建设、馆际互借、学科导航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 全国高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共建共享进展缓慢, 活动也比较有限。

2000年底, 由上海复旦大学等6所高校组建的“上海教科网高校网络图书馆”上网开馆, 为全国高校图书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的成功开展积累了经验, 奠定了基础。之后, 国家教委颁布了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 要求各高校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加大投入力度, 加强校园自动化、网络化和数字化建设。《规程》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高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进程, 为高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提供了政策指导。

随着教育系统, 尤其高校师生对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期望越来越高, 信息资源共享将逐渐成为全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们的共同愿望。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由于受人们思想意识、地区差异、时代和技术上的局限, 其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仍进展缓慢。笔者认为, 现有条件下区域性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具有许多有利的条件。

一、良好数字环境是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基础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2010年1月15日发布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 截至2009年12月30日, 我国域名总数1682万, IPv4地址量2.32亿, 网民规模3.84亿。我国宽带互联网的普及率已经达到相当高水平。

同时, 中国高校校园网络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发展。1995年12月中国教育与科研网建成之后, 全国高校也纷纷建立自己的校园网络并力图通过教科网与互联网连接。据统计, 目前中国教育与科研网已覆盖全国各地, 连接全国263所大专院校, 同时全国70%的高等院校都已经建立了自己各具特色的校园网络, 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阵地, 为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此外, 国家也非常重视高等院校校园网络和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工作, 把教育信息化建设放在了极其重要位置。截止到目前, 国家对高校校园网络和数字化校园建设投资已经累计超过了20多亿, 进一步推动了高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进程。

二、高校师生信息服务需求是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动力

信息需求是信息化建设的动力所在, 不断满足用户日益丰富的信息需求也是信息资源共享共建的根本目的和要求。目前, 高校信息资源消费的主要群体是教师和学生, 其信息需求主要体现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为了不断地满足广大师生在教学、科研、学习, 以及生活等方面的信息需求, 必须首先做好高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为了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高校教师迫切需要各类型各形式的知识信息提供服务;就规模来看, 高校学生是信息需求的主要群体。目前高校在校生人数超过2700万。学生包括大专生、本科生和研究生等, 不同学习阶段、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又呈现出信息需求的多样化和差异化。大学生一般以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方面的信息为主, 对教学参考书和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方面的信息需求量大, 而研究生则对更为专深的专业知识信息, 以及最前沿的学术成果信息则有更大的需求。

三、高校数字化信息建设是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组成

高校拥有先进的信息资源体系, 高校图书馆拥有国内外最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 同时还拥有学科最前沿的学术成果资料信息。各高校也都结合自家的学科优势广泛地收藏相关的信息资料, 都具有本院校、本学科专业特色的文献信息、学术信息、教学科研成果信息等, 基本形成了具有本校专业特色的信息资源体系, 能够满足教学、科研对信息资料的需求。高校图书馆除增加藏书、引进光盘和网络数据库外, 还自建了书目、期刊目录、文摘和全文数据库等, 建有联机公共检索系统, 设立了中国学术期刊文献检索咨询站, 加入了全国性的学术期刊文献检索服务网络。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高校教学和科研的每一个环节, 高等教育信息咨询的利用效率得到大幅度地提高。高校系统信息资源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这对高校的教学科研都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四、高等教育大发展是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契机

高等学校是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基地, 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阵地。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 是创新发展的时代,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是国家繁荣和富强的重要推动力, 也取决于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当前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转入了大众化普及阶段, 高考录取率已经超过了60%, 并且还在逐年提高。特别是自《高等教育法》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 从中央到和地方都非常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得到了飞速发展, 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据统计, “十一五”期间, 我国普通高校数量增加到近2000所, 我国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到3000万人, 毛入学率达到25%左右。

目前, 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正发生着深刻变化, 适应这一变革时代的需要, 我国高等学校也必将面临着重大变革, 例如高校间的合并, 新办高校的建设, 高校的学科目录调整, 以及新学科、新专业的设立, 高校扩招、升级转型等, 所有这些对于高校信息资源的建设, 对于高校信息资源共享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摘要:教育信息资源是国家信息资源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区域性的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实现更大范围内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基础。目前, 我国加强区域性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具有许多有利的条件:具有良好的数字环境;教育系统人员具有较大的信息需求;高校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正蓬勃开展;正面临着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契机。

关键词: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条件分析

参考文献

[1]张一平.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J].内蒙古图书馆工作, 2006, (4) .

[2]张久珍.论信息资源建设[J].图书馆研究, 2000, (1) .

[3]周永红.中国高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研究[D].湘潭大学, 2003.

区域教育信息化资源 第8篇

关键词:信息化,教育资源,应用,影响,研究

1 前言

体育信息化是以信息技术为线索, 以体育应用模块为对象, 以开放的视角看待、研究信息技术在体育中的应用状况, 主动引导信息技术向体育领域中的转移应用, 更好地促进信息时代体育运动的发展。大多数高校体育的信息化就是体育网站制作高质量的高校体育部门站点建设需要有效的组织和规划。网页制作应精心设计, 网站内容应不断更新, 使得体育工作者能最快获取有效的信息资源, 更加轻松高效的工作。教育资源是人类社会资源之一。教育资源包括自有教育活动和教育历史以来, 在长期的文明进化和教育实践中所创造积累的教育知识、教育经验、教育技能、教育资产、教育经费、教育制度、教育品牌、教育人格、教育理念、教育设施以及教育领域内外人际关系的总和。学校体育工作信息化的应用具体表现在高校体育教学、体育管理、体育训练、体育经济、体育比赛等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应用情况。通过实施体育信息化教育资源区域推进, 可以科学有效的协调管理体育信息, 准确快捷的获取体育信息, 使得学校体育工作信息化应用得到全面快速的提高。由此可见, 学校体育工作只有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催化作用下, 不断地创新, 跨越式发展, 才能适应体育信息化教育资源区域推进的发展;体育信息化教育资源区域推进如何适应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平台的教育信息化带来的发展机遇, 加快学校体育工作信息化应用的进程, 是当前学校体育发展所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2 对学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

学校体育工作信息化主要是通过信息资源在网络上的应用来实现的, 因此, 网络是信息资源的第一要素。影响网络的因素取决与两大设施的建设, 一个是硬件设施建设, 另一个是软件设施建设。2001年初, 课题组所在学校启动了校园网一期工程, 完成了基于千兆交换的光纤以太网骨干网络的建设, 共铺设光缆八公里, 安装网络信息点两千多个, 实现了全校范围内教学、办公、生活场所及运动场馆的光缆连接, 并完成了学生宿舍的宽带接入。2002年, 学校又建设了以校园网、教学指挥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三位一体的信息化工程。在校园网建设方面, 学校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原则。采用先进的三角型拓扑结构设计, 即由信息技术中心网络中心、北区网络中心、实验中心网络中心构成高可靠性的三角型拓扑结构。网络设备的选型方面, 中心机房采用高端交换机Cisco6506、IBM NAS225磁盘阵列服务器等, 目前在省内的所有院校中尚属独家。最近, 经过专家充分的调研、论证, 学校将引进SAN结构的大容量存储系统IBM FastT 700, 存储容量达到5T, 是迄今为止省内高校最高端的存储系统。在重点进行高带宽网络基础建设的同时, 学校职能部门管理软件的开发工作也在紧张有序的进行, 陆续启动了一系列应用项目, 《校园一卡通系统》、《教务管理系统》等通过测试后已投入正常运行。《现代图书管理系统》在图书馆也已经投入使用, 该系统实现了我校图书资源在网络上的共享。

3 对学校体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的影响

3.1 提高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组织教学的能力

信息能力的强弱决定着体育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学术水平。信息社会为每个人都提供了参与信息资源共享的机会, 体育教师要掌握网络检索技术, 提高利用图书馆的能力, 通过互联网的普遍应用, 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获取最有用的信息, 使教学思路更加清晰、教学理念更加完善;体育教师还必须能熟练的操作计算机、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 正确引导学生如何检索信息获取知识去解决问题, 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3.2 拓宽学生学习的渠道

学生通过互联网能及时的获取最新的信息资源, 不仅丰富了理论知识, 还可以通过网络视频教学、表演完善自己的技术缺陷;学生也可以突破班级的限制, 在网上进行互教、讨论、;练习、探索等合作学习活动;教师还可以通过在网上教学、纠错、辅导, 使得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受教, 同时也使得学生心情愉悦、思维活跃、视野开阔, 学习积极性高, 进而达到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

4 对学校体育教育资源整合的影响

学校体育资源是从事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活动所利用或可利用的各种条件及要素。广义指:凡是与学校体育活动有关联的各种体育活动场地、仪器、设备建筑物、图书资料、人力资源等等。狭义指:学校的体育场馆、体育教学设施、设备和教学经费等。

4.1 对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体育课程资源是体育课程设计、编排、实施、评价等整个体育课程发展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及其他资源的总和, 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基石。新型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程设计的开发者, 依据体育教学规律参与开发和设计高质量、具备适应性的教学软件方面。

4.2 对体育资料室的开发和利用

随着体育网络环境的逐渐形成, 体育电子出版的涌现, 迫使体育资料室走出传统的订阅、整理、借阅的工作圈子, 逐步实现开方式的管理, 加强与各院系资料室之间的协作, 联机联网, 建立资源共享体系。

4.3 有利于体育工作的开展

以往的体育工作都是纯手工操作, 工作起来很繁杂, 流程也很长, 办事效率低, 现在通过信息技术在网上工作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更加顺畅和简易。因为学校教务系统里面就有许多的子系统:网上体育选课系统、学生学籍管理系统、教师档案管理系统等, 大大提高了体育工作者的管理效率和能力。

5 对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工作中应用水平的影响

随着大学体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 信息技术在教学工作中的应用也越来广泛, 体育教师要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 将一些新的教学手段充实到体育课堂中去, 合理、正确的使用它, 从而正在实现体育教学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把各种不同的运动动作技术进行分解, 技术难点、重点、常见错误动作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讲解并和学生一起观看。而且多媒体技术是以图像、语言和文字形式, 给学生提供新颖性、奇特性、趣味性、针对性的练习教材, 使教学内容情景化、枯燥内容趣味化, 复杂问题简单化, 可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 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了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 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 如让他们策划、设计课件等。这样不仅可以给学生施展才能的机会, 又可以使学生愉悦身心,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6 对学校体育工作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 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信息化代表了一种信息技术被高度应用, 信息资源被高度共享, 从而使得人的智能潜力以及全社会物质资源潜力被充分发挥, 世界各国在社会信息化过程中, 都认识到教育是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主阵地, 应该把教育信息化放在突出的地位。学校体育工作信息化应用主要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对体育教学、体育科研、体育训练、体育管理、体育经济等各个方面的运作。目前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信息化普遍存在信息意识差、信息能力弱、信息资源量化信息意识差、信息能力弱、信息资源量化有待加强, 因此要注重政策引导, 树立现代化信息意识、加强教师技能培训, 提高信息素质与技术水平、鼓励教师在教学科研中应用信息技术, 实现教学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改进传统教学内容、调整教学结构、增强教学效果, 展现体育教师的信息素质。

7 结论

总之, 大学体育信息化教育资源区域推进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影响研究, 将有效地开发、整合和利用大学体育信息化教育资源, 提高体育工作者对学校体育工作信息化管理能力, 深化学校体育工作信息化应用的影响, 更好地为学校体育工作者服务。

参考文献

[1]丛玫琳.我国体育信息服务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1, (3) .

[2]杨明, 李丽.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信息化资源发展对策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0, (6) .

[3]黎明, 孙强, 杨思春.网络环境下我国体育管理信息化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09, (5) .

[4]李翠.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问题研究[J].科技导刊, 2008, (3) .

区域医疗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应用 第9篇

在我国,现阶段“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非常突出。一方面,省市级医院门庭若市,患者看病挂号、缴费耗时长、手续复杂,而与医生可沟通的时间太短,同时医生每天接待的病人过多,工作强度超负荷;另一方面,县级、乡镇医院却门可罗雀,医生平时临床实践经验少,同时由于地理位置的制约,很少能够得到好的培训教育的机会,医疗服务水平与省市级医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供需上的不平衡,医疗资源分布与利用不合理。80%的优质资源集中在城市,而80%需要医疗服务的对象却集中在乡镇和农村。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医疗资源为所有的患者提供服务,提升县级、乡镇及落后地区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水平,如何使各种医疗资源、医疗机构间能够相互协作、资源共享,成为医疗改革中迫切需要攻克的难题。移动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等的发展,为传统医疗体系的优化改造开出了一剂良方。

1. 借助医疗信息技术,实现区域协同医疗模式

医疗信息技术可实现在区域间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中构建信息平台,实现各种医疗资源在该平台上的互动和共享,使得不同医院之间的即时快速转诊成为可能。

例如,一个镇上发生了一场车祸,由于镇医院的诊断水平较有限,在以往所有的伤者会被立刻送往市级人民医院进行救护。但是路途长又比较颠簸,病人送到市级人民医院往往需要1~2个小时,延误了最佳抢救的时间。现在镇级医院可以将伤者检查结果(包括电子病历、影像结果以及化验结果)的信息快速通过区域间的医疗平台传输到市级人民医院对接中心,由该中心组织本院放射科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并将诊断结果、相应医嘱再通过平台迅速反馈给镇医院,整个过程只需要15~30分钟。镇医院根据市级医院的诊断建议,将有能力自行救助的病患留在本院进行抢救和护理,对伤势严重的病患进行必要的紧急救护后进行转诊。这样可以做到在第一时间挽救伤者的生命。

再如,某村卫生站怀疑前来就诊的村民得了乙型肝炎,需要验血来进一步确认。该卫生站可以采血,但是缺乏检验的设备和人员。村民只得“长途跋涉”到市级人民医院进行验血,待验血结果得出后,该村民还要再次赶赴市级医院取报告,浪费了大量财力、时间和精力,给该村民带来极大的不便。村镇缺乏相应的医疗设备和人员,使得村民不得不集中到市级医院就诊,造成了现在大医院“病”满为患的现状。若在该区域搭建医疗信息平台,则村卫生站只需要将血样快递到市级人民医院,由该医院成立的专门检验小组进行化验,再通过电子病历的方式将检验结果和诊断建议发送回村卫生站,卫生站的医生只需要点击电脑便可得知结果并做出相应的诊断。这样,集中在村镇的病患足不出村,便可享受到市级医院优质的医疗服务。大医院也缓解了就诊压力,提高了服务效率和水平。

通过搭建区域间的卫生信息平台,可将原来集中在大医院的患者进行分流,在基层,社区、乡镇级医疗机构进行防病防疫、小伤小病诊治、基础救护、预防接种等;地区、县市级医院则进行常见病、多发病、地方病的诊治,重大病情的救护等。

2. 发展远程医疗,提高县级、乡镇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

对于日常病情的诊治,可以通过区域间的卫生信息平台实现国内医疗机构之间的医疗信息资源共享。而对于疑难、复杂、危重疾病的诊治,则需要借助远程通讯、视频会议等信息技术,搭建远程医疗实验室,实现国际、国内远程医疗会诊。

例如,纽约下城医院拥有全美排名第一的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等学术院校,以及纽约教会医院医疗小组的支持,北京协和医院也有医学院和专家团队的支持,通过搭建远程医疗实验室,构建联合诊断中心,我国地方医院、乡镇医院便可以实现与这两家医院的互联互通,医院的医生可以得到来自国际尖端学术院校和一流医疗机构的学术和临床指导,而病人在这个平台上,则可以享受到最先进的国际医疗诊断和服务。同时,若病人对现有诊断存有疑虑,甚至可以“点刀”纽约下城医院、协和医院的专家进行一次集体视频会诊,获取参考诊断意见(Second Opinion)。

借助远程医疗平台,医疗资源不仅可以在国内各医疗机构共享,同时疾病诊断、医疗教育国际化也成为了可能,更多的病人不出自己所在的城市、乡镇,便可以获得国际标准的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更多的医生在本地区,便可以得到国际专家的指导与提点,可以快速提高自己的医疗服务水平。

现阶段澳门地区正在着力发展远程医疗会诊,以提升本地整体医疗服务质量,通过跨地区的医疗合作将澳门打造成为世界“最健康的城市”。

3. 完善医院信息网络,构建数字化医院

医疗信息技术除了能够帮助形成不同地区间、不同医疗机构间的医疗协同合作外,还能够促进医院数字一体化的建设,实现医院“无纸化、无胶片、无线化”的三无数字化。病人到医院看病时,凭借电子“就医卡”在医院的自助终端设备上就能进行自助挂号、快速分诊,全部诊断、治疗完成后,病人可以统一到自助终端设备上缴费。以往排队等候,病人在就诊区、缴费处来回折返进行缴费的情景成为了历史。同时病人可以自助查看、打印检查结果,个人隐私也得到了充分的保护。信息网络优化了病人就诊流程,节省了就诊时间,医院则腾出了更多的人力、无力、时间,将资源投入到服务质量的提升中,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率。

4. 医疗信息资源共享与应用的前提

要实现区域医疗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应用,就必须完善医院信息网络,构建起数字化医院。数字化医院要有良好的硬件环境,如视频、宽带等等;要有强大的软件环境,如大型分类数据库等等;要有完善的制度管理,如专设的远程医疗部门、规范的接诊、会诊制度等;要有专业的人才储备,如专家学者组成的高水平的医疗团队,以及IT开发、应用、维护方面的工程师等。所以说医疗信息资源只有在具备一定的共享基础条件下,才能够进行共享与应用。

例如,首先要在医院内部逐步实现病历信息、影像系统和检查系统的电子化、信息化;在家庭、社区,逐步建立起电子个人健康档案。这些信息经过授权后,可以在医院、疾病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甚至农村医院,进行信息共享与交互。现阶段在我国,大多数医疗机构已经逐步实现了医疗信息化,但是在数据的模式和格式上,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统一。

其次是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只有信息化,是不能根本解决现有医疗机构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必须对现有服务模式做出梳理,找出不足和局限的地方,然后借助信息技术,突破传统服务思路、手段和能力上的局限。

5. 转变健康理念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根本

现有的健康管理模式始于1860年,其主要关注点是诊断治疗,这种产生于一百多年前的健康管理模式显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健康管理需要向健康的监控、疾病的预防和早期发现的模式的转变。只有彻底转变了健康理念,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阶段的医患问题。

“九五健康”理念代表着最新健康理念的方向,它认为,传统的医疗模式是人们在身体健康出现异常以后才去医院看病,因为疾病的治愈费用高昂,政府与个人往往是将绝大部分医疗成本投入在了医院,导致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突出。而实际上,借助最新的移动信息技术,除医院领域外,医疗健康管理还可以在三个领域内大有所为:社区卫生与健康服务、家庭护理和个人健康管理。

在医院这个领域,医疗成本高昂;在后三个领域,医疗健康管理所需的成本是逐级递减的,但它们在健康管理中的作用却是非常重要的。其原因在于由于医院“治病救人”的性质,它的医疗护理服务对象主要是有具体症状的患者,再加之受到各种法规法令的限制,医院在医疗健康领域所能提供的服务,仅占到5%左右,而剩下95%的医疗健康服务,将在个人、家庭及社区这三个领域内开展:通过个人健康管理对普通人群进行健康监测、健康数据的收集与记录、健康管理与预警等,通过家庭护理或家庭医生进行居民的日常健康护理,通过社区卫生中心对慢性病、小病及亚健康问题进行诊疗。这种模式可以有效降低医疗成本,提高疾病的早期发现率,也合理地分担了现有医院的负担和压力。“九五健康”名称的来源和内涵就来自于这个理念。

6.结语

区域医疗资源实现信息化后进行共享与应用改善了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现状,而且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政府的主导、医疗机构的配合以及信息技术提供商的支持之下,势必会推动医疗改革迎来辉煌的明天。

摘要:本文介绍了医疗信息技术是如何实现区域协同医疗、发展远程医疗平台以及构建数字化医院,由此帮助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与利用不合理的问题。随后本文指出,只有在政府主导以及医院领导的带领下,真正转变医疗服务模式,医疗信息技术才能发挥其作用。最后本文介绍了“九五健康”理念,指出信息化的发展促使健康管理模式从过去的疾病治疗向疾病预防方向转变。

关键词:医疗信息技术,远程医疗,九五健康

参考文献

[1]戴元玮:《行动医疗论坛-Mobile Health》,《美西玉山科技协会通讯》(美国),2011年第261期,第8页。

区域信息资源整体发展的新趋向 第10篇

一、区域图书馆集群的内涵

1. 区域图书馆集群的含义。

目前, 关于区域图书馆集群尚未形成科学严谨的共识定义。一般情况下, 相对认可度比较高的是2007年肖焕忠对它的定义, 是指通过总分馆制的实施和基于互联网环境的技术支撑将一个区域内的图书馆紧密联系起来, 组成布局合理、职责明确、协调有序、管理规范、便捷高效的图书馆联合体。通过统一业务管理、开展联合服务, 形成一个资源高度共享、业务密不可分的图书馆网络集群组织。其中的区域是特定的地理空间领域, 没有具体大小之分、远近之别, 可以是一个县、市、省级地区, 也可以是一个国家地区。它的组织机构是统一实施信息资源收集、加工、存储, 传递等有关信息管理活动的新型图书馆组织形式, 反映不同成员、不同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团体关系。集群的运行模式采用总分馆制, 它的成员可以是区域内公共、高校、科研等各类型图书馆或相关信息机构, 也可以是某一行业内的所有图书馆。统一管理、资源共享、协作服务是集群的核心。集群内的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财务统一由总馆管理和支配, 形成区域图书馆资源利用最优化和布局合理化与规范化, 达到人尽其才与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 达到资金被科学分配与利用的效果。技术是集群的关键, 特别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没有现代网络连接的图书馆组织系统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图书馆集群, 因其难以实现图书馆集群间的紧密联系和业务资源互动, 进而难以体现出集群功能输出的整体同一性。

2. 与图书馆联盟的异同。

区域图书馆集群作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新模式, 开辟了图书馆学研究新领域。它是在深化图书馆联盟的基础上, 采用总分馆制的运行模式, 用集群理论作指导, 采用先进网络技术构建的图书馆有机体。与图书馆联盟既有相同点也有区别。 (1) 共性分析。一是两者的建设目的都是资源共享, 解决单馆服务能力的不足与用户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信息需求之间的矛盾。通过多馆之间的互通有无、互利互惠与资源整合, 发挥图书馆联合体的群体优势, 实现整体大于局部的效果, 提升图书馆信息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 实现用最小的投入来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多元化信息需求。二是两者涉及的部分业务工作相同。通过联合增强采购资源的议价谈判能力和购买力, 尤其是在数字资源方面经过费用分摊, 共同拥有数字资源的使用权;联合编目与资源目录共享;联合开展数字参考咨询服务, 对馆员进行集中培训和继续教育;以集体名义寻求社会各界的理解和资金资助。 (2) 差异分析。一是管理主体不同。图书馆联盟是在平等互利、自愿参与的基础上形成的, 一般通过相关协议或合同来约束各成员馆行为, 没有相同的建设主体和管理部门, 靠行业组织或协会行使管理权, 结构比较松散。而区域图书馆集群是在政府的推动下形成的, 有明确的法律文件作保障, 授权总馆统一管理集群内各种业务工作和资源建设, 是一个联系紧密、功能互补、不可分割的图书馆有机整体。二是组织形式不同。图书馆联盟是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组成的非正式组织, 没有统一的标识, 各成员馆相互独立, 不能形成把联盟的利益需求放在首位的积极健康的组织文化。而区域图书馆集群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建立的有统一标识的有机体, 总馆处于核心地位, 分馆是它的一个分支, 通过专业化分工和互相协作向用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创建图书馆服务品牌, 形成统一的组织文化。三是对成员馆要求不同。在图书馆联盟中, 对加入的成员馆要求相对较高, 资源上需具互补性, 规模上需具匹配性, 若图书馆实力悬殊, 合作则难以维系。而区域图书馆集群对分馆要求较低, 分馆资源可多可少, 规模可大可小, 只要有馆舍与基本服务设备即可。四是资源整合力度不同。图书馆联盟中各成员馆因某一共同目标, 依靠协议而在某一方面合作, 如联合采购、馆际互借等。而区域图书馆集群则使用相同的管理软件和同一个书目数据库, 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各项业务工作, 集群内由总馆负责构建和维护信息资源集成平台, 分馆用户均能通过集群VPN无障碍地访问。例如CALIS系统, 各成员馆在独立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协调与资源共享, 可称为有代表性的图书馆联盟, 而香港公共图书馆系统, 中心馆统一指挥管理各成员馆的人、财、物等资源, 并统一使用相同的管理软件, 可以认为是标准的区域图书馆集群模式。

二、区域图书馆集群建设的意义

1. 提升区域图书馆整体性与创新性。

集群是建立在资源科学配置基础之上的互惠共生体, 为区域图书馆建设提供了一种新兴的整体化发展模式。在资源整合与服务方面, 通过整合与互补信息服务诸要素, 使相对独立、重复的资源得到汇总与集成, 便于资源服务产生整体效应和群聚效应。集群通过统一采访、集中编目、通借通还、参考服务、数字资源共享等各个环节, 体现整体性, 降低一定地理范围内资源建设成本和服务成本, 并用整体名义去和书商、数据库供应商等信息资源供应者谈判, 降低信息资源采购价格, 提高资源质量与功能。信息在集群内高效流动与合理配置为创新打下了坚实基础。集群内各成员馆的分工与协作的竞争关系使集群充满创新活力, 各成员馆的空间临近性以及信息的传递便捷性, 使得创新成果被集群快速吸收与扩散。由于各成员馆文化具有相似性, 易于形成统一的集群文化, 强化各成员馆行为的自律性、连续性和一贯性, 增快集群内知识和信息的流通, 提升集群组织的学习效率。馆与馆之间、馆与其他信息服务机构之间的连接呈现网络状, 并互相渗透, 加速信息资源、技术、人力、用户及服务诸要素的集聚, 构成了比较便利的信息运营环境。图书馆集群还营造了一种知识信息有效扩散与流动、协同服务与创新的区域环境, 使区域内知识的学习与传播速度加快, 图书馆及信息服务机构吸纳、消化、产生知识信息的能力加强, 全面提高创新能力。

2. 加快基层图书馆发展。

基层图书馆是面向用户服务的最直接的前沿阵地, 是社会群众平等享有信息服务权利的重要社会保障机构, 同时也是我国图书馆事业建设中的最薄弱环节。目前, 基层图书馆普遍存在设施差, 文献资源少且老化严重等问题。另因观念束缚、经费紧张等原因, 无法购置数字资源与相关计算机网络设备, 即使购买, 也因自身管理、开发、创新能力有限, 无法整合设备和资源, 发挥它们应有的功能。还因工作人员大多由基层政府工作人员兼职, 造成基层图书馆员流动性大, 缺少热情, 业务管理不规范, 服务效率低下。这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基层图书馆的发展, 扩大了基层图书馆服务能力与农民日益提高信息需求的差距。集群就是针对基层图书馆存在的问题,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 结合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通过理论创新、体制改革和技术创新, 汲取总分馆制实践的成功经验, 形成的服务覆盖整个区域的有形和无形图书馆网络。集群中, 基层图书馆经费经政府预算统一支付给总馆, 总馆对其合理配置与使用;基层图书馆工作人员由总馆委派或政府部门指定, 但必须服从总馆的管理和调配;总馆根据街道、乡镇、村用户的需求, 决定是设立固定图书馆 (室) , 还是设立流动服务点。这样, 图书馆集群以中心引领基层、城区帮助农村的方式去促进区域图书馆事业的整体协同发展, 切实解决基层图书馆如何建、怎么建、谁来建以及建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3. 满足区域用户需求。

集群的服务模式是以资源共享、平台共建、知识共创为目标, 以用户信息需求为导向的知识服务。集群经过有计划、分层次、有侧重地收藏文献资源, 共用数字资源, 建立文献数据库和集中编目中心, 开展统一基础服务, 形成强大的信息保障体系, 满足全区人民的信息需求。集群通过成立虚拟专家团队, 综合运用各馆资源优势以及深度挖掘和揭示信息资源的内涵与价值, 满足用户的高层次信息需求;通过业务统一管理开展区域内一卡通、通借通还服务, 满足用户的普通文献信息需求;通过开展联合数字参考咨询、专家会诊等形式的服务, 为用户解决疑难问题。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主旋律。区域图书馆集群正是以资源共建共享为指导方针并结合图书馆事业建设发展的特点被提出来的区域信息资源整体建设的新模式。各地区应积极利用集群理论结合本地图书馆事业发展状况, 统筹规划本地图书馆发展, 建设结构合理、运行高效、持续发展、资源共享的图书馆集群。

参考文献

[1]肖焕忠.区域图书馆集群管理探析[J].图书馆, 2007 (3) .

[2]李东来.图书馆集群及其管理研究[J].图书馆论坛, 2009 (6) .

[3]成建权, 金中仁.图书馆信息集群服务及优势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 2009 (3) .

区域教育信息化资源 第11篇

摘 要:教育信息化建设,资源共享是关键。杭州市西湖区通过实施录播教室建设,借助一键录播的功能,实现了无干扰的课堂教学实录,对于实施教师课堂教学自我诊断,强化集体研磨,提高教学技能具有极强的辅助效能。通过实施区域录播系统部署,有效汇集了各校的优秀教育教学视频资源,促进了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借助这一平台,打破了地域和时空限制,为西湖区“紧密型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和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录播系统;共享机制;教育均衡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20-0016-04

杭州市西湖区属城乡二元结构区,如何促进城乡均衡发展、保障教育公平是西湖教育发展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杭州市西湖区录播系统的区域一体化部署及录播共享机制的有效建立,成为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的一个支点。那么技术是如何实现支撑教师专业发展,破解时空界限,架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通途,助力城乡教师共发展的呢?

一、区域性一体化录播系统的需求分析

教育信息化要聚焦到教育教学上,其核心在于促进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要实现这种融合,必须寻找到一个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需求相合适的交叉点。随着对教育资源及教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课堂教学视频研究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全自动录播系统的出现,使得课堂教学视频化更加便捷有效,且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制约,为教育资源的获取和呈现提供了新的途径。全自动录播系统也为课堂教学视频的积累与处理提供了便捷的通道。

笔者认为,开展这方面研究需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

1.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迫切需求

当前,义务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由数量增长转移到质量提高和优质教育共享上来。2005年5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2010年7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要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其重点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快缩小城乡差距,以期实现义务教育的城乡均衡发展。

《杭州市西湖区教育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同样把促进公平,实现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作为未来一个时期本地区教育发展的重点。

2.顺应西湖区教育改革发展形势的要求

西湖区属于城乡二元结构区,区内现有各级各类幼儿园76所、小学24所、中学17所。西湖教育经过十余年的跨越式发展,整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2013年通过了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区”的评估验收,但区域内部义务教育依然不够均衡,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差距仍然较大。

2010年,为实现城乡教育同步发展,我们推出了“紧密型城乡教育共同体”的创新性举措,力求通过名校和城郊学校的捆绑式发展、捆绑式考评来实现学校的共同发展。要使这样的创新举措切实发挥作用,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是保障。

3.符合信息化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要在未来十年内真正做到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西湖区将“信息化带动战略”作为实现“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重要战略之一,提出进一步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全面开启“以教育信息化助力西湖区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强教之路。

二、核心概念界定

录播系统:所谓“录播系统”,包含三个层面的含义,首先是“录”,其次是“播”,最后是构建视频资源管理和共享平台,实现视频资源的点播和再应用。

共享机制:运用共享的思想,建设共享的系统,组织在其组成、功能、机制上对共有、共存、共同主动追求的长效机制。

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是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素材等各种可被利用的条件,通常包括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也包括教师资源、教具、基础设施及教学材料、教学环境和教学后援系统等。

三、区域性一体化录播系统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开展区域录播系统的构建与运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研究价值:

(1)研究有效的布点建设机制

激发学校建设应用积极性;构建合理的建设保障措施,提升录播教室投入绩效的举措。

(2)研究提升应用能力的策略

强化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促进教师依托技术改变教学结构,提升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

(3)研究促进资源建设的措施

构建区域本土性、特色性的课堂教学优质资源;合理建构资源的汇总、呈现、应用、评价等促进措施,汇聚资源共享智慧。

(4)研究全区资源共享的机制

重视城乡共享机制的建立;研究借助于网络平台,打破了时空界限,依托录播系统建设,实施基于网络的远程教学观摩活动,把网络真正变成一个空中大课堂。同时,以“紧密型城乡教育共同体”学校为研究重点,依托区域层面的录播共享系统、互动课堂展示平台和资源共建共享平台,促进城乡学校的协同管理和协同教研,提升了城乡学校的统筹发展。

开展此项研究,着力聚焦于城乡教育资源共享的主题,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价值:

(1)理论价值

进一步丰富了城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理论。基于全区城乡教育信息化发展,结合录播系统的建设,依托教育理论研究的新进展,进一步探索“资源共享机制的构建”,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这一基于实践的教育发展理论研究,将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出一定的理论贡献。

(2)实践价值

提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路径的实践应用指南:

第一,项目将关注区域层面,即如何构建“录播教室”建设标准以及布点推进策略。

第二,探索学校建设录播教室后,区域如何实现视频资源、网上资源的整合研究,提出一套城乡教育资源共享的新思路。

第三,将从校际协作组出发,研究个体学校在实施录播系统工作中,对教师成长、课堂增效、教师交流等多方面产生的影响。

(3)延伸价值

具有潜在的推广应用价值。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的广大地区都将普遍面临城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难题。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将为其它地区推进录播系统的建设,探索城乡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提供借鉴。

四、区域录播系统的构建与运作的主要实践

1.录播教室布点与建设的研究

⑴全区录播室布点

我区录播室建设经历两个阶段,一是试点阶段,二是自主申报统一建设阶段。我们坚持试点先行。2011年,结合省教研室附小改扩建工程,教育局在该校建设了第一个全自动高清录播教室,并成立了学校的视频课程资源中心。

2012年,以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学校为主体,实施了第一轮全自动录播教室建设。操作时执行三项原则:一是主动性原则,布点学校应有积极性并作为责任主体;二是统筹性原则,优先保障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学校,合理实施地区共享;三是保障性原则,教育局采取以奖代拨形式给予经费保障。经审核,筛选确定了第一轮13个布点建设学校。

同时制定并下发了《西湖区教育系统录播教室配置标准》,召开了录播教室布点建设学校现场会。

2013年至2014年,随着大家对录播系统认识的深入,教育局根据学校的需要和积极性实施了第二、三轮全自动录播教室的建设,截止至2014年底,全区已有80%的校区完成布点。

⑵录播教室建设的标准与质量

为了确保录播室的使用效果,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录播配置最低要求,并以此为基本标准,结合学校特色发展需求,形成各校的录播教室建设思路。同时,我们积极协调采购管理部门,确定规范而科学的招标形式,保证获得质量优、价格合理的产品。此外,在建设过程中,我们保持与中标单位的沟通与协调,及时反馈学校集中反映的问题,配合其进行调试,保证录播室的建设质量。

2.优质视频资源的获取途径与应用研究

依托录播系统建设,可以将优质、经典的课例及时上传到平台,供全区教师进行研究借鉴;通过建立完善的获取与应用体系,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一种制度,让更多优秀课堂教学资源发挥最大功效。

根据录播资源的特点,我们建设了区视频资源网——汇智网。汇智网作为区域录播共享系统,将各个学校的录播资源汇聚在一起,并实现以下三大功能:一是能实时在线观看各个学校正在录播的课程;二是汇聚各个学校录播的优质资源,将好的视频保存到区服务器上,永久向全区开放,并可随时点播;三是允许对资源的再度评价,实现对整节课的点评、上课各环节的点评,或按时间点进行点评,并与视频同步。

随着西湖区录播教室的增多和完善,我们还将借助于西湖教育网络平台,专门建设一个录播区域共享平台,以期使平台形成资源库,更好地提升依托信息化优势的区域协同管理和协同教研。

3.关于录播应用推广的研究

录播应用的推广是录播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实用价值的关键,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⑴树立典型,注重宣传

以学军小学建设的过程作为典型,该校在建设录播室的过程中,积极与中标单位配合,寻找出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取得了最佳的录播效果,也协助企业提升了技术水平。

以十三中教育集团的应用宣传模式作为典型,该校通过教研组评比、公共场合播放录播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广大师生及家长对录播有了更深的认识。

⑵召开录播系统教学应用现场会

近几年,通过召开标准解读、现场听课、经验介绍、专家论坛等形式的五次教学应用推进会,增进了学校对录播建设标准、建设要求及应用考核等的了解,扩大了录播的影响;同时借助此系统开展协同教研活动,更好地促进了教学研究。

⑶制定考核方案

一是对学校的应用考核,如:直播预告开课量、视频资源上传量、录播教室共享应用量等。二是汇智网应用考评方案,主要包括:根据点击观看量、评论量,颁发开课证明;实施基于视频有效切片、微格化、精细化处理的精品课堂评比推介;依据继续教育听课量,提供非本校听课节数认可;开展网络教研主题活动等。

4.关于录播资源价值挖掘的研究

录播系统通常有三种录制方式,即全景模式、电影模式、资源模式,录播资源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老师自我反思

新入职的教师由于缺乏自信和教学经验,全自动录播系统能将教师上课的内容全程录制下来,教师在课后可以反复观摩,从而发现问题并改正。

⑵远程听课观摩

公开课能实现异地听课、错时听课,这对于城乡共同体学校有听课活动的老师来说,节省了大量在路上的时间。

⑶课程资源库建设

课程资源库建设是区域信息化教学的重要内容。多媒体课件制作完成后,与系统录制的课堂教学内容一起上传至服务器,进行资源分类和目录创建等操作,使教学资源集中储存,学校以此创建精品课程资源库,进而可以放在一个开放式管理平台中,供学生和教师进行浏览、查询、下载。

⑷远程教学

通过录播系统的录制,用户可以进行课件的网络直播和课后点播,便于示范性教学、学生远程学习、远程互动教学等等。用户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随时随地进行观摩、学习,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降低了教学的成本,扩大了教学规模,取得了更多的学习机会。

⑸教学技能评估与训练

在录播系统中嵌入微格教学评估系统,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通过系统内的各项技术指标对教师进行综合评测评估,极大地增强了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此外,该系统对教师课后的自我评估和技能训练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⑹单位培训、专家报告、重要会议录制

通过录播系统可以对培训、报告、专家讲座以及会议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录制,从而能真实准确地记录全过程,并作为历史资料永久保存,方便用户在今后进行资料浏览、查询和点播。

五、区域录播系统的构建与运作研究的成果

1.促进了学校的课堂教学研究——从单个录播室的角度看

⑴呈现课堂教学视频记录的“原生态”

在常规课堂教学活动中,任课教师“一键录播”,三台摄像机自主跟踪拍摄教师、学生与场景,师生与多媒体课件、黑板智能切换,无需其他人员协助,可以更原生态地呈现课堂教学。

⑵赋予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第三只眼睛”

基于录播教室课堂教学的视频记录,对于任课教师而言,通过观摩自己所执教的课堂教学视频,有利于进行教学诊断,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为自己所感知的缺陷;有利于教师课堂教学专业能力、教师反思性能力与诊断性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录播系统除了辅助教师自我诊断的作用外,更为明显的是依托这“第三只眼睛”,可以更好地实施针对学生的课堂观察,研究和提升对不同学生的教育实效。

⑶构建课堂观察与研究的“资源池”

录播教室功能的便捷性,有利于教师的广泛应用,由此产生的大量课堂实录,有利于学校积累并形成本校教师直观而形象的课堂教学资源库,从而辅助支撑学科教研与科研。

2.推进了全区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从区域化统筹共建的角度看

⑴架设校际、城乡学校间协同教研的“高速路”

区域一体化的录播系统部署,将学校的录播教室依托统一的平台统整起来,实现远程即时观摩、研讨,打破了时空界限,师生足不出户即可浏览和观摩相关学校的实时课堂教学,这对于常规性的课堂教学研究而言,其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

西湖区2011年实施了“紧密型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如十三中教育集团和周浦中学成为共同体学校,但两校相距30多公里,如果要到对方学校参加一次教研活动、听一节课,路上的时间将是听课时间的数倍,对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也带来极大的影响。

依托区域录播系统,尽管教研活动的现场感减弱,但老师们的时间、精力,学校的交通费支出都得到了节约,老师们足不出校就能全程参与两校的所有教研活动,效率也得到了提升,为共同体学校间的交流铺设了一条“高速公路”。

⑵搭建教育教学评比公正的“展示台”

区域录播系统的部署及课堂教学视频资源的汇整,也为公平、公正、公开地开展各类教育教学评比搭建了平台。

以往区校开展课堂教学评比,都是专家下校逐校、逐班进行听课评审,或者集中到一所学校借班上课,评审工作量大、透明度低,如果借班上课还有违学情把控的弊端。通过网络平台专题设置,设计标准化评课模板,所有参评课堂教学实录由本校录制、集中呈现,专家及普通教师均能参与评课打分,评审的透明度、公正度、公平性得到了提升。

⑶形成名师引领带动的“辐射点”

教育统筹发展,教师是关键,如何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如何让更多的教师更快地成长起来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重要内容。我区依托实体名师工作室机制,让更多的名师课堂教学实录、教学研究成效等资源汇聚;基于录播系统,触动了名师由“学校人”向“区域人”的转变,让广大基层教师按需点播,学习和研讨名师课堂和资源,从而让名师的引领作用惠及更多的教师。

六、思考与展望

当然,作为录播室的建设研究和应用研究才刚刚开始,后续值得继续研究的项目还有很多,也有很多思考:

(1)录播是否需要深入到每一个普通教室。

(2)录播应用如何常态化,如何更好地促进教师自我反思。

(3)录播资源如何细化分析,最终实现自动分析,发挥资源的最大价值。

总之,我们认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推广不能仅仅停留在设施设备的硬件建设上,而是要转到教育教学上。通过全自动录播系统的建设,推进区域教育资源均衡只是一个开始。教育教学的研究是永远没有止境的,开展研究工作也是富有价值的。相信通过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必将促进西湖教育的均衡发展,也最终推动西湖教育现代化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高铁刚.信息技术提升教育均衡发展的机制与方法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1).

[2]李海韵,钟亮.全自动录播系统的特点和展望[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9).

[3]王军,张苏玉.中小学自动录播系统建设及应用探讨[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2(9).

区域教育信息化资源 第12篇

1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涵义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是综合应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 融合科学的管理方法, 辅助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完成信息管理和完善管理职能的应用系统。信息化人力资源系统以互联网或企业局域网为平台, 以数据库技术为核心, 以人力资源管理软件为手段, 其功能不仅囊括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 如员工招聘、员工考勤、薪酬管理、员工培训等, 而且将人力资源规划、继任计划、个人职业发展规划以及绩效管理与核心能力管理等作为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推进的重点, 使人力资源管理成为组织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基础[1]。

2 唐山区域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及问题

2.1 现状

现阶段, 唐山区域范围内部分大型集团型企业已经借助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虽然没有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全面信息化, 但已开展了部分信息化工作, 运转了某些功能模块。2008年4月份和勤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与唐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约, 打造先进信息化管理;金益康赢得了唐山市冀东物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方面的高度认可;唐山三友集团有限公司选择了朗新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而唐山区域范围内绝大部分中小企业还没有引入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他们只是通过内部互联网提供部分人力资源服务或传输有关信息。

2.2 存在的问题

2.2.1 对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必要性认识不足, 缺乏资金投入。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进程滞后的主要原因是领导者依然保持着传统的管理观念, 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领导者只关注直接经济效益, 而忽视人力资源的间接经济效益。而不论是自行开发还是购买软件产品, 都是一项重大投资。企业领导者的不重视, 再加之有些企业本身规模较小、效益较差, 很难将巨额资金用于投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建设。

2.2.2 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基础相对薄弱。

企业要想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实施成功, 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畅通的网络、基础的夯实、流程的规范。一些企业的电脑普及率很低, 而且有的即使有电脑但服务器性能和网络状况并不是很完善, 给实施带来困难。另外, 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基础不扎实, 信息化以后人力资源部门更显得力不从心。在实施过程中, 一些企业还是遵循旧的管理观念, 并不能严格按照流程规范地进行。

2.2.3 企业目前缺乏复合型人才。

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 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能力, 特别是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唐山区域范围内大多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只掌握了办公软件的操作能力和上网获取信息的能力。尤其是在未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企业中, 人力资源管理者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更是普遍低下。

2.2.4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项目的生命周期存在各种各样风险。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项目的生命周期主要涵盖四大环节:规划、选型、实施、应用。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以下一些风险:规划阶段存在的风险:项目需求分析与立项阶段的风险;项目实施团队组建阶段的风险;管理流程分析及变革阶段的风险。实施过程阶段存在的风险:软件选择及硬件购置;系统安装与全面培训;基础数据准备;模拟测试及客户化;新旧系统切换过程。实施运行阶段存在的风险:新系统运行系统;系统实施绩效监控与管理持续改善;系统维护与升级。应用阶段缺乏必要的评估。

2.2.5 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内容主要集中于事务处理。

目前企业使用功能最多的是事务处理层面的功能, 比如人事信息管理、薪资、报表、考勤和人才招聘等, 涉及业务流程层面和战略管理层面的较少。

2.2.6 对后期的持续发展重视不够。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任务是永无止境的, 其主要原因是企业所需人力资源的类型结构等在横向和纵向始终发生变化, 企业不断改变对人力资源信息的需求, 进而要求不断改进其人力资源信息化策略。但是很多企业由于片面的认识而导致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不能在不断的应用中持续改进, 从而不能产生持久的效应。

3 唐山区域范围内企业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策略

3.1 决策层的支持和重视, 保证资金来源

作为企业的领导者, 一方面必须树立现代观念和超前意识, 充分认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发展的新趋势。另一方面, 要积极参与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设计、规划和实施过程, 使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实施能顺利进行。而且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 积极拓宽融资渠道, 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信息化建设。

3.2 加强人力资源信息化基础建设

企业应加强网络建设;规范基础管理, 即基础数据管理、基本业务流程设计及业务事务处理管理、内部控制及其实施过程管理、工作人员和员工的行为规范管理等方面;有效调整组织结构和规范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业务流程, 为企业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创造条件

3.3 培养复合型的信息化管理人才

推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 人才是重中之重, 企业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方案, 在培训内容上做到管理理念与技术应用并重, 增强培训的实效性, 造就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现代化管理能力的人才队伍。

3.4 规避各种风险

3.4.1 规划。

规划时考虑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成立项目开发小组;需要制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策略;应考虑企业的工作性质和信息化的水平;要从一个企业建立人力资源管理门户网站的角度出发来规划整个信息系统建设;规划系统应该具备的功能;要全面考察企业是否具备完整的系统运行环境;合理预算与规划项目资金;注重长期规划和持续发展。

3.4.2 选型。

通过对常见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主要供应商的对比分析, 以及相似企业成功案例, 或者引入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咨询服务商进行选型。选择几家适合自己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并根据评价指标对其进行应用前评价, 选择适合的产品。在选型时要避免过度招标。

3.4.3 实施。

在系统的实施过程中可通过完整性与集成性;易用性;网络功能与自助服务;开放性等方面考察系统的功能。供应商在完成所有功能的开发之后, 提交给用户的, 还只是一个系统框架, 并不能马上就运行, 用户还需要在供应商的帮助下进行系统初始 (下转276页) (上接130页) 化与数据转换工作, 使企业基础数据与员工基础数据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迁移到系统中来。系统框架加上企业/员工基础数据, 就构成了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基础设施平台, 相关的人力资源业务管理职能与流程就可以在这个平台上执行了。项目实施完成后, 用户还应该与供应商进行售后技术支持的合作, 以确保系统能适应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断变化的需求。

3.4.4 应用及评估。

a.应用培训。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的使用者不仅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 更多的是普通员工、直线经理和高级经理, 系统上线后就要进行全方位的培训。企业应要求供应商与人力资源部门合作, 有时需要专门的培训咨询机构参与, 为各类型用户提供专门培训。b.聘请应用顾问。企业应将系统设计和开发的核心人员聘请为应用顾问, 随时为系统的用户提供各类咨询, 为系统的平稳高效运行保驾护航。顾问工作可由系统维护部门兼顾, 全面承担起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和再开发的任务。c.系统维护。系统维护分为硬件维护和软件维护两大模块, 主要是由企业的信息技术部门负责。硬件维护工作一般电脑技术员即可胜任。软件系统是由供应商所提供, 在系统投入运行后, 企业可要求供应商派代表常驻企业, 对系统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妥善的处理。d.加强数据、信息安全保障建设。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安全隐患主要来源于基于广域网络的数据传输。解决这个问题, 目前可以采用加密传输的安全套接口协议技术、防火墙技术和虚拟专用网技术等。当然, 用户管理是所有安全的基础。另外, 通过建立规范的数据库管理机制, 系统还应定期手动或自动进行备份, 以备灾难恢复之需。e.效果评估。效果评估是在系统运行一定时间之后, 运用投资回报分析工具, 从经济成本收益、人力资源管理价值、企业核心竞争力等重要指标的变化, 多维度综合评价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投资回报。这样不但能为企业提供实质的数据及记录, 而且可以使企业了解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应用带来的效益和存在的问题, 以便进一步进行改进和完善。f.系统改进和优化。系统的评估和改进是紧密相连的, 通过评估发现问题, 通过改进解决问题。改进可以是系统漏洞的修复、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安全手段的加强等, 也可以是系统的二次开发。企业应认识到, 再完善的系统也可能存在着不足, 而不断的改进和优化将赋予系统更长久的生命力。

3.5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应用有待向深层次发展

企业目前对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功能需求最多的是“事务处理层面”的功能, 其次是“业务流程层面”的功能。较高层次的战略性功能如人力资源规划、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继任计划、绩效管理及核心能力管理较少被使用, 满足个人需要的员工自助服务更是极少使用。随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企业相应硬件设施的进一步完备, 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战略管理层面功能的应用将有待进一步加强。

3.6 注重长期规划和后期的持续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成功实施并不意味着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终结,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还需要在不断的应用中持续改进, 以不断适应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不断优化升级的需要。只有不断地规划和改进它的工作, 才有可能将它对企业潜移默化的影响转变成巨大的经济效益。所以企业不仅在导入期要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 它的后续工作也是不容忽视的。

结束语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展示自身价值的空间得同时, 也给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和管理模式带来新的挑战。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应该服务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需求, 企业也要变革自己, 顺应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

参考文献

上一篇:数字图像隐藏下一篇:金融超市电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