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位微生物发酵床

2024-06-21

低位微生物发酵床(精选8篇)

低位微生物发酵床 第1篇

最早有关漏缝地板猪舍的报道出现在1977年,此后,很多国家在实现育肥猪饲养管理机械化时,都对全漏缝地板表现出很大兴趣。与传统猪舍相比,全漏缝地板猪舍可提供比较好的饲养环境。在工厂化猪场的猪栏中安装漏缝地板,不仅有利于清洁卫生和防湿,而且节省清扫的人工。因此,畜牧业发达国家普遍应用漏缝地板,近年国内兴建的工厂化猪场也大多采用漏缝地板。随着漏缝面积的扩大,育肥猪的生产性能会受到影响。在漏缝面积为25%的猪舍里饲养育肥猪,日增重和料肉比都比较理想;当漏缝面积逐渐提高到100%时,猪的生长和饲料利用效率逐渐降低[1,2]。钢板条地板上的饲料利用率最高,铝板条地板最差,塑料和混凝土板条中等;养在混凝土板条和铝板条地板上的猪日增重高于涂瓷钢板条,低于涂塑板条。漏缝地板有各种样式。形状有块状、条状、网状等,材料有水泥、金属、塑料、陶瓷等。块状的水泥漏缝地板规格可根据猪栏和冲粪沟的设计要求而制作。但预制件表面应紧密光滑,无蜂窝状疏松,否则表面容易积垢。同时,板块内有钢筋网,以保证地板能承受规定负荷。条状的与块状的不同之处是便于保证缝隙规格。金属漏缝地板可用金属条排列焊接而成,也可编织成网状[3]。漏缝地板已经成为密闭式猪舍的重要设备。它能使猪栏自净,给猪群提供了比较清洁和干燥的生活环境,从而有助于控制疾病和寄生虫的发生,改进卫生条件,省去褥草和节省清扫的劳动[4]。然而,粘在漏缝地板上的粪污无法冲洗,使得猪舍仍有臭味,而且,也没有解决粪污处理问题,漏下的粪污依然散发臭气。

微生物发酵床应运而生,成为养殖污染治理的有效方法。发酵床利用农业废弃物如谷壳、锯末、秸秆、椰糠等做垫料,添加微生物菌剂,对猪粪便等进行发酵降解,转化为有机肥,从而省去冲洗猪舍的劳动,达到无臭味、无排放、循环利用猪粪的目的[5,6,7]。贾志伟[8]分析了当前养猪场普遍采取的几种粪便处理模式的优缺点,并针对其优劣设计了一种新型环保猪舍。重新设计的猪舍,集中了漏缝地板和发酵床养猪的优点,并克服了相关缺点,既让猪生活在舒适的环境中,又使猪的粪便得到有效处理,满足环保要求。但是,他们的环保猪舍的设计中,漏缝地板和发酵床面积只占猪舍的一半,仍然有许多的猪粪排放在水泥地上,需要额外清理。

微生物发酵床养猪发展至今,出现了四个类型的发酵床:(1)传统猪舍与发酵床结合形成原位微生物发酵床(in situ fermentation bed)[9,10]。(2)发酵饲料与发酵床结合形成饲料微生物发酵床(fodder fermentation bed)。(3)猪粪处理池与发酵床结合形成异位微生物发酵床(displaced fermentation bed)[11,12,13]。(4)漏缝地板与发酵床的结合形成低位微生物发酵床(separated fermentation bed),在漏缝地板的下方建设发酵床。新型低位微生物发酵床整体研究未见报道,现将研究结果作一小结。

1 低位微生物发酵床技术原理

1.1 漏缝地板猪舍技术原理

漏缝地板是猪栏内一种架设在漏粪沟上,具有一定尺寸、形状的缝隙,用于自动漏粪、漏尿的地板,亦称为漏粪地板、缝隙地板或栅条地板。在漏粪沟上铺设漏缝地板,猪的尿液通过漏缝地板直接流入粪尿沟中,粪便则经猪的踩踏后落入粪沟中,再经水冲洗,或用人工、机械清走。漏缝地板的使用可以减少猪与粪便的接触,保持猪栏内的卫生清洁,有利于防止和减少疫病的发生。由于漏缝地板经常与粪尿接触,并且猪要在上面走动,而且要经常用消毒液进行消毒,因此选择漏缝地板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耐腐蚀、不变形、表面平整、坚固耐用、不卡猪蹄、漏粪效果好、便于冲洗、易保持清洁干燥。漏粪地板的关键技术参数是漏缝宽度。漏缝宽度过小,漏缝率低,漏粪效果差;宽度过大,可致使猪蹄滑入漏缝中而造成严重的蹄腿外伤。与各类猪群相适应的漏缝宽度见表1。根据材质的不同,常用的漏缝地板主要有:水泥漏缝地板、铸铁漏缝地板、塑料漏缝地板、金属漏缝地板等。

1.2 低位发酵床猪舍技术原理

低位微生物发酵床是相对于原位微生物发酵床而言的,它是将漏缝地板与发酵床结合,在漏缝地板的下方建造一个发酵床。利用谷壳、锯糠、椰糠等做垫料,将各种原料混合搅拌,加入食盐(2公斤)、矿物质、微量元素、芽胞杆菌发酵剂(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自行研制),边搅拌边添加水分,使湿度达到45%,填入发酵床发酵5天后,平铺在发酵床内。猪群在漏缝地板上排泄,干清粪通过人工收集,粪污通过漏缝地板下漏到发酵床上,与垫料混合,发酵床表面建立一个依轨道运行的翻堆蛟龙,定期对垫料进行翻堆,微生物发酵,消除臭味,分解粪污,发酵产生有机肥,达到养猪污染治理的目的。一段时间(1~2年)后移除有机肥更换新垫料。

1.3 发酵床专用发酵剂

秾窠XI由福建省隆科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出品,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监制。将高效降解动物粪污功能的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iquefaciedns FJAT-B)采用先进发酵工艺,经严格配方加工而成的胶悬剂(粉剂),具有发酵降解动物粪便、腐熟有机固体废弃物、消除臭味和有害物质、生产生物肥料(腐殖质)等功能。本品适用于异位发酵床垫料、死猪处理发酵床垫料、动物粪便堆肥、农业废弃物堆沤。原位发酵床垫料中使用秾窠XI时,每立方垫料用量50mL(g),稀释1 000倍,均匀拌入垫料,用水使得垫料湿度达50%;有机固体废弃物(粪便、死猪、垃圾)发酵使用时,每吨粪便产品用量100mL(g),用水或干料稀释1 000倍拌均,调整物料湿度到50%,堆沤。本品不宜与杀菌剂(消毒剂)同时使用,与杀菌剂(消毒剂)使用间隔时间在七天以上。本品含大量微生物菌群,放于阴凉处保存,避免阳光照射。

2 低位微生物发酵床结构设计

典型的低位微生物发酵床由钢构房,双层猪舍,漏缝地板、发酵床、翻耙机等构成(图1和图2),猪舍宽度4m(按翻钯机3.5m宽度设计),长度20m(可以根据养猪数量延长猪舍到100 m);上层为漏缝地板猪舍,高度为3m;下层为发酵床空间,高度2m,垫料高度0.4 m,翻钯机安装的高度在1 m处,翻钯深度0.3m。

3 低位微生物发酵床翻耙机设计

低位微生物发酵床翻耙机包括:机器电源部分、控制部分、电机(380V)、减速传动系统、耙、固定平衡系统。工作原理与工作方式为:电源可以设立每天自动对垫料翻耙的指令时间,机器开始运作,耙行到尽头时会触碰到一个回转开关,机器会往回爬行(单相电机需要手动),当爬行到固始位置时自动停止并断开电源。本机核心部分是减速传动系统,采用高标规格材料,是专门针对低位微生物发酵床而设计,具有耐磨,耐腐蚀等特点。翻耙的宽度超过3.5m,深度达0.3cm左右,翻耙速度为7~10m/min(图3)。

注:1.滚轮;2.电动机及减速传动机构;3.电线;4.链条;5.电机;6.轮子;7.滑轮;8.轨道Note:1,roller;2,motor and reduction drive mechanism;3,electric wire;4,link chain;5,electrical machine;6,wheel;7,pul-ley;8,rail

4 低位微生物发酵床运行管理

低位微生物发酵床猪舍分两层,上层为漏缝地板猪舍,下层为发酵床空间,见图4。垫料配方采用椰壳粉、锯末、谷壳各1/3的比例,加入微生物发酵剂,混合搅拌,填入发酵床铺平,垫料厚度为0.4m。整个猪舍无需隔栏,猪舍的2个长边一边饮水,一边喂食。每天人工清理干清粪,猪群的粪污漏入到下层的发酵床,通过翻耙机与垫料混合,进行微生物发酵,消除臭味,分解猪粪,转化为有机肥。低位微生物发酵床可连续使用,即连续出有机肥,连续添加垫料。猪舍环境的控制执行机构包括了风机湿帘系统、照明系统、微喷系统、喷淋系统、轴流风机系统、电动铝合金窗帘系统、屋顶喷淋系统等。首次建立了微生物发酵床基质垫层的远程监控网络体系,解决了发酵床猪舍的环境自动控制问题,将猪舍温度控制在30℃以下,空气湿度控制在65%以上,垫料湿度控制在65%以上。

5 讨论

现代化养猪的重要标志是用类似于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以先进的生产工艺流程,综合应用现代化科学的最新成就,实施流水式作业。在单位时间内常年均衡地进行高密度高效率,全进出式的生产,实现资金、技术、管理的高度集成。先进的设备是提高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现代化的猪场配备有:猪栏、漏缝地板、饲料供给及饲喂设备、供水及饮水设备、供热保温设备、通风降温设备、清洁消毒设备、粪便处理设备、监测仪器及运输设备[14]。目前国内外的规模化猪场中都广泛应用了缝隙地板水冲清粪设备。这种设备安装在排粪区的粪沟上面已配置好的地板框架上,形成离地悬空的网眼状地板,不仅便于粪便的收集,减少清粪工作量,而且也改善了猪的卫生防疫状况[15]。

猪在圈栏内的排泄行为是直接影响粪尿在舍内的收集方式和清洁生产的首要环节。在不同的舍饲环境和饲养方式下,猪的排泄行为随之变化。在常见的育肥猪圈栏饲养方式下,对圈栏面积、圈栏形状和隔栏方式进行对比试验,研究这三个因素对猪群排泄区地点和排泄区面积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圈栏面积对排泄区地点和面积大小有显著影响,圈栏形状和隔栏方式影响不显著。并随着猪龄的增长,排泄区地点向漏缝地板方向移动,排泄区面积明显加大,污染更加严重[16]。因此,应在育肥和育成阶段分开管理,并设计合理的圈栏尺寸,以实现猪到漏缝地板上排泄。实验表明,把饲喂和排粪区与躺卧区分开,是很有利的[17]。为了便于冲洗清扫、清除粪便、保持猪栏的清洁卫生与干燥,目前各种猪栏部分或全部采用漏缝地板。常用的漏缝地板材料有水泥、金属、塑料等,一般是预制成块,然后拼装[18]。实践证明,在生长育肥猪阶段,采用高架板条式半漏缝地板代替传统的水泥地坪,在猪群健康状况、生长速度及饲料利用率等方面均获得可观改善,每头出栏猪综合收益增值可望达到60元以上,用水量节约50%左右[19,20]。

尽管漏缝地板猪舍有许多优点,但是它无法消除猪舍臭味,粪便依然得不到妥善处理,造成环境污染。低位微生物发酵床猪舍将微生物发酵床与漏缝地板结合,形成低位微生物发酵床猪舍,一方面接轨传统养猪模式,改善传统养猪模式的缺陷;另一方面将粪污利用微生物发酵床进行发酵,消除臭味,分解猪粪,转化为有机肥。因此,低位微生物发酵床实际上是漏缝地板猪舍与一个有机肥厂的结合,可以一边养猪,一边生产有机肥。

本研究中,低位微生物发酵床的关键技术与原理包括:(1)猪栏包括育肥栏和保育栏,围栏高度0.8m;(2)猪不接触垫料,猪生活在漏缝地板上,育肥猪用水泥漏缝地板,保育猪用复合材料的漏缝地板;(3)漏缝地板下面有发酵床垫料层,厚度为30~40cm;(4)垫料上面安装有自动翻耙机,翻耙垫料完全不用人工,而是由机器自动完成,翻耙机翻耙的深度为25~30cm,翻耙机只需按下起动按钮,走到尽头了它会自动返回,到固始位置了又自动停止,翻耙机配有一个控制的电柜;(5)每个栏安装2个饮水器,饮水器下方安装个托,不能让猪饮水时漏出来的水洒落到发酵床垫料上;(6)料槽是一条水泥食槽,有1/3在围栏外面,方便加料;(7)一条特制的专用扫把辅助把猪粪便拖刷掉到下面的发酵床上;(8)链条给猪玩耍并进行限位,解决猪的定点排便问题;(9)自动高压喷淋装置解决南方夏天的度夏问题,定时自动20个时间段喷雾降温。

低位微生物发酵床的优点包括:(1)不用清理粪便,省人工,而且完全不用人工翻耙垫料;(2)节约用水,环境干净无臭味,达到零排放;(3)猪不接触到粪便,干净卫生;(4)由于是猪不接触垫料的发酵床,所以对垫料的要求不高,垫料的来源比原位微生物发酵床更加广泛;(5)对栏舍的消毒更加方便,不用考虑对垫料中微生物的影响;(6)猪不直接踩踏在垫料上面,垫料能保持蓬松状态,透气性好,粪便的分解更快,垫料的使用年限更长;(7)同样是发酵床零排放,但是猪不接触垫料,完全杜绝了通过发霉的垫料使猪误食霉菌毒素的可能;(8)养殖密度高,最高密度可达0.8~1.0平方米/头,可以与传统水泥地面的养殖密度一样高,甚至更高。

生物发酵床养猪鞭虫病的诊治 第2篇

关键词:猪场疫病;养猪;生物发酵床;养猪鞭虫病;诊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1-0056-01

近几年来,生物发酵床在猪场的应用愈来愈广泛,但是由于相关技术掌握不全面,导致部分猪场疫病暴发频繁。利川市东城办事处某生物发酵床养猪场在2011年9月发生一起猪鞭虫病,现将其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1 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

该猪场属于育肥猪场,圈舍全为生物发酵床,没有配备传统水泥地面圈舍。购入的仔猪均为2月龄仔猪,育肥后出售。仔猪购入后没有经过隔离饲养,直接进入发酵床圈舍饲喂,并在发酵床圈舍内进行防疫和驱虫。发病猪群为购入1月后的仔猪,共存栏89头,已经免疫过猪瘟疫苗和猪口蹄疫疫苗等疫苗,并使用伊维菌素对猪群进行了驱虫。此次引进仔猪前没有更换发酵床垫料。

仔猪引进28 d后有个别猪开始发病,体温正常。主要表现为腹泻,粪便呈稀糊状,食欲减退,逐渐消瘦,消瘦严重的病猪背脊骨骼明显显露;个别病猪排水样黑血便。使用抗生素治疗后,部分病猪的腹泻症状可以暂时控制1 d左右,而后又继续腹泻直至死亡。笔者前往该猪场时已经发病10多天,共发病62头,死亡27头,发病率69.7%,病死率43.5%。有11头特别消瘦的病猪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和护理逐渐正常(体重与发病前一致)。据畜主称,前一批猪亦是表现相同症状且死亡10多头。

2 诊断

剖检病死猪发现盲肠、结肠内有大量20~50 mm的白色线虫,大多数寄生在盲肠内,结肠内数量略少。有的虫头部已经进入肠壁黏膜内。寄生部位有水肿或溃疡。根据临床症状和解剖症状即可确诊该病例为猪鞭虫病感染。

3 治疗

对全群猪注射左旋咪唑注射液,剂量为0.2 mL/kg 体重。同时,每天上午在饲料中添加碳酸氢钠,下午添加维生素C等药物,连续饲喂5 d。间隔1周后在饲料中添加左旋咪唑(剂量按说明书)。

在注射左旋咪唑注射液后病情基本得到控制。消瘦严重的病猪在1周后采食量逐渐增加。

4 病因分析

猪鞭虫病又叫猪毛尾线虫病,主要危害仔猪,严重感染可引起死亡。该次病例是笔者近年来诊治的病例中最严重的。一个半月的仔猪即可检出虫卵,4个月的仔猪虫卵数和感染率均急剧增高,以后逐渐减少。猪鞭虫病的有效驱虫药物为左旋咪唑、苯硫咪唑等。生物发酵床要求猪转群前应清除其体内外寄生虫,避免寄生虫带入发酵床,以免猪在采食菌丝时重复感染疾病。

该猪场没有进行进入发酵床前的有效驱虫;新进猪只时也没有更换发酵床垫料;同时使用的驱虫药物单一(仅使用伊维菌素),加上确诊疫情不及时是造成此次鞭虫病疫情发生的主要原因。

5 建议

使用生物发酵床技术一定要按其相关要求操作,进入发酵床前一定要做好猪只体内外寄生虫的驱除工作,同时免疫计划要全部落实到位。应配备一定比例的传统圈舍,不能全部使用发酵床。发酵床的单位饲养密度要合适,每头猪应占地1.2~1.5 m2,及时更换垫料、添加菌种及微生物活性剂。猪舍内禁止使用化学药品和抗生素药品。同时应搞好其他配套管理技术。

不要使用单一驱虫药物,应综合驱除本地常在和有可能从外地带入的寄生虫。使用药物前注意其驱虫范围,做到不遗漏。发现发酵床被污染应该及时更换被污染的垫料,并将其全部彻底焚烧处理。

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 第3篇

微生物发酵床养猪的核心技术主要表现在菌种功能方面, 菌种质量优劣直接影响猪粪尿的降解效率和发酵床使用年限。有些养殖户为了节省成本, 自繁菌种质量难以保障, 饲养一批猪后就死床, 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力浪费。建议养殖户在选购菌种时向当地畜牧技术推广部门咨询, 或从正规企业选购, 选择有实践经验, 并能提供技术指导和售后的服务厂家。

二、选择使用, 发挥优势

全部采用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模式, 从环保的角度讲, 能彻底解决粪污的排放问题;从养猪效益上看, 存在发酵床垫料补充困难、垫料管理以及成本提高等问题, 对于经济实力不大的养殖企业应当慎重考虑。

这项技术在饲养母猪和仔猪保育环节优势明显, 可以显著提高母猪的抗病能力和非特异性免疫力, 提高产仔率, 避免死胎;能使仔猪身体健康, 抗病能力增强, 节省医药费;杜绝仔猪黄、白痢, 提高仔猪成活率, 促进猪只生长。由于母猪发酵床单位面积存栏少, 仔猪保育栏的仔猪体重小, 发酵床垫料下沉速度减慢, 垫料补充的压力减轻;仔猪、保育猪的粪尿排泄量小, 对垫料管理的压力也大大减轻;同时还解决北方冬季母猪舍取暖问题, 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应该大力提倡。凌海市红光种猪场, 利用发酵床养猪已有3年时间, 运作模式是仔猪断奶后转入到发酵床保育舍, 长到35公斤时再转到育肥舍, 仔猪成活率明显提高, 并解决了保育猪舍的冬季取暖问题, 第一批保育猪转群时垫料下降5~10厘米, 后期基本上不下降, 减轻了垫料补充压力, 垫料管理强度下降, 经济效益可观。

三、发酵床猪舍设计要求

猪舍建成东西走向, 座北朝南;跨度不低于8米, 以9~12米为宜;举架高度 (以发酵床面计) 3~3.2米。猪舍长度因地制宜。舍内设计成单列式, 走廊设计在最北侧, 宽度为1~1.2米。猪的采料台≤1.6米, 安装自动给食槽, 南侧建0.3~0.4米宽的饮水台, 安装自动饮水器。发酵床猪舍冬季应考虑防寒保温和排潮问题, 温度最好15~25℃, 相对湿度4 5%~7 5%。夏季主要注意防暑降温, 保证猪舍通风。力求做到冬暖夏凉。前后墙设计上下两排通风口。发酵床应简单实用, 每个面积超过10平方米, 雨水等不可进入到发酵床内。4~6米安装1个天窗。南面采用大窗户, 北窗设计成品字形, 使圈舍具有良好的通风功能。如果南侧设计成塑料大棚模式, 将下部的塑料膜卷起, 则通风换气的效果更好。塑料大棚模式更加有利于猪舍的采光, 适合我国北方地区猪舍建设, 缺点是昼夜温差比较大。

四、垫料规范管理

1. 垫料通透性

保持垫料通透性可使发酵床保持较高粪尿分解能力, 抑制病源微生物繁殖, 减少猪只疾病发生。应将垫料经常翻动, 深度30厘米、可结合疏粪或补水将垫料翻匀, 冬季每天翻动1次, 夏季1周翻动1~2次, 猪出栏后要彻底将垫料翻动1次, 并重新对其发酵。

2. 水分调节

发酵床垫料的水分含量为38%~45%, 因季节或空气湿度的不同而略有差异, 垫料表面用眼看有一种湿漉漉的感觉时为最好, 用手抓没有水流出, 放在嘴边吹无粉尘。应视垫料水分状况, 适时补充水分, 可采用加湿喷雾的方法补水。

3. 疏粪管理

由于猪排泄粪尿分布不匀, 造成粪尿集中的地方湿度大, 消化分解速度慢, 应进行疏粪管理, 即将粪尿分散撒在垫料上, 并与垫料混合均匀, 以便使发酵床水分均匀一致, 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将粪尿消化分解干净。保育猪可2~3天疏粪1次, 中大猪1~2天1次。

4. 垫料补充与更新

微生物发酵床养猪的技术要点 第4篇

1 猪舍的建设

1.1 发酵床圈舍建造的原则

每个栏舍面积最少50 m2, 舍高4.0~4.2 m, 发酵床面积占栏舍面积的75%左右, 建成半开放式, 要保持通风良好, 余下面积做硬化处理, 垫料厚度50~100 cm。饮水槽设在栏外, 避免水流入垫料。

1.2 发酵床圈舍的建造

分地上式和地下式2种方式:地上式即在地面上直接用砖砌出发酵床的槽位, 具有通气性好, 易保持干燥的优点, 但造价相对较高;地下式即从地面挖出发酵床的槽位, 这种方法具有冬季保温性好, 造价低等优点, 但透气性差, 而且地下水位高的地方不适用。因此, 需根据实际条件确定其建造方式。

2 微生物发酵床的制作

2.1 垫料的选择原则

根据当地的资源状况首先确定主料, 然后根据主料的性质选取辅料。无论何种原料, 其选用的一般原则为:原料来源广泛, 供应稳定;主料必须为高碳原料;水分不宜过高, 应便于临时储存;不得选用已经腐烂霉变的原料;成本或价格低。

2.2 发酵菌种

选用“EM生态益生菌” (北京中科惠农技术服务中心提供, 专用的发酵床菌种) , 该菌种是将好氧及厌氧微生物混合培养, 主要包括光合菌、乳酸菌和酵母菌等, 各种微生物在其生长过程中产生有用物质及其分泌物, 形成相互生长的基质和原料, 通过相互共生增值形成一个结构稳定、功能广泛的微生物菌群协同发挥作用。

2.3 发酵床垫料的组成

垫料包括原料和菌种, 垫料主要成分一般选择稻壳、锯末、米糠、麸皮等。成品菌种发酵床垫料的原料组成见表1。

2.4 发酵床垫料的制作

按表1比例将米糠、麸皮加入发酵菌种均匀搅拌, 水分掌握在30%左右 (以手握成团, 一触即散) 为宜。将搅拌好的原料打堆, 四周用塑料布盖严厌氧发酵, 温度控制在20~25℃, 发酵时间为夏季2~3天、冬季5~7天, 发酵好的原料发出酸甜的酒曲香味即为发酵成功。将发酵好的米糠、麸皮与表1比例的稻壳和锯末充分混合搅拌均匀, 在搅拌过程中使垫料水分保持在50%~60% (水分多少是关键, 一般50%~60%比较合适, 即用手捏紧后松开, 感觉蓬松且迎风有水气说明水分掌握较为适宜) , 再均匀铺在圈舍内, 用塑料薄膜盖严, 3天后再将发酵好的垫料摊开铺平, 用预留的谷壳、锯未各10%混合后, 覆盖其上, 厚度为10 cm左右, 等待24小时后方可进猪。

2.5 发酵床的规格

各类猪所需生物发酵床 (垫料) 的规格均不相同, 见表2。

3 发酵床的管理

3.1 垫料通透性管理

垫料的通透性即垫料中的含氧量始终维持在正常水平, 是发酵床保持较高粪尿分解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同时也是抑制病原微生物繁殖, 减少疾病发生的重要手段。较简便的方式是将垫料经常翻动, 翻动深度应根据猪的不同阶段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 保育猪翻动10~20 cm, 育成猪翻动20~30 cm, 冬春季节每周翻动1~2次, 夏秋季节每月翻动1~2次。每批猪出栏后, 需要彻底将降解层翻动1次, 重新堆积发酵, 并保证上下物料混合均匀。

3.2 水分调节

由于发酵床中垫料水分的自然挥发, 其含量会逐渐降低, 而水分降到一定水平后, 微生物的繁殖就会受阻或者停止, 因此应视垫料水分状况适时补水是保持微生物正常繁殖、维持垫料粪尿分解能力的另一关键因素。垫料合适的水分含量通常为38%~45%, 常规补水方式可以采用加湿喷雾补水, 也可结合补菌时补水。

3.3 补菌

定期补充发酵菌种是维持发酵床正常微生态平衡, 保持其粪尿持续分解能力的重要手段, 最好做到每周补充1次, 按1∶50~1∶100倍稀释喷洒, 一边翻动猪床深度20 cm, 一边喷洒。也可结合水分调节和疏粪管理进行。

3.4 垫料补充与更新

发酵床在消化分解粪尿的同时, 垫料也会逐步损耗, 及时补充垫料是保持发酵床性能稳定的重要措施。通常垫料减少量达到10%后就要及时补充, 补充的新料要与发酵床上的垫料混合均匀, 并调节好水分, 避免发酵慢、温度难以提升的问题出现。

3.5 用药管理

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研究进展 第5篇

1 微生物发酵床养猪的概念

微生物发酵床养殖技术的研究最早起源于日本, 1970年日本建立了第一个以木屑为垫料的发酵床系统, 之后加拿大Biotech公司于1985年推出一个以秸秆为深层垫料的发酵床系统[1]。近年来, 中国也引进此项技术, 开始大力的研究和推广。民间也叫“自然养猪法”、“零排放养猪法”或“生物环保养猪法”[2]。发酵床养殖是以发酵床为载体, 利用全新的自然农业理念和微生物发酵技术, 对有益菌落进行筛选、培养和扩繁, 形成有活力的微生物原种;再按一定比例将微生物原种与锯屑、秸秆、稻壳、谷壳、花生壳 (60~80 cm厚) 等农副产品及一定量的泥土、天然盐等混合作为猪舍的垫料, 符合动物福利的要求, 是一种无污染、低排放的新型环保养猪技术。

2 微生物发酵床养猪的技术要点

2.1 垫料的组成

发酵床是填入垫料池中垫料的总称, 是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法中的核心技术之一。好的垫料应该价廉易得, 能使动物安乐、舒适, 吸水、吸氨气性能强, 粉尘少, 有毒有害物质少, 粪尿不易使其腐败[3]。发酵床的面积根据猪的大小和饲养数量的多少进行确定。随着应用面积的扩大, 垫料资源需求不断增加, 出现了多元化的垫料配方。如李宏健等[4]用65%的棉秆、椰子壳粉等代替锯末、稻壳制作发酵床, 在30℃条件下, 发酵效果较为稳定, 降解猪粪的效果也较好。高金波等[5]发现相比常规水泥地面饲养组, 以粉碎玉米秸秆为主的发酵床、以花生壳为主的发酵床和以锯末为主的发酵床饲养生猪均能够提高猪的生长性能及免疫效果, 且利用玉米秸秆和花生壳作为发酵床垫料能够明显提高猪的增重率和饲料利用率。邓贵清等[6]则利用废弃食用菌块代替垫料原料中的锯末, 试验组育肥猪生长性能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 不影响饲养效果。

2.2 微生物发酵床功能菌群的筛选

微生物群落是发酵床养猪技术的核心部分, 猪排泄物降解效率和发酵床使用年限均与菌种质量有最直接的关系, 良好的垫料管理、性状稳定且分解能力良好的微生物菌种是发酵床养猪技术的关键因子[7,8]。市售用于发酵床养猪的微生物菌种普遍具有价格高、性状不稳定等缺陷。加入良好的微生物菌剂可有效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提高发酵床养猪的安全性[9]。因此, 筛选出适合的优良菌种是目前发酵床养猪体系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发酵床功能菌群的粪便分解能力首先取决于发酵菌种的组成和活性, 如果菌群的发酵温度不能在50℃以上维持一段时间, 则粪便中的病原菌不能被有效杀灭;但是如果菌群发酵持续发热, 则会使发酵床垫料过快分解。若菌群的发酵方式均为有氧发酵, 则氧气浓度较低的深层垫料中的有机物质不能有效分解;若均为厌氧发酵, 则垫料表层的大量粪便无法分解消除。发酵床养殖过程中还需要不同种类的菌种进行分工发酵, 分别分解粪便中所含的糖类、淀粉、纤维素等不同有机物质。同时, 还要考虑生猪拱食的因素, 使有益菌定殖于生猪肠道, 以增强其抗病性。

3 微生物发酵床养猪的优势

与传统养猪模式相比, 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结合了微生态技术、发酵技术及畜禽养殖技术, 具有以下优点。

3.1 环保

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利用垫料中活性有益微生物对猪只排泄物进行原位分解发酵, 无需冲洗猪舍, 减少废水排放, 减少氨、氧化亚氮、硫化氢、吲哚等臭味物质的产生和挥发, 猪舍内无臭味, 提高了猪舍的卫生水平[10]。

3.2 省料

由于饲料的可消化性和猪的消化能力有限, 饲料经过其肠道, 并未完全被利用, 以营养丰富的粪便排出体外, 被功能微生物分解后形成粗蛋白、菌体蛋白、微量元素等, 当猪再次拱食时, 就能充分提高饲料的利用率[10]。

3.3 增强抵抗力

与传统养猪法相比, 发酵床猪舍的猪花在站立、拱翻等运动上的活动时间更多, 机体抵抗力增强[11]。猪只发病减少 (特别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 , 减少了抗生素的使用, 可以提高育肥猪的蛋白质合成, 增加机体氮沉积量, 促进生长[12]。

3.4 节能

猪粪尿与垫料的混合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迅速发酵分解, 产生热量, 中心温度可达40~50℃, 表层温度能维持在25~30℃, 能很好的解决猪舍的冬季保温难题, 节约了能源。

3.5 节水

常规养猪, 需大量的水来冲刷水泥地面, 发酵床养猪仅需满足猪的饮用水, 能节约80%的水分。

4 目前存在的问题

4.1 垫料资源匮乏

目前推广的成熟技术是使用锯末做主要垫料, 但是随着我国木材的限制采伐和该技术推广面的扩大, 锯末资源有限, 如果大面积采用微生物发酵床技术的话, 对垫料资源的需求将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数字, 必将对木材相关行业或谷壳的市场供应形成巨大的影响[13]。近几年来垫料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 导致发酵床使用技术成本增加, 也反应了资源缺乏的现状。

4.2 存在疾病隐患

发酵床养猪的关键是要维持有氧发酵, 这需要对床面进行良好的日常维护和管理, 对菌种定期补充;如果管理不善, 就有可能发霉, 垫料中若存在霉菌毒素, 猪就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 猪采食霉菌毒素后, 会引起免疫抑制, 抵抗力下降[14]。

5 小结

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的优缺点分析 第6篇

1 发酵床养猪的优点

1.1 无排放、无臭气、无污染

发酵床养猪不同于一般的传统养猪, 猪粪、尿可长期留存猪舍内, 不向外排放, 不向周围流淌, 依靠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分解、转化。猪舍独特的自由开闭式天窗设计, 有利于通风传热, 使冷暖空气形成对流, 底层热空气流动的同时使圈底的水分蒸发, 圈底就会保持最佳状态, 没有臭味。同时当粪、尿转化为饲料资源后被猪采食, 不用清除, 也会越来越少。

1.2 节省饲料, 降低成本, 提高效益

由于猪粪、尿被微生物分解转化为可被猪食用的无机物和菌蛋白质, 而且锯屑中的木质纤维和半纤维也可被降解转化成易发酵的糖类。猪通过翻拱食用, 摄入了一定量的蛋白质和糖类等, 从而减少了精饲料的供应。另外, 由于发酵床养猪中途无需人工清粪、冲洗猪床、打扫圈舍, 既减少了饲养人员、节省人工支出, 又节省了水费。

1.3 提高猪群的抵抗力, 减少用药, 提高猪肉品质

由于猪生活在发酵床垫料上, 应激减少, 又采食菌体蛋白, 抗病力明显增强, 发病率减少, 特别是呼吸道疾病和消化道疾病较传统集约化养殖有大幅下降。发酵床养猪模式要求全程不添加抗生素, 减轻了药费负担, 所生产的猪肉品质明显改善, 无药物残留。

2 发酵床养猪的缺点

2.1 发酵床养猪的疾病控制问题

猪舍内不能使用化学消毒药品和抗生素类药物, 否则将杀灭或抑制微生物生长, 使得微生物的活性降低。虽然发酵床养猪较传统饲养发病率低, 但不是不会发生。当猪场发生蓝耳病、圆环病毒等常见病毒性疾病, 或者口蹄疫、猪瘟等烈性传染病时, 连化学消毒药都不能使用, 单纯依靠隔离治疗是无法控制疫病的, 但用药就不能再发酵了, 并且病毒将长期存在于发酵床养猪猪舍的温床上, 一旦发病将损失惨重。

2.2 猪拱食垫料引起的疾病

发酵床是靠木屑、米糠等粉状物吸收猪的排泄物, 而猪有拱食的习惯, 木屑、米糠等粉状物会因为猪拱食而进入呼吸道, 造成呼吸道疾病。发酵后的垫料中存在大量的霉菌毒素, 猪只采食霉菌毒素后常引起免疫抑制, 抵抗力下降, 导致继发病增多, 饲料报酬不升反而会降低。

2.3 寄生虫病和皮肤病控制难度加大

发酵床床面湿度必须控制在60%左右。湿度过低不利于微生物繁殖, 并会导致猪只发生呼吸系统疾病。而湿度过高, 猪寄生虫病危害严重, 猪在啃食菌丝时将虫卵再次带入体内而发病。发酵床床面由于长期不清理打扫, 使得猪只皮肤病危害严重。

2.4 猪舍占地面积大, 造成建设成本高

100m2的发酵床只能饲养50~70头猪, 每头猪占地面积约1.5m2。而目前规模化养猪可饲养100头, 现有的猪舍不能用, 而改造猪舍又需要一大笔费用。

2.5 猪舍内温度过高, 影响猪的生长发育

由于发酵床养猪舍内发酵起来温度太高, 不利于猪的健康生长。特别是在我国南方地区, 本来气温就很高, 发酵散热虽然表层温度并不高, 但使猪所处的环境温度上升, 猪只生长速度缓慢、饲料报酬有所下降。

2.6 保持菌种效率的问题

生物发酵床养猪的利与弊 第7篇

1 生物发酵床养猪的优点

(1)发酵床养猪可以使环境的污染相对的减少,猪粪也不用像传统那样进行清理和排放,也不因为对猪圈的清理而有大量的积水存在。在养猪场的饲养过程中基本没有污物出现,基本实现了养殖过程中污物的“零排放”,减少养猪业造成的环境污染。

(2)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人力,提高了饲养的数量。

(3)在正常情况下可以节省成本,当猪吃的细菌,可以促进消化,适当的提高猪的免疫力、用发酵床的方法养猪,以减少药物使用。会适当减少猪肉药物存在量。

(4)节省能源的使用,传统的养猪,要用非常多的水来清洗猪舍,但使用该方法仅仅需要提供猪饮水,可以节省80~90%;发酵床会产生热能,在冬天就不用煤炭的消耗,冬天可以节省能量消耗。

(5)可以节约饲料,有益菌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发酵床促进这些菌的繁殖,形成蛋白质饲料,变成营养补充剂,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省一部分饲料。

(6)材料使用1年半后,可以直接用于形成生物有机肥料用在果树、作物上,实现循环利用,废物转化。

2 生物发酵床养猪的不足

(1)在中国的南方,气温非常高,虽然发酵散热的表面温度不高。但猪在环境温度上升,增长速度缓慢,饲料报酬下降。发酵床材料主要用锯末,市场供给不能满足如此之大的需求,很难买锯末继续生产。同时,投资成本会上升。

(2)发酵床养猪法,猪舍内不能使用化学消毒药品和抗生素类药物。如果使用,将杀灭和抑制微生物。

(3)建设猪舍的成本比较高,建筑猪舍也需要很大的面积,一百个平方只能够饲养60头猪,而当前大规模的猪舍可以养100头猪,有的猪舍不能够使用,造成了浪费,如果重新改造,也需要很大的成本。

(4)养猪成本不一定能够下降,推动一些猪圈发酵方法,强调了一次性喷涂细菌液体可以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内细菌生长。菌种的增长和垫料的合成的条件应变和温度以及湿度有着必然的联系。目前垫料的组成部分比较粗糙,无法给猪的生长提供适当的条件。这就需要管理人员定期喷洒有利于菌种生长的营养,但这种营养成本也是非常高的,因为浓度要求相对较高,因此将会大大的增加成本。

(5)垫料在发酵后存在大量的真菌毒素,猪饮食的时候存在着拱食的习惯,猪饲料在发生霉菌毒素后,被猪吃掉后会导致免疫抑制,也会造成抵抗力的下降,夏天的时候,如果猪舍的温度太高,也会给猪的生长和发展带来影响。

(6)床的表面湿度需要控制在60%前后。过低的湿度环境会给微生物的繁殖带来影响,并且还可能会导致猪的呼吸系统发生疾病。但是湿度太高,又会给猪带来严重的寄生虫病。

3 总结

运用生物发酵床饲养育肥猪效果观察 第8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猪

选择自繁的健康无病、体重和日龄相近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保育猪60头作为试验猪。

1.2 试验栏舍

遂川嘉裕牧业生产区负压通风生物发酵床猪栏 (洛东酵素、锯末、稻壳等) 和传统水泥地面育肥猪栏。

1.3 试验猪日粮

遂川嘉裕牧业自配中猪料和大猪料, 日粮组成见表1。

%

1.4 试验时间和地点

试验时间:2013年8月2日~11月24日, 预试期5d, 正式试验期110d。

试验地点:遂川嘉裕牧业开发有限公司。

1.5 试验方法

1.5.1 试验分组。

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分为试验组 (生物发酵床栏) 和对照组 (传统水泥地面栏) , 每组各设3个重复, 每个重复10头猪 (♂6、♀4) , 分组详见表2。

1.5.2饲养管理。

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安排在生物发酵床生产区和传统水泥地面栏生产区, 各安排一名熟练的专职饲养员负责试验猪的饲养管理, 安排一名专职技术员统一技术指导。预试期做好免疫注射、称重、编号、初步分组等工作;预试期结束, 试验猪空腹个体称重, 调整分组。经方差分析, 组间体重差异不显著 (P>0.05) , 组内个体间体重变异系数均小于15% (详见表2) , 进入正式试验。

试验期按照遂川嘉裕牧业技术规程要求对试验猪和栏舍进行饲养和管理, 猪只自由采食, 自由饮水, 对照组发病猪及时进行隔离治疗和淘汰。

1.5.3 测定指标和方法

1.5.3. 1 温度测量。

采用壁挂式温度计在距离地面1. 5m处测量栏舍内、外温度, 每天上午11∶30左右记录温度。

1.5.3. 2 体重测定。

试验猪于预试期始、正试开始时早晨空腹个体称重, 试验结束时早晨空腹群体称重。

1.5.3. 3 屠宰测定。

按照瘦肉型猪胴体性状测定技术规范操作, 试验组和对照组各屠宰一头体重相近的猪, 分别测定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和瘦肉率。

1.5.3. 4 无公害猪肉肉质测定。

按照农业部无公害猪肉肉质测定要求取样, 送江西省农科院无公害农产品监督检验所进行肉质检测。

1.5.3. 5 饲料消耗量。

采取清箱底方法, 以重复组为单位分别记录饲料消耗总量, 病死猪和淘汰猪采用移动平均法扣除其饲料消耗量。

1.5.3. 6 试验数据分析。

用spss 13.0软件进行试验结果数据统计分析。

2 试验结果

2.1 环境温度条件

8~9月份高温期间, 试验组栏内采用了负压喷雾降温, 对照组栏内采用了风扇降温, 栏内温度人为调控在比较经济、适宜范围;10~11月份的外界温度比往年偏高, 秋高气爽, 初冬为暖冬, 气温适宜猪只生长, 栏舍开窗通风即可。试验期间栏内外环境温度详见表3。

2.2 猪发病淘汰死亡情况

8月23日对照组D组和F组各有1头猪发病, 治疗5 d无效淘汰;9月26日对照组F组死亡1头猪。对照组猪因病淘汰率为6.67%、死亡率为3.33%, 试验组无病死猪。试验期间猪只发病淘汰、死亡情况详见表4。

2.3 日增重与饲料报酬

表5表明, 试验组与对照组猪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 (P>0.05) , 试验组比对照组猪平均日增重多57 g, 高出对照组7.32个百分点;试验组与对照组猪只料肉比差异也不显著 (P>0.05) , 试验组比对照组低0.21, 饲料报酬率高出对照组6.69个百分点。详见表5。

注:⑴总增重不包括因病淘汰和死亡猪的增重;⑵总耗料采用移动平均法扣除了因病淘汰和死亡猪的耗料量。

2.4 屠宰测定

从表6可知, 试验组与对照组猪的屠宰率和瘦肉率差异不明显。

2.5 无公害猪肉肉质测定

经江西省农科院无公害农产品监督检验所检测, 试验组和对照组猪肉所有检测指标均合格, 肉质均符合农业部无公害猪肉肉质规定条件。

3 分析与讨论

3.1 发酵床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3.1.1 对日增重和饲料报酬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 发酵床养猪可提高猪的生产性能。本试验结果表明, 试验组和对照组育肥猪日增重和料肉比差异均不显著, 但试验组猪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多57g, 提高了7.35个百分点, 平均每头猪比对照组猪多增重6.27kg;试验组猪平均料肉比比对照组低0.21, 饲料报酬提高了6.69个百分点。按试验期间市场价测算, 仅此两项试验组平均每头猪净增利润约100元, 经济效益可观。如果试验安排在冬天和早春低温季节进行, 理论上更能充分发挥生物发酵床栏舍的优势, 能进一步提高猪的生产性能。

3.1.2 对猪抗病力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 试验初期, 对照组因病淘汰猪2头, 死亡猪1头, 淘汰率和死亡率分别达到6.67%和3.33%;试验组猪健康无病, 生长发育良好, 说明发酵床养猪能有效提高猪的抗病力和成活率。

3.1.3 对猪胴体性状的影响。

屠宰测定表明, 试验组和对照组猪在屠宰率和瘦肉率方面无明显差异, 这与猪的屠宰率和瘦肉率主要受遗传基因控制研究结论相一致。

3.1.4 对猪胴体肉质的影响。

检测结果表明, 试验组和对照组猪肉肉质均符合农业部无公害猪肉肉质规定条件, 说明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生物发酵床栏能生产出无公害猪肉产品, 并且由于生物发酵床栏养猪禁用抗生素等化学药品特性, 理论上更能降低猪肉产品中药物残留, 提高猪肉产品质量。

3.2 发酵床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发酵床有益微生物能有效消纳、降解猪粪尿中的有机质, 栏舍内不需要用水冲洗, 无任何粪尿污水向栏外排放, 栏内氨气等有害气体的产生量和排放量明显减少, 栏舍内空气清新, 无臭味, 保护了生态环境;而对照组实行了干清粪工艺, 干粪收集出售, 大量的粪尿污水则需进入厌氧发酵系统进行后续处理, 处理费用高, 处理效果实现达标排放难度大, 栏内外有臭味, 对环境有一定污染, 证明生物发酵床栏养猪生态效益比传统水泥地面养猪显著。

3.3 对水资源的影响

有研究测算, 养猪场实行干清粪工艺, 育肥猪栏饮用清洗用水量为:冬季1.2 t/d/100头, 夏季1.8 t/d/100头, 春秋季1.5 t/d/100头。生物发酵栏舍内不需要用水冲洗, 据遂川嘉裕牧业公司多年的生产实践, 生物发酵床栏可减少用水量80%以上, 如果按照春秋季节用水量的80%测算, 每头猪每天可节约用水约12kg, 试验组每头猪节约用水1.32t。

4 小结

4.1 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适用于当地气候条件, 育肥猪日增重、饲料报酬、抗病能力、水资源节约和经济效益均优于传统水泥地面栏。

4.2 生物发酵床养猪能有效消纳、降解猪粪尿中的有机质, 无粪尿污水向猪栏外排放, 栏舍内外空气清新, 无臭味, 对环境基本无污染。

4.3 生物发酵床栏生产的猪肉肉质符合农业部无公害猪肉肉质规定条件。

上一篇:继电保护的未来发展下一篇:翻译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