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职工教育论文

2024-09-23

铁路职工教育论文(精选12篇)

铁路职工教育论文 第1篇

关键词:职工,教育工作

一、掌握职工培训需求, 有针对性制定培训计划

需求分析是职工培训的源头和根基, 是培训质量的前提和保证, 是培训管理的关键和难点, 认真分析需求的培训才是有效的培训。要根据各时期和阶段性的车辆检修、维修布局调整、作业组织变化、用工信息以及新工艺、新设备、新规章的应用等引发的对人员素质的需求, 通过采取组织座谈征集需求、下发问卷了解需求、细化流程完善需求、分析问题校正需求等手段, 准确掌握职工技能素质培训需求, 科学制定各阶段职工培训计划, 确保特种作业、特种设备维修和行车主要工种等人员素质结构满足现实安全生产需要。

二、跟进生产建设发展, 规划教学设施和人才储备

职教工作要积极跟进和掌握检修、维修基地建设和各车间生产布局调整进程, 介入职工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意见, 有计划地规划教学和实训基地等基础设施, 根据计划定制完善教学基础设施;根据新的工艺布局和新设备的安装, 与专业技术部门分析预测人才需求, 有计划地选送到培训机构和设备厂家开展维修和使用的培训。特别是先进的数控机床、液压机械等相对缺乏技能人才岗位, 要有计划地选送, 提前做好设备维修和使用的人才储备培训。

三、强化日常培训组织, 提升培训质量

职工的日常学习和培训是规范作业行为的必要手段, 要从作业质量和检修质量方面的问题入手, 从岗位应知必会、应急处置能力、事故案例教训、季节性问题、基本规章作业标准巩固和安全知识等方面规范培训内容;从开展现场培训、基础培训、超前培训、专家培训、应急培训、风险培训等方式活化培训形式;从建立考试题库、规范考试题型、推广微机考试、实作贴近现场等方面优化考试方式。围绕岗位作业指导书, 细化工种岗位培训, 有序开展日常学习培训工作, 规范职工作业行为, 落实作业标准。

四、积极开展岗位练兵, 提高全员素质

坚持常年组织开展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 认真总结历年总公司、路局和段各级职业技能竞赛先进技法和经验, 不断推陈出新, 进一步完善检修、运用系统各工种竞赛项目和评分标准, 突出岗位标准化竞技, 使之更加贴近现场实际, 进一步完善岗位练兵实作考核标准, 突出岗位学标兑标实作训练, 使之更加贴近岗位需求, 确保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有效衔接, 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增强对车间技术表演赛专项资金的投入, 对在各级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选手加大奖励力度, 充分调动职工学技术练硬功的积极性, 把技术精湛作为培训的现实追求和评价标准, 促进职工岗位成才。

五、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 发挥技术尖子和骨干作用

积极发挥技能高超、有绝招绝活的技师、高级技师作用, 开展传、帮、带活动, 与新接收人员及初级、中级技能人员建立师徒关系, 传授岗位技能和技术绝招;积极做好职业技能鉴定前的培训辅导, 对在职职工中已取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并在生产一线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人员, 选送到职业学校、技师学院, 开展以技师、高级技师为培养目标的在职教育。围绕生产实际, 重点开展以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和提高科学技术理论水平为主要内容的技师、高级技师继续教育, 优先选送参加路局委托高校、工厂等举办的脱产培训班, 按需施教, 强化理论知识培训, 满足理论指导实践需求, 拓展和提高技能人才的技能水平。

六、抓好班组长骨干培训, 提高现场管控能力

严格执行班组长“先培训, 后使用”制度, 认真抓好主要行车工种班组长资格性培训工作, 班组长任职前培训时间不少于50学时, 合格后履行任职手续上岗, 保证新职班组长资格性培训达到100%;以班组建设、现场控制、安全管理、应急处置能力等综合知识为重点对运用系统在职班组长开展适应性轮训, 要保证班组长的轮训达到100%, 区分好偏重技术业务和班组管理不同学习内容的培训班, 结合班组长素质实际选送到各院校和厂家进行培训, 全面提升班组长技术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

七、强化职教考核检查, 落实培训责任

积极推行职工培训考核评估管理制度, 规范职教基础工作, 本着精简实用的原则设置培训资料, 按照项目化管理和阶段性评估检查要求, 加强对车间、班组业务学习和岗位练兵的检查和指导, 整改存在的问题, 从而有效提高职工学技练功的自觉性, 形成车间职教管理规范化。采取送培、观摩、考察等形式, 抓好专兼职教师的日常培训, 提升专兼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采取“每月考核、每季排序、每年评价”的方式, 对专兼职教师作用发挥情况进行考核, 形成教师队伍建设规范化。实行职工等级动态考核制, 真正建立起职工技能培训、考核、上岗、待遇一体化机制, 形成培训激励机制一体化。

八、强化教辅资源建设, 提高培训能力

铁路职工教育论文 第2篇

石家庄电力机务段调车车间尹宁

安全是铁路运输的生命线,是运输生产永恒的主题,铁路运输安全不仅影响着企业本身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也对社会政治和经济造成重大影响。铁路运输安全是运输生产系统运行秩序正常,旅客生命财产平安无险,货物和运输设备完好无损的综合表现,也是在运输生产全过程中为达到上述目的而进行的全过部生产活动协调运作的结果。铁路运输生产 的根本任务就是旅客和货物安全及时地运送到目的地,而铁路运输生产的作用、性质和特点,决定了铁路运输必须把安全教育摆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臵。因此,作为铁路企业,要想长久地发展下去,就得全面抓好职工的安全教育。1安全教育就是保证职工自觉地按客观规律办事职工的安全教育是保证运输生产安全的关键,只有职工自身做起,主观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才能真正抓好运输生产安全,因此安全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要想做好安全教育就得从职工相思入手,让我们看一看生产中发生事故,多数人是怎么看的,从调查中了解到有两种看法:一种人认为事故发生是必然现象,只要火车一动,就必然有事故发生,事故是不可避免的。这种看法是把安全与生产对立起来,看不到安全对生产的促进作用,认为安全生产的规律是不可认识、不能把握的;另一种人的看法是认为发生事故是偶然现象,事故是可以认识的,在正常情况下,事故是可以避免的。从哲学的因果关系来看,事物有偶然性和必然性。偶然性是指在同样条件下,某种现象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可能这样发生,也可能那样发生的趋势,必然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某种现象必然发生,且合乎规律、不可避免的趋势。赁经验和直觉了解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是很不够的。而能事先预测到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掌握事故发生的规律,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措施,防止和消除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这就需要职工从思想认识来作保证。只有对职工做好安全教育,提高职工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才能真正确保安全。安全管理包括对人和物的管理,对事物的管理,如生产过程的管理,探索事故发生的规律和预防措施;对人的管理,即对人在生产过程中的行为和心里的了解和掌握。在处理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各种矛盾时,要始终把解决安全问题放在首位,经常强调安全的重要性。不要出了事故才讲安全,不出事故就忘记安全。

2做好职工的安全教育是保证铁路安全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职工有安全教育,可以说从有铁路开始就有它的存在,有安全就有效益。实践证明再好再新的设备,只要使用者不认真照样会发生事故。相反,设备虽然落后一点,只要狠抓管理,加强维护工作,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就有可能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再有一点就是职工的安全意识、职业责任、劳动纪律、技术作业标准、群体安全和生产过程中的自控、互控、他控都要靠人的控制能力去体现或完成。随着生产的发展以安全可靠性程度的提高,以及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班组安全管理核心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搞好安全管理的目的,就要充分体现“安全运输”是最现实的生产力,是最有效的挖潜扩能,因此,安全教育是保证安全运输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3安全教育是保护职工生存权的重要措施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就是按照铁路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通过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提高执行规章制度的自觉性,改善劳动条件,最有效地调动劳动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实现安全生产,达到杜绝事故和减少事故,减少和减轻对职工的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因此,抓好安全教育是保护职工生存权的重要措施。

多年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违章作业出事故是必然的,违章作业不出事故才是偶然的;发生事故的必然性,往往是通过偶然性表现的。有人违章作业是偶然的,但是必须知道,这种偶然违章作业就是发生事故的必然因素,一是时机和条件成熟,就会发生预想不到的严重后果。因此,抓好安全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把握安全生产的规律和要求,自觉地遵守规章制度,做到标准化作业。在这方面有一个反面例子是2005年7月31日在长大线新台子至新城子之间发生了K127次旅客列车与前行的33219次货物列车相撞造成列车追尾事故。究其原因是司机没有按规定速度运行,在区间信号机显示红灯的情况下,善自解锁机车的监控装臵,而且没有按规定降低运行速度与前行的货物列车相追尾,造成旅客6人死亡,30人重伤的大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生产财产造成了极为惨重的损失。这起事故留给我们的教训是:职工的安全意识是何等重要,只要列车司机有一点点的安全意识,认识人的生命高于一切,这个事故就不会发生,从这个事故中我们不难看出,职工的安全教育是何等重要,一旦失控又是何等可怕。

4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班组管理

铁路安全运输稳定与否,更与班组安全管理有着直接的关系。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最基层的管理单元,是企业进行思想、技术、文化教育的前沿阵地,是企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班组在铁路企业生产结构

中虽然是最小的生产和管理的一层机构,但它是铁路安全运输生产的重要环节,是安全管理的基础和重点。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起点和终点都体现在班组安全管理之中,班组的管理水平和成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铁路企业的安全,反映铁路企业的管理水平,决定着整个运输工作的质量、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51班组的安全教育是铁路运输生产 的重要保证。人力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它是一种力量或能量。安全生产的实践证明:在安全生产中,最重要、最持久的决定因素是人,是人的安全素质。没有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主导作用,任何先进的、现代化的设备条件,都不能发挥其自身应具的作用。造成事故的因素有:指挥决策的失职与失误,管理上的疏漏与渎职,设计制造上的错误与违标,使用和维修过程中的违章与失误等,可人的安全意识确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的安全素质包括人的安全思想素质、技术业务素质、生理因素、心理素质、群体素质,这几个素质都达标或处于最佳状态,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就能发挥正常,使安全生产处于有序可控状态。而安全运输是铁路企业各项工作的中心,是铁路的生命线。铁路企业生产效率要想提高,设备潜力得到最终大限度的挖掘,物资消耗达到最低水平,安全运输能够得到有力的保证,生产任务能够及时完成,都必须依靠每一个劳动者的努力,通过班组的活动来实现。班组的安全教育工作扎实了,铁路企业的安全运输就有了保证。

4.2班组安全教育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化表现在班组长抓好班组管理,而班组教育的核心在于抓好班组安全管理,班组的其他方面的管理都是为安全管理服务的,因此,抓好班组安全管理是保证铁路运输生产安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班组长在作好班组安全管理工作中,应注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劳动纪律、作业纪律、作业标准、规章制度都要靠人自觉地遵守和执行;在进行一项工作中或作业过程中的自控、互控、他控、联控要靠人去完成,通过自身检查和互相监督,实现规定目标和标准,这就要依靠控制手段。班组来自一线远离站、段所在地,独立承担繁重的生产任务。为保证安全运输生产,班组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决不能有半点闪失和发生失控现象,否则班缺乏战斗力,安全基础就不稳定。因此,必须把班组的安全管理作为铁路企业管理中的头等大事、重中之重来抓。只有班组安全教育工作实实在在搞好了,铁路企业安全生产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职工的安全意识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不同的管理产生不同的安全质量。如果我们作为铁路企业里的干部职工不能够深刻的认识到这一点,只靠被动地、外在各方面的压力来推动安全的进程,早晚有一天我们会因为不重视安全而自食其果。只有不断改进和完善对职工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建立全新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安全管理方法,才能确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在铁路发展中的地位。确保运输生产安全,防止事故发生,安全教育至关重要。t不断提高安全员的履职能力,既是企业职工队伍建设的需要,更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需要。只有把安全员的履职能力提高了,才能促使安全员更好地为企业安全生产服务,为实现长效安全提供能力保障。在提高安全员履职能力的过程中,要坚持以思想认识为先,素质培养至上,真抓实干为重,努力把安全员培养成能够适应企业安全生产需要的一线管理者和操作者。

提高履职能力必须坚持素质培养至上。要做好安全员工作,光有一腔热情是不够的,必须加强素质培养,不断提升成就事业的能力。为此,一要加强政策法规的学习,吃透精神,带头遵守,并自觉用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法律规范行为。二要加强安全生产理论的学习,用理论指导行为,因为没有理论指导的行为是盲目的,也是难以取得实效的。只有不断充实安全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才能有明确的目的和方向,才能有正确的工作思路,少走弯路,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要加强操作技能的学习,做到会操作,精保养,懂维修,能够及时发现并快速排除安全生产隐患,熟练掌握并有效实施安全应急预案,沉稳应对并妥善处臵突发事件,把自己培养成技术上的大拿,业务上的权威,安全工作的行家,班组职工的主心骨。四要加强管理知识的学习,不断创新管理方法,善于通过行政的、经济的、机制的、制度的、思想的手段,有效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提高履职能力必须坚持真抓实干为重。铁人王进喜说过:“不干,半点马列主义也没有!”安全工作的长期性、科学性、复杂性和极其重要性的特点,决定了抓安全来不得半点虚假和含糊,必须钉是钉铆是铆,抓一件成一件,件件落实,抓一项成一项,项项到位,否则,安全工作就难以取得实效。因此,安全员要坚持深入到班组职工当中,深入到各岗位工种当中,深入到抓落实的全过程当中,加强检查、督促与指导、帮助,紧盯目标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在深入实际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检查落实,在为班组职工服务中增进同班员的感情,增强号召力,在抓落实的过程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坚持真抓实干为重,不仅要会抓会管,还要敢抓敢管,要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对违章指挥行为要敢于抵制,绝不妥协,对违章操作和违反劳动纪律行为,要敢于纠正,敢于处理,绝不回避,绝不手软,做到宁听骂声不听哭声。6开展了事故警示教育。

(1)、组织全体职工观看了《反“三违”事故篇》安全警示教育光盘。采用案例再现的表现形式,通过对企业典型真实案例的生动再现,使广大干部职工认识到违章就是走向事故、靠近伤害,甚至断送生命。使广大干部职工真正从思想深处懂得安全,重视安全,时时刻刻想着安全。

(2)、组织全体职工进行了安全事故警示展板教育。我结合近年来发生在公司内部的一些事故案例,并收集一些外部有代表性的习惯性违章的案例,采取图文结合的形式制作了一套安全事故警示展板,并将一些安全知识方面的宣教挂图也制成了展板。各车间、工段也按此模式参与制作了一些展板共同展出。通过丰富多彩的内容及真实案例的生动再现,增强了职工安全意识,强化了安全理念,获得了广大干部职工一致好评,提高了职工的安全素质。

铁路职工教育论文 第3篇

关键词:铁路;铁路职工教育;企业安全

铁路作为国民生活中主要的基础设施之一,不仅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还关系到国家经济的运行和发展。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铁路企业要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就需要为员工提供铁路职工教育,因为职工教育关系到铁路企业铁路运输的安全和质量的重大问题。

1 铁路职工的安全教育是铁路运输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安全是铁路运输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安全运输是保障铁路企业的生产效益的前提条件,直接关系到社会政治稳定和经济顺利运行。铁路运输担当的主要任务就是保证铁路所承载的旅客、货物以及各种设备完好无损,实现任务目标而进行的各种生产活动协调运作最终目的就是安全的运送旅客和货物。由此可见,将安全放在铁路运输工作的第一位是由铁路运输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而铁路的安全运输就得以安全教育作为支撑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1.1 做好职工的安全教育是保证铁路安全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自从有了铁路运输,职工有安全教育就伴随着出现了,两者是不可分割的。事实就是很好的说明,即便是新的发展阶段下出现的各种高科技运输设备,使用者没有按照安全条例进行使用也无法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更不用说产生生产效益。反之,即便是在运输设备稍落后的情况下,只要保证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做好,使得设备能得到及时的维护,那么设备的正常和高效的运行就可以避免重大的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运输的安全。职工的安全教育如此重要,再高科技和高智能的设备都需要人进行控制和维护,所以加强职工的安全运输意识,增强铁路运输工作的责任感,抓好劳动纪律,规范运输工作的技术作业标准等等都是势在必行的工作。新经济形势下对于运输安全的要求在不断的提高,那么随之就会对铁路运输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就越来越高。铁路运输中的安全管理实际上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所以做好职工的安全教育工作是实现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保障,是实现铁路运输生产效益的前提。

1.2 安全教育就是保证职工自觉地按客观规律办事

安全意识是一种人的本能反应,而职工的安全教育则是让这种本能的反应升华到一种主观认识,由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作用下去认识铁路运输的客观规律,做好安全工作,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现。也就是说安全教育要从职工的思想意识上入手,让员工能够主观认识到:如果认为事故的发生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是错误的,安全生产的规律是可以被人所认知的也是可以被人所掌控的;发生事故只是偶然现象这种认识也是错误的,事故是可以被提前认识和避免的。职工要有正确的思想认识,职工安全教育正是将这种帮助员工提高自己的安全管理的重视和认识程度,由此才能确保员工在铁路运输过程中做好人和物的管理及时的处理好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

1.3 安全教育是保护职工生存权的重要措施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是建立在铁路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的,铁路运输工作队伍要正确的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客观性,然后主观能动的进行安全生产工作,以便最大限度的减少和避免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这不仅仅是实现铁路运输的安全运营的重要工作,而且是保证职工自身安全,保护职工的生存权的重要措施。所以,安全教育对于维护职工工作和利益来说十分重要。

2 铁路职工教育改革发展对策

2.1 做好铁路职工的思想工作

铁路企业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铁路职工的教育要从思想工作入手,加强员工的教育理念的培训,让员工的思想意识及时的跟进日新月异的铁路技术发展新形势。反之,没有跟进不断变化的新形势,那么职工的思维就会固化,工作不能和现实的需要相结合。所以铁路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务必得到重视。

2.2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完善铁路职工培训制度

新形势下,员工处于一个学习型的生存环境之中,作为技术型较强的铁路行业,职工要意识到自身的职业对于学习的需求,不断的学习新的技术和专业知识才能得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当然,铁路企业也要为职工提供相应的学习深造的环境,也就是说企业要建立健全自己的培训管理体系和高效的培训管理机制,让员工在竞争中不断的提高,由此为铁路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3 教育层次高端化,知识结构宽泛化

铁路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也就是不断追求经济效益的一个过程,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城市在铁路运输行业都在不断的引进新的技术和设备,而这些技术和设备又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进行管理和掌控。所以企业的职工教育层次也在高端化,企业所进行的职工教育必须重视综合性人才的培养,因为新技术的运用必然会冲击到各个岗位的人员变动,岗位的合并重组需要大量知识结构宽泛的人员。

2.4 职工教育整合

在计划经济体制,铁路工人后备人员的培养和职工在职培训分别属于普通和成人教育两套重复设置的学校,这种现象会分散培训教育的经费和师资力量,所以学校和培训中心的合理整合将有利于高效办学,大力发挥有限的资源进行职工教育。

3 结束语

铁路职工教育的科学安全观的形成是需要时间的,不仅受到自身因素的制约还会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因此,在铁路职工安全教育中,要通过安全思想教育、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安全生产经验教育、事故案例教育等教育内容,渗透企业安全文化,逐步形成科学的安全观。

参考文献:

[1]贾志刚.浅析铁路职工教育在铁路企业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11).

[2]钟红阳.以时代发展为导向的铁路职工教育工作研究[J].中国职工教育,2014(10).

[3]崔萌.强化职工责任意识确保铁路运输安全[J].经营管理者,2012(01).

[4]袁毅.铁路运输安全的现状及对策探讨[J].民营科技,2012(08).

铁路职工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 第4篇

低碳经济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 云计算就是这种经济模式催生下的科技创新。云计算是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的由计算机构成的服务器上, 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能力, 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

铁路职工接受在职教育、参加岗位技能培训、业务技术考核和技术比赛等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 按照相关规定立卷归档以后即形成职工教育档案。职工教育档案用于记录职工个人教育经历的基本状况和动态, 是职工个人文化基础, 也是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不断提高的真实记录和反映。

本文以本教育档案为例, 阐述了云计算技术对职教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以及云计算在教育档案管理中的实现。

2 云计算技术对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将云计算应用于职教档案管理, 首先不会存在纸张的浪费, 通过上传, 也减少了空间浪费。其次将资料按照系统要求上传, 自动排序整理, 节省时间成本。再次, 严格的上传时间使更容易发现违规的操作。最后最大的优势在于资料的长久保存, 减少了文件丢失和损失。通过以上分析云计算在教育档案管理应用中的优势得知云计算技术在整个职教系统信息化过程中的必然性。应用云计算技术导致人员观念、工作模式和服务功能发生转变, 从而促进了教育管理的发展与创新。

2.1 人员观念的转变

教育档案是对职教工作发展变革的记录。在过去, 很多教育档案管理人员认为, 只要把真实的记录内容保存下来就可以了。但是, 如何做到及时装订、归档, 对电子档案做到及时更新、备份保存, 如何做到分类准确、目录清楚、装订整齐, 这些都是教育档案管理的工作内容。教育档案信息化管理, 改变了传统的纸质管理模式, 新技术的应用促使职教档案管理人员根据工作需要快速地提高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对网络的认知能力, 从而不断地提高责任意识和服务理念。

2.2 教育管理模式的转变

教育档案管理环节多, 工作复杂繁琐, 工作模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育档案的工作效率。

第一, 由被动变主动。在过去, 很多教育档案管理机构都是坐等档案信息的到来。现在, 教育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工作的需要, 由被动变主动, 深入到车间教学活动中去, 收集各种教育档案信息资源, 不断加强教育档案资源库建设。

第二, 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使用云计算技术, 大量数字化信息资源存储在“云平台”, 终端用户不必了解具体技术细节, 只要在给定的权限范围内, 使用手机、或其他移动终端设备连接到网络, 就可以访问和使用数字化信息资源, 从而满足其对高质量的服务需求, 这种管理体制和业务流程就是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

第三, “云”进行统一管理。各种移动终端只要能够接入到“云平台”中, 都可以在相应的权限内进行访问、下载, 操作简单便捷。这种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 提高了服务质量, 节约了时间成本。

2.3 教育管理服务功能的转变

转变传统的服务功能, 加大对教育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比如, 教育档案管理部门可以建立“特色教师档案信息”, 具体做法是把这些特色教师的教学经验或者教学成果进行归类整理, 形成教师的教学档案。通过对档案进行深度分析、挖掘, 可以做到以下三点。第一, 将记录专兼职教师的教学成果和教学水平, 作为评估他们历史业绩和教学成果的最可靠、最真实的依据。第二, 为职教部门制定教师队伍发展规划和教师培养提供了直接的参考依据。第三, 为我们进行优秀教师的遴选、人才推荐、职教队伍配置和职教先进工作者评选等提供了数据支撑。

3 云计算在职教档案管理中的实现

3.1 制定统一的规范化管理制度

由于铁路不同的站段或部门在进行职教信息化建设过程中, 往往是依据本单位的职教特点和教育需求来建立数字化信息管理模式。因此没有统一的标准和通用的规范, 再整合资源之后, 职教管理将会呈现出数据输入输出口径不一致的混乱局面。所以首先应建立和制定统一的标准规范制度, 使在“云”上进行档案管理上, 使用统一的标准的档案的字段信息, 使用相同的的数据的存储格式或者存储方式。这样才能使数字化网络平台上实现信息共享带来便利。

3.2 建立数据共享接口

由于铁路各部门或各站段信息化程度各有不同, 领导对大数据的理解和要求不同, 所以对于数据共享端口的设计也会不同。因此在对于铁路个站段或部门之间的电子数据信息进行整合过程中, 则需要建立共享的数据接口, 这样不仅可以通过共享平台进行交流, 还能实现数据交换。

3.3 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

所谓的“档案信息云平台”, 就是将档案的基本信息和数据输入到云数据库当中并建立规范的档案管理体系, 以达到异地查询、快捷服务的功能。因此信息化网络成为了各种病毒传播的温床, 档案信息就会丢失, 甚至造成整个信息网络瘫痪。那么, 如果想要档案信息不被非法窃取, 并且阻止各种病毒带来的威胁, 就要通过积极的建立网络系统的安全保障机制来实现。

近年来, 为适应铁路经济事业不断向前推进的发展要求。信息化建设成为职教管理创新发展的新机遇。云计算技术在教育档案管理应用中的优势, 可以说明其在职教系统信息化过程中的必然性, 它不仅能促使职教人员增强教育管理意识、提高业务技能, 而且促进现代职教管理的创新发展, 使教育管理更加有序, 更好地为铁路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郝艳君, 王志龙.如何为铁路职工建立教育档案[J].山西档案, 2007, 5 (1) :45-46.

[2]薛冬梅.应用云计算模式优化档案管理与服务[J].信息通讯, 2013, 8:153-154.

铁路职工教育论文 第5篇

浅谈铁路大投入与铁路高职教育的发展

本文探讨了在国家拉动内需,铁路大规模投入的背景下,铁路高等职业院校要抓住机遇,以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为核心,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探索校企深度合作,为铁路企业和社会提供智力支持,为铁路和地方社会经济建设作出贡献的思考.

作 者:周飞舟 张向力 尹玉玲 作者单位: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吉林省吉林市,132001刊 名:科技资讯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2009“”(14)分类号:U2-9关键词:铁路 高职 发展

铁路职工教育论文 第6篇

關键词:教师队伍培训方向模式准备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5(c)-0150-01

近年来,铁路职工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每年大量转业军人陆续分配到基层各单位,随之而来,职教师资亟待培训提高也就提到了日程上来。现就职教师资培训的方向、培训的模式、培训的准备等几个涉及师资培训的主要方面,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1 关于职教师资培训的方向

培训的首要问题是确定培训的方向。职教需要什么样的教师,完全取决于其能否培养出为铁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和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实用型与技能型的职教技术专门人才。从这个目标出发,对于一些已经达到大专学历的职工教师来说,培训的方向应该着眼于提升他们的执教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四种能力的提升上。

1.1 专业技术能力的提升

处在当今铁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高新技术层出不穷的时代,教师专业技术能力至关重要,它包含了使教师对所教专业科目内的高新技术知识和本专业领域内的某些传统及高新设备的维护和操作技能的掌握;否则,教师就不能及时跟进科技的进步,就不能达到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其在课堂上的执教,就犹如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1.2 教学能力的提升

技术的进步和制造业的发达,提供了教学手段的多元化。传统的单一的媒体已被打破,多种媒体教学大大提高了课堂理论教学和现场实际教学的效率,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要不断增添大量新技术的信息,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使教师掌握和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1.3 人际沟通能力的提升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推动教学、增强教学效果的润滑剂。随着电视和电脑的普及、网络技术的推广应用,极大地缩短了人际间在地域和时空上的距离,同时也不断扩大了人们的视野,提高了人们的思辨能力,从而对领导与教师之间、教师和学员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以交往的方式和技巧为内涵的沟通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4 管理能力的提升

职教的专业教师身处多重角色,既是理论课上的施教者,也是实际操作上的指导者,又是企业管理的参与者。因此,要求教师掌握与教学行政管理、教学设施使用管理、技术开发管理、企业良性化运营管理等有关的程序和法则,并能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加以运用。

2 关于职教师资培训的模式

所谓培训的模式,是指某种系统的培训方法。即从建立一个培训课程的设计开始,直至这个培训课程的实施结束为止,在培训的全过程中所采用的培训理念和做法。培训模式的设定十分重要,对于一个培训项目,采用的培训模式不同培训的效果也不一样,有的是事半功倍,有的也可能是事倍功半。不同的培训模式具有不同的特性,对职教师资的培训,要求其培训模式应该具备以下四种特性:

2.1 实用性

即以受训教师所教专业科目的岗位能力需要出发,针对教师受训前的实际能力状况,从其差距段中来设计培训的课程和培训的内容。惟有这样,才能在有限的培训时段内使受训教师能行到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不仅在未来的教学岗位上能够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也将极大的激发教师投入培训的热情,坚定终身教育的理念。

2.2 实践性

职教教育以应用技术为重点,因此,在对职教教师进行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中,要突出教学的实践性环节,以促成教师实际运用能力的迅速提升。培训的实践性贯穿在教学过程中的“三作”上。即①操作。对专业知识的实验操作和专业技能的实习操作。②制作。对专业技术实际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管理的软件等项目的开发制作。③写作。在教育教学、管理、学科技术等方面的论文写作。

2.3 研究性

如今,启发式的教学已是世所公认的教学法则,它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诱导性质的启发,比较适合低学历段的学习者。另一种是研究性质的启发,比较适合于高学历段的学习者。职教教师已经具有了较高的专业技术学历和一定的专业教学经验,具备了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基础。因此,在培训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激发他们学习潜能的方式是后一种类型的启发式教学,它是通过理论课上的研讨和实践课上的指导,发挥任课教师在培训中的主导地位作用和受训教师在培训中的主体地位作用来加以体现。

2.4 差异性

由于师资培训的教师来自各企业的生产一线,虽然他们从事与培训课程有关的工作,但是在一个培训班上学员之间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工作经历差别很大,为了使每一个受训者都能有效地利用培训的资源,就应该在同一课程计划安排内,根据不同受训教师的不同情况,采取区别对待适时调整的作法,将因材施教这一重要的基本教学原则贯彻于师资培训的课堂教学之中。

集合上述四项特性于一体的培训模式,必欲择以模块化的系统培训方法:即预先了解受训教师的实际状况,预测受训教师的培训需求,编制受训教师的模块培训大纲,开发和选择模块培训教材,实施模块培训的管理。这种培训模式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大量技术岗位和部分管理岗位的培训中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可以结合师资的培训加以一发和应用。

3 关于职教师资培训的准备

为了保障师资培训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同时能够长期顺利地开展下去,做好培训的各项配套准备已刻不容缓,目前需要从三个方面去分别进行。

3.1 职教学校的准备

(1)挑选优秀的有培养前途的教师接受培训,向师资培训基地提供受训教师的学术和业务情况,提出对培训的具体需求。(2)制订本企业师资培训计划和培训鼓励政策,提供必要的培训经费,充分发挥受训教师培训后的作用。

3.2 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的准备

浅谈如何提高铁路职工教育培训质量 第7篇

一、当前铁路职工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一) 对职工教育培训的重视度不够

结合当前的铁路发展情况来看, 部分站段领导因其忧患意识差, 缺乏对铁路发展中所经受冲击与挑战的有效认识, 加之职工没有形成先进的学习观念, 且竞争意识淡薄, 所在企业更是没有从上到下贯穿终身学习理念, 这种对以职工素质为企业核心发展动力的重视度不够现状, 严重影响了对铁路职工的教育培训, 仅仅将其作为可有可无的“软任务”, 缺乏长期坚定有效的教育培训策略, 使得职工的综合素质慢慢已跟不上新时期铁路运输业的发展需要。

(二) 职工文化基础薄弱, 学习新技术困难

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 铁路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 基于其所涉及部门大多为熟练工种, 使其所在岗位对技术性要求较低, 这也使得进而相关铁路运输部门岗位的职工综合素质不高, 甚至有的职工没接受过严格规范的专业教育, 工作中全凭记忆, 对相应的规章死记硬背, 而当前铁路运输业发展中, 随着相关信息系统的完善, 迫切需要更多熟悉计算机技术的职工去进行工作, 显然这种需要无法得到有效满足[1]。

(三) 培训机制不健全

综合以往发展情况来看, 铁路企业曾有庞大的教育培训体系, 随着发展的进行, 其逐渐从铁路分离出来, 致使当前所具有的相关培训资源大不如前, 且人才严重不足, 此外, 还存在培训内容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的现状, 不能有效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考核机制的不健全也影响着对铁路职工的有效培训, 具体表现为没完善落实逐级负责和考核奖惩等, 使得员工缺乏工作方面的动力和压力。

(四) 师资队伍建设欠缺, 教育培训手段和方法单一

从培训教师的角度来看, 铁路职工教育培训师资队伍中成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待提高, 且教师的科研能力较差, 教学能力亟待提高, “双师型”教师比例较小等等。在对教师的激励考核方面, 没有将个人发展与收入与工作业绩挂钩, 加之培训制度不健全等原因, 使得师资队伍的法发展受到了制约。另一方面, 教育培训手段和方法的单一, 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等等[2]。

二、提高新时期铁路职工教育培训质量的对策

(一) 积极转变教育培训观念

当前铁路企业的发展及竞争, 关键在于企业所拥有的人才质量, 而人才的培养则与教育培训息息相关。作为铁路企业的领导, 应当及时转变观念, 将教育培训作为促进企业高效发展的战略对策, 讲求以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来促进企业的发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铁路企业领导应加大教育资金投入, 并通过对新时期相关网络技术的运用, 来不断促进其教育培训中相关技术与信息的共享和交流, 并结合铁路运输中的各项需要和以往的相关经验, 来建立适合域铁路运输业发展的相关试题题库, 促进职工素质不断提高。

(二) 提高培训质量

为了有效促进铁路运输业中职工工作的有效开展, 对职工进行教育培训是远远不够的, 应当真切实地地提高培训的质量, 尤其是应结合铁路部门岗位分散、点多线长等特点, 应当具体分析其职工组成结构、文化状况、年龄结构、关键岗位、主要工种等等, 以及对此的分析来进行全年培训规划的制定, 重点培训关键岗位、主要工种等员工, 使得整个培训-更显针对性和有效性, 促进铁路企业更好发展。此外, 也应当开展广泛的现场调查, 以此来不断提高相关教育培训教材的编写质量, 力求培训教材多式多样, 具有企业色彩, 突出岗位业务和应变技能, 积极将新技术运用到铁路工作中, 促进相关工作的更有效开展。最后, 应当积极探索适合职工特点的教学模式好的方法, 多加入案例分析。现场模拟以及实操演练等相结合的方法, 而非以往的单纯理论讲授, 力求在职工接受且积极参与的前提下提高教育培训的有效性, 不断加强其培训质量, 真正意义上促进新时期铁路运输业的更好发展[3]。

(三) 完善培训机制运作

为了更快更好地促进铁路运输企业的发展, 企业应当结合工作职工的工作及发展情况积极完善机制运作, 逐渐确立职工下岗、培训、竞争上岗的机制, 结合企业对各个岗位职工的短缺数量及要求, 开展公开招聘, 让竞争和公平的岗位竞争观念深入人心, 以此来提高职工接受教学培训的积极性, 并促使职工为了保岗和竞岗, 及时全面地审视自己, 发现自己相关方面的短缺, 及时萌生接受教育培训的强烈愿望。另外, 铁路企业也应当建立和完善考核激励机制, 面对岗位的不同, 确定不同的考核办法和奖惩措施, 使得职工的学习积极性和竞争性得到发挥。在对教师的相关机制方面, 应当使其授课质量与待遇挂钩, 加大对培训质量和效果的考核, 并结合教师等级的评定等制度, 不断促进铁路职工与培训教师的学习意识, 为后续企业的更好发展奠定基础。

(四) 制定具有并针对性的科学培训计划

综合针对铁路职工的整个教育培训功能工作来看, 其中最重要的非培训计划莫属, 具体说来, 站段教育应当从本站的实际需要出发, 讲求编制的培训计划具有适用性强以及易操作的特点, 确保能进一步完善职工的理论及实践技能, 并集合铁路运输业发展中相关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 及时对编制的培训计划进行的补充和完善, 确保职工的接受的培训教育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和一定的前瞻性, 全面提升教育培训的质量。此外, 应当建设模拟仿真演练台, 微机考试题库等等, 不断应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 促进职工培训的多元化和先进性, 并通过定期举办岗位知识竞赛、岗位技能演讲等活动来激发职工对相关知识的学习热情, 以此督促各个站段职工培训质量的有效提高[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本文本着积极促进新时期我国铁路职工服务质量这一理念, 研究分析了当前的铁路企业发展的对职工培训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高科技的、发展和铁路企业竞争的相关情况, 积极讲求从提高的对铁路职工的培训质量入手, 从完善培训机制运作等多方面进行了探讨, 以期能为我国铁路企业的更加快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摘要:随着近年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促进了铁路生产力布局的调整和装备水平的提升, 为了使新时期的铁路职工能够适应安全技术、修程修制等方面的新要求, 有必要对其进行高质量的培训, 进而保障新时期铁路的安全生产。文章从当前铁路职工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入手, 对提高铁路职工教育培训质量的对策进行了积极探究。

关键词:铁路,教育培训,质量,对策

参考文献

[1]王晓飞.新背景下创新铁路职工教育培训管理模式研究[J].才智, 2012, 06:265-266.

[2]侯立新.新形势下提高铁路职工教育培训质量的途径[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 22:135-136.

[3]郝俊峰, 刘俊英.浅谈铁路职工教育培训的教学改革[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03:177-179.

关于铁路机务职工的培训探析 第8篇

关键词:铁路,机务职工,培训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逐步完善, 铁路企业面临的竞争, 尤其是中外企业的竞争日趋激烈, 而人力资源是企业生产经营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 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因素, 因此这些竞争归根结底是人力资源的竞争, 谁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人力资源的份额多, 谁就能获胜, 为些铁路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必须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和运输生产布局的调整, 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对于提高铁路企业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铁路企业的技术工作队伍, 存在着文化技术素质偏低, 技术结构不合理的矛盾, 普遍缺乏系统的继续教育。这些问题正在影响并制约了铁路企业的发展。铁路企业只有在获得与市场运作要求相适应的人才, 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这是铁路企业取得市场竞争主动权的关键所在。因此, 改变铁路企业职工培训模式, 必将对铁路企业的改革具有促进作用。而机车乘务员是保证机车运行速度提高的关键人力因素, 随着机车设备的提高, 对机车乘务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就需要机车乘务员素质不断提高, 另一方面伴随着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实施, 新线路不断增加, 从数量上来说也需要机车乘务员不断增加, 机车乘务员在数量和质量上的提高就需要对应的培训体系来完成。

1 铁路机车乘务员培训体系的存在, 不仅是当前跨越式发展的

需要, 更是铁路企业持续发展的长期需要,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提高机车乘务员队伍素质是适应铁路技术进步的内在要求

铁路跨越式发展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是实现自身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传统产业, 铁路需要不断加强技术创新, 采用先进的技术、先进设备, 来获取新的发展动力, 保持发展活力, 把铁路科技水平提升到新的档次, 时速200公里以上机车的开行, 大量机车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离不开机车乘务员素质的提高, 提高机车乘务员的知识水平和技术业务素质已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1.2 提高机车乘务员素质是形成铁路跨越式发展合力的客观

要求铁路跨越式发展是对铁路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重大变革。机车乘务员素质的提高不仅是提高知识水平和技术业务素质, 更重要的是在解放思想、更新理念上下工夫, 形成铁路跨越式发展的巨大精神动力。要求机车乘务员不断转变观念, 充分认识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意义和科学内涵, 积极支持改革, 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落实到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去。

1.3 提高机车乘务员素质是铁路人才队伍建设的迫切要求

铁路跨越式发展需要大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在目前来看机车乘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人才学历偏低;人才队伍结构失衡;人才流失严重;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短缺。这种现状与铁路跨越式发展相差甚远, 大力加强机车乘务员素质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2 机车乘务员培训内容和方法

机车乘务员的培训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不同的培训内容可采取不同的培训方法:

2.1 全员集中性脱产培训。

以铁道部颁典型岗位、指导岗位人员为重点, 以岗位作业标准、非正常情况下应急处理、电气化知识为主, 可以采用“分次脱产、累积计算”的方法开展培训 (每次脱产培训时间不少于l0天) 。逐级负责, 逐级落实, 坚持系统培训、综合培训和应急培训相结合, 提高机车乘务员技术业务素质, 促进岗位达标。

2.2 劳动人身安全培训。

坚持劳动安全和行车安全并重的原则, 以《安全生产法》、《人安标》、《伤规》、《电气化铁路劳动安全手册》为主要内容, 围绕“机车车辆、触电、高空坠落、机械和交通肇事”五大伤害, 突出电化区段人身安全防护, 合格率必须达到100%。通过严格培训考核, 使全体职工增强法制意识, 牢固树立“违规管理和违章作业就是违法, 失职渎职造成事故就是犯罪”的理念, 清楚自己在安全生产方面依法享有的权利和义务, 做到自觉履行安全职责, 自觉执行规章制度, 不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开展全员电气化铁路安全知识培训和电化案例教育;组织机车乘务员电化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操纵、应急处理能力等内容的培训。

2.3“三新”人员培训。

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培训制度, 规范培训工作程序, 抓好“三新”人员的岗前培训, 严格培训时间、形式和内容, 确保培训考核质量。不经过培训的“三新”人员, 不能从事新岗位的工作, 切实把好上岗素质关。“三新”人员岗前培训率和持证上岗率均达到100%。对晋升人员的培训要超前准备, 提前筹划。特别是在当前机车转型的情况下, 对培训要早预想、科学设置培训内容, 统筹制定培训计划, 分阶段实施, 有条不紊地开展培训。按规定签订师徒合同, 选好师傅, 明确师傅的“传、帮、带”义务和保证作业安全、保证技能培训质量的责任。明确师徒合同的考核奖励办法, 根据徒弟的出徒考核成绩对师傅分等级奖励。所有从人员必须做到“岗前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一旦发现未经过培训考核合格, 擅自安排上岗人员, 追究部门有关人员责任。

2.4 岗位练功和技术比武。

按照全员性、技能型、实效性一的原则, 以标准化作业、故障判断处理、非正常情况行车、监控装置使用维修和劳动安全自我保护技能为重点, 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高标准”机车司机为契机, 广泛开展群众性练功活动。

2.5 班组长培训。

班组是安全的基础, 加强班组长系统培训, 提高班组长队伍素质, 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关键。因此, 在培训力度上班组长要比工人严一格, 标准要比工人高一档, 优先安排班组长参加各类培训。突出班组管理、安全生产、成本核算和新技术、新设备、新标准知识培训, 及时足额选送工班长参加培训, 使班组长率先实现岗位达标, 提高班组管理水平和班组安全管理的自控能力, 保证现场作业安全。

2.6 日常技术业务学习。

坚持执行班组日常技术业务学习制度,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日常技术业务学习计划, 把具体学习内容和要求明确到岗、落实到人。可采取每日一题、每周一课、车队学习会等形式, 组织好职工日常技术业务学习。

2.7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根据铁路运输丰要岗位进行职业技能鉴定, 逐步实行就业准入制度, 取得职业技能鉴定资格证书, 方准上岗的要求。做好周密计划, 细化措施, 完成职业技能鉴定任务。鉴定前要抓好培训辅导工作, 把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与正常技术培训相结合, 在编制脱产培训班教学计划的同时, 考虑职业技能鉴定的有关内容, 使培训与鉴定有机结合, 提高培训效率, 保证鉴定合格率。

2.8 电力机车司机培训, 适应电力机车的运用需要。

深化开展电力机车途中故障处理办法和标准化作业培训, 运用相关人员熟练掌握, 提高电力机车应用能力。

3 结论

3.1 企业培训也是一种投资, 也要考虑成本, 研究培训成本和培训产出之间的关系也是培训研究的内容。

3.2 应当加强培训中的培训风险管理, 使员工忠于自己的企业, 通过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素质, 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3.3 通过企业不断的发展, 逐步完善培训体系的内容, 反过来, 又要以培训质量的提高来促进企业的发展。

3.4 建立有利于推行培训体系的企业文化。使企业员工具有明确的共同价值观, 使员工的发展和企业的战略目标融合在一起。

参考文献

[1]杨生斌.培训与开发[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年9月.[1]杨生斌.培训与开发[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年9月.

铁路职工教育论文 第9篇

能力本位教育形成于美国, 20世纪90年代引入中国后, 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风行一时。能力本位教育以全面分析职业角色活动为出发点, 以提供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能力为基本原则, 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核心目标是使学习者具备从事具体职业岗位所必需的实际能力。其基本模式是:对具体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职业分析, 确定若干项综合能力;对各项综合能力进行细化分解, 确定所包含的专项能力;再对专项能力逐一进行详尽说明, 编制课程开发表;按照表列的能力需求确定教学模块, 通过合理排列组成课程, 再按照课程间的相互关系制定教学计划。教学计划的实施, 最终落实为学习者的职业能力。

与传统“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相比, 能力本位教育具有明显的优势:其一, 以达到具体职业的职业能力为目标, 强调职业岗位所需能力的确定、学习和运用, 教学目标明确, 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较强;其二, 课程设置以职业分析为基础, 对所需职业能力条分缕析, 再根据职业能力需要的教育内容确定教学模块, 既重应知, 也重应会, 能力标准明确, 且不同的教学模块可以灵活组合;其三, 以学习者的学习活动为中心, 充分调动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由学习者按照学习指南的要求并结合本人的实际情况安排学习, 教师是学习者的指导者;其四, 根据职业能力标准对学习质量进行评价, 反馈及时、评价客观。

二、能力本位教育对铁路职工培训工作的适应性和必要性

(一) 适应性

1、职业能力。

铁路生产岗位所需技能的特点是:以重复性的动作技能为主, 各种作业按照规定的内容、程序和标准重复执行;同时具有可分性, 具体岗位的技能通常可以划分为几个大类, 再细化为若干小类, 各有具体作业要求。例如, 车站值班员的基本技能包括接车、发车、调车作业, 接车作业可以细分为单向接车、双向接车、机外停车, 又各有规定的车机联控、呼唤应答、进路排列、信号显示、运行线标识、作业用语等等。综合起来就是生产岗位的职业能力。

2、培训目标。

铁路职工培训的性质是岗位培训。仍以车站值班员为例, 培训主要是使职工能够安全熟练地完成本岗位行车组织中的接车、发车和调车作业, 并且基本是在具体车站、线路范围内的作业。

3、培训内容。

铁路作业的可分性意味着可以实现培训内容的模块化, 可以进行模块的组合。例如, 人身安全和电气化铁路作业安全的相关内容可以组合到车务、机务、工务、电务、车辆各系统的不同岗位, 行车组织的相关内容同时适用于车务、机务系统的培训, 而机务系统内燃机车乘务员、电力机车乘务员在列车运行、监控装置使用等内容上也具有诸多共同之处。不同模块组合后更便于具体应用。

4、培训组织。

目前是铁路职工培训中, 职工本人安排学习的比重越来越大, 重要性也越来越大。这恰恰与能力本位教育相一致, 以学习者的学习为主, 教师作为指导者提供帮助。

5、质量评价。

对铁路职工培训质量的评价, 依据决不单是职工的书面答卷, 而要看能否取得应有的作业资质, 如机车乘务员、动车组机械师要有铁道部颁发的证书;能否通过实作技能考试;能否完成具体的生产任务。这些都有明确的作业内容和作业标准。

(二) 必要性

1、确立职工培训战略。

《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条例》明确提出, 企业根据岗位技能的要求开展技能培训。早在2005年, 全国中等职业教育会议也已经提出, 要“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培养为突破口”。对于铁路, 职工的岗位能力对铁路未来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铁路职工培训需要确立通过培训提高岗位能力的战略, 有计划地强化职工培训。

2、以能力为核心组织培训。

培训工作必须以岗位能力为核心进行组织。培训目标是达到应有的岗位能力, 培训内容是岗位能力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培训方式要求与岗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相适应, 培训效果的检验要求科学评价所达到的岗位能力水平。就是说, 完全围绕岗位能力进行培训。

3、强化培训的质量和效率。

培训的核心不在于取得学历, 而在于提高岗位能力, 培训要有一定的数量, 要有培训过程, 更要追求质量, 强调培训的效果和效率。

三、能力本位教育在铁路职工培训中的应用

(一) 确定岗位职业能力

1、完善作业标准。

目前, 国家劳动行政部门对铁路一些主要工种已制定了国家岗位作业标准 (GB) , 铁道部也制定有铁路行业标准 (TB) , 各铁路局及其下属站段则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并结合本单位的运输生产实践, 对各工种制定了企业岗位作业标准 (QB) 。为确定具体工种所需的职业能力, 铁路企业应对各工种的作业标准进行完善, 形成覆盖全面、内容完整、描述准确、相互一致的标准体系。

2、设立专门机构。铁路企业由职工教

育部门牵头, 车务、机务、工务、电务、车辆、安全监察、劳动等相关部门参与, 组织对具体工种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对标准化管理和标准化作业有专长的管理人员、铁路内部或必要时聘请社会专业培训机构的教育人员, 设立专门机构, 负责铁路企业主要工种岗位职业能力的确定。对于涉及高新技术、本企业力量较薄弱技术、特殊专业技术的工种可以委托特定站段、下属其他单位以及本企业以外的单位加以确定。

3、确定职业能力。

专门机构对各工种作业标准进行分解细化、提炼整合, 逐级制订综合能力和专项能力, 并进行详尽描述, 形成完整的职业能力表。能力应该有明确的核心, 但外延应该有必要的扩张和与其他能力的衔接。这是由于铁路运输生产具有高度集中、大联动机的特点, 车务、机务、工务、电务、车辆各系统的作业相互关联, 同一系统的各工种相互联系, 有时还很密切。归纳各工种不同的综合能力和专项能力, 制订相关工种的共性能力。

(二) 编制培训课程

1、设计培训模块。

根据职业能力表对岗位职业能力, 特别是专项能力的描述, 按照知识和技能的内在联系, 设计培训模块。每个模块应当做到:一是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不能有无对应能力的模块, 也不能有无对应模块的能力;二是有较为完整的知识, 避免知识的含混, 这对于技术性较强的岗位尤为重要;三是强调对实作技能有足够的训练, 保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知识与技能的结合;四是提出有效的培训实施方式, 便于教学者的教学组织和学习者的学习安排;五是对能力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做出说明。此外, 还需要合理确定模块的名称、数量、模块之间的联系及其在课程中的位置, 形成完善的模块结构。

2、完善培训内容。

每个模块都要有对应于确定能力的完整的培训内容。一是就确定的能力描述, 相应有全面的学习内容。二是学习内容的相对完整性, 避免一个模块过多需要引用其他模块。共性的知识和技能, 如果在一个模块内简述即可, 必要的重复是可以理解的;如果确需引用, 则可以留下接口。如车站值班员与助理值班员都需要充分的信号机知识, 可以将此作为单独模块;而货运值班员只需要简略的信号机知识, 就可以在模块内简述。三是注意渗透学习的方法论, 既利于学习者的学习, 也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迁移。

3、组成培训课程。

不同的培训模块组合为课程, 对初学入门者和进阶提高者可以采取不同的组合方式。对初学者, 可以分为相互联系而又有所区别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不针对某一特定工种, 而以共性模块为主, 集合相关工种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以利于打下较宽的基础;第二阶段针对某一特定工种提供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强化专业技术的培训。对提高者, 根据工作基础、岗位要求、职工知识和技能的结构等情况, 模块的组合可以更为灵活。

(三) 制定实施培训

1、制定培训计划。

制定培训计划是实施培训的必要基础。作为完整的培训课程, 举凡培训目标、培训对象、培训模块、培训教师、培训方式、培训地点、培训时间、培训进度、培训考核、培训费用等, 在培训计划中都应当尽可能地确定。为便于职工学习和自测, 要准备培训资料、提出学习建议、明确能力标准和评价标准;同时要注意对实作技能部分有充分的时间安排、必要的教学设施设备和足够的操作机会。

2、实施培训。

实施培训必须注意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 如职工自学、教师答疑、骨干示范、职工比武、知识竞赛、实作演练等等。有的站段选择有实力的机构或其他站段进行委托培训, 弥补自身培训能力的不足;铁道部近年推行培训、使用、待遇一体化机制等的经验, 应当进一步总结、提高、推广。

3、培训计划的调整。

培训计划应当结合运输生产实践进行必要调整。如引进新技术新设备, 尽管未安排计划, 也必须调整增加;运输生产内容变化, 如客货营销方式动态更新, 相关培训必须及时组织;运输任务增加, 引发工学矛盾, 培训需要灵活调整;四是新职人员集中增加, 如内燃机车大批更新为电力机车, 涉及司机转岗培训等。不过, 临时性、紧急性的培训仍然不宜太多。属于计划内的培训, 应当做好预案。

(四) 培训质量考评

1、制定考评标准。

考评标准来源于国家、行业和企业制定的作业标准 (GB、TB和QB) 。实践中可以结合具体作业进一步细化。考评标准首先要明确、无歧义;其次要既能定性, 也能定量, 能够合理划分职工所达到的层次;再次要对应具体的课程和模块, 采取最适宜的考评标准;最后对实作技能的考评应当占用较大的比重。不过, 对知识的考评也不可付诸阙如。随着铁路技术装备的快速更新, 对每天操作的设施设备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反视为当然, 在紧急情况下往往会错误操作、延误操作, 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因此, 对基础的、系统的、与实作紧密相关的知识进行考评是必要的。

2、实施考评。

考评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职工按照模块中对能力标准的说明, 在培训一段时间后自测自评;二是职工认为达到标准后, 参加统一组织的对知识和技能的考评, 合格的准予上岗或继续上岗, 不合格的实施强化培训;三是职工上岗后在一定期限内对其实际能力的持续测评。考评又分为四个层次:站段按QB组织的考评、铁路局按QB组织的考评、铁道部按TB组织的考评、政府职业技能鉴定部门按GB组织的考评。总体看, 铁路运输属于高度危险作业, 职工作业承担着重要的安全保障责任, 因此, 考评必须严格, 源头预防, 确保安全。

3、持续改进。

经过考评, 对培训实施中的问题、对职工学习中的问题, 以及培训计划和组织的问题等, 相应进行总结、分析和改进。对于能力本位教育, 特别是对职工安排学习, 要注意针对学习方法、知识结构、实作技能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和要求, 促进职工更善于学习。如果多数职工都存在相似问题, 则要注意培训整体水平的改进和提高。

四、对能力本位教育的补充

能力本位教育的一个不足之处, 是重视行为而忽略品德, 对学习者思想意识的重要性没有予以足够的关注。但在生产实践中, 职工具备能力反映的只是在技术上可能, 而能力只有发挥出来才能真正体现为工作绩效。这就既需要职工具备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经验等, 也需要职工具有从事岗位工作的责任心、主动性和敬业的工作态度, 这一点可以称为职业意识能力。显然, 完整的能力本位观应当包含职业意识能力的内容。为此, 还需要通过建设企业文化、完善规章制度、做好思想工作等途径, 努力提高职工的职业意识能力。

五、结束语

发挥能力本位教育对铁路职工培训的作用, 在把握其实质的基础上, 特别要紧密结合现场的生产实践, 制定可行的方案并认真实施, 唯其如此, 才能切实提高职工的职业能力, 满足安全运输生产的客观需要。

(作者单位:太原铁路局职工教育处)

摘要:文章在分析能力本位教育基本特点的基础上, 论述了能力本位教育对铁路职工培训的适应性和必要性, 详细阐述了能力本位教育在铁路职工培训中的应用架构, 并提出了提高职业意识能力的建议。

铁路职工教育论文 第10篇

一、铁路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一) 领导思想观念滞后, 职工教育未被重视。

部分站段领导对铁路面临挑战与冲击的严峻形势缺乏应有的认识, 忧患意识差, 没有危机感, 职工竞争意识淡薄, 学习观念落后, 企业从上到下没有树立终生学习理念。职教工作没有因职工素质是企业的核心而受到应有的重视。职工教育仍然是说起来重要、抓起来次要、忙起来就可以不要的“软任务”, 致使铁路企业职教工作时紧时松, 缺乏长期有效的实施策略, 特别是在财力物力投资、制度落实、远期规划等方面距现代企业教育制度的要求和标准还有很大差距。

(二) 职工文化基础薄弱, 学习新技术困难。

铁路是一个特殊的行业, 各部门多为熟练工种, 岗位技术性相对偏低。铁路行业主要工种的基本素质仍然是处于较低层次。很多职工从来没有经过规范、严格的专业教育, 对规章死记硬背, 无法达到活学活用, 工作中完全凭经验, 非正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理能力差。主要表现为:心中没底, 不敢处理;无从下手, 没有头绪, 程序错乱。由于文化基础差导致发展潜力不足, 随着TMIS、DMIS、PMIS等信息系统的完善, 计算机知识的普及越来越迫切, 而相当一部分职工不会使用计算机, 在新技术、新设备面前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 在实现知识与技能高度一体化的进程中困难重重。

目前, 铁路新增的职工主要来源于政策性的复转军人。全路每年接收复转军人约2万人, “十一五”期间接收的复转军人将达到10万人, 仅呼和浩特铁路局每年吸收复转军人约500人。复转军人文化基础薄弱, 没有接受过铁路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和培训, 这对铁路企业的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带来了很多的困难。对这些复转军人进行入职前的教育和培训就成为了铁路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一大难题。

(三) 培训机制不健全。

铁路企业曾经有庞大的教育培训体系, 现在这些教育培训机构已经从铁路分离出来, 目前的培训资源大大不如从前, 高素质专业培训人才严重不足, 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 对职工整体素质的提高作用不显著。同时, 基层站段机制落实不到位是职工教育徘徊不前的重要因素。各种培训、考核机制虽然齐全, 但由于逐级负责、考核奖惩等运行机制在车站、班组的落实没有完全到位, 致使职教工作缺乏足够的压力和应有的动力, 教育室教师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 职教工作进展缓慢。

(四) 培训质量不高。

培训是提高职工素质的主要手段, 职工培训缺乏强化培训质量的积能动性实效性措施, 在计划安排、师资配备、教材选編、组织实施及质量考核等重量环节疏于管理或流于形式, 导致职工培训质量低, 效果差。

(五) 师资队伍建设欠缺。

铁路职工教育师资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教师的学历达标率较低;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有待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不高;教师的科研能力较差;“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较少;教师队伍不稳定。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关制度欠缺, 例如准入制度、日常管理制度、考核制度、培训制度、激励制度等。教师的工作业绩与个人收入、个人发展没有很好的挂钩, 无法激励起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育培训教师消极怠工, 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发展缺乏长远规划, 制约了师资队伍的发展, 最终阻碍铁路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二、提高铁路职工教育培训质量的对策

(一) 转变教育观念。

企业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 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 教育是企业发展关键。企业领导必须切实转变观念, 牢固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的大局观念,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把提高职工素质作为企业发展的一项基本策略, 职工教育才会有持久的驱动力。铁路企业领导要站在企业生存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教育的投入与产出问题, 并加大教育资金投入。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 加强教育培训信息和技术的交流和共享, 铁路局可以开发和建设适合于铁路行车主要工种的微机考试题库, 并实现全局共享、全路共享。

(二) 提高培训质量。

培训是职教部门的重点工作, 针对铁路部门点多、线长、岗位分散、集中脱产难度大、企业必须从职工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工作时间和岗位分布等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 并本着主要工种、关键岗位和素质较差人员优先的原则, 制定全年培训规划, 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 提高教材编写质量, 在广泛进行现场调查, 突出岗位需要的基础上, 发动工程技术人员、管理干部、专兼职教师和工人技师共同参与教材的编写与制作, 力求培训教材具有企业特色, 形式多样, 既能突出岗位的基本业务知识和应变技能, 同时还可以根据企业新技术、新设备的采用, 实现培训教材的动态升级与完善, 以全面适应企业教育培训提高的需要。培训实施是职工培训的最后一工序, 企业必须探索适合职工特点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改变单纯的理论讲授, 多采用课堂教学、实操演练、案例分析、多媒体教学、现场模拟、研讨交流等多种教学方法, 力求以职工易于接受培训内容的教学模式开展培训, 全面增强培训效果和提高培训质量。

(三) 完善机制运作。

企业要形成职工下岗、培训、竞争上岗的机制。对职教岗位实行公开招聘, 使“上岗靠竞争, 竞争靠技能”的竞争观念贯彻企业用人制度的始终。促使全体职工为自己保岗, 竞岗和获得更高的福利待遇而不断提高素质, 推进企业职教工作发展。建立和完善考核激励机制, 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和奖惩措施, 发挥职教人员工作主动性和激发职工学习积极性。加强对专兼职教师工作成果与职工培训效果的考核力度, 使教师授课质量与待遇挂钩, 职工培训成绩与考核挂钩, 并在严格实施考核激励的基础上, 推行教师等级评定与职工持证上岗制度, 激发教师与职工的学习意识。

(四) 制定切实可行的科学的培训计划。

铁路站段是实施铁路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最重要环节, 站段教育室应该从本站段实际需要出发, 制定出实用性强、易于操作的培训计划。要在突出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 要结合岗位, 结合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规章的使用, 不断的更新、补充和完善培训教计划的内容, 提高教育培训的质量和实用性。同时加大教学设施的投入, 开发多媒体教学课件和微机考试题库, 建设模拟仿真演练台、实物设备等教学设施, 训练职工的实践技能操作能力, 有效解决职工教育培训职工文化基础差, 底子薄学习困难和“学用脱节”的问题, 铁路局还应该适时的举办各种岗位知识竞赛、岗位技能竞赛, 教育培训教师教学课件评比、教学效果评比等等, 督促各个站段努力的提高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质量。

(五)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铁路企业要建设一支覆盖企业主要生产、技术工种, 专兼职职教师能胜任理论教学和技能指导, 工作扎实, 勇于创新的职教教师队伍。安排专款用于职教师资队伍的建设, 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促进职教教师的个人发展与自我价值的实现。在教师不脱岗的情况下, 定期接受企业外部和企业内部的教育和培训, 参加进修班、培训班, 专题讲座和研讨会, 开阔视野, 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促进优秀人脱颖而出。同时设立职业教育奖励基金, 定期对职业教育教师的工作情况进行评比, 对优秀者给予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奖励, 并以此作为今后评优评先、培训修、升职加薪的重要依据。

三、结语

铁路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 铁路企业要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必须提高职工教育培训质量, 进一步强化全员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提高全员的综合素质, 铁路运输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求得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摘要:随着铁路的快速发展, 铁路职工素质与工作岗位不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 铁路要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必须提高职工教育培训质量, 提高职工素质, 铁路运输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求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铁路企业,职工教育,培训质量

参考文献

[1].铁道部劳动和卫生司.关于构建新体制下职工教育培训体系的专题调研告[R], 2005.11

[2].课题组.面向21世纪纪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对策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3].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http://.china一mor.gov.cn/

铁路一线职工培训效果提升路径思考 第11篇

关键词:铁路职工;培训效果;提升;问题;路径

在员工成为企业最重要财富的知识经济年代,加强员工培训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优势,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尽管这些年,铁路一线职工培训越来越被重视,培训工作不断系统化、规范化,但是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以及不足。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推动铁路一线职工培训效果的持续提升,这成为了铁路企业员工管理的重中之重。

一、铁路一线职工培训原则

(一)按需培训原则。按需培训原则是指铁路一线职工培训需要有针对性,通过培训需求分析来发现一线职工群体工作中存在的能力、知识等方面不足,然后针对这些不足来进行培训,避免将培训资源的浪费。按需培训对于铁路企业来说,可以做到有限培训资源效果最大化,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对于一线职工来说,因为所培训的内容是自己工作需要的内容,因此培训积极性会有一个较大的提升。

(二)持之以恒原则。培训并非一日之功,这要求铁路一线职工培训需要遵循持之以恒原则,尤其是在知识折旧速度空前、铁路加快发展的年代,如果培训没有持续性,而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必然就会影响培训效果。所以铁路一线职工培训需要制定长远规划,持续不断的努力,根据一线职工工作职责要求变化,不断制定新的培训计划,推出新的培训项目,采取适宜的培训方式,这样才能实现一线职工能力的不断提升。

(三)动态调整原则。动态调整原则要求铁路一线职工培训培训需要根据培训开展情况进行培训方式、培训内容等方面的不断调整变化,调整的基本目的就是规避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一线职工培训中可以通过不断的调研和反馈来准确的把握此项工作的效果,密切关注培训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以及潮流,根据调研和反馈结果来进行培训调整,确保此项工作效果能够持续提升。

二、铁路一线职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一)培训资源不足。所谓资源不足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储备不足,二是利用不足。目前铁路企业在职工培训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和规范使用的指导,各工种培训规范明确,实训基地加快建设,但企业内外培训资源依旧匮乏或得不到有效利用,基层单位培训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培训教材种类繁多,针对性和实用性差。

(二)培训方法单一。目前铁路职工最主流的培训方法就是集中学习以及网络培训,这种方法向参加培训者灌输培训内容,缺少基本的互动,职工培训积极性不高,做不到主动适应,导致培训效果不佳。

(三)培训反馈低效。通过有效的培训反馈可以发现既有培训存在的不足,并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实现培训效果的节节攀升。目前铁路企业一线职工培训中存在培训反馈低效的问题,没有建立多层次的效果评估体系,对于培训问题做不到全面的把握,结果导致培训做不到很好的调整,影响到了培训效果的持续提升。

三、铁路一线职工培训效果提升路径

(一)有效利用培训资源。与企业外部培训资源充分对接,充分利用各院校专业优势,做好专业对口的技能人才的培养规划。按照培训规范要求,组织各系统各专业专家修订职工岗位应知应会教材,培训教材要改 “大而全”为“少而精”,并体现知识和能力的进阶和提升。进一步加强基层单位师资队伍建设,建设实训基地,加强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提高一线职工解决问题和应急处置能力。总之,通过有效利用培训资源,实现培训效果最大化。

(二)创新培训方法。培训方法创新要注意考虑一线职工的偏好,这一群体不太喜欢呆板僵化培训方法,更喜欢那些实践性强的案例式、情景式教学模式,渴望通过培训实现自身能力的提升。针对一线职工这种偏好,培训方法创新方面可以引入讨论教学法、观摩教学法、评价中心法、岗位式培养等模式,同时根据不同一线职工个性化、多元化的需要,引入菜单式的教学模式,通过这些培训方法引入来有效的提升培训效果。

(三)跟进培训反馈。铁路企业一线职工培训工作开展中,需要高度重视反馈的重要作用,通过反馈去发现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以改进,据此实现培训内容的不断优化调整以及培训方法的不断完善,进而实现培训效果的改善。在反馈中一是要鼓励培训者就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勇于发言,积极就培训体系的改善建言献策,二是要主动搜集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新职人员出现的问题,反馈给培训师资,对培训内容和方式进行持续改进。

为适应铁路现代化发展需要,加强铁路技能人才建设,夯实铁路运输安全基础,客观上要求铁路企业要高度重视一线职工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遵循员工培训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好各种培训资源,同时做好培训需求分析工作,不断优化培训方法,跟进培训评估,通过做好这些工作,来推动培训效果的不断改善。

参考文献:

[1] 赵俐丽.铁路企业员工培训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4年12期.

铁路职工健康体检工作中的健康教育 第12篇

资料与方法

2010-2012年机务段、房产段、车辆段、电务段、工务段42 702名职工健康体检情况。

分析比较2010年未开展健康教育和2011-2012年开展健康教育后各年度间资料。

结果

2010-2012年度职工参检情况:2010-2012年职工健康体检参检率呈逐年增高趋势, 见表1。

不同单位2010-2012年职工参检率比较:各单位2010-2012年职工参检人数逐年增加, 参检率间有非常显著差异, 见表2。

讨论

在健康体检中开展健康教育的必要性: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促使人们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 消除或降低发病率、伤残率和致死率, 提高生活质量, 并对教育效果做出评价, 被称为健康教育。通过在健康体检过程中开展健康教育可以实现对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一些疾病的早期阶段并不出现症状和体征, 因此不容易被早期诊断, 当出现症状时, 可能已错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因此, 利用科普讲座、健康咨询、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 尤其是针对糖尿病、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预防知识、自查方法、危急情况自救等进行宣传, 提高受检人员自我保健意识和卫生知识水平。针对存在的健康问题及健康隐患, 分析可能导致疾病的原因, 并通过体检结论的告知, 提出健康干预对策的建议, 使职工了解到健康体检的重要性。因此, 通过健康教育能够更加明确健康体检目的。

健康体检中健康教育的实施:健康体检时, 部分受检者会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健康咨询, 说明人们很关心健康问题, 但是由于对预防保健知识缺乏细致深入的了解, 再加上工作繁忙、压力较大等原因, 这部分人并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关注自身保健和防病的知识。因此, 在健康体检过程中, 应坚持以人为本, 将健康教育贯穿整个体检过程。 (1) 在体检外联工作中进行教育:在体检外联的工作中, 外联人员对将要体检的单位开展宣传教育, 详细介绍职工健康体检的重要意义, 必要时进行面对面的健康宣教。确保职工健康体检工作顺利进行, 降低漏检率。 (2) 体检过程中进行的健康教育:充分利用体检环境, 张贴图文并茂的常见病防治知识宣传画, 播放疾病防治知识专题片。各体检项目的岗位医师针对受检者进行语言简单、语调生动、表情丰富、通俗易懂的健康知识宣传, 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对受检人存在的病情或问题, 了解和分析其原因, 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体检实施过程是健康教育的主要环节, 在实施过程中重视信息沟通的双向性, 对教育重点应适当重复。 (3) 体检后的健康教育:体检报告的主审医师根据检查结果和诊断情况, 给出科学严谨的综合评价, 并综合受检者的生活方式、运动锻炼、家族情况、性格特征等提出健康干预对策建议。在密封发放报告的同时将常见病的临床表现、危险因素、饮食要求、须注意的问题等印制成健康知识宣传册配发, 供职工或家属阅读。建立职工健康档案, 统计分析受检单位的疾病发病率、发病顺位及年龄、性别分布, 将结果反馈给各单位, 与他们一起分析职工健康状况及可能导致发病的影响因素, 有针对性的提出指导意见。同时, 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和现场答疑, 进一步促使职工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提高自我防病意识。

近年来, 健康体检得到了深入广泛的开展, 健康教育作为健康体检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因此, 应在体检过程中利用各种途径向就检者进行健康宣教;通过向就检者讲述一些实际例子, 让体检职工了解健康的重要性和体检的必要性。现代医学证明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3]。不良的生活习惯与这类疾病的发生密切关系, 通过健康干预, 帮助人们纠正一些不良的生活行为习惯, 对这些疾病的预防发挥重要作用[4]。

个人的健康与家庭和集体密不可分, 家庭和集体对健康的重视程度又会直接影响到个人。因此不仅要重视个人健康知识和技能的提升, 加强家庭和集体等外部环境对健康的保护和支持也是十分重要的。健康教育是健康知识和健康实践的桥梁, 也是促进人群健康的行为。通过开展健康教育, 向每一位受检者宣传和普及健康知识, 树立对疾病的正确认识, 从而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树立良好的健康行为, 提高自身保健知识, 真正实现无病防病、有病早治的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铁路职工健康体检中的作用。方法:在体检工作的检前、检中、检后各阶段, 开展健康知识宣传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健康咨询以及诊断结果干预对策建议。结果:铁路职工对常见病防治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防病意识不断增强;健康体检参检率逐年提高。结论:实施健康教育, 宣传普及健康科学文化知识, 提高卫生保健知识, 真正做到无病防病、有病早治。

关键词:铁路职工,健康体检,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邱桂华, 吴君, 廖雪梅, 等.护理管理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08, 2 (1) :22-23.

[2]金琳珍, 徐东娥, 陈金兰.健康体检中心温馨服务实施体会[J].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 (9) :692-693.

[3]弓玉红.21世纪护理健康教育发展趋势[J].护理研究, 2004, 18 (8) :1422-1423.

上一篇:日照效果下一篇:物理教学与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