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图式范文

2024-08-07

问题图式范文(精选10篇)

问题图式 第1篇

在一年级第一学期的期末测试中, 有一道图式应用题的错误率比较高, 题目见下图。

一年级10个班该题错误人数统计表:

统计发现, 除了7班的一个学生用加法4+5=9列式外, 其余错误的学生都列式为9-4=5, 错误率达到23.6%。

为什么该题的错误那么一致, 且错误率又那么高呢?对此, 笔者从“教材、做错的学生、教师”三个方面入手进行了调查分析。

二、调查经过

(一) 对教材的调查

1. 调查形式

采用访谈及资料查阅的形式。

2. 调查内容

(1) 有关应用问题的分类及表征形式。

此试题属于半图半文式的表示部总关系的减法应用问题。

关于部总关系的应用问题, 有两种常规的表达方式, 一种是已知总数及拿去一部分, 求剩余的, 问题中带有“还有”“还剩”等典型的词语, 这类应用题 (下文简称此类型应用问题为“去掉模式”) 一般在一上教材中出现 (注:本文中提到的教材为2001年初审通过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教材, 下文简称“旧人教版”) , 如“教室里有10个同学, 走出去了6个, 还剩几个?”另一种是把总数分成两部分, 已知其中一部分, 求另一部分, 问题中不出现“还有”“还剩”等典型的词语, 这类应用题一般在一下教材中出现, 如“教室里有10个同学, 6个是男孩, 几个是女孩?”此试题属于去掉模式的变异形式。

(2) 教材出题统计。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中出现的减法应用问题均为全图或半图半文应用问题, 一共出现了29题, 其中只有1题可以理解为静态的过程, 即“一共有8只鸭子, 河里有3只, 岸上有几只?” (见图1) 其余的均可理解为动态的过程, 即在表达题意时很明显地可用上“跳走、拿去、摘了……”表示动态的词语, 都属于“已知总数和去掉的一部分, 求剩余的”“去掉模式”这一类型 (如图2、图3) 。

但类似于“已知总数和剩余的, 求去掉部分”这一类型的题在教材中的出现率为0%。在配套的作业本中, 这一类型的题的出现率也为0%。

(二) 对学生的访谈

1. 对学生进行再测试

因为典型错题是在第一学期期末测试中发现的, 对学生的访谈需在第二学期开学初完成, 中间相隔近30天。考虑到期间教师对期末试卷进行了讲评, 或学生受家长及他人辅导, 对了解学生当时解题时的真实想法有所影响, 因此, 在开学第一天, 笔者又对全年级的365名学生进行了一次针对性的测试, 试题如下:

测试结果:第2、3题的错误很不统一, 主要是算错或数错, 错误率分别为8.8%与3.6%。

第1、4题的错误率明显高于第2、3题, 而且错误较为统一。如第1题, 主要错误是列式为10-7=3, 该错误率达到25.5%。第4题, 主要错误是列式为9-5=4, 该错误率达到21.9%。

2. 对学生进行访谈

那么, 学生究竟是怎么思考的呢?笔者对期末测试与这次测试中第1、4题都错误的学生 (共36名) 进行了访谈, 考虑到学生的答卷会影响学生的回答, 教师出示的均为空白题。

访谈内容主要为图4至图7, 有的学生只回答1幅图, 有的学生根据需要回答2到4幅图。

教师提问以下几个问题: (1) 这一题怎么做? (2) 请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3) 问题是什么? (4) 为什么这样列式? (5) 可不可以列式为9-4=5?为什么?视学生回答情况, 教师可将问题的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

访谈过程如下:

(1) 是否自觉地先说图意。 (注:共访谈错误学生36名, 其中教师让2名学生直接先说图意, 因此不计入表内)

Ⅰ:表示解答时能主动地先说图意。

Ⅱ:表示解答时就直接列式。

(2) 题意表达情况统计。

A:表示题意表达完全正确。

B:表示题意表达基本正确, 但不流利、不完整。

C:表示题意表达错误。

D:表示不会表达题意。

(3) 对C类题意表达错误的学生进行再分类统计。

a:表示一开始理解为图1中的4只蝴蝶即飞走的只数或图2中的5个汉堡即吃了的个数。

b:表示其他。

c:表示没回答。

(4) 列式正误人数统计。

(5) 题意表达与列式是否正确的统计。

A1:题意表达正确列式正确的。

B1:题意表达正确列式错误的。

C1:题意表达错误列式正确的。

D1:题意表达错误列式错误的。E1:不会表达题意, 列式正确的。

(注:B1类的11名学生题意都理解正确, 但算式中的减数都表示为吃了的数或飞走的数;C1类的17名学生都把题意理解成“一共有9只蝴蝶, 飞走了4只, 还剩几只”或“一共有9个汉堡, 吃了5个还剩几个”)

(6) 对30名学生确定减数的原因进行统计。 (有6名学生访谈时没有涉及这个问题)

a1:表示减去的数为飞走的或吃了的。

b1:表示9-5或9-4都可以。

c1:表示说不清理由的。

d1:表示理由正确, 要减去已知的。

3. 访谈结果

(1) 只有44.1%的学生看到题后先主动表达题意, 总的来说, 学生主动表达题意的意识不够强。

(2) 有50%的学生在表达题意时习惯套用“去掉模式”, 即不区别图中的已知与未知部分, 统一表达成“已知总数与去掉部分, 求剩余部分”这样的格式。

(3) 有80%的学生认为不管“去掉部分”是否已知, 在列减法时, 减数必须表示“去掉部分”。

(三) 对教师的问卷调查

为了了解教师对该类应用问题的教学情况, 特对全校数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

1. 需教师回答的问题

(1) 关于下面的例题 (一年级上册) , 您将如何引导学生思考解答? (写出主要的思考步骤即可)

(2) 您还会出哪些相关的练习题? (至少出两题)

2. 答卷统计

(1) 从第1题的答卷情况看, 有25位教师都要求学生先看图, 说图意, 占96.2%。主要可分三种情况:

第一种, 教师提问:“14只是什么意思?在图中飞的2只是什么意思?要我们求什么?”共有9人, 占34.6%。

第二种, 教师引导:“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问题是什么?用三句话连起来说说图意 (即口头形成文字应用问题) 。”共有7人, 占26.9%。

第三种, 教师引导:“请用三句话说出这幅图的意思。”共有2人, 占7.7%。

第四种, 教师引导:“请用三句话说出这幅图的意思。题中哪两个是条件, 哪一个是问题?”共有7人, 占28%。

(2) 从第2题的调查情况看, 有24名教师编的都是求“已知总数和去掉部分, 求剩余部分”或“已知总数与一部分, 求另一部分”的题, 只有2名教师编出了“已知总数和剩余部分, 求去掉的”习题, 仅占7.7%。

3. 调查结果

(1) 对于新教材的教学, 教师往往由于缺少主流的教学方法的引导, 各自为战, 结果参差不齐, 对于什么该教、教到何种程度, 大家认识不一。

(2) 整个教学设计缺少检验的环节。调查发现, 多数教师都存在着这样一种陈旧的观念:一年级解决问题不用写“答”, 到二年级了, 才要求学生在算式的得数后写上单位名称, 才要求学生在计算后写上答案, 如“答:吃了4个”。这样的认识是因为教师把写答看成了一种形式, 并没有理解这种做法的真正意义。他们可能不知道在一年级不要求写“答”, 是因为学生的书写能力达不到, 而非不用检查。

(3) 通过编习题可以发现, 教师改编教材的能力较弱。因此, 在调查中一些一年级的教师常常埋怨此题超出了教学范围, 也就不足为怪了。

三、归因分析

综合以上教材、学生、教师三方面的调查, 笔者认为, 该题的主要错因是学生的思维受到了“去掉模式”的影响, 教材编的题是“去掉模式”的, 教师出的练习是“去掉模式”的, 而学生的思维也是“去掉模式”的。众所周知, 一年级学生的学习主要依赖于生活经验, 该经验就是只有“去掉”、才有“剩下”, 这是存在于他们脑海中的事情发生的经过, 在他们上幼儿园甚至更早, 大人就利用这个经验向他们渗透了减法的第一个意义。而此年龄段的学生的思维是以顺向思维为主的, 在他们的记忆中, “总数-去掉的=剩余的”的数量关系是如此熟悉, 以至于对它绝对信任。

四、干预策略

(一) 确定教学方法, 帮助学生掌握问题解决的方法建模

对于如何引导学生看图、说图、理解题意, 教师可是“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缺少了主流的教学方法, 这给学生的解题方法的建模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而人教版教材 (2012年版) 对问题解决这一类知识提出了比较规范的要求。如图8, 在步骤方面, 通过“你知道了什么”“怎样解答”“解答正确吗”加以引导;在图意表达上, 教材用类似“左边□只, 右边□只, 一共有几只”等语句填空的形式来帮助学生形成“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的规范的基本表达形式;在方法上, 用类似“求一共有几只, 要把两部分合起来, 怎样计算”的语言加以提示。使学生对集合圈的图式有个整体的感知, 将两部分合起来是加法的运算意义, 告之学生基本的数量关系。教材这样对解决问题的步骤、图意表达及方法有了较明确的提示, 使教师教有所依、学生学有所依。

(二) 借助情境, 促进学生自主建构问题模型

从对学生访谈得到的数据中可以看到:由于学生的思维尚处在“前运算阶段”, 对于问题情境有特别的敏感性与依存性, 所以展示合适的且丰富的问题情境, 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解决。但同时发现, 仅是通过对具体情境的感知, 不利于学生对问题数量关系的识别, 需要通过教学进行对比分析, 才能帮助学生认清问题的实质。这从更深层次上看, 教师在提供问题情境、帮助学生理解问题本质的同时, 更应帮助学生摒弃具体描述 (如那个量是指“剩下的”之类) , 从更一般意思上理解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即促进学生自主建构问题模型。

(三) 增强学生主动反思的能力

在对教师的调查中, 笔者发现, 教师在解题步骤设计中缺少检验的环节。有些学生会看图, 会表达图意, 会列式, 但却无法做到图—文—式之间的一一对应。对此, 笔者认为, 可以用口答进行弥补。刚开始, 笔者是用师生分角色方法进行互答。在列式解答后, 笔者问:吃了几个?生答:吃了4个。然后让学生检查算式中的4是否为得数, 以增强图—文—式之间的联系。如果这是笔者的一点不成熟的做法, 那么庆幸的是人教版教材 (2012年版) 在解题步骤的最后一步中有了更明确的提示:我的答案正确吗?这个提示对教师来说, 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检验习惯, 更是唤起学生对整个思考过程的回忆, 包括“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在这些解题的过程中, 最大的困难是什么?错了后, 我是如何改正的?为什么这么改?……”看似简单的一句话, 却能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四) 增强教师改编教材的能力

笔者认为, 改编教材应遵循为同一教学目标服务的原则, 不能随意拔高教学目标。编制不同的练习题, 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思维灵活性为目的的。通过调查可以发现, 学生之所以严重受“去掉模式”的影响, 是因为这类题“换汤不换药”, 重复、机械的练习过多而导致的。通过翻阅2012年版第一册教材, 对于类似图9的应用问题较旧教材有了增加, 但笔者很遗憾地发现, 类似于图10的应用问题, 教材中还是没有出现, 因此, 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灵活地进行补充, 做到一题多改, 多练不如精练, 以增强习题间的变异性与对比性。

很高兴地看到, 在调查问卷中, 有一位教师直接在例题上改变问题, 把问号移到别的地方, 进行了对比练习, 如图11。

基于问题解决的图式建构型阅读 第2篇

回到文本,仔细再阅读,用心再品味,思考学生为何会有如此阅读初感受。进一步了解学情,发现《斑纹》这篇文章,由于作者个性化的笔触和思考使得学生阅读确实有一定的理解上的障碍,正如刘祥在《每一道斑纹,都有存在的理由》中所说:“这位特立独行的女作家,总是在我们意想不到的地方,用意想不到的表述方式,表达我们意想不到的意义与价值。”依据文本体式,收集《斑纹》教案,大部分教师是把它上成了散文课。再找来《斑纹》全文阅读,深深地感受到“周晓枫的写作承续了散文的人文传统,将沉静、深微的生命体验融于广博的知识背景,在自然、文化和人生之间,发现复杂的、常常是富于智慧的意义联系”(来自“馮牧文学奖”授奖辞),文章文体精致繁复,别出心裁,语言丰赡华美且奇妙,充分展示书面语言的考究、绵密和纯粹。笔者意识到这是一篇值得带领学生仔细咀嚼玩味的好文章。后来在整理学生的问题时,笔者打算尝试用问题解决的学习方法,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从宏观思路的把握和微观文本分析两个方面,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引导学生解读文字背后的哲思,构建阅读心理图式。

所谓问题解决,顾名思义,就是发现问题的答案和结论。这一概念,来自心理学对人脑的认知过程和思维策略的研究,它包含了在当下情境中要解决的特定问题、要实现的目标、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策略以及积极的心理意向。在学校教育领域,问题解决已经成为教与学的一种重要方法而被用来促进学生的认知策略、思维方法和创造力等方面的发展。而图式是一种关于知识的认知模式,既包含一般所谓反映知识的认知结构,也包含着更为抽象的认知策略,具有整体性,同时也可发展。面对《斑纹》这种文体融合的新散文或者说是科学小品文,学生在问题解决的学习中,可以透过对斑纹客观介绍的文字,解读出作者对斑纹生理、自然生存、宇宙生命的观照和叩问,完成对世界图式的建构。

一、生理图式:文章题为“斑纹”,到底什么是斑纹?

这个问题来自学生,紧扣文题发问,足以看出学生对斑纹有一个具象的心理诉求——探究出斑纹的生理图式,这可以作为教学的起点。根据图式理论,阅读积累的过程就是读者不断从头脑中提取相关题材语感图式、认知图式(相关题材内容)和心理图式,积极思维、筛选、整合创造的过程。学生筛选信息,很快就能找出43 种斑纹,认识到斑纹遍布了整个世界,斑纹无处不在。细心的同学还发现了作者对斑纹排列呈现的规律作了一定的阐述:“斑纹起源于对一种简单图案的特别嗜好:或直或曲的线条,大小不一的色块,或者,就是一个普通的圆点,不断地复制构成惊人的繁复效果。重复,使图案与图案之间超越了和的累加,而演变为乘法的关系。”我们知道,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于是,为了更好地对斑纹有形象上的认识,笔者用PPT 展示各种具象的斑纹,渐渐地学生对斑纹的生理图像有了惊奇的认知:丰富的物种,神奇的自然。

节选组合后的《斑纹》以斑纹为线索,第一部分主要是写了蛇的斑纹,并介绍蛇的一些生活习性和与蛇有关的一些文化。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具体的生理图式,笔者以说明性文字对原文进行抽取改动,形成以下文字:

蛇有着密布全身的鳞片,组成斑斓的图案,身体柔软而且富有弹性,它的嘴几乎可以触到自己体表的任意部分,它可以枕着自己的躯体睡觉。蛇类终身生长,响尾蛇每次蜕皮时因最后一个鳞片都不能脱落而加在末端,鳞环叠合在一起,常常在发出攻击的时候,振动起来,发出响声,有经验的野外旅行者对他高度警觉。蛇的毒牙是空心的,毒液传送到齿尖,可以让一个大动物几分钟之内昏迷。如果有人不小心打扰了它,就要付出余生残疾甚至生命的代价。

改动的说明性文字尽量呈现蛇的斑纹原貌,然后让学生比较与原文的表达内涵上的差别。学生很快也能够把删去的使用修辞的语句找出来。其实,在周晓枫的华美文字里,读到的不是蛇的“用心险恶”,而是蛇的“美”。“美”是邪恶的,“邪恶”可以成就另类的美。作者在后文写道,“曼妙的文身在美女的背部,加强了她的妖娆和蛊惑”,“腹部的妊娠纹丑陋不堪却象征着孕育和新生”,美与丑有时总是纠结在一起,难以剥离,“就好比最鲜的肉质河豚”。在学习了斑纹生理图式的形成之后,学生慢慢明白了作者还对许多动物的习性、生物界的一些自然规律所做的说明的真正意图——探寻和建构充盈、完整的意义世界,从而顺理成章地得出作者所认为的“斑纹”的含义:既是具体的,也是抽象的,既指动物皮毛的形与色,又指人类内心的精神生活、情感的记忆等一切存在。

二、生存图式:文章重在写“斑纹”,为什么一开始要花大量的笔墨来写蛇的其他内容?

在这一问题的指引下,学生很快就在文中找到这么一句话:动物的斑纹对其生活习性和生存状态有着暗示作用。如何理解这句话?作者说:任何生命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理由。蛇,无论它给我们人类带来了多少恐惧、多少死亡,它的习性,都不会因为人类的喜好与憎恶而改变。作者客观审视蛇,它没有四肢,没有声带,没有听力,也没有良好的视力,像个残疾人,它看起来多么卑微可怜,它的生存将是多么的艰难无助。人们憎恶厌弃它,但它却凭借着斑纹还有毒牙、毒液在大自然中顽强地生存着,蛇因为有了自己的生存法宝,而拥有了存在的价值和理由。作为生命,它有它的生存法则,有它适应这个世界的技能。

作者的体验与思考,把学生带入更广阔的、更值得关注当下的、更具有生存疑难的世界:“但愿我能获得能量和勇气,越过自恋、唯美和抒情的重重障碍,迫近生存真相。”那么,学生如何体验这种沉静、深微的生存空间呢?接着所做的只有披文入理,循着作者“纹”路,看看在《斑纹》这篇文章“唯美”的华衣下面,有着怎样的“生存真相”。课文的第二部分由蛇到蟒皮,进而引出蓑鮋、鲑鱼、螺蛳、瓢虫、鹰隼、长颈鹿、斑马、虎、豹、梅花鹿、奶牛、蜂等其他具备斑纹的各类动物,描写了它们身上异彩纷呈的斑纹,折射出了自然万物的生存状态:蛇,依靠鳞片组成斑斓的图案,在草丛潜行隐藏;螺壳,用富于变化的花纹,潜藏于淤泥之中;瓢虫则靠身上的圆点,栖息于叶间枝头。至于鹰隼翅翼上深浅交替的羽色、长颈鹿砖石模样的斑块、斑马的黑条和白道、老虎生动的皮毛、豹子让人晕眩的圆斑,所有的这些都显示着这些动物在与自然一同发展中所保留的生命存在形式——斑纹以及生存技巧,彰显出生命体在自然这个冷酷、残忍的主宰者面前所呈现出的全部智慧和力量。

自然界的各种生物,无不以这样或那样的斑纹存在于世界上,并以此区别于其他的生物。群居的鹿和孤独的虎,表现了自然界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昆虫世界的“拟态本领”,一种为生存而生的仿制的斑纹,在善恶的较量中,斑纹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尽管斑马与老虎有着相近的斑纹,但是一个是为了更好的隐藏自己,以使生命得以逃脱对手的杀戮;一个却是为了有更多机会接近猎物,以获取对方。在这一对天敌身上,斑纹俨然是扮演双重角色。在自然的家园中,斑纹成了逃亡者的避开天敌视线的隐形衣,成了捕食者提高命中率的有效手段。有限的谋略被不同的生命个体所利用,生命的个体所表现出来的生存技巧,在看似平常的斑纹里,却让人们感受到如此的曼妙。同时也印证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这就是自然界所有生物所绘制的生存图式——斑纹提醒每个生命体必须面对自然法则。

三、生命图式:斑纹无处不在,作者为什么要反复这样说?

弄清楚这个问题,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作者由自然的斑纹,写到人类的斑纹,由具体的斑纹写到抽象的斑纹,揭示了生命的又一神奇之处:正像有形的斑纹被不同的生命个体选择一样,不同的生命感受给不同的生命个体留下了不同的情感记忆。“斑纹无处不在,将两极秘密地衔接,像族徽,凝聚着世袭的生和死,荣与辱。”作者以一个局外人的眼光,冷静地描述着这一切,用我们无可辩驳的事实,展示着与斑纹同在的生命,让斑纹本身去诉说生命的意义所在:利用近似斑纹的不同动物,无论是逃跑的还是狩猎的,他们都为一个目的——生存,在这个前提下双方演绎着千百年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大地春天由犁铧激起的斑纹,在秋天化着丰收庄稼所呈现的色彩盛宴;春夏如彩带似的河流,冬日河流结冰;“主干和支系组成丰富的叶脉,覆盖在如一片深厚落叶的大地上。然后是等待……春天的斑纹将再次呈现,象征秩序,以及新的循环。”自然就是这样,以自己的色彩斑斓的纹理,向世人昭示生命存在的意义。

为了进一步说明生命图式存在的意义,作者还不惜动用了两组反差极大的意象:美女的曼妙文身和病变的疱疹,母亲的妊娠纹和遇害者身上的恐怖条痕。作者告诉我们,斑纹并不都是美丽的,斑纹也并不都代表完整,就和我们记忆中的斑纹一样,也有爱与悔恨。斑纹作为生命图式的存在,凸显着生命的存在技巧。在这些冷静地对斑纹的人文性的描述中,所有的一切,我们又是通过周晓枫的文字获得一种前所未有的理性感知。周晓枫在建构的充盈、完整的斑纹意义世界里,把先验的、主观的、外加的理性和价值规范搁置起来,在“斑纹”意象中融入了许多人类的愿望、理想、想象与审美意识,穿插了许多人类文化長河中的神话、故事、传说。这是为了传达作者对神奇造化的感叹,以及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这其中饱含着对宇宙生命的敬畏与热爱的温情。

“强调个人发现、个人见地”的周晓枫用敏锐的目光发现了斑纹,用深邃的思想解读了斑纹,让我们在美丽缤纷的斑纹中看到了生命的存在,惊叹于生命的技巧,领悟了生命的内蕴。而且她还在其作品《它们》中开宗明义:“在上帝眼里,人绝不是他惟一的子民。因为禀赋智慧,在自然的家园中,人近乎长子的角色,担当着某种家族主脉的承递,及抚饲幼小的责任。那所有盛纳着生命的,都是人类血缘意义的亲人。”在神的眼里,人类不过是一些斑点,不是征服者,不是不择手段的自利者,而是大自然的分享者,以及一个大家庭中的一切责任的承担者。显然,这是一种理想状态,一种令人向往的、万物平等的、深含着正义价值的宗教图腾。在《斑纹》中周晓枫没有直接、直白和鲁莽地说出自己复杂的内心感受,她只是想用某种赞颂美好事物的方式,唤醒人们冷漠麻木的、无梦境的睡眠。这可以看出作者在《斑纹》中所作的努力和面临的难度。因为斑纹——自然生物身上所呈现的色彩与图案,人们往往于自然的万象中无视其存在。这也证明了斑纹昭示着生命图式的存在意义,让我们明白两个道理:每一道斑纹,都是生命存在的需要;人作为生命,与自然界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人是自然中的一份子,人应当尊重自然法则。

这些问题解决了,本文的精彩和独特以及那些难懂的语句,也自然会给学生豁然开朗的感觉,从而真正走进作者充满温情的内心世界,激发学生对真实世界中的问题的探究,驱使他们进行深入思考,在问题解决的学习情境中建构新的世界图式。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图式理论的高中作文教学序列研究”的成果之一,编号为B-b/2013/02/197】

参考文献

①马刚:《悲剧世界的智性超越——解读《斑纹》中的世界图式》,《中学语文教学》,2013年第5期。

②戚光宇:《“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概念、思路和操作方法》,《江苏教育》,2013年第34期。

③范芝芝:《用好“导学案”,上出高效课——〈斑纹〉两次教学设计及反思》,《语文教学通讯》,2013年A版第3期。

④贺克春:《基于问题解决的图式建构型写作——〈香菱学诗〉对作文教学的启示》,《江苏教育》,2015年第5期。

问题图式 第3篇

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关规范、标准等经新一轮修编发生了较大变化。铁路勘察设计水平不断进步,航测制图、GPS测量、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先进技术逐渐普及,作业方式也随之更新。原有图式难以适应形势,对项目勘察设计工期和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对《图式》进行修编已十分必要和紧迫。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适时地以“经规标准函[2005]10号”要求加快开展该标准图修编工作,并确定由笔者所属设计院承担此项任务。

1 编制目标与原则

本次修编主要应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即符合相关规范、标准等强制性规定更新后的有关要求;适应铁路勘察设计作业方式和技术手段的更新;满足新出现建设项目类型的勘察设计需要。以期修编完成后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并能适应较长时期的目标,满足项目勘察设计及建设实施的需要。

据此,制定修编的原则为:在原《铁路线路图式》(通用图“壹线[85]0006”)的基础上,遵照现行有关规定,兼顾各设计单位的传统作业方法,按满足各类铁路建设项目各研究、设计阶段的制图要求进行修改和补充,力求全面达到标准化。充分考虑近年新出现的建设项目类型(如新建客运专线铁路、改建双线铁路等)和新的勘测、设计手段(如GPS定位、计算机成图等)的影响,并针对其特点补充有关图式和相关说明。

2 总体策划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2.1 相关规范、标准的选择

根据《图式》的内容和作用,其编制所依据的规范、标准主要有《铁路基本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和设计文件编制办法》 (以下简称“《文件编制办法》”) 、《铁路线路设计规范》、《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有关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路工程制图标准》、《铁路工程制图图形符号标准》、《铁路工程CAD技术规范》等。由于线路专业图纸中包括了大量国土测绘资料,故同时执行国家保密局、国家测绘局关于测绘工作中保密的有关规定。

上述规范、标准中有些正处于新一轮修编过程中,特别是对本图式总体结构影响最大的《文件编制办法》(铁建设[1999]99号文发布),其修编改动量较大且预期完成时间晚于本《图式》,而本次《图式》修编必须考虑其有关要求的变化。进行修编实时跟踪,保证新版《文件编制办法》颁布后《图式》的适用性。

对于其他处于修编过程中的相关规范,如《铁路线路设计规范》等,也采取了类似的措施,力求使《图式》修编后满足其要求。

2.2 图幅形式的确定

旧版《图式》编制时期,铁路勘察设计手段较落后,以手工描图为主要作业方式。随着航测和计算机成图技术的广泛应用,采用类似于公路平、纵断面的单张成册图形式对工作效率已影响不大。另外,航测地形底图制图标准规定地形点、地物标注均字头朝北,如仍按原规定,则修改工作量会很大。

《图式》编制过程中,完成了单张成册形式的样图,并就此征询了设计、审查、建设、施工、运营单位等多方意见,进行综合分析。考虑对线路专业图纸综合性、整体性、连续性方面的要求,成卷图在设计、审查、施工等各环节均具有更好的实用性,故新版《图式》予以沿用,但为减少图纸修改工作量,不再要求地形点等标注字头朝上。兼顾勘察设计作业方式变化和图纸功能的需要,合理确定图幅形式,不仅适应了技术进步的需求,同时在保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了工作量。

2.3 包含内容的编排

《图式》编排的内容主要依据《文件编制办法》中对线路专业勘察设计内容的要求确定。旧版《图式》遵照“(82)铁基字1394号部令”发布的《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编制规定》(简称“1394号文”)有关要求,编制的内容包括了新建铁路(单线、双线、预留第二线)、改建铁路(单线、增建第二线)及独立枢纽(新建、改建)等类型项目各阶段(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线路专业设计图样。

本次修编须遵循“铁建设[1999]99号”发布的《文件编制办法》,且应满足其修编后增加和变化的有关要求。

由于相关要求变化较大,新版《图式》内容进行了重新编排,以“满足要求、适应变化、方便使用”为原则,对旧版中合理的部分给予修编;不适用的部分予以淘汰;不足部分进行补充完善;对绘制内容和要求基本一致或差别很小的图纸类型进行适当合并。

3 图纸编绘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3.1 彩图的应用

与黑白图纸相比,彩图具有表现力强、内容全面、对比清晰、视觉美观等优势。顺应技术手段的提高,本次修编在不抛弃黑白图的前提下,提倡地理位置图、线路平纵断面缩图和示意图、线路方案平面图等采用彩图形式,出于必要性和成本的考虑,对于线路平面图、纵断面图则仍维持原则上采用黑白图。

3.2 图纸方向与里程增加方向的选择

旧版《图式》仅规定线路平、纵断面缩图宜将北、西或东方向朝上,对成卷的线路平面图、线路方案平面图、纵断面图等则未作统一规定,本次修编应予完善。

就此问题征求意见综合考虑适用性与可操作性,从最大限度方便使用考虑,本次修编明确规定,所有图纸按以下原则确定图纸方向和里程增加方向:一般根据起、终点间平面地理走向,以图纸上方朝向北、西为基准,确定里程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增加;同一项目各类图纸里程增加方向应一致。

3.3 线路要素标注的有关规定

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普及,各设计单位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自行开发或引进使用了不同的辅助设计与成图软件,受限水平和条件,各软件完成的图纸中不同程度的存在不规范现象,影响图纸使用。这与旧版《图式》没有对此做出明确说明有一定关系。

本次修编对此进行了相应改进。内容编排方面,单独列出对里程、断链、曲线、各类工点等标注方式的总体性规定条款;各类图样编制方面,明确列出该类图纸应标注的内容和精度规定条款;具体条款制定方面,从促进新技术应用的角度出发,对有关规范、标准中不适用和不足部分进行了适当调整、补充,并兼顾图面协调美观。由此,既能适应计算机成图的需要,也照顾到条件不成熟时采用传统描图作业方式的需要,同时易于学习和掌握。

3.4 纵断面图设计高程标注的问题

旧版《图式》中纵断面图设计高程的标注和示坡线的绘制,采用既有线以轨面高程为主、新建线路以路肩高程为主的方式,根据设计阶段标注精度取至分米或厘米。这与当时路基工程一般占线路长度比例较大且路基设计以人工作业为主有一定关系,提供路肩设计高程可大量减少手工计算量。

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普及,路基专业设计自动化程度大幅提高,直接提供路肩设计高程不再重要。而其他各专业涉及高程的设计内容中,以轨面或轨底高程为基准的却越来越多。

就此进行了调研和意见征询,普遍认为设计高程标注和示坡线绘制以轨面高程为基准,更能适应当前铁路(特别是客运专线)桥、隧工程比例增加的工程特点、以轨面为基准的设计内容更多的具体情况和基于当前技术手段的勘察设计作业方式。同时也提出,轨面与路肩存在约1m的高差,如以轨面高程为基准,在判断新建铁路填、挖高度时容易产生错觉,带来一定不便。

综合考虑创新性与延续性,新版《图式》修编采用了如下的折中方案:新建客运专线、城际铁路统一以轨面高程为基准并标注至毫米,其他类型项目仍维持原有规定。既保证了对新项目类型的适用性,又避免了变化过大引起干扰。

4 结束语

《铁路线路图式》是保证铁路勘察设计与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标准。编制工作需综合考虑对技术要求更新、勘察设计手段进步、作业方式变革等多种因素的适应性,在认真研究、细致调查、深入分析、精心策划的基础上,一丝不苟的编绘完成。

本次修编于2006年完成,《图式》由通用图升级为标准图,包含图样由38幅增至48幅,较好的满足了各类铁路项目各阶段线路专业设计出图的需要,完全适应新的勘察设计手段和作业方式。在新版《文件编制办法》以“铁建设[2007]152号文”颁布后,仍保持了高度的适用性,达到了修编目标。

摘要:阐述新版《铁路线路图式》 (壹线[05]0006) 标准图编制的必要性和编制目标, 介绍修编过程中若干问题的解决及修编达到的效果。

关键词:铁路线路,图式,编制目标

参考文献

[1]孟满仓.兰渝铁路泥石流成因分析和工程防治措施[J].甘肃科技纵横, 2009, 38 (01) .

[2]胡鑫.兰渝铁路渭源车站滑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J].甘肃科技纵横, 2009, 38 (01) .

图式语言的对话 第4篇

作为时代因素影响下的一员,我的艺术观念的生成大约在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出生在60年代的我们,短暂的经历却赶上诸多社会与文化变迁:在“文革”动荡的社会环境中接受初等教育;大学期间赶上新潮美术迭起、艺术观念更新的文化焦灼期——精神领域受到来自西方的哲学、心理学、文化学的冲击;从学院走向社会时,又适逢一个新的文化转折期。这种特殊的经历与社会剧变叠加在一起,直觉引导自己的艺术视角对准当下现实与自我,重新审视自己确切的位置。与此同时,伴随社会科技进步,工业化、都市化、商品化成为时代特征,社会学意义上的“大众社会”正式形成,出现了一个以都市大众为文化艺术主体的形态,引发了对往昔的文化记忆与流行的商业文化的反省和深思。以入微的观察态度切入社会,用对比、批判、调侃、戏谑的方式去审视现实,从文化与精神领域的各个方向去品味和表现身边的人和事,以讽喻性的笔调述说都市的寓言、世风的批判。

从艺术观念及文化特征上讲,艺术家对社会变迁的敏感使其作品具有一种体验的深度,当我们将个人经历的印记融解到对社会、对人生的关注之中时,便显出其独特的视角。因此,这种艺术状态是非常“个人化”的。

在今天,技术媒介的丰富多样,不同画种之间的技术、媒介材料的互通,促使绘画的形式语言的改进与多样成为必然。重要的是根据艺术家自己真实的需要,选择媒介、语言、主题,以充分表达画者的观念和心态。探寻绘画语言的代表性、塑造形象符号的独特性是绘画者所关注的。

我的作品分为三种材质媒介形式:生宣纸上工笔形式的作品:照片上的丙烯绘画作品:布面丙烯、混合材料作品。工笔形式语言在生宣纸上、照片上、亚麻布上均能体现。

作品中许多诗意与画意的思考是由生活引发的——京剧与摇滚乐,朋克、嬉皮与民间艺术,闭塞的乡村与喧闹繁华的都市,高耸的摩天楼与老胡同,电脑、时尚与民族传统文化……我是在纸上导演了一幕幕舞台剧,讲述了一个个时尚的当代众生故事。曾经在京剧界结识了一些朋友,常去演出的后台拍照,帘子一挑,“守旧”放下,前台欣赏的是戏,后台看到的是景儿:生旦净末丑,垂名青史的古人们做着与你我同样的事情——红脸的关公吃着油条,白脸的曹操抽着香烟,千娇百媚的贵妃喝着可乐,楚楚动人的虞姬嚼着汉堡包……置身他们中间,我有种时空错位的感觉,男扮女装的旦角儿款款走来,举手投足间那惊人的美艳令人不禁怦然心动,传统的奢华与现代场景的交融,拉近了古代与现代、历史与今天、东方与西方文化的时空距离。谁说这古老的剧种与现代社会难以合拍,换个角度看,不是颇具“后现代”式的幽默吗7正是从中受到启发,让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语言天空。

2004年与法国时尚摄影师Yann Romain合作,开始了我“照片上的绘画”的工作,即在布面精细喷绘照片上进行绘画。与Yann合作的宗旨是一个西方人的眼睛里看到的摄影世界与一个东方人的脑中的绘画思维相遇,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生存背景、文化环境因素,所造就的碰撞与相遇,有着现实与荒诞的意味。

2007年美国圣地亚哥大火灾,2008年“5·12”四川地震,我都曾到过现场。这些人类不可控制的灾害残像给我强大的震撼,感觉它预示了一种社会与文化被自然破坏的残像氛围。当站在一幢幢火灾废墟旁,残像中依稀捕捉到那旧日的辉煌与鼎盛的文化胜景及温暖的市井生活。关注灾难及背后所产生与呈现的内涵,由此产生了《废墟神话》这一系列作品的想法。

作品《废墟神话》系列之一是在美国圣地亚哥火灾的背景下,画面显现一种神秘的神谕气氛:飘渺的中国天神:带防毒面具的惊恐的面孔:死神(骷髅)戏谑的手势与朋克的发型,暗示着死而无畏的摇滚精神:一个孕育着新生命的母亲的放声狂歌,是生命的呐喊与命运相抗的勇者之歌。《废墟神话》系列之二在带有暗示意味的一种文化和社会废墟中显现的残像的背景下,显现或描绘着背后两种文化与社会境况的比较,一些带有寓意的形象——戏剧装束的女人搂着从废墟中冒出的骷髅,是对传统艺术与文化的暗示;像动物一样叼着孩子的年轻母亲,影射了社会与人们的心象,是对家庭与教育的忧虑;远处神通广大的孙行者无奈地看着这一切;画意通过摇滚青年愤怒的指引传达出来。借助京剧与西方艺术的一些符号形象,体现生与死、昨日与今天、传统与当代的交错,从人文生活多种意义与层面上延续文化比较这一主题。

图式理论及其运用 第5篇

1.什么是图式理论

图式(Schema)最早见于哲学家康德(Kant 1871)的著作。德国心理学家巴特莱特(Bartlet)在1932年提出,所谓“图式”是指每个人过去所获得的知识在大脑中储存的方式, 是大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或积极组织, 是储存在学习者记忆中的信息对新信息起作用的过程及怎样把这些新信息融入学习者知识库中的过程。20世纪70年代美国人工智能专家鲁梅哈特(D.ERumelhart)把图式概念发展为图式理论 [1],即阅读理解产生于文字及文字含义与读者的背景知识的有机结合。

2.图式理论阅读理论的分类

根据图式阅读理论, 读者的阅读能力主要由三种图式决定:语言图式(linguistic schemata)、内容图式(content schemata)和修辞图式 (rhetorical schemata)。

语言图式 指的是读 者先前的 语言知识 (王初明 ,1991:68),即关于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知识。这是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中比较注重的一种知识。 因为没有相应的语言图式,就不能识别文章中的字、词、句,所以就谈不上对文章的理解。

内容图式指的是文章的内容范畴,是文章的主题,因此内容图式又被称为主题图式(王初明,1991:103)。根据文章的内容或主题,读者就能猜测出文章的大致内容。尤其对于英语文章,这样一种直线形的篇章结构而言,英语阅读理解篇章大多存在紧密的逻辑关系, 所以文章主题和段落主旨句往往突出易见。所以在日常英语阅读课堂上,除了要激活学生的语言图式外,还要利用各种训练方法激活学生的内容图式,以从整体上把握文章。

修辞图式指的是有关各类文章篇章结构的知识(王初明,1991:72)。不同体裁的文章在篇章布局上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如记叙文主要把握who,what,when,where,why等要素;说明文则主要在于分析文章的写作顺序, 议论文则主要是把握作者观点和观点背后的依据。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把各类体裁文章的结构知识夯实,那么学生则可以举一反三地学习。

二、阅读模式

1.“自下而上 ”的模式

20世纪60年代 ,高夫 (Goudgh)提出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the bottom-up model)。他认为阅读是一个解码 (decording)的过程,即读者从最小的单位:字母和单词(从底层或下层)识别开始,逐步弄懂(在顶层或上层)较大的语言单位:短语、分句、句子和语篇的意义。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阅读模式是以语言图式为基础的。然而,它低估了阅读者的主动作用,忽视了篇章的整体性。

2.“自 上而下 ”的模式

20世纪70年代 ,哥得曼 (Goodman)提出自上而下模式 (thup-bottom model),即心理学阅读模式 ,把阅读描绘成为“一个心理的猜测游戏”。按照这个模式,阅读者并不是逐字逐句地理解,而是结合自己的合理猜测,在文章中找出相关的信息,以验证自己的预测。然而,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学生容易滥用预测能力,将自己的主观想法强加到文章理解中,以至于对主旨把握出现偏差。

3.“交互 ”阅读模式

Rumelmart吸取了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 ,提出了“相互作用模式”。他认为阅读过程实际上是一种语言知识 ,包括词汇、句法和语义等知识的复杂的“相互作用”过程,是“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模式相互作用的结果,既注重单词句法,又注重背景知识(刘润清,1996:58)。这种阅读模式正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追求的。

三、实例分析

根据以上对于图式理论的描述, 结合自己的一个教学案例,我将尝试用图式理论分析本堂课。

1.案 例

时间:2014.10.28;课程内容:Earthquake;对象:高一学生。和往常一样,此单元课前预习,学生要做好新单词的音标、中文注释工作,并完成学习报上相关的预习练习,主要为课文改写及单词用法填空。不同的是,此次预习,学生要通过各种途径寻找地震发生前兆、地震来时自我保护措施及震后重建的建议。

课堂尝试性地以一则关于海啸的新闻作为导入, 让学生听出其中提到的所有灾难名称, 从而引导出与灾难相关的词汇,这激活了学生的语言图式和内容图式。接下来学生对地震时自我保护及震前预兆的讨论则是内容图式的进一步激活根据上面提到的图式理论, 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对相关背景知识的理解。在有了相关背景知识做铺垫的基础上,我便开始引导学生对文章的篇章结构进行思考。根据英语篇章直线型的描述方式, 我要求学生仅对文章的首段及每段的段首句进行略读,抓住其中关键词汇,然后尝试性地概括段落大意及文章主旨大意。因为前面数单元的略读训练学生已经能够很快运用略读的方式找到文章的主旨句和段落大意句。也就是说,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对说明文的修饰图式已经有所认识并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很快得到激活。这种略读掌握主旨大意的方法对高中阶段常见的说明介绍性的文章及评论观点性的文章特别管用。在学生掌握主旨和篇章后,我再次回归文章中的语言,即词汇、句法。本课主要出现的词汇为地震描述的词汇如:in ruins,injure,damage,destroy,crack,fall down及数据的 表达方式 如 :1/3,75% ,tens othousands of等。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并运用这些词汇 ,我没有利用传统的讲演方式, 而是分别通过图片方式和类比的方式让学生自我总结,自我运用。最后,课堂以学生讨论灾后重建结束。学生各抒己见,这便是阅读的第三层:评价性理解。同时希望对学生的爱心和共建家园的责任心有所引领。

2.课 后反思

用图式理论分析这堂阅读课, 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继续保持并推广。

第一,本堂课较好地交互使用“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和“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预习时 , 标注生词在一定程度解决了学生的语言难题,基本保证学生课堂阅读的顺畅。所以,在课堂阅读时,学生可以更关注文章的整体结构,也就是内容或主旨。在掌握主旨后,对于重要词汇的运用,此堂课又进行了巩固。

第二,本堂课对学生的三种图式均有所激活:导入部分的语言激活和内容激活,让学生进行大胆的预测。读前活动的内容激活及略读时的修辞激活使学生结合已有的旧知识以帮助理解和把握本文的篇章结构和内容主旨。

当然,这堂课到这还未结束。为了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这篇文章,我认为如果课时允许可以让学生思考如下问题:作者为何写这篇文章? 从这篇文章,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作为一个地震亲历者,你还可以用哪些方法描述地震? 等等。只有评判性地思考这些问题,文章的阅读才能得到升华,学生以后的阅读才能更有深度。

五、结语

先秦山水图式艺术探究 第6篇

《历代名画记》中, 张彦远说他当时仅能见到魏晋以来的山水画名迹, 因而在此之前的山水画的发展迹象由于当时社会环境的限定无从展现。从目前的美术考古实物中得知, 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山水画的图式及一些符号化的表现。时间上推论最早的山水图式为大汶口文化中的一尊灰陶。1969年发掘于山东莒县凌阳河遗址, 灰陶上的纹饰为, 此后1979年出土了相似的图式。于省吾先生和唐兰先生一致认为此为中国最古老的图形文字, 此图形解释为上面的图形代表太阳, 中间的代表火苗, 下面的五个尖峰象征群山。但是从美术学视角出发的美术学家认为此图形应为日、月、山, 代表中国早期的山水图式, 是远古先民对自然界存在的永恒物象的表现。徐英槐在其《中国山水画史略》一书中将此图形认定为新石器时代已存在山水画的实物考证, 并将中间的图案理解为云的表现而非月的图像。由此而知此图案不管从文字角度还是美术史的角度出发, 都为我们带来生动、可靠的史实资料。远古先民将日、月、山刻于陶器之上, 这三者实乃远古先民每日必见的不变动的灵性之物, 这里的不变动是相对于花草树木等有凋零和盛开之变化。因为日、月每日必出, 山百年屹立不动, 因此把这三者恒久不变之物认定为可庇佑、可依靠的神灵。此外在彩陶的文化中, 也有大量植物纹、水纹等自然纹样, 这也被认为是最初表现山纹、水纹的范本。此后, 一件出土于四川三星堆遗址商代玉璋上的图案, 再次揭示了先秦时期人们对于日、月、山三者的信仰及崇拜。玉璋从纹饰上可以推断为用于祭祀活动, 玉璋的纹饰分为上下两部分, 这两部分又可以分为五小组, 依次为人物、两座山、云雷纹、人物和两座山。两部分中纹饰大体相似, 细微有差异。上下两部分的大山表现出层峦叠嶂的模式, 大小山峰叠加在一起群峰之间还有云气置于其中。表现了川蜀地区先民对天、地、山神的祭祀, 这与《山海经日月山》卷十六中描写到的太黄之中一大山的名字日月山相吻合, 是当时进入天的枢纽。

关于《五岳真型图》最早的文献记载见于《汉武帝真传》, 此后宋代张君房编纂的《云笈七鉴》中说:“皇帝以四岳皆有命佐之山, 乃命潜山为衡山之别, 帝乃造山, 躬行写象, 以为五岳真形之图。”此图传为太上老君绘制的最早的山岳地图, 以便于道士进入山林中不至于迷失方向之用。徐英槐认为“这是一幅完整意义上的山水画, 它出现在史前完整意义上的山水画, 它出现在史前社会, 为在先秦社会已有山水画的看法提供了证据。”将此图作为山水画体现了其对中国山水画史源远流长的独特理解。五岳真形图被认为是对远古山神的信仰崇拜而后天子以此为封禅祭奠的产物, 有宗教性和使用性的特殊存在意义。

通过先秦时期保留下来的彩陶、玉器等实物资料, 以及所表现出的早期山水画的部分特征分析。因此在山水画史上的薄弱阶段留下有力的证据, 连接起魏晋以前的山水画面貌, 以这些直观的“图画”资料去还原先秦时期传统思想之间的密切联系。爱默生认为“每一座雕塑都产生于同一个精神, 这一共同的精神可以解释每一座雕塑。”因此, 以先秦山水崇拜及《诗经》、楚辞等文献中的思想观念来表征山水图式的艺术性。从夏代之前的史前史及夏商周的历史来看, 远古先民早已形成“山崇拜”文化, 对山有极高的敬畏和信仰。石兴邦在他的《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体系及有关问题》中指出:中国经历过一段山麓文化时期, 时间为旧石器末期到新石器之间的四、五千年。山麓文化意即山居文化, 居址分布于900米以下的山谷和山坡地带, 先民们是最先在这里开始农耕文化的。钱穆先生也通过大量的古代文献考证了中国远古先民居于山, 耕于山的事实。随着社会的发展, 即使在先民们走下山移居到平原生活时仍然对先民居住的山麓怀有深厚情感以至于形成一个特有的情结, 这种情感和情结表现在后世对山的崇拜的习俗、有对山居生活的习惯以及山居时代流传下来的相关神话等。

对山的崇拜继而导致对山的祭祀, 商周时期, 祭祀天地、山川显示出优先地位, 并且在祭祀等级上也有天子、诸侯的区别。即所谓的“天子祭天地, 诸侯祭山川。”陈子展在《诗经直解》中有“案山川之图而祭之”, “案”有祭祀山川之图式的意思, 居于山川地区的天子对于山居时代的怀念。在周时有宣榭, 汉代有宣室, 此处的“宣”即为山麓时代山居文化的遗存。山崇拜及祭祀, 对后世文化迸发出对山居时代神话的认证。神话源于事实, 并加以变形和夸张, 夸大其所赋予的含义, 使表现形式异于和“高于”事实, 因而绝不能忽略神话的作用, 因为这也是组成先秦文化的重要环节。昆仑山神话是我国重要的神话内容, 在这些神话中, 高山是人通往天界的阶梯, 它介于天与地之间。东方朔《神异经》中有“昆仑有铜柱焉, 其高入天, 所谓天柱也。”之句。此处所谓铜柱实际指的就是高山, 就是将号称“龙脉”之首的昆仑山比喻为天柱。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记录了流传至西周时期的民歌, 其中不乏大量以山水作比兴的例证。《诗·小雅·天保》中所言:“如南山之寿, 不骞不崩。”以山之恒久作比喻, 而春秋时期孔子的山水观为山水画奠定了理论的经验, “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智者动, 仁者静。” (3) 此语不仅表达了孔子对仁者、智者秉性的借喻, 同时也把山之厚重、水之周流的特性与人性相契合。智者就像流水般的无滞, 而仁者犹如山川一样稳固厚实。钱穆在其《论语新解》中认为:山和水为自然之本质, 道德者多爱艺术, 两者皆出于自然。所谓天人合一, 亦即道德者和艺术的合一, 真善美的合一。这些思想对于中国数千年的山水审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山水的观照。道家自然也显示出极高的热情。《庄子·知北游》言:“山林与, 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直接抒发了庄子对山林原野的向往。实际上, 庄子比孔子的思想更接近于艺术的精神, 因为这种精神在魏晋时期受到士大夫的热衷和发扬。

先秦时期中国山水画的功能是山水画发展的动力, 那么这种功能应该是也必然是实用性。温克尔曼以美术考古学的视角完成的著作——《古代艺术史》中阐述:“艺术就像是所有的发明创造一样。最初是出于需要, 其次是追求美, 最后是过剩多余的东西接踵而来.” (4) 早期山水画的功能与祭祀山川的地图、周易中的八卦图、五岳真形图有关, 它是出于对宗教、礼教及政教的实用性。与魏晋时期欣赏美、追求美还存在巨大的差距, 这种实用功能还表现出粗狂、简约甚至古拙的特征。

重要的是, 由于先民对于山水的崇拜和信仰而在之后形成的理论文献, 《尚书》《周礼》《诗经》及《论语》等将这种山水观念用文字描述流传下来。这些仅为中国早期山水画或者说山水画的部分发展的思想观念, 并且先秦的人们把这种观念表现在陶器、玉器等物质载体上。它们在当时的数量远大于今天我们可以看到的数量, 并且表现出来的并不完美。即便是艺术, 一开始追求的也是实用。在实用的基础上, 随着知识的积累、物质环境的变化及精神方面的追求, 才能发展到兴盛和繁荣, 才能显示出气势磅礴的动力。

参考文献

徐英槐.中国山水画史略[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12.

②爱默生著, 博凡译.自然沉思录[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3.

③论语·雍也.引自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2479.

铁画文化翻译图式研究 第7篇

1 铁画文化

铁画以中国画为表现内容。传统的中国画注重写意, 尚简, 尚空, 重意, 重象征。中国画创造出的黑白世界是一种文人喜好, 它根植于古代农业经济。所以在铁画艺术发展初期, 其生存土壤为农耕经济, 并为之服务。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铁画在当时特定的年代中很好地发挥了它的工艺美术的功能, 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铁画产品或铁画艺术本身所蕴含的有价值的文化底蕴, 如悠久历史传奇、制作技艺、精神象征、产生的原因被称作铁画的有效信息。对于铁画文化底蕴的了解可以激起大众对铁画的兴趣, 帮助其更深入地品位这门古老而独特的艺术。

2 图式理论

图式 (schema) 由英国心理学家Frederick Bartlett于1932年在其著作Remembering中提出。他认为人脑对于语篇的记忆是解释性的 (constructive) , 而不是直接复制。记忆是语篇信息和与之相关的过去经验 (组织好的, 可驾驭的) 一起构建的思想表达 (mental representation) 。[1]这一块状的结构即为“图式”。Cook将图式定义为语篇过程所必需的思想表达 (a mental representation essential to discourse processing) [2]。张怀建、黄建滨认为, 图式可以比作一个庞大的档案系统, 它把个人的知识经验分门别类贮存在大脑中。大脑接收一个新的信息后, 便会设立一个新的文件夹 (或先验图式) , 或把新的信息输送到现存的先验图式之中。[3]图式理论认为, 人们在理解、吸收输入信息时, 需要将输入信息与已知信息联系起来。对新输入信息的解码、编码都依赖于人脑中已存的信息图式、框架或网络。输入信息必须与这些图式相匹配才能完成信息处理的系列过程, 即从信息的接受、解码、重组到储存[4]

图式是介于源语解码和译语编码之间的“居间存在”。在对语言、形象, 意蕴三者之间关系的探讨中, 如果说言为意的中介, 那么, 在这种中介和目标之间, 还有一种中介, 即象。[5]在翻译的理解阶段, “象”是译者结合源语符号的表征 (representation) 意义和记忆中已有的对应图式而产生的形象思维。在翻译的表达阶段, 译者站在译语读者的角度, 运用译语读者已有的对应图式透视“象”, 并兼顾符号及作者意图, 致力于符号意义的再生。图式贯穿言—象—意和意—象—言翻译过程。

3 铁画文化图式翻译策略

(1) 铁画历史图式翻译:铁画传奇而悠久的历史在外宣翻译中的处理应该围绕两个关键因素展开, 即历史重现的形式和受众的理解度。现挑选关键词“新安画派”阐释图式翻译法在铁画历史翻译过程中的诠释作用。

新安画派是明末清初一批生活在徽州 (今黄山地区) 的画家所创造的具有地域性绘画风格的流派。其代表人物有新安四家 (渐江、查士标、汪之瑞、孙逸) , 等。新安画派深受“元四家”绘法技法影响, 师法自然, 笔法简淡淋漓, 气质孤傲脱俗, 冷峻淡漠。他们擅长绘画家乡徽州山水, 特别是黄山之景。新安画派深谙艺术的辩证法, 即自然与精神的关系, 通过艺术表现情感。画家的人品如同他们的画品一样, 以画明志, 拒绝与权贵同流合污。因此, “新安画派”这一概念的翻译要兼顾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为重要的是要考虑到译语受众的文化环境和理解程度。所以图式的建立可以帮助译语受众理解其含义。译语受众比较熟悉的有威尼斯画派 (Venetian school) 、纽约画派 (New York school) 。所以新安画派可译为Xin’an School, 但是文化图式并没有建立, 译语受众并不知道Xin’an School所谓何物。此时需要加以补充:“a group of painters in Hui Zhou between Ming and Qing Dynasty, who helped create the local style of painting and advocated natural simplicity and free from vulgarity in their pantings and living style.这样一群提倡自然简朴, 反对奢靡的画家形象跃然于纸上。译语语境读者对新安画派画家留下深刻的印象。由此可见, 图式翻译关系到源语的理解和译语的表达两个方面。外宣翻译尤其需要注重译语表达环节, 通过文化图式的建立对源语进行诠释, 让译语融入译语文化环境, 实现源语顺畅的过渡和转换, 尽可能地缩小文化异域性。

(2) 铁画名称图式翻译:铁画作品的名称立意巧妙, 内涵深远, 独具象征性和文化性。名称翻译在源语理解阶段不能只局限于其表面含义, 应该充分挖掘其图式象征意义, 考虑其文化特征。同时在译语表达阶段, 充分阐释其源语语境的文化特征, 兼顾译语文化, 可适当予以调整。现以铁画作品《迎客松》和《牛郎织女笑开颜》为例, 阐述图式翻译过程中文化语境的建立和源语文化语境在译语文化中的归化。

11959年为建国十周年献礼而打制的巨型铁画《迎客松》陈列于人民大会堂, 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政要和贵宾, 成为中国人民对外友好交往的象征。如果仅仅将其译为“Guest-greeting Pine”则忽略了其象征意义。更应该注意到国外受众可能没有去过黄山, 所以他们对迎客松的图式是缺省的。鉴于此种情况, 迎客松的翻译首先要勾勒出其独特的外形图式, 进行图式的建立, 可译为:“Guest-greeting Pine is the symbol of Mount.Yellow, the branch of which stretches outward just like a welcoming gesture.”然后需要对迎客松的象征意义予以添加:“It symbolizes the friendship of the Chinese people toward foreign guests.”这样, 迎客松的外形和意义融入译语文化语境中, 填补了译语受众迎客松文化图式的空缺。

2铁画《牛郎织女笑开颜》1959年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的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及在法国巴黎世界和平理事会举办的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为国家赢得了荣誉。牛郎和织女美丽而凄惨的爱情故事为源语语境读者所熟悉, 但是对于译语受众来说几乎是没有现成图式的。所以牛郎 (the Cowherd) 、织女 (the Girl Weaver) 仅仅是符号, 需要在翻译中予以解释和说明, 即赋予其意义。“The romantic yet miserable story of the Cowherd and the Girl Weaver is to some extend similar to the story of Romeo and Julia except that Niu Lang and Z hi Nv are allowed to get together only on double seventh festival annually.”文化图式的建立对于译语受众理解铁画《牛郎织女笑开颜》的历史文化内涵具有铺垫作用。

4 结语

铁画文化作为徽文化的标本, 其翻译策略立足图式理论, 通过勾勒出“居间存在”图式, 对源语和译语进行解码和编码, 达到传神达意的表达, 全面揭示铁画艺术蕴含的传统文化观念, 展现铁画艺术的形式美和功能美, 让现代国外受众接触铁画艺术, 欣赏铁画艺术, 重视铁画艺术, 让铁画艺术中丰富的文化营养滋润着人们的心灵, 丰富着人们的经验。以促进信息沟通和文化交流, 对徽文化翻译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1]Bartlett, F.C.Remember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3 2.

[2]Cook, Guy.Discourse[M].Oxford:O 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3]张怀建, 黄建滨.背景知识与阅读教学[J].外语界, 1995 (4) .

[4]刘明东.图式理论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J].国外外语教学, 1998 (4) .

图式理论与英语备课设计 第8篇

1) 图式理论指导下备课理念的转变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 只有在上课前认真备好课, 才可能出现优良的教学效果, 但是备课是一门细致的工夫, 需要教师耐心对待, 而不只是翻教材, 写教案。每一次备课, 教师都要做大量的工作, 包括了解学生, 钻研教材, 查阅资料以及寻求最适合学生的教法, 等等。但是每一环节都是由各种图式连接的一个系统, 只有教师清楚地了解这个系统才能称得上好的备课, 笔者认为要做好备课工作首先要进行备课理念的转变, 目前的备课理念比较陈旧, 教师一般的备课方式只是就知识而讲知识, 对整个知识的系统化力度不够, 同时不能把学生的基础和要学的新知识充分地联系起来, 学生不能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和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 要理解庞大体系的知识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 因此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必须要进行教学理念的转变, 以图式理论为指导的备课不是把知识看作零碎的, 而是一个系统, 也就是说学生, 教材, 学科的知识结构图是由各个图式连接的一个网络, 老师要认真思考各个图式之间的关系, 包括学生基础知识的图式, 学生兴趣图式, 知识网络图式和知识建构方式图式等。这样才能使零碎的知识系统化, 复杂的知识简单化, 有利于学生准确、快速的掌握知识, 提高学习效率。

2) 图式理论指导下的“备大纲”教学大纲是贯彻教育方针, 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它规定了教学的目的、要求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阐述了教材的编排体系和教学指导思想, 指示了基本的教学方法, 安排了教学进度。教师应把各个章节的问题和设计的粗略环节设计成总的图示框架, 纲举目张。

3) 图式理论指导下的“备教材”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联系的主要纽带, 是备课的基本依据。教师要吃透教材, 要有整体意识, 宏观把握教材内容, 搞清楚每学期, 每单元和每一课教学的重点、难点是什么, 其知识的系统性如何, 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如何。教师应做到胸有成竹, 要在新旧知识联系上做得有成效, 就必须在统领教材“全局”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 使这种联系做到顺理成章, 恰如其分。教师在备课时, 应依据培养目标, 紧紧围绕教材的基本内容, 在吃透教材、钻研教材上下功夫。教师钻研教材, 一般要经过“懂”“透”“化”“构”四个阶段。所谓“懂”, 就是对教材的基本技能、基本知识和基本思想要弄清楚。不能似懂非懂。所谓“透”, 就是要吃透教材。在懂的基础上, 能运用自如。所谓“化”, 就是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 教师使教材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发展学生的智能和思想教育等因素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所谓“构”就是构建学科知识图。在“懂”、“透”、“化”三者的基础上, 教师应通读教材全文, 联系教参, 从最高点审视, 从最深处剖析, 将各章节知识及其关连运用图式来表示, 从“全局”上把握教材的核心。除此之外, 还要考虑到在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题及解决方法, 做到心中有数、有备无患。另外在备教材时, 还要充分注意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 注意词汇和用法的关系, 要把词汇的记忆和词汇的应用紧密地结合起来, 目前学习英语最困难的因素之一就是学生只是记忆了单词, 对单词的用法没有充分掌握, 学生掌握的只是简单的词汇, 这样就很容易使学生形成知识的孤岛, 很难投入到应用中去, 因此, 教师在备教材时要认真考虑其用法, 最好把英语的用法和汉语的用法做比较。

4) 图式理论指导下的“备学生”了解学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教师不仅要“备教”, 更要“备学生”。备学生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 备学生知识水平、能力基础和已掌握的知识结构。通过网络和教育文件、学业成绩等不同渠道, 了解了我们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已掌握的知识结构, 这样可以从大的方向上把握教学内容设计。应多观察学生, 关注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学生的问题, 学生对现有知识掌握的层次, 及时调整教学进度。

2) 备心理状态、情感因素。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学习并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 而是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作为教师对知识的传授不是装坛式的灌输, 应为引导者和帮助者, 担任“导游”角色。

摘要:该文阐述了利用图式理论备课的方法, 认为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要备好课首先要改变观念, 要运用图式理论的指导, 另外在备课的时候仅仅做到备课程内容是不够的, 还要做到备大纲, 备学生才能游刃有余,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图式理论,英语课堂设计

参考文献

[1]刘明东.图式理论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J].国外外语教学, 1998 (4) .

柏拉图式性上瘾症 第9篇

事实上,这个女孩子品貌端庄,在某知名电视台工作,收入颇丰,并且不时传出某个共事过的二线男演员想要追求她的江湖传言。然而她孜孜不倦追求的,都是毫无可能并且与现实生活一点不搭界的孽缘:她从高中起暗恋自己的一个男同学,大学毕业以后男生曾经主动向她告白,但她以没有做好准备为由(性方面)婉拒对方,事实上,男生结婚的消息传来之后,她哭成了泪人儿。她说她还爱他,像以前一样爱,并且越来越爱。

就我个人而言,尽管我不认为纵欲值得大范围推广和传播,但在一个开放的年代依然做一个感情的“装在套子里的人”更为不智,像我那个朋友一样对爱情拥有无限完美的姑娘其实不在少数,而这恰是陷入悲剧的源头之一。她们对于这种柏拉图式的爱恋加以阐述的是《恋爱的犀牛》的编剧廖一梅曾经写过的箴言,“爱情即使是悲哀的,也是所有悲哀中,最最美好的事”。然而对我而言,童趣十足的爱恋才是恋恋风景中上成招式吧,即使在性面前,也毫不羞涩,坦荡荡的说出自己的情欲。

与柏拉图式恋爱相反的是,总有一些人最终落入欲望的海洋,“性瘾”已经不仅仅是个医学名词,它甚至使得因主演《X档案》而曾红遍天下的英国男性大卫·杜楚尼在事业走下坡路多年后又因此成为了各路小报的头条——他得了性上瘾症,人们想知道他是否跟妻子以外的人胡搞。身体的放纵和情感的出轨,哪一个更严重尚且不得而知。索菲亚·罗兰说过一句话,女人们只会假装高潮,但男人们会说谎。有人感慨男人偷腥时的智商仅次于爱因斯坦,这说明爱情体现了一个人的最高智慧和最低道德。在婚姻和固定的感情中,我们只能藉由被背弃和被伤害一方的伤心指数来揣测这一切有多不堪。在这个人心惶惶纷繁复杂的时代,作为基础道德的检点已然成为美德的标准,不得不说是悲剧一件。坦率的说,能够赢得赞誉的女明星,在道德上的引导意义,其实只是不胡搞,而已。

畅销书《走出阴影:了解性瘾》里,将性瘾归纳为三类;一级如手淫、沉迷于网络色情和私通等,并未侵害他人的利益:二级为裸露癖和窥阴癖;三级包括强奸、乱伦以及对儿童进行性侵犯。但我们要承认,从某种意义来说,柏拉图式的恋爱是另一种意义的性上瘾症。譬如说《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里的女子,她对花心男的痴迷是柏拉图还是性上瘾?谁叉说得清呢。我知道一个男生,每次跟女友约会之前都要先打一个酣畅淋漓的飞机,事实上,这样会让他在接下来的约会中状态大勇,即保全了一个绅士应有的礼貌,又不至于对女朋友过于急色导致对方的反感。可是,这个男生的爱情观究竟是柏拉图还是性上瘾呢?在陷入欲望沙海之前,保得灵台半点清明,这算是不错的做法,不过结婚了以后怎么办?谁敢去猜呢?

我有一个对星座颇有见地的女性朋友曾经说过,任何性能力一息尚存的男人们都不会接受柏拉图式的恋爱,除非他是双鱼座。这多少有点得罪双鱼座的意思,不过抛开后缀不谈,据我观察所知,身边还真没有一个哥们愿意跟唯一交往对象柏拉图。我要说的是,爱情其实是荷尔蒙最伟大的衍生物,任何爱情都应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前提下发展和放大。在韩国电影《触不到的恋人》中,男女主人公跨越了两年的时空,他们能够沟通的途径无非是一个有着任意门功用的邮箱而己。必须要承认,对于我来说,这简直是人世间最大的悲剧。

对于爱情而言,性并非万能金钥匙。事实上,一夜情达人鲜少成为情场呼风唤雨的常胜将军。爱的能量是守恒的,在陌生人身上挥霍了太多的激情和欲望后,爱就慢慢变稀变薄,成为柔软的虚无,再也守不住留不了。可把这团炽热火焰喷向唯一的对象,对方势必被融化和涅槃。至于那个坚持无性之爱的姑娘们,她们统统在保证爱情的绝对纯洁的羊肠小道上走向不归路,而原本充满各种可能性的姑娘们,在冥冥指引下写出了完全相同的爱情悲剧。

图式理论与英语阅读教学 第10篇

一、图式理论与英语阅读理解

简单地说, 图式是由过去的经验组成的 (F.Burtlett, 1932) 。人们在脑海中储存了各种各样的实例, 如踢足球、倒茶、打开电脑等。这些实例组成了图式, 作为读者理解阅读材料的参考。图式的概念可以用下面的例子来简单地理解:

首先, 让我们来快速浏览下面一串字母:CBFIGTMEPZW

现在, 把上面的字母按顺序尽可能多地默写下来。

其次, 再来快速浏览下面一串字母:ABCDEFGHIJK

不要回看, 把上面的字母按顺序尽可能多地写下来。

显然, 对于英语字母表熟悉的人来说, 更容易记住第二串字母, 因为他们有这个图式。但是对于不熟悉英语字母表的人来说, 第二串字母就无任何优势。

七十年代后期, 美国人工智能专家鲁梅哈特 (D.E.Rumelhart) 等作了大量研究, 把图式的概念发展成一种完整的理论, 认为任何语言材料, 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 本身无意义, 它只指导听者或读者如何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 恢复或构成意思。Goodman (1967) 提出了阅读是“心理语言学的猜测游戏”。他认为, 阅读过程就是一个预测, 选择, 检验, 证实等一系列认知活动。

读者的阅读能力由四种图式决定:语言图式、内容图式、策略图式和形式图式。语言图式是指读者对构成阅读材料的语言的掌握程度。内容图式是指读者对文章所讨论的主题的熟悉程度。形式图式是指读者对文章的体裁的了解程度。策略图式指读者大脑对阅读理解过程的一种监察行为。在阅读过程中, 读者大脑中的这四种图式与文章的语言、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 其结果决定了读者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二、学生不能正确理解阅读材料的原因

Carrell (1984) 曾经指出, 一个读者不能正确理解一篇文章的原因可能有六种情况:

1) 读者没有具备与文章相适应的图式, 根本不理解文章的内容。

2) 读者虽然具有与文章有关的图式, 但文章的线索不足以使读者的图式活动起来。

3) 读者自以为读懂了文章, 能够对文章作始终如一的解释, 但误解了作者的意思。

4) 阅读材料过于简单, 没有提供给读者足够的线索去匹配读者先前的图式。

5) 阅读材料适合多种图式, 但是读者的图式与作者的图式不一致。

6) 图式干扰———读者先前的其他图式对适合阅读材料的图式的干扰。

三、图式的激活与应用

图式理论基于这样一个原则:无论是口头还是书面语篇本身都不具有意义, 意义在读者的脑海里, 取决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大脑中图式知识的启动。研究表明, 阅读过程中, 认知框架中的信息给阅读预测提供依据, 它们作为典型形象反映现实规律, 引导读者对语言及非语言输入的理解, 理解实质上是输入 (如课本) 及运作者 (读者) 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对输入资料的处理过程包括自下而上及自上而下两种方式, 由下而上的运作是由输入资料引起的, 被称为资料推动。

图式还有其兼容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地充实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 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 调动学习兴趣,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一) 课堂教学中渗透文化背景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 如地图、画册、书刊、录像、幻灯片、多媒体等, 向学生介绍一些关于该材料的背景知识。

(二) 举办英语文化背景知识讲座, 开展与文化背景知识相关的活动

不定期地举办英语文化背景知识讲座, 介绍中国与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差异与特点。开展与文化背景知识相关的英语活动, 如英语演讲比赛、戏剧表演、英语角、圣诞晚会、英语知识竞答、周末英语原版电影等, 寓教于活动之中。

(三) 结合词汇教学, 加强背景知识的了解

词汇是语言的心脏, 它包含着三种意义:词汇意义、结构意义以及社会文化意义。教师要善于向学生传授词汇的社会文化意义, 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比如Christmas一词就涉及西方文化的风土人情。再如teacher在英语里是一种职业, 一般不用作称呼;sir只可单独用作称呼, Sir White意为怀特爵士。这些词都有着本民族的文化特色。

四、结论

综上所述,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英语教学材料不可避免地包含了相当部分的异域文化的内容。帮助学生建立语言图式和内容图式是英语阅读教学的客观要求, 也是学生阅读心理所决定的。

参考文献

[1]Carrell, P.L.1983.Some issues in studying the role of schemata, or background knowledge, in second language comprehension.Annual TESOL Convention.17.

[2]Goodman, K.S.1971Psycholinguistic universals in the reading process.In Pimsleur, P.and T.Quinn (eds.) , The psychology of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上一篇:审计发现与处理下一篇:营销模式研究